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能力中国经济制裁裁中国吗

英国承认一个事实:世界早已惹不起中国
导读:[/size]
英国《卫报》:中国是一个把政权和军权融为一体的国家,故中国人民从来都不用担心中国内部爆发军事政变,中国在中共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下,终于在经济实力十分弱的情况下把中国的国防事业搞了上去。中国人民曾有“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和大炮”的神奇传说,中国也曾有用“算盘子制造出两弹一星”的神话。在西方世界里,中华民族是一个非理性的民族,同时也是世界最优秀的民族,但那已成为过去,那已编进史书,面对新的世界军事格局,中国又将如何,面对一些以美国为首的无赖国家对中国的敌对,中国又将何去何从呢,唯一的出路就是搞经济,抓国防。面对目前及将来将受到的军事威胁,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国防事业进一步发展了,中国才将是世界的赢家。中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而且目前中国也能打任何一场现代化和高科技战争,中国在军事上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正如朱总理于1998年在美国因李文和夫妇案发表讲话时说“我们中国不需要任何国家的技术,我们只需要时间和资金”。在西方国家中,中国是一个军事非常强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同时还是军事和经济最有潜力的国家,而且也是最具有神秘色彩的国家。中国的国情和所面临的国际军事格局也决定了中国军事的特点,中国的军事有何特点令西方人士如此倾倒呢?主要有如下特点:一、中国拥有世界上比较强大的军事队伍,目前中国拥有正规军250万人,是世界军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军队有着高素质,高技能,作战灵敏,反应迅速,纪律严明等特点。中国的大部分高科技人员都或多或少的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像中科院就有许多人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中国的国防建设,中国军队的最主要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世界其它国家都不具备的特点即纪律严明。这也是西方国家一直研究中国而始终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之一,也是西方人民对中国军队莫名其妙和无法理解的,这永远都是人民无法揭开的迷。 没有严明的纪律,在任何战争中都是不战自败的,中国也曾创造出"越南闪击战"的神奇传说,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想象到一个大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闪击战,其中就体现了中国军队的作战灵敏,反应迅速,纪律严明的特点中国军队是世界上兵种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全面发展各个兵种,先后通过几次的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中国军队的各个兵种之间可以完全做到配合默契,相互调剂,相互支持和援助,完全适合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需要,中国军队人员也拥有强硬的技术和高素质;从几年来的各种的国际的联合行动及哥伦比亚的扫毒行动中,中国军人都表现出色,世界的一些军事要员都给中国军人最高荣誉,西方一些国家的军事家说中国的军人是世界一流的,对中国军人无不佩服,经常挑起大拇指,叫一声"VERYGOOD!!!"。从整个世界来说,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军队人员。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神秘的各式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具有着神秘的色彩。中国早60年代就创造"用算盘子制造出两弹一星"的童话,中国在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用最短的时间制造出令世人都毛骨悚然的原子弹,中国拥有了原子弹后,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说话底气足了,同时说话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纵观历史,问世人,你们对中国的武器装备了解多少,即使是中国自己人,中国军队内部的人员,对中国的武器装备又了解多少。美国五角大楼的一高级人员曾说"他们对中国的武器性能了解的非常少,甚至少得可怜"。这一切的一切,是由中国的经济的实力及科技水平决定的。在过去的50多年里,无论从每年一度的国际军事武器展,还是各种国内外的各种期刊上,都很少看见中国的武器,中国的政府也从来不向世人炫耀中国的武器,也很少向世人介绍中国的武器的性能,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和特殊的形势下,才简单的介绍一些武器。外人知道的都是中国国内的最普遍的,最常用的武器。就现在中国拥有的核弹头的具体的数量,世人都不知道,连本国的绝大多数的军人都不知道,西方保守人士估计中国目前至少拥有2400枚核弹头,甚至一些国家估计中国拥有的核弹头的数目不少于5000枚,更令世人费解的是中国国内的某一期刊说中国目前只有16枚核弹头。