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消除大班额现象对现实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容有什么促进作用

夯实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石
新闻爆料:finance@ 电话:(010)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财经app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中国新三板APP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乡村完全小学、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要求;城乡
“三大平台”,即:建设县域医疗技术服务、县域医疗联合体和县域医疗信息服务三大平台,强化县级公立医院龙头作用,增强对农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辐射带动,提升县域综合医疗服务整体实力。其中,县域技术服务平台包括消毒供应、心电诊断、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验、远程会诊等六大医疗资源共享平台,指导服务基层诊疗。县域医疗联合体,辐射县域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医疗一体化,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意见》明确了十项改革举措,一是同步建设城镇学校,要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和足够的学位供给。二是努力办好乡村教育,合理布局学校,采取多种措施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三是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意见》明确了十项改革举措,一是同步建设城镇学校,要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和足够的学位供给。二是努力办好乡村教育,合理布局学校,采取多种措施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三是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意见》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确定了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责任书、路线图和时间表,无疑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破解“城镇挤”,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大班额”是《意见》着力解决的另一个问题。什么叫大班额?中小学标准班额,小学是45人,初中是50人。因为资源不足,现在一些地方班额比较大,56人以上的叫做大班额,66人以上叫超大班额。 刘利民介绍,“据我观察,全国大班额的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区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个别省份大班额比例超过20%,比较严重。
公众参与破解治理难题 法治建设的难点、着力点在基层。破解县域法治建设难题,推动县域法治发展,正逐渐成为一些地方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如何界定县域法治的内容、发挥县域法治的作用、实现县域法治的目标等问题正进入理论界研究视野。 “在研究法治指数实验基础上,我体会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这在昆山的法治建设探索中有突出反映。”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钱弘道分析我国县域法治的若干特征和对策,并指出,“公众参与...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要基本协调。 刘利民指出,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四个统一、一个全覆盖”。即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一个全覆盖”是“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
点击查看更多
史蒂芬多佛看好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经济体投资前景,特别是信息技术等板块值得长期关注。
暴风集团CEO冯鑫回顾了自己创业到现在的压力,表示大风吹不倒无事之人。
2013年以来,李嘉诚出售旗下在内地和香港资产已超670亿港元,而在英国投资已超300亿英镑。
新三板掉队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有些是在某发展阶段中难以避免,但也有些是改革力度不够所至。
坚持独立市场定位又与主板错位发展;坚持特点又尊资本市场规律;坚持风险控制又保持适度发展。
新三板为企业提供了资本与创新的激励机制以及公平竞争的市场制度,是创新生态系统中重要一环。
聚集社会闲散资金交给专业投资机构去投资创新创业企业,这个事情出了问题,必须面对和解决。
24小时点击排行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三十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三十八、在全面实现“两基”的基础上,提出深入推进;21;2011年,随着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四省区通;多年来,各地积极创新实践,切实推进工作,探索了不;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重庆将义务教育标准化完成率作为考核区县党政班子实绩的重要指标。北京、辽宁、陕西、河南、江苏、四川、广西等地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表彰奖励制度。
三十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是什么?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到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三十八、在全面实现“两基”的基础上,提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何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2011年,随着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四省区通过“两基”国检,我国所有县级单位均普及了义务教育。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算起,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问题凸显出来,成为择校、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乱收费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
多年来,各地积极创新实践,切实推进工作,探索了不少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做法。有的开展标准化学校建设,改造薄弱学校;有的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图书、设备差距;有的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创新教师补充和流动机制;有的推行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2011年和2012年,教育部与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各省还与各地(市)或县(市、区)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协同推进机制。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要求,“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均衡发展目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 22
度,为此,有必要在教育部2005年、2010年出台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基础上,由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政府责任,统筹教育资源,确保完成预定目标。
《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和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对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十九、如何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如期实现?
