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穆斯林无比虔诚?欧洲有卢梭和伏尔泰,伏尔泰,可阿拉伯世界为何从没有这样的启蒙运动思想家?

&p&这随便举个例子就好了。&/p&&p&&br&&/p&&p&假如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你投了一堆简历,奔波了各个城市,而后找到了一份薪资待遇还可以的工作。老板让你加班你就得加班,老板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p&&p&而后有一天,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p&&p&&br&&/p&&p&&b&——为啥是我求老板,不是老板求我?&/b&&/p&&p&&br&&/p&&p&从求职到工作,绝大多数人都是处在一个&b&“我求老板”&/b&而不是&b&“老板求我”&/b&的状态中。&/p&&p&你可能一开始迷茫,认为老板是你的顶头上司,他管理你,所以你要求老板——但你又隐约这个说法似乎有点儿表象。有的老板一天就是什么也不管不问,公司照样运转,但也不妨碍他成天训斥你。&/p&&p&而后你考虑,可能是因为老板手里有钱,他投资了这家公司的原因——但你又否定了这种说法。假设老板一天不上班,那公司也能照样运行;但相同的,假设全体员工们一天不上班,那公司这一天直接就瘫痪掉了。站在这个立场上,反倒是“老板求员工”而不是“员工求老板”了。&/p&&p&&br&&/p&&p&你思索了很久,可能想出了答案,也可能没想出答案。&/p&&p&但我估计你在某个深夜里沉思的时候,或者在无聊上班摸鱼的时候,会猛然一拍大腿,突然间想通这个道理:&/p&&p&&br&&/p&&p&&b&——因为我不求老板,我就没法挣到钱。&/b&&/p&&p&&br&&/p&&p&那你为什么要求老板呢?我不求老板行不行呢?&/p&&p&&br&&/p&&p&&b&——可以。那也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当我自己开一家公司的时候,我成为老板的时候。&/b&&/p&&p&&b&——不然的话,只要我是员工,我不求这个老板,就得求那个老板。&/b&&/p&&p&&br&&/p&&p&所以我们讲马克思主义,讲共产主义的理念是什么?&/p&&p&——是&b&生产资料&/b&的公有制。&/p&&p&&br&&/p&&p&再说的通俗一点儿,是什么?&/p&&p&&b&——就是让你不用再依附于哪家公司,不用看老板的眼色,就能凭自己的工作堂堂正正的赚到钱。&/b&&/p&&p&&br&&/p&&p&很多人一提&b&“共产主义”&/b&,马上就吓得浑身哆嗦。还有的人说,“只要人有一个头发丝的差距,就不能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什么?这便是望文生义,信口开河的把&b&平均主义和共产主义&/b&混为一谈了。&/p&&p&&b&须知共产主义,从来都不是平均分配的。&/b&而是你工作越的多,就收获越的多;工作越的少,就收获的越少。&/p&&p&&br&&/p&&p&所以再说的具体一点,就是什么?&/p&&p&共产主义,确保的就是你能完全的绕过所谓的“老板”,能够真正的保证你的付出必然得到回报的社会意识。&b&只要你感觉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老板们是躺在你脑袋上作威作福的,你不想对着老板们卑躬屈膝,想通过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换取自己体面的人生的;&/b&倘若你是有这种想法的人,那么无论你是否理解共产主义,或者你把“共产主义”辱骂的一无是处,你都是一个广义上的共产主义者。&/p&&p&&br&&/p&&p&那么共产主义怎么具体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呢?&/p&&p&&br&&/p&&p&——只要我想找工作,我就能立刻得到一份工作。&/p&&p&——只要我想换一份工作,我就能立刻得到一份新的工作;而不必在意其他“老板”的眼色。&/p&&p&——当我想从事一个新的行业的时候,我可以得到有关这个行业系统的培训;而不必在意“隔行如隔山”的教条。&/p&&p&——遇到工作中发生的挑战时,我们会一起沟通协商,携手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顺着“老板”的意图盲目前进。&/p&&p&——遇到工作中的意外收获时,我们会一起分享这个收获;而不是让“老板”独自占有,而后依他的旨意去分配。&/p&&p&&br&&/p&&p&所以你看,共产主义难吗?他用得着像很多人妖魔化的那样,非得搞个“脑后插管”,“虚拟现实”吗?&/p&&p&他的确不容易,但也没复杂到那种遥不可及的未来式的程度。&b&他所需要的技术,也就是宏观上进行互联网大数据的调配罢了。&/b&&/p&&p&我想找份新工作,就得玩“脑后插管”?我想和同事们沟通解决这个问题,不听老板的指手画脚,就得进入“虚拟现实”?&/p&&p&简直幼稚的可笑了。&/p&&p&&br&&/p&&p&共产主义从来都没说过要平均你的私人生活资料,他也不是平均主义。&b&他所要做的,就是保证你能出多少力气,挣多少钱;什么事儿大家民主协商解决,没有老板骑在大家脖子上指手画脚。&/b&就是这么简单。&/p&&p&所以你说为什么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要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呢?&/p&&p&那就是回到这篇文章最初的问题了:&/p&&p&&br&&/p&&p&&b&——你现在的状况,只能抱着老板的大腿求工作。不是抱这个老板的大腿,就是抱那个老板的大腿。除非你自己创业当老板,不然你永远都只能依附于老板。&/b&&/p&&p&&b&——所以我们谈共产主义,就是让“老板”这个身份角色逐渐的弱化,以至于最终消失。我们在一家公司里工作,而完全不用在意老板的制约。&/b&&/p&&p&&br&&/p&&p&有些人一听“让老板消失”,马上就魂不守舍,惊慌失措。甚至还有些人立刻举起了人类的懒惰的劣根性作为例证,我感觉大没必要。&b&你懒惰不代表所有的人和你一样懒惰;你需要一个人在别人背后拿皮鞭抽你,不代表所有的人都需要一个人在背后拿皮鞭抽。&/b&&/p&&p&有的人就是跪久了,站不起来。没关系,时间静静地流逝着,他腿跪麻了知道痛了,自然就站起来了。&/p&&p&&br&&/p&&p&说句题外话,现代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扁平化管理”,和共产主义颇有些相似之处。他取消了管理者和职工之间的界限,但尚未取消资本家和职工之间的界限。&b&与其教条的强调共产主义是一种“神圣的无上光荣”的理念,不如说他是一种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比较符合时代的语义。&/b&&/p&&p&历史就是这样螺旋上升式发展的。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个名词,只要你是一个觉得现行制度不甚合理的普通员工,那你可以说你是一个或多或少的共产主义者了。而这种领悟,会随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加深(也就是&b&科学社会主义&/b&中的&b&“科学”&/b&二字),会变得更加的明晰和深刻。&/p&&p&以上。感谢您的阅读。&/p&
这随便举个例子就好了。 假如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你投了一堆简历,奔波了各个城市,而后找到了一份薪资待遇还可以的工作。老板让你加班你就得加班,老板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而后有一天,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为啥是我求老板,不是老板求我?…
共和政体靠扩张谋求安全还差不多。案例太多了,罗马前三头,后三头,苏拉和凯撒的地位是怎么巩固的?美国立国后的第一个五十年,西周武王死后的第一个二十年等等,多了去了。&br&&br&撕下启蒙运动时期的假面具,共和无非是多头平衡,君主无非是上智与下愚的平衡,专制干脆不平衡,需要一个妖魔化的对手来同自己完成平衡。
共和政体靠扩张谋求安全还差不多。案例太多了,罗马前三头,后三头,苏拉和凯撒的地位是怎么巩固的?美国立国后的第一个五十年,西周武王死后的第一个二十年等等,多了去了。 撕下启蒙运动时期的假面具,共和无非是多头平衡,君主无非是上智与下愚的平衡,…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是什么消灭资产阶级,或者说本质上完全不是。 &a data-hash=&953f26f8a5cc3dce952c97& href=&///people/953f26f8a5cc3dce952c9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黑色笔记本& data-hovercard=&p$b$953f26f8a5cc3dce952c97&&@黑色笔记本&/a& 说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是消灭资产阶级,而是消灭无产阶级,我完全赞同。同时,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就是使社会前进到完全不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which is also 消灭马克思主义。这是个漂亮的辩证法。&br&&br&下面我们具体谈一下为什么。请注意这个答案有我自己的学术立场:反对阿尔都塞断层、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立场。&b&所以这是我的个人观点,不是有定论的公论。&/b&&br&&br&&br&消灭阶级的本质是人的复归。从异化论的角度来说,资本主义社会是异化逻辑发展的巅峰;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巅峰、异化逻辑发展到巅峰的时候,扬弃异化的力量才能够发展,摆脱异化的机会才会出现。马克思不愿把这个扬弃异化的力量归因到任何外在力量之上——这是他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决定的。他不愿把这个东西交付给绝对精神,所以就只能还原到「人」本身来寻找这一力量的来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那么力量的来源无非是这两者之一。&br&&br&那么为什么不能说资产阶级主导这场革命?可以啊,只不过这场革命不会发展到socialism,而是会变成barbarism。而回到barbarism是一种倒退,这不是一个desirable的结果。所以这一「扬弃异化,完成人的复归」的任务,只能落到无产阶级的肩上。然后我们现在推进到一个比较弱的argument上,在异化逻辑的巅峰,我们进行革命,无论由哪个阶级主导,都会使人回到某种程度的「自由」上,只不过回到barbarism,获得的是前社会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的自由;而到socialism然后进一步到communism,这才是真正的领有人的自由,使人成为自在自为的历史主体。&br&&br&逻辑上来说,无产阶级发动革命是个辩证法逻辑上前进的要求,达到共产主义也是个辩证法逻辑上设置终点的要求。这和法共画饼充饥式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不是什么乌托邦。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是什么消灭资产阶级,或者说本质上完全不是。
说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是消灭资产阶级,而是消灭无产阶级,我完全赞同。同时,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就是使社会前进到完全不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which is also 消灭马克…
