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灵六道轮回回时间差。

【空海法师】因果与六道轮回的关系
今天晚上我就给大家讲一下佛教中最不容易讲清楚的、也是大家最希望弄清楚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因果与六道轮回的关系是什么?”一说到“因果”问题,大家都知道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一个因果发展的过程。如果说我们的佛法离开了“因果”这二字,是无法可说的。也就是说,如果把“因果”二字离开了,佛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事实上,佛教的所有理论都是建立在“因果”关系这个基础上的。比如佛教的“缘起性空、缘生性空”所产生的“四谛法门”都是建立在“因”和“果”的关系上。
2008年四月,中国的两岸四地的法师们在北京中国佛学院进举办了一次讲经法会,当时我代表四川省佛教协会也参加了会议。两岸四地共有四十八位法师参加讲演,有大陆的、台湾的、香港的、澳门的代表。讲经的内容是用抽签的形式来分配的。有讲《金刚经》的、有讲《弥陀经》的、有讲《心经》的、有讲《普门品》的,而我就抽到一个《普贤行愿品》的内容。
《普贤行愿品》这个内容我没讲过,而我一般都是讲“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和“菩萨道”,或讲“中观”、“唯识”等经论,就没讲过《普贤行愿品》。我想所谓“行愿”,正是峨眉山普贤菩萨所发愿修行的地方。这次讲经是两岸四地来的法师,是建国以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级别最高的一次讲经法会。在法会结束时,中国佛学院的副院长传印老和尚总结时就说:“四十八位法师都讲的很好,在各自的内容方面阐述的比较好,但是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因果”这个问题,而只有一个法师讲了“因果”问题。“因果”是我们佛教理论当中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们修行的人,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你不信因果或者不知因识果。那么,你所做的一切善事都只能是人天福报,是没有结果的。更确切的讲,如果我们修行的人连因果都不相信,那么我们的修行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是没有根基的一种修行方式。没有根基的、不懂因果的、不识因果的修行是不真实的。因为不相信因果的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他不懂得因或不知道果,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不计后果的、不择手段的。
因果是个什么东西呢?它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所学的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八万四千法门,都离不开“因果”这两个字。说得简单一点,没有因,哪里有果呢?因果是个什么,就是一切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因为种下了因,再遇上缘,因缘相生才有结果的,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正如我们大家今天“过书”仪式时所讲的“三皈五戒”,这个“三皈五戒”是佛教里面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戒律,凡是作为佛弟子都必须遵守三皈五戒和这个轨范。可是“三岁闲童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如果说我们都已经具备了三皈的礼仪,守住了五戒,那么每一个守住五戒的人都已经获得了脱离六道轮回的条件,可以得到人天福报,可以生天上,阎王就管不到你。但是谁做到了呢?有很多居士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要说因果问题,我们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包括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毛主席语录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因果”和“报应”这种理论大家都知道。谈到因与果的关系是佛教一切理论的基础的时候,有不少的学者、不少的居士、不少的出家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提出了同样一个问题。佛教的理论是好啊!因果我们也知道,做了好事得好报。但是这个六道轮回问题,我们好象还很难理解?甚至说,这是个非常渺茫的、只能意会不能论证的东西。要把因果与六道轮回讲清楚,这是我们佛教历史上最难讲清楚的一个课题。由于今天晚上,我们这次来到万善寺的居士都是来受菩萨戒的。我们受了菩萨戒、具足了菩萨的戒体、得到了菩萨位,我们作为一个修行的菩萨,如果连因果和六道轮回都没闹清楚,我们怎么去度化众生呢?我们怎么去弘法利生呢?我们又怎样去给众生讲清楚佛教的道理呢?“六道轮回”也是我们佛教理论的核心,“因果”是六道轮回理论的基础。恐怕有人就要问了,你凭什么说六道轮回存在呢?这个问题我们最近几十年,有不少的学者、专家、哲学系的教授、物理界的教授,包括美国哈福大学的正级教授沈幼堂跟我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我都给他们回答了。可以给你们讲,我回答这个问题,直到他们不能再提出问题的时候,我自己认为,我的回答是成功的。今天也有一位老教授跟我探讨这个问题,他是清华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我也向他讲了一下我的观点。由于今天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就诱发了今天晚上跟大家讲这个开示的因缘,可见这是如此的殊胜啊!这真是佛法所说的诸法因缘生啊!如果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你们今天晚上也不可能听到我讲这个开示,这是法缘,你们说对不对啊。(众答:对!)当时那个老教授就说,六道轮回是我们一直都没弄清楚、很难相信的问题。我就说,历史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无中生有的。你们说这个世界上,有无中生有的事情吗?有吗?(众答:没有!)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于有因,才会有果的。&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四川大学有一个物理学界的老教授,八十多岁了,在跟我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引发了我对六道轮回的研究。他说,他今年八十三岁了,什么事情都已经了结了,儿子娶了媳妇后,和他们分开生活了,他们都是教师,在大学里教书;女儿也结婚嫁出去了,也是老师;他的夫人也是老师,但已经离世死了,可谓书香门第。他说,我教了四十多年的物理,要说物理现象、科学现象可以说是无一不晓、无一不知,但是就有一个问题他弄不清楚。什么问题呢?他说我研究科学研究得这么精通,什么物质现象、物理现象,科学现象所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它的结果我都搞得清清楚楚。可是,对我自己,我生前是从哪儿来的,没生我之前我在什么地方,我没闹清楚。现在我八十多岁了,一身都是病啊,将来我又向哪里去呢?是否两眼一闭,就一命呜呼、没有去处呢。他说感到我好象是墙上挂乌龟——四脚无靠(四川谐侯语),他非常痛苦。他说我研究了一辈子自然科学,我既不知道自己的来因,也不知道自己的去处。