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德战争印象中大众的印象往往是苏联搞人海战术然后被德军打的伤亡惨重,但是在现实中苏联只是在大战役上的

帖子主题:[原创]苏德战争后期为何苏军不计伤亡的拼命进攻!
共&22527&个阅读者&
军号:43602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苏德战争后期为何苏军不计伤亡的拼命进攻!
文章提交者:benz2005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自后,以势不可挡之势直取柏林,但苏军的每次进攻损失都大于,几乎是不计伤亡,拼命攻击。某仙儿据此用其生花妙笔“计算”出了中真正的胜利者是德国!另外一些人据此得出了并不是高明的的结论,确实,西方某些“专家”一直认为朱可夫的作战理论就是不及成本、不计伤亡的投入!但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否则又如何解释在莫斯科城下,朱可夫顶住了数倍于己方的德军攻势,最终取得的胜利呢?其实苏军后期不计伤亡的攻击,其主要原因无非是争取时间,而罪魁祸首无疑是法西斯德国,德国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后退时对其占领区采用了焦土政策,炸毁大型建筑,破坏基础设施,以此来迟滞苏军的攻击速度。众所周知,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建筑的重建是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的,如果收复的国土都是一片片废墟,那根本就是不可接受的,朱可夫是个有政治眼光的军事家,而斯大林的政治才能也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假如过于计较得失,而收获的只是片片废墟的话,那就是犯罪!所以不计伤亡的加快进攻速度,争取时间,不让德国有充分的时间破坏基础设施,为战后的重建创造有利条件。这就苏军伤亡巨大的主要原因,而苏军在攻击柏林时的的冷血无情,疯狂报复也就不难解释了,假如德国法西斯分子哪怕有些许仁慈,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老老实实撤退,恐怕苏军也不会在攻入德国本土乃至攻打柏林城时会如此冷酷无情,自作孽不可活啊!而有些人又以解放华沙时苏军在华沙城磨磨蹭蹭几个月,在城内已经组织了武装起义夺取主动权,不抓住有利时机里应外合夺取华沙来说事,其实也不难理解,波兰不是苏联的国土,根本没必要如此投入,而且发动华沙起义的波兰流亡政权是亲美英的,所以借德国人之手消灭亲美政权,扶持亲苏政权,制造缓冲区才是苏联需要的结果!军事永远是服从于政治的,有政治远见的军事家才是伟大的军事家,而像某些人疯狂崇拜的隆美尔这样的政治侏儒只能算是二流军事家,而朱可夫绝对无愧于伟大的军事家的称号!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苏德战争后期为何苏军不计伤亡的拼命进攻!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24014
左箭头-小图标
原帖已被删除90楼&伤亡一直太大,后期部队新兵蛋子太多,素质跟不上,特别是步兵,净是其他兵种挑剩下的,只能算一群有纪律的乌合之众,指挥官也要根据自己手下的能力制定战术,面对这种情况,战术必须是简单有效,甚至粗暴的战术,不能太精巧。而且苏军的伤亡大和德军有很大不同,苏军前期部队是成建制的被消灭了,很多部队是完全重新组建的,而德军是原有部队建制还在,不断向原有建制内补充,有老带新的过程,新兵成长快。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官不是短时间培养的起来的,苏联人只能在恶性循环中,不断付出巨大的伤亡。我记得一位苏军军官的日记里有句话,大意是这样的,这些孩子,他们愿意为国家献出一切,但是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去做。就是在这样的恶劣情况之下, 苏军完成了大反攻、完成了解放东欧与中欧、完成了攻克东部德国、完成了攻克柏林!德国人这么牛逼,都被俄国人击败,打进柏林占领东德并解放欧洲大部,白色蒙古,名不虚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5885 工分:25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68楼&&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6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9楼的发言:......
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我恰好看过,你指出是哪一页吧
我是没见过他对朱可夫评价这么低他的回忆录我没有看过,我是在《二战著名将帅》(好象是这个名字,一套16本的那种)里看到这句话的另外,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写的《二战秘密档案》提到了叶廖缅科对朱可夫的评价“应当说,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显赫的地位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朱可夫只会凭优势兵力压倒对方,这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当然,不排除AD73所说的原因,那就是后来很多老元帅迎合党中央的意思来批判他我不是什么朱黑,没必要编造一些什么来诋毁他。我之前也说过,朱的战略眼光还不错,只是战役层面,没有什么过人之处。82楼&跟你说一遍:能够形成巨大兵力优势是指挥官的本事,最不了起的本事。真正的名将是那些经常以强胜弱以多胜少的人。知道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吗?“每战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五倍、六倍、十倍,四面包围敌人。”83楼&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就是个大大的装逼货,他会打仗吗,他知道怎么打仗吗,他连一个班我估计都指挥不好还评价一个指挥几百万军队的元帅,你能想象几百万人怎么指挥吗...他怎么写都改变不了苏联端了德国的老窝,狠狠的惩罚了这个敢挑战他的高贵人种..84楼&打敌人如果我能集结比敌人多5-10倍的兵力我干嘛非要以少打多?我脑袋有毛病吗?放弃稳打稳胜不要非要冒个风险,打输了损失兵力不说,还大大影响士气。朱可夫哪有那么多的军队,他的总兵力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天文数字,他只是在巨大战线的某一个局部形成5到10倍的局部优势,而这种优势需要很高的军事指挥艺术,简单地说,就是声东击西,让敌人不知道会从哪里进攻,何时进攻,只能在整个战线上平摊兵力,或者错误部署在佯攻地域。德军和苏军都是这么干的,德军更是鼻祖,闪电战的精髓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局部突破,一般是两翼突破,然后包抄围歼,前期苏军主力就是这样被干完的。二战苏军的问题确实很多,但是就朱可夫,那绝对是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朱可夫守列宁格勒,莫斯科那一个不是挽危局于即倒,那一场不是敌强我弱的恶战。以英军的素质,面对疲敝的德军,蒙哥马利都必须以数倍的实力,养精蓄锐才敢进攻,而当时的苏军兵员素质一直不佳,朱可夫能用这群乌合之众,屡克强敌,绝对是极具天赋的将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5885 工分:25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帖已被删除伤亡一直太大,后期部队新兵蛋子太多,素质跟不上,特别是步兵,净是其他兵种挑剩下的,只能算一群有纪律的乌合之众,指挥官也要根据自己手下的能力制定战术,面对这种情况,战术必须是简单有效,甚至粗暴的战术,不能太精巧。而且苏军的伤亡大和德军有很大不同,苏军前期部队是成建制的被消灭了,很多部队是完全重新组建的,而德军是原有部队建制还在,不断向原有建制内补充,有老带新的过程,新兵成长快。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官不是短时间培养的起来的,苏联人只能在恶性循环中,不断付出巨大的伤亡。我记得一位苏军军官的日记里有句话,大意是这样的,这些孩子,他们愿意为国家献出一切,但是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去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94830 工分:541
左箭头-小图标
......82楼&跟你说一遍:能够形成巨大兵力优势是指挥官的本事,最不了起的本事。真正的名将是那些经常以强胜弱以多胜少的人。知道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吗?“每战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五倍、六倍、十倍,四面包围敌人。”83楼&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就是个大大的装逼货,他会打仗吗,他知道怎么打仗吗,他连一个班我估计都指挥不好还评价一个指挥几百万军队的元帅,你能想象几百万人怎么指挥吗...他怎么写都改变不了苏联端了德国的老窝,狠狠的惩罚了这个敢挑战他的高贵人种..84楼&打敌人如果我能集结比敌人多5-10倍的兵力我干嘛非要以少打多?我脑袋有毛病吗?放弃稳打稳胜不要非要冒个风险,打输了损失兵力不说,还大大影响士气。86楼&国军打仗就经常是以少打多的,因此可以获得“虽败犹荣”的称号。经典如武汉会战。国军打仗从来不怕损失兵力,败仗越多死人越多,就越能获得必胜的信心。经典如淞沪会战。87楼&武汉会战中国派出100w人打,日本只有36w人打锅军是总兵力比日本多,但是具体战斗的兵力就比日本少了。大概就是一到具体战斗,看戏的多,唱戏的少。而且,锅军这种高贵的品质一直延续到解放战争。即使是解放战争初期,两军总兵力差别那么大,共军都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收拾锅军一个旅一个团什么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33529 工分:175
左箭头-小图标
68楼&&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6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9楼的发言:......
