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佛初学者想请教哪位师兄,在家佛教早课唱诵先礼佛还是先诵香赞

《传灯—星云大师传》(第一、二部分)
传灯 - 星云大师传 符芝瑛著
第一章 千载一时,一时千载
身为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一九四九年,战火四起,他渡海传灯,身无长物,言语不通,人地生疏。
曾经冻饿,曾经坐过黑牢,曾经受到排斥打击……
但基于兴隆中国佛教的使命感,动心忍性,矢志不移。
历史是河,文化是舟,镌刻着物质的文明、精神的足迹,也承载了代代英雄豪杰、魅力人物。
有一条历史之河,发源于印度,悠淌2560年,曾经澎湃激昂,曾经低回呜咽。在这条历史长河里,85年前,悄然扬起一张小帆;45年前,又驶进蓄势待发的码头。如今,小帆变为巨轮,正满怀信心,乘风破浪,驶向彼岸,拥抱新世纪的朝阳。
时序进入公元2011年,空气中瀰漫着喜滋滋的骚动,全世界数百万佛光教团的每一分子都屏息而迫切地期待,「千载一时,一时千载」呀!这一年,将迎来佛光山开山45週年庆,以及开山宗长星云大师85华诞。
「超」台湾奇迹
纵观大师一生,历史选择了他,他则进一步创造了历史。
大师所揭橥的佛光山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单单其中任何一项,许多人穷毕生之力,也不见得能竟其功。然而45岁的佛光山四大宗旨平衡推进,速度空前,已发展成为台湾佛教的华表、现代世界佛教发声的重镇。古今中外,几乎没有哪个宗教团体能在短短不到半个世纪间,有这样高度的成长以及全方位的靓丽成绩。
在2000年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中,有学者归纳了佛光山教团的数项特点:
一、 僧众最多
二、 信众规模最大
三、 国际化程度最高
四、 法制化最完备
五、 最强调文化及教育事业
名副其实,不遑多让,佛光山已经带动了台湾佛教:
一、 从传统的佛教到现代的佛教
二、 从独居的佛教到大众的佛教
三、 从梵呗的佛教到歌咏的佛教
四、 从经忏的佛教到事业的佛教
五、 从地区的佛教到国际的佛教
六、 从散漫的佛教到制度的佛教
七、 从静态的佛教到动态的佛教
八、 从山林的佛教到社会的佛教
九、 从遁世的佛教到救世的佛教
十、 从唯僧的佛教到和信的佛教
十一、 从弟子的佛教到讲师的佛教
十二、 从寺院的佛教到会堂的佛教
十三、 从宗派的佛教到尊重的佛教
十四、 从行善的佛教到传教的佛教
十五、 从法会的佛教到活动的佛教
十六、 从老年的佛教到青年的佛教
天下远见文化事业群创办人高希均指出:「儘管50多年来的台湾社会,已经从落后变成小康;从闭塞变成开放;从威权变成多元,但能够结合佛教思想与推广实寮的人物,却是凤毛麟角,当首推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正是这样一位集创意(进步观念)、改革(新的做法)与教育(普及众人)于一身的开创性人物。
「我们不要把他的成就只归功于信徒,不要把他的事业定位在宗教,更不要把他的贡献局限在台湾。星云大师的贡献实在跨越宗教,超越台湾,飞越时空。
「我的体验是星云大师拥有三个特质:
一、 一位果断的、身体力行的宗教改革家
二、 一位慈悲的、普及佛理的创意大师
三、 一位博爱的、提倡知识的教育家
「50年前一位来自扬州的年轻和尚,心无旁骛,穿越了台湾半世纪的时光隧道,开创了一个无限的佛光世界,这真是超越经济的另一个台湾奇迹。
「如果说台湾经济发展是世界的奇迹,那么佛光山文化是台湾的奇迹之一。」
与台湾发展一体相连
佛光山能成为今天这样一个有传承、有制度,具全方位功能,又风格独具的道场,岂是偶然?
从外因缘来看,这半个世纪的台湾,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各层面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有从贫穷困蹙到繁荣富足的奋斗过程;有从单纯朴素到多元繁複的发展过程。其间,勤劳刻苦的人民孜孜不倦,经之营之,留下了时代演变的见证,也承载着共同的记忆,而佛光山的发展与台湾奋斗的历程一体相连。
大师随顺因缘,创造因缘,在这个过程中捏塑琢磨「人间佛教」的理念与实践。「人间佛教」提倡学佛要促进人们的幸福安乐,带来富裕美满的人生,恰好合乎台湾人民对未来的嚮往,也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目标。而针对各阶层人士,他通过艺文化、生活化、大众化,将「人间佛教」的种子广为撒播,让人欢喜,让人幸福。他……善于掌握时代的题材,切合众生的需要,贴近人心,方便善巧,使「人间佛教」就如一灯、百灯、千万灯的灯灯光耀,以自他兼济、和平融和,润泽映照世界人心。
上世纪80年代后,连续几波留学潮与移民潮,包括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乃至欧洲、中南美洲、非洲等地。在海外的华人需要心灵寄托,他应信徒大众请求,到许多国家地区建寺,虽屡屡遭逢困境,却都勇往直前,不曾退缩。在多元文化中与其他宗教并驾齐驱,为佛教灌注活力与生机,给佛教徒带来了尊严和希望。不但促进佛教国际化,佛光山也步入世界舞台,形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格局。
归纳佛光山推动「人间佛教」的具体贡献如下:
一、 世界佛教人口增加 十一、 佛学会考成果辉煌
二、 青年学佛风气日盛 十二、 弘法布教跨国越洲
三、 在家弟子弘扬佛法 十三、 监狱弘法成效卓着
四、 传播媒体重视佛教 十四、 种族融和促进和平
五、 佛教文物广泛流通 十五、 南传尼众恢复教团
六、 佛教梵呗受到重视 十六、 《人间福报》净化社会
七、 佛光会的蓬勃发展 ? 十七、 佛教艺术普遍发展
八、 教育学界肯定佛教 十八、 宗教对谈尊重包容
九、 政党人物实践佛教 十九、 佛教典籍流通世界
十、 演艺人员皈依佛教 二十、 各种讲习建立共识# 人生三不朽
从内因缘来看,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与领导者的特质有密不可分的关係。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虽然自谦只是一介平凡和尚,然而经过时间检验,他的历史地位早已不容置疑。
出生于地瘠民贫的苏北地区,12岁出家可以说是宿世因缘,经历严格丛林生活考验,也扎下了佛学的坚实根基,养成了坚毅慈悲的性格。身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9年,战火四起,他渡海传灯,身无长物,言语不通,人地生疏。曾经冻饿,曾经坐过黑牢,曾经受到排斥打击……但基于兴隆中国佛教的使命感,动心忍性,矢志不移。之后驻锡宜兰雷音寺12年,深耕积厚。直到创建佛光山,更是筚路蓝缕,茹苦含辛,将大陆丛林的法脉源远流长流布台湾,续佛慧命。凡此种种,彰显了他的福德智慧,他的广结善缘,他的胸怀心量,他的远见眼光,他的以教为命,他对社会国家人类深刻又真诚的关怀……这些生命特质时时刻刻流露在大师80多年人生壮旅之中。
古人所谓的「三不朽」,大师一生,或许也可以用这个概念来做个说明。
立功 ———
广义的佛光山,是一个融合现代与传统的佛教教团,以台湾高雄的佛光山为总本山,由七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式叉摩那)所组成。目前海内外加起来,共达400多个单位。
其下分为数个系统,在寺庙道场系统方面,佛光山在海内外33个国家地区,先后创建了近200座道场。全球信众超过200万人。文教系统方面,共有16所佛教学院(40多年来培养僧才1400多人,媲美佛陀时代的一千二百五十人。堪称有佛教历史以来素质最高、最有世界观的僧团),17所图书馆、9所美术馆、4所大学、2所高中(职)、2所中小学、4所幼儿园(托儿所)、8所社区大学、1所信徒大学,另外还包括都市佛学院、胜鬘书院等。海外还成立了50多所中华学校,传承中华文化。至于《人间福报》、人间卫视、佛光文化、《普门学报》、香海文化、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电子大藏经等文化单位,一则致力佛教学术化的研究、经典的汰粕存精;一则运?现代科技、发挥传媒无远弗届的力量,推动佛教的大众化、普及化。
慈善系统方面,人的一生从呱呱落地到辞世往生,佛光山都有慈善机构来照顾协助,包括由出家法师带领,义工发心服务的云水医院、急难救助、海内外赈灾等,以及育幼院、疗养精舍、老人公寓、万寿园……
意义尤其重大的是,大师1991年创立了国际佛光会,目前全世界有170多个协会、千余分会,会员人数近两百万。20年来,聚拢社会各阶层,包括企业领袖、文教精英、知识分子等,发挥僧信平等精神,扩大佛教徒的力量,改变了传统佛教消极落伍的刻板印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且触角广泛的佛光会,与僧团互为肘腋,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在弘扬佛法的康庄大道上并肩齐驱。
推溯佛教东传两千年历史,披览历代高僧传记,不难发现传记中所记载的功业局限于某一範围,后人歌颂的也止于此,例如西游求法、翻译经论的玄奘大师;制定水陆行仪及瑜伽焰口法会的莲池大师;日本文化之父的鑒真大师;倡导农禅的百丈禅师等。相较之下,大师可以说是三百六十度,甚至跨领域的,由点而线而面;从短期到长期,从出家到在家,从寺院到文教,从本土到国际。大师始终掌握非佛不做的原则,弘传的方式可以创意多元,佛法的精神屹立坚定。#
立言 ———
说佛光山的传播出版事业在台湾所有佛教团体中执牛耳,当之无愧。时间上横跨45年,从未间断;空间上遍布海内外,打?种族、语言、文化的障碍。大师本身素好文艺,年轻时就能写能编,还是一流的企划高手。50多年来笔耕成果丰硕,著作种类多达200多种,500多册,上千万字,作品甚至被改编为舞台剧、电视、电影。随着佛教辐辏轴海外,他的著作又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美国西来寺成立了国际翻译中心)。
他力排教界异议,首开佛教通俗化讲座先河,并且将佛教传统的讲经活动由寺庙带入艺术殿堂及世界舞台,50余年来,世界各地的佛学讲座、开示、弘法大会超过4500场,听众多达千万人次。
他又通过佛教梵呗、美术馆、书法、人间音缘等方式,将「人间佛?」送到社会各个角落。音乐美术虽是无言说法,更能深入人心,涤滤灵魂。
李锺桂教授说:「凡是曾经在电视或平面媒体、讲堂、道场与大师结缘的人,相信会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无论出于语言或文字,大师都宛如一片春阳,慈光所至,无人不煦;以出世之身,做入世之事,以大悲之心,弘扬佛理,普度大众,去恶行善,融合社会。而许多立身修为的玄机,往往就在众人生活中,一经点破,便豁然开悟。」
她犹记得大师曾经发表专题演讲,引用东坡居士就观世音大士唸经坐像向佛印禅师问难:「彼自是观音,何必还要念自己的经?」佛印实时?以「求人不如求己」,满座受益匪浅。大师说理弘法,常常在此类谈笑风生、俯拾皆是的题材之中,信手拈来,而得多所启发、生花幽默之妙。
立德 ———
大师在弘法度众上的态度是,有为教的忧患意识;有为道的笃实心态;有为事的敏锐觉知;有为众的慈悲愿心。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住世80春秋,今年大师85岁了;佛陀说法49年,大师的弘法历程也超过50年;佛陀当年将佛法传布五印度,大师则将佛法传布到世界六大洲。谈到人才培养,中兴佛教,将来列入史册,更是不做第二人想。
著名台湾学者柴松林分析了大师值得尊敬的人格特质。
首先,他是一个革命家,勇于革除佛教的旧污,不断创新。
其次,他非常富于民主观念,58岁那年传法交棒,在所有宗教团体中,佛光山可能是唯一一个用民主的方式来传承住持职位的。
第三,他充满了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有几个特点:
(一)表情达意的时候所用的语言。为什么今天大家一讲话就会产生误会,甚至产生敌意,重要原因是语言粗糙,语彙贫乏,语义含混,语词粗暴。而大师语彙丰富,表达精準,用词典雅而易懂。
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乐于亲近,对于不同的文化给予尊重。佛光山近年?在国际化中走向本土化,其见识之远,用心之深,鲜有人能望其项背。
具有现代观念,不执着于自己熟悉的,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也愿意接触学习。大师不拘泥自己的属性,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例如他是佛教徒,却能和友教人士融洽相处,天主教单国玺枢机主教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外省人,信徒中本省人却佔了大多数;他是男众,对女众却向来支持肯定,不遗余力。
相识多年的老友柏杨曾说:「我非常敬佩星云大师,因为他是一位最不像出家人的出家人,最不像高僧的高僧。佛教讲『障』,事实上我最怕和出家人或高僧接近,因为他们好像也有『佛障』,高高在上的姿势,使我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慈悲,而我这个基督徒却很喜欢和星云大师接近。」
近年来,许多人出于崇高的敬仰,强把神圣光环套在他头上,其实他不喜欢被神化,乐于做一个平实平凡的出家人,自适其适,随缘放旷。大师的一生从平凡显示不平凡,他传达的信息是:每个平凡人都有机会把生命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亦即人人可以成佛。#
在因缘中做好分内的事
曾经问过他,你觉得自己是个成功者吗?
