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师长是什么军衔54军38师吕松山生死

对越自卫还击战里的王牌54军到底有多“野”?
来源:综合
作者:陈冠任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这些年来一直是鲜有书籍出版。最近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首都周围的八大集团军》,首次披露了自卫还击战和当时一些部队的战斗内情,让不少读者叫好。书中披露的一些事件令人感慨。第54军是一支威名赫赫的王牌军,他们打仗“野”,不拘一格;违纪“野”,敢于因时而变;军长护短“野”,不搞一刀切,军长的“野”和部队的“野”铸就了这支王牌的“野性”,因此他们才不可战胜。特摘录本书如下:
  54军打仗有智有勇,所向无敌。军长韩怀智常说一句话:“野战军就是野,哪里需要哪里去!”这就是54军的特点。
  54军善于打穿越,指到哪打到哪。在解放战争时的衡宝战役中,135师(原属45军,即后来的54军162师)猛打猛冲,穿越到国民党王牌“钢七军”前头,为全歼“钢七军”立下奇功。54军也因此被称为“无敌的铁拳”。
  日,南疆自卫还击作战打响之后,54军在边境集结待命。
  某日,在某方向担负作战任务的兄弟部队攻击受阻。某师进展迟缓,师前指又遭敌袭击,情况十分危急。广州军区前指命令54军组织162师立即投入战斗,接替某师任务。
  当时广州军区发给韩怀智的命令是:“54军前指,指挥猛虎师立即投入战斗,接替×××师战斗任务,攻占×县。”
  韩怀智接到命令后,略作沉思,在给162师下达命令时特别强调说:“&接替×××师战斗任务&,可变通一下,改成&超越×××师的战斗队形&。”
  当年,在济南战役中,纵队司令员聂凤智私改司令员许世友的命令,胆大包天地把“助攻”改为“主攻”,一举攻入济南城。事后有人说:“韩军长这样改动,堪与聂凤智司令员有同工异曲之妙。”
  此言不虚。韩怀智这一改,命令的实质没变,但是,一把部队的战斗位置提前,突出发挥54军善野战也善穿插作战的传统和优势;二有利于处理与兄弟部队的关系,便于团结作战。因此,他把“接替”改为“超越”,小改动中有大智慧。
  随后,韩怀智率军前指赶到311高地,与某军前指进行交接。某军副军长说:“我把当面敌情和我部作战进展情况向你介绍一下吧。”
  韩怀智干脆地说:“现在情况紧急,不用多讲了。你们把地图留下,快撤下,让我们赶紧上来。”就这样,在短短几分钟里,两个前线指挥员完成了作战任务的交接。
  随即,韩怀智对54军下达命令:“猛虎师李九龙师长及各团长直接到军前指受领任务,部队不要下车,在行进间快速加入战斗。”
  162师先头部队乘车抵达集结地后,炊事班把饭做好,正准备组织开饭时,接到韩军长立刻投入战斗的命令,战士们有的用碗装饭装菜,有的干脆取下钢盔把饭菜装入其中,边跑边吃。在炮火掩护下,162师就这样跨越边境冲向了战场。
  162师是猛虎师,发扬敢于穿插的精神,奋勇作战,迅速拿下了某县,首战告捷。
  韩怀智率领军前线指挥所来到31l高地后,一次防空警报突然响起,多数机关干部没经历过这样真实的场面,阵地上的秩序不免有点乱。有人大喊:“赶快进防空洞!赶快躲起来!”
  一些参谋不知怎么做才好,只好转头去看军长。韩怀智正在向天空仰视观察。过了一会儿,他说:“没有事的。”
  不久,我军战机起飞临空,对方飞机很快就飞走了。
  在战斗中,野战部队穿插到敌后难,若是汽车队穿插则更难。但是,54军汽车团就能做得到。
  一次,54军军前指接到广州军区前指电报:“某军副军长率某师穿插,在某市以西地区受阻,要求你们火速支援,运送粮食、弹药。”
  韩怀智接到命令后,立即下令:“军侦察处长带一个侦察连、20台汽车,拉着粮食弹药,运送给某军。”
  车队出发一小时,先头车辆被对方袭击,车队都被堵在那里了,侦察处长用电台向军前指报告:“车队遭遇伏击,对方火力密集,车队过不去。”
  韩怀智军长一听非常生气:“过不去就不过了吗?人家一个师在那等着,没粮食吃。”然后把军前指的副参谋长姜显臣叫来,吩咐说:“要采取措施,重新组织车队,必须完成军区交给我们的任务!”
  王英洲副军长说:“让我去吧!”
  韩怀智沉思了一会儿,却继续对姜副参谋长交代:“你给汽车团连以上干部开个会,统一部署。一是增加先头车辆的攻击力量;二是先头车通过封锁,后面的车必须跟上;三是粮食送不上去,你不要回来!”
  王英洲再次向军长提出:“还是让我带车队上去,把姜副参谋长留在指挥所。”
  韩怀智开始不太情愿,很长时间不吭声,后来还是说:“那你去吧!”
  王英洲赶去汽车队后,按照韩军长的指示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重新组织侦察连的力量,分别把他们安排在各车上。结果,车队启动后,对方打了几枪,侦察连在车上立即给以猛烈还击,对方见我车辆多,火力猛,马上就开始撤退,汽车团一鼓作气冲了过去。
  到达某地区接头地点,王英洲见到了该军副军长说:“老同学,你们受苦了!”
  某副军长说:“我跟前就剩一名卫生员,其他全部是伤员,牺牲的就不说了,你们把粮食、弹药卸下来后,就把我们的伤员运回国吧。”
  这给王英洲出了个难题,因为车队是配属54军支援作战,不能回国的,于是说:“我做不了主,要请示上级。”立即给军长发报:“粮食已送到,困难已解决。友军让我带一些伤员回国,是否同意?”
  等了半个多小时,军长回电:
  “军区前指吴副司令批准,允许把伤员交给车队,由车队运送回国,我军人员归建。”
  王英洲放心了,把伤员分别抬到车上,由车队直接运送回国,自己则坐车回了54军军前指。
  在南疆作战中,一次,韩怀智军长派侦察参谋叶立勤与军务处王佑明参谋到某山去查勘地形、道路情况,恰遇友军汽车横在路上不让路。钢刀团参谋长张锦良与驻守在某山的友军某团交接阵地后,后续部队上不来,很焦急。叶和王参谋于是上前疏通车辆,与友军发生冲突。友军一位副参谋长把两人痛骂一顿,还要叫人把他们捆起来。叶参谋也是年轻气盛,立即招呼身边的侦察连:“上来。”副参谋长见此阵势,骂骂咧咧地把路让开了。
  因与友军发生争吵,叶参谋估计回去后肯定要挨军长的骂。谁知,韩怀智听了,平静地说:“在朝鲜战场上,我遇到这种情况,还把堵路的车辆都推到山沟里了!”
  叶参谋一听,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下没事了。
  日9时,54军军前指从驻地出发,指挥猛虎师进攻某县。
  军前指到达某地区时,有参谋告诉韩怀智说:“猛虎师医院在这里开设。”
  韩怀智得知铁拳团曹副团长指挥攻打一个山口时,被敌高射机枪打断膝盖,正在医院做手术,立即说:“下车到手术帐篷内看望慰问曹副团长。”
  军前指的汽车在一段下坡弯路时,遇到向前的猛虎师高炮营车队与转运第一梯队团返回的某汽车团车队,双方在狭窄泥泞的公路上互不相让,道路被堵死了。韩怀智对警卫连长吴明忠说:“把汽车团的领导找来。”
  吴连长向前跑了一段路,找到汽车团副团长,对他说:“我们首长请你去一下。”
  对方见吴连长披着冲锋枪弹袋,背着手榴弹,手提冲锋枪,以为是连队的通信员,不理睬他。吴连长声音很强硬地说:“我是军警卫连长,韩军长令你去!”
  副团长不得不跟吴连长到了韩怀智军长的汽车前。韩怀智开口就问:“你是不是军人?懂不懂打仗下来的让上去的,空车让重车?你的车堵起怎么办?”
  副团长说:“知道。”
  “知道为什么不让?”
  “我怕车陷进泥里去了。”
  “是你那个车重要,还是打仗重要?你配属我军就得听指挥,把你的车开进稻田去!”韩怀智严肃地命令他。
  副团长答应:“是!”
  他立即跑回去,指挥将前几台车开进稻田,后面的车跟着也尽量靠路边停下,于是猛虎师的车队很快向前机动,军前指也进到了第一梯队团铁拳团的战斗队形内。
  在南疆自卫还击作战中,162师钢刀团发生两件影响较大的事情。
  一是吃甘蔗。
  2月19日,在攻打某县时,钢刀团担任第一梯队,要求轻装投入战斗,经过两天两夜急战,打进了该县城,天气很热,粮食运不上来,部队又饥又渴。这时团政委廖双全看到团指挥所附近有一大片甘蔗地,心想这东西又卫生又安全,既可解渴还能管饱,可以解决缺粮的难题。因为有纪律,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干部战士眼睛都看着他,谁也不敢吃。廖双全想: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要活命就得吃饭,不吃饭就打不了仗,完不成作战任务,这毕竟是出境作战,部队随时还要投入战斗,还是战斗任务重要,于是顾不了那么多了,带头砍了一根甘蔗。他正要吃,有位干部说:“政委,吃老百姓的甘蔗是要犯群众纪律的。”
  “谁怕谁就不吃!上面追查由我负责。”
  廖双全这么一说,机关的参谋干事一窝蜂地跑到甘蔗地里砍了几根甘蔗,吃了起来,于是连队干部战士也跟着进了甘蔗地。
  另一件事是“枪毙”俘虏。
  2月24日,在围攻某地区一个高地时,团侦察分队抓到了两名俘虏,一个1米80左右,抓他的时候,身旁还有一挺轻机枪;另一个不到1米70,瘦小一些,身旁有两具火箭筒和数枚火箭弹。按规定,部队抓了俘虏后,应将他们押解回后方,但部队要继续往前进攻,押解任务暂时执行不了,便由一名干部带一名战士看管他们。当部队进入到攻击该地区阵地前一条深沟时,前方突然传来命令:“就地隐蔽,不要暴露目标,准备战斗,营以上干部到团指挥所开会。”
  在通讯员传达作战任务时,坐在一旁的两名俘虏突然跃出壕沟。
  原来他俩听得懂中国话,地形也熟悉,听到这话后,两眼虽被蒙着,立即趁看守人员不备时拼命地向前面的河床方向连滚带爬地冲了出去,看押俘虏的两名战士没把他们抓住。保卫股股长赵顺礼急了,问道:“政委,怎么办?”
  廖双全一看也吓坏了,一旦暴露目标后果不堪设想,但又不能明讲毙了他们,就说:“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一个保卫股长,你的胆子都到哪里去了?!”
