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道教有怎么相同又有道教为什么不如佛教同。

佛家与道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_丁学澜_新浪博客
佛家与道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古今中外没有谁不体会到人生的苦短与无常-生离、死别、疾病与孤独等。人们不外乎有两种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一种是大力发展生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种外求的方法;一种是象佛家、道家通过修炼自我这样的内求方法。事实上,抵御人生的苦短与无常是世上各种哲学思想、宗教思想产生的根源,当然也是佛家、道家思想的根源。
我们知道摆脱人生的苦短与无常实现涅槃或称跳出轮回,成仙或称长生不死分别是佛家、道家的最终目标,从这方面来说,佛家、道家这两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涅槃、跳出轮回、成仙、长生不死,这些思想概念表面理解起来是容易的,可是实际上古今中外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其要求的境界,也就是这些思想境界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从而使得它们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流于表面化、幻想化、神秘化与迷信化。而且佛家、道家那些已得道或已有很高的成就的先贤们由于所处时代本身的局限性,所以无论他们的道行有多高深,他们的认识、思想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局限性,从而使得这两家思想本身就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在这里并没有贬低这两家而抬高其他派别思想的意思。我认为世上任何派别思想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有那个派别声称他们以得到了宇宙的终极规律,但是他们敢说对于宇宙的无数层次面上的具体规律都已得到了么?所以说:道无止境。不承认这一点的人,很难得道。
我认为总体上佛家、道家的哲学思想是科学的,而由这些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修炼或证道则是开发人类自身的科学方法。仔细分析比较佛家、道家的哲学及其修炼我们会发现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它们的看问题的角度和表现形式不同。
1、它们的出发点都是相同的,都是要摆脱人生的苦短与无常。
2、它们的哲学是相似,原因如下:
道学强调的是万事万物源于
"道",它认为"道"是无法形容的,是没有具体形态的,是恍恍惚惚的,可是你说"道"是恍恍惚惚没有踪影,在恍惚之中却有形象,你说"道"是恍恍惚惚没有形状,在恍惚之中却有实体,你说"道"是幽深神秘没有边际,在幽深之中却有极细微的东西。这样我们可以看到"道"有"无"和"有"的两重性,"道"不是"无"也不是"有","道"即是"无"又是"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正是对以上道学哲学的归纳,其解释如下:先解释"一"指统一的规律或太极或"无之极"或"物之极"("无之极"是无到了极限,"物之极"是物质聚集到极限,这时就是处于宇宙的爆炸点,这时时空没有意义、物质没有形状),"二"指对立统一的两方面即"阳"
或称"无"或称"物质的能量属性即变化属性、不确定属性"
、"阴"或称"有"或称"物质的惯性属性即不变化属性,确定属性","三"指对立统一的双方相互作用产生了第三方与对立统一的两方加起来为数三;那么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宇宙运行规律产生无之极,无之极产生无和有,无、有相互作用产生中间产物,无、有与中间产物作用产生万物。以上对这句话的解释是结合宇宙的爆炸初期时万物产生过程的解释。这句话内容同样可以是适合宇宙其他运行时段的,事实上正是由于无、有或阳、阴或物的能量属性、物的惯性属性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而导致的宇宙万事万物的生灭、成长衰弱变迁,而在这些变迁中正是道或规律这一无形的手在控制,所以说大道无形。
佛学强调万事万物都是空或无即强调万事万物的变化运动或无常,它肯定的是"真我"的存在,每个人都有一个"真我"的存在,"真我"是无形无像,不去不来,不动不静,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既不在体外,也不在体内。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佛家、道家看问题的角度的不同。道家更侧重于客观,"道"这一概念就是客观化的,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更是道家侧重于客观的明证。佛家更侧重于主观,认为除"真我"外其他都是虚相。但是在我看来佛家、道家的哲学是殊途同归的。这体现在对"真我"的理解上,我认为"真我"是人合于"道"的一种状态即道家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这也就是"真我"为什么不在体内、不在体外,并且与"道"一样无形无像。而且在后面我会阐述佛家在通向证得"真我"与道家通向证得"天人合一"的过程的最后都要经过前面提到的无之极境界,即佛家要达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或"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境界,还会阐述"真我"的不是无不是有这样与"道"相同的属性。这里我要说一下人知道"道"和人合于"道"的不同。在人认识宇宙及人相关活动这一系统中,主体是人,方法是人的实践,对象是宇宙及其规律。这一系统中,主体知道对象的规律即"道",并不意味着主体的实践活动就会遵循"道"来办事。而人合于"道"则意味着人的主客观相统一于"道"。在这一系统中,主体对对象的认识结果,是跟主体本身密切相关的,单纯的知道"道"只是人脑对"道"相对简单的反映,它与人合于"道"即人脑中的意识观念与"道"的彻底的整合形成的天人合一或真我的意识观念还是有本质差别的。所以知道"道"并不等同于证得"道"。