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我恰好看过,你指出是哪一页吧
我是没见过他对朱可夫评价这么低他的回忆录我没有看过,我是在《二战著名将帅》(好象是这个名字,一套16本的那种)里看到这句话的另外,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写的《二战秘密档案》提到了叶廖缅科对朱可夫的评价“应当说,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显赫的地位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朱可夫只会凭优势兵力压倒对方,这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当然,不排除AD73所说的原因,那就是后来很多老元帅迎合党中央的意思来批判他我不是什么朱黑,没必要编造一些什么来诋毁他。我之前也说过,朱的战略眼光还不错,只是战役层面,没有什么过人之处。82楼&跟你说一遍:能够形成巨大兵力优势是指挥官的本事,最不了起的本事。真正的名将是那些经常以强胜弱以多胜少的人。知道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吗?“每战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五倍、六倍、十倍,四面包围敌人。”83楼&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就是个大大的装逼货,他会打仗吗,他知道怎么打仗吗,他连一个班我估计都指挥不好还评价一个指挥几百万军队的元帅,你能想象几百万人怎么指挥吗...他怎么写都改变不了苏联端了德国的老窝,狠狠的惩罚了这个敢挑战他的高贵人种..84楼&打敌人如果我能集结比敌人多5-10倍的兵力我干嘛非要以少打多?我脑袋有毛病吗?放弃稳打稳胜不要非要冒个风险,打输了损失兵力不说,还大大影响士气。86楼&国军打仗就经常是以少打多的,因此可以获得“虽败犹荣”的称号。经典如武汉会战。国军打仗从来不怕损失兵力,败仗越多死人越多,就越能获得必胜的信心。经典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中国派出100w人打,日本只有36w人打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94830 工分:541
左箭头-小图标
68楼&&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6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9楼的发言:......
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我恰好看过,你指出是哪一页吧
我是没见过他对朱可夫评价这么低他的回忆录我没有看过,我是在《二战著名将帅》(好象是这个名字,一套16本的那种)里看到这句话的另外,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写的《二战秘密档案》提到了叶廖缅科对朱可夫的评价“应当说,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显赫的地位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朱可夫只会凭优势兵力压倒对方,这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当然,不排除AD73所说的原因,那就是后来很多老元帅迎合党中央的意思来批判他我不是什么朱黑,没必要编造一些什么来诋毁他。我之前也说过,朱的战略眼光还不错,只是战役层面,没有什么过人之处。82楼&跟你说一遍:能够形成巨大兵力优势是指挥官的本事,最不了起的本事。真正的名将是那些经常以强胜弱以多胜少的人。知道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吗?“每战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五倍、六倍、十倍,四面包围敌人。”83楼&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就是个大大的装逼货,他会打仗吗,他知道怎么打仗吗,他连一个班我估计都指挥不好还评价一个指挥几百万军队的元帅,你能想象几百万人怎么指挥吗...他怎么写都改变不了苏联端了德国的老窝,狠狠的惩罚了这个敢挑战他的高贵人种..84楼&打敌人如果我能集结比敌人多5-10倍的兵力我干嘛非要以少打多?我脑袋有毛病吗?放弃稳打稳胜不要非要冒个风险,打输了损失兵力不说,还大大影响士气。国军打仗就经常是以少打多的,因此可以获得“虽败犹荣”的称号。经典如武汉会战。国军打仗从来不怕损失兵力,败仗越多死人越多,就越能获得必胜的信心。经典如淞沪会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10919 工分:110
左箭头-小图标
70楼&&以下是引用狐狸公
在第69楼的发言:居然还用索科洛夫这个三流历史学家的话来说事,俄罗斯现在女多男少和二战有屁关系,二战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还会影响到现在?不懂就别瞎说,二战俄罗斯死了2700万人,其中接近2000万是男性,这对一个人口一亿多的民族是什么样的打击?难道俄罗斯的风水不好,生女不生男?二战是六十多年前的事,说白了就是三代人,你说影响大不大?接近两千万是男性,这个数据有出处吗?2700万倒是大家都认同的数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33529 工分:175
左箭头-小图标
68楼&&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6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9楼的发言:......
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我恰好看过,你指出是哪一页吧
我是没见过他对朱可夫评价这么低他的回忆录我没有看过,我是在《二战著名将帅》(好象是这个名字,一套16本的那种)里看到这句话的另外,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写的《二战秘密档案》提到了叶廖缅科对朱可夫的评价“应当说,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显赫的地位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朱可夫只会凭优势兵力压倒对方,这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当然,不排除AD73所说的原因,那就是后来很多老元帅迎合党中央的意思来批判他我不是什么朱黑,没必要编造一些什么来诋毁他。我之前也说过,朱的战略眼光还不错,只是战役层面,没有什么过人之处。82楼&跟你说一遍:能够形成巨大兵力优势是指挥官的本事,最不了起的本事。真正的名将是那些经常以强胜弱以多胜少的人。知道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吗?“每战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五倍、六倍、十倍,四面包围敌人。”83楼&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就是个大大的装逼货,他会打仗吗,他知道怎么打仗吗,他连一个班我估计都指挥不好还评价一个指挥几百万军队的元帅,你能想象几百万人怎么指挥吗...他怎么写都改变不了苏联端了德国的老窝,狠狠的惩罚了这个敢挑战他的高贵人种.. 打敌人如果我能集结比敌人多5-10倍的兵力我干嘛非要以少打多?我脑袋有毛病吗?放弃稳打稳胜不要非要冒个风险,打输了损失兵力不说,还大大影响士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14845 工分:83
左箭头-小图标
68楼&&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6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9楼的发言:......
