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对国家的意义?举列说明

当前位置: >>
八年级历史(上)专题训练--材料分析(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专题训练--材料分析班别: 姓名: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1、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 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 年讲话: “??150 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 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 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请回答:(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1)林则徐认为若听任鸦 片大量输入,清政府将面临军队和 财政危机。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2)指 1839 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 怎样做? (3)青少年应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并积极宣传、支持禁毒 事业,与制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 2、阅读下列某一条约签订前的一段谈话内容,回答问题。 李: 昨日我派经方至贵大臣面谈各节, 一一回告。 贵大臣丝毫不放松, 不肯稍让。 伊藤:已让到尽头,万不能改。李:总请再让数千万,不必如此口紧。 伊藤:屡次言明,万万不能再让。李:赔款既不肯减,地可稍减乎 ? 到底不能一毛不拔! 伊藤:两件皆不能稍减,不能稍改。 ??? 请回答: (1)这是哪一条约签订前哪两个人之间的谈话? (1)《马关条约》,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之间。 (2)这一谈话是在什么战争后进行的?具体的时间是在哪一年? (2)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 年。 (3)“两件皆不能稍减,不能稍改。”根据这句话,最后条约规定 了哪两项内容? (3)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 (4)请写出你读过这段话后的感受? (4)这段话体现了日本的强硬态度,也充分的说明了,弱国无外交 的道路。 (5)最后签订的这个条约中,危害最大的并不是割地与赔款,而是 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请你说一说,这与我们今天的招商引资, 鼓励外国在中国设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友情提 示: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对本地外资、合资企业进行访问调查后再进行 回答。) (5)前者是建立在列强侵略中国的基础上的被迫开放,是不平等的 开放,主要目的是为了便利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后者是建立在双方关 系平等、互利互羸的基础上,有利于中国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 中国经济。 3、材料一:联军的一名英国上校军官在随军日记中也不得不承认义和 团和民众“他们在训练上所缺少的东西,却由他们的勇猛来补足了。 他们在优势的敌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敢,不断地使我们相信,中国人 并不像我们迄今为止相信得那样,他们很少怯懦,而更多的却是爱国 心和信念。” 材料二:1900 年,20 世纪的大幕拉开了。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 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 都――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义和团这一组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从 对义和团的评价中能看出近代中国人身上的哪些精神? (1)《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帝国 主义与中国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勇敢、坚强、爱国、富于反抗。 (2)材料二中“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指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这场 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签订 《辛丑条约》。 (3)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帝国主义为维护 其在华的利益联合八国发动了侵华战争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4)从以上材料及问题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4)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是建立在对 弱国掠夺基础之上的;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是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 国的原因。 4、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 英国商定。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 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 ――《大国崛起》 杭州)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 4.4 亿两??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等。 材料四:19 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的斗 争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 “扶清灭洋, 替天行道”就是当时中国人民斗争中提出的口号。但这一斗争在中外 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 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 俄、日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规定:赔款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等 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 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 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别是在哪次 战争后签订的?各自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给中国人民加重了新的负担,严重 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 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依据材料一、二、三,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归纳列强的侵华方 式。 经济:赔款、开设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协定关税 ; 政治:以华制华、割地、划定租界。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强在经济侵略 方式上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 。 原因:资本国家进展为帝国主义阶段,加剧了对外扩张。 (4)材料四“驱逐洋寇”“扶清灭洋”反映出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是什么?“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出自哪一条? 矛盾: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者间的民族矛盾。 出自 《辛丑条约》。 5、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 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 肠胃皆熬煎, 君 知 火 箭 破 产 业 , 不 知 买 烟 费 尽 囊 中 钱 。 ――《炮子窑》 ⑴ 料反映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答: 鸦片战争前英美等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⑵ 一情况是怎样造成的? 答:是因为英美等国为谋取暴利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府又腐 败无能,抵抗不利造成的。 ⑶ 材料反映了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 答:①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 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③腐蚀统治机构; ④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 6、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⑴上述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答:中英《南京条约》。 ⑵香港被英国统治长达多少年? 答:155 年。 ⑶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政府在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了一系列港 口城市,这与材料中开放的口岸有何区别? 答:近代开放的口岸是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的,具有强迫性、侵 略性。20 世纪 80 年代是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而开放,具有主 动性、主权性,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⑷这一条约是在哪一战争中签定的?这次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 影响? 答:在中英鸦片战争中签定的。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阅读下列材料:“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 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 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 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 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说出 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①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年DD1860 年 ②材料中的 “两个强盗” 是指谁? 这两个强盗还曾参与过哪次战争? ②英国和法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中的“此日”是指何年何事? ①1984 年的黄海海战 ②上述材料中的“公”指何人?②邓世昌 ③上述材料中的“海军”名称是什么? ③北洋舰队 9、材料一: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 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材料二: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那出。 ――瓦德西 ⑴ 德西统帅的军队称什么?这支军队在北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 答: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抢劫一。 ⑵此前还有那支军队曾侵入北京?他们在哪次侵华战争中入侵的? 在北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答: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入 侵北京。火烧圆明园。 ⑶这段屈辱的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答:清政府腐败,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被外敌欺辱; 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0、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 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 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使》 (1) 文中提到的“伙伴”和“果园的主人”究竟是指谁?“果子” 指什么? 答:“伙伴”指英法侵略者,“果园的主人”指中国清政府。“果子” 指列强从清政府手中非法夺取的各项侵略权益。 (2)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答、第二次鸦片战争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 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答、美国不会维护清政府的利益,他只会以调停为名,要求清政府妥 协退让,满足英法的侵略要求。因为美国是英法的帮凶,他也想在中 国夺取侵略权益。 11、“1840 年至 1901 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 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 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南京条约》的内容。