  赵股长一听这句话立即明白了,操起冲锋枪,就追了上去,两名俘虏跑出去不到30米远时,被一梭子弹打死了。
  在战斗结果回国后,有人提出钢刀团这两件事,说违反了“群众纪律”,要追究领导干部的责任。
  结果,此事提到了军党委会。当研究到这个问题时,韩怀智军长说:“关于钢刀团吃甘蔗和&枪毙&俘虏的事,还是先由廖双全同志介绍一下情况,而后再进行讨论。”
  他话音一停,廖双全就一股脑儿地把两件事的前前后后讲了一遍,意思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战时这么做不算是错误。廖双全一讲完,韩怀智军长没等其他委员发言,就率先表态说:“关于钢刀团吃甘蔗和&枪毙&俘虏的情况,我大致了解过一些,没有大的出入。如果是这种情况,在战时是允许的,不能当成违反纪律来处理。纪律要服从政治的。击毙俘虏是在关键时刻采取的果断行动,如目标暴露了,行吗?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军长这么一说,没人讲话了。接着韩怀智又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想事、办事要实事求是,要按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方针,要爱护部属。爱护不是姑息迁就,在把事情查清楚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准确地做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在关键的时刻,韩怀智对两件关键的事说出了关键的话,做出了关键的结论。过后,事情再也没有被追究了。若干年后,廖双全这位虎将成为了54军副政委。谈起往事时,他由衷地说:“没有军长的表态,我早就离开部队了,哪还有我廖双全的今天。”
  (摘自《首都周围的八大集团》,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版)
(责任编辑:柏飞)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国民党54军38师吕松山生死刀剑笑仓海?2-2406:15下载知道客户端,10分钟内有问必答我要回答 匿名,国民党54军38师吕松山生死-爱问知识网
国民党54军38师吕松山生死
?2-24 06:15国民革命军第54军来龙去脉 > >国民革命军第54军来龙去脉  第五十四军为陈诚的土木系部队。1937年成立,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打通中印公路等作战。1948年后由阙汉骞领导,后归徐州“剿总”直属。国民革命军第54军日在上海嘉定成立,霍揆彰任军长。辖第十四师及军部直属部队。1937年本军隶属第十五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2月调往武昌整补。第五十五师转隶本军。不久,该师他调,又将第十八师拨隶本军,后第四十九师亦拨归本军。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2月,第一九八师改归第五十四军建制1939年7月陈烈接霍任军长,隶属第二十集团军,先后参加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12月下旬参加第一次粤北战役,全军将士斗志昂扬均佩带 “还我河山”的臂章,一路猛冲猛打,夺回广东粤北重要城镇英德、翁源等地。1940年秋,陈烈病故,黄维继任军长.是年先后隶属第四战区、第九集团军.1941年至1942年先后隶属第九集团军和昆明行营.1939年,日军攻占越南后,在滇越边境集结兵力,企图进攻云南,严重威胁我国西南各省。黄维继任第五十四军军长(第54军属于中央军精锐劲旅,装备优良,下辖三个师,第14师阙汉骞部、第50师杨文瑔部、第198师王育瑛部),由昆明赶赴滇越边境驻防,率第五十四军抗击日军入侵。第五十四军隶属于第九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与黄维有矛盾。不久,蒋介石调黄维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1943年4月黄维他调,张耀明(见“国民革命军第52军来龙去脉”)任军长.8月张他调,方天任军长.是年先后隶属昆明行营、第五集团军和远征军,参加打通中印公路作战.。 方天8月3日由18军军长任上调往昆明任第54军军长,9月22日升任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次年8月任军政部军务司司长。1944年5月以第十四师,第五十师和新编第二十二师合编组成新编第六军(廖耀湘任军长,该部为驻印军,1945年直属陆军总部,该军曾参加缅北及滇西作战和湘西会战)。其中:第十四师,师长陈烈.1939年6月.阙汉骞接任师长,1944年4月龙天武接任师长,同时由滇西调往缅北;第五十师,师长张琼,1940年2月杨文瑔接任师长,杨文瑔在第五十师任职四年,担任副师长(1938年)一年多,担任师长近三年,在他的调教训练下,该师成为国军中最为精锐彪悍师之一,杨文瑔升任第九十四军副军长后,1942年11月郑挺锋接任师长,后不久姚国俊任师长,1943年8月郑挺锋又接任师长,1944年4月潘裕昆接任师长,同时该师由滇西调住缅北;第三十六师,师长陈瑞河.1940年7月陈瑞河升任第七十一军军长,李志鹏于9月接任师长.1944年转隶本军;第一九八师,师长王育瑛,隶属第八十七军,1939年转隶本军.1941年1月王升任该军副军长,郑挺锋接任师长.1942年11月郑挺锋调任第五十师师长,叶佩高升任师长.1944年8月叶佩高升任该军副军长,刘金奎升任师长。1944年7月免方天军长职,阙汉骞任军长。至抗战结束,本军隶属第二十集团军、远征军和直属陆军总司令部。整编第五十四师。1947年12月由第五十四军整编而成,原军长阙汉骞改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八旅,旅长吴俊,1946年傅亚夫接任旅长,1947年5月周文韬接任旅长;整编第三十六旅,旅长李志鹏;整编第一九八旅,旅长刘金奎。1948年第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该军辖第八、第三十六、第一九八师。1948年初该军第八,第一九八师由青岛调至锦州,隶属锦州指挥所。该军到锦州后,暂编第五十七师拨隶该军。是年11月初锦州解放,廖耀湘兵团被歼。该军自葫芦岛撤退至徐州,归徐州“剿总”直属。12月初编属第六兵团。北上增援被阻后撤往上海,次年6月上海被人民解放军解放后又撤至奉化、临海。后经解放军进攻,略损失一部,全军主力退到金门。所辖3个师。第八师,师长周文韬,1948年12月施有仁接任师长。第一九八师,师长刘金奎,1948年3月张纯接任师长。1949年1月杨中藩接任师长;暂编第五十七师,由交通警察总队改编而成,朱茂榛任师长,1948年春拔隶第五十四军,后廖定藩接任师长,9月改为第二九一师。1949年6月上海解放,第54军撤至台湾,是国军中唯一建制完整地撤至台湾的部队,成为台湾国军主力。1952年,第54军番号撤销,国民革命军精锐劲旅第54军完成历史使命。国民革命军第54军战史:叶将军到任第54军参谋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协助并策划平衡54军所属三个师的战斗力。当时第54军下辖第14师阙汉骞部、第50师杨文瑔部、第198师王育瑛部三个师,其中第14师原属第18军序列,是标准的中央军嫡系部队,所部装备精良,官兵素质颇高,极具战斗力;其次是第50师,这个师原为地方部队,后逐渐为陈诚所掌握的土木系所嫡系化,其装备战力略差于第14师;而另一个198师就不像前面两个师那样了。第198师原为湖南省的地方保安队改编而成,其成分大多为湘西农民,因成军不久,兵员素质极差。为了能迅速提高该师战斗力,经由叶参谋长提出,黄军长同意,遂决定将198师的两个建制团分别纳入第14师和第50师,而将第14师和第50师各抽调一团编入第198师。这样不仅使3个师的战斗力达到基本平衡外,还让54军各部之间的人事容易交流,能达到同舟共济、协同作战的目的。同时,也达到了使198师嫡系化的目的,198师经14师41团和50师148团各一个精锐主力团调入后,战斗力得到很快提高,并最终成为主力王牌师。引此后叶将军为军长黄维出谋划策,努力提高部队战力贡献颇多。1942年11月,原第198师师长郑挺锋调职,于是军长黄维便推荐了叶佩高参谋长继任第198师师长,使他重又执掌军权。1943年9月,第198师开赴祥云整训。同年12月,该师被纳入远征军编制,并于次年5月作为54军右翼军参加了滇西反攻作战。阙汉骞,日出生于湖南省宁远县清水桥乡阙家庄。幼年入家乡平田伦英初小,毕业后考入省宁远县立高小。高小毕业后考入第十三联合中学。中学毕业,考取湖南法政专门学校,后因逢母丧而辍学。民国九年,与杨如女士结婚。后入常澧镇守使学兵队受训,期满入教导团接受军官训练。&br&& & 民国十四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先接受入伍教育,民国十五年三月,升学,十月,军校毕业,旋任第五期学生区队附。&br&& & 民国十六年八月,第五期学生予南京毕业。是月,龙潭之役发生,乃奉令率毕业学生数十人参加战斗,战后,任第六期学生区队长。&br&& & 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国民政府任命为陆军步兵中校。1930年至1934年,他参加对井冈山的封锁围剿,忠实地执行了蒋介石的“烧、杀、平、毁”政策,使革命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br&& & 民国二十六年,升任陆军第十四师步兵第四十旅少将旅长,八月,淞沪抗日之役爆发,率部参战,罗店、洛阳桥之役尤为激烈,上海转进时,该旅担任掩护。&br&& & 民国二十七年,升任陆军第一八五师少将副师长。1938年广德誓节渡一役,阙率部与日军白刃相接,反复肉搏,威震敌胆。&br&& & 民国二十八年夏,于常德就任陆军第十四师少将师长。&br&& & 民国二十八年冬,率第14师偕第50师驰援韶关,下翁源、花县,追击号称日军精锐之近卫师团至广州近郊,史称粤北大捷。1939年冬日军自广州大举北犯,阙汉骞在固守原有阵地的同时,派出一支奇兵,会同友军展开反攻,一鼓作气攻占翁源、花县,迫使日军3个师团仓皇退至广州近郊,创造了振奋人心的粤北大捷。&br&& & 民国三十三年春,升任陆军第五十四军副军长,七月升任陆军第五十四军第六任中将军长,反攻滇西,攻克滇西重镇腾冲,嗣与友军连克龙陵、芒市、畹町。1944年,他率两个师空运缅甸,解盟军密支那之围。同年,担任五十四军副军长的他统率全军将士浴血奋战,突破日军严密设防的怒江天险,攻破海拔3000米的高黎贡山防线,收复了滇西重镇腾冲,创造了全歼日寇两个联队的光辉战绩。阙汉骞蜚声中外,在战役中荣升军长。&br&& & 民国三十四年元旦,获三等云麾勋章。后协同新一军于十月间接收广州,兼广州警备司令,十月获忠勤勋章。&br&& & 民国三十四年六月,因滇西战功,所部第五十四军,第一九八师,第卅六师,共获颁荣誉旗三面。&br&& & 民国三十五年五月,获胜利勋章。&br&& & 民国三十六年五月,获三等宝鼎勋章&br&& & 民国三十七年九月晋升陆军中将。