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简述一下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中美国的态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英国对美国的战争宣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是战场上的较量,也是大国间一场激烈的宣传战。为实现战争目标,主要参战国都积极开展战争宣传活动,为此后各国的对外宣传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但国内学者们对此并未予以重视,因而缺乏相关专题研究。在针对中立国的战争宣传中,由于美国事实上已经成为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美国的中立和最终可能的支持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而对美国的战争宣传受到了特别的关注。从客观效果看,英国对中立时期美国的战争宣传也较为成功。本文拟就这一时期英国的对美战争宣传政策作一些初步的介绍和分析,旨在抛砖引玉,进一步推动对历史上特殊时期新闻传播问题的研究。一、利用自身优势,掌控信息源头一战期间,电报电缆是把情报信息传送到世界各地的重要媒介。哪个国家在对外宣传战中获得了电报电缆服务的优势地位,它就掌握了对外宣传的主动权。战争爆发前,英、德两国都有海底电缆向美国传送情报信息,但这种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日,即在英国对德宣战的第二...&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宣传与战争相伴而生,“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在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私有制逐步发展,以掠夺别人财富为目的的战争频繁,为战争服务的军事宣传也随之出现”①。考察战争宣传的历史轨迹,仅仅关注“宣传”一词出现以后的历史是不够的,应把研究视野延伸到整个人类战争史中进行追根溯源。人类战争在经过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阶段之后,正在进人信息化战争阶段,其中伴随了战争宣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一、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宣传“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4世纪这一时期所发生的战争”②。落后的作战思想和原始的交流方式,决定了冷兵器战争阶段的宣传手段极其简单。从原始部落交战的情况看,大体上是交战前,酋长利用击鼓的声音和踏步的曲调把部落成员集合起来,指着敌方向大家吼叫几句,比划两下,或者是围着籍火不停地吼跳,以此进行战前鼓动。交战中,部落成员披着野兽的皮或在脸上涂抹怪物的形状,吃喝着疯狂冲向厮杀的目标,以此震慑对方...&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战争宣传是一种精神斗争武器,它一方面能使敌方的土兵和居民怀疑、恐惧:退却,同时也能使自己的群众更加坚定、团结,勇敢,以达到削弱敌人,增强自身的双重目的。可以说,战争宣传,是一种心理作战手段,它是通过加强心理影响而提高作战效率的”①。 战争宣传的主要对象有两个:一是敌,一是己。本文专门谈前者。 有人事问:平常吞的言语交际尚具要遇到许多心理隔阂和障碍,更何况战时敌对的双方?的确,要使信息顺利地雄敌对一方理解、徐受并付诸行动,产生瓦解对方斗志、达到使对方放下武器的战争宣传效应,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把握住接受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修辞手段去排除信息传递的干扰因素,以针对接受者心理状态的形式输送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尸环· 下面,拟从四个方面简单进行阐述. 一、唤起对方的思乡情感 信息传递应该是发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共同参加的活动。但是,由于交战双方战争目的不同,政治信仰不同,感情上相互仇视,因此对方也往往不愿以接受身分进人交际过...&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新满洲》杂志1939年创刊于“新京”,终刊于1945年。在其存在的七年时间里,正值日本帝国以伪满为根基向世界进行军事扩张的顶峰期。于日伪统治下的《新满洲》杂志,在为日本侵略扩张而做的宣传上,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并在当时诸多伪满杂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新满洲》登载的有关日本侵略战争的宣传文章为文献依据,以战争思想宣传、战事宣传和战时经济宣传为主体内容,探讨《新满洲》杂志为日本侵华战争所做的“贡献”。从鼓吹军国主义思想、当时的世界战局、日本对伪满的殖民控制等方面,分析杂志的宣传特点、策略与手段,从而阐释宣传的目的与本质。本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新满洲》杂志诞生的时代背景所作的考察。本文将杂志置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下,明晰杂志的话语生存空间,判断杂志自身的特征。第二部分以“战争思想宣传”为题,阐述了“日满一德一心”和“大东亚战争”两大主流战争思想的宣传骗局,揭示了日本意在驱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卷入战争的宣传目...&
(本文共57页)
权威出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宣传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在战争相持阶段,英德等国为了获得中立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同情和援助,纷纷展开舆论宣传,发起了猛烈的宣传攻势。其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战线上,英国的表现是最为成功的。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英国在一战中的战争宣传进行探究,主要是对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争宣传——战争宣传的缘起,一战中英国战争宣传的发展及其战争宣传的特点和影响等进行考察和研究。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一战期间英国发动战争宣传的缘起。一战爆发后,英国逐渐认识到战争宣传的重要性,加之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外交影响力以及英国政府对战争宣传的支持,这就为英国进行战争宣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探讨了一战中英国的战争宣传,系统考察了英国战时宣传机构的发展演变,以及各机构在国内、国外开展的一些列宣传活动。从查尔斯·马斯特曼及战时宣传局的建立、英国战时宣传机构的重组、国家战争目标委...&
(本文共74页)
权威出处:
战争一起,人们视线立即转向硝烟弥漫的战场。谁来把瞬息万变的战况告诉人们?首先是新闻媒体发出的一条条战报新闻。 战报新闻是战争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种宣传形式。数量很大,一天几条十几条;写法简洁明快,从几十字到几百字。是否这种简单的新闻没什么学问?不。这里选出毛泽东写的几条战报新闻,可以揭示其中一些奥秘。毛泽东怎样写战报新闻 一、《爷台山战事扩大》 1945年7月,日本投降前二十几天,美军在冲绳一带浴血奋战,苏军在加紧准备参战,英军调来东南亚展开攻势,可是国民党军队从前线调到陕北,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蒋介石这种异乎寻常的举动,当然要予以揭露。毛泽东先组织修改《新华社记者论内战危险空前严重》等一批评论,见反响不够强烈,就抓住蒋介石调兵和他的逃兵的口述,写了一条战报: (新华社延安二十五日电)关中息:爷台山战事扩大,蒋军正面攻击部队,除三十六军之暂五十九师外,增加了一个师。据我侦察员报告:增加上来的是从河南前线调来之十六军部队。据三十六军逃...&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美国是如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控制世界的
