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梵中文翻译梵文“做该做的事走该走的路”

译易多国语言翻译专家如何卸载
译易多国语言翻译专家如何卸载
09-09-13 &匿名提问
那就是反编译是吧???反编译是需要特殊处理的  第一步  要知道 对方是否对易语言进行过加壳处理也就是说  先要学会怎么样脱壳  然后要判断对方经过多少次加壳处理 分别脱壳脱去 第二步 查看对方是否对易语言进行加密处理 比如易语言有一个可执行文件数据转换支持库 是一种随机数加密 所以 必须知道对方采用的是哪种随机数 最后 可以找一个各种各样vc  c++之类的反编译程序来测试下 反编译是一门高深的技术活  不是说随便拿个软件过来  要知道他源码就能知道  那别人还靠什么赚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到控制面板里添加和删除程序,选择它即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早在汉代,中原地区和西域就有了很广泛的接触,从而就能接触到更西面的天竺国。此后,中国和天竺之间的往来越加广泛,到了唐代,应该有很多人懂得天竺语言了。玄奘去西方取经之前,肯定是已经有了很深厚的天竺语言的基础了,否则,他以后的翻译经书就是不可能的。
    玄奘取经是历史上的一个壮举,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伟大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取经的事情呢?玄奘取经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的结果、贡献又是什么?把这些问题说一说,我们就能对比出《西游记》里唐僧这个形象的含义是什么。
    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东汉,也有人提出是西汉,总之是汉代吧。释迦牟尼创建佛教很早,在公元前六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代,具体的说,大约是中国老子、孔子生活的时代。像中国的春秋战国一样,当时的印度也是群雄割据的形势。其中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叫迦毗罗国,这个国家的国王叫净饭王。释迦牟尼就是净饭王的长子,从身份上来讲,释迦牟尼是一位王子。但是这位王子有些特别,他对国王给他提供的优裕生活、人生富贵表示厌倦。
    因为有一个重大问题困扰着他,他思索人、人生、生命这些问题的本原,感到很痛苦。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些问题使这位王子完全陷入了困惑当中,于是他放弃了王子的优裕生活,到森林中过着非常艰苦的修行生活,想通过它来感悟人生的问题。但是经过苦行以后,也没有理解到什么。后来,他就采取了一种产定禅定思索的方式,即所谓的“参悟”,忽然有一天,他对人生的问题大彻大悟,洞悉了人生真谛,得到了关于宇宙人生的大道,而成为佛,由此而创立了佛教。这个参悟的过程有的传说是七天七夜,有的传说是七七四十九天。
    我们说的“佛”就是“佛陀”,“佛陀”是梵文的音译,我们简称为“佛”。意译是什么呢?佛者,觉也。“佛”就是觉、觉悟、觉醒。释迦牟尼成佛就是因为他对人生的根本问题有了觉悟。他终身向人们宣讲他对于人生的理解和他经过思索得出的一些结论,受到了广大听众的信仰,逐渐形成了佛教,并且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的教义博大精深,深不可测,它的典籍浩如烟海。有的学者说,人类的追求、探索简单地说就是两方面:一个是从宇宙到生活的一切物质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对人的心、对人本身的探索。而对人的精神思想和内心进行探索是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宗教、艺术、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来讲都是要解决人的本身问题、内心问题、精神问题。
    全人类上万上亿年探索的也就是这么两方面的问题。宗教就是对于人的内心的探索,对于人本身的思考,因此引起了历代、各国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和狂热。人们都要问:我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我是怎么回事?这世界的千变万化又该怎么看?善恶真的各有各报么?这些问题太多了,人们在思考探索着。宗教就是适应人类的这种需要而产生了。
    佛教有一个庞大的结构,佛教中讲究三宝,这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构成。一个是佛宝,佛即佛陀,有佛才有所谓佛教,而佛陀的存在标志着一种信仰,一种目标,大家都要像佛那样来对待一切众生,佛就是我们追求的觉悟,我们的信仰佛,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觉悟成佛,所以叫做佛宝。
    第二个宝叫法宝。所谓法,就是理论。佛所说的道理就成为了经,佛经就是佛所谈论的道理、理论。这个“经”的意思和中国传统儒家的用法是一样的,圣人所言是经典。有了大量的佛说佛经才构成佛教。
    第三宝是僧宝。作为一个宗教总得有一定数量的信徒来传播教义。有了这些信仰的人,有那样多的经典,还有所敬仰的佛陀,这就构成了佛教。
    我说这个的意思是什么呢?因为佛教博大精深,特别是佛教的经典浩如烟海,这才引发取经的问题。佛教的经典、教义从公元前六世纪就开始向各地传播了。传播的情况大体上有所谓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之分。前者传到现在东南亚一带,后者包括我们大陆和日本这一带。无论传到什么地方,都必然跟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因此,由印度发源的佛教广泛传播以后,都和当地的文化融合而形成具有这个地方特点的佛教。
    传播需要语言,佛教的传播基本上用梵文,梵文传播主要是在北传佛教,这些地方就要面临梵文的翻译。南传佛教基本用的是巴列文,巴列文指印度的白话,梵文是雅语,有点相当于我们的文言文。南边的国家如柬埔寨、泰国等是靠巴列文传播的主要地方。而我们这里,是梵文佛经传播的,因此中国佛教的传播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要把梵文翻译过来。这样,我们才能宣扬它的教义。语言不通无法传播。
    在中国,佛教的传播主要是依靠西域来的僧侣。当然也有中国早期的信仰者,他们自己往西方去了解佛教。但主要还是依靠从西方来的僧侣,是输入。不管是传进来的,还是我们自己出去寻找的,都有一个佛经翻译的问题。
    佛教传入以后,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在民间已经非常兴盛了。本来我们是道教比较兴盛的国家,怎么佛教进入以后就能扎下根来,兴盛起来呢?这个要从道教和佛教教义的比较来看。比如说,道教认为人经过修炼后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就有很多人信奉道教,都想追求长生不老。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不管怎么服药怎么修炼也不可能长生不老啊,虽然有羽化升天的种种传说,但人毕竟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所以它总还是在根本上存在着问题,引起大家的困惑。
    而佛教在人的生死问题上打败了道教的说法。佛教承认人是必然死亡的,生和死是一种“轮回”,人死不过是在这个世界肉体死亡了,而灵魂不灭。(编者加:灵魂的去向,需要依赖生前的潜意识心,而潜意识心形成于人自己的各种行为。譬如说常常作好事,内心就充满慈爱的愉悦感,如同轻气升,浊气降的自然规律一般,愉悦感会牵引人到美好的地方,因果报应简单的说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就这一点来说,佛教比道教的不可能达到的长生不老的说法更有说服力,更有吸引力。我最近去了一趟河南,在安阳和洛阳看了看历代坟墓博物馆。我感到古人对于生死界限的认识和今人是不太一样的。古人的寿命比较短,活了几十年以后就觉得该到一个新的阶段了,他们不把死亡当成一种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比如,汉代的贵族古墓里储备了很多东西,包括粮食、做饭的器具。这感觉象是人死只是暂时去了另外一个地方,所以带上干粮和炊具。
    佛教所谓的今世的结束是下一世的开始就是所谓“轮回”,这很快吸引了老百姓。说这个例子,说明佛教在生死的问题上最少比道教高明一点,道教说了那么多长生不老,又有谁长生不老了呢?所以,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兴盛起来了。兴盛的一个表现是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已经遇到了很大困难,只能根据当时对梵文的理解,运用梵文的知识来翻译经典,而梵文本身是雅语,所以翻译的难度很大。因此有人就想到印度去看看,到底佛教是怎么回事,真正的佛典是怎么样的。
    于是南北朝就已经有人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行动。因为语言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翻译的佛经到隋唐时期就难以阅读了,更别说梵文的佛经了。这就使隋唐时期一些从事佛经翻译的人很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还是如此,一部《金刚经》不过260多个字,但是大家能讲得很清楚吗?都讲不太清楚。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对佛经的翻译、理解的历史。因为不懂,就产生了歧义,有了歧义,就产生了争论,有了争论就产生了派别,所以到隋唐时期佛教里产生了很多派别。
    宗教,宗是宗,教是教。佛教中有很多的宗,就是因为对经典理解上的歧义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歧义这么多,怎么办?一些有大志的僧侣就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况,看看佛经还有多少,看看中土所没有的经书又是怎么讲的。唐初的玄奘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他要到印度去取经完全是因为想探索佛教、佛教经典里的本原的情况。取经的原因就是为了把佛经里讲的问题搞清楚,看更多的经书。
