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是在家建房子,还是在大连买房子给落户吗好,老家拆了,又没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加载中 ...
负债买房的是傻子,全款买房才是会过日子?老父亲的话颠覆了年轻人买房观
02:30 来源:融360
路涛挂掉父亲的电话,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这已经是本周第四个电话了,这次父亲还是劝路涛在老家买房子,要全款不能贷款,是的,不能贷款,全款几十万付齐房款。在老爹看来,贷款就是给银行打工,还得付利息,还不如凑齐全款一口气买下来得了,...
路涛挂掉父亲的电话,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这已经是本周第四个电话了,这次父亲还是劝路涛在老家买房子,要全款不能贷款,是的,不能贷款,全款几十万付齐房款。在老爹看来,贷款就是给银行打工,还得付利息,还不如凑齐全款一口气买下来得了,而且在老家这种地方,房价也不算贵,他也负担的起。让路涛觉得难以接受的是,全款的话自己要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积蓄,加上父母的积蓄,还得管有钱的亲戚借点,唯一的好处是不用付利息。路涛说的有钱的亲戚,就是他的二姑和小姑,去年的时候老家的房子拆迁了,获得了一笔不菲的补偿款,两家拿着钱,直接用全款买了好几套房子,剩下的钱,加上收的房租,完全不工作也能过的很滋润。不过,在路涛小时候,二姑和小姑家条件并不好,两家孩子上大学的时候都管路涛家借了钱,老妈起初有些不乐意,好不容易攒下的钱还要接济别人,但老爸不干啊,自己的亲妹妹家困难,必须得帮啊,多么纯洁的亲情啊,路涛被老爸的慷慨感动不已。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又可以说成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接受过别人的帮助,以后要加倍回报,路涛老爸心里其实是打着这个算盘的。两位姑姑拆迁后,老爸首先想到管她们借钱,在他看来,这就是免息的银行啊,自己帮过她们不少忙,借点钱也是应该的。路涛觉得,借钱倒没什么,但是不能有这种占人家便宜的心态啊,老爹一巴掌拍了他的后脑勺骂道:“你懂个屁,我这还不是为了你,赶紧买房娶媳妇让我安心些!”路涛不敢再说什么了。老爹管二姑借了20万,管老姑借了20万,房款的一半多就有了,路涛曾质疑,借这么多钱,还得慢慢还,老爹却说:“急什么,他们又不缺这一点钱,先紧着咱们买房花销再说。”他觉得,有现成的资金源不用非要负债买房的人是傻子,省下自己的钱留点积蓄还能干别的用呢。路涛对老爹的金钱观不敢苟同,小的时候因为不懂,经常问这个问那个,后来长大了知道了银行、贷款的存在,也知道了父亲不轻易借钱给人,对待财富极其敏感,这与他小时候的经历不无关系。老爹那个年代,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曾在上学的路上,为了一块红薯,跟邻村的孩子打了一架,抢到了红薯。“寸土必争,寸草必得”在老爹身上得到完美诠释,在自家的小世界里,他是好父亲、好老公,但是有些时候是建立在占别人便宜的基础上。而且老爹总是把这种观念强行加给路涛,比如管亲戚借钱全款买房,家里其实能拿出贷款首付的钱,就为了省下银行的利息,不惜去消费亲戚的钱,如果自己曾经有恩惠于那个亲戚,还会变本加厉的索取。生活中不乏像路涛老爹那样的人,如果是上了年纪的人,还会让自己的年轻一代也接受这样的金钱置业观念,融360说房(fangdai123)君觉得买房省利息没有错,借钱买房也没有错,但是如果将不断向他人索取换取自身的幸福感当成一种习惯,就不太好了。也许有人会说,人家亲戚乐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谁又幸运到能遇到一个拆迁的亲戚,谁又能傻到作出自我牺牲,拿自家的钱去接济并不贫穷的“别人”。更可怕的还是将这种观念传给下一代,如果所有人都去借钱买房,银行岂不是要关门大吉?玩笑归玩笑,说到底,在汇率下行的背景下,光靠储蓄增加财富值已经不适用了,适当的贷款负债买房子,每月按比例支付房贷,将一部分收入用作投资、消费,钱躺在银行卡里不用,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路涛的老爹虽然不敢说他完全不懂得投资,但是对于金钱的重视和亲情的畸形对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的通病,融360说房君听说的,因为争房子、争钱财而纠缠的家庭不在少数,很多是同胞兄弟姐们为了上一辈留下的房子之类的财产闹翻。不知道路涛老爹借了人家的钱,以后人家要账,他又将是一副怎样的嘴脸,又或者是,以后等他老了,除了钱,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的时候,会作何感想?
