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作战的主要方式是堑壕战对吗?能具体解释下是咋操作的吗?

堑壕战堑壕战 ,又称战壕战或壕沟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的战争形式。进行堑壕战时的参战双方,都具有固定的防线。当双方的火力大大提高,而移动力和通讯系统却没有多大改进时,堑壕战就会开始。美国南北战争(1861-65)和日俄战争(1904-05)都出现了堑壕战,堑壕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战场造成了最多的伤亡。
简介/堑壕战
利用进行防御的一种作战战术。是在期间的中出现的。开战后连续几个月激烈的战斗让交战双方都感到麻木和疲惫不堪,双方纷纷深挖战壕,加强掩体,设置带刺的铁丝网,构筑固定阵地。很快,从边界一直延伸到大海,六百多公里长的战线上,横亘着一条布满、隧道、掩蔽所和铁丝网的坚固防御线。至此,堑壕战拉开了序幕。这个局面一直延续了四年,直到战争结束。最初双方的堑壕就是草草挖出来的壕沟,但是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一些指挥人员以及各种后勤力量也深入到了堑壕里,进行指挥和补给,因此堑壕被不断地加宽,防御体系变得越来越发达。这一战术在一战结束后被总结推广,但在开始后不久,因战争条件改变而逐渐销声匿迹。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和战争中仍应用,并取得相当战果;在实战中还开创了利用堑壕进攻的战术。
产生背景/堑壕战
人类在战争出现不久以后就学会了建造碉堡。但是那时的军队规模过小,武器射程也很近,因此他们能守住的也只是较短的防线或孤立的一点。即使有一些极长的防线(如中国的和英国的)作为例外,但是它们还是无法彻底阻止敌人跨过边境,而只能对敌人起到威慑作用。
尽管碉堡战术和火力在最近的1000年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无论是装备了长弓,枪口,还是火炮的军队,都需要大量士兵来防卫一座碉堡。部队规模太小的话,火力是不够的。
堑壕战中用到的大部分军事技术都已经在包围战术中出现了很多年。当两支军队在一个不熟悉的战场作战时,包围战术就会被采用以应用这些技术。
恺撒在高卢战记一书中描述了阿莱西亚之战中古罗马是如何在阿莱西亚城周边建造了两堵巨大的墙。内墙长为10英里,里面是的部队,而外墙则阻止了援军与他们会合,罗马军队控制着内墙和外墙之间的部分。被包围了的高卢人在饥荒蔓延开来之后投降了,而他们的援军就在外墙之外却无法进来。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也记录了一次相似但却是失败的围困,即雅典人对的包围。
包围,是指在人类发明了攻城机器后,进攻一座城镇或一个碉堡时应用的战术。进攻方会先将城镇包围住,之后要求城内的守军投降。如果没有得到回应,包围城镇的一方就会在城镇周围建造临时碉堡,以阻止守军突围或外部援军与守军会合。之后进攻方就会在守军的武器射程之外开始挖掘一个与城墙平行的壕沟。然后他们就会向城镇的方向再挖掘一个壕沟,这个壕沟为,这样里面的士兵就不会被守军火力所伤害,它还同时提供了一个观察守军的有利地点。当这个壕沟深入到敌军火力射程之内时,进攻方就会再挖掘一个与城墙平行的壕沟,这个壕沟具有火力点。必要时在炮火的掩护下,这个过程会被不断重复,直到进攻方的武器进到能准确地在城墙上打开一个缺口为止。为了使部队和援军接近到能够安全地通过缺口进入城内的距离,进攻方会挖掘许多锯齿形的壕沟,并由许多与城墙平行的壕沟来保护并隐藏士兵。这个过程中,进攻方每次都会在一个步骤完成之后要求守军投降。如果在进攻方的第一波攻击中有许多士兵通过了缺口的话,守军就只有死路一条。从古代到中世纪时的习惯就是,经过战斗后成功地拿下一座城镇的军队会屠杀这座城里的所有居民。一些以帖木尔为代表的占领者会将敌人的头骨作成纪念碑以展示自己的强大。
发展过程/堑壕战
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首次
战壕不如坟出现的大规模军队成为了堑壕战的第一个要素。在这之前,军队都由小规模的部队组成,他们没有能力在一大片区域内顶住敌人长时间的进攻。大规模军队使取得胜利变得很难,但是通过骑兵和步兵在一次袭击中将敌人打散还是可能的。一个早期的长好几英里的加固军事防线的例子就是托里斯韦德拉斯防线(1810年),这是在中,葡萄牙在英国陆军的皇家工程兵指导下构筑的。