文章比较长,但毕竟是故事,所以其实很好读。&br&&br&故事要开始于1742年,这一年,卢梭30岁,来到巴黎定居。这时的卢梭,写过一些戏剧和剧本,在音乐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并且是一个以「&b&能被伏尔泰注意到&/b&」为梦想的青年作家。&br&&br&在巴黎,卢梭结识了狄德罗,后来《百科全书》的主编。真正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的。&br&&br&狄德罗小卢梭一岁,当时也是在巴黎已经小有一点名气的作家。1745年的时候,法国的一家出版商邀请狄德罗将英国所出版的《百科全书》翻译成法语。这个邀请,促使狄德罗想要自己写一部《百科全书》。这也就是后来《百科全书》派的形成。&br&&br&卢梭和狄德罗两个人于1742年认识。到了1749年的时候,两人已经认识了7年。正如我在前文提到的,卢梭早年在音乐方面有着一定的造诣,而这时狄德罗邀请卢梭写《百科全书》中关于音乐的章节。此时的卢梭,已经是巴黎上流社会与知识分子间的熟客。&br&&br&&br&而卢梭的生命开始真正出现转折的,是1749年。这一年狄德罗因为《哲学思想录》被法院查禁,后来又因无神论的言论被投入监狱。1750年,狄德罗一直被软禁在樊尚宫里。有一天,卢梭手里拿着一本法国报纸去看望狄德罗,在路上,卢梭看到了报纸上有一则新闻。是当时法国第戎科学院的一个征文比赛。题目是「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是否有利于道德的升华」。&br&&br&当时卢梭对这个问题苦思冥想,之后根据卢梭自己的记载,他说他像是被雷击中一般得到了真理。他自己的形容是「我感到被强烈的心跳所压迫」「行走间呼吸困难,我倒在一棵树下」「我泪流满襟,但是没有感到自己在哭」。&br&&br&为什么?用卢梭的形容是,自己当时突然获得了真理,明确的知道一个思想,这个想法之后维系了卢梭整整几十年的思想。那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社会制度使人变恶。」&br&&br&想到这个之后,卢梭决定去参赛,参加这场关于科学和艺术的讨论。之后卢梭写下了题为《论科学和艺术》的论文,我也许要把这篇论文的思想归结为「科学和艺术使人堕落」。&br&&br&要知道,当时的法国,正是艺术复兴的高峰,戏剧兴起。卢梭本人早年也写过戏剧,并且对于伏尔泰的戏剧赞不绝口。而科学也是一样。百科全书的唯理性派更是推崇科学。&b&也就是在这里,卢梭已经开始和百科全书派出现分歧。并且越走越远。&/b&&br&&br&&br&&b&卢梭与伏尔泰&/b&&br&&br&&br&1750年的时候,卢梭给因为一次误会而写信给伏尔泰澄清。必须要说明的是,此时两人的关系还是一个听说过另一个,另一个视一个为偶像。&br&&br&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7月份,卢梭这篇反对科学与艺术的论文竟然拿到了第戎科学院的头奖,在巴黎产生轰动。&br&&br&伏尔泰对这本书的回应是什么?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当时伏尔泰曾经阅读过这本书,而之后伏尔泰只说过一句话:「我深居普鲁士王宫,看不到&b&小学生们&/b&为第戎学院奖写的命题作文」。&br&&br&1753年的时候,第戎学院又一次公布了新的征文比赛题目。题目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它是否符合自然规律?」&br&&br&两年后,卢梭写下了那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br&&br&这一次卢梭的思想依旧,人生而为善,但是私有制开始人类就已经变恶。社会制度与科学的发展让人越来越恶下去。&br&&br&也就是在1755年这一年,是卢梭和伏尔泰交恶的开始。&br&&br&这一年,也是伏尔泰移居日内瓦的日子。我们知道,卢梭出生于日内瓦。卢梭这一辈子尽管经历过几次更换宗教,然而一直都以日内瓦公民自居。在卢梭写给日内瓦的一名牧师凡尔纳的信中。这个凡尔纳不是之后写海底两万里的那个凡尔纳。提到了伏尔泰移居日内瓦的事情。并且说「如果人们&b&仅仅&/b&和他的学问打交道,那么就要一辈子拜服在他的膝前」。然而卢梭把仅仅两个字加了着重号,也就是当时,事实上卢梭已经对伏尔泰这个人产生了一些意见。并且,卢梭更担忧的是伏尔泰的到来会败坏日内瓦的风气,带来戏剧。因为刚刚已经提到,事实上卢梭是反对艺术的。这件事情此后闹得越来越大,不可收拾。&br&&br&之后卢梭寄给了伏尔泰一本他的新书,也就是这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在伏尔泰回复的感谢信中,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br&&br&「先生,我收到了您写的反对人类的新书。深表谢意……至今还没有人如此煞费苦心地要让我们与禽兽同类。读了您的著作,人们意欲四足爬行。不过我已经失去此习六十年之久,复习恐怕力不从心。很遗憾。」&br&&br&在之后伏尔泰关于卢梭这本书的评注中,有三十五条笔记,全是反对。并且用诸如「第欧根尼的猴子,你应该上树。」之类的话语来评价卢梭。第欧根尼是希腊犬儒主义的代表人物。据说家就是一个酒桶。&br&&br&当时的伏尔泰认为卢梭是可笑的,根本不值一提。&br&&br&&br&&br&&b&卢梭与百科全书派的全面决裂&/b&&br&&br&&br&&br&卢梭在第一次去看望狄德罗时,产生了写下《论科学与艺术》的想法。这个时候两人关系尚好,狄德罗还鼓励卢梭把自己的文章交给狄德罗审阅,并且拿去投稿参赛。&br&&br&时间到了1757年,《百科全书》第七卷出版。这一年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是卢梭对于狄德罗所著的《私生子》的评价。几乎将狄德罗视为对手,在和狄德罗的争辩中,直至和狄德罗闹翻。&br&&br&&b&初次之外,卢梭依旧认为戏剧的表现力是虚伪的,除了使人堕落之外没有任何用处。然而狄德罗却认为艺术有助于现代公共生活的构建。&/b&&br&&br&这一年百科全书的第七卷中有达兰贝尔所写的一篇题为《日内瓦》的文章。达兰贝尔是《百科全书》的合著人之一。也是当时著名的数学与物理学家。在当时院士的名头几乎拿到手软。&br&&br&前边已经提到,事实上卢梭对于日内瓦有很深的感情。而达兰贝尔在这篇文章中所写的一条,让卢梭很不爽,那便是倡导在日内瓦开设一个剧院。&br&&br&所以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们已经明白。达兰贝尔倡导开一个剧院,卢梭反对剧院。这个剧院要开在日内瓦,卢梭爱日内瓦。卢梭于1758年三月写了一份信给达兰贝尔,信的标题为《关于戏剧艺术致达兰贝尔的信》。&br&&br&而这封信的全标题是什么呢?全标题是:&br&&br&《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致法兰西学院院士、巴黎皇家科学院院士、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伦敦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波伦亚院士达兰贝尔的信,论他在&百科全书&第九卷&日内瓦&文章中提出的在该城市建立剧院的建议》&br&&br&在这里可以看出,卢梭的意义在于,期盼自己以一个「日内瓦公民」的身份可以对抗达兰贝尔所有的院士头衔。&br&&br&&br&而这和伏尔泰有什么关系呢?&br&&br&&br&前边已经提到,伏尔泰于1755年移居日内瓦。并且买了一栋别墅。在这栋别墅里,伏尔泰一直邀请自己的朋友们在别墅里上演戏剧。并且在日内瓦附近搭台演戏。影响越来越大。&br&&br&而达兰贝尔和伏尔泰关系一直甚好。于是这里就有了一个谜团,似乎达兰贝尔是在伏尔泰的授意之下,在《日内瓦》这篇文章中倡议建立一个剧院。&br&&br&所以到这里就可以明白,卢梭知道这背后一定有伏尔泰的意思。这封信表面上是在反对达兰贝尔,而背后的反对也让人明了。&br&&br&这封信在日内瓦引起了轩然大波,日内瓦的虔诚的宗教徒们想要借这个机会达成禁止戏剧演出的禁令。而且,他们很快成功了。议会禁止在日内瓦开设剧院。&br&&br&&br&伏尔泰起初对这封信没有回应。只是在写给达兰贝尔的信中提到了卢梭,并评价道:&br&&br&「一个自称是自由的日内瓦公民,像獾一样躲进森林,靠包租人的施舍过日子,并且一如既往的仇恨人类。」&br&&br&伏尔泰随后的回应很简单,「疯子」、「第欧根尼的狗杂种」、「神经病」。铿锵有力,掷地有声。&br&&br&&br&而玻璃心卢梭在1760年6月份,又写给了伏尔泰另一封信。很可能是因为,伏尔泰没有理那封写给达兰贝尔的信。&br&&br&这封信是卢梭写给伏尔泰的语气最强硬的一封,我在这里摘录给各位看。&br&&br&「先生,我根本就不喜欢你。我是你的追随者和拥戴者,可是你却伤害了我,这种伤害触及心灵。&br&……&br&你断送了日内瓦,这就是你对这个城市收容你的报答。你使我和我的同胞离异,你使我无法回到我的祖国。你逼得我要客死他乡。唯一的葬礼就是被扔进垃圾场。而你却在我的祖国获得了一个人能享有的所有荣誉。我恨你。」&br&&br&卢梭看到伏尔泰的戏剧对日内瓦的影响,卢梭看到了日内瓦的人疯狂追随一个和自己的思想完全相反的人。这是卢梭对伏尔泰由「爱」转「恨」的原因。&br&&br&之后卢梭在给所有人的信中,提到的伏尔泰已经不是那个文豪,而是「小丑」与「卑鄙的小人」。&br&&br&伏尔泰对于这封信的回应是:&br&&br&耸耸肩,然后说:「让-雅克已经疯了,竟然比人们想象的还要疯狂。」&br&&br&&br&&br&然而真正让伏尔泰发怒的,是随后日内瓦禁止伏尔泰在日内瓦演出戏剧,并且禁止本国居民在城内上演任何戏剧。&br&&br&随后,1761年,卢梭的小说《新爱洛绮丝》出版。这本书也成了牺牲品。伏尔泰疯狂的攻击这本书,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里,写信必提。&br&&br&其次遭殃的是1762年出版的卢梭所著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这两本书之后对思想界的影响不用再提。然而在伏尔泰这里却遭了殃。&br&&br&虽然伏尔泰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说道:「惩罚他的唯一方法是:既不要看他,也不要看他的酒桶(第欧根尼的酒桶),不予理睬比打他更有效。」&br&&br&然而这两年里,伏尔泰对卢梭的「我恨你」报以「恨」的回答。这两年里,伏尔泰对卢梭疯狂攻击,以至于之后孔多赛对此的评价是:「要不是他对卢梭的一点点不公正……使人们感到他还是一个人的话,人们简直会相信他是一个神。」&br&&br&&br&在《社会契约论》与《爱弥儿》出版不久。法国很快就禁了这两本书,理由是亵渎宗教。并且下达了逮捕令来逮捕卢梭。不过机智的卢梭已经先一步离开法国。到达瑞士的伯尔尼。并且,随着法国的禁令下来。很快的,日内瓦当局也宣布了查抄焚毁这两本书,并且下令,如果卢梭出现在我们的领土上,应当将他拘捕。&br&&br&没想到过了一个月不到,伯尔尼政府也宣布卢梭是不受欢迎的人,没有去处的卢梭只好到了普鲁士和瑞士交界处的一个山谷里,莫蒂埃镇。&br&&br&此时的卢梭,已经无法再去法国,日内瓦,伯尔尼。只能躲在普鲁士的领土上避难。&br&&br&&br&这时卢梭认为,查抄自己书的唯一幕后黑手便是伏尔泰。毕竟,以伏尔泰的名望和影响力,不可能对于法国与自己故乡日内瓦的政局没有影响。甚至是在伯尔尼卢梭依旧这么认为。此时的卢梭,对于日内瓦已经心灰意冷。在卢梭的笔下写道:&br&&br&「一个由诗人和杂耍师统治的国家和我毫不相干。」&br&&br&从此之后,卢梭再也未能回到自己的故乡。&br&&br&&br&这时的卢梭,已经不在乎自己当世之名到底是什么。卢梭认为后世终究会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并且,卢梭的身体每况愈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卢梭开始动了写下自己传记的念头,这本传记后来名为《忏悔录》。在开篇里他写道:&br&&br&「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 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br&&br&时间到此,卢梭的一生已经过去大半辈子。