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最适合人居住的地带是哪里请问各位中国

【科普贴】经常说的“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究竟包括哪些?且看世界46个非国家地区简介 - 乐闻携尔留学的日志,人人网,乐闻携尔留学的公共主页
《美国前120名大学申请选校宝典》此资料中包含美国大学地理环境、学术状况、学校特色、热门专业、申请成绩要求、录取情况、校园生活、学校历史、杰出校友等。现在菌菌免费分享给小伙伴们!免费索取地址→
共5380篇&&
【科普贴】经常说的“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究竟包括哪些?且看世界46个非国家地区简介
来自:人人网苏昕的日志写在前面:(日美国当地时间补注)&&&&&& 首先感谢各位阅读、分享本篇日志的网友,大多都是素未谋面仅仅兴趣使然前来浏览的,在此一并谢过,在信息量爆炸知识习得方式空前多元化的今天,还能有许多朋友对这种&茶余饭后&的边角知识颇感兴趣,实属不易,再次谢过;&&&&&& 本文最初编辑于日,笔者其时大三,大部分内容、图片均来自网络,未能一一注明,甚歉,然本文的宗旨不过为一己之好奇心,而就&地区&这一充满灰色空间气息的词汇试以穷举,同时对世界各地一些偏远地带有一更深了解,并试图从中寻找&地区&未能成为主权国家的动因,故有所失误之处,敬请海涵,欢迎指正;&&&&&& 各位热心网友提出的建议,本人在正文中已用红色字体修改注明,关于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词在&国家与地区&词组中的定义&以及&本文为何没有加入某地区&这两个问题,编者试图通过以下浅析加以解答。&&&&&& 从维基百科的阐释角度来看,&国家与地区&的用法多见于中国大陆,且其衡量尺度与百度百科中的&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托管地等&定义基本一致,当然还有另外的比较广义的解释,如&地区,通常泛称中央政府不能直接施政的城市、区域或者不被普遍承认的&国家&,有可能是脱离某国独立,或被某国视为领土&,因此我们可以按照&&1)不具有完整主权2)在国际上有相当的独立行动能力3)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来判断某个特定地表空间是否为&地区&;而在此评判标准中,2、3都很难量化,所以在各衡量尺度下(是否在国际大型赛事有较稳定参赛资格、是否在对外经济贸易核定关税等具有自主权,等等),所得出的世界&非国家地区&个数也不尽相同,笔者首先将就接下来的行文排除以下几个地理范围或政治实体的原因进行说明&&&&&&&& ①近代或近代以前的争议领土地区:西伯利亚地区&&自十七世纪沙俄东侵,《尼布楚条约》签订(我知道很多人觉得这个条约不平等但当时的武力对比治国方式等等条件制约能这样就不错了&&编者在卖萌)以降,西伯利亚地区就已经牢牢地掌握在大鼻子手里,成为其稳定的后方;琉球群岛(我还是不愿意叫冲绳&&)&&虽然说11区(日本)以前在那里开七国首脑会议并且把当地古迹印在钱上实在是有点不要碧莲,但谁让千古万人 空一格为了打内战放弃了托管的机会呢,这个也只能认命;&&&&&& ②拒不承认主权不完整让渡之地区(即宣称有完整主权,却未能为国际社会广泛承认且不准备做一点点让步的&国家&):中华民国(尼玛千万别被屏蔽了)&&抛开很久远的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独立国家的&光荣时期&和比较久远的准备在一个小岛上完全独立的&台独时期&,目前两岸各方力量的政治共同基础基本是&一中各表&,或者说就是那句&你说我是未解放区,我说你是沦陷区&,双方政府均宣称对整个中国版图有完整主权,因此地理上无法宣称其为&地区&(编者在此采取中立,并衷心希望海峡两岸在一个共同基础上早日统一);为表示上一情况的特殊性,另起一行~
& & &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北塞浦路斯于1975年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联邦,后于日宣布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这就是有网友说的&两个塞浦路斯&,究其原因在于伊斯兰势力的侵入与基督教传统范围的冲突,所以君不见只有&东棒西波北土南印&的四大奇葩国之一的土耳其承认了这个&上塞浦路斯&,结果搞得苏黎世协定破产了,欧盟在加塞浦路斯这个好友的时候也很头疼,还搞了一个&分裂前的俺们这边的人,子子孙孙都是俺们的人,别的人不是&这种缺德政策,感兴趣的请自行查找一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纳戈尔诺和卡拉巴赫共和国&&第一个是从小小的摩尔多瓦分出去一小条的国际恐怖主义以及毒品黑市中心,中间两个是格鲁吉亚战争的副产品,最后一个是纳卡战争后亚美尼亚人在阿塞拜疆的分裂主义产物,然后这四个在俄罗斯的影子下、在地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诸教派的冲突中诞生的联合国非会员国为了伟大的、得到世界承认的目标,互相承认了彼此的独立(&&囧);索马里兰共和国、索马里西南国(注意区分&&)、阿扎瓦德&&最后一个是2012年图阿雷格武装分子闹的独立,前两个是索马里内战(尼玛这个仗在这么一小块地方打了22年了还没个眉目)之后宣称独立的两个地方,前者宣称恢复了1960年短暂的&索马里国&,后者更多地属于一种地区自保行为,支配这三个地方的,都是非洲特有的部族政治(卡扎菲就是死在这上面了。。。),这点不展开说了~&&&&&& ③其他原因:科索沃共和国&&在臭名昭著的科索沃战争之后余波下的后果,目前联合国会员国已经有将近一半承认其独立主权国家合法性,但支持来源基本为英美等西方阵营,故处境较尴尬,但算作地区似乎不妥;梵蒂冈&&这是毫无疑问的教皇城国,虽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系不佳未能建交,但其主权独立毋庸置疑;马耳他骑士团&&前身就是&光荣&的三大骑士团之一的医院骑士团,在十字军东征时期惨败的哈丁之战、奥斯曼土耳其猛攻下的罗德岛守卫和拿破仑占领马耳他岛之后,医院骑士团失去了全部领土,如今则是以无领土准国家的形式存在,有独立主权;南极&&根据1961年6月通过的《国际南极条约》,冻结了英国、新西兰、德国、南非、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巴西等10个国家的政府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所以南极现在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当然更不是什么&地区&。