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计算这个并联电路中干路需要多少Ω电阻?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U/R,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是Ω;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A。

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I的单位是A,U的单位是V,R的单位是Ω。

(1)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是Ω;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A。
(3)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求电阻:R=U/I,求电流:I=U/R,求电压:U=IR。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电学的主线,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要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1)欧姆定律中的关于成正比、成反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条件就是对于同一个电阻,也就是说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条件就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2)注意顺序,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有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同样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2.要知道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单位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变形为U=IR和R=,但这三个式子是有区别的。
(1),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它反映了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这个外部原因和导体本身的电阻这个内部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
(2)U=IR,当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它的电阻成正比。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大小由电源决定,跟I、R无关,此式在计算比值时成立,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
(3),此公式也是一个量变式,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不能误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公式中的I、U、R都要用国际单位,即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符号A;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符号V;电阻的单位为欧姆,符号Ω,且有。

3.要明白定律的适用范围
(1)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对于气体、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
(2)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电路中只接有电阻器、电热器、白炽灯等用电器的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路、日光灯电路等,则不能直接应用。

4.要理解欧姆定律的注意事项
(1)物理量的同一性。叙述欧姆定律时,在两个 “跟”字后面都强调了“这段导体”四个字,它是指对电路中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而言。所以在运用欧姆定律等进行计算时,必须注意同一性,即I、R、U必须是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物理量。在表示I、U、R 时,注意脚标的一一对应。
(2)物理量的同时性。由于电路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开关的断开或闭合,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都可能使电路中总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引起电路中电流和各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注意在同一时刻、同一过程中的电压、电阻与电流的相互对应,不可将前后过程的I、R、U随意混用。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公式可进行有关计算。
解题的方法是:(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看清电路的组成(串联还是并联);
(2)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并在电路图上标明;
(3)针对电路特点依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尺。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2的阻值为____Ω。

解析:闭合开关s,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 R1与R2中的电流之和,即;电流表A2测R2中的电流I2,则,电源电压,则=15Ω

如何判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1.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各元件的作用
例如:开关在电路中并不仅仅是起控制电路通断的作用,有时开关的断开和闭合会引起短路,或改变整个电路的连接方式,进而引起电路中电表示数发生变化。
2.认清滑动变阻器的连入阻值例如:如果在与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的导线上接有电压表,如图所示,则此变阻器的连人阻值就是它的最大阻值,并不随滑片P的滑动而改变。
3.弄清电路图中电表测量的物理量在分析电路前,必须通过观察弄清各电表分别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若发现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上,则该电压表的示数是不变的。
4.分析电路的总电阻怎样变化和总电流的变化情况。
5.最后综合得出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

解析:题中L、R1、R2三元件是串联关系,R2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L 变暗,其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测除灯L以外的用电器的电压,电源总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选C项。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表的示数变化范围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变化问题变成不变问题,把问题简单化。根据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情况,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有关计算。

例1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

解析:把滑片在A点和B点时的电路图分别画出来,如图乙、丙所示,应用欧姆定律要注意I、U、R的同一性和同时性。滑片在A端时, 0.3A;滑片在B端时 =0.1A。

答案:0.3~0.1A

导线不通过用电器而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称为短路,要是电源被短路,会把电源烧坏。还有一种短路,那就是用电器被短路。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显然电源未被短路。灯泡L1的两端由一根导线直接连接。导线是由电阻率极小的材料制成的,在这个电路中,相对于用电器的电阻来说,导线上的电阻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图中与L1并联的这段导线通过灯泡L2接在电源上,这段导线中就有一定的电流,我们对这段导线应用欧姆定律,导线两端的电压U=IR,由于R→0,说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0,那么与之并联的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U→0,在L1上应用欧姆定律知,通过L1 的电流,可见,电流几乎全部通过这段导线,而没有电流通过L1,因此L1不会亮,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灯泡L1被短路。
     如果我们在与L1并联的导线中串联一只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电阻也是很小的,情形与上述相同,那么电流表中虽然有电流,电流表有读数,但不是L1中的电流,电路变成了电流表与L2串联,电流表的读数表示通过L2的电流,L1被短路了。

例:在家庭电路中,连接电灯电线的绝缘皮被磨破后可能发生短路,如果发生短路,则会造成(   )
B.通过电灯的电流减小

解析由于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电阻非常小,由 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将非常大,所以保险儿丝将熔断。

1.雷电现象及破坏作用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根据,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压非常高,放电时会产生很大的电流,雷电通过人体、树木、建筑物时,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应注意防雷。避雷针就可以起到防雷的作用。

     避雷针是金属做的,放在建筑物的高处,当电荷传至避雷针尖上时极易沿着金属线流入大地。这一电流通道可使云层和建筑物间的正、负电荷中和,使云层放出的电荷完全通过避雷针流人大地而不会损坏建筑物。

}

电路图练习题(一)___电路图

1.下图中画出了三个电路图,试指出其中不符合画图规范要求的地方。

2.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3.如图所示,有一个小电动机模型和一盏电灯,当开关S闭合后,

