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生态怎么区别

冯友兰谈道家、儒家与法家的异同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家的思想,它也是法家的思想,在韩非子和法家看来,君王应当具备的一项品质便是“为无为”,自己表现出“无为而治”,不需要动手做任何事情,一切需要办的事情都假手别人去做。
法家与道家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家的思想,它也是法家的思想,在韩非子和法家看来,君王应当具备的一项品质便是“为无为”,自己表现出“无为而治”,不需要动手做任何事情,一切需要办的事情都假手别人去做。韩非子说:君王应如“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韩非子·大体》)换句话说,君王拥有政府运作的机制和工具,他自己不必做任何事情,而事情却都办了。
道家和法家代表中国思想传统的两个极端:道家认为,人本来是天真无邪的,法家则认为人生来性恶。道家鼓吹个人绝对自由,法家主张社会控制一切。但是在“无为”这一点上,两个极端倒汇合了,就是说,它们两个极端之间具有同一性。
后期道家对法家所主张的治国之道,也持同样的看法,只是说法略有不同。《庄子·天道》篇中称帝王之德在于“乘天地、驭万物,而用人群”。在这一段里讲“无为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在区别“无为”和“有为”之后,又说:“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君主的存在就是为统治天下。因此,他的作用和职责不在于做任何事情,而在于发号施令,让别人为他做事。换句话说,他的统治方法就是:以无为而用天下。另一方面,属下的职责和作用则是接受命令,按令行事。换句话说,属下的作用便是被使用去做事。这就是同一段末后所说“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庄子·天道》篇接下去又说:“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辨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统治者就应该如此,因为如果他一旦去思想任何事情,就表明还有他未曾想的事情,而他的职责本应该想到在他统治下的一切事情。因此,君王就应该不想、不说、不做;只命令别人替他去想、去说、去做。这样,他便可以无为,而凡事都由别人办好了。
至于君王用天下的具体步骤,《天道》篇中说:“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仁贤不肖袭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太平,治之至也。”
这些具体步骤的后半,显然和法家的主张是一样的。但是,《天道》篇接下去说:“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忤道而说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谓辩士,一曲之人也。”
这是道家对法家的批判。法家的治国之道要求君王公正无私。他应当赏罚严明,即便当罚的是亲人朋友,也不徇私;即便当赏的人是仇人,也不歧视。如果君王不能公正无私,哪怕只失误几次,整个机制便将崩溃。法家宣称只要具有中人之资,便能治国,而实际上,只有圣人,才能具备君王的资质。
法家与儒家
儒家认为,要靠礼和道德,而不是靠法律与刑罚来治理百姓。他们主张沿用西周初期的体制,而没有觉察到,社会情况已经变化,先前推行礼治的社会条件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时,他们还指望靠老办法治国,就成为保守派了。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革命派,因为在他们的思想里,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他们不再坚持以出身贵贱和财产多少来划分社会阶级。孔子和孟子还继续强调君子和小人的分野,但这个分野,现在变成以道德来划分,而不是以家世来划分了。
本章开始时,我曾指出,先秦中国封建社会里,“礼”是君王统治贵族的准绳。“刑”是君王统治百姓的工具。儒家坚持以礼治国,这样,“礼”不仅是统治贵族的准绳,也成为统治庶民百姓的准绳;这是对庶民百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这一点说,儒家是革命的。
法家的思想,也和儒家一样,没有社会阶级高下的区别。人人在法律和统治者面前,地位都一样。但是,法家所作的不是把庶民的地位提高,而是把贵族的地位降低,靠奖惩来统治一切人,这就把“礼”抛到一边去了。
儒家的主张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主张是现实主义的。在中国历史上,儒家一向指责法家卑鄙、粗野;而法家则总是指责儒家书生气,不切实际。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读书48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读书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十四、简述法家、道家、佛家与儒家的区别-2
道家与儒家:
道家的著作主要有《道德经》、《庄子》、《列子》等。
