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代表明清科举制度考试中哪一级的第一名

古代科举VS现代高考,哪一个更容易考中?_网易数读_网易新闻中心
古代科举VS现代高考,哪一个更容易考中?
又是一年高考季,毋庸置疑,高考已经成了几代中国人身上的文化符号。在现代,无数学子挥汗如雨,希望改变人生命运;在古代,参加科举选拔,“朝田舍,暮殿堂”,也是读书人的梦想。虽说科举是选拔做官人才的考试,但与如今的公务员考试相比,一个遴选的是官,一个录的却是吏,相当于办事员。与之比较,高考更接近科举。古代科举VS现代高考,哪一个更容易考中?
中国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在明清时期定型并走向鼎盛。明清两朝,读书人要通过知县主持的县试、知府主持的府试和省学政主持的院试(合称「童试」),方算是取得秀才资格,可以正式参加科举考试了。第二级考试是乡试,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贡院”举行,折桂的称为「举人」。其后才能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与殿试。会试主考官多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担任,殿试则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所发之榜称“甲榜”,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如此层层选拔,严苛竞争,难怪宝哥哥要深恶痛绝了。
据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古今谭概》记载:
“嘉靖间,闽中吴小江,督学楚中,所拔入胶庠者,多垂髫士。士之已冠者,计窘,乃窃去头上巾,亦为垂髫应试。吴公见其额上纲痕。遂口占一诗,嘲之日:“昔日峨冠已伟然,今朝卯角且从权;时人不识予心苦,将谓偷闲学少年。”
(“胶庠”即学校,大意是明嘉靖年间,因督学吴小江力主提拔少年,已行冠礼的考生应试时纷纷改梳少年发型,头上却留有印痕)。
现代高考是分省组织的选拔考试,如果以科举中的地方考试——乡试为对照,可以统计出,明代各地的乡试录取率平均在2.2%~6%之间浮动。如据《嘉靖十年山西乡试录序》记载,山西省在公元1531年有1425人应试,录取65人,录取率为4.6%。如果以明代同一时期不同省份的乡试录取率计算,1531年,如果你在顺天府(今北京)考试,你的录取可能性(7.0%)是云南考生的近一倍;而如果你是1585年的应天府(今南京)考生,你就只有2.6%的希望,比福建、山东、浙江考生更低。
据学者研究(《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郭明贵),明初的乡试中式率一般为10%上下,成、弘间为5.9%,嘉靖末年降为3.3%,实际录取率又低于此。如应天府在公元1370年(明1368年建立)录取率为54%,在明代前期一般为20%以上,到1603年,仅2.2%的人被录取。自成化至明末,全国平均录取率为3.95%。
而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招生计划,各省今年步入高考考场的莘莘学子,将有43%~68%的可能进入本科院校学习。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有40年,高考录取率也一路走高,从当年的4.8%,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大潮的百分之三四十,如今已有70%以上的学生都能考上大学,与古代科举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参加乡试的人已经是佼佼者:不仅每三年才举办一次,而且到明朝中后期,秀才的录取率已经在10%上下,很多人到六十岁了,依然是童生。
如果以科举考试中的最高阶——会试和殿试计,明清时期进士的录取比例相对更高,但自1371年朱元璋开启闭关锁国(60%)到1850年咸丰帝即位(3.5%),录取率也是一路走低。可见,那时候的“连中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唐伯虎曾参加弘治戊午年应天府乡试,得第一名解元),较之今日各省的高考状元,含金量可是高了许多。
如今,“寒门再难出贵子”,成为这个时代无数人的悲观论调。明代的进士家庭成份是什么样的呢?据学者钱茂伟的研究,从永乐九年至成化五年期间,出身平民之家的比例在60%~86%之间递减。弘治十八年之后,该比例在38%~55%之间上下浮动。在永乐十年,出身功名之家的进士比例曾低至13.2%,而在崇祯十六年(清军入关的前一年),平民之家的比例也有40.5%。由此可见,科举这套制度在保证平民阶层的上升通道方面,有一定的公共性。
在“人人都爱地图炮”的时代,想知道古代哪里最容易出进士吗?如果将明代24个府进士与人口数对照就会发现,当时的科举竞争南强北弱。南直隶(今江苏、安徽、上海等地)、浙江、江西、福建是实力最强的地区,北直隶(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湖广、四川、山西、陕西次之,最南部的广东、云南、广西、贵州四省最弱。明李贤《古穰集》中有言:“况北方之士,始也不知自奋,必待师长教条之严。诲诱之勤,既久且坚,乃克就业,而人才之效可冀”,认为北方人不想读书。