也已经完成了和自己大多数朋友的交恶。他和伏尔泰的争吵依旧。两人已不再给对方写信,然而争论未休。&br&&br&&br&&br&&b&卢梭和休谟&/b&&br&&br&&br&&br&然而事情远未结束,让我们把时光跳到1765年,这一次,被卢梭伤害的是休谟。&br&&br&1766年,卢梭在莫蒂埃的山谷里已经待了四年。在友人的建议下,卢梭联系上了在英国的休谟。一开始,在休谟给卢梭的信中,休谟表现出了对于卢梭的赞赏。并且直言卢梭是「自孟德斯鸠去世后,所有欧洲文人中我最敬佩的一位。」&br&&br&在1766年,卢梭经过巴黎在休谟的陪同下来到伦敦。并且暂住在休谟的家里。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卢梭回到法国的一切手续,都是由休谟一手操办的。可见当时休谟对于卢梭的珍视。到达伦敦之后,没过多久卢梭便搬出了休谟的家。和自己后来的妻子泰雷兹住在离伦敦200公里的地方。&br&&br&在休谟接待卢梭之前,曾经有人告诉休谟,说他不可能不和卢梭吵一架。并且直言卢梭是一条毒舌,总有一天会被蛇咬。&br&&br&远在欧洲大陆的伏尔泰,更是对此事暗加嘲讽,伏尔泰对此事评论道:&br&&br&「让-雅克去英国了,他肯定呆不长久。……他已经开始说要去马洪港,或是科西嘉岛(也就是拿破仑出生的地方)。他在日内瓦、巴黎、伯尔尼、莫蒂埃时就已经疯了,他到了英国,马洪港或者科西嘉岛仍然是个疯子,直到断气。」&br&&br&然而休谟对于此事并未放在心上,不仅如此,休谟还想帮卢梭在英国国王那里申请一份年金以维持生计。起初,休谟在征求卢梭的意见之时,卢梭答应说没有问题。&br&&br&然而卢梭认为,国王要将津贴保密过于挑剔。自己索性不要他说自己并不拒绝「国王陛下的美意。」但是他希望「能在自己全心全意地领受这番美意的时候才接受。」&br&&br&休谟不明白为什么,难道是因为保密?或者是只是客气。文人休谟在此时充分脑补了卢梭可能的各种想法,然而玻璃心卢梭却只字不说。休谟认为申请这份年金是好的。索性继续帮他申请条件,并且和国王说明去掉这个保密条约。&br&&br&就这样,年金申请下来了。休谟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卢梭。卢梭想做的全部办到了。&br&&br&没想到过了四天,卢梭回信了。信的内容却让休谟大吃一惊。在信里卢梭写道:「我原以为您心知肚明,可是您却视若罔闻。您把我接到英国来,表面上是让我找到了避难所,实际上却让我身败名裂。真不愧您的良心。我不想再和您有任何往来,这是我写给您的最后一封信。」&br&&br&休谟看到了这封信大为震惊。然而休谟还是不愿意放弃,写信问卢梭原因。卢梭不愿再回。&br&&br&事后,休谟对卢梭的评价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最残忍、阴险的恶徒,是人类的耻辱。我将一只毒蝎焐在怀里,结果被咬。」&br&&br&一个月之后,达兰贝尔去拜访伏尔泰,临走之际告诉伏尔泰:「我差点忘了,告诉您一件大新闻,休谟先生和让-雅克闹翻了。」&br&&br&伏尔泰只是拿着报纸,头都不抬,面无表情的说:「这又一次证明让-雅克是一个疯子,一个凶恶的疯子,十分遗憾。」&br&&br&在卢梭之后给休谟解释的信中,卢梭直言。他认为这一切都是休谟,伏尔泰与达兰贝尔三个人的阴谋。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身败名裂。不过他早已经不在乎这一切。&br&&br&休谟本来想要将此事原原本本写出来,并且在巴黎出版。然而却被达兰贝尔劝阻住了。达兰贝尔一是觉得不值,二是不愿意将哲学家们之间的争吵公开化,以免让宗教徒嘲笑。&br&&br&随后,伏尔泰写信给休谟,并且将这封信公开发表。在信中,伏尔泰第一次披露卢梭将自己的五个孩子扔在孤儿院里,或者是卢梭曾经感染梅毒。对于第一件事,之后卢梭在《忏悔录》里证实确实发生过。对于第二件事,卢梭否认。&br&&br&在这封信中,伏尔泰用了所有能攻击卢梭的言语来攻击卢梭。先是说「我看休谟先生和让-雅克这场纠纷的最终结果是,卢梭招徕公众的唾弃,休谟先生得到应有的尊敬。」&br&随后在整封信中,伏尔泰的用词都是:「彻底疯了」、「凶恶的疯子」、「大疯子」、「惊人之疯」、「据说他很快就会被送到伦敦的精神病院」、「一个既凶恶又荒唐的江湖骗子」、「骗子」、「在伦敦游行,标价一先令」、「这个骗子是当今世上最危险的无赖」、「让-雅克只配被世人遗忘」。&br&&br&伏尔泰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叫做让-雅克的江湖骗子,之后直接或影响了这个世界上几场大革命。&br&&br&卢梭对此的回应是:「我对我的名声主意已定,不想再作任何辩解。至少在我有生之年,我心甘情愿地听凭我那些不知疲倦的敌人对我的处置。」&br&&br&因为,卢梭的回忆录已经快写完了。&br&&br&&br&1767年,卢梭在和英国所有人都闹翻了之后,回到了法国。&br&&br&此时法国的通缉令依旧在,然而却未在卢梭身上生效。1768年,卢梭和泰雷兹结婚。对此,伏尔泰的评价是:「巫婆终于如愿嫁给了巫师,我不敢相信这世上有一个人能同让-雅克配对,一切圆满。」&br&&br&在两人最后的十年里,两人依旧沿着不同的轨道前进。卢梭在法国完成了《忏悔录》,《让-雅克对话卢梭》与未完成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br&&br&而伏尔泰产量颇丰,依旧活跃在欧洲文坛上流社会。&br&&br&1778年,两人共同去世。2月10日,伏尔泰回到巴黎。收到了巴黎人热烈的欢迎。此后伏尔泰卧床,5月30日归天。&br&&br&而卢梭在等到伏尔泰去世之后不久,于7月2日,在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情况下,于巴黎东北部去世。据说死时穷困潦倒,被马车撞翻,然后被恶狗扑残。&br&&br&十几年后,法国爆发大革命。卢梭与伏尔泰的思想对这场革命影响深远。而法国人民也将伏尔泰和卢梭的灵柩一前一后的迎进先贤祠。两人各自有一个最大的墓室。面对面,卢梭的棺木上写着「自然与真理之人」。伏尔泰的棺木上写着「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在先贤祠中,两人共度了两百多年。&br&&br&哲学家们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远者如卢梭伏尔泰狄德罗休谟等人等人。近者如叔本华与黑格尔,维特根斯坦与罗素,萨特与加缪,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这些人除了带给我们无穷的思想之外,更能带给我们这些趣事,让我们知道,原来他们也是人。
文章比较长,但毕竟是故事,所以其实很好读。 故事要开始于1742年,这一年,卢梭30岁,来到巴黎定居。这时的卢梭,写过一些戏剧和剧本,在音乐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并且是一个以「能被伏尔泰注意到」为梦想的青年作家。 在巴黎,卢梭结识了狄德罗,后来《百科…
&p&为了增加文章阅读的趣味性,特增加图片食用&/p&&p&————————————————————————————————————————&/p&&p&1、认为美国是基督徒口中的“山巅之城”是绝对没有错的。因为在今天的美国,你可以找到最全的、最五花八门的基督教,上至古老的科普特正教&/p&&img src=&/v2-c9c86bd1af35b646be6f_b.png& data-rawwidth=&2272& data-rawheight=&17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72& data-original=&/v2-c9c86bd1af35b646be6f_r.png&&&p&&b&德克萨斯州的圣马尔谷科普特教堂&/b&&/p&&p&,下至疯疯癫癫的五旬节&/p&&img src=&/v2-98a32ac5cdb_b.jpg& data-rawwidth=&593&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3& data-original=&/v2-98a32ac5cdb_r.jpg&&&p&&b&
肯塔基州的五旬节运动&/b&&/p&&p&,不拜耶稣的耶和华见证人&/p&&img src=&/v2-e14eaccf0a8041cbab88d29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e14eaccf0a8041cbab88d29_r.jpg&&&p&&b&我不说你看得出这些人自称基督徒?&/b&&/p&&p&,你都能找到,说是基督教世界的博物馆不为过。&/p&&p&2、美国国父不在宪法当中规定基督教为国教,那是因为在美国历史上的确有过规定某宗教为国教的实践,并且事实证明这种实践非常失败。在北部,清教徒占据了半壁江山,北部各州确定了清教为公立宗教&/p&&img src=&/v2-ead8dea6de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ead8dea6def_r.jpg&&&p&&b&
清教徒们&/b&&/p&&p&而在南部,则是英国圣公会为公立宗教。&/p&&br&&img src=&/v2-3d24cc170ae20f6ba83279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v2-3d24cc170ae20f6ba83279_r.jpg&&&p&&b&
盎格鲁天主教(但仍然是英国圣公会)的弥撒(牛津运动)&/b&&/p&&p&一开始在殖民地各州是不存在宗教自由的,人民是被强迫加入公立宗教的。期间,这些激进的誓反教徒出于对罗马天主教的恐惧以及对英国强权的不满,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罗马天主教徒的不公正法案,那些法案的严苛程度甚至连誓反教的大本营英国圣公会都觉得有点过分了。&/p&&p&3、在美国革命之后,英国圣公会在南方各州的势力被连根拔起(根本原因是英国圣公会的信条是必须拥护英国王室),圣公会在南部各州的基层势力急剧衰退,因此,就让宗教自由有了可能。&/p&&p&4、此时,一个誓反教徒约翰杰伊担任了美国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p&&img src=&/v2-dae384c060bfdad9b0d1d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0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dae384c060bfdad9b0d1dd_r.jpg&&&p&&b&