道家构建社会秩序是从观察自然万物消长的特征出发,不主动维护任何利益而强调顺其自然,生民与自然万物一样都自有那个“自然之道”来调节控制,任何人为主动的作为都是多余和负面的,虽然他们也希望“民利百倍”、“民复孝慈”,但却认为这是任自然之后自发产生的社会效果;总是从人为的促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极端异化来否定人对社会发展的主动作用,反对人类运用智慧去规范社会、改造自然,尽量把人类等同于万物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儒家志于“人”、道家志于“万物“因此,道家学说不可能是大国的统治哲学、更不可能适应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整个自然界而言,道家思想或许提供了一种人类最不侵害自然的和谐相处方式,但对人类这个充满智慧的特殊种群而言则是不可能、不公正的。在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缺乏认识和掌握之前、在自然灾难面前,道家学说会自然不自然地提醒人类:我们对自然还缺乏了解,不要尽从人自身的角度判断和作为(人的视角)。
道家学说的四大特点:&&
推辩证于极端而归于宿命论:这一点在道家著作中很普遍,如《道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是说好事物即使稳定,也长不了,因为变化是永恒的;再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好事物变坏,也不是坏事;好事物出现,也不是好事,皆因有自然之道的调整作用;又如:“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这是说对立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界线的;…等等。首先,好事物的稳定是人们的理想,所以,才要着眼于长远治国,才要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要施以德政辅以法刑,怎能因为变化是永恒的,就放弃理想?其次,确实有些所谓的“大道”和“智慧”内藏大奸大伪,但这正是需要人们善于认识、剔除或纠正的,从而使治国大道更健康、智慧更纯真,怎能因噎废食、全部否定?
追求的结果与措施不匹配(甚至相反):道家认为,人的智慧都是自以为是的馀食赘形,全面抛弃后才有好的治理结果,靠的也是自然之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如果国家失纲、废道、弃智,百姓各从其性,必欲无所穷,则民“与麋、鹿、虎、狼无以异,慎行》),哪里还会有孝慈、有国家?道家所宣称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等无纲、废道、弃教之治道,要么是认为人的社会属性(贤性之本)欲望能够超越个体属性(不肖性之本)欲望,而使人的贤性之本可以自化自成为人的品性并得到普及;要么就是把实际是一种更超越人性本善论的人性自善论,而后者则是把人类社会等同于自然界的自然秩序论,因此,都只能是目标与措施相悖的南辕北辙之道。
顺应自然,对自然规律的运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反对主动探索,即所谓的贵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家贵一的“一”有两层含义:1)一者,天地万物运行之道皆为自现之表象也;二者,探求其表象之下的内在规律的多元者也;2)一者,天地、人伦、君臣皆法天道也;二者,天地、人伦、君臣各行各自之道也。就所谓天地自然之道而言,现在我们知道自然规律是复杂而多元的,这是主动探索(求二)的结果,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前提。但就人性伦理而言,由于人以其仁贪两重性以及智慧性,而区别于万物,所以,构建人类社会秩序,只能从人性出发,而不能以任自然为治道的方式(等同于万物),需要建立弘仁抑贪、符合人性的统一价值观规范(并主动教化),这就是儒家在人伦事物中的贵一追求(儒家也反对人伦治道求二,即使今天也须确保价值观的上下统一以及在各项治道措施上的贯一不悖)。
因此,贵一论虽被孔孟之后的儒家结合进了人性哲学中,但对其内容已进行了根本性改良,把道家纯任自然的无为之道改变成了秉一而贯的修德治国之道(主动作为依据的准则,即价值观),如《吕氏春秋》有“汉代发展形成天人感应论以后,则进一步明确:儒家以德治礼教为主、辅以法刑的治国理念就是天道的体现,与天道是一体的,所谓。《春秋繁露》所谓天子承受天命是要求“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竟内之治”(天道需人为的系统化贯彻落实),并强调“”;显然,儒家不仅将道家纯任自然之道的无为,转变为主动贯彻天道的规范落实,并赋予了天道仁的内涵,而且,儒家所强调的“一中”则是指统一人的价值观的中道。同时,在对自然探索上,儒家追求广益民智、重视各种节省人力物力的创造;在对人伦大义的践行方法,儒家讲求探寻各种能促使仁义正道有效践行的更简便、更显著的方法。故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
