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密宗佛教都有什么佛哪些佛

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您目前的位置:>&&&&&&
西藏佛教协会:广大僧尼做“五好”佛子
日 14:43:00
佛教在Q西藏 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近日面向西藏全区广大僧尼发出倡议:继承发扬藏传佛教优良传统,争做爱国爱教、遵规守法、促进和谐、造诣精深、护国利民的「五好」佛子。
倡议指出,广大僧尼要以十世班禅大师和帕巴拉?格列朗杰等藏传佛教界爱国爱教人士为表率、为榜样,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优良传统,自觉与分裂势力划清界限,努力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中作贡献。
第七世热振活佛对此表示,僧尼应该将爱国爱教记在心上,潜心修习、努力弘扬佛法,引导信众向善,为藏传佛教传承、西藏安定团结以及国家繁荣发展尽一份力量。
在争做遵规守法的好僧尼方面,倡议指出,广大僧尼要秉持佛祖教诲、履行公民义务,把遵规守法作为修行的保障,严守寺规戒律,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做到心、口、意三业善行,造福众生、利乐有情;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依法开展正常宗教活动。
「作为藏传佛教僧人,只有遵纪守法、严守戒律,日常学经修行和宗教佛事活动才能更好地进行。」西藏赞丹寺僧人曲印囊丹说,「宗教信仰自由是有界限的,不代表什么都可以做,僧人应该深入学习领会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宗教政策。」
同时,倡议指出,广大僧尼应大力弘扬藏传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基本教义,秉承身心和谐、人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基本佛旨,止人为恶、与人为善、引人向善,争做促进和谐的好僧尼;要坚持以信为本、以戒为师,潜心修行、精进学识,修身立德、提高境界,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丰富宗教知识、提高文化水平,争做造诣精深的好僧尼。
大昭寺僧人尼玛次仁出家二十多年来潜心佛法并着有多部介绍藏传佛教文化的书籍。他表示,藏传佛教博大精深,争做造诣精深的好僧尼,需要内外兼修,将佛法融入于世间,努力像宗喀巴大师一样贯通佛法;同时在引导藏传佛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中作贡献。
欢迎投稿:
(国内) &(国际) &&&&
QQ:& &&电话:010-05&&&&&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信箱:(国内)&&(国际)&& QQ:
传真:010-13 &&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
吉祥宝塔迎请: &&010-26&&010-
&&&联系人:子桑&&&联系电话: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公寓9B-11C&&邮编:100011&&
&&义工报名&&QQ:&&QQ群:&& &&技术支持:010-23
Copyright & 佛教在线版权文章不存在_百度首页西藏、藏传佛教的真实与传说
&&&&&&字号
关于藏传佛教的起源与历史、它与汉地与印度之间的关系,西方“西藏热”是如何兴起、其本质又是什么,如何看待国内现在的“西藏热”等等,沈教授为我们做了一个细致深入而又视野宽阔的解答。
转经,西藏的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34期
1984年,在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沈卫荣开始随中央民族学院王尧教授学习藏语,从此进入藏学研究领域。1990年,他赴德国波恩大学主攻跨文化宗教和宗教史研究。在对藏学近30年的研究中,著述颇丰。关于藏传佛教的起源与历史、它与汉地与印度之间的关系,西方“西藏热”是如何兴起、其本质又是什么,如何看待国内现在的“西藏热”等等,沈教授为我们做了一个细致深入而又视野宽阔的解答。
苯教、佛教与教派
三联生活周刊:在佛教传入西藏前,西藏本地的原始宗教是苯教。苯教与藏传佛教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沈卫荣:长期以来有学者认为,所谓苯教实际上就是佛教,它本来就是从西域――大食,藏文叫Staggzig――传过来的。它比后来认为正宗的佛教更早传到了西藏,被称为Bonpo,翻译成“苯教”,实际上它也可能就是佛教。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开始兴起,苯教就被当成了佛教的一个对立面,有很多冲突。苯教究竟是佛教,还是土著宗教,现在还很难说。大部分人,特别是苯教徒,认为苯教跟佛教是不一样的,它们是另一个传统。但到现在为止,苯教所遗留下来的东西大多跟佛教是一样的,所以也很难说是另一个宗教。但西藏的历史书上都这么说:佛教兴起跟苯教产生冲突,所以吐蕃赞普们,喜欢佛教的就拼命发展佛教,苯教徒出来作怪,引起冲突,甚至最后导致了“朗达玛灭佛”。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是否真正发生过“朗达玛灭佛”?