请问你是学佛的,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不是说佛教博大精深,能给我把这个问题提示一下吗?我说,那好呀!我们来共同探讨。那时候他八十多岁,我才三十多岁。当时我也在川大读书,我是学生,他是老教授。因为我学道十二年,对佛法有一点认识。我从六六年开始学道,懂得天文易术,知道人生的来历,当时我就学会了社会法师们所传说的命理现象。不管是天文还是地理、还是阴还是阳,我都进行了研究。基本上对人、人的生命的源泉,我在这十二年里是有所研究的。我就说你是讲科学的、讲物理的,我就用科学的方式回答你的问题。“无论是马列主义的思想和科学的态度,都有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存在决定意识”。由于是存在决定意识,那么你未生之前还是存在的。而不存在你这种形象和身体,但存在你自己业力现象的种子因缘。他说业力现象的种子因缘从哪里生的?我说,那是自己的造作行为而生的。当时我懂得一点易术。我就把他从八十三岁以前,通过佛教的《一掌经》查他的善根。还通过天文易术的推算,(我还懂点社会上流传的什么《麻衣相法》、《铁关刀.柳庄相法》、《六马相法》这些方法。)对他的面像进行观查,加上再一算,把他八十年前的事情说得是清清楚楚。我边说他脸上都在边流汗。他说,你这后生怎么会知道这些啊!我说这个东西就不奇怪了,正如你所说的,科学是祖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我们所说的是中华传统所遗传下来的文化结晶,就包括了人的生命的源泉,他相信了。包括xi
zang佛学院的那个校长,他说他能够把汉文翻译成zang wen,zang
wen翻译成英文,他听了全国各地的所有高僧大德的讲课。当时他都六十多岁了,我才三十来岁。他给我讲了两个小时,讲得是滔滔不绝啊!佛法的道理是非常精通,可以说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当他讲得正起劲的时候,我就提出一个问题。我说请问?你佛教的东西了解这么多,道理这么精通,你得到多少啊?他说我好象还没得到什么。我说我呢不能把zang
wen翻译成中文,也不能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我讲不了你那么多大道理,但是我知道你以前干的是什么。他说是吗!我说是的!我就列举了几个问题出来,说得他胆战心惊,马上就五体投地了。但是这都不是佛法的道理,这是世间法的道理。&
由于这一些,说明一个问题,我们人的先天意识都是有“数”的,自然的运行也是有规律的。人,他是从业力中来的,他离不开世界上的环境发展和社会发展这种气数流程。人们的业力现象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与自然现象的流程运行之气同步了,那么你的运气就好了;你本身所造的业力现象,在这一生当中,你的气数运行跟自然的运行不同步了,你的运气就不好。你的气数运行跟自然相对,就是逆天行事。所以说每一个人,无论是谁,你来到这个世间,没有人能离开社会其他的人而生活,没有!我们想一想,谁能离开社会其他人的而生活在这个世上?人生下来要依靠父母哺养,也不能生下来马上就指天指地了。就是老佛爷生下来后他能指天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他也要靠他母亲带着他生活。吃饭要靠农民种地,穿衣服要靠工人做衣啊!很多人要伺候他,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环境。人也离不开大自然,即离不开这种缘。我们的来因是,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是由于有因,因是由于我们的业力而来。也就是说,你以前是从你的业力中来到这个世间,你还没来到这个世间之前,由于你的业力在六道轮回当中轮转,在各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形象、不同的现象、不同的运行。由于你自己累生累劫所种下的福德因缘,你来到这个世界,来到这个娑婆世界,变成了你现在这个形象,也就是你现在这个样子。那老教授说,道理是这么说,但以前我又看不见啊!我说如果你把以前都能看得见了,那你已经是明心见性了,了通自然了,得到五眼六通了。我们不能看见,就说明我们还被烦恼现象所蒙蔽,断住了我们智慧的门路,所以说我们看不见。如果按照科学的道理来讲,我可以这样说,六道轮回,我刚才给大家讲的那是肯定存在的。老教授问我:何以见得?如果六道轮回这个问题不存在,我们就没有理由能把我们这一生和下一生,和这一生以前的道理讲清楚。是吧!我们现在人的记忆、思维,是人们通过大脑所想像的一切问题,都是通过大脑的灰白质神经来产生记忆的。我们人的身体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物理现象,是由碳、氢、氧、铁、氮、钠、碘等这多个元素成分组成的。这是一个物质现象。除了碳、氢、氧、铁、氮、钠、碘等元素组成了身体的细胞而外,剩下来就是神识了,就是精神了。今天我和清华大学的老教授讨论这个问题时说,我们大脑的灰白质神经把我们所见、所闻、所识的东西记忆下来,储藏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如果是对身体而言,在物质微细运行的程序当中,叫微迁。大脑灰白质神经细胞每天都在死亡,新的细胞每天都在产生。这个死亡的速度很快,那么死亡的大脑灰白质神经的这种细胞,是怎样来把我们记忆的、记忆留下来的这些信息交接给新产生的大脑灰白质神经细胞,是什么技巧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科学家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有一次我在和我的弟子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举了一个例,我就说:大脑灰白质神经细胞死亡和新细胞产生之间的信息移交,是在质和量,再加上速度——相当于光的传播速度,在程度上把它交接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它交接清楚,速度很快呀,因为它是很微细的。我举个最简单的道理,比如我们看到的电影胶片,它是由一个接一个的镜头画面连接起来的,它通过电影胶片的画面向前移动,通过光射出去在银幕上产生影像的时候,由于光和胶片运行速度的相差关系,透过胶片所映射出去的画面,即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一些人物像,他的活动是有规律的。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众答:是!)我们仔细看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画面。通过光映射出去的时候,也就相当于,是旧的生命和新的生命在交接的时候,这么一个时间差度,这个速度差很快。它把接交的历史在还没有变换过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形象。通过这种变速的方法,也就是移变的方法,加上速度、质和量的关系,就把它衔接了。除了这种理论,你们说还有什么理论能够比这个说得更清楚了。新细胞怎样接替旧细胞中的这种信息,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论呢?(众答:没有)没有了!我就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就是说,我们科学界用最尖端的技术、对现在的、现有的现象、在理论上没有把它讲清楚。这是九十年代大家说的“灰色理论”。我在四川,他们有几个科学家给我讲,“灰色理论”就是在黑色和白色之间的这种理论,叫“灰色理论”。科学界把这种“灰色理论”当成是最好的一种科研成果。我说你那个太简单了,我们佛教两千多年前就懂得这个道理了。我们佛教的“中道思想”就是灰色理论,还有“真如实相”、“菩提”,我有一本书——《菩提实相》。“中道思想”就是“色”与“空”之间的这种理论,叫中道。事实上佛教早已经把现在科学界所发现的东西、所证实的东西,早就证实出来了。比如说六道轮回。如果说要用科学的方式把它演示出六道轮回的现象,按照我刚才所说的,用“时间的变异性”来完成,这个理论是能说得过去的。“变异程序”的核心在于它不是物质,而是意识。意识在于什么?在于我们业力的储藏,就是我们自己所作所为所产生的身、口、意这个三业,在我们这一生唯一能带走的东西。就是说人死亡的时候,三业是消不掉的。我们产生一个念头,产生一个行为,它变成什么呢?变成了一种力量,它变成了一种物质现象,是微细的物质现象,它不是没有了。所以说前一段气功盛行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理论:“思想是物质的,精神是物质的,精神的变化是物质的”,大家都在争论这个问题。物质是个什么东西?按照我们《心经》的道理、《般若经》的道理,早就把这个讲清楚了。(色与空的中道理论)&