从中国的国防政策来看,中国拥有的核武器是用来积极防御,所以中国拥有多少的核武器完全取决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中国号称"导弹王国",中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导弹,无论从射程,误差范围,还是爆炸威力上看,中国是"导弹家族"的老大哥。中国的洲际导弹的误差范围为100米,美国的洲际导弹的误差范围为250米,俄罗斯的洲际导弹的误差范围为150米,而且中国拥有各种各个功用的导弹,在未来的战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最近看到许多来自美国对解放军状况的评价报告,基本上都认为解放军实力远远落后于美军,甚至不足以对抗台湾。其实,这些报告主要都是看解放军拥有的先进武器少,大多数武器还非常落后,所以就断定解放军不行。或许这是应该感到高兴的,如果这都是真的话,那五角大楼似乎还没有看出中国的军备发展计划。现在解放军的大量装备的武器都主要是96式主战坦克,歼轰-7战斗机,052C驱逐舰等落后的武器,这些武器确实难以给人信心的。但中国也有像歼-10,歼-11,99式主战坦克,052D驱逐舰这样的先进武器,它们都足以对抗美军的现役装备,然而它们的装备量非常少,所以被认为不足以大量提高解放军的战斗力。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研制的武器基本上都只是少量装备,像歼-8II只装备了200架,052A驱逐舰只装备了两艘,052B只装备了一艘。但更新换代的速度却惊人的快。168刚下水了不久,只多造了艘169,"中华神盾"052C170就服役了,171刚服役没几年,052D下水了,又有传闻又要造新舰055了。这说明什么呢?中国领土面积辽阔,要守卫如此辽阔的领土,武器装备数量一定要大,但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歼-10今天可以抗衡F-16,歼-11可以对付F-15,他们就造它各1000架,到全都服役了,美军可能都用F-22和F-35;170能抗衡伯克的话,又能不能对付美军未来的DD-21呢?99式坦克如果大量装备的话,到装备完成时,美军可能已用上更先进的FC战斗系统了。所以,还不如剩下资金来提高技术,待到能发展出可以抗衡上述美军的先进武器再大量装备也不迟。论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不能光看当前的军事实力,还要看以综合国力为后台的战争潜力。(注意,这不是指GDP,发达国家的GDP很大部分都是第三产业的。台湾的GDP比俄罗斯高,但台湾试试打俄罗斯?)中国虽然没有美国的工业基础,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战时中国能毫不费力地动员超过1000万的军队,而且能动员2亿以上的人口参与到军工生产中,届时坦克,飞机,导弹都会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而中国辽阔的领土又决定了敌人的空袭不能轻易摧毁中国的工业基础。)这是台湾和日本可以抵受的吗?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中国人民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但华盛顿的政客又能动员美国多大的战争潜力呢?所以即使中国在平时不大量装备先进武器,中国也有能力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北京虽然大量增加军费开支,但看来也只是想尽量缩小和美国的军备差距。现在解放军一方面要发展先进的武器,另一方面要设法提升落后武器的战斗力,这才是赶超美国的最好办法。而有一点显然是美日在自慰,就是完全否定中国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老式装备。历史上有过靠少量先进装备就能把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打败的战例吗?按这样计算,希特勒有先进ME-262喷气式战斗机不早就称霸欧洲的上空?日军有大和级战列舰也早该赢了,德军有虎王也足以让他们战无不胜。中国的歼-6虽然落后,但当它们变成无人机成群的蜂拥向敌人时,也不见得就零战斗力。即使它们真是活靶,打靶也要耗力耗时啊!这样歼-10和歼-11不就有机可乘了吗?而且,中国空军经常会进行老式飞机和新式飞机之间的对抗训练,以寻找突破口。但美日空军有这样对抗成群结队老式飞机的训练吗?它们有条件搞这样的训练吗?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们有存放大量老式米格机进行模拟训练。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是孙子兵法中的说法。所以他们现在靠现有数据和数据去推测中国的军力军备,靠北京的动作来推算中国的军事动向,不是很愚蠢吗? 中国人本来就不是爱张扬的民族,美国有电影可能光有个构思就公报了,但中国的电影往往不到拍成上演都不公报。美国的DD-21、FC还处于构想阶段时,就公诸于众了,而中国的歼-10、歼-20都试飞了才正式公开,这就是民族思想的不同。加上孙子兵法的教道,他们更有理由怀疑手头上掌握的资料。而中国虽然在"韬光养晦",但并不代表不能打仗,不敢打仗,只是北京会特别审慎什么时候才该动兵罢了。最后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人员素质,很多人都用解放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来分析说中国解放军不行,认定解放军已没有毛主席时代的英勇献身精神。但非典前有谁对医务人员有好感呢?至少我看来他们都只会开贵药,但非典时他们就能表现出自己英勇的。对于解放军,虽然他们平时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遇到战争等突发事件时就不一样。1984年攻打老山时,改革开放已在进行,毛主席也离去已久,但战士们还是最可爱的人。抗洪抢险斗争中,战士们还是那么英勇。中国军人的英勇献身精神,是美国的先进训练方式练不回来的。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制裁中国不利!英国竟要付20亿欧元?