    刚才说了,去西天求法的人从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到西域求法的是三国时代的一位高僧。三国以后,两晋南北朝,也就是从3世纪到8 世纪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人到西方去求经。这里边最著名的是东晋中叶的一个僧人叫法显,他的佛学修养非常深,而且梵文的基础也很好。法显西行求法,经过大漠雪山,到了北天竺,然后到中天竺。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法显在印度三年,看了很多的经书,之后带了很多经书回国。去的时候走的陆路,回国走的是水路。从印度到了狮子国,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然后坐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经过辗转漂流,到了苏门答腊,再坐船漂到了现在的中国广州,之后又在海上漂流了很久,才靠岸,上岸一看,已经到了现在的山东青岛了。他一算时间,从斯里兰卡开始,在海上走了三年。不管他带回来的东西多少,他的这种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从此,到西天取经成为了对佛教无限忠诚的一个具有象征性的行为。
    据学者统计,从公元3世纪到4世纪,一共有7个和尚从陆路去取经,到了5世纪,有61个人到西天取经,6世纪有14个人,7世纪有56个人,8世纪有31个人。从3世纪到8世纪不断的有高僧离开中土,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到西域去求经。史书上记载的这169个人,其中平安返回的只有42人,大多数人都牺牲了。佛教徒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坚定的,显示了佛教的感召力,僧侣的追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唐代初年,出现了玄奘西天取经的壮举。玄奘取经是了不起的事情,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经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别大,影响特别大,具有的文化意义特别深远。玄奘取经,一是为了解决佛经中的疑惑,再一个是当时东土的经文太少,他要看更多的经文。所以,玄奘取经也是对公元3世纪以来不断往西天求法这个传统的继承。他决定去西天取经,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这也是真理的追求。宗教不管是否能称得上真理,但是对于教徒信徒来说,他们所追求的就是真理。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从3世纪西天取经的事情中就能看出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唐代时佛经更加难读,玄奘的一个徒弟慧立在一本书里说,众人对于佛经是“先贤之所不觉,今者之所共疑”,也就是说,南北朝时的先贤没有解决的问题,到现在更成了今天学者共有的广泛的疑难,佛教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玄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历程,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关于玄奘取经的记载有很多,比如玄奘年谱,传记。但原始的材料是玄奘回来后写的两部书,一个叫《大唐西域记》,一个是他的弟子所写的《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取经的真正价值不可估量,具体情况我们无法详细讲。不过和《西游记》中的唐僧有几点可以对比一下。比如《西游记》中写唐僧出世,那完全是个传说,他父亲陈光蕊,唐僧是江流儿,出生年代都是虚构的。玄奘的出生虽然还没有完全确定,但大家多数的看法是一致的,是在隋文帝时候,公元600年。他是河南偃师县人,俗姓陈,名祎。玄奘的出生和《西游记》所写完全不是一回事。
    玄奘从小就苦读经书,他不是那种在无奈之中作和尚的人,他出身于仕宦之家,父亲是个县令。他在四个孩子中是最小的一个,他二哥很早就出家了,成为一个法师。玄奘的母亲在他五岁时去世,九岁时父亲去世,十岁时就跟了他的哥哥长吉法师到洛阳的净土寺里,十三岁时正式出家。很多材料都有记载,玄奘对经史的阅读是非常广泛的,进入寺院以后,对佛经的阅读也很刻苦,所以他是个从小就有大志的哲人。
    公元618年,他19岁,正值隋唐易代之际,当时战乱频繁。洛阳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战乱的威胁下,兄弟二人离开洛阳到了长安的寺院。不久,战火又烧到了长安,他们又从长安到了四川成都。成都是个佛教根基很深的地方,他们在那里拜师学法。这时玄奘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在成都,他接触了很多高僧,向他们学习,学识大有增长。24岁离开四川,经过三峡,到了荆州,然后顺流而下到了扬州,由扬州北上到了赵州,再由赵州回到长安。此时他26岁。从四川到湖北到江苏的六七年的时间,他把中国主要的佛教兴盛地都走了一遍,他这不是旅游,而是游学。每到一个地方他就拜师求教,26岁时回到长安时,已经能综合各家学说,成为一个很有学养的高僧了。
    这段经历对他很重要,是他后来成为一个在世界上都产生重大影响的高僧的基础。他深入学习各宗的经论,学得越深,了解越广,怀疑和困惑就越多。到长安后,他就决心到天竺求法。恰好此时长安有个从天竺来的僧人,向他介绍了印度佛教的情况,特别提到了那烂陀寺,这是个了不起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是个寺庙,但实际上是佛学最高学府。经过这个印度僧侣的介绍,玄奘更下定决心要去印度,要去那烂陀寺。玄奘求经显示了他的意志,他完全是有目的有追求的。
    那个时候,要出国有个申请批准的问题。他向朝廷上表说要去天竺取经,但是朝廷没有批准,他屡次申请都没被批准。公元627年,贞观元年,玄奘28岁。朝廷知道玄奘的佛学修养,请他去庄严寺做主持,玄奘谢绝了,因为他的求法之心无法动摇。这时在河南等很多地方发生了灾害,出现灾荒,饥民四处流窜,朝廷也只好允许灾民四处觅食,各路关卡就放开了。玄奘就趁此机会混在饥民之中出去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玄奘取经是偷渡出去的。每到一个关卡都心惊胆战,有时也被捉住,要送回去。这不同于《西游记》说的,是唐太宗盛宴相送。他是偷偷摸摸出去的,历尽艰辛,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我觉得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他的经历是最准确的,他遇到了无数灾难,比如说通过沙漠,遇到野兽,强盗洗劫,结识的伙伴离开以致于他孤独前行,在沙漠中水流失了,几天几夜没吃一口饭,没喝一滴水。《西游记》中写的九九八十一难符合玄奘取经困难的情况,不过《西游记》把自然社会的艰险幻化成了妖魔的阻拦,但其中所表现的艰难是一致的。除了这些自然灾难艰险以外,他也遇到人世间的种种困难。他到的有些国家很欢迎他,有的国家对他并不友好。
    比如最有名的是高昌国,高昌国的国王非常尊敬玄奘,要留下他,供奉他,让国人都听从他的教诲,这是善意好心要留他,但是玄奘取经之心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他拒绝了。可拒绝以后,关系就紧张了,经过了一些挫折,最后国王和他还是结为兄弟把他送上了取经路。这些国家的善意或恶意都给他形成了困难,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玄奘的传或年谱。
    古代的丝绸之路有南线和北线之分。玄奘走的大体是丝绸之路的北线,从新疆到中亚,经过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两过帕米尔高原。他是这样走下来的,路途遥远艰难那是不必说的了。他有句名言: “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意思是我不到天竺,是决不会往回走一步的。
    到了印度以后,他的经历很复杂。我们说两点,他在631年进入了那烂陀寺,这里有个著名的高僧戒贤,当时已经过了百岁,玄奘拜他为师,在那烂陀寺他住了五年,这是真正的留学生活。现在的留学生在国外怎么个留学的,我看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玄奘在那烂陀是五年的刻苦学习,学法学经,很多材料中有记载。
    在那烂陀寺五年后,他已经是一个饱学之士了,但他还是打算继续在印度留学。他辞别了戒贤,周游五印,到处拜访名僧。最后又回那烂陀,参加了一次大的辩论会,此时他已经42岁了。当时印度有个活动叫无遮大会,所谓无遮大会就是各地的僧侣聚集在一起辩论,共75天,由戒日王主持。这次辩论会玄奘取得了最后胜利,成为印度人人敬仰的高僧。这样的留学生是给祖国增加荣誉的。他在印度人民的心中也是非常崇高的,日本人印度人写的有关玄奘的书,都充满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参加这个大会以后,在他43岁时起程回国了。回来比去的时候方便多了,一路上有各国的迎送安排,都比较顺利。46岁回到了长安,唐太宗派专人迎接他,此时是公元645年。他在公元627年偷偷跑出去,到645年回来,在外19年,既是留学、游学,也是探险、交流,多重的文化意义是说不尽的。玄奘法师回来时老百姓夹道欢迎,盛况空前,当时唐太宗在洛阳,玄奘回到长安后,再到洛阳觐见太宗皇帝。《西游记》里写的是唐太宗早就见过玄奘,实际上玄奘在去天竺以前根本不可能见到太宗,而是回来以后在洛阳见到了太宗。 唐太宗对他非常欣赏,跟他长谈,想让他从政,给他个很高的官位,玄奘断然拒绝了。玄奘九死一生到天竺取经回来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要换一个荣华富贵的地位,而是要译经,要把他取回来的经书翻译出来,所以645年他回到长安以后,就开始组织佛经的翻译。
    这个工程非常浩大,组织安排各种人力,有的是懂得佛经的,有的是懂得梵文的,每一部经书翻译出来都要进行审核,像现在的终审。用今天的话来说,玄奘的敬业精神是非常惊人的。从646年到他669年逝世,这十九年中玄奘的精力和心血全部放在翻译佛经上,一直到他临终,都没有脱离译经的具体工作。
    这十九年里他一共翻译了1335卷佛教经典,不仅数量非常可观,速度也是很快的。十九年看起来很漫长,但工作本身的量实在太大了。有人给他算了一下,他前十五年是年平均译经七十卷。六十多岁以后,他积劳成疾,身体很不好了,这时他不是减轻工作,多加休息,相反是感到时日无多,加快了翻译速度,最后的四年,每一年译经170卷。这是数量方面。
