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主要包括哪些行业呢?

网友提问 :董秘您好1.请问贵公司的主要客户都有哪些?请列举一些有名气的公司2.请问公司有做区块链方向以及芯片方向吗?3.请问公司涉及军工领域或者有军工客户或者说有军工资质吗?4.中美贸易争端,公司有受益,请问受益多少?5.启迪的入股,在政府和军工领域业务有多少增长?

回答:您好!1、公司客户中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电信运营商、金融行业和政府行业、煤炭、电力行业等客户,具体可查询公司官网信息;2、公司专注信息安全行业;3、公司有军工行业客户;4、中美贸易战对公司没有影响;5、启迪科服协议受让公司股份事宜尚在审核过程中,未完成股份过户。

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系由绿盟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20日,绿盟有限第三届董事会第7次会议决议通过,根据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利安达审字[2010]第A1459号),绿盟有限截至2010年10月31日的净资产值为124,678,925.28元,绿盟有限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其中7,5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其余49,678,925.28元计入资本公积。2011年1月21日,公司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了注册号为389的。

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专业安全服务。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路4号益泰大厦5层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路4号益泰大厦5层

}

记者连线汤立的时候,是美国西海岸早上时间6点多。一般来说,他的工作状态如下:早上6点与交易员电话会议,家里工作到早上七八点,再去公司。

汤立被称为“科技股捕手”。早年其曾任电信工程师和通讯项目经理,2003年UCLA商学院毕业后在英特尔担任高级财务分析师。2005年加入Pacific Crest Securities ( 科技投行),此后又在MAZAMA Capital管理科技股板块投资。

2013年,他加入Radnorwood Capital,成为合伙人及高级基金经理,并于2017年初推出耕耘地共同基金,规模6000万美元;这支基金从2017年初到2020年11月底上涨174%,跑赢标普500指数同期上涨75%。

美国科技股占美股权重近一半,是一条备受瞩目的投资赛道。受《锐问》邀请,汤立分享了其科技股投资的经验。

谈具体赛道:SaaS、芯片和重仓股

1、最近是怎么发现投资标的?

最近IPO挺多的。有几家新的IPO,比如Palantir、SDGR。拿SDGR(薛定谔)来说,这家公司已经存在二十多年了,它是用计算机和程序来模拟药物的开发。

它所有的收入都是来自于软件,客户都是各大药厂,相关科研部门会买它的软件,来做药物前期的研发,主要是通过蛋白质、分子,来模拟人体的一些反应。就不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开发到到临床才发现,药可能对治病不错,但人吃下去就吐。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赛道。我做了不少调研,业内风评很高;跟疫情也没关系,不会说疫情没了就受影响。所以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是我的第一大重仓股了。

Palantir的话,一半收入来自政府,另外在金融领域用的也很多。最近,又拿到了美国FDA、英国政府的合同。能拿到这些大订单,说明数据分析能力是强的。我认为它非常独特,没什么竞争对手,比较容易能达到自然垄断。

所以,上市当天我就买了,当时是10块钱不到,现在是27块钱。但到30块钱,我肯定不会追的。现在股价比较动荡,可能还会从波动性里赚点钱。

筛选过程的话,首先是看到IPO信息感兴趣,再读几百页的招股书。对基金经理来说,最大的门槛是时间,因为有太多股票要follow,你得自己先筛选一遍。比如,某些公司商业模式意义不大,还有很多其他硬性筛选,包括成长率、利润率、现金流等。

2、SDGR是你第一大持仓。排名第二是一家名为GDDY的域名注册公司,第三是“中东小腾讯”YALA。关于后两者,你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GDDY是美国做网站基础建设的公司,比如你想开个网站,不用自己从头做起,用它的模板,一两天内就能把网站建起来,包括网络安全、付款这些,一起解决。在这方面,它是美国绝对的第一,欧洲的份额也很高。但现在也面临很多竞争,比如很多新媒体慢慢渗透到这个领域等。