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我恰好看过,你指出是哪一页吧
我是没见过他对朱可夫评价这么低他的回忆录我没有看过,我是在《二战著名将帅》(好象是这个名字,一套16本的那种)里看到这句话的另外,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写的《二战秘密档案》提到了叶廖缅科对朱可夫的评价“应当说,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显赫的地位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朱可夫只会凭优势兵力压倒对方,这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当然,不排除AD73所说的原因,那就是后来很多老元帅迎合党中央的意思来批判他我不是什么朱黑,没必要编造一些什么来诋毁他。我之前也说过,朱的战略眼光还不错,只是战役层面,没有什么过人之处。82楼&跟你说一遍:能够形成巨大兵力优势是指挥官的本事,最不了起的本事。真正的名将是那些经常以强胜弱以多胜少的人。知道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吗?“每战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五倍、六倍、十倍,四面包围敌人。” 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就是个大大的装逼货,他会打仗吗,他知道怎么打仗吗,他连一个班我估计都指挥不好还评价一个指挥几百万军队的元帅,你能想象几百万人怎么指挥吗...他怎么写都改变不了苏联端了德国的老窝,狠狠的惩罚了这个敢挑战他的高贵人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57660 工分:409567
/ 排名:1407
左箭头-小图标
68楼&&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6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9楼的发言:......
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我恰好看过,你指出是哪一页吧
我是没见过他对朱可夫评价这么低他的回忆录我没有看过,我是在《二战著名将帅》(好象是这个名字,一套16本的那种)里看到这句话的另外,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写的《二战秘密档案》提到了叶廖缅科对朱可夫的评价“应当说,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显赫的地位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朱可夫只会凭优势兵力压倒对方,这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当然,不排除AD73所说的原因,那就是后来很多老元帅迎合党中央的意思来批判他我不是什么朱黑,没必要编造一些什么来诋毁他。我之前也说过,朱的战略眼光还不错,只是战役层面,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跟你说一遍:能够形成巨大兵力优势是指挥官的本事,最不了起的本事。真正的名将是那些经常以强胜弱以多胜少的人。知道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吗?“每战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五倍、六倍、十倍,四面包围敌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14845 工分:83
左箭头-小图标
确实,如果要不是再苏联领土上打,像美军那样准备充足慢慢炸是的,一寸寸犁过去,用资源砸死他们。朱可夫刚接手莫斯科防御时手里没几个兵了(维亚济马战役报销了百万苏军,要是朱可夫指挥,结果可能德军连个莫斯科毛也看不到)硬是挡住了几倍于自己的德军的猛攻,其实他都知道德军会在哪里进攻了,他已经摸准德国的那点战役战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48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6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6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9楼的发言:......
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我恰好看过,你指出是哪一页吧
我是没见过他对朱可夫评价这么低
他的回忆录我没有看过,我是在《二战著名将帅》(好象是这个名字,一套16本的那种)里看到这句话的
另外,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写的《二战秘密档案》提到了叶廖缅科对朱可夫的评价“应当说,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显赫的地位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
朱可夫只会凭优势兵力压倒对方,这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当然,不排除AD73所说的原因,那就是后来很多老元帅迎合党中央的意思来批判他
我不是什么朱黑,没必要编造一些什么来诋毁他。我之前也说过,朱的战略眼光还不错,只是战役层面,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那莫斯科保卫战谁的兵力占优势、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科战役也没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而且在军事技术上德军有优势。那些指责他的人有打得如何呢?巴顿、蒙哥巴利有如何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05785 工分:793
左箭头-小图标
抓紧时间抢德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65958 工分:1067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的马甲
在第7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狐狸公
在第71楼的发言:不懂就别瞎说,二战俄罗斯死了2700万人,其中接近2000万是男性,这对一个人口一亿多的民族是什么样的打击?难道俄罗斯的风水不好,生女不生男?二战是六十多年前的事,说白了就是三代人,你说影响大不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的俄罗斯人绝大多数是二战以后出生的吧?现在女多男少和二战还有关系?
别显得自己那么无知好吧?总人口中男性比例急剧降低自然导致人口增长率下降,对之后几代人的增长当然有影响。打个比方,假设二战前俄罗斯总人口为一亿,其中有生育能力的成年男子大约在万左右(实际可能更少),在战争中死了2000万,那么也就是三分之二左右,也就是说战后只有大约1000万男人(算上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可以进行人口增长的“工作”,从而导致俄罗斯整个民族人口增长的放缓,男性和女性同样受到影响,但人数少得多的男性受到的影响明显更大...唉...打字累死了...你要是不信就自己去百度或google查查就知道了....我还真是无聊...为了这种问题说半天.....卫国战争对俄罗斯人口的影响到今天的确已经微乎其微俄罗斯男人的预期寿命比女性少10年甚至更多估计俄罗斯男人不良的生活习惯(主要就是酒鬼多)是最主要的原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4745 工分:17204
左箭头-小图标
不懂就别瞎说,二战俄罗斯死了2700万人,其中接近2000万是男性,这对一个人口一亿多的民族是什么样的打击?难道俄罗斯的风水不好,生女不生男?二战是六十多年前的事,说白了就是三代人,你说影响大不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说的是苏联还是俄罗斯?2700万是苏联的死亡人数,不是俄罗斯一个民族的死亡人数。对生育率有影响是肯定的,但是和以后生男生女有什么关系?二战时的适龄人口到现在即使不老死也都七老八十了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0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6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6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9楼的发言:......