&&&&&& 于是经过本人进一步的细心查证和各位网友的热心指正,拟添加&非国家地区&共16个如下&&&&&&&& 福克兰群岛、西撒哈拉、马约特岛、布韦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圣诞岛、英属印度洋领地、直布罗陀、法属圭亚那、法属南部领地、南乔治亚和南桑德威奇群岛、基林群岛、美国本土外小岛屿、诺福克岛、斯瓦尔巴和扬马延群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 本文的标题也因而略做改动,感兴趣的各位朋友请稍安勿躁,由于篇幅所限,本人将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继续完成&世界46个非国家地区简介(2)&,(原文31个,去掉锡金,加上这16个是46个;当然,正如开头写的,不同标准的地区个数结论不同,上面排除的几个例子里面,除去西伯利亚、琉球、中华民国、梵蒂冈和马耳他骑士团以外,其余九个&未承认准独立国家&在有些地方也会算作世界地区,这样就有55个,这就是&世界上有55个地区&的说法的由来)并尽力在其中对上面排除的&非国家地区&其中比较生僻的也加以简介,有所疏漏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以上为本文最近修改之代序,以下为原文。&&&&&&&&&&&&&&&&&&&&&&&&&&&&&&&&&&&&&&&&&&&& 现在世界上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也许说道国家你会在七大洲中游刃有余,但你知道&国家&和&地区&是有所区别的么?你知道什么是&阿拉伯区&么?&&&&&& 地区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托管地等。国家与地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主权。国家拥有主权,而地区,则没有主权,不被国际社会承认为独立的国家,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地区自主程度很高。&&&&&&&目前世界的地区共有31个,其基本概况以及关于&阿拉伯区&(这不是一个&地区&)的相关说明如下,由于每个地区除不具备主权外几乎具备所有的国家特征,所以本文主要侧重于对各个地区争端产生以及因何不具备主权进行简单的资料说明:&&&&&&&以下为南亚地区&&&&&& 1、克什米尔(印、巴争议)Kashmir&&&&&&&&&&&&&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 日起停火开始生效。同年7月,两国代表在卡拉奇达成协议,确定了停火线,由联合国驻印、巴军事观察小组监督停火,但公民投票未能进行。根据停火线,印度占3/5土地和3/4人口,巴基斯坦占其余部分。印度在其控制区内成立了邦政府,巴基斯坦在其控制区内成立了自由克什米尔政府。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又两次发生敌对行动。印度占领了停火线以西的一些地方。&&&&&& 本来作为英国殖民扩张与侵略的受害者,中国一直试图在克什米尔争端中保持中立和局外人的角色,极力希望通过和平谈判,与印巴双方确立克什米尔部分与中国的边界。印度依然采用前英国殖民主义立场,无理要求并派军队进占中国领土,毫不理会当时中国政府的谈判呼吁,终于导致1962年边界战争。而1963年中国与巴基斯坦谈判确立了相关边界临时协议,双方都在领土问题上作了让步。这样就出现了印度声称的所谓的&中控克什米尔&。&  现今的克什米尔地区由两个国家分治:巴基斯坦控制了西北部地区(自由克什米尔和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区(查谟-克什米尔邦)。印度方面则声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了部分东北部地区(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锡亚琴冰川同时被印度和巴基斯坦所控制,印度控制了其中大部分地区,而巴基斯坦则控制了其中较低的山峰。巴基斯坦声称对除所谓&中控克什米尔&以外的地区都是巴基斯坦领土,而印度一直没有正式承认中国和巴基斯坦对该地区的控制权,声称包括中巴于1963年签署的边界所划归中国的喀喇昆仑走廊地区等都属于印度领土。巴基斯坦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视为有争议的领土,而印度则援引其宪法证明克什米尔地区为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什米尔地区也有一部分人倾向于独立建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受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共同反对。&&&&&&&由于印巴两国都拥有核武器,克什米尔向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领土争端之一。印巴两国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曾经爆发了三场战争: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和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还有最近一次1999年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卡吉尔地区爆发的卡吉尔边境冲突(某些人称为第四次克什米尔战争)。&&&&&&& 2、锡金(现称印度锡金邦)Sikkim& & & &&&&&&&&&历史上的锡金,曾经是中国的领土,从7世纪到1890年的1200多年属于西藏的领地。锡金现被印度侵占。中国古籍中,古代锡金名为哲孟雄(Dremojong)。尼泊尔人移居于此称之为&新地方&,早期西藏移民称之为登疆,意为稻米之谷。远在公元7世纪,哲孟雄是吐蕃(西藏)的一部分。9世纪时,哲孟雄成为独立的部落,但其境内的寺院仍隶属于西藏各大寺。& &&&锡金流传很多神话,但世袭君主国成立前的历史记载不多。之前锡金是雷布查族的居住地,他们多生活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地带。锡金是个富于神话和传奇的国度,有关古代的史料,留传下来的很少。有确切记载的第一代国王是蓬楚格&纳姆伽尔,其曾祖父是西藏的贵族古鲁&塔希。&1642年,菩提亚族的蓬楚格&纳穆加尔(Phuntsog Namgyal)建立了纳穆加尔王朝,自称法王(Chogyal),锡金成为世袭君主国。蓬楚格&纳穆加尔是来自西藏康巴地区的普提亚(Bhutias)贵族,在宁玛派(红教)传教士的支持下降服了锡金土著雷布查族势力。&&&&&&&&&1700年尼锡战争爆发,尼泊尔的廓尔喀军队入侵锡金,攻占锡金当时的首都拉达孜(Rabdentse),锡金国王越境逃亡到西藏,在热日宗的春丕谷避难,作为宗主的达赖喇嘛将此地赐给他使用,这也就是后来的亚东。廓尔喀军队继续向西藏推进,一度占领整个后藏并洗劫班禅喇嘛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结果达赖与班禅向清政府请求援军。