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中国特色的小镇127个特色小镇都有哪些特色

特色小镇大盘点:中国127个特色小镇都有哪些特色
京津冀招商网
[摘要]“因地制宜,产城融合,探索创新”虽是老话,但对于当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而言,仍然是受用的。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公布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等127个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现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的大数据进行解读。2016年下半年,特色小镇成为风口。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2020年前,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10月中旬,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本文通过对127个特色小镇的地理区位、人口用地和产业就业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我国127个特色小镇的整体特征。地理类型分布 上图反映了各种地理类型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大致看出,平原型的特色小镇在东部沿海地区较多。丘陵型的特色小镇在长江流域分布较多,山区类型的特色小镇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分布较多。特色小镇的地理特征分布基本较为均衡。区位特征 特色小镇与城市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大城市近郊、大城市远郊和农业地区。上图可以看出,农业地区的特色小镇最多,其次是大城市近郊区,而大城市远郊区的特色小镇最少。从南北分布上看,大城市近郊的特色小镇在南方要多于北方,而农业小镇则在北方要多于南方。但总体而言,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就业特征 特色小镇最关键的还是要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从其就业的特征分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特色小镇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表现突出。就业规模最大的镇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18.7万个就业岗位),最小的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1010个就业岗位)。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提供的就业岗位为26624个。但也不可否认,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色小镇的就业供给能力依然偏弱。再进一步地分析特色小镇的就业人员构成,可以发现,除了为镇区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以外,特色小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和西南云贵川地区。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带动周边农村人口就业高达10385个,占全部就业岗位的39%。显然,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我们进一步地分析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情况就会发现,其主导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47.9%。看来,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尚不够清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李亚鹏深夜发文撩王菲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
  住房城乡建社部近日公布了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密云区古北口镇127个镇榜上有名。图为古北水镇通过发展特色旅游,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创意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北京地区文化旅游新地标和国际旅游综合目的地。 本报记者 陆恺 摄
责编:徐嘉雯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来源:解局北京(微信号zhongnanhai1921)
  5月份,发改委提出今年要引导扶持发展近1000个特色小镇的雄心,这两天终于走出了第一步。
  14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仅有127个。为什么这么少,因为1000个特色小镇的计划已经改成了在2020年完成。
  特色小镇,源于浙江,被中财办主任刘鹤肯定,并表示要积极全国推广。这次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三部委共同认定的127个特色小镇就是落实刘鹤的批复。
  特色小镇以文化休闲旅游、历史经典产业、高端装备[-0.50%]制造、商贸物流、教育科技等为特色。
  2015年9月,浙江省长李强带领刘鹤考察占地3平方公里的&梦想小镇&。&梦想小镇&是浙江彼时重点工作之一&&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头牌&,由李强圈定、命名。
  刘鹤表示,浙江历来敢闯敢试,在经济发展的多个关键时期率先创造了新的发展模式。特色小镇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
  刘鹤还肯定了浙江在特色小镇的工作,称&中财办将继续探索、调研,深入总结特色小镇发展的情况以及取得的业绩,并积极推广。&希望各地进一步发扬这种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中国顺利度过中等收入陷阱,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2015年年底,中财办提交《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得到习总书记的重要批示。
  江苏扬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还曾专门赴浙江学习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所以,这次批复的名单中,浙江有8个,江苏有7个。其他比较多的还有山东、四川7个,广东6个&&
  曾在浙江工作了30多年的中财办副主任舒国增对特色小镇也很有研究。舒国增认为,推进小镇建设首先就在于理念创新,理念一新天地宽,可以&变废为宝&、&无中生有&,实现颠覆式创新。特色小镇,就要突出特色,不能政府大包大揽,也不能东施效颦,千镇一面。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旅新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密码:&&& 匿名发表
请你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剩余 200 字 验证码: 2462
同步到微薄
所载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网保留不刊登无关或不雅评论的权利。特色小镇大盘点:中国127个特色小镇都有哪些特色
关注新华网
“因地制宜,产城融合,探索创新”虽是老话,但对于当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而言,仍然是受用的。
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公布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等127个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现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的大数据进行解读。
2016年下半年,特色小镇成为风口。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提出2020年前,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10月中旬,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
本文通过对127个特色小镇的地理区位、人口用地和产业就业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我国127个特色小镇的整体特征。
地理类型分布
上图反映了各种地理类型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大致看出,平原型的特色小镇在东部沿海地区较多。
丘陵型的特色小镇在长江流域分布较多,山区类型的特色小镇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分布较多。
特色小镇的地理特征分布基本较为均衡。
特色小镇与城市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大城市近郊、大城市远郊和农业地区。
上图可以看出,农业地区的特色小镇最多,其次是大城市近郊区,而大城市远郊区的特色小镇最少。
从南北分布上看,大城市近郊的特色小镇在南方要多于北方,而农业小镇则在北方要多于南方。但总体而言,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特色小镇最关键的还是要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从其就业的特征分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特色小镇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表现突出。
就业规模最大的镇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18.7万个就业岗位),最小的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1010个就业岗位)。
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提供的就业岗位为26624个。但也不可否认,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色小镇的就业供给能力依然偏弱。
再进一步地分析特色小镇的就业人员构成,可以发现,除了为镇区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以外,特色小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
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和西南云贵川地区。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带动周边农村人口就业高达10385个,占全部就业岗位的39%。
显然,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是,我们进一步地分析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情况就会发现,其主导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47.9%。看来,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尚不够清晰。
从镇区人口规模的分布特点来看,规律性不是很明显。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都有人口大镇,也都有人口小镇。
沿海镇区人口规模最大的镇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市镇16.01万人,最小的是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888人。
内陆镇区人口规模最大的镇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北泉镇9.74万人,最小的镇是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300人。
127个镇(5个数据缺失)的镇区人口平均规模是2.74万人。
让我们来看看特色小镇的建成区用地规模吧。上图显示,小镇建成区面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个极端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建成区规模普遍较大,而内陆地区的小镇建成区规模普遍偏小。
建成区规模最大的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56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24公顷)。
很有趣,最大和最小都是在直辖市。平均建成区规模为6.68平方公里。127镇(5个数据缺失)人均建设用地面积243.75平方米。看来,小城镇建设用地确实比较粗放啊!
我们来再看看各镇的控规编制情况,平均达到了11.31平方公里,是建成区面积的169%。
辖区面积最大的是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9384平方公里,最小的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镇26平方公里,平均镇域面积255.85平方公里。
从空间分布特征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镇辖区面积规模较小,湖北、西藏和内蒙古、西藏和新疆、云南等地区的镇辖区规模较大,但特征不是很明显。
从镇域人口规模看,除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川渝贵地区大镇较多外,其他地区分布较为均衡。
镇域人口规模最大的镇是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28.81万人,最小的镇是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2714人,平均规模是5.71万人。
从城镇化水平看,127个特色小镇的平均城镇化水平为46.22%,比国家城镇化水平低了近10个百分点。
从各方面特征来看,127个入选的特色小镇的差异性明显,展现了我国各种类型的小城镇特征,但巨大的差异性同时也是我们当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所在。
贫富差异、地形差异、规模差异、区位差异、文化差异等都使得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政策制定困难重重。
即便是当下的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产业小镇,供给侧创新)而言,能够学习复制的省份和地区也是非常之少。
因此,“因地制宜,产城融合,探索创新”虽是老话,但对于当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而言,仍然是受用的。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与本网立场和观点无关。)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特色旅游小镇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