说说《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 了什么影响?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 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摧残中华文化的滔天罪行, 同时又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是什么?凶手是谁? 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 (3)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一不平 等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 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进一步刺激了 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4)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哪一不平等 条约?此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 渊(或答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 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12、 美国著名进步作家――马克? 吐温对近代历史上发生在中国的革 命斗争极为关却,1900 年 8 月 12 日,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现 在全中国都站起来了,我的同情完全在中国人民方面。欧洲的匪徒们 曾经欺凌他们多年,我希望他们能把外国人都轰走,永远不让他们再 回去。” (1)“现在全中国都站起来了”指什么事情? 答、义和团运动。 (2)在近代历史上,“欧洲的匪徒们”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手段开 始对中国的欺凌? 答、1840 年,通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13、识图回答问题⑴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由谁领导的?英国以此事件为借口发动了 对中国的哪一侵略战争? 林则徐 鸦片战争 ⑵英国通过这次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 的什么内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 《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关税协定 14、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厦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及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能体现在这座宫殿 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 一炬。?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 底下,手里拿着框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下来的果子。甚至 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 停。 请回答: ⑴两则材料反映的时间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⑵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 “果园的主人” 指谁?在这一时间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英法联军 中国帮凶⑶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使中国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5、阅读下列材料: “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暴政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 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 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⑴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个条约? 《辛丑条约》 ⑵这个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签订的双方是谁? 八国联军侵华 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 ⑶结合材料分析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16、1876 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 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 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 年,阿 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 到祖国的怀抱。 请回答:①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①“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军事策略和方针。 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收复新疆是自卫战争,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有何历史作用? ③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④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哪一 年? ④俄国;后来中国通过军事进逼和外交努力,与俄国签订《伊犁 条约》,中国政府收回伊犁地区;1884 年。 17、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严重侵犯中国的领 土主权,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 材料一: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甲午战后中国被迫签订《马 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钓鱼岛包 括在内。 (1)你知道和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日方代表是谁吗,请写出 他的名字。日本在近代史前期除了发起甲午中日战争外,还参与了哪 一场侵华战争? (1)伊藤博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可。 材料二:在一次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李鸿章的看法产 生了分歧。小张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严 重损害中国主权,是个卖国贼;小李同学则认为他掀起洋务运动,开 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有功之臣。 (2)请举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一例。他还主 持筹建了一支海军,这支海军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你知道 是哪只海军吗?你觉得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注意些什么? 上海轮船招商局;北洋舰队 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以及 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 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 这实质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 系。) 第三,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3)小李同学认为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请写出洋务 运动的积极影响。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1872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立了轮船 招商局,经营沿海和内河的新式航运业,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 用企业之一。此外,李鸿章还组建了新式海军, 1888 年,北洋海军 正式建成。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结合他的活动史实,其次,根据是否 推动社会发展来对其进行评价。 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提出“自 强” “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 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第二,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 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第三,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 ,社会风气 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材料三:中国洋人到处行,三月之中全杀尽,中原不准有洋人,余者 逐回外国去, 掀铁道,拔线杆,旋即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 萧然。 材料四:(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磁盂,见即怒不可遏,必 毁而后快。曾有学生六人,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 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 材料五: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激起了国内民众的愤怒。中国多 座城市爆发反日游行,公民的爱国之心再次得以集中体现,但是部分 地方出现民众打砸甚至烧毁日系车、日资商店的现象。 (4)甲午战后,随着外国侵略不断深入,义和团运动兴起。材料三、 四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中的一些标语和现象, 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 结合材料五,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国情 怀? 不赞同。义和团运动全面的、盲目的反对一切外来事物,在中国近代 史上,义和团具有反帝的爱国性质,但其对外来的打、砸、杀,并不 能从根部上赶走外来侵略者,反而给列强以再次侵略中国的借口。在 当代,由于钓鱼岛事件,导致了一部分国人的过激行为。我们要正确 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在不违反法律,在顺应历史潮流的情况之下, 有方式、有方法的表达爱国情怀,否则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18、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 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 对中国的社会性 质有何影响?其中哪一条款体现了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 香港岛给英国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的 社会性质有何影响?其中哪一条款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 输出? 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3)图三反映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的 社会性质有何影响?其中哪一条款使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 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从以上战争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A 落后就要挨打 B 弱国无外交 C 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二单元 三 : 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 值 18 省 1300 多名举子在京会试, 37 岁的广东南海 有为在一 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 强烈要求 光绪帝“下诏故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 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二:(1898 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 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 “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 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 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万言 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变法”, 考 生 康 放大。