&当时的乾隆皇帝先后两次用兵,最后由福康安(尔康&&)和海兰察统率清军于1791年将廓尔喀人全部逐出西藏,并越境追击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城郊。廓尔喀军队在挫败清军前锋获得小胜后请降,从此成为中国的藩属,这也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后一件。清军击退尼泊尔后锡金本欲收复其失土,但这时尼锡战争中假意援助锡金的不丹军队突然攻击锡金,导致本来就已经被廓尔喀人打得溃不成军的锡金腹背受敌,结果锡金在提斯塔河(Teesta)谷地以西的大片领土仍然沦于尼泊尔之手,而提斯塔河谷地以东的领土则被不丹占领,锡金只保有提斯塔河上游的领土,比现在的锡金邦大不了多少的区域。&&&&&& 18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侵入锡金。1835年英国人割据大吉岭和兰吉德河以南的地区。1861年迫使锡金签订条约,将锡金置于英国的控制之下。1887年,英国强占锡金,并派驻专员。1888年,英国出兵西藏,攻占隆吐山、亚东等要隘。中国清廷一意妥协,速派驻藏帮办大臣升泰前去议和。日,升泰与英国驻印度总督兰斯顿(Henry Charles Keith Lansdowne)在加尔各答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共八款。主要内容为:清廷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划定中国和锡金的边界;游牧、通商等问题,留待日后再议。由此锡金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日,又签订了《中英藏印续约》,解决游牧、通商等问题。19世纪,英国殖民者鼓励大批尼泊尔人移居锡金南部,被称为锡金-尼泊尔人。他们砍伐森林,开垦稻田。&&&&&& 1918年,英国殖民者把政权交还给塔希&纳姆伽尔国王。塔希国王实行许多经济和社会改革,废除各种无偿劳役,彻底检查税收制度,废除地主的行政和司法职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英帝国主义退出南亚地区后,锡金未能获得独立。1947年印度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开始向锡金派驻专员。受印度扶持的锡金国家大会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改革&。同年5月9日,国家大会党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锡金王族强烈反对,群众运动也日渐兴起。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动乱和流血&为由,派兵进驻锡金,接管了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政府,并委任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日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印度派驻锡金的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职权,并派政治专员对锡金的国防、外交和经济进行全面的控制。1968年8月,甘托克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1973年4月印度对锡金实行军事占领。日,锡金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同年9月《印度宪法修正案》规定锡金为印度的&联系邦&,在印度两院各为锡金设一个议席。&&&&&& 1975年,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同年4月10日,锡金议会通过决议废黜国王,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4月14日,锡金又为此举行了&全民投票&,决定锡金的未来,过后印度议会通过决议,正式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日,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dpal-ldan don-grub rnam-rgyal)在美国纽约逝世,王储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dbang-phyug bstan-vdzin rnam-rgyal)即位,成为锡金第13代国王,他宣布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是非法的。锡金现已完全被印度吞并,除了纳穆加尔王朝第十三世国王仍流亡纽约寻求他的王国重获独立以外,大部分锡金人民──或者说大部分居住在锡金的人民──早已认同印度对锡金的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过去一直不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承认锡金亡国的国家。这态度直到与印度协商达成&互相承认&&&2003年印度承认西藏属我国的领土,于是中国对锡金属于印度的既成事实予以承认。日,根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通知精神,国家测绘局行业管理司正式下发《关于地图上锡金表示方法变更的通知》,从此中国出版的地图上不再把锡金标示为主权国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的初中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教材也把中国的陆上邻国从原来的15个改为14个,删去了锡金。(所以现在这已经不是一个地区了,虽然国际社会如此例子比比皆是,但作为炎黄子孙还是多少感到有些无奈&&编者私货)
&&&&&&&&&以下为大西洋区&&&&&& 3、百慕大(英)Bermuda&&&&&&&&&&&&& 百慕大是历史最悠久的英国海外领地,早于英格兰殖民《1707年联合法案》(Acts of Union 1707)颁布及英国建立前的一、两个世纪。1503年西班牙人胡安&百慕大抵达该岛,因而得名。1609年英国人来此进行殖民。168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是英联邦中最早的殖民地。1941年英国将其中摩根等三个岛群租借给美国建立海空军基地,为期99年。美利坚合众国、英国、加拿大三国驻百军事人员达3000人。现美利坚合众国在百的军事基地已撤销。百地方国防军有一个团,约700人。美国海空军基地在圣乔治岛上。金德利机场是空军基地和国际航线机场。1960年美国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1957年英军撤走。1968年获得内部独立。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自1945年起将其列为全球16个非自治领之一。
