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房地产项目都全面复工了吗?无忌海(三期)呢?负责人是谁?

外界的各类关于万达的信息,透露出万达内部的焦躁。

在进入2020年之后,万达集团高层人士变动频繁。8月11日,有媒体爆出,原万达地产集团总裁吕正韬正式辞职之后,又退出了万达地产集团董事,由原万达文化集团总裁张霖接任。

被转型之路和新冠疫情双重影响下的万达集团,能否顺利的越过山丘?万达电影会不会成为万达集团轻资产转型之路上被卸下的另一个“包袱”?

万达的求存之路:从买家到卖家

经历了千亿债务危机之后,从3年前开始,万达集团便开启了资产“卖卖卖”之路。

2017年,万达出售13个文旅项目和70多家酒店卖给融创和富力;

2019年,万达将37家万达百货卖给了苏宁易购;

今年7月份,万达在国外的最后一个海外项目LLC(万达芝加哥)也被出售。

也正因此,万达海外房地产投资也正式宣告结束。

业界普遍认为,万达变卖资产是在清还债务,同样也是转型走轻资产之路的必要经历。

不管如何,如今的万达已经陆续完成去地产化,正在逐步转型成为一家服务型公司。其核心业务从地产转变为了商业商管、酒店、电影和体育。

然而,疫情的影响,不得不让正在转型之路上的万达面对“雪上加霜”的尴尬境地。

从目前的万达所经营的几项业务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所面临的困境让人感到头疼。

原本为体育大年的2020年,因疫情的关系导致各项赛事停摆,造成万达体育一季度同比下降26%。3月份,万达体育还将2015年买下来的世界铁人公司进行出售。

除了商业商管和体育之外,万达酒店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在万达酒店发展刚刚经历的短暂停牌之后,就引发了外界对万达要出售酒店业务的传闻。

只是,这一切并不是外界关心万达发展的焦点。外界更为关注的是受疫情波及影响最大的万达电影。

去年,资产重组的万达电影被外界看来是万达能够重返辉煌的一棵救命稻草,然而,随着当初万达宝贝王早教业务的出售,以及万达电影上半年惨淡的营收被公布后,外界不禁为万达电影捏了一把汗。

前不久,休假的王珂感觉呆在家中无聊,便打算出门去看场电影打发时间。“已经有大半年没去过电影院了,想去感受下。”在家看烦手机和电脑的王珂准备到小区附近的万达影院看场电影。疫情之前,她是这里的常客,经常调休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去看电影。

在万达电影的微信公众号信息中,王珂了解到,7月31日,全国已经有397家万达影院已经开业,小区附近的万达影院也在其中。

“以前的时候,非周末人也很多,虽然不是满座,但至少能坐满一半人。”但是这次不一样。王珂说,她当天的电影场次,人非常少,算上她在内大概只有五六个人。放映厅内还要隔排、隔座,零食也不可以吃,这样王珂感觉有些无趣。“人少其实挺好的,不能吃零食就不好玩了,本来是来放松的,反而感觉有些不自在。”

与王珂有同样感受的,实际上并不在少数。同样,电影院的情况也并非乐观。由于影片和座位、开放场次的限制,很多电影院的营业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差甚远。“能扛下去‘惨淡’经营的电影院,就算是活得不错的了。”一位影视圈人士表示。

随着疫情爆发,本来就坠入寒冬的电影行业举步维艰,有一部分影院企业并没有撑到复工的那一天,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6月份,全国共有321家影院相关企业注销,其中,仅6月数量就达104家。

这种状况并非完全受疫情影响,早在去年,全国不少电影院的经营就已经出现营收下滑的情况。

以万达电影为例,2019年的万达电影营业收入154.35亿元,同比减少5.23%,商誉减值59亿元。

这是因为2019年整个电影行业的寒冬就在逐渐降临。一方面,电影票房从快速成长变为下滑;另一方面,行业问题导致信任危机。过去几年投资过热带来的产能过剩,资产高估等负面现象接憧显现,这种环境下,一家上市公司跌幅至80%都成为正常现象。资本已不再愿意进入电影行业,以致有好片子也找不到资金去拍,寒冬期的电影行业只能寄希望于2020年开年转运,熟料,因为黑天鹅事件,2020年比2019年还要艰难。