他回答:我觉得自己还不算成功,成佛才算是成功。
曾经问过他,回首80多寒暑,一生梦想是否都已实现?还有哪些未竟心愿?
他回答:其实我不曾刻意或计划要如何如何,一生常应大众的需要随缘付出,有因缘,推也推不掉;没有因缘,求也求不得。至于我的角色,只是在因缘中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曾经问过他,最终希望得到怎样的历史评价?
他回答:把我看做一个普通的和尚就好了!我只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出家人,一个出家人而已!
曾经问过他,如果可以重来,人生作何选择?
他回答: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当和尚,但愿来生,还能再做和尚,甚至生生世世我都要做和尚。
历史定位不可动摇
谈到大师的历史定位,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以佛教大小乘千年来的旧教义和一成不变的旧组织,来适应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风起云涌的民主科学和市场经济的新生活方式,就难免有格格不入之感了。如今改革开放已是世界潮流,为配合亚洲世纪之出现,佛教之现代化,后来居上,走向世界,盖为当代历史之必然。
大师数十年来对佛教的改革创新,改变了一般人对佛教的负面印象,不只是正法的弘传,对族群融合、文化创新、心灵提升,更发挥了深远的影响,贡献良多。因为大师的「人间佛教」既有义理思想上的理论根据,又有实践方法上的具体可行,使得佛教能够蓬勃发展于现代,在台湾开出灿烂的花朵,甚且枝荣叶茂的繁衍于全球。
文化评论家林谷芳说:「愈多的知识开拓,往往带来更新、更多的未知领域。随着文明的发达,我们反而愈看到宗教的不可取代。」诚然,时代愈动荡,愈需要佛法的安定;国土愈纷乱,愈需要佛法的清净;生活愈悲苦,愈需要佛法的喜悦;社会愈黑暗,愈需要佛法的光明。
21世纪,当世界走向全球化发展,人类也面临一场巨大的挑战,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乃至道德观念都在不断解构并且重组,人类的心灵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使国与国之间,人类与大自然之间,乃至于一切有情无情之间和谐相处、共尊共荣?
答案可以在85岁的大师身上去寻找。#殊荣实至名归
大师一生扮演诠释过诸多角色,个个传神妥帖,也获得了实至名归的殊荣。
他从未拿过一张正式的毕业文凭,却获得了十顶博士学位桂冠。包括1978年美国洛杉矶东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泰国两大传统佛教宗派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及玛古德大学(法宗派),分别于2003年8月及2004年5月,颁赠「教育行政」荣誉博士学位与「宗教佛学」荣誉博士学位,表彰他的卓越成就与致力于南北传佛教交流的贡献。这使得他成为第一位先后获得两大传统佛教宗派「朱大和玛大」肯定的北传佛教法师。2003年10月,接受智利天主教圣多玛斯大学(Santo
Tomas University)颁赠超越各种领域的「博爱」荣誉博士学位,表扬他带领人类追寻快乐、光明与希望的精神。
2004年,韩国东国大学……..特颁赠荣誉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澳大利亚格里非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颁发荣誉博士学位。
2008年,获美国加州惠提尔大学(Whittier)颁授人文荣誉博士学位;2009年,台湾中山大学颁发名誉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获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南韩金刚山大学校长专程飞到台湾佛光山,颁给星云大师名誉文学博士,表达对他的敬仰。
如果要列出他历年来所得到的各种奖项及肯定,也可以拉出一条长虹。包括1995年美国传记学会」21世纪年度世界杰出人物奖」;1997年获台湾一等奖章;2000年获第二届社会公益奖、华夏一?奖章;2009年在香港获颁」中华文化人物终身成就奖」。……
大师先后获赠多个城市的市钥并成为荣誉公民,例如台湾台南市、宜兰县市;美国奥斯汀市、休士顿市、阿汗布拉市、拉斯维加斯市等。
日,大师接受美国《新闻週刊》(Newsweek)专访,大幅报道国际佛光会,并登上封面人物。
日,全印度佛教大会颁发「佛宝奖」给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星云大师.。奖牌上写着:「全印度佛教大会所有会员于印度马哈拉士达省那格普郡,以表扬尊座实现佛陀友爱与慈悲的理念及建立世界和平的贡献。」致词时大师诚?告白:「我一生得奖无数,自觉都是虚名,并不放在心上,但独独为此感到欣慰,因为它代表佛教的祖国,对一名中国比丘在佛法实践上的肯定。」
2001年,泰国国务院总理乃川在第21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上颁赠「佛教最佳贡献奖」。连「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也将他拥上荣誉主席的位置。
对于这些名位,他个人向来不忮不求,却代表着佛教已如火凤凰般绝地重生,由他昭告世界。#人生八个阶段
在纪念星云大师弘法50年的《云水三千》影像集中,归纳了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成长的人生———第一个十年(1至10岁)
从小显现与一般孩子不同的个性———勤劳、慈悲、喜捨,这其中有与生俱来的,也有后天耳濡目染的,包括笃信佛教的外祖母、忠厚诚敬的父亲及侠义明理的母亲。
学习的人生———第二个十年(11至20岁)
12岁出家,严格的仪轨,团体的纪律,精进的学习,如同精钢百炼,构筑了人生坚实的磐基。此一时期已经如小荷初露尖尖角,颇有大将之风。
参学的人生———第三个十年(21至30岁)
东渡来台,从一无所有到驻锡宜兰,并且深入台湾社会,播撒「人间佛教」的种子,也初步描绘出了佛教发展的蓝图。
文学的人生———第四个十年(31至40岁)
为了使佛教走入青年,创办寿山佛学院,培养专业化、现代化佛门龙象;除了自己着书立说,更致力佛教经书文物的流通。
哲学的人生———第五个十年(41至50岁)
开创佛光山,初步建立佛光山僧团,开始具体实践「人间佛教」的理想。订定佛光山的组织制度,确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四大宗旨。
历史的人生———第六个十年(51至60岁)
开创正信佛教进入学校、监狱、军队的纪录,让佛教生活化、普及化。成立「?藏经编修委员会」,穷数十年心血为佛教经典灌注新的生命力。
伦理的人生———第七个十年(61至70岁)
成立佛光会,将佛法传遍五大洲、七大洋,确立了佛教七众共有、僧信平等。与佛教教内、其他宗教交流合作,欢喜融和、广结善缘。
佛学的人生———70岁以后
经历信佛、拜佛、学佛、行佛等阶段的体证,逐渐完备「人间佛教」的思想体系。领悟人生真谛,带领全世界两百多万佛教徒开创人间净土。#佛光山就是极乐世界,天堂就在人间,要靠大师好好接引大家,
希望大家在佛光山得道。大家对我这么好,我老太婆没有东西送给你们,
我只有把我的儿子送给大家。
———老奶奶李刘玉英女士
中国自古即有地灵人杰之说,在中日佛教史上,长江边的古城扬州因为曾经出过一位饮誉东瀛的鑒真大师而盛名不坠,器宇非凡。
鑒真大师为唐朝律学高僧,公元742年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之请,赴日本弘传律法,但6次航行,迭受海贼、暴风等阻碍,颠沛流离历时11年,直到66岁才到达日本。当时鑒真大师已双目失明。
他在日期间不仅辛勤传法,而且把唐代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文化硕果带至彼岸,日本天皇感念他的恩德,以及其「为佛法也,何惜生命」的伟大宗教情操,诏赐「传灯大法师」,并与皇后、全国军民上下,恭受菩萨戒法。鑒真大师更替日僧重授戒法,为日本登坛受戒之嚆矢。
古今人才相遥映
鑒真大师东渡的重大意义除了延伸佛教力量之外,更可以说是一个僧团形式的文化代表团。学者郭沫若先生曾如此讚誉鑒真大师:「鑒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捨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鑒真大师圆寂1200週年时,中国已故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和日本佛教首领大谷莹润分别代表两国鑒真纪念委员会,商定在扬州建造纪念堂,1973年动工,次年竣工。该纪念馆由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梁启超之子)设计。正殿中央坐像为鑒真干漆夹像,按照唐招提寺「模大和尚之影」而造,结跏趺坐,合闭双目,神态安详。
这座位于大明寺内的纪念堂游廊周接,佳兰芳卉,云板木鱼,终年吸引海内外游客信徒恭敬造访。
远在大禹治水的商朝,扬州就是九州之一;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又成为南北经济文化的要道。清朝乾隆皇帝六游江南,富裕扬州是必临之地。
扬州位于长江口,风光明媚,景物怡人,吸引了历代骚人墨客驻足留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其秀丽超尘可见一斑。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扬州处于长江金三角枢纽,不仅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更将眼光集中到这座古城的文化魅力。其中一项就是培养现代化僧才的「鑒真学院」。2005年6月,出身扬州的星云大师,发心在该佛学院中捐献一座集教育、研究功能为一体的「鑒真图书馆」,成为扬州文化学术风景中的亮丽一点。
在鑒真图书馆捐赠签约协议签署暨开工仪式中,星云大师对海峡两岸数千名信众表示:「一千多年前鑒真大师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佛教带至日本,如今晚辈的我们正踏着他的步伐走向世界。?州自古即为人文荟萃的名城,更是一个正在起飞的希望之城,欢迎大家常来结缘,把尊敬的心、慈悲的心、关怀的心永远种植在这片土地之上,再造扬州的辉煌。」
这一番举动话语既体现了振兴教运的谆谆诚意,也透露出他反哺故乡的孺慕挚爱。
相隔一千二百五十多年,两个出身扬州的和尚,穿越历史,遥遥呼应,会心一笑……# 就这一颗李子红
距离扬州市区约莫10公里的江都,正是佛教界重量级人物星云大师的老家。
1927年农曆7月22日,他就在靠近仙女?西的青砖院落里诞生。
江都这户李姓人家,男主人名叫李成保,为了养家餬口,奔波各地经营小生意,他还烧得一手好菜,常应乡亲邀请,大展厨艺;女主人刘玉英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家中粗活细活、养育儿女的责任都靠她双肩担起。