&&&&&&&主要依赖旅游、国际金融业和保险业。保险和再保险资产超过350亿美元,其规模仅次于伦敦和纽约。因没有所得税,所以是著名的国际&避税地&之一。
&&&&&&& 4、圣赫勒拿(英)Saint Helena&&&&&&&&&&&&& 日葡萄牙航海家在去印度的路上发现了圣赫勒拿岛。因为在天主教的宗教日历中5月21日是圣赫勒拿日,因此他们将这个岛称为圣赫勒拿岛。岛上没有土著居民,葡萄牙也没有在那里殖民。 荷兰在1645年至1651年之间占领了圣赫勒拿岛,但也没有殖民。165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怎么又是他们&&)声称占据该岛并开始在那里殖民。他们建立了一个要塞詹姆斯敦(今天圣赫勒拿岛的首府),并在那里驻军。1673年荷兰试图重新占领圣赫勒拿岛,但没有成功。此时岛上的半数居民是从非洲绑架来的奴隶。&&&&&&&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圣赫勒拿岛是大西洋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船舶停靠基地。到1792年为止奴隶在这里的生活是非常不人道的,从1792年开始岛上不再有新的奴隶运到,同时奴隶的待遇也有所改善。1810年东印度公司开始从中国广东向这里运劳工。到1836年所有的奴隶被释放。1815年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他1821年死于岛上。1833年圣赫勒拿岛的所有权从东印度公司转到英国王家手中。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随着蒸气轮船的普及,来岛上补给的船只越来越少,圣赫勒拿岛开始萧条。1899年到1902年的布尔战争中,英国曾将数千布尔战俘送到岛上看押。至1906年,英国将所有驻在岛上的军队撤出。&&&&&&&&&&&&& 5、留尼汪(法)le de la Reunion&&&&&&&&&&&&&& 1513年葡萄牙人马斯克林来到印度洋一群岛,后取名马斯克林群岛,留尼汪为该群岛中的一个岛,1642年法国宣布正式占领该岛,并于1649年命名为波旁岛。法国大革命时期,波旁岛改名为留尼汪(法语意为联合),以象征革命力量的联合与胜利。1663年法国移民及其从马达加斯加带来的奴隶在波旁岛定居。该岛作为往来于印度洋的法国舰只的停靠站,受制于法属东印度公司。1767年法兰西国王赎买了该岛,并建立了各种行政、司法机构。大批移民和奴隶被运往该岛种植咖啡。&&&&&& 法国大革命时期,岛上移民建立议会,拥护共和。拿破仑帝国崩溃后,留尼汪一度为英国人占领,1815年交还法国。1848年留尼汪宣布废除奴隶制, 6万奴隶获得自由。19世纪后期,甘蔗取代咖啡,成为该岛主要经济作物,制糖业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留尼汪成为法国食糖的供应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开始出现。1942年11月戴高乐自由法国政府派殖民地行政官员取代了原维希政府的总督。1946年法国政府决定改留尼汪为法国的海外省,由法国任命省长管辖。大批法国行政官吏和工程技术人员来到留尼汪,把持了几乎所有的行政和经济部门,使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日渐加深。&  1959年留尼汪共产党正式成立。1962年2月爆发了留尼汪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暴动。1973年,留尼汪改为法国的一个大区。近年来,留尼汪人民不断举行示威游行和罢工,要求平等、民主和自治,有的政党和组织进而提出要求独立。在日举行的法国国民议会选举中,留尼汪共产党和社会党联盟击败右翼法国民主联盟和保卫共和联盟,使留尼汪5名法国民议员中,有4位是左翼党派人士。1999年一季度,手工业者、商贩、自由职业者频频上街示威,抗议政府的高税收政策。日和18日,留尼汪与法国本土同时举行了市镇选举。在全岛24个城市中,以保卫共和联盟和民主联盟为核心的右翼党派赢得20个城市的市镇选举胜利,包括原由左翼党派控制的留岛首府圣但尼和南方重镇圣皮埃尔市。留共和社会党为主的左翼&争取经济发展联盟&在4个城市中获胜。目前,留岛处于区省与市镇两级左右政党&共治&的局面。&&&&&&& 6、加那利群岛(西)Canary Islands&&&&&&&&&&&&& 加纳利群岛以"幸福岛"闻名中外,是西班牙飞地和自由港。是非洲大陆西北岸外火山群岛。约西元前40年,茅利塔尼亚国王朱巴二世(Juba II)远征至此,罗马人由此得知有加那利群岛。老普林尼提到:&加那利之名称来自当地有众多体型巨大的狗(canes)&。13、14世纪间热那亚、马霍卡(Majorca)、葡萄牙和法国航海家曾到达过该群岛。1404年,卡斯提尔(Castile)的亨利三世(著名航海家)任命贝当古(Juan de Bethencourt)为群岛国王。贝当古征服了兰萨罗特、富埃特文图拉和费罗,于1406年12月返回欧洲,令其侄马西奥特(Maciot)在当地视事。年间,葡萄牙军队征服戈梅拉。1479年的《阿尔卡索瓦斯条约》(Treaty of Alcacovas)承认西班牙对加那利群岛的宗主权。1496年西班牙征服群岛其余部分,于是加那利群岛成为西班牙至美洲海上航路不可缺少的基地,哥伦布4次西航的船队都在该群岛得到补给。1927年被划为西班牙的两个省,西部名圣克鲁斯特内里费省, 东部名拉斯帕耳马斯省。1936年佛朗哥将军以此作为其举行民族主义政变的最早基地,由此前往西属摩洛哥。群岛于日根据自治法设为自治区。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加那利群岛被我们所知晓,大概要归功于一个名字:三毛。这里是三毛与荷西在欧洲的家,距离非洲西海岸只有130公里,三毛在这里创造了她梦想中的世界。&&&&&& 群岛是大西洋中的7个小岛屿,这些岛屿正如七胞胎,却有截然不同的命运和性格。丹纳丽芙岛面积最大,岛上的火山Teide为西班牙最高峰;同样和丹纳丽芙岛深受游客欢迎的大加纳利岛上有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由沙漠到茂密树林;耶罗岛最小;拉帕尔马岛最绿;弗埃特文图拉岛最干燥,整座岛几乎被&拧干&;拉戈梅拉岛的岛民甚至&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口哨语言;兰萨洛特岛最像希腊,白色村落散布在宛若月球表面的火山岛上。群岛比较知名的是&加那利群岛天文台&的镇馆之宝&&威廉&赫歇尔望远镜以及原产于加纳利的世界上最凶猛的十种猛犬之一----西班牙加纳利犬。&&&&&&&&&&&& &7、亚速尔群岛(葡)Arquipelago Dos Acores&&&&&&&&&&&&& 一般认为亚速群岛在1427年由葡萄牙国王的领航员塞尼尔(Diogo de Senill)发现,所有岛上没有发现人类到此或居住的痕迹。