事实上,六道轮回这是肯定有的。我们在座的人,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周围,你身边所坐的任何一人,你们为什么同样来到这个世间,你们的命运又为什么不一样呢?有的贫、有的富,有的聪明、有的愚钝,有的相好庄严,为什么有的就不是呢?这叫“世间人各有来因”。就是一个地方出生的人,乃至是一个父母所生的人——兄弟姊妹之间,他们的命运都不会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造的业力现象不一样。我经常给我的弟子们讲:“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上,只有两件事情——一个是了愿;二个是偿报。”我们是来了愿的,了我们累生累劫所发的愿,我们现在发的愿,今后来完成。愿有很多种愿,有善愿、有恶愿,愿有一种力量,叫愿力;二是偿报,它有善报、有恶报。不管是什么关系,父子关系也好、弟兄关系也好、夫妻关系也好、朋友关系也好,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因和缘的关系。因缘有份,因缘有数,缘尽则数尽、缘尽则份尽。缘是怎么来的?是我们以前累生累劫积累起来的。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你是有智慧的、还是没智慧的、有钱的、有地位的、有名誉的,有什么的等等。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逃不掉“因果”这两个字。谁能逃掉,能逃得掉吗?(众答:逃不掉!)你做了善事就有好的结果,你做了坏事有不好的结果,是跑不掉的!所以佛教的理论经常说:因果报应是分毫不差啊!由于佛陀他证道以后,认识了世间的真相,发现了人生的真理,弄清楚了世界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明白了人由于业力而生因,由因而生果。所以,佛陀提出了四谛法门、因缘而生、缘生性空、成住坏空等等理论。这一切理论都说明一个问题——一切事情都不是永远不变的,一切事情都不是无中生有的,一切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佛教的理论是不相信上帝的!每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神在左右我们!佛教的所有理论都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我们的命运是我们自己在把握的。只有我们自己发心修行、修正错误的思想、行为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说玉皇大帝可以管我们的生死、管我们的命运,那么玉皇大帝他的命运是由谁管呢?他还是有人管的。玉皇大帝也是六道众生当中的一个众生,他在天道的福报享尽了,还是要到六道当中来的!所以佛就说:“众生是平等的,众生皆有佛性。”我们通过这种业力现象,同我们累生累劫的造作,来到这个世界上,去完成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来偿我们每一个人的报,来履行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现在的一些小年青在社会上经常说:我们要找好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我经常笑他们,你们在找什么位置?你们对世间的真相都不了解,你们生活方向都不明确,你们的位置应摆到哪儿?如果能够摆好自己位置的人,那就是觉悟者了。你不是觉悟者,你的位置就摆不好。你只能是跟着感觉走,跟着现象走,让现象牵着你的鼻子走,那就是凡夫。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抛开现象,要开发我们的智趣,开发我们的智慧,觉悟我们的人生,明白世间的真相,找好自己的位置。过一种随顺真理的生活,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能够常住真心,自己做主,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不然就被现象牵着鼻子走,我们福报大一点的,能经得起一些诱惑的检验,就不会被邪风吹倒。我经常给弟子们讲,我有些弟子到处去跑庙,今天跑这里,明天跑那里,都是没福报的表现。为什么呢?轻者浮也,稳者重也。福报越重的人就越稳,福报越轻的人就越浮啊!没有福报的人他呆在庙里就受不了,他的心是乱的,做工作也是乱的。所以,今天晚上我给大家讲因果和六道轮回的关系。就是要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知道因果——“菩萨畏其因,凡夫畏其果啊”。菩萨就是觉悟的人、有智慧的人,他知道因果和六道轮回的关系后,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想一想,多种善因。而凡夫他就不管这些,他就不种因,他不识因果,也不相信因果,做任何事情就不择手段。做了以后有不好的现象发生时就怨天怨地,就怪命不好啊,总是怨别人。我们作为学佛的人,老是去怨别人是没有出息的。为什么呢?老是去怨报别人,就说明是自己没有智慧,有智慧的就不会去怨别人。我们一切好的环境、不好的环境、好的因缘、不好的因缘、顺境或逆境,都是自作自受,要自己去改变。要摆脱因果对我们的约束、要自己做主;要摆脱六道轮回对我们的约束,而脱离六道轮回,自己做主。佛教中有四句话,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很难有人做到。若真正能做到,你这一生就能成佛。哪四句话呢?即“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谁都能懂。但是,我们要把它分开来讲,为什么要“诸恶莫做”,就是做了恶事的人你就会有障碍,有恶的因缘和恶的报应,你一生都不平静,你干什么事情都有烦恼,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做事情要遇到障碍,这就是我们累生累劫的福报不够。所以我们好多人喜欢去四川的甘孜、阿坝、和xi
zang去学mi
fa。那里的huofo给你讲,首先你要修加行——培福。动不动就是百字明咒十万遍、五字真言十万遍,磕长头十万遍。先通过培福把你的棱角磨下去。像我们修mi
zong的人,一去学佛,首先是进学戒堂。学戒堂就是学规矩,先培福。我们的祖师——印光大师做二十年饭来培福,给我们做出了示范啊!还有我们的普贤菩萨在峨眉山也做了二十年饭来培福。这就是告诉世人,要有福报才能定道。没有福报你修行就会有障碍。走到哪里那里就不顺,干什么什么就不顺利。这不能怪天、也不能怪地,只怪你自己福报不够。“诸恶莫做”,就是断除恶因;“众善奉行”,就是培福报。断掉恶因,培养福报,目的就是为了“自净其意”。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八万四千法门说的所有道理都是叫我们“自净其意”,没有别的玄机,别无它物。如果我们能“自净其意”,我们的世界就是太平的;如果我们能“自净其意”,我们就能认识因果关系和六道轮回,它对我们命运的危害和约束,我们就不受其它现象的约束。&