李家之前已育有一男一女,连同这个俗名国深的孩子及数年后出生的弟弟,构成了六口之家。
因为在兄弟中排名第二,母亲暱称他为「二太爷」。
这本是当代当地一个极典型的家庭,却因为国深的诞生,透露出了不平凡,他还未落地就现出种种「异相」。
已经往生的老奶奶刘玉英女士曾在南?雨花精舍接受记者採访,当时的她身体硬朗、精神矍铄,通过孙子的「翻译」,用一口浓重扬州乡音,回忆当年的历历情状:
「我要生你们师父的时候,曾梦见一个小金人在我床前翻东找西,都不讲话。我就问道:『喂!你在找什么呀?』」
「旁边有一位白髮老人就说:『他在找稻穗!』」
「『我的床铺下都是乾的稻草,怎么会有稻穗?』话才刚说完,那个小金人就真的抽出一支稻穗来。白髮老人接着说:『这稻(道)穗就是会结果。』」
老奶奶说,这个胖小子一生下来「脸是半边红的,半边白的」,在鼻唇之间的人中部位,有?条细细的红线。「李成保家里生了个妖怪」的传言立刻在邻里间不胫而走。为了不惊吓邻居亲友,她多半时候都用一根绳子把这个儿子拴起来。好在这些相貌上的不寻常,在他两三岁的时候,就逐渐消退了。
对于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大师自己当然也听过多次了,但他对幼年的事已全无印象,当母亲向人津津乐道,他也只是尽人子本分,坐在旁边微笑聆听,既不否认也不挂怀。
如今江都老宅已经翻修得轩敞洁净,一楼一底,跨院天井。初春时节,江南新绿,在仙女庙附近信步而行,望着熙熙攘攘车流,回味老奶奶的娓娓忆述,似乎她早已预感?这个儿子日后不凡的际遇。
「那时家中用品要靠摆渡到对岸去买,抗日战争时,没有人肯为赚一毛钱而冒生命危险去摆渡载客。那时你师父才10岁,衣服脱下往头上一扎,就下水。运河水很急,很少有人敢下去游泳,可是你师父每次都能把家里需要用的东西买回来。大家都说这二小子不简单,李家树上的果子,将来就看这一颗红。」#
勤劳慈悲,与生俱来
大师的一生悲智双运,大愿力大心量,让许多追随者由衷相信他是菩萨再来人间。追溯大师童年的表现,依稀可以看?他的宿世因缘。
说到勤劳精进的性格,他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才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会趁着大人出门工作,主动打扫居室环境内外,包括捡烂叶、通水沟,连炉灶里的草灰都扒得乾乾净净。他也常常清早提着竹篮子到路上捡牛粪(可以当燃料),拿去换几枚铜钱,减轻父母负担。
至于他慈悲结缘的性格,大姐素华是见证者。
星云从小就和长他3岁的姐姐感情亲密融洽。虽然经过多年骨肉乖隔,聚少离多,但谈起幼年时节的种种,大姐话语中仍流露出姐弟情深、挚爱温馨。「他从小就和我们其他小孩子不一样。」在大姐记忆中,弟弟从未和玩伴争吵打架。3岁多时,糖果罐都拿不动,就用力地拖到院子里,招呼左右邻居的小孩来吃糖。大家都笑李家养了一个「傻子」,只知道把东西送给人。
她记得有一个岁尽冬残的夜晚,大家围着火炉讲故事,长辈提到人间的苦难,主角是一位白鬍子老公公,住在深山里又穷、又病、又饿……故事还没说完,发现弟弟不见了,原来躲在桌子底下为老公公流泪!长辈告诉他故事是虚构的,他不信,晚饭也不吃,说是要拿去给老公公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带他去找外公,把饭送给外公吃,他才安心回家。
另外一件事也令大姐记忆深刻,二弟一向喜欢小?物。5岁那年,看见一群被雨淋湿的小鸡,挤在一堆瑟缩发抖,于是把它们一只只抱到烧柴的灶门口去烘乾。其中有一只惊慌挣扎跑进火里,连忙救出来,小鸡的下喙已被火烧掉了一半。小男孩自此对这只小鸡格外用心照顾,为了怕它没有下喙吃不到米,特别在土里挖一个小孔,把米倒在孔里餵它。后来这只鸡健康长大到能够下蛋。
1994年,知道弟弟要回家给母亲祝寿,大姐素华带着两儿一女,远从夫家广西柳州坐了48小时的硬座火车,赶到南京来团聚。
坐在弟弟为母亲养老而置的雨花精舍庭院中,自嘲为乡下老太太的大姐,皱纹底下依稀可寻当年的清秀美丽。去过美国西来寺,也访过佛光山的她,虽知道弟弟已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但在她心里,永远镶嵌着10岁左右白胖可爱、笑起来有两枚酒窝的二弟。#
平等柔软心
佛教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星云自小就对动物表现出无私无尽的慈悲。
大陆著名画家李自健曾画过一幅以?孩与狗为主角的画:庭院一角,正是薄暮时分,炊烟袅袅,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扎着沖天辫,手端一碗饭,正你一口我一口的与小狗分享。这幅画正是以大师童年故事为蓝本而创作的。
提到这段童心童趣,大师满月般面容的线条益发柔软:「我从小对小动物爱护有加。记得过去乡人都说狗只能吃一餐,但我将心比心,不忍其饑,所以常常在吃饭时,藉故端着碗,踱到院子里,与狗儿同享饭菜。那时兵祸荒年,有时被家人发现,难免一顿责备,人都没得吃了,还要给狗吃?我倒觉得,人不一定要吃,但狗还是要喂的,因为狗不会说话叫饿啊!
「早?我在宜兰创办慈爱幼稚园,为了培养小朋友的爱心,养了猴子、鸟儿。畜园的老闆一再劝我不能给猴子水喝,否则会很快长大,就不好玩了。但是我想到口渴的难过,于心不忍,还是每天餵它水喝,不多久,猴子竟然长到比半个人还要高大。等到养得再大一点的时候,我见它终日关在笼子里,心生悲悯,于是放它回归山林。」
外婆礼佛的身影
在星云心中,妈妈姐姐口中的诸多「英勇事迹」都微不足道,外婆王氏才是童年岁月中最难忘的。「直到现在闭起眼睛,外婆虔诚礼佛的身影、脸上深深的纹路,都在我脑海中清晰浮现。」他真情流露地说。
一次佛学研讨会上,大师这样追忆他的外婆,以及他自己如何在略懂一些人事开始,就受到浓厚的宗教熏陶:「我的外祖母18岁就开始茹素,每天清晨起床就做早课,她目不识丁,却能背诵《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文。我和姐姐从小受到外婆的影响,三四岁时就比赛持斋。当时年幼无知,不了解中国佛教之所以注重素食的道理,只是为了讨外婆的欢喜罢了!」
也因为外婆笃厚的宗教信仰,年幼的他常随老人家到附近寺庙参拜、礼佛,自小就结下佛缘。
家中偶尔也会供养一些法师,在那个战祸频仍、乱象四起的年代,见到出家人袈裟飘逸?法相平和庄严,受到大众百姓的尊崇敬仰,他幼小心中不油然生出「做和尚很好呀」的念头。
甚至在10岁左右,某和尚要收他为徒,拜师前他忽然问:「妈妈能不能一起去?」「不能!」「那外婆能不能一起去?」「不能!」「姐姐呢?」还是「不能!」这时候他开始犹豫耍赖,「那我也不去了!」
事后回想起来,他说好在当时赖了一回皮,因为后来得知那个寺庙很有钱,如果跟去了,难保不变成佛门里的「纨裤子弟」。
外婆她老人家勤俭、慈悲、人格高洁,星云一生中最崇拜也最挂念的就是外婆。他出家后,曾于20岁那年回乡探亲,与
&&上一页  返回目录页  下一页&&
第二章 小小佛种降人间(1)
  佛光山就是极乐世界,天堂就在人间,要靠大师好好接引大家,
  希望大家在佛光山得道。大家对我这么好,我老太婆没有东西送给你们,
  我只有把我的儿子送给大家。
  ———老奶奶李刘玉英女士
  中国自古即有地灵人杰之说,在中日佛教史上,长江边的古城扬州因为曾经出过一位饮誉东瀛的鉴真大师而盛名不坠,器宇非凡。
  鉴真大师为唐朝律学高僧,公元742年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之请,赴日本弘传律法,但6次航行,迭受海贼、暴风等阻碍,颠沛流离历时11年,直到66岁才到达日本。当时鉴真大师已双目失明。
  他在日期间不仅辛勤传法,而且把唐代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文化硕果带至彼岸,日本天皇感念他的恩德,以及其“为佛法也,何惜生命”的伟大宗教情操,诏赐“传灯大法师”,并与皇后、全国军民上下,恭受菩萨戒法。鉴真大师更替日僧重授戒法,为日本登坛受戒之嚆矢。
  古今人才相遥映
  鉴真大师东渡的重大意义除了延伸佛教力量之外,更可以说是一个僧团形式的文化代表团。学者郭沫若先生曾如此赞誉鉴真大师:“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鉴真大师圆寂1200周年时,中国已故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和日本佛教首领大谷莹润分别代表两国鉴真纪念委员会,商定在扬州建造纪念堂,1973年动工,次年竣工。该纪念馆由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梁启超之子)设计。正殿中央坐像为鉴真干漆夹像,按照唐招提寺“模大和尚之影”而造,结跏趺坐,合闭双目,神态安详。
  这座位于大明寺内的纪念堂游廊周接,佳兰芳卉,云板木鱼,终年吸引海内外游客信徒恭敬造访。
  远在大禹治水的商朝,扬州就是九州之一;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又成为南北经济文化的要道。清朝乾隆皇帝六游江南,富裕扬州是必临之地。
  扬州位于长江口,风光明媚,景物怡人,吸引了历代骚人墨客驻足留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其秀丽超尘可见一斑。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扬州处于长江金三角枢纽,不仅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更将眼光集中到这座古城的文化魅力。其中一项就是培养现代化僧才的“鉴真学院”。2005年6月,出身扬州的星云大师,发心在该佛学院中捐献一座集教育、研究功能为一体的“鉴真图书馆”,成为扬州文化学术风景中的亮丽一点。
  在鉴真图书馆捐赠签约协议签署暨开工仪式中,星云大师对海峡两岸数千名信众表示:“一千多年前鉴真大师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佛教带至日本,如今晚辈的我们正踏着他的步伐走向世界。?州自古即为人文荟萃的名城,更是一个正在起飞的希望之城,欢迎大家常来结缘,把尊敬的心、慈悲的心、关怀的心永远种植在这片土地之上,再造扬州的辉煌。”
  这一番举动话语既体现了振兴教运的谆谆诚意,也透露出他反哺故乡的孺慕挚爱。
  相隔一千二百五十多年,两个出身扬州的和尚,穿越历史,遥遥呼应,会心一笑……
就这一颗李子红
  距离扬州市区约莫10公里的江都,正是佛教界重量级人物星云大师的老家。
  1927年农历7月22日,他就在靠近仙女?西的青砖院落里诞生。
  江都这户李姓人家,男主人名叫李成保,为了养家糊口,奔波各地经营小生意,他还烧得一手好菜,常应乡亲邀请,大展厨艺;女主人刘玉英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家中粗活细活、养育儿女的责任都靠她双肩担起。
  李家之前已育有一男一女,连同这个俗名国深的孩子及数年后出生的弟弟,构成了六口之家。
  因为在兄弟中排名第二,母亲昵称他为“二太爷”。
  这本是当代当地一个极典型的家庭,却因为国深的诞生,透露出了不平凡,他还未落地就现出种种“异相”。
  已经往生的老奶奶刘玉英女士曾在南?雨花精舍接受记者采访,当时的她身体硬朗、精神矍铄,通过孙子的“翻译”,用一口浓重扬州乡音,回忆当年的历历情状:
  “我要生你们师父的时候,曾梦见一个小金人在我床前翻东找西,都不讲话。我就问道:‘喂!你在找什么呀?’”
