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材料二& 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本来,好、省是限制多、快的。好者,就是质量好;省者,就是少用钱;多者,就是多办事;快者,也是多办事。这个口号本身就限制了它自己。因为有好、省,既要质量好,又要少用钱,那个不切实际的多,不切实际的快,就不可能了。我们讲的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实际的多、快、好、省,不是主观主义的多、快、好、省。”材料三&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材料四&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习近平同志2012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请回答:⑴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3分)⑵ 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强调什么问题?与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关系?(3分)⑶ 材料三强调什么?忽视了什么问题?(2分)⑷ 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论证材料四观点。(2分)
答案⑴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分)⑵ 要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1分)强调多、快与好、省之间的制约关系。(1分)是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延续。(1分)⑶ 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夸大了生产关系的影响;(1分)忽视了现实条件。(1分)⑷ 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正确中国革命道路的确定,引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或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改革开放政策,取得巨大成就)。反:大跃进运动(或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违背客观规律,没有正确分析社会矛盾,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与灾难。(正、反各1例,每例1分,共2分)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了;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们讲的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实际的”告诉我们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通读整篇材料可以知道材料强调的是:多、快与好、省之间的制约关系;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可以得出材料二是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延续。(1分)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此论断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夸大了生产关系的影响;忽视了现实条件,忽视了客观实际情况。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首先,材料四的观点是:实事求是就会胜利;离开实事求是就会遭受损失。正面的例子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建设时期,又实事求是的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反面的例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不从中国实际出发,结果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与灾难。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国大典·三大改造·公私合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作出哪些重大决策改变中国的命运
邓小平作出哪些重大决策改变中国的命运
09-05-15 &匿名提问
从遵义会议(1935)开始的是“毛泽东时代”;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开始的是“邓小平时代”。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后,同“两个凡是”的斗争,最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从而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策。  邓小平在1978年重要历史关头力挽狂澜,改变中国命运走向的全景记录。 中国如今的欣欣向荣的盛景,都源于那个时期的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在两年的时间内,又发生了多少故事,鲜为人知? 邓小平如何三起三落,最终被确立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深具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仅是一次会议,围绕着它,前前后后发生了许多事情,虽不是刀光剑影,却也是跌宕起伏,悬疑丛生。从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历史转折过程中的某些重大事件,或与这些事件有关的某些人物,诸如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批判“两个凡是”、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等,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摆脱长期的“左”的错误束缚,走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尤其凸显了邓小平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的大智大勇。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邓小平的诸多经典语录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句。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永载史册,他将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怀念。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新时期29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当然,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基本制度下对某些具体体制如经济体制的改变。我国的经济体制最初是模仿苏联模式建立的,这种体制在历史上虽然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29年的改革开放,就是对原有的旧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目的在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29年来,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党都始终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不推进改革开放,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支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的出路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的出路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
  第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的旧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二,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三,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对于改革开放,朝鲜尚不具备成熟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实行改革开放,照搬外国经验,难免会像上世纪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一样陷入更深的社会和经济危机之中...
历史教科书看多了吧,中国人民有选择改革开放的权力吗,还不是领导人一句话,想改就改,不想改就不该呗
地理:梅州在广东处于东北位置,比较远离沿海。
历史:比较不突出,不显眼。
政治:上次的“八七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梅州的声誉。
教育:梅州出众人才大都不愿回梅州效...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
对外国开发,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落后呀,必须开放。
但改革很多方面是失败的。尤其是政治方面。
医疗改革。教育改...
答: 是组织安排的,但是,我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为村民服务。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向领导也表态了,一定干好工作。到一个陌生环境、陌生的行业工作,当然会有压力的。
答: 敢说真话、实话,是我们一贯的立场和宗旨。
答:   应该《独立宣言》民主思想主要体现平等、天赋人权、主权民和人民革命权利四方面  第平等与天赋人权(natural rights)思想天赋人权又译自权利其基本精...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
闫志民: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北京大学教授 闫志民 
日08:16&&&来源:
原标题: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
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中,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也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命运,使社会主义运动展现出勃勃生机。
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文化,长期处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但是到了近代,却逐渐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超越,又不断遭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民族危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这些斗争虽然冲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但并没有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也没有结束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苦苦寻求救国良方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国人民历史性地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进行了以社会主义为未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坚决废除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使我国完全以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期受压迫和被歧视的中国人从此真正站立起来了,成了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正在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新中国成立后,仅用了3年时间就恢复了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的各项指标全都大幅度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然而,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经验,经济体制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我们党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提出,要“以苏为鉴”,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独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1956年开始,我们党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终于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创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中国的面貌、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9年,我国的社会生产总值只有557亿元,到201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6.9万亿元,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8267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41600亿美元,是全球货物进出口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38213亿美元,是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工业生产十分落后,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机械制造业,1949年只能年产15.8万吨粗钢,12.1万吨原油,3243万吨煤炭,43.1亿度电。2013年我国跃居世界第一机械制造大国,能够年产粗钢7.79亿吨,原煤36.8亿吨,原油2.09亿吨,电53975.9亿千瓦小时。我国的钢、煤、发电量、水泥、化肥、棉布、谷物、肉类、水果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在科学技术方面,我国不仅早已有了两弹一星,而且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宇宙飞船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2013年又实现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软着陆和巡视勘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深潜海试到科学应用的跨越。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1952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19元。经过6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人民生活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但成功地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在世纪之交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现在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到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6767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13年的标准,中国已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
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8%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引擎之一,对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拉动作用越来越强劲。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07年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首位,现在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近30%,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中国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货物进出口大国,也对世界经贸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2000年至2013年,中国累计进口总额近13万亿美元,为世界各国直接创造了至少上亿个就业岗位。2000年至2012年,中国对世界出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5%,进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1.86%,而美国分别只有6.63%和8.53%。中国虽然现在还不富裕,但经常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向金融危机中处境十分艰难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中国对一些欧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
中国的命运之所以能够发生根本改变,中国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绩,中国人民之所以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根本的原因是由于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它的作用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中国本土的范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民族振兴的宝贵经验,也为世界提供了与“华盛顿共识”不同的另一种选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热点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