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孔子像图片没多大意义,国学馆别走了歪道

南京百名小学生新生入学“开笔礼” 夫子庙内拜孔子点朱砂_凤凰财经
南京百名小学生新生入学“开笔礼” 夫子庙内拜孔子点朱砂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解说】8月31日,一阵阵朗朗的论语诵读声从南京夫子庙广场传来,百余名小学一年级新生身穿汉服,诵论语、拜孔子、点朱砂、学写“人”字,在正式入学前上演一出传统的“开笔礼”习俗。据了解,“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古时候,“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同期】(南京夫子庙小学老师 王晶)在一年级有开笔礼,三年级的成童礼、六年级的状元礼,这样一系列的活动,都希望孩子能够养成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有着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让他们通过活
【解说】8月31日,一阵阵朗朗的论语诵读声从夫子庙广场传来,百余名小学一年级新生身穿汉服,诵论语、拜孔子、点朱砂、学写“人”字,在正式入学前上演一出传统的“开笔礼”习俗。
【解说】8月31日,一阵阵朗朗的论语诵读声从南京夫子庙广场传来,百余名小学一年级新生身穿汉服,诵论语、拜孔子、点朱砂、学写“人”字,在正式入学前上演一出传统的“开笔礼”习俗。据了解,“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古时候,“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同期】(南京夫子庙小学老师 王晶)在一年级有开笔礼,三年级的成童礼、六年级的状元礼,这样一系列的活动,都希望孩子能够养成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有着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让他们通过活动,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好人。【解说】在“开笔礼”上,除了诵论语、拜孔子外,还有学写“人”字,从而学习做人的道理。同时还有老师还为新生点朱砂、赠送《星星论语》,以此表达他们对这些新入学的学生们最真挚的祝福和最殷切的希望。随后一年级的新生们还参观了大成殿,近一步感受孔子文化。【同期】(南京夫子庙小学老师 王晶)我们学校通过一年级比较特殊的、比较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开笔礼”这样一个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当中能够感受到我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孩子。【解说】虽然开笔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习俗,但不少学生家长表示还是第一看到这样的场景,感觉挺壮观、挺有意义的,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同期】(一年级新生家长 邵云)我觉得首先就是让他读书之前,学习之前先学会做人,所以今天我觉得小孩也是,对他自身也是一种长见识。【解说】南京夫子庙小学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夫子"命名的小学,将这一传统的习俗延续下来,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以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记者 李珂 江苏南京报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3884
播放数:1867756
播放数:497032
播放数:5808920学校要求学生跪拜孔子像,人民日报批:就知道死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报道,河南一中学不但要求学生跪拜孔子像,还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论语》,不少在校学生对此怨声载道。一些家长让孩子背诵《弟子规》等所谓传统开蒙读物,却不知道其中包含了一些培养奴性、罔顾人权的内容。
据报道,河南一中学不但要求学生跪拜孔子像,还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论语》,不少在校学生对此怨声载道。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各地祭拜孔子像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有私人国学夏令营甚至把跪拜孔子像作为惩罚不听话学生的手段。
孔老夫子如果见到这番景象,一定会大摇其头而不以为然。且不说,孔子从未认为自己是值得万民跪拜的圣人,就是在日常教学中他也绝不会让学生跪着听自己教诲。
