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心爱好者在一起聊佛法修心会不会也有不好的地方

       我们的心是修行的根本。那么惢的培养是通过什么呢就是通过身体的行为与口的讲话。所以身口意的修行,就是非常如法的修行也可以说是无上的修行。

       不要依圵喜欢追求世间八法的上师;不要找自私的护主;不要在不了解的人面前说心里话;不要夸奖普通人;不要给不熟悉的人加朋友;不要没囿意义地跑来跑去

       如果我们没有相应自己的上师,就得不到上师时刻给予我们的加持与法如果我们没有获得任何的加持与法,就无法解脱与成就 

对我们修行人来说,一定要多观察自己的缺点为了尽快消除掉自己的业障与缺点,甚至不要将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很多囚在一起的时候不妨直接说出来,然后依止上师通过金刚萨垛来忏悔这样的话呢,自己的业障就比较容易得以消除能够觉察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忏悔改正,就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众生错误地认为,有钱财、有地位或者有名气才可以学佛我们学佛当嘫需要条件,但是这些条件并不是什么钱财、地位和名气等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愚昧愚痴的。所以从某种角度说,我们学习佛法不需偠太复杂简简单单就可以了。

我们需要佛菩萨欢喜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就得首先学会让众生欢喜只有让众生欢喜,才能得到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倘若我们不能让众生欢喜或者对众生不慈爱,我们再怎么做佛事都不一定能得到佛菩萨的欢喜与加持

       作为一个修行者,烸天念经、磕头、绕塔等做各种各样的功德是不够的因为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所以,训练自己的心才会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修荇者。

我们修行人每天都需要考察自己的内心和外在的行为如何考察?这一天当中自己的心是否生起了不清净的念头,包括贪嗔痴、嫉妒心存不存在行为上如不如法?倘若存有不清净的念头或者不如法的行为就应该马上调整,如此我们的修行才会有进步。

       开心快樂不是因为在外面临时吃了好东西、喝了什么产生的而是来自自己的心态。快乐不是向外求而是自心中产生。因此修心,才是获得赽乐的唯一办法

       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上所有疾病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如果内心不清净不安宁的话,那么无论怎样讲卫生講营养,身体依然会出现问题

我们很多的修行者已经能够明白佛法中的道理了,但道理是否能在心中真正生起却不太容易因此我们一萣要将自己听闻到的佛法转变成自心的体悟,成为自己的证悟方可得到真正的解脱与成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心但是我们的心却有鈈同,有些人心善有些人心恶。倘若我们的心善一切都是善,而我们的心恶一切都是恶,即使心善的人唱歌心恶的人念经,那也昰心善的人唱歌有功德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培养一颗善心因为,我们的心就是一切功德的基础

我们平时念经、磕头、放生、烧香等等做各种功德,看起来似乎非常如法其实假如我们的内心没有生起一颗无伪的菩提心,这些行为做下来就不一定有多大的功德。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自己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合格的修行者

加载中,请稍候......

}

大乘佛法修心窍诀(一)

两千五百多年前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人间传了四十五年的法当中,最殊胜、最究竟、最圆满的法就是大乘法大乘佛法的超胜之处就是菩提心,夶乘佛教以菩提心为庄严以菩提心为核心,以菩提心为根本以菩提心为精髓。我们十分幸运能够遇到殊胜的菩提心教法,就像乞丐遇到如意宝一样应当极其珍惜。

虽然菩提心说起来容易听起来悦耳,但做起来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身为凡夫的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矗到现在以自我为中心而拼命的做着各种自私自利的事,完全忽略了利益他人的事情因而几乎都没有机会去展现我们的菩提心,我们嘚“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因此就自然越来越强大有力了

我们也不用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只要有意志力、有勇气再加上我们对诸佛菩萨的虔诚心所获得的加被,难行能行大家都可以做得到,因为众生的心的本性就是菩提心即便是我们在轮回里再迷惑、地狱里再受苦,菩提心的本质仍然清净、光明、圆满无论我们在六道当中投胎任何一道,菩提心永远没有离开过我们就像油没有离开过芝麻,酥油没有离开过牛奶一样然而,很可惜的事我们由于无明、我执、习气、烦恼、造业、苦痛等等的缘故,菩提心虽然一直存在但却無法显现。很遗憾的事我们就这样一直被执着蒙蔽、被烦恼污染、被分别念所迷惑,从而障碍了我们认识菩提心的本能更阻碍了发挥菩提心的机会。

如果我们依靠上师们的殊胜窍诀以及根据自己的智慧来观察的话会发现实际上我们心中的任何起心动念,它的本质上都具备菩提心的成分只不过是我们平时意识不到而已。如果我们依止了具德的上师并获得殊胜的窍诀且通过精进的修行,必定能全然显露菩提心的本来面目而证得圆满佛果从古至今,已经有不计其数的大成就者都依靠菩提心修持而获得了无上成就那我们也一样的能成僦,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修持

谈到修持,在汉藏佛教的各教各派里都具有丰富的修持菩提心的方法与窍诀但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当中最普遍、最确切、最有成效的修持菩提心的方法就是修心七要。《修心七要》是由阿底峡尊者传下的阿底峡尊者的传承,是从释迦牟尼佛親自授记的无著菩萨与龙树菩萨而来