    另外,它所翻译的一千多卷经文,到今天来看还是佛教经典当中最优秀的,不仅意义阐明得清楚,而且文字通顺。这缘于玄奘深厚的学养。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问题,它更需要个人的学养作为基础,才能主持好这个工作,才能作出巨大贡献。在我们中国的佛教史上文化史上玄奘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玄奘取经的价值、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是他为弘扬佛学、佛教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过去一些研究当中也讲这个问题,但更强调他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反而忽略他对弘扬佛教本身的价值。不管如何,弘扬佛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一个美好的博大精深的宗教对一个民族来讲,是这个民族文化繁荣的标志。
    我们过去的看法说宗教是鸦片,但现在我们应该强调宗教是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繁荣和兴盛应该也包括宗教的繁荣和兴盛。唐代是历史上的骄傲,我们讲盛唐气象,讲盛唐时的经济文化如何发展,不要忘记文化繁荣中,宗教的兴盛,而讲到佛教的兴盛更不要忘记玄奘。他是唐太宗唐高宗时代的人,盛唐的出现在他之后,他对盛唐文化兴盛的贡献不是显而易见的么。
    弘扬佛教的本身就是弘扬一个民族的文化,盛唐气象之说之所以能够形成,玄奘是有贡献的。他所弘扬和发展的佛教,实际也是中国的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的一个方面。佛教是宗教,佛学更是学术,佛教的发展也带来了学术的繁荣,这些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另外,他的这次行动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的贡献当然也是了不起的,特别是他在西域各地为中土大唐赢得了荣誉,受到了人们的敬仰。玄奘的精神怎么估价都不过分,追求真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精神永远值得发扬。他最后译经阶段的行为和表现用诸葛亮的话来说,是死而后已啊,所以我们要永远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化巨人。
    取经这件事情轰动社会,在民间广为流传。流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只要在流传,就必然会产生新的东西。玄奘取经这件事在流传当中就慢慢被添砖加瓦,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新的形态,一方面可能很快就背离了史实,另一方面融入了创作因素,具有了新意。玄奘在历史上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但在《西游记》的故事中却变成了那样的唐僧,这当然是背离了史实。但《西游记》本身的意义又呈现出另外的价值。取经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以后,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材料,在宋代形成的说话里,讲唐僧的故事就很多。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个完整的关于玄奘取经在民间流传而形成民间流传故事的写定本,就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是个话本小说。宋代的说话,一般来讲有四家,其中有一家是说经,专门宣讲佛经故事,这些东西都没有传下来,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部说经话本。
我想是:一路风餐路宿很少与人交流。的确需要的话,可能用手语或翻译解决交流问题。
玄奘他懂各个国家的语言
应该是唱歌交流吧!你看大话西游。。。歌声是人类都能沟通的。不是人类还把音乐放到太空希望外星人能听到吗!其实玄奘是一位语言专家。他从印度取会的经书都不是汉语。而后却在他主持下完成了翻译。可见其对外语的掌握。连这样的经典都能翻译!普通的口语应该不是问题吧!
伟大的佛教 伟大的僧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对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赛(汉译英)的批评
  [平头百] 于
11:37:14上贴     --------------------------------------------------------------------------------    对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赛(汉译英)的批评   ·平头百·     由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编辑部和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十七届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结果在近日揭晓,公布于《中国翻译》双月刊2005年第6期。读了赛事评委会用以判断参赛作品的参考译文,笔者感到震惊。   按理说,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高低很难有一个严格的尺度,不同译者可能产生出不同的译文。但是,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任何应用文,都可以从译者对原文语言的理解,对译入语文字的使用是否正确,来对译文做出最基本判断,判别其为正确或错误。以此来衡量参考译文,人们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明显的错误,按照国家翻译译文质量标准,这样的译文只能评定为“不合格”。评委拿出这样不合格的参考译文,怎么能给参赛作品做出公正的评价?   据评委会的工作报告,“评审前, 各评审组紧扣原文展开讨论, 在集思广益, 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一人执笔拟出参考译文初稿。评委会多次召集专家讨论初稿, 反复斟酌修改, 确定参考译文。而后制定出严格且操作性甚强的评审标准。”从公布出来的参考译文看,或者是工作报告夸大其词,评委会的专家们草率从事,没有仔细看过参考译文,便让它带着许多硬伤面世;或者是评委会召集的所谓专家根本就不具备必要的翻译能力。   笔者认为,这件事反映出中国翻译界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脱离实际,或者说重理论轻实际。各外语院校的教授副教授中,真正具有翻译实践经验的不多,在教学中偏重于语言学和所谓翻译学理论,热衷于撰写各种论文,轻视翻译实践。这次比赛就是很好的例证:尽管参考译文错误多多,执笔评委在点评中对各种理论却说得头头是道,有的评点压根就是自己在打自己的嘴巴。《中国翻译》杂志同样存在这个突出问题。每一期都是“翻译学理论”占了主要版面,多年来都是由“翻译学”研究者掌握了“话语主导权”,讨论翻译实际的文章很少。这样一来,无形中产生了一种误导,青年学子们如博士生硕士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所谓“学术论文”上,而他们成为讲师教授后又影响另一代学子。长此以往,中国翻译的前景堪忧!笔者希望借对这次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引出的讨论,使一些局中人能够猛醒,重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以下引用的文字,都从《中国翻译》杂志第6期录入,录入过程可能出现差错,还以杂志刊登者为准。     【汉译英比赛用中文原文:】     老来乐     六十整岁望七十岁如攀高山。不料七十岁居然过了。又想八十岁是难于上青天, 可望不可即了。岂知 八十岁又过了。老汉今年八十二矣。这是照传统算法, 务虚不务实。现在不是提倡尊重传统吗 ?     老年多半能悟道。孔子说 “天下有道”。老子说 “道可道”。《圣经》说“太初有道”。佛教说“邪魔外道”。我老了, 不免胡思乱想, 胡说八道, 自觉悟出一条真理 : 老年是广阔天地, 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七十岁开始可以诸事不做而拿退休金, 不愁没有一碗饭吃, 自由自在, 自得其乐。要看书可以随便乱翻。 金庸、梁羽生、克里斯蒂、松本清张, 从前哪能拜读 ? 现在可以了。随看随忘, 便扔在一边。无忧无虑, 无人打扰, 不必出门而自有天地。真是无限风光在老年。     偶尔有人来, 不论男女老少认识不认识, 天南地北, 天上地下, 天文地理, 谈天说地, 百无禁忌。我的话匣子一开, 激光磁盘便响个不停, 滔滔不绝。无奈我闲人忙, 昕众逐渐稀少, 终于门庭冷落, 只剩一屋子广阔天地, 任我独往独来, 随意挥洒。     打开电视, 又是一番新气象。古今中外, 赤道南极, 变幻莫测。真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忽而庄严说教,忽而插科打浑, 忽而高歌一曲, 忽而舞步翩翩。帝王将相, 牛鬼蛇神, 无不具备, 应有尽有, 场面各有不同 。主持人个个精神焕发。服装表演件件花样翻新。足球射门中的。篮球投篮不空。马家军飒爽英姿。大歌星真人假唱。忽然出现红顶花翎,拖着辫子, 仿佛我的一百四十岁的父亲复活。他不辞辛苦跑到北京来对宣统皇帝磕头。我却曾在大庭广众中对溥仪先生点头问好。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一代胜过一代。正在得意之间, 不料长袍马褂已变成西装革履。长发长袜, 飘来跳去, 三点泳装 耀眼生辉。眼睛耳朵实在招架不住, 那就下令暂停, 闭目养神去也。     这正是 :   小屋之中天地阔 老年无事是忙人。     【评委的参考译文:】     Delights in Growing Old     At the age of sixty I longed for a life span of seventy, a goal as difficult as a summit to be reached. Who would expect that I had reached it? Then I dreamed of living to be eighty, a target in sight but as inaccessible as Heaven. Out of my anticipation, I had hit it. As a matter of fact, I am now an old man of eighty-two. Such longevity is a grant bestowed by N though nominal and not real, yet it conforms to our tradition. Is it not advocated to pay respect to nowadays?     