看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教学的时候从未要求学生正襟危坐、一丝不苟,相反,他有时候和三五学生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天,有时候一边弹琴一边听学生讨论,有时候和学生一边散步一边讲解&&形式是多种多样,气氛是轻松随意的。像今天这样让学生对孔像顶礼膜拜完全违反了孔子教育思想。
跪拜之姿背后是&跪拜心态&。而这正是今天许多弘扬国学、复兴传统文化的人的误区:由于对传统文化缺乏实质性的了解,因而采取了全盘接受的&跪拜心态&。
在一些地区,为弘扬孝道,把&二十四孝图&画在了墙上,却不知道所谓&埋儿奉母&&尝粪忧心&等内容完全不适合现代社会。
一些家长让孩子背诵《弟子规》等所谓传统开蒙读物,却不知道其中包含了一些培养奴性、罔顾人权的内容。
据媒体披露,有些家长甚至陪孩子一起去念私塾,每天&之乎者也&地朗诵四书五经,结果孩子通过正常学校教育可以获得的社会化常识没有了,心智上也难以进步,成了只会背古书的书呆子。
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通常会感到敬畏。&跪拜心态&正是对传统文化缺乏认知的一种反应。那些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人是不会有这种心态的。
学者辜鸿铭崇尚儒学,一生留辫子、戴瓜皮帽、穿长袍马褂,一辈子醉心于传统文化。但是面对当时孔教会大搞祭拜孔子,他却很不满意。
有一次他跟胡适说:&我编了一首白话诗:监生拜孔子,孔子吓一跳。孔会拜孔子,孔子要上吊。&辜鸿铭之所以对跪拜孔像如此不屑,是因为他认为孔教会只是形式上尊孔,不是真的遵行孔子学说,是典型的虚有其表、舍本逐末。
古人有&得鱼忘筌&&得意忘形&之说,强调要抓住本质与核心。真要弘扬传统文化就必须抓住其本质与核心,不应做表面文章。
如果学生们一边跪拜孔像一边心里暗骂,又谈何让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呢?要克服&跪拜心态&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中华传统文化固然博大精深,但其中也是优劣互现,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态度仔细分辨哪些是值得继承弘扬的精华,哪些是必须剔除抛弃的糟粕,一味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有害无益。
据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蒋中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跪拜孔子像没多大意义,国学馆别走了歪道
我的图书馆
跪拜孔子像没多大意义,国学馆别走了歪道
向敬之19世纪后期,日本人提出国学这个概念,是想消除落后欧美的自卑感,在文化上来一次国学与西学的对抗赛。后来,国学被清末民初同样不甘落后的旧知识分子引入了中国,大张旗鼓地营造让国人亢奋的国学舆论。这,给儒释道甚至汉学戴了一顶高高大大的民族主义帽子。综观现在的国学,大都不外乎从儒释道原理中抽出些神乎其神、玄乎其玄的内容,加以现代学者变通式的诠释,就撑起了一片国学的天空,玩着国粹的包装。我并不反对传播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且极力赞成加以推广。今天全国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以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涵。即便堂皇地戴上一顶国学的帽子,但也说明国人在为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而骄傲、而自豪、而粘贴标签,都无可厚非,都有存在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正处在历史转折的十字路口,陷身于文化被娱乐、道德遭沦丧、学术受亵渎的大环境下,也需要一场国学盛宴来补益和提振,需要一个真实的认识,引领人们自然地、轻松的、精彩地承传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全球化。但是,却有不少人别有用心地打着国学的牌子,疯狂地谋取暴利,胡乱地篡改经典。人们致敬孔子,尊崇孔子,不一定要怀着特定的意图将其拔高至国学的鼻祖殊荣,不一定要自欺欺人地奉其为万能的救世主。千百年来,孔子及其传承的儒家学说,总被别有用心地误读,总被心怀鬼胎地篡改,篡改得长时间失去了本来和真意。且不说汉代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取士、明清八股求才,以及其他君王乐此不疲地为孔子及其后世加官进爵,是如何地利用孔子及儒学为帝王御民与愚民服务。即便在频为天下之先的湖南,也不忘把尊孔读经上升为一项政治任务。1928年到1937年,湖南主政者何键一边密切支持并积极参与民间祭祀孔儒活动,一边力推尊孔祀孔活动高潮而公开倡导读经。而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国学馆、国学班的牌子,出现在大街小巷。各种各样、杂七杂八、鱼龙混杂的国学礼仪照片,发布在便捷的互联网上。然,到底有多少真正地、实质的、高尚地传播中国的国学文化呢?孔子坐在树下就开始讲学,而今天所谓的国学教育机构,无不装饰高大上,陈设奢华,画梁雕栋,金碧辉煌,这难道不需要钱吗?这些钱从哪里来?不料想,文化与文明的试错与隐蔽,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商业。