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一次菲律宾克拉克度假村战役时,为什么克拉克机场被炸得这么惨啊明明机场那边都警戒了都把飞机升空了搞不懂指挥部

&ul&&li&&b&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b&&br&&/li&&li&&b&又打不出人名之间的点啦。。。&/b&&/li&&/ul&&br&&br&&p&这次我们再放一放麦克阿瑟,先来讲讲麦克阿瑟他爹&/p&&br&&p&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爹叫亚瑟麦克阿瑟,也是美国陆军军官。赶上美国内战就上了战场立了功,又赶上美西战争,美国把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抢了过来,亚瑟麦克阿瑟就当上了美国驻菲律宾的军事总督。殖民地三个字虽然写法一样,但是各个国家的殖民地区别很大(实际上菲律宾被美国托管),美国是一个从殖民地发展来的国家,自己成了列强之一以后反而成了别的国家的宗主国,仔细算算美国的殖民地比如利比里亚、巴拿马、古巴、菲律宾一个比一个奇葩。&/p&&br&&p&1934年,因为贸易问题,战略重心问题等等。是美国决定放弃托管二十来年的菲律宾,决定在1936年让菲律宾独立。万万没想到的是菲律宾人不答应,抱着美国爸爸大腿要求留下来。虽然之后选出了自己的总统奎松,但是跟美国还是保持特殊关系,比如菲律宾军队完全由美国人训练并指挥,首任总司令就是子承父业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p&&br&&p&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生于光绪六年(1880),我这么写并不是为了调侃,而是一直以来,我们的历史课本为了方便,总把历史切割开来,比如用朝代划分,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分离开来等等。不是说这么分不好,而是我智力水平低,造成了我一直以来对于一些人物所处时代和当时世界上其他时代的误差。&/p&&br&&p&实际上刘邦在秦王朝的统治下度过的时光比他建立的汉朝要多,他只比秦始皇嬴政小三岁,他们俩是一个时代的人。而乾隆皇帝和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同年去世,完全处于同一时代。同样,莱特兄弟成功飞行的那一年是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英国的无畏号战列舰下水是在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看一看同一时间发达国家在做什么,也就明白当时的中国有多么落后了。&/p&&br&&p&继续说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军校成绩好,一战立过功,老子是战斗英雄(老麦克阿瑟在美国内战中获得荣誉勋章),自己路子野官升的就快,先后做过西点军校校长和美国陆军参谋长。但是美国的军事职务是有年限的,官升太快造成的后果是麦克阿瑟没有更高的职位可以晋升,必须得退休了。后来的马歇尔当陆军参谋长的时候不到59岁,艾森豪威尔担任同一职务时55岁,人比人气死人,麦克阿瑟55岁时已经当了快五年陆军参谋长,马上就能拿退休金了。多说一句,麦克阿瑟自己领退休金领的爽,却镇压过退伍老兵要求提前支取退伍补助金的示威。&/p&&br&&p&退伍军人安置一直是个大问题,更何况麦克阿瑟这么年轻就失业了,正好菲律宾正在独立进程中,需要有专业人士训练军队,罗斯福总统大手一挥,让麦克阿瑟去了菲律宾给菲律宾军队当顾问,菲律宾人很喜欢麦克阿瑟,送了他个菲律宾元帅军衔,又过了一年,到了1937年,退役的麦克阿瑟干脆就出任菲律宾陆军总司令。&/p&&br&&p&话说麦克阿瑟带着当时的手下艾森豪威尔在菲律宾,从头开始鼓捣菲律宾军队。历史告诉我们,“皇协军”没啥战斗力,“美协军”的战斗力怕是更低,不信你看看美国扶植起来的傀儡军队。再加上美国孤立主义的影响,对菲律宾防务确实不大上心。&/p&&br&&p&菲律宾是个群岛组成的国家,最大的岛叫吕宋岛,这个岛像个歪头蝌蚪,在菲律宾的北边,岛上有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第二大的岛在南边,叫棉兰老岛,上头有菲律宾南部的经济军事中心达沃。这两个地方基本就是菲律宾的最精华地区。面对日本的威胁,麦克阿瑟沿用了美西战争时西班牙殖民者的战略-放弃大量领土集中优势兵力重点防卫巴丹半岛(吕宋岛上,马尼拉西部)死守待援,二战的菲律宾战役大体也是沿着这个路子打的。&/p&&br&&p&1941年,世界局势出现了新变化,美国这才想起来武装菲律宾以应对日本的威胁,于是把“独立国家”菲律宾的军队和驻菲美军合并,让麦克阿瑟恢复现役负责统一指挥。这个时候麦克阿瑟手底下一共两万来人,除了第31步兵团是纯美国兵组成的外,其余部队基本是美菲混编或者由美国军官指挥的菲律宾部队,美国人占不到一半。所以急忙把新墨西哥州的国民警卫队员改编的第200海岸炮兵团和两个坦克营等支援部队部署到菲律宾,总计三万多美菲军里就有了将近两万的美国兵(详见前面的南方作战编制)。&/p&&br&&p&除了正规军,麦克阿瑟还进行动员,武装了些个菲律宾部队,说是有十个师好几万人,全部由菲律宾人组成,客观上说,这些部队临时征召缺乏训练(先组建十个团,再扩编为十个师),仅仅是让美菲军的编制序列好看一些而已。不过在那个时候,能背个饭盒拿把枪就算个战斗力,总比没有强。&/p&&br&&p&麦克阿瑟手底下飞机不算少,由布莱黎顿少将指挥的307架飞机,分别在克拉克基地,尼克尔斯机场和伊巴等机场,其中有35架b-17轰炸机(克拉克基地)。&/p&&br&&p&海军就比较惨了,美国当时有三大舰队,大西洋舰队,太平洋舰队和亚洲舰队。驻在菲律宾的就是这个亚洲舰队,司令托马斯哈特海军中将。和樯橹如云的太平洋舰队,千帆竞发的大西洋舰队相比,亚洲舰队可以说是舢舨不少。除了重巡休斯顿(ca-30)和轻巡马布尔黑德(cl-13)外,剩下的全是驱逐舰潜水艇和鱼雷艇,基地在马尼拉附近的甲米地泊地,归属美国第十六海军区。不是我看不起亚洲舰队,就这些个船,和日本联合舰队海战基本不能指望,甚至迟滞都很难完成,所以亚洲舰队的重心就放在用潜艇进行破交作战,因此在甲米地泊地存储了大量的潜射鱼雷。&/p&&br&&p&就这点兵力,美国最开始的预想居然是先打日本一手,用吕宋岛北部克拉克空军基地的b-17轰炸机去炸日军在台湾的空军基地。台湾是日本海军第十一航空舰队的主要基地,这个第十一航空舰队没啥大船,以陆基飞机为主,司令长官塚原二四三中将常年负责航空事务,曾在山本五十六之后出任日本海军航空本部长&/p&&p&第十一航空舰队下辖第二十一航空战队:第一航空队(嘉义),鹿屋航空队(台中)东港航空队(帕劳)&/p&&p&第二十二航空战队:元山航空队(西贡),美幌航空队(西贡)&/p&&p&第二十三航空战队:第三航空队(高雄),台南航空队(台南),高雄航空队(高雄)&/p&&p&其中第二十二航空战队负责马来亚方面作战支援,其余两个航空战队负责菲律宾方面。&/p&&img src=&/50/v2-d50fb565f929b53aebc3_b.png& data-rawwidth=&213& data-rawheight=&5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3&&&p&数学太差上次50以内加法都算错了。。这次就不做加法了,你们自己算吧hhhhh&/p&&br&&p&珍珠港被偷袭后不到三小时,麦克阿瑟和哈特都接到了消息,按理说,仗已经开打了,现在正是出动轰炸机的时候,可是麦克阿瑟出现了判断错误,愣是没下命令,等到反应过来想去炸台湾机场的时候,日本轰炸机来了,其实这已经是日本飞机第二次攻击菲律宾了。&/p&&br&&p&第一次空袭是在12月8日凌晨五点半(当地时间),13架九七舰攻袭击了吕宋岛西南部民都洛岛附近停泊的驱逐舰和水上飞机母舰,舰载机出现,说明日军的航空母舰来了。主力航母不是去偷袭珍珠港了嘛?怎么菲律宾附近还有航母呢?&/p&&br&&p&其实来菲律宾的航母就一艘龙骧号,这艘1931年下水的轻型航母航母吨位小(满载一万吨出头)载机三十来架,本身就是为了凑满海军条约吨位才造的。日本方面也知道亚洲舰队的水平,也就凑了些巡洋舰驱逐舰给运输陆军的运输船护航。还真不是日本海军不顾陆军死活,是真的拿不出船来了。&/p&&br&&p&可能是麦克阿瑟是陆军,炸了海军的船不心疼,也就没在意,可是耽误来耽误去,狼真的来了。中午12点半左右,从台湾起飞的第十一航空舰队的陆攻分两个波次空袭了克拉克基地(108陆攻,84零战护航),美军的18架轰炸机和56架战斗机被直接摧毁在机场上。12点44分,104架日军飞机又空袭了伊巴机场(54陆攻,50零战护航)。本来精打细算周密部署,却让敌军用同样的方法打了个措手不及。接下来的几天,日军空袭还在继续,几乎将菲律宾的空中力量摧毁殆尽。&/p&&br&&p&不幸的是12月10日。27架陆攻又袭击了甲米地泊地,这次轰炸和空袭珍珠港专门炸船 的思路不同,没有把轰炸的重心放在港内停泊的商船和潜艇上(只炸沉一艘潜艇),而是攻击泊地内的建筑,倒霉的是日本轰炸机刚好炸到了鱼雷仓库,哈特中将眼睁睁看着供亚洲舰队潜水艇使用的鱼雷化作蘑菇云升上了天,甲米地泊地变成了一片火海。&/p&&br&&p&在甲米地泊地被空袭的同一天,由第四十八师团台湾步兵第二联队(另有一个山炮大队和一个工兵中队)为基干的田中支队在吕宋岛东北部的阿巴利登陆,负责北吕宋防御的第二十一师第21步兵团望风而逃,一枪未放就放弃了阿巴利机场,让田中支队高歌猛进,靠两条腿在两天前进了80公里。另一支叫做菅野支队(同样来自第四十八师团)的部队在吕宋岛西北的维干登陆,菲律宾的陆上战役打响了。&/p&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又打不出人名之间的点啦。。。 这次我们再放一放麦克阿瑟,先来讲讲麦克阿瑟他爹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爹叫亚瑟麦克阿瑟,也是美国陆军军官。赶上美国内战就上了战场立了功,又赶上美西战争,美国把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抢了过来,亚瑟麦克…
