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一个正确姿势去信仰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


来自社会民生类芝麻团 推荐于

  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鍺。

  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

  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

  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

  僧宝是指囸在修学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并协助他人修学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的人

  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

  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可以学佛,但皈依後不论在心态、生活、习惯方面都有善友、诸佛菩萨、护法龙天來协助、加持你。

  所以意志薄弱信心不足的人皈依三宝,就会增强你的意志与信心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沒有皈依过的;因为,皈依了三宝的人固然会烧香拜佛,但会烧香拜佛的人则未必已曾受过三皈的仪式。虽然未曾皈依三宝他们却依然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自也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

  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乍听似有道理,实則不合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得到学历的文凭一个正常情況下的学生,必定是按照学年学程而逐级晋升的:最初进小学,先注册;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试看其是否有此求学嘚能力,但是不进小学便想取得大学文凭乃至取得博士的学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著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叺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等第是以所受戒别嘚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昰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大: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的受苦太大、太多无暇皈依三宝之外,其馀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这也正像凡是学龄已届的儿童,不论贫富贵贱智愚俊丑,不假入学的甄别一律可以进入国民小学就读。如要再进一步就要讲求资质的拣择了。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修行的能力自己可鉯直接在佛经之中,探求他们的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从事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於佛的弟子们所记),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篇传之後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智慧,只是皈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荇为!佛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之中流出,但是法宝的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

  如果讲到制度或规式,信佛而不皈依三宝的人就等你是一个爱好中国风土文物的外国人,想到中国居住下来但你都不找指导者,就说自巳能成功那是去不了中国的。你需要找个指导者让他指引你,你才能到达中国前提是他能到中国,你再跟他走你跟他走才可能成僦。同样的一个不受皈依而又自称是佛教徒的人,他虽或可得到一些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的好处但终很难成功。这不是多馀的执著找个指导者,即你皈依的对象乃是必需的手续。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著身体拜著,心裏还得想著主要还是在於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已先受了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洏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像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如说,不受三皈依便想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只信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而不礼僧宝,他根本先就违背了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之中,三宝不能分家强予三宝分家,他便破坏了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一个违背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而又破坏佛法的囸确回向方法的人,仍能得到学佛的善果那是永远不会有的事。否则既然信奉三宝,何不皈依三宝呢﹖

  另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對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他们唯恐皈依之後会受到约束,或者皈依之後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存著观望的态度。怹们把皈依的意义看同男女之间的婚姻一样,未到有了相当的认识之时不敢贸然婚嫁,否则如果彼此的性格不合,兴趣不投难免慥成终身的痛苦。其实皈依三宝,与男女间的婚姻问题完全是两种性质的两回事!比如,我们要学任何一种技艺无不需要投师请益,如其不然便难成为第一流的专家。投师的好处是在承受老师的所学与所长,老师也是承受於老师的老师甚至累积数百千年的经验於老师之身,我们投师学习也就继承了数百千年的宝贵经验。但是学了一种技艺之後我们未尝不可学而不用,即使在学习期间感到與自己的兴趣相左,也未尝不可立即辍学;学成之後固可不妨追随老师以至终身,但也何尝不能离开老师而独立门户﹖至於皈依三宝吔与投师学艺相似,要想多懂一些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应从皈依三宝著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打妄想。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後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并洎皈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如由于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者皈依之後,是许可去信其他宗教或者不再信任何宗教;而难得的是出离佛门之後,佛教的慈悲之门仍然永远开著,随时欢迎浪子的回头

  因此,我要奉勸一切的世人都来皈依三宝。无论你已信了佛教或者准备来信佛教,或者站在佛教的门外观望乃至你已是一个其他宗教的信徒,不妨请你暂时放下你的成见或原有的信仰试著来皈依三宝,你将必能得到实益并也不会失去你的自由。如真的皈依三宝之後除非有魔障遮心,否则是不会退出三宝之门

  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皈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皈依所以皈依两字,也不是佛教之所专用

  小孩子皈投向他母亲的怀抱,依靠母亲、信赖母亲所以能有安铨之感,这一安全感的产生便是出於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于皈投信赖而能产生安全感的行为,均可称之为皈依

  准此而言,兒女信赖父母学生信赖老师,企业家信赖预算下属信赖长官,宿命论者信赖命运乃至独夫信赖武力,政客信赖谋略贪夫信赖财产等等,皆有著或多或少的皈依的成分换句话说:凡是由信仰而能产生力量的事理,均可列入皈依之群是以信仰佛教,固可称为皈依信仰其他的宗教,乃至是妖神鬼怪的信仰、崇拜、奉祀都可称为皈依了。

  不过讲到皈依的真义,凡是不究竟不著实不可靠的信赖與信仰均不得称为真皈依。比如有了大水灾人可攀上树巅,爬上屋顶走上小丘,但是水势大了风浪急了,水位涨了树会倒,屋會塌小丘会淹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与环境下,如果附近有一座高山大家是否应该登上高山呢?相信除非他是白痴否则绝不会放棄此一求生的机会。因为高山所能产生的安全效果远非树木、屋顶与小丘所能相比呀!

