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事件从此改变中国到底是中国的功臣还是敌人

林彪发迹的漂亮一仗:用一个连打败了一个师_网易新闻
林彪发迹的漂亮一仗:用一个连打败了一个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928年春,朱、陈起义军趁军阀混战时机,在湖南进行了著名的“湘南起义”,震动全国。但军阀争夺不久就得到了平息,李宗仁入主湖南,他感受到来自湘南的强大威胁,派出第十七军李宜煊一个师进剿住扎在耒阳的朱、陈起义军。由于敌人来势迅猛,敌强我弱,敌进我退,朱、陈匆忙收缩分散在四处的部队来不及做任何抵抗就率主力撤走了。因走的太匆忙,没来得及通知林彪带领的一个连队,当时林彪驻扎在耒阳城东北十五公里的敖山庙一带,正在那里打土豪分田地、建农会搞农民运动。林彪因不知朱陈去向,找不到主力,不得已只能率领他那一个连的弟兄和已经发动起来的农民赤卫军,在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年轻时的林彪和毛泽东的合影
敌人轻易占领了耒阳后,发现在敖山庙一带还有少量起义军在活动,当即派一个团前去进剿。一个团的敌人向敖山庙奔袭过来。林彪果断决策打伏击战。他决定先放过前面2个营,集中兵力消灭敌人的后卫营。因为这种伏击战最具突然性,敌人易混乱,可趁敌人未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时就消灭敌人,而且自己不易吃亏,一旦打不好,可迅速撤离战场。
但打这种伏击战对指挥员和部队的要求都很高,事先须认真选择地形,既要保证隐蔽好部队,又不能离战场太远以保证战斗打响后能迅速接敌,使敌人不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特别是要在眼皮底下先把大队的敌人主力放过去,这对部队的素质要求甚高,对那些第一次参加这种战斗、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农军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沉不住气或走火暴露了目标,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可能变成自己送上门去被各方面都占优势的敌人所消灭。林彪还对火力进行了周密的分布配置,使自己一个连的火力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20岁的林彪在此充分显示了出色的组织和指挥才能。
战斗的发展与林彪的设想十分吻合。在战斗打响后的第一时间,林彪就指挥神枪手们一阵排枪打死了敌人的营长。后卫本来就比较麻痹,不如打先锋的警惕性高。敌人的后卫营做梦也没想到会遭到突然袭击,营长一死又失去了指挥,顿时乱作一团。在杀伤了一部分敌人之后,还未等敌人反应过来,林彪就指挥部队发起了冲锋,起义军的战士和手持梭镖农民自卫军一起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这个营的敌人还未来得及作象样的抵抗就糊里糊涂地被林彪轻而易举的消灭了。消灭了这个营,农民自卫军的装备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势力有所增强。
林彪的部队士气大振,立即乘势去追打前面的两个营。前面的敌人突然遭到来自身后的袭击一下也晕了头,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只能撤退,更重要的是林彪指挥部队来势凶猛,始终不给敌人从容应战的时间。敌人仓促之下的慌忙撤退乱了阵脚,林彪身先士卒带领部队乘势一路凶猛掩杀,将敌人击溃。在追击战中又消灭了不少敌人,只有跑的快一些的敌人才惊慌失措地逃进了耒阳县城。连续两战获胜,林彪所部士气大振,当地人民纷纷要求配合红军一股作气夺回耒阳城。
林彪认真分析了敌情,认为敌人虽然有一个师的兵力,但从广西到湖南,地形民情不熟,又刚打了败仗,正在惊慌失措之际。我们虽然只有一个连,但士气高涨,还有群众的配合,可以出奇制胜。他决定攻打耒阳,打出威风。林彪布置了一千多赤卫队员和敖山庙的两千名农民自卫军由城东,南,西三面围攻敌人,制造声势,混乱敌人,自己率领二连担任突击队,向敌人发起突然袭击。同时派一部分农军混入耒阳城中杀人放火里应外合。
