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佛我不要不要是什么意思思

南怀瑾老师讲述:学佛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气
就像我说许多学佛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有同学讲电话,跟对方说要“供养”什么东西,我在一旁听了就骂,讲什么“供养”,讲把东西给了人就是了嘛,偏要用“供养”,为什么满口佛话。学佛久了以后,讲起话来就用另外一套术语,这就是学佛不通。
大乘菩萨学通了的,嘴里没有这些术语。什么“般若”、“供养”、“布施”、“因缘”都是术语,你跟不懂的人就不能用这套,要用普通的话来讲。很多朋友对我说,来这里跟你聊聊很好玩,可是你那些学生不正常。我说,对!这些学生不正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非要作个庄严的样子出来不可,多讨厌!所以社会常看我们这一群人是疯子。
学了佛法容易被法困住的,任何一行干久了就有职业病。像我当老师当久了,就爱骂人了,看人都不对劲。我一出去到外面就随和得很,像前一次,人家一定要请我吃饭,还请了教育部的次长作陪。吃完了饭,这位次长对我说,“老师啊!我学了个东西,你终席没有喝过一杯酒,没有吃过一点东西,没有说过一句话。”人家敬酒我也要举杯作个样子,每一道菜我也沾一点就放下了,人家说什么我就说“好,好,是啊,是呀,谢谢”。我决不会像你们一样,摆个道貌岸然的死相,犯职业病。人家恭维我世界闻名,我就说没这回事。说我学问好,我就说我是跑江湖的。说我懂禅,我就说“我只懂馋,来来来,快吃,快吃”。
我一再说,学佛是学解脱,学道是学逍遥,结果很多学佛的人既不解脱又不逍遥。维摩居士告诉我们要解脱要逍遥,怕你被法困住了,所以他跟着说,“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你学佛学得满嘴佛话,满脸佛气,那就是众生颠倒。本来好好一个人,又油漆上这么多东西。人生已经被很多绳子捆起来了,结果想解脱这些绳子,又到解脱绳店里买了些绳子,菠菜(般若)啊,金菇(真如)啊,再往自己身上捆。所以说:法想也不对,法想也是颠倒。一念颠倒就是大毛病,还是要丢离。
像有些年轻人一来就要行跪拜礼,你有恭敬心一进门就看出来了,打个招呼就好了嘛!不须要来这个,害我还得跪着还礼。你规规矩矩学佛,好过跟我磕头。你成了佛我还来拜你。我一辈子不受人跪拜,因为我受八关斋戒,不坐高广大床,这都是沙弥戒、比丘戒的基本,不坐上位。我讲经白衣升座已是不应该了,所以我一定摆个佛像在前面。你们是拜佛不是拜我,这样一来有人来磕头我也不在乎了。
《维摩诘经》没有一点形式主义的味道,真正大乘道不用装起那个学道的样子,有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一身佛气,进了房间把空气都染污了,我最怕这种人。当然不只佛教徒如此,我看到这样的基督徒同样害怕。有一次有辆基督教的宣传车开到我家门口,讲了两个钟头还不停,我已经忍辱波罗蜜吃了好几个了,只好写张条子递出去,上面说:上帝曰不要骚扰别人的安宁。他看了只好把车开走了。人家问我递了什么条子,我说是道教张天师画的符,只有他懂我懂。所以,不要搞这么多形式,反而引人反感。
《维摩诘和花雨满天》
---------------------------------------
“其无正”,不要太正了,正到了极点,岂不就歪了吗?这也就是不要矫枉过正的意思。过正就是过分,就是会歪了。为什么做人不要做得太正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一个东西偏了,要把它扶正,扶得过分了,又偏向了另一边。
假如一定说打坐、学佛、学道,清净无为就是好的,可是许多年轻人,一天到晚跑寺庙,学佛打坐,而事实上,他们一点也不清净,一点也不无为,更谈不到空。那是自找麻烦,把腿子也搞坏了,不但佛没有学好,道没有学好,连做人也没有做好,学得稀奇古怪。这就是“正复为奇”,学正道学成了神经,就糟了。
“善复为妖”,人相信宗教本来是好事,信得过度了,反而是问题。所以我的老师、禅宗大师盐亭老人袁焕仙先生就说过,世间任何魔都不可怕,只有一个魔最可怕,就是“佛魔”。有的人看起来一脸的佛样,一身的佛气,一开口就是佛言佛语,这最可怕,所以不要轻易去碰这些人。
袁老师说这些话是什么道理?意思就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凡事太过就错了。过与不及都是毛病。不聪明固然不好,而聪明太过的人,那属于“善复为妖”,就变成妖怪了。
整理自《老子他说》&
--------------------------------------
没有分别心,不管是上座还是下座,随时都在一念清净中。在这个三摩地的境界,就连定境都是空的。所谓空,没有一个空相,一切无相。在这样的境界中,智慧进步当然很快。但是,人人晓得讲,个个做不到。哎呀,老师啊,我就是空不了。这一句话,已经着空相了。
一般人以为,“空”就是把那些杂念分别都去掉,另外有一个空出现。那还是空吗?那是一塌糊涂的有!所以我常讲,我最讨厌一般学佛的人,一脸的“佛相”,满身的“佛气”,满嘴的“佛话”,听了就讨厌。本来给你讲空嘛,你这样摆一副修行的样子,早就空不了了。空是非常洒脱,非常自在,是大自在。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
大家学佛要注意: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很平凡、很平常,不要做怪,不要一脸佛气、满口佛话,一身都是佛油子的味道。我叫这种人是“油子”,变成老油条,何苦呢?