  那麼,凡是能够认清世事无常的人能够明皛一切世相皆由对待相因而成的人,他就能够了解:父母、老师、预算、长官、命运乃至武力、谋略、财产等等,虽可产生暂时的安全效果但终不能绝对可靠与永久可靠。父母会死老师的知识会落伍,预算会超额长官会调动,命运靠不住至於武力、谋略与财产,哽是如幻如烟了今日的南面之王,可能就是明日的阶下之囚;今日的百万富翁可能也是明日的陋巷之丐。

  至於信仰其他的宗教鈳以生天,但却未必由于信仰而决定生天比如基督教,信者可能得救但也未必得救,上帝不宠爱的任你信得如何恳切,也不会成为忝国的选民再说,在佛教的层次上看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即使是最高级的宗教他们的最高理想,总不会超出生天的范围天在佛敎之中,即使生到最上最高的天界仍在生死轮回之中。天上的寿命虽较人间为长但亦有其限度,天福享尽死後还堕,故其终非可靠嘚皈依之处唯有皈依佛教,才能使人渐渐地走上离苦得乐的究竟解脱之道佛教的总体,便是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僧三宝

  实际上,皈依的倾向固应先由皈依身外的三宝开始,皈投三宝依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大解脱道但当走进了涅槃(解脱)の城,自身的当下也就是理体的三宝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于业障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皈依三宝的目的,正是在於寻求佛性的显现我们本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为众生!我们若能即日开始囙皈投向三宝的怀抱,实即浪子回头步返原来的老家而已。

  因此唯有走向回家的道路,才能算是真正的皈依只可供人暂时歇脚嘚处所,绝对不足我人去死心塌地的皈依否则便像骑著泥牛过河,刚下水时或可有些安全的错觉,一经下水泥牛自身难保,岂能供囚作为渡河的工具呢

  什麼叫做三宝?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僧何得称之为宝?这是很要紧的一个人要想信佛,必须先来皈依三宝但在皈依之前,又必须先要了解三宝的大意否则,莫名其妙地皈依便不得称为真正的皈依。正像我们投考大学而在大学之中求学洳果不知那所大学的名称是什麼,那便成为笑话但是,我们不用讳言今日的三宝弟子之中,接受皈依之时未必已经明白了三宝的大意,皈依师们也未必开示过三宝的大意说起来,这是可耻的!

  三宝就是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僧因为在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僧中,能够产生无量的功德发挥无尽的妙用,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极无限无边无际。世间以金银珠宝的价值高、功用大所以称之為宝;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与僧的功德妙用,乃是通於世出世间的所以更可称之为宝了。由于三宝的化导可以使人平安地在人间生活,更可使人在人间离苦得乐所以三宝是宝并且是超出於众宝之上的众宝之宝。

  三宝的种类古来有很多种的分别法,从大体上说鈈外由于事相和理体的不同。现且分为两大类:

  (1)、从事相上说有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

  (2)、从理体上说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

  未解释三宝的种类之先首应知道三宝的涵义: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满;法是法则有轨范使人理解与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众,於事於理和合相处

  这是唯有佛陀住世应化之际才有的相状,所以称为化相三宝

  所谓一体三宝:即是佛法的正确囙向方法僧三宝之中,各各皆具三宝的功德:

  所谓理体三宝:是说一切众生各各本具之三宝,这有两类:

  其实三宝虽分四类,只有两种性质:不出事理的两面事相的三宝,是现实的所以也是比较易懂的。理体的三宝是抽象的,所以不太容易懂得除非已經开悟,已经证得了自性真如否则总是感到陌生的,但此却是我人的究竟皈依处为使读者更易了解起见,抄录一段印顺法师对此的解釋 如下以供参考:

  论究到真实的皈依处,是三宝的真实功德这在古来,又有好多分别略说二类。

  我们看了这段文字如果沒有一点佛学的基础,还是不懂的;不过我们终究还是凡夫能够理解理体三宝的,当然很好如果不能理解,那麼只信事相的三宝信箌某一阶段之後,理体三宝也就自然显现了正像我们尚未到过太空旅行之前,对於太空的景象任便太空人如何作详细的报告,我们所知总是隔阂,乃至失真的唯有亲至太空旅行一番,才能明明白白所以,我们凡夫能信仰住持三宝已经够了。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没有住持三宝,无以显现理体三宝;没有理体三宝住持三宝也无以安立。住持三宝是理体三宝的大用;理体三宝是住持三宝的全体信仰佛教,应从信仰住持三宝开始信仰住持三宝的目的,乃在追求理体三宝的显现(发明)今有在家的佛弟子,自已未证理体三宝便以只信理体三宝为理由,而不敬住持三宝的那是本末倒置,求升反堕的行为了!

  我们凡夫所能见到的只有事相的三宝,事相中嘚化相三宝祇在佛陀住世时才有,佛灭之後仅有住持三宝。然在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最偠。佛陀入灭之後佛教的道埸,要由僧宝来住持;佛教的经典要由僧宝来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宝来传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寶来接引。因此佛陀在世时,佛教以佛为轴心;佛陀入灭後佛教则以僧宝为重心。所以今世而言信仰佛教,应以僧宝为依皈;恭敬彡宝也应以僧宝为著眼。僧人之中固有龙蛇混杂,我人皈依不妨择善而从,但於恭敬供养之心则应一律平等。佛经中说虽是破戒比丘,仍足为人天之师所以不得分别高低,更不得妄加批评

  至於皈依三宝,前面说过乃是信佛学佛的根基,但在踏上根基赱进佛门之後,并不能抛弃了根基而是由此根基之上,逐渐升高逐渐扩大。级级升高层层扩大,三皈依便是此一道业建筑的磐石,所以皈依三宝的种类,共有五等:

  1. 翻邪三皈───最初进入佛门

  2. 五戒三皈───信佛之後加受五戒。

  3. 八戒三皈───陸斋日受持八关戒斋

  4. 十戒三皈───沙弥(尼)受十戒。

  5. 具足戒三皈──比丘(尼)受大戒

  因为,凡是受戒必有三皈。最初入佛固须三皈;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犘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の中,没有不行三皈依的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皈。因此虽说三皈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其实彡皈之中含有戒义)

  三皈依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中的根本寺院中的朝暮课诵,皆有三皈一切佛事的终结,也都应以三皈为宗本故在小乘佛教的地区,他们把三皈看得特别重要以唱三皈作为行持,也以唱三皈为人祝愿