时 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 1、材料一:1895 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 (1)事件:公车上书;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 (2)兴办商务;重用人才;鼓励创造发明。 (3)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境?为什么他说自己 “死得其 所”?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3)谭嗣同;他为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所 以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为了民族的振兴而不惜牺 牲自己的精神。 2、材料 1“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 的方向。”――毛泽东 材料 2 “《狂人日记》里有吃人的,我要求救救孩子。”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着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 去。”――鲁迅 (1)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于什么时期? 《狂人日记》首发于 1918 年 5 月 15 日的《新青年》月刊,据此可知, 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2)作者当时思想的基点是什么?“救救孩子”指什么? 作者通过直刺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深刻揭露他们的黑暗统治,表现出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出思想的进步。 (3)鲁迅说的“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指什么? 材料中“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是指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建立新中国。 (4)对毛泽东说的“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如何理解? 就是说鲁迅对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并没有屈服,通过以 文艺为武器,刺向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深刻揭露了他们的黑暗统治而 从不屈服妥协。 3、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 1861 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思想变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 历史进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 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确是 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请回答: (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自强是洋务运动 变法是戊戌变法 革命是辛亥革命。 (2)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 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说明了在中国近 代化进程中先进的中国人是从哪些方面来学习西方?哪些历史人物 的思想认识分别达到了“器物层面” “制度层面” “观念层面”? (每一层面人物举两例) 先了解中西方在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的差别 器物:中国的武器落后,生产生活资料落后 制度:封建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发 展 观念:落后的封建文化伦理纲常 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的先 进思想 (3)任选“自强”“变法”“革命”一个事件,分析它在中国近代 化进程中的作用。 自强 指的是洋务运动,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知识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变法 指的是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君主立宪 革命 指的是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建立了近代中国资产 阶级共和国 (4)归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分别是什么?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戊戌变法: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又不能发动群众,仅依靠 无实权的光绪帝的支持,自上而下的变法必然失败。 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 广大人民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国民革命: 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武器。 启示: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不可能提出 科学纲领,不可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 才能救中国。 4、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 年 1―6 月,战胜国代表在 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 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 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 材料二: 5 月 4 日, 北京大学等校学生 3000 多人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 高呼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还我山东”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6 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 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 作用。 请回答: (1)读材料一,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材料二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 哪个口号最能反映五四 运动的性质?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上述材料反映出这场运动前后期的中心和主力有什么变化? 中心:北京――上海 主力:青年学生――工人 (4)我们应该从这些学生身上学习怎样的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 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选自《没有共产 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 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 地点:上海,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的、新型的、工人阶级的政党。 ②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 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 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 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 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 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新 内 阁 成 , 旧 内 阁 灭 ” 。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 材料三: 胡适说, 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 一是老兔子蔡元培; 二是中兔子陈独秀, 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 (三人年有长幼, 但都属兔) 。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清政府寻求“御 侮自强” 之术的口号是什么?该事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都属于什么 派别?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该次革命是由谁领导 的?中华民国哪一年成立的?“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事件: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时间:1912 年。 历史意义: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 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3)两面大旗: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思潮。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 你为此历程写一个主题。 (4)主题:近代化的探索 7、材料一:“现在日本在巴黎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 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山东大 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就要亡国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 出行到各国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主持公道,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来 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 材料二:90 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 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 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胡锦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 28 年。 “日出东方” “第一枪,” “星 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材料一中展现的是哪次历史事件?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该事件爆 发的原因是什么?具有什么划时代的意义? (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端。 (2)材料二中的“90 年前”指的是哪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 什么?(2)1912 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3)材料三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 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星火燎原”中第一簇星星之火指的是什么?由 谁建立的?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毛泽东,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 (4)材料三中的“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确立 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有什么意义? (4)毛泽东,意义:①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②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在屈辱中觉醒,在探索中前进。终于我们看到一线曙光,看到了 前进的方向。 材料一:材料二: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 的大旗, 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 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在‘五四’运动 90 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 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 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运动具有怎样的性 质?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1918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 四精神的主旋律; 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体现了民主、 科学的精神;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 放的精神;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2)结合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条件是什么?标志着中国 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在何时?党的诞生有 什么历史意义? 