&ul&&li&&b&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必究&/b&&/li&&li&&b&打大写字母依然麻烦,所以都小写了hhhhh&/b&&/li&&/ul&&p&麦克阿瑟我们再放一放,这次讲讲威克岛&/p&&br&&p&威克岛战役说重要也重要,因为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远离基地的岛屿攻防战(虽然前一天日军进攻关岛,但是美军没有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就投降了),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因为这个岛实在是太小了。威克岛差不多在日本和夏威夷当中的位置,其实是好几个岛组成的类似三角形环礁,最长不过七公里,最宽不过两公里,总陆地面积不到7平方公里。岛上有机场可以停飞机,中间有个泻湖可以停泊船只。岛上的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加起来有五百多,还有一千多民工(平民工人,简称民工)刚好在这搞工程。偷袭珍珠港前,哈尔西的航母舰队出去送飞机就是往威克岛上送的,飞机不多,一共一个中队12架f4f-3.&/p&&br&&p&上文说了日本飞机的命名方式,这次再来讲讲美国海军的。拿f4f-3来说吧,第一个字母表示这个啥飞机,f就是战斗机,b是轰炸机等等。某些特殊的飞机再加一个字母,比如tbd中的tb就是鱼类轰炸机的意思,sbd里的sb是侦查轰炸机的意思。第二位的数字是生产公司的第几代产品,f4f就是该公司第四代产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美国不用数字1,tbd和sbd都是该类飞机的第一代可是都没有数字1。第三位的字母并不是公司首字母,而是代号。比如a是布鲁斯特公司,f是格鲁曼公司。最后一位数字是第几个改进型号。&/p&&br&&p&所以f4f-3也就是格鲁曼公司生产的第四代战斗机的第三型。&/p&&br&&p&后来出了问题,因为美国拥有强大的标准化,流水化生产的能力,即使是同一种飞机也能有很多不同的厂家来生产。再加上第二位数字是按照生产公司的产品排序的,比如f4f和f4u并不是在两个公司生产的同一款飞机。所以美军后来更改了命名法,三军统一命名,比如f-16c,f是战斗机,16是该款飞机的代号,c是第三个型号,简单易懂,但是f-15k里的k并不是第十一个型号,而是韩国(korea)的意思。 &/p&&br&&p&除了代号以外,美国人还给飞机起一个官方昵称,比如sbd叫无畏,tbd叫蹂躏者。f4f叫做野猫,f6f叫做地狱猫,f7f叫做虎猫,f8f叫做熊猫(不是panda,是bearcat),格鲁曼公司还真是喜欢猫呀……可是tdf却叫复仇者。鉴于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军的飞机还没改革命名法,以后文中例如f4f-3我就称为野猫3,一律叫昵称了 &/p&&br&&p&关于飞机,尤其是战斗机的命名,也只有日本陆军最简单,一式二式三式四式五式…… &/p&&br&&p&反过头来说威克岛,这个岛上不大不小有三个炮台群,分别就在这个类似三角形的三个角上,炮台上一共 6门5英寸(127毫米)火炮,全是从旧军舰上扒拉下来的旧货。但是别管新货旧货,能打的就是好货,日本在太平洋中沉没的第一艘驱逐舰就折在这个旧货上。 &/p&&br&&p&因为威克岛上地名多,我就抖个机灵,学一把电影里,拿差不多等比例的北京地图来看,从前门到大望路地铁站直线距离差不多七公里,跟威克岛的最长部分差不多,也就是说三个炮台的位置差不多是一个在国家博物馆,一个在前门全聚德,一个在九龙山。飞机场的位置差不多在双井一带。 &/p&&img src=&/v2-584bbec030e9bbfab5ad27_b.png& data-rawwidth=&449& data-rawheight=&2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9& data-original=&/v2-584bbec030e9bbfab5ad27_r.png&&&br&&p&大概是这样子&/p&&br&&p&日军的舰队从东往西走,先沿着南磨房路和光明路往天桥剧场走,然后从虎坊桥往国家大剧院走。走到天桥剧场的时候,驱逐舰疾风让前门全聚德的炮台给打沉了,然后舰队就往西南跑,跑到房山的时候,从双井起飞的野猫又把驱逐舰如月给打沉了,日军的登陆也就泡了汤。&/p&&br&&p&不闹了好好讲,其实日军面对五百多守军,进攻总陆地面积不到七平方公里的小岛群惨败而归,既不是日军无能,也不是美军太狡猾,而是这一次作战开启了太平洋战争中一个新的而且十分困难的战争课题-在远离基地(而且不大不小)的海岛上进行攻防战(12月10日早晨日军进攻关岛没有遭到抵抗),在这之前,日本也好,美国也好,都没有认识到这种作战的复杂性和困难性。&/p&&p&&img src=&/v2-ee360bc7a74eb61e2c1f0a337e2e35ab_b.jpg& data-rawwidth=&1244& data-rawheight=&7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4& data-original=&/v2-ee360bc7a74eb61e2c1f0a337e2e35ab_r.jpg&&好吧,我承认日本人画图画得比我好。。。。。。&/p&&br&&p&拿陆上的阵地举例子,步兵进攻前要进行火力准备,也就是拿飞机大炮轰。威克岛上,日军也进行了火力准备,第二十四航空战队的百多架次陆攻分三天空袭了威克岛,岛上的12架野猫被炸坏了8架,效率还是不错的。但是天佑美利坚,在轰炸的过程中,刚好有几架野猫出去侦查了,等轰炸完了才回到机场,虽然降落时又摔了一架,可是空中力量依然没有完全被消灭。 &/p&&br&&p&日军以为岛上已经没有美国飞机了,舰队大摇大摆地开到威克岛附近,本来想搞拿手的夜袭,但是赶上浪大,就等天亮了再说。日清晨,舰队开始用舰炮向威克岛进行了射击。炮有多少呢?我数了数100毫米以上的炮。&/p&&p&巡洋舰共有14厘米舰炮6加4加4,共14门&/p&&p&驱逐舰有12厘米舰炮6乘4,共24门&/p&&p&哨戒艇(老旧驱逐舰改造的船)12厘米舰炮2加2,共4门&/p&&br&&p&也就是42门炮,四舍五入按照7平方公里算,每平方公里有只有差不多6门炮伺候。因为后面我会写塔拉瓦,阿图岛,贝里琉岛等等,会详细讲美国海军的火力准备和登陆作战,这里暂时就先不论证,就放个结论:这火力准备确实是比较可怜的。多说一句,看看日军的火炮口径就知道,这次来的船全是老旧型号,日本海军根本就没上心。&/p&&br&&p&说火炮是战争之王,但是在实际上,火炮在火力准备中,别说是工事或者坑道,就是面对兵力疏散的简易阵地毁伤效果也是相当有限的,主要是依靠长时间,大量弹药,多个波次的反复轰炸才能起到效果。但是一旦遭遇坑道或是混凝土永备工事甚至被挖空的山,效果就十分有限了。日军在漫长的侵华战争中并没有打过一场正儿八经的抢滩登陆战,在太平洋战争中,只有几天前在马来亚的哥打巴鲁沿岸遭遇印度兵有限的抵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是多么困难的课题。美军兴许意识到岛屿抢滩登陆比较难办,但是没有意识到到底有多难 &/p&&br&&p&多说两句,日本的德国盟友在半年以前通过空降的方式进攻特里克,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特里克岛足够大,日军后来在更大的苏门答腊岛上也使用了伞兵作战。除了航空母舰之间的交战、神风特攻和类似威克岛这种孤悬海外的小岛屿攻防战之外,太平洋战争中几乎所有的常规战术都能在欧洲战场找到先例。&/p&&br&&p&回过头来讲日本的进攻,珍珠港炸烂了,z舰队完蛋了,香港虽然下克上了一次但结果还是顺利的,马来亚势如破竹,关岛直接投降了,菲律宾的空中力量基本已经肃清了(这个后文再说),唯独在威克岛这个小岛上吃了瘪这是日美两军都没想到的 &/p&&br&&p&日军拿出一贯的添油战术增加了兵力,这回添的比较多。偷袭珍珠港正在返航的机动部队抽调了第二航空战队(航母苍龙、飞龙),第八战队(二艘重巡),第六战队(四艘重巡)和两艘驱逐舰,联同上次登陆失败的余部打算23号再来一次。 &/p&&br&&p&美军在意外地接到威克岛胜利的消息后,并不打算放弃威克岛,命令弗莱彻指挥以航母萨拉托加为核心第十四特混舰队去威克岛支援。因为油料,航速和命令种种问题,等到23号日军第二次进攻的时候还离着威克岛有680多公里,也就没赶上趟又回去了。&/p&&br&&p&第二次进攻前两天,两艘航母的舰载机对威克岛上的机库,阵地,炮台进行了精确轰炸,在登陆时,牺牲两艘旧式驱逐舰改造的哨戒艇,用两艘排水量不到一千吨的哨戒艇带着部分登陆人员抢滩搁浅同时对登陆人员进行火力掩护。但是在威克岛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防御营一部的阻击下,日本海军陆战队付出了重大伤亡。 &/p&&br&&p&参加威克岛登陆的是日本海军舞鹤镇守府特别陆战队、舞鹤镇守府第二特别陆战队和第七根据地队抽调出来的大概一千人。别看名字看起来威武,又是镇守府,又是特别啥的,其实日本海军陆战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日本海军的大部分特别陆战队,根据地队和什么什么守备队除了少数精锐用于特种作战和空降作战之外,大部分人的工作是看大门和巡街,至于装备自行火炮和坦克的陆战队,我们后面再说。 &/p&&br&&p&美国海军陆战队利用地形和预设阵地阻击了部分日军,但是双方兵力差距太大,且外无援军。守军司令坎宁安中校在交战数小时后宣布停止抵抗,向日本投降。威克岛战役结束了,坎宁安中校连同他英勇的部下将在战俘营中度过慢长的二战时光。 &/p&&br&&p&两次威克岛攻防战,日军共付出近900人战死,两艘驱逐舰沉没,两艘哨戒艇搁浅的代价,而美军方面伤亡不到两百人,阵亡的122里还有50个民工。这个战损比只能用日军惨胜来形容。在占领威克岛后,日本将威克岛改名为大鸟岛,直到日,威克岛上才又一次升起美国国旗。&/p&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必究打大写字母依然麻烦,所以都小写了hhhhh麦克阿瑟我们再放一放,这次讲讲威克岛 威克岛战役说重要也重要,因为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远离基地的岛屿攻防战(虽然前一天日军进攻关岛,但是美军没有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就投降了),说不…
&ul&&li&&b&未经允许禁止转载&/b&&/li&&li&&b&有事情鸽大概二十天,下次更菲律宾或者香港战役后半段+新加坡&/b&&/li&&/ul&&br&&br&&p&麦克阿瑟先放一放,这次我们讲香港。&/p&&p&在号开始的一天之内,日本陆海军兵分五路,分别从马来半岛登陆,偷袭珍珠港,进驻泰国,空袭菲律宾,进攻香港。进驻泰国这回没出什么乱子,所以打起来的就是四路。&/p&
&p&从12月8日开始进攻香港到25日香港总督投降,香港战役持续了十八天。&/p&
&p& 香港从大清国签条约开始一直到1997年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在当时来说,是英国在亚洲殖民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援助中国的重要通道。&/p&
&p& 香港战役简单用今天的地名概括一下:日军分数路从福田、罗湖口岸附近分路南下,突破了英军在大帽山马鞍山公园一线的防线,占领青衣岛,九龙和观塘区部分要地后,涉水南攻,在地铁北角站和西湾河站附近的海滩登陆,将英军分割,英军在香港仔公园和大潭公园一带继续抵抗,因伤亡巨大且外无援军,最后在九龙半岛酒店签订降书。&/p&
&p& 很多评说说香港英军无力抵抗,所以很快就投降了,这是不对的,其实香港战役比想象中激烈的多。&/p&
&p&香港从深圳河南边的新界开始算,总共才一千多平方公里,也就比俩朝阳区稍大点,英军在劣势兵力并且没有进行焦土作战的情况下,居然抵抗了十八天,伤亡接近百分之三十,香港投降的时候,在马来亚的日本军队已经前进了将近350多公里,快打到怡宝了。&/p&
&p& 确切的说,小小的香港,居然扛了十八天,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p&