&&& 美国在经济援助问题上既是无赖也是小人,常常出阴招就是为了控制别国。&&&一战初期,美国政府知会盟国,无须担心还款计划。美国公众极力支持法国,并向法国赠送10亿美元,帮助法国发动战争。因在美国的南北站争中,法国曾为美国的胜利提供过20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6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战后这笔贷款又被拖欠改成债券。&&&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向美国赊购武器,欧洲交战国向美国居民出售价值40亿美元的债券。股票,75亿美元的资金流入美国;后来,在欧洲已无任何担保物品从美国获得贷款,盟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耗尽了经济又退不出战争时,美国国会已经不能通过继续向外借贷,美国政府在策划如何支援盟国打这场战争,为在战后收回贷款和继续在经济上能控制欧洲的情况下,美国才决心加入盟国的行列进入战争状态,继续为盟国借贷开通渠道,但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盟国的关系是模糊的,这表现在其在战后催收贷款的方式和类型上。&&& 美国的阴招在于既不是盟友也不是朋友的模糊关系中参加的第一次大战。实际是以商贸合作的姿态加入了战争。就如美国外交委员会所揭示的仅仅是贷款的债务关系,因美国不参与战后殖民地的重新划分、领土的任何占有要求,纯粹就是一个搅屎棍子,挑起战争,让你们残酷地大战,大把地支出战争费用,钱不够就来向他借款。&&& 说穿了,美国所关心的是如何在经济上控制战前和战后整个欧洲。所以美国后来和德国单独谈判达成了和平条约,《柏林条约》最终说明了美国在此次战争里并不是联盟关系①。1918年11月以交战双方停战而结束第一次大战,4日,美国总统正式宣布&一战&结束。战争一结束,美国重点关注各国的债务清偿问题。&&& 英国提出:为了重建商业常态,应取消包括赔款在内的所有战争债务;而美国邀请所有的债务国定出两条条约:&1. 债务应该在25年内偿还,最低利率底线不得少于4.5%;2. 应该以严格的法律形式写明,美国和其债务国达成的协议与战争可能造成的债务,不存在任何关系。&② 这就是说,德国的赔款与盟国的债务是两会事。1913年美国财政部说:&在和会上或其它场合不会讨论任何豁免、增加和重新分配美国持有的外国政府债权。&为了叫法国还款,向法国警告,不会继续&提供给那些不能确定到期偿还贷款计划的盟国政府&。这样美国把德国的赔款与盟国的债务割裂开来,所以美国和德国在债务方面就没有金融利害关系。美国政府建议盟国和德国调整赔款关系,美国却不和盟国调整债务关系。特别是对法国的态度,战前和战后是两个面孔。战前说,法国曾经帮助过美国,这次是该美国助法国一臂之力的时候到啦。结果最后向美国借贷都成了问题,真是国际流氓加无赖的表帧?br /&&&& 美国的这一还款原则引发出的事实是:1. 德国以硬通货支付战争赔款只好在欧洲甩卖商品、向美国甩卖商品;2. 而盟国为了还战争贷款,也是主要向美国甩卖商品;美国为了保护本国制造商的利益,防止来自债务国的竞争,不断地提高关税;3. 参战的各国为了还债,不断地贬值货币,压低商品的价格,但在美国的高关税下,以低价格出口商品,换取还贷的目的变成了徒劳。&&& 在1921年5月《凡尔赛条约》后,规定德国的赔款从1920年每年70亿金马克下降到1929年20亿马克(大约4.26亿美元,4.2金马克相当一美元),而盟国的债务没有变化。这样在欧洲就形成了一个怪圈: 德国只好向美国借钱,法国向德国借钱,英国向法国、德国借钱,而英、法向美国还贷,德国向英、法等国还赔款。美国完全控制了欧洲,参战国家为美国支付了20900亿美元。&&& 最后,欧洲不论是哪个国家,只要是从美国贷款,一切都的按美国的意愿办事,否则,控制粮食叫你挨饿,你就不能吃饱;控制经济叫你有点多余的钱,就快点拿来还贷,不得存留过多的资金。这种篡夺全球的信贷权,全球毫无抵制的力量,是最高度的资本集中到金融集中的帝国主义,全球的黄金链条转几个圈,都向美国的金库流去,美国金库装的很满,美国人的生活十分富有,全球大多数人生活在饥饿贫穷的边缘。①《美国的外交关系》第412页 。②《战争赔偿的破坏》第106页。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税收政策.pdf 7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L■●r。●,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税收政策
OnAmeri canWarTaxPoI i
TheComment
WorI dWar I
研究生姓名
导师姓名、职称
筮堡氐耋送
生叠婴垡囊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零一一年五月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一战前美国战时税收政策的历史,重点在于
美国从殖民地到一战前税收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
第二部分论述了一战美国税收政策制定的背景,一战中的税收法
案得以成文,与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关于税收制度改革的争论、放任
’主义的衰落以及当时实行的战时借贷政策需要强大的税收来支持是
分不开的。
第三部分从日法案——战时税收法案和1919年
2月24日法案——这两部一战时美国政府颁布的税收法案入手,详
细的分析美国的战时税收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使收入
满足开支的需要,美国联邦政府做了大量的努力。税收是美国战时财
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政府通过提高税率,开征新的税种,加强对
税收政策的执行和管理,期望达到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支付战争开支的
第四部分分析了一战时美国税收政策的作用和战争结束后美国
税收政策的发展这两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税收政策
intendstomakea
andcomment
comprehensive
onthetaxes ofthe
theWorldWarI.Thetext
policy U.S.during
isdividedintofour
a briefintroductiontothe
ofAmericantax
developmentchange theory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 ? ? 知识网络: 一、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 原因)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经过)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影响) 一、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 思考:1、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进入帝国 主义时代? 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资本主 义各国的实力对比有什么变化?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条件和原因 1、条件:视角二战争自古有之,人类社会为什 么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 战?2、原因: 莱特兄弟与飞机贝尔与电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19卡尔本茨与汽车 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 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即垄断(独占)的资本主义――对内控制本国的政治经济生活, 图片资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科技成果?这次变 ―― 对外 积极发动侵略扩张战争。 革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条件和原因 1、条件: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 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局面。 