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抗战末期,王耀武与杜聿明的职位在杜聿明之上,到抗战胜利后,杜聿明却在他之上?

蒋公10员大将??_百度知道
蒋公10员大将??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国民党有很多大将 都很有才能 但就蒋介石的嫡系来说 真的有才能的并不是很多 但是受蒋介石器重的那些一级上将 二级上将 就指挥而言 才能卓越的也不是多数人真正有才干的嫡系将领代表人物有杜聿明(第五军军长 第五集团军司令 东北剿总副总司令 徐州剿总副总司令) 孙立人(新一军军长 东北保安副司令) 卫立煌(十四军军长 十四集团军司令 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中国远征军总司令 东北剿总总司令)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即七十四军军长)丘清泉(新二十二师师长 第五军军长 第二兵团司令)郑洞国(荣誉第一师师长 第五军副军长 第八军军长 东北保安代司令 第一兵团司令 ) 廖耀湘(二百师参谋长 新六军军长 第九兵团司令)
还有一些出身杂牌军的将领也很有才干 代表人物有张学良(东北保安司令 陆海空军副司令) 白崇禧(桂系首脑之一 广西绥靖公署副主任 副参谋总长 军训部长 国防部长 华中剿总总司令) 于学忠(陕甘边区“剿匪”总司令 甘肃省政府主席 第3集团军总司令 山东省政府主席 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张自忠(三十八师师长 五十九军军长 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傅作义(三十五军军长 第12战区司令长官 张垣绥靖公署主任 华北剿匪总总司令) 郭勋琪(川军名将 川军第六旅旅长 二十一师师长 五十军军长 二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 第十五绥靖区副司令)
顾祝同,字墨三 刘峙,字经扶 蒋鼎文,字铭三卫立煌,字俊如 陈诚,字辞修胡宗南陈诚杜聿明黄维张灵甫
蒋介石的军事集团里战将如云,内有五人能征善战,屡被重用,人称“五虎上将”: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五人后来都担任过战区司令以上高职:刘峙曾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徐州“剿总”司令;顾祝同曾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蒋鼎文曾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冀察战区总司令;陈诚曾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参谋总长;卫立煌曾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东北“剿总”司令。 八大金刚 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里,有八位黄埔军校教官出身的重要将领,深得蒋的信任与重用,号称“八大金刚”:何应钦、刘峙、顾祝同、张治中、钱大钧、陈诚、蒋鼎文、陈继承。此八人均毕业于正规军事学校:何应钦、钱大钧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生;蒋鼎文就读于浙江陆军讲武堂;其余五人则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八大金刚”在黄埔军校时为蒋介石所倚重,组建国民革命军后成为蒋介石军事班底的核心,是中央军中最早的一批军、师长。 十三太保 1932年,蒋介石授意其心腹、黄埔毕业生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等人成立特务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仿照法西斯特务组织意大利黑衫党、德国褐衫党,又称“蓝衣社”),由蒋介石核定干事13人为该组织骨干,被称为“十三太保”。具体哪13人,说法不一,有说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刘健群、潘佑强、郑介民、葛武綮、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杜心如、胡宗南等13人;也有说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护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等13人
中国十大抗日名将张自忠:第一名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 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
十猛将 桂永清 王耀武 邱清泉 胡琏 张灵甫 杜聿明 关麟征 廖耀湘 周浑元
其他2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南国都市报·数字报刊
021版:揭秘
[ 标题导航 ]