3、它们的修炼各阶段的境界的相似。
首先,佛家、道家各自证道的法门都很多,但基本原理都差不多。它们都认为是人的私妄阻碍了证道,因此证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去妄,破执的过程。道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佛家修炼重在一个"破"字,它认为只有不断的"破"除修炼各阶段对应的境界这些虚相,才能立更高层次的境界的相,才能不断前进。下面介绍、比较一下佛家、道家修炼的各基本阶段的境界,这里取两家比较典型的、比较完整的证道过程产生的境界。
道家:筑基炼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这里"气"指先天之气或体内阳气,而不同于空气、呼吸之气或体内阴气),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筑基炼己主要指补足体内的精、"气"、神以达到祛病健体、调和身心的目的;
炼精化"气"
主要指将自身元精化为阳"气",使神"气"合一,又称"小周天"(以上这两步主要是针对后天亏损相对较严重的人说法,通过这两步的修行而补足后天亏损、返老还童、恢复青春);
炼"气"化神主要指返还童体后,周身关窍进一步打开,经脉俱通称为"大周天",此时开始天人感应,人采太虚中的先天一"气"为之所用,结成大丹,可证肉体长生,神"气"相抟,进入混沌,如同胞胎婴儿,可称返童还婴。
炼神还虚主要指由肉体修炼即命功大成、性功也有坚实基础(道家称此为仙功)转为精神修炼(性功或道功),此时涵养本命元神,归于虚无,谓之返婴还虚、真空炼形,元神出离肉体,谓之出神;
炼虚合道又称"粉碎虚空",将先天虚无的元神,合于遍布万化、无所不在的大道。
佛家: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称观无常)、对破空无边处定(也称观出散)、对识无边处定(也称观离欲)、对无所有处定(也称观灭)、对非想非非想处定(也称观宾舍)。
初禅主要指执我之心已大为放松,使肉身的微观物质能与宇宙的精微物质大量交换,为转换色身的重要关键,由于身体禅触会得到快乐,心理上自然恬淡无贪欲;
二禅主要指破初禅,初禅发生触乐时,身即明净,兼令心净,是为外净,二禅离觉观寻伺的垢,不以外尘,为之内净,内净也产生喜乐;
三禅主要指身心进一步调整离开了二禅的喜乐对心的纷扰,因而从内心发出之乐,乐遍全身,全身毛孔、诸根皆乐,恬愉快乐,世间第一;
四禅(或叫不动定或称观无常)主要指真定发生,心离诸念,心如明镜,离苦离乐,妄念断绝,不依于善也不依于恶,此时呼吸停止,出现真正胎息,证的四禅后,学一切事,随意成就,神通变化,亦由此出,故称为根本禅定;
对破空无边处定(观出散)主要指破四禅,四禅中也有观空,但心粗时即可见色没有断绝色之束缚,观出散就是出离色心,依虚空消散自在,不为色法束缚;
对识无边处定(观离欲)破观出散,一切爱著外境皆为欲,所以出散为欲,所谓离欲为离出散欲,此时破除虚空无边的观念,内观自心,不见一切,唯见现在的心识念念不住,过去心识已灭,未来心识将起,心识在时间上无限,在空间上广大无根,内心明利清静;
对无所有处定(观灭)破观离欲,识处定时心缘无边,缘多易散怀且无论缘内还是缘外,皆非寂静,要破除,此时,不用内外一切境界,空无所依,怡然寂绝,生理上,诸脉心脏停止跳动,此是定相不是死相;
对非想非非想处定(观宾舍)破观灭,即此时已离无所有这一想念故名"非想",但还是有"非有非无""离有离无"的细微观念存在,并未绝一切观念,故名"非非想",智者大师云:"非想是两者之对治,从初禅以来,但有偏舍,无有两舍,故未与弃舍之名。今此非想,既有双舍有无,故名弃舍,亦以此定,是舍中之极,故最后受名,若凡夫得此定时,谓之涅磐……"。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佛家、道家的修炼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然而由于佛家、道家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又有所不同。佛家侧重主观,侧重对内心的修炼即相当于道家性功,当然也不完全一样。道家侧重客观,讲求实际,有一套完善的命功,性功修炼的方法。但是客观的看它们修炼过程可以看出,佛家的初禅、二禅、三禅与道家的筑基炼己、炼精化"气",基本对应的,这几个阶段分别时佛家、道家修炼者身体脱胎换骨的阶段也就是命功就要大成的,性功也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此时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佛家的性功成就可能大些,道家的命功成就大些;佛家四禅与道家的炼"气"化神对应,此时命功成就大成进入胎息阶段,佛家、道家可能继续保持各自的优势;佛家对破空无边处定(也称观出散)、对识无边处定(也称观离欲)、对无所有处定(也称观灭)与道家炼神还虚对应,此时都不约而同的脱离肉身修炼或命功而进入纯精神修炼即性功,并且采取的是性功向无之极的方向前进,佛家的观灭就达到了无之极的境界,道家在到粉碎虚空前那一刹达到无之极的境界;佛家对非想非非想处定(观宾舍)和炼虚合道又称"粉碎虚空"对应,此时它们分别证得"真我"或涅磐,"天人合一"的境界,从前的阐述可以看到佛家对非想非非想处定具有的就是非有非无的特性与道的特性吻合,从而可以看到"真我"或涅磐的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意识状态。