沈卫荣:灭佛运动也不能确认是否真正存在过。因为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些史书都是很后来的人写的,以前如何真的不知道。我们在敦煌的古藏文献里没看到文书说有灭佛这样的事情。从现在的研究看,灭佛至少没有像我们焚书坑儒,把东西都烧掉,藏传佛教前弘期,也就是灭佛以前的佛教文献都留下来了,在藏文的《大藏经》中还都保留着。所以说灭佛运动时,寺院被拆了,佛经都烧了,喇嘛都还俗了,看来很靠不住。
后来又说“朗达玛灭佛”以后,有100多年是西藏历史上的黑暗期,佛教都没有了,但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样子的。那段时间是藏传佛教后期传统形成非常重要的时期。藏传佛教后来都变成密教了,而密教都是从这时候传过来,整个密教的传统都是在那时候形成的。有个美国学者甚至别出心裁地把这段时间称为西藏文化的“文艺复兴”时期,而根本不是什么“黑暗期”。但这个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三联生活周刊:苯教现在西藏还是很流行吗?
沈卫荣:苯教现在不特别在西藏本土流行,因为西藏也是分区的,卫藏,东边原来分两个区,一个安多,一个康区――安多现在是青海和甘肃,康区现在是四川和云南。苯教现在比较多的是在青海和甘肃,四川和云南也有,西藏本地反而很少。
三联生活周刊:藏传佛教内部还有很多教派,不同教派间主要是以地域来划分,还是其他因素?
沈卫荣:最初,印度传过来的这些教法,有一派一派的传承,比如萨迦派的就信“道果”的修法,噶举派信“大手印”的修法,宁玛派信“大圆满”的修法……有大概七八个这样的传承。原来只有不同的传轨之间的分别,而没有明确的这些派别之间的分离,不是说噶举派跟萨迦派一定没有关系,萨迦派就一定跟噶当派――后来变成格鲁派的有差别,它原来只有不同的教法传承的差别,后来才慢慢形成这种所谓的派别的。
实际上粗分就是两大派:旧派和新派。旧派就是宁玛派,也就是红教;新派分了很多派。实际上不管旧派、新派都是密宗,旧派就是旧译密咒,就是早期翻译的密教文献,而宁玛本身就是古老的意思。宁玛派从其文献翻译的时间可以说是最早成立,它们是在朗达玛以前就翻译密教的经典。但它也可以说是最晚成立,因为,它真正成为一个教派,有自己的寺院是很晚的,17世纪的事情。
新派就是新译密咒,新派就是新翻译的密咒,普通认为是从后弘期大译师仁钦桑波才开始的,其下有萨迦派、噶举派,也就是俗称的花教、白教。白教里面还有很多派,噶举派里面曾经有八个支派,例如噶玛派,而后者又有黑帽和红帽两个大支。最后到了明代初年的宗喀巴时代,他又创立了格鲁派,就是黄帽、黄教。格鲁派最终形成是15世纪早期,是比较晚的,但它也是新译密咒的一部分,属于新派。
新派里面又分很多派,有些教派,比如香巴嘎举、直贡噶举、达隆嘎举等,后来均慢慢不传、消失了。噶举派目前最有影响的是噶玛噶举,最流行的就是大宝法王他们这一支。实际上这也跟当年的政治有关系,藏传佛教的每一派后来都受到当地的一些贵族支持,像萨迦派就跟地域和当地的土著贵族有关。萨迦是个地方,现在是在日喀则往西,本来那个地方就叫萨迦,萨迦的领主把宗教和政治统一起来,一个家族把政治和宗教都管起来。而格鲁派的宗喀巴来自青海,他依靠一些地方贵族背后的支持,才在西藏建立起新的教派,他是依教法而立的。噶举派很多也是这个样子,也有贵族支持。所以现在分裂成很多的派别,表面看来修法不一样,传承不一样,但其修持的内容实际上大同小异,都是修密教的。
宗教与政治
三联生活周刊:从历史上看,藏传佛教不同教派之间的冲突是否激烈?