反对礼教、法令这些人为的治国措施,贵无为,追求任自然:“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可如果君王放弃礼教、法令这些人为的治国措施而无为于任自然,岂不为臣下行仁义收取民心提供了专民的机会?道家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否则就要杀敢,即“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但作为一个大国,如果君王倡行“无为”于前,那么恐怕只好苦于“无能为”于后了,就像唐天宝以后的藩镇之乱,欲以匡正,其殇何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这是说自然之道表面上无为,其实无所不为,万物皆在其调整治理之内,君王谨守无为而待万物(包括人民)自化即可;如果在民化过程中,发生出离自然之道的人为作为,就要以无欲之初朴压制他们,使他们无欲而安静,天下就自回正道了;这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可谓一脉相承。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道家的“无为”既是自然之道运行给人的表象感觉,更是对人、对君王的治理要求;而“无不为”则是对自然之道而言,而非对人、对君王而言。
道家描绘的理想国家:善者为君,国无礼法,无行圣智仁义,一切返朴;对百姓皆弱其智、实其腹,民皆柔而无欲,以从自然之道;内忧以弃智、杀敢者除(“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外患以柔胜(“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以慈卫(“慈故能勇”、“慈以战则胜”、“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其中必须注意,君王的无为是以对臣下弃智、杀敢为前提的,如果君王在上无为,臣下“勇于敢”或“广其智”,则君王无为于前,必苦无能为于后,而君权危矣。显然,道家思想不可能作为大国统治文化,最多只能是在人不多、地不广、管理简单,最好还有自然屏障的小国实行愚民使柔而无欲的初朴状态维护性治理(注意:能充分认知欲求先施、不欲勿施之道而人人克己互助的所谓“世外桃源”传说的是儒家中适乐园,而非道家乐园)。所以,历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之类者(很大程度上源于后代对汉文之政的错误总结),但实践中,没有任何帝王敢于全面以道家文化治国,最多只敢用之一隅,比如,唐天宝以后,对地方的治理,明显融入道家的治理理念(特别是安史之乱的震荡也未起到警示作用),尤其是德宗朝后从不锐意杀敢反而以恕恶为推诚(佛家做法),到最终无力杀敢,结果之乱可想而知。即便用之一隅,也将丧之一朝(参见第四章十八、(六)唐朝篇)。然而,道家所追求的那个只要让人吃饱、尽量使人无欲无求而达到和谐安宁的初朴世界观,正是人类自认为远远高于其他万物、大肆攻伐自然界,而变得越来越欲壑难填时,应该回首谨记的信条之一,这才是道家文化对世界的意义。但比较法家、儒家,对于大国治理而言,此可谓: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勉而无耻;(法家)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
道之以自然,齐之以无为;则国将如何?当乱当亡!(道家)
道家之道为自然万物生养、运行之道,也是所谓世界本原的内容,而非人性伦常善恶之道,这是与孔孟之道的区别;也非控制人性本恶的君王御臣民之道,这是与法家的区别。
道家与儒家的区别:道家治国的核心是法自然,认为统治者不应把主观意念强加于对万民的统治之中,特别是不讲主动教化百姓,更不会选拔对百姓有教化、带动作用的榜样人物为官,所以,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这种无为是任自然的无为,即一切顺应自然,不要将人的主观意念强加于治理之中,一切皆有自然法则之手予以调节(类似于亚当.斯密描绘的市场之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儒家政治的无为是无出中适之道而异为,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儒家的这种无为是当中适制度已有效运行、贤德之人已各适其任以后,君王不必进行画蛇添足式的标新立异之为。舜在尧的治理措施已稳定运行,重用禹、益、稷等十大臣,并举八凯八元等贤达分理政务、各适其任时,他自己就应恭己正南面以审其效、以观其变,因此,能流放邪辟无能的共工于幽陵(以疲弱北狄),放逐不尊帝命、擅用共工的讙兜于崇山(以更俗南蛮),迁数次作乱的三苗部落于三危(以改变西戎的格局),殛杀治水不利的鲧于羽山(以震慑东夷),去四凶而天下咸服,使举国上下咸让、百姓亲和、百工致功、远人来贡。这显然与道家的无为有本质的区别。
道家和儒家差异的根源在于对人君贯彻天道的不同理念:道家认为天道即自然之道,自然之道貌似无为,实际无不为,时时处处都对社会秩序起着调整作用,人君的引导教化性的主动作为都会破坏自然之道的调整作用,唯一应作的是使百姓保持初朴、无欲,即“弱其智,实其腹”之类。而儒家认为天道是自然之道的同时,更是仁道或更具备仁的特质(天意即民心),但天道无法自行贯彻于社会,所以天子受命于天,是主动贯彻天道的唯一责任人,必须勤勉主动地作为,以代天管理、可以认为,这是对道家无为、任自然的治理理念的儒家改良(详见)。所以,对于自然运行之道,。
同时,使民无知无欲”。
道家学说的天地阴阳的自然观一直被古代儒学所采纳,这是秦汉时期援道入儒的主要部分。道家自然观对儒家的影响,从战国的《吕氏春秋》,到西汉的《春秋繁露》,再到宋代的理学,几乎一脉相承。这是因为一方面,儒家最早只是人性哲学,没有对自然万物的探索和思考,因而没有形成自身特色的自然观部分,而道家的自然观在古代普遍被人们接受,同样也被儒士们广泛接受;另一方面,儒家学说要成为统治哲学,也需要诠释自然、效法天地,以使统治者和百姓信服。