约1432年葡萄牙官员卡布拉尔(Goncalo Velho Cabral)及其随从在圣玛丽亚岛开始建立居民点,1444年圣米格尔岛有人落户,几年之後特塞拉岛亦有居民。在亨利王子的妹妹、勃艮地公爵夫人伊莎贝拉的要求下,由厄特尔(Jobst van Heurter)率领的几位佛兰芒人被允许在法亚尔岛落户。到15世纪末,所有岛屿均有人居住,并与葡萄牙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年,亚速群岛与葡萄牙其他地方一样,曾隶属西班牙,群岛曾是西班牙运载财宝的船队从西印度群岛返航途中的集结地,因而成为伊利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国与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半岛强国之间海战的战场。1766年蓬巴尔侯爵(Marquess de Pombal)任命一名管辖整个群岛的总督兼提督驻在特塞拉岛的英雄港(Angra do Heroismo),以遏制地方官员的种种恶劣行径。在此之前,除了西班牙占领时期以外,亚速群岛没有统一的政府机构。1832年建立新政体,将群岛分为三个行政区。1895年各区被给予有限的行政自治权。&  当今的亚速群岛组成一个自治区,具有与葡萄牙本土行政区同等的地位,但由选举产生的地区议会行使特别自治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日什(Lajes)和圣玛丽亚曾是重要的空军基地和美国与欧洲之间的交通中心,著名的亚速尔协定即在此签署。根据与葡萄牙的协议,美国自1951年起在当地保留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空军基地。&&&&&&& 8、马德拉群岛(西)madeira&&&&&&&&&&&&& 马德拉群岛有&大西洋明珠&美誉,与它的近邻亚速尔群岛和加那利群岛一样都是火山岛。它是由一个热点形成的,水面上的部分是整个火山区的最上部的四分之一,水下到大洋盆底部的深度达4000米。马德拉的火山已经不活跃,最后一次喷发约在40万年前。传说中腓尼基人曾访问过马德拉岛。然而14世纪中叶以前热那亚冒险家发现马德拉群岛是无疑的。1315年出版的意大利地图上马德拉群岛绘制得相当清楚。&&&&&& 1418年,著名的航海家亨利派若奥&贡萨尔维斯&扎尔科(Joatildeo Gonccedilalves Zarco)和特里斯唐&瓦斯&特克塞拉(Tristatildeo Vaz Teixeira),两位自愿在亨利手下服务的王室贵族,指挥一艘巴尔卡(barcha)帆船沿着西北非海岸向南航行。他们在途中遭遇风暴,被吹到了从未到过的洋面,惊涛骇浪之中,小船随时都有可能被吞没,令人感到绝望。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风暴稍稍停息,他们喜出望外地在前头看到了一个四周长约20英里的小岛,然后驶进了岛上西南边的小湾里,万幸地躲过了这场灾难。因为当天是万圣节,所以他们把这个小岛命名为圣港(Puerto Santo)岛。扎尔科访问马德拉群岛时,岛上没有人类和哺乳动物。他的赞助人亨利立即下令开拓群岛︰砍伐烧毁密林(传说大火烧了7年),开垦大片土地。亨利为了奖赏他们的功劳,经国王若奥一世同意,把马德拉岛作为世袭领地封给了两人,其中扎尔科封得丰沙尔(Funchal),瓦斯封得马希科(Machico)。另外与此同时又有一些具有冒险精神的葡萄牙人申请加入了即将进行的移民探险队,其中有一位同样是贵族的巴托罗梅&佩雷斯特雷罗(Bartolomeu Perestrelo),他父亲希尔&莫尼斯是亨利的好友。他的女儿费莉帕(Philippa)于1479年在岛上结了婚,新郎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哥伦布。&&&&&& 15世纪时葡萄牙人从塞浦路斯或克里特岛引进了葡萄,甘蔗可能是1452年从西西里引进的。据说世界上第一个甘蔗种植园就诞生在马德拉岛。蔗糖贸易很快就占有重要地位。颜色深褐、馀味浓烈,从干涩到甜味的马德拉葡萄酒,在17世纪已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 在蒸汽轮船发明前,对从欧洲去往美洲和印度的船来说,马德拉是重要的中继站。马德拉也是从非洲向美洲贩卖奴隶的一个重要转运站。现在,马德拉是欧洲的一个比较高级的旅游目标,是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拥有优良的港口。这里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海军反潜基地。&&&&&&& 9、法罗群岛(丹)Foslash royar&&&&&&&&&&&&& 法罗群岛由位于北大西洋中的18个岩石岛屿所组成,是丹麦王国的一个海外自治领。公元600年左右,一批爱尔兰僧侣到此定居。公元9世纪,维京人进占法罗群岛。970年一度成立共和国,但实为苏格兰奥克尼伯爵(EarlofOrkney)的附庸国。1280年随奥克尼群岛成为挪威占领地。1380年随挪威并入丹麦。1650年成为丹麦冯嘉保家族(VonGabel)的封建领地。1709年行政上脱离挪威,隶属西兰(Zealand)主教管区。贸易由丹麦王室垄断,阻碍了经济的发展。1720年划为丹属冰岛辖地。1776年划归西兰郡管辖。1816年被析置为海外郡。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丹麦战败后(),英军进占法罗群岛。之后德国占领丹麦时,英国控制法罗群岛,这种局面激起了地方自治的要求。1946年议会选举时推翻了早先一次全民公决中多数人要求独立的投票后,谈判重新在哥本哈根开始。  日,法罗群岛获丹麦授与高度自治,成为海外自治领地。1948年群岛被准许在丹麦统治下自治,有自己的旗帜和货币单位克朗(krona)。法罗人与丹麦人有同等的地位。1965年开办了用法罗斯语言和文化进行教学的托沙芬法罗学院,1974年与欧共体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977年宣布渔区由20海里扩至200海里。1984年宣布为无核区。1985年宣布群岛对地下资源拥有主权。1992年,丹麦政府同意将地下矿产主权移交自治政府。1998年,丹麦政府与自治政府签署新的经济关系协议,同意自治政府自行处理经济和金融事务。近年来,法罗群岛独立呼声日高。2000年法罗群岛自治政府与丹麦政府就独立问题进行了四轮谈判,双方虽在使用共同货币等问题上取得了初步谅解,但在丹提供财政补贴和减免债务等关键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在行政合作、两地公民享受对等权利方面也分歧严重,谈判不欢而散。