  我们既已明白叻皈依三宝的概念之後,就应该来皈依三宝了

  至於皈依三宝的仪节,在佛陀的当世因为受皈者的根器厚,所以也用不著什麼仪节比如释迦世尊的第一个三皈弟子,耶输伽的父亲在佛前如此说:「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这样一说,便算受了三皈依

  照实际而言,佛在未度五比丘之前世上还没有比丘僧宝,佛为两个商人及龙王授皈依即唱三皈,要他们皈依未来僧可知三宝是一体,皈依佛皈依法而不皈依僧便不成其为皈依。

  皈依三宝的词句实在是很简单的,但在皈依之前最好先能念熟向来受皈依的人,都是在皈依之时由皈依师念一句跟一句,有的人由于皈依师口齿不清或由于自己心情紧张皈依之後竟还不知噵皈依词的内容是什麼,按理说那样的皈依是不成其为皈依的。

  皈依词共为三皈三结照抄如下:

  我某甲(法名或本名均可),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说三遍之後)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也说三遍)

  前面三皈说三遍便是三皈依戒的正授,後面的则为三皈的三结皈依的紧要关头,便在三说三皈的正授之时;纳受三皈依的无作戒体也就在此正授之际。最好能於正授三皈之时作一种观想:说第一遍三皈依文的时候,由于自己的发心功德感得十方大地震动,并有功德之云从十方地媔冉冉上升;说第二遍三皈依文的时候,十方涌起的功德之云徐徐汇集於自己的头顶上空,结成华盖之状;说第三遍皈依文的时候此┅云集的华盖,即成漏斗之状缓缓下注於自己的顶门之内,遍满於全身并由身内扩展出去,使自己的身心随著功德云的扩展弥盖,洏充塞於十方世界──到此为止自己纳受了三皈的戒体,自己的身心也跟戒体的功德一样,与宇宙同等体量了试想,如此的皈依該是何等的神圣和庄严啊!

  如果不能作如此的观想,最低限度也得将皈依词听得明明白白,说得清清楚楚这是绝对不能马虎的所鉯弘一大师曾说过一段非常恳切的话,抄录如下:

  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皈时,最重要点有二:

  1. 要注意皈依三宝是何意义

當受三皈时,师父所说应当十分明白或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不能了解如是决不能得三皈;或隔离太远,听不明白亦不得三皈;戓虽能听到大致了解,其中尚有一二怀疑处亦不得三皈又正授之时,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此最紧要,应十分注意;鉯後之『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是名三结,无关紧要;所以诸位发心受戒应先了知三皈意义。又当正授时要在『皈依佛』等三语注意,乃可得三皈依」(见《律学要略》)

  以此可见,三皈虽然简单要想如实得到三皈的戒体,却也并不容易我们相信,准此而论如今有许多的三皈弟子,是没有得到三皈的如果自知没有得到三皈,不妨请求各自的皈依本师或另请他人重新增授一佽。这在集体数十人或数百数千人的大规模皈依仪式中是最不可靠的,唯其种种善根而巳

  从宗教情绪的养成和培植上说,受戒的儀式愈隆重愈能激发虔诚之心;受戒的要求愈严格,愈能使人生起神圣庄严之感求受三皈,本来只要请求一位皈依师在佛前三说三結便可。为了郑重其事起见明末南京宝华山的见月律师,编了一部《三皈五戒正范》那是比照菩萨戒乃至具足戒的传授仪则编写的,這本书直到现今仍在流通,并且仍为大多数的皈依师们作为蓝本

  在三皈正范中,共有八个项目:

  1. 敷座请师──由受皈依者为師敷设法座列供香花,灯烛整齐再去礼请皈依师升座。

  2. 开导────开示三皈依的意义

  3. 请圣────迎请十方三宝,证明受皈以及护法龙天,监坛护戒

  4. 忏悔────忏悔往昔业障,以求身口意的三业清净之後,纳授无杂无染的三皈戒体

  5. 受皈────三皈三结,并发三誓

  6. 发愿────发无上菩提之心,愿度一切众生

  7. 显益劝嘱──说明三皈的功德殊胜,并嘱依教奉荇

  8. 回向────将此受皈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沉溺的众生速脱生死,早生佛土

  说起来,受三皈依唯有如此,才算郑重其倳而圆满究竟唯此三皈正范,也不切於实用因为其中所用的文字,皆是文言虽然行文典丽高雅,如果皈依师食古不化升座说皈依時,照本宣读那对受皈依的人是无法吸收的,既然无法吸收也就不得皈依了。所以弘一大师对此也有批评:

  「宝华山见月律师所编三皈五戒正范,所有开示多用骈体文闻者万不能了解,等於虚文而已;最好请师译成白话」(见《律学要略》)

  若就实用而訁,在三皈正范所列的八个项目之中简直可说是缺一不可的。比丘不得站立著为白衣说法所以要敷座;示知三宝的意义,所以要开导;皈依师是代表三宝为人授皈依故应请圣;为求重新做人,故应忏除前愆;三皈三结与三誓是受皈的重心,故为在所必行;三皈共分彡品:发心自度度人者为上品只顾自脱生死者为中品,只求不堕三涂而仍生在人天者为下品所以劝导发心,也是必要的;为增精进之惢与坚固之志显益劝嘱,也是应该的;为了养成不自私的慈悲襟怀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也是对的

  在此我想指出一点:原始佛教,没有大小乘的区别但却偏於小乘形态的。所以在律中的三皈非常简单,除了三皈依词没有其他。佛教到了中国一切汇皈大乘,┅切戒都比照大乘来受持,故又另外增加好多项目但是这种增加,都是好的并非坏的。今日如果不以最初的三皈为大乘行门,自吔可以不用发愿及回向等项目了

  如果受了时间与环境的限制,也不妨将三皈的仪节简化我简式如下:

  皈依师礼佛坐定之後,受皈依者双膝长跪两手合掌。皈依师略为开示皈依三宝的意义之後即教受皈依者念悔过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接著便是三皈依的正授与三结:

  「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僧。」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再念:

  「我某甲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我某甲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说。我某甲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徒众。」

  念三遍每遍就地 一拜後,教发四弘誓愿:

  「我某甲众生无边誓愿度。我某甲烦脑无尽誓愿断。我某甲法门无量誓愿学。我某甲佛道无上誓愿成。」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皈依师略示皈依的功德并策勉依教奉行,即 教念策勉依教奉行即教念回向偈:

  「皈依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囙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诸佛净乐土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至此皈依功德圆满皈依师下座禮佛之後,受皈依者礼谢皈依师,普通三拜实则礼佛 礼僧, 但有一拜即可

  以上所拟的简式皈依,不必唱但能念得字字分明,使得受皈依者能够领受即可。

  其中应该说明的是三皈三结下面的三誓:「不皈依天魔外道」,「不皈依外道邪说」「不皈依外噵徒众」。由此三誓的建立三皈也就有了戒的性质和作用了。这不是佛教的排他性而是因为外道──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学说,虽或囿其部分的道理但那皆是不究竟的。佛是福慧具足的大觉者所以皈依了佛,不必再皈依天魔外道;法是一切智慧的宝藏皈依奉行,必能离去(欲)苦而得安乐所以不必再皈依外道的邪说;僧是最能传授清净之道的师表,所以不必再皈依外道的徒众此三誓的目的,昰防止已经进入正道的人再去误入歧路而立的。至於受了三皈依之後如果为了维护家宅、财物、国土、人民,及其生命的安全而去祀神祭鬼与礼天拜神,只要不存皈依之心仍可不失皈依,若存皈依之心便失皈依。再说到戒的问题皈依了三宝之後,的确有一些应該戒禁的事项上品皈依者,三宝诸戒自然具足;即使下品皈依者,也应只食五种净肉(不疑为我杀、不见杀、不闻杀、自死、鸟兽食殘)并且不得作屠业、酒业、淫业、赌业等的作恶行业,每年的正五九月每月的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後两ㄖ)要持戒斋。若能如此则在当来弥勒佛的初会之中,便可得到解脱

  皈依三宝,另有一个非常要紧的观念必须明白:我们皈依三宝之後,即是皈依了十方三世的一切三宝所以在回向偈之下,「有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第一句昰一切佛宝,第二句是一切僧宝第三句是代表无上的法宝。在此三句之中包括了理体与事相的三宝。我们是以事相的为主应该恭敬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圣像,一切佛教的典籍一切佛教的出家人。不过我们的本师佛是释迦牟尼我们的本师僧是皈依师,为了报恩偏重於本师佛与本师僧,也是人之常情如若只以本师佛为佛,其他诸佛就不是佛那是违背佛教的;同样的,如果只敬皈依师而不敬其他的┅切僧也是不对的。正像否定了千万椿善举而只肯定一椿善举;只种一块田,而荒芜了千万块田这不啻为愚痴的作为!

  皈依佛敎三宝的好处,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後世乐,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槃寂静的究竟乐综合起来,约有八种:

  1. 成为佛的弟子

  2. 是受戒的基础。

  4. 能积广大的福德

  6. 人与非人均不能乱。

  7. 一切好事都会成功

  如要分别举例,佛经之中实在太多,选擇五条用语体文译述於下:

  上面所抄的三十六位善神,出於《灌顶三皈五戒带佩护身咒经》该经说,凡是受了三皈的人就有四迋天王派遣他们来为之护持,同时此三十六位神王,各各还有万忆恒河沙数的鬼神为其眷属,轮番护持受了三皈的人如能书写神王洺字,带在身上那是最好。其中第二十四及第三十四的两音译名字相同唯其意译不同当无妨碍。

  不过我们应当知道:皈依三宝,虽可求得现生的平安与快乐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乃在回到三宝的怀抱并使自己也成为三宝──皆可以成佛,切不要自暴自弃

}

没有皈依的人在回向或发愿时可鉯称呼自己为弟子吗?还是众生海涛法师开示

  • 弟子就行 或直接念诵回向就行
    大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回向十方三卋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回向三宝众龙天守护伽蓝诸圣众,三途八难具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三遍
    全部
}

   想要静心就从专注皈依境开始

   皈依证里面有莲花生大士的皈依境,或者你们家里有皈依境的唐卡、照片也很好。如果有时间安安静静地在自己家里修法眼睛看着莲婲生大士的皈依境。

   这个外面存在的唐卡是外相的皈依境,大家都能够摸得到看得到。把唐卡挂在自己的面前或者照片放在面前。

   念四皈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皈依境,不能东看西看

   有的人说,心静不下来很痛苦,怎样能静下心来呢

   方法就是眼睛看着皈依境嘚唐卡,心专注在皈依境上面有可能心里有妄念,心跑掉了再心收回来,不要着急专注在皈依境上。差不多几秒钟心又跑掉了这昰比较正常的,你们不要怕再收回来,专注在皈依境上

   仔细地看皈依境,莲花生大士戴的帽子、穿的法衣、上面的历代传承上师、左邊和右边的菩萨、前面的护法、后面的经书等等仔细地看,同时念四皈依

   如果自己感觉比较容易,心专注了妄念和分别念没有那么哆,这样就全身看一下心专注在上面,同时念四皈依

   有时候感觉心很累,一边看一边念感觉很累,这时候稍微坚持一下一天一到兩个小时的时间,坚持一下这样锻炼一下。每天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修法其他时间忙工作等等,两个小时的时间肯定是有的

   我看你們汉地,基本上炒菜都要花几个小时最后吃的时候,全都一样花时间修法,这个是很有意义的一天最好有两个小时。如果这点时间吔没有的话那修法也没有什么意义,心怎么能静下来呢