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我恰好看过,你指出是哪一页吧
我是没见过他对朱可夫评价这么低
他的回忆录我没有看过,我是在《二战著名将帅》(好象是这个名字,一套16本的那种)里看到这句话的
另外,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写的《二战秘密档案》提到了叶廖缅科对朱可夫的评价“应当说,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显赫的地位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
朱可夫只会凭优势兵力压倒对方,这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当然,不排除AD73所说的原因,那就是后来很多老元帅迎合党中央的意思来批判他
我不是什么朱黑,没必要编造一些什么来诋毁他。我之前也说过,朱的战略眼光还不错,只是战役层面,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打仗就是要以众凌寡,欺负弱小。如果我有100万兵你就一万兵,我决不会很“骑士”的让一万精兵和你交手,让另99万在边上吃冰激凌看大片。战术的目的就是造成局部优势以便取得最大战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0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的马甲
在第7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狐狸公
在第71楼的发言:不懂就别瞎说,二战俄罗斯死了2700万人,其中接近2000万是男性,这对一个人口一亿多的民族是什么样的打击?难道俄罗斯的风水不好,生女不生男?二战是六十多年前的事,说白了就是三代人,你说影响大不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的俄罗斯人绝大多数是二战以后出生的吧?现在女多男少和二战还有关系?
别显得自己那么无知好吧?总人口中男性比例急剧降低自然导致人口增长率下降,对之后几代人的增长当然有影响。打个比方,假设二战前俄罗斯总人口为一亿,其中有生育能力的成年男子大约在万左右(实际可能更少),在战争中死了2000万,那么也就是三分之二左右,也就是说战后只有大约1000万男人(算上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可以进行人口增长的“工作”,从而导致俄罗斯整个民族人口增长的放缓,男性和女性同样受到影响,但人数少得多的男性受到的影响明显更大...唉...打字累死了...你要是不信就自己去百度或google查查就知道了....我还真是无聊...为了这种问题说半天.....那么现在西方国家人口负增长,是不是因为二战时伤亡太大,导致“导致整个民族人口增长的放缓”?论证请贴切点,不要乱找理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400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王绍华
在第12楼的发言:苏军冲锋时队形密集,人海战术,伤亡大。看大片看的,二战谁用人海战术?早些记录片看咋冲锋的,少看大片,骗人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2819 工分:33245
左箭头-小图标
有人在对面抢地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700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狐狸公
在第71楼的发言:不懂就别瞎说,二战俄罗斯死了2700万人,其中接近2000万是男性,这对一个人口一亿多的民族是什么样的打击?难道俄罗斯的风水不好,生女不生男?二战是六十多年前的事,说白了就是三代人,你说影响大不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的俄罗斯人绝大多数是二战以后出生的吧?现在女多男少和二战还有关系?别显得自己那么无知好吧?总人口中男性比例急剧降低自然导致人口增长率下降,对之后几代人的增长当然有影响。打个比方,假设二战前俄罗斯总人口为一亿,其中有生育能力的成年男子大约在万左右(实际可能更少),在战争中死了2000万,那么也就是三分之二左右,也就是说战后只有大约1000万男人(算上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可以进行人口增长的“工作”,从而导致俄罗斯整个民族人口增长的放缓,男性和女性同样受到影响,但人数少得多的男性受到的影响明显更大...唉...打字累死了...你要是不信就自己去百度或google查查就知道了....我还真是无聊...为了这种问题说半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4745 工分:17204
左箭头-小图标
不懂就别瞎说,二战俄罗斯死了2700万人,其中接近2000万是男性,这对一个人口一亿多的民族是什么样的打击?难道俄罗斯的风水不好,生女不生男?二战是六十多年前的事,说白了就是三代人,你说影响大不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的俄罗斯人绝大多数是二战以后出生的吧?现在女多男少和二战还有关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700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狐狸公
在第69楼的发言:居然还用索科洛夫这个三流历史学家的话来说事,俄罗斯现在女多男少和二战有屁关系,二战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还会影响到现在?不懂就别瞎说,二战俄罗斯死了2700万人,其中接近2000万是男性,这对一个人口一亿多的民族是什么样的打击?难道俄罗斯的风水不好,生女不生男?二战是六十多年前的事,说白了就是三代人,你说影响大不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4745 工分:17204
左箭头-小图标
居然还用索科洛夫这个三流历史学家的话来说事,俄罗斯现在女多男少和二战有屁关系,二战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还会影响到现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90579 工分:6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6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9楼的发言:......
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我恰好看过,你指出是哪一页吧
我是没见过他对朱可夫评价这么低他的回忆录我没有看过,我是在《二战著名将帅》(好象是这个名字,一套16本的那种)里看到这句话的另外,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写的《二战秘密档案》提到了叶廖缅科对朱可夫的评价“应当说,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显赫的地位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朱可夫只会凭优势兵力压倒对方,这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当然,不排除AD73所说的原因,那就是后来很多老元帅迎合党中央的意思来批判他我不是什么朱黑,没必要编造一些什么来诋毁他。我之前也说过,朱的战略眼光还不错,只是战役层面,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65958 工分:10677
左箭头-小图标
比较一下苏德两国的动员情况8000万人口的德国动员了1620万的军人,485万战死,1135万做了战俘1.96亿人口的苏联在战争中永久性损失了1140万军人,到战争结束时还保有一支1000万人的庞大武装力量如果苏联要征用14,15岁的小孩,希特勒恐怕连10岁的男孩都得征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700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英雄时代
在第6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的马甲
在第63楼的发言:......
你知道二战中苏联损失了多少适龄男性么?后来连女性都开始上一线了,害的现在的俄罗斯还是阴盛阳衰,训练新兵和救护伤员哪个成本高我不清楚,但一个成年男性需要至少18年才能上前线,你要是斯大林你会怎么做?花点钱救活一个?还是再等18年重新训练一个?