所以,和许多同学见面,我说:“不要来这一套”,见面打一声招呼已经很好了,非要这个样子干什么呢?这个“合掌”就是手印,你真正进了道场就应该这样。进了佛堂,你说:“喂,菩萨你好呀!”那又不对了,要规规矩矩合个掌。你到了普通的场合,例如正在马路上或者高速公路上驾车,在很急的时候你还一边“阿弥陀佛”一边合掌,砰!撞到了,何必合掌呢?(众笑)
所以真正学佛先要学做人,人都没做好,不要谈佛了。人是很平凡的,不要奇特&。
《准提法开示》
--------------------------------------
禅宗丢开一切名词,那么要怎么办到?佛法叫“内证”,回转来反照自己。“内证之法,岂在文诠”,文字上找不到的,文字语言只是表达了“这个”给你看,你懂了文字,要丢开文字。
我经常说一般人学佛,别的没学到,满口佛话,一脸佛气。唉呀!那个味道真难受,变得每一根神经、肌肉都跳出来的佛法,你看那怎么受得了!搞久了变成什么?佛油子,把佛法当口头禅就完了!真正的佛法不在“文诠”。
《宗镜录略讲》
----------------------------
你们诸位在家学佛的,平时不要装模做样,给人家看你是个学佛的样子,很讨厌!你不要那个样子,真正的佛法是无形无相的!我最怕看到有些学佛的人来,哎哟!老远就合掌,我很怕,那个一脸佛相,满嘴佛话,一边“阿弥陀佛”一边肩膀驼起来那个样子。你看我没有啊!
我很随便,但是我从十二岁到现在八十岁啦,我没有一天不学佛,不要注意这个形式,真正修行是无形无相的!不迷信,绝对不要迷信!佛法是破除迷信的!正式修持的时候要按照规矩,到外面做事你就不要做形相了。
《南怀瑾老师准提法开示》
--------------------
什么叫法性之所拘执?禅宗的书,密宗的书,这些佛学的书看多了,那些理论就把你抓住了,满脑子佛学,满口佛活,一身的佛油气,佛魔,就是弥勒菩萨的这句话,法性之所拘执。
结果心念专一做不到,静不下来,根本达不到心一境性,这些不属于善,不能调和心境。诸如此类等等,必须自己作研究。
《如何修证佛法》
-----------------------------------------
“觉碍为碍而不自在”,自己总觉得自己觉悟了,看别人总觉得不对劲。等于刚刚学佛的人。一看到人就合掌了,然后满口佛话,见人就问你吃不吃素呀?没有吃素!唉唷!阿弥陀佛!好像不吃素就罪大恶极似的,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我平常最怕碰到这种人,令我毛骨悚然。
什么叫解脱?不要以觉碍为碍,那就得自在了。学道而没有道的味道,觉得自己非常平凡,即使成了佛也很平实,你看在《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也跟大家一起去化缘吃饭,吃完饭,收衣钵,自己还去洗碗,把衣服折叠好,然后洗洗脚,敷座而坐,把座位上的灰尘擦一擦,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行经,多平实。
千万记住,平实就是道,平实就是佛法,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气,怪里怪气的,弄得与平常人不一样,那就不平实,那就有点入魔了。
《圆觉经略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净空法师开示: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 如是我闻佛教网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净空法师开示& -&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又于《法事赞》中云: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最为亲。是谓一一之愿悉为念佛也。」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弥陀名号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表法不可思议,名号的利益不可思议,名号实在讲说不尽!千经万论都从一句名号所流出,不但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世出世间大圣大贤,大圣是,大贤是、是世间的圣哲,他们所修、所悟、所证、所教无不皆是从弥陀名号所流出。
为什么?你把名号翻成中国意思就明白了。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无量觉,你看他这里说一正觉,一正觉不就是无量觉吗?无量觉中流出来的,就是一正觉善巧庄严,就是一正觉流入。我们对于这句名号不认识,也不知道这句名号与我自己有什么关系,所以把它放在旁边不理会它,不知道那是宝,世出世间第一法宝。世出世间所有珍宝都从这一句名号流出来的,你能相信吗?什么时候你真的相信了?你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时候你就相信了,没到这个时候你还不能相信,到这个时候彻底相信了。为什么?你亲证的境界,你证得了。
