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为什么要做社交不能做社交,那阿里到底该怎么做社交

注册 | 登录
投稿、稿件问题联系Q: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从2015年1月开始,网上陆续爆出了“支付宝也要做社交”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其实,阿里做社交不可谓不早,从最早的阿里旺旺开始,到来往,到钉钉,再到最近的支付宝朋友,但是目前好像除了阿里旺旺在网购用户之间还有较大知名度之外,其他的诸如来往、钉钉都是鲜为人知,至于支付宝,大多数人还是会将其作为支付手段而不是社交产品。
社交,阿里真的已经输了?我们还得从移动互联网开始说起。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什么
智能手机的作用
说起移动互联网的价值,我们不得不先要了解一下移动互联网中的主要终端——智能手机的典型作用,智能手机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点:
其一,降低了互联网使用门槛,扩大了网民基数。
PC时代上网的费用一般是比较高的,主要体现在设备费用上。一台比较便宜的电脑也在2000左右,一般的学生手提电脑大都4000元以上。高昂的设备费用使得互联网网民基数极大受限。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大有不同,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终端设备是智能手机,但是智能手机近几年的价格是一降再降,甚至最近奇酷推出的智能手机仅399,极大地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使得一些负担不起一台PC机的用户都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上网,从而扩大了网民基数。
其二,延长了网民在线时间,提高网民活跃度。
在PC时代,因为设备的限制,用户只有在有电脑、有网络的情况下才能上网,但是电脑这种不易携带的设备只能在家里、公司里、宿舍里、咖啡厅等相对固定的地方使用。但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这一切发生改变,不仅是在家里、公司里、宿舍里等固定地方,同样是在公交车上、厕所、课堂上,都可以同样方便地上网。这样就直接导致了网民可以在更多时间上网发送消息、浏览网站、更新动态等等,从而提高网民活跃度。
其三,扩展了互联网使用场景,丰富了互联网服务类型。
PC时代互联网的使用场景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典型的服务也集中在搜索、游戏、视频、社交等方面,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使用场景却大大增加,除了增加了搜索、游戏、视频、社交的使用频次之外,基于LBS的各种服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包括团购、外卖等等。
总的来说就是:智能手机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并且流行,而移动互联网又使得搜索、游戏、视频、社交的使用频次大大增加,使得基于LBS的各种业务蓬勃发展,成为广大用户的一种基本生活状态。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产品价值几何?
从出现互联网以来,社交产品就作为互联网的主要服务模式出现,对广大用户互联网中的日常生活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虽然社交产品坐拥最为广大的用户资源,但与此矛盾的是,从表面来看,社交产品却常常是没有价值的。
一般来说,社交本身是不产生利润的,社交平台搭建好之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但是并不给社交平台的开发者付费,这也是为什么小马哥当年在QQ用户数急剧增长时候却想把QQ卖掉但是还没有人买的原因,同样也是前几年新浪微博红透半边天但是大多利润却流到了为数不多的大V口袋的原因。
但是,如果真的没有价值,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互联网公司,包括创业小公司,对社交如此情有独钟呢?因为从深层来看,社交平台又是具有价值的。社交平台的价值在于多种多样的增值服务,比如QQ特权,QQ推广,以及对其他产品的导流,比如今年阿里注资新浪微博,其实就是打算利用新浪微博强大的流量资源为淘宝导流。这一切,用互联网从业人员的话来说就是“用户变现”或者“流量变现”。(这里虽说的社交产品指的是具有代表性的主流的社交产品,其他小众的某些“发信息就要收费”的“类约炮”社交产品,不在本次讨论范围之列。)