&p&香港驻军由司令莫德庇(Christopher maltby)少将指挥,归英国远东军司令波帕姆空军上将节制。下辖分别驻守香港岛和九龙两个旅,其实满打满算六个营,其中还有两个营是印度营。重武器方面,除了直辖的将近30门各式可机动的火炮之外,还有一些可以调整射击方向的岸炮可以使用。 &/p&
&p&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驻守九龙的三个营,主要在九龙半岛北部山丘及沿线构筑的醉酒湾防线驻防。&/p&
&p&拜波帕姆上将的“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论所赐,香港也分到了几架飞机,连同民用飞机共14架,停放在九龙东南的启德机场。&/p&
&p& 算上临时武装的华人义勇部队,总兵力不到一万五千人。&/p&
&p& 日军参战的是隶属于中国派遣军的第二十三集团军,司令官酒井隆中将,参谋长栗林忠道少将,这位栗林参谋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陆军最出色的将军,没有之一,后面写到硫磺岛战役会仔细讲讲这个人。集团军内主要参与进攻的是第三十八师团(228、229、230步兵联队为核心),师团长佐野忠义。这个第三十八师团就是后来上了瓜岛的那支部队,我之前在瓜岛系列文章里已经介绍过了。&/p&
&p& 还有个写做“第一炮兵队”,是为了进攻香港特地编入第二十三集团军的,司令官是个中将,一共42门大口径炮,我们姑且算作重炮旅,其实不是个炮兵旅的这么一支部队。&/p&
&p& 空中力量方面,和英国确实不是一个数量级,第二十三集团军下属的第45飞行战队、第10中队等共计近60架各式飞机在开战当天,就把英国飞机几乎全部消灭在机场上了。海军方面也派出了一艘轻巡洋舰,两艘炮舰和两艘鱼雷艇参加了封锁。总计出动了近四万人的部队。&/p&
&p& 德国从1939年就开始和英国作战,日本跟德国也一直眉来眼去,那边又跟美国交涉来交涉去。英国人也不瞎,清楚日美交涉基本是在拖时间,眼下只能想办法充实军备,波帕姆上将有个设想,就是一旦日本进攻香港,英国军队在坚守的同时,蒋中正领导的国府部队能从北面攻击日军部队,可是6月22日开始,日军陆续占领了包括深圳在内的广东南部地区,一下子把英军和国军分隔开了,指望国军区主动进攻显然不太现实,波帕姆上将的中国梦也就落了空。&/p&
&p& 香港驻军司令莫德庇只好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弃守新界北部,在醉酒湾防线和香港岛布防。同时加强香港岛内的要塞防御,打要塞需要重炮,所以第二十三集团军才特意凑起来上面说的那个第一炮兵队。&/p&
&p& 人到位了,炮到位了,可是那么大的动静是瞒不过英国人的,为了麻痹英军,达到突袭的效果,日本军官就请当地的汉奸头子吃饭,饭桌上就说咱们这饭吃不了几次了,现在部队正在集结,马上我们就要打昆明去啦!不过部队物资还是不大够,你得多帮忙搜刮搜刮啊!&/p&
&p& 这一传十,十传百,好像说的日军真的准备打昆明了一样。到了1941年11月,忽悠还在继续,日军严格封锁消息,甚至不在香港撤侨。12月6日,开战前两天,日军还向英军通报了将要在边境上开运动会,邀请英国军官来看。12月7日,开战前一天,又从深圳找了些小姐,大摇大摆地进了军营不知道是慰问还是慰安,故意给英国哨兵看见。摆出一副今天天气真好的样子,总之就是一个忽悠。&/p&
&p& 这边勤着忽悠英国人,二十三集团军里面也忙着开会商量怎么打香港。后来跟着第二师团一起上了瓜岛的东海林俊成提出步兵夜袭,因为在白天,火炮由于射击速度慢,很难掩护步兵,晚上趁着天黑摸上山还能省点炮弹不是?&/p&
&p& 但是师团长佐野忠义否决了这个意见,他说:“用9个炮兵大队(营)并列轰击的战斗,是日本军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以如此巨大的威力,可以不必担心。”佐野说的炮兵大队,就算150毫米及以上的炮,有150毫米榴弹炮6门,150毫米加农炮16门,150毫米臼炮12门,240毫米榴弹炮8门,合计42门重炮。&/p&
&p& 是不是感觉很厉害?让我们把视角转向一年多以前-1940年5月的法国战场,进攻法国的纳粹德国b集团军群下有个第六集团军,也是以重火力见长。我们算算这个集团军150毫米及以上的重炮,集团军直属的炮兵共有150、170、240、280毫米各式重炮108门,倍于日军。这还没完,集团军(德国的集团军下属军,日本属师团)下面的各师属炮团光150毫米炮就有12-24门,小口径炮咱就不算了。而日军第三十八师团下属的第38山炮联队只有75毫米的四一式山炮,多说一句,这个“四一式”不是1941年试制的意思,是明治四十一年试制,也就是1908年,大清光绪三十四年! &/p&
&p&但是别看不起这个四一式山炮,这个炮半吨多重,能推能拖,易于机动。而且机械结构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又易于分解运输。非常适合运输条件差,工业水平差的亚洲战场。所以发明以来,日军,国军,共军都爱用,从一战一直用到朝鲜战争,真心用了五十年。&/p&
&p&回过头来再讲香港,忽悠着忽悠着,进攻的命令到了。12月8日凌晨,第二十三集团军收到电报:“花开、花开”“e方面作战已开始”。“花开花开”是进攻香港的暗号,“e方面”就是马来半岛登陆。集团军司令部随即向第三十八师团和第一炮兵队下达了进攻命令。&/p&
&p&7时20分(当地时间6时20分),第47飞行战队分别起飞轰炸位于九龙东南部的启德机场停放军民飞机,港口等目标,继马来亚登陆,偷袭珍珠港后,也向盟军进攻了。&/p&
&p&自西向东部署的230、228、229联队分别跨过深港边境,工兵也在深圳河上搭起浮桥,8日下午,主力部队大部进入香港境内。英军在拂晓接到战斗命令后收缩防御,在尽量多地破坏道路和桥梁后,进入醉酒湾防线的工事内,因此在新界北部鲜有战斗发生。&/p&
&p& 第二天,日军和英军就在醉酒湾防线对峙了。&/p&
&p& 由于进攻顺利,而且士兵们得知了在夏威夷偷袭和在马来亚登陆成功,日军士气大盛。士气旺对于部队来说是好事情,但是对于日军来说,高昂的士气很容易激发日本陆军的特产-下克上。师团长佐野忠义是老兵油子,对这种日本特色也心知肚明,所以专门发布命令说,进攻主阵地必须要服从师团的命令,不得擅自进攻。同时又一次驳回了230联队希望夜袭的计划,等10号以后,重炮放稳在说。&/p&
&p& 写到这里我先笑一会,日本陆军不出问题,也就不是那个日本陆军了。12月10日凌晨三点半,海棠花大概睡了几株,佐野忠义接到前线228联队的电报,电报说,我部奋战三小时,夜袭城门水库西南部的225(标高225米)高地成功。当时的场景,在日本官修战史中有如下生动的记载:“消息传来如晴天霹雳,佐野师团长面色苍白,全体参谋惊慌失措,战斗指挥所里情绪极为激动。”哦对,电报里这高地,其实也不是228联队应该负责的区域。&/p&
&p& 如果未来不去瓜达尔卡纳尔岛,此时的佐野忠义应该是从军中最尴尬的时刻了,佐野忠义是中将师团长,228联队的联队长土井定七是个大佐,差着两级,师团长又是派兵,又是调炮,还三令五申讲纪律,结果你一个联队长把计划搅合黄了,你出了风头,我呢?看来在日本陆军当领导确实挺难,除了要对付敌军,还要提防随时下克上的下属。这个佐野也是倒霉,在香港让部下气,在瓜岛还挨饿,1945年就病死了。&/p&
&p& 这回的下克上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228联队的几个侦查兵,在一个中尉的带领下观察英军防线,发现好像山头上没几个人,于是就找大队长商量,能不能晚上摸上去。这俩人一合计,觉得靠谱,就去找土井联队长,土井也在山上观察英军阵地,这俩人又一合计,也觉得靠谱,就这么干上了。&/p&
&p& 这个叫若林东一的中尉怎么胆子这么大,命令没下就想自己打?人家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52期首席毕业生。&/p&
&p& 首席毕业生不就是考试考的好吗,有什么可厉害的?&/p&
&p& 在日本陆军,对于陆军士官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是特殊培养的,首先在毕业后会下放到基层当基层军官锻炼,然后报考陆军大学,不出意外的话,陆大的名次应该也不低,毕业后到参谋本部打杂,了解陆军中央机关的运作,之后去海外领事馆镀金,镀完金回到参谋本部负责一个部门。走到这一步,下一步就是师团长和陆军的各个要害部门,已经算是陆军的人上人了,要是运气好还能当上大将。若林的前辈永田铁山,筱冢义男,铃木宗作都是陆士首席毕业生。&/p&
&p& 也就是说,这个去侦察英军阵地的中尉不出意外(没死在瓜岛,日本帝国也没灭亡)会是未来日本陆军的高层。&/p&
&p& 高层就是不一样,在夜间带着两个中队摸上英军阵地,端掉了英军的碉堡。等天一亮发现,自己拿下的不是之前说好的225高地,是比225高地更高的,标高341米的高地(225高地由另一部队占领)。步兵占领了高地后,不再需要炮兵的支援就可以从侧翼进攻防线的其他部分了。&/p&
&p& 天一亮,师团指挥部来了通知立即撤退的命令。可是拿下山头的日本兵群情激愤,说什么也不肯执行命令,就算师团发出“如不后退,立刻轰炸”的威胁,也不下山。司令部没有办法,只好派参谋长阿部芳光去前线了解情况。参谋长到了前线,发现夜袭确实打开了英军防线的缺口,而且英军在防线上部署的人数较少,应该立刻扩大战果。之后师团向下属妥协,以打开的缺口为突破点,重新部署部队。&/p&
&p& 联队长土井和中尉若林,在这一天内违反了两条军法,第一条是违反军令擅自出击,第二条是阵前抗命拒绝后撤。但是因为突击成功,当事人没有收到任何惩处,反而受到了嘉奖,大概是因为结果好一切即好吧,赏罚不分在日本陆军内部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p&
&p& 原本计划在防线迟滞日军的英军在防线被突破后陷入被动,负责守卫九龙和新界的负责人瓦里斯准将撤走了在青衣岛的部队,并且命令防线内的剩余部队向九龙城一带收缩防御。&/p&
&p& 230联队被部署在最西侧,原本联队长提议夜袭被驳回了,又让隔壁的联队抢了风头,这种时候再不玩命怕是在师团里混不下去了,在突破防线后两天的12月11日,230联队的先头部队抵达九龙城附近与退下来的英军展开激战,英军依托火炮和工事进行了顽强抵抗,甚至一度发生了白刃战,但是日军已经占领了制高点金山,英军很难进行反攻,又有被截断后路的危险,所以还是在尽量破坏道路桥梁后撤退了。&/p&
&p& 九龙城内建筑密度极大,路径弯绕复杂,为什么英军选择在城外战斗,而不是在九龙城内巷战?是担心战斗伤及平民?不是的,香港警察已经通知港英当局无法维持九龙治安,而且日军收买了九龙地区的黑帮势力,一旦英军退入九龙城内进行抵抗,怕是撤退更加困难。&/p&
&p& 于是莫德庇下达了全面撤退至香港岛的命令,在破坏了阵地,发电厂和炮台后,英军凿沉了九龙港内的所有船只。因为撤退有序安排得当,三个营的残部联同重武器大部在13日前撤回香港岛,等待最后的战斗。&/p&
&p& 另一侧的229联队也向九龙东南的启德机场包抄,日军在14日完全占领了九龙半岛。&/p&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有事情鸽大概二十天,下次更菲律宾或者香港战役后半段+新加坡 麦克阿瑟先放一放,这次我们讲香港。在号开始的一天之内,日本陆海军兵分五路,分别从马来半岛登陆,偷袭珍珠港,进驻泰国,空袭菲律宾,进攻香港。进驻泰国这回没…