19世纪中期,火器技术得到了发展,而这也使上述战术变得更加具有毁灭性。1861年的美国内战中,双方使用的都是这种自拿破仑时代以来几十年来都在用的战术。当这场战争在1865年结束时,它已经预演了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美国内战中已经出现了壕沟、机枪、碉堡和巨大的伤亡。战争末期的彼得堡之战已与初期的战役有了很大不同,初期的战役(例如第一次)中,部队仍然可以灵活地运动;一些著名的攻击行动,例如中的皮克特攻击行动,展示了对躲在战壕里的敌人发动攻击是多么无用。 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步枪(例如.58毫米)得到了大量的生产和应用。这种射程为拿破仑时代滑膛枪两倍,并且能在1000米的距离之外杀死一个人的武器使躲在壕沟里或一个临时建造的掩蔽物后的人可以在很远的距离外向敌人射击,进攻方无法快速穿越它与防守方之间的大片空地,硬冲的话则会遭受重大伤亡。(虽然步枪在之前的美国革命中被成功地使用,但是它们主要被用于小规模的,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出现于内战晚期的连发枪极大地提高了射速,同时也增加了伤亡。第二,双方仍然坚持拿破仑式的大规模冲锋战术,这也增加了伤亡,到了战争后期,才成为了标准战术。到了最后,人们为了对抗密集火力,采用了寻找掩蔽物和分散部队两种措施。第三种措施:使用装甲,在那时还并没有被考虑过;第四种措施:速度—即快速进攻到敌人阵地—也没有被采用。
美国内战结束后,堑壕战的其他几个要素也相继出现。首先就是1874年发明的铁丝网,它虽然无法造成严重伤亡,但是可以减缓敌人的进攻速度,这就给了防守战壕的机枪手和步枪兵更多的时间来消灭敌人。第二个出现的是炮火的改善。人类从古代就使用了各种形式的炮火,它从火药得到大量应用至1860年堑壕战出现的这段时间内一直是用来消灭敌人的主要武器,并且还只需要很少的步枪兵支援。但是,克虏伯改进的钢制后膛装填式火炮却增加了炮火的杀伤力量。第三就是的出现,它将炮火杀伤力增强了16倍。最后是,最先使用它的极大地提高了射速。进攻方与防守方之间的大片空地成为了无人区,想要穿越的话则会伤亡惨重。
实战应用/堑壕战
尽管火力的改善
法国战壕和实行征兵制的军队大大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可大多数军队完全不知道这些变化多么具有毁灭性,所以也就没有研究对抗措施。在一战开始时,大多数军队都认为这将是一场短暂的战争,双方都将会使用拿破仑时期的战略和战术。一些骑兵单位被火车送到了前线,而他们的指挥官根本没有想到骑兵在密集的火力面前是毫无办法的。这些骑兵中的大多数从来没有被派上战场。
但是,在战争开始以后,德国和协约国军(主要为英军和法军)很快就意识到他们完全错了。正面进攻得到的只有自己人的伤亡。在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和协约国军沿着瑞士边境各挖掘了一条战壕,它们一直延伸到了比利时的北海海岸。从日一直到日德国发动春季攻势这段时间内,西线战场上的作战双方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在壕沟内对峙。
在西线战场上,头几个月挖掘的小型临时战壕很快变得更深且更复杂,逐渐地变成了大面积的防守工事。敌对双方的战壕之间的空地称为“无人区”,它的宽度在不同的战场之间也不同。在西线战场上,无人区一般为100至300码宽,尽管在战役中只有30码。在1917年3月德军撤退到以后,无人区的宽度增加到了1公里以上。在加里波利之战中的澳新军团战场上,双方的战壕相距只有15米,在这里,士兵们连续不断地向对方战壕投掷手榴弹。在东线战场和中东战场上,双方需要占领的土地面积很大,生产弹药,混凝土和铁丝网的工厂距前线也很远,所以欧式堑壕战并没有在那里出现。
在中,壕沟被修到了海平面以上3900米高的地方。这些壕沟必须要适应山上崎岖的地形,坚硬的岩石和多变的天气。许多壕沟网都位于冰川中。在战争刚刚开始时,英国使用了一种由三个平行战壕组成的战壕系统,这三个战壕由一些通讯战壕连接起来。通讯战壕与前方战壕的连接点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在这里都修有坚固的工事。前方战壕只有少量守卫部队,这些部队只在清晨和傍晚才进入战壕。70码至100码之后是支援战壕(或叫转移战壕),当前方战壕遭受轰炸或炮击时,里面的部队就可以撤到这里。300码至500码之后是预备战壕,里面有另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在前方战壕被攻下后可以进行反击并夺回它。在炮火得到了改善后,这种战壕系统迅速地过时了,但是在前线某些特定地区,支援战壕还是被留下了,它现在的功能就是吸引火力,这样前方战壕和预备战壕就不会遭受多大破坏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会将支援战壕点上火,这样看起来就会像有人在那里。
人们也建造了临时战壕。当准备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时,前方战壕附近就会出现几个临时战壕。这些战壕里的步兵将会随前方战壕内参加第一波攻击的士兵一起进攻。还有一些无人的临时战壕延伸到了无人区里。士兵可以通过它们执行多种任务,比如在敌军铁丝网附近监听敌人动静或发动奇袭。