既然是“用户变现”或者说“流量变现”,那么一个社交产品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用户人数和用户活跃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明显,社交产品的用户人数和用户活跃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正像前文中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智能手机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并且流行,使得搜索、游戏、视频、社交的使用频次大大增加,这里增加幅度最大的就是社交。
一方面,用户对社交更为需求。原来不用聊天,不用即时通讯,不会发状态的时候现在都会。
举个例子:就拿腾讯QQ来说,原来在没有智能手机、iPad的时候,大多数用户QQ在线的时间平均也就是几个小时而已,但是在现在手机可以随时上网的情况下,很多用户QQ往往是整天在线,24小时在线;原来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有事联系朋友的时候可能发短信尽量简洁明了,用最少的字说清问题,因为一条短信还要1毛钱,但是智能手机出现以后,微信、QQ等网络短信是免费的,好多人每天的信息发送量动辄几百上千条,这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也是不敢想象的。
另一方面,社交产品开始提供诸如短信(消息)、语音、电话、视频等网络服务,侵占手机服务市场。社交产品的移动互联网化已经大大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时间以及用户活跃度,但是互联网公司并不满足这点,越来越多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得原来属于手机的服务市场逐渐被社交产品蚕食,进而提高了社交产品的价值。试想一下,用户原来不需通过手机短信、打电话交流沟通的情况现在已经变为利用移动互联网发消息、语音、网络电话甚至是视频,那么社交产品的价值必然会因此提高。
总而言之,移动互联网使得原来不用社交产品的用户开始使用社交产品,让原来使用社交产品的用户使用的时间更长,让原来使用社交产品的用户更加依赖社交产品。用户基数增加,用户活跃度增加,使得社交产品的价值自然得到提高,使得“用户变现”更加方便。
移动互联网对LBS的促进作用
移动互联网对于互联网服务的又一大拓展,就是LBS业务。那么,为什么移动互联网可以推进LBS业务发展?主要是因为移动互联网解决了互联网的三个不确定性:
人的不确定性
在移动互联网之前的时代,尤其是手提笔记本未出现之前,人和设备通常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人可以拥有几台设备,一台设备也可以被几个人使用。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明显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肯定只对应一台设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智能手机。大多数人有且仅有一台手机,并且一般而言,不会将自己的手机长时间给别人使用。这就是通过行为数据挖掘而得到的用户习惯、偏好、兴趣的应用基础。
时间的不确定性
在移动互联网之前的时代,上网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因为上网的主要限制因素不是个人习惯而是设备。而移动互联网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用户每一次上网的时候,服务器自然可以根据时间来提供给用户相应的服务,毕竟,中午十二点打开团购网的需求和上午四点打开团购网的需求会有不同。
地点的不确定性
在移动互联网之前的时代,尤其是笔记本出现之前,地点相对固定不变,因此地点对于服务提供上来说也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有不同,当用户每打开手机应用一次,应用自然就会定位用户位置(这种定位会侵犯用户隐私,一般在初次打开的时候手机会提供选项,供用户选择),从而提供给用户相应的服务,在北京,可能就会推荐烤鸭,到西安,可能就是肉夹馍。
LBS业务是目前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业务之一,也是利润最为丰厚的业务之一,因此,自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阿里为什么要做社交
外因: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在PC时代,阿里与腾讯的正面冲突往往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二者的业务没有太大重合度。腾讯强于社交,最重要的盈利领域是腾讯游戏;但是阿里强于电商,最主要的盈利领域也是电商。但是就如同奇虎360的某位高管所说那样,腾讯的目的是:建设互联网的私家花园,私家花园中有用户所需要的一切服务,用腾讯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站式服务”,并且,由于互联网电商“躺着赚钱”(具体讨论在笔者另一篇文章有详述)的特性,腾讯对其一直都是“分外眼红”。因此,腾讯做电商是必然的结果,从而产生了与阿里核心业务的直接冲突。