为确保目标的实现,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来推动工作:一是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造薄弱学校,逐县(市、区)明确改造薄弱学校的重点、进程,并根据当地实际明确改造方案和方法。二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各地实行“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集团”和“学区”内,都要有当地群众认可的优质学校,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和农村学校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开发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探索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三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 23
实行全国统一的定额基准。按标准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四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和教学点予以倾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实行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不断优化教师配置。五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特别是规范招生办法。把区域内学生就近入学比率和招收择校生的比率纳入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指标体系。要规范办学行为,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四十、如何通过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化?
教师是立教之本。教师资源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各地各学校办学之间的差距也主要体现的教师的差距上,因此要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化,就必须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通过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要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各地在新任教师的配置中,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的需要。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同时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今后的主要工作是认真研究落实这些政策的具体措施,研究制定出可 24
以操作的方案和办法,使国家对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师的优惠政策能一一兑现,真正把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
二是实行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当前,不少地方已经按照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初步建立了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明确规定城镇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要继续加强县域内校长、教师管理的统筹,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长效化、制度化。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实行县级教育部门统一聘任校长,原则上校长不在属于某一特定学校,可以在县域内各学校任职。大力推行校长聘期制,各地可以根据实际确定校长交流的任职年限,发挥优秀校长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十一、如何按照《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全面提高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实现有质量的均衡。因此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
一是要合理设置课程,切实解决课程和作业偏多、偏深、偏难问题。各阶段教育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和课程标准,特别是小学阶段,要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锻炼身体、参加社会活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80等内容。 
 5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宣传标语有哪些? 51.江安县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概况怎样? 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一、问: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答: 《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知识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 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  贵州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测试题被测试人姓名 一、填空题: 1、义务教育均衡...二、简答题: 1、九项“门槛”指标是什么? ;大力宣传乐于助人、热爱 ; 2、...  均衡发展知识问答_农学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 1.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单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均衡为先 改善民生从教育突破 发展教育从均衡抓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 1...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度_学科竞赛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7、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外地教改实验,了 解教研信息;认真...  义教均衡迎检学生应知应会知识_学科竞赛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学生应知应会知识 一、学校“一训三风”内容校训:自昭明德 知行合一 教风:...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摘要 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在农村学校,存在部分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老化的教师,他 们中的一些人,即使经过...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问题与策略思考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11:...在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任用上,尊重教育工作的专业特性,让懂 教育、教育的专业知识...您当前的位置: & 人大发布 &
···信息推荐