现实条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完成第二次工革以后, 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同盟国和 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扩军备战,剑拔弩张, 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可能条件: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 基础。 1870――1913年各大国工业发展状况 项目 英 1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3 1870 ― 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 3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德 3 4.6 2法 4 1.9 4美 2 8.1 1年各大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1880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22.9 14.7 8.5 7.8190018.5 23.6 13.2 6.8191313.6 32.0 14.8 6.1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 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 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 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 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 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 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 火星将它引爆。(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 1.“火药桶”指的是欧洲什么地区? 巴尔干半岛 2.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火药 桶”? 萨拉热窝事件 材料二:英 德 法 美 比 较项目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英 3 1 德 2 4 法 4 2 美 1 5回答:①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现象!②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③矛盾的实质是什么?经济 实力 与政 治地 位不 平衡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原因: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项 目 英 1 1.3 3 法 2 德 4 美 3 8.1 1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年工业增长倍数1.9 4.6 4 2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资本主义 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出现这种情况 又会产生什么?帝国主义 国家出现 矛盾会激烈 争夺殖民地 德国想要 什么?德国要求重新分 割世界,要求获 得更多的殖民地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 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 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 光下的地盘。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 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 “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 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 但我们也不容忍任何人妨碍我 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 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斗争实质: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 矛盾表现: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1、欧洲列强间的基本矛盾 2、两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形成 (1)法德矛盾()铁血宰相俾斯麦法国战败:①法国把阿尔萨斯与洛林割让予德国;②规定法国付出五十亿法郎作 为赔偿德国在战争所失; 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级一致要求报仇雪恨。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 (2)俄奥两国的矛盾奥匈帝国俄国巴 尔 干 半 岛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大战的火药桶呢?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 会处,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 1、地理位置重要: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 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控制着黑 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 洲列强争夺的焦点。 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拉伯 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 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矛盾 重重。 3、大国争夺:19世纪以后,列强插手、两大 军事集团的争夺,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小规模 战争不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3)英德两国矛盾1.让别的国家去分割陆地和海洋,而我们只能欣赏蓝色天 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皮洛夫(德国外长) 2.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 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 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 每年50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战吗? ――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1887年)思考:战前德国与英国的矛盾主要因何产生? (3)英德两国矛盾 三大矛盾、两大集团形成示意图:意三 国 同 盟1882年突尼斯问题普法战争后果 争夺欧洲霸主法1904德奥世界霸权 、殖民地问题英 俄1879年1907争夺巴尔干半岛 两大军事集团 的最终形成1 8 9 2三 国 协 约 b.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 备战,一触即发。代表同盟国集团代表协约国集团第一次 世界大战英 德 法 意 俄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奥 阅读思考:结合课本思考: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哪些利益要求?A 德:a 维护欧陆霸主地位,压制法国,防止其崛起复仇。 b 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殖民地。B 法:复仇,夺回欧洲霸权。 C 英:维护霸权 殖民地,维持欧陆均势。 D 俄:争夺巴尔干地区。 E 奥匈:视巴尔干地区为其势力范围。 F巴尔干国家: 反对外来奴役,争取独立 疯狂的扩军备战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单位:万人) 1880 沙俄 法国 德国 英国 奥匈 日本 79.1 53.4 42.6 36.7 24.6 7.1