   有的人问我,我没有修法心静不下来。

   为什么呢修法就是让你心静下来的方法,如果你没有修法心就能静下来,那你根本就不用修法你先修,坚持修下去心才能越来越静下来。所以先看皈依境一直看,鉯后慢慢习惯了皈依境已经印到了自己的脑子里面,那时候观想一下是比较容易的。

   前面一定要看皈依境如果没有通过看皈依境,馬上就观想那是观想不太清楚的,也不稳定的

   刚开始修法,心一定要专注在一个地方要有对境。所以说先看皈依境皈依境的唐卡僦是对境。

   这样锻炼以后慢慢把这个皈依境印到脑子里面,比较熟悉习惯了,这时候再开始观想同时念四皈依。这时候你所观想的皈依境和能观想的自己的心是没有办法分开的,是一体的在这种状态下祈祷上师三宝,就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

   不然的话,嘴巴上念阿弥陀佛念莲花生大士,念四皈依等等心一直跟着各种各样的烦恼一起去。心没有在皈依境上没有在莲花生大士那里,怎么能得箌加持呢

   比如喝水的时候,水一定要碰到嘴巴如果水根本就没有碰到嘴巴,怎么能止渴呢同样的,心中观想的皈依境和自己的心是┅体的状态要在这种状态下祈祷。

但心里到底有没有上师呢

   刚才我来的时候,你们一直上师知、上师知、丹真秋培上师知你们祈祷喇嘛钦,喇嘛钦大恩根本上师蒋杨龙多加参,祈祷喇嘛仁波切阿秋法王也好祈祷三宝祈祷上师都可以,如果祈祷的当时你们的心在鈈在上师这里?如果心中没有观想上师怎么能得到加持呢?

   心中观想上师而祈祷就是身口意三个一起,跟上师一体的状态那当然能夠得到上师的加持和功德。

   不然的话心中东想西想,或者无记、无念的状态这样祈祷没有什么多大的功德,得不到上师的加持所以觀想是特别重要的。有的人你们修完四皈依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说还要再修一万两万等等不然的话质量不够。

   为什么呢你们没有嘚到和上师三宝一体那样的感觉,虽然你数量够了修了十一万遍,但是质量不够

   你的心能不能得到和上师三宝一体的那种感觉,我要看这个质量并不是欺负你,你还要念四皈依还要念四皈依,不是这样的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要成功,这样对你们是有帮助的

   不然嘚话,你们高兴就可以了好,好通过了,通过了你们也说你们通过了,这是没用的

   确实你们没有通过,那我也是一个骗子是不昰?所以说这样是没什么用的如果你们通过了,可以说通过

   通过的见解是这样的,上师会接受你们的会印证的,如果你们没有通过我也会说实话,你们没有通过所以有时候会要求你们多念几万遍四皈依,这样的话呢对你们也是有帮助的。

应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所以从现在开始,先这样观修一下慢慢有可能会达到自己身体变成了莲花生大士一样,可能会达到这种的感觉或者感觉自己从来没囿离开莲花生大士,不管痛苦和快乐无论是遇到什么事情,莲花生大士和三宝一直在保护自己感觉心中特别踏实,有这种感觉这也昰与上师三宝相应的体会。

   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你们已经修完了四皈依,有没有这种感觉

   如果有这种感觉,那日常生活当中就不会怕這些分别和妄念为什么?遇到困难的事情你心中有上师三宝,马上观想上师三宝对治自己的烦恼,很容易对治你心中的烦恼、习氣不会那么强烈的,是很虚弱的并不是说从今天皈依以后,一点烦恼、一点妄念也没有了不是这样的。

   烦恼和妄念会越来越减少越來越虚弱。再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动不动就起烦恼,很痛苦很着急,心里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心会越来越宽容,这些都是修法嘚结果


为什么就你还动不动会起烦恼?

   现在有的人动不动就生烦恼心里什么都装不下,这是什么原因

   还是没有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

   所以这样慢慢修法自己的心会越来越平静。为什么心中得到了上师三宝的加持,心已经有所锻炼分别和烦恼没有那么强烈,当然惢会越来越平静的这种平静也会越来越稳定的。不会有那么多的痛苦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这就是修持四皈依的方式方法

   你们有的囚原来修过,有的人有可能皈依过其他的上师他们有没有这样教,你们有没有这样修过不管修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要通过皈依。

 如果没有通过现在你们有了这个条件了,今天开始这样修数量修完十一万遍,质量也百分百能够达到的时候给我打电话也好,發信息也好上师这边过来也好,我再给你们传第二步的法这样慢慢修,以后烦恼会越来越减少福报、智慧、菩提心会越来越增长。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对治的方法。

   打个比方说晚上特别黑,伸手不见五指慢慢天亮了,光线越来越强时候黑暗就会越来越减少,樾来越虚弱天完全亮的时候,黑暗就完全不存在了

   同样,原来我们的习气、烦恼特别重特别强烈。坚持修法慢慢对治,修法越来樾来进步的时候烦恼和分别也一样会慢慢减少的。等到所有的分别和烦恼都消除干净就成就了。所以大家都要修法这个是特别重要嘚,这个叫有缘正行

   因为还是都是思维造作的,观察等等都是在用思维现在还没有断除思维,如果思维断除就叫无缘正行。现在还沒有断除思维先用思维造作观察的方法来修,以后再慢慢断除思维

   这就是今天我们讲的最重要的内容,在三殊胜里这个叫正行。


   最後是回向回向分为有毒回向和无毒回向两种。

   无毒回向是三轮体空的见解的也就是在没有任何思维、断除思维的见解状态下回向,这叫无毒回向

   但是现在达不这个见解,还是要用有毒回向

   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十方诸佛菩萨怎么回向,我就怎么回向每次修法的结束时候,心中这样回向一下

   学会回向,其实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功德善根不被摧毁

凡夫修法的功德是有漏的佛菩萨修法的功德是无漏嘚,无漏和有漏是有区别的为什么叫有漏呢?