[ 版面导航 ]
国民党高级战俘改造秘闻
  周恩来(左三)接见被特赦人员(资料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共决战主战场之一的华东战区,由陈毅、粟裕、谭震林指挥的华东部队共俘获国民党高级军官600余人,内有中将41人,少将462人,简任官(相当于将级军官)21人,另有师旅级上校100余人。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笔者有幸参加了《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敌军工作史》的编写工作,接触了大量尘封已久的相关史料,此后又采访了华东部队从事战俘管理工作的许多老同志。档案材料和众多当事人的口述历史,使笔者获知了当年国民党高级战俘接受改造的不少秘闻。  高级被俘军官集中住独院  在华东,陈毅是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出的“宽待俘虏”原则的楷模。戎马倥偬中,只要有可能,他都要亲自接见和宴请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军官,嘘寒问暖。  在高级俘虏团,工作干部吃大灶,战俘们则吃中灶,星期天还单独加菜,不仅能经常吃到肉、蛋、鸡、鸭、鱼,有时还能吃到青岛运来的海产品,还供应香烟和水果。被俘军官们可以在划定的范围内自由散步、交谈,中将以上高级被俘军官还集中住独院(民房)。他们还可以到附近街市上购买东西,也可以用自己的钱改善生活。尽管如此,对打骂与凌辱的担心,害怕过集中营生活的顾虑以及嚣张的反动气焰,仍在高俘团中悄悄弥漫开来。  被俘时任国民党第九十六军军长、中将陈金城,利用高级战俘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常常在私下大放厥词,如对原西北军的被俘军官们说:“你们拥护冯玉祥,我拥护蒋介石!”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有一次他借喝醉酒的机会,肆无忌惮地高呼:“蒋介石万岁!”  甚至有思想顽固者进了高俘团还赋诗要“逐鹿中原”。被俘时任国民党鄂豫皖边区自卫军司令、中将汪宪,入高俘团后不久便写了一首诗:“无人寄语付萍踪,不受人怜方英雄。逐鹿中原今未已,雕翎还需借良弓。”诗中的反动政治立场昭然若揭。  两名高级战俘的改造历程  在被俘名单上,杜聿明和王耀武的名字最为显赫。在中共中央公布的44名战犯名单中,蒋介石居首,杜聿明位居第36位,被列为头等战犯。而在高俘团中,王耀武的职务最高。从高级战俘到全国政协委员,两人的改造历程颇具戏剧性。  1949年初,作为战犯,杜聿明被送到山东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单独关押,负责人是一科科长丁瑞林。每次丁瑞林来狱中,都与杜聿明侃侃而谈,上至国内外大事,下至杜聿明的起居治病等生活细节。这样,杜聿明思想的天平一天天向共产党倾斜。终于,杜聿明开始写材料了,把自己知道的国民党军方情况一份份地提供出来。一天,他给丁瑞林写了封信,在信中,把国民党称为“敌方”,这意味着杜聿明开始“彻底觉悟”,此后他“日夜思索如何以有效之法,贡献于人民之前,以赎过去反动之罪”。  时值解放军渡江之际,杜聿明经反复考虑,准备策动国民党方面可能起义的部队,为解放军服务,他想到了马师恭。马师恭时任国民党第七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兼八十八军军长、芜湖指挥所指挥,他所在防区正是解放军百万雄师的渡江作战地段。他与杜聿明除同乡、同学关系外,还有上下级关系。在长期接触中,杜聿明感到他对国民党的黑暗早就心存不满。杜聿明字斟句酌,给马师恭写了策反信。  不久,在解放军渡江战役发起前,马师恭突然找了个借口“辞职”,实际上临阵脱离了指挥位置。顿时,八十八军群龙无首,指挥陷于混乱,解放军一举突破国民党八十八军的防线。  王耀武被俘后比杜聿明幸运得多,因为当时未被公布为战犯,他被送往高俘团学习改造。通过与华东局常委、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的数次谈话,王耀武的政治立场得以迅速转变,并表示:“只要共产党解放军方面有需要,我王某愿效犬马之劳。”  当时,淮海战役箭在弦上。王耀武积极表态,主动写了对国民党军的广播稿。在南京的蒋介石听了他的广播后大发雷霆:“王耀武是我的学生,我待他不薄。他在我困难的时候却来反对我,还要下面的人也反对我,岂有此理!”说罢,蒋介石生气地用手中的茶杯砸坏了收音机。  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对战犯特赦大会”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隆重举行,杜聿明、王耀武等十人被列入首批特赦名单。十天后,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他们。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是杜聿明的老师。杜聿明面露愧色地对周恩来说:“学生对不起老师,没有跟着老师干革命,走到反革命道路上去了,真是有负老师的教导,对不起老师。”周恩来微微含笑,摇摇头说:“不能怪你们学生,我这个老师没有把你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我也有一定的责任。