沈卫荣:他们经常有冲突,实际上有时候也很暴力。1996年在波恩开过一个讨论西藏神话的会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大意是说,现在大家把西藏神话化了,认为西藏佛教徒从来就是非暴力的,一直爱护环境,互相之间友好相处,实际上也不尽然。有人提到西藏的中部藏区,也就是卫藏地区,很早就没有很多木头了,所以当时有些派别之间冲突的起因就是为了争抢木头。怎么抢呢?我打败你,把你的寺院拆了,木头拿来建我的寺院。还有,格鲁派长期以来受噶玛噶举派的压制,差不多两个世纪一直受压,后来格鲁派联合了蒙古人固始汗的势力,曾经很残酷地镇压过噶玛噶举派。
后来因为格鲁派影响太大了,不管是政治还是宗教,它的影响实在太大,引起了其他教派的不满。到了18世纪,西藏曾经出现过一个“宗教圆融运动”,又叫“利美运动”、“不分派运动”,这个不分派运动实际上是其他各个小教派联合起来反对格鲁派一家独尊,所以,西藏各宗教派别之间的冲突是一直有的。从这个角度,说达赖喇嘛从来就是西藏的宗教和政治领袖是不对的。实际上西藏各个教派都有自己的宗教领袖,宁玛派绝对不会认为达赖喇嘛是他们的宗教领袖,噶举派也不会认为他是宗教领袖。达赖喇嘛不能代表全西藏,因为西藏有很多不一样的教派。
三联生活周刊:所以,宗教的发展其实一直与政治密切相关?
沈卫荣:五世达赖以前,达赖喇嘛并没有任何足以号令全藏政治影响力。后来五世达赖到清朝朝贡,和中央建立了关系,又得到蒙古固始汗的支持,才慢慢兴起,开始有政治影响。在这以前,格鲁派一直是被噶玛噶举派欺负的。五世达赖喇嘛后,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进一步加紧,六世达赖喇嘛实际上是被清朝皇帝废掉的,害死的。
五世达赖以后,宗教领袖很多是中央政府直接扶植起来的。中央政府支持西藏的某一派是有历史的,最早萨迦派是跟元朝,明朝是噶玛噶举派。到明朝后期,中央政府对西藏影响比较小,三世达赖喇嘛曾经尝试通过蒙古王子俺答汗推介而寻求明朝中央政府的支持,但被当时的宰相张居正拒绝了。后来五世达赖喇嘛可以说是自己找上门的,他直接和清政府建立了联系。五世达赖喇嘛使得西藏有了一个有效的地方政府机构,而清中央政府对西藏有主导权。
宗教的发展没那么纯粹,宗教里面的斗争都很残酷。内部要靠外部支持,外部也要靠内部来实现对西藏的统治。格鲁派的宗喀巴属于宗教改革派,在宗教上影响力一直很大。达赖喇嘛能做成这么大的一番事业,当然跟他的宗教影响有关系,我们不能说达赖喇嘛完全是清朝皇帝扶植上去的,实际上他们双方是互相借势的。
三联生活周刊: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最近几年非常“红”,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他是什么样子?
沈卫荣:他是个很可怜的人,20多岁就死了。他是康熙皇帝、蒙古的拉藏汗和五世达赖的亲信桑结嘉措之间相互斗争的牺牲品。仓央嘉措是桑结嘉措立的,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桑结嘉措15年秘不发丧,康熙皇帝偶然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为了惩罚桑结嘉措,认为他立的达赖喇嘛不能作数,所以要求把仓央嘉措押解到北京。在押解途中,路过青海他就死了,实际上应该是被害。后来有传说说他失踪了,或是出家了,但那也都是出于一些不愿意他这么死去的主观愿望胡编的,有人说他辗转到了内蒙古阿拉善,建立了南寺,又变成活佛,流传了下来。实际上,历史上的达赖喇嘛没几个活到成年的,所以他们转世的频率特别快。从五世开始到后来,只有十三世是真正掌握了政治权力的,这已经是到了民国时期了。
三联生活周刊:你怎么看待仓央嘉措情歌的流行?