另一方面,林彪也很清醒,意识到也不能把敌人逼上死路作困兽犹斗,因为那样凭我方的力量是打不过敌人的,而要放一条生路让其逃跑,以便在敌人撤退时在追击中打击敌人,这样才可能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战果。战局的发展与林彪的预想又一次十分吻合。敌人果然以为红军大部队反攻,仓促弃城逃跑,红军乘敌人混乱,经过一夜激战,把一个师的敌人被打的落花流水,抱头鼠窜,耒阳城重新获得解放。红二连乘胜猛追,在追歼战中又消灭了一部分敌人。
耒阳战役,威镇三湘。林彪就是这样,在中国革命尚处在低潮的时刻,在失去主力的情况下,用一个连创造了歼灭一个营,击溃一个团,打败一个师的神化。重占耒阳,迎回起义军主力。朱、陈二位怎么也没想到,留在敌后的林彪能用一个连把一个师的敌人打的狼狈不堪,很快提林彪当了营长,一颗耀眼的新星开始在红军中升起。不过,这件事也可能使林彪产生了一点傲气,朱、陈在林彪心目中的威信也多少有些降低,这也许是后来在朱、陈与毛泽东的争论中林彪毫不犹豫支持毛泽东的一个潜在原因。他那时毕竟才刚满20岁,太年轻了。
本文来源:威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解放战争期间的林彪:四野的荣耀,是狐狸又是老虎&(3)
日13:39&&&
E-mail推荐:
  是狐狸又是老虎  林彪不抽烟,不喝酒(必要场合象征性喝点。据说在苏联养伤期间,一次斯大林敬酒,他也拒绝了),不讲吃,不讲穿。那个时代,那种环境,共产党人喜爱的各种文体活动,他也不感兴趣。像延安时期非常盛行的跳舞,他只是偶尔露一下面,一会儿就没影了。从朱老总到士兵都喜欢的打篮球,他看都不看一眼。  林彪崇尚进攻。  辽沈战役是进攻,平津战役是进攻,衡宝战役是进攻,海南岛战役是进攻,只有进攻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是最简单的常识了。  问题在于敌强我弱时,林彪依然强调进攻。不是那种死打硬拼的攻城拔寨式的进攻,而是运动战的进攻,是由我选择时间、地点、作战方式的进攻,像平型关战斗那样,像秀水河子战斗那样。  从辽西退到辽北,林彪不是不打,而是不和敌人硬打,要在被动中寻求主动。再大的敌人也有薄弱之处,林彪专拣这种地方下手,一有机会就会像鲨鱼闻到血腥一样扑上去。而当敌人占领的地盘多了,战线拉长了,兵力分散了,这种机会就更多了。  辽沈战役,那个精锐的廖耀湘兵团,出沈阳后就在辽西徘徊、转悠。吃够了围城打援的苦头,唯恐有去无回,结果仍是有去无回。  在组织指挥上,林彪不拘一格。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大军,有时全凭一个脑袋调度指挥,有时临时指定局部战场指挥员,有时越级指挥到师、团。衡宝战役打成围歼战时,后来的部队要听从先到的部队指挥,先到的团长、师长,可以给师长、军长下达命令、布置任务。因时因地因敌情而宜,怎么便利怎么来。  林彪有时是狐狸,有时是老虎,更多的时候既是狐狸,又是老虎。  纵览林彪决策、指挥的战斗、战役,多是以智取胜打巧仗,较少硬碰硬的死拼仗。  林彪个头不高,纤弱文静,许多老人说他像个大姑娘(据说,当年延安高层领导中,许多人有外号,林彪就叫“大姑娘”),绝少大将军的八面威风。他又难得批评人,从不训斥人,从无脏话,从不骂人,这在那一代将帅中是极少的,却是不怒而威。  衡宝战役后,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到衡阳采访林彪。  首先询问对当前敌人及白崇禧的看法,接着请林彪介绍四野的战斗历程。林彪本人当然也是西氏中国之行的重要采访对象,可在历时4个小时采访中,关于自己二十多年的战斗生活,林彪只讲了5分钟、几句话。  不爱讲自己的林彪,孤独而不寂寞的林彪,除了口述电报,平时难得说句话,有时一天都没句话。可在战术和战斗作风上,这位中国最年轻的野战军司令却有个“婆婆嘴”,各种场合有机会就“叨叨”,滔滔不绝,苦口婆心,唯恐你记不住,不明白。  怕光怕风怕水  怕光怕风怕水  衡宝大捷,近一个月忙得团团转的司令部参谋人员,这下子可喘了口气。有人提出要去东湖风景区看看,林彪不但立即应允,自己也去了。东湖边摆摊卖水果的挺多,有人买些梨,用顶草帽装着,林彪也吃了一个。  从东北到江南,各地包括水果在内的各种土特产吃食很多,缴获的洋吃食也不少,像各种美国罐头、饼干、糖果、咖啡、酒呀什么的。林彪对进口的东西好像没兴趣,或者说没这心思,一天除了三顿饭,就是嚼炒黄豆,别的看都不看一眼。饭量也小,有人形容为“吃猫食”。这回竟然吃了个梨,显然心情很好。  回到“林彪100号”就拉开肚子了,折腾了大半宿,医生也忙活了大半宿,第二天下午好歹才算止住了。  