为什么说上 海斯微生物是一家mRNA型企业?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鲍筱兰 据记者了解,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斯微生物”)自主研发的新冠 mRNA疫苗(SW—BIC—213)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一期临床试验日前入组完毕。这是上海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mRNA疫苗。

斯微生物首席科学家(CTO)沈海法介绍,一期试验是双盲试验,设有安慰剂对照组,分为成年人组和老年人组。新冠病毒mRNA疫苗不仅可以产生抗体,还会激活T细胞( T细胞称为T淋巴细胞,是体内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够抗感染,又能够预防重症。对于老年人组,研究人员将在试验中观察老年人群注射了SW—BIC—213疫苗后的免疫原性与免疫持久性。

根据试验方案,一期临床试验入组120名受试者,分批注射首针,21天后,受试者接受第二针注射。两剂注射完成后,受试者将在不同阶段抽血检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据悉,斯微生物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率先开展mRNA药物研发和mRNA肿瘤精准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的创新型企业之一。斯微生物研发管理团队汇聚了一批海外归来、曾在多家世界知名生物医药公司任职、具有突出学术成果的科学家。

斯微生物掌握了mRNA疫苗的核心技术,拥有LPP纳米递送系统的全球独家权益;拥有自主开发的抗原分析、预测、序列优化平台;拥有年产数亿剂mRNA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设备的核心专利,关键物料完全实现了国产替代。

据介绍,SW—BIC—213疫苗在研发设计中包含了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均有的D614G突变,对当前新冠病毒流行株具有保护效力,有一定的广谱性。对于已经在世界其他地区出现的奥密克戎BA3、BA4、BA5变异株,沈海法说,新冠病毒mRNA疫苗可有效防止免疫逃逸。根据实验室假病毒的相关数据,此次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对奥密克戎BA3、BA4、BA5变异株均可产生有效保护率。

斯微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李航文介绍, 国产新冠mRNA疫苗研发速度快、周期短,突破了国外技术路线和耗材等的限制。当下,中国绝大多数人群已全程接种了灭活疫苗,在此基础上,序贯接种mRNA疫苗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此次斯微生物自主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开展临床试验,意味着走通了mRNA疫苗的路线,使得mRNA平台功能得到了验证。沈海法认为,今后,如果遇到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研发人员可以快速研发并生产出相关的mRNA疫苗。

“斯微生物在老挝已经完成了二期临床试验。”李航文表示,斯微生物将发挥平台优势,为上海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化高地开展新探索,积累新经验。

接种过斯微生物mRNA 新冠疫苗的一期临床受试者,至今为止无一例感染新冠。 在老挝的一期临床试验中,接种了斯微生物的疫苗后,7天内报告不良事件均为轻至中度,主要为接种部位疼痛等,未发生二级以上的严重不良反应。II期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全部入组,无三级和二级发烧现象,一级发烧比例非常低,详细的研究数据正在录入、分析、处理过程中。现有试验数据初步验证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斯微生物方面表示,在制药领域发展的过程中,高效能、标准化的平台生产技术一直是发展方向之一,它代表着更先进、更环保的生产方式。斯微生物拥约有4亿剂次疫苗年生产能力的现代化mRNA产线。到目前为止,斯微生物在上海周浦和奉贤各建立了约25000平米的mRNA疫苗生产基地。打通了mRNA疫苗规模化生产工艺,突破了mRNA新冠疫苗的产业化瓶颈,是目前亚洲最大mRNA疫苗生产基地。

}

谭卓曌 方澍晨 郑洁丨撰文

2022年1月24日,一位制药行业的科学家、一家小型Biotech公司的创始人,在不间断进行的会议间隙,抽空研究了世界医学领域权威杂志《柳叶刀》旗下《微生物》公布的艾博生物(下文称艾博)、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和沃森生物(下文称沃森)共同研制的mRNA新冠疫苗一期临床数据。

这是中国制药界、投资界等待已久的数据。

“只看文章中 I 期临床的数据,效果并不好,第一针阳转率低。”这位科学家表示。他感到困惑的是,文章中使用的抗体单位并非国际通用的单位,需要更多的时间比对。但“阳转率”是一个硬性指标,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疫苗,第一针下去几乎没有阳转率,意味着保护效力差强人意”。

随后的多篇分析文章,不仅和上述科学家得出的观点相同,而且也指出这款mRNA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率偏高。(如《说说艾博的国产mRNA疫苗一期试验结果》、《首个国产mRNA新冠疫苗I期临床披露,不良反应偏高,中和抗体差强人意》)

这已是辉瑞、Moderna发布高达90%以上保护率的mRNA新冠疫苗的一年三个月后。在过去的这一年多,mRNA 从冷门技术一举跃为困在疫情中的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也成为投资人、Biotech们押注的最热赛道。

而mRNA技术的诞生已有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前,一位华盛顿科学家向Ambion公司阐述mRNA的商业机遇时,这家公司告诉他:“我们看不到这个技术的任何经济潜力。”

“两年前没有人去提,当时说mRNA,人家觉得你疯了。”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提到,由于mRNA技术风险大,以前不太容易获得资本青睐。

但新冠疫情的到来,给了mRNA“一战成名”和商业化落地的可能。尤其是辉瑞和Moderna,一个是国际制药巨头,一个是业内独角兽在mRNA疫苗研发上取得的进展,从资本、技术多个维度打响了这场疫苗之争,也令这个赛道有了更多可以确定的想象力。

其中,艾博和沃森合作的mRNA新冠疫苗,作为中国最被看好的一款新冠疫苗,被寄予厚望。

在2020年1月之前,艾博还是一家寂寂无名的公司。手握mRNA递送技术的创始人英博和几个人在一个不到200平米的实验室,就是关于这家公司所有的“家底”。

当新冠疫情把mRNA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大量资本疯狂卷入。光是2021年,艾博生物已经拿到了三轮、总计超过11亿美元融资,其中一笔超过7亿美元,刷新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IPO前单笔融资的纪录。尾随其后的斯微生物,也在这一年拿到了2亿美元的融资。深信生物、嘉晨西海众多初创公司也完成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A轮融资——在新冠尚未发生之前,对于这些还没有产品的公司而言,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

但平台和概念,终归是对未来的预期,而一款药的研制成功,仅有技术平台和资本并不足够。

不管资本和股市多热,最终价值会伴随研究数据回归到理性的水平。

显然,他们记得半年前沃森在股市上的高光时刻:2021年5月,沃森生物公告称,将与拥有核心技术的艾博生物,合作打造第一款国产mRNA疫苗。此后,沃森股价一路上涨,创下上市以来最高价,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斯微生物上市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