沈卫荣:这多半是目前汉人,特别是有“小资”情调的人想象出来的,多半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了所谓的仓央嘉措情歌中去了。目前流行的一些六世达赖情歌无疑是伪造的。我仔细地读过他的原作,好像一共是63首,从文字到内容都很简单,最初是于道泉先生翻译的。事实上,这些被称为情歌的东西是不是六世达赖喇嘛本人的作品也很难说,在我看来,这些诗歌很有可能是民间流行的一些歌谣,它们不像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写出来的。一般藏传佛教上师们的作品都涉及佛教义理,文字都极其典雅,而仓央嘉措的情诗都特别平直,就是民间那种直抒胸臆的风格,甚至很难把它们称为情诗、情歌什么的。我是读古藏文的,但在仓央嘉措的作品中并没有读出目前大家争相传颂的这些东西。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打着仓央嘉措的名义推销那些富有“小资”色彩的东西?这个现象值得研究。实际上是把我们的梦想,把人类对爱情的追求,把我们对失落了的过去的怀恋,全部都寄托到了六世达赖喇嘛身上。目前大家对六世达赖及其情歌的热爱真的是非常现象级的,非常有意思。
&&相关新闻
(责编:张淑燕、周斌)西藏,离佛性最近的地方西藏,那个令我魂牵绕的地方,不仅是因为我在那里苦心经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情,也不仅是因为我在那里渡过了最的七年时光,甚或也不仅是因为那些猎猎飘扬的经幡、神秘的天葬、高入云天的峰、悠悠转动的经筒、亘古的苍凉以及等身拜信徒扑倒尘土的高贵的虔诚。好像因为所有的这一切,又好像什么也不因为,只是为了一种,就像恋人的思念,就像的思念,没有任何理由,它是你轮回中的一次注定。
你可以想起西藏的山,那些真正的石头的山,以一种原始的张力,带着的厚度,就这样裸露在瓦蓝瓦蓝的背景下,历经千年万年依然雄风不倒。你可以想起在山上放牧的群群洁白的羊群,它们在云朵之上,好像来自遥远的,当然还有那飞得比天堂还高的雄鹰,那是才能达到的高度。
你还可以想起拉萨河边那些高原化了的白扬,遒劲坚挺的枝杆直刺蓝天,金黄的叶片婆娑出一派异域风情,那是拉萨最季节,河水清澈,天空高远,人民安居乐业,洋溢着米勒油画中那种恬淡朦胧的风情,这是一个适合初恋的季节。
当然,你还可以想起很多很多,比如纤尘不染的羊卓雍措,一望无际的藏北高原,历史深处的象雄古国。但西藏给人留下的远不止这些。正如宁肯在其《天.藏》一书中所说:“西藏本来是不适合言说的,西藏给人的感觉更多时候像音乐一样,是抽象、诉诸感觉的、非叙事的。”已经有太多的人说过或写过西藏,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说过或写过西藏的人又太少太少。西藏是一部天书,每个人都只能管窥其一斑,西藏太过神秘,神秘得如同终年云遮雾绕的雪峰;西藏又太过深邃,深邃得有如渺远的太空。
但要说到西藏,有一点是无法忽略的,也是不可能忽略的,那就是无所不在的佛教。可以这样说,在西藏,只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决没有佛教影响不到的地方。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西藏人都信佛,但至少我遇到的那些西藏人没有一个不信佛。
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万八千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 ,也就是 &雍仲苯波佛法”(简称&苯教&)。而据考古学家们的探索发现,藏民族在青藏高原的发祥距今已经有年至年的历史。可以这样说,藏民族从一诞生起就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吐蕃,大量吸纳了苯波佛教的内容,并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遂演变为如今的藏传佛教。( 网:www.sanwen.net )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明,佛教在西藏的真实远比这复杂有趣得多,似乎不是佛教选择了西藏,而是西藏天生就是佛教在人间的后花园,因为那里有世界上最艰苦的环境,有着在这环境下渴望脱离苦难的灵魂,更因为那里有着举世无双的高度,那是一种灵魂的高度,是佛性所能到达的高度。
