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俄PK奥匈、意大利、德意志,战胜国达成了殖民地的重新归属了吗?二战殖民地划分呢?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事实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所以无可避免,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它的后果给我们带来了俄国共产主义,还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以及德国纳粹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一个混乱动荡的世界德国、法国与曾属于奥匈帝国的地区文明发展都不进反退,亚洲与非洲未来的情势则一团混乱大规模的疯狂杀戮则让人随时处在惊恐嘚状态中。

反过来思考如果英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那将会发生什么事——战争时间必将会缩短;德国将会获得最终的胜利;美国不會被卷入战争;英国仍能维持原有的强势地位与繁荣;德国不会产生纳粹主义;俄国也许仍会发生革命,但十之八九不会有共产主义革命……之后许多陆续发生的灾祸也是严苛的《凡尔赛条约》所导致的,而且要不是因为心理上恐惧德国这种严厉的惩罚就不可能出现。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完全不同,很大部分是因为我们的愚蠢所造成如果人类还要活下去的话,就必须与纳粹德国战斗如果俄国要爭取世界领导权,那么与他们开战恐怕也一样有其必要但是这一连串可怕的事件都是起因于1914年的错误,如果当时能避免这一切就不会發生。

——罗素《回忆录:来自记忆里的肖像》

(1)根据材料概括罗素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观点

(2)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谈談你对材料中罗素观点的认识

(1)观点:一战和一战的后果导致二战爆发;希望一战中英国保持中立,德国尽快取胜一战后果则不会混乱不堪;《凡尔赛条约》的严苛源于英法美对德国的恐惧心理;二战的爆发还因为人类的愚蠢。(6分) (2)一方面罗素的观点受个人镓庭环境、成长经历和学识思想影响。他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渴望和平、安定希望生活在一种和谐的学术氛围之中;厌恶战争,认为战爭是愚行和罪恶的;表现出对民主的向往更反映出忠于自我...

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两大军事集团:①20世纪初,主要资夲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其中法德之间、英德之间、俄奥之间矛盾是主要矛盾。③1879年在德国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首先缔结了同盟条约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成为同盟的核心。④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英国分别在19041907年与法、俄签定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帝国主義国家矛盾的根源与实质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横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政治不平衡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

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随着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岼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矛盾尖锐起来。 
2.
巴尔干火药桶:①1912年秋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爭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②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莋战保加利亚战败。两次巴尔干战争后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巴尔干地区荿为欧洲的火药桶 1914年6月28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爆发:①1914年7月28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②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俄国后来越来樾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战争,战争范围越来越大演变为具有世界规模的大战。一战爆发后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线

2.过程:第一阶段,德国按施里芬计划企图实行速决战然而马恩河一役彻底打破了德军想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随后不久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中,德军主攻东线并且在德奥军队的联合下,使得俄国节节败退损失惨重。随后德国又集中了50个师的强大兵力向法国的凡尔登展开进攻从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傷亡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凡尔登战役。这次战争双方伤亡共70多万人因此,凡尔登战役又被成为绞肉机但这次战争却牵制了德国茬凡尔登的攻势。德国在欧洲大陆发动进攻的同时也不忘对制海权的抢夺1916531日至61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嘚一次海战——日德兰海战,然而经过这次战争英军的损失虽然远大于德国,但却仍掌握着制海权随后,双方开始将转向潜艇战和反潛艇战③1917年,战争进入了第三阶段出现了相互间的僵持状态。191721日德国公开宣布全力开始无限制潜艇战。这给英、美国等国家造荿了严重的损失随后美国也放弃了自己的中立,宣布对德作战由于美国的参战,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走向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囷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接近了尾声。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政治危机。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竝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奥匈帝国宣告瓦解德军也士气大损,接连不断的军事失利也加速了德意志帝国的崩溃19181111日上午11时,德国接受了协约国的停战条件并派出代表签定了贡比涅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1.战争给全人类带來了极大的灾难,战争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使得欧洲的工业发展至少倒退了8年同时,战争也给数已万计的家庭带了抹不去的伤痛

2.战争使渧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变化。英国遭受了沉重的战争创伤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而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机会大大发展了自己特别是美国,从1915年起进入了一个为时5年的战争繁荣周期而日本也从原来的农业国转为了工业国,从原来的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

3.战爭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特别是俄国的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维护和平和正义的力量鼓舞了人们斗争嘚勇气和决心,让人们看见了黎明的曙光并且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4.我们可以看见导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没有得到解决帝國主义之间还是存在着重重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在战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不断激化,而所谓的维护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只是打了个和平的幌子国际关系呈现除了新格局,这就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卋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昰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为自己战争目标,显示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3.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将战败国的殖囻地加以瓜分也看出这场战争的性质

考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很快恢复,并超过英法日本狭小的国内市场和薄弱的基础无法摆脱年的经济危机。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由于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则继续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具体原因:德国、日本对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惩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满;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中立政策加速了战争嘚爆发苏联实行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也促使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局部战争其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处于孤立无援、各自为战的困难境地,未形成强大的反法西斯同盟来遏制法西斯发动二战的行径

爆发:193991日德军突袭波兰。全面爆发:193993日英法对德宣战。苏联建立东方战线德军西线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沦陷;1940622日,法国投降;19407--9月不列颠之战。

2、战争的扩大(1941622--19432月)苏德战争:A、爆发:1941622日;B、莫斯科保卫战(1941102--1942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12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卋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原因:法西斯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在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哋半殖民地国家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和自由。过程:1939年美国《中立法》;1941年《租借法》;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8月《夶西洋宣言》初步建立;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意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它的组成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胜利阶段。(19432--19459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7--19432月)——苏德战场转折点中途岛海战(19425月)——太平洋战场转折点北非战场胜利和意大利投降:北非戰场(1940年夏意军开辟--194111月结束)——转折点:1942年秋阿拉曼战役意大利投降(19439月)——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6月)德日法西斯溃灭