&br&& & 民国三十八年五月,解放军进攻上海,与解放军激战,继又猛攻浦东,汤恩伯总司令任阙汉骞为浦东兵团司令官。他积极参加反共同战,夺胶东,战辽西,守上海,为蒋介石立下了汗马功劳&br&& & 民国三十九年,任台湾防卫副总司令兼东部防守区中将司令,六月,专任东部防守区中将司令官。&br&& & 民国四十一年,调任澎湖防卫司令官。&br&& & 民国四十七年十一月,因作战有功,补颁二等宝鼎勋章。&br&& & 民国六十一年十一日十一日,病逝台北,年七十二岁。&br&& & 阙汉骞平生无嗜好,惟偏爱书法,于军中数十年,常以纸笔墨等文其相随,著有:《戎马余闲录》、《戎马关山话当年》等重要战役 喋血淞沪抗战淞沪抗战起,阙汉骞时任十四师七十九团团长。在上海罗店防守战中,他带领弟兄们与敌反复争夺,在此苦战数月,战况异常急烈,当时有记者称喻为血肉磨坊。七十九团官兵伤亡惨重,给予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的沉重打击,同时阙汉骞以其不俗的战绩,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由此他被提升为四十旅长。随后十四师奉命开拨南北塘口,日军在开战时是相当凶猛的,真是有点势如破竹的味道,导致防守阵地不断后移,但是阙汉骞的旅部却顶住不退,当时形势相当危急,他的卫兵曾多次督促他后移,他硬是死死的顶住,直到最后。他们死死的苦守了三个月,后从战略上考虑全军撤退,十四师经青阳港、昆山下撤,阙部四十旅在后掩护于青阳港公路桥阵地与日军苦战,直到军部全部转移,他才率四十旅转移。淞沪抗战后,为了确保武汉的安全,十四师驻防誓节渡。阙部四十旅驻扎茅毋山,他每日白天步行上下山,勘察地形,晚上回来与参谋人员反复研究,他估计日军会沿长江而上进行攻击。就描绘了精确的防守图,并督促部属沿着长江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准备歼敌来犯之敌。日军正如他所料,沿长江攻击而上,海陆空同时投入,气势汹汹,疯狂到了极点,阙汉骞率部奋力迎击。他对部属训话道:“弟兄们!对于敌人这次疯狂的进攻,我拜托大家了!一定要做到人到阵地在!绝不允许后退一步!违者军法处置!”每当敌飞机来时,阙旅长马上指挥进入防空点,敌机一走,又和战士们跃进战壕,用轻重武器扫射敌人。对于长江上的敌舰用大炮轰击敌人,一阵猛打硬打,坚守阵地,毫不动摇。阵地坚守近月,有时到了白刃相接,反复肉博,使敌胆寒,而泣鬼神。直到武汉布防准备基本就绪后,才奉命紧急撤退。智取翁源、花县阙将军以勇敢善战,足智多谋相称。他可以称得上一个军事奇才,又是一位儒将,心地坦荡,性情直率。为此深得陈诚将军的赏识,于1939年夏,在常德荣升第十四师师长。就在这一年冬天,日军从广州北犯,为了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第七战区千方百计来阻止敌人北犯,确保韶关。阙将军率领的十四师从常德以奇兵方式进攻翁源、花县,他们反复研究了敌人的战略进攻和战略方针,采取以进攻变防守、变被动为主动的战略方针,这次进攻采用快和猛为特征的打法,为了这次出击隐蔽性之目的,他们白天伪装行军,晚上强行军,派特务连严密监视敌人,打探路线,阙将军亲到士兵中去作战前动员:鼓励将士,并编了顺口溜:“一十四师英雄汉,捆紧绷带跑得快,血战进攻保韶关,杀敌报国保民安。”战士们听了,都感到自豪,高呼:“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快奔!快跑!快冲!保卫祖国,保卫韶关!”部队日夜奔跑兼程。他率领的部队以快和猛的方式,一举攻下翁源、花县,打得敌人措手不接,日军被迫退回广州近郊。至此,将军抗战两年有余,他抱着抗战军人保国卫土发挥天职的爱国热诚,激昂慷慨,与广大官兵一样,英勇无以复加,不惜用鲜血与日本侵略者打了一连串硬战,显示了中华民族坚韧的精神品质。而他自已也累积战功,获得了“抗日猛将”的美名。滇缅抗战1943年初,美军在太平洋转入攻势,日军势力渐被击破,转入攻势。中国远征军成立了以陈诚(后为卫立煌)司令长官的司令部,指挥驻印军和远征军进行大规模的反攻,打通滇缅公路。1944年春,阙汉骞升任五十四军副军长。4月,他以代理军长的身份率十四师、五十师空运印缅,来解盟军之危。稍后返回云南五十四军军部,参加滇西大反攻。当时,五十四军主要任务是攻取腾冲,而他的五十四军(该军的十四师、五十师抽调空运缅北密支那后,仅剩下一九八师,即配属以七十一军的三十六师李志鹏部和第六军的预备二师顾葆裕部)。腾冲城是明朝1445年开始由15000名南征将士用三年时间筑成的。城墙全用的是当地的火山条石,周长3500米,厚6米,墙高8米,城墙的四面还各有一座高13米的城门。自日寇五十师团一四八联队于1942年5月占领腾冲城,不仅在城墙上构筑了数层坑道式的掩体。而且用城内丰富物质、钢板条等在每间房屋均筑有楼上、地面、地下三层工事。城东门内日军148联队的指挥部就驻在深达10米的地下掩体里。日,五十四军强渡称为天堑的怒江,随即进攻可称天险的高黎贡山,此山山势险阻,当时又逢雨季,气候相当恶劣,而日军的工事据险而修,对于进攻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历时四十天,他们才会同友军肃清高黎贡山之敌,进抵腾冲外围,此时部队兵力已大量损耗。部队本来需要休整和补充,但是远征军司令部下达攻克腾冲的命令,将军亲临前线指挥攻城,发现腾冲城外围有敌人坚固的据点,依山就水,很难克服,再就是日军的作战计划中,就是要死守腾冲城,等待缅甸的援军。日军历来就有“武士道”的精神,再配上有优良的战斗技能,处于困曽犹斗之际,这就给攻打腾冲城的中国军队带来巨大的困难。当时,中国远征军集中了4个师的强大兵力来攻打腾冲城,而这时日军在腾冲城里驻守的日军仅有3000多人,但二十集团军在攻打的时候却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首先由于战术有问题,只采用强攻,用士兵的冲锋,而不使用已经拥有飞机大炮,结果死伤惨重。尽管苦战月余,进展不大。腾冲攻城战,甚为军事高层关注。至7月25日,奉电令:军长方天专任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五十四军副军长阙汉骞升任军长,阙将军向二十集团军司令部提了一个建议:建议先用炮火和飞机轰炸摧毁日军的火力,再进行冲锋。总司令霍揆章采纳这个建议。当天,长官部派出以战斗机、轰炸机、混合机群进行扫射轰炸,炮兵以猛烈的炮火进行轰击。阙将军组织一支尖刀突击队,用火焰喷射器进行喷射,目标直指来凤山,7月27日,来凤山被五十四军克复。为此,阙将军特骑枣红烈马于来凤山顶视察留影,官兵豪情涌动,马通人意,长啸三声,更壮威仪。将军吻马面后返和顺乡的军指挥所,这天加菜进餐,并加发粮饷20元,将军软事传为美谈。腾冲城是三国时代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酋长的京城。这个城都是用石筑成,坚固异常。7月29日,远征军出动60多架战斗机群,轰炸腾冲城。接着用大炮轰击各个堡垒,以火箭炮或火焰喷射器攻击枪眼,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8月2日,阙将军紧急要求空军协助攻击,将城墙炸出突破口以便突入,以免徙增伤亡。5日,远征军总司令部派出B-25飞机15架,炸毁城墙13处,双方在城墙破缺处,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7日,阙部5000多人突入城内,占领了日军部分城墙阵地。12日,日军大举攻击第三十六师108团占领的城墙阵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第108团因伤亡过重,被迫撤出城墙阵地。该团二营500多人全部壮烈牺牲。此后,阙将军经常亲临前线,他根据观察,估计日军一四八联队的指挥部就在城东门,于是他紧急要求美国十一四航空队数十架轰炸机轮番进行轰炸。战后打扫战场发现地下室里果然包括藏重康美在内的30多名日军指挥部官兵,副联队长留奥中佐、大尉留傲光、大尉下川中藏等,全被炸塌的建筑物闷死在地下室里。后来将军又即以工兵挖地道炸城墙的方式取得突破,占领城角数处,与敌对峙。他即作重新调整,各师在城中与日军展开逐角逐屋巷战,日军全力反击,血肉相博,战斗甚为残酷。在腾冲城内,经过敌我一个月的激烈巷战,满目疮痍,一片废墟,自开战以来的6000多日军,除300来人溃逃城外,其余皆战死、自杀于城中。对于外逃之敌,阙汉骞亲自严命预二师方诚团长率一团之兵力,予以追击,除10余被俘外,余皆击毙。至9月14日,腾冲歼灭战取得完全胜利,敌人或俘或死,无一生逃,若干年后,有日本教官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歼灭战。艺术造诣近代中国,存高尚艺术-书法方而能够蔚为方家,成一体的,除了故监察院院长于佑任的“标准草书”外,就该数抗日名将、前台湾防卫副总司令、澎湖防卫司令,故敞阙汉骞将军的“拨云体”了。“拨云体”的由来“拨云体”的嘉名,系由故总统府资政、书法名家吴稚晖(敬恒)先生所赐。吴稚晖老也曾经撰写专文推崇阙汉鹰的“四体千字文”。其赞誉之词有谓:“直追王(羲之)前,使种(繇)体复活并略复千文之旧。今之上将军(指阙汉骞),毕竟胜古之右将军(指王羲之)。名其体为'拨云体’,为题拨云飞墨”。正因为吴稚晖老推重阙汉骞的书法,把他位置于古往今来并称双绝的钟王之上。“拨云体”誉满天下,阙汉翡善战又复善书,实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则佳话。陆军第十四师是国民革命军一支劲旅。十四师的前身是民国十九年成立的国民革命军教导第三师,首任师长便是蒋公介石的一支铁臂曾任黄埔军校的武汉分校教育长的钱大钧将军。与成立在前的教导第一师何应钦、第 二师顾祝同齐名,同为中央军的基干。教导第三师旋不久便改制为第十四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的阙汉骞,便在十四师从学兵连的连长干起,迭因战功升为营长、团长、一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升任少将旅长。民国二十八年夏,升任师长。因善战和善书蜚声于世,四十二年阙汉骞曾说:“我一生在功名中行,而功名对我实如浮云过日,无足重轻。只有书法,则实为我第二生命。又有十四师,是我的第二家庭。”这是何等的儒将襟怀!在执着追求艺术的完美境界之外,同时而有浓烈真挚的袍泽之情。难怪曾任湖南省长、省议会议长的赵恒惕,特地为他赋诗一章,备加期许了。赵恒惕咏阙汉骞的两首七绝诗云:水土平成历世功,摩挲峋嵝想雄风,将军健笔追神禹,腕底能通造化工!巨觥引罢墨飞渖,尺幅平伸铁画沙,已夺千秋怀素席,淋漓真气走龙蛇。艺术造诣,由其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决非数年之功所可以幸致的。阙汉骞,自从他六岁延师课读,肄业于伦英小学,十三联中,法政学校时起,一直到他投笔从戎,投身湖南镇守使署教导团,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历经行伍,身百战。以至总绾兵符,镇守一方。不论军书旁午,戎马行军,经年累月都在沙场之上;和各种不的敌人白刃相加,作殊死战。