腾讯的最大优势在于社交,腾讯之所以在很多领域内虽然涉嫌“抄袭”,但是却屡获成功原因就在于社交。此外,就像上文中所说那样,移动互联网使得腾讯的这种优势更加明显,微信、手机QQ的强大的导流能力是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无法比拟的。
2014年3月,腾讯在历经多次电商尝试失败之后,选择了和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京东的战略合作,双方资产进行整合,腾讯支付2.14亿美元现金,并将QQ网购、拍拍的电商以及物流部门并入京东,并且腾讯方面承诺提供给京东微信多个一级接口,为其导流。腾讯因此占有京东15%股份。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腾讯运营最为成功的电商平台——易迅继续以独立品牌运营。
从这件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微信的导流价值确实十分大
当时京东市值约200亿美元,按照15%的股份来计算,应该是30亿美元,也就是说,腾讯能拿到京东的15%股份应该要付出30亿美元的现金或等价物。但是腾讯只支付了2.14亿美元现金加上并不成功、甚至连连亏损的QQ网购和拍拍,还有承诺提供给京东的为其导流的微信一级接口。QQ网购、拍拍和微信一级接口总共价值将近28亿美元,而QQ网购和拍拍是连连亏损的,那么,微信的导流价值究竟几何?想必读者心中已经有数。
第二,腾讯做电商的雄心不灭
腾讯“甩”给京东的,是QQ网购和拍拍这两个包袱,而相对运营较为成功的易迅仍在腾讯旗下独立运营。腾讯真打算一直和京东合作,为他人做嫁衣吗?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说,腾讯与京东的战略合作,大大影响到了阿里的核心利益,而腾讯做电商的雄心壮志,也使得阿里不得不将其作为自己未来的潜在对手。因此,阿里做社交,是其不得不应对的挑战。来往就是这样的产物。
内因:业务拓展也需要社交
阿里的社交产品,是为了满足核心业务的需要而设计的,比如说阿里旺旺,就是为了满足电商平台买家与卖家的交流而设计,包括近期的支付宝朋友,也是为了满足核心业务需求。
我们前面说过,移动互联网不仅使得社交产品的价值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推动了LBS业务的飞速发展。LBS业务,常见的业务内容就是“吃喝玩乐”,而这一切必然需要第三方支付平台来完成在线支付,最主要的就是利用支付宝。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推动了LBS业务的发展,进而对支付宝进行了免费推广。这个从最新版本的支付宝在一级主要界面推出“附近”功能(LBS)就能看出。原来支付宝的转账可以附带一句话说明,但是当支付宝的支付范围越来越广,必然会涉及到各种情况下的更为复杂的沟通交流,一句话经常难以说明问题,因此,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自然出现;此外,转账、支付也会涉及各种“朋友”关系。这就是“支付宝朋友”出现的原因,它其实就是为了支付宝的业务开展更加方便,满足其核心业务需求。
阿里怎么样做社交
如今的社交产品市场和当时腾讯QQ出现的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以即时通讯作为创新点几乎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对于阿里和腾讯来说,社交PK的本质在于社交背后的完整的服
务而不仅仅只是即时通讯或者如同朋友圈的社区,因为即时通讯和社区建立从技术方面已经不存在难度,从运营方面用户已经有了手机QQ,有了微信,不需要再有一个类似于手机QQ和微信的产品。
阿里的社交产品不必与微信、QQ正面冲突,产品的设计应该围绕阿里“三大战略”方向展开,以阿里的优势平台,比如电商平台、支付宝平台作为切入点,进行综合的、闭环的社交产品设计,提供给用户更全面、更贴心的服务。
此外,阿里还应该与时俱进,结合移动互联网特点,拓展LBS业务。最近的支付宝的“附近”功能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还有就是,阿里的社交产品一定要专注。就我个人而言,钉钉这种模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只专注于一个方面——中小企业和团队的沟通、交流,然后快速迭代,迅速提高用户体验。
无论是对于阿里还是腾讯,综合提高自己的多方位多角度服务才是最重要的。从这一点讲,阿里的社交之路,还未结束。