打到后来,苏联14、5岁的小孩都上了战场。哦?愿闻其详,希特勒用娃娃兵我倒是听说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65958 工分:1067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AD73
在第5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1楼的发言:连华西列夫斯基都看不起朱可夫,说他“没有10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不知道该如何打仗”朱可夫战役一级的指挥确实不怎么样。不过战略上的眼光还算不错。
朱可夫打的哪次胜仗是在10倍于敌人的兵力下打胜的。
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我恰好看过,你指出是哪一页吧我是没见过他对朱可夫评价这么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6432 工分:70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的马甲
在第6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usmanman
在第5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师大老妇人
在第49楼的发言: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
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那么他的纯损失就有183万人加受伤的
苏军损失688万人。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纯损失只有177万人加受伤的
苏联真正多出的数据主要来自受伤的
这些受伤的只要不致命伤,还是可以恢复战斗力的
听说很多伤员被后续部队打死的,训练一个新兵比养一个伤员费用更合算
这些统计的伤员我觉得应该是不可恢复战斗力的,不可能是皮外伤
你知道二战中苏联损失了多少适龄男性么?后来连女性都开始上一线了,害的现在的俄罗斯还是阴盛阳衰,训练新兵和救护伤员哪个成本高我不清楚,但一个成年男性需要至少18年才能上前线,你要是斯大林你会怎么做?花点钱救活一个?还是再等18年重新训练一个?打到后来,苏联14、5岁的小孩都上了战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700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usmanman
在第5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师大老妇人
在第49楼的发言: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
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那么他的纯损失就有183万人加受伤的
苏军损失688万人。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纯损失只有177万人加受伤的
苏联真正多出的数据主要来自受伤的
这些受伤的只要不致命伤,还是可以恢复战斗力的
听说很多伤员被后续部队打死的,训练一个新兵比养一个伤员费用更合算
这些统计的伤员我觉得应该是不可恢复战斗力的,不可能是皮外伤你知道二战中苏联损失了多少适龄男性么?后来连女性都开始上一线了,害的现在的俄罗斯还是阴盛阳衰,训练新兵和救护伤员哪个成本高我不清楚,但一个成年男性需要至少18年才能上前线,你要是斯大林你会怎么做?花点钱救活一个?还是再等18年重新训练一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4745 工分:17204
左箭头-小图标
听说很多伤员被后续部队打死的,训练一个新兵比养一个伤员费用更合算这些统计的伤员我觉得应该是不可恢复战斗力的,不可能是皮外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死自己的重伤员倒是德国人经常干这样的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18899
左箭头-小图标
苏狗占了我中国多少领土?楼主有汉奸之嫌疑,居然替苏狗歌功颂德?(本人讨厌纳粹,更讨厌苏狗!愿天佑我中华强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48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AD73
在第5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1楼的发言:连华西列夫斯基都看不起朱可夫,说他“没有10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不知道该如何打仗”朱可夫战役一级的指挥确实不怎么样。不过战略上的眼光还算不错。
朱可夫打的哪次胜仗是在10倍于敌人的兵力下打胜的。
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华西列夫斯基的话只能当参考,也不看看他的话是在什么时候说的。朱可夫以后倒霉时 几乎所有元帅都迎合苏共中央跟着批判朱可夫(甚至一些被朱可夫救过的一些人),华西列夫斯基说这样的话有什么奇怪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90579 工分:64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AD73
在第5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1楼的发言:连华西列夫斯基都看不起朱可夫,说他“没有10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不知道该如何打仗”朱可夫战役一级的指挥确实不怎么样。不过战略上的眼光还算不错。
朱可夫打的哪次胜仗是在10倍于敌人的兵力下打胜的。你问华西列夫斯基去呀,这话又不是我说的而且,很显然,这是一句挖苦的话,10倍不是指实际数字,你不会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40558 工分:14492
左箭头-小图标
没错,以希特勒的疯狂野心不会让一个侏儒国占有中国的,一山不能容二虎,到了后期德国研制出导弹,小日本最终还是逃不过挨原子弹的命运!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怎么知道不是扔向中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08388 工分:33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e112812
在第3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钟山风云
在第27楼的发言:要是德意志灭了俄国,该多好啊,至少没有外蒙被出卖了。肢解俄国是今后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你的德国救星和小鬼子是一伙的,他要是赢了,估计外蒙还真的能回来,只不过是被无敌的皇军收回而已,哈哈。
这倒难说,盟友只是暂时的,国共还是盟友呢,战后还不是照样开打。没错,以希特勒的疯狂野心不会让一个侏儒国占有中国的,一山不能容二虎,到了后期德国研制出导弹,小日本最终还是逃不过挨原子弹的命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7652 工分:1468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师大老妇人
在第49楼的发言: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
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那么他的纯损失就有183万人加受伤的
苏军损失688万人。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纯损失只有177万人加受伤的
苏联真正多出的数据主要来自受伤的
这些受伤的只要不致命伤,还是可以恢复战斗力的听说很多伤员被后续部队打死的,训练一个新兵比养一个伤员费用更合算这些统计的伤员我觉得应该是不可恢复战斗力的,不可能是皮外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40558 工分:14492
左箭头-小图标
朱可夫不是属于哪一个个人的,是俄罗斯民族的民族英雄,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的时候叶利钦还亲自为他揭幕过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2189 工分:124090
/ 排名:911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AD73
在第5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1楼的发言:连华西列夫斯基都看不起朱可夫,说他“没有10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不知道该如何打仗”朱可夫战役一级的指挥确实不怎么样。不过战略上的眼光还算不错。
朱可夫打的哪次胜仗是在10倍于敌人的兵力下打胜的。朱可夫不过是条斯大林的狗而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481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uckykid0921002
在第51楼的发言:连华西列夫斯基都看不起朱可夫,说他“没有10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不知道该如何打仗”朱可夫战役一级的指挥确实不怎么样。不过战略上的眼光还算不错。朱可夫打的哪次胜仗是在10倍于敌人的兵力下打胜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40558 工分:14492
左箭头-小图标
连华西列夫斯基都看不起朱可夫,说他“没有10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不知道该如何打仗”朱可夫战役一级的指挥确实不怎么样。不过战略上的眼光还算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10倍于敌人的兵力,你说有10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能给你10倍的兵力?你当苏联人不是人生父母养的,象细菌那样都是自然分裂,还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90579 工分:645
左箭头-小图标
连华西列夫斯基都看不起朱可夫,说他“没有10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不知道该如何打仗”朱可夫战役一级的指挥确实不怎么样。不过战略上的眼光还算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20 工分:37893
左箭头-小图标
负伤可以一人多次负伤,所以负伤的统计数字只对短期内实力估算有较精确的参考价值。败退方的永久损失比例一般是高于进攻方的,例如伤员来不及后送就会成为永久损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44098 工分:55167
左箭头-小图标
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那么他的纯损失就有183万人加受伤的苏军损失688万人。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纯损失只有177万人加受伤的苏联真正多出的数据主要来自受伤的这些受伤的只要不致命伤,还是可以恢复战斗力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920 工分:378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944年德军负伤人数貌似没有吧,德国人的统计虽说追求严谨,但其报送体制导致伤亡人数跟拉稀似的要一点点拉出来,时间拖得长导致引用混乱。按MARS的说法,战时德军是这样上报伤亡的,在战斗一结束后,先立刻上报手头现有的伤亡数字,以后在逐渐补充后来了解到的伤亡,这个过程可以拖上几个月之久。而德军最高统帅部在公布己方伤亡时,往往有意不发表那些后来报上来的数字。损失这个词歧义非常大,是仅指伤亡还是永久性损失(死亡失踪+重伤残废+俘虏)。苏军在44年以后与德军的永久损失交换比应该占优的,不过苏军的阵亡与负伤比例达到一比三到四之间,可以说高于我们用来估算德军负伤人数时所用的1:2这个比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92785 头衔:抗战兵团总司令 工分:3974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zyz1971611
在第3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王绍华
在第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江东新锐
在第13楼的发言:楼上的什么眼神?“1944年以后苏联发动比较成功进攻性战役伤亡都要比德军小吧,尤其雅西-基什尼沃夫战役。绝对阵亡人数苏德两军达到了1:10以上。”明明在说后期苏军伤亡比德军小。
你从哪来的数据!!