总体来说,是比较稳健的公司。发展很多年,还能保持15%左右的成长,现金流也很好。因为我重仓股不可能都是新的IPO公司,那风险太高了。

YALA这个公司,挺有意思的。中国人的团队,但目标市场是中东地区。做的事情有点像腾讯,有游戏、有交友,商业模式是卖虚拟物品。

成长非常快,而且赚钱。比如Paid subscriber(付费用户)就同比增长了九倍。当然以后不可能成长这么快,但现在才500多万付费用户。用户覆盖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沙特阿拉伯,也门、伊朗、埃及等地区,算是一个蓝海。

在这种emerging market(新兴市场)做这个主题不错,它前面也有类似几个成功的公司,比如Sea Limited,被称为东南亚的“腾讯”;MercadoLibre,被称为南美洲的亚马逊。当投资人对它们使用这类label(标签)的话,再配合高成长,一般来说,股票会大幅成长。

我觉得这只股票成长空间非常大,是比较大胆的投资。现在涨了3倍左右。

3、对近期SaaS股的普遍涨势怎么看?2017年,你把SaaS股ServiceNow作为重仓股,买的时候是70块,现在已经500多块。

ServiceNow2012年上市,每年都能保持百分之四五十的成长,而且那时候现金流已经转正了。

现在回头看它,12年上市股价二十多块钱到17年初70块钱,涨了三倍;17年初到现在,涨了七八倍了。绝大部分季度业绩都达到了分析师预期,稳定性非常好,符合我的投资理念。

SAAS股这两年表现靓丽主要是得益于行业性的multiple expansion(估值扩张)。过去几年,成长股的溢价增长很快,比如历史上成长股对价值股的溢价是百分之二三十,过去这一两年达到一倍;在疫情情况下,能不受影响的公司也比较少。这些SaaS股是其中之一,又是轻资产、没什么负债。

但高估值多少有些高处不胜寒。比如巴菲特打新的Snowflake,打个比方,如果软件股都是爱马仕包包,那Snowflake应该就是爱马仕中的喜马拉雅鳄鱼皮。它即使每年double增长,也需要好多年才能把股价消耗掉。

目前来讲,SaaS股中市值最大的是微软,超过1.5trillion美元。再下面是Adobe,只有200-300billion。一二名差距非常大。剩下的Salesforce、ServiceNow、甲骨文,都是100-200billion,在第三梯队。这些公司出现下一个微软的可能性不大。大的机会已经过去了。

4、最近国内市场比较关注芯片产业,美国芯片股也涨得非常好,关于这部分,你有哪些投资建议?

这部分关注的比较少了。

我觉得芯片行业的增长已经比较接近全球的经济增长数据,加上全球的经济的消费能力在下降,不是特别看好。虽然美国芯片公司是涨得不错,但很多情况下也是由于整体估值的上升。加上美国对中国芯片的打压,在美国投资人来看,美国芯片没有什么竞争对手。

但这种事情会有反作用。比如,英伟达要收购ARM,我觉得英国、中国都不会批准。ARM的主要员工都在英国,美国公司向来名声不好,咔咔把技术都拿走,然后把人砍掉。英国政府没这必要,它也不是大股东,卖了还让软银赚钱;另外,本来中国在芯片领域本身被封锁,好不容易有个ARM开放式芯片架构,怎么可能都给美国人控制了?

有人说5G、自动驾驶能带动芯片股增长,但这些技术都不成熟。所以,好公司很多,但现在这种估值情况下,好股票不多。当然芯片股跌下来肯定会买,但很难做到重仓。你给我找出一只过去两个月翻一番的芯片股?没有。

谈投资策略:愿意投自然垄断的公司

1、长期投资科技股的理由是什么?

投资总是愿意投自然垄断的公司。这类公司大部分存在于TMT行业中,其他一些高资产、低利润的,银行也好,制造业也好,不太可能赚到大钱。

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独步全球的地方也在于这些行业。作为中国投资人而言,没有必要去投资美国的矿山、石油、银行,因为这些中国也做的不错。美国做的好而中国没有的,就是这些TMT公司。

SP500,TMT占整个权重接近50%;沪深300,10%都不到。当然原因也包括沪深300中不包括阿里巴巴、腾讯这类公司。总的来说,国内投资人要投科技股的话,最好的选择可能还是美国。

2、投资的时候,更看重哪些数据指标?