在本节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对佛家、道家思想的理解可能有很大的错误,并且可能有很多地方很牵强,但是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我写本节的出发点那就是我们可以先别急着否认那些古人的思想,让我们静下心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找出其中的精华的、科学的部分,将之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以上为转载。也可参看本博的博文《仙家脱离不了六道轮回的谬误是怎样形成的?》.cn/s/blog_56a2a1c80100cdyk.html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363,327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还有佛.道教都是骗人。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2:14:37&)
0字(6863/95)
( 21:34:52)
46字(86/0)
( 12:47:23)
20字(75/8)
( 12:58:29)
63字(62/2)
( 13:07:29)
26字(22/0)
( 12:54:17)
6字(237/0)
( 12:54:12)
34字(79/2)
( 12:54:06)
11字(27/2)
( 12:58:23)
22字(38/2)
( 13:00:01)
( 13:55:33)
11字(41/0)
( 12:53:57)
11字(1534/5)
( 21:31:31)
( 12:59:06)
14字(37/2)
( 13:11:05)
122字(121/2)
( 13:17:24)
68字(45/2)
( 13:34:16)
22字(32/2)
( 13:55:27)
43字(30/0)
( 12:53:20)
( 12:41:05)
( 12:43:37)
14字(26/2)
( 12:46:10)
36字(31/2)
( 12:47:09)
( 12:52:03)
30字(30/4)
( 13:32:52)
20字(43/2)
( 13:41:14)
13字(25/0)
( 12:57:52)
16字(47/2)
( 13:00:18)
16字(43/2)
( 13:08:57)
( 12:49:58)
50字(505/2)
( 13:36:22)
26字(16/0)
( 12:42:40)
62字(265/4)
( 12:45:08)
31字(29/2)
( 12:47:51)
11字(22/0)
( 12:45:34)
30字(44/2)
( 12:51:30)
49字(40/2)
( 12:56:37)
28字(33/2)
( 12:56:45)
85字(53/2)
( 13:01:28)
14字(27/2)
( 13:05:55)
( 13:38:24)
13字(35/2)
( 14:01:21)
32字(28/0)
( 12:30:09)
63字(85/6)
( 12:34:18)
105字(63/4)
( 13:13:45)
( 13:45:31)
( 12:37:57)
14字(28/2)
( 12:43:12)
87字(55/2)
( 13:08:02)
14字(32/2)
( 13:21:39)
19字(23/0)
( 12:32:25)
21字(46/2)
( 13:04:17)
11字(30/0)
( 12:35:55)
20字(22/0)
( 12:25:06)
58字(45/4)
( 12:30:22)
21字(33/6)
( 13:52:17)
( 12:28:34)
67字(76/3)
( 12:40:48)
19字(37/2)
( 13:05:39)
50字(30/0)
( 12:35:09)
61字(40/2)
( 13:43:36)
11字(20/0)
( 12:28:33)
23字(39/2)
( 12:36:54)
36字(49/2)
( 12:45:01)
30字(31/0)
( 12:23:21)
22字(60/2)
( 12:26:26)
51字(165/2)
( 12:29:37)
( 12:40:02)
20字(56/2)
( 12:46:18)
42字(46/3)
( 13:23:32)
63字(206/2)
( 13:45:14)
10字(22/0)
( 13:14:43)
15字(34/0)
( 12:39:04)
69字(60/3)
( 12:56:21)
11字(26/2)
( 13:10:15)
15字(53/2)
( 13:15:16)
10字(30/2)
( 13:40:43)
49字(24/0)
( 12:52:50)
30字(116/2)
( 13:30:33)
29字(126/0)
( 12:21:00)
48字(146/4)
( 13:28:33)
( 12:24:09)
( 12:23:10)
( 12:24:00)
34字(28/2)
( 12:24:19)
12字(33/2)
( 12:42:33)
12字(26/0)
( 12:18:13)
26字(33/5)
( 12:24:58)
64字(49/2)
( 12:33:40)
( 12:23:55)
49字(60/4)
( 12:30:15)
21字(33/0)
( 12:26:42)
19字(48/2)
( 13:20:25)
( 12:19:05)
16字(23/0)
( 12:18:37)
14字(30/2)
( 13:57:46)
14字(16/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佛教、道教间的分别是什么?还有对神、鬼的分别?