去找MARS大神的东线系列去看看吧。1945年苏德两军伤亡各300万,1944年:德军损失300万人。其中死亡123万人,被俘或失踪约60万人。 苏军损失688万人。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你这个"1944年以后苏联发动比较成功进攻性战役伤亡都要比德军小吧"是从合而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635 工分:25282
左箭头-小图标
说明了苏联就是和美国一起打德国也是伤亡严重要是换了和德国单杀早就死光光了像41楼的那个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什么被宣传部拉着转圈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635 工分:2528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ianmingzhe
在第41楼的发言:当时的苏军战斗力从陆军上讲可以说是天下无敌的,朱可夫这样的大将也绝对不是隆美尔之流可比的。朱可夫根本就不能和德国任何一个少校比军事艺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7784 工分:37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血魔法师
在第3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zyz1971611
在第34楼的发言:......
去找MARS大神的东线系列去看看吧。
MARS代表真理?那您也写点拿的出手的东西来让我学习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90009 工分:2258
左箭头-小图标
先进入德国对苏联更有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6607
左箭头-小图标
当时的苏军战斗力从陆军上讲可以说是天下无敌的,朱可夫这样的大将也绝对不是隆美尔之流可比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48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qllqff
在第3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AD73
在第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霜叶晴空
在第17楼的发言:
闲话太子党
太子党一词并非新鲜,只不过是旧瓶装的新酒。在现在历史条件下,太子党指的是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一群人,他们位居高位,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左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他们相互勾结,一呼百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官官相护,最大程度的谋求集团私利,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国家民族、社会公众的利益。
太子党成员人数众多,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沉重的灾难,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人民非常痛恨太子党......
于谈论题目无关。你可以另开一处讨论。
讨论历史,就是为了为了将来与文章讨论话题无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48642 工分:1977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AD73
在第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霜叶晴空
在第17楼的发言:
闲话太子党
太子党一词并非新鲜,只不过是旧瓶装的新酒。在现在历史条件下,太子党指的是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一群人,他们位居高位,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左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他们相互勾结,一呼百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官官相护,最大程度的谋求集团私利,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国家民族、社会公众的利益。
太子党成员人数众多,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沉重的灾难,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人民非常痛恨太子党......
于谈论题目无关。你可以另开一处讨论。讨论历史,就是为了为了将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481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一笑读之
在第37楼的发言:那是在和美军抢速度、时间进入柏林,当时斯大林想:你他Y的希特勒已打到了我莫斯科城下,Y的,我就要攻克你柏林,哈哈。更重要的是战后欧洲的势力划分,能抢多少是多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4744 工分:5031
左箭头-小图标
那是在和美军抢速度、时间进入柏林,当时斯大林想:你他Y的希特勒已打到了我莫斯科城下,Y的,我就要攻克你柏林,哈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0356 工分:49448
左箭头-小图标
“整个二战期间苏军大约有450万被俘。其中有100万的政治工作人员除隐藏身份的很少一部分之外全部被杀,仅仅是政工,不算其他死亡”——这算不算德国国防军屠杀战俘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34987 工分:605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zyz1971611
在第3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王绍华
在第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江东新锐
在第13楼的发言:楼上的什么眼神?“1944年以后苏联发动比较成功进攻性战役伤亡都要比德军小吧,尤其雅西-基什尼沃夫战役。绝对阵亡人数苏德两军达到了1:10以上。”明明在说后期苏军伤亡比德军小。
你从哪来的数据!!
去找MARS大神的东线系列去看看吧。MARS代表真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7784 工分:37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王绍华
在第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江东新锐
在第13楼的发言:楼上的什么眼神?“1944年以后苏联发动比较成功进攻性战役伤亡都要比德军小吧,尤其雅西-基什尼沃夫战役。绝对阵亡人数苏德两军达到了1:10以上。”明明在说后期苏军伤亡比德军小。
你从哪来的数据!!去找MARS大神的东线系列去看看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635 工分:252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w235
在第30楼的发言:苏联的"巴格拉季昂行动"的确打得漂亮!
两翼包抄,钳形合围,回德军一个闪电战.
以极小的代价围歼德国中央集群30万精锐.
但是苏军当时从白俄罗斯推进到了波兰足足1000公里后已经是强弩之末,当然不肯冒险推进。何况"巴格拉季昂行动"末期德军在华沙和拉脱维亚发动局部反击已经小挫了苏军.适当的休整是必要的.毕竟德国人的闪电战失败教训还在不久之前.
此次休整后的东普鲁士大合围更是以很小的代价灭了德军100多个师!
30万。。哪里来的CCTV吹也不会吹得你这么厉害最多22个师并还不是每个师所有部分都被围,也不可能师是全编制最多苏联以德国5倍的兵力消灭了德国5分之一而自己损失是德国4倍一个XX还以外是苏联胜利。。。送你2个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6775 工分:369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e112812
在第3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钟山风云
在第27楼的发言:要是德意志灭了俄国,该多好啊,至少没有外蒙被出卖了。肢解俄国是今后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你的德国救星和小鬼子是一伙的,他要是赢了,估计外蒙还真的能回来,只不过是被无敌的皇军收回而已,哈哈。
这倒难说,盟友只是暂时的,国共还是盟友呢,战后还不是照样开打。首先,国共基本上就没有过什么同盟,而且那是两个互相争权的党派,和日德同盟是完全不同的,国共打败日本后没有了外敌自然要开打,但德国和日本就算击败苏联,还要面对英美以及其盟国。其次,德国击败苏联的话,日本放在东北的大量精锐关东军就有可能南下,你认为苦苦支撑的国军挡得住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02076 工分:37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钟山风云
在第27楼的发言:要是德意志灭了俄国,该多好啊,至少没有外蒙被出卖了。肢解俄国是今后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你的德国救星和小鬼子是一伙的,他要是赢了,估计外蒙还真的能回来,只不过是被无敌的皇军收回而已,哈哈。这倒难说,盟友只是暂时的,国共还是盟友呢,战后还不是照样开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320 工分:12419
左箭头-小图标
苏联的"巴格拉季昂行动"的确打得漂亮!两翼包抄,钳形合围,回德军一个闪电战.以极小的代价围歼德国中央集群30万精锐.但是苏军当时从白俄罗斯推进到了波兰足足1000公里后已经是强弩之末,当然不肯冒险推进。何况"巴格拉季昂行动"末期德军在华沙和拉脱维亚发动局部反击已经小挫了苏军.适当的休整是必要的.毕竟德国人的闪电战失败教训还在不久之前.此次休整后的东普鲁士大合围更是以很小的代价灭了德军100多个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6775 工分:3690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钟山风云
在第27楼的发言:要是德意志灭了俄国,该多好啊,至少没有外蒙被出卖了。肢解俄国是今后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你的德国救星和小鬼子是一伙的,他要是赢了,估计外蒙还真的能回来,只不过是被无敌的皇军收回而已,哈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92785 头衔:抗战兵团总司令 工分:3974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江东新锐
在第13楼的发言:楼上的什么眼神?“1944年以后苏联发动比较成功进攻性战役伤亡都要比德军小吧,尤其雅西-基什尼沃夫战役。绝对阵亡人数苏德两军达到了1:10以上。”明明在说后期苏军伤亡比德军小。 你从哪来的数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3459
左箭头-小图标
要是德意志灭了俄国,该多好啊,至少没有外蒙被出卖了。肢解俄国是今后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73630 工分:15988
左箭头-小图标
同意楼主的观点!!!军事,是政治工具!!!肯定要为自己国家服务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6775 工分:369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窦宪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马大西
在第10楼的发言:苏德两军绝对阵亡数字1:3,还是扣除了仆从国的,别胡扯得好象德国佬练过降龙十八掌,要捧德也要建立在客观逻辑的基础上吧?
