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人看不到朋友圈都说让我等过年后才出去外地打工,现在先在本地打工先,我该怎么做

&&&新闻热线:021-
两女儿三十多都待嫁 老两口怕别人说闲话外地过年
原标题:两女儿三十多都待嫁 老两口怕别人说闲话外地过年
  湖南有一句俚语:“蚂蝗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其实,不仅仅是小孩,大人也一样期待一年一度的春节团圆。只是以前人们盼过年,是因为新年有好菜吃、有新衣服穿,而现在盼过年,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迁徙更广,团圆变得更为不易和珍贵。但是,也有一些人选择不回家过年。
  他们或者是因为钱不够,或者是因为大龄单身被逼婚,或者是觉得年味太淡……最终留在城市过年,被网友称之为“躲年族”。
  其实,他们在外过年,一样有难言的辛酸和无奈;他们内心深处一样地渴望回家过年。
  只是,我们该如何想办法来消除他们的烦恼,从而减少“躲年族”,让春节回家团圆的传统得到更充分的传承?
王骁春节期间在北京卧佛寺里从容参观。
  躲红包,单身小伙邀伴旅行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李诗韵
  “集结号来啦!1月28日正式放假,29日到长沙。诚征春节一同旅游的小伙伴数名,给咱们的青春留下一个特别的春节。”
  1月26日,离2014年春节只有短短4天时间。为了过个特别的春节,27岁的湖南岳阳人王骁赶紧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号召,组团旅游。
  王骁春节期间在北京卧佛寺里从容参观。
  三人一起旅游过年
  “一天时间,有30多名好友留言表示愿意同行。毕竟是个好难得的假期呢!”不过,待到第二天,王骁就发现三十多名好友中已经有十多名因家人强烈反对而放弃出行,而剩下的朋友中也有的因资金、旅游景点不统一等原因最终放弃。
  “反复沟通后,还是有两名好友组团成功的。”2月8日,王骁笑着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我们出行的原因都很简单――与其把积攒了一年的钱当做红包派出去,还不如给自己来次旅行。”
  王骁说,自己是独生子,已经工作4年。以往的每一年春节,都会回家与亲友团聚。“刚毕业那会儿倒还好,没赚钱就不用派红包。可自第二年起,尽管工资不高,但春节里给老人小孩的红包可是一个都不能少。这两年,小孩子越来越多,同辈兄弟姐妹的薪资待遇也越来越高。红包打得太少,父母觉得没面子,有时候还得贴钱给我派红包;打得太大吧,面子是有了,自己觉得特不甘心,辛苦了一年真是白干了!”
  尽管心中种种埋怨,但为了安抚父母,说服他们同意自己不回家过年。王骁与两名小伙伴统一了说辞――“单位效益好,春节假期可以申请三倍工资的加班费。”
  于是,王骁不像往年那样,从深圳一到长沙就给父母报平安、发短信,反而变得“偷偷摸摸”,除了约好的两名小伙伴,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已经回了湖南。
  在外倍思亲
  都说人生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王骁认为自己的这次决定算是“说走就走”。1月29日,王骁与两名小伙伴在长沙碰了面。“我们最终确定去北京,那儿我们都没去过,最主要是年味儿很足!”