本文来源:融360责任编辑:云掌数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48秒后自动更新
云掌财经产品下载专区
服务时间:8:30-18:00(工作日)
证券投顾咨询编号:ZX0125
云掌财经官方微信
(C)云掌财经&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皖ICP备号
本站郑重声明:云掌财经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微信扫一扫关注
您当前位置:
&&&&&&&&&&&&&&&正文
我老家是农村,现在我们那有道路拆迁,为什么拆房有的有补偿,有的没有,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满意,
我老家是农村,现在我们那有道路拆迁,为什么拆房有的有补偿,有的没有,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满意,
河南 开封 发表时间: 12:06
问题与我的不同!
找法网认证系统
温馨提示:只有认证通过的律师才能回复咨询。
房产纠纷相关词条:
遇到二手房问题您可以尝试: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找一个专业律师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看相关法律知识
不用注册,快速回复,马上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您的问题描述越详细,律师回答越及时越准确~
绑定手机号
律师回复后我们将第一时间发送短信通知您!
请输入以下的验证码继续提交
找法推荐律师
房产纠纷律师
专长:房产纠纷
找法特别推荐律师
相关法律帮助
热门找律师:
热门问题:
热点推荐: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找法网()- 中国大型法律服务平台&回去还是留下? 一个年轻人与房子的博弈与妥协
原标题: 回去还是留下? 一个年轻人与房子的博弈与妥协
第一次见到陈斌(化名)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个“工友交流会”,参加交流会的多是一线工人,陈斌也在其中。他介绍了自己是工业区内某个工厂的一名业务员,然而,他的自我定位是“工人”。
我记得他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一个爸爸,外面租房很贵,我的基本状况是:家庭处于撕裂的状态,我没有能力租个房子把老婆、女儿接到深圳来生活。女儿说的第一句话不是我教的;女儿叫第一句爸爸,我没听到;女儿第一次走路,我也没看到。我对我女儿很愧疚,但是我无力去改变这些东西”。他说完这句话,大家就都沉默了。我注意到,他说的是“我没有能力在深圳租房子”,而不是“我没有能力在深圳买房子”。也许,他连想都未曾想过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拥有一间自己的房子吧。
因为第一次见陈斌是在“工友交流会”上,我想当然地认为他应该跟大部分“农民工”一样,中学就辍学出来打工,或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第二次见面时,当得知他竟是大学本科毕业时,我非常惊讶,这种惊讶来自于堂堂大学毕业生竟然无法在深圳租房定居!
今年27岁的陈斌1987年出生于安徽合肥肥西县的一个村落,2009年毕业于合肥某普通本科院校国际金融专业。2009年的合肥还弥漫在“学好外语,进军外企”的氛围当中,“进外企”成了陈斌和他的同学们共同的梦想,他一直希望延续大学专业,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然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合肥一家游戏公司当英文客服,刚进去的基本工资是800元,转正后是1500元。由于英文客服需要跟国外客户交流,所以他有时候需要上夜班,当时的平均工资不足2000元,公司没有包食宿,所以他还需要花200多块钱在外租房。
2011年,本着想“出去看看”的心态,并延续“国际贸易”的职业规划,陈斌去了姐姐打工的东部沿海城市——宁波。他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个加工厂做出口工作,2011年,他的基本工资是1800元,包吃住,还有1%的销售额。他第一年的提成是15000元,第二年提成是25000元。就在宁波的这家工厂,他认识了他的妻子,并于2012年结婚。他的妻子徽阜阳人,在这家工厂当质检工人,怀孕后便回安徽老家待产。
妻子怀孕后,经济压力开始增加,陈斌不得不寻求新的工作机会。他听亲戚朋友说深圳的工资比浙江更高一些,于是,他也动了前往深圳工作的念头。除去经济方面的考量,陈斌对深圳实际上也有一些向往,年轻的陈斌想去探索这个与世界接轨的城市。于是,2013年5月,在女儿出生两个月之后,陈斌只身前往深圳迎接他的第三份工作。陈斌目前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处于发展阶段的贸易公司,老板也比较年轻。作为外贸业务员的陈斌底薪4000元,包食宿,同样是1%销售提成。由于2013年初来乍到,陈斌的提成只有几千块,但是2014年,他估计会有三四万元的提成。