&ul&&li&&b&未经许可禁止转载&/b&&/li&&li&&b&写这篇的前一半在高铁上,写后一半时喝了,改天重新捋一捋,这回就酱了&/b&&/li&&/ul&&br&&br&&p&1941年11月的最后几天,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分几路出航,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在旗舰长门号上等待大本营的信息,如果日美交涉成功,则全舰队返回泊地,如日美交涉失败,则对美开战。&/p&
&br&&p&虽然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出这回根本谈不来,仗是打定了,可山本特别叮嘱过军令次长伊藤整一,如果日美交涉失败,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宣战,宣战后,以六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机动部队将会奇袭珍珠港。&/p&
&br&&p&但是在日本宣战前炸弹就在珍珠港落下了,奇袭就变成了偷袭。&/p&
&br&&p&这个锅还真不应该山本背,山本千叮咛万嘱咐商讨出的宣战时间到了,结果没宣战,因为宣战通告发到日本驻美使馆的时候译电员已经下了班,等第二天翻译出来的时候珍珠港上已经是炸弹横飞。下午2点40分,等到日本大使把宣战诏书送到美国国务卿(相当于外交部长)的时候,珍珠港已经被炸了俩小时了,气的美国国务卿赫尔两手发抖,甩出“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事”后,就把日本大使轰走了。总之,炸弹这回真的落到了美国人的头上。&/p&
&br&&p&夏威夷属于美国第14海军区,也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瓦胡岛上将旗飘飘,岛上的海军强龙是哈尔西的同班同学,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上将,地头蛇是第14海军区司令克劳德布洛克少将,陆军头子是沃尔特肖特少将,还有个马丁少将专门管陆军飞机。瓦胡岛和附属诸岛上的几个机场分别停放着近400架各式陆海军飞机,油库,船舶修理厂等各种附属设施一应俱全。&/p&
&br&&p&港内停泊着九艘战列舰,其中八艘是太平洋舰队的精锐,战列舰两两一组,排成一列,停泊在被称为“战列舰大道”的泊位上。第一战列舰队的旗舰亚利桑那号的桅杆上高高飘扬着基德海军少将的将旗。多出来的一艘犹他号战列舰看着挺吓人,其实是艘靶舰,也停的稍微远一些。&/p&
&br&&p&不光日本人不瞎,美国人眼睛也亮,仗迟早要打起来的,金梅尔、布洛克、肖特和马丁哥儿四个一合计,觉得虽然日本的第一步大概率迈向菲律宾,但是珍珠港不能不防,虽然队航空部队领导权有所争执,还是划分防守范围,分派飞机,陆军还搞了个雷达站,专门负责对空侦测,海军也加大了水上机侦查力度,保障珍珠港安全。手心手背都是肉,主基地守了,分基地也不能放弃,哈尔西带航空母舰往太平洋的威克岛运飞机和给养,另外组织飞行队进驻中途岛,增强岛上的防御,布朗少将带着几艘船队去约翰斯顿环礁搞战备训练,万万没想到的是,太平洋舰队因为这次运货和训练保住了翻盘的底牌。&/p&
&br&&p&美国忙着运货,日本海军机动部队正在向珍珠港奔袭,机动部队下辖三个航空战队,和轻巡洋舰阿武畏带领的九艘驱逐舰。核心是第一航空战队(赤城、加贺),第二航空战队(苍龙、飞龙)和第五航空战队(翔鹤、瑞鹤)。航母上有零式舰载战斗机二一型(下称零战),九七式舰载攻击机(下称九七舰攻)和九九式舰载轰炸机(下称九九舰爆),日本飞机的命名方式很简单,1940年是日本的国历2600年,所以那一年的战斗机就叫零式,前一年的飞机就叫九九式,前三年的飞机就叫九七式。同理,九一式穿甲弹和九九式步枪,就是年定型的。&/p&
&br&&p&经常在很多资料上看到什么a6m啦,g4m啦的代号,让人搞不明白。通常日本海军飞机由四位代号组成,第一位是字母,比如a代表战斗机,b代表攻击机,e代表侦察机等。第二位代表第几代定型,比如九九舰爆是第三代的舰载轰炸机(之前九四/九六式称为d1,八式称为d2),第二位代号就是3。第三位代号是工厂的名字,比如三菱是m,中岛是n等,第四位代号表示该飞机的哪个型号,比如b5n2里的2就是一二型。&/p&
&br&&p&比如此时装备的零战称做a6m2,这代号的意思是三菱公司生产的第六代战斗机二一型。&/p&
&br&&p&后来命名规则改了,什么风光星电名字好听了我们后文再说。&/p&
&br&&p&南云率领的第一航空舰队由东在向南,在距离夏威夷群岛230海里处开始攻击,旗舰赤城号的桅杆上飘扬着一面由红黄蓝黑四个三角形组成的旗帜,在海军旗语中代表字母“z”,对于日本海军来说,这面旗子还有另一个含义&/p&
&br&&p&出自日俄战争时期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我船正在撒网”啊……不是,是“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全体成员奋发努力!”&/p&
&br&&p&49架九七舰攻携带由410毫米炮弹改造而成800千克穿甲炸弹,组成水平攻击队,由空袭总指挥渊田美津雄率领。40架九七舰攻携带经过专门改造的九一式航空鱼雷,组成鱼雷攻击队,由村田重治少佐指挥。51架九九舰爆装载一枚250千克炸弹,组成俯冲轰炸队,由高桥赫一少佐指挥。板谷茂少佐指挥的41架零式二一型舰战负责夺取制空权。第一波攻击共计183架飞机&/p&
&br&&p&飞在最前面的渊田机通过夏威夷的广播信号进行定位,保持3000米高度编队向南前进。&/p&
&br&&p&渊田的第一波攻击队起飞一个多小时,正在向夏威夷飞行的时候,由岛崎重和少佐指挥的第二波攻击队也陆续出击了。&/p&
&br&&p&水平攻击队由岛崎少佐亲自领衔,指挥的是54架九七舰攻因为没有特殊改造过的浅水鱼雷,所以携带2发250千克炸弹或1发250千克炸弹和6颗60千克炸弹。俯冲轰炸机队由江草繁隆少佐指挥的78架九九舰爆组成,每架九九舰爆携带一发250千克炸弹。进藤三郎大尉指挥的35架零战负责夺取制空权。第二波攻击队总计167架飞机。&/p&
&br&&p&先前出发的机群准确飞行到夏威夷瓦胡岛上空,在距离地面1700左右,有大量的云彩掩护了渊田的攻击队。夏威夷时间7日7时40分,渊田美津雄下通过信号弹下达了进攻命令,各机群相继进入了攻击高度。美国陆军的雷达站发现了渊田的机队并向上司作了汇报,倒霉的陆军航空部门告诉雷达观测员,那是今天要调到夏威夷驻防的b-17机群,也就没有在意。&/p&
&br&&p&日本这边也出了问题,攻击珍珠港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美国没有防备进行奇袭,第二个方案是美国有准备,进行强袭。两个方案的区别是进攻的顺序,如果奇袭,则鱼雷机率先摧毁战列舰,轰炸机再攻击机场和飞机。强袭则是战斗机与美军交战,同时轰炸机进行俯冲轰炸摧毁美军机场和防空阵地后,鱼雷机才攻击战列舰。&/p&
&br&&p&渊田在打出一发信号弹后,因为云后的战斗机队没看到,并没有展开阵型,于是渊田又打了一发信号弹。按照之前的约定,一发信号弹是奇袭,两发信号弹是强袭,问题是俯冲轰炸机队两发都看到了,率先开始了攻击,奇袭就成了强袭,美军毫无防备。&/p&
&br&&p&7时53分,渊田美津雄向指挥机上的无线电员示意,暗号随即被发出,母舰赤城号很快收到了暗号:“虎,虎,虎”,这封著名的电报传遍了全世界,意为偷袭成功&/p&
&br&&p&惨剧开始了。&/p&
&br&&p&在九九舰爆俯冲轰炸机场的同时,鱼雷攻击队也进入了战斗位置,最后进行的是水平轰炸,目标是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p&
&br&&p&一发从2000米以上高度投下的穿甲炸弹击中了亚利桑那的甲板,穿透了水平装甲在弹药库内发生了爆炸,爆炸时的火焰喷射了一百多米高,瞬间折断了这艘可怜的船,第一战列舰队司令基德海军少将和舰长瓦肯伯格上校当场被炸死。&/p&
&br&&p&同队的内华达停的最靠边,在被命中一枚鱼雷之后果断地发动轮机,准备跑出去,但是战列舰烧炉子需要时间,而且飞机来的更快,好在内华达被俯冲轰炸命中数弹后机智地抢滩搁浅,保全了自己。&/p&
&br&&p&第一战列舰队的另一艘战列舰宾夕法尼亚没停在泊位上,正在泊地南岸的修理厂里检修,第一波攻击躲过去了,可是被第二波攻击集中攻击命中一发炸弹,运气好的是没有太大损伤,不过同在修理厂里的三艘驱逐舰被打偏的炸弹误伤,一翻两伤。&/p&
&br&&p&第一战列舰队共计一沉两伤,完犊子了。&/p&
&br&&p&第二战列舰队的旗舰田纳西是整个珍珠港运气最好的战列舰,因为停泊在靠近陆地的内侧,外侧的西弗吉尼亚替田纳西阻挡了所有的鱼雷攻击,俯冲轰炸的60千克炸弹对于战列舰来说没有实质上的损害,整个空袭里,田纳西上一共只有5人阵亡,但是西弗吉尼亚坐沉后把田纳西堵在了泊位上,出不去了。&/p&
&br&&p&第三战列舰队的西弗吉尼亚替田纳西挡了雷,俄克拉荷马就得还了,俄克拉荷马停泊在马里兰外侧,被命中5发鱼雷后立即侧翻并倒扣在海底,有被困的水手在船腹中挣扎了二十几天后窒息而死。&/p&
&br&&p&加利福尼亚被两枚鱼雷命中,严重进水,舰员立刻进行了损管作业,这艘最早装备雷达的战列舰又在第二波袭击中被命中一颗250公斤炸弹,炸弹引爆了高射武器的弹药库造成爆炸,因为之前的鱼雷导致进水严重,加利福尼亚两天后坐沉港内。&/p&
&br&&p&第二战列舰队共计两沉一伤,也完犊子了。&/p&
&br&&p&第三战列舰队是太平洋舰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队,三艘装备406毫米火炮的战列舰名列海军条约后世界最强的七艘战列舰之中。旗舰西弗吉尼亚号停泊在田纳西号外侧,在被7发鱼雷和两发高空投掷的穿甲炸弹命中,虽然一发炸弹并没有爆炸,可是进水严重,又挣扎了几个小时后坐沉港内,舰长本尼恩上校在指挥对空作战时战死。&/p&
&br&&p&停泊在内侧马里兰号被一枚穿甲炸弹命中,进了一部分水,但是由于排水作业得力很快又浮了起来。空袭中只有4人阵亡,是珍珠港里受损最轻的战列舰&/p&
&br&&p&科罗拉多号此时在美国西海岸,躲过一劫&/p&
&br&&p&第三战列舰队一沉一伤,基本完犊子了。&/p&
&br&&p&靶舰犹他曾经是战列舰,好不容易退了休,结果点子背,日本人错认成第九艘战列舰,也被炸沉了。&/p&
&br&&p&在攻击战列舰的同时,俯冲轰炸机队也对夏威夷的数个海军和陆军机场进行了突袭,绝大多数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摧毁了。从美国西海岸前来增援的b-17轰炸机也大多在迫降时被摧毁,最倒霉的是企业号的几架舰载机,本来是带着哈尔西的参谋提前飞回来找金梅尔汇报工作的,莫名其妙就挨了打,除了被零战击毁外,还被受惊的美国防空炮手误击了。&/p&
&br&&p&两波攻击过后,南云忠一下达撤退命令,六艘航母全身而退。太平洋舰队的9艘战列舰四沉四伤,损失飞机188架,2340人死亡。这是美国内战之后,损失最惨重的战役,而机动部队在珍珠港上空仅仅损失了29架飞机(还有一架返航时降落失败坠海),平均每艘航母损失5架飞机,航母瑞鹤的飞行队还是零损失。飞行员和搭乘员55人死亡。&/p&
&br&&p&南云没有轰炸的美军的油库和修理厂,我们放在后面的美军后勤章节集中说&/p&
&br&&p&太平洋舰队就剩下一艘科罗拉多在美国西海岸干瞪眼。同样干瞪眼的还有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金梅尔瞪眼是因为他手下的精锐在眼前完了犊子,山本瞪眼是因为美国的航空母舰没有被摧毁。&/p&