你们这次来到万善寺,受了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你们只要不犯戒,阎王就管不了你们,这肯定是这么回事。若阎王还能管你,说明你已经犯戒了。受了五戒阎王就不管了,每一戒有五位护法菩萨,二十四个小时护法啊!你受了菩萨戒,那你本身就是菩萨了,你要发菩提心啊!菩萨是没有敌人的,没有敌人就不造恶因,不造恶因就没有恶果。你都是善果、善报、善因,这么好的环境,你要发大愿啊!要把你的功德回向给众生。有三千功德,八百道果不就完成了,这一生就成就了!所以,今天晚上给大家讲因果和六道轮回,这是真实的。特别是你们这些菩萨,已经是受了菩萨戒的菩萨,你们一定要知道因果和六道轮回的关系和它的存在。知道它以后,你们的每一个行为都要想一想,都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你们在每一个行为前,都想到你是菩萨了,我可以这样讲,那么没有这一生不成就的。如果你做任何事情都还没有想到你是菩萨,你还是个凡夫,那就很难保证你走到哪儿去了。所以要求我们的僧人,我们来到世间上这么辛苦,教大家仪轨,就是让大家步入修行的轨道,还是要靠自己去行为,就是叫大家这一生成就这个戒体,成为菩萨。让这个人类世界变成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脚下,心净便是净土,你心不净走到哪里都不净啊!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你心是乱的,到清净的地方心还是乱的。心是清静的,到什么地方心还是清静的。关键是要把握住我们这颗心。自净其意,心和意,只要心清静了,干任何事情都没有障碍,脱离六道轮回,就有把握了。
老百姓说:头上三尺有神灵,这是俗人讲的。我们作为一个修行的菩萨,你们想一想,你们头上是什么?应该是智慧的光环——诸佛菩萨跟你们相通的智慧的光环。你们来报到的那一天——四月七号,从早到晚,太阳的周围都是五彩的光环。这是天意呀,给你们多大的期望。如果这一生你们受了菩萨戒,成不了菩萨,不了道啊!那么你们真的对不起老天对你们的关心,这是我在云台山十多年没有见到的天象。从头到尾、从早到晚,太阳周围很远的地方都是一个五彩的大光环。大家都看到了,上午下午都有。所以,我今天也是信心百倍,在这么多菩萨面前给你们讲因果和六道轮回的关系,你们一定要认清楚这是存在的,认清楚了这个问题,你们的行为就要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只要自己把握住了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戒律行持,那么,你们这个菩萨戒就没有白受。你们这次来万善寺受戒的菩萨,那就是真菩萨,就不是形象菩萨。真菩萨和形象菩萨是两回事啊!真菩萨就要发菩提心、行菩萨愿、得菩萨果位。众生看到我们受菩萨戒,这次护坛诸佛菩萨看着我们、期望我们、天龙八部维护我们,让我们在这次受戒当中能够清静身心,清静戒体,圆圆满满地受完这次菩萨戒,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货真价实的菩萨。你们成了菩萨,还要有菩萨的智慧、还要有菩萨的愿行、还要证到菩萨的果位。我们还应注意一下,可怜一下,世间人多么辛苦、多么痛苦呀!他们相互之间,互不信任,钩心斗角,是不是呀?一切不良现象都在我们眼前呈现。我们就要用我们的智慧去感昭他们、去感化他们、去教化他们、去度化他们。佛经上说:这个世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住世”,事实上就是我们每个菩萨发愿,把我们的娑婆世界变成净土。当变成净土的时候,我们在座的都是观音菩萨、都是弥勒菩萨。观音菩萨的愿在你们面前实现、弥勒菩萨的愿在你们面前实现。通过学修文殊菩萨的智慧,你们个个都具备智慧。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就在我们这些菩萨面前完成。大家都是菩萨了,世界就平和了;大家都是菩萨了,地狱里面还有什么人呢?地狱就空了。地狱一空,大家都成佛了。那么我们就帮了地藏王菩萨的行愿,大家帮他也成佛了。众生成佛,你们还不成佛啊!地狱都空了,你们还去干啥?所以,我们只要发大愿,只要有大行,用我们的悲心去感化一方,这个世界就平和了,是不是啊!(大家鼓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相信因果、要知因识果,在知因识果的基础上,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工作、对社会要负责任,为我们弘法利生多出一份力量。我们的佛教事业就更加兴旺!云台山佛法的智慧光芒,就从你们这里开始,好不好!(众答:好!)
阿弥陀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天界的时间和人间的时间差
最大的快乐是信佛.最好的保健是拜佛.
最深切的思念是念佛.最贵重的财富是学佛.
最珍贵的缘份莫过于佛缘.最美丽的心情莫过于放得下.
最相投的默契莫过于一起念佛.最真诚的问侯莫过于向您念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
天界的时间和人间的时间差
第一,【欲界天道】:
四天王天的一天等於人间五十年,它们可以活上天国五百年(人间9125000年)的寿命。深思了一个上午的喜见,已经经过了人间二十五年的岁月;以七十岁的人寿来算,人间已经经历了两代祖孙的时光了。
三十三天(忉利天)的一天等于人间100年,它们可以活过天寿整整1000年,等于人类3650万年的寿命。
焰摩天国的一天等于人间200年,国民们可以活上天寿2000年,也就是人间14600万年。
兜率天一天等于人间400年,天神们可以活到天寿4000年,这相当于人间58400万年。
化乐天的一天等于人间800年,一年等于人间292000年,它们可以活上天寿800年,也就是人间233360万年。
他化自在天的一天等于人间1600年,他化自在天国的公民们能活上天寿16000年之久,这等于人间9344000万年。
人间五十年,为四天王天一昼夜。人间一百年,为忉利天一昼夜。人间二百年,为夜摩天一昼夜。人间四百年,为兜率天一昼夜。人间八百年,为化乐天一昼夜。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他化自在天一昼夜。
人间五十年,为四天王天一昼夜。人间一百年,为忉利天一昼夜。人间二百年,为夜摩天一昼夜。人间四百年,为兜率天一昼夜。人间八百年,为化乐天一昼夜。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他化自在天一昼夜。&
四王天人寿为五百岁(以本天时间为标准),即人间。忉利天人寿为千岁。夜摩天人寿为二千岁。兜率天人寿为四千岁。化乐天人寿为八千岁。他化自在天人寿为一万六千岁。
第二,【色界天道】:
色界宇宙时空分四层,因为这里主要靠禅来维持生命,不饮水,不吃食品,所以称为四禅天。生灵们的智力、寿数是欲界无法相比的。按其板块国度划分,又分为色界十七重天。色界天神的寿命则是以劫来计算的:
初禅三天:
梵众天,寿命半中劫(约11,280,000万年);
梵辅天,寿命一中劫(约22,580,000万年);
大梵天,寿命一中劫半(约33,860,000万年);
二禅三天:
少光天,寿命二大劫(约903,200,000万年);
无量光天,寿命4大劫(约1,806,400,000万年);
光音天,寿命8大劫(约3,612,800,000万年);
三禅三天:
少劫天,寿命16大劫(约7,225,600,000万年);
无量尽天,寿命32大劫(约14,451,200,000万年);
遍尽天,寿命64大劫(约28,902,400,000万年);
四禅九天:
无云天,寿命125大劫(约56,450,000,000万年);
福生天,寿命250大劫(约112,900,000,000万年);
广果天,寿命500大劫(约225,800,000,000万年);
无想天,寿命500大劫(约225,800,000,000万年);
无烦天,寿命1000大劫(约451,600,000,000万年);
无热天,寿命2000大劫(约903,200,000,000万年);
善见天,寿命4000大劫(约1,806,400,000,000万年);
善现天,寿命8000大劫(约3,612,800,000,000万年)
色究竟天,寿命16000大劫(约7,225,600,000,000万年)。
第三,【无色界天道】:
这里的生灵的寿命之长,更是久远得超乎想象:
空无边处天,寿命二万大劫(约9,032,000,000,000万年);