54.2 50.4 42 34.6 28.4 8.4
71.5 52.4 62.4 38.5 25.5 23.4
76.9 69.4 57.1 42.5 32.2 27.1
91 89.1 53.2 44.4 34.5 30.6意大利 21.6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一阵枪响,打出一段疯狂与悲怆的历史! 塞尔维亚爱国青年.1914年6月行 我们要消 刺斐迪南大公,事后被捕入狱判 灭祖国的 20年徒刑.1918年在狱中病死。 敌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青年, 在他当年埋伏站立的地方用混泥 土嵌下一双脚印. 普林西普()这真是 千载难 逢的机 会!德、奥终于找到发动战争的借 口。 在德国的支持怂恿下,1914年 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对塞 尔维亚宣战。 德、俄、英、法也很快卷入战 争。(德意志皇帝和普鲁士国王) 问题探究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 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 打死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 爆发。 如何评价萨拉热窝事件,你是否同 意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评价:对塞而言,斐迪南大公访问具有挑衅性,普的刺杀行动 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结果非 但没有实现目的,反而成为奥匈对塞发动战争的借口,点燃了 世界范围内的战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可见其行为并不 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义和正确行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个人暗 杀等恐怖行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看法:事件的偶然,战争的必然 小结:一战爆发的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 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根本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和 斗争 (具体原因)三国同盟:德、意、奥 三国协约:英、法、俄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原因) 交战双方:同盟国: 协约国:请思考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 的实质问题是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德国 英国 意大利奥匈帝国 法国 俄国意大利塞尔维亚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 2.一战是哪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3.同盟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4.协约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 5.三国同盟成立的时间? 6.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 成的标志? 7.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 2.一战是哪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 协约vs同盟3.同盟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 4.协约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5.三国同盟成立的时间?德意奥 英法俄1882德 英6.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 英法、英俄签约结盟 成的标志? 7.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 练习:1、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转 而与法、俄结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 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 C霸主地位已丧失 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练习:D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 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英日同盟的缔结 B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 C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缔结 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签订D 练习:3、一战前夕法德矛盾实质是 A欧洲大陆霸权之争 B世界霸权之争 C重新瓜分世界之争 D法国的复仇主义情绪A C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D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斗争 4、一战前德国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根 本原因是 A、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和民族传统B、德国民众受到了舆论的欺骗C、德国统治者对外扩张的强烈要求D、两大军事集团的敌对和竞争 5.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①参加国都是西欧国家 ②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③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军事集团 ④围绕争夺殖民 地而形成 A.②③ D.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6.19世纪末20世纪初应用于军事领域,大大增强 了武器杀伤力的科技成果是 A.无烟火药的发明 C.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 B新交通手段的出现 D.蒸汽机的发明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1 )、一、欧洲三条战线和交战双方 (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四大战役)(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欧洲战场:三条战线东线:波罗的海南 岸至罗马尼亚 俄 西线:比利时、 法国北部和德 法边境 英法 德 南线:巴尔干塞尔维亚 奥匈德、奥匈 一、一战中欧洲的三条战线 英法国国西德线国 奥匈帝国南 线东俄 国线塞尔维亚 施里芬及其计划 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他于1905年主持 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其要旨在于加强德 军的右翼力量,取道比利时直取法国巴黎,速胜 法国后挥师东进,打败俄国。战略思想:“速战速决” 德皇威廉二世对 战争的胜利信心 百倍,他对即将 开往前线的士兵 宣布:“叶落之 前你们就能返回 故乡”。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一)大战的第一阶段 1914 1、西线: 马恩河战役 德 ―――――― 进入相持阶段 法