An old man is said to understand the Way most probably: the Way of good administration as put forth by Confucius, the Way that can be explained as suggested by Laotzu, the Word (Way) in the very beginning as written in the Bible and the Way of pagans as denounced by the Buddhists. As I am growing old, I can't help being given to flights of fancy and having my own Way of creating stories. However I have come to realize the truth: my old age serves as a vast world in which I can still have my talents employed fully and developed completely.     At the age of seventy I began my retirement, in which I can rely on my old-age pension for a living, free from my burden of the boring routines I used to bear, and lead a life carefree and contended. As for reading I can, now, choose at my own will to thumb through anything to while away the time. I can find time to read anything that I didn't used to, for instance, such time- killers as those created by Jin Yong, Liang Yusheng, Christie and Seicho Matsummoto. I don't have to keep them in mind and quit them as I see fit. There being no worry and disturbance, I need not travel far in my own world so vast. True it is that the most spIendid view may be found in old age!     Occasionally I had some visitors, male or female, old or young, acquainted and unacquainted. We could chat about everything in the north or in the south, in the space or at the core, related to astronomy or geography, in the Heaven or in the Hell and there were no taboos for us at all. Whenever I broke the ice I began to pour my words, in a flow of eloquence, as continuously as a laser disc. Unfortunately, I was jobless while they were so busy that they almost melted away until few knocks came at the door and the world became vacant again. Now I alone can occupy it and go my own way.     When I turn on the TV set, some other new scenes come into my sight, for example, the changeable events in history or in current affaires, on the equator or at the poles. It might be said that while sitting in my room I can cover eighty thousand miles a day since our planet spins. Come upon the screen, now serious preaches, now comic gestures and remarks, now resounding songs, now twists and dances. The cast may be emperors, generals, monsters or demons, of all kinds and of all sorts, but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Every host beams with vigor and energy, as a model girl shows a brand new costume, as a goal is made in a football game, as each shot scores the basket, as a distance- race runner on the team coached by Mr. Ma makes a good performance or as a famous star comes on the stage in person but his /her song comes from the cassette. Suddenly the picture changes as an official in a red-topped hat and with a pigtail behind the back comes upon the scene, as if my 140-year-old father had come to life again. He made light of a tiring travel from my hometown to the capital in order to kowtow to the emperor Xuantong. In contrast, I did once meet with and greet Mr. Pu Yi, the same person, in public. Really, a new generation may be inferior to the old and in turn an old generation may be outshone by the new. As I am beside myself in high glee, the traditional costume gives way to a western suit. Then the long-haired and the long-stocked shake their legs as if adrift, sandwiched by the radiating bikinied. My eyes and ears can hardly stand those things and I order the set to be turned off for I am going to close my eyes for a rest.     So it is well said:   The world is vast though in
  The old become jobless, yet now most active of all.     ( 集体讨论审定, 萧立明执笔 )     【笔者对参考译文的批评】     参考译文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     一、 使用英语时发生的基础英语错误   1.Is it not advocated to pay respect to nowadays? (语法错误,respect to 后面缺了句子成分)   2.I can find time to read anything that I didn't used to,(语法错误,didn’t used to,双重过去式)   3.the changeable events in history or in current affaires, (词汇错误,affaires 应为 affairs)     二、汉英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可以肯定判断为硬伤性错误)   1.老汉今年八十二矣。这是照传统算法, 务虚不务实。I am now an old man of eighty-two. Such longevity is a grant bestowed by N though nominal and not real, yet it conforms to our tradition. (倒译:我是82岁的老人。这样长寿是自然的赐予;虽然是名义上而不是实际上的,它却是符合我们的传统的。)   实际上作者说的是“82岁是按传统的算虚岁的算法”。参考译文加了“长寿”“自然的赐予”,却丢了作者的“传统算法”。这样的译文只能说译者没有读懂原文。   2.七十岁开始可以诸事不做而拿退休金, 不愁没有一碗饭吃, 自由自在, 自得其乐。At the age of seventy I began my retirement, in which I can rely on my old-age pension for a living, free from my burden of the boring routines I used to bear, and lead a life carefree and contended. 作者只说退休了可以诸事不做,而译者却把“free from my burden of the boring routines I used to bear,”(摆脱了过去承受的恼人的日常工作的负担)强加于原作者,把他说成是对工作感到厌烦的人。   3.“我闲”人忙,“老年无事”统统被译为 jobless (失业),实际上应该译为 job-free (不受工作所累)。   4.天南地北, 天上地下, 天文地理, 谈天说地, 百无禁忌。We could chat about everything in the north or in the south, in the space or at the core, related to astronomy or geography, in the Heaven or in the Hell and there were no taboos for us at all. 这是典型的机械直译。如果都这样译,就不需要专业翻译了,只要会用字典,照搬就是。   5.我的话匣子一开,Whenever I broke the ice I began to pour my words, 聊天还要 I broke the ice?   6. 古今中外, 赤道南极, 变幻莫测。真能坐地日行八万里。