从此,林彪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拉肚子了。  期合刊《人民画报》上,林彪捧读《毛泽东选集》的照片,第一次把他那个光秃秃的头顶亮给了世界。  即便是在毛家湾家里,除照顾林彪生活的内勤外,身边其他工作人员也没见他有不戴帽子的时候。这时是为了遮掩头上过度的拔顶,而l925年考入黄埔后是因为军人着装规定。至于从军前也总爱戴顶帽子,则是小时患过头癣,留下一些秃疤。  在延安为林彪看过病的一位老人说,林彪消化不良,有口臭。平型关战斗前,在太原,林彪还为此看过医生。  一位曾任红4军参谋、红1军团科长的老人说,在江西时,他曾3次见到林彪坐在那儿,站起来腿脚突然就不好使了,有两次还栽倒了。一次正赶上敌人来攻,他和警卫员架起林彪跑,跑出几十米那腿脚就好使了,还挺有劲的。  老人说,那时林彪很少踱步,就坐在那儿看地图、思考。坐着好好的,站起来怎么就不行了呢?坐久了,脚麻了,那也不能倒呀?枪一响,别说脚麻,就是腿中弹了,那人也常会跑上一阵子。是不是考虑问题久了,精神高度集中,造成神经过度紧张,表现在腿上了,一时间就不好使了?怪人得怪病,说不明白。  有老人说,别看林彪个头不高,瞅着也挺单薄,其实体质挺好,挺结实的。平型关战前看地形,雨天,上山下坡,边走边看边琢磨,有的人都跟不上他。  许多老人说,就是平型关战斗近半年后,在隰县,晋军那一枪把林彪打坏了。  那是一阵排子枪,独独打中走在前面的115师师长。  这是林彪第五次负伤。  子弹从背后打进,从胸前出来,击中肺部,流血挺多。先送延安治疗,后来又到苏联疗养,据说发现骨髓神经受伤,结个疤,造成植物神经紊乱。据说这种病人喜静、怕光,且病情会因年龄增长及感冒、发烧而加剧。  抗战胜利后出现在东北战场的林彪,除脸色苍白外,别的看上去挺好。但是,以往脸上有时出现的红晕,自那阵排子枪后,已经永远不复出现了。  从四平撤退到舒兰时,林彪病了,交感神经发炎,发烧不退。  四平保卫战后,有的部队被隔在敌后,有的被打散了,有的叛变了。一路北撤,每到一地,林彪第一件事就是与各部联系。从九台出发前,林彪要秘书季中权通知参谋处,让机要组和电台乘汽车一起走。结果,到了舒兰,电台人挑马驭还未到。  林彪脸色煞白,到参谋处长李作鹏住处。后来东北野战军有名的“大烧锅”(烧锅即酿酒作坊)李作鹏,正和几个人坐在炕上喝酒。林彪也不说话,双手抓住桌沿一掀,稀里哗啦桌子翻了,又抓起炕上的行李什么的,朝李作鹏等人一通砸。  大家全蒙了、傻了。  四平保卫战打得那样苦,林彪又那么累,再加上当时内外局势那种巨大的压力,那身体就支撑不住了。人病了就烦躁,林彪就一反常态的歇斯底里了。  有老人说,我们这些人跟林彪也不是一天半天了,有的都有十来年了,什么时候见过林彪这样子呀?像长征中的湘江之战,那也是千钧一发,急得火上房,林彪依然沉静得很。他这个人没有不着急的时候,也没有着急的时候,脑子里永远在转,思路从来不乱。而这次显然是有些乱了方寸,虽然一会儿就恢复常态了。  建国后,特别是“九?一三”后,听说林彪有许多“怪病”,怕光、怕风、怕水,听到水声就要拉肚子,一些老人觉得林彪舒兰那次发作,是一种病态。  有人说,现在想来,林彪在东北就有点怕光了,好像就从舒兰那次感冒之后。那时就觉得这人有点怪,没人想到这是病,更不可能想到隰县晋军的那阵排子枪。  在东北就常看药书,并给自己开药方的林彪,据说直到“九?一三”前还念念不忘这个梨,一拉肚子就提到这个梨,怨自己吃了一个梨。(张正隆,摘自《枪杆子1949》,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责任编辑:孙琳(实习))
我要发表留言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历次党代会
“我和我的祖国”网上有奖知识竞赛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马双有:对林彪最错误的一次任命
来源:共识网
  共识网logo
  艺术批评
  English
  旧版入口
  字号:大中小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现代 > 正文
  马双有:对林彪最错误的一次任命
   11:11:38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 作者:马双有
  我要评论点击:1155次
  论功劳,论级别,论地位,论声望,在1958年的八届五中全会上,要在政治局委员中选拔一人进入政治局常委、担任中央副主席,毫无疑问应当是彭德怀,而不是林彪!