6月7日,一年一度备受关注的高考作文题曝光,全国卷1的题为从“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等中选择关键词,帮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北京卷的题则为“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穿越到一百多年前的光绪三十年,当时坐在考场上的考生,面对的是“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脑补一下,如果你是考生,想答哪道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国学小知识:古代的科举考试分哪几个等级
今天在这里要给大家普及的小知识就是古代的科举&&
大家在平时的电视剧电影里面都听到过古代科举考试制度,那么今天就具体给大家讲讲这个国学小知识。
隋唐五代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解试)、省试两级。北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开始创立殿试制度,科举考试变成为乡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乡试、会试、殿试。
唐宋时期,称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这相当于后世的乡试一级的科举考试。隋唐五代时期,“解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北宋中期以后,“解试”改为“每三年一开科场”。考试一般在各州府举行。元、明、清时期改为“乡试”。乡试(解试)一般都在当年的秋季八月举行,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各地名额多少,并不一致。解试合格被称为“得解举人”,即后来乡试合格的“举人”,第一名都称为“解元”。
唐宋时期,针对解试合格举人进行的复试,在中央政府的尚书省举行,因而称为“省试”。唐代省试合格后,即赐予进士及第。宋朝创立殿试制度之后,省试成为取得殿试资格的一种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会试”。省试或会试都是由礼部主持,在当年春季的一二月份举行,一般也有大致的录取名额。省试第一名称“省元”,即后来会试第一名所称的“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省试或会试合格举人的复试,是科举考试三级考试中最高的一级考试,一般都在皇宫禁苑的大殿内举行。如宋朝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清代的殿试在保和殿举行。宋、元、明时期的殿试,一般在三月份举行。清朝乾隆年间,殿试改为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以后遂成为清朝的定制。北宋中期以后,参加殿试者一般都被恩赐及第,不再黜落,只是根据殿试的成绩,重新排列名次而已。
宋代殿试,一般分为五甲: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明、清时期的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名次排定后,要张挂黄榜公布,俗称为“金榜题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的位置: &&
&& 文章正文
2017年汉语教师志愿者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三
来源:易考吧 &
& 【易考吧:中国第一教育考试门户网】
专家推荐:
&2017年汉语教师志愿者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三,更多时间、报考条件、考试内容、考试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请访问易考吧教师招聘考试网()
2017年:考生请关注易考吧教师招聘考试网--考试通知频道。1).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是省县乡三级制,这种制度承继了古代的行省制度,行省制始于:(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正确答案:C2). “状元、会元、解元”分别代表明清科举考试中的哪一级的第一名?(
)A.院试、乡试、殿试B.乡试、殿试、会试C.会试、殿试、乡试D.殿试、会试、乡试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依据明清的科举制度,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3). 下列句子中的(
)是形容句。A.真奇怪!B.快跑!C.好香的茶!D.嗯。正确答案:A......
这篇资料是易考宝典软件资料,需要购买【】软件后才能完整阅读!
【百万考生见证,十年销量第一】
软件介绍:
→ 下载考试软件!】  
编辑:[] 【】
易考吧华图网校
&看了本文的易考吧网友还看了
版权声明 -----------------------------------------------------------------------------------&&&
如果易考吧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雷智慧:雷智慧老师教授科目:教师考试教学风格:名师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华图教师考试…
&&&&&&&&&&
&&&&&&&&&&
&&&&&&&&&&
&&&&&&&&&&
&&&&&&&&&&
&&&&&&&&&&古代哪些科举状元是怎么考成的?经历了哪些过程?