  订好1月30日的机票,王骁与两名小伙伴约好各自负责的事项――王骁负责预定经济实惠的酒店,另外两名小伙伴各自负责旅游路线和吃饭地点。“在长沙的那晚真的挺兴奋的!想着今年可以节约一笔红包费,还能出去享受一番。”
  第二日清晨,王骁就与朋友赶往机场,飞往北京。“上飞机后的感觉与想象中其实完全不同,看着身边的人都是一家人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那会儿真的有点想爸妈了。”王骁说,自2009年工作以来,自己回家的时间很少,不是路途太远,而是总觉得自己脱离了父母的掌控,该享受这份自由。然而,随着父母年纪的增大,对自己的思念情也越浓。所以,此前每逢春节,他都会回家陪父母。可想着自己薪资待遇比不过同辈兄弟姐妹,要靠父母打肿脸充胖子,而且钱散出去了,自己还落了个不开心,王骁瞬间心里踏实了。
  在北京的酒店放下行李后,王骁和朋友们一路走走看看。“北京城很多小店面都关门了,街道并不拥挤。”王骁说,游玩了一天,年味够了,人情味却很淡。“可能是除夕夜的缘故,我们想找个小餐馆吃饭,找遍了一条街都难得看见开门营业的。”
  直至晚上8时,眼见一家小餐馆门口冒着热气,王骁和朋友飞奔过去,老板娘却说“已经打烊,这是自家的年夜饭”。出于客气,老板娘和家人热情地请王骁三人共进晚餐,“我们没好意思打扰人家,就推辞走了。”
  “最后我们一人吃了一碗泡面。”王骁说,感觉挺委屈的。趁着朋友不在,他给爸妈打了个电话,“老爸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那会儿就真想马上回家。”2月1日,三人便返程。“最终他们还是回了岳阳。”王骁说,而自己为了圆这个“善意的谎言”,独自回了深圳。
  旅游只花红包费的三分之一
  过年前,王骁就在本子上列了清单: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每人1000元,舅舅、伯伯、姨父等一家各自600元,家里的4个孩子各自400元,还得从深圳带回一些岳阳买不到的玩具和糕点,去年家里来了些农村的远房亲戚还带着小孩,还得派上200元一个的压岁钱……望着本子上总结的那至少“9600元”的数字,王骁惊呆了。
  而对比此次春节出游所花费的3000多元,王骁发现,没有了高额的红包费,自己节余了约6000元。“年底花一笔钱是值得的,像这次的旅游,虽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玩那么热闹,也还算挺舒心的。”王骁说,旅游费用在自己的承担范围内,甚至还能存上一笔钱备用,“希望明年能带上父母一起旅游,给他们也缓缓压”。
  躲债务,30年来第一次在外地过年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李旦
  “今年你们组里的邓邵根(化名)没回家过年?他没回来,你们这一片过年气氛都要淡很多呀!”经过邓邵根家门口的同村人,看到他家腊月二十九仍大门紧闭,忍不住跟隔壁的人聊上几句。村里人都知道邓邵根是出了名的阔老板,最近几年回来他都要在大年三十晚上放上万元的烟花爆竹,可今年他却一反常态,30年来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知情村民透露,他在外面赌博输了近百万,不敢回来过年了。
  曾经风光的老板不敢回家过年
  邓邵根是穷苦家庭出身,自幼就没有了母亲,从小也受尽了村里其他小孩的欺负,为了保护自己和弟弟妹妹们,他经常和别人打架。初中还没毕业,邓邵根就出去打工了,刚开始在外面卖苦力。2005年,三十出头的邓邵根有了一定的积蓄便开始在杭州和别人合伙办厂,没想到生意出奇的好。第二年,他自己单干,从此生意越做越大。
  2005年,当了老板的邓邵根开着他的新车回家过年,这让村里的其他人很是羡慕,而邓邵根也在那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干了一件足以让他洗刷多年屈辱的事情――放了价值1万元的烟花。这对当时的农村来说是一件极为风光的事情,“看到村里的其他人都望着我们家的这个方向看烟花,那感觉真的是棒极了”。几年过去了,邓邵根一直保持了这一习惯,于是,村里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基本上成了他的“独角戏”。“我就是让别人看看,我也有扬眉吐气的一天,他们以前是狗眼看人低。”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邓邵根总是在自家门口扯着他的大喇叭嗓子这么说。