他宁可不食不眠,每天都要抽出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作擘窠大书数百字。对于临池日课,六十多年间从无一日中辍。这一份恒心与毅力,的确不是寻常人等所可以企及。中国书道,贵在天赋、功力、勤习与观摩。而阙汉骞却是把他毕生的志趣与余力,全部投注在书法上了。他不但能在枪林弹雨,硝烟纷飞之中神定气闲,从容作书,而且每每在战地一得闲暇,便读碑阅帖,揣摩古人风韵。阙汉骞一生戎马,绝无嗜好,只有他所搜集库藏的古本古帖多达一千余种,只此便是他家的无上瑰宝。朋友们问他何以对书法如此着迷?他必定会正色的答道:“写字可以涵泳身心,陶镕气质。进而集中意志,统一精神,在统军作战时,尤能籍之以镇定于万变之中,从容于疆场之上,而置生死于度外。”&br&阙汉骞将军之孙阙光儒先生寻找爷爷的旧部&br&& & 阙汉骞将军之孙阙光儒先生目前定居美国纽约长岛,他十分关心爷爷旧部-原国民革命军第54军(第198师,第8师,第291师)及第36师,第14师、预2师健在老兵的生活状况,希望能了解到这些老兵的分布情况、生活环境等信息,以便做进一步联谊和救助。现阙光儒先生寻找如下相关人士资料信息:&br&一、国民革命军第54军所部健在老兵,部队番号如下:&br&1944年第54军辖第198师、第36师、预2师的健在老兵;&br&年第54军辖第198师、第36师、第8师的健在老兵;&br&年第54军辖第198师、第291师、第8师的健在老兵。&br&二、国民革命军第14师健在老兵&br&三、国民革命军第54军所部以前阵亡官兵资料及己过世的第198师、第291师、第8师老兵资料在网上广泛流传的军史文章《第一次战役与总结》,是为抗日劲旅第54军以及其'’基本部队第14师唱赞歌的,在评述1939年底至1940初的粤北对日作战的章节里,有如下一段描述:“陆军第14师在粤北战役中,孤军奋进,力挽狂澜,为战役胜利之关键。第14师在击退敌近卫旅团,稳定全局后,席不暇暖,立刻奉命驰赴桂南战场,策应其时颇显紧张的桂南战局。第14师在毫无休整的情况下由粤北急开桂东。人困马乏,但骤遇日军,即奋显神威,骁勇进攻。当面日军惊见'还我河山’(第五十四军臂章),急急撤走,不敢交手,桂东一路赖以稳定。第14师威震两广,成为战史上的传奇故事……。”又阅读一本台湾出版的《戎马关山话当年-陆军第五十四军史略》时,也有在阙德基先生所题的'阙序’中提及到这个“还我河山”臂章:“54军在云南,曾以'爱民敢战’及'还我河山’为军训,官兵佩带的臂章,上有'还我河山’四字。部队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军民合作,守土杀敌。当调离驻地时,民众皆依依不舍。时过不久,部队又奉命回驻原地,居民乃沿途置备茶水,夹道欢迎。民众对'还我河山’部队的赞扬,真可谓有口皆碑……。”孙立人、军装上的新一军臂章![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十六期毕业后曾在54军第14师担任下级军官、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屡次记述他年前后的滇西缅北军旅生活,也曾提过54军“还我河山”臂章一事,以下是《地北天南叙古今》中“和他的部下”一文的描述:“从昆明向南的铁道只通到碧色寨。南到国界线还有徒步三日至五日之行程,所有路基、桥梁、山洞都因防备敌军入侵全部破坏。我们……。到第二天上午总算运气好,在街上遇到好几位军官军士,他们的袖章带橘红色,上有'还我河山’四字,于是我们才知道十四师的'同志’已近在咫尺。……”不知道黄仁宇先生这里所说的'袖章’是后来众所周知的文革中红卫兵的那种呢,还是指别在或缝在袖子上的徽章?可以想象,在日寇侵占我半臂江山、妄图亡我中华的危难时刻,在抗日烽火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岁月里,有这样一支我们的军队,在军装左臂上佩带“还我河山”这四个字,是何等的激励人心、鼓舞士气、为民爱戴!笔者不知道当时中国军队中还有哪些部队佩有类似的臂章,宣示铿镪有力的豪言壮语,中国抗日部队众多,不论是74军或者18军,想必不乏经典之作,有待发掘。尽管格外留意54军以及第14师的一切相关史料,可惜本人一直无缘目睹这枚气度悲壮的臂章,也不知在大陆或台湾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里是否有真品陈列;本人专门就'臂章’一事当面向仍然健在的54军抗日战士赵振英(第14师)、尤广才(第50师)请教,两位老人家对此事都记忆模糊;或许有待讨教'猛将阙汉骞’的嫡孙阙光儒先生,阙将军长时间执掌14师和54军,是否留存这枚珍贵的'还我河山’臂章,或者能另有相关人士在网上慷慨贴出照片,让本人一饱眼福,了却心愿。阙汉骞将军54军与腾冲战役文物文献与逸闻辑录------纪念腾冲战役胜利65周年日,经历4个余月的浴血奋战,国民党军队收复了云南西部重镇腾冲城,数千日军或死或俘,无一逃脱。日,腾冲战役胜利65周年了。腾冲战役是滇缅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腾冲战役是二战中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战场,腾冲是中国抗战反攻中第一个收复的县城,又是一个全歼日军,没有一个逃掉的成功歼灭战,被日本军事教官称为中国最成功的歼灭战。整个战役包括了险渡怒江,强攻高黎贡山,野外河川山头战,围城战和艰苦异常的逐屋巷战。在我国军事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腾冲历史以来就是军事边城,商贸边城。腾冲地灵人杰,才俊辈出,同时也是文化重镇。腾冲战役后,腾冲在血火的洗礼下,腾冲文化因之愈加光辉烂灿,蒋介石甚至以“腾冲文化最高”褒美之。腾冲战役的将士们,用血汗为腾冲文化写下浓重的一笔。54军军长阙汉骞将军是腾冲战役的主要领导者之一。阙将军豪迈的大将风范,浓厚的儒将色彩与历史底蕴深厚的腾冲文化映互辉映,值得关注探索。阙将军是我的叔祖父。2007年10月间,我在堂伯阙定正先生(阙将军长子)堂姑阙天正女士(阙将军长女)的支持下,专程去腾冲作了为期三四天的短暂参观,并将阙将军家人提供的珍贵资料与腾冲相关方面作了交流。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历史资料散佚严重,加之人事变迁,史料欠缺系统整理,不过60余年,一些史实即有不明之象。现将各方所得阙汉骞将军部分与腾冲相关文物文献资料及逸闻一并辑录,简要注释,供大家研究参考,与大家交流,请方家指正。并以此,纪念为收复腾冲而英勇牺牲的将士,纪念为支援部队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地方人民,纪念为收复国土忠勇而战的所有将军和士兵包,括援华的美国盟军官兵,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一、与李根源先生之交往(1)李根源〈〈宁远阙府君暨德配李太夫人墓表〉〉抗击倭寇之六年,远征军陆军第五十四军军长阙府汉骞布防滇西,自保山以书抵余,并寄行状,曰:“先考妣殁后,表墓之文尚缺,敢以烦君?”余按阙姓系出下邳,肇自汉荆州剌史阙羽三,厥后宗支衍于海内者,不甚显著。余先妣氏阙,远祖自前明江西临川迁滇之楚雄,再由楚雄迁滇越,世业商。清末族尽,以余女希声继承。余与君属同宗,又遇于边徼,重以推诿,义何敢辞。状按府君讳兴富,字方甫。世居湖南宁远,以耕以读。考世平公,生子四,府君居长。貌奇伟,孝友出于天性。耕不废读,喜饮,从未尝醉。一生谨抱吃亏两字,于地方公益慈善事业惟恐后人。邑宗祠淹于水,荡成废墟,府君独出巨资,葺而新之。尝携百金至清水桥集墟,为盗窃其半,群执盗欲殴之。府君为之解说,曰:“吾金未亡。”挥之去。其盛德待人如此。配太夫人,氏李,为同邑有意公长女,号望族。及笄归府君。温恭淑慎,勤俭自持,事无巨细,悉任其劳。晨起操作,夜分不辍。饭必粗食,衣必粗布。见有贫苦无告者,或遗以米谷,馈以钱文。哀悯周恤,必尽其情。乡人追怀恩德,犹有垂涕不置者。其贤惠感人如此。生子四,庆云吉云均卒;次凌云;季拨云,即汉骞,结业黄埔军官学校;女一,适郑。孙男八人,孙女七人,曾孙一人。府君卒于民国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享寿八十有一。太夫人先卒于民国九年九月十二日,享寿六十有一,卜葬于勒马回头;府君葬于七星抱月。系以铭曰:芝草有根,醴泉有源。惟贤父母,乃生后贤。觥觥季子,令誉昭宣。文能草檄,武能捍边。歼彼丑虏,恢我中原。积善余庆,理无或愆。神归太素,魂怡重泉。宜阐潜德,泐石表阡。腾冲李根源敬撰衡山赵恒惕敬书注文章由阙将军长孙阙光儒提供,系阙将军家珍藏之物,阙再伦标点。李根源字印泉,又字雪生,号高黎贡山人(),腾冲人氏,民国革命元老。曾任云南讲武堂总办,为辛亥云南重九起义领导人之一,滇军名将。曾任陕西省长,1922年入京任航空督办,1923年任农商总长、署理国务总理。1940年任云贵监察使。滇西收复后,主持修建腾冲抗日烈士陵园“国殇墓园”和腾冲龙陵的善后事宜。李根源先生著作等身,主篡的《永昌府文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李根源母阙氏,李侍母至孝。1928年,李根源买山葬母于苏州小王山,并筑“阙茔村舍”,庐墓守孝十年。十年间,慕名造访者甚众。善书者均挥毫留墨,计有500幅之巨,李根源请石匠将之全部镌刻于山麓石壁蔚为大观。此文中可知阙李二人之家世情况,腾冲至今尚有阙姓人家,即为李根源家族之分支。李文中言及阙氏源流,可能与阙将军家谱所载阙氏远祖有异。据传阙氏以周人弁为始祖,世代居山东兖州府曲阜县昌平乡之阙里。传说居阙里,并以里为姓,即曾与孔子为邻里。宁远阙氏亦自称邳州阙氏,推出生于大同五年,葬于山东曲阜昌平乡之尊保公为一世。其后各代住居地大致如下。三世祖庆鸿公在山西太原文水,四世祖逢时公在汝州伊阳,五世祖元熙公在湖州长兴,六世祖家昌公以后在黄岩。十世祖昌廷公在福建, 十一世祖天翔公以后居湖南宁远,直到卅一世的阙汉骞将军出生,一直在宁远。有文字可考的各代祖先均未住邳州,宁远阙氏一脉与邳州关系具体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2)李根源腾冲战役纪事诗(2.1)攻城两军长(53军、54军,)虎虎周(福臣,辽宁人)与阙(汉骞,字拨云,湖南宁远人,先母族人,与根源同辈兄弟行也.)功勋亚卫霍,汗血光腾越。注 李根源母亲为云南阙氏,阙将军为湖南阙氏,阙姓稀少,遇之可亲,故二人以兄弟称呼。(2.2)阙前有方天,(方君江西人,原兼20集团军副总司令、54军军长,调任军政部军务司长,7月25日去重庆,遗军长缺,调阙汉骞从密只【支】那飞回腾地继任,)江山留战影,建牙中和乡(军指挥所在张家坝),扬旗擂鼓顶(6月29日,方君率预2师攻占宝峰顶,手插国旗,飘扬开际,腾民观之,欢喜如狂.)注:此处言之概括.阙汉骞将军1944年4月上旬由保山云南驿起飞,率54军基本部队14师50师到列多。其自印缅回国具体时间地点情形笔者不明,尚待考证,据&扫荡报&随军记者藩世征文,可能在渡江前,即1944年5月11前已回国。(2.3)拐楼领事馆,税司饮马河,(铁城腾冲城古有铁城之称钢四角,战死战士多。阙军长拨云与我函谓:“腾冲不愧铁城,而四角不仅是铁,且是钢。寇筑工事最坚强,催陷极其]费力,我攻下此数据点,死伤将士颇多,先后有数千人”云。战死上尉连长郑挺龙、赵柱廷、余成章、杨震魁、姜辉田、文延、宋承彪、杨惠然等.)