&&&&&& 《国家地理旅游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评定出世界最佳旅游岛屿,冠军正是法罗群岛(亚军是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 10、格陵兰岛(丹)Greenland&&&&&&&&&&&&&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岛,面积2,166,086平方公里(836,330平方哩),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相传古代,大约是公元982年,有一个挪威海盗,他一个人划着小船,从冰岛出发,打算远渡重洋。朋友都认为他胆子太大了,都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后来他在格陵兰岛的南部发现了一块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绿油油的,十分喜爱。回到家乡以后,他骄傲地对朋友们说:&我不但平安地回来了,我还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大陆!&于是格陵兰(Greenland)变成为了它永久的称呼。&&&&&& 其实,史实是10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就迁至格陵兰定居,他们世世代代以捕鱼狩猎为生。982年,挪威人埃里克(Erik the Red)因杀人罪被驱逐出冰岛,于是来格陵兰定居。985年,埃里克返回冰岛,为了使人们乐意到这块新发现的土地上去,将它命名为格陵兰。986年,他组织一支探险队探察格陵兰,导致两大殖民地的发展∶东殖民地,在今尤利安娜霍布(Julianehab)附近;西殖民地,在今戈特霍布(Godthab)附近。这些殖民地在极盛时有农场280个,人口可能多达3,000人。11世纪时,埃里克松(Leif Eriksson)自新近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挪威回来,而将基督教传入格陵兰。1126年,格陵兰设置岛上第一个主教职位。1261年成为挪威的殖民地。1380年丹麦与挪威联盟,格陵兰转由丹麦、挪威共同管辖。1841年丹麦、挪威分治后,成为丹麦的殖民地。后挪威与丹麦为该岛归属问题发生争执,1933年,丹麦和挪威两国同意将此争端提交国联下属的常设国际法院讼裁,根据仲裁结果,丹麦获得了格陵兰岛的全部主权。&&&&&& 德国占领丹麦期间(),格陵兰受美国保护,1945年,格陵兰回归丹麦。战后,丹麦对格陵兰人抗议其在该岛的统治作出反应。1951年取消了皇家格陵兰贸易公司的贸易垄断。1953年,格陵兰成为丹麦王国一部分之后,丹麦着手改革,以改善岛上的地方经济、运输系统和教育制度。日格陵兰获得内政自治权。格陵兰岛于日正式自治。格陵兰岛的冰块内含有大量汽泡,放人水中,发出持续的爆裂声,是一种非常好的冷饮剂。人们将其称为&万年冰&。这种冰既洁净,纯度又高,在严热的夏日喝上一口&万年冰&是种难得的享受。&&&&&&&&以下为太平洋区&&&&&& 11、库克群岛(新)The Cook Islands&&&&&&&&&&&&& 是一个位在南太平洋上,介于法属玻里尼西亚与斐济之间,由15个岛屿组成的岛群(地图为主岛),其命名起源于远征探索南太平洋,发现了许多岛屿的詹姆斯&库克船长,是新西兰的自由结合区。毛利人世居岛上。1773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船长探险到此地,即以&库克&命名。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地。1901年6月成为新西兰属地。1964年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全民公决,通过宪法。1965年8月4日宪法生效,库实行内部完全自治,享有完全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同新西兰自由联系,防务和外交由新西兰负责。岛民既是英国臣民又是新西兰公民。
&&&&&&&1989年,新西兰致函联合国,声明库克群岛有完全的宪法能力自主处理其对外关系、签署国际协定,希望与库打交道的国家能将它作为主权国家对待。1993年,新、库将互派对方首都的&外交代表&升格为&高级专员&。迄今库已与中国、法国、梵蒂冈、马来西亚、葡萄牙、伊朗、波黑、挪威、南非、西班牙、印度和所有南太平洋国家建交。&&&&&&& 12、关岛(美)The Territory of Guahan&&&&&&&&&&&&& 关岛是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屿,美国海外属地,是美国的非宪辖管制领土,本岛原住民是查莫罗人,约在3500年前在此定居。首府是阿加尼亚。美军基地占地约全岛的1/4。关岛现仍被联合国列为非自治领土。位于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是通向密克罗尼西亚的门户。扼控西太平洋海、空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 关岛世居夏莫罗人。1521年,关岛的土著查莫罗人在海边发现了航海家麦哲伦,麦哲伦的探险队在该岛停留了几月后踏上了返回西班牙的归途,但在途径菲律宾群岛时,探险队与岛上的土著人发生冲突,麦哲伦受伤身亡。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人对救过他们的命、给了他们给养的关岛查莫落人的回报&&300年的西班牙占领与统治。从1565年起被西班牙占据。1898年美西战争后为美军占领,在此后100年的岁月中,美国人、日本人都曾经为夺这一方土地而战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岛曾是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于日被日军占领,日又被美军夺回。1950年,美国通过法案,宣布该岛为美国&未合并的领土&,并给予关岛自治政府以地方权力,划归美内政部管辖。关岛基地在西太平洋美国军事基地体系中始终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已建为美国在西太平洋中最大的海、空军基地,各种军事设施约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一。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关岛作为重要的海、空战略基地,曾在集结兵力、运送弹药物资、支援远程轰炸等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战略格局的重大变化,美军有几年时间没有投资修整关岛的基地设施。近年来,由于外来移民大量涌入,威胁到当地查莫罗人地位,限制移民的呼声日高。近来,关岛政府提出要将关岛建成&离岸金融中心&的规划,但其实现与否,同关岛能否取得美国联邦领土地位有很大关系。  &&&&&&&&13、新喀里多尼亚(法)Nouvelle-Cal&donie&&&&&&&&&&&&&&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处于南太平洋,距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岸1500公里处。