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嘛!”  高级战俘亦有秘密潜逃个案  当然,并非所有高级战俘都顺利实现思想改造,其中也不乏拒绝接受改造,甚至秘密潜逃的个案。  时任国民党第十九集团军暂编第一旅旅长、少将李华和副旅长、参谋长一同被俘时,还把家属也带到了高俘团。这些女眷也受到了优待,允许夫妻同居,生活在一起。如此宽松的环境仍未扭转李华对共产党的敌对情绪。李华甚至串通副旅长和参谋长,准备举行暴动,劫持和杀害我军干部,放跑高俘团里所有被俘将校级军官。高俘团领导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了事件发生。李华等3人做贼心虚,一个星期后趁暗夜潜逃。  李华的家属是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丈夫逃跑后,她十分恐惧,害怕判她“同谋罪”。而高俘团个别干部也主张将她作为人质。陈毅得知后十分生气,批评道:“共产党做事要光明磊落。既然没有本事看住那个旅长,扣留他的老婆算哪门子好汉!”他下令把李华等3人的家属护送到国民党统治区。后来,陈毅到徐州参加停战谈判时,李华曾冒着巨大政治风险到陈毅住处“负荆请罪”,一时传为佳话。&  (摘自《环球人物》夏继诚)
& 海南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
电话:1 [] []他是杜聿明老长官,官至陆军总司令,却鲜为人知,晚年盼祖国统一
说起国名党在大陆时期的名将,为数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有薛岳、王耀武、卫立煌、杜聿明、孙立人等人。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国军名将,相对于前面提及的几位,名气要低很多,可以说是鲜为人知。
这位国军名将便是关麟征,虽然名气相对较低,可是关麟征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是黄埔一期毕业生,27岁就当上师长,在台儿庄大捷中重创日军,后来官至国军陆军总司令,杜聿明、郑洞国、刘玉章、覃异之、张耀明等国军名将都曾做过他的部下。
上图为蒋介石与杜聿明
关麟征,有“陕西冷娃之称”,1905年出生于陕西鄠县真花硙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中。关家虽世代务农,但家业却很殷实,故关父对关麟征的学业很是重视,在关很小的时候就将他送往私塾,后来又将他送到鄠县高等小学读书。而关麟征也不让其父失望,毕业考试拿到了第一的好成绩。
上图前排左二为关麟征
1924年,渴望当兵报国的关麟征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并加入中国国民党。关麟征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即参加黄埔学生军东征,讨伐盘踞东江的军阀陈炯明,此后屡立战功,到中原大战之时,他已是团长这样的精英级军官。中原大战之时,关麟征作为蒋介石的忠实拥护者,多次挫败阎、冯的军队,自此他深受蒋介石的赏识和黄埔同学的钦佩。而他作战机智勇敢,擅长指挥的名气也不胫而走,那一年,关麟征仅仅26岁。
上图左一为关麟征
1932年7月,关麟征在砖佛寺之役中击败徐向前、陈赓等人率领的红军,凭此战胜利扩编独立旅为25师(千里驹师),他任师长,时年27岁。25师所辖两个旅,旅长分别为杜聿明和张耀明,皆为后来的国军名将。
1938年春,关麟征以52军军长的身份,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3月31日下午,由临沂南下的日军坂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沂州支队四千人,突然袭击52军指挥部。当时,关麟征身边只有一个警卫营的兵力约三百人。他沉着冷静,命令警卫连在离指挥部千米以外的地方展开佯攻,以迷惑敌人。及至黄昏,援军赶到,他立即指挥部队对日军突然实行反包围。敌军仓卒应战,伤亡众多,其骑兵部队全部被歼。
上图为蒋介石与关麟征
4月初,关麟征率部加速对台儿庄日军的攻击,白天或枪炮轰击,或白刃肉搏,晚上攀屋放火,乘乱追杀,使敌人日夜不宁,从台儿庄北面完成对日军的包围。4月下旬,关麟征的52军奉令开至峄县以东、邳县以北防守,将日军国崎支队包围在码头镇西的北涝沟,给敌以重创,仅日军四一、四二联队伤亡就达1400多人。
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夸奖关麟征道:“中国军队如都像52军那样战斗力强,打败日本军队是不成问题的。”
上图右二为关麟征
后来在1949年8月份,关麟征还出任过国军陆军总司令,成为军队首脑,但此时的他已经挽救不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了。过了几个月,国民党彻底兵败,而关麟征也退居香港,从此深居简出。
上图为蒋介石与关麟征
关麟征在香港,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会见新闻记者,不在报刊上发表任何言论,过着“隐士”式的生活。但他仍是关心时局的,他曾对其妹妹说:“我是炎黄子孙,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啊!”