当一个战壕有一部分凸出到了无人区内时,一个突出部就形成了。面对突出部的敌军战壕叫做“凹陷部”。大块的突出部对里面的士兵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它容易三面受敌。
在前方战壕后面几千米,通常有至少两个部分完成的战壕,它们在前方士兵撤退时就会被用到。德国人经常挖一些多余的战壕系统;1916年的中,德国人挖了两个完整的战壕系统,它们相距1公里,而在1公里之后还有一个部分完成的第三个系统。多个战壕系统使协约国军几乎不可能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如果第一个战壕系统的一部分被敌军占领,防守方就会从第二个系统挖一条通道到第一个系统中没有被占领的部分。
德国人的防御工事建造的非常出色。他们建造的掩蔽物和据点位于地下深处,防炮弹并且空气流通。因为德军比他们的对手更想战略性地撤退到一个准备充分的防守位置。他们还首先使用了“”,即在几百码宽的前线交战区中修建一系列孤立的阵地,而不是一个连续的壕沟。每个阵地都可以为它的相邻阵地提供炮火支援。虽然进攻方可以在阵地间自由移动,他们还是要遭受防守方的纵射。英国人最后也采用了相似的工事,但是德国于1918年发动“春季攻势”时它还没有完成,这次攻势证明,即使英国人的工事已经建造完成,它们也不会起到多大作用。
战壕的建造/堑壕战
壕沟并非笔直,而是锯齿型
战壕布局的。这就意味着一名士兵在壕沟里无法看到十米以外的东西。这种形状的壕沟在敌人从侧方进攻时会保护它里面的步兵,否则里面的所有部队都会暴露在敌军火力面前,伤亡会很惨重。如果一颗炮弹落进壕沟内,它的弹片飞不了多远就会被挡住。壕沟面对敌人的一侧叫做胸墙,背对敌人的一侧叫做背墙。背墙使士兵们的后背不会为落在壕沟后方的炮弹的弹片所伤。如果敌军攻下了壕沟,那么原来的背墙就会成为胸墙。壕沟的两侧会用沙袋,木架和铁丝网进行加固。壕沟内的地面通常会被铺上木板。士兵们的掩蔽洞位于支援战壕后部。英国的掩蔽洞通常有8至16英尺深,德国的掩蔽洞一般要深得多,距地面最近的也有12英尺深,有时甚至能达到3层楼的深度,士兵们通过混凝土台阶走到上方。为了使一名士兵可以在不暴露头部的同时观察到战壕外面,壕沟的胸墙上会有一些射孔。射孔可以简单到只是沙袋中的一个缺口,但它也可以使用钢板来保护士兵。为了击穿射孔,德军狙击手使用了穿甲子弹。还有一种观察战壕外部的方法便是使用潜望镜,它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一根木棍与两片镜子。在加里波利的澳新军团壕沟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士兵使用了潜望镜式步枪来在不暴露头部的情况下向敌人射击。
挖掘战壕有三种标准方法:地面式,延展式和隧道式。地面式即人站在地面上向下挖掘,这种方法最有效率,因为它允许一大群人同时挖掘。但是,用这种方法挖掘战壕的人们需要暴露在地面以上,因此它只能在安全的时间及地点,比如后方或夜晚使用。延展式即从壕沟的一端向外挖掘。挖掘壕沟的人不会暴露,但是这种方法只允许一个或两个人同时挖掘。隧道式类似于延展式,只不过在挖掘时,壕沟上方还有一层“屋顶”,它在建造完成后就会被去除。英国的壕沟建造指导说450个人在夜间用6个小时的时间能挖掘250米的壕沟。在壕沟建造完成之后,它还需要经常地维护,以防止天气或炮火减低它的强度。
上,双方的战壕都出现了许多问题。加拿大军队的战壕出的问题最多,因为他们占领的都是一些低地。在大部分低地中,地下水层只位于地下1米左右的深处,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壕沟在这里都会充满水。因此,法兰德斯的许多“壕沟”实际上位于地面以上,胸墙和背墙由沙袋(实际上里面是粘土)构成。一开始,胸墙和背墙都是这样建造的,但是后来的壕沟取消了背墙,这就使后方战壕内的士兵在前方战壕被攻占以后可以向前射击。
战壕地貌/堑壕战
战壕视图,静态且位于地下的战壕拥有它独一无二的地貌特征。在前线,壕沟网和矿车道代替了公路和铁路这些传统的基础运输设施。许多小的山丘和山谷直到战斗开始前才有名字,一些山丘以它们的高度命名,比如60号山丘。一个农舍,风车,采石场或枯树都会成为争斗的焦点,只因为它们是这片地区内最显眼的景物。这些地标会轻易地被炮火摧毁,因此在战斗之后它们就只是地图上的名称了。
战场上的景物可以有一个描述性的名称(比如孤独的松树或伊普尔附近的“多边形树”),一个幽默的名称(例如香肠谷和索姆河上的土豆泥谷),一个军事单位名称或一个士兵的名称(位于澳新湾的以将军命名的“莫纳什谷”)。在一个地方的名称前加上“死人”两字的做法也很流行,原因是很明显的。许多壕沟系统也因为它们的形状被命名为“棋盘”或“烤架”。