第一是成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亚马逊。二十多年来几乎没赚过什么钱,但都能保持到百分之三十、四十的增长。

第二是自由现金流。公司没成长,总得有点什么,那就是自由现金流。比如甲骨文,虽然不成长了,也还是值得投的。当然现在是因为钱不值钱,这种类型的公司,大家就没有去追,但历史上也有过辉煌的日子。

第三是未来可预见性。你可以考虑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美国国库券,十年收益率连2%都不到,但大家还是去买。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完美的可预见性。引申到股票上来说,对比两家公司,投资人肯定更愿意投资稳定性更高的公司。

这三个因素,我把它量化了之后用来选股(主要是横向比较,没有绝对数值),比如几千只股票中动态筛选50家公司,做些调研,相对来说,准确度非常高。

关于基金的仓位控制,一般前五名持仓,我的仓位比例都差不多,7%左右,可能涨到翻番后才会调整。我希望都拿满至少1年,因为我的客户都是有钱人,交短期税,税率更高。

3、你对IPO特别关注吗?关于大型科技股,包括中概股这些,怎么看?

投资一支股票,一定都是因为这支股票有很大潜力,但还没有被人发现。刚开始IPO的时候,大家可能对它有怀疑,这时候就比较容易找到便宜的股票。

比如前几年,我们重仓的Roku,是一家流媒体设备商,买的时候连20块钱都不到,这三年下来,已经300 块钱以上了。类似这种机会就比较多。一些大公司,过去三四年能涨一倍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翻十倍还是很少见的。

而且,你要去整天买亚马逊、Facebook,客户就会觉得他们自己也会投,闭着眼睛买就完了。我的工作主要是去买一些他们不知道的,这是我的value。

对中概股,也会投一些。但总的来说,我对中概股的信任度不高。实话实说,中概股造假实在太多了。我以前就是中概股的卖方分析师,接触过很多公司,也知道内部是怎么操作的,从那时候就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做投资时间长了,对世界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因为见过太多的忽悠了。所以,我们的信条就是,everybody lies。每个人都说谎。只不过这个谎,是有关痛痒,还是无关痛痒而已。

4、其实你过去的经历比较多元。在科技公司、投行、基金都待过。这些对你投资生涯的影响是什么?

你懂的东西越多,相对来说,会越谨慎。

可能对芯片、通讯这些我特别熟悉的东西,我就会挑三拣四,不太痛快。但每个公司都有问题,问题知道多了,你就可能开始多想了。后来发现,其实这些问题,也不是什么问题。

比较痛快的,都是我以前相对没有做过的行业,比如互联网。这也是近几年的趋势。机会或者说大的赛道更重要。

有些行业你没那么熟,但你对它的成长非常了解,大方向是对的,然后有一定风控就可以了。通过各种调研精准赚到了增长5%的钱,但miss掉了IPO里能让你赚增长100%的机会,何苦呢?

5、今年的投资收益怎么样?谈谈当下对未来宏观经济的预期?

今年的收益是正常偏好。基金从年初到现在,涨了40%多。今年的分歧比较大,所以有些基金经理是负的。有些也能做到70-80%。

作为一个基金经理,我的目的就是涨的时候比市场快,跌的时候跟市场差不多就行了。因为长期来说,美股是牛长熊短,世界经济也是这样,没必要强调熊牛市都要赚钱。两边钱都让你赚了,哪有这么好的事。

宏观经济上,我们现在是处于牛市尾部。怎么看都不可能是一个新牛市的开始。无论是政府负债,企业负债还是个人负债来说,现在负债率都非常高。美国的总债务对GDP的比例,达到近几十年的历史新高,可能得追溯到大萧条之前。只不过由于联储会的一堆“骚操作”,这个尾部可能会相当长,而且可能还很肥。现在的股市,是撑死胆大的。

但不可能一直这样。现在市场投机性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风向变化很快。能做的是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选股上。符合我投资风格的,成长股的机会,尽量都抓到,再做一些风险的控制。

当然,当其他人都乐观,股价都往上走的时候,也没必要那么悲观。毕竟是有人真金白银把它买上去的。这不是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世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股属于哪些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