日,关麟征在香港病逝,徐向前元帅向他在香港的家属发去了唁电:“噩耗传来,至为悲痛,黄埔同窗,怀念不已,特此致唁,诸希节哀。”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一步反映杜聿明做战俘后在功德林生活的电影,决战之后_杜聿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18贴子:
一步反映杜聿明做战俘后在功德林生活的电影,决战之后
老杜在里面还不错,国军战俘都叫他副总司令,可见内战中杜聿明的地位。
怪不得老杜不厌恨共军,他原来是政协委员加人大代表,还是全国政协的常委,副部级官职。
这帖子推荐得是极好的!
杜在功德林监狱被其他将领视为精神领袖,足可见其威望。
昨天熬夜看完了决战之后,很精彩,是中国红色电影的进步之作!
杜好像是单独关押吧,为什么会这样???那是有多寂寞,好像听说后来他讲话都不利索了。
不忍心看啊,堂堂国军名将,竟然受几个狱卒的看管,太埋汰人了
话说起来决战之后有几个片段很有意思啊〜百科里都有的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话说老杜在抗美援朝还给天朝的中央军委献策呢!老杜说中国军队完全有可能打败美军!事实证明老杜是正确的!这就是军事家!!!
那部电影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时间才是最无法抗拒最可恶又最治愈的”事物”但无论岁月的刻刀如何磨平杜帅的棱角,那种驰骋疆场,纵马四海的霸气还是不断地体现出来,让人为之倾倒。其实影片开始的时候我真的很想看到杜帅,但是又怕看到•••同感的举爪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国民党十大将领:张自忠,李宗仁,杜聿明,孙立人,薛岳,卫立煌,傅作义,戴安澜,张灵甫,王耀武的下场都是什么样的?
国民党十大将领:张自忠,李宗仁,杜聿明,孙立人,薛岳,卫立煌,傅作义,戴安澜,张灵甫,王耀武的下场都是什么样的?
09-03-07 &
si  le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张自忠: 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在对日反包围战斗中身中7弹 李宗仁: 曾参加北伐战争。 抗日时期,指挥徐海会战,其中就有台儿庄。后参加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 1969年 1月30日 因肺炎在北京逝世。(关于他的死有争议,在他死之前涉入“梅花党案”,他被迫交出所谓“名单”,后他的秘书著书称他是被“革命群众”毒死。 杜聿明: 抗日期间指挥昆仑关战役,重创日军 日,因患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孙立人: 1937年率税警总团第四团参加淞沪抗战,重创日军 参加入缅作战,打赢仁安羌之战 日,他率领新一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 日,孙立人病逝于台中,终年90岁 薛岳: 参加淞沪会战 指挥兰封会战,重创日军土肥原师团 薛岳指挥部队取得了万家岭大捷,几乎全歼敌106师团 指导第九战区各部进行反扫荡作战,先后取得陈山船埠、九岭、奉新等战役的胜利,收复通城、武宁等县城。 指挥上高会战。参加浙赣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 日,薛岳去逝,享年102岁 卫立煌: 指挥忻口战役并取得大捷 1944年滇西大反攻,在腾冲击败日军 日零时四十分在北京病世 傅作义: 领导绥远抗战 平型关大捷 1940年,奇袭包头、会战绥西、收复五原三战役 1974年 4月19日,傅作义在北京医院病逝 戴安澜: 参加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昆仑关战役 入缅作战中,参加东瓜保卫战。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同4倍于己、配备有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日军苦战12天,掩护了英军的安全撤退,并歼敌5000余人 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 张灵甫: 参加淞沪保卫战,打死打伤日军800余人 1938年,反击日寇,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取得德安大捷 解放战争:日,74师全线崩溃。张灵甫饮弹自尽。 王耀武: 参加第二次北伐 参加八·一三上海抗战,重创日军 参加南京保卫战 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3万余人 上高会战中,指挥74军消灭了锦河南岸的日军 参加浙赣会战 参加鄂西战役 亲自指挥湘西雪峰山战役 在解放战争受重创 1968年7月,病逝于北京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耀武与杜聿明军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