for example, the changeable events in history or in current affaires, on the equator or at the poles. It might be said that while sitting in my room I can cover eighty thousand miles a day since our planet spins. “赤道南极”基本上“直译”了,“古今”也有了,“中外”不见了。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从上下文看无非说从电视中能够足不出户眼看全球,而不是因为地球自转而转了八万里。   7.主持人个个精神焕发。服装表演件件花样翻新。足球射门中的。篮球投篮不空。马家军飒爽英姿。大歌星真人假唱。Every host beams with vigor and energy, as a model girl shows a brand new costume, as a goal is made in a football game, as each shot scores the basket, as a distance- race runner on the team coached by Mr. Ma makes a good performance or as a famous star comes on the stage in person but his /her song comes from the cassette. 作者在这里是一一列举各种电视节目的精彩处,译者却把它们都与主持人联在一起了。而且统统用了单数。   8.正在得意之间, 不料长袍马褂已变成西装革履。As I am beside myself in high glee, the traditional costume gives way to a western suit. 作者指的是电视节目变了,从古典变成现代了,译者却把古装换了“一件西服”。   9.眼睛耳朵实在招架不住, 那就下令暂停,My eyes and ears can hardly stand those things and I order the set to be turned off,作者说他不喜欢看,便把电视关了,译者却说他order the set to be turned off――命令人把电视机关了。   10.小屋之中天地阔 老年无事是忙人。The world is vast though in
The old become jobless, yet now most active of all. “老年无事是忙人”变成“失了业的老人们在所有人中现在最为活跃”。     三、 对原文主题思想的理解问题   参考译文的译者说,“从全文来看, 《老来乐》体现作者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这里主要是指一个人应当如何看待自己的晚年, 如何在晚年发挥自己的余热。”文章的主题 : & 老年是广阔的天地, 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说文章体现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是对的,说如何“发挥余热”,“大有作为”就错了。译者把 “自觉悟出一条真理 : 老年是广阔天地, 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译为:However I have come to realize the truth: my old age serves as a vast world in which I can still have my talents employed fully and developed completely.正是对主题错误理解而造成翻译的错误。作者谈他的退休生活,就说了三件事:读书(小说)、聊天、看电视。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法描叙他如何安度晚年,参考译文的译者却将它理解为“发挥余热”“大有作为”。这样的“译品”,怎么可能让英语读者欣赏到原作者的本意?     【比赛评委会评委的评析文章】     依本求信, 神形兼容   ——第十七届&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 汉译英参赛译文评析     第十七届 &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 汉译英部分评选工作已顺利完成。从数量上看, 有效参赛译文稿件创历史新高 ; 就原文的难度来考虑, 参赛译文水平可以说不减以往。评阅组经过三次筛选, 将较好的文稿提交评委会最后审定, 通过评议, 排定名次。作为评议员, 没有一定的标准, 难以做到公平合理, 因为这毕竟是竞赛。 但翻译又是一种较复杂的语言和文化交流活动, 因此, 对评定尺度的把握, 很难说做到绝对准确。为了突出这次参赛译文的特点, 本文也只能以较好的译文为重点, 做出评析。     1. 关于对原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 本届汉译英参赛原文《老来乐》是我国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的一篇散文。金克木 () 先生是北京大学教授、梵文研究专家和翻译家 ; 他早年曾是 & 现代派 & 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散文主要是思想随笔, 涉及读书札记、文化漫谈。往往是针对某一议题生发开来, 融进丰富的知识, 表现出思维活跃、充满智慧而又诙谐从容。我国文学界将这类散文称为 & 学者散文 & 或 & 文化散文 & 。《老来乐》就是一个范例。   从全文来看, 《老来乐》体现作者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这里主要是指一个人应当如何看待自己的晚年, 如何在晚年发挥自己的余热。很多人, 一到晚年, 一旦退休, 就产生一种失落感。而作者则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这种自然规律。古今中外的不少学者, 对人生的感悟也达到这种境界, 例如杜牧在《山行》一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和英国现代哲学家罗素在 How to Grow Old一文中所表达的哲理, 都反映他们积极上进的人生观。金克木先生是以当今社会现实和个人体验来谈晚年的, 所以笔下留言更贴近生活, 更感人肺腑。   很多参赛青年对原文的主题思想是进行过深入探讨的, 这可以说是本次参赛译文的特点之一。有一位参赛者将金克木的照片和简介装订在文稿的首页, 这一方面说明他对原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更说明他对原作者的尊敬。很多参赛者在文稿后面附上大量的注释, 涉及对原作者的介绍、对原文中多处典故的阐释等等。有的注释,篇幅甚至超过译文。我们认为, 忠于原作和尊重原作者是一种译德。青年译者继承这种译德, 是可喜可敬的。 但是从多数参赛文稿来看, 尤其是从那些被筛选掉的文稿来看, 这方面下的工夫不够, 因此根据字面逐一对应,“硬译 & 或 & 死译 & 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2. 关于对原文主题思想的译语表达   翻译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大过程, 即 : 译者对原语的解码和用译语重新编码的过程。对原文主题思想的理解应贯穿在表达的全过程。衡量一篇译文的优劣, 就要看译者能否将其贯穿始终。《老来乐》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讲述作者自己年满六十之后的期盼及其实现。到第二个自然段, 作者点出文章的主题 : & 老年是广阔的天地, 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以下几个自然段列举具体事实加以佐证, 包括物质待遇和精神生活、社交活动和文娱活动。最后做出结论 :& 小屋之中天地阔 ; 老年无事是忙人。 & 译者若能以主题思想为线索, 理顺文章结构和内容, 从宏观着眼, 微观入手, 就能在表达过程中, 顺理成章, 一气呵成。由于各自然段有具体的翻译难点要在下文讨论, 这里首先看体现主题思想的三个要点的翻译, 即 : 标题的翻译、主题句的翻译和结论句的翻译。   从较好的参赛译文中, 我们看到如下的标题英译 :   A Blissful Retirement, Bliss in Old Age, Pleasures of the Old Age, Happiness of My Old Age, The Joy of Old Age, Old in Age but cheerful in Spirit, The Joy of Getting Old, The Delights of Growing Old 。我们认为, 除最后两种译法外, 其它译法都是一种静态的表达, 不太切合原作者动态感悟的活跃思想。 而且原作者在第一段就说明了自己从六十岁到八十多岁这二十多年的体验, 而不只是退休后的感受, 所以取动态表达为宜。再联想到罗素的散文 How to Grow Old, 我们认为最好取最后两种译法。原文实际列举了作者的多种乐趣, 英语名词用复数形式为佳; 因此, 译为 Delights in Growing Old 似乎更切合主题。   原作者点出主题是用典喻。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号召青年学生上山下乡的口号就是 :&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 青年人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 & 参赛者多数是学生和青年翻译工作者, 对三、四十年前的时代背景可能不大了解, 更谈不上体验, 不知道原作者是在用典, 而且带有诙谐的口吻, 所以对这句话的英译可说是五花八门。在此不一一列举。不过我们认为, 只要译文跟主题切合, 仍然是可取的。   文章的结尾在形式上是对联, 保持原文的形式对应是可以做到的, 英语散文、故事和轶事等文体也有用双偶体 (couplet) 来结尾的。当然, 翻译更重要的是内容。我们认为, 关键是对最后一句的把握。译者对 & 无事 & 和 & 忙人 & 的理解尤为关键。原作者所谓的 & 无事” 不是 & 无所事事 & 所隐含的 & 无事 &, 也不是 & 闲得无事 & 所表达的 & 无事 &, 而是指原来的在职工作, 是就自己份内的事务而言的。这跟文章第三个自然段提到的 & 诸事不做 & 是前后呼应的。那么 & 诸事不做 & 而又是 & 忙人 & 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呢 ? 原作者所说的忙人有两类。一类是那些为了自己的生存, 为了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的 & 忙人 & 。可以说, 这是一种 & 苦忙”, 一类是 & 自由自在, 自得其乐 & 的人。原作者当然属于后一类, 这也正好反映我国老年人的现状。只要看看央视《夕阳红》节目, 就可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片段。再看我国大、中城市早晨的生活风貌, 也可以感触到老年人的生活脉 搏。在市井的广场、社区的空地, 退休人员的扇舞、剑舞、秧歌舞、腰鼓舞等等, 比比皆是, 其自觉性和积极性远远超过亿万在校学生。可以说, 这是一种 & 乐忙 & 。有的参赛者没有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 在翻译中就难能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对等, 译文往往顾此失彼, 例如 :   A vast space in my small room, I am busy at old age as an idler.   有的参赛者能透过字面领悟更深层的涵义, 因此译文基本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例如 :   The world is vast though in