  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八届五中全会。全会公报仅寥寥数语,公布了新的人事任命:全会增补林彪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政治局常委;选柯庆施、李井泉、谭震林为政治局委员,陈伯达为《红旗》杂志总编辑等等。
  愚认为,这是中共历史上错误最严重的一次任命,也是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危害的一次任命!
  柯庆施、李井泉这些封疆大员骤然被任命为政治局委员,陈伯达被任命为中央核心杂志《红旗》总编辑,与他们思想偏激,一贯极左,善于浮夸,极力迎合上意,鼓吹个人崇拜有关。毛泽东就是要利用这些极左大将做开路先锋,为发动大跃进扫清障碍。他们在鼓吹极左方面确实有不俗的“表现”。他们的被提拔,从历史上说,从民心上说,确实是错误的;但是,就当时的大环境说,还有一定“道理”。这里暂且不表。单说说提拔林彪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林彪和彭德怀一样,在战争年代都是毛泽东最为倚重的将才。由于他肯动脑筋,善于指挥,往往出奇制胜,屡立战功,20岁出头就被任命为军长、军团长。尤其是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林彪被任命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更是一次大胆破格的任命――仅仅是中央委员的林彪,麾下竟然有一批政治局委员,如陈云、高岗、彭真、张闻天等一批重量级的革命家,都成了林彪的下级。林彪不负众望,指挥若定,纵横捭阖,三年解放了东北,三大战役指挥了两个,又挥师南下,解放了大半个中国,从长白山一直打到了海南岛。林彪的巨大成功当然离不开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任命林彪为东北党政军“一把手”,可谓棋高一着,慧眼识珠,知人善任。毛泽东这一次对林彪的大胆破格任用,在党史、军史上被传为佳话,很少有人非议。
  建国后,林彪由于反对出兵抗美援朝,拒绝出任抗美援朝司令,一度受到冷落,坐了几年冷板凳。尽管如此,毛泽东仍然念其战功卓著,在1955年左右,任命他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授予他十大元帅,排名第三。在七届五中全会上,任命他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至此,林彪可谓功成名就,船到码头车到站了。以他的功劳和资历,以他的政治素质,以他的身体多病以及建国后长期病休的状况,跃升到这样的地位已经很不错了,林彪也应该满意了。
  但是,毛泽东却替林彪不满意,还要让林彪再往上升。在高岗案件中,林彪曾对安子文私拟政治局委员名单中“有薄无林”十分恼怒,在给中央领导的电话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一度支持高岗倒刘。后来高岗倒了,涉入高岗案的林彪立即抽身,不仅脱掉了干系,而且地位不断蹿升,一顶顶耀眼的官帽戴在了头顶。毛泽东还想将更大的官帽戴在这位“长期病号”的头上,竟让他升为中央副主席,地位超过彭德怀!
  这一次任命,在中共党史和政坛上造成了严重的失衡,形成了严重的不公,对以后的党心和民心、革命和建设产生了严重不利的影响。
  因为,在八届五中全会上,最应该提拔的、最应该进入中央常委的是彭德怀,而不是林彪!
