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菩提书院网站的三级修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第2课【学员手册】如何修学
我的图书馆
第2课【学员手册】如何修学
菩提书院办公室【书院缘起】  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进入一个物质无比繁荣而内心十分匮乏的时代。精神的极度空虚、心灵的种种热恼,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社会危机,成为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历经多方探索,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国学和佛学,从中寻找解决之道。与此同时,政府也意识到佛教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弘扬佛法,为民众提供化解心灵危机的良药,为社会注入构建和谐家园的能量,是教界的当务之急。  与这些期待所对应的,则是教界弘法力量的薄弱。近半个世纪来,汉传佛教经过十年浩劫的摧残,又在市场经济的浮躁环境中恢复起来,人才凋零,乱象丛生。近年来,虽然有心弘法的道场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忽视。  以大众修学为例。目前,对佛法有系统认识并堪能引导修学的具格善知识很少,多数师长只是根据个人的修学经验作些开示,或推荐读诵某部经典,或推荐念佛、禅坐。看似指点了入门之径,但因缺乏系统引导,往往不能使学人得到多少受用,从而失去继续深入的动力。即使能信心坚定,精进不辍,但由于对佛法认识的局限,难免产生片面、偏执的现象,学到一定程度便无法提高。此外,还有一些学人因无缘得遇善知识或自视甚高而选择自学自修,凭个人感觉深入经藏,摸索实践。但佛典浩瀚,法门众多,最后往往因迷失方向而退却。更有甚者,稍得一知半解便狂妄自大,自误误人,反而成为修学的极大障碍。因此,多数人的修学都处于两个极端:或是不得要领,或是偏执一端;或是落入玄谈,或是流于盲修。  除了修学的偏差,在弘法布教方面也是问题重重。民国年间,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为明清以来流于鬼神化、出世化的佛教赋予了崭新形象,使佛教得以走进现实人生,全面关注社会问题,充分体现了佛教济世利人的慈悲情怀,对普及佛法具有重大意义。但有些人不能正确把握人生佛教的内涵,以为佛教只关心现实人生的幸福,反而忘却解脱的根本,使佛教在当今的弘扬出现肤浅化、世俗化的倾向。此外,有些宗派在弘扬过程中一味强调本门修法,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所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佛教的弘传和健康发展。  对此,教界有识之士都在进行反思,济群法师(以下简称“导师”)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得到一致公认的探索者。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上,导师发表《一个根本、三大要领》,针对大众修学和佛法弘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所谓根本,即架构一套适合当今学人的大众化修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佛教教育、僧团管理和弘法布教的相关制度。围绕这些问题,导师还发表了《汉传佛教的反思》、《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我的判教观》等论文,重点阐述大众化修学体系应该包含的核心要素、修学次第和实践方法,在教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  导师指出,教界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究其根源,就在于修学体系的缺失,没有一套契理契机并具有操作性的体系作为保障。如果修行不力,内心缺乏法的支持,必然会退失信心道念,进而引发种种问题乃至危机。只要抓住这个根本,把修学搞上去,很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当今教界最为迫切的任务,是建设一套大众化的修学体系。所谓“大众化”,一是适合所有学人,不论出家在家,不论程度如何,皆可依此修学;二是兼容所有法门,换言之,可与一切法门的修学相得益彰。之所以强调大众化,关键在于教界师资严重不足,可谓稀缺资源。对很多学佛者来说,依止善知识几乎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奢望。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这种稀缺状况非但不会在短期内缓解,还会更加供不应求。在这一前提下,唯有建立大众化、标准化、模式化的修学体系,才能迅速普及,使现有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使更多有心学佛者得到系统、有效的引导。  所以说,修学体系的模式化运作,既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佛法传播现代化的全新探索。其中,主要包含核心要素、修学次第和实践方法。佛法虽然博大精深,但核心要素不外乎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项,解脱道如此,菩萨道亦如此。不皈依,就没有佛子资格;不发心,就没有修行方向;不持戒,则没有定慧之基。至于正见和止观,一为正法眼目,一为实践方法,更是缺一不可。