思想条件:①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②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③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1921 年 7 月;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 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根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大旗,独立领导武装斗 争”始于哪一事件? 南昌起义。 (4)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崇尚民主、科学,追求进 步的精神。 9、阅读材料: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场 汉阳铁厂 材料二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 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 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深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 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镇压农民 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御外国侵略)。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工业企业兴建于什么时期?兴建的目的是 什么? 洋务运动时期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材料二中李鸿章是哪一阶段哪一派别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最大 的功绩是什么?他为什么如此伤感? 地主阶级洋务派 领导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并且最终 失败 (3)材料三中,李鸿章、曾国藩为了“剿发捻”“ 勤远略”进行了 哪些活动? 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创立新式学堂 (4)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的影响?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生 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 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10、阅读材料: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 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 义的其他种种方案, 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 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 的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中“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改良主义”运动, “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哪 些事件? (1)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改良主义运动”: 戊戌变法;旧式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 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2)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 分子;“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 (3)回首近代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的历 程,你有何感悟?(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尖锐指出,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 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 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不不 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陈独秀和李大钊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为此 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进步、保护提出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陈独秀、 李大钊的思想又有什么发展? 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发展: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积极影响:启发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创造了条件。 11、世纪下半时期到 20 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在经济、 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下列四大重大历史 事件名称,看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江南制造总局 公车上书 辛亥革命 《新青年》 (1)名一所示历史事件与名四所示的历史事件相比,在“向西方学 习”方面有什么不同? 名一:学习技术,名四:学习思想。从器物之学到思想之学。 (2)名二、名三所示历史事件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这两个事件与名 一、名四所示的历史事件相比,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 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近代化的探索 1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纲领 ⑴这是哪个组织的政治纲领?该组织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①中国同盟会。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⑵这个组织的性质什么?总理是谁? ②第一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总理是孙中山。 ⑶后来,这个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是哪三大主义?作用什么? ③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 13、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说:“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 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⑴当地人为什么把洋人比做鹰?答:因为洋人是凶恶的侵略者。 ⑵红头军指什么军?答:太平军。 ⑶洋人镇压红头军的组织叫什么?由谁统领? 答:叫洋枪队;由华尔率领。 ⑷这段民歌反映了什么? 答:反映当地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给予称赞。 1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⑴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曾参加了中国近代化的哪次探索? 答:谭嗣同。参加了戊戌变法。 ⑵要杀的贼指谁?答: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特点: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3)请你为上面的名称所代表的东西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⑶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答:因为维新派没有掌握军队,又不能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无实权 的光绪帝,所以没有力量。 ⑷他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答:为进步事业而献身感到光荣。 15、 2005 年时中国国民党的前身中国同盟会成立 100 周年, 也是中国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 80 周年。为此,2005 年 3 月,以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为首的国民党参访团 56 年来首次组团,对 大陆进行了名为“缅怀之旅“、”经贸之旅“的访问。 请回答: ⑴1905 年,孙中山为发动辛亥革命做了什么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 备? 组织上:建立兴中会; 同盟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并积极发动武装暴动。 思想上:突出三民主义,知难行易等理论。 ⑵1911 年,引发辛亥革命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是什么? 武昌起义。 ⑶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担任了什么职务?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⑷今天, 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什 么? 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 ,共谋祖国和平 统一,繁荣富强大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在 21 世纪的伟大复兴。 16、材料一:1905 年,孙中山从欧洲抵达日本,为集中革命力量,联 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 8 月在东京成立了 中国同盟会。 材料二: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 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 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回答: (1)孙中山联合各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集中革命力量,联合各革命阶级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根据材料说明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7、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二: 6 月 5 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 机器、 印刷、公共交通、码头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⑴材料一中的“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工人阶级。 ⑵从材料二可知 6 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⑶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说明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 史舞台,并显示其伟大的力量。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 年 5 月 3 日晚,北京大学和北京各校学生的代表上千 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 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 我青岛”四个大字。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 “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 而不可以低头!” 请回答:⑴从材料一中可看出这场是什么运动?它的直接起因是什 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或在巴黎 (或会上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⑵材料二中的“外争国权”指什么?“国贼”指谁? 运动中对外的要求是归还山东、取消二十一条、拒绝签字。 “国贼”指章宗祥、曹汝霖、陆宗舆等。 ⑶这次运动的地点与主力有什么变化? 中心:北京――上海 主力:青年学生――工人 ⑷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结果是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拒签和罢免卖国贼的职务。 ⑸材料三中中国的土地“不可以断送”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英、法、美等国操 纵会议, 竟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 本。 ⑹镇压五四运动的是什么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 19、??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 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 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请回答: ⑴材料反映了一次重要大会的召开,这次重要大会是哪一年在什么 地点召开的? 1921 年;上海。 ⑵有利于这次大会召开的国际条件是什么?大会宣告了哪个政党的 成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中国共产党。 ⑶这次大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选举出来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陈独秀。 ⑷这次大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中国自此有了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 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0、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 于耕织、刷印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 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宇国民共之,则 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先生和赛先生,才犯了这几 条滔天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 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 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 企业的创办在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江南制造总局或上海轮船招商局;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⑵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 阶级的要求? 资产阶级。 ⑶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 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有批判的学习) ⑷综合上述材料, 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像西方学习经历了哪 些变化? 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 思想文化。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有这样一首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 兵起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 收暴动毛泽东, 闹得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会, 创建四军建奇功。 ” 根据这段歌谣,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段歌谣涉及了那些历史事件? 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2)“八一历史长”,计算一下,“八一”历史至今有多长? 1927 年 8 月 1 日至今有 89 年。 (3)“南昌打响第一枪”“秋收暴动毛泽东”这两句反映的历史事件 有什么历史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 队、建立农村革命恨据地昀开始。 (4)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到 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因为国民党在农村势力较为薄弱,农村地势险要,易守难功。农村人 口较多,以农村包围城市。 2、2016 年是西安事变发生 80 周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军是谁? 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军是张学良和杨虎诚先生。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什么? 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材料一: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全民族 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 子蒋介石。――《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材料二: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 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 应是逼蒋抗日。――《中共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⑴材料一中,中共为什么要把蒋介石当作最主要的敌人之一? 答: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大规模进攻红军。 ⑵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共为什么要采取“逼蒋抗日”的总方针? 答:日本侵略加剧,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 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⑶中国共产党贯彻“逼蒋抗日”的方针取得了什么成效? 答: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 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黑暗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 乡,抛去那无进的宝藏,流浪??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家乡!”请 回答: (1)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个 “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对东北人民 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 对日寇野蛮侵占 我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4)对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 提示:只要能围绕“对日本侵略我国历史的痛恨,对蒋介石不抵抗的 谴责,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等方面展开,言之成理即可。 对日本侵略的痛恨, 对和平的向往, 对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的谴责、 对共产党坚决抗日的拥护以及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的英勇抗 日的敬仰。 5、“10 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 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 二,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 汉三镇取得胜利。” 请回答: ①上述起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的组织者 是谁? 武昌起义;1911 年;湖北的革命党人 ②起义胜利后宣告成立了哪一政权?在什么地方成立的? 中华民国;南京 6、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体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 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 社会, 而是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 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 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外争独立,内争民主。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 件是独立, 一件是民主。 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 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另一件 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 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⑴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 答:外争独立,内争民主。 ⑵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一主题作了怎样的努力? 答: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⑶这一努力呈现怎样的特点? 答: 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革命呈现艰巨性, 曲折性,长期性。 ⑷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答:只有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才能取得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 中国。 7、材料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茧 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 的目的――消灭剥削阶级”; “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 可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 ―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 统一中国本部 (东三省在内) 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材料一中,中共一大提出的中共奋斗目标和党成立后的中心任 务是什么?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2)材料二同材料一比,党在当时的革命对象和革命目标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这一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建立民主共和围。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纲领。 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 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 颜。” ①上段材料出自何人之手? 后四句涉及到的主要历史史实是什 么?诗中“三军”指哪三军? 答:毛泽东写的《长征》;工农红军长征。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会宁会师。 “三军”指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 ②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答:由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以及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第五 次反“围剿”的失败。 ③举两例说明红军长征所遇到的困难。 ②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 ④红军长征中,两次会师的地点在哪里?甘肃会宁 你认为今天的我们应该学习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 学习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同人 民群众生死相依、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 9、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图二:邮票中的长征 材料三:红军长征的图片请回答: (1)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字母填到图一的相应序号 处。 ① ――(B);② ―― (A);③ ―― ( 的艰难险阻? (2)党内左倾错误的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 资的严重匮乏。 (3)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 (4)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中国人民, 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欺压??日 本帝国主义给予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现在这个 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 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 (1)材料中说的“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欺压” 是从什么历史事件开始的?这次事件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 约? 甲午侵华战争;《马关条约》。 (2)1931 年,日本为了侵略我国东北地区发动了什么事变?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地区。C);④ ―― ( D )(2)根据以上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 (3)1937 年,日本发动了什么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 1937 年发动七七事变,发动全全面华战争。 (4)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 解放战争。 它洗刷了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2、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 问题, 均待与先生面商, 时机迫切, 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谐临, 则 重 要 问 题 方 得 迅 速 解 定 , 国 家 前 途 实 利 赖 之 。