一环扣一环,不得不买房
2014年初,陈斌买房了,不过不是在深圳,而是在合肥郊区。90多平方米的毛坯房一共花费了59万元,首付是19万元。他的父母掏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五万多元,而他和妻子两人几年工作下来也有八九万元的积蓄,双方的姐姐也各自拿出了两万元的积蓄借给他们。就这样,拼拼凑凑,把首付凑齐了。陈斌的提成是每年一次性提取的,现在他每个月有2900元的贷款要还,而剩余的1100则一方面承担自己每月的简单消费,一方面承担家庭的支出,生活相当拮据。为了尽量避免任何可能的消费,他的生活已经被压缩得不能再简单了。
说到买房,陈斌说,“其实之前没想过要买这个房,但是如果没有房子,我回去怎么生活?孩子要在哪里上学?上学的租房费用要如何承担?老家也要被拆掉了,到那一天我不想一家人没有地方住”。
陈斌给我算了一笔账:我如果把妻子接到深圳来,那么房租、奶粉钱和小孩生病的花费,这些费用加起来一个月2000块是跑不掉的。如果妻子不上班,我就要一个人养三个人。如果上班,小孩又没人带。以后上了幼儿园,学费就更多了。以陈斌现在一个月4000元的收入,要在深圳租房养家恐怕不可能,买房就更是他不敢想的了。事实上,不仅在深圳租房生存困难,即便是在合肥,要一家人租房生活,也并非易事,陈斌告诉我,他的行业在合肥的基本工资就2500元左右,提成部分也无法保证。可见,即便回到合肥,陈斌同样面临着这个困难,并且收入还会大幅度降低。所以,除非回到老家村里,否则在其他任何城市的租房费用对于陈斌一家而言都是巨大的负担。
昂贵的租房费用并非导致陈斌决定买房的唯一原因。2012年,由于合肥新桥机场的建立,周边的村落必须拆迁,而陈斌的家也处于拆迁的规划范围内。他告诉我:“我们那边很多地方,地一旦被征了之后是没房子住的,要到镇上租房子,并且很可能租不到房子。我周围基本都是这个情况,政府会给你租房补贴,但是新房子还要过几年才能盖好,要等盖好了,政府才能给你。”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陈斌一家老少将可能面临数年时间在外租房的窘况。他说,“每个人都想要有个家,没有谁想漂泊,不能居无定所。如果只是住宿,感觉又不一样。”
我也问过陈斌,为什么不让妻子到深圳工作呢,这样至少夫妻两人可以团圆。他说:“主要是考虑到孩子比较小,她在合肥工作起码周末可以回家看小孩,女儿已经没有父爱,我不想她连母爱都没有。”随着女儿逐渐成长,他也意识到自己不得不买房。“租房子最怕搬家,房东让你搬,你就得搬,毕竟那始终不是你的房子。而搬家的时候,最头疼的是孩子的读书问题,你搬走了,孩子读书怎么办,孩子小学初中最好学校固定一点,不然影响学习。”种种原因,让陈斌全家最终决定凑钱买房子。孩子的出生,对于陈斌一家而言,无疑是买房的巨大动力,我也问过他,那怎么不迟点再要小孩呢,他一句“太晚生没人帮我们带”竟把我堵得哑口无言。
“留下”或是“回去”,未来都不轻松
如今,像陈斌这样,没有重点大学毕业证,没有资源,只身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并非少数,他们以各种方式蜗居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有人会说,何不回家?“逃离北上广”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口号,但陈斌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二线城市生活同样有种种无奈。像陈斌这样,在家乡所在二线城市亦没有多少资源的人而言,“逃回北上广”又成了当下的另一种潮流。
陈斌说,自己现在跟家里的沟通全靠电话,但通话频率也并不高,因为每一个电话对陈斌而言都是巨大的压力。“妻子和父亲每次打电话都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不知道别人父母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每次打电话回家,我父母都唠叨,他们唯一的指望是我,就希望我回家。”对于孝顺的陈斌来说,父母的盼归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他还告诉我,他从小在农村长大,他太了解父母亲的辛劳。
就陈斌一家目前的状况,改变家庭撕裂状态的唯一方法就是“回去”。然而,不管“留下”,或是“回去”,对他而言都不轻松。“我爸妈都年纪大了,我爸干不动了,女儿也要读书了,明年我必须回去。一份工作只能还贷款,我还有一些债务要还,一份工作应付不来,到时候可能只能找几份兼职。”陈斌说。
虽然我听到的是陈斌的故事,但我想,这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城市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正在经历这种家庭撕裂的境况———劳动力在另一个城市,家里剩下父母孩子。对于他们,我觉得国家和社会应再多些思考,让他们早日脱离困境,使生活变得更有质量和尊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郎咸平谈年轻人买房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