  其实,他今年不能回家过年村里很多人早就猜到了,因为他问村里的人借了好几十万还一直没有还,大家也都知道他是赌博输了。至于到底输了多少,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有的说上百万,有的说只有几十万,但不管多少,他都是在家欠了一屁股债。“这个人,上半年跟我说厂子要扩大要借20万,我想着都是兄弟而且他生意做得也不错就借了,没想到搞成这个样子,我前几天还在给他打电话问他过年回来不,他答应得好好的,说过年回去肯定把钱还了。”大年三十那一天,借钱给他的一个朋友特意跑到他家里人想来拿钱,结果却发现被忽悠了。
  大清早偷偷摸摸上祖坟
  “请问你们村里的邓邵根回来过年了没有?如果你看到他了请告诉他,县城里的二哥找他有点事情,要他回个电话。”类似于这样来家里找邓邵根的情况,他的邻居在年前那几天遇到了好几次。
  “唉,你们也别逼他了,他今年是实在拿不出来了,大家都是好兄弟等过了年再说这事也不迟,先让人家安心过个年再说。”跟邓邵根从小玩到大的另一个邻居总是站出来替他说话。2月8日,他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邓邵根这是第一次在外过年,今年他一直在打电话问家里的情况,希望大家能给他点时间,2014年一定把钱还给大家。这个邻居还说:“他也可怜,一个不小心就被人在赌博的时候骗了近百万,他说以前过年烟花就要放1万元,今年过年的费用全家加起来还不到2000元。”而担心独居的父亲过年冷清,或者受到债主的打扰,邓邵根在年前的一天夜里偷偷摸摸回来,把父亲接到杭州。而为了在春节期间祭拜祖坟,他大年初三天刚蒙蒙亮就把老父亲送了回来,然后自己一个人去了祖坟。按照惯例,上祖坟是必须要放鞭炮的,邓邵根怕别人知道他回来了,就只是烧了点纸钱和香后就匆匆离开了。
  躲闲话:女儿没嫁人的父母宁住外省出租屋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李旦
  “活到50多岁,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实在是不想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过年,一点年味都没有,等过完元宵节我们就可以回去了。”2月9日,通过电话与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这话的时候,湖南娄底人贺花艳(化名)依旧和丈夫住在深圳儿子租的房子里,和她一起在深圳过年的还有她两个三十出头的女儿。之所以一定要过完元宵节才能回老家的理由很简单――村里回去过年的人又出来打工了。贺花艳不想见村里的人理由也很简单――怕别人问她两个单身女儿的婚事。
  三十出头的两个女儿都待嫁
  一说到这两个女儿,贺花艳就忍不住叹气:“一个离异,一个至今未嫁,你说别人家的女儿怎么就那么容易嫁出去,为什么我们家的就这么难?”女儿的婚事是她的心头痛,平时只要别人一谈到儿女们的婚事,贺花艳就会立马走开,用她的话来说是“不想被别人多问”。
  大女儿因为和老公关系不好结婚三年就离婚了,单身已有5年,至今没有再嫁。其间,别人也介绍过很多,但总是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没有谈成。二女儿自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深圳工作,人长得一般,工资四五千元一个月,但择偶要求却很高,以前过年回家的时候也相过亲,但用村里人的话来说是“没有哪个男人入得了她二小姐的法眼”,也就一直单身。