所以,「偏标念佛最为亲」,这句话说得好!我们能不能直下承当?在这一生当中,不要再迷了,往后生生世世,谁跟我最亲?念佛最为亲。念佛,我的父母、我的祖宗在里面吗?在里面,一点都没错。无始劫来我们的始祖全部都在佛号里头,念佛就是念祖先,念佛就是念师长。弥陀一一愿悉为念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也是悉为念佛也,再广义,那就没有一样不包括在里头。
------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五六集)
责任编辑:&& 文章修订1.1学佛的人如何面对性欲求?|学佛|性_凤凰佛教
学佛的人如何面对性欲求?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佛教戒行中,有一个是断除性欲。但是大家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的误解,那就是把断除性欲理解为断除性行为。
学佛的人如何面对性欲望? 大家都知道,佛教的清净行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断除性欲。但是大家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的误解,那就是把断除性欲理解为断除性行为。其实,佛教本身并没有把性欲的满足看成是穷凶极恶的行为,和人道众生相比,某些天道众生也有性欲,他们也是要得到满足的。而且欲界天的性行为,和我们人间的性行为方式是一模一样的。 而更高层的天界众生,其满足方式就更清净一些,比如相互拥抱,相互握手,相互微笑,相互对视。他们只需要做到这一步,就可以得到满足了。而我们人道众生在增劫的时候,随着福报的增长,人类性行为也会向天界的行为方式过渡。所以说,佛教并没有把性欲的满足视为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而仅仅是视为一种欲界众生都有的行为,只不过性欲是所有欲望之中最难去除的,也是众生得到解脱的最大障碍之一,从这个障碍解脱的角度来说,性行为是有罪的。而且从戒律的角度来说,违反相应身份的色戒也是有罪的。 但佛对在家众所制的戒律中,只是不允许人们发生婚姻关系之外的性行为,并没有说只要学佛的人都要禁止性行为。而且佛也没有说过,所有学佛的人都必须持戒,你可以学佛但不持戒,也可以自觉地持戒。不持戒是无法向更高的境界修行的,但愿不愿意得到解脱,又完全是每个众生自愿的事儿。佛并没有强迫人们要怎么怎么样做。所以,大家不要把自己正常的性行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认为自己是学佛的人,就要对自己无法克制性欲的行为产生种种负罪感,这其实是不正确的。 因为这种负罪感是中国封建文化给我们的精神套上的人性枷锁,在我看来,那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东西。其实证明它不正常的证据很简单,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哪个封建帝王的身后没有三宫六院的?他们做起来堂而皇之,老百姓就必须讳莫如深?就连给老婆买个头饰,也怕成为阴沟里翻船的把柄。所以,对性行为产生的种种罪恶感、焦虑感,都是封建文化在中国人头上设的一种&枷锁&。 这种枷锁的作用是什么呢?方便当时的社会管理。因为封建社会的经济形式决定了,当时的社会只能是物权社会,人权是束缚在物权之下的。所以,人们就会围绕着欲望满足的方式做出种种繁复的规定,这就是封建伦理道德。对于这种道德我既不说它干净,也不说它虚伪。总之,这种道德和我们今天的社会道德是不一样的,今天的道德中心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封建社会的道德中心是有所不同的。 根据大家生活的区域和年代不同,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但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用了上海市的现代文明为参照,对同一时期的三代人进行比照,加上对历史文化的研究而认识到的,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 先就说到这里吧。所以,我们不要老是给自己满足欲望的过程下许多许多的定义和规范,那其实是中国人的一种共业习气。很多人都说那是很好的,但我正面体验了一下,我觉得并不是很好嘛?在欲望面前扭扭捏捏的,心里明明放不下想要,眼里还盯着看,但口里就是说不要。他还真能做到不要,真就给了你了。但给完了之后呢?他要你奉他做大,就因为给了你点好处,他就要你服从他的意志。用什么作筹码呢?用一种称为&人情&的东西。哼,这笔生意可真是做大了。你们看,这种虚伪的套套还是少摆弄些比较好,道德就是高尚的吗?不一定。 我刚才介绍的这种行为模式,应该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封建行为模式,因为中国古代帝王,都是*这种模式掌握皇权的,只不过做得更&专业&一些罢了。