约翰·杰伊,美国首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b&&/p&&p&出于对罗马天主教的极端仇恨,他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一条宪法草案:放宽对犹太人、土耳其人和无神论者的限制,而天主教徒则不能。这条草案迅速被纽约宪法起草委员会否决。而这位约翰杰伊贼心不死,再次提出限制罗马天主教传教士民事权利的法案,然而依然被庄严否决,这为起草美国宪法宗教自由条例起了个好的开头,也象征着路线错误,知识越多与反动的正确性(逃&/p&&p&5、合众国的政教分离自由其实有着两个原因,首先就是要斩断英国圣公会与英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因此直到今天,英国圣公会都不能在美国活动,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圣公会。同时,也是因为上面答主提到的“大觉醒运动”,催生了福音派基督教。福音派的宗教活动十分狂热,这也导致了他们与原本公立的卫理公会、路德宗、清教等倾向于理性主义的公立宗教的本质性不同,他们对于宗教自由的渴望远超当时处于鄙视链低端的罗马天主教徒。&/p&&br&&br&&p&——————————更新————————————&/p&&p&1、关于为什么要在文中强调“誓反教徒”,而不是使用看起来语言情绪更加温和的“新教徒”呢?实际上,我也有许多新教的朋友,他们也不太喜欢“誓反教”这个称呼,认为听起来不太舒服。实际上,在本文中使用誓反教来形容大觉醒运动之前的美国新教徒的是十分恰当的,因为他们立教,来到新大陆的重要目的就是誓死反对天主教,无论是誓死反对“Roman Catholic”(的英国圣公会)还是誓死反对“Anglican Catholic”(的清教徒),都是对教权政治或者政权控制信仰的不满。而恰恰在大觉醒运动之后的美国新教徒,则是走上了一条“仅仅关乎心灵”的信仰道路,因此他们所反对的对象就变成了之前的誓反教徒。&/p&&p&2、针对有些答主说五月花的那批人是美国宗教自由的先驱啥的,感觉有种被国内主流历史教材误导了吧。首先五月花号在现代美国历史当中算是一个符号意义的存在。第一批来到美国的殖民者不是这些清教徒,最后在美国扎根的也不是这群清教徒。&/p&&p&这群清教徒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常常被我国的河殇派二傻子看成是美国今天皿煮豉油的一个开端,实际上我们看看原文···&/p&&p&“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p&&p&吾等签约之人,信仰之捍卫者,蒙上帝恩佑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及爱尔兰国王詹姆斯陛下的忠顺臣民——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吾王与基督信仰和荣誉的增进,吾等越海扬帆,以在弗吉尼亚北部开拓最初之殖民地,因此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公民团体。”&/p&&p&这哪里有皿煮豉油的味道了。。。&/p&&p&实际上清教徒们追求的并不是信仰宗教的自由,而是追求信仰清教的自由。&/p&&p&实际上,他们也这么做了。在北方的各州,他们制定了关于公立宗教的立法。&/p&&p&3、公立宗教跟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国教”可能有所不同。确立公立宗教等于确立了一套适用于该州的生活方式,例如规定每周日必须参加公立教会的礼拜活动,必须供养公立教会的牧师,教会的资产要统一管理,非公立宗教(尤其是罗马天主教)不得公开礼拜活动等等。这不同于以往的政教合一的神权体系,反而更像是政教权力相互支持,相互制约。&/p&&p&4、学美国法律就不得不提一个重要法案《 Maryland Toleration Act》(《马里兰宽容法案》)。这个法案被看做是美国宪法当中第一修正案宗教信仰自由的一项重要法律渊源。当时的马里兰是美国宗教自由的典范(当时:1654年之前)。刚才提到了清教徒和英国圣公会在12个殖民地的公立宗教的实践,在马里兰州,而是不存在公立宗教的。创立该殖民地的巴尔的摩男爵二世塞西里厄斯.卡尔弗特是一个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在他的努力之下马里兰州成为了天主教徒、犹太人、浸信会新教徒的避难所。后来,在他的推动下,通过了1649年《马里兰宽容法案》:&/p&&p&...no person or persons...professing to believe in Jesus Christ, shall
from henceforth be anyways troubled, Molested or discountenanced for or
in respect of his or her religion nor in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within this Province... &/p&&p&大致意思是尊重所有基督徒的信仰自由吧&/p&&p&在克伦威尔建立清教的英吉利共和国之后,派来的总督迅速撕毁了这项法案,驱逐了巴尔的摩男爵,把马里兰州变为了对天主教徒最不友好的州。直到1692年光荣革命之后,巴尔的摩勋爵恢复了对马里兰的统治,才恢复了这条法案。&/p&&p&5、因此,我们理解为什么国父们在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不得设立国教的初衷了。设立国教,设立哪个好呢?天主教?浸信会?加尔文宗?路德宗?不同教派之间的神学分歧如此之大,设立某一教派为国家,可能就会导致对其他教派的不尊重或者是迫害,这在美国立国之前的立法实践当中就已经凸显了。(更遑论我们的美国国父们不少人是阿利乌派呢)&/p&
为了增加文章阅读的趣味性,特增加图片食用————————————————————————————————————————1、认为美国是基督徒口中的“山巅之城”是绝对没有错的。因为在今天的美国,你可以找到最全的、最五花八门的基督教,上至古老…
很有意思的大问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说。已经有知友提到《浪漫主义的根源》,梁同学也说得很好,聊聊自己的理解。&br&&br&本人是学习历史的,据一些西方学者讲,没有浪漫主义,可能也就没有现代历史学。在德国尤其如此。&br&&br&但一谈到18-19世纪之交欧洲的浪漫主义,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拜伦、雪莱、诺瓦利斯和缪塞等人的名字,它是诗性的时代。作为一场思想运动,浪漫主义尤其体现在文学领域。&br&&br&《19世纪文学主流》,很老的书,里面对French Revolution前后的思想运动有一段描述,我认为很确当:&br&&br&&blockquote&这种思潮直接反对的是十八世纪的某些思想特征,它那枯燥的理性主义,它对情感和幻想的种种禁忌,它对历史的错误理解,它对合法民族特色的忽视,它对大自然索然寡味的看法和它对宗教的错误概念——认为它是有意识的欺骗。&/blockquote&&br&上述现象,大概可以被视为浪漫主义的表现。启蒙运动总被视为理性主义的运动,但这种理性受机械物理学影响太深,忽视情感、意志和想象的力量,如《人是机器》之类粗糙的唯物主义所表现出的那样。&br&&br&对于人性和历史,启蒙运动的看法太富普遍主义色彩,忽视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差异,把人化约为简单的官能叠加;认为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遵循他们理解的普遍历史规则和价值观,这一切,大概都可归因于启蒙理性对于人性的机械理解。据我所知,最早对这种历史观发起抨击、强调民族特性的作者之一,可能要数德国的赫尔德。&br&&br&文艺批评家丹纳,竭力指出18世纪的法国作家在描绘人物方面的苍白和扁平,东方的异教徒、中世纪的教士、美洲的原住民,在他们的笔下全都是文质彬彬,满口人道和理性。这是他们想象出的思想木偶;这些人物身上本来的原始冲动,“粗野的”观念,对宗教和巫术的虔信,全都被他们忽视,因为他们不喜欢,认为激烈、神秘和朦胧的东西不够雅致,事物的表达应该清晰明了,因此散文是非常合适的文体。&br&&br&或者说,这是古典主义时代文艺理论的束缚。在法国,古典主义是上流社会和学院影响的产物,勃兰兑斯说,古典主义&br&&blockquote&把文学束缚在所谓“高雅”的铁紧身衣里,成了僵固、贫乏、专讲形式的东西……法国人……已经推翻基督教的统治,却没有想到对布瓦洛的权威提出疑义。伏尔泰把传统打翻在地……却从来没有打破旧例,让剧情的发展持续二十四小时以上……他对天上地下什么都不尊重,却严守诗歌的韵律。&/blockquote&如果这段描述可靠的话,那么启蒙运动从文艺上说并没有颠覆17世纪的古典主义形式,虽然它颠覆了宗教。因此,18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不仅反对18世纪僵硬苍白的理性,而且反对17世纪的古典主义。&br&&br&不过,对理性的反拨和对古典主义的质疑,早在18世纪前期就已出现,我在有关“哥特”问题的回答中已经提到,维柯可能是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最早的批评者之一。&br&&br&英国受法国的古典主义和启蒙理性的影响可能较小。英国人很早就表现出对自然和自发事物的偏好。比如,勒诺特尔的凡尔赛呈规则的几何状,而英国的园林更富自然和自由特色。“自然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还不止于此。英国人在18世纪发展了两门学科:美学和经济学,美学强调激情,经济学承认对利益的追逐,如克罗齐所言,它们是“魔鬼”和“世俗”的科学,就是说,英国人更早地向人的本能让步了,这跟浪漫主义主张驰骋人的意志和活力是一致的。&br&&br&在文学方面,Robert Lowth和沃波尔等人,较早地发掘古代和中世纪浪漫传奇中的审美意蕴,而在启蒙时代的法国,哲人们以为过去充斥着迷信和错误,其文艺也是粗糙不堪的。但英国人的态度要开放得多,稍后的德国更是如此。&br&&br&但在法国,有一个人对浪漫主义的发展起过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他就是卢梭。在政治哲学方面,卢梭简直像个严密的几何学家,但他身上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启蒙哲人的地方。如,他不是进步主义者,他怀疑科学和艺术进步对于人类的价值,认为原始状态的野蛮人比所谓的文明人更幸福;而且,他不反对宗教。更重要的是,他那些十分情绪化的作品感染了大批的读者。这些都对后来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br&&br&French Revolution及其造成的战乱,是重新认识历史和宗教的价值的契机。以启蒙理性构建美好人类社会的尝试,遭受灾难性的失败。人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德国,不少革命者转向了宗教神秘主义。French Revolution的许多理念受到了质疑,抽象的、理性的自然法中的人消失了,法律和constitution不再是人为拟定的,而是在历史中逐步形成的。对历史独特性和民族特性的认可,影响了几乎所有的人文领域。&br&&br&可能浪漫主义的因素(非理性是其中的一大特征),本身是人类思想中的一个常量。只是在某些时代和某些地方,它受到了抑制,在别的时代和别的地方,它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如在19世纪初的德国。
很有意思的大问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说。已经有知友提到《浪漫主义的根源》,梁同学也说得很好,聊聊自己的理解。 本人是学习历史的,据一些西方学者讲,没有浪漫主义,可能也就没有现代历史学。在德国尤其如此。 但一谈到18-19世纪之交欧洲的浪漫主义,…
题主语焉不详的“社会契约论理论”大概想说的是整个&b&社会契约传统&/b&,包括两条路线(不是恋爱游戏):霍布斯线的 Contractarianism 和康德线的 Contractualism(不译是因为不太了解国内学界的译法,评论里 &a data-hash=&a26b49e5ce120af38a9698& href=&///people/a26b49e5ce120af38a969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波罩店小陈& data-hovercard=&p$b$a26b49e5ce120af38a9698&&@波罩店小陈&/a& 指出或许可以译作契约主义和契约至上主义,供各位参考)。&br&&br&社会契约传统出现之前,对政治权力来源的认识基本就是神的旨意啊,大自然啊,肌肉啊之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契约可以说是颠覆性的。&br&&br&不是很能同意楼上 &a data-hash=&2e88cc7acbf8f& href=&///people/2e88cc7acbf8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姜源& data-hovercard=&p$b$2e88cc7acbf8f&&@姜源&/a& 的说法:“契约论在20世纪已经不时髦了,但是罗尔斯的正义论毫无疑问极大的受惠于契约论的资源,可见契约论理论至今还是值得不断钻研的。”&br&&br&“受惠于契约论的资源”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罗尔斯受到了社会契约传统的启发而弄了一种新理论出来一样。不是这样的,罗尔斯的正义论就是社会契约传统的一部分。就像罗尔斯自己在《正义论》的序言里面说的那样,“我一直试图做的就是要进一步概括以洛克、卢梭和康德为代表的的传统社会契约理论,使之上升到一种更高的抽象水平。”