识无边处天,寿命四万大劫(约18,064,000,000,000万年);
无所有处天,寿命六万大劫(约27,096,000,000,000万年);
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约36,128,000,000,000万年)。
佛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1. 欲界-四天王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不求永恒的真理,不能割舍妻妾的恩爱,但也不犯邪淫,故于心中生明白世间处世之心,命终之后,上升居于天堂,与日月为邻,如此一类称四天王天。
2. 欲界-忉利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不求永恒的真理,对于自己的妻子,淫爱已较微薄,但对修行起居并不拘泥,命终之后,上升居于天堂,此天已超越日月在人间之顶,如此一类称忉利天。
3. 欲界-须焰摩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不求永恒的真理,对于淫爱有需求时则行淫爱,但结束后则不会想念回忆,处在人世间动时少静时多,命终之后,上升居于天堂,此天于虚空中日月所不能照及,因为在此天境之人,本身自有光明,如此一类称须焰摩天。
4. 欲界-兜率陀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处在人世间时大多时以静修身,若有需要时才予以回应世间事,不会违反这样的常规,命终之后,上升居于天堂,此天与下界如人间及前面所提的天界已无接触,乃至面对劫坏(境界崩殂)所造成的灾害也不会殃及,如此一类称兜率陀天。
5. 欲界-乐变化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处在人世间时本身没有什么欲心,完全是依据对方的应对来行事,当面对死亡的时候,其感觉如同嚼腊,命终之后,上升居于天堂,此天乃超越前述的境界,如此一类称乐变化天。
6. 欲界-他化自在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的人,处在人世间时本身没有什么人世间的心,对于在世间行事能够了然超越,命终之后,能够超越世间化现无极的境界,如此一类称他化自在天。
佛告诉阿难,这六种天境,虽能脱出形体但心中尚有执着,所以称为欲界。
7. 色界-梵众天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修心的人,不修禅定无法获得智慧,但若能坚固自己的心念不做淫欲的情事,不论处于静时或动时,都没有任何的心念,各种情爱欲染都无从生起,就不会留在欲界,,此类修行之人必然因其心念投身僧侣梵众,如此一类称梵众天。
8. 色界-梵辅天
承上段,如果欲望的习气已经去除,离开欲望的心已经浮现,在各种佛教的规律仪式,能够喜爱并乐于去顺从,则该修行人能够行僧侣的德行,如此一类称梵辅天。
9. 色界-大梵天
承上段,如果觉得身心都通融圆明,威仪俱全,都能明了各种戒律并能遵守,则该修行人能够统领僧侣梵众,成为大梵王,如此一类称大梵天。
佛告诉阿难,此三种殊胜的的天境,一切苦恼都不能侵犯,虽不是真正修三摩地,但心中所得到的清静,各种苦恼及五蕴不会从心中起,这种境界可称为初禅。
10. 色界-少光天
佛告诉阿难,其次在梵天中,统理梵人能够圆满梵行(身为僧侣的德行),心中寂然不动自然生出光明,如此一类称少光天。
11. 色界-无量光天
承上段,在自然生光之后能够光光相照,照耀无尽的十方世界,到处都是如硫璃所成,如此一类称无量光天。
12. 色界-光音天
承上段,能够吸收护持此圆满的光明,成就自然的本体,化现清静而应用不尽,如此一类称光音天。
佛告诉阿难,此三种殊胜的的天境,一切忧虑苦恼都不能侵犯,虽不是真正修三摩地,但心中所得到的清静,已经了解并降伏初漏(五蕴之始),这种境界可称为二禅。
13. 色界--少净天
佛告诉阿难,再进一步,像这样的天人(居于天堂之人),已具有圆满光明,并了解其中的精妙,并能够去施行,通晓寂静无争之乐,如此一类称少净天。
14. 色界--无量净天
承上段,再者,寂静空无现前,引发无有边际的身心轻快安隐,成就寂静无争之乐,如此一类称无量净天。&
15. 色界--遍净天
承上段,一切身心于十方世界圆明洁净,而能成就此德行,如此胜境现前,归于寂净安乐,如此一类称遍净天。
佛告诉阿难,此三种殊胜的的天境,具备有浩大的随意顺心,故能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不是真正得三摩地,但在安乐的心中,已经欢喜俱全,这种境界称为三禅。
16. 色界--福生天
佛告诉阿难,再者,像这样的天人(居于天堂之人),各种苦厄不会压迫身心,苦因已尽,但乐非永久常在,久了必定生坏。此时苦乐两种心境顿时舍弃,各种烦恼趋灭,纯一之福性生出,如此一类称福生天。
17. 色界--福爱天
承上段,如果舍得之心圆融,了解何谓清静无为,自然无法遮挡福性,在未来可得妙意随顺,如此一类称福爱天。
18. 色界--广果天
佛告诉阿难,从此天境中有两种不同的路,若于初发心时,有无量净光,福德圆满光明,乃因修行证得而住此,如此一类称广果天。
19. 色界--无想天
承上段,若于初发心时,乃是对于苦乐厌离,精进的研究如何舍弃心念,从不间断,并能做到舍弃一切道法,身与心具灭,心思凝定,经过五百劫。该人既然以生灭为修行之因,故不能发现明了生与灭的本质,所以会有初半劫灭后半劫生的状况,如此一类称无想天。
佛告诉阿难,此四种殊胜的的天境,一切世间各种苦乐所不能侵犯,虽不是真正无为究竟不变的天境,但因是有所得的心境且功用纯熟,故称为四禅。
佛告诉阿难,在此当中还有五种不还天,在下界时九种习气皆能除尽,无苦也无乐,由于没有舍恋,故心无挂念,能安心立命于一处。
20. 色界-无烦天
佛告诉阿难,由于苦乐两灭故无争斗之心,如此一类称无烦天。
21. 色界-无热天
能够了解苦乐天机,勤于研究,如此一类称无热天。
22. 色界-善见天
对于十方世界能够圆满的了解清楚的看见,不会被什么尘垢所遮扰,如此一类称善见天。
23. 色界--善现天
对于苦乐有精辟的见解,没有阻碍,如此一类称善现天。
24. 色界-色究竟天
能够究竟脱离之前所述,了解物质的本性,有如进入无边的境界,如此一类称色究竟天。
佛告诉阿难,此五种不还天,前面所说的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四位天王,具有独特的见闻,他人等不能了解。就像世间,在旷野深山,讲道的场地,都有阿罗汉在住持,但世间的凡人却不能看见般。
佛告诉阿难,以上这十八天独行而无所窒碍,没有形体的牵累,到此为止的境界称为色界。
其次,佛告诉阿难,再过来更有上层,于色界的边际中,再分有两条路线,若能舍弃心念,发现大智慧开悟,便能脱离尘界,成为阿罗汉,进入菩萨的境界,如此一类称为回心大阿罗汉。
25. 无色界--空处
承上段,若在舍心的过程中,以厌离为成就,感觉到身躯是一种障碍,然后以此方法去掉这样的障碍入于空处,如此一类称为空处。
26. 无色界-识处
承上段,各种障碍既然消灭,便成为无碍无灭,其中只剩下阿赖耶识,存于边际非常微细,如此一类称为识处。
27. 无色界-无所有处
承上段,空与色既然都已消灭,识心也都灭了,故十方一片寂静,无来无往,如此一类称为无所有处。
28. 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
承上段,如果识性不动,积极的研究灭性,在无尽中,发现(终了)的特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存在与不存在没什么不同,终了与不终了也没什么不同),如此一类称为非想非非想处。
上述四种境界,穷于研究空界,但不能了解空的根本道理,故居此天无法再进一层,如此一类名为不回心钝阿罗汉。
若从无想的境界,进入其他外道的天境,穷于研究空理,迷失无法自拔,便会转入轮回。
佛告诉阿难,在各种天境中,每位天人都是凡夫,都是因本业福报的酬谢,若酬谢完了便坠入轮回。他们的天王就是菩萨在修三磨地的过程中,慢慢的增进,回向圣界的修行路。
佛告诉阿难,在那上述的四空天中,身心都已灭尽,定性已现前,没有业果的显现,从此已至终了,称为无色界。
这些天境都是不了解妙觉明心的真理,累积了妄想错误所发生,故形成了三界,并于其中随意沉沦,沉溺于七趣中,(七趣--地狱、恶鬼、畜生、人道、仙道、修罗、天趣),补特伽罗,各自从其属类。
天道简介:上帝,天主,魔王在哪重天?