肯定没有这么悬殊啦
算阵亡+伤死
德军380万,苏军(红军、红海军、内务部队)700万,1:2不到
加上俘虏
德军690万,苏军1140万,还是不到1:2
苏军在二战中有1140万被俘?请你算一算,如果要将这1140万战俘用火车运送到设在波兰或是德国境内的战俘菅去,要动用多少节火车车皮?就算一车皮能装200多名战俘,德军在苏联境内能搞到这么多的火车车皮吗?(德国国内的车皮不算,因为德国的铁路与苏联的铁路轨道宽度不同,德国火车不能在苏联铁路上行驶),德军的牛皮吹大了点吧?没想到这种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却被一些人拿来当宝一样使用.搞笑...看懂了别人说的话再回复,免得丢人!!!人家说的是加上俘虏才达到1140万,有点眼力好不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96829 工分:355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overling
在第2楼的发言:华沙起义失败的根源,一个是波兰人无视英国和苏联已经结盟的事实,仍然以刻板的意识形态来对待苏联人
一个是因为英国和苏联都以极其现实的眼光来对待波兰人
波兰人不过又一次成为了英国人和苏联人的脚垫而已
苏军不断的进攻,更多的是为了抢夺战后的地盘,也顺带报仇了。。
波兰大傻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48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霜叶晴空
在第17楼的发言:
闲话太子党
太子党一词并非新鲜,只不过是旧瓶装的新酒。在现在历史条件下,太子党指的是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一群人,他们位居高位,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左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他们相互勾结,一呼百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官官相护,最大程度的谋求集团私利,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国家民族、社会公众的利益。
太子党成员人数众多,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沉重的灾难,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人民非常痛恨太子党......于谈论题目无关。你可以另开一处讨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8129 工分:50567
左箭头-小图标
同意LZ的见解!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52999 工分:94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整个二战期间苏军大约有450万被俘。其中有100万的政治工作人员除隐藏身份的很少一部分之外全部被杀,仅仅是政工,不算其他死亡。活着出来的只有100万。战争后期苏德两军伤亡比例差不多应该。但是这时苏军毕竟是进攻的一方。防守毕竟占优势。二战期间苏联军民约有2000万死亡。还有就是在东线作战的不光是德国,还有法国 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等国军队,也就是说苏军是在和除了南斯拉夫和英国以外的整个欧洲作战。伤亡比列仅计算苏德显然是不公平的。当然即便是这些国家死亡人数全都加上也远远低于苏联死亡人数。其中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战争中苏军有很多军人不是死在敌方的枪口下而是因为怯战和后退或者其他原因被政委处决了,相信这个人数肯定不小尤其是在战争初期,另一个就是缺少食物和药品的死亡人数,尤其在列宁格勒。另外还要说的是战争中的军人阵亡数字不能等同于被消灭的军队数字。因为战争中军人受伤,被俘,失踪,死亡都是等同于被消灭。当然受伤还有被治愈的情况,但是也是被消灭了。这样计算将比较科学一些。还有就是战争中苏联 中国 南斯拉夫平民伤亡数字是最大的,为什么,有没有人关心这个。总之苏军的死亡人数综合因素很多,不能拿同德军的死亡比列说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45219 工分:4168
左箭头-小图标
德军战斗力还是强一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4728 工分:192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马大西
在第10楼的发言:苏德两军绝对阵亡数字1:3,还是扣除了仆从国的,别胡扯得好象德国佬练过降龙十八掌,要捧德也要建立在客观逻辑的基础上吧?
肯定没有这么悬殊啦
算阵亡+伤死
德军380万,苏军(红军、红海军、内务部队)700万,1:2不到
加上俘虏
德军690万,苏军1140万,还是不到1:2苏军在二战中有1140万被俘?请你算一算,如果要将这1140万战俘用火车运送到设在波兰或是德国境内的战俘菅去,要动用多少节火车车皮?就算一车皮能装200多名战俘,德军在苏联境内能搞到这么多的火车车皮吗?(德国国内的车皮不算,因为德国的铁路与苏联的铁路轨道宽度不同,德国火车不能在苏联铁路上行驶),德军的牛皮吹大了点吧?没想到这种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却被一些人拿来当宝一样使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4728 工分:192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马大西
在第10楼的发言:苏德两军绝对阵亡数字1:3,还是扣除了仆从国的,别胡扯得好象德国佬练过降龙十八掌,要捧德也要建立在客观逻辑的基础上吧?
肯定没有这么悬殊啦
算阵亡+伤死
德军380万,苏军(红军、红海军、内务部队)700万,1:2不到
加上俘虏
德军690万,苏军1140万,还是不到1:2苏军在二战中有1140万被俘?请你算一算,如果要将这1140万战俘用火车运送到设在波兰或是德国境内的战俘菅去,要动用多少节火车车皮?就算一车皮能装200多名战俘,德军在苏联境内能搞到这么多的火车车皮吗?(德国国内的车皮不算,因为德国的铁路与苏联的铁路轨道宽度不同,德国火车不能在苏联铁路上行驶),德军的牛皮吹大了点吧?没想到这种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却一些人拿来当宝一样使用.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7730 工分:9579
左箭头-小图标
抢夺战后胜利果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4149 工分:244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revyfans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马大西
在第10楼的发言:苏德两军绝对阵亡数字1:3,还是扣除了仆从国的,别胡扯得好象德国佬练过降龙十八掌,要捧德也要建立在客观逻辑的基础上吧?