  彭德怀在战争年代的战功,不亚于林彪。在井冈山红军时代,在长征年代,二人都是独当一面、能征惯战的大将,可谓并列双峰。在八年抗战中,林彪在平型关战役后出国养伤多年,而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浴血抗敌8年,八路军由4万多人发展成百万大军,其功臣名将不可胜数,但彭德怀无疑居首功。此时彭德怀的功绩和威望已经远超林彪。在1945年七大后,彭德怀就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参谋长。而林彪只是中央委员、军委委员。
  解放战争中,彭德怀以解放军副总司令身份兼任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率领不到3万人马,将胡宗南的30多万人马打得落花流水,收复西北五省,解放的土地面积在各野战军中名列第一。当然林彪率领的第四野战军,由最初的10人马发展为百万大军,三大战役有其二,消灭敌人、发展兵力均居第一。这是林彪一生最辉煌的战绩。不少人据此认为林彪战功当居第一,也不无道理。
  这与毛泽东的大胆任用有关,也与当时的政治和地理环境有关。如果让彭德怀出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和罗荣桓搭档,他也能创造出同样的战绩;如果让林彪出任第一野战军司令员,他也能做出彭德怀那样的业绩。
  归纳彭德怀和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功劳,亦即“打江山”的功劳,二人不分高下,难论伯仲。
  然而在建国后的1950年,彭德怀出任抗美援朝司令,率领百万大军在异国他乡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联合国军)浴血作战三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打败了强敌,实现了作战目标。受到了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高度赞誉,一致称他为“大英雄”;邓小平后来称其为“国际上著名军事家”。1953年,彭德怀载誉归国后担任国防部长,主持中央军委工作。5年来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就在彭德怀日夜操劳、屡建功勋的8年间,林彪却一直在休息、养病。不管他的病情是真是假,是重是轻,8年来闭门不出,寸功未建,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此时论战功,彭德怀已远远超过林彪。在十大元帅中,彭德怀排名第二,林彪名列第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更主要的是,要论在党内、军内的地位,林彪自井冈山以来,一直在彭德怀之下,一直是彭德怀的下级。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彭德怀是八路军副总指挥,林彪是115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林彪是一个方面军司令。七大以来,一直到1958年,彭德怀一直是政治局委员;林彪在七大以来一直是中央委员,在养病的1955年,才被提拔为政治局委员。
  所以,论功劳,论级别,论地位,论声望,在1958年的八届五中全会上,要在政治局委员中选拔一人进入政治局常委、担任中央副主席,毫无疑问应当是彭德怀,而不是林彪!如果党中央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让与会的中央委员充分讨论,发扬民主,进行投票选举,大家肯定会一致投票推举彭德怀进入常委,很少有人投林彪的票。作为中央最高领导和决策者,也应该顺从民意,论功行赏,根据二人的功劳、声望等条件,选拔彭德怀进入常委、副主席,这样才能体现任人唯贤、公平公正的原则,从而避免官场失衡,避免某些人心理失衡,给国家的事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中央领导心知肚明的。林彪的身体衰弱,多病缠身,根本承担不了繁忙紧张的工作任务。建国八年多来一直闭门养病,就是明证。而彭德怀身体素质极好,身强力壮,善于吃苦耐劳,经得起风雨摔打,能承担千斤重担。从这方面考虑,中央要为国选才,一定要选拔彭德怀,而给林彪发“转业费”,让他长期病休,什么时候病好了再出来工作。
  这一点,他的老搭档罗荣桓最了解。庐山会议后期,当毛泽东决定罢免彭德怀,让林彪担任国防部长、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并将此决定征求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意见时,对林彪状况最熟悉的罗荣桓即刻在电话中回复:林彪长期有病,一直休养,不适宜担任国防部长繁重工作。建议让贺龙同志出任此职,主持军委工作……林彪由此对罗荣桓怀恨在心,毛泽东当然也没有听罗荣桓的。但罗荣桓说的完全符合事实。林彪后来担任要职后果然长期请病假,中央只得让贺龙主持军委工作,以致闹得几位将帅矛盾重重,林彪野心勃发,竟然对罗荣桓、贺龙、罗瑞卿大打出手,制造了几起惊天冤案!
  但是,我们党的八届五中全会,竟然选拔林彪当了常委、副主席,而将功劳、名望、身体状况都在林彪之上的彭德怀,搁置一旁![page]
  从表面看,选拔林彪是中央委员会的集体决定、民主选拔的,实际上是一个人在操纵!假如毛泽东没有出席这次会议,放手让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中的任何一个人来主持会议,真正搞民主选举,真正搞民主集中制,选举的结果肯定是彭德怀,不可能是林彪!