该地区整体主要由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洛亚蒂群岛组成,作为法国的海外属地之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佼佼者,以陶器闻名。最早的居民来自巴布亚和波利尼西亚群岛。1774年由英国人詹姆士库克发现,并把它命名为新喀里多尼亚,喀里多尼亚是苏格兰的拉丁语称谓。1843年,英国派专员到该岛。185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后与塔希提岛合并。1860年成为独立行政区。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6年成立第一届领地议会。1976年12月成立政府委员会,享有部分处理内部事务的自治权。法国委派的总督改为高级专员,新喀在法国国民议会有两名代表,在参议院有一名代表。&&&&&& 1979年法政府解散政府委员会,将新喀置于法国政府的直接统治下。此后几年,新喀政党与法政府就新喀独立问题进行多次协商,均未能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198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新喀被列入联合国非自治领土名单,从而确定了新喀居民享有自治权。1988年6月,共和党(保卫喀里多尼亚在共和国内联盟)和卡纳克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同法国在巴黎签订《马提翁协议》。根据该协议,一年后新喀实行有限的地方自治;新喀成立北方、南方和洛亚蒂群岛三个自治省,并于1998年举行全民公投来决定新喀是否独立。从1999年7月起,法国逐步把大部分权力交给了新选出的三个省议会。&&&&&& 在首府努美阿的市中心广场周围,有很多的购物场所。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个地方就是&新吉巴鸟文化中心&(&&这个名&&)。此外,新喀里多尼亚还以其闻名全球的&心形岛屿&而著名。&&&&&&&&14、法属波利尼西亚French Polynesia&&&&&&&&&&&&& 1595年,西班牙人蒙达那首先登上马克萨斯群岛。此后的三百年间,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先后发现了这些群岛并开始争夺所有权。1880年,塔希提岛沦为法国殖民地。至19世纪末,其他岛屿亦被法占领。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6年与法国政府达成自治框架协议,1957年正式命名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由总督管理,领地议会和政府委员会协助其工作。1977年开始实行地区自治,1984年实行内部自治,但法国仍掌管外交、国防、财政和司法权,政府委员会的权力,尤其是商务方面的权力有所增强。法国委派高级专员取代总督为最高行政首脑,管理政府委员会。1984年9月改政府委员会为部长会议,主席由领地议会选出。加斯通&弗罗斯当选为首任主席。1991年4月、1996年5月和2001年5月弗罗斯连任主席。1999年10月,法国参议院提出宪法修正条款,允许该岛增加自治权,并首次就该岛的未来达成协议。波利尼西亚的地位也将从海外领地变成海外国,波也将有权与其他太平洋国家签署国际条约。2000年1月,该修正款提交参众两院联合会议通过,迄今未果。显然,自一八五一年成为法国殖民地,至一九五八年波利尼西亚人方取回自治权,但因常年以来脱离不了法国的经济资源和金援而甘心为臣。法国势力在此巨大地影响了当地的信仰、食物、文化和人种。&&&&&& 自1966年以来,由于法国在南太平洋进行核试验,在波驻军日益增多,促使建筑业和服务行业急剧发展,外来劳务人员大量涌入塔希提岛,使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经济遭到破坏。1975年-1992年,法国在该岛共进行135次地下核试验和52次大气核试验。1995年,法国新当选的总统希拉克宣布继续于1年内在该岛进行8次核试验。1996年初,波利尼西亚独立科学家小组发表了关于法国核试验场有放射性化学物质渗漏 到该岛海域的报告。法国政府对此予以承认,但否认这些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威胁。1997年底,世界基督教联合会在日内瓦发表一篇有关穆鲁罗瓦岛核试验场情况的报告,指出从年在核试验场雇佣的1万~1.5万人员中,18岁以下的占10%,16岁以下的占60%以上 ,因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因此,法国政府于1997年着手拆除核试验场设施,1998年7月完成拆除工作。1999年,法国政府被行政法院判决向波利尼西亚赔偿2.04亿太平洋法郎,这就是著名的波利尼西亚核危机事件。&&&&&&& 15、皮特凯恩岛(英)Pitcairn Islands&&&&&&&&&&&&& 皮特凯恩群岛,孤悬在太平洋中南部的小群岛,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最后一块海外领地,由英国负责国防。4.5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地区。孤悬在太平洋中南部的皮特凯恩群岛,为1767年英国人菲利普&卡特雷特率领的探险队所发现,并以最早看见该岛的英军准尉皮特凯恩的姓氏命名。当时岛上并无居民,只发现峭壁上有图画,地下有石斧等工具。  皮特凯恩岛的传奇是从1789年前开始的。当年英国皇家海军&邦蒂&号战舰由塔希提岛驶往西印度群岛。途中,9名士兵在大副率领下发动了一场震惊全英的哗变。哗变后几个月,&邦蒂&号一直在斐济以东的岛屿周围航行,最后,兵变者决定在荒无人烟的皮特凯恩岛定居,以躲避英国皇家海军的追杀。为避免船只被发现,他们在海上将&邦蒂&号付之一炬,使其沉入海底。1790年,&破釜沉舟&后的9名叛乱船员和18名塔希提男女(其中一个是孩子),开始在皮特凯恩岛安家落户。&最初,由于遭到粗暴对待,塔希提男子经常与英国人对抗,相互残杀。到1794年,只剩4名船员与10名塔希提妇女和她们的孩子。1799年,为避免再次发生内讧,最后2名英国船员亚当斯和杨,决定将《圣经》作为建立&和谐社会&的指导。于是,他们皈依基督教,用《圣经》中的文字教孩子们读写。1800年,杨死于哮喘,只剩下亚当斯领着一帮妇女和孩子艰难度日。&
