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管理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第一章& 总& 则
&&&&&&&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环境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 第二章& 适用范围
&&&&&&&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潜在的环境事件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 第三章& 应急管理原则
&&&&&&& 第三条&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因素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因素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 第四条&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 第五条& 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公司和其它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 第四章& 应急管理机构
&&&&&&& 第六条&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公司应急机构由指挥管理系统、救援队伍、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
&&&&&&& 第七条& 公司相关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 第五章& 运行机制
&&&&&&& 第八条& 公司积极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做到环境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 第九条& 根据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分为两级:地区级(I级)、公司级(Ⅱ级)。
&&&&&&& 第十条& 当公司内发生环境污染或生态(影响)破坏的突发事件时,无论事发原因如何、事故影响程度大小,也无须等待事故等级认定结果,都要及时进行汇报。
&&&&&&& 第十一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和应急人员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 第十二条& 对重大环境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
&&&&&&& 第十三条& 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重大环境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并根据事故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 第六章& 应急保障
&&&&&&& 第十四条& 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 第七章&应急培训和演练
&&&&&&& 第十五条& 应急救援人员由年纪轻、业务技能熟练的骨干员工组成,每年都要组织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 第十六条& 公司每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一线员工,针对可能出现的事件情形进行一次演练。
&&&&&&& 第十七条& 演练结束后,应急演练小组及时进行总结,评价演练效果,落实改进措施,不断完善预案。
&&&&&&& 第八章& 奖惩
&&&&&&& 第十八条& 对应急工作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 第十九条& 为严肃抢救纪律,保证应急工作有序进行,应制定处罚制度。
&&&&&&& 第九章& 附& 则
&&&&&&& 第二十条&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 第二十一条&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Tag:.相关内容
通用安全热点内容
353976139809131070130198128783122113105448101132
通用安全推荐内容
11-2511-2511-2511-2511-2011-2011-2011-20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 & & &
&& 京公网安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2015)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2015)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为您提供最新的环保资讯、环保展会、环保项目招标采购等信息
2015年上半年环境工作综述——应急管理
发布日期: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31件,落实部领导重要批示57件,调度处置45起突发环境事件,受理群众电话及网上举报696件,办结622件,按期办结率100%&&
今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以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为己任,按照&出事抓应对、日常抓管理&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当前,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仍然处于高发期,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环境保护部始终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力求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和降低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危害,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共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45起,其中重大、较大事件各1起,一般事件43起。事件总数同比减少18起,重大事件同比减少1起。
从事件起因看,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占42%,同比下降16%;交通运输事故引发的占13%,同比下降9%;企业排污引发的占7%;自然灾害引发的占18%;其他因素引发的占20%。
从近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总量总体呈缓慢下降的态势,安全生产事故仍是引起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因素。
在每一起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环境保护部始终坚持&五个第一&,即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展开监测、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信息、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
兰州自来水异味事件、阳城县瑞兴化工有限公司二硫化碳泄漏事故、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PX装置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安徽省东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环境问题、新河县城区供水管网末端水污染事件等5起事件发生后,环境保护部派出5个前方工作组共15人赶赴现场指导协调,累计达300多天。
目前,在应对重特大及敏感突发环境事件过程中,环境保护部已经完全做到在接报后1小时内调度信息,随后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指导协调。上半年,共向国办、中办报送34期突发环境事件值班信息、两期季报和一期2014年度总结评估报告,供决策参考。
在处理突发环境事件中,加强信息公开,有助于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对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作出明确部署。
根据要求,环境保护部加强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及时公布应对情况及调查结果。目前,上海、安徽、重庆等地都开始通过门户网站等渠道公开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