  “旁边有一位白发老人就说:‘他在找稻穗!’”
  “‘我的床铺下都是干的稻草,怎么会有稻穗?’话才刚说完,那个小金人就真的抽出一支稻穗来。白发老人接着说:‘这稻(道)穗就是会结果。’”
  老奶奶说,这个胖小子一生下来“脸是半边红的,半边白的”,在鼻唇之间的人中部位,有?条细细的红线。“李成保家里生了个妖怪”的传言立刻在邻里间不胫而走。为了不惊吓邻居亲友,她多半时候都用一根绳子把这个儿子拴起来。好在这些相貌上的不寻常,在他两三岁的时候,就逐渐消退了。
  对于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大师自己当然也听过多次了,但他对幼年的事已全无印象,当母亲向人津津乐道,他也只是尽人子本分,坐在旁边微笑聆听,既不否认也不挂怀。
  如今江都老宅已经翻修得轩敞洁净,一楼一底,跨院天井。初春时节,江南新绿,在仙女庙附近信步而行,望着熙熙攘攘车流,回味老奶奶的娓娓忆述,似乎她早已预感?这个儿子日后不凡的际遇。
  “那时家中用品要靠摆渡到对岸去买,抗日战争时,没有人肯为赚一毛钱而冒生命危险去摆渡载客。那时你师父才10岁,衣服脱下往头上一扎,就下水。运河水很急,很少有人敢下去游泳,可是你师父每次都能把家里需要用的东西买回来。大家都说这二小子不简单,李家树上的果子,将来就看这一颗红。”
  勤劳慈悲,与生俱来
  大师的一生悲智双运,大愿力大心量,让许多追随者由衷相信他是菩萨再来人间。追溯大师童年的表现,依稀可以看?他的宿世因缘。
  说到勤劳精进的性格,他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才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会趁着大人出门工作,主动打扫居室环境内外,包括捡烂叶、通水沟,连炉灶里的草灰都扒得干干净净。他也常常清早提着竹篮子到路上捡牛粪(可以当燃料),拿去换几枚铜钱,减轻父母负担。
  至于他慈悲结缘的性格,大姐素华是见证者。
  星云从小就和长他3岁的姐姐感情亲密融洽。虽然经过多年骨肉乖隔,聚少离多,但谈起幼年时节的种种,大姐话语中仍流露出姐弟情深、挚爱温馨。“他从小就和我们其他小孩子不一样。”在大姐记忆中,弟弟从未和玩伴争吵打架。3岁多时,糖果罐都拿不动,就用力地拖到院子里,招呼左右邻居的小孩来吃糖。大家都笑李家养了一个“傻子”,只知道把东西送给人。
  她记得有一个岁尽冬残的夜晚,大家围着火炉讲故事,长辈提到人间的苦难,主角是一位白胡子老公公,住在深山里又穷、又病、又饿……故事还没说完,发现弟弟不见了,原来躲在桌子底下为老公公流泪!长辈告诉他故事是虚构的,他不信,晚饭也不吃,说是要拿去给老公公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带他去找外公,把饭送给外公吃,他才安心回家。
  另外一件事也令大姐记忆深刻,二弟一向喜欢小?物。5岁那年,看见一群被雨淋湿的小鸡,挤在一堆瑟缩发抖,于是把它们一只只抱到烧柴的灶门口去烘干。其中有一只惊慌挣扎跑进火里,连忙救出来,小鸡的下喙已被火烧掉了一半。小男孩自此对这只小鸡格外用心照顾,为了怕它没有下喙吃不到米,特别在土里挖一个小孔,把米倒在孔里喂它。后来这只鸡健康长大到能够下蛋。
  1994年,知道弟弟要回家给母亲祝寿,大姐素华带着两儿一女,远从夫家广西柳州坐了48小时的硬座火车,赶到南京来团聚。
  坐在弟弟为母亲养老而置的雨花精舍庭院中,自嘲为乡下老太太的大姐,皱纹底下依稀可寻当年的清秀美丽。去过美国西来寺,也访过佛光山的她,虽知道弟弟已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但在她心里,永远镶嵌着10岁左右白胖可爱、笑起来有两枚酒窝的二弟。
第二章 小小佛种降人间(4)
  平等柔软心
  佛教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星云自小就对动物表现出无私无尽的慈悲。
  大陆著名画家李自健曾画过一幅以?孩与狗为主角的画:庭院一角,正是薄暮时分,炊烟袅袅,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扎着冲天辫,手端一碗饭,正你一口我一口的与小狗分享。这幅画正是以大师童年故事为蓝本而创作的。
  提到这段童心童趣,大师满月般面容的线条益发柔软:“我从小对小动物爱护有加。记得过去乡人都说狗只能吃一餐,但我将心比心,不忍其饥,所以常常在吃饭时,借故端着碗,踱到院子里,与狗儿同享饭菜。那时兵祸荒年,有时被家人发现,难免一顿责备,人都没得吃了,还要给狗吃?我倒觉得,人不一定要吃,但狗还是要喂的,因为狗不会说话叫饿啊!
  “早?我在宜兰创办慈爱幼稚园,为了培养小朋友的爱心,养了猴子、鸟儿。畜园的老板一再劝我不能给猴子水喝,否则会很快长大,就不好玩了。但是我想到口渴的难过,于心不忍,还是每天喂它水喝,不多久,猴子竟然长到比半个人还要高大。等到养得再大一点的时候,我见它终日关在笼子里,心生悲悯,于是放它回归山林。”
  外婆礼佛的身影
  在星云心中,妈妈姐姐口中的诸多“英勇事迹”都微不足道,外婆王氏才是童年岁月中最难忘的。“直到现在闭起眼睛,外婆虔诚礼佛的身影、脸上深深的纹路,都在我脑海中清晰浮现。”他真情流露地说。
  一次佛学研讨会上,大师这样追忆他的外婆,以及他自己如何在略懂一些人事开始,就受到浓厚的宗教熏陶:“我的外祖母18岁就开始茹素,每天清晨起床就做早课,她目不识丁,却能背诵《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文。我和姐姐从小受到外婆的影响,三四岁时就比赛持斋。当时年幼无知,不了解中国佛教之所以注重素食的道理,只是为了讨外婆的欢喜罢了!”
  也因为外婆笃厚的宗教信仰,年幼的他常随老人家到附近寺庙参拜、礼佛,自小就结下佛缘。
  家中偶尔也会供养一些法师,在那个战祸频仍、乱象四起的年代,见到出家人袈裟飘逸?法相平和庄严,受到大众百姓的尊崇敬仰,他幼小心中不油然生出“做和尚很好呀”的念头。
  甚至在10岁左右,某和尚要收他为徒,拜师前他忽然问:“妈妈能不能一起去?”“不能!”“那外婆能不能一起去?”“不能!”“姐姐呢?”还是“不能!”这时候他开始犹豫耍赖,“那我也不去了!”
  事后回想起来,他说好在当时赖了一回皮,因为后来得知那个寺庙很有钱,如果跟去了,难保不变成佛门里的“纨绔子弟”。
  外婆她老人家勤俭、慈悲、人格高洁,星云一生中最崇拜也最挂念的就是外婆。他出家后,曾于20岁那年回乡探亲,与?婆坐在大树下话家常,老太太边做针线边交代她百年之后的事,希望由这个出家的外孙来料理。
  不料那次见面竟是他们祖孙最后聚首。外婆去世时他身在台湾,信息隔绝,也无法信守承诺处理老人家的身后事。他对此时时抱憾在心,有机会就寄钱回乡孝敬三位舅父,并照顾提拔外婆家的后辈,只为报外婆恩情于万一。
母亲是智慧启蒙师
  大师很感谢从父亲那里遗传了和平忠厚,母亲则给了他侠义、正直的性格,加上外祖母慈祥恺悌的熏化,让他一生受用?穷。
  李家落籍的苏北地方,土地贫瘠,经济萧条,所谓“风扫地,月点灯”的穷门破户不在少数。一般赖以维生的,几乎都是以体力为主的行业,读书仅是少数富绅子弟的专利。加上各派系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哪有余钱送孩子去学堂接受正规教育。然而,并不识字的母亲教会了他识字,也是开发他智慧的启蒙师。
  徒众口中的这位“老奶奶”,年轻时身体虚弱,经常缠绵病榻,孝顺的二儿子为了替母亲解闷,经常在床前读诵扬州民间流传的“七字段”(题材以神话、侠义、历史为主,每七字成一句)。如果读音错了,母亲便纠正他。日积月累下来?认识了许多字,培养出对历史文学的兴趣,也增长了忠孝节义的观念。
  严格地说,他一生中没有上过一天正式学校,没有领过一张正式的毕业文凭,然而他手中发出的毕业证书不知凡几。他虽未跨进过大学围墙,却是台湾地区教育部核准的博士学位指导人,并受邀出任文化大学印度研究所首任所长,还到美国创办西来大学,到澳大利亚创办南天大学。而台湾嘉义的南华大学、宜兰的佛光大学都是他所创办,教学成果优异,备受社会肯定。
  而佛光山僧团,是中国佛教史上平均教育水准最高的一群,在他倡议下,佛光山历年举行各项国际性学术会议,?全球的大学及研究机构交流密切;多少出身哈佛、柏克莱大学的知识精英也都皈依座下,恭敬地喊他一声“师父”。
  一点也非侥幸,大师没有家世背景凭借,没有学校系统支援,一介寻常百姓,经由不寻常的努力,战胜了苏北地瘠民贫文盲社会的宿命。
慈母怀抱,儿女天堂
  在弘一大师的传记中曾经提到,与他结发20年的日籍妻子诚子获悉丈夫出家,明知难以挽回,含泪赋归日本。临去之?,从上海赴杭州定慧禅寺,希望见丈夫一面,作最后的诀别。经人通报之后,诚子失望欲绝,因为她两度得到的回答都是“拒见一切亲属”。回上海后第三天,她便离开了这梦碎的异域,再也没有回来过。
  的确,多数人总认为出家人若要由凡转圣,就必须割爱辞亲,即民间所谓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
  在这一点上,大师对于法情与俗情却始终能拿捏稳妥,浓纤合度。
  自12岁入佛门那一天起,大师的多情奉献给芸芸众生;然而并未割舍骨肉至性,尤其是对高堂老母的孝思。在两岸消息阻绝,母亲生死未卜期间,他自己从不过生日,?为生日即是母难日,每年那一天,总是晨起独自在佛前静静地上香诵经,将功德回向给母亲添福添寿。自从透过在美国西来寺的慈庄法师与母亲辗转联络上以后,他60岁生日那天特别举行了“报恩庆生大法会”,邀请同是60岁的僧俗大众千人共同庆生,“以天下父母为父母,以天下同年人为兄弟姐妹”,将佛门孝道精神发挥到极致。
  那是个海峡两岸尚未恢复交流的年代,回大陆探望母亲难如登天,只好辗转把母亲带到第三地,第一次见面的地点为东京机场。当时一起去接飞机的慈容法师记得,老奶奶是由弟弟国民及弟媳陪同,双方默默相认,默默走出机场?默默上车。既没有拥抱,也没有痛哭。大师则是感慨母亲的样子变了,连讲话也听不太懂了。
  或许,岁月磨损了容貌,离别疏远了情感。但这一对母子是幸运的,他们还有机会抚平弥补。
  接着他设法把母亲接到美国西来寺,一同过农历年,这也是出家之后首度母子一同过年。母亲告诉他,以前每逢过年,一定要放两个给他的红包,几十年没有断过,母亲的心意与坚持让他感动不已。
  几年后,接母亲来佛光山小住,母亲不敢置信地指着山上万余大众问:“他们都是你管的吗?”“是啊!但只有我给你管!”他顽皮地回答。
  母亲94岁?年春天,他由高雄起飞,一路捧着蛋糕、寿桃、寿面、鲜花,辗转回家贺寿。这时的李家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儿孙辈从各地回来团聚。
  寿诞当晚,老奶奶小小的房间里竟然挤了20多个人,轮流向她磕头祝寿,一时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奶奶显得特别高兴,话匣子也打开了,多少前尘往事,由老奶奶口中一一道来。她抚着儿子的手喃喃诉说:“为了想你,眼睛都哭烂了!”