马恩河战役――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 快越好。 ――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 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 “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 他被撤职。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德国陷入长 期两线作战。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一)大战的第一阶段 2、东线: 1914(1)交战双方: 俄――德奥(2)主要战役:东普鲁士战役 (3)结果: 东线进入相持阶段俄――奥 加里西亚战役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一)大战的第一阶段 1914 (1)交战双方: 奥――塞 3、南线: (2)结果: 奥退出塞4、远东及其它地区: 日本参战?思考:大战第一阶段的战局如何?德“施里芬计划”破产,陷入持久阵地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二)大战的第二阶段 、东线:德奥击溃俄国计划失败2、西线:1916(最关键) (1)凡尔登战役 1916.2 (2)索姆河战役 1916.6 (3)日德兰海战 --6.1 ? 凡尔登是法国的著名要塞,是通往巴黎的 门户和法军防线的中枢。 1916年2月德军集 中炮火猛烈轰击,先后投入46个师的兵力, 出动了飞机和飞艇,使用了毒气弹。法军 累计参战兵力达60多个师,双方伤亡人数 总计70余万,因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 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所有十字要 道都像雨淋过似的,所有道路都像翻耕过似的??到处都 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 几个月都是如此?? 索姆河战役1916.6? 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1916年7月――11 月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这是 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 150个师。由于德军的防守十分顽强,英法军队 每天推进的速度并不快,并且伤亡惨重,最多一 天之内有几万名士兵死亡。英军在此役中首次使 用了坦克,联军以损失61.5万人的巨大代价, 夺取德国240平方千米的阵地,牵制了德军对凡 尔赛的进攻;德军损失65万人,被迫收缩防线在 西线暂时转入战略防御,战局向有利于协约国方 向转化。 索姆河战役1916.6? 一位驾驶坦克的士兵说:“坦克所发挥的威 力,连我们自己也没料到。我驾着坦克孤零 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在四散而逃。 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地上划了 一道禁锢一样,德国人全给吓懵了,全部乖 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 ? 一位英军士兵说:“我们就像是在游猎,只 不过手中端着的是用于杀人的步枪。坦克替 我们扫平道路,我们要做的只是不时地端起 枪来,瞄准那些惊慌失措的德国佬,一个个 地将他们打倒。
德国为打败英国的海上封锁发动日德兰海战(--6.1), 日德兰海战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双方参战兵力:英舰151 艘,德舰110艘。战斗中双方主力并未进行决战。英国损失较大, 被击毁战舰14艘,15.5万吨,伤亡6800人。德国损失战舰11艘, 6.1万吨,伤亡近3100人。但德国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英国 仍牢牢的控制着制海权。
思考:试分析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①战争方式改变:速战速决。 ②战争范围扩大。 ③战争危害更加残酷。 日 德 兰 海 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1916年6月--11月英法 日德兰海战 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会 战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 武器----坦克.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英法联军同德 军展开一场大会战,双方 投入兵力达150万----德 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 方转入阵地战 1916年2月--12月法德展开 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 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是一 战的转折点 1916年5月英德两国 海军在日德兰海面 上展开一场海战.结 果德国没有打破英 国的封锁凡尔登战役 二、年欧洲的四大战役名称 时间 双方 结果 特点 德军撤退,速战速 马恩 1914.9 德军 - 决战略破产,西线 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河战 英法联军 进入相持阶段 役 陆 凡尔 1916.2 登战 - 战 役 1916.12 德军 - 法军 德国计划失败, 德军使用飞机、飞艇、 法军站稳了脚跟, 毒气弹; 德军兵力、士气 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 开始衰落 战役。 未能决出胜负 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也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索姆 1916.6 德军 - 河战 - 役 1916.11 英法联军 日德 海 兰海 1916.5 战 战 德军 - 英军英国海军仍掌握着 制海权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三)大战的第三阶段() (1)美国参战 (2)中国加入协约国 (3)俄国退出大战 美国一战中态度变化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 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 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 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 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 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中立”政策(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 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 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 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 美国参战的借口。 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封电报:日。当时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了一份以德国 最高外交密码0075加密的电报,密电来自德国外交部长亚 瑟? 齐默曼,传送给德国驻华盛顿大使约翰? 冯? 贝伦朵尔夫, 并将继续转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亨尼希? 