  这一点林彪心里最清楚。他在笔记中私下写道:“要把大拥大顺作为总诀,要仿恩之于马,斯之于列,蒋之于孙,跟着转,乃大窍门所在;要亦步亦趋,得一人而得天下。”只要瞄准毛泽东一人,就能青云直上,得其所愿。所以,在以后12年的执政生涯中,在他的眼里,没有真理,没有是非,没有实事求是,一切以毛泽东的是非为是非,一切以毛泽东马首是瞻。
  在1958年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为何非要不按常理提拔林彪,而舍弃彭德怀呢?
  有人说,这是毛、彭在历史上有恩怨。有人总结出彭德怀和毛泽东的“八大冲突”,说明彭和毛在历史上矛盾不断。但林彪和毛泽东在历史上也是纠葛不少,有人总结出林和毛“九大冲突”。为什么毛在林彪养病8年后“相中”了他?
  有人说,这是因为彭德怀陷入了高岗案件,和高岗走得近,关系密切。其实,林彪和高岗的关系不亚于彭德怀,二人多次在一起议论中央领导人事关系,林彪曾当着高岗的面猛烈抨击中央用人不公。所以毛泽东弃彭而用林,不能说是因为高岗案件。
  有人说,彭德怀抗美援朝立下大功,有功高盖主之嫌。后来在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时,不请示,不汇报,引起毛泽东的不满。但是,以彭德怀的性格,不可能在立了大功后会骄横跋扈,越级擅权。党史、军史上也没有记载彭德怀在何时何事上有跋扈越权行为。
  然而,有一个事实令人难忘。1959年4月,在庐山会议之前的上海会议(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指名道姓批评了一批中央领导后,对彭德怀说:你是恨死了我的,不是恨死也是若干的恨。我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后来在不同场合又说,要防止党内发生分裂,就是指彭德怀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毛泽东如此“恨死”彭德怀,原因何在?
  愚以为,这不是历史恩怨,而是现实矛盾。1958年前后,大跃进之初,毛泽东最需要个人崇拜。为了实现“超英赶美”的“军令状”,为了实现早日建成社会主义、跨入共产主义的宏大理想,毛泽东多年来一直和右倾保守的“反冒进”作斗争,一直主张冒进、冒进直至“大跃进”。刘少奇、周恩来、陈云背着自己搞“反冒进”,已经被自己批得鼻青脸肿,低头认罪。但是,这几位表面对自己臣服的大将是否心悦诚服,真正拥护大跃进?还不能打包票。现在他极需要个人崇拜,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来推行自己的正确路线(实际是错误的极左路线)。
  论功劳论声望,应该提拔彭德怀进入常委,但是这个缺乏政治头脑的“炮筒子”,恰恰是反对个人崇拜的死对头。他见了面直呼“老毛”、粗声野气、不讲礼貌也就罢了,但是作为国防部长,他竟然不让战士们唱《东方红》,不让群众喊“毛主席万岁”;就连《士兵训练条例》中“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这样的句子,他也当众表示质疑,说是“难道没有毛主席的领导,部队就不搞训练了?”如果党的高级干部都像彭德怀一样,领袖的尊严何在?错误的个人崇拜应当反对,但正确的个人崇拜必须坚持。没有个人崇拜,如何反对刘周陈的“反冒进”?如何发动亘古未有的大跃进?
  所以,为了树立个人崇拜,彭德怀不仅不能提拔重用,瞅机会还要将他打下去!而战功可以和彭德怀并列的林彪,恰是可用之才,瞅机会可以取代彭德怀执掌军权。
  林彪在战争年代虽然和自己闹过矛盾,自己曾批评他:“你是个娃娃,懂得什么!”抗美援朝时竟抗命不遵。但是,林彪善于动脑,心眼灵活,眼光精准,好几次在危难之际帮助了自己。尤其是在井冈山时期的“朱毛之争”不可开交之时,由于林彪的支持使自己稳操胜券。更何况,在建国后他拒绝出征、称病休养这近10年间,他的地位不断上升,他也一定知道,是毛泽东没有忘了他!现在,骤然将其提拔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他能不感激涕零,誓死效忠?以后高举个人崇拜的大旗,不就可以依靠林彪了吗?
  但是,这样提拔林彪,对彭德怀是严重的不公平,对那些殚精竭虑、日夜为国操劳的高干们是一次挫伤,朱德、刘少奇这些元老们肯定有非议,但所有这些都顾不得了!毛泽东利用历史形成的巨大威望,更利用几次“反冒进”大获全胜的余威,一提出提拔林彪,常委们肯定顺利通过,中央委员也都顺水推舟,蜗居10年、寸功未建的林彪就这样越过彭德怀,一跃登上副主席的宝座!