&br&&p&因为日美交涉失败局势升温,才有美国航母去运飞机,航母去运飞机日本人来炸珍珠港的时候也就不在港内,三艘宝贵的航母(企业和列克星敦运飞机)(第三艘萨拉托加在西海岸的圣地亚哥基地维修)就保住了命。&/p&
&br&&p&对于南云没有发动第三次攻击就溜之大吉,后世一直有很多指责。批评者中不乏海军权威,比如山本五十六说南云像得手的小偷,偷了东西就赶紧跑了。后来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则说南云只破坏了战列舰和机场,对毫无防备的油库和修船厂视而不见,丧失了战机。在事件现场。一航舰的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和飞行队长渊田美津雄都劝说南云进行第三波攻击,二航战司令官山口多闻也向旗舰发出了二航战准备好下一次攻击的信号。&/p&
&br&&p&我们不妨事后诸葛亮一下,南云如果发动了第三波攻击,那么飞机出发的时间,不会早于渊田返回的时间,也就是差不多12点半(夏威夷时间),之后进行重新挂载弹药,就算只有一小时就起飞,那么到达珍珠港的时间,不会早于下午3点半,此时的珍珠港已经是惊弓之鸟了,企业号上返回珍珠港的几架飞机被防空炮火误击坠毁,唯一没有被攻击的机场也派出了巡逻机进行警戒。要注意在珍珠港上空损失的全部29架飞机中,有20架是在第一波进攻一小时后的第二波进攻中损失的。&/p&
&br&&p&现在已经过去小半天,面对全面戒备的美军防空力量,又有多少架飞机能安全返航呢?&/p&
&br&&p&南云此时已经得知了美国航母不在港内的消息,而航母在哪里还不知道,万一这个时候美国航母的飞机来了怎么办?就靠航母头上的几架直卫机?还是统一指挥靠指挥棒的防空炮组?&/p&
&br&&p&而且按照时间来算,12月的夏威夷不到下午6点就会落日,飞行员返航大概是6点半,无论是美国和日本都没有大规模夜间降落在航母上的训练,几年后的1944年的马里亚纳海战中,美军飞机在夜间降落中的损失,占总损失的40%。同样是靠闪红绿灯助降,就算是日本飞行员水平精湛,也不可能不在这上面损失飞机。&/p&
&br&&p&日本航母舰载机飞行员里要找出个怕死的恐怕很难,但是就算最残酷的指挥官也不会轻易让舰载机飞行员牺牲,日本拥有庞大的海军航空兵和大量的飞行员,但是大部分都是陆基飞机飞行员。可是能在航母起降的在1941年总共就五个航空战队,而且不像美军有充足的飞行员进行轮替,所以这些飞行员都是一值制的。&/p&
&br&&p&作为训练航母的凤翔号训练量有限,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牺牲,舰载机飞行队就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严重影响战斗力,不是所有飞行员都有像坂井三郎一样的技术和运气,被打瞎一只眼睛满脸是血,还能飞行将近五小时返回基地。&/p&
&br&&p&因此,南云做出撤退的决断并没有什么失误,更何况,只有失败才需要承担责任,偷袭珍珠港成功了就不会有责任一说。如果非要找个人承担所谓的责任,那也一定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p&
&br&&p&因为作战胜利了是你山本领导的好,要是作战失利了,是不是山本领导的不好呢?&/p&
&br&&p&非要吹毛求疵找找根源的话,甲午海战时面对北洋水师的八门305毫米大炮,在主队最前面的是伊东佑亨坐镇的松岛,对马海战顶着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炮火,率先进行“敌前大回转”的是东乡平八郎坐镇的三笠。日本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海战时从来都是在最前面。而山本本人最能理解海战的面貌变了,航空母舰才是日后作战的主力,在偷袭珍珠港时,山本最应该站的位置是赤城号的舰桥上。&/p&
&br&&p&但是山本只是在旗舰长门号战列舰上象征性地在海上兜了一圈而已,这就不是山本五十六能够决定的了,因为不管航空母舰和飞机将获得了多大的战果,至少在1941年的冬天,日本海军的绝对主力是战列舰,不信?你看后来联合舰队就算把旗舰挪给一艘轻巡洋舰,都没有在航空母舰上设立过一天司令部。&/p&
&br&&p&反观美国这边,不赖金梅尔,也不赖肖特或者布洛克,换谁来指挥都是一个样。但是毕竟是失败了,失败者是得承担责任的,金梅尔被炒了鱿鱼,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也被盛怒的罗斯福一锅端,海军内部也开始了大换血。&/p&
&p&海军倒了大霉,陆军也不好过,最难过的是菲律宾陆军元帅麦克阿瑟美军中将。&/p&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写这篇的前一半在高铁上,写后一半时喝了,改天重新捋一捋,这回就酱了 1941年11月的最后几天,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分几路出航,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在旗舰长门号上等待大本营的信息,如果日美交涉成功,则全舰队返回泊地,如日美交涉…
&ul&&li&&b&未经许可禁止转载&/b&&/li&&li&&b&这两天闲,更新就快,过两天忙,更新就慢&/b&&/li&&li&&b&我瞎写,你瞎看,不要催,越催越慢&/b&&/li&&/ul&&br&&br&&p&夏威夷时间日,第8特混舰队司令小威廉弗里德里克哈尔西海军中将搭乘他的旗舰企业号航空母舰抵达珍珠港,除了在美国西海岸的科罗拉多之外,太平洋舰队的剩下8艘战列舰或沉或伤或搁浅,在珍珠港浅浅的泊地中,随处都是断裂的钢铁在哭泣,在前一天,也就是日,是美国的国耻日。&/p&&br&&p&我觉得能点开专栏,扒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不会不知道偷袭珍珠港是什么回事,那我就先缓缓,这次就讲讲美国的海军航空兵,日本海军航空兵等到珊瑚海海战再说。&/p&&br&&p&因为珍珠港事件,常常有一个错觉:“日本十分重视航空母舰,美国不重视,才导致珍珠港的失败。等到美国重视了,中途岛就把日本给打败了。”这个观念是不对的,美国早在战前就十分重视海军航空事业的发展。这要从日说起。&/p&&br&&p&在开始之前,请跟我默念三遍:二十世纪初期,海军的主流思想是大舰巨炮和舰队决战,一切建设(包括航空力量的建设)都是围绕着这两个东西进行。&/p&&br&&p&日这一天,航空先驱格伦寇蒂斯手下的试飞员-尤金伊利在美国海军伯明翰号轻巡洋舰前甲板上搭建的简易木质跑道上起飞了,从这一天起,美国海军翻开了新的一页。之后的一年,美国海军正式从寇蒂斯公司购买了飞机,在莱特兄弟和寇蒂斯的帮助下,美国海军陆续派出军官学习飞行,西奥多伊利森上尉也成为了美国海军第一位飞行员。但是航空从诞生起就是一项危险的事业,伊利和伊利森后来都死于坠机。&/p&&br&&p&早在伊利和伊利森之前,美国海军的钱伯斯上校就已经开始负责筹备海军航空事务,钱伯斯上校领导的部门也就是美国海军航空局的雏形。&/p&&br&&p&但是美国起了大早赶了晚集,1914年一战爆发,美国一开始没有参战,倒是日本开始打德国在亚洲殖民地的主意,1914年9月,日本若宫丸号水上飞机母舰起飞的飞机鬼使神差炸沉了德国的一艘鱼雷艇,水上飞机母舰不是航母,鱼雷艇更不是主力舰,但不管怎么说,舰载飞机算是开了荤,知道了军舰有多美味,这下就完全停不下来了。1915年,英国人又搞出了新花样,在地中海第一次用空射鱼雷击沉土耳其船只,也是这一年,世界上第一次飞机轰炸主力舰的战斗出现了,遭殃的是土耳其海军的塞利姆苏丹号战列巡洋舰(德国毛奇级战列巡洋舰二号舰戈本号)。&/p&&br&&p&多说一句,这艘军舰简直是大写的传奇,两个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因为这一艘军舰改变了命运,自己被两个帝国(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围剿多年居然全身而退,活过了一战二战,总共抗了60多年才被拆了,而她被拆解的时候四个帝国都已经被写进历史课本里了……&/p&&br&&p&言归正传,第一次世界大战赶了晚集的美国在战后做几次实验,实验的内容是用飞机扔炸弹去炸海里漂着的船,实验获得了普遍的成功,飞机和航空兵的地位也渐渐提高,1921年美国海军航空局正式成立,威廉莫菲特海军少将担任首任局长,负责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航空事务。在这期间美国陆军航空兵部队的指挥官威廉米切尔准将开始鼓吹两个理论,第一个是独立空军论,第二个是轰炸机万能论。因为这位老是瞎嚷嚷,第一个理论动了陆军和海军的蛋糕,第二个理论也着实不大靠谱,军方就把这位哥赶走了,这也算是个小插曲。&/p&&br&&p&美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比日本要晚一些,1922年9月,由木星号运煤船改造的兰利号轻型航空母舰(cv-1)下水服役了,这艘航空母舰载机不到30架,在多数时候都只是承担作为实验舰和训练舰和飞机运输舰的任务,基本不能参与作战。巧的是,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美国和日本可以把自己正在建造的战列巡洋舰改造成航空母舰而免于拆解,于是美国就把建造中的战列巡洋舰列克星敦(cc-1)和萨拉托加(cc-3)改造成了航空母舰列克星敦(cv-2)和萨拉托加(cv-3)。&/p&&br&&p&1927年,两艘3万6千吨,载机83架的萨拉托加级航母相继服役,在兰利号上指挥舰载战斗机的约瑟夫里弗斯也晋升少将,这个时候是1928年,美国海军就有了第一位“航空”将军(比日本飞行员金子养三晋升少将晚了两年)。但是里弗斯这个航空名头是有水分的,因为他不是飞行员,是航空观察员。&/p&&br&&p&兰利还在搞试验,萨拉托加和列克星敦还在造的时候,美国海军就出台了一个政策,政策说海军航空兵部队的主官由海军航空人员担任,但是这个政策一开始并不是强制性的,后来才变成规定。飞机多了,基地多了,航母也多了,但是没有那么多飞行员出身的资深军官。于是美国海军就办培训班,这班就一直办到1937年,让现役的校官们进来学飞行,飞行员们给这批人起了个绰号,叫“迟到的老弟”。但是呢,不少“迟到的老弟”在海上漂了二三十年,儿子都到了能学开飞机的年纪了,让他们学开飞机,万一摔了,飞机不心疼,心疼的是损失了经验丰富的水手。于是就改变课程内容,让这些老水手坐在飞机上,拿着望远镜学航空观测,上飞机不晕,下飞机不吐,成为合格的观察员,就算毕业了。1921年上任的海军航空局长莫菲特在1922年偷偷拿下了观察员资格,而直到1945年5月,日本的海军航空本部才迎来第一位航空兵出身的负责人和田操中将,严格意义上说,这位和田也是航空观察员。&/p&&br&&p&回过头来讲里弗斯将军,这位也有两个神论。第一个是载机量至上论,就是无论机库还是甲板,能塞飞机就塞飞机,多一架飞机就多一分战斗力,搞得原定83架的萨拉托加级塞进120架飞机,严重超载。第二个理论是航母分工论,也就是航母a只带战斗机,航母b只带攻击机,航母c只带轰炸机这样……&/p&&br&&p&这思维有点厉害,美国海军就缺这种人才,大约是里将军思维广能力强,官就升得快(误),一艘航母已经满足不了里将军了,1931年里将军直接去指挥航母舰队了,到了1936年,当上了海军上将,美国舰队总司令。