此外,环境保护部定期对全国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汇总分析,两次通报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季度信息报告情况,主动公开2014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3起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案例,累计公开624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情况。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有关规定,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对阳城县瑞兴化工有限公司二硫化碳泄漏事故、新河县城区供水管网末端水污染事件、兰州市自来水异味事件3起事件启动立案调查程序。
下半年,环境保护部将继续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值守、指导协调、现场处置和事件调查,重点防范和处置涉及石油管道等突发环境事件,统筹做好今冬明春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切实做到事件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件责任人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加强日常应急管理 主动防控环境风险
过去,我国的环境应急管理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现在,环境应急管理正在变被动为主动,从事后处置为主向全过程管理转变。
为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政策法规体系,今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制定印发实施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配合国务院应急办修订印发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上述规章制度连同去年印发的《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等,使我国初步形成了突发环境事件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制度框架体系,完成了环境应急管理从理论探索到制度设计的实践。
为推动上述制度落到实处、落到基层,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开展了应急管理岗位培训,共培训151名省级、副省级城市环保部门的应急管理业务骨干,培养了20多名环境应急培训师。
在预案管理方面,上半年,环境保护部总结了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石化园区内好的企业预案管理方法及模式,将在全国推广。同时,要求每省推荐1~2个企业预案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提出问题清单、评估要点等技术方法,以指导地方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试点工作。
此外,在对兰州市自来水异味事件等重大、敏感性事件的调查处理中,依法依规处理了一批责任人。
针对今年上半年陕北地区连续发生十多起输油管道漏油事件,环境保护部向陕西省政府发布了预警信息,要求做好隐患排查和应急准备工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半年,环境保护部总结分析了近五年来国内39起、国外11起典型突发环境事件,编辑出版了《突发环境事件典型选编(第二辑)》,汇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学习读本》,通过分析研判典型案例做到以案说法,增强各级环保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与水平。
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方面,环境保护部认真贯彻落实&十条&,督促各地加快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上半年,环境保护部调度分析了328个地级以上城市预案编修情况,督促空气质量不达标的243个城市及时编修预案。截至目前,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率达到82%,较去年年底提高30%。有关统计显示,京津冀13个地级以上城市2014年~2015年采暖期城市预警发布率(发布预警启动响应的天数与重污染天气总天数的比例)达到66%,同比提高28%。预警准确率(发布预警的天数减去预警级别偏低天数与发布预警天数的比例)达到88%,同比提高25%。
在尾矿库环境风险管理方面,上半年,环境保护部配合安监总局开展尾矿库汛期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在对四川、河南、重庆等省(市)30家尾矿库企业现场检查过程中,共查出环境安全隐患100多处。
此外,2015年3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2015年5月,印发了《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构建了尾矿库环境风险管理技术体系,为指导尾矿库企业防范环境风险、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奠定了基础。
下半年,环境保护部将继续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编制全国&十三五&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环境应急管理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提出政府应急预案评估指南、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推荐方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问题清单和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受理各类环保举报 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上半年,全国各级环保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切实加强&12369&环保举报热线投诉受理和举报件办理工作,受理群众电话及网上举报696件,办结622件,按期办结率达100%。真正按照&有报必接,违法必查,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的工作要求,妥善解决了一大批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
在查处案件的同时,环境保护部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上半年,通过《中国环境报》和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公开了832件举报案件办理情况。同时,每月公布举报数量较多的10个省份名单,迫使排名落后省份加大工作力度。据了解,所有公开的举报案件信息均由省级环保部门核实并确认,明确列出经查属实的举报情况及其处理结果和经查不属实的举报情况。
环境保护部还积极拓宽群众举报途径。今年两会期间,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提出,年内将在全国全面开通&12369&环保微信举报平台。
为落实此项工作,3月~4月,环境保护部在哈尔滨等4个城市开展了试点。5月中旬,组织32个省级和300余地级市的440余名微信举报工作人员开展培训。5月底,派出14个督察组对全国各省级、106个地市级环保部门微信举报准备工作情况进行督察。
8月初,浙江省金华市&12369环保举报&和&金华市环保局&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开通运行。这意味着,市民如果看到污染事件,只要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将污染事件图文并茂上传,分分钟就能成为&环境监督员&了。
在大多数地区开通微信举报平台后,环境保护部着力加强对地方的监督指导,制定微信举报舆论危机应对方案。
目前,环境保护部&12369&微信举报平台的关注人数达6万多人,正在办理举报1092件,已办结举报1730件。
下半年,环境保护部将继续做好&12369&环保举报热线的工作,加大举报案件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布办理情况,加强重点案件督办和检查力度。同时指导各地办理、答复好微信举报案件,指导地方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建立微信举报案件移送机制。更多,请关注。
关键词阅读:
1.凡注明来源"第一环保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第一环保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C) 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1
邮箱: &&电话:400-686-3187&&传真:
展会媒体:
&&&&&&招聘:
&&&&&&市场售后: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第28卷第3期2012年6月中国环境监测Envi;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12;陈丹青,赵淑莉,肖;12文,傅德黔;(1.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广州510308;;总站,北京100012)摘;要:分析了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以预案、法制、体制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文献标识码:A;)03-0004-05文章编号;建设
第28卷第3期2012年6月中国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ChinaVol.28No.3Jun.2012
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陈丹青,赵淑莉,肖
12文,傅德黔
(1.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广州.中国环境监测
总站,北京100012)摘
要:分析了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以预案、法制、体制和机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分析了在“一案三制”体系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文献标识码:A
)03-0004-05文章编号:1002-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X830.7;X84
SeveralSuggestionsonImprovingtheAdministrationSystemsofEmergentEnvironmentalEventsCHENDan-qing1,etal.(1.GuangdongProvinceEn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re,Guangzhou510308,China)
Abstract:Thepaperanalysesthesituationofemergentenvironmentaleventsadministrationsystemsbasedonplan,legalsystem,organizationsystemandworksysteminourcountry.Theproblemsandstrategiesabout“Oneplanandthreesystems”havebeenputforwarded.
Keywords:Emergentenvironmentalevents;Emergencyadministration;System
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2007年,仅由原国家环保总局接报处置的突发环环境保护部直接调境事件就达108起;2008年,
查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达135起,因环境问题引
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加
环境行政法规、环境部门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主要目的是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单位之间的件,
外部应急行政法律关系和国家机关之间的内部应急行政和法律关系。据统计,截至2007年11月《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之前,我国已有与突发事法规37件、部门规章件应对相关的法律35件、
[3]55件、行政法规性文件111件。
强环境应急管理,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妥善处置突是确保国家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发环境事件,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2007年出台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了突
1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状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始于“一案三
发事件应对的工作原则、管理体制和应对程序,补充了我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基本法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立法和应对水平取得了新的突破。近年来,地方性立法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如2009年辽宁省率先出台了全国第一部专门应对突发事件的省级地方性法规《辽宁;2010年广东省出台了《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
,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率先创建了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会议制度、应急物资现场指挥官制度、突储备运输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评估与考核制度等。
近年来由于突发环境事件频频发生,环境安
“一案三制”建设,是指预案、法制、体制和机制”
制。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增强应对风险议上,
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风险和突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发事件的思想准备、
”,备,坚持防患于未然。从此,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起步1.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现状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包含宪
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环境保护综合法和单项法、
06-28;修订日期:收稿日期:2011-(4)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
作者简介:陈丹青(1961-),女,广东湛江人,本科,高级工程师.通讯作者:傅德黔
全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为加强突发环境事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了相关规范性件应急管理,
文件。国家文件主要有《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7年)、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2009年)、《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见》
(2006年)、《关于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
(2009年)等。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1.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现状应急管理体制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在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机构设置、
[3]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突发事
协调过渡到政府专门办事机构的协调,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1.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现状应急管理机制是指涵盖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制度化、后全过程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各种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理论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为积极发挥应急管理体制作用服务,并可弥补体制存在的不足