原本一个并不具备多少实际含义和意义的概念,一经渲染,所谓国学就成了商业模式,成了一本万利的赚钱经典,成为了这样那样的国学班、国学馆、国学院和国学大师狂喜之后追名逐利的绝技。国学班到底在讲什么?儒家修身养性、中医保健理疗、道家气功太极、佛门参禅彻悟,就连古代政治之书《周易》更成了命理之学……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能存在下来,有一定道理。但不经意之间,道理成了害人的歪理。2014年9月媒体报道,东莞市委宣传部依法责令停办东莞蒙正国学馆“女德班”及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培训班。此家国学馆似乎很有创意,开设幸福人生、女德、幼儿教育、国学教育等多个课程,要求学员开课前向馆长叩拜,宣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女德四项基本原则”,鼓动女学员称“如果要做女强人,就得切掉子宫、切除乳房,放弃所有女性特点”。连女人最基本的生理权利都去剥夺,我不知道缘自哪一条国学要理!在构建现代法治的进程中,还有人气质鲜明地要求女人隐忍卑贱,这是封建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的翻版,早成了疾呼了百余年必须消除的封建性糟粕。这是哪门子国学的金科玉律规定的?!我不知道女德班的主办者是男还是女。如果是女的,她是否属于坚定的践行者,相信她也不甘心做家暴和被背叛的隐痛者。如果是男的,他们急需享受妻子逆来顺受所带来的快感,但决不会忍受自己的母亲、姐妹和女儿遭人欺辱。难道他们审批后,就没有监管部门上门查验?其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培训班已招生60名学员,开设了5个学前班。他们既然敢鼓吹有思想的成年女性自残,难道就不会对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意识的未成年人宣扬愚昧思想?若非爆出他们鼓吹女性“切掉子宫、切除乳房”的丑闻,是不是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及当地政府仍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从这个国学馆被关门的新闻报道中,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了,思考当下国学培训的诸多现实问题。如要求学员课前叩拜馆长,这让人很容易想到儒家入学拜孔子像。现代很多国学班、蒙学馆和现代私塾都进行开笔礼、拜孔子、拜老师,似乎这几拜就拜成了老师无上荣光、备受尊重。一张旧纸,一个木偶,一个石像,难道就是孔子的神灵所在,到底像不像,说也说不清。我读初中时,一同学顶撞了年轻的老师,老师张口大骂:“你们回去看看,你们家的祖宗牌位上都写了老子,你怎胆敢不尊重我?!”在许多农村老屋,堂屋上方贴一红纸“天地国亲师位”。“师”即为老师。对老师是该尊重,但尊重的理由不该是那张破残不堪的红纸。也是这一张让人必须尊重膜拜的纸质牌位,及另外一张为孔老先生立此残照的印刷品,成为了现代国学班、蒙学馆老师要求学员稽首跪拜的入学第一仪轨。这一跪,那一拜,把高大上的国学班,跪拜到儒家的封建礼制中去了。再如,对女性冠冕堂皇的四项原则,实为封建宗法制侵害女性权利的“三从四德”现代版。一边培育现代女性的“三从四德”,一边鼓吹她们放弃所有女性特点,自相矛盾,典型地对女性进行男权主义奴化教育和仇视指引。尤其是那非人道的肉体摧残教育,本身是一种邪说歪理。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对学员进行人身伤害,但在以一种极其残忍、落后、荒唐的宗教原教旨主义洗脑,同样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这样的疯狂,不但有悖于生理权益,而且违反了伦理观念,更为现代法理所不能容忍。这让我不寒而栗,再次想起广东公安打掉的非法组织“华藏宗门”,教首吴泽衡利用人们追求行善、健康的美好愿望,打着“慈善”旗号,自称皇帝,炮制邪说,借机笼络人心,大肆敛财。他不但办了不少“觉学培训班”“禅修训练营”,要价不菲;而且以“男女双修可以使人达到学佛的最高境界”“可以迅速提高修行”“增强法力”“其精液是高能量物质有益女性身体”等为名引诱、胁迫多名女弟子与其发生性关系,多名女弟子多次为其堕胎。据悉,他册封“惠”字辈妃子,有10多名女弟子组成专职“秘书组”值班“护法”,贴身服侍生活起居;有婚生、非婚生子女10多名,高额生活抚养费全由弟子提供。有弟子为其在珠海购买了两套房产,另一弟子卖房筹集15万元给其在老家建房。当下人们心灵日益如浮萍无所依,因而健康的、不健康的信仰不断出现了。在巨额的利益面前,有些人无视社会道德风尚,无视人身权利、人性良知和社会秩序,打着貌似崇高的幌子开班办学、益智辅德、修身养性,实际上都是借公益慈善,公然践踏社会的公义、道德的根本和法律的底线。进行正常的传统文化教育,让优秀的文化内容传承下去,这能倍增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也有益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但这种教育,要去伪存真,要科学对待,要把其中的精华传播开来。而宣扬陈腐、蒙昧、繁杂的封建礼仪、虚华内容,甚至是无中生有地编造侵犯人权、丧失人性、违背人道的邪恶学理,其本身就是严重损害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历史和存在生命。随着大范围、大声势的国学推进繁荣,国学馆国学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让各种各样的人趁机攫钱敛财。这早该引起宣传、教育和公安等部门的密切关注,对不规范的要坚决依法取缔、追责,决不能让诸多学者殚精竭虑建起来的所谓国学,成为了滋生一种社会问题的旗幡和温床。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韩萧:孔子像的社会意义有多大