本文由@西安赵梦圆原创投稿,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收藏已收藏 | 14赞已赞 | 11
投稿、稿件问题联系Q:
产品经理群运营交流群求职招聘群
Axure交流群
PM要学点技术
关注微信公众号
11个回答18人关注
0个回答1人关注
9个回答40人关注
11个回答11人关注
9个回答91人关注
17个回答26人关注市场合作,请您联系:
品牌广告合作,请您联系:
企业创新合作,请您联系:
地方合作,请您联系:
满足以下场景,获得更高通过率:
新融资求报道
新公司求报道
新产品求报道
创投新闻爆料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聚集15家顶级投资机构的专业互联网融资平台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支付宝的“圈子”,阿里做社交的背水一战
周末(更确切地说是11月27日),支付宝圈子功能进行灰度测试。其中校园日记、白领日记等几个圈子仅允许女性用户发布内容,引发了一些争议。先讲个老段子。有人问神父:我祈祷的时候可以抽烟么?神父说,不可以,这是对神不敬。这人又问:我抽烟的时候可以祈祷么?神父说,当然可以,这是虔诚的心。微信做支付的时候,大家觉得没问题,而支付宝做社交,总有人看不懂或者看不惯。用户的心态,确实和这位神父有点像。&社交,是支付宝必须做好的事支付宝近一年来每次改版做社交化尝试,就有用户痛心疾首地说,啊,你变了,听不进群众意见。很遗憾,对于支付宝,我一向认为社交是适合、应该、必须做好的事。以支付宝现有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在支付和消费场景下对用户的占有,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期。另一方面,腾讯在屡次直接冲击电商失利后,借道微信把电子支付铺到了亿万用户的手机里,对于阿里而言,除了部署防御之外,基于社交场景的积极反击,也在情理之中。并且,近期经过笔者和大量业内人士的交流判断,微信的小程序,重点其实剑指电商。腾讯一旦把社交-支付-电商的三步路径走通,支付宝甚至淘宝就非常被动了。总之,对于支付宝的圈子之类社交功能,你可以不使用它,也可以站在道德高地批判它,但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社交是支付宝和阿里必须拿下的一个山头。&支付宝此次切入社交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此次大家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照片晒胸晒腿求打赏这种话题性现象上,这个也算正常,社交产品最能引发讨论的,无非是情色、约炮类话题。作为“附近的有钱人”的始作俑者(详见虎嗅上8月12日这篇《》),我更多还是想聊聊产品本身,而不是部分用户怎么运用产品。在之前文章中,我已经解读过为何陌生人社交比熟人社交更适合支付宝。而陌生人社交的爆发点,从五年前的“附近的人”“摇一摇”,已经回归到比拼大家真实社会实力的阶段了。颜值或者社会地位,是陌生人社交中重要的竞争属性。所谓潘驴邓小闲,古人诚不我欺。一般的App产品能够给人的社交能力加分终究有限,颜值可以凭借照片呈现,剩下的无非是财力比拼。并且,最早把钱直接引入社交的,恰恰是微信。2014年春节启动的微信红包,大家感觉就很好,用户教育已然完成了。现在,离钱更近的支付宝,有机会接过这个趋势,继续深化消费场景下的社交关系。陌生人社交,难点是如何定位和筛选用户,痛点就是素质和安全。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快速解决这些需求和痛点呢?支付宝和阿里前几次社交化尝试,场景和形式过于生硬,都未能取得本质的成就。这次,支付宝祭出芝麻信用分这个利器,这可是仅次于微信关系链的量化评价体系,且应用场景包含了消费、信用、社交等多个维度。想看看一个陌生人是否可靠,用芝麻信用分参考,简单而有效。并且,支付宝基于实名和大数据,对手中海量用户的精准匹配,也是一大优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了解一下起源于美国的FICO信用评价体系。芝麻信用的目标,正是在中国建立类似FICO的评价体系,让用户直观意识到提升芝麻信用分带来的诸多好处,支付宝才有机会切入更多的用户场景。而社交场景与芝麻信用相得益彰,这个也会在后文继续阐述。当然,芝麻分并不直接等同于用户的财力和素质,这个区别还是需要注意的。&社交之于阿里的战略意义众所周知,阿里以B2B服务起家,进入B2C服务领域,又在此基础上进入金融服务,而支付宝正是阿里在个人金融服务产品中的集大成者。当年余额宝一战成名,奠定了支付宝的江湖地位。传统意义上,在阿里的电商交易体系中,B端和C端是双边关系,C端用户之间仅通过产品评论等功能产生弱关联,而B端用户对于商品sku的维护,是对于C端主要的价值。sku与GMV挂钩,GMV与平台利润挂钩。按照阿里的说法,GMV现在已经不被作为最重要的业绩参考指标。传统GMV可能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传统交易模式中,sku的数量和交易量不可能无限制增长,所以GMV的拉升也有天花板效应。