敌人的壕沟也需要被命名。许多壕沟都以观察时看到的事情命名,比如澳新湾的“德国军官战壕”(协约国军在那里看见了几个德国军官)或索姆河的“口粮战壕”(在那里发现了德军的运粮队)。英国人给位于金奇战场的德国战壕取的都是有关酒的名称,比如“啤酒战壕”,“苦战壕”,“啤酒花战壕”,“浓啤酒小径”和“细长玻璃杯战壕”。其它一些战壕以它们在战壕系统中的角色命名,比如索姆河的“换位战壕”和“中继战壕”。
英国战壕系统的一些部分的名称听起来就像大富翁的棋盘,比如说“公园路”和“邦德街”。英国的师级部队习惯性地将它们的战壕以军事单位的名称来命名,它的结果就是“马斯特尔小径”(皇家马斯火枪团)和“黑手表小径”(黑)这样的名称。澳新军团则倾向于起士兵的名字。
战壕内的生活/堑壕战
一个士兵待在前线战壕里的时间通常很短,他在回到后方之前会在那里待上一天至两星期。澳大利亚的第31营有一次在维勒·布列东内的战壕内度过了53天,但是这只是个非常罕见的例子。一个英军士兵通常会这样度过一年:
·15% 前线 ·10% 支援线 ·30% 后备线 ·20% 休息 ·25% 其它 (医院,旅游,休假,训练等)
即使在前线服役时,一名士兵在一年内通常也只会参加几次战斗,比如进攻,防守或袭击等。精锐师的作战次数则较高,协约国军的精锐师包括了英国正规师,加拿大军团,法国XX团和澳新军团。
有一些地方在战争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军事行动,这就使战壕内的生活变得很轻松。当澳新军团第一团在加里波利撤退后于1916年4月来到法国后,他们被派到了一个相当和平的地方。但是其它一些地方却总是有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西线,伊普尔每天都有如地狱一般,尤其是对于位于暴露的战壕突出部中的英军来说。在那些没有什么军事行动的地方,狙击手,炮火,疾病和毒气仍然造成了较大伤亡。在1916年前六个月中,英军在索姆河战役发起之前没有参加过大型战斗,但是伤亡人数还是有107776人。
前线的一个部分会被分配给一个陆军军团,它通常包括了三个师。在这三个师之中,两个师会驻守在相邻的位置,第三个则在后方休息。这种任务的分配会被贯彻到每个陆军单位,所以在每个师的三个旅(德军称为团)中,两个会在前线驻扎,第三个在后方作为预备队。在每个旅中的四个营中,两个营驻扎,两个营休息,连和排的任务依此类推。越低级的单位调动次数越频繁。
在白天,部队的运动会遭到狙击手和位于热气球中的观察员的迎头痛击,所以这时的战壕往往都很安静。夜晚是战壕内的人员最忙碌的时候,部队和补给的调动,铁丝网与战壕的维护,还有对敌军防线的侦察都可以借着夜色的掩护来完成。位于无人区内的监听哨会侦测敌军的动静。
袭击的目的是抓获俘虏及缴获敌军的情报。随着战争的发展,袭击也逐渐成为了英军策略的一部分,这会保持部队的斗志,并且会阻止无人区落入德军手中。这种战术的代价很高,战后英国的一个研究总结说它获得的不如它损失的多。
在战争早期,突袭都是由骑兵,尤其是加拿大骑兵完成,但是后来德军加强了警戒,协约国军在袭击前很难不惊动德军。到了1916年,袭击已经需要精心的策划,和步兵与炮兵的联合行动。袭击会以猛烈的炮击开始,在炮击将敌军前方战壕内的部队驱走或消灭,并将铁丝网炸断之后,炮弹会在前进的己方步兵周围爆炸以提供掩护。但是,炮击也通知了敌人协约国军准备攻击哪个位置,这样敌军就可以放心地从很多地方调来援兵。
一战的堑壕战非常惨烈,有10%的士兵被杀。而第二次布尔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分别只有5%和4.5%的士兵被杀。西线战场上的英军及英联邦自治领军队有12%的士兵战死,而总伤亡数(负伤加牺牲)达到了56%。考虑到每一个在前线作战的士兵都有3名士兵为他提供后勤服务(弹药,补给,医疗等等),那么每个真正参加了战斗的士兵想要不负伤就活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的确有许多士兵负伤不止一次。
当时的医疗还很原始,救命的抗生素还没有被发现。相当轻微的伤也可以因感染和坏疽而致人于死地。德军腿受过伤与胳膊受过伤的士兵分别有12%和23%死亡,主要的死因是感染。美军伤亡人数中的44%因为坏疽而死亡。在这些人中,有一半是头部受伤,在腹部受伤的士兵中,只有1%活了下来。
一战中有四分之三的伤者都伤于炮火。炮弹弹片造成的伤害通常比子弹造成的伤害严重。炮弹弹片会将一些灰尘带进伤口,这很可能会导致感染。这些因素意味着,一个胸部中了炮弹弹片的士兵的死亡率为胸部中子弹的士兵的死亡率的三倍。炮弹的爆炸还可以通过引起脑震荡而致死。除了生理上的伤害,炮火还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长时间的炮击经常会导致士兵休克,而这在当时还没有被完全地了解。(现在这个症状通常叫做,人们对它了解的更多,虽然还不是完全了解)
与其它战争一样,一战中士兵的最大杀手就是疾病。战壕里的卫生条件很差,常见的感染包括了痢疾、斑疹伤寒和霍乱。许多士兵都遭受过寄生虫害和相应的感染。极差的卫生条件也使战壕中充斥着真菌,士兵们因此会得上战壕嘴和战壕足。另外一个主要杀手是士兵的暴露,冬天的战壕温度经常在零度以下,而士兵们又没有足够的衣服穿。