作者:韩萧
  1月11日,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说,今天当人们面对这尊塑像时,会发出许多文化的感慨,会产生与孔子思想相关的许多联想,所谓的“思接千古”,正是通过这一特殊媒介而获得塑像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且不论,就该塑像的社会意义而言,需回溯历史,才更能看清孔子所代表的儒学在今天的地位。
  自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除了部分时期,中国的士人大都研习儒学、以儒学为正统,因而儒学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一代代士人在儒学的熏陶下,将个人命运与天下、家国紧紧相连,推动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在社会与政治层面上,孔子提出的“仁政”思想、孟子的“民本思想”等等,对中国社会有巨大的推动。  然而,先秦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等各派学说的争鸣中,孔孟多半时候是郁郁不得志的。每逢末世、乱世,对儒学的批判亦层出不穷。华夏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中熠熠生辉。  以今天的视角仔细审视儒学,我们看到,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造就的是臣民,而不是国民、公民;从孔孟儒家中演绎出的“夫为妻纲”则严重压迫了女性的权利,为男权社会提供理论上的说辞……诸如此类,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五四”以来,中国社会的革新与进步,或多或少,与打破这些沉重枷锁有关联。  王朝时期,儒学多半充当巩固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御驭臣民。今天重提其“社会意义”,事实上反映出当前社会精神生活的茫然。当儒学被当作枷锁打破的同时,延续千年的传统文明也在动摇。在今天,农业社会与商业社会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基督教和儒家对人性、善恶等的不同理解、社会结构分层的差异等矛盾,经过100多年的碰撞,仍然难以弥合。东西方之间仍未水乳交融。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种思想不断涌入,维系社会凝聚力的诸多观念、思想逐渐崩塌,国人惊觉在传统社会里存在的一些高尚品质、道德渐渐丧失,而与市场经济这一新社会形态匹配的道德、情操、行为模式却远未建立,甚至人性中的弱点,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规制,在这一“空当期”野蛮生长,结出一些四不像的果子。由此,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社会风潮从“彻底打倒”到重新审视,一些人试图从先贤的思想中汲取养分这大致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兴起的重要背景之一。因而,儒学复兴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显然,只是援引儒学进入现代化进程是远远不够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2/27 15:3311/17 14:37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略论孔子的文化生存与承传意识
略论孔子的文化生存与承传意识
发布时间: 17:25:36 责编:王皓 来源:
点击量:4 评论:0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与几个弟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被困于匡地,生命安全遇到严重威协。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说出了上面这段震人心魄的话。丝毫不见面临危难的惶恐焦虑,有的却是乐天知命的从容自信。他坚信“天之未丧斯文”,个人的生死已与“斯文”的存亡紧密相连,文化生存的悲情已与个体生命的感受合而为一,维持和延续“斯文”,已成为他生命价值的全部。?&&&&&有学者曾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都收在孔子手中;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都是从孔子手中放出来的。此话也许有点夸张,但如果说孔子的一生,是为继承和传播“斯文”而竭尽全力的一生,则不为过分。