注:李与阙汉兄弟相称,情谊特殊,往来书函应不少,世事变迁,多未见传,阙将军家人,至今藏有李根源照片一帧,及其他资料。二、张问德之诗文(1)阙军长代电代购马料副食 三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腾冲县张县长:案奉司令长官卫未鱼文电略开:『奉军政部部长何铣需电开,奉行政院院长蒋午删电开:「查国军副食、马干改发实物办法颁行后,各省多以办理困难,请求改善。经军事委员会会商,仍发给副食马干代金交各部队,照实有人数,委托当地政府办理。」等因。除分令外,仰转饬所属遵照。』等因。查本部及各师到达XXX贵境以后,对于副食内之油类、蔬菜,马干内之豆类均感缺乏,不易购到,且价亦昂,殊感困难。奉令前因,相应转达XXX贵府,迅予筹办,并请组设副食、马干代办所议定征购办法,评定价格,统筹办理,以维军食。除分令各部,每月造具人马统计表送请XXX贵府查照外,希即自九月一日起办理,并希将办理情形见复为荷。阙汉骞。未有八建。(2)复阙军长有代电 三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五十四军军长阙钧鉴:未有八建代电敬悉。本府前转奉行政院本年五月义贰字第一二二七四号训令:『国军副食、马干由国家就食盐每斤加价国币十元项下收入,统筹补给实物,原于三十一年颁行之「战时改善军队生活征购食油、燃料、豆麸皮、马草等办法」着予废止。』等因。回溯去年四月,在腾北奉到『战时改善军队生活征购食油、燃料、豆麸皮、马草等办法』时,经再三审议,佥以部队购买副食及马干力所能给之价格,与市价悬殊过远,此项规定价与市价之差额,事实上即成为地方上之负担。地方沦陷,于诸种环境下其将何力以赴,且因此而极易引起之军纪问题,又将如何负责,均成为疑问。经呈请上峰核示,去后嗣奉复以『该县沦陷,着毋庸筹办。』等因。然当时本县尚未全部沦陷,腾北一隅仍在我控制之中,陆军第三十六师奉令担任游击任务,亦即驻在腾北地区。本府虽奉令『着毋庸筹办』,然为顾及事实,仍予筹办供给。在当时物价仅约当现在物价的八分之一,民力已有不支之象,所以有各乡镇为弥补差额价款而摊派门户,抵触国家法令之事。自去年十月以来,地方全部沦陷,又经过七月有余,反攻时期又历三月有半,地方经暴敌、奸伪、游击、便衣压榨搜索苛扰之余,物资奇缺,物价奇涨,生活程度之高,世界无与伦比。本府奉到行政院义贰字第一二二七四号训令已近两月,如为解除民众痛苦,自应立予严令施行,然揆诸事实;顾及作战上之便利,只有本诸两年来以协助反攻为第一义之一贯精神,饬仍供应。然以反攻部队人数之多,物资奇缺之候供应不能圆满,实为事之必然,而各部已付出之代购现款,均属寥寥。近日各部对于马料几成抢运之象,而于猪及小菜之胥索,则更无论矣,因此乡镇保长之被捆被打,几必日有所闻。县长为求协助反攻,未能遵照废止征购办法,以致使各乡镇保长感受困难,民众增加痛苦,实属有忝职守,歉仄殊深,只以国步艰难,不得不忍痛努力为之,以求早获胜利而已。然民力有限,非无可尽之时,所以殊感困难。前此XXX钧部特别党部陈书记长来府,面商供应部队需要解决办法,曾协定组织军民合作站,拟定办法,通饬遵照有案,惟以部队日需消耗量无法规定,亦因以无法办理。兹仍由地方采购供应之明令,本府尚未奉到,自无从办理。惟关于马料,总司令霍未养代电已着由分监部统筹矣。敬准电前由,除分饬各乡镇仍暂予维持供应外,敬电复请XXX鉴查。腾冲县长张问德叩。未俭秘罗。注释:张问德,字崇仁,号庵讱,(1880——1957),腾冲人氏,清末秀才。曾任县长,腾冲县参议会议长,云南省主席龙云私人秘书等职。日,腾冲沦陷,7月2日,张问德以花甲之年就任腾冲县抗日政府县长。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辛,组织民众,出钱出力,支援抗战,其驳斥日军劝降的〈〈答田岛书〉〉,经李根源推荐在重庆各报发表后,享誉一时,成为大名鼎鼎的抗日县长。张问德诗文书法也自成一家。电文选自张问德《偏安腾北抗战集。公牍》,是其中仅有的阙张之间关于军粮而往来的电报,其余多为集团军司令霍揆彰与张问德之间电文,笔者另查得云南省档案馆存日卫立煌致龙云有关军粮之电报,一并研究,可知中国人民抗战的巨大困难,也可以作为战时军政关系研究之直接材料。(3)前腾冲县长张问德《寿五十四军阙军长汉骞》天生伟大一雄奇,再造腾冲万口碑。气奋风云勋灿烂,书工魏晋笔淋漓。披坚破敌谁如猛,密断沉机自出奇。我寿将军诗一首,跻堂更进酒三卮。注释:选自张问德《偏安腾北抗战集。诗录》。笔者访问腾冲期间,毕世铣老先生口述腾冲人民在攻城胜利后张灯结彩为阙将军祝寿,阙将军借机犒劳部属。阙将军生于清光绪27年夏历腊月10日,(日),1944年的腊月10日,为阙将军43岁生日,当时部队尚在腾冲。将军平时生活简朴节约,然十分注重礼节,每年生日除非情况特殊必宴宾客,天明即起,接受祝寿。阙将军书法楷隶行草四体皆精,人称“书法将军”,后来终于自成一格,被誉为”拨云体”, 所书四体千字文在台湾大陆均有出版。在腾冲时多取法魏碑,如54军来凤山纪功碑及198师纪念塔题词。张文德此诗与口头流传等资料相映证,说明了腾冲人民对阙将军战功和书法的赞美。三、蒋介石台湾国史馆档案资料(1)蒋中正总统文物&文物图书(事略稿本)&vol.187.06-43(民国三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楚雄卫立煌宥电陈“据第五四军副军长阙汉骞电称:'此次赴印宫兵,以待遇优裕,士气益旺盛,且无患病,友邦人士,极为称许。师部已奉令于二十日移利多以南约二十英里之深林中整训’等情,谨闻”注:由电文可知道54军副军长阙汉骞率14师50师在印度情形。在此阶段,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阙汉骞和他的部下》中记述过阙汉骞将军要求他陪同私下巡视印缅前线的情形。黄仁宇还写到:“两年后我在驻印军当上尉参谋。十四师和五十师也由云南经空运至印缅边境,改隶驻印军的战斗序列。阙师长以代理军长的身份随来。我衷心希望军中有此猛将。驻印军每月有呈最高统帅的月报,由副总指挥郑洞国国将军签名不经过总指挥(史迪威),是国军野战军与重庆的机密联系,我是最基层执笔人,就乘此机会,在报告里提出应提升阙将军为军长。在国军的政治体系里,郑属于“何老总”(何应钦将军),阙属于“陈老总”的体系。可是虽如此,那月报也真如我所拟稿的发出,后来因为史迪威要将十四师和五十师分割,隶属新一军和新六军,此事未果,阙将军也仓促回国,他对我们的提议全不知情。”前往印缅前后大概一个来月时间,阙将军回国内,原第54军的基本部队14师50 师留在印缅参加密支那等战役。参加腾冲战役的第54军除198师外,1944年5月间36师纳入第54军建制,预2师归第54军指挥,后两者在腾冲有战斗经验。而脱离54军的14师和50师成为印度缅甸战场的重要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抗战胜利后,为了在精神上压服日军,抗战以来屡致日军重创的14师被派遣到南京作为受降的先遣部队。而在14师服务十余年并任5年师长的阙将军一直视之为第二家庭。(2)蒋中正总统文物〈文物图书(事略稿本)〉 vol.189·06-00851(民国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保山霍揆章巳养电转呈第五十四军人事调动称:“据第五十四军兼军长方天马电称:'窃职自去年入滇后,疟疾频临,时愈时发,入夏复日益加剧,药石罔效,近日勉强支持。长此以往,势必贻误,故迫不得已,惟有恳乞准予辞职,以便易地疗养。遗缺拟请以忠勇过人,资绩均优之副军长阙汉骞升充。可否,乞示。’等情,查所称确属实情,拟恳准免该员兼职,专任副总司令,俾便调养。所遗军长职,查有该军副军长阙汉骞已由印返部,该员作战勇敢,资深绩优,恳准以之升充,可否乞电示为祷。” 公批示:可照准。应转卫长官并令方副总司令来渝一见。注资料来源同上。阙将军在腾冲升迁军长一事,笔者访问腾冲期间,流传说法颇多,一种见于彭荆风先生《挥戈落日》在类的多种文艺出版物。霍揆章,陈烈,黄维,方天,阙汉骞都属陈诚系统,且在第18军有多年共事之谊,其人事变迁,可能有一定默契的伦序。原36师参谋长胡翼烜(后曾任54军军长)晚年对将军长孙阙光儒提及,考虑到阙将军黄埔四期的资历问题,方天由1 8军军长调任20集团军副总司令兼54军军长,原本有为阙汉骞升军长过渡的用意。关于阙将军升任54军军长的人事案,早在1943年的军长黄维卸任后就提出过,关麟征将军(第15集团军总司令)的回忆也可供参考。“我生性坦率,不好轉彎抹角,當即往見陳照f:'何敬公有電報來,要我保荐一名軍長去接五十四軍,不知長官的意思如何?’ 陳辗磫栁遥骸阏J為甚麼人合适呢?’我說:'該軍副軍長傅正模,資歷雖深,但不善戰;該軍師長闕漢騫,能力頗佳,但才升任師長數月之久,馬上又升軍長,似乎太快。可否將我的副總司令張耀明先行兼任,經過數月之後,再由張耀明保荐闕漢騫升任軍長。這個以張耀明舖路過渡的辦法,不知長官意旨如何,請裁決指示。’陳债敃r笑顏應允,認為這是個好辦法;我也自認是個好辦法,對於何、陳、五十四軍各方面都說得過去,公情私誼也能兼顧週到。當即以張耀明報上軍政部,兼任五十四軍軍長職。(摘录关麟征口述赣萍著《关麟征将军传》)阙将军1939年夏任第14师师长。关将军文中说阙将军当时才升师长数月之久,可能是年代久远回忆有误。当时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黄埔军校毕业的期别资历限制。因为方天(黄埔军校二期)将军让贤,日阙汉骞将军于腾冲战场上成为英杰众多的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中的第一位军长。无论从集团军司令关麟征还是上尉参谋黄仁宇的角度来看,阙将军升迁军长,是众望所归。(3)蒋中正总统文物〈文物图书(事略稿本)〉 vol.192·06-00866(民国三十三年)九月十六日颁令嘉奖滇西反攻各将领电曰:“卫长官分转霍总司令揆章,周军长福成,阙军长汉骞,何军长绍周,叶副军长佩高,赵师长镇潘等,此次滇西反攻,指挥有方,作战奋勇,腾冲松山等要地相继克复,战绩辉煌,殊深欣慰。应先行传令嘉奖所有有功官兵,希速查明详报,以便核给勋奖为要。”记本星期反省录……(七)陈牧农无端放弃全州,又予中外以侮辱之资料,不胜惶愧。惟霍揆章军之攻腾冲,历时三月余,死伤五万余,卒得克复要冲,亦足于失败中以自慰也。注资料由台北查找提供。在1944年的中国抗战形势中,与滇缅抗战几乎同时发动的是豫湘桂战役,日军占领郑州,洛阳,长沙,衡阳,又攻克全州,直到桂柳,南宁。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企图得逞,给中国抗战以极为不利的影响。当时的抗战格局是东线溃败,西线胜利。(4)蒋中正总统文物〈文物图书(事略稿本)〉 vol.192·06-00867(民国三十三年)九月二十三日保山卫长官立煌申梗电略陈:“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章,第八军军长何绍周,第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第五十四军前军长方天,第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第五十四军副军长叶佩高等六员,参加攻占腾城,作战达成任务,卓著勋劳。除方天前已奉颁青天白日勋章外,其余五员拟恳特予颁给青天白日勋章,可否?祈核示。 ” 公批示:“交军令部铨叙厅核议。”