冯? 艾克哈尔特, 最后交给墨西哥总统瓦律斯提阿诺? 加汉扎。密件从柏林经 美国海底电缆送到了华盛顿,但接到密件的贝伦朵尔夫却犯 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电报用新的0075密码译出后,又用旧的 103040密码加密后发送到墨西哥。而当时英军早已破译了 德国旧密码系统。2月23日,密电内容揭开了:德国将在 日重新开始“无限制海战”,用潜艇攻击战时 包括中立国在内的海上商运船。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德 国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并承诺帮助墨西哥从美国手中夺回 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三州。德国还要墨西哥说服 日本共同进攻美国,德国将提供军事和资金援助。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 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 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 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日的演 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 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 界。” (2)美国对战争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中立――参战(3)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 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阶 段战役或重大事件影 响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1915― 1916年)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俄国退出大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略主动权 转移到协约 国一方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 国失败告终第三阶段(1917―1918年) “我把你变成了 一只多么好的 鸽子呀!”――美国的“中立”想一想: 美国为什么在 大战接近尾声 时对德宣战? 美国参战有何 影响? 1.原因 (1)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 (2)一战爆发后,美国人民普遍有反战情绪和 美国政府没有作好充分的战争准备。 (3)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4)美国与协约国之间有着巨大的经济联系。 (俄国发生二月革命后,美国担心俄国可能退出 一战,协约国战败,200亿美元的贷款付诸东 根本原因 流。) (5)为了捞取战利品和夺取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6)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2.时间 1917年4月 3.(美国参战的)影响:(美国参战会给世界大战带来什么变化?)(1)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军事力量。 对德宣战后,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先后 派遣200万军队开赴欧洲战场;1917年6月派遣几十艘军舰协助 英国海军,进一步限制德国,使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归于 失败。 (2)对协约国的物资供应迅速增加,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 向发展。 美国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达350亿美元,从物资上为 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3)美国参战,影响了其他许多 “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作 战。 美国宣布参战后,中国等国纷纷参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 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 (三)大战的第三阶段() (2)中国参战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 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 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一战与中国关系有关史实:1、暂时放松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2、美日争夺中国:府院之争 3、中国参战 4、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引发山 东问题 5、对西方资本主义怀疑,学习转向苏俄。 (三)大战的第三阶段() (3)俄国退出大战 ①原因: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②表现: 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阶人 级攻 临占 年 时冬 政宫 月 府推 , 翻俄 资国 产工 1917 11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一: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步兵团吧,他们中1/3的人 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骤雨的榴霰弹中耐心等待,等 待拾起倒下同伴的步枪…… ――[俄] 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材料二: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战士了他们的武 器――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这不是 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国)有大炮和毒气,我们只有 胸膛!” 材料三:俄国……无视科技进步和军事领域的巨大变化……仍然 死抱着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坚信刺刀胜过子弹…… ――毛元佑 《世纪初的列强混战》想一想: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了俄国什么历史情况? 腐朽落后的俄国,完全没有经济实力来进行反对第一 流工业强国的现代化战争。(对德战争的屡遭败绩激化 人民的不满情绪,引起了革命)。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苏维埃 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 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订了 《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世界大战。 美国参战中国等国参战俄国退出一战(实力增强)协约国阵 同盟国集 营的变化 力量对比变化 团的崩溃意大利倒戈(1915年5月) 德国在西线溃退(1918年) 奥匈帝国瓦解投降(1918年3- 10月)德国革命(月)德国投降(1918年11月) 材料一 在以后三年的战争中,尽管双方动用 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条战线 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西线的 战斗这时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斯塔夫里 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 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 武器――有枪栓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 等……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敌方的防守阵地都束 手无策…… ――杰弗里? 