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矣飞机到,恩来 同 志 立 即 赴 渝 进 谒 , 弟 亦 准 备 随 即 赴 渝 。 ------毛泽东 (1)材料中的“渝”指何地?重庆。 (2)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渝商谈的理由是什么?其呼 吁进行谈判的真实用意何在? 表面是为了共商国家大计,其真实用意是为赢得准备内战时间,也为 了欺骗人民。 (3)从材料二看,对蒋介石的邀请,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持什 么态度?为什么采取此种态度? 毛泽东、周恩来等接受邀请,准备赴重庆谈判,为的是戳穿蒋介石假 和平的阴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家和平。 (4)国共双方经过 43 天的谈判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 签定了国共双方:“双十协定”或《会谈纪要》。 3、下面是一首关于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情况的打油诗的部分内 容:“胡蛮胡蛮不中用,延榆公路打不通。丢了蟠龙丢绥德,一趟游 行两头空。官兵六千当俘虏,九个半旅像狗熊。”(注:胡蛮指敌军 将领胡宗南)阅后回答: ①打油诗反映的作战情况发生在哪一年?打油诗反映的作战情况发 生在哪个解放区? 1947 年。 中央苏区 也叫陕甘宁边区 ②打油诗反映的是哪一部分解放军的作战情况?这部分解放军的主 要将领是谁? 彭德怀、贺龙率领的西北解放军; 4、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 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 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象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 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 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请回答:①“这一战略部署”是指什么?完成这一战略部署的是哪支 军队?领导人是谁? (1)“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刘伯承、邓小平。 ②结合材料谈谈这一战略部署的目标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 作用是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5、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 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 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 放在长江以南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 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将再 不会遭遇到更严重的抵抗了,肃清残余敌人的时间不远了,最后解放 全国的时间也不远了。 --摘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回答:①三大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基本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②渡江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使其无法再组织有力的抵抗。 ③渡江战役胜利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国民党政权覆灭。 ④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任务将是什么? 肃清残余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 6、日清战争中,日本占领台湾,从中国索取了大量赔款。然而这次 日本战败后,中国并没有占领日本一寸土地,没要日本赔款一分钱, 反而对我们说: “我们要永远为友好而努力!”这种恩德,我们要报。 孔子曰:“过,则勿惮改。”因为我们错了,所以必须反省,切不可 成为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我们要忏悔,坦白罪过,脱胎换骨。 ――(日)东史郎《东史郎日记》 东史郎是一位曾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垂暮之年,他对自己的 侵华罪行公开忏悔。对他的行动,你有什么感想? 答:正确对待日本侵略问题,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正视 过去,才能走向开创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日本人民和进步人士是维 护中日友好关系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 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 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下列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 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 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 唱! 共存亡,不得后退”。――《国民革命军军歌》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材料三:毛泽东说: “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 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 本??《同赫尔利的谈话》材料四:1946 年 6 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 年 9 月到 l949 年 1 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 略大决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 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1)行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 成果: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事件:卢沟桥事变 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 (3)根据材料三,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 的一次战役。(3)台儿庄战役 (4)请问这三大战役有何意义?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 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4)意义: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 争在全国的胜利。 事件:占领南京(或渡江战役) (5)通过以上探究,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得到哪些启示? (5)启示:①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 族带来战争和灾难。(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 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 ②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 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 的发展。 ③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 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8、阅读下面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这年 8 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 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 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 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 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永远的历史警示(死难同胞 300000 人图)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4 月 23 日) (1)上述材料所呈现的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历 史发展的走向,请把它们选出,并按材料序号写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名 称。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材料三:南京大屠杀 材料四:国民党政权垮台(蒋家王朝覆灭、国民政府统治在大陆 结束)。 (2)请选取其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他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 响。 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 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中国 22 年的统治,中国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代。 9、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途径。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 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 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 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⑴此材料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答:《论联合政府》。毛泽东。 ⑵材料中“光明的前途”指什么? 答: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 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⑶此材料解决了什么问题? 答:解决了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10、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 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⑴这里的“转折点”指解放战争中的哪次军事行动? 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⑵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答:目的是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 它标志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 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11、材料 1:日本在 1997 年使用中的5种教科书记述有日本军队在中 国北方地区为消灭抗日势力而实行 “三光政策” (日语为 “三光作战” , 即烧光、杀光、抢光),新版教科书记述有关内容的则只有一种。 材料 2:关于南京大屠杀,1997年版教科书的记述是“占领 了首都南京。 据说当时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20万中国人” 。 新版教科书则有4种把被杀害人数改为“大量”,其中有两种新版教 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南京事件”。 请回答:(1)材料 2 中提到了南京大屠杀,请说出南京大屠杀的时间、 屠杀人数。时间:1937 年 12 月;人数:30 万人以上。 (2)读了这两段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企图掩盖和否认战争罪行。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影 响了中日关系正常化。(答其他也可以,如日本对待军国主义的罪行 没有真正地反省,这是对世界和 平的严峻挑战;警惕日本军国主义 的复活,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发展中日和平 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学好本领,保卫祖国等只要言之 有理即可) 1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 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 道是沧桑。 ⑴这首诗歌颂的是什么战役?作者是谁? 答:渡江战役。毛泽东。 ⑵“大江”指什么?“钟山”指什么? 答:长江。南京。 ⑶解放军是怎样“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结果怎样? 答: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 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结果: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 党政权垮台。 ⑷诗中引用了哪一历史典故》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楚汉之争中,项羽本可以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却怕背上不 义之名而多次丧失良机的史实。告戒人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要 坐失良机的道理。 