。2006年7月出台的《国务院关
指出,我国要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近年来,环保部门以构建先进的监测预警体初步建立了突发环境事件的事前预防系为抓手,
和应急准备机制;2006年出台《环境保护行政主,初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步建立了信息内部通报机制;依托应急预案和《环境保护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建、《环境保护部国家立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协议》
海洋局关于建立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沟通合作工等部门协议,初步建立了政作机制的框架协议》府部门联动机制。1.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现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环境应急行动、减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其目的是解决“突发环境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的问题。按照责任主体不同,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可分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等。
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应急预案工作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始
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件应对法》
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第七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管理体制”
;第九条规定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其办事机构及具体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指出,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专家咨询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和应急全国环救援队伍组成。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统一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各专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工作。专家咨询机构为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构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突发环境事件国家应急救援队伍由各相关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组成。环保部应急救援队伍由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核安全中心组成。
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所有省和市级政府、92%的县级政府成立或明确了应急管理领导机81%的县级政构;所有省级和96%的市级政府、府成立或明确了应急管理办事机构
。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突
和《国家突发环境事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之后,件应急预案》水利、农业、渔业、海洋、安监等部门和省、市、县三级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应急预案,地方环保部门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截至2007年11月,全国案也逐步建立。据统计,
已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0多万件,其中,100%的省级政府、97.9%的市级政府、92.8%的县级政府编制了应急预案已制定应急预案
几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管理体制已从专门部门应对单一灾害过渡到综合协调从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的的应急管理,
,中央企业预案制定
率达100%,高危行业绝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都
,全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术人员比例低等问题,这样的队伍即使全部投入况且这预警和应急监测工作也将显得十分吃力,些地市级监测站还同时担任着大量的常规监测任务。绝大多数监测站应急监测经费没有纳入政府只有参与完成较大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财政预算,
事后才能得到政府的财政拨款补偿。人员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经费保障不力,已成为严重制约广东省环境预警和应急监测能力的重要因素。
国家、省、市政府和环保部门大多都设有环境应急专家组,专家来自科研院校和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由于专家组是松散型组织,缺少管理,没有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研究机制,一旦需要专不可避免地出现专家召集困难、专业家出谋划策,
、“全能”不对口、专家不“专”专家的现象。没有没有环污染物治理经验的专家指导污染物处置,境监测经验的专家指导环境应急监测等怪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充分发挥专家应有的作用。2.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主要存在问题应急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组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基础上的政府应急工作流程体能够展现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中组织之间以及系,
内部相互作用关系,其外在形式体现为政府管理应急事件的职责和能力。当前,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缺少机制总体框架研究和指导,事前预防和应急准宣传教育机制、应急培训机制、信息发布备机制、
部门联动机制、决策指挥机制、应急评价机机制、
制、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2.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设主要存在问题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存在针对性、操作性较差,预案建设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事件分级属于事后型,不能涵盖事前和事中的前段等环节;二是缺乏部门之间合作、协调和联动制度;三是预案内容简部分条款直接照搬上级或同级相类似的预案,单,
未结合本地区环境风险隐患、环境敏感点、应急能力等实际情况提出预防、预警、应急等具体措施,预案缺乏可操作性,对事件的终止没有明确的规造成应急过度和大量人力、物力浪费;四是缺定,
少应急物资保障措施;五是缺乏考核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六是只重视事中的应急处置而轻视事前的预防、预警和事后的评估、恢复处置;七是预案的制定和修订程序欠缺,没有对应急预案进行跟踪落实、效果评估,没有针对新情况、动态管理、
2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主要