参战双方都无法立即安葬死者。在前线变更之前,无人区内的尸体会一直无人拖回,而在前线变更之后,这些尸体已经变得无法辨认了。在有些战斗,比如加利波里的尼克山谷之战中,士兵们的尸体直到战后才被掩埋掉。战争结束以后,人们在耕地或位建筑挖掘地基时仍然会发现新的尸体。
在战争的不同时期(特别是早期),双方都有正式的短暂停火,以便让伤员回到己方阵地,并且掩埋死者。但是,双方军队的高级将领都不愿意因为人道的原因而放弃进攻机会,所以都下令部队不允许敌军抬担架者进入无人区。虽然这样,双方战壕中的士兵还是拒不执行这个命令,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短暂停火对双方都有好处。所以,当战斗结束后,双方的抬担架者(臂上标着红十字)就会进入无人区将伤者抬走,有时他们还会交换俘获的敌军伤者。有时这些非正式的停火也被用来进行侦察或让部队休息。一个著名的停火便是英军与德军之间的圣诞休战日。它发生在1914年圣诞节夜晚的阿尔芒第耶尔附近。德国士兵首先开始唱起圣诞颂歌,然后双方的士兵就走出了战壕。他们互相交换了礼物并讲了故事,还踢了几场足球赛。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他们的长官对这次停火很不高兴,英军还依照军法审判了几个士兵。2005年的电影圣诞快乐讲的就是此次停火。
堑壕战使用的武器/堑壕战
二战步枪一般来说,步兵在战壕内可以使用四种武器:步枪、刺刀、和手榴弹。英军的制式步枪是.303英寸(7.7毫米)短弹仓,它最初为一款骑兵用,最大射程(狙击用)为1400码(1280米),尽管有效射程更像是200码(180米)。加拿大军团广泛地使用了。一般认为这种步枪比李-恩菲尔德步枪打得准,但是它在战场上是出了名的爱出故障,它在枪管内有污物或快速射击时经常会堵塞,加拿大步兵的制式装备逐渐变成了李-恩菲尔德步枪。但是,罗斯步枪在战争中还是被狙击手所喜爱。在战争初期,英军可以使用密集的步枪火力顶住德军的进攻,但是当堑壕战出现以后。英军就很少有机会聚集大批步枪兵了。
德军的制式步枪是7.92毫米(.312英寸),它在精度,射程和可靠性方面与李-恩菲尔德步枪相同甚至更好。但是,它比较不适合于快速射击,因为它的弹仓只能装5发子弹,这是英军步枪子弹容量的一半。法国的和俄罗斯的在许多方面都逊于德国和英国的步枪,尤其是可靠性和工艺方面。
英军士兵装备的是21英寸(53厘米)长的刺刀,这种刺刀的长度过长,并且在近战中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但是,在混战中,刺刀比步枪更安全,步枪可能会打到友军而非敌军。英军的统计显示只有0.3%的伤员伤于刺刀;但是,挨了刺刀的士兵是很容易死亡的。可以在敌军中引起恐慌,并促使他们撤退或投降。在前进时,刺刀还被用来解决路上的敌军伤员,这不仅节省了弹药,还减少了后背受攻击的几率。德军士兵一般都使用S98/05,这在开阔地上是一种很恐怖的武器,但是与英军刺刀一样,它在被安装到步枪上后就很难在战壕里使用。
许多士兵都更喜欢使用短柄铲子或其他挖战壕的工具来代替刺刀。他们会将铲子的边缘磨锋利,这样它就与刺刀一样有用,而且较短的手柄也使它们在狭窄的战壕内更易于使用。
由于在堑壕战中士兵们经常得不到足够的装备,前线的战壕中就出现了士兵们自造的武器,比如说短木棍和金属,还有各种战壕刀,甚至指关节金属套。随着战争的发展,士兵们也得到了更好的装备,因此这些自造武器就被弃用了。
拉推枪栓式霰弹枪主要被美军士兵用于西线。霰弹枪一次发射的是许多颗叫做弹丸的金属球,而不是单一的一颗高速子弹。虽然每颗弹丸的杀伤力远低于步枪子弹,9.34毫米霰弹还是可以在近距离上造成一系列严重损伤。霰弹枪在近距离是一种很可怕的武器,德国在日甚至对它的使用提出了正式抗议。美国军队还配发了名为“”的专门为作战而研制的霰弹枪。它们的枪管比民用霰弹枪更短,弹仓容量更大,没有空气阀门,并且在枪管和刺刀把柄(用来固定)外还有隔热层。“战壕枪”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作战用霰弹枪和防暴霰弹枪。澳新军团和一些英国部队也使用了短枪管霰弹枪,因为它们便于携带,在短距离内杀伤力大,并且在壕沟狭窄的空间内易于使用。
手榴弹成为了堑壕战中首要的步兵武器。参战双方都很快地训练出了专门的手榴弹兵。手榴弹使士兵能够间接地攻击敌人,并且不将自己暴露于敌军火力之下,而且手榴弹不需要步枪那样的精度。德军和土耳其军在战争一开始就装备了大量手榴弹,但是自1870年就废除了榴弹兵,并且没有参加过围困战的英军却几乎没有装备任何手榴弹,所以士兵们必须使用手中一切可得的东西自造爆炸物。1915年后期,英国蛋形手榴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了战争结束时,英军一共投掷了7500万颗手榴弹。