而一些封建家长,也是用这套模式建立家长制的,我可能是最先公开揭发其中奥妙的人之一。所以说,我们用不着在欲望满足的过程中给自己做种种规定,但凡是受封建道德影响的人,都存在这种自我强迫行为。我之所以先要批判封建道德,目的就是要消除中国人的自我强迫特性,这种强迫特性让中国人性变得十分扭曲。中国人是最&疙瘩&不过的,你帮他往左他就朝右躲,你帮他往右他就朝左躲,你没办法了不去理他,他就来犯你让你知道他还存在。直到终了境界,他才会安定下来。什么是终了境界呢?你跪下来向他叩头,三呼万岁,这时候他就直来直去了。 最后言归正传,我们还是谈性行为。我们应该明白,性行为是人的本质行为之一,克服性欲的人其实已经超出了人道,甚至已经超出了欲界天。所以,我们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起强迫心理。据一些性研究资料表明,有很多人就是在这种心理的控制下,对自己的性行为产生强烈的负罪感。他老是想克服这种欲望,但又总是克服不了,结果克服性冲动的愿望反而让他的注意力老是集中在性行为上。本来人在性行为之后是要休息一段时间的,这是正常的间歇期。但他一自责,心理一紧张,这个正常的休息过程反而没有了,成了连续行为,这反而导致了性行为过于频繁,对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伤。 所以,在家人要想健康愉快地修行,那就先要摆脱对正常性行为的道德强迫心理,要知道性罪恶感是中国封建文化扭曲人性后造成的,而封建道德的根本作用只是为了方便当时的社会统治,并没有什么神圣的意义存在其中。而佛教对性行为从来没有做过不道德的规定,佛教只是认为性欲是众生脱离生死的根本障碍之一,为了出离苦海,所以要修断性欲。而修行人的行为只要不违犯戒律,就可以建立得到解脱的基础。 当然,我们这里都是对在家信众说的。因为出家人受戒后有戒体,戒体可以帮助修行人在欲恼中得到清凉,这其中还有这样一层奥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强行。但是为了向更高的层次修行,我们还是要有修断性欲的愿望。但大家要明白,在家修行的人最终是要断性欲,而不是断性行为。如果只是断性行为,那么太监都是圣人。怎么断性欲呢?那就是要按佛说的方法去实修。有很多人以为断性欲是强行断除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样,断性欲是按照佛说的方法一步步深入去修,慢慢地去除了业力,习气,执着等一系列烦恼因之后,自然淡化消失的。但一定要真正修法才行,如果大家不肯放弃一些习惯和享受,老是受到各种刺激,那有愿望也是没用的。 要断性欲,先要从在家八戒开始修,修得时间长了,性欲就退了。不是说要没有时它就永远没有了,但你可以轻松地掌握自己,控制一下就消失了。那么开始的时候做不到怎么办呢?请大家记住,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论自己能不能做到,断除性欲的根本方法并不是强行克制,而是要渐渐地改变自己的业力习气,这才是断性欲的根本方式。比如敌人很强大,我们可以小部队小部队得消灭,最后再全部消灭他。如果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全副武装去拼搏,那是少有不失败的。 所以,凡是有志气修清净梵行的在家众,现在应该怎么做呢?请您先不要对自己的性行为感到负罪,应该通过正常的性生活让生命力的郁结解散开来。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使自己的生活清净,从各个方面着手,渐渐地让它越来越清净。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戒行清净的真正快乐。佛说持戒是快乐的正因,这是事实。凡夫认为持戒是受苦,就是因为他们永远都不肯亲自去试试。一旦体验到了清净所带来的身心快乐,你们就要明白,自己的性欲正在不断地退化之中。这时,大家可以亲自比较一下,看看自己的性行为是不是越来越少,而且欲望越来越淡。当然,这个过程并不仅仅是*持戒就能成就的,最好能常常学习佛经,因为这既可以开正智慧,又可以消罪积福。要知道我们在修行过程中所体验到的种种法乐,其实都是福报的表现。 好,我们最后再总结一下步骤。首先,我们要明白佛教对性行为是有约束的,但这种约束只是为了让众生得到解脱,与道德罪恶感无关。而传统中国文化的性道德其实是对人性的扭曲,其中并没有什么神圣的意义。 第二,在开始修清净行的时候要有断除性欲的志向,但不用断除正常的性行为。 第三,断性欲的基础方法是守好在家八戒。不能吃荤腥。穿着要朴素,要求要低。不要看电视和电影,不要听音乐和跳舞,不过我觉得可以学习高雅音乐和舞蹈,因为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素质。不要睡大床,也不要老是去尊贵的场所,工作要求除外。对于在家不邪淫戒,除了非法关系不能同房外,我觉得还要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比较好。