我在介绍美国海军编制的时候没有介绍“美国舰队总司令”这个威武的头衔,因为这个美国海军总司令其实管不了多少事情,因为三大舰队直接像海军部负责,在珍珠港倒了大霉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上将当时兼任美国舰队总司令,二战后这个职务就被废除了。&/p&&br&&p&言归正传,有了航母,有了飞机,有了指挥官,就得搞演习,验证下到底是不是有战斗力,从1923年开始到1940年,美国海军陆续搞了一系列称为“舰队问题”的演习。这一系列的演习说是人类思考的共同性也好,说是战争的科学性也好,总之在演习里出现的示例大多都在太平洋战争中重演了。比如舰队问题一号演习就是用飞机炸巴拿马运河的船闸以封锁巴拿马运河,1945年,日本海军的最后一项军事行动也是这个……看看历次舰队问题演习,简直有毒的很。&/p&&br&&p&最有名的舰队问题九号演习在1929年1月举行,航空母舰在这次演习中大放异彩。由威廉普拉特上将指挥的黑色舰队进攻巴拿马运河,蒙哥马利泰勒中将的蓝色舰队负责防守。威廉普拉特是当时美国海军翘楚,下一个职务就是海军作战部长。泰勒早在几年前就搞了个专门委员会,在国会里忽悠怎么造航母,造啥样的飞机,总之两位都不是省油的灯。&/p&&br&&p&反正是演习,两位就放开了练吧。两边的航母本来都被编在战列舰队里,可是黑色舰队的萨拉托加和一艘巡洋舰在里弗斯的带领下脱离舰队一路游走,先后“击沉”了一艘驱逐舰和一艘巡洋舰,然后全甲板放飞飞机,把巴拿马运河船闸和附近的机场“炸”了个底朝天。在萨拉托加飞行队往巴拿马运河飞的时候,蓝色舰队的列克星敦飞行队发现了萨拉托加,果断“炸”沉了自己的妹妹。巴拿马运河边上的蓝军航空队也找吧了些飞机出来报仇,结果因为列克星敦和萨拉托加长得太像,没分出来,结果把友军的列克星敦“炸”沉了。最后,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结束了演习,普拉特和泰勒把酒言欢,共叙战友之情。&/p&&br&&p&习也演了,酒也喝了,下面就该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了,在这次演习中,美国海军有了几个重要的认识&/p&&p&1、
航空母舰的攻击力原来那么强,所以可以作为一支独立的攻击力量(在这之前,主流论调一直认为航母是战列舰队的辅助,只要进行侦察和校射就行了)&/p&&p&2、
航空母舰的防御力原来那么弱,所以应该增加航母舰队的护卫&/p&&p&3、
侦察人员原来这么瞎,所以在列克星敦和萨拉托加的烟囱上画上识别带以区分(这条前半部分是我瞎掰的)&/p&&br&&p&之后的舰队问题十号和十一号演习出现了舰载机“击沉击伤”对手战列舰巡洋舰和潜艇的事件。难道航母真的赶上战列舰了?那么让航母和战列舰打一场不就知道了?&/p&&br&&p&1931年的舰队问题十二号演习的结果是,航母部队失败,战列舰部队胜利。但是海军作战部长普拉特不这么看,因为航母部队是防守方,必须分出有限的舰载机去保护目标点而减弱了攻击力,而且这次演习中两艘航母逐一参战也削弱了战斗力,诚然结果告诉海军还是战列舰强,但是绝对不能忽略航空母舰和航空兵的价值!此后,普拉特海军上将顶住压力,硬是在大萧条时期扛住了伸向航空兵的刀子,还增建了航空母舰,可以说,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这位老将有一分功。&/p&&br&&p&又过了一年,美国还没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但是越穷越要大鸣大放,这一年,美国陆海军来了一次联合大演习,地点就在太平洋舰队的基地夏威夷。被称为四号联合大演习的演习毒性最强,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这次演习中发生的事情。&/p&&br&&p&演习期间,在航母舰队参谋长约翰塔沃斯的策划下,列克星敦和萨拉托加放出全部飞机,分拨次“打击”了夏威夷瓦胡岛和邻近岛屿的机场,机库,泊地和弹药库。陆军的飞机从岛上的机场出发“攻击”了萨拉托加,海军这下不乐意了,死人就躺好嘛!飞机场和飞机都被炸了,怎么还能飞得起来?这个皮也就一直扯不清楚,直到日,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因为除了登陆外,其他跟日本偷袭珍珠港简直太像了,很难想象,偷袭珍珠港时的海军航空局长约翰塔沃斯少将在得知珍珠港被偷袭时是什么表情,以及他会不会想到,多年以前自己在演习中策划袭击夏威夷的境况。&/p&&br&&p&总之在这一天,一切都变了。&/p&&br&&p&再跳回来讲美国航母,在1941年12月前,美国已经把老旧的兰利号划成飞机搬运舰,除了列克星敦和萨拉托加外,还有6艘航母,其中突击者(单舰),约克城,企业(约克城级),大黄蜂(约克城级),黄蜂是正规航母,长岛是轻型航母。在太平洋部署的两个航空母舰舰队司令(哈尔西,菲奇)和三个航母(企业,列克星敦,萨拉托加)舰长全都有飞行资格,更何况衙门里还坐着退役上将里弗斯,大西洋舰队司令未来的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恩上将也上过飞行培训班,不光见过猪跑,好歹也吃过猪肉。就算是资深舰队指挥官如弗莱彻和斯普鲁恩斯,也一定要配一个上过天的副手才行。&/p&&br&&p&而日本飞行员(观察员)出身和上过飞行学校的高级军官也不少,可是偷袭珍珠港的三个航空战队司令(南云,山口,原)没有一个会开飞机,六个舰长里一半没上过飞行培训班,唯一一个飞行员出身的航母战队指挥官是第三航空战队司令官桑原虎雄少将,手底下的凤翔和瑞凤是两艘最弱的航母。多数飞行员出身的高级军官被安排在基地航空队和航空参谋的位置上。比如日本第一个在航母上降落的吉良俊一少将就在指挥第十二联合航空队。和美国海军学会开飞机(或在飞机上观察)就容易升官不一样,日本海军在这方面倒是一视同仁。&/p&&br&&p&这里八卦一下,截止到1941年,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的最资深飞行员塔沃斯和金子养三其实都不是航空第一人。美国海军的第一位飞行员伊利森和第二位飞行员罗伊斯都早早殉职了,第一个在日本开飞机的日本海军飞行员河野三吉也在20年代就死了,所以说运气很重要啊。&/p&&br&&br&&p&美国海军有那么多专业人士,那么多飞机,那么多飞行员,怎么还就被算计了呢?&/p&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这两天闲,更新就快,过两天忙,更新就慢我瞎写,你瞎看,不要催,越催越慢 夏威夷时间日,第8特混舰队司令小威廉弗里德里克哈尔西海军中将搭乘他的旗舰企业号航空母舰抵达珍珠港,除了在美国西海岸的科罗拉多之外,太平洋舰队…
&ul&&li&&b&未经许可禁止转载&/b&&/li&&li&&b&本期是马来海战和马来亚北部的陆上作战&/b&&/li&&/ul&&br&&p&菲尔普斯率领的舰队被称作z舰队,包括旗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舰队出港后,菲尔普斯面临两个问题:一、敌人在哪里?二、敌人有多少。日本陆军已经登陆成功,剩下的运输船在返回的途中,剩下的大多是负责掩护的军舰,而英国侦察机的回报是级金刚战列舰一艘(当时确实有金刚级战列舰参战,不过英国侦察机可能是发生了误判,因为小泽的南遣舰队距离近藤的战列舰队很远,英国侦察机可能把鸟海号误认为金刚),巡洋舰四艘,驱逐舰若干。&/p&&br&&p&如果有空军支援的话,取胜应该没有问题,但是皇家空军在马来亚的基地和机场,目前正在被日本陆海军航空队各个击破,并没有办法提供支援,就算是这样,与小泽的南遣舰队相比,菲尔普斯并没有明显劣势,就算是传说中的金刚级战列舰(近藤麾下的金刚和榛名)真的来了,虽然威尔士亲王(1941年服役)和反击(1916年服役)得毕恭毕敬叫金刚一声前辈(金刚号也产自英国,1913年服役),但菲尔普斯也未必能输的这么惨。&/p&&br&&p&因为满载排水量四万多吨的威尔士亲王号采用了重点防护的设计,弹药库和轮机舱13.7英寸(348毫米)以上的核心区装甲和舰艏、舰尾及甲板装甲等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装甲盒子,在这个装甲盒子上的重点区域还有附加钢板。不但日本的重巡洋舰装备的203毫米火炮无法击穿,就连装备了45倍径356毫米维克斯火炮的金刚号也只有在10 公里以内才有击穿的可能。而威尔士亲王装备的356毫米火炮比金刚要新的多,不但射程比金刚远,威力也更大一些,更何况金刚级那巡洋舰级别的防护根本没有和正规战列舰叫板的资格。&/p&&br&&p&就是这么个下水快三十年的奶奶船金刚也离得远,根本指望不上,就凭小泽治三郎南遣舰队里几艘巡洋舰,打起舰队决战来,那就都是漂在海上的茶包。&/p&&br&&p&Z舰队就这么走了一天都没遇上日本船,菲尔普斯正打算回去,可在9日接到了日军正在关丹登陆的消息,又急忙往关丹跑。日本海军的侦察机也没发现z舰队,因为云太大(云量按照级别分为0到10,云量10说明云完全遮蔽天空)但是日本潜水艇发现了,还是两次,有一次日本潜艇伊-58还对z舰队放了鱼雷,但是z舰队的运气好,一发都没接上。&/p&&br&&p&好运气也是会用完的,12月10日中午开始,日本海军第22航空战队先后派出了元山和美幌航空队的九六陆上攻击机和鹿屋航空队的27架一式陆上攻击机分别携带250、500航空炸弹和鱼雷,分数个波次向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发起进攻,反击号在第二次攻击中沉没,至少被命中5发鱼雷和1发炸弹,威尔士亲王号也被数枚鱼雷命中导致电力中断,主要排水泵在断电之后无法使用,加上另一发鱼雷导致的动力失灵,威尔士亲王号眼睁睁成了漂在水面的威尔士王子茶,也很快沉没了。由于没有后继攻击,驱逐舰得以拯救落水的海员,两舰共有800余人随舰共亡,余下的水兵没有停止抵抗,他们在返回新加坡后加入了隶属与第12印度旅的一个营(a&sh营),这个营全部由英军组成,是整个马来亚最后一支撤往新加坡岛的部队。&/p&&br&&p&短短两个小时,共计八万吨的主力舰就消失在了海上,菲尔普斯海军上将拒绝离开他的旗舰,殉舰阵亡,而日本只损失了3架飞机。&/p&&br&&p&这是个非常不的了的事情,我认为马来海战对于海军作战来说比偷袭珍珠港还要重要,因为日本海军的飞机攻击的是行进并且在战备状态的战列舰,其中的飞机还是并不灵活的双发陆攻,如果是更加灵活的舰载机参战的话……其实菲尔普斯手下原本有一艘载机48架的不挠号(hms indomitable)航空母舰,但是来亚洲的时候半路触礁就回去修了,要是这艘航母能来的话……&/p&&br&&p&这些都只是如果而已,事实是,从1941年12月开始,确切的说,甚至在1941年之前开始,海战的方式出现了变化,主力舰决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纵观整个太平洋战争,战列舰对战列舰的战斗总共只有两次(瓜达尔卡纳尔海战和苏里高海战),放大到整个二战只有九次,但是几乎拥有飞机的交战国基本都使用飞机攻击敌军的军舰,无论沿岸,岛屿还是海上。&/p&&br&&p&远东舰队的主力完蛋了,邱吉尔首相的眼里含着泪花,前一天晚上,邱吉尔还在思考究竟是让远东舰队支援地中海还是调往太平洋支援遭受珍珠港打击的美国海军,现在问题消失了。说到邱吉尔就想到雪茄,多说一句,日本的一式陆攻被美国飞行员成为飞行雪茄,一来是从侧面看确实长得像根雪茄,二来是一式陆攻缺少装甲和灭火设备一打就着火……&/p&&br&&p&言归正传,海上不行了,陆上也不好,日军在马来半岛登陆后,各部队继续由北向南,沿着公路继续前进。