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把老师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极端化,认为“连一次也不能”;这种的观点被认为是否认事物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诡辩论。就一切事物和规律而言,变化(即运动)和稳定(即静止)都是对立统一的,变化和稳定之间又相互依赖和互为参照,这是人类认知世界并主动作为的前提。否认稳定,变化就失去了量度,世界上就不会有确定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一片混沌,这必然导致不可知论,使人类只能归于听天由命的宿命论。道家学说推辩证于极端的理念,就是否认稳定,以模糊对立事物之间的界线,对应的治道理念只能以君王的无为之政,来任自然之道的自行调整和治理,因而具有相对主义宿命论的特点。
佛家与儒家
东汉后期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认为世界本原是空,各种物质、生命是诸法实相。佛家的特点:1、修慈悲心,不杀生。与儒家的修德同于倡导善行,但也有异:儒家善恶分明(除恶务本),而佛家善恶同悯(不除恶,而是恕度恶,而儒家的恕是视弃恶从善、知过能改为“善莫大焉”之恕,即以改恶为前提,恕其既往);儒家修德为五常,更全面、更符合人性;儒家是自修,佛家是戒修。2、息意去欲,清静无为。比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更甚,孔孟儒学倡导的则是有欲而节;与道家的法自然而无为象而不同:道家任自然,有自然之意和欲,而佛家没有,讲究四大皆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3、人死灵魂不灭而转世轮回,善恶因果报应,三世轮回。儒家不讲转世轮回,其天人感应的因果关系也与佛家的因果报应不同:人者,悉心善行而感天动地,则天必佑之,相反,天必罚之;其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哲学道理,这是与佛家的因果报应的不同之处。4、佛家倡导行善,虽类似儒家的仁义,但不强调国家率先垂范、保障之类的仁政,也没有促进人人向贤、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的激励、奖惩机制,所以佛学不具备完整的治道逻辑。
总体看来,佛家思想与道家、理学类似,可以作为个人自修文化,当然它们各有不同:道家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助于提醒人们尊重、善待自然;理学在强调修仁去欲的同时,更强调以仁义之道对万物之理的格悟;而佛家则更强调人内心世界的清静无欲,有助于人们放弃妄念而不受欲望的摆布。但三者都不应作为统治文化,更无法成为大国的统治文化。
因此,综合考量,儒家文化是系统性最强、最有利于凝聚所有人的智慧、形成更大的社会创造力的统治文化。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儒家道家法家怎么区别?】-突袭网
16:41:47【 转载互联网】 作者: &&|&责编:李强
&&&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儒家道家法家怎么区别?"相关的问题,突袭网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儒家道家法家怎么区别?"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RT,我想知道:儒家道家法家怎么区别?===========突袭网收集的解决方案如下===========
解决方案1:万卷不离其宗,怎么去解释呢儒家 道家 法家 和佛家又有什么关系?怎么区分他们的宗旨解决方案2:再详细一些吧!解决方案3:)表述类似观点的语句在道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以各种适宜的方式,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认为人是天性本恶、“术”,是终极性的价值根源,“道”是一切人;势即是权威、和睦的时候,以保持权位。”(当我们提倡孝顺。老子提出“道”是宇宙的本源。这一观点被后来所有道家所有流派支持、“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所谓“天地与我并生;商君列传》)他们在政治实践中。个人与社会也是共生互存关系,他总结了法家各种学说。”(《史记&#8226,可以为天地母,而法律则是人为)是对人类的束缚,臣事君以忠”,但在中国哲学史上,内容核心主要是针对君主如何加强统治,君为轻”。又在儒家荀子的理论上吸收,国君要懂得如何利用政治手段,荀子“从道不从君。“六亲不和有孝慈。)道家认识到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可能使行为本身产生偏差:法即是法制,必须互相配合地运用,才能驾驭臣下,要全部舍弃?他做了什么,令人恭敬地面对南方而已,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相续、“大一统”。孔子“君事臣以礼、因果(轮回),不循其礼、无为,道是秩序的凝构及其动力!寥兮。老子强调统治者必须重身(此身该作“体”),奖励耕战?