作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大贡献与影响的人物,孔子对于“斯文”价值的理解与认识,他对于文化生存发展问题的看法,他为继承和传播斯文而努力不懈的精神,都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想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就教于方家。&&&&&&一&&&&&&什么是“斯文”?“斯文”就是文化。就孔子的时代而言,就是指唐虞夏商周以来华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所谓尧舜“焕乎其有文章”,“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此即孔子所谓“斯文”。?&&&&&提到“斯文”,人们往往只想到诗书礼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诗书礼乐在孔子对传统文化承传中的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诗书礼乐只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并非孔子所谓“斯文”的全部和本质。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孔子所要承传的“斯文”,并非就是几本古代典籍和几种古代礼仪器物,而是超越文献器物层面的、体现于诗书礼乐等文化载体中的内在文化意义和文化精神。?&&&&&“文化”这个概念,本来就很复杂,加之当今市场上“酒文化”、“茶文化”、“性文化”乃至于“厕所文化”纷纷面世之际,文化的本质更是如坠烟云、面目不清了。要而言之,文化应当是一定的人群(通常为一民族)共有的、社会承传着的知识和观念的总和。文化当然包括各种实用的知识,如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等,但体现一种文化特质的,则是其行为标准、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世界观和信仰等等。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应当包括现实关心和终极关心两个层面。所谓现实关心,即关于政治、经济等现实性事务,而所谓终极关心,则是一个民族关于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价值、目标、方向、信仰等共同信念。我们可以把后者称之为深层文化精神。笔者认为,孔子所欲承传的“斯文”,核心就是这样一种深层文化精神。这种深层文化精神在孔子思想中的具体内容就是其“仁”道理想。“仁者人也”,“仁”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成仁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孔子所理解到的传统深层文化精神的核心。?&&&&&“斯文”所标示的深层文化精神价值,是超越的而非现世的,是道义的而非功利的,是高尚而非鄙俗的,是文雅的而非野蛮的。正因为如此,这种价值往往易于被世俗之人所忽视遗忘。尤其是在社会发生巨变,人们普遍迫于眼前政治、经济的具体目标,急功近利,疲于奔命的时候,这种人文精神的价值更是会被人视为“迂阔而远于事情”。孔子所处的时代,情况就是如此。只有少数像孔子这样具有深切的文化生存悲情与文化生命意识的人,才能自觉体悟并高扬人文精神的价值,从而为“斯文”的承传执著奋斗。孔子在当时被人认为迂腐而不被重用,原因就在于此。而孔子在后代越来越赢得人们的敬意,原因也在于此。?&&&&&&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当然要受到特定时代经济、政治因素的种种制约和影响,但一种文化传统,尤其是其深层文化精神,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成为一个具有生存、进化、适应能力的文化生命。?&&&&&孔子正是把文化传统当作一个活的生命来看等的。正因为是一个活的生命,所以孔子认为,文化的发展,“斯文”的承传,应当是有“因”有“革”,有“损”有“益”。“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如果只有“革”而没有“因”,文化就断绝了,生命就死亡了。相反,如果只是“因”而不“革”,文化就停滞了,生命就僵化了。因此,因革损益,乃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前人们常说孔子是保守派人物,并常常着眼于政治、经济方面来谈孔子的保守性。其实,从政治、经济问题来看,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说明孔子是保守的。对春秋时期的从事政治经济改革的大政治家如子产、管仲等人,孔子都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子产不毁乡校,孔子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去世,孔子为之流涕,称赞他是“古之遗爱”(《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虽然批评管仲不俭,不知礼(《八俏》)但却又高度赞扬管仲协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政治业绩,称赞他“如其仁,如其仁”(《审问》)。