帕克《剑桥战争史》材料思考:一战为什么变成旷日持久阵地战? 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何会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1、这是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和政治经济利益的战争, 两大集团不争个输赢是绝对不会甘心的。2、帝国主义各交战国各自宣称自己的正义,鼓吹“爱国主 义”“民族利益”以此欺骗愚弄人民,各国人民都出于本能的爱国 情感为保卫国家而战。 3、军事上,马恩河会战后,双方形成阵地战态势,阵地战就是一 种高消耗、拼时间的战争。4、一战由欧洲战争演变为国际战争,随着交战国的增多和进程的 复杂,时间必然延长。 5、一战前帝国主义各国扩军备战,都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储备了 大量的战争物资。因此不消耗殆尽,帝国主义军事利益集团不会罢 休的。 …… 协约国取胜:美日成为最大的赢家,英法意遭到 削弱,俄国十月革命。同盟国战败:奥匈帝国垮台分裂为奥、匈两国; 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垮台。战 败国面临被宰割的命运。 练一下 1、下列属于1916年发生在西线的战役是 ① 马恩河战役 ② 凡尔登战役 ③ 索姆河战役 ④ 俄军攻入东普鲁士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D 2、一战中,德军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军 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的事件是 A马恩河战 B东线转入对峙之中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C3、西线在一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是 因为 A西线发生的大战役多 B西线战事发生早 C西线交战双方是两大集团的核心,实力强 D西线有美国的参战C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战场的重要战 役有( ) ①马恩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索 姆河战役 ④日德兰海战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5.在一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是 ( ) A.东线 B.西线 C.南线 D.欧洲战场BB 3.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索姆河战役 4.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是 (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大海战AB 5.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意义的 战役是 (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大海战 6.毒气弹首次被使用在哪一次战役中? (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大海战CC 7.坦克首次出现在哪一次战役中?( ) A.索姆河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大海战 8.一战中最关键的一年是 ( A.1914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7年AC)9.在一战中,1915年的主要战场在 ( A.东线 B.西线 C.南线 D.海战A) 四、战争的结果及成因1.结果同盟国失败2.成因受敌的不利境地。(2).政治上, 内部矛盾尖锐地处协约国包围中,陷入腹背 (1).地理位置上,长期战争激化了参战各国的矛盾,而同盟国表现得更加明显 (3)、经济力量的对比上,实力处于劣势参战国 德、奥英法经济所占 军队数量 人力资源 可利用 世界比重 资源地 19.2%27.9%623万873万1.45亿2.88亿本国和占 领国资源本国, 殖民地, 附属国美国战争后期的给协约国以巨大的经济援助 (4)、军事上: 战略战术失误:同盟国东西南三线作战,德 国陷入两线作战和阵地战、持久战的泥潭4、国际力量对比上,参加协约国阵营的国家不断增加,不利于 同盟国。战争爆发后,日本参战,夺取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 意大利背弃盟约,倒戈协约国 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 在美国带领下,一大批国家加入协约国作战,进一步增强了 协约国的力量 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世界制造业产量:德奥占19.2% 英法俄占27.9% 陆军人数: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 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 所利用资源: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 源;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资源, 利于长期作战。 福煦车厢福煦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期 的协约国联军 总司令。 1918 年11月11日, 福煦代表协约 国与德国代表 在法国东北部 在福煦车厢里 签订了《贡比 涅森林停战协 定》,宣告第 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 战争结束了持续四年之久的一战到底 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1、大战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不一定。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 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 权的性质完全不同。战争的性质主要取 决于参战目的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1、大战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 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 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尽管 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 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 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 解放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 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 性.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 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 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 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 国变成了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 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 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上述材料说 明了什么?