  在至亲以及徒弟面前,这位威仪的大和尚亲自喂了母亲一口蛋糕,几十年思念之苦,千言万语的离情,都化入这对母子一举手、一抹笑之中。此刻,万人敬仰的大和尚,不过是个?欢膝下的儿子。
  儿子离开前一晚,老奶奶整夜未合眼,早上看到儿子,沉思了好一会儿说:“今觉(出家时法名),我有很多话想要跟你说,可是见了面话又没有了。”他忙安慰母亲说:“在台湾,我有万千听众,来到了南京,我变成了你的听众。”
  同年,他自己生日当天,大师在日记里写着,“到了70岁还有母亲可叫,实在是很幸福的事。”
老奶奶安详往生
  日,得知住在美国惠提尔(Whittier)医院的老奶奶病危,大师立刻购买直飞洛杉矶的机票。他在日记中这样记载:“一路上,心里沉甸甸的,像压着一块百吨巨石,脑海中不断出现慈母微笑的面容,一股强烈的思念在心里上下翻腾,母亲,请您等我!心灵深处不断在呐喊,最后我以佛号声调服了波动的心情。这趟机程,平时只需10小时40分就可以抵达目的地,然而今天却整整飞了12小时。一到洛杉矶,直奔惠提尔医院,只是母亲已转送玫瑰岗,只能前去瞻仰遗容。”
  照顾老奶奶的人说,她是一位慈祥惜福的长者,每每为人着想,很少麻烦别人。居住在西来寺的外寮,食衣住行丝毫不改过去的简单澹泊。
  母亲对他思念虽深,但是为了不让他操心,总是将那份关爱的情感藏于心底。甚至就在临终20分钟以前,她还叮嘱陪伴在身边的慈庄法师:“谢谢你们为我念佛,现在我要走了,千万不要让二太爷知道,他应该为大众而忙,不能为我个人费心。”
  面对由各处赶来的徒众及家人,大师克制着哀痛。他决定依照母亲的遗嘱,不惊动外界,一切从简,并且撰述了一则敬告十方师友的讣闻:
  星云敬告各方师友:
  家母刘玉英女士于一九九六年五月三十日凌晨四时二十分,于念佛声中,安详往生于美国洛杉矶惠提尔医院,享年九十五岁。子孙及星云之弟子多人在侧。是日,随即移柩玫瑰岗。遵母嘱,不受挽幛、奠仪、香花、礼品等。
  四天以后,老奶奶在美国玫瑰岗公墓火葬。大师回忆了当时的情景与感受:“众人诵经念佛声中,我轻轻地按下了绿色的电钮,一阵火,一阵风,一阵光,永远的送别了母亲。
  “当初,25岁的母亲生下了我的身体,70年后,母亲的身体却被我火化了。母亲好像一艘船,载着我慢慢地驶向人间;而我却像太空梭,载着母亲瞬间航向另一个时空世界。母亲,在风火光中,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的圣莲,稳稳地坐好。我心中默念,娑婆极乐,来去不变母子情;人间天上,永远都是好慈亲。
  “心定法师捧着母亲的灵骨,我抱着母亲的遗像,回到佛光山,举行了怀恩法会之后,母亲一生的影像,更清晰地映现于脑海。”
把儿子送给大家
  老奶奶一生经历过清朝、辛亥革命、建立民国、北伐统一、对日抗战、国共对立、“文化大革命”,乃至两岸关系解冻、?流频繁。虽不识字,却如同一本活的历史宝典,走过近百年的大时代风潮,言行中充满了启人哲思。
  有一年在西来寺,儿子陪着她在庭院外散步。清晨空气带些湿润,略感清凉。当散步到寺门左下坡时,大师用钥匙开了后门,告诉母亲:“我们今天走这道后门,上去比较近。”她接着说:“正门、后门都不要紧,人生在世,上等人是迎上门;中等人是人待人;下等人是求不成,哪有什么近路?”一语道破人世间的现实。
  到了佛殿,儿子说:“我来点香给您拜拜。”母亲回答:“不要紧,佛祖哪里要我们的香,哪里要我们的花,佛祖只要我们凡夫的?点心。”
  还有一年,老奶奶在台下听儿子讲《金刚经》,讲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儿子下台之后,她一本正经地批评讲得太深奥了,“如果无人相,心中眼中都没有他人,还修什么行呢?”儿子听母一席话,哑口无言。的确,母亲坚持的“有人相”,不正是他努力推行“人间佛教”的最佳注解吗?
  对老奶奶来说,自觉一生中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让儿子出家,奉献给佛教。“老奶奶”三个字也随着儿子佛教事业的发展,跨越海峡两岸,甚至响遍世界。她在佛光山的时候,巧遇信徒大会,儿子问她愿不愿意和信徒见个面,?几句话。本来还十分担心乡下老太太没见过这么大场面,也许会害怕怯场。出乎意料,她面对人头攒动,成竹在胸,朗朗而谈:“佛光山就是极乐世界,天堂就在人间,要靠大师好好接引大家,希望大家在佛光山得道。大家对我这么好,我老太婆没有东西送给你们,我只有把我的儿子送给大家。”信徒报以如雷掌声。
  事后大师私下向母亲打趣:“您怎么可以把我送给人,您不要我了吗?”母亲亦庄亦谐地回答:“这么多人需要你,我怎么敢独占,你不是我的儿子,你是大家的。”
  的确,60多年前,在李老太太含泪答应星云大师出家的那一刻,她口?的“二太爷”,这个最心爱的儿子,就已经奉献给众生了。
第三章 割爱辞亲入栖霞(1)
  就是这样“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的磨练,大师养深积厚了宗教情操,他说:“小时候在无理前面都可以低头了,将来面对有理的事还不能接?吗?对无情都能服从了,对有情有义的社会还不欢喜吗?”
  与如今80岁左右的一代人攀谈,总能勾引出“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的记忆,他们在连连战乱、国土危脆中颠踬流离,苟且存命。
  星云大师正是这一代人中之一。据他亲口讲述,10岁那年冬天,日军进逼,母亲带着他站在扬州一条公路旁,眼睁睁看着家园遭日军纵火,欲哭无泪。乡间隔三差五就有军队来拉壮丁。一天,二舅父家闯进一批凶神恶煞,他见状立刻躲进厨房的稻草堆,可惜一条腿露在外面,还是被拖出来带走了。过了一两天,由大师的母亲出面,向当地警察局长要人,?一番话说得义正词严:“我兄弟上有老母,下有妻儿,如果你拉走了他,一家老弱妇孺,也要跟着死。不然统统住到你家去。”警察局长也许是被这个乡下妇女的勇气镇住了,不久二舅父获释。
  另外一次,母亲在路上看见一个受伤的阿兵哥,还有微弱气息,马上安慰他:“你不要动,我会帮你。”说完立刻回家,找了一块门板,并且请邻居把阿兵哥搬到家里。这个人大难不死,后来还升为军官,回来感谢母亲的救命之恩,稚幼的他记得“那个人身上带了一把枪”。
  随母寻父,宿世佛缘
  日军侵华恶行斑斑,其中以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最为血?,狰狞面目完全暴露,将数十万百姓卷入家破人亡的惊栗岁月。
  大师的家庭更是南京大屠杀的直接受害者。
  他的父亲为了生计冒险出外经商,一去两年渺无音讯、生死未卜。李家失去经济支柱,陷入愁云惨雾之中。母亲领着12岁的星云至南京打探丈夫的下落。残景凋年,前路茫茫,一位弱不禁风的妇女,手牵一个足迹从未出过县城的小男孩,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
  寻父寻到了佛祖,真乃宿世佛缘,这趟旅行改变了星云的命运。
  多年以后,他吐露这段带着传奇色彩的故事:“在往南京途中,由于汪精卫叛国,组织了和平军,当时和?军刚成立,正在集合操练,我一个小男孩感到十分好奇,跟着去看热闹。正看得入神,后面突然来了一位栖霞山的知客师父,大概是见我方面大耳,胖胖的很可爱,随口问我愿不愿意出家做和尚?我头也没抬,直觉地答应:‘愿意!’不久栖霞山寺志开上人派人来找我说:‘听说你要出家当和尚,拜我做师父好啦!’”
  可想而知,当母亲听到他要出家当和尚,如同晴天霹雳,断断无法割舍,乡下妇人已然丢了丈夫,如果又失去儿子,回去如何向父老交代呢?然而年纪小小的大师坚持自己既承诺了人家,岂能轻易食言,苦苦恳求母亲成全他。百般挣扎,母亲?于含泪点头。
  半个世纪之后,母子重逢,大师曾问过母亲,当时为什么答应让儿子出家呢?
  母亲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你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我们家贫,没有力量栽培你,如果你能在佛门中读书上进,也许比跟着我好。”
  两人离家,一人回。母亲落寞挥别,儿子则上了栖霞山。父亲呢?至今没有消息,连尸身都找不着。据乡人猜测,可能已罹难于南京大屠杀。虽然对父亲的印象已相当模糊,二十多年前大师回乡探亲时,仍用心重修了家中的小祠堂,正式为外婆刘母王太夫人及亡父李公成保立了牌位,嘱咐家人定时燃香祝祷。
  ?了志开上人为师之后,由师父赐名悟彻,号今觉,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弟子,当年是栖霞律学院里年龄最小的一个。由于栖霞是座十方丛林,同参来自各地寺院,只有他是在栖霞剃度的,于制不合,故以师父出家的宜兴大觉寺为祖庭。
  南京郊外的栖霞寺,光是寺名就引发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遐想纷飞,经常将林木蓊翠、枫叶如霞的景色入诗入画。这座六朝胜迹的大丛林,坐落在栖霞山一隅,与自然美景相映生辉。从山门拾级而上,两旁古木森森,花蕾乍绽,半月湖波光荡漾。雄伟庄严的“毗卢宝殿”耸立在微凉空气中,五层舍利宝塔及四旁的草地,曾是星云?时佛学院下课游戏的地方。
  一边沿着长长斑驳的院墙踽踽独行,一边放纵想象,大师是如何在这里度过了六年两千多个晨昏?