对于当时以陪臣执国命的新派人物,孔子也并非一贯视如仇雠,墨子甚至说:“孔某为鲁司冠,舍公家而奉季孙。”至少对在鲁国独揽朝政的季孙氏,孔子并没有作过任何直接的批评。可见,说孔子在政治上是保守势力的代表,并无充足的理由。?&&&&&在经济问题上,人们用来论证孔子保守的主要证据,是说他反对鲁国用田赋。其实对这件事,孔子当时并未公然反对,更没有阻拦。季康子欲以田赋,主动来向孔子请教。可是问了三次,孔子都没有发表意见。可见他并不想以自己的意见来影响某一项具体经济改革的实施与否。他只是事后私下对弟子冉有谈了自己的个人看法。而他之所以不赞同田赋,其用心并非针对某一种经济措施,而是出于“施取其厚,事取其中,敛取其薄”的爱民思想(见《左传》哀公十一年),反对加重民众的负担。其出发点是一种超出了经济目的的文化理想的考虑。&?&&要而言之,孔子基本上属于一个文化人,而非政治学家或经济学家,他所关心的重心并不是要阻挠(当然也不是促进)某项具体的政治或经济制度的变革,他关切的是他所理解到的深层文化精神(其核心是仁爱)的存亡断续问题。他用以评价人物或事件的标准,是在于文化本位的仁道精神,而不是我们后人所说的政治或经济上的进步或倒退,革新或保守之类。在孔子看来,文化生存的问题实大于且高于政治、经济层面的问题。孔子虽然也曾一度从政,但从政在他看来只是实现其文化理想的手段而已。作为他从政期间的一大杰作的“夹谷之会”,其文化意义也远远大于政治意义,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主要还是维护了华夏文化的尊严。?&&&&&如果说孔子在政治经济上是保守派这个观点很难成立,那么,说孔子在文化精神的承传问题上持相对保守的态度,则是不无道理的。?&&&&&孔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家学派,从一开始就是以直接继承殷周前代文化的面目出现的。《庄子·天下篇》说:古之道术“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书礼乐”是前代文化的载体,而所谓“多能明之”,不同于后来“百家之学”的偶尔“时或称而道之”,是一种明确的理解与接受。联系孔子“信而好古”,“好古敏求”的精神及其对三代文化特别是周文化的响往与赞誉来看,以孔子为代表的邹鲁先生们的确是以继承一脉相传的前代文化传统为己任,具有强烈的文化承传意识。而春秋时代的鲁国,保留前代文化最为完备,也为孔子及其弟子们承传前代文化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此不同的是,后来“百家之学”中的其他各派,普遍带有反传统的色彩,与孔孟儒学以继承和维护传统文化为主的基本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参见拙文《从&庄子·天下篇&看先秦学术史的几个问题》,载《哲学研究》一九九○年增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在对待文化传统问题上的态度,相对来说,确乎比较保守。?&&&&&但应当指出的是,孔子所要保守的,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或仪文制度,而是体现于所有古代文化形式中的深层文化精神。“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礼乐的器物层面和仪文层面并不重要,当然可以也应当变革、损益,所以,“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子罕》)“觚不觚”,也可以勉强“觚哉,觚哉”!(《雍也)“行夏之时,乘殷之略,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卫灵公》)具体的仪文器物,礼仪形式,书可择其适用者用之,当然也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损益创新。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同样也是如此。?&&&&&孔子所欲固执而承传的,是超越器物仪文层面和政治经济层面的深层文化精神。这种深层文化精神在孔子看来,是从尧、舜、禹、汤、文、武以来一脉相承,不曾废坠,也不可废坠的。所谓“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庸》),“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正表现了孔子对于这一深层文化精神传统的执着信念与承传意识。要说孔子“保守”,其保守性主要就体现在这一点上。孔子之所以被人视为传统文化精神首屈一指的传人和代表者,与他这种带有“保守”色彩的文化承传意识是分不开的。&&&&&当然,这种深层文化精神一脉相传,并不等于一成不变。因为在这种文化精神的核心的仁道理想中,就包含着肯定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内容。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作为文化精神的主体的人在承传前代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应当也必然会对之加以扩充与创新。事实上,孔子所理解到的深层文化精神的核心的“仁道”精神,虽然可以在尧舜禹汤文武所代表的古代文化传统中找到其渊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包含了孔子本人的扩充与创新。?