& & & 【上传下喜法师答信众问】
& & & &问:佛教、道教间的分别是什么?
师父:道教认为人可以修行,这一点佛教跟道教是相同的。不同点是什么呢?他认为修行之后可以成仙,可以长生不老。但佛教是什么呢?长生不老也好,成仙也好,这都是一场梦。你是要继续做梦,还是要醒过来?这就是佛教和道教的不一样,听明白了吗?
问:还有对神、鬼的分别?
师父:神是纯阳的,鬼是纯阴的。我们大家要记住:现在你所说的、做的、你所想的,你跟这个世界,身口意所有的一切,最后都还回来给你。你对着众生有悲悯心,你愿意布施,哪怕你很穷,布施它一点点,最后你都会很富贵很富贵。为什么?因为你有颗尊贵的布施的心,这个心就是你的财富。所以布施除了破悭贪,布施本身就是非常尊贵的心灵状态。我只是比个例子讲。
修行是自己救自己。你自己的黑暗状态,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不把它赶走,谁能赶走它?我们现在讲讲讲道理,但是你怎么使用,怎么运用,完全靠你啊。所以我们今天的课题,关系到一个生命能不能圆满?能不能放光?像弘一大师一样的,讲到天心月圆,华枝春满。同样就这一辈子,就几十年,如果你达到了,那这几十年你太厉害了,爸爸妈妈生到你这个孩子,不得了啊,大家赞颂你、赞美你,给你立碑,立传啊。这个世界最缺的就是佛法啊,这个世界不缺汽油、也不缺黄金、不缺钻石,就缺佛法。
多少成功的人表面看成功,实际上他很大的失败啊。而且很多的人,一辈子最后以失败告终。哪里像学佛的人那么自在啊,预知时至,提早就跟你们讲:我几年几月几号要走了啊。我那一个老居士,他师父跟他说往生的时间。因为上海结婚办喜宴、办酒席要预约的,结果他师父跟他说往生的时间,他说:“正好是我儿子办酒席的时候,结婚的时候,你叫我哭好,还是笑好。”他师父一听:这样的,那好我再改日子吧。多自在啊!你看,这叫生死自如啊。
我们活一辈子,你能做自己的主人吗?你如果连自己的主人都做不了,你不失败吗?我们往往就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最大的事情忘掉了。我们要问问自己:如果这时候死了,我是升天堂,还是下地狱?你就要知道,你从今天开始,每天你该做什么,你自己该有数啊,你知道往哪儿去。我们中国人说,人往高处走。你是在往高处走吗?那很重要的。很多人都在往低处走,自己推自己下地狱,地狱无门自来投啊。地狱没有门的,都是自己造一个地狱。像自己做梦一样,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面喊救命,又没人害你,对不对?没有人害你,自己梦境里面。有的人做梦,起来打她老公,她说:“我昨天梦里面,做到你跟别的女的好。”你梦里做到的又不是他的。她梦里做到她老公跟别人好,她起来打她老公。有的做梦做到刚要吃好吃的,被别人喊醒了:“我刚吃好吃的,你就把我喊醒了,结果害得我没吃到。”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佛教慧日网站(非赢利,纯公益网站。网站所有音视频资料,一律不得用于盈利性目的传播) |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瞻岐镇慧日禅寺 邮编:315145 电话:9 手机: 客堂QQ: 邮箱:道教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