13、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 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中正。”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 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 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 &不能打??我方当 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请回答: ①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蒋介石下达给谁的?材料二是谁下达的 命令? 张学良;蒋介石。 ②材料一电文中所说“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 1931 年 9 月 18 日的九一八事变。 ③材料一这份电令说明蒋介石对日什么态度?这份电令的后果 是什么? 说明蒋介石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执行的是不抵抗政策。 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东北三省沦亡了。 ④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 张学良盲从蒋介石的命令,致使东北三省沦亡,是错误的。 14、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 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 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 流浪!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请你回答:①“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 发生在何时何地? 九一八事变 1931 年 9 月 18 日沈阳。 ②该事件发生后,侵略者又相继制造了哪些类似事件? 七七事变 1937 年 7 月 7 日;八一三事变 1937 年 8 月 13 日; 南京大屠杀 1937 年 12 月。 ③东北人民一直到了“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的?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1)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个 “悲惨的时候”?(1)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东 北三省,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 我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4)对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 4)提示:只要能围绕“对日本侵略我国历史的痛恨,对蒋介石不抵 抗的谴责, 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等方面展开, 言之成理即可。 15、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 不得后退。 件? 1937 年 7 月 7 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为七七事变。 ②在保卫这个城市的过程中,牺牲的二十九军副军长、师长指的 是谁?佟麟阁;赵登禹。 ③我们应学习这些人物的什么精神? 学习他们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把自 己的生死荣辱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 16、材料一:1936 年 12 月 12 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 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 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摘自川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84 页 材料二:1936 年 12 月 12 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 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 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①材料中提到的卢沟桥位于哪个城市?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请回答:(1)据材料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 是什么? 么要支持? 第二种观点;中国共产党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主张和平解决西安 事变,若杀了蒋介石,只会给日本侵略中国制造机会,不利于共同抗 日。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 步形成。 17、材料 1: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人今天奉命约见日本驻华使馆公使, 再次要求日本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纠正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中的严重 错误,并就此递交了备忘录。该负责人说,中国史学界在这本右翼教 科书通过后就开始对其进行认真研究, 日前已进一步认定其存在了 一系列谬误?? --新华社北京 5 月 16 日电 --新华社东京 5 月 17 材料 2: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17 日就中国要求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问 题对记者声称, 历史教科书不能修改。 ?? 日晚报专电 请回答:①据以上材料,请结合课内外有关史实,说明日本右翼历史 教科书确实“存在了一系列谬误”。 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等(出日本侵略中国的两点史实即可) ②日本政府拒不修改右翼历史教科书的企图是什么?对此问题, 你应 有怎样的认识? (2)企图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 逼蒋抗日。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 我们应该提高警惕,防止右翼势力的抬头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积极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18、某地新华中学的同学围绕“中日交往”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小明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帮助整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 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众所 周知,中日两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 50 多年那一段惨 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 2006 年 10 月,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 被称为 “破冰之旅” , 标志着中日关系开始打破政治僵局; 2007 年温家宝总理访日的 “融冰 之旅”,2008 年胡锦涛总书记的“暖春之旅”,进一步增强了两国人 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材料三: 中日两国交往一览表(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 “近代 50 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 的历史”?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 幸的历史”?这一胜利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1)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 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称霸的野心,雪洗了百 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 向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2)结合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认识,谈谈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 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的领导人,头脑中仍然存在着军国主义思想,他们否认日本所犯 下的侵略罪行 (3)据材料三,用一句话概括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 牢记历史,继往开来 19、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 清凉山。 百年积弱 : 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丧权辱国至香港回归,时间跨度逾百年。 八载干戈:八年抗战。 2.中共七大是何时何地召开的?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1945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 意义: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 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20、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 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 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 年 7 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 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 卓绝的殊死斗争, 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 利。 (1)结合材料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 民间组织。邓世昌等;义和团。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陈毅贺“七大”闭幕请回答:1.材料中的“百年积弱”和“八载干戈”各指什么? 战役:平型关大捷(或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标 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或斗争精神;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 只有全民族 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 等。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的一切敢于 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 整。 ――毛泽东 朱德 ⑴此文件的名称是什么?答:渡江作战令。 ⑵此文件下达后进行另外什么战役?答:渡江战役。 ⑶解放军发动此战役的军事基础是什么? 答:三大战役后,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⑷毛泽东曾写哪句诗形容此战役的壮观场面?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2、材料一 的缘故。” 材料二 双雕啊!” ⑴材料一中,某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某同学的观点不正确。蒋介石打败仗的根本原因是他代表大地主 看过电影《重庆谈判》后,某领导说:“毛泽东真英明, 重庆一行,既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又收买了民心,真是一箭 学过课文“内战烽火”后,某同学说:“怪不得蒋介石 会打败仗,他的部队连路都懒得走,还需要美国用飞机运,条件太好 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抗日战争胜利 后,美蒋阴谋发动内战,但精锐部队都在后方,离前线太远,所以要 用美国的飞机运,这不是打败仗的原因。 ⑵材料二中,某领导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某领导的观点是错误的。毛泽东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共代表的是 全国人民群众无产阶级的利益; 此行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为了尽一切 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为早日实现建立民 主自由的人民民主专政而努力。 3、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 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 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象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 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 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导人是谁? ①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刘伯承、邓小平 ②结合材料谈谈这一战略部署的目标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②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作用是威胁着国民党统治 中心南京和武汉。 