A.电动机转动,灯不亮B.电动机转动,灯也亮

C.电动机不转动,灯亮 D.电动机不转,灯也不亮

4.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⑶电源会被烧坏⑷灯会被烧坏

A.⑴B.⑵C.⑶和⑷D.⑵和⑶

5.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闭合S2,断开S1、S3时,电路是断路

B.闭合S1、S2、S3时,电路是通路

C.闭合S1、S2,断开S3时,电路是短路

D.闭合S2、S3,断开S1时,L l发光而L2不发光

6.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能同时控制电灯和电铃的正确电路是()

7.如图所示,有一个小电动机模型和一只电灯组成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则

A.电动机转动,灯不亮B.电动机转动,灯也亮

C.电动机不转动,灯也不亮D.电动机不转,灯亮

8.在右图电路中的空缺处分别填入一个电池、两只小灯泡和一个

开关的电路符号,使开关能同时正常控制这两个灯泡。

9.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关于开关对电路控制作用的说法中,正确

A.开关连在靠近电源正极一端,才能起控制作用

B.开关连在靠近电源负极一端,因为开关无论闭合还是断开,

灯泡都带电,都发光,所以开关没起控制作用

C.开关连在灯泡L1与L2之间,开关断开时,L2中有电,只有

L2发光,开关只控制L2

D.在这个电路中,开关无论连在何位置,起相同的控制作用

10.在下图的四个电路中,不会造成电源短路的是()

11.如图所示,电路中:1、2、3、4为四个接线柱,现用导线连

}

电阻可以无限数量的串联和并联组合连接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电阻电路

在之前的教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将各个电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系列电阻器网络或并联电阻器网络我们使用欧姆定律来查找流入的各种电流和每个电阻器组合的电压。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以“BOTH”并联和串联方式连接各种电阻器怎么办?在同一电路中组合产生更复杂的电阻网络,我们如何计算这些电阻组合的电路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总和。

将串联和并联电阻网络组合在一起的电阻电路一般称为电阻器组合或混合电阻器电路。计算电路等效电阻的方法与任何单个串联或并联电路的方法相同,希望我们现在知道串联的电阻器承载完全相同的电流,并联的电阻器具有完全相同的电压。

例如,在以下电路中计算从12v电源获取的总电流( I T )。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电阻, R 2 和 R 3 实际上都是以“SERIES”组合连接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将它们加在一起产生相同的电阻相同正如我们在串联电阻教程中所做的那样。因此,该组合的合成电阻为:

所以我们可以替换电阻 R 2 和 R 3 上面用一个电阻值12Ω

所以我们的电路现在在“PARALLEL”中有一个电阻 R A ,电阻 R 4 。使用并联方程式中的电阻,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两个并联电阻的公式将此并联组合减少到单个等效电阻值 R (组合) 。

结果电阻电路现在看起来像这样:

我们可以看到剩下的两个阻力, R 1 和 R (梳理) 以“SERIES”组合连接在一起,并且它们可以再次加在一起(电阻串联),以便点 A 和 B 因此给出:

单电阻12Ω可用于替换原始电路中连接在一起的原始四个电阻。

现在使用欧姆定律,电路的值电流( I )简单计算如下:

所以任何复杂的电阻电路通过使用上述步骤替换所有串联或并联连接在一起的电阻,可以将由几个电阻组成的电阻简化为只有一个等效电阻的简单单电路。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更进一步欧姆法找到两个分支电流, I 1 和 I 2 ,如图所示。

由于两个分支的电阻值在12Ω时相同,因此 I 1 和 I 2 每个也等于0.5A(或500mA)。因此,总电源电流 I T : 0.5 + 0.5 = 1.0安培,如上所述。

在进行这些更改后,使用复杂电阻组合和电阻网络绘制或重绘新电路有时会更容易,因为这有助于数学的视觉辅助。然后继续更换任何串联或并联组合,直到找到一个等效电阻 R EQ 。让我们尝试另一种更复杂的电阻组合电路。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No2

求出等效电阻, R EQ 用于以下电阻器组合电路。

再次,乍一看这个梯形电阻网络似乎很复杂任务,但与以前一样,它只是连接在一起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组合。从右侧开始并使用两个并联电阻的简化公式,我们可以找到 R 8 与 R 10 <的等效电阻/ sub> 组合并称之为 R A 。

12Ω的电阻值现在为与 R 6 平行,可以计算为 R B 。

8Ω的电阻值现在与 R 4并联 并且可以计算为 R C ,如图所示。

8Ω的电阻值现在与 R 2 并联,我们可以从中计算 R D as:

然后复杂的组合上面的电阻网络包括十个串联连接在一起的独立电阻,并联组合可以用一个等效电阻( R EQ )代替10Ω。

解决任何组合抗蚀剂时或者由串联和并联支路的电阻组成的电路,我们需要采取的第一步是识别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阻支路,并用等效电阻代替它们。

这一步将使我们能够降低电路的复杂性,帮助我们将复杂的组合电阻电路转换成单个等效电阻,记住串联电路是分压器,并联电路是电流分压器。

然而,计算更复杂的T-焊盘衰减器和电阻桥网络不能简化为使用等效电阻的简单并联或串联电路,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这些更复杂的电路需要使用Kirchhoff的电流定律和Kirchhoff的电压定律来解决,这将在另一个教程中讨论。

在下一个关于电阻器的教程中,我们将会看到在两个点(包括电阻器)的电位差(电压)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并联电阻如何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