三界二十八重天
根据&&杂阿含经&&卷十三 &&大楼炭经&&卷四
&&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八 &&俱舍论&&卷八
&&大智度论&&卷十六等载 天分为三界二十八层 &
欲界六层天&&
1. 地居天两重:四天王天 忉利天. &
2. 空居天四重:夜摩天兜率天 化乐天 他化自在天. &
转生到欲界天里的人,都是有男女情欲的。四天王天,是天界的初级。
仞利天,又称三十三天。
色界十八层天&&
1.初禅天三重: 梵众天 梵辅天 大梵天 &
2.二禅天三重:少光天 无量光天 光音天
3.三禅天三重:少净天 无量净天 遍净天 &
4.四禅天三重:福生天 福爱天 广果天 &
5.无想天 (外道果位)
6.阿那含圣果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 善见天 善现天 色究竟天 &
转生到色界天里的人,都是有禅定工夫的人,他们这有色身,没有情欲,而且全是男人,没有女人。天人生时,宫殿园林,随之而生;死时,随之而灭。(凡间所说的他们有造物的能力。)
无色界四层天&&
空无边天 &
识无边天 &
无所有天 &
非想非非想天 &
转生到无色界天里的人 连色身都看不见了
各重天简介:
1.&&布施者可生欲界天,持戒者可生色界天,禅定者可生无色界天。
2.&&欲界天:在此三界二十八天中,只有欲界的四王天与忉利天,因依须弥山的地界居住故称地居天夜摩天以上都是凌空而处,故名空居天。以上天界里的人,都是化生的。生到欲界诸天天众放逸过度,天王曾示以未来世苦,天众闻着栗然。
3.&&色界天:生到色界天的天众是依禅定而住,报尽仍要轮回。无想天是外道天,&力尽仍要堕落。唯有无烦天以上叫五不还天,是修圣道者所寄托之天。为阿那含果所居住天。
4.&&无色界四天,或成钝阿罗汉,或穷空不归,迷漏不闻,会转入轮回而不自觉。所以修行天道,亦非长久之计,只有修往十方净土,才能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到达永久安乐的理解境界。
欲界和初禅天有大火灾;二禅天有大水灾;三禅天有大风灾;四禅天就没有灾了,但其中天人仍有寿命。
天人寿命欲尽时,有‘天人五衰’,分别为:一、衣服垢秽,谓诸天众铢衣妙服光洁常鲜,于福尽寿终之时,自生垢秽。二、头上华萎,谓诸天众宝冠珠翠彩色鲜明,于福尽寿终之时,头上冠华自然萎悴。三、腋下汗流,谓诸天众胜体微妙,轻清洁净,于福尽寿终之时,两腋自然流汗。四、身体臭秽,谓诸天众妙身殊异,香洁自然,于福尽寿终之时,忽生臭秽。五、不乐本座,谓诸天众最胜最乐,非世所有,于福尽寿终之时,自然厌居本座。以上五种大衰相显现时,天人将死亡。
三十三天――帝释――玉帝
‘&忉利’为梵语Trayastrim%s/at的音译,意谓‘三十三’。梵语deva即天。故又译‘三十三天’。指住在须弥山顶上的三十三天。帝释天止住于中央(善见城),其四方各有八天(八城),合计三十三天。
&山顶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刚手药叉于中守护诸天。帝释天所居住的善见城,城外四面有四苑,乃诸天众游戏之处。此天离大海八万由旬,与上方之夜摩天亦相距八万由旬。其寿量,以人间百年为一昼夜,定寿千岁。身长四分之二俱卢舍,衣长二由旬。
&行欲之相,亦以形交成淫(或说以风为欲),与人无异,然无诸不净。此天距须弥山半腹的四天王住处第四层有四万由旬。距大海有八万由旬。四面亦各为八万由旬。四隅各有一峰,其高五百由旬,由号称金刚手的药叉神[/B]居住,以守护诸天。中央的大城名为善见(喜见)。周围一万由旬,高一由旬半(一说四百由旬)。其地平坦,乃真金所成。且以杂宝严饰,触地柔软如兜罗绵。城中有殊胜宫殿,周围千由旬,以种种妙宝庄严。城外四面有众军、粗恶、杂林、喜林四苑。距四苑二十由旬有四妙地,是诸天众游戏处。城外东北有圆生树、枝条傍布,高广都是百由旬。开花时妙香四溢,顺风可达百由旬,逆风可达五十由旬,是天众受欲乐处。城外西南角有善法堂,当半月三斋日,三十三天众集会于此评论如法、不如法之事。城侧有伊罗钵那大龙王宫殿。此天之有情寿量达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人间百年。行淫欲时虽交行如人间,唯泄完风气后热恼便除。身量一由旬,天衣长二由旬宽一由旬。初生时如同人间六岁儿。色身圆满,自有衣服。相传佛母摩耶夫人命终后生于此天,佛曾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
忉利天是梵语,翻成中文就叫「三十三天」。这三十三天不是由底向上来数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合到三十三层,所以称为三十三天。而是东边有八天,西边有八天,南边有八天,北边有八天;这四八共三十二,分布在第三十三天的四边,而它在中间,这叫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的天主叫帝释。这帝释在佛教里头,只是一个护法。 &
&忉利天人的寿命是一千岁。以我们人间的一百年,做为忉利天的一昼夜。
100*360*0,000 三千万年。 &
据《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五载,此三十三之名
为:一者名曰住善法堂天。二者名住峰天。三者名住山顶天。四者名善见城天。五者名钵私地天。六者名住俱吒天俱吒者山名也。七者名杂殿天。八者名住欢喜园
天。九者名光明天。十者名波利耶多树园天。十一者。名险岸天。十二者。名住杂险岸天。十三者。名住摩尼藏天。十四者。名旋行地天。十五者。名金殿天。十六
者。名鬘影处天。十七者。名住柔软地天。十八者。名杂庄严天。十九者。名如意地天。二十者。名微细行天。二十一者。名歌音喜乐天。二十二者。名威德轮天。
二十三者。名月行天。二十四者。名阎摩娑罗天。二十五者。名速行天。二十六者。名影照天。二十七者。名智慧行天。二十八者。名众分天。二十九者。名住轮
天。三十者。名上行天。三十一者。名威德颜天。三十二者。名威德焰轮天。三十三者。名清净天。&&
道家的三十三天名称:
这三十三天是: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
天、虚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
天、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无上常融天、玉隆腾胜
天、龙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余天、玉清境清微天。这些均非佛教名相,而是道教术语。&&