像万达电影这种背靠大树活下来的企业,则满心期待着复工后迎来报复性消费,但现实也并不尽如人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出现很多观影替代渠道,比如徐峥的《囧妈》就放弃院线,改为线上免费首映,另外疫情之下,观影这种非刚性需求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种种迹象表明,电影行业在近期的发展中,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

这一切不得不让人担心,王健林会不会舍弃万达电影。毕竟,万达宝贝王这个曾经被王健林认为可能超过万达电影、成为万达集团又一核心业务的产业已经被狠心抛弃。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万达影院不确定的未来

现实问题是,万达影院不得不面对“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双重压力。

即使是目前影院已经被“解禁”的情况下,由于政策、新片投放等种种因素的限制,万达电影的业务依旧不能完全恢复,利润缩小、持续亏损的状况在现阶段来看还将依然继续。

在前不久,万达电影发布的半年报中显示,上半年万达电影营收仅19.7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3.93%;净亏损15.67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398.81%。

据分析,万达电影的亏损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影城停业,观影、广告及卖品收入同比大幅下滑;另一方面是员工薪酬、影院租金等刚性成本费用的支出。

不过,万达电影在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并没有坐以待毙,为了挽救损失,万达电影在关闭国内17家影院的同时,开启互联网营销之路。

只是,这种临时补救的措施,并不能带来多大效果。

数据显示,线上销售所贡献的营收依然有限。2020上半年,万达电影实现卖品收入1.93亿元,同比减少79.37%;总营收19.72亿元,同比减少73.93%。

这本身与万达整体的互联网布局和基因也存在一定关系,虽然坐拥巨量线下综合商圈,但在互联网经济方面仍然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和渠道。

在疫情期间,以直播经济为首的新型互联网带货模式正在传统互联网经济中破局,而万达此时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互联网营销遇到瓶颈,为了自保,万达电影不得不改变影院直营模式,今年6月份,万达电影选择开放特许经营加盟权来缓解压力。

在外界看来,即便是这样,再加上下半年整体市场的恢复,万达电影也难以弥补上半年留下的亏损“大坑”。

近忧无法解决,远虑的阴影同样笼罩着万达电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完成年度净利润10.69亿元的业绩承诺已经渺茫,新的困境可能会再次叠加。

按照深交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在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为负,将对上市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其实,近几年,万达电影的营收增速放缓的迹象还是非常明显的。

也就是说,如果在2020年年度报告中万达电影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按照规定,万达电影将有可能被带上“*ST”的帽子。

业内人士都知道,2017年,万达出售给融创的13家万达文旅城是一笔非常优质的资产,但搭配的70多间酒店却是非优质资产。这场价值631.7亿元的交易,被称为中国房地产史上最大规模并购。而万达之所以这样做,背后有三个深层的原因。

一方面是万达想以此降低自身的负债率回笼现金,另一方面是不希望万达在回归A股时被划归入房地产板块,万达希望通过此次出售资金彻底转型轻资产。

明眼人都清楚,轻资产的好处就在于可进可退、可有可无、灵活多变,可以快速扩张,也可以尽早屏蔽风险。

当然,疯狂甩卖海外资产的背后逻辑也是一样的。

当然,万达电影并非是“无药可救”的,实际上它还有一张“底牌”。

据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占公司总营收比例最大的观影收入以及广告和卖品收入均同比降低超过75%;电影制作发行及相关业务收入为2.02亿元,占比提升至10.26%,同比减少14.86%;电视剧类业务实现了455.3%的大幅增长,占总营收的26.36%。

正因为上半年疫情影响,中国家庭对电视剧需求大幅增长,而万达影视正好占据了这一风口,其投资出品的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幸福,触手可及》及网剧《怪你过分美丽》等剧目在2020年上半年均已播出,因此促进了电视剧类业务的增长。

另外,8月开始,随着影院全线复工复产,万达影视除了还未上映的《唐探3》外,另一重量级电影《八佰》宣布定档8月21日。

不仅如此,万达手中还捏有一大批重量级片子,如《海底小纵队》、《我和我的家乡》、《陪你很久很久》、《天星术》等。

据行业人士分析,疫情过后,影院大概率会出现“片荒”,而且经过长久积压,观众也形成“想看”的欲望。万达电影手里攥着的这些新片也将会受到青睐。

另据数据显示,《唐探3》在猫眼口碑的想看人数已经超过262万。

疫情之后,万达电影还透露出来逆势扩张的消息,4月份,万达电影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43.5亿元。募投项目拟建设162家影院,总投资为31.45亿元。万达电影表示未来公司影院发展仍将保持适当的增速,2020年计划新建影院50-70家。同时,公司目前正积极发展影院品牌加盟及管理输出的方式,扩大影院管理数量,提升票房市场份额。