注 来源同上,第54军因此获得陆军最高荣誉旗----虎形旗一面,阙将军获得云麾勋章。国民政府 ·356(5)报告 四月十八日于广州五四军部本军于黄花岗之侧,建筑烈士公墓。恳 钧座亲书“陆军第五十四军抗战阵亡烈士公墓”十五字,以彰忠烈而励来兹为祷!谨呈 校长蒋学生阙汉骞上恳用信纸书写,再行放大附呈。国民政府文电摘由纸:收文卅五年四月廿四日 拟办:拟书给 批示:如拟注释:广州第54军公墓规模宏大,现多已不存,当时照片资料笔者不明。仅存永福路37号某部队营区大门左侧小山坡上的一座纪功亭。亭用绿琉璃瓦盖顶,六角攒尖,六面均有题额,但原有题额字迹已模糊难辨,只其中一额依稀可见“碧血春秋”四字,其余的墓表、纪功碑等已不可复寻。现已经列为广州市英烈公墓。第54军广州公墓落成,阙军长在纪念特刊《发刊词》中写到:“抗戰中,本軍很榮幸地始終擔負最艱巨的任務,在滬東,在粵北,在桂南,在滇西,在蛮荒異域中,在腥風血雨中,不斷擊滅敵人,並首先展開反攻的大纛。當我軍橫渡怒江,迭克黎山騰沖,下龙陵,会师畹町的時候,迫近敵寇屈膝的時候了。”与54军有关联的新一军也在广州建有墓园。四、〈〈陆军第54军滇西攻势作战机密日记〉〉简要摘录6月20日星期二 大寨丙 上令及本部处置三、顾师长已号申促修电要旨:“第4团副团长荆哲生皓申报称,陈善学营(欠第2连) 皓辰占固东,派第1连向顺江街以南地区搜索前进.敌114联队猪濑大队由固东撤退时将仓库全毁.马站街附近敌约1000余。皓晚,决率陈营主力向顺江前进,行威力搜索,查该部自动追击,固东无人守备,乞示.”副军长批示:“参俟总部新部署决定后,再饬之.”7月25日乙 特别事项兼军长方奉令解除兼职。选缺由副军长阙接替,并于今日交接完毕。7月28日乙 特别事项午前9时,军长赴来凤山前线视察,并召集师长、团长策定攻城计划,并指示攻城应注意之事项。晚,军长将昼间视察所得并本意见,向总司令具申。文之思为:先攻城之四角,再顺城墙延伸,扩张战果,俟确实占领城墙,再向城中心区围攻而歼敌之。对空军则要求轰炸城之四角,并以协助步兵之攻击。8月9日甲 战况昨晚八时迄今(9)日5时止5敌共向我107团西南城角方面反攻五次,均被击退,乙 特别事项今日军长亲赴前方视察,曾至距敌50公尺处,对占领城西南角之107团团长以下官兵指示颇多,并对该师官兵犒赏五万元,以示奖励。注释:以上出自《陆军第54军滇西攻势作战机密日记》,原物现藏腾冲民间,为毛边纸油印本,已由陈祖梁先生编入《浴血怒江》一书出版,文章作者署名阙汉骞。封面有54军关防及军长阙汉骞将军签印,文后有军长阙汉骞将军签印,标注时间为“中华民国34年11月,”估计为整理之时间。日记时间为1944年4月20日到1944年9月14日,中间缺漏6月6日,其余均完整详细。是研究腾冲战役最直接完备的材料。另,阙将军家藏陆军第54军滇西攻势作战机密日记原件,版本有异,与腾冲藏本内容基本相同。五、来凤山勒石纪功碑与戈剑亭对联,碑文:曾同甘苦好弟兄,身去功成起我悲。疇昔英風回想象,只今劍氣凜須眉。一抔埋骨真吾土,萬口傳名為爾碑。手酹清漿酬國士,臨風不覺淚交垂。垂泪何堪慰國土,吹笳重著祖生鞭。扶桑東下八千裡,航海南行四五天。魂助聲威來颯爽,寇將潰敗急戈铤。雲開白日堂堂見,照爾精忠入簡編。对联:戈挥腾越,倭奴尽丧胆。剑舞来凤,壮士抱雄心。注释:根据传说,阙汉骞曾在来凤山建立纪功亭,腾冲人又称戈剑亭,柱有联,亭内立碑。亭毁碑失,年代久远,腾冲本地人多已不知明确。具体位置形状待考。现有碑文照片由阙将军长孙阙光儒提供,笔者代赠腾冲国殇墓园等部门。据传说攻城胜利后,阙将军咏诗一首,后来在此诗基础上扩充成碑文。对联内容见于腾冲地方出版物,手迹照片未见流传。至此戈剑亭碑联内容基本璧合。六、198师纪念塔题词〈〈六〉〉198师纪念塔题词陆军第五十四军第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198师在腾冲战役中阵亡官佐126名,士兵1335名。纪念塔1944年建设,至今保存完好,可谓奇迹。位于腾冲城东南方向,与来凤山象鼻子相对。高约五米。阙将军书“陆军第五十四军第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为东方向,基座为蒋介石书“民族之光”,背面为叶佩高书塔名(相同),基座为霍揆彰书“还我河山”,师长刘金奎,政治部主任罗履仁等各有文字。周围原来主要有198师阵亡将士墓二百余冢,其中追随阙军长攻来凤山牺牲之炮兵营上等兵湖南慈利人杨忠诚墓,为阙将军立石。〈〈七〉〉国殇墓园题词壮志竟克酬,名在旌常,功在华夏;英灵终不泯,下为河岳,上为星日。注:腾冲收复战中,第二十集团军官兵共阵亡9168人,伤10200余人,其中第54军阵亡五千多名。国殇墓园是腾冲战役阵亡将士的纪念陵园。占地88亩,主体建筑以中轴对称、台阶递进形式,有蒋中正于右任李根源等人题词,国殇墓园大是型抗日战争纪念陵园,在海内外广有影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每年有大批瞻仰者。笔者在国殇墓园忠烈祠里看见北京中央政府军政部门献的花圈。此联为阙将军为1945年7月竣工之国殇墓园题词。现悬国殇墓园忠烈祠,原迹字体待考。〈〈八〉〉赠和顺杨时育先生联一鸣先众彦,千佛冠名经。上款:时育先生正,落款:阙汉骞注:对联原件现藏保山陈先生家,经笔者考证为题赠和顺上庄杨家杨春茂先生,此前收藏者不明来历。进攻腾冲城时阙汉骞军长指挥所设于和顺杨春茂家。笔者在腾冲期间专程去杨家原军部指挥所参观,由房东之孙杨达俊先生接待,他当时六七岁,因为阙将军经常送他香蕉等水果而对阙将军印象深刻。笔者细问并记录其祖父名表子号及经历,且知其祖父原藏有《正统道臧》珍本,20世纪50年代被以北京来人名义收购,刻有“正统道臧“的书柜尚存;阙军长曾赠杨家对联一副,但内容不详,以后下落不明。阙将军卧室兼办公室的房间位于花厅边的厢房,只有十来平方米,摆设基本保持原样,据说当时楼上住满士兵。笔者后来途经保山,有幸见到对联原迹,认为题款及内容均与杨家相吻合,已经确认无疑,可谓奇缘。《正统道臧》刻于明朝正统年间,是现存的唯一官修道藏,共计5千余卷,正本是堪称国宝的稀有珍贵图书。杨时育先生收藏珍本(是否正本待考证)的《正统道臧》,阙将军题赠墨宝历经沧桑而犹存,实足为腾冲人文化最高的佐证。〈〈九〉〉〈〈扫荡报〉〉随军记者潘世征之战场报道“霍总司令本人,自开始渡江之时起,即率领方天副总司令、阙汉骞军长、周福成军长及高级军官,亲赴双虹桥之山顶上,指导怒江作战。”摘自—寸河山—滴血—高黎贡山的战役/潘世征(自五月十一日至六月二十二日止)(注:此处原文写为阙汉骞军长,当时尚未公开发表为军长,可以作为渡江前阙汉骞将军已经由印缅返回国内的佐证。)“来凤山之战,不到二十四小时,光荣的胜利,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军乐声中升到半天空。这时记者正在来凤山南面,步行向山顶前进,将到山顶,阙军长汉骞、周军长福成、顾师长葆裕、李师长志鹏、赵师长镇藩等十余位将领,也正分路到山顶去观察。敌人见我升旗,即发炮九响攻击,弹均落于荒郊,记者见炮弹爆炸,我军一无损伤,乃名之“礼炮”,是贺我升旗礼炮,也是对我们上山将领的欢迎礼炮。”(摘自〈血战来凤山〉/潘世征——国旗升上来凤山顶)注:这是日攻克来凤山后记者所见阙将军等将领的活动情况。五十四军的阙汉骞军长,是个子高大精神饱满性情爽直英勇善战的大将,不论怎样烦忙的指挥中,没有一天停止他练习写字。他写的字每个都如斗大,下笔有如大炮发射,十张长一丈多的纸上,他一天要练习写几回,黎明起来就写字,在写字的时间,决定了他一天的攻击计划,定完字,立刻上山去指挥。在山上,也没有一秒钟停止动他的脑筋、他的计划,他指挥的三个师,总是很快执行他的任务。晚上回到军部,他又开始写完十张大纸,数百个大字,这时,他又在检讨着他一天的行事及明天的计划了。(摘自〈铁城顽寇就歼记〉/潘世征——身先士卒的将领)注:阙汉骞素来有书法将军之称。这是直接描述阙将军外貌个性及战时练习书法情形的文字。其侄子阙德基在回应黄仁宇〈〈阙汉骞和他的部下〉〉而作的文章〈〈也谈猛将阙汉骞。战场挥毫〉〉中写道:阙将军在家时就喜欢莳花、写字,家里的盆景,别出新裁。他在军中每日临池,不论行军或休息,驻防或作战,挥毫不辍,乐在其中。记得在上海罗店,洛阳桥与日军作战时,他任十四师四十旅旅长,住在一个乡村里。有一天我去看他,他正在写字,我站在一旁没有打扰他。他叫我坐,我没有坐,仍站着看他写字。突然一颗炮弹落在前面田里爆炸了,我有点心慌,也有点为他的安全着急,他却好像若无其事,照样走笔如飞,这样泰山崩于前而不瞬的镇定功夫,诚非常人所能办到。最后他写了“抗日必胜”四个字才搁下笔来。他告诉我这是敌人的扰乱射击,你如果要怕,则整天躲在防空洞里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他见我当时并未要求躲避也很高兴,认为我的胆量也是不错的。〈〈十〉〉其他资料中的逸闻(1)二十六日,久雨放晴,碧空如洗,阙将军在张家坝指挥所召集各师师长,面授攻击来凤山要旨。十二时许,各师在我空军轰炸后开始攻击。下午,营盘坡、文笔坡相继攻克。入夜敌数次夜袭,均予击退。次日晨二时,敌行决死之反攻。我军奋力与敌肉搏,战至拂晓,终将来犯之敌全部歼灭,并续行攻击,近午攻占象鼻子,十三时半攻下文笔塔。至此,日寇称为要塞的来凤山,遂全入我手。是役敌遗尸两百多具,虏获轻重武器极多。三十六师于预二师攻占来凤山之翌日,亦将小围坡、白衣阁、叠水河等坚固据点先后攻克。敌之主力至此已被迫退入城内。阙将军甫任军长,获此胜仗,欣喜之余,特骑爱马至来凤山顶拍照留念。其时,战马长啸三声,更壮威仪,将军吻马面后返和顺乡指挥所,是日加菜进餐,并加发马干二十元。注 录自〈〈阙汉骞和腾冲歼灭战〉〉,作者关儒,原载台湾1982年〈〈中外杂志〉〉。阙汉骞将军在腾冲期间的照片至今不多见。有文字记载的除骑爱马于来凤山顶照外,另据腾冲和顺人张孝仲先生回忆两位军长的照片及六十余位团长以上官佐合影也曾是其父亲近百张战时腾冲纪实照片之一,可惜不传。阙军长与李志鹏师长二人在腾冲战壕中的合影,亦待寻找。结合相关资料,可以推测腾冲战役的照片当时在中美军民间流传不少,而至今流传发现的并不多,尚待尽快抢救性发掘。(2)美国顾问拍成电影当时的美军顾问史塔尔中校(后曾任美国陆军部长、印第安那大学校长)特将攻城经过情形,补拍成电影,带回美国宣扬国军之英勇。史塔尔将军后来在我国时,不论公私场合,都一再表示他对阙将军的崇敬。民国五十年,他来台访问时,首先就电请国防部作战次长刘廉一将军(攻腾冲时任五十四率参谋长)邀请阏将军欢聚。他之所以对阙将军如此推崇,就是因为他目睹了腾冲战场上阙将军的卓越指挥及领导才能。注 来源同上。 原电影下落待查,根据毕世铣老先生回忆 ,攻城电影曾在腾冲商会放映,中途人多拥挤发生踩踏事件而终止。最近阙将军长孙阙光儒先生在美国收集到一分钟长攻打腾冲城新闻记录片,可能与该电影有关联性。1995年,晚年的史塔尔将军在一封发表在致美国《中印缅综合杂志》编辑中的信中写到:“我特别要提出强调的是,我在中国整个的经历,都与杰出的第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将军相关连,我将要另外专门写一篇文章,把他给描绘出来。他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卓越人物。”(3) “钢将军”之由来一举成名,钢将军的称号,在三十三年腾冲克复时,盛传中外。称阙汉骞将军为钢将军,其意思何在?其来何由?我得溯本追源,因为任何称号决非凭空而有。