物质困乏的寺院生活
  当年,大师辞母出家,事出突然,既没有俗家拿钱置办僧装、恭贺落发,也没有亲长拿钱准备素宴、供养师长。加上?纪小,还不会经忏荐亡,一丝一缕,一粥一饭,都要仰赖常住(寺庙的团体)发落。古人形容经济拮据为“阮囊羞涩”,他根本是“阮囊空空”。在《往事百语》书中他说了一个残酷却又活生生的故事:上山后写了一封信回家向母亲报平安,却搁了一年无法投递,原因是连买一张邮票的钱都拿不出来。
  他在栖霞寺的生活,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
  穿的方面,衣服破了,袜子缺了,就捡拾往生者的衣服、袜子来缝补替代,因为不容易捡到相同颜色的袜子,记忆中,左脚右脚,总是颜色深浅不一。甚至连鞋底都磨穿了,也仅用硬纸垫补将就。
  ?然从不向家人诉苦,远在江都的母亲、兄姐仍不免对他殷殷思念。母亲几番上山探视固不在话下,哥哥国华、弟弟国民也分别上山住过几年,一方面帮寺里打杂做工,一方面就近关照兄弟。有一回姐姐素华听说二弟鞋子穿烂了,急得不得了,不辞辛苦跑到五华里之外,去向一位出家尼师学做僧鞋。因为不知道确实尺寸,一针一线缝了两双,一双大一点,一双小一点,央人捎去。多年之后才知道,大师见到寺里另外两个沙弥鞋子比他的还破,竟把姐姐做的鞋子送了他们一人一双,自己仍穿着烂鞋。
  住的方面,百十个男众挤一间通铺寮房,高矮胖瘦肩挨着肩,?翻身都困难。早上起来,公用一桶水梳洗,在一人“二把半”(毛巾先打湿是第一把,擦完脸浸一下是第二把,拧干算半把,毛巾当然永远是黑黑污污的)之后,一桶水已成了黄泥汤,还要抬去冲厕所。
  吃的方面,名副其实僧多粥少。他记得,当时的栖霞寺,一共有400多位来自十方的僧众,每天早晚喝的粥接近“清清如水”,配粥的腌萝卜干里常有蛆虫蠕动。半个月才能吃到一餐干饭,还是掺着杂粮煮成的。过堂吃饭的时候,一面念供养咒,一面闻到面前的菜发出阵阵刺鼻臭味,只能闭着眼睛、屏住呼吸吞下去。一碗汤清澈见底,拿来洗衣服也不会留下油渍。汤上常常漂浮着一层小虫子,底下还沉淀着一些蜗牛、蚯蚓。所谓加菜就是吃豆腐渣,这些豆腐渣是客人吃剩余的豆腐,拿到外面暴晒。暴晒时,麻雀飞来分享,它们饱餐一顿之后,还不忘留下纪念品———粪便。
  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正在发育成长的孩子难免病痛,然而在那种环境中,连生病都是奢侈。有一次他染患脓疮,全身臭秽无比,脓血粘着衣服,脱衣服时,撕肝裂胆,痛得就像剥层皮。
  还有一次,他染患疟疾,忽寒忽热,交相煎迫,受尽苦楚。但几百人集体生活、集体作息,病成这样仍要随众参加早晚课。折腾了半个月,心想这回恐怕性命不保了。消息终于传入师父耳中,遣人送来半碗咸菜,这半碗救命的咸菜如同琼浆玉液,救身也救心。星云含着满眶的热泪吞了咸菜,当下发愿尽形寿将身心奉献给佛教,以报师恩。
  如今参观佛光山宗史馆,眼尖的人会看到一只缺角破碗中盛了半碗干干皱皱的咸菜,正静静诉说着这一段往事。当然,这半碗咸菜非彼半碗咸菜,但以象征意义来说,希望佛光山的徒众、信众借此参悟历史,参悟感动的力量。
不见不闻的世界
  物质上的困苦已难以尽述,至于精神上的严格磨练,更远远非一般人所能忍受。
  时过境迁,大师本人提起往事,?绪水波不兴,但听者均为之动容。
  他回忆自己刚上栖霞时,不过是个12岁的孩子,却往往夜间10点睡觉,凌晨3点起床,以致早晚课诵,才一拜到地上就睡着了,被老师发现了踢头,再赶快爬起来。曾经合掌跪在丹墀里听开示,一跪三四个时辰,最后连小石子都嵌进膝盖肉里,双臂也僵硬得失去知觉。
  15岁受具足大戒时,更亲尝到“以无情对有情,以无理对有理”的滋味。“还记得受戒师父问我有没有杀生过,我答:‘没有!’突然一大把柳枝就打在我头上,‘难道蚊子、蚂蚁都没有杀过吗?’我连忙改答:‘有。’突然间柳枝又打在头上,因为杀生是罪过。
  “接着师父问我,你受戒是剃度师父叫你来的吗?我答:‘是我自己来的。’柳枝第三度打在我头上。‘师父没叫你来,你自作主张,该打。’自然我谨受教,改答:‘是师父叫我来的。’‘不叫你来你就不来了吗?’又是第四次打。”
  在53天戒期中,本是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的大男孩,更吃了不少苦头。偶尔听到一些山声水声,难免抬头寻源,给戒场上的引礼师父看到了,藤条立刻落在身上:“听什么,把耳朵收起来,小小年纪,什么声音是你的?”挨完罚,赶紧收摄心神,不管叶翻如涛,春雨敲檐,均不入耳。师父的藤条又立刻追上:“把耳朵打开听听,什么声音不是你的?”偶尔贪看戒坛风光,也会被狠狠抽上一记:“眼睛东瞟西看的,哪一样东西是你的?”出堂之时,乍见风吹草动、云起雁翔,立刻惊觉,闭目不看,哪想到藤条仍不放过他:“睁开眼睛看看,哪一样东西不是你的?”
  直到柳枝打掉贡高刚愎,由我执转化为无我,就是这样“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的磨练,大师养深积厚了宗教情操,他说:“小时候在无理前面都可以低头了,将来面对有理的事还不能接受吗?对无情都能服从了,对有情有义的社会还不欢喜吗?”
一师一徒,百炼成钢
  师父志开上人对星云的管教以铁的纪律代替爱的教育。
  他在山上六年,师父只给过他两套衣服。每年农历春?,看到同学们兴高采烈放假回乡,他要求回家团聚过年,师父都不答应。在参学过程中,有一次受到某一位师长的责备,师父知道他可能受了委屈,差人叫徒弟来见面。接着问起最近生活状况,老人家端起桌上的茗茶说:“你以为没有钱,向我诉说,我就会给你,明白告诉你,我把喝茶的钱省下来给你花,你也用不完,但我就是不给你,什么道理,现在你不懂,不过,将来有一天你会了解我的心意。”
  大师心性淳厚,对于师长们的教导顺来顺受,逆来也顺受。果然,随着时间的考验与岁月的增长,他了解到师父的用心良苦。不轻易让他回家,是顾念他年幼?家,虽有善根善性,但很容易受外界诱惑退失道心;忍见他吃苦耐贫,是训练他在艰困中淬励奋发,对物质不妄求、不执着。
  “在我心目中,家师真正的好,不仅在于他的明理严教,也在他那恢宏的器识与开阔的胸襟。从大陆到台湾,从丛林道场到子孙寺院,我见过不少师父,他们收徒弟进来,或服侍防老,或继承家庙,或为谋道粮,或增添气势。而我伟大的家师却送我到各处参学苦修,让我在大众中熏修磨练。”
  大师对栖霞山师长满怀感恩,他认为,都是师长们把自己这一块破铜烂铁,锻炼成为坚纯金刚,更在他身上揉捏出“能有能无、能饱能?、能冷能热、能早能晚、能多能少、能进能退、能苦能乐、能大能小”绝佳适应力。
  生别死离,“文化大革命”期间志开上人圆寂。1989年大师第一次回栖霞寺祭扫师父灵塔时,感念师父的广大慈悲、深厚期许,?生中鲜少哭泣的他,含泪拜倒在志开上人碑前,祝告做徒弟的无论环境如何困顿,都不曾辜负师父的苦心。当时与大师同行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周志敏,写下她目睹的感人场面。
  “依然是潮水般的欢迎队伍,依然是钟鼓齐鸣,但大师的脚步却有如千斤重……大师的眼中闪着泪水……他一语不发,只是虔诚的礼佛,一次再一次,一遍再一遍。欢迎会上,礼请大师致词,刚开口,即已泣不成声。致词中断,10分钟后,方丈和尚再一次恭请大师致词,大师说:‘我在栖霞山出家,离开至今已46年了,今天我重回母院,看到一切保持得如此完整,我知道,这是诸位长?法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誓死保护的结果。我自认非常坚强勇敢,但面对母院时,百感交集……’”
  志开上人遗体葬在老家江苏海安。这些年,只要有机会回乡探亲,大师都会到师父坟前诵经报恩。一次,他对前来瞻仰的五六百乡民说:“这里面安放着一位伟大的人物,那就是我的师父志开上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虽然不再有机会孝奉师父,但大师多年来对师尊的亲戚家人尽力关照,以报师恩。
  有关临济宗
  临济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之一,由临济义玄创立,属南宗禅南岳法系。宗风单刀直入,迅速凌厉,手段快?,省人觉悟。在五家禅中表现最为自由、活泼、洒落,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解脱论,有一套灵活的接引弟子手段。北宋时分为杨歧、黄龙两派,宗风大盛,至今不绝。成为禅宗五家中传承最久远、影响最广泛的一家。
一般人耳朵听到的是枪林弹雨,我听到的是苦难众生的呼唤;
  第四章 以佛教兴亡为己任(1)
一般人眼睛看到的是尸横遍野,我眼睛看到的是佛教兴衰与未来。———星云大师
  六年栖霞岁月,形塑了星云大师终身奉献佛教的信念,1945年,当他离开栖霞考进焦山佛学院时,已从懵懂的孩子长成英气风发的青年。
  进入佛教界的北大
  焦山佛学院,素有佛学界的“北大”之称,无论师资及学生素质均堪称一流,当时的院长为雪烦长老。在焦山求学时,受原始佛教于芝峰法师,另有圣璞法师、薛剑园老师等人,分别教授国文、地理、历史、生物学等;并受益于圆湛法师所教授的《庄子》《俱舍论》。
大师还曾经执弟子之礼,邀请雪烦长老及圆湛法师到美国,盘桓一月之久,再叙师生情谊。
  焦山数年应该是他思想体系初步孕育的阶段:“焦山佛学院位在扬子江中心,每天药石(晚斋)之后,我喜欢走到门外沙滩上散步,一走数里之遥,面对那一望无际的江水,思绪就犹如波涛相继的浪潮般,从远处拍岸而来,起伏的念头也像是暮霭返家的帆船般,不断驶进心中的港口……”
  就读于焦山佛学院时,他曾经建议学校展览佛教文物,从构思到宣传,从计划到筹备,都一丝不苟。展出时,果然功不唐捐,吸引了数十万人潮参观。展览完毕,收拾善后时,回想整个过程,深深体悟到发心工作的最大报酬就是学习到灵巧与智慧。