我不说是佛能到达的高度,而说是佛性所能到达的高度,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不信佛,不认为有实在的观音或如来会来拯救你脱离苦海,拯救的人只能是你,不论是物质上的拯救还是精神上的拯救都只能靠自己,每个人都可能是他自己的如来或他自己的魔鬼。但我有佛性,那是一剂自我升华与自我救赎的灵丹妙药。任何人都可以怀疑佛的存在,但绝不可以怀疑每个人都有佛性的存在,佛性并不是不见首也不见尾的佛的专利。就连中国古人也说:人,性本善。善就是一种佛性。
实际上,西藏本身就是一个蕴含佛性的地方。
在西藏的任何一处寺庙,任何一处神山圣湖,甚或是任何一处通往传说中圣迹的道路之上,你随时都会邂逅那些衣衫褴褛、灰尘满面的叩长头的信徒。他们有的甚至不远千里万里之遥,离家别业,风餐露宿,仅靠随身携带的一点简单的糌粑或干粮,三步一叩,朝着心中的圣地匍匐前行,一年,两年,甚至一生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涅槃。试问在当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有谁会为了一种精神的向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奢望而抛家别业到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比如拉萨,绕着八廓街、布达拉宫重重地匍匐下他们虔诚的身躯?更何况一生要叩十万个长头,这是一种怎样的和需要多大的毅力,但没有谁会为此心生怨言,这是他们自己终生不弃的选择。
我想,他们的终极目的并不只是想亲眼看看高高在上的佛像,也不仅是要完成他们一生中的一种宿命,或是摆脱轮回的无常。我想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渴望,渴望能够离佛性与有着更近的距离,渴望一种纯粹,一种简单,一种超出世间的,那是物质所无法的一种快乐,那只能是精神上的快乐。
在西藏,每当看到那些耸立的岩山,你的无不会受到一次次的震动,就是那样贫瘠的山,就那样耸立了几千几万年,简单朴素得一无所有,但却哺育出了象雄鹰一样高尚的灵魂,他们以最微薄的物欲,最简单的生存,为红尘迷离的人类勾勒出了难以企及的灵魂高度。
面对西藏,你不会觉得你的名利、财富,甚至你的生命会比那些最微小的石头还会久远和高尚。甚至那些随处可见的玛尼堆以及随风哗哗作响的经幡,都会让你心生敬意,仿佛那就是你的前世今生,引领着你一步一叩,走向你心灵的圣殿,你心中充满,充满解脱。
在西藏,就算是动物也具有一种佛性的自足。你看那在雪线以上的牦牛,在满是砾石的山坡上悠然地觅食,蓝天,白云,高耸的一望无际的光秃秃的大山,牦牛像飘在山间的精灵,时隐时现。大自然给他们的馈赠自是相当的微薄,但他们总是年复一年地奔向那云雾深处的家园,诗意地放牧在蓝天与白云之间,一边反刍,一边睥睨山下喧嚣的红尘,恍若一得道高僧。
佛性就是慈悲、爱心、利众、寡欲。布施是佛性的具体体现。在西藏人人都是救苦救难的天尊,为他人布施是一种德行。藏民不但一生向寺院布施,但凡遇到处于困难与绝境的人,他们从未忘记布施。就连他们的身体也会成为一种布施,在生命终结的时候,向人类作最后一次布施,彻底地解脱形体的束缚,只留下灵魂与他们一起飞升。
流连在西藏的山山水水,漫步在拉萨的大街小巷,你所见到的每处土地无不保留其最原始的风貌,在时间的洪荒中悠然漫步。在八廓街看到的那些一手摇经筒,一手捻着佛珠的藏民,他们仿佛从远古走来,时间停留在他们的手中,他们悠然漫步在拉萨古老的街头,脸上洋溢着安祥与恬淡。他们是人类最后的风景,也许将最终成为绝响,但也许会引领人类洗心革面,摆脱成见与物欲,获得一次佛性的升华。一切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首发散文网: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06-0604-3004-2204-1804-1504-1304-1004-0704-0604-04&推荐阅读并说 喜欢。&推荐阅读并说 很美很有禅行&推荐阅读并说 心中勾勒所经历的西藏佛性之路,满满情怀,值得称赞。&推荐阅读并说 精彩推荐 希望空间一踩:很不错呢:西藏,一个让我向往的地方。欣赏朋友佳作!:感受一次灵魂的洗礼!顶礼!:西藏,神秘的地方。向往。回访,欣赏,问候!:圣洁的雪域,美丽的西藏!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
sanwen.net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宗佛教都有什么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