[摘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过一场场考试,学子们都期待着命运的改变。入私塾识字,为考试做准备。皇帝监考的殿试,终极大测评。考场参加考试,享受独处一室的“待遇”。高考阅卷工作正在进行中,相信不少高考生这段时间都在期盼成绩的出炉,这与古代科举考试中盼望放榜的心情是一样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过一场场考试,古代的学子也期待着命运的改变。有好奇宝宝发问:高考和科举考试,哪个难度系数更高?或者换一个问法,如今的高考第一名和古代科举状元相比,哪一个含金量更高?梦想穿越到古代考个状元的人,一不小心就被一篇网络热帖《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你能做出几道》打回了原形:第一场史论5篇第一题:“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虽然你能认识每一个字,但你看懂了吗?说好的“得八股文者得天下”呢?其实,无论八股取士,还是死读圣贤书,都是对科举考试的误读。能在1300多年里经久不衰地为国家遴选人才,科举考试并非电视剧里演的那么“傻白甜”。假如你穿越回清朝,想考个状元“玩玩”,你得有思想准备了:你要在N年寒窗苦读中,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种考试,像打怪兽升级一样通过层层考验,最后在金銮殿里接受皇帝的亲自考试,才能把状元的桂冠戴在头上。第一关:识字一切为参加考试做准备“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人在参加科举考试前需要如何准备呢?当然是先要读书识字了。小孩读书的场所因人而异,大多数是在私塾里和几个小玩伴一起发蒙。家庭条件稍微好点,可去教书先生家学习。如果是像《红楼梦》里林黛玉那样的大户人家,还可把贾雨村请到府上做家庭教师。现在的孩子大多6岁上小学,古代的孩子视心智发育而定,大致在8-15岁入学。《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入学后,要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识字的课本,每学期的课程和教学进度,依学生的年龄和入学早晚而定。字认得差不多后,你就可以跟着先生学习科举考试大纲——四书五经。这些教材上都没有标点,先生要采取领读的方式教你识文断句,在跟读的过程中背诵这些国学经典。你将四书五经和指定注解背得滚瓜烂熟了,先生就开始给你“加餐”——教你写八股文和试帖诗。科场中的一些文体,特别是表、判、试帖诗、八股文等,虽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但都有严格的格式。以八股文为例,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等原文,格式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8个部分,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每一部分,都有对偶的两股。行文不仅要逻辑清晰、文笔流畅,还要模仿孔孟等语气“代圣人言”,有点类似现在写议论文引用名人名言。符合基本格式,才能入得了考官的法眼,考官再根据试卷的文才与论见判定高下。备考期间,你或许也需要一套《五年科举三年模拟》,精明的书商会想到这个赚钱的营生。他们搜集大量的八股文编成集子出售,一些偷懒的学子,买来这些“满分作文”背诵模版。归有光是这方面的高手。《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的职业就是八股选家,里面的匡超人就是靠背八股集子最后背成八股能手。清代名医徐大椿对这种投机行为非常不满,作《道情·时文叹》极尽嘲讽之意:“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作了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三通》《四史》是何等文字,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新科利器”,就是上一届科举考试的真题和范文。如果你的备考时间充裕,不妨掌握一些提分小技巧。比如,你要记住本朝的讳字,哪怕用了与皇帝名字同一个韵部的字也会遭到斥退;你还要知道某些特定的格式怎么写,提到“皇帝”要抬几格;抽空练习一手蝇头小楷,后面将会遇到的会试和殿试中,一手漂亮的书法就是加分项。第二关:童试考中童生后,才考秀才明清时的科举选拔考试程序非常复杂,学生先要通过知县主持的县试、知府主持的府试、省学政主持的院试,才会成为一名秀才。