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2014年到2017年,我市将全面开展“百姓身边好学校”的建设工作,加大教育均衡化推进力度,力争破解“择校”难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让孩子们平等享有教育权利,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成才,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工程。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从“办学标准、办学经费、教育资源、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教师素质、学校班额、巩固率”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重庆市政府也相应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西部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的目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在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一、存在的问题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义务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依然不平衡、差距依然明显,影响教育公平。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三峡库区还有不少薄弱学校,设施设备较差、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不稳定、办学质量不高,全面实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1.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有待优化。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规定:大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稳定在6300所左右,其中小学约5200所、初中约1100所。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据学年重庆市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667所,小学差472所,初中差161所。就在这种情况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还有减少的趋势。2013年全市小学生数为1989128,比2012年增加45951人,学生人数在增加,校点在大幅度减少。以渝中区为例,从2000年到现在,减少校点27所。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学龄人口自然减少和向城市流动,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出现“空壳”和“麻雀学校”,导致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城区学校容量不足,出现“校少生多”,大班额现象突出,60人左右班级的情况存在,直接影响生均办学条件的达标,有的学校生均校地、生均校舍、生均体育场馆面积偏小,实验室、图书室和六大功能室严重不足。2.硬件配置存在较大差距。相对于主城区,三峡库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落后,硬件差距呈扩大趋势。全市还有一批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未达标,主要表现在教育设施规模较小,用地、校舍紧张,班额较大,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且潜藏安全隐患。按照国家规定,最能体现校际均衡状况的就是校际间差异系数,基本标准为小学≤0.65、初中≤0.55。2012年,全市小学校际差异系数未达标(﹥0.65)区县22个,差异系数在1以上的区县4个,差异系数最大的区县超过1.8;初中校际差异系数未达标(﹥0.55)区县17个。与2011年比较,我市有11个区县的小学、15个区县的初中校际差异系数继续加大,不均衡状况在进一步加剧。以渝西八区县为例,根据学年度教育事业统计报表相关数据,测算校际间差异系数,渝西八区县小学的综合差异系数均未达标。其中多数区县单项指标,如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百生计算机数、生均图书册数、生均体育场馆等,差异系数高达1以上,这是一种严重的不均衡状况。8个区县初中的校际综合差异系数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但也有不少的单项指标差异系数不达标。&3.教师队伍建设城强乡弱。我市教师队伍总体水平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均衡教育、优质教育的需要,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总量仍显不足。中小学编制使用不够充分,一些区县空有编制、也需进人,但没有及时补充。全市中小学仍余编1.34万个。二是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音、体、美、英语和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专职教师缺口达5600多名,有的农村学校甚至无音体美专职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和卫生保健、生活管理、安全保卫等人员缺少配置。三是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专业能力都有待提高。特别是村(完)小,教师老龄化严重,“民转公”“代招公”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教非所学、跨学科任教现象比较突出,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深化教育改革的信心不足,课程改革推进慢。4.经费投入法定意识欠缺。虽然2009年到2013年全市教育总投入翻了一番,从331亿元,增加到65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近70亿,但也有20个区县财政性教育投入减少。以渝西八区县为例,在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上存在一定差距,均未做到连续三年实现“三个增长”和“一个比例”。2014年5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渝中区、江北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开展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督导问题整改专项督导。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近三年也没有全部实现“三个增长”和“一个比例”,其中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年中有两年未达到。当前,重庆各区县普遍面临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收支矛盾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减少等情况,教育投入保障问题更加凸显。部分区县财政应该投入的未投入,一些学校靠择校收费弥补办学经费不足,存在以违规收费顶抵教育投入的现象。5.校际差距依然十分明显。近几年来,许多地区为打造重点学校,对个别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人为地拉大了校际之间的差距,这些高投入的重点学校获得大量社会资源,造成学校之间差异进一步扩大。重点学校由于在福利待遇上的优厚,使得优秀的普通学校、农村学校教师涌入重点校,重点校师资力量越来越雄厚,优秀生源也越来越多。农村基础教育人才更加匮乏,普通学校越办越弱,引发新一轮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出现,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教育领域必须面对的突出矛盾。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学生和家长对于优质教育资源激烈的追求,择校热、择师热、办班热、补习热等现象突出。就重庆主城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但仍然无法满足主城区绝大多数学生及区县学生就读需求,校际之间的不平衡,导致择校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市教委直属学校集中了大量优秀教育资源,但有消息显示,从2015年起市教委直属学校将逐渐停办初中,不再承担义务教育责任,造成供给与需求的巨大反差,家长、学生对此反映非常强烈。6.挤占校地的现象仍然突出。有的区县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以平衡资金为由,挤占规划中的教育用地或照顾开发商的利益,置换教育用地。有的中心城区的学校,没有一间功能室,所有的教室都安排了班级。这种漠视教育发展规律的做法,必将给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伤害。7.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存在障碍。一是思想障碍。有的区县领导认为: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会增加当地财政的负担,要求教育部门设门槛尽量少接受。二是政策障碍。