  为了两个女儿的婚事,贺花艳和丈夫可谓是急得团团转,只要女儿打电话回来,她每次都不忘问一句:“最近谈了对象没?赶紧找一个!你们还想拖到几十岁啊!”贺花艳是属于那种很爱面子的人,“每次别人只要说我们家的女儿怎么还没嫁人的时候,我就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在贺花艳看来,两个女儿的婚事让她丢尽了脸,每次过年的时候,别人来家里拜年就总是会开玩笑的对着两个大龄女青年说一句:“别太挑了,再这么下去,黄花大闺女也不值钱了呀!”邻居们的这些话对于早就习惯了“剩女”身份的两个女儿来说是见惯不怪了,可贺花艳听了却觉得格外的刺耳,她总觉得别人是在看他们家的笑话。因此,以往即使两个女儿回家过年了,贺花艳也从来不让她们去邻居家拜年,也不让她们在外面多走动。
  2013年7月,贺花艳为了大女儿的事情和别人吵了一架,因为她听说有人在背后说她大女儿被别人包养了,而且那人还具体指出了男人是哪个地方的谁。贺花艳在吵完后,就拿着电话边哭边骂大女儿:“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让我受这种冤枉气。”
  为了不再让别人说闲话,贺花艳决定今年春节一家人在深圳过。不过为了找个较为合理的说法,贺花艳告诉别人:有人要在深圳给两个女儿介绍对象,他们夫妻俩要过去把关,所以就顺便在那边过年了。
  在城里厕所放段小鞭炮过年
  对于一个在农村里待了一辈子的人来说,第一次要在大城市里过年其实并不容易。首先就是各种习俗上的不习惯,在农村里大年三十晚上12点的时候家家户户要放鞭炮,可在深圳市区是不允许的。“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在出租屋厕所关上门放一小段鞭炮,也算是迎接新年。”贺花艳还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大年初一是一定要去祭拜祖坟的,为了弥补这个,她又不顾孩子们的反对在房间里插了几炷香,嘴里念叨着希望祖宗们不要见怪,回家后一定好好再去祭拜。
  “这几天孩子们都上班了,就我们夫妻俩在家里很没意思,又不敢出去走,深圳这么大,怕一走等下就找不到回来的路了,现在就盼着元宵节赶紧来。”贺花艳已经把回家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就等着踏上归途的那一天了。
躲热闹:他厌倦了人满为患的家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章清清
  1月30日凌晨,农历新年的钟声如约而至,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在欢庆团聚的时光。
  此刻海南三亚的一个小旅馆里,辉映着窗外绚丽的烟花,一个瘦高的背包客却窝在黑暗的沙发里,瞪着房间里唯一发光的电视屏幕发呆。“这是我在外面一个人过的第三个春节了。”2月9日,易容(化名)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人家过年是团聚,我是最怕我们家团聚。一到过年,我就得躲出去,像我这样躲过年的,是不是也很奇葩?”
  45个亲戚,打地铺、开流水席过年
  易容家住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按他的说法,他是一个喜好安静、喜欢过小家庭生活的人。不过易先生的妻子正好相反,“她喜欢热闹,过年,如果不把家里所有的亲戚都喊齐一起过年的话,对她来说那就不叫过年”。
  但是这个“所有”,远远超出了易先生能接受的“所有”:“最多的时候,你知道我们家一共来了多少个亲戚吗?45个!”
  见记者有些不敢相信,易先生掰起手指头给记者算:“有哪些亲戚呢,包括了我父母、她的父母,她的七大姑八大姨,她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她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的亲戚。最远的亲戚到了哪里呢,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我小舅子两口子来了,小舅子老婆的父母也来,小舅子老婆母亲的妹妹也可以来,小舅子老婆母亲妹妹的女婿还可以来。来的地方也是天南地北,北京、天津都有。年龄最大的快90岁了,最小的是三个月,只要能沾上边的亲戚通通都会被我老婆邀请过来,过年!”