近年来,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在法制、体制、机制和预案建设等方面均有待完善。2.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存在问题我国涉及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较多,但实际应用时能其正发挥作用的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各个法律自身的规定常常过于原则、抽象和宽泛,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二是我国尚无一部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专项法律,而分散于各个法律法规的涉及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条款,其全面性、系统性、衔接性差,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局势和突发环境事件。在这种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况下,虽然环保部门相继出台了有关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
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但由于其实施不具备强制性,同时也没有实施细则和责任考核规定,部分规定未能得到贯彻实施。2.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制主要存在问题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主要存应急队伍建设滞在着应急管理体制落实不到位、
后、各级应急机构职责不明确、专家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
虽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了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但目前由于没有实施细则的支撑,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应急管理机构绝大多数是临时机构,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的分散管理模式,面临突发事件时很难起到综合化、系统化、专准确的决策作用,而业化和协同化的指挥和科学、
且容易出现上级高度集权的指挥体制,没有赋予“统一领导、地方政府相应的职责和权力,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难以实施。
当前,预警和应急监测队伍依托同级环境监测站,但受到人员和经费的双重制约。以广东省62%的地市级监测站人员数量环境监测站为例,
不足50人,最少的只有20人,同时,还存在人才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奇缺、监测分析技结构不合理、
新问题及时修订更新,这一现象从国家到地方全如2006年首次出台的《国家突发环境事面存在,
沿用至今,早已显示出多处不适用件应急预案》
性,但至今没有得到修订;八是缺乏演练,应急人预案管不管用也不清楚,实际应对员不熟悉预案,
时不按预案进行操作,而是按主观意愿和经验应对。以上种种问题使大多数环境应急预案没有真正得到实施,而只是应付领导和上级检查的文件。
3.3加快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建设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现行其他相关法
开展全国环境应急机制研究,提出律法规及文件,
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涵盖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并出台相关文件,统一指导并全面机制总体框架,
规范全国的机制建设,确保机制具有连续性、稳定“不性和系统性,做到机制之间不矛盾、不抵触、。打架”3.3.1
完善预防和应急准备机制
突发环境事件大多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如果就可大大减少,收到事半功倍的预防工作做得好,
效果。然而,实践中往往存在轻视预防、出事后又不计成本加以处置的现象。我们既要不断强调和宣传预防的重要性,也要建立预防的工作机制,建建立重点污染源和风险源排查和风险评估制度,立风险源信息库,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扩大常规监测网络的覆盖面,增加必要的重大风险区域和水域监控点,加强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充分发挥常规环境监测在事故预防和预警中的作用。近广东省在常规的环境监测工作中预见了两年来,
起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为事件的及时和妥善处置争取了主动。3.3.2
建立宣传教育机制
宣传教育是预防和应急准备阶段不可缺少的应急管理机制,是预防工作不可分割的部分。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建立对全社会进行环境保护风险防范意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宣传教知识、
育制度,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认识,增强公众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减小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3.3.3
建立信息发布机制
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环发〔2006〕50号)是突发环境事件信的通知》
信息隐息管理的唯一制度。由于缺少发布机制,瞒或信息乱发布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消除社会谣言和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必须正视和承认当今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对突发事之大前所未有,
件及其应急处理的相关信息缺乏引导与控制,就可能造成负面扩散效应,增大处置难度,这是新形势下应急管理不可忽视的新问题。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舆论引导,建按照及时主动、准确把握、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
3进一步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
系的几点建议
完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法》解系统性、衔接性决现有法律体系存在的全面性、
差,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困局。配套出台贯彻执行《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法》所必须的条例或细则,对应急体制、机制、程序、职责、义务做出与其母法相协调和补充的配套具体财规定。在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政府组织法、政预算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充实应急机构设置、应急人员编制、应急经费预算等规定。3.2
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队伍建设
强化环境应急行政管理机构建设,将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临时设置的应急行政管理机构改为加强其行政领导和综合协调能力。强常设机构,
依托现有的各化环境预警和应急监测队伍建设,
级环境监测站,通过机构改革,实行参公管理,赋予其行使政府环境应急的职能;通过增加人员编制,调整人员结构,加强技术培训,强化其监测技术能力;通过将应急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应急监测物资的供应和相关活动的落实。强化应急专家队伍建设,省、市两级政府应制定应急专家组组建和管理办法,面向环保、水利、海洋、卫生、农业、气象、安监、公安等部门和科研院校、大型工矿企业、污染物处理处置公司等,采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分类选取一批涵盖各行各业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下设多个专业组,以专家的个擅长领域、科研成果、应急经验等信息为人经历、
基础,建立省、市两级环境应急专家数据库,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调用;建立专家组工作制度和评估、增补制度,除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外,应定期研究和讨论本地区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对策,充分发挥专家智囊作用。
正确引导、讲究方式、严格把关的原则开展信息发避免因发布滞后造成工作被动及公众的布工作,
猜疑。建议建立突发环境事件新闻发言人制度。3.3.4
建立应急培训机制
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建立应急培训制度,制定辖区内应急人才培训计划,将应急培训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培训要注重系统性和实战性,彻底放弃重理论轻技能以及与实战脱节的坚持实践中出人才的培养方式,尽快培培训模式,