(“What I have attempted to do is to generalize and carry to a higher order of abstractio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the social contract as represented by Locke, Rousseau, and Kant.”)&br&&br&另外,契约论在20世纪已经不时髦了这种事……一个世纪毕竟还是一百年,一百年还是可以发生很多事。20世纪也不是到罗尔斯就为止了。&br&&br&从罗尔斯开始说说吧。&br&&br&罗尔斯的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马克思的回应。(希望大家不要谈马克思色变,马克思的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毕竟还是区别很大。)马克思对社会契约传统有很严肃的批评,简单举一个例子——“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社会契约理论会不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存在歧视或偏见?比如,假若社会契约是资本家制定的,那么这份契约对工人来说也许就不合理,因为资本家可能通过社会契约来剥削工人。&br&&br&罗尔斯则在《正义论》里面引进了一系列精巧的玩意儿,比如著名的“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在无知之幕后面,参加订立契约的各方不知道自己的出身、阶级和社会地位、财富、天赋、智力、体力等等,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善,甚至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嫉妒啊之类的心理倾向。也就是说,罗尔斯想要避免马克思提出的意识形态的问题。&br&&br&再举一些例子。在马克思那里,经济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契约传统更像是政治决定了经济,而不是经济决定了政治。那么,社会契约传统是否至少忽视了经济对政治的巨大影响(即使不说决定的话)?在《正义论》中我们可以看到,罗尔斯在试图用正义去解决利益的分配、利益的冲突这种问题。&br&&br&对于马克思来说,社会不仅仅是人的集合。在霍布斯等哲学家的社会契约中,我们只看到了人(Individual)和国家(Sate),而没有看到社会(Society)。马克思的上层建筑因而对社会契约传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正义论》里,罗尔斯提出了“社会的基本结构”(Basic Structure of Society),某种程度上这是对马克思的回应。&br&&br&另外马克思还有很多批评是罗尔斯没有特别回应的,比如人的异化等等。马克思对后面将要提到的“能力方法”(Capabilities Approach)也有很大的影响。&br&&br&后来又有不少对社会契约传统的批评和补充,比如UCLA的卡罗尔·帕特曼(Carole Pateman)教授。在之前的社会契约传统中,女性的地位一直十分尴尬。包括在罗尔斯那里也是,“a rational man”怎么怎么样,“each man”又怎么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些“man”?很多人的做法是,自动把这些“man”脑补成“person”。但是,这种做法可能是误导。如果在社会契约里男女性真的是完全平等的“persons”,那怎么解释我们现在的社会是男权主导的呢?显然社会契约不是故事的全部,帕特曼认为除此以外人们还签订了一个“性契约”(Sexual Contract)以确定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她认为,性契约是男性签订的,它规定了“私人领域”(Private Sphere)的事情;社会契约也是男性签订的,它规定了“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事情。&br&&br&又比如NU的查尔斯·米尔斯(Charles Mills)教授。帕特曼添加了性契约,米尔斯则添加了“种族契约”(Racial Contract)。简单地说,通过种族契约,一些种族变成了次等人。和上面帕特曼的可以类比,就不多说了。&br&&br&另外还有一些更为严肃的批评。例如,CUNY的维吉尼亚·霍尔德(Virginia Held)教授在《非契约社会:一种女性主义视角》(&i&Non-contractual Society: &/i&&i&A Feminist View&/i&)中写道:&br&&br&&blockquote&经过审视以后,契约性思维(Contractual Thinking)的假设与观念似乎非常可疑。在描述现实时,它们可能极具误导性。真实的社会更多的是战争、剥削、种族主义、男权而不是社会契约炼成的。形成经济和政治现实的,更多的是经济强势者对经济劣势者的征服,而不是自由市场。而且,与其说我们身处思想的自由市场中,不如说是大众传媒的大喇叭盖过了自由表达的微小声音。(&i&NS&/i&, p. 113)&/blockquote&&br&社会契约传统对人自私或“相互冷淡”(Mutually Disinterested)的假定、对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的接受等等也受到了诟病。&br&&br&霍尔德对此的回应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也许可以推广到一般人之间。对于母亲和孩子来说,对方过得幸福那就是无比开心的事了。(如果人和人的关系都能像这样,那该是多么好的社会。)(请不要用圣母这种词来讨论哲学问题。)&br&&br&最后再讲一个,芝大的玛莎·娜斯鲍姆(Martha Nussbaum)教授。娜斯鲍姆提出了一种“能力方法”(Capabilities Approach),更加强调人的尊严,强调人应该过上配得上这种尊严的生活。她认为,正义的社会必须将以下十种能力保护在“门槛”(Threshold)线上:&br&&br&&blockquote&1. 生命。能够活到正常长度生命的终点;不会早逝,或者活的生命长度短到根本不值得活。&br&2. 身体健康。能够有包括生殖健康在内的良好健康状况;能够有良好的营养;能够有充足的庇护之所。&br&3. 身体完整。能够自由地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能够被保护免遭暴力侵犯,包括性侵犯和家庭暴力;拥有满足性需求和生育的机会。&br&4. 感知、想象力和思想。能够感知、想象、思考和推理——以及能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包括但不限于识字、基本的数学和科学训练)的“真正的人”的一样做这些事。能够根据自己的决定将想象力和思想结合到经历与制作宗教、文学、音乐等作品和活动。能够以受表达自由(就政治和艺术演说而言)和宗教活动自由保证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头脑。能够有愉快的经历,能够避免无益的痛苦。&br&5. 感情。能够对自我以外的事物和人产生喜爱;能够爱那些爱我们关心我们的人,能够在他们不在时感到心痛;一般来说,能够爱,能够心痛,能够感受渴望、感激以及合理的愤怒。不使恐惧或焦虑妨害一个人的情感发展。&br&6. 实践理性。能够形成一种“善”的观念,能够对一个人的人生计划作出批判性的反思。&br&7. 联系。&br&A. 能够与他人、向着他人生活,能够辨识和表达对他人的关心,能够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交往;能够想象他人的境况。&br&B. 有自尊和不羞辱的社会基础;能够被当做有尊严的、与他人具有同等价值的人对待。这需要在种族、性别、性取向、民族、种姓、宗教和族源上没有歧视。&br&8. 其他物种。能够在与动物、植物和大自然世界的联系和对它们的关心中生活。&br&9. 玩耍。能够笑,能够玩,能够享受消遣活动。&br&10. 对自身环境的掌控。&br&A. 政治意义上的。能够有效参与管理自己生活的政治决策;有政治参与、保护言论和结社自由的权利。&br&B. 物质意义上的。能够拥有财产(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有与他人平等的财产权;有与他人平等的求职权;有免受无正当理由遭搜查和没收的权利。在工作中,有能力像一个人一样工作,即使用实践理性以及与同事建立互相承认的、有意义的关系。(&i&Frontiers of Justice: Disability, Nationality, Species Membership&/i&, pp. 76-78, 一些原文中放在括号里的注解在这里没有翻译)&/blockquote&&br&当然,她也认为,这十条不是绝对的,可以增补删改,而且不同国家可能也会有不同的情况。&br&&br&顺便提一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在能力方法上的研究对后来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题主语焉不详的“社会契约论理论”大概想说的是整个社会契约传统,包括两条路线(不是恋爱游戏):霍布斯线的 Contractarianism 和康德线的 Contractualism(不译是因为不太了解国内学界的译法,评论里
指出或许可以译作契约主义和契约至上主义…
终于又有问题撞到我的枪口上了,我今天就不安利韩国女团啦!&br&&br&通常认为,这个故事是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巴黎的饥民来凡尔赛恳求国王施舍。王后Marie Antoinette看到窗外都是穷鬼,就问怎么回事。下官回答,这是饥民,他们抱怨物价飞涨吃不起面包了。于是,王后说了这句名言:&S'ils n'ont pas de pain,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字面翻译就是“如果人民没有面包,就让他们吃[布里欧面包]”。&br&&br&这里的brioche,是这种加了很多黄油特效,很亮,很闪,很duang的糕点:&br&&img src=&/44e012d7d0eaf5cb28d4c7d_b.jp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4e012d7d0eaf5cb28d4c7d_r.jpg&&&br&国内可能叫软吐司?黄油吐司?而第一个面包,则是充饥果腹吃的面包。最初的译者,可能考虑解释brioche太麻烦,直接换成[蛋糕],也能达成效果,方便读者理解。&br&&br&这段故事在法国家喻户晓,时至今日,尤其是后半句,已经成为一个成语。这句话的确与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是一个路数的。然而,问题在于两点:&br&- Marie Antoinette是否真说过这句话?&br&- 就题主所问,这句话是否来源于中国?&br&&br&遗憾的是,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br&&br&第一个问题,虽然这段故事在法国人尽皆知,但是,大家也都清楚这是演绎性质的,而非史实。事实上,法国网上到处都有辟谣介绍。把这个当真,无异于拿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看作是历史上真的魏蜀吴。你再传一遍,等于……你也有责任吧?你问我有没有实证,这很简单。卢梭的《忏悔录》成书于1767年,比1789早了22年。书中有这么一段:&br&&blockquote&Enfin je me rappelai le pis-aller &b&d'une grande princesse&/b& à qui l'on disait que &b&les paysans n'avaient pas de pain&/b&, et qui répondit : &b&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b&.