在年初的旧文《》中,我谈过社交电商化和付费社交的趋势。我在这篇文章中认为,为何付费这件事会迅速被人接受,原因在于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实在是不如金钱容易量化,而时间和精力对每个人又都是最宝贵的。付费既是一种高亮自己的方式,也是一种让自己的投入和对方的收获高度可量化的方式。“多喝热水早点睡”在发红包、请客、买单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毕竟大家互不相欠,没义务听空话和闲扯。我们不妨头脑风暴一下,如果把C端用户看做sku(哪怕是其中一部分用户),把社交行为纳入GMV体系,则这个市场蕴含的能量,相比之前的卖货模式,简直是核聚变之于核裂变的区别。社交关系,尤其是陌生人形成社交关系的过程,释放大量的消费和金融需求,这种场景的频率之高,涉及面之广,是传统的电商模式无法企及的。如果说过去十五年,社交和电商各自量变独立发展,如今两者均已在各自领域发展饱和,则由对立到统一的质变,将由大平台引爆。比起主打熟人社交的微信,离交易和信用更近的支付宝,无疑是从陌生人社交领域切入社交电商化的最佳选手。阿里显然不满足于仅成为线上商业的基础设施供应商,而是致力于进入每个人线上线下、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支付宝为先锋,以芝麻信用为沉淀,量化评价个人用户的信用和社会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正向反馈,同时获取相应的商业价值。当用户有意识地在阿里平台以及生态体系平台内消费和社交,维护及提升信用,并通过较高的评分获得更多权益和机会,在消费和社交中脱颖而出占据优势,这才是理想的商业生态。还是那句话,仅靠电商是做不到这点的,支付宝的使用场景必须得到拓展,捆绑更多的利益链和社交关系链。&总之,比起之前四平八稳的状态,我更看好支付宝积极探索各种可能性。毕竟,对方的过河卒子即将升级成大杀四方的皇后,战火已经烧到门口了。判官,”旅客“App创始人,十年移动产品工作经验,曾从事手机及ROM行业,现在专注于社交产品。微博:@_判官_。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旅客App(lvkeapp2015)获得授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172380.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产品老司机近日,随着支付宝推出槽点满满的圈子社交功能,围绕支付宝的讨论可谓此消彼长。一方面圈内人纷纷发声,各成一派,一方面各类大V,齐齐上阵,各种调侃。王思聪一句支付鸨将这个事件推到了风口浪尖。作为深谙炒作之道的王校长,此番借东风不仅又搭了一次热点的,顺带把支付宝推到了互联网社交的最前面。由于支付宝新上线的“校园日记”等圈子流出大尺度照片引发广泛质疑,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的董事长彭蕾今天发布了内部信予以回应。远在美国出差的彭蕾,召集了22位蚂蚁管理团队成员深刻反思,并在内网发帖:自己做错的事,永远不要怪别人!但是,玩下三路的只有支付宝吗?显然不是的。社交作为流量基础,是多少互联网公司的命脉。支付宝做社交,或者说阿里集团觊觎社交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且,支付宝做社交,也是被逼的不得不做。就好像王健林一直是做地产的,但是他做电商也一样是被线上销售逼得不得不做。支付宝的社交之路:不容有失阿里做社交,不是阿里为了赚更多钱,也不是阿里为了更多客户,更不是阿里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仅仅是阿里为了生存下去。在推出支付功能等一个月,据一名前支付宝员工称,支付宝整个部门都傻了眼。支付宝曾公开宣称:微信支付存有安全问题,对其进行狙击,把微信支付推向舆论的浪尖。可见,支付宝对于微信的忌惮。而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微信庞大的用户参数和固定使用群体,微信支付颠覆了掌上支付的体验。但微信支付的杀伤力不局限于支付,更在它正在以微信为基础,重新定义了移动电商的生态模式,这才是让支付宝真正忌惮的地方。作为BAT三巨头中最大的两家,他们在流量上近乎是握有等同的筹码。但是,支付宝的商业基础建立在淘宝和天猫海量的商品信息流之上,借助自身强大商业帝国的规则体系限制,把商家和用户圈在支付宝范围以内。借助这个垄断的体系,它甚至可以限制商家与京东、易迅等其它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合作。如果跳出这个商业体系,支付宝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平台。而微信则不同,微信的建立基础是社交,是一群更有粘性的群体,而微信的定位是通讯工具,是刚需。