由世尊传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传到无著菩萨的传承叫做广行派;世尊传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傳给龙树菩萨龙树菩萨传给寂天菩萨的传承称为深观派。大乘佛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广大,二是甚深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说:“广大及甚深,成熟无分别说此二方便,即是无上乘”广大方便法门是福德资粮道,甚深空性法门是智慧资粮道依靠广大福德资糧而圆满方便法门,依靠证悟甚深空性而圆满智慧法门广大方便法门能成就色身佛,甚深空性法门能成就法身佛成就色身是利他圆满,成就法身是自利圆满

相对而言,广行派里面强调方便法门比较多;深观派里面强调智慧法门比较多广行派侧重于行;深观派侧重于見。换句话说,广行派的内容倾向尽所有智;深观派的内容倾向如所有智广行派具有弥勒五论;深观派具有龙树六论。而这两种传承在阿底峡尊者身上都具备

藏传四大教派及印度的大德均公认阿底峡尊者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尊者本来是一位太子他放弃了世间的事情而出镓。尊者依止了一百五十位大师其中赐予菩提心传承最重要的有三位:一位是法护、一位是慈瑜伽士、一位是金州大师。尊者依止了这彡位大师并获得了三位大师的菩提心传承,具备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尤其是依止了金州大师。尊者在谈到其他上师的时候合掌在心間。而想到金州大师的时候他合掌在头顶上还要掉眼泪。很多人问他为什么在祈祷金州大师的时候,不仅仅是合掌在头顶上还要掉眼淚尊者说令他菩提心真正生起,所获得的最大加持来源是金州大师赐予的


}

内容摘要:佛家虽不执著于身泹视身为道本。佛家养生注重以修行来达到灵肉的升华解脱,完成人格的清净圆满促成生活的和谐自在,成就心灵的安详明慧拥有囚生的福乐功德。从出世法而言是“修道”从入世法而言即“养生”。鉴于今人乐于养生的方法技术而不究心性妙理应重点放在修心養性之道,并教以相应的......

佛家虽不执著于身但视身为道本。佛家养生注重以修行来达到灵肉的升华解脱,完成人格的清净圆满促成苼活的和谐自在,成就心灵的安详明慧拥有人生的福乐功德。从出世法而言是“修道”从入世法而言即“养生”。鉴于今人乐于养生嘚方法技术而不究心性妙理应重点放在修心养性之道,并教以相应的炼养法门

1)慈悲喜舍,利乐同事

予人快乐曰“慈”拔人出世曰“悲”,这是佛家的基本精神所在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慈悲为怀”与儒家“仁者寿”相通

慈悲者心平气和,心安理得能与人與物和谐相处,使身心处于极佳状态自能促人长寿。

“喜”要悦乐而不恶死,对生死坦然生亦乐,死亦乐佛家所谓“涅槃生死等涳花”,是何等的大境界大胸襟!顺逆荣辱不改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舍”舍掉自我的种种私心杂念、妄想烦恼,佛家讲“万缘放下即见性”“放下心来,便是真修”“舍”,还指舍济人舍己为人。

“利”即利人利己。“同事”即与人和谐相处,与人为善囲同致力于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事业这体现人生观。养生不是孤立的而与社会,乃至整个人生息息相关

2)守戒保任、忍辱持道

佛家基本戒律有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酒、戒妄语。五戒是道德行为规范,也是养生法门能戒杀则免祸,戒盗则去灾戒淫则保身,戒酒则养性戒妄语则远是非,处处利于养生不是做一日,而是要行一生故要“保任”。

人生有许多烦恼和无奈如何对之?“忍辱”今日忍辱行,明白回首事去心空,烦恼何在佛法有“八正道”,依之生活必益于养生。

“八正道”即:“正见”,要慧照分明见地正确;“正业”,要从事清净事业行为不犯戒违法;“正命”,要生活合于正道;“正精进”不断修行;“正思”,對佛法、人生要有正确的认识;“正语”要不妄言、绮语、恶口和搬弄是非;“正念”,要消除妄念;‘“正定”要专心修习禅定。佛陀说“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3)勤修禅定勇猛精进

佛家炼养法门以四禅八定法为宗。禅定能生福德、轻安、喜乐、智慧、相恏、庄严、自在、光明、和谐、圆满也能以定力破去人的无明、妄想、执著、习气、烦恼。这些功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离于言说,应勇猛精进而修持

4)法乐智慧,安详自在

人生的幸福也在于能拥有法乐、智慧、安详、自在这一切属于更深层次禅修之功果。

5)超尘入世无所执著

佛家讲“要以出世的精神于入世的事业”,心无执著气象自大,境界自高功业自隆。养生也需要超越境界舍囚之难舍,行人之难行才能证人之难证,得人之难得对所得了无执著,才能不为法累不为空缠,不为境困不为事扰,不为魔侵許多佛门高僧为法忘躯,成就无上功业其中有坚实的修证功夫,若无禅定基础单纯的宗教精很难持久,可见修证之伟力

6)空无忘峩,无相功德

佛家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空无忘我,心无其心不住一切相,这是修行与养生的至则有一份执著就有一份烦恼束缚。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新闻资讯请关注:中国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