导读:英国正在与欧盟谈判的600亿美元脱欧账单还没有撕扯清楚,欧盟又来添堵了。  据商务部网站援引《华尔街日报》3月8日报道,欧盟反腐调查机构OLAF日前向欧盟委员会递交报告,英国在过去3年没有对中国通过英国港口进入欧盟市场的部分纺织及鞋类产品按要求应征收足额增值税,令欧盟损失约20亿欧元,并建议追回这笔税款。  不过,英国方面对欧盟宣称的关税损失金额提出质疑。而英国媒体评论称,在脱欧谈判的时刻,这一罚单将令英国产生反感。    欧盟反欺诈局(OLAF)创立于1999年
英国正在与欧盟谈判的600亿美元脱欧账单还没有撕扯清楚,欧盟又来添堵了。据商务部网站援引《华尔街日报》3月8日报道,欧盟反腐调查机构OLAF日前向欧盟委员会递交报告,英国在过去3年没有对中国通过英国港口进入欧盟市场的部分纺织及鞋类产品按要求应征收足额增值税,令欧盟损失约20亿欧元,并建议追回这笔税款。不过,英国方面对欧盟宣称的关税损失金额提出质疑。而英国媒体评论称,在脱欧谈判的时刻,这一罚单将令英国产生反感。欧盟反欺诈局(OLAF)创立于1999年,是欧盟委员会下属独立调查机构,致力于调查欧盟机构及成员国内部资金欺诈和贪腐案件,旨在防范欧盟资金的滥用。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和现首相特雷莎梅
热门评论12楼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可贵,这时就体现出来了。中央集权+郡县制取代了落后的分封制,书同文、车同轨、使中国出现统一的文化思想。欧洲玩了这么多年,也出过一大堆强大的帝国,但就是没真正统一过,毕竟搞来搞去都是落后的分封制,满脑子都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优先。2楼10楼27楼21楼&专家:中国人没有信仰,乱世里英雄们个个都以为自己是天子,恨不得一统天下,不尊重阶级和神的权威。人家外国人有上帝管,能尊重基本的道德。。。。。 自己要说就说,还要扯上专家?中国人没信仰?毛主席说的打土豪分田地,这句话就成了千千万万没田地的农民的信仰了。今天的中国梦!乱世出英雄,也许最开始不是人人都想当天子,而是拉起队伍,占据一块根据地而已,后面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一统天下了,当不当皇帝是领导者一个人能觉得的吗?他不当皇帝,下面的怎么当元帅上将。神权?几千年前人人都信,后面发现那玩意不顶用,你怕老天爷吗?上帝能管住外国佬?上帝叫他们把耶稣钉在十字军上的吗?他们尊重道德就更是笑话了,全世界殖民,贩卖黑奴,输出鸦片,到处点火这些都是道德的体现?18楼英国外交部官员:中国并非欧盟贸易制裁特例|中国|英国|欧盟_新浪新闻
&&&&&&正文
英国外交部官员:中国并非欧盟贸易制裁特例
  中英关系走出“低潮时期”
  ――专访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西蒙?费雷泽
  西蒙?费雷泽表示,“不愿过多去谈论过去的所谓‘低谷’或‘黑暗时期’,而更乐意去关注英中关系中的积极面。英国视中国为自己的伙伴,并密切关注和观察着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改革进程以及中国的变化”
  本刊记者/徐方清
  7月2日晚,西蒙?费雷泽出席了英国驻华大使馆在大使官邸召开的庆祝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建立65周年招待会。他期待这个以“人人享有免费医疗服务”为原则的英国医疗体系能与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开展更密切的合作。
  第二天上午,身为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以及外交大臣的高级顾问,这位英国公务员系统内外交界的最高官员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在北京期间,西蒙?费雷泽同分管欧洲事务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进行了会面,就中英开展全方位合作展开对话和交流。在他来北京的9天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6月24日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黑格通电话,双方就涉藏问题、改善中英关系、开展各层次交往等交换意见。而在今年中国“两会”结束后,当选新任中国总理的李克强也同英国首相卡梅伦通了电话。
  去年5月后,中英高层交往遇到阻碍,但中英经贸合作却逆势上涨。这让曾多年担任商贸官员的西蒙?费雷泽对中英合作以及关系发展的前景感到“非常乐观”,“英国的发展会与中国的发展相辅相成”。
  “我不愿过多谈论‘黑暗时期’”
  中国新闻周刊:6月24日,中英两国外长通了电话。更早之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于3月21日下午应约同英国首相卡梅伦通电话,再加上此番你来访,这一些动作是否意味着中英关系已经开始从低谷中走出。我们知道,去年5月以后,中英高层互访遇到了阻碍。
  西蒙?弗雷泽:英中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很重要。令人欣慰的是,近期卡梅伦首相与中方领导人就英中关系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了积极的商谈,不久前,两国外交部长也通了电话。
  对于英中关系来说,这些都是很积极的现象。因为在我看来,高层接触给了双方新的机会来讨论双方关心的重要议题,有利于促成双方间的深入沟通。
  我不愿过多去谈论过去的所谓“低谷”或“黑暗时期”,而更乐意去关注英中关系中的积极面。英国视中国为自己的伙伴,并密切关注和观察着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改革进程以及中国的变化。英国希望与中国进行经济、社会、政务等各领域的全面合作。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中国新一届政府在处理对英关系上出现了一些变化?