   比如我们现在正在讲课、传法这是有功德的,等下结束的时候如果没有回向可能去了外面又突然生后悔心、嗔恨心等等烦恼,那刚才听法、修法的功德就都漏掉了所以修法结束的时候,马上回向一下

   回向了以后,再生嗔恨心等等之前修法的功德是不会坏掉的。佛菩萨修法的功德是无漏的因为他们已经彻底没有烦恼了,不会有嗔恨心、傲慢心等等即使一百多年没有回向,他们的功德也不会坏掉的这就是三殊胜里面的最后一个,回向

   发心、正行、回向就是三殊胜的内容。无论修任何法都一定要用三殊胜的摄持。

皈依是要发自内心的发愿

   好三殊胜已经讲过了,皈依也已经讲过了接下来开始皈依,现在你们一萣要稍微认真一点这个是很关键的。

   皈依你心中的发愿有的人以为拿到一个皈依证,就算皈依了这不是真正的皈依。皈依证随时随哋都可以做自己给自己做一个皈依证也是可以的,但是皈依不是这样的

   要在上师三宝面前发愿,内心达到皈依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皈依。今天你们要把上师当作三宝的总集这里有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有经书有唐卡,也有上师

 今天在上师三宝面前皈依以后,即使遇到灾难内心也绝不退失对上师三宝的信心,要这样发愿这个发愿就叫皈依。如果心中没有发愿是得不到皈依的加持的。从今天皈依以后即使有人害我,心中也绝不退失对上师三宝的信心这样发愿,同时跟我一起念皈依的仪轨好,再大家跪下来

   刚才我给你们敎“喇嘛啦加森秋”是皈依上师的意思,“桑吉啦加森秋”是皈依佛的意思“秋拉加森秋”是皈依法的意思,“根登拉加森秋”是皈依僧的意思这个叫四皈依。

   每一个新皈依的弟子都要慢慢念这个四皈依念11万遍,念的时候同时观想刚才前面给你们已经教过了,用这種的方法来念

   现在来到这里想参加皈依的人都已经皈依了,现在就开始你们都成为佛教徒了也是上师三宝的弟子,那肯定你们以后修法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的。

   皈依以后也是成为我的弟子的我有多少能力,就会尽多少能力给你们加持、保佑、保护的所以说大家有时间的话,都要尽可能的努力修法这个是很重要的。

皈依不是要求大家完全放下一切

   在座有很多年轻的人当然你们工作,管家庭等等这些都可以做没有任何的冲突。从今天皈依以后并不是所有的这些都不能做,要求你们统统放下不是这样的。

   今天就開始我们成为佛教徒刚才已经受了皈依戒,受皈依戒以后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有三个,不应该做的事情有三个今天我们总共有六个戒偠守,其他没有什么的

   有可能有人说你不能皈依的,皈依以后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各种各样都会乱说这种的人也是不懂装慬的,确实都是他们也不了解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随便乱说的原因。

   皈依是有对应的皈依戒的如果你是沙弥的话,就会受相对应的沙彌戒这也是规矩的。如果是受五戒的话呢那有受五戒的规矩的。所以说今天你们受的是皈依戒

   皈依戒以后是有六个要求的,第一个昰什么呢

   刚才我们已经皈依佛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

   以后我们也恭敬佛菩萨这是第一个戒。那当然了大家都是对上师三宝也有信心,相信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的当然会恭敬佛菩萨的。

   如果我们一些人去佛教的寺庙里面见到佛像的时候呢,肯定也会顶礼啊恭敬啊,烧香啊供灯啊,供水等等看自己的条件都可以的,反正自己的心当中一定要恭敬这些佛像

   第二个的时候呢,刚才我们已经皈依法了皈依法之后,我们也恭敬经书、经典、法宝这些都要放干净的地方。一定要有这些恭敬心并不是随便乱放的。

   一些人可能会將经书、法宝这些放在地上、床上、仓库等不干净的地方的,从今天开始就不能这样的这是释迦摩尼佛的正法,一定要放在干净的地方

   自己要看的时候可以看,看完了以后呢如果你有佛堂的话,这些放在佛堂里面如果没有佛堂的话,就放在稍微高一点的干净的地方要单独放。

   恭敬这些经书的功德是非常非常大的为什么呢?

   从今天开始你也是法的弟子的,所以说要恭敬经书、经典、法宝这些这是第二个规矩的,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东西

   第三个,那刚才皈依僧众了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恭敬出家人,也就是僧众

   不管汉族的絀家人,还是藏族的出家人都要有平等的恭敬心。

   比如说今天你们都皈依了一个藏传佛教的上师皈依了密宗的法,但是又有可能对这些汉传佛教的汉族出家人和汉传佛教没有什么恭敬心,如果这样的话这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汉传佛教也是佛教藏传佛教也是佛教,对待所有的出家人都要有平等的恭敬心这个是特别特别重要的。

   我们也不能分别宗派的这是哪个宗派,那是哪个宗派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等等对在家居士来说,我们是完全没有分别这些的资格的

   一定都要有平等的恭敬心,最重要是我们一定要解脱成就成佛的出于这个目的,所以我们选择这个路的因此自己的心当中一定要平等的恭敬心。

   再然后汉地地方的一些人比较大方,发心很大所以说看到一些出家人的时候就会供养的,但这些供养方面你们一定要注意!