三十三天简介
&忉利天有八万由旬这么大,(1由旬=20千米。也就是160万千米,地球的是4万千米,也就是地球的40倍。)城池的墙壁是七宝造成的,光是城池就有六万由旬。忉利天天主所住的城叫善见城,所住的宫殿都是用最名贵的宝贝造成的。所以他生到这个地方,就不愿意走了,而愿意在那儿做天主,也就是这个道理。他的前后左右、四维上下,都是珠宝,房子也是珠宝造成的。这么美丽的地方,这么美丽的宫殿,所以他的欲心也就不会停止,以为这样就满足了,可以在那里安然享受天福。他认为这是最快乐的地方,所以希望一切众生都生到他这个天国,他的世界。「我的世界是这么快乐的一个世界,谁欢喜来,我都欢迎的!」因为他很欢迎一切人到他这里来住,他认为他是很慷慨;但他不知道他自己的生死不能了,也就因为贪着这种快乐。
(欲界六天中的四天王天,仞利天,形成道家的天庭观念。仞利天的天帝,也就是帝释天。这两层天都居住在须弥山上,都是地居天。以帝释天为中心,其下四方各有八天,合计三十二天,加上中间都帝释天,为三十三天。
这个也就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玉帝,四天王。而他们都是化生的,单是有男女情欲,所以玉帝有王母为妻子。天帝下面有天子,天子有很多的天女陪伴。他们太过享乐。天人五衰之后,同样开始堕落,轮回到人道,甚至地狱。)
梵天――造物主
&转生到色界天里的人,都是有禅定工夫的人,他们这有色身,没有情欲,而且全是男人,没有女人。天人生时,宫殿园林,随之而生;死时,随之而灭。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脱离质碍之身。所谓色即有质碍之意。由于此界众生没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没有男女之别,生于此界之众生都由化生,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只有眼、耳、身、意四识,有喜受而与意识相应。梵众天寿命是20小劫,梵辅天40小劫,大梵天60小劫。&&
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为无色界的三天,大梵天为梵天中的天王,或者说是上帝。佛教将其列为色界之初禅天。一般分为三种,即梵众天(梵Brahma
-pa^ris!adya&)、梵辅天(梵Brahma
-purohita&)与大梵天(梵Maha^
-brahman&),总称为梵天。其中,大梵天王统御梵众之人民、梵辅之辅弼臣。&&
梵天大都指大梵天王,又称梵王,名为尸弃(梵S/ikhin&&)或世主(梵Praja^pati&&)。印度古传说中,为劫初时从光音天下生,造作万物,佛教中则以之与帝释天同为佛教之护法神。释尊曾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下降此世时,梵王为佛之右胁侍,持白拂;或谓是梵天与摩罗王相合者。大梵天王身长为一由延半,寿命一劫半,其所住之宫殿,称为梵王宫。密教将其列为十二天之一,守护上方。密教之梵天像四面四臂,右手持莲花、数珠,左手执军持,作唵字印,乘七鹅车,戴发髻冠。又供养大梵天之修法,称为梵天供。
(婆罗门教的徒众都说:「大梵天王是世间之父,能造万物,是造万物的主人。」基督教徒也说,上帝造物,创造了宇宙万物。一般都那么认为,物质世界是梵天创造的。因为梵天是色界天,他们没有五欲,整天在摆弄物质的东西,搞创造发明。创造各种星系,宇宙,很多很多的物质宇宙给人界居住。而人体之肉体可以是梵天所造,所以有很多造物,造人的传说。
梵天有与人道类似的身体,但没有鼻子和舌头,没有呼吸系统,没有消化系统。他们没有食物,性欲,没有睡眠。没有男女性别,没有生殖系统。)
《梵天弟子造物因喻十一》:
婆罗门众皆言:“大梵天王是世间父,能造万物,造万物主者。”有弟子言:“我亦能造万物。”实是愚痴,自谓有智。语梵天言:“我欲造万物。”梵天王语言:“莫作此意。汝不能造。”不用天语,便欲造物。梵天见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语之言:“汝作头太大,作项极小;作手太大,作臂极小;作脚极小,作踵极大;如似毗舍阇鬼。”以此义当知,各各自业所造,非梵天能造。诸佛说法,不著二边,亦不著断,亦不著常,如似八正道说法。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诳世间,作法形像,所说实是非法。
佛经《起世经》中专门对天主上帝的记载:
“在《起世经》中佛陀关于三千大千世界的详细如下:“佛言。比丘。如一日月所行之处。照四天下。如是等类。四天世界。有千日月所照之处。此则名为一千世界。诸比丘。千世界中。千月千日千须弥山王。四千小洲。四千大洲。四千小海。四千大海。四千龙种姓。四千大龙种姓。四千金翅鸟种姓。四千大金翅鸟种姓。四千恶道处种姓。四千大恶道处种姓。四千小王。四千大王。七千种种大树。八千种种大山。十千种种大泥犁。千阎摩王。千阎浮洲。千瞿陀尼。千弗婆提。千郁单越。千四天王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乐天。千他化自在天。千魔身天。千梵世天。&&
诸比丘。于梵世中。有一梵王。威力最强。无能降伏。统摄千梵自在王领。云我能作能化能幻。云我如父。于诸事中。自作如是憍大语已。即生我慢。如来不尔。所以者何。一切世间。各随业力。现起成立。诸比丘。此千世界。犹如周罗(周罗者隋言髻)。名小千世界。诸比丘。尔所
周罗一千世界。是名第二中千世界。诸比丘。如此第二中千世界。以为一数。复满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诸比丘。此三千大千世界。同时成立。同时成已而复散坏。同时坏已而复还立。同时立已而得安住。如是世界。周遍烧已。名为散坏。周遍起已。名为成立。周遍住已。名为安住。是为无畏一佛刹土众生所居。”&&
四禅天  
四禅天指修习四禅定而得生色界天之处所,或成为色界天中的有情(天人)。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的意思佛教用语。色界位于欲界之上。相传生于此界之诸天,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脱离质碍之身。所谓色即有质碍之意。由于此界众生没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没有男女之别,生于此界之众生都由化生,依各自修习禅定之力而分为四层,分别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