  The old become jobless, yet now the busiest of all.   3. 关于章节内容的翻译   金克木先生这篇文章紧扣主题, 凭思路自然展开。 每个自然段衔接自如, 脉络清晰, 颇有英美随笔 (informal essay) 的写作特色。英语写作强调四大要素 : 思想统一(unity), 意思连贯 (coherence), 语气强调 (emphasis), 字音悦耳 (euphony) 。汉译英的目的是提出译品供英美人欣赏的, 翻译如果讲究一点英语的写作修辞手法,就更能达到上述目的。下面以上四大写作要素来评析参赛者对一个较难翻译的语段的译文。这就是原文的第二个自然段。   此段围绕 & 道 & 而展开, 首先原作者提出老年人多半能悟 & 道”, 最后亮出自己所悟到的 & 道 &, 也就是 & 老年是广阔天地, 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这条真理。显然, 在原文中,& 道 & 和 & 真理 & 是同义词。不少参赛者在注释中将孔子、老子、圣经、佛经所说的 & 道 & 以及原作者所说 & 胡说八道 & 中的 & 道 & 联系起来, 理解以 & 道 & 为主线而贯穿全段的写作技巧, 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却找不到契合的方法。这样一来, 直接引经据典的译文很多, 这就使译文成为英语修辞所忌讳的连排句 (choppy sentences ) 。这里还须指出,& 邪魔外道 & 不是佛家所提倡的, 而是佛教所摈弃的。同时原作者的 & 胡说八道 & 是反语, 所以不能照字面译成 nonsense 。无论是连排还是直译, 都破坏了译文的统一和连贯, 也不能做到流畅和朗朗上口。少数参赛者能把握 & 道 & 这条主线, 行文较流畅, 但对最后两个 & 道 & 的处理却又不尽人意。   原文第五个自然段是谈高新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过去人们要做到世事通达, 非 & 行万里路, 破万卷书 & 不可。而现在通过电视和其它媒体, 真能实现 & 坐地日行八万里 & 的梦想。从这个自然段可以看出, 原作者虽然年迈, 对现代文化也是十分关注的, 也在自强不息, 与时俱进。但他对节目是有选择的。原文提到的 & 得意之间 & 以上的节目, 是他感兴趣的, 涉及到电视的主要栏目, 虽然对个别节目也有诙谐的批评, 例如, 假唱、滥用历史题材的剧目之类。但是对那些过分显露、过分注重感官剌激的节目, 他是不屑一顾的, 所以原文带有讽刺挖苦的口气。多数参赛者没有分清原文的层次, 辨别不出原作者的口吻, 因此在译文中, 只是对电视节目进行一般的罗列。少数较好的参赛译文则能理解原作者的格调, 保持原文的风味。   此段还有几个值得商讨的问题。不少译者将 & 假唱” 译成 lip-sync 。英语 lip-sync 是影视行业的专业术语,即“对口形 & 。如果直接与原文对应而不加必要的增补, 似不能充分表这原文 & 真人假唱 & 的含义。我们认为可以运用翻译技巧来处理这个问题。要么增益, 例如 :their performance is nothing but just lip- 要么 意译, 例如 :they come upon the scene in person but their songs are prerecorded 。原文中的 & 长发 & 如果是指女演员, 我们以为, 金先生应当可以接受, 因为女人留长发是理所当然的。但男人留长发在常人眼里确有点不伦不类。可是, 不少参赛者都把 & 长发 & 译成女性。原作者将祖辈所经历的封建社会和自己经历的民主社会进行对比, 是通过见皇帝的方式不同来表述的。结论是 & 一代不如一代, 一代胜过一代 &:& 不如 & 是指遵循封建礼节,& 胜过 & 是指享有自由平等。从修辞考虑, 原句是隽语辞格 (paradox ), 即 : 看来自相矛盾, 实际道出真理的修辞手法。英语这种辞格, 往往是通过句法的妙用来体现的, 因此译文宜在句层找到对应。   4. 关于如何使译文切合原文风格的问题   我国学界前辈是提倡尽量使译文保持原文风格的。融惯中西的学者朱光潜和王佐良对此都有真知灼见。著名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家刘重德先生也提出了 & 信、达、切 & 的具体标准。 & 切 & 就是切合原文的风格。前面我们已谈到金克木先生 & 学者散文 & 的基本风格。从《老来乐》来看, 整个风格可以概括为 & 简约平易 &(a concise and plain style) 。这种风格也是英美散文作家们所十分推崇的, 如大家所熟悉的英国散文作家培根、美国散文作家欧文等等。经过反复评议, 我们发现参赛译文中注意原文风格, 能基本做到文从字顺 ; 相反, 则牵强附会。   风格的体现首先在谴词造句上。不少译文选词时而高雅, 时而通俗。例如, 原作者在提到三个年龄段 ( 六 十、七十、和八十 ) 时, 并未用汉语 & 花甲 & 、 & 古 稀\ &耄耋& 等书面语;可很多参赛译文则用上英语较生僻的词语, 如 :septuagenarian, octogenarian 等等。 这样虽然显得高雅, 却损坏了原文的风格。   段落结构也是如此, 译文若按英语写作的要则, 将 丰富的内容融入言简意赅的表达形式, 就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美国知名英语教授帕墨 (Palmer) 讲得好 :& 凡能做到言简意赅的, 可称语言大师 &(Masters are those who can put much into a few.) 。原文多处用典, 如果我们只顾追求对原文的忠实, 而不去对其进行 & 脱胎转世 &( 钱钟书语 ) 的化解, 就会使译文拖泥带水, 冗长繁杂。关于这一点, 沈雁冰先生早有过精辟的论述 :& 太不顾原句的组织法的译本, 如昔日林琴南诸氏的意译本, 却又太和原作面目差异, 也似不足为训 ; 我以为句调的翻译只可于可能的范围内求其相似, 而一定不能勉强其处处相似, 不过句调的精神却一毫不得放过。 &( 见罗新璋编《翻译论集》第 341 页, 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   5. 结语   我们主观认为, 几百份译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 以直译为主的和以意译为主的。两类中都有较优秀的译品。就是那些被筛选掉的译文中, 也有部分段落是翻译得十分得体, 对一些词语的处理也灵活多样, 妙趣横生。我们希望青年翻译工作者和在校学生, 认真继承我国优秀的翻译传统, 积极借鉴国外的翻译理论, 进行更多的翻译实践,做到依本求信, 神形兼容, 翻译出更多的优秀译品。   ( 集体讨论定稿, 萧立明、屠国元 执笔)     【比赛评委会工作报告】     第十七届 &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 揭晓   评审工作报告     经过近半年紧张有序的工作, 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和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十七届 &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 评审工作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得 到广大热爱翻译的青年的积极响应, 并得到众多的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和协助, 有力地保证了大赛的成功举行。   本次竞赛设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奖项, 组委会共收到有效参赛译文 1093 份, 其中英译汉 858 份, 汉译英 235 份。从来稿数量看, 参赛文稿较以往有较大增加, 这表明入世以后,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关注翻译, 参与翻译, 并将翻译视为科技兴国,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之一。从参赛人员的构成看, 参赛者遍及我国 ( 包括 港、澳、台地区 ) 各行各业的涉外人员、翻译及英语爱好者, 主体仍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中学校 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青年外语教师。同时, 我们还收到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参赛稿件。这充分说明了 & 韩素音青年翻译 奖 & 已在广大青年的心中扎根, 成为其一显身手、崭 露头角, 且社会参与度甚高的一门赛事。   本届评审委员会抱定对每一个参赛者负责的宗旨, 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运作上严格执行匿名评审。具 体措施是 : 参评人员自始至终不接触参赛者个人信息;参赛者个人信息资料由《中国翻译》编辑部将名字与译稿分离后封存。评审委员会下设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评审组。评审采取四审制。我们这次评审的基本要求是 : 依本求信, 神形兼顾;神看主脑, 形及风格。评审前, 各评审组紧扣原文展开讨论, 在集思广益, 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一人执笔拟出参考译文初稿。评委会多次召集专家讨论初稿, 反复斟酌修改, 确定参考译文。而后制定出严格且操作性甚强的评审标准。通过三轮认真筛选, 最终确定 62 份文稿入围复评, 其中英译汉 35 份, 汉译英 27 份。复评时, 评审专家对入围文稿逐篇细审, 背靠背分别打分, 最后按得分多少排出名次。鉴于本次入围的最好译文虽佳, 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小疵, 同我们设想的理想译文相比尚有些许距离, 故一等奖此次仍空缺。具体评审结果为 : 英译汉二等奖 2 人, 三等奖 5 人, 优秀奖 28 人 ; 汉译英二等奖 2 人, 三等奖 5 人, 优秀奖 20 人。   