我的图书馆
道教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
&&&&&& 你念“阿弥陀佛”可通西方极乐世界,我念“太乙救苦天尊”同样能达东方长乐世界。最重要的是,无论玉皇,还是大多数现帝君相、神王相、天将相、宰官相、天人相乃至神道相的道家仙真,都早已经超脱轮回。&&&&&& 佛教的“仙”其实是指修行的人,主要是指佛教之前印度各种派别的修行者。而道教的“仙”,其实是修行之后所得到的果位,是指成道的天仙、神仙等。道教的“仙”真实含义,其实与佛教的佛、菩萨、罗汉相对应.因此,在中国,不仅是佛和道,加上儒家文化,合称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佛教名寺和禅宗祖庭,少林寺那著名的“三教合一图”即是很好的明证。足见至少在当时,佛道互相尊重和融合是连佛门也能欣然接受和标榜的事实。所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佛道本无高下之分。随着中华复兴之路的延伸,道教及其文化的复苏和兴盛乃是大势所趋,而道佛相融、互相尊重,共同为和谐世界和人类大同而努力,更是人心所向。&&&&&& 道教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特别推荐】&&&&&& 首先必须明确,道教大罗金仙不落轮回——道教的仙道并非佛教的天人道!要想知道道家修行能否超脱三界六道,首先,我们要确认一点:什么是仙?一些佛教徒经常说“道家是佛教所说的“外道”,道家的果位最高是也只是仙,不能脱离生死轮回”,这是一个天大的谬误!这种话他们说得很顺口,然而说这话的人显然并不理解“仙”的概念,只是将中国所说的仙,与古印度的外道修行人或婆罗门教观念里的诸天混淆起来。一、仙不等于古印度外道,这点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古印度的外道修士虽然长寿且有一些神通,但是却并非如仙家这样超然物外,依然有生死,显然这比不上仙家境界,而且这些外道修士大多所求的不过死后生天——注意,死后生天是弃人身而得天身,依靠的是业力福报,而修道成仙乃是自力成就,两者天差地别。古代翻译佛经的人为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将外道修士翻译为“仙人”,却不想误导了大批不知变通读死书的愚人,将道家仙人与印度修士混淆在一起,实在可叹。
二. 仙不等于印度诸天。道家说五道轮回,大略等同佛家六道:神道(天与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神道本身,是五道之一环,诸如地祗鬼神,大多有职司所在,受天律束缚,虽有威福,有罪则贬,其情形与佛家所说天人、阿修罗的处境一样。然而,所谓仙家,不论是先天后天的尊神仙真,要么是大道化身,要么是得道真人,早已达到庄子所说逍遥游的境地,不受外在的限制,更不用说业力了。因此,更与神道无关。道教咒语,役使神道乃是常事,却并不敢烦劳仙人,也正是这个道理。虽然有些僧人说“仙家终落空亡”,此语释迦牟尼也不曾说过,显然是一句妄言。若仙为业力所拘而不得超脱三界,仙道亦不足贵也!