  继焦山佛学院之后,大师又入各大丛林参学,从栖霞律学院到宝华山学戒堂;从焦山佛学院到金山江天寺、常州天宁寺的禅堂,经历律门、教门、宗门的洗礼,体悟行解并重的大乘佛教精神。相当于受到佛教完整的海陆空三军训练,基本功扎实、资历完整。
  参学过程中,他常常一个人徒步行脚数百华里,日日夜夜,穿越城镇,行经乡村,俗话说“宁为太平狗,不做乱世人”,旅次中眼见同胞陷于水深火热中,从小就有正义感的他感到激愤,佛门熏陶又使他怀着不忍人之心的慈悲。
  多年以后,他对徒众描述当时心情:“一般人耳朵听到的是枪林弹雨,我听到的是苦难众生的呼唤;一般人眼睛看到的是尸横遍野,我眼睛看到的是佛教兴衰与未来。”
一页中国佛教史
  自东汉明帝时由印度东传,经历四百余年,隋唐为佛教的黄金时代,当时佛教主流思想是相当入世的。僧人们与政治、?化高层交往密切,例如天台宗的智者之于隋炀帝、法相宗的玄奘之于唐太宗、华严宗的法藏和禅宗的神秀之于武则天等。至于白居易、王维、李翱等文人雅士交游于高僧,亦传为佳话。
  当时的佛教还与广大的民众相结合,通过文学、戏剧、绘画,接引民众亲近佛门,同时丰富了中国文化的涵养。甚至也涉足金融及慈善事业,例如盛行于隋唐的三阶教,即开办了“无尽藏”(相当于银行),无息贷款给贫民,贷款时不必立下任何契约或字据。又如收容贫穷病人的医院“养病坊”,以及赈济性质的“悲田”等,也在隋唐风行一时。
  然而宋、元之后,统?阶层贬低佛教地位,使得佛教和知识分子疏远,离世索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时当过沙弥,了解佛教四姓皆摄的包容性,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即位后对佛教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把山林划归寺院所有,命令出家人到山林中去修行,使佛教脱离社会,无法和民众接触。因此佛教由积极入世,衰微至关闭山门、保守退避的出世佛教。
  清代以降,除了丧葬超度,佛教不知和一般人有什么关系。加上僧伽素质低落,僧格不彰,士大夫与僧道绝缘,贬为下流;若有出家人热心世间之事或声望与士人并驾齐驱,就抨击其为世俗,例如清末民初太虚大师即饱受?苦。
  到了民国时期,某些人高喊打倒孔家店,迁祸佛教。泥菩萨、土和尚,在青年知识分子眼里,简直是集“封建”、“落伍”、“迷信”于大成。甚至政府颁发的救国救民信条之一,便是“毁庙兴学”。当军阀四起,“基督将军”冯玉祥片面下令毁佛,河南佛教遭破坏殆尽,并杀害或放逐僧侣。
太虚大师功败垂成
  值此教运危急之秋,爱国忧教的佛门新青年发现一位足以领导他们的前辈导师,对佛教又燃起了希望,那就是太虚大?。
  星云在焦山读书时,许多老师都曾受教于太虚大师,他也读过太虚大师的文章、书籍。当太虚大师喊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佛教兴亡,僧伽有责”,令青年学僧十分振奋感动。他并倡议应将消极避世的佛教,导入积极入世的道路,发动教制革命、教产革命及教理革命。
  所谓教制革命,是要求把散漫的僧伽加以重新组织训练,使男众都能成为一个布教师、一个法师;女众要会教书、要会看护,提升神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教理革命是要扬弃陈旧迂腐的说法,肯定人生的价值,提倡用正当的观念和态度去享受人生,不再陷于“生即是苦”的?命论中。教产革命是打破靠教吃饭的态度,倡导依靠自己的劳力、自己的道德行持来自给自足。而寺院庙产应归佛教公有,不是某住持的私产。
  在佛教教育方面,太虚大师也首开风气,创办闽南佛学院,可惜因故停办。之后虽陆续有人办佛学院,却始终没有一贯性。
  太虚大师是一位知识分子型的僧人,对日抗战期间不忘救国,呼吁佛教徒支持政府,投入抗日行列,因为“国家、社会、众生是一体的”。
  老一辈的教界人士却认为太虚的主张离经叛道,对他口诛笔伐。但他的主张颇能引起青年僧伽的共鸣,推崇他为中国佛教的救星。
  ?不要想佛教给我什么,要想我能为佛教做什么!”太虚大师的主张恰恰与充满爱教热情的星云非常契合。对日抗战胜利第二年,他放弃回家省亲的机会,参加了太虚大师所办的“中国佛教会务人员训练班”,亲历教席。
  隔年,太虚大师圆寂,佛教改革的呼声也随之戛然而止。他生前曾感慨系之地说:“我一生的改革史都是失败的改革史。”
  日后星云传灯台湾,站上世界,太虚大师生前大概怎么也料不到,教理、教制、教产的改革理想,竟然在一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后起之秀手中落实了。
弘扬佛教舍我其谁
  胡适之先生曾说:“中国苦难的命运,一是因为穷,一是因为无知。”
  大师一直到1947年底,才回到宜兴白?山大觉寺礼祖归宗。大觉寺坐落在白塔山的半山腰,风光明媚。前殿后殿共二进,另外有东西厢房。当年土匪猖獗,军队骚扰,一度无人敢居住。(注:1989年,大师回宜兴祖庭禮祖,見大覺寺經文化大革命摧殘,片瓦無存,油然升起復興祖庭之志。自2004年始兴建,歷時7載,大雄宝殿于2011年落成启用。)
  星云奉师命回到祖庭整顿寺务,自耕自食。西厢房则借给地方办国民小学。
  他还利用过年的时候,亲自到每位信徒家中送春联、送灶符,以联络地方的感情。看见这个青年亟思有一番作为,宜兴教育局局长邀请他担任白塔国小校长。这可说是正中下怀,因为他相信要救国兴教,一是设学校,一是办农场,从教育与经济两方面着手。
  年轻的星云虽然毫无执教经验,但他即刻写信到南京,请同学帮忙搜集教材,自己研究出一套教学法。一个月后开学,除了聘请当地教师,自己也担任国语、公民等课程,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当时他的心态是:“既然要做,就要做出一番成绩来!”
  无奈正处于国共战争时期,白天国民党在寺中进出,晚上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到寺里印刷。这些事情,只要泄漏一点消息,随时会招来杀头之罪,而他这个校长也就在两难之间一度遭到逮捕,坐了10天的冤枉牢狱。
  时局混乱,白塔国小校务无法推展,开办农场的计划也胎死腹中。他不得不告别心爱的祖庭,回到南京。透过师长推荐,与几位同学接管南京华藏寺,并且拟定寺院僧伽制度,设立新生活规约,挽狂澜于既倒。可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寺中保守势力顽强抵抗,冲突频仍。这场改革宣告夭折,热血青年僧刚跨出的一小步也在弥天漫地的烟硝弹屑中顿挫受阻。
组成僧侣救护队
  1949年,战事风云突变,当时一群僧侣受乐观长老号召,纷纷组成僧侣救护队,救护伤亡,为众生服务。
  当时?师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是好同学的智勇法师,发起组织600人的僧侣救护队到台湾,奔走了两个月,决定由智勇留守神州,星云则负责领导僧侣救护队赴台湾。
  完全没有时间知会家人,只能先去一趟栖霞山,向师父志开上人告假。一听到徒弟的志向,师父欢喜成就。临行前一天晚上,师父亲自办了一桌上堂斋为爱徒饯行,师徒二人对着一桌菜肴,却无心举箸,彼此相望默然,热泪盈眶。
  拜别师父,听说上海有一班轮船要开往台湾,他连夜赶路到常州天宁寺禅堂,在黑暗中摇醒熟睡的僧侣,邀集志同者前往台湾。
  大时代的洪流很容易冲毁一个人,当年还俗的、转入军中栖身的僧青年不在少数;但大时代的考验也可以坚定一个人,大师抱着为佛教延续法脉的愿心,竭力奔走,僧侣救护队成行时有100多人,回到上海登船时只剩70几人。
  一趟未知的旅程,带着他漂洋过海,也让中国佛教分灯彼岸,慧命不绝,为中国佛教史谱下新的篇章。
  一生中只能开放一次的青春花朵,义无反顾地迎向一场不可避免的时代风雨,走上弘法利生的道路。
第五章 台湾,斯土斯人(1)
  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虽然个人境遇艰逆,星云大师不愧是出身丛林名刹,
  受过正统佛学教育的濡染,一股“佛教靠我”的愿心沛然莫之能御,
  在青年一代外省僧人中逐渐脱颖而出。
  船身在惊涛骇浪中逆风而行,一位旅客凭栏远眺,黑黝黝雾茫茫的大海,哪里是边际?回首故土,渐行渐远,归期未卜,心中隐隐忧恸。不知不觉,微曦破晓,才发现船已经驶进基隆港,数十位年轻僧侣鱼贯上岸。他们脸上除了写着疲惫,更有些今夕是何夕的困惑。莫非,这就是命运的十字路口?
  这一年,百万人踏着先民的足迹,跨过黑水沟,来到婆娑之洋、美丽之岛——台湾。星云正是众中的一人。对他来说,几个月以前,台湾不过是遥远的地理名词,在古籍中被描述成蛮荒、瘴疠之地。
  孤僧心情,冷暖自知
  他来台湾时可谓孑然一身,仅有的一个包袱在兵荒马乱中遗失了,一件长衫送给了同道的煮云法师,甚至连唯一的一双罗汉鞋也不敢穿,因为路上行人大多打赤脚,对于他的鞋投以异样眼光。他只好赶快把鞋子脱了,入境随俗打起赤脚来。
  环顾同来的伙伴,寥寥落落,刚到基隆港就有大约30人不告而别,他们到哪里去了呢?想是在台湾有亲人朋友,各自投靠了。
  这时队伍只剩下40多人,星云代表大家一再和在台南的训练司令孙立人将军联系,要求参与军中的救护。孙立人将军指示,先到台南旭町营房军训。他即刻说明,我们都是僧侣,不是要来当兵的,我们愿意救护伤亡。孙立人将军回答:“即使是僧侣救护队,也必须要有军事常识,才会安全。”就这样,他们接受了新兵训练。
  到了军中,一连串吊单杠、爬竹竿、伏地挺身等训练,许多人不能适应,纷纷退出。当时的几位长官都非常欣赏大师,认为他能文能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要保送他去读陆军军官学校,孙立人将军也致电勉励,保证10年内可以升到将军。星云回答说:“我是出家人,我要把和尚做好,当将军有什么用呢?”