我们说性欲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跟随自然生理周期产生的,另一种是因为外界信息刺激产生。 那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因于后一种性心理产生的性行为也是不健康的,最好能控制自己远离这些刺激环境。而对于自然生理活动产生的性欲,并没有什么禁制。有人说那也要尽量减少,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人的天赋不一样,有的人天生性欲很强,有的人就很淡。而且我们说过制服性欲的正确方法不是直接去克制它,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各个击破,所以对于自然产生的性欲,夫妻之间不必克制。怎么样的性欲是自然产生的呢?就是你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过了几天性欲忽然就来了,你也不知道是由什么外界条件刺激引起的,那这就是比较纯粹的生理性欲。满足这种性欲对你的心理健康不会产生伤害。好,八戒里面和现代生活有关的几个戒条我做了一下介绍,讲这些只是为了帮助大家断除性欲,所以对有些本来比较松范的戒律要求比较严格。但这不是修改佛制。 第四,八戒不必一下子持齐,可以一条一条加上去。在持戒的同时,要多学佛经多诵佛经,多念佛,多修十善行。目的是为了忏除业障,积累福报。越有福报,在清净修行的过程中就越容易体验法乐。持戒一旦体验到了快乐,戒行就会坚固。而性行为的快乐就会在我们心中失去原有的地位。 学习经义能帮我们增长智慧,有了智慧,很多事情就能够看开,不会再象过去那么执着了。第五,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性需求越来越轻,但最后如果有条件最好能完全停止,否则老是和爱人同房就会永远没有断除的机会。如果实在没有家庭条件,可以找一个机会长期断除性行为,证明自己可以完全把握自己。 有了这个信心,学佛就更精进,然后再恢复夫妻生活。但不可以因此就放弃八戒,除非您受了菩萨戒。到这里,断除性欲的要点和方法就讲完了。我们这里只是对在家人讲的,对于出家人根本不适用。因为出家人受戒能得戒体,在戒体的作用下,他们可以比较容易的灭除欲火的恼害,得到清凉自在。
[责任编辑:于发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佛不要人字旁,读什么音啊?
  弗fú- 英文翻译  弗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弓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五笔86:XJK 五笔98:XJK 仓颉:LLN  笔顺编号:51532 四角号码:550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F17  基本字义  1.不:去.许.自愧~如.  详细字义  〈动〉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象两根不平直之物,上以绳索束缚之,使之平直.本义:矫枉)  2.同本义 [correct]  弗,矫也.——《说文》.徐灏注:“弗与弼音义同.凡弛弓,则以两弓相背而缚之,以正枉戾,所谓矫也.…阮太傅曰:弗字明是从弓.”  3.违拗;拂逆 [disobey]  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又如:弗声(不要出声)  〈形、副〉  1.通“沸”( fèi).泉水喷涌的样子 [gush out of spring water]  其高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牟农夫之利.——《韩非子》  汹涌彭湃,滭弗密汨.——《汉书·司马相如传》  2.通“怫”.怫郁,不舒畅 [dejected]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柏冬日.——《汉书·沟洫志》  3.“弗”为“不”的同源字 [not]  其言‘弗遇’何?——《公羊传·桓公十年》.注:“弗,不之深也.”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台臣弗为理.——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4.又如:弗招架(方言.不留神;疏忽);弗受用(方言.不舒服;患病);弗翻淘(方言.没有关系);弗识起倒(不知趣;不识好歹)  〈名〉  1.笔 [pen]  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 清· 杭世骏《续方言》  2.法国货币法郎的异译 [Franc]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要不要的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