&/blockquote&&br&一目了然,总不可能是卢梭时光旅行,提前22年抄了后人的句子吧?其实,这句话就是当年的法国流行段子,大家都在讲。只不过Marie Antoinette倒霉,大革命需要一个不顾民众死活的君主形象,于是这锅就背了两个多世纪……&br&&br&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可能这句话来自于中国?因为法国启蒙时期有“中国热”呀。我就明确地告诉你,不是。事实上,这个段子是&b&由下而上&/b&传播的,其根源来自民间闲谈。而非文人听了外国故事,由上而下传播。不光法国,在欧洲各地都有类似的民谚。德国当时的民谚似乎是没面包何不吃香肠,意大利与更远的东欧也有“没面包何不吃XX”的民谚。&br&&br&究其原因,世界各国农民在封建/专制时期都是同样的辛苦。君王不问民间疾苦,而饥民连面包/稀粥都吃不上,自然会产生类似的讽刺段子。&br&&br&最后多说一句,启蒙时期的“中国热”,不要片面地理解为对中国多么“热爱”。其实,一部分人是指桑骂槐,好比美分精日,月亮总是外国的圆。其中伏尔泰是杰出代表,法国好公知。还有一部分人,非常清醒地发现了当时中国的缺点,提前一个世纪看到了中国落后的景象。其中孟德斯鸠是杰出代表。&br&&br&这部分内容,本来我是要给学生开一门课的,三言两语讲不完。就先这样吧。&br&&br&PS:我最喜欢的女团Fiestar的rapper Yezi今天发了新单曲!朋友,不去听听吗?&br&&a href=&///?target=http%3A///m/song%3Fi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牵着走)&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fe79afb8a_b.jpg& data-rawheight=&879& data-rawwidth=&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fe79afb8a_r.jpg&&
终于又有问题撞到我的枪口上了,我今天就不安利韩国女团啦! 通常认为,这个故事是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巴黎的饥民来凡尔赛恳求国王施舍。王后Marie Antoinette看到窗外都是穷鬼,就问怎么回事。下官回答,这是饥民,他们抱怨物价飞涨吃不起面包了。于是,…
&p&最近最大的乐趣就是听喜马拉雅上的《忏悔录》。&/p&&p&这本书是卢梭写的。&/p&&p&刚开始我以为启蒙运动的几位哲人都是高尚情操,都是非常高不可攀的。&/p&&p&看来还是小时候过度地被教科书营销了。&/p&&br&&p&这本书没看完,看了一大半。&/p&&p&想写写这本书的感想。&/p&&p&其实主要是有两点。&/p&&p&卢梭的文笔偏幽默才气,同时最重要的是太真诚和赤裸裸了。&/p&&br&&p&卢梭打飞机,偷东西,勾引贵妇,和比自己大12岁的华伦夫人相爱玩SM,有男人想强奸他,他各种和女人的风流艳遇,毫不避讳自己的人性丑恶的一面。&/p&&p&包括他极其敏感,不受控制,相当感性,自律差,但是对大自然对充满了热爱。&/p&&br&&p&当然书中可能以后会写到当时欧洲社会,法国,日内瓦的国情和历史情况。&br&&/p&&p&这都是相当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包括当时的上流社会是怎样的,底层人民是怎样的。&/p&&p&的的确确非常真实反应了美好与丑恶。&/p&&br&&p&世界从来如此,美好与丑恶并存,就像人类一样。&/p&&p&卢梭除了这本书,还有几本都非常出名。&br&&/p&&p&包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p&&p&分别是影响了后来马克思对私有制,对阶级的思想。影响了法国和美国的《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无时不刻不透漏着《社会契约论》的细想。&/p&&br&&p&《爱弥儿》应该是最早的书讲0到3岁孩子的教育的问题。&/p&&p&卢梭呢,是一个敏感,胆小的人,但却非常有思想,有才华,有创造力,对人性和世界有着深刻的洞察,但逃不出男人的好色,男人的低级趣味,逃不出人性赋予他所有的东西。&/p&&br&&p&我认为敢于这么把自己自传写下去的人,历史少见。&/p&&p&如果让我给别人推荐自传,除了富兰克林的自传,我要推荐的那就是这本了。&/p&&p&当然,自传我看的少,就是因为写自传的人,往往喜欢把自己夸大,吹个牛逼,让自己死后光荣。&/p&&br&&p&但卢梭不要荣耀,他要的是真理。&/p&&p&同时敢于把自己放在人们的眼前剖析自己,让自己赤裸裸的展现出来。&/p&&p&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思考,看看自己有所得,有所失。&/p&&br&&p&看完之后,我就有个想法,以后等我60岁或者要死,还能说话的时候,到时候也写一本极度真诚的自传。&/p&&p&我认为把我看到的世界如实反应出来。&/p&&br&&p&这个世界当然是既丑恶又美好的,如果没有丑恶的承托哪里来的美好呢?&/p&&p&卢梭的这本自传不仅仅是对于一个人有着很多可以参考的价值。&/p&&p&比如对于了解人性的知识。&/p&&p&同时,如果我们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p&&p&这也会有助于后来的人们,从你这一个个体可以考察出当时的社会的情况。&/p&&p&包括道德、制度、教育、文化等。&/p&&br&&p&这些共同创造了一个人。&/p&&p&也许你写的是自传。&/p&&p&其实是和你有关系的所有的人共同集合的产物。&/p&&p&这个产物就是你,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的集合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给我们展现的画面和故事。&/p&&br&&p&我们追根溯源找到他。&/p&&p&找到那个打开因果关系的钥匙。&/p&&br&&p&不过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卢梭阅人无数,阅女无数,在各个阶层流动,见到无数不同的有趣的人。&/p&&p&同时因为这些人的栽培和影响,才成了现在的卢梭。&/p&&p&卢梭去了很多地方,喜欢看书,喜欢从美女,从高贵妇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和姿势。&/p&&p&但确确实实,女人是男人最好的老师,尤其是高贵的女人一定是男人最最好的老师了。&/p&&br&&p&而且通过这些女人,尤其是华伦夫人,卢梭才得到了很多其他人的帮助。&/p&&p&才慢慢的塑造了自己,慢慢的让自己思想深刻而伟大。&/p&&br&&p&虽然这一本小书看似很低俗,看似非常下流,甚至还有点小黄。&/p&&p&但是呢这一本书如实际的反应出了卢梭的个性和真诚。&/p&&p&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卢梭,一个活生生的人。&/p&&p&再没有比这一件事情更美好的了。&/p&&p&真善美。&/p&&p&离开了真,后面的善和美都是伪善和假美。&/p&&br&&p&真才是第一重要的。&/p&&p&同时我非常怀疑马克思说的。&/p&&p&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p&&p&这句话,是不是就是观察到这些历史伟人也好,历史小人的故事中得出来的。&/p&&p&包括他们那个时代的人的命运。&/p&
最近最大的乐趣就是听喜马拉雅上的《忏悔录》。这本书是卢梭写的。刚开始我以为启蒙运动的几位哲人都是高尚情操,都是非常高不可攀的。看来还是小时候过度地被教科书营销了。 这本书没看完,看了一大半。想写写这本书的感想。其实主要是有两点。卢梭的文笔…
&p&依照以赛亚伯林的观点,法国的理性主义和德国浪漫主义是的精神根源是因为当时德国和法国的&b&民族处境。&/b&在这一层意义上个人感觉更多的是出于保全自身文化的民族情怀。&/p&&br&法国的处境要好得多,王权至上,各种宗教影响在法国的宗教战争当中都受到了削弱(所以会产生很多的反教会人士),大一统的王权奠定了法国封建制度辉煌的最为稳固的基础,民族国家的形成要稳定得多。理性主义的根由就相对来说是这样了:&br&&br&其一,法国在理性主义萌发的时代,经历了法国最为伟大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年代(题外话是路易十四当时的全面扩张的方针和黎塞留的外交制衡方针相比,说明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深刻道理= =),法国的政治文化臻于极盛,法国在当时民族自信心爆棚,法国的思想家们的心态,一方面在当时大部分秉持着的都是&b&世界主义的文明观&/b&,当时的法国文化在欧洲是文明的代表,而法国人的思想家们笃信他们所追求的文化思想必将是文明的典范;一方面对于自身民族的自信奠定了一种理性主义时期的普遍态度:&b&人类可以寻求一种普遍的方式,实现幸福的生活和完美的认知。(这个认识更为重要)(&/b&这种思想可以就对比清朝的天朝上国,笃信中华文明必将使八方来服,而我们所认同的繁荣文明也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就可以理解保守派的态度了,这在当时视域有限的民族性国家近乎是一种常识。中国的天下观当然要更复杂一些。&b&)&/b&尽管卢梭在当时的观点有很多与启蒙运动相左,比如卢梭对于理智冰冷的逻辑的批评,再比如卢梭对于文明本身的失望,这也是卢梭浪漫主义之父头衔的来由。但是卢梭依然坚信可以寻求一种好的人类生活,好的生活方式,好的人,他可以尝试寻求一种普遍的方式来恢复社会的善。伯林认为卢梭尽管手段与百科全书派完全不一致,但是他们的愿望是一致的。&br&&br&&br&其二,法国的巴黎在当时无愧于是整个欧洲的文化中心,&b&哲学本身&/b&在法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首先哲学自近代以来,经过对希腊哲学的重新挖掘,重新转向了探讨知识的传统,认识论的争辩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的批评使哲学对于知识的探讨,对于人的幸福生活,对于人的普遍理念的认识得到深化并在很大程度上逐渐取得共识,所以对于一种合理的普遍完美的生活方式的笃信有着知识论的支撑;其次法国作为当时的文化巨擘,法国贵族的文化沙龙是哲学本身获得极大发展的平台。(伯林明确的指出了孟德斯鸠,马布里,爱尔维修等人委实是高富帅,即使卢梭不算,但是你看忏悔录也知道卢梭同学有人包养,所以一定程度上搞哲学的必须有钱这样才有闲工夫做这个,即使现在哲学不也是贵族文化么?= =)文化沙龙优雅的氛围和思想的碰撞,导致了法国当时的哲学远远繁盛于其他国家。&br&&br&&br&其三,&b&封建王权的一家独大&/b&的问题促使思想家们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思想家们虽然为这个国家感到自豪,但是他们还是要锦上添花。他们希望将法国改造为更加符合心目中的理想的图景,(这根苏格拉底的思想如出一辙,雅典号称当时希腊文明的代表,苏格拉底渴望自己通过教学来实现对于这个城邦的改造,是城邦更加符合他心中的完美理念:“神特意把我指派给这座城市,它就好象匹良种马,由于身形巨大而动作迟缓,需要某些虻子的刺激来使它活跃起来。在我看来,神把我指派给这座城市,就是让我起一只虻子的作用,我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人,唤醒、劝导、指责你们中的每一个人。”)