从本次竞赛的评审看, 大多数参赛者能做到全身心投入, 认真对待。他们从文本出发, 一丝不苟地查找有关文献资料, 对原文的疑难词句反复推敲, 有的仅一个词的翻译, 就注上一大段说明性文字。这种求真务实、严谨究底的译风, 可敬可嘉, 值得后来者借鉴仿效。不过, 少数文稿也难如人意, 甚至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讹。更具有共性的问题是停留于原文的字面意义, 未能挖掘其内在涵义以及上下文、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真诚希望这类的翻译错误和问题不再出现在今后的竞赛文稿中。   最后, 在第十七届 &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 竞赛活动圆满结束之际, 我们向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所有参赛者表示诚挚的敬意。希望青年朋友们继续努力, 磨练翻译基本功,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 &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 竞赛, 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优秀翻译人才, 为繁荣我国的翻译事 业做出贡献。   第十七届 &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 评审委员会     第十七届&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评审委员会名单     刘习良 中国翻译协会会长、《中国翻译》杂志主编   郭晓勇 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 副会长   黄友义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中国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永刚 中国翻译协会副秘书长   杨平 《中国翻译》杂志副主编   屠国元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执行主编   杨寿康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资深教授   萧立明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张跃军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语与翻译》 副主编   黄健人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贾文波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评审组成员 :   英译汉组 : 杨寿康 ( 组长 ) 张跃军 贾文波 张龙宽 张映先 洪讳 苑爱玲   汉译英组 :萧立明 ( 组长 ) 黄健人 刘有元 王育宁 张丽娟     (日)   (完)         *****************************************       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件  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  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回复关系:
  对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赛(汉译英)的批评(平头百:
11:37:14)25498 Bytes(0/297/1)    垃圾评委,有负参赛者,有损中国翻译界形象!(尘灰:
14:48:03)48 Bytes(0/40/0)       加新帖
回到强国深入讨论区
回到社区首页
打印本页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关心英译汉的网友,也请看看这个“汉译英”!
  呵呵。。。那篇译文确实好笑。评论也确实很重理论(虽然只读了一大半)。我对只重理论的东西不光不喜欢,甚至有点鄙视。因为真正的世界是不可能建立在空话上的。唉。。。
  看了之后除了sigh还能做何反应  
  中国翻译》杂志同样存在这个突出问题。每一期都是“翻译学理论”占了主要版面,多年来都是由“翻译学”研究者掌握了“话语主导权”,讨论翻译实际的文章很少。这样一来,无形中产生了一种误导,青年学子们如博士生硕士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所谓“学术论文”上,而他们成为讲师教授后又影响另一代学子。长此以往,中国翻译的前景堪忧!  --------------  理论和实践之争,不是一年两年了,八十年代,重视具体翻译技巧的讨论,看来似乎和实践结合紧密,实则理论水平不高.虽然,有些翻译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家三言两语的&体会&,倒是胜过高头讲章,颇得中国古代文论的神韵,但是毕竟难以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而理论性较强的文章,则大多或照搬西方译论,或浅尝辄止,水平不高.比如,&中国翻译&上曾登过一篇从模糊数学的角度讨论翻译标准的文章,新则新矣,惜乎作者对模糊数学的理解并不深,故不免有牵强,肤浅之弊.  九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理论水平大大提高.如楼主所说,&中国翻译&杂志&每一期都是“翻译学理论”占了主要版面,多年来都是由“翻译学”研究者掌握了“话语主导权”&,我倒觉得是好现象,是理论研究深入的表现.  当然这样不可避免就有疑问:理论何用?理论如何指导实践?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里简单说两句.1.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不一定是立杆见影的.比如基础数学的研究,有些刚开始并不见得就有指导实践的价值,而是若干年后,它的指导作用才表现出来. 2.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往往是有限的,但又确实是有的.比如英语语法学,对学好英语,当然有指导作用,但是,并不能对提高英语水平起决定性影响.  所以,对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期望过高,或者认为翻译理论必须能对提高翻译实践水平起立杆见影的指导效果,给翻译理论要求过高,都是不现实的,因此不能认为翻译理论没用或者应该少讲.  而&青年学子们如博士生硕士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所谓“学术论文”上,而他们成为讲师教授后又影响另一代学子&,我认为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学院里的研究,一般比较academic,重理论是很正常的.比如我曾听过一个软件公司技术主管的演讲,一位大学教师向演讲人提了个问题,说某某杂志上有篇论文,讨论了演讲人说到的某个开发方法,问他有何评论,演讲人直率地说,他们industry圈子里的practitioner从来不看academic paper的.这就是学院和industry的区别.而从此得出&长此以往,中国翻译的前景堪忧&的结论,似乎论据不充分.  平头百对译文的分析很精彩,我只是针对他上面的几句话谈些不同看法
    [quote]I can find time to read anything that I didn't used to,(语法错误,didn’t used to,双重过去式)[/quote]      照传统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used to”作情态动词(modal verb)用,所以不接助动词“do”。但这种规矩早就被当代英语打破,甚至否定式“Do NOT used to”也变得非常普遍,只是没有取得正式地位,而被贴上“informal”的标签罢了。自然,根正苗红的依然是“Used NOT to”。
  以下摘自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USAGE:  1 The construction used to is standard, but difficulties arise with the formation of negatives and questions. Traditionally, used to behaves as a modal verb, so that questions and negatives are formed without the auxiliary verb do, as in it used not to be like that and used she to come here? In modern English this question form is now regarded as very formal or old-fashioned and the use with do is broadly accepted as standard, as in did they use to come here? Negative constructions with do, on the other hand (as in it didn't use to be like that), though common, are informal and are not generally accepted.    2 There is sometimes confusion over whether to use the form used to or use to, which has arisen largely because the pronunciation is the same in both cases. Except in negatives and questions, the correct form is used to: we used to go to the cinema all the time, not we use to go to the cinema all the time. However, in negatives and questions using the auxiliary verb do, the correct form is use to, because the form of the verb required is the infinitive: I didn't use to like mushrooms, not I didn't used to like mushrooms.