城区从2013年取消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后,采取“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而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没有统一的政策标准,有的区采取定点学校接受、有的采取积分排位、有的采取“三证齐全”就近安排等方式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目前的方式都有弊端,“定点校接受、积分排位”有“歧视”之嫌,“三证齐全”就近安排,又给流动人口留下政策口子:可以择校。反而加剧了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在“择校”问题上的矛盾。二、建议对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需要,也是重庆市打造五大功能区的客观需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目前,我市只有4个区县获得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县的评估验收,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到2017年底力争全市所有区县都要实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为此,提出如下建议:1.加大投入,确保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建议市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尽快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市政府和区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比重,实现财政性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两个比例”,改善教育投资结构,合理配置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比例等。2.严格监控,实行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各级领导应提高认识,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把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作为流入地政府的应尽之责。区县政府要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管好用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建立完善预算制度,对教育经费的分配和支出加强制度化管理,防止教育经费挪用现象。应建立流动人口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市财政应对流动人口流入地接受其子女入学进行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减轻流入地区县所承担经费的负担,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创造更好的条件。逐步建立起稳定、合理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切实兼顾基础教育经费及资源的公平性,应按公平原则分配给每一所学校,不应只集中在个别学校、个别地区,人为地制造不公平竞争的局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3.合理布局,确保教育用地不挪着他用。调整和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各区县在新城开发、旧城改造中,要严格按照国家住建部相关规定需配套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部门要切实保障教育用地不挪作他用,做到与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对未按规定配套中小学、幼儿园的小区,规划部门不予审批,建设部门不予验收,国土房管部门不予批准销售和办证。要按照“规划一所、建成一所、办好一所”的思路,保障新校高起点办学,使新学校一建成投入使用,就成为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加强农村薄弱学校特别是村小建设,让农村孩子能就近接受有质量的教育。4.改善条件,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按照市教委《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加快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尽快改造低于《标准》的学校。要建好、用好、管好“六大功能室”。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劳技)、科技活动等“六大功能室”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减负提质”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课内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六大件”件件都重要,件件不能少。5.优化配置,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财政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在工资总额中的比例,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促使其不断提升教育理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立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的干部、教师管理、流动和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统筹思考、科学均衡配置区域优秀教育人才资源,要坚决纠正普通学校优秀教师向重点示范学校流动的现象。人事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在职称、赛课、进修等方面多给普通学校一些政策倾斜,引导一些优秀教师回归到普通学校。要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支教的机制,要采取“城区名师支下去,乡村教师送上来”的帮扶模式,加强城乡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帮助和联系,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实现管理人才和教育队伍的均衡配置。6.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协同推进机制。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推广学区制、托管制、集团办学、捆绑发展、对口帮扶、“强校+弱校”等成功做法,搭建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向一般学校输出师资、理念和管理的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要认真学习上海等发达地区建设“新优质学校”的经验,以学校联盟等形式,推进全市所有的学校结对帮扶、学区帮扶,使先进带后进、优质带薄弱成为一种无缝衔接的常态,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的差距。(渝中区人大常委会&&曾君岳&&文)责任编辑:李珊珊
全国各级人大网站中国人大网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河南省辽宁省湖南省湖北省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广西自治区山东省吉林省云南省新疆自治区山西省四川省福建省陕西省贵州省海南省青海省江西省广州市深圳市南京市武汉市青岛市厦门市潍坊市嘉兴市扬州市大连市政府网站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监察局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司法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人力社保局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市建设委员会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庆市审计局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环保局重庆各区县人大网站万州区人大涪陵区人大渝中区人大大渡口区人大江北区人大沙坪坝人大南岸区人大北碚区人大綦江区人大渝北区人大巴南区人大长寿区人大江津区人大合川区人大永川区人大南川区人大大足区人大璧山区人大铜梁区人大潼南区人大荣昌区人大城口县人大垫江县人大武隆区人大开州区人大云阳县人大巫山县人大巫溪县人大秀山县人大彭水县人大地方人大刊物人大研究民主法制建设公民导刊公民报人民权力报人民政坛四川法制报人民代表报其他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中华网新浪网华龙网成渝经济区--中国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