肯定没有这么悬殊啦
算阵亡+伤死
德军380万,苏军(红军、红海军、内务部队)700万,1:2不到
加上俘虏
德军690万,苏军1140万,还是不到1:2有道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2722 工分:1569
左箭头-小图标
新人学习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57107 工分:716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上的什么眼神?“1944年以后苏联发动比较成功进攻性战役伤亡都要比德军小吧,尤其雅西-基什尼沃夫战役。绝对阵亡人数苏德两军达到了1:10以上。”明明在说后期苏军伤亡比德军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92785 头衔:抗战兵团总司令 工分:39740
左箭头-小图标
苏军冲锋时队形密集,人海战术,伤亡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65958 工分:1067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马大西
在第10楼的发言:苏德两军绝对阵亡数字1:3,还是扣除了仆从国的,别胡扯得好象德国佬练过降龙十八掌,要捧德也要建立在客观逻辑的基础上吧?肯定没有这么悬殊啦算阵亡+伤死
德军380万,苏军(红军、红海军、内务部队)700万,1:2不到加上俘虏
德军690万,苏军1140万,还是不到1:2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40558 工分:14492
左箭头-小图标
苏德两军绝对阵亡数字1:3,还是扣除了仆从国的,别胡扯得好象德国佬练过降龙十八掌,要捧德也要建立在客观逻辑的基础上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40463 工分:117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不仅仅是军事服从政治的问题。单从军事角度上来说,进攻永远是主要的作战手段,而不是其他。苏联的军事学说在进攻方面和英美不同之处在于,进攻尤其重视选择突破口和连贯性。当部队进攻某突破口时,为了打开缺口无所不用其极。火炮、坦克、飞机、兵员都要超过敌方三倍以上而且往往是五辈甚至更高。在这个正面上即使遭受伤亡也在所不计。其次,军事后备力量不是用于僵持区域或者失利区域,而是用于突破区域。这样当然有伤亡。最后,苏军和德军不一样之处在于新兵部队走在前面,老兵部队则在后面。新兵熬过战役之后就会变成老兵了。这样做伤亡自然就会大。战争就是有损失的,世界大战尤其会有损失。只要值得,损失也就损失了。如果在参加重要交战中缩手缩脚不敢冒风险,所遭受到的损失会远远超过战斗中所遭受到的损失。何况,历史上不忍士兵遭受伤亡的托词,往往是指挥官自己害怕流血的借口。世界大战中,一切都是易耗品,包括集团军和新型武器。二战中英美在进攻战中的的某些标准是不适当的。比如在市场花园战役中,当空降兵空降后,前来接应的英军坦克军遭受德军反坦克炮的袭击。坦克军就停滞不前了,随后召唤空军前来支援。当空军轰炸了这支小小的德军反坦克分队之后,时间也随之浪费了。坦克军本身可能遭受的小小损失虽然避免,可是一支战略性空降兵力量却被粉碎了。归根结底还是有大损失的。二战中英美装甲武装力量为主导的陆军缺善可陈的原因,是他们在装甲武器上逊于于苏德两国。因此不得不另行寻找交战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利用空军交战。这种作战模式也就是今天的非接触性战争模式。即使在今天美国和欧洲坦克兵器已经处于领先位置时,这种作战模式依然无法更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48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benz2005
在第3楼的发言:在苏联国境内,苏军的拼死进攻是为了争取时间,不给对手从容破坏的时间,争取战后以更小的代价重建。而打进东欧后,苏军的进攻就不那么讲究时间,开始注重扶持傀儡政权,拉拢小弟,所以碰上波兰这么个不开眼的货就干脆来个睁眼瞎,否则以苏军的攻击能力,不可能在华沙外围磨蹭4个多月毫无进展,直到德国人把华沙起义彻底镇压了,该杀的都杀光了,才重新发起维斯瓦河战役。而到了德国境内,其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抢粮、抢钱!这都是德国人自作自受!
白俄罗斯战役后。苏军的主要作战方向改为了南方,一是为了收复国土--乌克兰西部,二是为了占领罗、匈、保、南等国,切断德国的原料供应--主要是石油,这也没什么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7784 工分:375
左箭头-小图标
1944年以后苏联发动比较成功进攻性战役伤亡都要比德军小吧,尤其雅西-基什尼沃夫战役。绝对阵亡人数苏德两军达到了1:10以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4819
左箭头-小图标
华沙起义失败首先应该怪波兰流亡政府自己,事先没有通知苏联方面,甚至连在华沙城内的波兰工人党武装都没有通知。而自己也没有充分准备,当时即便是在华沙的德军警备部队就足以对付起义军了。苏军当时在白俄罗斯战役推进1000公里后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没必要为波兰流亡政府去冒险。苏联当时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干,如空投物资;在城外采取了一些军事行动;最后还接应了一些起义者突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4819
左箭头-小图标
华沙起义失败的原因,在于波兰流亡政府事先没有把起义的消息通知苏联方面,甚至连华沙城内的波共武装都没有通知。而苏军当时在白俄罗斯战役中推进了1000公里后已经是强弩之末,当然不肯冒险推进。而且苏联军队当时也不是什么事也没做,空投了物资;在城外采取了些军事行动;还接应了一些起义者突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6026
左箭头-小图标
在苏联国境内,苏军的拼死进攻是为了争取时间,不给对手从容破坏的时间,争取战后以更小的代价重建。而打进东欧后,苏军的进攻就不那么讲究时间,开始注重扶持傀儡政权,拉拢小弟,所以碰上波兰这么个不开眼的货就干脆来个睁眼瞎,否则以苏军的攻击能力,不可能在华沙外围磨蹭4个多月毫无进展,直到德国人把华沙起义彻底镇压了,该杀的都杀光了,才重新发起维斯瓦河战役。而到了德国境内,其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抢粮、抢钱!这都是德国人自作自受!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133 工分:32734
左箭头-小图标
华沙起义失败的根源,一个是波兰人无视英国和苏联已经结盟的事实,仍然以刻板的意识形态来对待苏联人一个是因为英国和苏联都以极其现实的眼光来对待波兰人波兰人不过又一次成为了英国人和苏联人的脚垫而已苏军不断的进攻,更多的是为了抢夺战后的地盘,也顺带报仇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88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苏德战争后期为何苏军不计伤亡的拼命进攻!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美国联手搞垮苏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