4、 阅读下列材料: 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 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 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 放在长江以南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 请回答: ①“这一战略部署”是指什么?完成这一战略部署的是哪支军队?领 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将再 不会遭遇到更严重的抵抗了,肃清残余敌人的时间不远了,最后解放 全国的时间也不远了。――摘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回答:①三大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①基本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②渡江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②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使其无法再组织有力的抵抗。 ③渡江战役胜利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③国民党政权覆灭。 ④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任务将是什么? ④肃清残余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 5、 201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 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 28 年。多 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 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请探究以下问题: (1)这 28 年来,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哪些革命(或战争),最终 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这 28 年的前 14 年里,中国共产党曾先后遭受到两次重大挫折, 是哪两次挫折?中共又是如何克服这两次挫折, 使中国革命出现新局 面的? 第一次: 1927 年国民大革命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 中共奋起武装反抗, 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到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第二次:1935 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工农红军开始长征,并在长征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最终长征胜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这 28 年的后 14 年里,中华民族曾面临两次重大关头,是哪两 次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中国革 命向前发展,取得胜利的? 第一次:30 年代日本策动全面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共以民族 利益为重积极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七七 事变后国共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日,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第二次: 抗战胜利后中国又面临内战危机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毅 然赴重庆谈判,争取有利于和平的局面,内战爆发后领导中国人民反 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取得了解放战争胜利。 (4)根据以上探究,谈谈你从这 28 年历史中得到了哪些认识。 中国共产党有着敢于面对现实,反省自己,纠正错误,针对实际 找出正确方针、政策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利 益,代表中华民族利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6、民主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是旧民 主主义革命,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 据此,请回答: ⑴旧、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答:中英鸦片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⑵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各是什么? 答:三民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⑶旧、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建立的国家名称和国家的性质各是什么? 答: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国家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中国近代前期那些派别的 政治主张? 材料一:洋务派; 材料三:同盟会(革命派); 洋务派――洋务运动; 革命派――辛亥革命; 绩? ①19 世纪以奕忻、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 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19 世纪末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开展戊戌维新变法运 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③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 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材料二:维新派; 材料四:进步知识分子。(2)上述派别分别进行了那些重大的探索活动? 维新派――维新变法; 进步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3)上述派别进行的探索活动分别具有怎样的历史影响和历史功 ④从 1915 年开始,以陈独秀、鲁迅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掀起 了学习西方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 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1、张謇是晚清的状元,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但他并没有热心官场, 而是以很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他创办了 18 个企业, 参加 9 个公司的投资。 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该 “听之民办” , 应该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 他曾呼吁说: “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内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 150 万 锭之约。如果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他还 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 1921 年,就获利白银 1600 多万两,其中的 2/3 都是大战期间获得的。这 样丰厚的利润, 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然而好景不长, 到 20 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归纳张謇是如何走上实业救国之路并使企业获得发 展的?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 国的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 厂等一系列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张謇的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发展实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的鼓励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3.19 世纪末 20 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走下坡路,原因何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卷土重来,国内出现了 军阀混战局面。 4. 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企业没有广阔前途,实业救国道路行 不通。 2、阅读下列材料: 1911 年--1919 年中国面粉业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时间面粉厂和机 器磨坊(家) 1911 年 1919 年 资本(万元) 40600 多 1204500 日产(万袋) 4.3 18.8请回答:(1)材料中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在 1911 年到 1919 年期间,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民族工业的 浪潮,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2)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辛亥革命的成功,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3)为什么第一次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帝国主义忙于欧洲的战争,无暇顾及中国,因此放松了对中国的 殖民统治,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怎样?请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的特征。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5)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我国科学技 术落后了? 政治:闭关锁国;王朝腐败;王朝逝去后军阀割据 经济:①王朝交替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经济第一次衰退; ②后虽有康乾盛世但到末期无力抵抗炮舰下的经济掠夺; ③传统封建经济抑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育:八股取士;民智未开;科技力量更是落后。 第七单元 请回答: (1)这句话是谁说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感? 徐悲鸿.表现了他不盛气凌人,又不趋炎附势的崇高气节。 (2)你从这句话语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一要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二要有气节,做到不卑不亢,刚正不阿。 2、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 以下材料: 材料一: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梁启超 《变 法通议》(《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1905 年 9 月 2 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阅读下面材料 1、材料说明题:阅读下列材料“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 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 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与功名。――王宪明 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材料三:1912 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 元培提出用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 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 方针, 推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 临时政府还颁布了 《普 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级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 长;教科书必须“合乎共和国国民的宗旨”,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 一 律 禁 用 ; 小 学 废 止 读 经 等 。――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下)》请回答:(不得全文照抄材料)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列举“百日维新”中 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兴校育才(发展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 设立学堂和译书局; 准许创办报馆与学会;废八股取士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广设新式学堂 ;建立新学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整理档案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