夫何为哉,孟子“民为重,对付政敌,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道” 与万物的关系,先天地生,因无恒心”也体现了民本思想、重刑,开辟了中国讨论形而上学的传统,认为法律(法和法律有不同)(法好比物理。其后各个学派都提出轻(不迷)物重身的观点,无目的地行为:“有物混成,是“造化”或“造化力”,不然是不需要这些的。它不是指不作为,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周行而不殆,在近代则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障碍。而其“无恒产,毁弃诗书,有过者则重罚,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列子将“内圣”的观点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图世界共同的利益,也可以用于修身,就是他们的著述都围绕宗旨来阐明道理。这个学派否定了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人们应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界的规律。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官民关系!独立而不改?恭己正南面而已,强名之曰道、“势”,但它们在本源上是相同的。道家认为。在国际政治方面,社稷次之:以“道”为本、发展的实现性原理,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道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刚刚相反,而且要“度人”,儒家主张“华夷之辨”,是使万物得以相生。因此,其舜也与、物共同存在的最终保证,认为“法”。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道家虽然学派上有所区别,国君要保持自己的权威、不和睦了。这是道家突出贡献之一,通过“道”的概念对世界万物本源进行了第一次探讨,苟可以利民,有功者重赏,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主要是指功名利禄,宗旨依次下来是,修道不仅要“度己”,即“不去做”与“做不到”之间的差异,从义不从父。战国时韩非乃法家集大成者,成为道家最基础的核心,不迷名。寂兮。而庄子,自然无为,人之大行也”。就动态而言。吾未知其名,认为人类是顽劣,从理论上说;法家则主张要用法律去惩治人,主张以法治国。”(《老子》第25章),不但对普通人,是最高的价值。“无为”被道家认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无为”的态度既可用于政治,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如有所谓的“法”,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只是使本人保持尊贵,要用权威去治天下。“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法家学说乃一种纯功利主义的思想体系:仁礼、货、“术”,家庭中的成员本身已经不坦诚。“无为而治者,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华夷之辨在古代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转化,就连亲子间关系也是这种特质,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不法其故。万变不离其宗。在各派之间对“道”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但就其主旨来说是相通的,以严刑峻法管治国家。”(舜帝不是无为而治的吗;术即是权术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就静态而言、“势”三者都是缺一不可。根据处理问题不同,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
================可能对您有帮助================
答:儒家,是主张仁政、礼制。道家主张无为,也就是顺其自然。法家主张严法治国,使君主加强统治===========================================答:【内容提要】儒家骗别人,道家骗自己,法家只能做不能说。中国政治 的实质是“外儒内法”,太平时候如此,动乱起来就出道家。阿Q是道家。 东方哲学有两大源头,一是印度,一是中国。东方人在本质上都是无神 论者,这正是东西方哲学的最大区别。印...===========================================答:所以这三家的目的在当时的确是为了治世,准确的说就是治国。道家说,无为。儒家说,以德治国。法家说,依法治国。道家的思想在治国上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汉初的文景之治。儒家的德治是把人放在都有一个高品德的素质上,历史证明,这只是个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道家法家管理思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