三 . 为什么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仙人不能脱离生死轮回?其实,原因在于道家仙真神圣给予人们的形象,比如朝元图里所描绘的诸天神道与大罗仙真云集朝礼玉帝的情形,就使人们片面地以为道家仙真之间仍然有人间的阶级,大罗圣境就是天上的朝廷,然后很自然地把佛教关于帝释天的见解直接嫁接到道教的大罗天三清境上。其实,错了!首先,玉皇天尊不是帝释天,《高上玉皇经》中明确地写道玉皇大帝本是净乐国太子,因为怜悯众生,出家修道,先证仙道,再证金仙(也就是佛家四圣果中的佛果),号清静自然觉王如来,最后才修至玉皇果位。如果说佛家的佛果是早已超脱六道的,那么玉皇自然也已经超脱六道。事实上,玉皇也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一个神灵的领袖与三界的主宰,而是依据大道运行而燮理这个世界的大圣者。最重要的是,无论玉皇,还是大多数现帝君相、神王相、天将相、宰官相、天人相乃至神道相的道家仙真,都早已经超脱轮回,他们这样出现在人前乃是为了更好地接引救度世间有情众生,而显化的表象,就像观世音的男身女相是一个道理。所以,道家的大罗金仙早已不落轮回,事实上,修到地仙果位以上就可以说与阿罗汉一般,没有堕落轮回之虞。佛教之六道说并不见於古印度佛教经典之中。而汉地佛教在道教五道说基础上萌生六道,恐怕是为了自抬身价,要标榜佛道的果位境界要比道教的仙道神道要高出一等。后世人等不加思索,人云亦云,甚至连道教中人也跟着唱和。导致一句妄语流传千古,真乃一人妄语,万人妄行也!&&&&&& 后世的道经里总在提魔,玉皇经:"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安处天宫斗战之苦各得休息."可见魔也是存于天界的净天地神咒:"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侍卫我轩雷祖宝诰:"以清净心而宏大愿一智慧而伏诸魔."灵官咒:"仰启神威豁落将,都天纠察大灵官。火车三五大雷公,受命三清降鬼崇。手执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显威灵。绿靴风带护身形,双目火睛耀天地。顷刻三天朝上帝,须臾九地救生灵。银牙凤嘴将三千,虎首貔貅兵百万。走火行风前后卫,穿山破石捉妖精。&&&&&& 祈晴祷雨济世问,附体圆光通事意。治病驱邪如电闪,收瘟摄毒义群魔。飞腾云雾遍虚空,号令雷霆轰霹雳。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我今启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 "等道教经文中多次提到魔 .后世的道教也形成了六道之说, 玉皇经曰: "微妙解脱,自然之香,是香芬馥,周遍诸天,极妙乐土,及诸大地,一切福处,六道一切众生,闻是香者,普蒙开度。所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若诸天道,一切天人,或有能闻是此香者,五衰四相,永得消除,转增天福。若诸人道,王臣兆庶,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人天,长寿之乐。身或灭度,乃得脱壳尸解之道。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安处天宫,斗战之苦,各得休息。若诸地狱道,一切罪魂,或有能闻是此香者,离地狱苦,得净土乐。若诸饿鬼道,一切饿鬼等,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饱满,无饥渴恼。若诸畜生道,一切畜生,或有能闻是此香者,脱畜生苦,得智慧乐。 " 可见, 玉皇经成书较晚, 但可见道教已形成本土特色的六道. 早期的道教没有成魔之说, 但有凶神恶刹之说, 凶神恶刹被后世称之为魔(恶刹是从佛教传来的).
四. 佛教之"仙"与道教之"仙"的区别:佛教的“仙”与道教的“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佛教的“仙”其实是指修行的人,主要是指佛教之前印度各种派别的修行者。而道教的“仙”,其实是修行之后所得到的果位,是指成道的天仙、神仙等。道教的“仙”真实含义,其实与佛教的佛、菩萨、罗汉相对应,但是佛教的果位分得更细、更科学。读佛教和道教的典要弄懂这两个概念,更不要因此认为佛教的果位就比道教高,同样的,道教的“龙”与佛教的“龙”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道教的“龙”是最高级别的神兽,而原始佛教特别是古代印度的“龙”,其实就是“蛇”,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龙”才开始中国化,我们中国人才把佛教的“龙”变成中国的“龙”。总之,佛教和道教的许多概念,虽然文字相同,其实含义完全不同,这是我们务必搞清楚的,不能人云亦云,以免自误误人。&&&&&& 佛教的仙人,指的是外道苦修的人,包括婆罗门教,耆那教的修行者,而这些修行者未必都是以长寿为主要特征,相反,他们大多是以苦行和博学闻名.至于龙就不提了,像郭沫若把phoneix定位成凤凰的事迹,实际是个大笑话。说句实话,依据这种翻译逻辑,我们可以称呼火鸡为鸾鸟了。&&&&&& 至于道教的仙人果位的问题,应该看看太平经,一般道教宗教方面的仙人地位分级,都不出太平经的范围。道教仙人的境界、地位,有以境界分的,比如太清九仙、上清九真、玉清九圣。有以官位分的,比如太上、帝君、神王、仙王、真人道士等等。有以修行层次分的,比如天、地、人、鬼、水、仙。有以修行方法分的,比如洞房、黄庭、消魔等等。