日本进攻缅甸滇西的五十六师团,为著名的山岳师团,五十四军围攻胜冲时搜获一四八联队藏重联队长的一册日记,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翻译如下:“以吾人配备之优良,官兵之勇敢,及在南洋作战之经验,凭怒江,高黎贡山之险要,本不应败而竟败!天意乎?人为乎?苟非遇劲敌阙汉骞将军,吾军决不会一败至此。前闻其在淞沪,粤北诸战役,作战异常顽强,吾初未信,今观果然。其基本队伍已调印度,犹坚强如此,强将手下无弱兵,彼真钢将军也!”其作战的坚强,从敌人的这段话中已表露无遗,钢将军三字当之确无愧。注:本文选自&钢将军阙汉骞&,由随军记者潘真1950年在台湾撰写。潘真引用翻译日军原文来源有待查考,其是否确切暂存待证。文中记述日军对中方将领的评价,预二师6团团长方诚在&八年抗战小史&的《结语。经验与教训中》写到:“情报方面,我主敌客,理应我灵敌滞.事实上,我军战斗序列,军队部署,师长以上主官之姓名及性格等,敌人都调查得非常详尽,且有相当正确(如在腾冲有某师营,虏获敌对我远征军师长以上主官姓名性格调查册一本,当中对第54军兼军长方天,批评有“刚正无私,铁面无情,与陈诚将军相若” 等语),对其他将领之批评有好有坏,我们对之不得不惊奇而敬佩。”另据日俘吉野孝公回国后作《腾越玉碎记》回忆,日军一直能破译国军无线电密码,某日获悉54军军长向上级陈言不要让士兵在艰苦的巷战中作无谓的牺牲。(4)滇西腾冲的歼敌大捷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三的淞沪大战;二十七年台儿庄大捷;二十八年九月,长沙第一次大捷,及以后的第二、第三次大捷;二十九年一月的粤北会战大捷;二月桂南昆仑关会战大捷;国军都曾给日寇致命的打击,显示我们已获得了军事国家的荣誉。但,整个地夺回重要外援门户重镇,彻底地歼灭敌军坚强之现代化军团的,则非滇西腾冲大捷莫属。这一战役,如果不是暂限于篇幅的话,是有相当的内容可资讲述的,因为我手头有拨公以当时的经验,写成的「敌前渡怒江——河川战」及「越过高黎贡山——山地战」夹叙夹论的两章著述;还有五十四军「滇西攻势作战日志」,自三十三年三月策划时起,至九月中旬会战结束止的影印本;又当年廖定藩将军,首越高黎贡山,凌晨突袭腾冲西面的桥头堡,销毁了腾冲敌人守军所有仰赖补给的弹药、武器、粮秣库后,方致其彻底失败的经过;曾多次讲与我听,我依次写出,并在「青岛日报」专栏连载了两周,文虽手头未曾保留,仍有深刻之印象。注:上文选自阙将军部属宋承书在1982年阙将军去世十周年于台湾所作纪念文章&气势磅礴,横扫千军&一文。文章原载台湾《湖南文献季刊》。由文中可知阙将军曾作《敌前渡怒江——河川战》〈〈越过高黎贡山——山地战〉〉两章, 至今原文不见,尚待查找。又可知宋承书本人在1946年或1947年〈青岛日报〉上据廖定藩团长口述撰有回忆腾冲战役的文章,有心人或能找到。(5)阙将军在董官村五老爷家的花厅曾做过抗日指挥部,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在他家住过三个月。身材魁梧的阙军长,每日都比士兵们起得早,天刚亮就起来跑操锻炼,董官村人看到阙军长不但有军人的英姿,还能写一笔很好的书法。阙军长有感于“西董”富商爱国爱乡的义举亲笔题了“乐善好施”的牌匾赠给他们。注 选自 :日保山日报《董家秘史》作者:杨晓芹)笔者也曾到第54军设过军部的董官村参观,在一个当年十一岁的孩子董家周眼里,阙将军是另一番样子。西董第四代子孙,董家老六董友薰(字南轩)的孙子董家周回忆说,高高大大的阙军长有时会从设于老五董友菊(字元庭)家的办公室穿过小门走到他家花厅来,坐在走廊的排椅上,赏花休息。有时掏出精致的手枪打院落里的栀子,他们一群小孩们围观惊呼将军的枪法神准,高兴的阙军长取出子弹,把手枪递给孩子们看稀奇。以商贾巨头闻名的董家四兄弟的子孙中,现多已迁居海内外各地,54军原军部董元庭家也是人去楼空,军长办公室的房间也不得而知,在董家周老先生的介绍中,犹可想象当日的忙碌热闹情景。《十一》腾冲战役54军群英谱(资料有限,欢迎补充)远征军司令长官 卫立煌 参谋长萧毅肃二十集团军总司令 霍揆彰 副总司令 方天陆军第五十三军军长军长周福成(辖116师,130师)陆军第五十四军参战营以上主官姓名表司令部:前兼军长:方天:七月二十五日奉令专任副总司令军长:阙汉骞:七月二十五日奉令由副军长调升副军长:叶佩高:九月一日由一九八师师长调升郑挺锋:兼任安兴师管区司令参谋长:刘廉一副参谋长:文锷军直属部队:特务营营长:萧华卿山炮营营长:吴润明:副营长王荫根代理战炮营营长:尹楚琳工兵营营长:汤子绳通信营营长:黄永禄辎一营营长:覃志新辎二营营长:杨国佐第二预备师:师长:顾葆裕副师长: 彭劢副师长:陶晋初参谋长:熊起厚:八月十日到第四团:团长:吴心庄第一营营长:卢福淼第二营营长:骆鹏第三营营长:陈佳谟第五团:团长 李颐 (九月十三日腾城战役阵亡)第一营营长:杨风虎第二营营长:刘基芳第三营营长:杨成章第六团:团长:方诚第一营营长:柳汉卿第二营营长:萧凝和第三营营长:易喜光第三十六师:师长:李志鹏副师长:朱振华、熊正诗参谋长:胡翼煊第一零六团:团长:谷宾第一营营长:曾中亮第二营营长:唐英伟第三营营长:周效武第一零七团:团长:麦劲东第一营营长:马佩曾第二营营长:王敬卿第三营营长:白国杰第一零八团:团长:李定陆第一营营长:毛咏庠第二营营长:朱兢涛第三营营长:裴丛第一九八师:师长 叶佩高九(九月一日调升副军长)刘金奎:(后升任)副师长:杨培德参谋长:杨丽岩第五九二团:团长:陶达纲第一营营长:宋逢桥第二营营长:周昆第三营营长:姚立功(阵亡)潘鑫(后调任)第五九三团:团长:廖定藩第一营营长:李春廷第二营营长:张程甫(阵亡)姚家增(后调任)第三营营长:吴耀垣阵亡后调任第五九四团:团长:覃子斌 (五月二十五日阵亡)董 铎 (后升充)第一营营长:鲁砥中(阵亡)刘翊华(后调任)第二营营长:郭镇楚第三营营长:副营长郭容高代理重迫炮二团团长:廖活民注:以上资料选自《戎马关山话当年-----陆军第54军史略》一书,台北1997年10月版。胡翼煊发行。腾冲战役的胜利是广大的将士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是所有参与战役者的光荣,也是民族的自豪。历史上国殇墓园以及其他几处将士墓都不同程度受过破坏,二十集团军牺牲将士现存可查名单约四千余人,希望各界关心,有机会补齐烈士名录。腾冲战役后,各级官兵脱离部队滞留腾冲流落滇西缅甸为民者数量较多,成为近年年社会关注的老兵现象。原198师593团副团长黄福荫先生健在,笔者于2008年曾作采访。原54军少校军医路珍楼也健在,笔者也曾采访。54军军需官阙启辉健在,笔者也曾电话采访。希望尚有更多当年抗战英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祝愿他们健康长寿幸福。首任军长霍揆彰,第一期毕业。别字嵩山,酃县(今炎陵县)人。父务农商,有耕田十余亩,年收获粮谷80石,自给尚余。本县西乡模范小学、县立初级中学、省立第三中学、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校官班、党政训练班第十九期、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毕业。曾任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校长一年。1924年春由湖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谢晋(时任湘军总司令部参谋)及刘况(时任湘军第五军司令部参谋)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排、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补充第一师第三团少校团附。第二十一师六十三团少校团附,北伐东路军第一军第二十一师六十三团第三营营长、团长。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1928年起任第十一师第三十二旅第六十四团上校团长,第十一师独立旅旅长。1931年1月任第十八军十四师补充旅少将旅长,同年9月任第十四师副师长。1933年9月任第十四师师长。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任西北第四集团军第六纵队指挥官。1937年5月授陆军中将,仍任第十四师师长。爆发后。任第五十四军军长,兼要塞指挥官。1939年7月任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兼警备司令。1942年3月任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次年秋移驻云南,加入。1944年冬任中国青年远征军编练总监部副监。1945年初任陆军第三方面军副司令官。同年5月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先后率部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滇西反击战诸役。其中淞沪抗战,率第五十四军于罗店一役重创日军精锐,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率七个军布防洞庭湖西岸,阻击并重创日军。1943年远征滇缅,率部攻克龙陵、,打通西南国防交通线,均战绩显著。获美国政府授予嘉猷勋章。1946年起任青年军编练总监部代理总监,青年军第六军军长,代理云南警备总司令,1946年7月因李、闻血案被免职。1947年11月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年底被任为第十六绥靖区司令官。1949年5月任第十一兵团司令官,湘赣鄂边绥靖总司令兼。同年秋到台湾,日在台北因脑溢血病逝世。著有《第二十集团军滕冲会战概要》等。台湾出版有《陆军中将霍揆彰(嵩山)先生生平事略》、《霍揆彰将军抗日活动纪要》等。霍揆彰在云南腾冲的抗日故事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今天我在这里讲一讲我们县的一位抗日名将霍揆彰在云南腾冲的抗日故事。霍揆彰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等许多抗日战争,为什么单挑腾冲之战来讲呢?一个理由:腾冲之战打得太艰难,打得太精彩了!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和香港凤凰台都做了中国远征军的纪实片,里面都有腾冲之战的内容,我发现两个台不约而同地用了“血”字来做标题,一个是“血色腾冲”,而另一个则是“血战腾冲”,足可以证明这场战斗的惨烈。首先呢,我还是将霍揆彰这个人物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再讲“腾冲之战”。霍揆彰是我县东风乡三口村人。出生于1901年,早年肄业于衡阳省立第三中学。说到肄业,有人会联想到是不是霍揆彰学习不努力、考试挂课了呀?其实,根据我的考证,霍揆彰没有毕业是因为家庭的原因,长辈与人结怨,官司打到县衙,霍家胜诉,但是仇家发誓要灭了霍揆彰,霍揆彰父亲得到消息后连夜派人到衡阳送信,我估计应该是沿现在的衡炎高速,一路狂奔到达衡阳,要霍揆彰先躲起来。没办法!霍揆彰先是跑到广州,在一个部队当了兵。那个时候不比现在,参军入伍还要体检、政审,你想当兵直接到部队就行了,很容易的。