  这么多亲戚聚在一起,这个年怎么过呢?易先生说通通都在他们家里过。从腊月二十六开始,受到老婆邀请的亲戚开始陆续报到。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桌子都不够摆,怎么办?开流水席,由易先生老婆掌勺,分批吃饭。因为亲戚太多,很多亲戚相互都叫不上号,甚至分不清谁是谁,谁吃谁没吃也没办法算清。所以吃饭的时候如果不“抢席”,就很有可能会吃不上饭。“人家过年是长膘,而我一到过年就肯定掉膘,为什么呢?人太多我吃不上饭啊!”易先生一声苦笑。
  晚上睡觉,易先生家近300平方米的大房子也不够这么多人住。于是,所有能利用房间的家什都会被收拾起来,空间腾出来全部用来打地铺。如果还不够怎么办?那就向邻居家借宿。事后却有邻居回来抱怨,有些年轻未婚的男女亲戚“征用”了人家的主卧,犯了忌讳,最终还得向邻居赔礼道歉。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总得有点娱乐活动。白天在室内的话,无非就是聊天或者玩牌看电视,热闹可想而知。易先生偏偏好静,他说:“身在其中,简直就是度日如年,只恨自己为什么要长两个耳朵。”更难熬的是他的父母,跟老婆的那些天南地北的亲戚语言都不通,根本搭不上话,却要从早到晚搅合在一起,处境可以想象。
  易先生家这种超大家族式的大聚会一般会从年前一直持续到元宵节过完才算结束。其间,还会因为亲戚众多发错红包,导致亲戚反目的乌龙事件。易先生说,第一次经历完这种劳民伤财的大聚会之后,他就向老婆提出了严重的交涉,甚至一度到了谈离婚的程度。此后过年,老婆虽然没有再没叫过这么多亲戚上门,“但二十人以上的规模,还是绝对少不了”。无奈之下,一心希望清静些的易先生只好选择躲出去,“躲过年”。
  躲出去的新年,是蚀骨的孤独
  今年春节,从家里躲出去过年的易先生,一个人去了热门旅游地――三亚。
  易先生说,之所以选择三亚,是认为它比较热门,游人比较多,应该比较热闹。但是易先生说,“到了这才发现,过年的时候,再热闹的旅游景点都是萧条的。中国人的年还是和‘家’重叠在一起的,到外面去转,看到的游客,也是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所以看着他们的背影,更难受。”
  因此,更多的时候,易先生常常是倒在旅馆的床上,一个人从早睡到天黑,中间只吃一次饭,那是一种“蚀骨的孤独感”。
  其间,易先生在三亚的一条老街里还结识了一位“躲过年”的同伴。一个小酒吧的老板,那位老板是位摄影爱好者,因为玩摄影烧钱太多不敢让家里人知道,过年不敢回家,也躲在了三亚一个人过年,两人于是一见如故,开始抱团取暖。“当时真的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不容易啊!”易先生说,他最后还搬到了小酒吧里,和小酒吧的老板一起过了这个春节。
  易先生说,一个人在三亚的时候,有孤独有抱怨,也因此想到很多。“想到不敢带父母一起同行,是怕引起父辈间的矛盾;想到家,为什么会在过年时反而成为我想要逃离的地方;想到妻子,为什么夫妻始终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有妥协解决的方案。而这一切都会因为‘躲’能解决的吗?”
  躲“离婚穿帮”:她春节去了异国他乡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余娅琳
  春节期间,沈雁(化名)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照片让朋友们都感觉有些奇怪――向来很有亲情观念、看重一家团圆的她,怎么会挑在大年三十下午启程,一个人带着儿子跑去新马泰晃荡?2月5日,刚结束度假回国的沈雁,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倾吐了自己“反常”之举背后的无奈:“人人谓我‘潇洒’,殊不知,我这不过是担心离婚之事穿帮才想出的下策!”