  1808年,美国捕鲸船&托帕兹&号抵达皮特凯恩岛,发现亚当斯治理着一个和谐社会,包括亚当斯妻子在内的10名塔希提妇女及几个孩子和睦相处,生活平静。英国皇家海军于1825年赦免了亚当斯,他于4年后病逝。为纪念亚当斯的传奇经历,皮特凯恩岛的首府以约翰&亚当斯的名字命名。上世纪60年代,美国某电影公司老板泰勒,以塔希提和皮特凯恩岛迷人的南太平洋风光为外景,拍摄了题为《&邦蒂&号暴动者》的影片。该片情节紧张激烈,节奏明快,获得第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奖。片中三个男主角因演出精彩,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的一次纪录。影片向西方各国展示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天地。一时间,皮特凯恩岛走进了千家万户。&&&&&&&&&&&&&& 16、瓦利斯与富图纳(法)Wallis et Futuna&&&&&&&&&&&&& 位于斐济和萨摩亚群岛之间。由乌维阿、富图纳、阿洛菲岛以及周围小岛组成,首府马塔乌图(Mata-Utu),人口8000多。宗主国为法国。1961年成为海外属地(territoire d'outre-mer)。2003年宪法修正後成为&海外地区&(collectivit& d'outre-mer)。其中瓦利斯岛为欧洲名称,源自18世纪发现该岛的英国船长瓦利斯(Samuel Wallis)之名。&&&&&& 15世纪以前,瓦利斯群岛就有人居住。1767年,英国航海家塞缪尔&瓦利斯(Samuel Wallis)发现该岛并命名。1837年,第一批玛利亚会传教士到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传教。他们在10年内取得巨大成功,一直是岛群政治中一股重要的力量。新教徒一直没有形成真正的对抗力量,因而群岛居民免受太平洋其他地区常见的宗教冲突之苦。早在1840年代,岛民即要求法国保护,但法国迟迟不予答复;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分别于1887年和1888年被法国占领,成为法保护地。191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在以后50年中,法国政府地位十分巩固,牢牢地统治这一殖民地,当地居民为法国籍。&  1942年,美国为对付日军侵略美国在太平洋中部的属地预作准备。在乌韦阿岛(&&就是地图上那个小点点&&)派驻6,000名军队,他们在短期内修建了公路系统、两条飞机起落跑道,和潟湖中的锚泊设施。这些设施至今仍是岛群基本设施的基础;1959年,岛民通过投票成为法国的一个海外领地,殖民地的地位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在以後几次选举中,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人民表现出保守主义,反对法国的社会党政府和改变他们从属地位的任何建议。&&&&&&& 17、纽埃(新)Niue&&&&&&&&&&&&& 纽埃岛是世界第二大一座正在上升的环形珊瑚礁,被称为&波利尼西亚之礁&。1000多年前波利尼西亚人到此定居。欧洲人和纽埃的第一次接触是在1774年,当时詹姆斯&库克发现纽埃,但被拒绝登陆。他将该岛命名为萨瓦奇岛。后来在1846年,有个伦敦传教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来到纽埃。1900年成为英国&保护地&。1901年作为库克群岛的一部分归属新西兰。1904年单独设立行政机构。日新西兰议会通过宪法,承认纽埃的自治权。同新西兰保持自由联系。是英国联邦准会员国,受英国和新西兰的保护,政治非常稳定,居民所持的是新西兰护照。纽埃政府享有完全的行政和立法权力,防务和外交事务由新西兰提供协助。新西兰政府在纽埃派驻一名高专。纽埃人同时享有纽埃和新西兰双重公民身份。&  2004年1月,纽埃被热带气旋赫塔(Cyclone Heta)袭击,造成两人死亡,整个岛几乎被摧毁,岛上多数房舍及全岛唯一的医院等都遭飓风夷平,岛民的农作物也毁于一旦。而岛上的人口由一千五百人遽降至五百人,导致纽埃自治政府无法继续支撑。因此纽埃政府认为必须以某种方式与新西兰合并,引用1974年纽埃独立宣言规定,新西兰有义务提供前殖民地纽埃必要的经济与行政协助。(这&&这也太脆了&&)&&&&&&&& 18、托克劳(新)Tokelau&&&&&&&&&&&&& 1877年成为英国保护地。1916年该群岛(当时称联合群岛)被并入英国的殖民地吉尔伯特&艾利斯群岛。1926年英国将行政权移交新西兰。1946年称托克劳群岛。1948年该群岛主权移交新西兰并划入新西兰版图。1976年改称托克劳。托克劳人具有英国和新西兰公民身份。原由行政长官掌握行政权。1994年,行政权移交托克劳代表大会。托克劳代表大会由各岛代表共27人组成,每岛9人,一般每年开两次会,决定政策和预算,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代表大会休会时,由3人组成的常务理事会主持日常工作。交通运输极不发达,无公路,水运全靠外国海运公司提供。1991年新西兰赠托克劳一只船,供在三个岛间使用。(&&不是吧&&)&&&&&&日,托克劳三岛仅有的600名登记选民参加独立公投。如果三分之二的选民投票支持,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的托克劳将彻底摆脱殖民地身份而升格为独立国家,成为仅次于梵蒂冈城和摩纳哥的&袖珍国&。然而,16日公布的最终投票结果却为349票赞成,232票反对,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支持率突破66%的理想结果,托克劳人民完全独立的梦想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化成了泡影。托克劳三岛屿相互隔离,没有机场、港口与公路,与外界的联系仅赖电话以及与萨摩亚间长达28小时的货船交通。由于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托克劳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出口椰子等热带水果、木雕手工艺品以及向在其专属经济区内捕鱼的美国渔船征收捕捞许可费。但这些收入的总和也达不到托克劳财政预算的五分之一。作为托管国,新西兰每年要向托克劳提供的援助超过640万美元,占其年度预算的八成;作为新西兰的&附属国&,戴着&殖民地&的帽子,托克劳人每年可以&名正言顺&地向各位&主子&伸手要钱;然而,一旦独立,托克劳群岛将失去这笔可观的经济援助。&&&&&&& 19、美属萨摩亚Eastern Samoa&&&&&&&&&&&&& 萨摩亚群岛东部岛群,美国属地。又称美属萨摩亚(AmericanSamoa)。约公元前1000年已有萨摩亚人在此定居。1722年欧洲人发现萨摩亚群岛。19世纪中叶英、德、美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1899年根据美、英、德三国协定,西经171&以东被划归美国,东萨摩亚正式成为美国殖民地。1922年成为美国非建制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太平洋舰队曾以此为基地对日作战。1951年前为美国海军基...
阅读(2694)|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自然环境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