县试、府试、院试合称童试,相当于科举考试的初试。电视剧《武林外传》里张口就是“子曾经曰”的吕秀才,就通过了这三重关卡的考验。未获得秀才资格的读书人,叫童生,哪怕七八十岁了,还是叫童生。好在清朝不限制考生的年龄,乾隆年间,广东番禹有个名叫王健的老童生,99岁了仍在参加考试,握笔作文,一时传为佳话。参加县试前,你要先到县衙去报名,登记姓名、籍贯、年龄以及家庭关系。同时,还要签署一份“诚信承诺书”,证明自己没有异地报考、没有冒名顶替、家庭背景清白、没有在为父母守孝期内参加考试。同村的5个小伙伴相互连保,一人做弊,另外4人要受处分,这样才能领取准考证。县试一般在二月,府试是四月,院试一般安排在年底。县试的考场是在临时搭建的小隔间内进行,数百号人在官差的指引下走到各自的位置。县试考试内容在清初屡有变化,到乾隆52年(1787),固定为考《四书》文一道、经文一道、五言六韵律诗一首,即要求考生写“两文一诗”。你领到试卷,审题后,很快构思出自己的文章,在10多页红色格线纸上打草稿、誊写。交卷时,已是下午。半个多月后,你在焦灼中等来了放榜,榜上有你的名字,恭喜你,你有资格参加府试。你辞别父母,带着干粮和盘缠,前往府署赶考。如果府试顺利通过,你就获得了童生的资格,是官方认证的“文童”。这个身份有啥好处呢?诉讼时有权自称童生,不用跪拜,还有座位,参加婚丧嫁娶还能和地方官员一同列席。本省的提督学政从新上报的童生花名册上确认了你的身份,年底安排你参加院试。中央直接任命的学政,类似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任期3年。组织院试时,学政亲自点名,与旁边的担保人一起核对考生的样貌,搜查随身携带的文具,这才准许你入考场。晚清名臣张之洞曾在湖北、四川两地担任学政。任四川学政时,与四川总督吴棠一起,在成都建立尊经书院,延请名儒,分科讲授,手订条教,并撰写《书目答问》等教导士子应读什么书,应怎样做学问以及修养品德等。在这个考纪森严的考场中,你从一块大木牌或大灯笼上抄下试题,即兴做诗作文,当天交卷。假如你在答题过程中一不小心犯了皇帝的名讳怎么办?涂抹恐有作弊之嫌,只能重写这页纸了。学政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学究,一旦录取了你,你就是他的门生,他决不会为一个连避讳都不懂的士子担这个风险。通过府试后,你就是一名秀才了。考秀才难吗?因为考试极严格,评卷由多方参与,所以清朝人何刚德在《春明梦录》中说“秀才最见真学问”。乡试、会试为保密,只由考官参与阅卷,经常会有意外。但因文无第一,只要没大问题,其他人也挑不出来毛病。这也是为什么清代的学者中,有人因运气不佳没中过举人、进士,但鲜有未中过秀才的原因。第三关:乡试百个秀才只有一个通过取得秀才资格的士子,可去省贡院参加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有做官资格。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前半生穷困潦倒,考了20多回,终于在54岁考上举人,可以当个小官,别人得管他叫官老爷,他自然激动得发疯了。范进54岁还在参加乡试,还不算大龄考生,当时“父子同场”的现象很常见。清代史学家王西庄,当年就曾与秀才老爸一起赶考。王西庄32岁时以“一甲第二人”的好成绩考中乾隆19年(1755)进士,后来做了大官。秀才老爸没能通过乡试,后来还拄着拐棍继续上考场。有一个与王西庄同年入仕的督学官员劝他,这么大年纪了,何苦再参加考试。老秀才严肃地说:“大丈夫奋志科名。”乡试3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秋季举行,各省考试日期和内容由中央统一。乡试安排在秋季,由于放榜时间在中秋前后,正值丹桂飘香,所以人们又将乡榜称为桂榜,将中举比喻为“蟾宫折桂”。《红楼梦》第九回中,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笑道:“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意在祝福他科举得意,至少要考个举人。明清时,乡试分3场进行。这意味着,你从点名入场到交卷出场,一共要在贡院里呆上三天两晚。虽然贡院提供热水,但食品和物品都要你自备。你在入场前,会进行充分的准备,除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外,还要携带餐具、食品,有条件的人家还会携带炊具等。你带着这些物品走进考场时,还要在脖子上挂一个用来装试卷的卷袋。这个布卷袋中间夹有油纸,可以防潮和防湿。你通过点名程序后,领到的答题纸就放进卷袋。进入号舍后的第一件事,是将卷袋钉到号舍的墙上高挂起来。你写的八股文质量直接决定成绩的好坏。你在答卷中,会努力回想先生讲的套路,以及考前突击背诵的“满分作文”模版。为防止作弊,你的试卷还要由抄写员誊写后送给阅卷老师。