  西蒙?弗雷泽:我不能代表中国政府来表态。但是很明显,英中之间已经开始了全面合作。对于英国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英国早就承认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力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就英中双边关系来说,这样的认识是双方发展关系的重要基础。
  此外,英国越来越希望能和中国就重要的世界性议题在多边舞台进行更广泛的合作,因为双方在安全和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拥有共同的利益。比如说,中国目前在非洲问题上态度很积极,那么英中可以就非洲问题进行对话。
  英国和中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因此,英中之间不仅要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双边关系,还要进一步发展全方位的关系。按照预定计划,我此次访问将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进行会晤,我们将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中国新闻周刊:默克尔首次当选德国总理后,中德关系一度也曾陷入短暂的低迷期,但后来双方关系越走越近。英国接下来在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上,会借鉴一些中德关系的经验吗?
  西蒙?弗雷泽:英国有同中国发展关系的方式,德国也有它自己的。我个人很欣赏并欢迎德国在经济上的表现以及其出口实力的增长。但对于英国来说,我们决心要推进自己和中国的关系。实际上,英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势头也很迅猛。
  我想强调的是,英中经贸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额相比2009年已经翻了一番,中国在英国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中英经贸关系呈现出强盛的活力。
  中国新闻周刊:虽然中英关系曾遭遇“黑暗”,但数据显示,中英经贸合作仍逆势上涨。2012年,中英贸易额超过400亿英镑,同比增长3.9%,高于同期英国外贸整体增幅4个百分点。中国保持除欧盟外英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你怎么来看待这种反差?
  西蒙?弗雷泽:我想再次强调,我并不愿意过多提这种“黑暗”的说法。的确,英中关系曾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双方一直在协商解决。很关键的一点是,英中关系的基础是稳固的。我很满意英中经贸合作的增长态势以及英国对华出口的增长速度。一批中国投资商来到了英国,这也让我感到高兴。例如,中投公司近期购买了英国泰晤士河的股份,华为等一些中国企业也在英国进行了大规模投资。
  中英经贸合作会发展得更好。不久两国财政部长将进行一次经济和金融对话。我们也在努力促成英国首相卡梅伦对中国的访问。
  中国新闻周刊:卡梅伦首相会在年内访问中国吗?
  西蒙?弗雷泽:我不知道具体的日期,也不能确定双方领导人到底什么时候有时间。但我认为高层政治接触对英中关系很重要,而英国十分看重和中国的关系。通过高层访问来确定双方在政治问题、社会、经济以及投资等问题上的合作基础和共识,这对于英中关系的长期发展来说很关键。
  高科技领域合作愈发紧密
  中国新闻周刊:根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国企业在英完成投资并购(含参股)项目10起,总金额逾80亿美元,超过自2009年至2011年三年中国在英投资并购金额总和。因此2012年可谓是“中国对英投资年”。中国在英国进行投资,优势是什么?
  西蒙?弗雷泽: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国家之一,十分欢迎外国投资,英国有40%左右的基础设施都是靠引进外资进行建设的。
  据我的了解,最吸引中国投资商的是,虽然投资市场不断变动,但英国拥有高质量的投资评估系统以及良好的法律环境,这会让他们的投资都能获得安全保障。此外,对投资商来说,英国是一个轻松的市场,它没有繁琐的审批程序。
  英国是一个非常开放又不失稳定的市场,我们欢迎并鼓励中国企业来投资。
  中国新闻周刊:你对于英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感到很乐观?