二战机枪机枪可能是堑壕战最显著的标志,它给人留下了一个一排排士兵被呼啸的子弹扫倒的印象。德军在战争之前就很注重机枪的使用,在1904年,已经有16个步兵单位配备了机枪,它们的机枪手都是步兵中的精英,这些单位隶属于Jaeger轻装步兵营。英军的每个步兵营配备一挺;德军每个营配备六挺,俄军配备八挺。而直到1917年,美军的每个步兵单位才有了至少一挺机枪。1915年以后,成为了德军的制式机枪。在加里波利和巴勒斯坦,同盟国方的土耳其军派出了步兵 ,但操纵机枪的却常常是德国人。
英军的高层指挥官对机枪不怎么感兴趣,他们认为机枪太笨重,并且机枪会让士兵们更想要防守而不是进攻;因此英军配发机枪的时间要在德军之后。英国陆军元帅道格拉斯·海格曾经在1915年说过“人们对机枪的评价过高了,每个营配备两挺就已经比他们需要的多了。” 这个想法给英军带来了惨重的损失。1915年,机枪团开始了训练,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加拿大士兵,在法国长官雷蒙德将军的指导下,他们首先使用了区域封锁和间接瞄准(它很快就被所有协约国部队采用)。为了生产足够的机枪,美国的公司签下了生产维克斯机枪的合同。到了1917年,英军的每个连都配备了四挺路易斯轻机枪,这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火力。
重机枪在战壕中的位置是经过精心的计算的,因此一挺重机枪的射出的一串子弹可以打到敌人的胸墙或铁丝网上的缺口。它还可以被用来攻击距离很远的壕沟。负责重机枪的移动,保养和补给的有八名士兵。
二战迫击炮迫击炮打出的炮弹会在升入高空后落到一个相当近的地方,这被广泛地用于骚扰敌人前方战壕,并在一次袭击之前炸断铁丝网。1914年,英军总共发射了545发迫击炮弹,而1916年他们共发射了6500000发。
英军用的是,它是现代迫击炮的前身。这种迫击炮虽然重量轻,但是它易于使用,并且由于炮弹底部的推进药而拥有很高的射速。在发射时,士兵只需要把炮弹从炮口滑进炮管里就行了,推进药碰到炮管底部的撞针会自动引爆。
德国应用了一系列迫击炮。最小的是发射“菠萝”榴弹的。中型的战壕用迫击炮被称为布雷器,而重型迫击炮会将一枚战斗部重200磅(90千克)的炮弹发射到1000码以外。但是它的炮弹飞得很慢,因此敌军就有时间躲进掩体。
就像空军支配着现代战争一样,炮兵支配着堑壕战。在进攻时,步兵如果冲到了提供支援的火炮射程以外的话是很难完成任务的。除了轰炸堑壕内的敌军以外,火炮还可使炮弹在己方步兵周围爆炸,这样敌军就无法靠近,双方还可以打一场炮战,即双方的火炮互相朝对方火炮射击。
火炮一般发射的是破片或,在战争后期还有毒气弹。英军是第一支使用的军队。
火炮一般有两种:和。加农炮的炮口初速高,弹道平直,常常发射破片弹头来切断铁丝网。榴弹炮弹道较高,弹头最后会以接近垂直的角度与地面碰撞。口径最大的火炮一般都是榴弹炮。德国的420毫米榴弹炮重20吨,可以将一枚一吨重的炮弹打到10千米以外。
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这意味着火炮在每次发射后不用再重新瞄准。火炮在对目标发射前,需要对观察员缺省的已知标地物进行射击来归零,以提高击准确度精度。但是在归零射击的过程当中会让敌人发现并提高警觉。到了1917年末,火炮已经不需要再射击前进归零,在后方完成归零的火炮可以在进入前线阵地后展开炮击。
1914年8月,法军首先使用了催泪气体,但是这仅能使敌人暂时失去战斗力。1915年4月,德军在第二次重首先使用了氯气。大量的氯气可以致死,但是它很容易通过眼睛和鼻子察觉到。暴露在氯气中的士兵,即使大难不死,肺部也要受到永久性的损伤。
1915年12月开始使用的是一战中的最后一种毒气,它的毒性为氯气的18倍,并且很难被察觉到。但是,最致命的毒气确是德军在1917年7月首先使用的。芥子气的毒性并不像光气那样强,但是它很难被察觉到,并且会附着在战场表面,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可以致命。芥子气造成的烧伤很严重,暴露在芥子气中的士兵极有可能就此失去战斗力。在接触过芥子气的士兵中,只有2%死亡,死因主要为感染。
最初的释放毒气的方法是在风向合适的时候将装着毒气的气缸打开。很显然,如果风向判断错误,这种方法就没有用了。还有,气缸一般都位于战壕前方,所以敌军的炮击很可能击碎它们。后来,毒气改由火炮或迫击炮来释放。
在一战的头一年,双方都没有为士兵配备头盔。士兵只带着布或皮革帽子上战场,而这些帽子几乎无法保护他们的头部。当战争演变为堑壕战时,许多士兵的头部都因为炮弹的碎片而受伤了。
法军首先意识到了他们需要更好的防护,并且在1915年夏天开始配发钢盔。 代替了传统的(),后来它也被比利时,意大利和其它许多国家采用。
大约在同时,英军也在研制自己的头盔。法国头盔由于不够坚硬和太难批量生产而被弃用。英军最终选择了布罗迪式头盔。它有一个很宽的钢盔檐,能够保护士兵不被落下的东西砸伤,但是它对士兵颈部的保护却较少。美军使用了同样的头盔,但也有一些单位使用了法国头盔。