――《世界经济史》战争给欧洲带来了经济政治危机; 改变了国际格局;引发了革命。 2、大战的影响(1)对世界:给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2)对欧洲: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表现:经济上,西欧(英法德)实力相对衰落,对世界经济的控 制力减弱;政治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的建立(是这次战争另一个最大的战果),激励了欧洲各国 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对国际格局:改变了国际格局。 俄德奥匈帝国垮台、奥斯曼帝国解体;英法等战胜国也受到重创; 美日崛起,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4)战争引起革命:战争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促进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各民族的觉醒,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 在十月革命的推动下,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 运动掀起新高潮。 (5)对人类社会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战争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一战的特点 1.战争范围看,战争遍及欧亚非地区。2.战争规模看,规模大,席卷33个国家、 15亿人口。 3.战线战场看,数量多,三条战线,三个 战场。 4.战争方式看,多种多样,有陆海空战。5.战争危害看,破坏程度大,双方死伤人 数多,费用高。 6.战争影响看,影响深远。 课堂小结 1、交战时间: 1914.7――、交战双方: 同盟国 VS 协约国 3、原因: 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4、导 火 线: 萨拉热窝事件 5、爆 发:1914年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6、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1916年】 7、结 束: 德国战败投降(同盟国的失败)8、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9、影响: 空前的灾难 10、启示: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4年零3个多月(―)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战争范围卷入人口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超过15亿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 战 争 造 成 巨 大 损 害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给人类造成 深重的灾难和破坏。 20年后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 大战,带来的灾难更加深重。美国9、11 事件 2011年 利比亚战乱想一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恐怖主义,霸 权主义依然横行,世界仍有局部动荡和战争,中 国该如何应对? 1、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2、珍爱生命,反对恐怖主义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的责任 让我们大家都来捍卫和平!
请思考 :一战中大量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 远程大炮等均运用于战争,给双方及整个人类带来 巨大灾难!新式武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的进步?它 对战争有何作用?科技与战争的关系?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 作用:使战争由平面发展为立体,其范围、规模、杀 伤力、破坏力和激烈程度均达到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 程度,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空难。 关系:科技成果被应用于战场,是战争发展的需要, 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战 争的空难,战争的需要也反过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 进步。我们应该运用科技造福于人类! 视角二●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 利益。 ---帕默斯顿(英国首相)列强为共同利益而勾结,又为各自利 益而斗争。当时欧洲列强如何为自己谋 取最大利益呢?
搜 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百度文库 专业资料 人文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搜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百度文库 教育专区 初中教育 中考...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 21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备人:马金玲 ...下面 进入第二篇 火星点 燃大战起。 1、运用 ppt 幻灯片 学生依据课本 使用 ppt 整合历史知 标注 识,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展示有关第一次世界 自主学习, ...搜 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百度文库 教育专区 高中教育 政史地 高二政史地第一次世界大战,_高二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搜 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百度文库 专业资料 人文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 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DD同盟国和协约国。...搜 试试 3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百度文库 专业资料 人文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课程类型学科“第一次世界大战”...搜 试试 3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百度文库 教育专区 高中教育 政史地一、第一次世界大战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次世界大战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班级 夫说此话的目的是 A.德国在 1871 年实现统一 C.德国迫切需要重新瓜分世界 2.欧洲...搜 试试 7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百度文库 教育专区 初中教育 政...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经过、影响课件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二历史选修三...搜试试 3 帮助 全部 DOC PPT TXT PDF XLS 百度文库 专业资料 人文社科 军事...第一次世界大战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高二历史选修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