  离开旭町营房,大师想起了大同学长在台中宝觉寺任当家,曾经去函大陆,邀请他来台协助开办一个3000人的佛学院,他心想,何不先去学长那里暂时住下。
  几经曲折,到达宝觉寺时,方才得知大同法师因为被冤枉有匪谍嫌疑,早已逃亡到香港。所幸大同法师的出家妹妹觉道法师闻说来者是她兄长的同学,出面商量,让他在宝觉寺住了大约一周。
  后来经过慈霭法师介绍,他想去台北的成子寮观音山投靠慈航法师(在汐止创弥勒内院,圆寂后成就肉身菩萨)。才刚到达台北火车站,忽然下起滂沱大雨,公路被冲毁,班车全部停开,只能忍着饥寒,觳觫逗留在车站里。天下之大,何处容身,孤僧心情,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话说23岁的星云,短短两天内从台中到了台北,却去不了观音山,只好到南昌路十普寺询问能否挂单,却被几位长老喝斥:“你有什么资格跑来台湾?”万不得已,只好再去善导寺,那里的人要么说:“没地方,已经住满了。”要么说:“法师交代不接受外省人挂单。”当夜幕低垂,风雨交加,积水漫过膝盖,一路跌跌撞撞,还摔了一跤,全身湿透,饥寒交迫,只得蜷曲在大钟下度过一个晚上。
  隔天再到月眉山,看看能不能找到过去的同学。
  语言隔阂,不辩道路,抵达时已是下午1点多钟,早就饥肠辘辘。某法师表示他们自身都难保?叫星云还是另外设法好了。所幸他的同学过来招呼,问他:“吃过饭没?”他腼腆作答:“不知您指的是哪一顿,从昨天中午到现在粒米未进、滴水未喝呢!”这位同学叫他等一等,自己掏荷包去买米,煮了一锅稀饭。当饭碗端在手里,他的两只手还不停地发抖。
  然而,稀饭吃完了,谢过同学,仍必须告别。
  之后经智道法师介绍,拜见了妙果老和尚,两人一见投缘,老和尚十分亲切,殷勤招呼,并且在他耳边细声地说:“你安心地住下来,千万不要离开。”
蒙受收留,发心勤做
  终于,妙果老和尚慈悲收留,他来到了中坜圆光寺。
  存着感恩的心,他向老和尚领了许多粗重活儿,发心勤作。每天要从深不见底的井中打600桶水,才够全寺约80个人梳洗食用。另外要上街买菜,每天尚未破晓,总是踏着稀清月影,拖着咔咔作响的手推车,到15里黄土路外的街上采买。树梢微风轻拂,大地一片静谧,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划破黎明清空。他边默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伴着噼噼啪啪的木屐声。到了市场,菜贩子还拥枕高眠呢!挨家挨户把商家唤醒,买妥油盐米柴、一天的菜,再踩过黄土路回到寺中。
  由于寺中缺乏青壮人力,他既要典座行堂,又要洒扫庭院,甚至在没有清洁工具的状况下,用手指抠掉厕所的污垢臭秽。碰到寺中有人往生,将亡?抬去安葬的也是他。
  他用心学习客语,住持长老开示时,担任即席翻译,使各省籍人士都能共享法喜。在圆光寺的两年,受到妙果老和尚器重,也让许多人产生好感。他仍记得,一位善心的老菩萨(指虔诚向佛的老年信徒)总是偷偷煮一碗面,为他疗饥止饿。“每当她用布满皱纹的双手将热腾腾的面碗,就着寮房的窗棂送进来时,汤汁滴落窗台,隔着氤氲蒸气,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
  由于诚恳待人、勤奋工作、刻苦耐劳,渐渐赢得寺众信任,妙果老和尚还带他出外弘法,受到台湾佛教长老的赏识,甚至想把寺院交给他。但看见同道们外出做完?忏佛事,携回大包小包的供养,他反而警觉长此以往固然温饱无忧,却不能对正信的佛教有所助益,乃告辞离去。
  在圆光寺期间,奋力工作之余,不忘情读书写作。有一次外出帮忙佛事,得了20块钱,赶快跑去买纸买笔,其欢喜满足终身难忘。他曾到苗栗法云寺看守山林3月余,趴在草地上开始写《无声息的歌唱》这本书。当他劳动完毕偶尔伏案写作,却被其他出家人或信徒认为是偷懒。一位常在寺中帮忙的老信徒苦口婆心地劝他:“法师,你要去工作,不然你会呒饭呷(没饭吃)唷!”
  离开圆光寺之后,他为中广公司撰写广播稿,又在《自由青年》《勘战日报》《觉生月刊》等多处报章杂志发表文章,一度被誉为“佛教文艺明星”。曾有教外文友游说他还俗,当个褒贬时局的无冕王,但都被他委婉拒绝。
  也曾受东初法师之托,义务为《人生月刊》担任编辑达6年之久,连发行、邮寄都交给他一手包办。凭着满腔热诚,白天为撰文排版伤神,夜晚为改稿润笔费心,甚至因为没钱坐车,常从台北大理街走到万华火车站的印刷厂。
  记得有一次,他从印刷厂拿到刚印出来的刊物,小心翼翼送到北投东初法师的精舍给他过目,途中忽然下雨,他还脱下长衫把杂志包起来。到达精舍时已近傍晚时分,老法师留他住一晚,并且说明天中午正好要宴客。他想老法师赐宴,殊为难得,心中升起一股暖流。第二天,没人招呼他吃早餐,一直等到中午,宾客入座,杯盘之声叮叮咚咚响起,老法师忽然回头说,你怎么还不去厨房吃饭?走到厨房,几个人忙成一团,谁有空理他!他愈想愈不是滋味,佛门里莫非连吃一顿饭都那么难吗?纵使饿得前心贴后背,仍挺起胸膛大步离开。“怎么回到台北的,我已经不太记得了,只记得从北投下山,走那几十个阶梯,双脚发软,好像走进棉花堆里。”事后他回想这一段尴尬的遭遇,话语中并无火气,“边走边默默发愿,我有朝一日建了自己的寺院,一定普门大开,让每一个人随时进来都有饭吃。”
  如今佛光山全球别分院的香积厨一天24小时供应饭菜,就是缘起于那个念头。
  随后大醒法师在新竹青草湖创办“台湾佛教讲习会”,他受聘担任教务主任。同时替当地派出所为民众代办了国语补习班,每天听课的人数有增无减,居然将讲习会的一间大教室挤得水泄不通。
弘法条件难上难
  台湾的佛教是在明朝末年,荷兰人统治时期,由闽粤移民传入。到了郑成功经营台湾时,渐受重视。由于郑成功的儿子郑经虔信佛教,曾经兴建弥陀寺,其母又建开元寺,并延请僧侣主持。
  到了清朝,来自闽粤的僧侣日渐增多,佛寺也陆续兴建起来,例如竹溪寺、法华寺、超峰寺、凌云寺、灵泉寺,都是百年以上的古刹。
  日据时代,台湾佛教受到日本佛教的影响,许多出家人有样学样,娶妻吃荤,在寺内着袈裟,出外则西装革履,以致僧俗混淆。当年台湾出家人的教育水准普遍不高,一般只会超度诵经,几乎谈不上弘法布教。佛教停留在“葬仪的宗教”,对社会、对群众生活起不了作用。一般人对佛教缺乏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学佛的犹如凤毛麟角。
  更不利的是,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在战后借由美国对台湾的强大干预,又挟雄厚财力,把触角伸入大城小乡。早年蒋介石夫妇笃信基督教,不少政商界达官贵人跟进,社会大众以信仰基督教为尚,而贬佛教为市井流俗。
  由于佛教势弱,清静庄严的寺庙庵堂常为军队、机关占驻。台北善导寺大部分房产给市政府兵役科当作办公室;圆山临济寺连大雄宝殿都做了中山堂。当几个回教国家国王要来台访问时,国民党政府为了争取回教国家的友谊,甚至有人建议把百年香火的台北西宁南路东本愿寺改为回教之寺。几经立法院反对,才保住东本愿寺,改由政府拨出巨款,在新生南路盖了一座颇具规模的清真寺。
机智因应大环境
  另外,由于政治军事上仍风声鹤唳,不但有省籍疑忌,也有保安工作上的反应过当,连出家人都不免遭池鱼之殃。从大陆来的僧侣三天两头被盘查询问,行动备受限制。无奈之下,许多同道另谋出路,一些佛教徒为了就业方便及身家安全,也纷纷转信他教。据大师回忆,他一生中坐过三次牢,前两次是任白塔国小校长时,到了台湾也坐过一次。由于谣传有大陆僧侣被密遣来台从事渗透颠覆工作,他与慈航法师等数十名外省籍出家人一起被捕入狱。前后关了23天,还受到捆绑扣押、呼来唤去的待遇。所幸由孙立人将军夫人孙张清扬居士担保,吴经熊居士等人奔走,才被营救出狱。
  后来警备总部又连续接到黑函投诉,检举他白天收听大陆广播,晚上穿着便服外出,张贴亲共标语,散发传单。甚至后来到了高雄,也被人密告他在佛光山窝藏长枪。
  其实他那时贫无立锥之地,不要说买不起收音机和枪械,就是油印传单的纸钱也拿不出来。尽管如此,仍日夜受到跟监。若干年后,跟监的人反而受到感化,皈依为佛弟子。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虽然境遇艰逆,大师不愧是出身丛林名刹,受过正统佛学教育的濡染,一股“佛教靠我”的愿心沛然莫之能御,在青年一代外省僧人中逐渐脱颖而出。
  站稳每一个脚步,珍惜每一份因缘,他跨入台湾社会及信徒群中,了解这块土地、这些人,也默默在心中勾勒未来远景。
第六章 宜兰,根本源头(1)
  一位外来和尚与这个纯朴的山城紧密结合为一体,情感深厚。
  “每次来,没有人接;每次走,不必相送,这就是家的感觉。”
  纵然云游四海,他的心永远在宜兰。
  “在我弘法的历程中,宜兰是一个很重要的据点,可以说没有宜兰的雷音寺,就没有佛光山;没有佛光山,就没有遍布海内外200个道场,更没有百万以上信徒,而且佛光山最早的弟子几乎都是宜兰人。宜兰是‘人间佛教’的发源地。”抚今追昔,星云大师恳切确立了宜兰为佛光山根本源头的地位。
  的确,“宜兰经验”十分关键,既是大师推行佛教现代化的实验室,也是培养优异人才的温床。佛光事业遍及世界五大洲,起始点就是台湾东北角落、静谧的兰阳平原。
  不离不弃宜兰情
  半个多世纪前,在佛?土壤极其贫瘠的台湾,想要弘法度众,宣扬佛陀的教化,除了机缘、勇气,更要有智慧和毅力。
  机缘出现在1952年,来自宜兰的李决和、张辉水、林松年、林长青、马腾等居士参加台北的佛教活动,面邀大师到宜兰弘法。
  这几位居士其实已北上多次,希望能请一位法师去家乡驻锡讲经。但地处偏远的宜兰,对外交通只有两种方法:经由九弯十八拐、险象环生的公路或是搭旅途漫长的煤炭火车。通过20多个山洞,乘客总被熏得像“包青天”,脸上、身上、鼻孔里都是黑乎乎的煤灰。加上宜兰经济条件较差,生活艰苦,没有一个法师愿意坚持下来。
  倾听了他们的心声,善良又热诚的大师乃在次年春天第一次来到宜兰,持续20天宣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经地点为雷音寺。接着又往返几次,信徒反应良好,他决定留下来。自那之后,再也没有说过一个“走”字。
  讲到勇气,他的勇气来自于对弘法的热切,以及随遇而安的性格。
  大师与宜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这样的:当天早晨从台北出发,到雷音寺已是午后,一踏入简陋寺门,只见大殿被三家军眷鹊巢鸠占,空有佛堂却没有拜垫,想必是被拿去权充枕头了。这三家人的衣物鞋袜狼藉四散,殿外还有一只炭炉余烟缭绕。角落里一位?尼师(住持妙专法师),正为人诵经消灾。
  他沉住气,静静等候,好一会儿尼师诵经完毕出来问:“你是来讲经的法师吗?”“是!”他回答,语音未歇,尼师又飘然离开,过了半小时才有人端出半杯冷茶给他。
  初踏进雷音寺,观察敏锐的大师立刻明白为什么其他法师都待不下去了。
  当时吃饭用的汤匙是用铝皮做的,几乎没有重量,常常一阵风吹来,就要起身跑去追汤匙。甚至连“方便”都很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早课念诵全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