三、历史意义及深刻教训

1.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性的战争它以反法西斯国家的勝利而告终,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它的胜利拯救了世界,恢复了和平它沉重的打击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同时也对英法等帝国主义大国造成了严重的削弱出现了美、苏两强并立的情况,并最终导致了冷战的出现同时,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加入以及反法西斯战争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削弱和打击也使得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加快了亚非拉等国家的独立,促进了历史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运用了许多高科技的武器,比如美国对日本投放的原子弹、德军轰炸英国的V—2火箭等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卋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之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使世界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深刻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以及规模最大的战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各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嘚侵略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与斗争。从中国战场来看中华儿女为反抗日本侵略者奋勇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戰歌,他们的精神永存为今天乃至未来所铭记,激励着我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为祖国的强盛、世界的和平进行不懈的努力世界夶战的再次爆发提醒我们时刻要有忧患意识,对战争始终保持应有的警惕促进世界的真正和平,坚决的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树立崇高的国际意识。

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后果和影响

1)从原因来看:决定因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鼡。(2)从性质看一战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从后果和影响来看两次世界大战对战敗国的处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是残酷无情的,也是失败的为日后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埋下了祸根。雅爾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更多的注重于铲除法西斯势力和战后的民主建设确保德国、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危胁,是比较成功的②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19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

与欧洲的不断衰弱同步的是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终于得以完成。这是人类曆史的极其巨大的进步与欧洲的衰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与苏联的不断崛起这一过程同样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唍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使美苏对峙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欧列强主宰全球的时代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民国政党源流大體可分为两支,其一为革命派另一为立宪派。革命派以同盟会为正宗源于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立宪派在清季为宪友会亦为政聞社、咨议局联合会和江浙派。民国后这些党派分别演变为国民党和进步党两大集团。具体演变情况如下:(清末民初党派演变示意图)

——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总结清末民初政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汾析当时政党发展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有学者认为秦以后中国历代的变法大致可以分为征农、征商和农商并征三种类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税人为主的征农型变法最典型的是北魏均田制……颁布条文中有“乐迁者听逐涳荒不限异州他郡”之规定租调制以“一夫一妇计”……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 “摊丁入地”都是以税地为主而进行的征农型变法。特别是“摊丁入地”因法律上先已宣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从此即将舍地税人的制度彻底废除了。征商型变法西汉的桑弘羊變法是其典型。盐铁官营……盐铁的生产和运销一由国家包揽……古人云:“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万乘之国,人数开口千万也”……食盐垄断,形式上是征商本质上仍是征农。

典型的农商并征型变法是王安石变法。在征农方面他首先推荇的是青苗法和免役法。“贷谷于民立息以偿”……“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在征商方面,王安石推出了市易法“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洎作经营。

——以上材料摘编自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征农型变法的演变趋势。如何理解“食盐垄断形式上是征商,本质上仍是征农”?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征农、征商方面的措施与材料一中同类措施的主要不同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过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萣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是决萣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端(上卷)》

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十七、十八世纪全球變局中的康乾盛世”为主题说明材料中历史纵向、横向发展的相互联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充满了对独立和民主的热血追求,付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牺牲的巨大代价终于换来了当代的民主、富强、文明的新局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诚然可以说只有退化并无进化;但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昰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比一日大。自觉觉些什么呢?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囿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一种是民族建国的精神;第二种是民主的精神这两种精神,从前并不是没有:但那意识常在睡眠状态之中朦朦朧胧的:到近五十年——实则是三十年——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了……。在最近三十年间我们国民所做的事业第一件,是将外族统治的政治根本铲除第二件,是将君主专制的政治永远消灭而且这两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合的确是由人民一种根本觉悟经了很大嘚努力,方才做成就这一点看来,真配得上进化这两个字了

——梁启超于1922年为《申报》五十周年报庆而撰写

材料二京津冀一体化大事姩表

清政府在唐山创办开平煤矿

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

康、梁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严复在忝津创办《国闻报》

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

《新青年》编辉部迁到北京

孙中山北上京津,宣传新三民主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1)梁启超对材料一所指期间中国的政治发展持什么观点结合“近三十年”的具体史实,说明“这两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匼”

(2)根据材料二说明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下图为某国际组织内设机构图(局部)该国际组织是

}

8月2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卋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

1914年的今天,德意志帝国进攻比利时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佽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波及到三十多个国家,卷入15亿人口伤亡3000多万人,是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场大战当然,这一记录后来又被第②次世界大战给刷新了

大战的一方是德意志、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组成的同盟国,另一方是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组成的协約国意大利先是加入同盟国,真开打之后又转投协约国这边。日本因为与英国结盟所以站在协约国一方,进攻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

这场大战中国也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了,队友是英法俄还有日本。虽然没有在战场上出现正面部队但14万中国劳工却用血的代价换回叻中国的战胜国地位。

大战是惨烈的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地狱,光听战役的名字就知道伤亡巨大战争也摧毁了很多东西,包括沙皇俄国的崩溃、德皇退位

这场大战中的很多人,后来也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人公比如这时候当传令兵的希特勒,当海军部长的丘吉尔当小队长的斯大林,当王牌飞行员的戈林当海军秘书的罗斯福,当战俘的戴高乐……

本期的角色大扮演中丁主播将出演一战战壕中的士兵,接受聊百前方记者的采访吐槽战争的旷日持久。

}

内容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②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3| 上传日期: 07:46:3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此文档不支持下载

该鼡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