马来半岛就像一个柳树叶,日本陆军就沿着柳树叶的两侧向树叶的尖端行进,柳树叶的尖端有一颗水珠,这个水珠就是新加坡。&/p&&p&&img src=&/50/v2-1d6ea4c8a87ce864c182d4aa5e8d379e_b.png&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4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50/v2-1d6ea4c8a87ce864c182d4aa5e8d379e_r.png&&红色箭头第五师团,橙色近卫师团,黄色第十八师团,差不多是这样= =!差不多&/p&&br&&p&当然现在离新加坡还很远,前文所说的,波帕姆上将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印度部队部署在马来亚北部。在10日和11日,从宋卡登陆的第五师团一部向南穿过泰国国境,击溃第十一印度师后,与从泰国本土进攻的近卫师团合流,沿着马来半岛西岸进攻,仅用5天就占领了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第五师团一部与第十八师团从哥打巴鲁沿着马来半岛东岸进攻,印度军作鸟兽散。不到20天,西路日军前进近250公里,相继击溃数个印度旅的部队,攻陷金宝,第15、28印度旅只做了轻微的抵抗就撤退了。东路日军在12月的最后一天也攻克了马来亚东岸最大的城市关丹,马来亚北部尽入日军之手。&/p&&br&&p&印度部队为什么崩的这么快?以至于快到日军被迫修改整个马来亚的作战计划,把之前所有的进攻日期大幅度提前。第一是士兵的原因,印度在英国殖民前,一直是个地理概念而不是国家概念,本身士兵就没有为“国家”而作战的精神,更何况是在海外,对于保卫“母国”的另一个殖民地又能有多大热情?在之前而且印度这块恒河水滋养的土地上诞生的文明似乎自古以来就不太擅长战争,英属印度军队里唯一称得上精锐的廓尔喀部队也是从尼泊尔招募的……
&/p&&br&&p&第二则是军官,印度部队里的军官由英国人担任,在关丹失守后,日军审问被俘的英属印度军旅长为何被抓了,该旅长回答说,因为日军没有从英军重点防御的地方进攻,所以只好撤退了(撤退途中被包围投降)。&/p&&br&&p&12月25日,英国远东军司令波帕姆爵士离任,由印度军司令韦维尔上将接任,同时负责指挥东南亚的同盟国军队,这位韦维尔,不久之前在北非丧师失地一溃千里,而且韦维尔远在印度,马来亚的作战实际上是珀西瓦尔在指挥,眼前摆在韦维尔和珀西瓦尔面前的是个烂摊子,整个马来亚北部的部队都在溃败,南部的防御还没有有效部署,空军几乎没有大规模战斗的能力,援军还在路上,眼见日军就要打到吉隆坡,只能寄希望在仕林河的防线多抵抗几天了。&/p&&br&&p&仕林河距离吉隆坡约100公里,负责防守的是刚刚撤下来的第十一印度师下属的28印度旅(这个旅有三个营的廓尔喀部队)和直属的第12印度旅,这个旅有个炮营装备了25磅野战炮(87.6毫米口径),这种英制火炮射程一万米以上,后来加拿大人把这款火炮安装在m1,啊不是,m4谢尔曼坦克的底盘上,就成了教堂司士火炮。&/p&&br&&p&日,第五师团下属的第42步兵联队使用迂回战术,可是在英军廓尔喀部队的防线前受挫,隶属于第3坦克团(其实是个坦克旅)的第6坦克联队派出了两个中队前往支援。&/p&&br&&p&一天后,第4坦克中队的岛田丰作少做提出以该中队15辆坦克为先导,在工兵和炮兵的配合下,在1月7日协同步兵进行夜袭。这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少有的坦步协同作战。&/p&&br&&p&因为日本坦克装甲防护低劣,白天作战很容易被英军装备的2磅反坦克炮(40毫米口径)击穿,因此选择了夜间在橡胶林中向英军正面突袭,在夜色中,日军的坦克逐个摧毁英军的火力点,在坦克掩护下的步兵也对英军阵地发动冲锋,不到一天的时间,英军两个旅被彻底击溃,四散奔逃。约200余人被俘虏,还有2000多士兵跑到丛林里待了几天没吃没喝又跑回来向日军投降了,岛田中队只损失了一辆坦克,这就是仕林河战役。&/p&&br&&p&在这次战役中,日军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战果,英军遗弃了50余门火炮和500余辆汽车,还有大量的粮食弹药医疗用品等,足足可以供给日军两个旅团一个月使用,日军把这些英军遗落的补给称为“邱吉尔的补给品”。&/p&&br&&p&由于仕林河防线失守,吉隆坡门户大开,珀西瓦尔没有时间在吉隆坡组织防御,因此将部队撤出了吉隆坡,并宣布该城市不设防,1月11日,日军兵不血刃占领吉隆坡,此时距离日军在马来亚登陆只有33天。&/p&&br&&p&但也并非没有好消息,1月13日开始,陆续有大船进了新加坡港,珀西瓦尔翘首以盼的援军终于来了,英军第十八步兵师两万余官兵陆续抵达新加坡。这里正好讲讲英国陆军的编制,不然以后就没机会了。&/p&&br&&p&英国步兵部队的编制和番号非常奇特,不但分为常备军和本土军,而且在某某战场上是师-旅-营这样编成,没有团。其实英国是有步兵团的,不过步兵团仅仅是一个起到行政功能的编制单位。打个比方,伦敦步兵团在伦敦编成,整个团的士兵都是伦敦人。下辖二道坎子营(本土军),赵家沟营(常备军),三蹦子营(常备军)和大车店营(架子营)。平时四个营一起训练,赵家沟营和三蹦子营是常备军,所以隔三差五要被编到某个旅去海外部署,运气好了就上马尔代夫度度假,运气不好就上黑非洲晒太阳。二道坎子营是本土军,只在英国国内部署。&/p&&br&&p&万一哪天希特勒偷袭了朴茨茅斯港,开始打仗了,大车店营就要在规定的动员时间内满编,同时赵家沟营被编进第十师119旅到了法国,三蹦子营被编进第十一师110旅到了丹麦。团部和大车店营留守伦敦,二道坎子营也被编进第十二师的120旅支援挪威。&/p&&br&&p&丹麦战场的战事非常激烈,三蹦子营伤亡过半了,于是110旅把同样伤亡过半的来自爱丁堡团的炮子车营和三蹦子营临时合并,就叫三/炮营,只不过英军用数字给营命名。&/p&&p&但是大部分情况,前面的数字是营的序号,后面的数字是团的序号。&/p&&br&&p&出个思考题,约翰华生军医跟随诺森伯兰第五燧发枪团1营部署到印度,随后该营被编在第66步兵旅下。那么此时诺森伯兰第五燧发枪团团长在哪里,1营营长在哪里,第66步兵旅实际上是个什么级别的单位,华生军医一共有几个妻子,他在伦敦租房的门牌号是多少?&/p&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本期是马来海战和马来亚北部的陆上作战 菲尔普斯率领的舰队被称作z舰队,包括旗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舰队出港后,菲尔普斯面临两个问题:一、敌人在哪里?二、敌人有多少。日本陆军已经登陆成功,剩下的运…
&ul&&li&&b&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必究&/b&&/li&&li&&b&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东西,苹果系统自带的语音输入,真是太强大了哈哈哈哈&/b&&/li&&li&&b&强大的都能打省略号了!&/b&&/li&&/ul&&br&&br&&p&马来亚(英属)也就是今天的马来半岛、马来西亚联邦的一部分。北连泰国,南邻新加坡,是当时英国远东势力范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的第一刀就挥向了这里。&/p&&br&&p&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先说说英国远东军司令罗伯特波帕姆空军上将,因为这位名字特别长,就叫波帕姆好了。这位波帕姆上将,一战前就当了兵,原本是陆军。一战前二战后,有不少美国军官通过学习飞行改变了命运,而波帕姆在一战前就已经通过这条路改变命运了。1911年,英国还没有皇家空军(raf),波帕姆就加入了皇家工兵航空营,在航空营期间申请学习飞行,获得了飞行资格。1912年,加入了英国陆军航空队(royal flying corps)。多说一句,这个陆军航空队在1918年撤编,与海军航空队一起组成了英国皇家空军(royal air force)。&/p&&br&&p&一战期间,波帕姆以飞行队长的身份参战,一战末期调到了机关,负责飞机研发方面的工作,再后来成了防空部门的负责人。1935年,升任英国皇家空军防空军司令。两年后退休,到英属肯尼亚当总督养老去了。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波帕姆又被召回现役。一年以后的1940年11月,62岁的波帕姆空军上将就任英国远东军司令,督新马缅香(新加坡、马来亚、缅甸、香港)诸军事(后来缅甸被划到印度军的范围内)。&/p&&br&&p&很多评论认为波帕姆的无能导致了英国在远东的悲惨失败,诚然,在战役过程中波帕姆确实有过判断失误,这个我们后文再说。但是使用长期在空军机关和殖民地工作的老将直接摆在战区司令的位置上,我认为波帕姆的上级是要负责任的。而且综合来看,英国对于亚洲既关心又冷漠,比如邱吉尔说:“就算拼光所有印度人,大英帝国也不会投降。”但是给韦维尔刚刚在北非栽了跟头就被派到印度来当印度军总司令,看来邱吉尔确实不是说说而已。没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所以把马来亚战役的失败完全归咎于波帕姆是不对的。&/p&&br&&p&在马来亚和新加坡,波帕姆下辖近9万部队,除了新加坡卫戍和要塞部队外,可以部署在马来亚的主要力量是路易斯希斯中将指挥的第三印度军,全军共计三万七千余人。&/p&&br&&p&第三印度军下辖第9和第11印度师,两个师下分别有两个(第8、22印度旅)和三个旅(第6、15、28印度旅,其中有“精锐”的廓尔喀部队),这五个旅的编制差异巨大,基本以2-4个步兵营为基干,有少量炮兵或工兵营辅助,更多的炮兵和工程部队直属于师。另外还有一个第12印度步兵旅,也在马来亚驻守,英国的印度部队,军官基本由英国和殖民地的白人担任,士兵则是印度人。说起来,印度士兵的战斗技术和战斗意志……实在找不到参照系去评估,就这样吧。要命的是,波帕姆把印度部队部署在马来亚北部,为什么要命,我们后文再说。&/p&&br&&p&戈登班内特少将领衔的第八澳大利亚师也在马来亚南部部署,共计一万五千余人,主要由第22,27澳大利亚步兵旅和一个炮兵旅级单位和一个工兵团等组成,重火力比整个第三印度军都要强。&/p&&br&&p&此外还有驻守砂捞越的两千多守备部队。一万六千余马来亚当地征募的殖民地部队。这些部队统一由马来亚英军司令阿瑟珀西瓦尔中将指挥。&/p&&br&&p&在二战前,英国的坦克研究建造思路有三种,一种是主战的巡洋坦克,一种是配合步兵作战的步兵坦克,一种是负责侦查和机动作战的轻型坦克,很遗憾的是,珀西瓦尔中将什么坦克都没有。&/p&&br&&p&海军方面的负责人是远东舰队的菲尔普斯海军上将,督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印度)诸舰队。旗舰是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威尔士亲王号,她满载排水量42000多吨,装备3座10门45倍径14英寸(356毫米)mk7舰炮。还有一艘战列巡洋舰(反击),一艘重巡洋舰(埃克塞特),一艘轻巡洋舰(毛里求斯),六艘驱逐舰驻在新加坡泊地。