  现年33岁的沈雁是湖南常德人,在江苏南京结婚定居后与老公约定“春节一定要回湖南娘家过”。结婚10年来,除2008年因冰雪灾害未能成行外,每年春节前夕沈雁都会早早订票、置办行头、准备礼物,然后携丈夫与家人“年终聚会”。而沈雁的丈夫程明(化名)也因此为他在妻子娘家一族中赢得了极高口碑,尤其颇讨沈雁的爷爷奶奶欢心。
  但家人的赞许归赞许,沈雁在发现双方性格、习惯甚至未来人生方向上的不合拍后,遂忍痛决定:放弃这段婚姻。
  2013年9月办妥离婚后,沈雁本打算等母亲心情平和下来后,再安抚家里的几位老人。谁知,原本身体还算硬朗的爷爷突然在晨练时脑溢血中风,因为担心老人再受刺激变成植物人,家人劝沈雁一定要隐瞒离婚的事情。
  为此,沈雁最终决定先让父母在爷爷奶奶那“吹风”,说程明得坚守岗位到大年三十。但等她一个人带着儿子回到湖南后,又担心7岁的儿子一不留神说漏嘴,便干脆报了个新马泰7日游的旅行团,而且是大年三十当天中午吃完团圆饭就出发――当然,对爷爷奶奶的说辞是“公司犒赏中层管理人员的福利,不去白不去”。在大年三十当天,沈雁事先找到程明,恳请对方主动打电话过来拜年。“虽然不知道他具体怎么说的,但看到我爷爷奶奶被哄得合不拢嘴,就知道他‘任务’完成得很出色。这也再次证明了他不失为好男人一个,可惜我们确实不合适……”电话挂断的那一刻,沈雁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她知道,这个“年关”,自己算是基本过关了。
  可下一个“年关”怎么办?沈雁说她还没想那么远:“别人都希望‘马上发财’、‘马上走运’什么的,我只期待家里人尤其老人都能平安健康,哪怕要我继续煞费苦心地背负这个秘密,那也是值得的。”
  相关链接>>
  38岁单身女白领过年不回家谎称出差
  38岁的陈诺(化名)是南京一国企的中层,老家连云港,因为“剩女”的境况,2014年春节,她选择不回家,偷偷独自在南京过年。陈诺说,30岁那光景,父母最急,整天唠叨。阿姨这边的亲戚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或转弯抹角地刺探。“在老家的小县城,所有人都感觉该对你的异类负有彻底改造的责任和权利!”
  (据《新华日报》)
  一上午要串8次亲岳母家风俗受不了
  陈浩记得春节时第一次开车去拜访岳父岳母。拜访长辈并非陈浩想得那么简单,除了岳父、岳母,凡是长辈都要去拜访。“当地有个习俗,拜访长辈必须要在中午12点前完成,那个赶啊。”陈浩说,那天上午,他一共拜访了8位长辈。可刚回到家,桌上酒杯已斟满,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轰炸”,陈浩已经晕头转向。
  (据名城新闻网)
  数据说话>>
  成“躲年族”有三大原因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唐天喜
  有人分析,人们不想回家过年的主要原因,除了年味越来越淡之外,父母逼婚和越来越多的人情往来消费也是重要的因素。事实真是如此吗?
  根据新浪网正在进行的“您是否是‘躲年族’”调查显示,对于造成“躲年族”的原因,排前三的依次是“年味越来越淡,感觉没意思”,“人情消费负担不起”,“父母逼婚或者相亲”,分别有37.2%、35.5%、16.8%的人选择相应选项。
  而91问问调查网2月2日-6日发起的“您认为造成“躲年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显示,共有22927人参与投票,排在前三的与新浪网相同,只是排位不同。其中,38.5%的人认为是“人情消费负担不起”,16.2%的人认为是“年味越来越淡,感觉没意思”,9.2%的人认为是“父母逼婚或者相亲”。其它原因还有“路途太远,坐车太累”等。
  此外,新秦调查网春节前进行的“你认为造成‘躲年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1155人当中,26.67%的人选择了“人情消费负担不起”,24.33%的人选择了“年味越来越淡,感觉没意思”,21.30%的人选择了“父母逼婚或者相亲”。
  您认为造成“躲年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专家说法>>
  ●三种方式可让“躲年族”越来越少
  湖南农业大学社会学博士黄诚
  对中国人来说,除夕和春节或说过年是动员能力最强、参与面最广的一项最具传统特色、最重大的节日。但近年来,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或者不能回家过年,成为“躲年族”。其背后折射出很多社会问题:年味越来越淡、人与人之间的攀比炫富、大龄青年被家人逼婚……
  从社会层面来看,年味越来越淡主要有如下一些原因:一是过年的一些传统仪式和活动离我们当前的生活越来越远。二是物质丰富瓦解了过去那种过年的强烈期盼。三是商业已经全面地渗透我们的传统春节,淡化着传统的节日氛围。过年的各种食物准备、各种仪式活动所需的用品等,市场全面代劳,小农时代的手工制作全面退出,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参与的乐趣。
  最重要的是,“年关”的含义在扩大。过去,对于贫穷人家而言,过年称之为年关,或因借债或因财力不济无力置办年货。现在由于很多人长期在外地工作,过年才回家,因而过年相互拜访之时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询问生活、收入甚至家庭和婚姻状况,甚至还有家里人逼婚的,但这些问题对于某些人而言不胜其烦,甚至视为压力,从而不愿意回家过年。