  此次对林彪的错误任命,带来的最大的恶果,就是刺激了林彪的野心和邪念,使林彪的性格发生了扭曲,不仅给他本人带来了不光彩的一面,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悲剧。
  林彪在战争年代,是肯动脑、有眼光、求真理、讲实效的。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是绝不盲从的。譬如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在长征时提出“不走弓背走弓弦”的问题,要求改变前线领导、让彭德怀代替毛泽东指挥的问题;在东北时提出暂时不打锦州打长春的问题;在抗美援朝时提出不要出兵朝鲜,可在东北陈重兵“示敌于形”的问题,等等。这些意见不一定都正确,但却显示了善于动脑、绝不盲从、求真务实的性格。
  但是,自从这一次错误的任命以后,林彪的性格变了。他眼前明摆着的是,一个干部能不能被提拔,不在于工作多少,功劳大小,而在于是否能得到领袖的青睐,领袖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袖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不服不行!从此后,林彪就一门心思研究“O龙术”,揣摩毛泽东的心思。
  年间的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发动批判彭德怀的斗争,林彪作为“救兵”火速登上庐山,在批判彭德怀的发言中果然大显身手,出语惊人,直击要害,给彭德怀扣上“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大帽子,为批彭定了调子。在一次中央委员会议上揭批彭德怀,一下讲了3个小时,句句似刀,直刺彭德怀,而又处处不忘维护毛主席。毛泽东当然十分感动,觉得在一年多前的八届五中全会上昧着良心,破格提拔林彪果然有了回报,在大感欣慰的同时,心里有点发虚。他派曾希圣去探问彭德怀:“你是否对去年中央任命林彪同志为中央副主席感到不满意、不服气呀?”
  彭德怀感到莫名其妙,但从侧面显示了毛泽东的心虚和猜疑,一年多在心头念念不忘。我们还可以从八届五中全会的形式上感到毛泽东的心病。这次全会的公报,竟然仅寥寥百十个字。之前和之后的所有中央全会公报,大都是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几大常委要轮流讲话,发出的号召、作出的指示一套一套的。而这次全会公报只公布了人事任命。据说全会决定了人事任命后即戛然而止,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悄悄地到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了。从这些反常的动作上可以看出,毛泽东故意舍弃彭德怀、提拔林彪后难以言传的心结。
  有人说,八届五中全会之前已经召开了八大二次会议,一些重大事项已经解决了,五中全会就不需要说什么了。其实,我们党增添了一位中央副主席,增添了三位政治局委员,这不是可喜可贺的大事件吗?这不是应当在全国党代会上大张旗鼓地让全体代表们热烈讨论一番、赞颂一番,以示庆贺吗?毛泽东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悄悄地在全会上作了任命。这又说明了什么?
  庐山会议结束,毛泽东论功行赏,立下头功的林彪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完全取代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这样,林彪在党内是中央常委、中央副主席,在军队内是第一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既有地位,又有实权,可谓位高权重,炙手可热。而在军内地位极高的朱德,由于同情彭德怀,被降为军委委员,彭德怀连委员也不是。在紧接着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斗罢彭德怀,转而斗朱德,对着1000多名军官,指斥朱德:“你也是一个野心家!你没有当过一天总司令,我们的总司令一直是毛主席!”
  林彪是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时期一手提拔起来的爱将,此时为何竟敢如此胆大绝情,翻脸不认人?当然身后有毛泽东的支持。但一个关键因素是,八届五中全会错误的任命,加上庐山会议错误的提拔,扭曲了他的心灵,刺激了他的野心。几十年来一直是军委第一副主席、最高统帅的朱德,因为几句话不投机,竟被降为委员;而林彪因为几句话说得带劲,符合朕心,竟被提拔为第一副主席。能不让林彪激动发狂吗?清除了十大元帅的前两名元帅,排名第三的林彪不就成了老子天下第一了吗?