  西蒙?弗雷泽:非常乐观。一个很清楚的事实是,中国在不断地发展,中国的经济市场已成为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大市场,而中国又是英国的重要伙伴。两国间的经贸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电子商务、高科技、创意经济领域等将成为新的重点合作领域。英国的发展会与中国的发展相辅相成。
  中国新闻周刊:你刚才提到,中英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会越来越紧密,这意味着英国会减少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限制?
  西蒙?弗雷泽:我们需要进行知识产品的保护,这很重要。这也需要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有更完备的法律环境,也需要双方开展进一步的商讨。英国乐意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进行合作,比如英国对在中国发展民用核技术很感兴趣。而这不过是这种合作的诸多案例之一。
  中国新闻周刊:中英目前在发展经贸关系上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西蒙?弗雷泽:拥有长期积极的政治合作是首要条件。我刚才提到,英国对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合作很感兴趣,也想了解他们的政治意愿。
  另一方面,从英国的角度来看,如果想增加英中贸易,促进中国在英投资,我们在市场准入上减少限制降低门槛。当然,中国的一些贸易保护措施也在产生着阻碍作用。这些问题,需要双方通过协商来解决。
  中国并非欧盟贸易制裁的特例
  中国新闻周刊:你曾在欧盟贸易委员会工作过近10年的时间,不久前,中国和欧盟贸易委员会之间出现了比较激烈的贸易争端?在你看来,这种争端是不可避免的吗?
  西蒙?弗雷泽:正如你所说,我曾在欧盟贸易委员会工作较长的时间,看到了中国经济非凡的成功,也看到了欧盟同中国贸易关系的发展。现在各种重要贸易关系中,问题和分歧都可能增加。欧盟和中国之间出现一些争端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双方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些争端。我们可以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双边贸易等手段来解决问题。
  我想指出的是,当争端出现时,进行公开协商达成和解非常重要,这样欧盟和中国合作的未来才会更好。你所提到的最近欧盟同中国的贸易争端,我希望双方也能进行协商,并成功和解。
  中国新闻周刊:你能否告诉我们,欧盟贸易委员会是如何针对一个对象国做出贸易制裁决定的?
  西蒙?弗雷泽:欧盟贸易委员会拥有代表欧盟成员国的权力来颁布贸易政策,特别是确定某些贸易是否遵守了贸易协定,这个程序是公正的。就最近针对中国的制裁决定,我不能说明具体的细节,毕竟每个事情的具体情况不同。不过,欧盟贸易委员会委员会做出决定,并不代表最后的行动就按决定执行。过去我在欧盟贸易委员会工作期间,曾通过协商与中国就解决贸易争端取得进展。
  中国新闻周刊:未来中国同欧盟间的贸易争端会减少吗?至少目前看上去,双方的贸易争端似乎是越来越多。
  西蒙?弗雷泽:欧盟与美国以及其他的贸易伙伴都有争端,因此贸易争端并不是只针对中国的特例。
  欧盟也在试图将争端的数量最小化,但我觉得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欧盟和中国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双方可以利用对话和讨论来解决争端,避免或减少因为争端产生的消极的影响。我个人希望看到的是,双方将关注的重心放在贸易关系积极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分歧和争端。 ★
  (苏益对本文亦有贡献)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英国有能力经济制裁中国吗_百度知道
英国有能力经济制裁中国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虽然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已经是第二经济体,英国呢?第六,还以为还是日不落的那个年代啊。它还会有能力制裁中国?这些港独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英国新首相该学学这两个人 否则中国不会给好脸色看_凤凰卫视
英国新首相该学学这两个人 否则中国不会给好脸色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杜平分析称,特雷沙梅是不是有政治智慧,到底怎么样处理这个核电站项目的敏感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大试金石。让她清醒清醒,真正的认识到英国的利益所在,在跟中国的交往当中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跟中国交