  黄诚认为,让“躲年族”越来越少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家人和亲朋要尽量避免在过年这一人际互动最大的时候处理一些他人不愿意面对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留待日后再解决;二是应该引导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不干涉“个人隐私”的习惯,不要把属于个人问题的事务扩大到家庭层面甚至家族层面来解决;三是家人和亲朋之间应多包容、多理解和多尊重,营造祥和欢乐的过年氛围,避免祥和欢乐中的尴尬和不愉快。
  ●全社会都来关注“躲年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
  常回家看看,是父母对儿女发出的心声,是他们最朴素的要求。“躲年族”要放下心理负担,要珍惜与父母相聚的机会。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日,再后悔就来不及了。“躲年族”还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比如蚁族、大龄男女等,这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要全社会都来关注。
  ●杜绝盲目攀比,以免抬高人情消费
  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丁润萍
  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寓意“压住邪祟”。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今年,北京有孩子的压岁钱达到了2万元。丁润萍认为,当前春节人情消费的日趋攀高,给“躲年族”带来压力,主要原因还在于人们自身的盲目攀比心理。在丁润萍看来,包括压岁钱、给老人的过年钱等在内的春节人情消费,从本意上而言,一方面是过年图个吉利,但主要的还是为了增进家人、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春节人情消费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丁润萍提醒,给压岁钱其实是一种春节文化的传承,绝不能将其异化为金钱游戏。
  ●面对大龄未婚,不能“逼”人太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新
  家长和亲戚朋友出于关心想去了解晚辈的发展状态,如工作、收入、婚姻等。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却不一定领情,面对家长的“盘问”或者是逼婚等很是反感,甚至态度也较为不礼貌。陈新认为,家长和子女都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待这种问题,作为父母应该多体谅孩子在外面辛苦工作一年,回家了就应该多说些开心的事情,而子女也应该理解父母的用心。父母希望儿女带回一个男友或者女友是出于爱。任何一个父母都不会希望孩子因为期望而变得焦虑。
  陈新称:“无论是逼婚、要债还是搞聚会,春节都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节日,不应该成为某些人的‘年关’,即使是有些事情看上去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那么也应该采取一种较为温和的解决之道,不能‘逼’人太甚。”而作为年轻人,也应该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重新审视自己的恋爱观,主动出击。
  ●调整自己心态
  心理学专家刘瑶
  社会太浮躁了,人们内心也很浮躁,我们改变不了世俗,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如果亲人在家里,我们就回去看一看,实话实说告诉亲人我在外面也很不容易。和睦、亲人团聚大于一切的金钱和物质,大于一切的面子和虚荣。自己不要太敏感和虚荣,不要太爱面子,调整心态让自己快乐地面对所遇到的问题。
  编后>>
  回归传统是近一两年的社会一大思潮。过好春节便是回归传统的一个具体表现。“躲年族”虽然有很多现实的原因,可以理解,但无疑是与这个潮流背道而驰。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它,解决它呢?除了“躲年族”自己要改变心态,家庭也应该尽量在团圆之时扩大喜悦,减弱矛盾,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过年气氛。比如,对于躲逼婚的,家人可以用体谅的方式来沟通,而不是强迫相亲;对于躲热闹的,家人也应该有商有量,把大家庭的聚会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或者时间;而对于躲人情高消费的,则应该全社会一起来抨击盲目攀比之风,因为,提倡节俭,除了倡导不要大吃大喝,把红包等人情费用控制在一个能够接受的范围,更能彰显礼轻情义重的传统美德。相信,有家庭、社会、专家等一起努力为“躲年族”支招,一定可以把春节这项传统节日回归其本来的面目。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