德国在1916年开始使用M1916式钢盔取代普鲁士M1867皮革尖顶盔。这种钢盔,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德式盔,最大的特色就是两侧突起的通气孔,以及对颈部有较大的保护。战后, 德军推出了改良形的M35, 但外观基本相同。 时至今日, 在美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日本自卫队等的现役钢盔上仍有M1916的影子。
一些精锐的意大利部队使用的头盔是由古罗马头盔演变而来的。
这些头盔中没有一种能够为脸部或眼部提供防护。于是,一些机枪手装备了护目镜,而比利时人使用了百叶窗式的防护镜来保护眼睛。
铁丝网在减缓敌人的速度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没有它,快速前进的步兵(或骑兵)就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冲到己方机枪与火炮的面前。被铁丝网阻碍的敌人则更有可能被机枪或步枪消灭。·哈特认为,铁丝网和机枪是夺取无人区的几大障碍中的两个。
为了避免出现伤亡,双方一般在夜间放置铁丝网。
堑壕战中,飞机的主要角色就是侦察和火炮校对。战斗机被用来保护己方侦察机并击落敌方侦察机。在双方的战斗机互相缠斗时,制空权这个概念就初步形成了。火炮校对飞机会报告炮弹的落点以便炮兵进行调整。侦察机会在地图上标明双方的战壕(一开始为手画,后来改为照片),报告敌方部队的动向及炮兵位置。
在战争后期,协约国使用了坦克。坦克是摧毁敌军战壕很有用的武器。它们可以轧过铁丝网,跨越战壕,而且机枪伤害不了它们,除了更深, 更阔的反坦克壕外, 堑壕战中双方最主要的障碍对坦克都没有用。但是当时的坦克速度慢、过重、缺乏有效的通讯设备,机件亦不可靠,而且炮弹还是能够伤害它们的。
地雷坑道/堑壕战
战争的双方在布雷和排雷方面的竞争也很激烈。索姆河地区干燥的白垩很适合于埋设地雷,而有了打气筒的帮助,法兰德斯地区的湿粘土也可以埋雷。一些一般由当过矿工的士兵组成的专门的地雷坑道挖掘队伍会将坑道挖到无人区里和敌军战壕底下。这些坑道会被填满炸药然后引爆,它会在地面上造成一个大坑。这个大坑有两种用途:它可以摧毁敌军战壕,并且由于它的边缘高于地面,它还是天然的战壕,并且距敌人还更近。每当一个坑道内的炸药被引爆后,双方的部队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并且加固这个大坑。
如果挖掘坑道的士兵发现了敌军的坑道,他们就会朝敌军的方向另外挖一个坑道。在两个坑道快要会合时,士兵就会把它引爆,这就会提前摧毁敌军坑道。摧毁敌军坑道也成为了有些的唯一目标。有时,双方的坑道会互相交叉,战斗会在地底下发生。
这些坑道也可以被用来秘密地调动部队。
英军在索姆河战役的第一天,即引爆了一系列坑道。最大的两个坑道各装了24吨炸药,它们在La Boiselle附近的爆炸将土壤抛到了4000英尺的高空。
日下午3点10分,英军以19条坑道的引爆为帕森达勒战役中的梅斯恩斯山脊之战拉开了序幕。平均每条坑道都装有21吨炸药,而位于St.Eloi地下125英尺深的最大的坑道装有42吨。在理论上,这些炸药引爆时产生的震动在英国都能感觉到。
西线战场的许多大坑在今天还可以看到。梅斯恩斯山脊还有三条未引爆的坑道。
堑壕中的战斗/堑壕战
堑壕战最基本的战略就是坚守住自己的战壕,并且尝试进攻到敌人后方。这种战略一般都以消耗战,即将敌人的资源和人力消耗干净收场。但是某些雄心勃勃的指挥官还是想要通过一次决定性的战斗来获得胜利。英国军队总司令道格拉斯·海格将军就一直尝试着使用骑兵来突破敌军防线。它的两个主要的堑壕战役,即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和1917年的法兰德斯战役,都在开始之前被认为会很快结束,但是它们都成为了代价巨大的消耗战。
许多人对堑壕战的印象都是:一群群手里拿着装有刺刀的步枪的士兵,站成一排冲向无人区内密集的敌军火力。这种战术在战争早期确实是标准的战术,但是它成功的例子却很少。更常见的战术就是士兵们在夜间通过一个深入无人区内的岗哨发起冲锋,而无人区内的铁丝网在之前就会被剪断。
1917年,德军首先使用了渗透战术,即使用小规模的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步兵来通过攻击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来深入敌人后方。它们能够前进的距离仍然受制于补给和通讯。
炮火在堑壕战中有两个作用:第一,杀伤敌军士兵并破坏敌军防线,第二,掩护己方步兵。在战争初期,炮兵在进攻时会先集中攻击离己方最近的敌军阵地,在这个阵地被炮击之后,远处的敌军第二条防线就会被炮击。这个战术中,步兵经常得不到掩护,因为他们无法跟上炮击的进度。这就造成了后来的慢速推进的炮击,这种战术中,步兵就可以紧跟着炮火前进了。