不久,霍揆彰的表兄李正华见到了霍揆彰,他说你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如其在这里当兵,不如到黄埔军校去试试?那里正在招人呢!&于是两人一起去应考。霍揆彰历来成绩优异,武功也十分了得,这样,非常顺当地就考进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霍揆彰读过中学,在家时就跟别人学过武打,擒拿格斗样样在行,身手确实不凡。所以在黄埔军校期间就出类拔萃,既是学员,又是武术教练。深得蒋介石、陈诚这些国民党高官的赏识。黄埔军校毕业后,霍揆彰的仕途一路滔滔,先后做过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等,就是我们下军旗那些棋子,除了地雷和炸弹,其他的他都干过。&1937年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到1940年,霍揆彰就担任了第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因闻一多、李公朴事件而去职。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那时候霍揆彰驻防云南,兼了云南省警备总司令。昆明有所著名的学校—西南联大,联大有两位知名的教授,一个叫闻一多,一个叫李公朴,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在学生中很有号召力,当时他们提出的“反迫害、反饥饿、反内战”的口号,得到全国的呼应。这两个人,在蒋介石是眼中钉、肉中刺啊!你这家伙,领着这班学生上街游行,不是作乱吗?威胁我的统治,那还了得!非干掉你不可!&于是,指示特务把闻一多、李公朴两位先生杀害了。这个麻烦就很大了!当时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声讨暗杀行为,强烈要求严惩凶手。为了平息事态,蒋介石假惺惺派了唐纵到云南查案。你想啊,指示暗杀闻一多、李公朴的肯定是国民党的高官,非你蒋介石、陈诚这些人物不可呀,霍揆彰顶多是个执行者啊!所以查来查去,没有一个结果,为了平息事态,只好把这笔帐算在霍揆彰身上了,蒋介石丢卒保车,把霍揆彰给免职了。后来很多人说霍揆彰是“代人受过”,是不是?现在还是个谜。但是我们从霍揆彰后来对蒋介石的不满情绪中大体了解到,霍揆彰是含冤的。1949年秋,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去了台湾。1953年3月,大概是农历的正月16日,几位炎陵籍的老乡到霍揆家为他过生日,霍揆彰百感交集,饭后不久就突发脑溢血病逝,终年五十二岁。分享到          (霍揆彰在腾冲指挥所)霍揆彰短暂的一生留给后人不同的评说。不管怎样,他指挥的“腾冲之战”为他描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翻开中国的战争史,“腾冲之战”无疑是一场可圈可点的战争。史料这样的评价:“腾冲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包括欧洲战场、亚洲战场,最成功的一次攻坚战。云南省腾冲县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从日寇铁蹄下收复的第一块失地,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三个月之后,日腾冲县城即被光复,腾冲抗战是滇缅会战的一部分,几万名中国军人在美军将士配合下进行焦土抗战,是中国战场上全歼日寇的光辉战例!那么,为什么要打“腾冲之战”呢?我想是这么几个理由:第一是夺回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供给线的需要。腾冲位于云南西部,与缅甸接壤,是中国面向南亚的桥头堡。腾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腾冲在滇西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滇缅公路的北线紧挨着腾冲向西延伸,到达密支那后就和中印公路接通。控制住腾冲城就等于控制了这两条运输大动脉,也意味着控制了滇西的全局。要占领怒江以西,首先要把腾冲控制。当时中国的东、北、南三个方向几乎都被日本封锁了。西线的陆上运输也由于“滇缅公路”被日本兵把持而中断。自从1942年春日本占领缅甸后差不多三年的时间里美国的援助物资到达中国的惟一途径就是经由喜马拉雅山空运。这是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航线——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最终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恶劣的气候加上日军的空中阻击使这条全长800多公里的空中交通线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程,在长达三年的艰苦飞行中,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飞行员近3000人,而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飞机残骸在雪峰间随处可见。第二是中国军队要报仇雪恨。1941年底,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分兵进犯东南亚各国。12月中旬,日军占领了缅甸最南端的城镇高东等地和三个机场,继而轰炸仰光,缅甸形势岌岌可危。英国为了挽救其在缅甸的危机,与中国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公路协定》。在美、英两国的建议下,于1942年元月初,成立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该战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缅甸,由蒋介石任总司令,美国将军史迪威任参谋长。1942年1月初,气焰嚣张的10万日军分三路入侵缅甸。缅甸战场上打响了大规模的保卫战。为了援助缅甸的反法西斯战争,同时也为了保卫滇缅公路,从2月16日起,我国派遣10万远征军奔赴缅甸。然而,事与愿违,因盟军指挥失策,协作不力,缅甸的战斗打得一塌糊涂,加之日军于日偷袭腊戍(shu)成功,切断了我方的后路,盟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由主动陷入被动,并上演了一出震撼世界的大悲剧——兵败“野人山”。&出征时浩浩荡荡的10万之众,仅残剩4万多人,那6万人多数不是在战斗中死伤,就是在溃败中被俘虏、被炸死、被饿死和被传染病夺去生命。于是,缅甸全境沦陷。远征军开始了惨烈的大败退。出去时的雄赳赳,回来时变成了灰溜溜。第三个原因是为了尽快解放铁蹄下的人民。日本鬼子驻守腾冲,经常到村子里骚扰,我们习惯上讲“鬼子进村”,无恶不做。和顺侨乡有一个村民叫寸长保,日寇叫他带路到中和,到了以后,叫寸长保找葱,找姜做饭,找来后就把他绑在树上,把他的心都挖出来炒着吃。日寇被游击队伏击了,他们也拿老百姓出气,抓了农民,用刀把裤子捅开,把路边的大竹子拉弯下来,拴上一根绳子,把捉到的人用匕首在肛门上划一个圈,挖出来,将其铨在绳子上,把竹子一放,把这个人吊起来,内脏全部拉出来。他们还把在中和抓到的远征军情报员,绑在树上晒太阳,不给吃不给喝,活活地饿死晒死,有的还用开水煮死。现在的滇西抗日博物馆里还留有当时煮人的油桶。可以想象,那场景是多么毛骨悚然啊,日本兵对中国人是多么的残忍!古往今来实在无法想象还有如此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的衣冠禽兽。所以现在你要到日本兵到过的地方去访一访,老百姓都是一个表情,什么表情呢?咬牙切齿!第四个原因是为了配合远征军的回程作战。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战败后,一部分随史迪威撤往印度,后来被称为驻印远征军,由孙立人为军长,这支部队后来被国际上称为X Force。另一部分撤往滇西,途经野人山。这些撤回滇西的远征军没有剩下多少人马,所以在1943年重新补员,重组成远征军战区。司令官由陈诚担任,继任卫立煌。下面有两个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湖南双峰人),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这支部队后来被称为Y Force。重新补员后共14个师,总兵力达16万余人。中国驻印军队,也已做好了战斗准备,于同年10月从印度阿萨姆省出发,反攻缅北日军,这样形成x+y,南北夹击日军的态势。第五个原因是为了得到美国的物资支持。这是蒋介石打的小算盘。对于滇西反击战,蒋介石起先是不情愿的,他担心兵败缅甸的悲剧重演,结果就一拖再拖,迟迟做不出决定。但是美国人很刁啊,好啊,你不想打是吧,那我的军用物资就送给愿意打的人。他们发出话来,结果四川的军阀,人称“西南王”的刘文辉,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四川大地主刘文彩的堂弟,就想领兵应战。但是,蒋介石怕到嘴巴边的肉掉到别人的嘴里,马上转变态度,应承下来。日,这是一个历史的时刻。怒江东岸的保山县马王屯,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召开了紧急会议。远征军的高级将领们都被紧急召集到这里来,到会的有美国顾问组组长窦恩准将,远征军所辖的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以及各军、师长。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向与会人员展示着一份电报,电文是蒋介石的参谋总长何应钦(qīn)签署的怒江攻势命令:“务必在5月11日向怒江以西攻击,不得再延宕(dang,延宕就是拖延的意思)!”。在会上,霍揆张作了“誓死抗击日寇,肉搏向前”的表态发言。卫立煌的作战方案是:宋希濂指挥11集团军为左翼,渡过怒江,直取松山龙陵。而霍揆彰指挥的20集团军为右翼,整个战斗分为三个阶段,就是渡过怒江后,翻越高黎贡山,进攻腾冲城。霍揆张的20集团军有53和54两个军,为了保证兵力,卫立煌从十一集团军调出36师和预备2师,划归20集团军参战。&53军军长是周福成、54军军长是方天,大约有兵力6万余人。而据守腾冲城的是日军第56师团步兵第148联队,队长是藏重康美,藏重康美当时是步兵大佐,相当于大校军衔。兵力只有6千多人。如果单从兵力来看,悬殊就很大。大约是10比1。从武器装备上看,日本军队略胜一筹,但是也不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那副穷酸相,中国远征军那时候已经有了美国的先进武器,尽管不多,但是很管用。比如说的那个火焰喷射器,能喷到100多米远的地方,威力够大的。但是日本兵是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