五. 翻译的问题:比如佛教的“性”和中国的“性”,佛教的“天”和中国的“天”,佛教的“仙”和中国的“仙”,佛教的“道”和中国的“道”,佛教的“龙”和中国的“龙” 等等都不是一个含义。但是很多佛教徒却分不清,混淆在一起,进而贬低中华文化,这是非常可惜的。自古道:高僧不忌道,高道不忌僧。佛教传入中土,融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元素,其中也包括道家的文化元素。因此,在中国,不仅是佛和道,加上儒家文化,合称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佛教名寺和禅宗祖庭,少林寺那著名的“三教合一图”即是很好的明证。足见至少在当时,佛道互相尊重和融合是连佛门也能欣然接受和标榜的事实。所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佛道本无高下之分,你念“阿弥陀佛”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我念“太乙救苦天尊”同样能达东方长乐世界。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高僧和高道之间从无纷争,互相尊重,互有来往。只是底下一些不明真正的佛道为何物的人或出于门户之见、或出于一己私利在那里争来争去。
&&&&&& 中国自古道佛发展各领风骚,既有弘道的《封神榜》,也有诵佛的《西游记》,毕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归是多元的、丰富的。只是到了清代,因皇族笃信藏传佛教,同时惧怕汉族人民以道相聚来反抗满清,大力打压以汉文化为核心的道教,致使道教在近代趋于衰落。学佛者都应记住这样一个史实,佛教之所以在发源地印度衰亡,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门户之见,致使印度教获得了放手发展教徒的大好时机;而佛教之所以在中国兴盛,也正是得益于中华文化博大的包容性。故而佛教传入我国并逐渐成熟后,才出现了高僧不忌道,高道不忌僧的和谐局面。&&&&&& 宇宙大道,生生不灭,道佛同样是在探索和穷尽宇宙真理。随着中华复兴之路的延伸,道教及其文化的复苏和兴盛乃是大势所趋,而道佛相融、互相尊重,共同为和谐世界和人类大同而努力,更是人心所向。贫道悲悯众生,化缘开示道法!作者:金光道人(学佛人学道人必须知道的)引 言& & &&&&&& 贫道深感众生心中被无明业垢所蒙蔽,遭受业力欲念牵引,累世追名逐利,行事颠倒虚妄,堕落六道轮回,痛苦挣扎,难得解脱,又见诸善男信女,渴望得闻正法,拜师求学心切,故生起大悲心念,欲以此地为道场,普渡无量!此篇乃无上极秘大法,诸经不载,望读者宝之!& &&&& 修道总论
&&&&&& 自太上符命开天,万劫以来,承蒙道祖圣恩,成就无量仙佛,法身光明,金刚不坏,三身圆满,应变无穷,得大自在。然如来初果,尚非无上道!须知仙佛同宗,身外有身,天外有天,法外有法,仙外有仙!再习天机道法,常随机变化,以至永恒不变,以不变而归先天无极,超出九天之外,不在五行之中,观阴阳之消长,闻天地之开合,施恢漠之神通,掌寰宇之劫运,证无上师!& & 大道述真&&&&&
&&&&&& 混沌即为太极,道以太极分先后天,太极之前乃先天无极,太极之后乃后天阴阳,先天道法乃宇宙极真奥妙,后天道法即阴阳大道,阴阳道法又分正道及外道,正道为阳为真,外道为阴为魔。& & 修真要义&&&&&
&&&&&& 修真旨在回归先天无极,但须经由后天正道修持,待功德圆满,方可证得无上大罗金仙!正道为阳为真,外道为阴为魔,故吕祖修纯阳之身,佛祖除50阴魔,一言以蔽:修真实乃去阴尽阳之法也!何为阳?乃中天星主---九天司命日宫太阳帝子星君---伟大的太阳神---光明普照大日如来!是故,男子属阳,由大日如来主宰,心身阴魔偏少,容易修炼成就,而女子属阴,由月宫慧光朗照太阴皇后星君---月光遍照如来主宰,心身阴魔偏多,业障深重,喜好太阴之浪漫,易生起情执,成就相对缓慢。故无论男女,修真必以回归玄始为终旨,修纯阳之性命,待阴魔除尽,自然可脱离六道轮回,证阿罗汉以上果位,保寿命无量,再修证天机妙法,终致圣极! & & 实修大法 第一章& & 仙佛同宗& &&&&& 在神州中土,道释儒三教长期共存,佛道互争互谤,时有发生,只因众人不识庐山真貌!恕不知,佛教的密宗最根本本尊----大日如来佛王,其实便是我道门太阳神----日宫太阳帝子星君!