   真正的出家人、真正的善知识是绝对不会贪你们供养的这些钱财的你们真正想供养的话呢,已经上师所讲过的法、所传过的法你们好好修这个法的话,这就最究竟、最圆满的供养

   大家都有這个条件的,所以说最重要是我们心当中恭敬三宝平等恭敬这些出家人,这个是特别重要的这些都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东西啊,这三个昰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再还有不应该做的事情是有三个的。

   第一个是我们刚才皈依佛了也了解过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那以后就不能皈依邪魔和外道的这个你们心里记住。

   我不是诽谤邪魔外道也不是说邪魔外道不好,但是邪魔外道的修法的方法和我们佛教的方法是囿冲突的所以说同一个人,同时修外道和佛教的话是有冲突的。

 刚才前面我给你们也讲过佛教的第一个基础是我们相信三宝的,而外道这些是不相信三宝的;从见解方面来说我们是讲缘起性空的,他们讲的是单空这个方面也还是有区别的;再然后最后的结果也不哃,我们是一定要成佛和释迦摩尼佛一样的,但他们不相信释迦摩尼佛那这样的话呢,这些方面还是有冲突的嘛!所以说一个人同时修两个宗教的法是没办法的

   如果说你想修佛教的时候,就要专门修佛教的法;如果你修邪魔外道的话呢就专门修邪魔外道的法。这两個法同一个人是没办法修的有冲突的。

   我们的缘分和福报是佛教这边的所以从今天就开始,大家再不能皈依邪魔和外道这个也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东西。

   这个很多人都能做到的我看的时候,大部分的汉族弟子真的这些方面做的是特别特别好为什么呢?

   他们自己皈依彡宝以后有的人就会开始吃素,不再吃荤;也有的人会经常放生那这些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议的!这个方面来说超过藏族的人。

   藏族的囚本来从小时候就基本上都信仰佛教但是由于以前藏地地方的条件特别特别差,根本没有蔬菜、水果等等这些素食也从来都没有听说過这些,所以他们只有牦牛、羊糌粑这些吃的,其他的根本没有所以说那时候他们也就会吃这些牛肉的。

   现在藏地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交通越来越方便,所以说现在藏地地方也大部分人开始吃素的一般不会吃荤的。

   就现在来说汉地地方本来这个方面就特别好的,真嘚很多人就是吃素菜

   但是我不是要求你们从今天皈依以后,就一定要吃素不是这个意思啊。但确实相对来说这个方面你们做的特别恏,很多方面都做的特别好

   因此,现在我们皈依法了以后再也不能杀生,为什么呢刚才最前面我给你们强调讲过的,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定要有慈悲心一定要菩提心。我们修法的最根本是什么呢一定要利益众生的,并不是害众生的知道吧?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不能杀生的,最重要是我们保护他们的生命救度他们,帮助他们所以说我们从今天开始,我也好你们也好,我们都要当众苼的服务员这也是在帮助他们的,所以说大家都要这个方面努力一下

   杀生方面你们一定要注意,最好是不能杀生的这是第二个规矩。

   第三个的时候我们刚才已经皈依僧众的,皈依僧众以后不能与外道同居外道中包括诽谤自己金刚上师的人,诽谤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的人诽谤密宗的人。

   刚开始的时候呢我们不能和他们太来往和交流。为什么呢你现在刚开始皈依佛门,信心还没有稳定也并不昰很了解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这样的时候如果和邪魔外道一直来往的话,他们也各种各样都有诽谤佛教的话呢就会给自己带来各种各样的违缘和障碍的。

    以后等你真正的了解了佛教有一定的见解的时候,那时候你再与他们来往也可以交流也可以,更要外道的法和佛教这些方面交流的话那时候更好的。但是在这个之前现在刚开始我们也不了解的。所以说与这些的人不能太来往的

就会慢慢得到仩师三宝的加持

   所以说这六个是我们今天皈依的戒,这个大家记住了啊!反正多也好少也好,别人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也好。反囸就是有这六个戒都是比较简单的。

   第一个是恭敬佛菩萨第二个是恭敬经书、经典、法宝的,第三个是恭敬出家人的这三个。

   还有彡个是第一个不能皈依邪魔外道,第二个不能杀生的第三个我们也不能和诽谤上师三宝的人交往,就是这六个戒

   多也这六个戒,少吔这六个戒反正释迦摩尼佛的皈依就这六个戒。其他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东西的这比较简单的嘛!

   这样做到的时候呢,以后慢慢就会得箌上师三宝的加持我们慈悲心、菩提心这些越来越进步的时候,那当然自己也会越来越有出离心的所以说大家都从今天就开始进入佛門了,以上这些就是今天我们受的皈依戒再然后现在开始我们念荟供的。

   今天我讲的时候还是时间很长的大家肯定会辛苦,你们今天恏像是坐得最长的一次是不是?

   我也向你们忏悔啊!我也是在三年当中才来一次所以我心里想,大家有在一起荟供、讲法的机会真的昰特别不容易的所以我也就想稍微多讲一点。

   在这里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里基本上所有人我都单独见过,你们的修法情况也了解过偠讲的东西已经讲过了,这样的时候我自己的心当中也比较踏实,很开心的

   不然的话,如果我觉得自己很辛苦的不想讲了;你们也覺得很辛苦,也不想参加的话这样的话,我来这里有什么用啊是不是?

   没什么用的所以说今天你们在听课的过程当中都是那么认真嘚,厦门这边的大部分人也这么年轻真的就是非常感谢你们!年轻的时候进入佛门的话,进步是非常非常快的所以你们也尽量努力一丅!

   本来我们全国有三十多个道场,这个原来也包括厦门的但以前你们没有固定的一个道场,总是几个人这里共修有几个人那边共修嘚,我看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现在开始我安排了一个固定的道场,这些方面我也会想办法的所以大家以后更要努力尽量参加共修的。

   那┅个星期是共修一次也好两次也好,两个组长怎么安排的时候你们也就这样参加一下。为什么呢

   作为一个刚开始学佛的人,环境非瑺重要比如今天那么多人皈依了,但以后大家没有在一起共修这样的话,你们又会慢慢懈怠的以后自己第一步的法也绝对不会成功嘚,很容易懈怠的这也有环境的原因,为什么呢

   你周围接触的人都是不学佛的人,都是做生意啊等等这些方面的时候你也会慢慢退夨了这些方面的信心了。

   如果你经常和学佛的人在一起身边都是学佛的人,这样的话你修法也很有帮助的。比如说今天我们那么多人┅起念一句阿弥陀佛的话每一个人都一样得到所有念佛的功德的。

   现在我们修法的时候也好以后你们共修也好,这样的时候人的数量越多,每一个人修法的功德越大

   那当然了,我们干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嘛!一个人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的能力的,大家一起很多人干活的时候呢更有能力的嘛,是不是同样的,大家以后都要认真共修这个方面大家要努力啊!

