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主要因素有阳痿由哪些因素造成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当前我国失业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2007年第3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失业是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业现象, 就业压力巨大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问题之一,文章总计了我国失业的主要类型,分析了造成失业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失业问题的相应对策。 中国论文网 /2/view-385434.htm  关键词:失业;现状;就业政策      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业现象。从1993年,由于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开始突出,我国开始出现大的失业高峰,当年登记失业人员为420.1万人,失业率为2.6%。之后,失业率逐渐增长,到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失业人数已达800万人,截至2007年6月末,中国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8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时期,预计我国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到2010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预计将达13390万人。就业压力巨大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问题之一      一、 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失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上升,是当前中国失业问题面临的突出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原来潜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显性化,1.5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在逐步加快,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已经达到了8000万人,大大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目前国家公布的失业率只统计了城镇失业情况,并没有包括现在农村的1.5亿富余劳动力。如果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算入,我国失业率就要高达20%。    第二,下岗人数增长,是近年来出现的中国特色的严重失业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呈负相关。可是,中国近年来却出现了经济和失业双增的特色现象。目前失业下岗人员主要集中于经济欠发达和经济落后的省市。从下岗职工的行业分看,主要多集中于纺织、机械、冶金、电子等传统产业部门。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没有包括下岗职工,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    第三,城镇新生代隐性失业凸现。是当前中国失业面临的新问题。近年来,我国城镇初、高中毕业生未升学或就业的青年逐年增加,从“九五”计划末开始,一部分大学生也开始成为失业人员的组成部分,高校扩招后,更多的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又使这种局面更为严峻。1999年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的学生在2003年毕业,该年的毕业生比2002年增加了46.5%之多,导致大学生毕业压力异常巨大。据统计,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215万人,但一次就业率却只有70%,尚有63万大学毕业生未能落实就业岗位,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己达到420,比上年增加75万人,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净增82万人,毕业总数为2001年的将近4倍。      二 、我国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      造成当前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口相对过剩的失业。一国就业状况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平衡情况,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对于劳动力供给人口,国际上通常将15――64岁人口作为劳动年龄人口统计(我国通常是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按照这一指标,我国劳动力供给成逐年上升趋势。尽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实行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会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新增劳动力绝对数仍将大幅度增加。形成我国就业人员的过剩。   第二,体制性失业。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显性化。高失业率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实际上约为1.3亿人,按市场机制标准衡量,国有企业中大约有30%的冗员或“在职失业”者,即绝对人数在3000万以上。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这些隐蔽失业或迟或早会以显性失业者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公有制经济吸纳劳动就业能力不断下降并大量释放富余人员的现象。这使得公有制经济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数的比重迅速下降。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来劳动力的70%以上也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就业的。这意味着无论是提供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还是吸收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都已不足30%。   第三,结构调整对失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下半期,中国开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结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采用旧技术的领域,由于资本存量的调整,许多旧的工作岗位被淘汰,劳动力需求逐渐下降,当新增加就业岗位的规模和速度赶不上被淘汰的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时,就会出现失业现象。同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很多原来从事农业、工业的人员会向其他部门流动,在他们还没找到新的工作岗位时,这部份人也处于失业状态。   除了以上这些根本性的原因之外,就业环境恶化、就业质量下降,就业弹性持续下降,城市化进展迟缓等因素也是造成目前我国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三、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国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积极措施解决失业问题。   第一,将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所有宏观经济政策的终极目标之一, 也是现代所有国家经济发展追求的目的。因而,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力争做到充分就业。因此, 我国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要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管理体制,改革就业制度,对就业人员全部实行市场就业。要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合理布局,从政策和管理上引导劳动人口流入需要的行业和缺乏劳动力的行业,流入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解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错位问题。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信急网络系统,,扩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居民的生活保障程度,保持社会的稳定。通过劳动力供求信急的采集、传递,实现供求双方的沟通,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   第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拓展和扩大就业空间。首先,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就业率水平。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和“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优化发展能源工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提升轻纺工业水平,积极推进信息化,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丰富消费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等政策,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需求量。政府的政策导向将促进经济的合理布局和经济发展。其次,要进一步鼓励发展非公经济。近几年来,民营经济已成为吸收社会劳动力的重要支柱,而且在就业中显示出了相当的优势和就业潜力。为此,当前应该进一步营造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从法律上保护民间合法财产和民有资本,鼓励劳动者自己创造“饭碗”和规范雇用劳动关系。“十一五”期间我国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非公经济的大力发展:在政策上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而非仅仅是服务业;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第三,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首先,加快劳动制度改革,建立起全新的就业机制。要抓好市场化就业的方向和要求,改变传统的劳动管理制度,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的选人机制,使劳动者能通过市场机制和公平竞争原则获得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要建立灵活的用工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对新加入的劳动力,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新就业者的素质,另一方面可以缓冲就业压力,建立起劳动后备军队伍。其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性、公开性和竞争性,打破城乡隔离、条块分割以及既定的身份界限,建立起劳动者能够平等竞争、自行选择、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使劳动力能够真正通过市场就业,有效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再次,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目的是为了使劳动力就业具有可就业性,即提高就业能力。学习培训、就业、再学习再培训、再就业,应当是劳动者正常的生活轨迹。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一方面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能力所要求的,另一方面也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措施。国外一些国家通常也是通过对劳动力实行先培训后就业或就业培训一体化的办法,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从而缓解再就业矛盾。   第四,建立失业预警系统。目前由于我国相关统计系统建设滞后,统计数据失真严重,缺乏失业预测预警系统,因此还很难准确地把握总体经济增长率变化所带来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动和结构变化,更难以知道具体行业发展变化可能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增减,以致就业政策缺乏针对性。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就业问题的加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劳动力供求及其结构变化的预测预警系统,对劳动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各行业发展速度变动与劳动力供求关系、失业率的调控空间及预警线等进行前瞻性的预测预警。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艾青,杨兆兰.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原因探析[J]. 理论导刊, -83.   [2]王静敏,张平.关于失业保障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J].税务与经济,-55.   [3]李杨,陈璐.我国“新失业群体”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青年探索, -29.?   [4]刘旭东.我国失业治理对策中的悖论及反思[J].经济体制改革, -20.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4|
上传日期: 22:17:2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官方公共微信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失业的对策,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四风问题的原因分析,四风问题原因分析,失业的原因,造成失业的原因,失业问题,失业原因,大学生失业问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造成失业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