养出一批复合型应急人才、风险评估人才、监测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警人员和专业应急救援人员、
坏修复人才,形成多学科综合知识体系的应急人才队伍。3.3.5
完善联动机制
一是完善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通报制度、资料和数据共享制度、应急处置联合行动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做到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处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置能力。特别是在常态下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中,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预报迫切需要及时、系统的气象和水文等相关信息、数据支持,迫切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紧密配合。二是完善区域联动机制。由于突发事件具有关联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影响范围往往跨行政区域,加强应急管理区域合作是完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的重要措施。建议长三角、黄河流国家在认真总结和提炼珠三角、
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已建立的区域环境应急联动机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固化或法制化。3.3.6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及时、有效的环境应急物资保障是成功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前提。在2005年吉化大爆炸事件中,现场处置急需大量的活性炭,由于黑龙需要从全国调集,贻误江省当时没有活性炭储备,
了最佳处置时机,教训深刻。各级环保部门要做好包括专用仪器和装备、专用通讯设施、污染处置物资等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对于需求量较建议与就大又不宜做长期保存的应急处置物资,近的大型生产或应用企业签订应急合作协议,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偿,在这些企业内建立储量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库。3.3.7
建立应急评估机制
实现决一是要建立健全应急决策评估制度,
策权力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在应急决策的执行过要定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决策实施情况,全程中,
适时调整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和完善有关决策,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停止执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不断提高决策的错误决策,
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建立应急演练的绩效评估制度,发现缺陷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演练效果,不断提升应急演练策划水平。3.3.8
完善应急决策和指挥机制
3S地理信息技术和互首先要依托环境科学、
联网技术,建立环境应急信息管理平台和指挥平实现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置的科学化、程序台,
化和网络化。其次是建议借鉴广东的经验,在全制度,赋予“应急指挥官”足国建立“应急指挥官”
够的职责和权力,特别是在重大危机处置中,在充分发挥专家组智囊团的支撑作用的前提下,鼓励指挥官敢于负责、敢于决策、敢于创新,不断提升应急决策水平和指挥协调能力。3.3.9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按照“事件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件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原则,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认真做好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和处置,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责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机遇意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科识、
学意识。对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在环境应急管理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等行为,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进行责任追究。3.43.4.1办法
应急预案修订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预案的制只有及时对预定。由于客观情况经常发生变化,
案进行修订,才能确保其有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建议出现以下情况时修订预案:一是发现了新的风险或者有情况显示一项预案已经过时;二是从突发事件处置或应急演练中获得了经验教训;三是组织机构及其程序、技术系统发生了变动;四是关键人员发生了变动;五是有关的法律法规被修改或者制定了新的法律法规。3.4.2的修订
尽快完成《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建议国家出台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管理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_陈丹青36等内容。 
 关于进一步完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的提案 提案者:致公党中央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环保部分别研究办理 0151 号提案复文
...  3. 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专项应急预 案和...以上都对 20.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从应急方针、策划、准备、响应、恢复到...  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管理体系的对策思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是指,对社会公众的健康具有严重的损害的、突然发生的影响 公众健康的事件,它包括重大的食物...  3. 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专项应急预 案和...以上都对 20.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从应急方针、策划、准备、响应、恢复到...  2 环境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提到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主要是由许多相 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和指挥机构队伍组成的。但是由于我市...  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几点思考中波轮船股份公司 龚宇...必须具备一整套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诸如应急 预案的...事务 所的力量,集思广益,多听取好的意见和建议。...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2015版]_制度/规范_工作范文...的有关要求和技术规范, 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 护主管部门可以建议本级人民政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_冶金/矿山/地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xxxx 公司 突发环境...演练结束后,应急演练小组及时进行总结,评价演练效果, 落实改进措施,不断完善预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