  LH: long time no see :-)
  Yes, Long time no see, DJ. I chased the link Yeti posted on Hanying and found your comments on HSY. So I joined in.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Updated on top of NODE mentioned above) is available FREE online until Jan 2007. Go register one FREE account now.    http://www.oxford-dictionaries.co.uk
  More discussion about &used to&: /ae/azar/grammar_ex/message_board/archive/articles/00074.htm
  我问过不少翻译“行家”,你们翻译的东西外国读者如何评价?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我的问题。我没有吹牛,其中一位还是某某著名大学的翻译学博导呢!中国人就喜欢自吹自擂,怪不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说中国的文学家评不上就是给那些“翻译家”害的
  第三段中:...and lead a life carefree and contended.  -------------------------------------------  这里的 contended 是个错别字,有位外国网友指出的。(笔者开始也没有发现)contended 应为 contented。虽说错误人人会犯,但是一群教授专家反复讨论斟酌后拿出来的东东出现这样低级错误,难免贻笑大方。
  请看主持者是怎么自我评价的: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创下新纪录   
新华社长沙12月3日电(记者 禹志明)12月3日上午,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翻译家论坛在中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50多所大学和单位的66位选手获得奖项。据悉,本届翻译奖创下参赛人数最多、参赛地区最广记录。  
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由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和中南大学外语学院联合举办。参赛者遍及我国各行各业的涉外人员、翻译及英语爱好者,主体仍为各大、中学校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青年外语教师。同时,组委会还收到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参赛稿件。此次竞赛,一等奖空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章炜、中南大学田丽丽等66人在千余名参赛者中胜出。  
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在颁奖典礼上介绍,&韩素音青年翻译奖&创办以来,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中国规格最高的翻译竞赛,受到了全国乃至海外青年翻译爱好者的欢迎和认可,激励了广大青年学习外语的热情,推动了外语教学事业,有力促进了我国翻译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是英籍著名华裔作家韩素音女士专门为中国青年人设立的,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翻译界组织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翻译大赛。1989年举办以来,从参赛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青年翻译工作者。(完)
  转 nyleda 先生在Chinadaily bbs 的评论(摘录):      【摘录ptbptb/平头百评论:】    三、 对原文主题思想的理解问题  参考译文的译者说,“从全文来看,《老来乐》体现作者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这里主要是指一个人应当如何看待自己的晚年,如何在晚年发挥自己的余热。” 文章的主题: “老年是广阔的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说文章体现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是对的,说如何“发挥余热”,“大有作为”就错了。译者把 “自觉悟出一条真理:老年是广阔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译为:However I have come to realize the truth: my old age serves as a vast world in which I can still have my talents employed fully and developed completely.正是对主题错误理解而造成翻译的错误。作者谈他的退休生活,就说了三件事:读书(小说)、聊天、看电视。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法描叙他如何安度晚年,参考译文的译者却将它理解为“发挥余热”“大有作为”。这样的“译品”,怎么可能让英语读者欣赏到原作者的本意?【摘录止】      同意得不能再同意了。 特别是这抽车捉将的一句:‘作者谈他的退休生活,就说了三件事:读书(小说)、聊天、看电视。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法描叙他如何安度晚年,参考译文的译者却将它理解为“发挥余热”“大有作为”。’    其实金先生这篇短文纯为自娱。退休后寂寞却又无奈的心情由幽默诙谐中跃然纸上。文章中用词五花八门,三教九流,从文言到民国的半文不白到历次政治运动的新八股,就象电视节目频道一样地变来变去。仔细看看,文章里竟然一大半不是正儿八经的话!如果不信,我可以随手举来。先用第三段来做例子:    “七十岁开始可以诸事不做而拿退休金,不愁没有一碗饭吃,自由自在,自得其乐。要看书可以随便乱翻。金庸、梁羽生、克里斯蒂、松本清张,从前哪能拜读? 现在可以了。随看随忘,便扔在一边。无忧无虑,无人打扰,不必出门而自有天地。真是无限风光在老年。”    这里“诸事不做。。。不愁没有一碗饭吃”云云,是嘲笑自己老废物。“看书可以随便乱翻。。。随看随忘”,是说自己精力不能集中了,做不成学问了。“不必出门而自有天地。真是无限风光在老年”,那是小结一句,是说自己从此要学习过另一种生活了。 “自有天地”“无限风光”,那是作者在苦笑。    第四段结尾一句:“无奈我闲人忙,听众逐渐稀少,终于门庭冷落,只剩一屋子广阔天地,任我独往独来,随意挥洒。” 这个应该落实了是“寂寞无聊”“苦中作乐”。    回上去看第二段,更加好玩。先说“老年多半能悟道”。第一句话就有点开玩笑。下面四句话“孔子”“老子”“圣经”“佛教”,更加没边没崖。有这么讲“道”的吗?第六句谜底揭开,原来是:“老了,不免胡思乱想,胡说八道”。结果呢?小KS,就是“自觉悟出一条真理:老年是广阔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现在有个问题,如果金先生听见我说他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过是‘小屋’一间,打发余年,会不会反对呢?我打赌不会。可是奇怪,这样的鬼话,评委和译者居然会认真听,而且相信了!!     好,现在再试试第一段。第一句“六十整岁望七十岁如攀高山”,起头稍微有点险峻,让人有点兴趣。先从六十岁跳到七十岁,接着又晃一枪,然后说“老汉今年八十二矣”。没完,还有“回马一枪”,原来这是虚岁。还不行,金先生顺便嘲笑当今风气“务虚不务实”,最后再批一句:现在不是提倡尊重传统吗? 简直是骂人“婊子立牌坊”了(骂谁我就不说了)。 现在我学金先生,也来使个回马枪。文章开头第一句,原来是回过头来感慨退休前的最后十年糊涂不知“老之将至”啊!    中段总结: “老年是广阔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真是无限风光在老年”,“终于门庭冷落,只剩一屋子广阔天地,任我独往独来,随意挥洒”,这几句话再读一遍,是什么味道啊?    至于“老汉”一天的时光究竟怎么打发,咱们看最后一段。 从“打开电视,又是一番新气象。古今中外,赤道南极,变幻莫测”开始,到“眼睛耳朵实在招架不住,那就下令暂停,闭目养神去也”,一个上午过去了。下午呢?多半是重新来过啦。    我也不明白译者和评委怎么会把文章“主题”理解成“发挥余热 大有作为”的。更别提这句话本身多恶心了。 文章的最后一句:“小屋之中天地阔 老年无事是忙人”,明明是作者自嘲。看电视都“眼睛耳朵实在招架不住”,得去“闭目养神”啦,还好意思说“不必出门”也可“大有作为”还能“发挥余热”?    总结: 作者用诙谐自嘲的语气,讲述了自己怎样度晚年,从开始时的不知所措,寂暮无聊到渐渐习惯能够自得其乐,最后螺蛳壳里做道场,小屋之中有天地,暮年有趣。 从文字上看,这位八十有二老翁的短文,诙谐滑稽,词汇庞杂,童心跳荡,随意点洒,话分正反,皮里阳秋。真是一篇少见的奇文。    结论:参考译文的译者似乎与此等老家伙缺少接触,分析领悟全然不得要领。译文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所难免。看来出题者跟翻译者两方,也是背靠背,缺少沟通。既然是由中南大学如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野鸡”学校来做参考译文和具体阅卷,上级指导部门小心谨慎,防止出错,尚恐不及,岂能这般掉以轻心!       17:22     
   nyleda 的试译在雨巷英语角:   /dispbbs.asp?boardid=26&id=18593      Djptb: I wasn't sure if ptb stood for 平头百 when I left the message at Han Ying . But I thought it unlikely that was not.    
L.H.( Lion Heart, your highness) For two years I thought someone else here was you, I guess not.    
Tianya is a big whirlpool, sooner or later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ha ha) is drawn into it.     
  好铁留名!    
  RE: 作者:雨横山2 回复日期: 13:12:15     Uncle, who's that &someone else&?
  学了一番翻译理论,确实觉得狗屁!浪费人力物力!
  作者:雨横山2 回复日期: 13:12:15      Djptb: I wasn't sure if ptb stood for 平头百 when I left the message at Han Ying . But I thought it unlikely that was not.  ---------------------------  平头百,ptb,pingtoubai, ptbptb, DJ, DoeJohn, Toubai Ping, and wmzb (无名之辈)...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梵文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