核心提示:杜平分析称,特雷沙梅是不是有政治智慧,到底怎么样处理这个核电站项目的敏感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大试金石。让她清醒清醒,真正的认识到英国的利益所在,在跟中国的交往当中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跟中国交往。凤凰卫视8月17日《新闻今日谈》,以下为文字实录:林秀芹:我们再聊聊刚刚你提到在英国伦敦的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其实中资的投资项目大概是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是比重相当的大了,不过对此特蕾莎&梅也很意外,她说这个项目里头因为有疑虑,需要重新评估,所以要暂缓一下,你认为她看到什么样的问题枝节吗?杜平:这个问题说实话如果从技术的原因,从商业的原因英国作为老牌的商业国家,其实已经考虑得非常清楚了,我相信她的打算盘的技巧或者她的能力远远超过中国人,不可能在这个项目当中出现一些就是说技术上的,商业上的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一些具体的原因。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说特雷沙梅身边的智囊,特别是她的比尔切夫,作为幕僚长,对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合作抱着一个政治疑虑。认为中国是英国的对手,在政治上是对手,所以如果说中国控制了这个核电站,然后利用核电站有关的电脑,网络技术,在必要的情况之下对英国核电站进行破坏或者进行关闭的话,那英国就会出现了能源电力供应问题,就会受制于中国,所以就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要慎重考虑,或者是根本不要中国建这个核电站,这是她的政治考虑,这个政治考虑就是说在英国应该不止她一个人,过去当时讨论这个核电站的时候,其实英国的媒体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包括一些议员也都提到类似的问题,这种舆论在英国有,在其他国家都有。但是为什么只是英国因为这个问题使得那么大的项目暂停或者是推迟呢。那其他的国家还是依然在做,包括欧盟,像德国法国等等,大的项目依然跟中国在做,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她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之间没有做出一个适当的平衡。我记得英国当时也比较羡慕德国跟中国之间的关系,但是稍稍落后于德国跟中国贸易之间的这种数字的时候他就感到着急。但是我觉得英国人也应该学学现在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他的几位前任在处理政治和商业关系当中他们的技巧。就是那种平衡术,让中国感到能够接受,还能够跟你继续合作,这是需要政治智慧的。特雷沙梅在这方面是不是有政治智慧,到底怎么样处理这个敏感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一个试金石。曾经有个总理问德国总理默克尔说,他说为什么德国跟中国关系那么好,贸易关系发展那么快,而且也不会影响双方谈一些比较政治敏感的问题,默克尔外交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素促成这样的比较成功的外交,默克尔可能就带着一种比较玩笑的话讲到说她的对华政策是一个叫所谓的恐惧和贪婪,这两个因素所促成的。林秀芹:害怕但其实又想要得更多。杜平:对,又想要中国的商业机会,市场;那么另外一方面就是在政治上还是比较担心中国。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国家都有类似的想法,就是说你怎样平衡你在商业上的贪婪,对利益的贪婪,和政治上的那种意识形态的想法。德国方面就觉得说它做得比较平衡,而实际上它从中得到的利益非常多。英国其实也是一样,就是英国对中国的政策多少年以来,都是有两种因素所支配。又是恐惧中国,你说恐惧吧,可能是恐惧,另外一方面就是不希望中国发展那么快,超过它,这是一种恐惧,对吧。另外一方面是贪婪,就是看到中国发展那么好的时候,我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一些好处,给自己的企业,大企业,大财团拉来更多的商业的机会,这是英国一直这么做的。但是为什么到了特雷沙梅就做得不好,你像卡梅伦她的前任。林秀芹:对,没错。杜平:刚刚上任的时候也是因为在这方面平衡得不好,使得中国给他搞了一个下马威。他上任不久就见了达赖喇嘛,中国很不高兴,然后政治上就给他一个,实质上是非正式制裁。一年半时间之内,18个月时间之内中国拒绝邀请任何一个英国政府的高级官员来中国访问,一年半之后好象卡梅伦突然一下脑子就清醒了,就开窍了,然后就要求到中国来访问,那时候他有点悔过自新的感觉,在中国访问期间拼命的向中国示好,对中国的文化、对中国的文字、对中国的经济、对中国的年轻一代说的是天花乱坠,那个时候他知道中国人的性格是什么样,既然要做生意,我们先要有个人的感情,我们要一个善意,你没有善意你做什么生意。林秀芹:先交朋友才可以做生意。杜平:对,所以这一课,这个故事应该对特蕾莎&梅是一个教训。我估计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中国可能也不会给他好脸色看。因为让她清醒清醒,真正的认识到英国的利益所在,在跟中国的交往当中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跟中国交往,所以就是也不打不成交,也不完全是坏事,但是如果说这个项目,核电站项目她要坚持的她做法的话,我估计他的命运可能就不如卡梅伦了。&《新闻今日谈》节目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首播时间:周一至周日18:30-19:00重播时间:周一至周日22:30-23:00 &05:30 & 06:00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蒋泽君 PV032]
责任编辑:蒋泽君 PV03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播放数:146609
播放数:111316
播放数:438139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对中国经济制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