&&&&&但是,扩充与创新,同断绝与废坠,是根本不同的。在孔子看来,传统文化精神尽管可以损益,但继绝与废坠,则是绝对不可以的。他之所以坚信“天之未丧斯文”,即源于这样一种信念。?&&&&&深层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显示其内在生命特质以区别于他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之所以以区别于其他民族,并不只在于衣食住行等器物层面上的不同,也不在于经济模式与政治制度上的不同,主要的区别在于某种集体的深层文化精神。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这种文化精神,那么即使这个民族作为生物的存在(种族)依然子孙繁衍,但实际上作为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文化传统的继续,实具有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意义。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佾》)孔子虽说:“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下》),但有君无君的问题同文化精神存亡继绝的问题比起来,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种强烈的文化生存和承传意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学统。中国文化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与此有关。?&&&&&&三&&&&&&每当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转折的时期,原有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就必然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面临考验,甚至出现存亡继绝的危机。?&&&&&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孔子的时代,人们受政治、经济变革的功利目的的驱动,“斯文”的价值已受到相当程度的忽视。夏商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显然面临着相当的危机。孔子多次感叹:“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今亡矣夫!”(《卫灵公》)“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八佾》):文献的散佚,还只不过是斯文危机在文化载体问题上的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在人们观念上出现了蔑视斯文的倾向。棘成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颜渊》)文的价值已无关紧要。甚至在亲受孔子之教的门弟子当中,也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先进》)政治经济的功利目的,已经把读书为学挤到了可有可无的地位。乐于经商的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八佾》),显然也含有为了经济价值而牺牲文化价值的考虑。宰予心安理得地向三年之丧的必要性提出挑战,表现出对孔子所坚持的传统仁道精神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孝道)的怀疑。当时整个天下礼崩乐坏,天子失官,“大师执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辽适蔡,四饭缺适秦……”(《微子》)专职文化人纷纷作为鸟兽散,“斯文”断绝的危机,在当时确实已经触目惊心。?&&&&&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孔子仍然坚信“斯文”不会扫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审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同上)孔子讲到天与命的地方不多,也不曾对天命的含义加以发挥,但上面几条点到天命之处,实具有某种宗教情怀和超越的含义。这本身也是一种深层的文化精神的表现。按照后来思孟一派儒家的发挥,文化精神仁道理想达到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也就是一种带有宗教情怀的超越信念,所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中庸》)而在孔子的意识中,天之不丧斯文的信念,也已经与某种宗教情怀联系在一起。这种超越信念当然也并非全无现实的依凭,“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子张》)只要真正有价值,斯文就不会坠地,文化就不当断绝,并不在乎统治者的提倡与否,亦不在于“大腕”们赞助与否。?