初禅天中,又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三重。梵众天又称梵身天,是色界初禅诸天中的第一层。居于此处诸天众,相传为大梵天所领,因此称梵众天。梵辅天又称富楼天,是色界初禅天中第二层。此天诸众生均为大梵天王之辅佐,当大梵天王出行时,此诸天必侍卫左右。大梵天又称梵天、梵王等,是色界初禅天中的第三天。他是初禅三天之主,又是此娑婆世界之主。在佛教经典中,大梵天往往是佛法的护持者,经常为佛法而向佛陀请教。
在现世中修初禅者[/B],其果报可得生初禅天,其中又依劣、中、优而分生三处,修劣初禅定者可生梵众天,修中程度初禅定可生梵辅天,修优初禅定可生大梵天。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只有眼、耳、身、意四识,有喜受而与意识相应。
二禅天中,也可分为三天。一少光天,指在二禅诸天之中,以此天光明最少,因此称少光。二无量光天,是说自少光而上,此天中诸众生光明渐增,其量无限,难以测定,所以称无量光。第三是极光净天,又作光音天。是说此天中诸众生光明遍照,较之以前更盛,而且此天众言语时,口出净光,以光明为语。&&
牐二禅诸天,远离初禅的寻、伺等心理活动,故内心明净,具有净、喜、乐、心一境性四特性,住于喜乐等情感之中,所以其境界称为“定生喜乐”。 &
修第二禅定者,其果报可得生第二禅天。其中又依劣、中、优而分生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光音天)。二禅以上,亦无眼、耳、身之三识,仅有意识,因而唯有喜舍二受。
3.三禅诸天
三禅天分为少净、无量净、遍净三重。所谓净,是说此三禅天中诸天已离喜乐之情,唯受自地之妙乐,所以称为“净”。其中少净天是三禅诸天中受自地之乐最少的,故称为“少净”。第二无量净天,指此天众所受之乐渐增,其净难以衡量,故称“无量净”。第三遍净是说此中诸天众所受之乐遍满,故称“遍净”。&&
三禅诸天,已离二禅所有的喜乐等情感,唯具行舍、正念、正知、受乐和专心一境等五种特性,其所获的境界称为“离喜妙乐”,并以正念正知,精进修行,以求得更高的境界。
修第三禅定者,可得生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等三阶段的第三禅天。三禅天亦仅有意识,有乐舍二受,其怡悦至极净妙。
四禅天是色界诸天中第四重。其中可分为八层:一无云天,这是相对于以前诸天所居之处而说的。按佛教所说,色界三禅之前诸天虽为空居天,但其所所居之处如云层密合。自四禅以上诸天所居之处,则在此云层密合处之上,其云轻散如虚无,故将此四禅中第一层天称为“无云天”。二福生天,指生于此天之众生福力最为殊胜,故称。三广果天,指色界诸天中以生于此天之众生果所最胜,所以称广果。四无烦天,此天中诸众生没有纷乱繁杂的各种烦恼。五无热天,意思是说生于此天诸众生已经完全降伏了诸烦恼热障,故称无热。六善现天,此天中诸众生修行之果德已现,故名善现。七善见天,此天中诸众生修行已到极细微之境界,其所见均极清澈。八色究竟天,已修行到达色界的最高境界,如超越此界,即到无色界。&&
四禅诸天,通过修行已经离开了三禅诸天还有的妙乐情感,一心忆念清净之修养功德,具有舍清净、念清净、不苦不乐受和心注一境等特性。
四禅八天中,自第四无烦天[/B]起以上五天,已到达圣者的境地,为阿罗汉四果中的不还果(即不再进入轮回转生),因此称为五净居天,或五不还天。
修第四禅定者,可得生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四禅天亦仅有意识,但唯有舍受[/B]与之相应。外道修习第四禅可获无念无想的福报,得生无想天,成为无想有情。而佛教的圣者修习无漏的第四禅可获阿那含果,得生第四禅天的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阿迦腻吒天)、无想天等六净天。
以上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各三天,第四禅天有九天,合计色界十八天。 &
魔王――他化自在天
所谓的魔是指佛经中的,众生所烦恼的“四魔”,贪欲、怒恚、愚痴等烦恼的烦恼魔;五蕴结合肉体的阴魔;夺走人寿命的死魔;欲界第六天的魔王扰乱人世间所有的心身的他化自在天魔。
他化自在天,梵名Paranirmitava
?avartin,佛教欲界六天中最高一层天,又称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居于此天的众生,不用自己乐具变现,而利用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寿万六千岁
,而以人间千六百年为一日计。*360=9,216,000,000 年。 &
此天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为佛教中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亦此天魔也。
魔界,狭义地说就是天魔,魔王名叫波旬,住在他化自在天,那里有天魔的大本营,魔王所居住的魔宫,所以他化自在天也称魔天。广义地说,魔天以下包括人间,都是魔界。魔王好说他是世界之主,男人女人是他的杰作。末法时期佛门中魔子魔孙充斥,都是波旬门下的特务。再广义地说,那么一切“有”都是魔变。
另外魔王与梵王也经常争斗,魔王有欲望,梵王禁欲。而且他们层次接近。欲界的顶层是魔王,而色界的初层就是梵王。
欲界天――色欲
欲界越高,淫欲心越淡。欲界仅天界就有六层,亦称六欲天。淫欲心相应也有六种,即:受欲、交、抱、握、笑、視。
第一層是四天王天,這里的天人還是有淫欲心,即“受欲”。受欲就是接受淫欲心,和我們人差不多,淫欲心還很濃,衹是稍微淡一些。
第二層是忉利天。“忉利”兩個翻成文就是三十三,所以也叫三十三天。這層天的淫欲心比四天王天又減少了,但男女還是要相交的,即“交”。 
第三層是夜摩天,在夜摩天不論日夜都是亮的,夜摩天的淫欲心比前兩層天又減少了,少到什么程度呢?衹是擁抱一下就行了,即“抱”。
第四層是兜率天,淫欲心又淡了一些。男女兩人衹需拉拉手就行了,即“握”。就像我們見面握手一樣,抱也不用抱了。
第五層是化樂天,淫欲心就更淡了,衹是相對一笑就行了,即“笑”。男女兩人相對一笑,碰都不用碰,手也不用拉了。
第六層是他化在天。他化在天是欲界天頂,這地方男女兩人笑也不用笑了,衹是相對一看就好了,即“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灵六道轮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