如果你的运气不错,成为那通过乡试的1%,就能像范进一样中举,准备下一步的会试。大部分人中不了举人或贡生,一辈子就是个秀才。蒲松龄就是秀才中的尖子——廪生,因为有国家给的补助,又可以在考试时给人做保。假如本地典礼时,没有贡生,学官之下就是廪生,廪生到了一定的年限就可升为贡生——贡生就有资格当官。第四关:会试在京城举行,总共考九天考中了举人,先别得意,赶紧准备好笔墨纸砚,迎接来年春天的真正考验——赴京参加会试。当上举人的你,就是国家公务员的后备军了。如果你想一气呵成再赴京考试,往返的差旅费还能由政府报销。清朝会试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持,在礼部的贡院举行,每次考3场,每场考3天。由于会试发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杏花盛开,所以又称杏榜。会试中,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栋梁之才做为贡生。明清时的会试与宋朝有所改变,取消了从儒家经典中截取一句话阐述义理,而演变成八股文。同时,你还要在诗赋、策、论中有所表现。论,相当于命题作文,通常要求你评论经史典籍中的某个典故或某个历史人物;策,相当于现代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考官根据时事提出具体问题,你来发表见解或提出解决办法,“对策”一词由此而来。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的林则徐,可谓是科举考试中的小神童。不过,他在会试这关遭遇了小小的波折。折戟会试后,他回福建老家开办私塾,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继续备考。第五关:殿试清朝中期起,更看重书法明朝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长期居住在中国,对科举制度认识全面。他将科举制度与西方学位制度做了比较:“中国士大夫第一种学位与我们的学士学位相当,叫做秀才。第二种学位叫举人,可以和我们的硕士相比。中国人的第三种学位叫做进士,相当于我们的博士学位。”科举考试的难度,可见一斑。你通过了会试,将有机会进宫面见皇上,在金銮殿里接受终极测评,以确定状元、榜眼、探花的归属,状元可免试进入翰林院。终于要苦尽甘来了,你在心中窃喜。虽然皇帝是殿试名义上的主考官官,命题、阅卷都该由他来完成,但实际上他不可能亲力亲为,还是需要由专门的读卷大臣来评阅。读卷大臣的人数没有一定之规,每次殿试前由皇帝决定。顺治4年(1647)首次殿试时,读卷大臣有12名。到乾隆25年(1760)形成定制,读卷大臣人数减至8名,同时规定钦派读卷大臣的职衔,即选大学士2名,部院大臣6名,此为定制,沿用至清末。科举史专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李兵描述了读卷的情形:读卷在殿试后的次日进行。监试官和读卷大臣都在文华殿集合,每位读卷大臣前摆放一张桌子。读卷大臣坐好后,收掌官当众拆封卷箱,将试卷平均分配给每位读卷大臣。如按清朝每科300名贡士计算,每人需要审读37份试卷。他们须对每份试卷做出评判标识,以表示答卷的优劣,供皇帝裁决。读卷大臣评阅对策试卷时,要求内容“精详”,字体“庄雅”。虽然按常理,内容应占据主要地位,但从清朝中期开始,读卷普遍注重书法,考试内容反而相对次要了。这也很好理解,格式完全一致的八股文,打眼一扫就感觉千篇一律。这时,你从儿时苦练的书法童子功从试卷中脱颖而出,一手漂亮的馆阁体小楷,将为你加分不少。也有一些倒霉蛋,因为书法不佳,只能获得较低的名次。喊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道光9年(1829)参加殿试,一气呵成写了一篇切中时弊的策论,但却因不善小楷,被殿试考官批评“楷书不中程”,最后只能列在三甲第十九名,赐同进士出身。9年后,“中兴将相”的中坚曾国藩,参加殿试时也栽倒在同一个坑里。尽管后来仕途一帆风顺,曾国藩仍将殿试视作一生的耻辱。有人因书法有碍观瞻折戟,也有人因取了个好名字而中状元。据传,在乾隆54年(1789)的殿试上,读卷官呈上前10名的考卷,请乾隆帝定夺最后的名次,胡长龄被排在第十名。乾隆帝从头至尾浏览考卷,发现最后一份考卷的名字深得他心。这时的乾隆帝已年过八旬,很想万岁万万岁。于是,他笑着说“胡人都长寿嘛”,将胡长龄定为状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ophiaw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清科举考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