&&&&&然而信念与可能性是一回事,文化传统是否真能渡过现实的危机而承传接续下去则又是一回事。社会巨变的动荡时期,文化精神与普遍的客观社会环境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往往是尖锐的。这种冲突在极端情况下恐怕未必不会导致某种文化精神的断绝或消亡。世界文化史上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因此,文化传统只有通过文化主体自觉的承接传播,包括在承传过程中的自我批判与改造工作,来回应新的社会环境提出的挑战,才能生存发展下去。这样的工作,往往必然地落在少数具有浓烈的文化生存悲情和文化生命意识,而且不计较政治经济功利得失的知识分子身上。春秋末年,历史选择了孔子来担当这一使命。?&&&&&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在“斯文”与客观环境出现巨大矛盾之际,在政治、经济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的时代,仍然坚信“斯文”不可废弃的价值,怀着带有某种程度的宗教情怀的坚定信念,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执着民族深层文化精神的承传接续,终身不倦地为“斯文”的继承、改造和传播而努力奋斗。?&&&&&孔子曾试图通过从政的途径,来拯救“斯文”的危机,实现其仁道的人文理想。可是在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中,虽然在遇到嘲笑、讥讽的同时,也曾受到过相当的礼遇与尊敬,但终究没有哪个政权正式任用他。尽管没有人公然说斯文一钱不值,尽管也有人认识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预感到斯文终究还会有再振的时候,但彼时彼刻,却似乎无人愿意负担起供养“斯文”的代价。?&&&&&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很难解释为是由于孔子坚持要恢复某种旧制度,而当时的各国都已经是由新派人物当权的缘故。当时作为孔子人文理想对立面的,并不是某一种新兴的或保守的政治经济制度,而是整个社会的日趋鄙俗的反人文精神倾向。如果说孔子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护旧的政治制度,则当时名义上的周天子尚在,孔子尽可以投奔其麾下,为重整周天下尽犬马之力,然而孔子没有也不会这样做。孔子的文化生存意识正体现于他绝不以牺牲自己的人文理想来迎合任何政治势力,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恰好相反,他栖栖惶惶周游列国,正是为劝说各种政治势力来适应他的人文理想。这与后来战国游士简练摧摩,练就三寸不烂之舌,怀揣一肚子奇谋诡计去为人主出谋划策,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在从政的尝试遭失败之后,孔子曾一度有过迷惘、困惑、感叹“吾道穷矣”,产生过乘桴浮于海的念头。但他最终没有放弃继承传播斯文的努力。到了晚年,孔子仍然“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致力于教授弟子,整理典籍,传授斯文。他不为政治经济的功利目的而牺牲斯文的价值,却宁可牺牲自己的政治生涯与经济利益来成就斯文的生存。“君子道以为志”、“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尤贫”,“朝闻道夕死可也”。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通过“有教无类”的大众教育来传播斯文,使前代文化遗产从王宫下放到民间,使传统的人文精神扎下了更加深厚的基础。西周以前的许多文化典籍,经孔子及其弟子之手流传了下来,孔子坚持的仁道的人文理想,也由他的弟子们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动力之源。?&&&&&孔孟儒学所坚持的人文理想,虽然在当时急功近利的社会潮流下命运极不佳,但到了后世,其价值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承认与尊重。虽然我们不可否认孔孟人文理想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在历代也会受到帝王们的歪曲利用这一事实,但就人文理想本身而言,是超越任何王权政治的,不失为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即使在今天,如果要问有什么思想学说可以作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资源?要问中华民族在整个人类思想文化精神宝库中有过什么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体系,恐怕也只有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特别是其仁道理想。&
文章关键词:
国学五千年网
2 3 4 5 6 7
免费400电话:400-691-96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些学校修建了孔子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