对于微信来说,流量和导流简直轻而易举,这由之前微商和微店大行其道就可以预见,如果一直让微信掌控流量入口,支付宝甚至阿里集团成为瓮中之鳖只是时间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两年时间,支付宝至少已经丢失了30%的市场份额。一个十年的品牌受到如此冲击,阿里不可能不采取手段。如果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如果不去搏,等于坐以待毙。那不如下狠心就做社交,至少还有生机。做成了,阿里集团对于流量入口和导流等方面将更有话语权,甚至可以去抢占现有腾讯的市场。为此,阿里做了诸多尝试,入主微博,扶植,都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在某一个环节失利的表现。但是一旦失败,阿里的金牌产品支付宝,很可能变成一个四不像。这是阿里最害怕发生的错误的环节,也是阿里最不想看到的场面,但也是支付宝最近几次更新发展的真实写照。很多网友评论支付宝,你变了。对于用户来说,一款优质产品,不断脱离其原有的面目。显然是很多老用户最难以接受的。可是支付宝不得不做,而且不容有失。支付宝的改变之路:步步惊心中国有句古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对于两个分别执掌国内最大企业的小马哥而言,他们只能不停带着企业奔跑。随时随地的关注互联网局势,生怕错过一个风口被甩开身位。由于体量巨大,任何想进入市场的公司,都在或多或少的地方与巨头企业产生竞争关系,而两家公司的竞争更是全方位无盲区的展开。此前,滴滴创始人程维曾在面见马化腾之后而心生不安,过早引入腾讯注资等于公开站队,而这直接会导致开罪于阿里。果不其然,阿里不久之后扶植了神州专车。而社交作为流量基础,显然不是扶植一家企业就可以简单对抗的了。阿里在社交的路上,每一个环节都是步步惊心。从市场层面而言,支付宝的使用场景是单一的,模块简单,依靠淘宝和天猫的引流,建立了独特的信用机制。这直接让支付宝的市场定位从一开始就设定好了。开心网创始人程炳皓曾言,开心网一直没有搞清楚,社交游戏和游戏社交的核心及区别。现在支付宝也在面临这个问题。支付宝是在交易的基础上在孵化社交,而微信是在社交的基础上孵化交易。尽管仅仅是前后颠倒。实际却千差万别。最核心问题就在于,粘性。前者是为了增加粘性的行为,而后者建立基础上粘性。这让支付宝很犯愁。数次改革,一直没有突破。支付宝选择了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打法,下三路。在社交环节中,一个优质的女性用户所带来的价值是男性用户的十倍。那么前有微信摇一摇,以约X神器著称,后有陌陌横空出世,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这让支付宝这次推出的圈子成了重要卖点。简单来说,支付宝省去了中间挑选环节,直接将优质客户连线,也只能由此连线。支付宝不会不知道这么设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很简单,大家都说做附近有钱的人,支付宝做出来了。为了适应市场和吸引眼球,支付宝做到了。但是这也直接导致支付宝负能量爆棚,刷新三观,不可谓不惊心。从用户层面讲,普通用户使用支付宝的核心需要是交易。我相信很少有人是为了聊天才去支付宝的。那么用户对于这个改变买不买账,成了重要问题。显然,包括红包大战,和前期改版来说,支付宝的转变并不让普通消费者买帐。甚至引发用户的口水仗。支付宝的数次转型都以失败告终。那么,这并不能说,支付宝不会做尝试,支付宝只会做更猛烈的尝试。这次支付宝的出击,就异常猛烈。既然正面对抗很难去打倒企鹅帝国。不如曲线救国,将模式公开化,将意图明朗化,将筛选精细化。毕竟支付宝的信用体系是巨大的资源。在youtube上有一个著名的视频,叫做国家的谎言,里面详细阐述了一个社会和国家,握有大量资源的人群是极少数的,那么支付宝此次改版的受益人群也是极少数的。作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的和最大的用户基数的网友来讲,支付宝甚至有歧视的嫌疑。那么好了,支付宝很大程度上已经将自己推倒了大多数的对立面。这一步,支付宝走的该是何其艰难。最重要的是,一个足够大体量大公司,对于它而言,最重要的是它的招牌和目标用户。三星爆炸直接带来的品牌损失根本不能量化,那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支付宝此举的推出,短期内吸睛无数。但是长期来说呢?真的是有效的措施吗。此前,一名创业公司CEO曾说,陌陌一直被人诟病,所以拍了部电影想洗白,可是结果呢?基本毫无用处。很多东西定型了很难转变。尤其是品牌文化,阿里的文化是什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可是这样的圈子推出,阿里还是当初的阿里吗?支付宝还是陪伴我们始终的钱包吗?或许这个答案我们没办法做出调查,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答案。在雪崩以前,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做社交目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