法国的王权虽然在当时远未达到与当时的各个阶层格格不入,但是王权独大的问题已经显现出来(法国的封建专制是最为完善的,英国的王权还有贵族的大宪章的约束,法国王权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已经到了无可置疑的地步),王权对于商业的干预,对于对外战争的穷兵黩武,将法国拖进了无底的深渊,路易十四的西班牙王位战争和路易十五的七年战争给法国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出于&b&维护这个文明,改良这个文明&/b&的决心,王权和拥护王权的教会必然会遭到普遍理性的质疑,理性主义在当时看来是&b&改造王权的&/b&一剂良药。(很多人还是主张开明君主制,君主制这么多年没白干,这从来不是小农思想的局限的问题,而是王权本身在上层和中层深得人心,君主制更为稳妥,这才造成了后来复杂的反复)。&br&&br&&br&&p&&b&出于自身民族的文明自信和文明改良的根由,使法国的知识界形成了基本的理念:建立一个完美的人类生活模式:实现幸福的生活和完美的认知。普遍性立法成为了一种倾向。&/b&&/p&&br&&br&德国的情况在普鲁士崛起以前,向来糟糕得多。德国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名义下,德国分裂成几百个诸侯还有七大选帝候,德国从来没有在统一的民族的名义下前进,奥地利的哈布斯家族尝试统一本国的努力也在选帝候这群“德奸”和法国的努力“帮助”下功败垂成。特别是三十年战争,法国的军队开进了德国的本土(外国的侵略经常作为西欧各国奋发图强的强心针的说),大量的德国人在这场战役中丧生,而德国的一统的尝试也全然作废,德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自信心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它&b&摧毁了德国精神&/b&。由此,德国文化萎缩成一种&b&地方性文化&/b&,在那些沉闷的小宫廷里苟延残喘。”(例如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时期~)德国在当时颇为难堪,尊严尽丧。德国的内部崩裂成了两个极端,天主教和新教对峙,这成为了整个国家内部难以逾越的伤痕。&br&&br&&br&伯林的这句话:“&b&受伤的民族情感和可怕的民族屈辱的产物,这便是德国浪漫主义以运动的根源。&/b&”&br&&br&德国文化在路德宗改革的影响下,文化发生了两个转向:&德国文化一方面滑向路德式的极端经院学究,一方面沉入人类灵魂深处。”后一种倾向的&b&虔敬派的活动&/b&,伯林认为是整个浪漫主义的开端。他们强调认真研习圣经,推崇人和上帝的个别关系。强调精神生活,蔑视求知,蔑视庆典和一切形式的东西,蔑视排场和仪式,特别强调受苦的人类个体灵魂和造物者之间的关系。伯林说这是一种&b&酸葡萄心理:你无法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就会摒弃他;如果你无法得到想要的,你就必须教会自己想要那些你能得到的。&/b&&br&&br&按前者来说,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心作怪,虔敬派强调的东西几乎与启蒙运动相反,蔑视求知,与知识论的论调相反;强调精神灵验的个人经验,与理性主义的唯理论相反。他们忿恨的否定法国人所拥有的东西,来发泄自己的不平与不满。按后者来说,这是对民族自身文化的维护,当时的德国文化不能被视为文明的代表,他必然是要保全自身的一席之地,他们要重新振作,因而他们会更加强调个体体验和个体作用,而非理性的推理。理性推演到极致会否定理性本身,而人的尊严和人的概念荡然无存,那么人的体验必然会无足轻重。&b&对于个人精神内部的探讨成为了德国的一种倾向。(&/b&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德国哲学家迥然而异的哲学转向,尽管康德强调理性对于人类尊严的维护,他探讨哲学的已经转向了人认识的构造来代替心物二分的难题,之后以及同时代的哲学继承并维护的倾向,德语文化圈的太多人的都深受影响,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还有康德熏陶和教育出来的谢林,费希特,黑格尔,诗人特拉克尔等等所以康德也被伯林列为浪漫主义中人&b&)所以歌德对于哈曼思想的概括饶有意味:“人所采取的一切行动源于他自身力量的联合,所有的分离都应该被否定。”&/b&&br&&br&ps1:参考书目: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 建议还是读全本,第一章伯林只是在定义浪漫主义,写的很好但是伯林并不是在这一章论述的这一个问题。&br&&br&&br&&p&ps2:&/p&&br&德法之间的文化向来是爱恨交织,很难说一方是完全纯粹的在自己的独立力量下生长起来。他们在彼此的交融当中就形成了复杂的民族性格,所谓的法国浪漫和德国严谨仅仅是一种普遍的尝试印象并非能概括他们的全部性格。就像我在一本书中看的,有些人就说法国人是分两类人的,要么帕斯卡,要么笛卡尔。理性和浪漫或许实质上都是民族性格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也正是因为多元才有反复言说的与畅谈的意义。我们都愿意相信真实,美好,善良,这种人与人之间普遍的共识是我们得以相信整个世界与他人的基石,这是理性的理想,真理的普适;而我们中总有一些人那么坚定而纯粹的追寻真是当中具体的美好和真实,一枚在朝露下放大的花瓣,一双凝望着湖面清澈的瞳孔,这是浪漫的基调。每个人都是复合的理性和感性的共同体。&br&&br&&br&&p&所以最后引一段话,还是伯林这本书中的:“没想你和这些人交谈,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理想如出一辙。......&b&理想主义&/b&的观念,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唯心主义,而是我们在日常意义上适用的概念————也就是说&b&一个人准备为某种原则或某种确信而牺牲的精神状态,一个永不会出卖信念的精神状态,一个为自己的信仰甘受火刑的精神状态。&/b&”&/p&
依照以赛亚伯林的观点,法国的理性主义和德国浪漫主义是的精神根源是因为当时德国和法国的民族处境。在这一层意义上个人感觉更多的是出于保全自身文化的民族情怀。 法国的处境要好得多,王权至上,各种宗教影响在法国的宗教战争当中都受到了削弱(所以会产…
孟大爷的意思就在于:&br&共和政体的本质是“协议妥协”,其共同体的运行来源于多方议价团体的妥协,共同体意识来自于法理上的“分权”和执行上的“公治”,以求得共识,保证共同体的运行和存续。而为了践行这类思维,那么地方自治加中央小政府的联邦制度就显得尤为合适,并能够保证最大的妥协和最大的良性稳固。&br&&br&而君主制主要处理的矛盾是“国王-贵族阶层”和“庶民阶层”的矛盾,保证一切向心于君主和中间权力(孟德斯鸠的中间权力是指的是在基本法度约束下,贵族集团,纳税人团,等等组成的具有一定代执行权力的中间阶层),并尽量减少台面上冲突的可能性,并对于庶民阶层的分割管理,才是上上之策,而这类分割管理本身就是中间阶层的代执行的一部分,并且代行公共意识。要么通过城堡要塞的军事存在,领域分割,以及随之而来的地方管理体系来保证运行。&br&(补充一点:&br&这里的君主制不是君主专制,我引用的正好是孟德斯鸠的“君主制”而不是“君主封建专制”,《论法的精神》中的原话是“君主政体的基本准则,没有君主就没有贵族,没有贵族就没有君主,没有贵族的君主国则君主必将为暴君。”这里面预设在君主制上的是一个中间权力和基本法度的约束,并且将荣誉与地位,品性等视作没有公共意识下的公告法度之时。。而所谓君主的仁慈是建立在前者之上,并引出古罗马君主精神来做的辩护。。正是有中间权力,纳税人团的存在,我那句话才成立,就是处理“国王-贵族阶级和庶民阶级”的矛盾,而君主专制在中央集权的语境下反而这个问题 )&br&&br&而专制需要把所有人绑在国家机器上,那么需要需要人为树立一个共同体目标,无论是共同体的敌人还是共同体的最终诉求。而这就相当于,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人为设置一个共同体边界,其表明共同体的属性并不可侵犯,这就是人为“封闭”。&br&&br&这就是孟老大爷的意思。但是这段论述很多地方值得商榷,比如:&br&共和政体和君主政体在很多时候也在玩“专制”所干的事情。。即捆绑国家机器。&br&&br&理想化的联邦共和政体本身就需要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缘环境,才能通过分制来达到妥协,否则外部力量会使得内部妥协无法趋于秩序或者法理。这也是为什么第一个建立真正联邦共和国的只有偏居一域的米妖的原因,北美大陆地缘政治的平静和基于商业自主扩展自发产生的孤立却完备的初级商业社会,地方市政体系和议事体系,是基本保证。故而联邦共和国很多时候也需要“封闭”。这是欧洲大部分谋求联邦共和政体而不得正所缺乏的环境&br&&br&当然《论法的精神》的中心不在这上面
孟大爷的意思就在于: 共和政体的本质是“协议妥协”,其共同体的运行来源于多方议价团体的妥协,共同体意识来自于法理上的“分权”和执行上的“公治”,以求得共识,保证共同体的运行和存续。而为了践行这类思维,那么地方自治加中央小政府的联邦制度就显…
决定回答这个问题是看到了程橙橙同学的回答,因为作者的开诚布公道出自己混乱的人生而否定这本书的地位,是不是太过偏颇?&br&&br&自传我们读了很多,但是不是每一本都在赞扬着这个伟人在重大决策当前所做的每一个选择,自传里的每个章节都暗示着这个人卓越的智商情商相结合造就出的种种不平凡。可请你回头看看《忏悔录》,没错,单就一个人的人生来说,这简直糟透了!扭曲的伦理观大概是我们所最诟病的。可这本书不是《我的完美人生》,是confessions!你回头去看看为什么卢梭会写这本书,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去读这本书等等因素,不是应该靠这些来确认这本书是否值得一读么?&br&&br&先来想想看卢梭写这本书的动机。&br&&br&他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信仰和言论自由奋斗,即使在今天言论自由和标榜人权的法国,我可以告诉你,这都是狗屁。因为政治一天不消亡,对思想的控制与刻意导向就永远不可能结束。我们发展的教育,是适合统治者意愿的教育。可惜卢梭不是这样的人!最直接的证明是我们给他一个很褒贬不一的头衔,思想教育家!以今天的思想发达程度,他的人生轨迹已经决定了他不可能被信任成为思想教育家,可我们给了他这样的头衔,难道仅仅是因为一本《爱弥儿》么?我认为他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家,正是因为这本《忏悔录》。这是从他的动机出发的:自省与醒世。&br&&br&卢梭一直相信人的自然本性,与后天的培养形成,这是他从自身经历出发得出的结论。忏悔,是一个很模棱两可的词,他认为自己错的事情是真的错么?卢梭的解释不排除给自己开脱的嫌疑,但他也是在提醒看书的人:拜托读书的时候也动下你的脑子,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么?&br&他跳脱出来,以第三方的角度,很深入的研究了自己之所以成为自己的原因。他本是“干净无辜的自然人”,却在出生第九天便有了最初的“罪恶”——母亲的去世。这是他的错么?一定不是。可他为什么要忏悔,并把它成为第一次的罪恶,那是因为这是第一个社会套给他的“枷锁”,来自父亲的厌恶和外人的说三道四,给了他莫须有的第一桩罪,“因为你的出生导致了你母亲的死亡”。这只是一个最基础的例子,他也用最开篇的浅显道理告诉你对于之后他的遭遇和想法请不要去片面的评价,这本忏悔录,是在告诉你在那个时代他的遭遇和人格造就,愿后世的你,听到他内心的呐喊。&br&&br&种种因素奠定了这本书注定不凡的地位。&br&&br&“自我”的意识和个性解放在封建贵族阶级的文学里是不存在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一切都是随着对自由的竞争而慢慢出现的,这个过程有接近一两百年。是卢梭,真真正正的把所谓的道德,规则,价值,取向,放到了新的层次,他告诉你请正视你心里的魔鬼,直言不讳的告诉这个世界你曾经肮脏的想法都是这个社会的产物,你的敏锐和痛苦与他一样,是天才,是蠢材,是创新,是平庸。他傲视了一切的所谓“教条”与“写作法则”,就那样告诉你所有赤裸裸的现实和可能。这是一场思想的“革命”不是么?你应该感谢因为卢梭的“肮脏”与“败坏”开启了新的思想天地,又经过无数思想家的论著,给了你潜在的可能性在这里嘲笑他在极度痛苦下完成的著作。&br&&br&至此,我不用再去说这本书到底如何,你该不该去读,值不值得读。当你的人生经历和思想高度到达一定水平,这本书会给你更多的共鸣与思考。如果你只是对一个人的人生做评价,那我很负责人的告诉你,这个世上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心里最阴暗的那一面,看看你自己,那些小秘密和小黑史,你敢于不匿名的跟我们分享么?你敢不敢站出来,对所有人都说对的事情说不?你敢不敢剖析自己的好与坏都是如何形成的?你又能不能告诉我本我和自我在你身上是否重合?&br&&br&我生活的时代不同,思想体系自然与几百年前的人有不同。读那个时代的书,要结合那个时代的历史和作者本人的经历。如果感兴趣的,还是多方结合看看。否则真的是对如此伟大先哲的不尊重了!&br&&br&PS:对于性取向这个东西,都跟自己的家庭环境有关。我身边很多法国人流行”换妻“ (囧)。第一次听说感觉完全脱离我所能理解的关于正常的夫妻生活。可后来看看他们的父母,这个社会的影响,我又觉得真的没什么了。你不理解,不代表他就是错的,只是位置不同罢了。