在战斗中,夺取目标只是成功了一半,只有守住目标才是赢得战斗。进攻方在推进时携带的不仅有武器,还有加固战壕的工具:沙袋,铲子,镐和铁丝网,在夺下战壕后,进攻方就会立即加固战壕准备击退敌人的反击。德军很注重在失去阵地后立即组织起反击。这个战术在1917年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伤亡,因为英军限制了每次推进的距离来更有效地防守夺下的阵地。
进攻方在堑壕战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通讯不可靠。当时的无线电通讯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当时可用的通讯手段有电话、旗语、信号灯和信鸽。这几种通讯手段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有许多堑壕战役都是由连级和排级指挥官指挥的。
打破壕战僵局/堑壕战
在战争中,参展双方都在摸索着打破堑壕战僵局的方法。当新诞生的苏维埃俄国退出一战之后,德国就有能力从东线抽调部队来支援西线了。这就使德军能够从防线中抽调出一些士兵,并按照新的战术来训练他们。
在一战后期,德军建立了一些精锐步兵突击部队----暴风突击队(Stosstruppen / Stormtrooper)。 突击队员们装备一些轻型工程器械,轻机枪﹐迫击炮﹐火焰喷射器和大量手雷向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进行渗透或正面突击,在突破敌军要点(例如重炮阵地)后继续向前推进,然后由后续部队打扫战场。另外,德军还意识到高层长官制定的详细计划在实战中是没有用的,所以他们让基层指挥官来进行计划。这些战术在1918年德国发起的春季攻势中是非常成功的。
原本平静的堑壕战在坦克出现以后就大大改变了。除了为士兵提供了装甲保护之外,它还提高了移动力。尽管在一开始并没有多大用处,坦克还是在西线沉重地打击了德军的士气。
美军在打破僵局方面起了主要的作用。约翰·潘兴将军认为堑壕战代价巨大且毫无用处,所以他命令士兵对敌军战壕发起直接进攻和奇袭。
在一战的,英军终于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他们开始使用步兵与坦克及空中支援来将德军赶回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J.F.C富勒和B.H.李德尔·哈特利用了堑壕战来研究一种新式战争。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德国人注意到,并且最终被发展成为了闪电战。
德国闪电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的巨大成功显示出马奇诺防线这样的固定碉堡可以被绕过而起不了作用。1944年协约国军的两栖登陆中,德国未建造完成的大西洋壁垒很轻易地就被突破了。欧洲内陆的灌木丛中的战斗要远比突破大西洋壁垒艰难。
诸兵种的协同作战(包含了步兵,炮兵,装甲部队和空中支援)使堑壕战过时了。现代战争的基础变成了拥有精良通讯装备的小规模部队。
但是这并不是说战壕没有用。它还是一种有效的防守措施。在二战最后一场战役,即柏林战役中,德军在一条战壕内给苏军造成了几万人的伤亡。
1945年以后的堑壕战/堑壕战
自从一战以后,堑壕战就很少出现过。当两支装甲部队相遇后,它们通常打的是二战式的运动战。但是,堑壕战在1948年中国国共内战里之决战淮海战役和朝鲜战争(1950-53)后期又出现了,而且在越南战争(1964-75)中也可以看见堑壕战的踪影。
在冷战期间,北约部队的例行训练中包含了在“苏式战壕系统”中的战斗训练,“苏式战壕系统”是华沙公约组织国家中复杂的防御工事系统。
一战之后最常被提到的堑壕战就是两伊战争。双方都有大量装备现代武器的步兵,可是装甲部队,空中支援和协同作战训练却很少。它的结果就与一战很相似了。
堑壕战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1998年至2002年的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战争。朝鲜半岛和克什米尔的军事分界线也包含了几公里长的战壕,朝鲜半岛的分界线还埋设着地雷。
参考资料/堑壕战
2./zh/%E5%A0%91%E5%A3%95%E6%88%98.htm &3./PM.qst?a=o&;d= &4.http://www.stratnet.ucalgary.ca/publications/pdf/herwig_operation-michael_nov2001.pdf &5./PM.qst?a=o&;d= &6.http://www.tunnelrats.org.au/
显示方式: |
美国分类树
共有75个词条
历史分类树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20:39:47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