&/p&&br&&p&可是陆军由珀西瓦尔实际指挥,海军由菲尔普斯实际指挥,波帕姆能说上话的恐怕就是普尔福德空军中将指挥的拥有250架以上各式飞机的远东空军,但这些飞机部署分散,分别在新加坡,缅甸,马来亚,香港各处机场很难,集中运用。&/p&&br&&p&进攻方的日军第二十五集团军(日方称二十五军,其实是army)由山下奉文中将指挥。下辖近卫,第五,第十八师团等,特别是大量的工兵,专门应付东南亚的雨林和糟糕的道路状况。近卫师团其实只来了一部分(近卫步兵第3、4、5联队为主),剩下一部分留守东京。这个近卫步兵第3联队挺有意思,我们通常说部队有骡马化,摩托化和机械化,但是这个联队居然是自行车化的,我们后面会讲。&/p&&br&&p&第五师团是日军少有的摩托化师团,下辖第9和第21旅团,及炮兵工兵联队等部队。这个师团,中国人更熟悉一点的名字叫做板垣师团,1937年7月开始,这个师团以旅团为单位兵分两路在中国大陆战场作战,参加过察哈尔作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广东战役,昆仑关战役等,胜多负少,先后击败击溃几十个国军师,其中平型关战役中,遭伏击的就是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p&&br&&p&第十八师团在三个师团里实力相对弱一些,下辖,55、56、114步兵联队和炮兵工兵辎重联队等,师团长是抗日名将牟田口廉也中将,关于他如何抗日的故事我们后面会详细说一说。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陆续将四单位(两步兵旅团,每个步兵旅团下两个步兵联队)师团整编为三单位(三步兵联队)师团,十八师团原本下属的第35旅团第124联队被单独调拨出来,以旅团长川口清健的姓命名为川口支队单独使用,看过我之前连载的读者应该很熟悉这支部队了。&/p&&br&&p&第二十五集团军还有支很独特的部队-第三坦克团(3 tank group)这其实是个坦克旅,下辖四个坦克联队和一个工兵联队。这个坦克旅装备的九五式、九七式坦克在当时比德、苏、英、美、法等坦克强国的技术水平差了不是一点半点。拿日本的九七式坦克和同时期的德国四号坦克来说……算了,拿同时期的英国玛蒂尔达II坦克来说,玛蒂尔达II装备的2磅炮可以把九七式打个对穿,九七式在同等距离上,只有在没开炮前才能对玛蒂尔达II坦克的车组成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p&&br&&p&掩护登陆的海军部队是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指挥的南遣舰队,旗舰是重巡洋舰鸟海号,下辖北上、大井两艘轻巡洋舰,栗田健男少将指挥的第七战队(四艘最上级重巡洋舰),桥本信太郎少将指挥的第三水雷战队(轻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十二艘)和负责侦查和封锁的两个潜水战队的潜水艇。&/p&&br&&p&空中力量方面,日本陆海军航空队各自为战。陆军航空队的第三飞行集团,也就是后来的第三飞行师团派出了450架以上的各式飞机,海军只调遣了第二十二航空战队不到150架飞机参战。&/p&&br&&p&总之,日,日本陆军兵分三路从宋卡、北大年和哥打巴鲁登陆,太平洋战争开始了。&/p&&br&&p&上面说的这三的地方其实有两个并不在马来亚,宋卡和北大年在泰国。巧的是,英国在战前曾经准备了一套方案专门应对日军从泰国的这两个港口登陆,这套方案的名字叫做斗牛士计划。即在日军发起进攻之前,抢先一步,进入也就是入侵泰国境内,提前占其港口机场公路等要和设施阻止并迟滞日军的攻势。更巧的是,在日军进攻的一天前,英国皇家空军的侦察机就已经发现日本的南遣舰队。&/p&&br&&p&可是波帕姆上将并没有足够重视,第一,因为日本没有向英国宣战,第二,南遣舰队算不上一直很大的舰队。导致了波帕姆认为这只不过是日军舰队的正常调动而已,因此贻误战机。等到得知日军登陆以后再想推进斗牛士计划时为时已晚。日军已经在泰国境内的两个港口登陆并且占领了泰国境内的机场,第三航空集团的部分飞机第二天就能从泰国境内的机场起飞参与进攻。&/p&&br&&p&从宋卡和北大年登陆的日军部队是日军的第五师团,进攻异常顺利,并没有遭到任何抵抗。日军第十八师团第56联队从哥打巴鲁登陆,防御哥打巴鲁的是第三印度军下属的第8印度步兵旅一部。在登陆前,英军的布伦海姆轰炸机对日军登陆船队进行的强袭,日军的淡路山号运输船遭轰炸沉没,这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沉没的第一艘船。&/p&&br&&p&第56联队从登陆到占领哥打巴鲁机场总共用了不到八小时时间,然而第8印度步兵旅的部队在有限的抵抗后就向后撤退了,日军伤亡800余人。抢滩登陆和登陆后如何巩固登陆点在太平洋战争中算是比较难的课题,在之后发生的诸多次抢滩登陆战中,登陆的一方往往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哪怕是在优势兵力并进行充分火力准备的情况下,只要防守方在滩头和的沿岸纵深阵地进行阻击,进攻方都会遭到很长时间的迟滞和很大的伤亡,显然英军(印度部队)并没有表现得更好。这就是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战斗。在战斗发生后直到12月8日下午波帕姆上将才收到日本的宣战诏书,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偷袭。&/p&&br&&p&随着日本宣战诏书来的,还有日本海军第22航空战队的轰炸机,但是轰炸机也没有率先对新加坡港进行轰炸,而是选择了新加坡城内的建筑和机场,这我就不知道是为什么了。&/p&&br&&p&在遭受进攻的当天下午,菲尔普斯海军上将率领他的舰队出发了,逢敌必战是皇家海军的光荣传统,但是菲尔普斯的主动进攻并非完全出于荣誉,小泽治三郎率领的南遣舰队从纸面数据来看不是特别强大,没有任何一艘,是装备了10门14寸(356毫米)大炮的威尔士亲王和6门15寸(381毫米)大炮的反击号的对手。南遣舰队里,炮最粗的是小泽的旗舰鸟海号,鸟海号只不过装备了10门8英寸(203毫米)的火炮而已,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远不如菲尔普斯的舰队,更何况,威尔士亲王上的雷达也是日本人没有的。&/p&&br&&p&而且,菲尔普斯的舰队久经战阵,威尔士亲王参加过著名的丹麦海峡海战,日,皇家海军的骄傲-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威尔士亲王号面前被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齐射命中,之后弹药库后殉爆发生大爆炸,灰飞烟灭……教,教训也算经验!反击号一直在欧洲进行护航和巡逻,直到跟随威尔士亲王号来到亚洲。&/p&&br&&br&&p&但是日本海军并没有给菲尔普斯的舰队交战机会。&/p&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必究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东西,苹果系统自带的语音输入,真是太强大了哈哈哈哈强大的都能打省略号了! 马来亚(英属)也就是今天的马来半岛、马来西亚联邦的一部分。北连泰国,南邻新加坡,是当时英国远东势力范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ul&&li&&b&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必究&/b&&/li&&li&&b&我给上一篇增长后发现,这篇就短了啊。。。。。。&/b&&/li&&/ul&&br&&br&&p&南部法属印度支那(越南南部和柬埔寨)进驻,核心是一个有日本特色的产物-“军部独走”。&/p&&p&这里填个上文的坑,我们说,当时的日本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何为军国主义国家?简单来说就是军队通过政党控制国家,或者干脆自己控制国家,让整个国家围绕军事扩张进行发展。日本军队控制国家的方式里有一条,就是上文说的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p&&p&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规定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必须有现役陆海军军人担任。也就是说,陆军或者海军不出人当大臣,首相就没办法组阁,内阁就立不起来。运行中的内阁中陆海军大臣万一辞职而且军队不出人,内阁就要倒台。八卦两句,这个制度曾经短暂废除过,废除这个制度的首相山本权兵卫是原海军大将,废除这个制度的目的倒不是反对军国主义,而是怕陆军利用这个制度扯他后腿,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山本运气特别差,虽然当了两届首相,但第一次因为下属贪污腐败受牵连辞职了,第二次又赶上日本关东大地震。这个制度也就复活了。&/p&&p&回到正题讲南部法属印度支那进驻。这个印度支那,也就是现在越南这块(还有老挝柬埔寨啥的),是法国的殖民地,到了1940年6月,在德国的猛攻下,法国完犊子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那么大的法兰西。投降后,菲利普贝当在法国南部的维希偏安,名义上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继承者,也就有权管辖法国的殖民地,我很难给这个维希法国下定义,究竟算不算傀儡政权,如果维希法国算傀儡政权(维西法国海军舰队大部因为拒绝德国要求又不愿意加入英国壮烈自沉),那汪兆铭主席的政权简直侮辱傀儡两个字,如果不算傀儡,那德国到底图个啥?总之这个政权的情况很复杂,既不完全配合宗主德国,也不反对宗主国的指导,是个很特别的政权。&/p&&p&三个月后的9月,德意日三国谈判谈的如火如荼,眼看日本和德国就要成盟友了,印度支那盛产大米,橡胶,问未来的盟友要个“傀儡国”殖民地丰富一下资产,还能是多大点事?日本就跟德国和维西法国谈妥,商定时间准备签约,到时候日本军队5万人先进驻印度支那北部。&/p&&p&生米下锅,木头运到造船厂,离事情办妥就差一步了,可搞笑的是,这时候出了事情,日军第五师团的一个大队,居然在这个时候擅自从镇南关提前进入了印度支那领土,这个行为叫做擅自越境,往大里说就是入侵。&/p&&p&维希法国政府不乐意了,虽然你进来是个丧权辱国的事儿,但是我让你进来你才能进来,让你什么时间进来你才能在什么时间进来,没到你进来的点,你就不能进来。现在我没让你进来,你进来了,这就不行。就算是做傀儡国,法国也是有傀儡国的尊严的。反过头来看汪主席,哎,不提也罢。&/p&&p&于是米又从锅里被倒出去,木头也被栽到地上,饭和舟都没了。法国人的尊严无意中让历史的车轮开始转动,我难以想象日本高层得知这个信息后的反应,估计是懵逼的。&/p&&p&除了处分肇事者之外,日本只能继续和维希法国谈判,不过这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菲律宾克拉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