而文殊菩萨便是道门北斗九皇星君之一的文曲星君(此说前无古人)!观世音菩萨便是道门五方五老之一慈航道人等等。但是,大日佛王虽然已经至尊至圣了,可在环宇星神之中,属于中天星主,星神之中,还有神位果位比大日如来还高的,那就是道门四御之中的勾陈中宫天皇大帝和北极紫薇大帝!因为北极星----紫薇大帝乃万星之主(此说经书不载,只有金仙秘知)!而佛中威神光明最尊的西天阿弥陀佛便是道门的无量天尊,奉玉帝之命,与城隍、冥王等神一起较量六道得失渡化之事务!所以,佛法属于我道门之正法,有太上三清和玉帝敕令三界众神护持正法不灭!诸多护法神中,有著名的四大天王及天王手下神将---韦陀尊天菩萨还有八部天龙等等,其中最厉害的护法便是大名鼎鼎的四大金刚之首的“大金刚”----大威德金刚!即我道门的“九天都火雷部无边大力神王”,其前身便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道兄----牛魔王,后来皈依正法,成为了佛法最得力的金刚护法(此说经书不载,只有金仙秘知)!但是,修证成佛,取得如来果位之后,虽足以明心见性,获得了大光明,解脱了六道生死轮回,可长久住世,但是尚不通晓天机道法---宇宙运转的根本秘密,所以,还得从师紫府玄祖---九天圣母(女娲娘娘)、三清圣祖和玉帝,最终习得无上智慧,成就无上天人师(此说经书不载,只有金仙秘知)!因为九天圣母是玄祖,乃开化玄极之宗,具至真不坏之性,真空元始,灵源祖劫,虚无体道,性秉混元一气,无为含真,形显万生慈母。妙用难穷,实诸仙诸佛诸圣之宗;神机莫测,乃掌道掌法掌教之主!所以,修佛法就是修道法,不过修完佛法之后,还得继续修行天机道法才能功臻圆满!(待续)&&&&&& 觉相补充:我本是听力和语言有生理缺陷的人,小时候几个月大发高烧打链霉素导致药物中毒耳聋。在残疾程度上属于半聋半哑。我是由原来的业余学佛持咒念佛人转型为业余的修道人,佛教信徒分三种类型:迷信型,信仰型,智慧型。08年由迷信类型佛教信徒,转型为09年的信仰类型信徒,再转型为2010年的智慧类型佛教信徒,再转型为2011年的业余的修道人。我09年在学佛时在网上总是高谈阔论,大讲佛学理论,经常为初学佛者解答疑问三年。后来有很多学佛修行人总问我有没有开悟正果或者是有无实修实证功夫,这一问我就惊愕了无法回答。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空谈佛学理论知识,我懂的再多有什么用呢?没有实修功夫一切都是空话!佛法都是药方,成果就是汤药,要想熬成汤药必须经过不断的操作来实践(经过实修实证)才行。从那以后网上很多初学佛者再问我,我就不再做任何解答,怕误导他人,只让他们像我那样靠自己学佛,我的老师就是我自己。今年2011年就正式开始走向实修的道路上,开始了学佛修道,也就是佛道双修,以修心为主,修命为辅,以修智慧为主要的,修神通为次要的。
&&&&&&&佛道本是一家。比如:接引道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慈航道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准提道人=准提菩萨、燃灯道人=燃灯古佛、文殊广法天尊=文殊师利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惧留孙=惧留孙佛(七大古佛之一)、多宝道人=多宝佛、长耳定光仙=长耳定光佛、前身的忍辱仙人=释迦摩尼佛、韦护=韦陀(佛门护法)、魔家四将=护法四大金刚(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所以觉相还望所有学佛的修道的人不要分什么你是学佛的,我是学道的。须知仙佛同宗,佛道一家,道家的大罗金仙相当于佛家四果大阿罗汉果位,都是了脱生死的圣人。(其中初果,二果,三果还没有了脱生死。如果需要更深刻的了解,请看我空间阿含解脱道分类的日志《[url=]佛教常用名词解释(转摘) [/url]》)成佛就是成仙,法身就是元神,分身就是化身。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六道就是我们自心的表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离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的距离,现代科学的属于大宇宙元真,也就是先天无极。叫法和术语不同,但意思相同。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其实人就是宇宙的缩影。所以我说:佛养心,道养性,中医养生,财物养命。我又说: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动就是身体运动血液循环,经络畅通,静就是内心宁静致远,静坐就是养心的作用。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教与佛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