这个“烟雾弹”释放的信号就是,万达电影不仅赶在全面复工前将资金问题解决了,还给了资本市场一个强烈的扩张信号。万达电影此番资本动作,对于电影上游来说是一颗定心丸。

疫情的影响无疑会加速中国电影行业的重新洗牌,也会加速电影行业的集中趋势,最终或会让万达电影这种行业巨头受益。万达电影正是看好了这个时机。

所以,万达电影半年报披露后,虽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5亿-16亿元,但华泰证券、中国银河、西部证券、安信证券都维持或者将万达电影的评级上调至买入。万达电影股价也曾一度惊人般回涨到《唐人街探案3》上映前夕。

除此之外,万达电影已经没有更多利好和希望降临到它的身上。在面对前路荆棘的境况下,它只能咬着牙关向前冲,期待着能够早日拨云睹日。

至于未来的命运如何,就要看它的命运和造化了。

}

连日来,一则“特别有温度、特别有优惠”的招聘计划,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融创集团宣布启动针对“抗疫白衣天使”子女专项招聘计划,设置1000+招聘岗位定向招聘全国各地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并提供优先面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的机会。如此贴心而实在的帮扶关爱,弥补了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在关爱子女方面的缺失,大大缓解了他们牵挂亲人的后顾之忧,感动了无数网友。

病毒无情人有情。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横行无忌,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坚强防线。支持他们,就是支持全国疫情防控;关爱他们,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从科学调配物资,落实工资待遇、临时性工作补助,到帮助解决子女的教育和就业问题,帮助解决家中老人的健康关怀服务,这些关怀都可以分担战“疫”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放心、舒心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融创集团积极调动各大板块的力量和资源,用切实的措施对疫情防控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帮助,以最用心的关怀致敬“最可爱的人”

此次“抗疫白衣天使”子女专项招聘计划,仅仅是融创中国关爱医务人员的系列举措之一。在融创全国各区域近千个社区中,有很多业主是援鄂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融创适时推出“双重关爱·四大行动”特别关爱服务计划,以“以归心、致仁心”为主题,从社区物业关爱、家庭人文关爱等方面开展了安心、暖心的行动,守护好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大后方”。此前,融创集团已累计向武汉市捐赠1.1亿元人民币,用于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护目镜、医疗用品等急需物资的采购。不遗余力,多措并举,助力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融创在关键时刻显示出关键担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全国上下形成了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展现出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面前,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谁可以袖手旁观、置身事外。如果说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那么积极相应党和国家号召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就是各类企业检验社会责任的试金石。自疫情蔓延以来,融创集团不管捐款捐物还是免租免票,不管是对武汉重灾区的精准帮扶还是对医护人员细致关怀,一直都尽心竭力、倾其所有,发挥行业领头羊的带动作用,彰显社会正能量。敢于直面疫情风险、敢于为社会福祉而担当,为全民抗疫战争贡献爱心和力量,见证一个企业的良心和公德。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融创集团旗下的地产、文旅等业务遭遇的冲击尤为严重。然而,融创人不悲观、不气馁,不仅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自觉做好疫情科学有序防控,还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支援全国特别是湖北和武汉的疫情防控工作。这就是一个大国品牌的道义自觉,这就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履行的义务。融创公益基金会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助1亿元人民币,融创文旅集团推出店铺租金减免优惠,融创社区“三防体系”全面抗疫,融创“人才共享”模式护航复工复产……面对疫情冲击,融创响应速度快、支援力度大、帮扶工作细,生动践行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重要理念,彰显出新时代民营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担当社会责任,感恩回馈社会,实业报国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除了投身经济活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还肩负着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使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变相牟取经济利益,或者作秀博眼球博关注,而是需要切实增进社会公共福祉。对民族企业、大国品牌而言,衡量企业的价值不能仅仅看其创造了多少利润,还要看其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所做的贡献。融创集团将继续发挥正导向、弘扬正能量,以实际行动扛起民族企业、大国品牌的使命和情怀。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疫情形势的积极变化鼓舞人心,当前依然需要激发“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的坚定信念,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融创人将继续全力以赴为疫情防控献策献力,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克时艰,坚决打赢这场人民战“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融创高隆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