  庐山会议后,初掌军委大权的林彪,不是在做好工作上下功夫,而是在继续揣摩领袖的心思上下功夫。一改彭德怀的做法――彭德怀反对个人崇拜,他偏要竭力鼓吹个人崇拜;彭德怀反对突出政治,他偏要大力突出政治;彭德怀不要学习毛著,他偏要推动学习毛著。他上任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高举党的总路线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红旗阔步前进》,旗帜鲜明支持毛泽东及其大跃进。接着又连续发明了“捷径论”“顶峰论”“天才论”“活学活用论”,提出了“四个第一”“三八作风”等,在“造神”运动中大出风头。
  林彪尤其让人诟病的是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大跃进三年,遭到惨重失败;毛泽东在大跃进中,尤其在庐山会议上的一系列讲话,几乎全部落空,无数的豪言壮语都成了不堪回首的笑谈。在这个党史上最大的会议上,刘少奇同诸位领导都纷纷检讨自己的失误,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有些人提出毛主席也有错误,毛主席也应该检讨。这让一向英明伟大的领袖有点灰溜溜的感觉。在这关键时刻,林彪竟发表一篇吹捧毛泽东的讲话。称毛主席是一贯正确的。他突出的优点是实际,总是与实际八九不离十,总在实际周围,围绕着实际,不脱离实际。过去搞得好的时候,正是毛主席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凡是毛主席思想不受尊重,受到干扰时,就会出毛病。大跃进出了一些乱子,就是有些人没有很好执行毛主席的思想。
  林彪的这番讲话,完全是颠倒黑白,歪曲事实,让知情的干部嗤之以鼻,让受苦的百姓欲哭无泪。但我们的领袖却大感兴奋,信心倍增,批示让全国人民学习林彪讲话。
  林彪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做这样的讲话?以林彪的灵性,即使道听途说也要知道一些大跃进灾难和原因,他也一定知道发动大跃进的毛泽东应当承担什么责任。他之所以要昧着良心不说真话,尽说假话,极力奉承毛主席,就是以前错误的提拔刺激他产生了邪念,他知道毛泽东力排众议提拔他的用意是什么,他从说假话中尝到了甜头,他从直言不讳的彭德怀身上吸取了教训。
  假如没有林彪的这个讲话,中央领导都照刘少奇的样子沉痛检讨大跃进的失误,把北戴河会议到庐山会议的一系列中央文件认真清理一下,把各位领导的一系列讲话认真反思一下,把各位领导应当承担的责任划分一下,加大纠错、调整和改革的力度,那样,中国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以后就不可能发生大的折腾。
  可惜有了林彪的这个讲话,使毛泽东灰溜溜的心情一扫而光,一种巨大的权威感、领袖感、优越感在心头升腾起来。他不但不想进一步检讨自己的失误,反而对那些要求自己检讨和承担责任的领导“憋了一肚子气”,准备伺机将他们打倒。在几个月后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开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不断挥舞阶级斗争大棒,痛击“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人又开始向毛主席低头认错了;他们竟然都检讨说,在七千人大会上,在西楼会议上,我们把大跃进的错误估计得太严重了,我们讲黑暗太多了!我们不该支持包产到户。还是领袖英明,我们不断犯错……
  毛泽东在犯了大跃进这样重大错误后,为什么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如此底气十足,睥睨群僚?为什么一挥舞阶级斗争大棒,就能使这么多政治家革命家俯首帖耳?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执掌军权的林彪讲话支持了他,吹捧了他,使他又恢复了“英明伟大”的形象。而林彪讲话的邪念,都源自于对他错误的提拔上。
  那么,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被毛泽东提拔为排名第二的副主席,取代了刘少奇的地位;在九大上又被定为“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这些重大的任命是不是错误的任命呢?
  从整体历史上和党心民心上说,这当然是错误的任命。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刘少奇被打倒的罪名是莫名其妙的,林彪的政治才能和治国经验肯定不如刘少奇。但是,从当时的大环境来说,林彪在60年代“高举”“紧跟”、在突出政治、学习毛著、大搞个人崇拜等方面,可谓独树一帜,无人可比;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已经埋下了刘少奇下台、林彪上台的伏笔,又经过几年的奋斗,风头强劲的林彪取代刘少奇当接班人,可谓呼之欲出,水到渠成。又经过文革头几年大刀阔斧,横扫一切,林彪登上权力顶峰,也是顺理成章,“众望所归”。所以,文革前期对林彪的两次任命,不能算“错误”。在九大那样的环境里,无论如何发扬“民主”选举二把手接班人,当然是非林彪莫属!
  毛泽东对林彪的错误任命,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次,还是1958年八届五中全会的任命。这次错误的任命,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不仅为祸国殃民的大跃进的埋下了祸端,也为冤狱遍地的文化大革命埋下了祸根!
(来源:共识网)
(责任编辑:赵本军 UC001)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彪不死中国会怎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