决定回答这个问题是看到了程橙橙同学的回答,因为作者的开诚布公道出自己混乱的人生而否定这本书的地位,是不是太过偏颇? 自传我们读了很多,但是不是每一本都在赞扬着这个伟人在重大决策当前所做的每一个选择,自传里的每个章节都暗示着这个人卓越的智商…
契约论传统作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杰出思想家,所以不同契约论理论的内容和内在论证无疑是精妙和千变万化的,要笼而统之的说优缺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仅就我自己所知扯几点。&br&
优点:1、理论上是能够自圆其说,能够在直观上说服他人。当然这也是所有成功流传的理论共通的优点。&br&
2、契约论激发了一种全新的看待社会和政治的视角,而且至今还保留了生命力。举个例子,尽管契约论在20世纪已经不时髦了,但是罗尔斯的正义论毫无疑问极大的受惠于契约论的资源,可见契约论理论至今还是值得不断钻研的。&br&
3、契约论在实践上有很强的操作性。这一点据我所知并不是评价一个政治哲学理论的常见标准,但契约论能够成为大多数现代国家及其宪法的合法性来源,并且为这些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资源,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br&
缺点:1、契约论是以个人主义为前提的,因此大多数针对个人主义的批评同样也作用于契约论。&br&
2、契约论在传统上有很多很难说清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契约?或者说在对自身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机会主义的违反社会契约?这个问题的麻烦之处在于,不像普通合同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超然的法律来确认,社会契约是自我得证、自我维持的。又比如:社会上每个实实在在的个人都从来没有参与社会契约的制定,也没有实际签署过什么文件,为什么要受社会契约的约束?就我个人观点,默示的承认是一个很勉强的解释。事实上,休谟和约翰奥斯丁差不多已经把传统契约论批判的差不多了。&br&
3、契约论难以帮助我们对现实中的规范加以评价,因为契约论更加侧重于形式。功利主义有明显的判断标准,但要用契约论来判断一项具体的规范是否是一条好的规范却有很大的局限性。&br&
契约论传统作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杰出思想家,所以不同契约论理论的内容和内在论证无疑是精妙和千变万化的,要笼而统之的说优缺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仅就我自己所知扯几点。 优点:1、理论上是能够自圆其说,能够在直观上说服…
踩死败类!——伏尔泰&br&一个都不宽恕。——鲁迅&br&自由呵,多少罪恶假汝而行!——罗兰&br&不要相信那些大谈正义的人。——尼采&br&战争如此残酷是件好事,否则就会有人喜欢它。——罗伯特·李&br&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庇护所。——塞缪尔·约翰逊&br&真理总在大炮射程之内。——俾斯麦
踩死败类!——伏尔泰 一个都不宽恕。——鲁迅 自由呵,多少罪恶假汝而行!——罗兰 不要相信那些大谈正义的人。——尼采 战争如此残酷是件好事,否则就会有人喜欢它。——罗伯特·李 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庇护所。——塞缪尔·约翰逊 真理总在大炮射程之内…
法语专业的路过,每次被问到学法语的原因,大家都说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家,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其实法国人比较不能理解这一点,他们会觉得意大利人比较romantique,比如不太守时啦,自由散漫啦,但是他们自己并不是这样,我们外教说其实中国人对法国人浪漫的印象与宗教改革时期的冉森派有关,冉森派会比较宽容,当然具体什么关系我不是很清楚。法国人对自己国民的印象之一其实是抱怨者,嘲讽者railleur。&br&再来,其实法国人从来都不觉得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个说法来自都得的《最后一课》,这部作品通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本被提及,但是其实在法国人心中的地位并没有这么高,都得本人也并没有特别有名,很多法国人都不知道。同样的情况还适用于巴黎公社,其实这一事件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在法国人心中的地位并没有那么神圣,他们反而很奇怪中国人如此重视这个。&br&其实中国官方的宣传有很大的误导作用,当然法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也受他们自己宣传的影响,有片面的地方。
法语专业的路过,每次被问到学法语的原因,大家都说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家,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其实法国人比较不能理解这一点,他们会觉得意大利人比较romantique,比如不太守时啦,自由散漫啦,但是他们自己并不是这样,我们外教说其实中国人对法国…
终于等到了考完十八世纪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才来答。&br&&br&思想的转变不是一个“反动”和“不喜欢”就能概括的。浪漫主义思潮(约)与启蒙运动(始于17世纪初)相隔一百多年,之间的历史演变有着巨大的影响。另外,浪漫主义不光是启蒙运动的“反动”,还可以是“延续”。&br&&br&一、启蒙运动(The Age of Enlightenment),近代史的开始&br&是早古典时期科学革命的延续。这时,受哥白尼和伽里略影响,西方社会已经开始无神论化。启蒙运动从十七世纪初的几位哲学家开始:Bacon(科学方法的作者),笛卡特(法国理性主义哲学家),Spinoza(西班牙哲学家),John Locke(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这个运动持续到十八世纪末,包括后来的较晚苏格兰启蒙运动(其 大卫 休姆 为重要哲学家之一)。&br&启蒙运动重视的是理性和科学的思考方式、个人思考(而非听信教会),从而获得知识。&br&这个时期的法国,贵族社会中的沙龙相当时尚,是年轻又有思想的philosophes聚集、讨论、交流之地。这些人开始脱离传统(模仿古典),寻找新时代的思考方式。&br&&br&二、英国内战 与 新古典主义&br&英国自然受到欧洲大陆的影响,有了各种各样的新想法,其代表为米尔顿的《失乐园》和牛顿的理论。&br&可是,1642年到1651年之间,英国起了数次内战,查尔斯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霸权,一片混乱。十七世纪后半段,王室被恢复后的英国,许多文人觉得是之前启蒙运动的思想导致了王国的不安稳,于是开始了新古典主义——返回模仿古典,从中寻找和谐盛世的影子。&br&另外,被恢复的查尔斯二世国王,内战期间曾在法国避难。回国后,自然带来了不少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坏毛病:比如,天主教的信仰和一个日日笙歌的宫廷。&br&&br&三、十八世纪 印刷普及&br&法国也好,英国也好,随着印刷普及和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宫廷慢慢失去了重要性,平民的市场慢慢占据了主流文学。这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br&十八世纪的法国有了伏尔泰之类的人物——他们往外看,观察英国,观察新世界。政治宣传变得更加容易,宫廷的秘密被泄露出来(比如哪个贵族的丑闻),人心浮躁。印刷普及和法国当时的昏君统治,多多少少造就了法国革命。不过,要说法国革命是草根革命,不如说它是中层阶级取代贵族的过程。&br&而十八世纪中期的英国向内看。讽刺和社会批评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层及底层阶级因印刷普及而得到重视,开始想要脱离模仿古典的贵族传统,寻找自己的本土英雄;这时莎士比亚和米尔顿就成了伟大的英国作家。&br&&br&四、浪漫主义 和 它的前身&br&可以说浪漫主义诞生在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黎明。浪漫主义其实不是法国的产物,而是英国的。1789年,法国人在革命中自顾不暇,只有英国和美国,从外界看来,才感到无限的民主希望。何况,英国在十八世纪末开始了工业革命。浪漫主义一边憧憬着法国革命的热血情怀,一边批评着伦敦城市里剥削人民的资本主义家。(法国到了十八世纪末仍处于启蒙运动的状态。他们的浪漫主义是受英国影响,要晚到许多。)&br&但是,早在十八世纪中,英国文学就出现了浪漫主义的前身。比起按照传统规规矩矩地创作,一些文人们开始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大不列颠哲学家Locke和Hume的经验主义,更是造就了对“感知”的重视。诗人们仍旧在古典形式中寻找灵感:但比起史诗巨作,他们开始以一些情感比较丰富的颂歌为榜样。也就是这时候,以寻找Britishness为目标的思想开始发芽。诗人们开始以早期的英国民俗传统和浪漫史为灵感之源。&br&&br&因为内战的伤亡,想像力曾被认为威胁了社会安定,容易它让人陷入妄想和失去常理。随着那段历史过去,对想像力和原创性的重视才慢慢从边缘走了回来。另外,十八世纪中,哥特(The Gothic)风格得到了相当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穆斯林化白人灭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