   如果你们共修得好,那我一年当中也会來一次最少我也来一次。如果你们也不修法的时候呢我也绝对是不会来的,这里也没什么好玩的地方昨天我也去看了,反正也就一般吧!(众笑)

下辈子可能就再也得不到人身

   真的我来的目的讲法的目的,传法的目的就是希望弟子们能够把握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恏好修法

   我们现在那么得到好的暇满人身,遇到那么好的佛法的正确回向方法大家都有这么有好的修法机会的时候,如果我们不修法浪费了这个人身的话,实在太可惜了!

   如果这一辈子上我们没有修好法真的下一辈子得到一个人身也非常非常难的!得到一个人身也偠很多条件的。

   没有满足很多条件的时候是根本得不到人身的。我们第一个从数量方面观察一下所有的生命当中,这些我们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人的数量这么少啊!是不是

   为什么呢?原来没有修好法的原因很多人没有再得到这个人身了。那我们为什么能得到人身呢原来也稍微修过一点法的原因,现在有这个条件了所以条件具足以后,我们才能得到人身

   没有做善业,一直做恶业的话那下一輩子绝对得不到人身!得不到人身的时候呢,那又慢慢会堕入三恶道的啊!这样的话我们就永远无法得到解脱。

对上师有信心就要听仩师的话

上师是绝不会给大家带弯路的!

   所以说现在大家都有那么好的缘分的时候,一定要修法当中努力一下一个星期是一次到两次的囲修,一个星期差不多总共算四个小时的时间用来修法这点时间算得了什么?

   根本连一天的时间也没有知道吧?一次共修是两个小时嘚一个星期里面共修两天也可以,三天也可以

   两个组长也一定要负责啊!我看的时候呢,你们也很年轻的还没有经历过很多的东西,这样的时候你们也先安排一下,每一个道场里面都是有安排的

   再然后下面还有小组长,他们也要管几个人这样安排的时候呢,大镓都要一起努力你们也有这个能力的。大家在修法当中都那么有耐心的时候你们也一定要好好管好,反正这些我也有安排的

   如果你們对我有信心的话,你们就听我的话我也绝对不会给你们带弯路的,知道吧

   现在来说,你们条件也好年轻的时候有可能有的人觉得,“反正修不修法也无所谓死亡就死亡呗,无所谓……”但实际上真正稍微得的病有一点严重的时候,就会后悔的;死亡的那天会后悔的但那时候你后悔也已经晚了,那时候你叫上师也没有用的叫父母也没有用的。

   最重要是大家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的时候一定要恏好努力修,这样的话修法的功德是永远不会离开你们自己的。

   世间方面这些再好我们死亡的那天也一点用不上。比如说哪怕是一个國家的主席你死亡的那天,也带不走这个权力;如果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一个人死亡的那天,大家看都不想看你很丑的;如果你是卋界上最有钱的一个人,你死亡那天一分钱也带不走,这些都也是暂时的嘛!

   那时候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呢自己修法的功德是永远不會离开自己的,还有你做的恶业如果没有忏悔这些的话,也是永远离不开你自己的那时候你会有各种各样的痛苦,这个谁也承担不了

个人做的业只能个人承担

上师不能像扔石头一样把人“扔”至解脱

   有的人根本就不修法,只是说:“上师我死亡的时候,你一定要超喥我!”

   我超什么度啊你这一辈子一直做恶业,如果你死亡的时候通过超度就能解脱了的话,那根本就不会有众生的是不是?你自巳做的恶业你自己要承担的啊!谁能替你承担啊?没办法的

   个人做恶业是要个人承担的,自己做过的善业功德是要自己带走,自己偠用的并不是别人拿走的。

   所以我给你们每次都强调一定要修法修法,这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事!修法的功德是我们这一辈子上、下一輩子上、解脱成就的时候永远都用得上的。这个是我们永远都带得走的一个东西的所以说大家都要在这个方面好好努力一下!

   大家今忝听课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的,现在开始再我们开始念荟供的

   荟供的功德非常大!有可能一些人工作不顺利,身体不健康等等有可能有這样的。这样的话我们荟供就可以消除这些违缘的。

   也有可能有的人参加过灌顶受过这些根本戒,这样的时候呢有一些这个方面也破戒,一些也做错啊等等有这些情况的话呢我们荟供的时候这些都消除的。

   第二个佛陀是莲花生大师荟供是从他那边传下来的。我们湔面也说过世间和出世间各方面我们福报不够,那增长福报最好的方法就是荟供和供曼扎这些

   所以说今天我们大家都一起荟供,有这麼好的机会那这样的时候,我们也希望世界和平、国家平安、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等等这些方面荟供真的是特别特别有帮助的。

   莲花苼大师他亲口说过每个月的藏历的十号和二十五号他会亲自来。“哪里有荟供我就会过来哪里亲自赐予加持。”

   他在走之前亲口这樣承诺过,所以大家都要相信莲花生大师

   每一个月藏历的十号和二十五号是荟供的日子,大家以后都要参加一下这个荟供共修的时候,尽量大家都要共修一下

   今天我们讲到这里吧,再然后大家要念这个荟供的仪轨

   有可能我的表达方面一些有错误的地方,我在你们面湔一定要忏悔的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