把握这些核心,也就把握了佛法修学的基本内容。然后,要了解各修学环节的次第和关系。五大要素中,皈依、发心、戒律为一切法门的共同基础。不论学习什么宗派,都要具备共同的基础,然后选择一宗正见和止观方法,深入修学。除了核心要素和修学次第,这一修学体系还应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每一阶段要有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分哪些步骤进行,如何检验修行程度,等等。这样,学人既能对照现阶段的学修效果,也了解目前处于学佛过程的哪个阶段,离目标还有多远。  如何将这一构想落到实处?针对大众的修学现状和实际需求,导师以三十多年的学修所证及二十多年的弘法经验,提出初、中、高三级修学模式。具体如下:  初级修学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中心。通过了解人生佛教,摆脱对佛法的误解,学会以正确的观念看世界、看人生。进而认识三宝的功德,了解皈依的意义并生起皈依之心。学习佛弟子的处世态度、行仪及生活方式,造就健康人格。  中级修学以道次第为基础,以修学菩提心为中心。通过对《道次第》的学习,了解并掌握菩提道的修学要领和完整次第。针对汉传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偏向出世解脱而缺失大乘精神的问题,书院特别倡导以发菩提心为根本,通过如法的修学和实践,实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宗旨。  高级修学以正见为基础,以止观禅修为中心。首先是通过闻思经教建立正见,并依此正见修学止观,引发空性慧,成就胜义菩提心。  为了实践三级修学模式,接引更多人有次第地修学,“菩提书院”应运而生。书院是一个开放的修学平台,一所没有围墙的心灵学院,也是贯彻三级修学模式的载体。其建构是以班级建设为重心,以辅导员为关键,以各地修学处为纽带,以总部为后盾。在修学模式中,除了各阶段的教材外,还包括配套的修学准则、课程大纲和考核办法等,为学员提供全面的修学引导和保障。此外,还有一批从优秀学员中选拔的、经过严格培训的辅导员,和学员互助互学,在菩提路上携手共行。未来,书院还将以基金会支持修学、弘法传灯和慈善互助等活动的开展,为学员架构发菩提心、行菩萨行的现实渠道。  导师对于菩提书院的构想,不仅是长期思考形成的智慧结晶,更是经过多年实践积累的宝贵成果。自2005年以来,导师陆续在全国各地进行修学指导。首先提倡“皈依共修”,这是特别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常规宗教生活,也是初级修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修习皈依,强化对三宝的信心,并加强信众之间的交流,使学人在皈依后找到归宿感。其次,重点推广《道次第》的修学,为学人阐明了从学佛到成佛的完整套路,并在苏州、厦门、温州、上海等地开办“道次第修学班”,为建立三级修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实践表明,三级修学模式能为当代学人提供对机、如法且完整的修学指导,是一条目标明确、次第清晰的菩提大道。菩提书院的成立,正是为了推广这套行之有效的修学模式,造福更多大众,利乐无边有情。在十方三宝的加持下,经过各方面的筹备和努力,日,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注册,菩提书院在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正式揭牌。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不仅意味着一个修学平台的建设,更是佛教弘法“模式化建设”的全面探索。我们期待它茁壮成长,花开遍地。  让我们一起祈愿,愿菩提书院的成立和发展,能令一切有缘众生于法受益,自利利他,同证菩提!  让我们一起祈愿,愿正法久住,佛灯永续!  让我们一起祈愿,愿众生安乐,社会和谐!【修学总则】第一章 修学方式  第一条 自修和共修  书院的三级修学采用自修与共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修,为共修做好准备,保证交流质量;通过共修,营造良好修学氛围,互帮互学,彼此增上,为自修提供支持。所以,自修和共修对修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缺一不可。  第二条 自修的意义  一、自修是重要的修学方式。佛教提倡自力,所谓“自依止,法依止”。佛菩萨也好,善知识也好,只能为我们开示解脱之路,只有自己亲自实践,才能从中受益。  二、自修是有效共修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没有认真自修,共修时就难以如理如法地分享,或偏离主题,或言之无物,既不能自利,更不能利他。  三、共修也是为了增进个人的自修效果,使学员深化对自修内容的认识,并在交流中使法义落实到生活中。  第三条 自修的方式  一、每天保证相对固定的闻思时间,养成精进修学的习惯。按照课程进度,阅读书籍,听闻音像,围绕每期共修的主题,结合辅助材料,认真思维每一个问题,为小组和班级共修做好准备。  二、修学中遇到问题时,应积极和辅导员或同修师兄探讨交流,不要得过且过。  三、在生活中积极践行佛法,遇事能以所学佛法进行处理,学会检讨自己的不足,随喜他人的进步。培养分享意识,自己从佛法受益后,乐于和他人分享学佛心得,接引有缘众生。  第四条 共修的意义  一、突破个人自修的局限。在个人修学中,对法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只能从某个角度去理解法义。通过共修,同修间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享,互相启发、提醒、纠正,从而弥补自修的不足,能有效促进个人修学。  二、共修营造的氛围,有助于学员形成良好的修学习惯,是对个人修行的有力支持。今天这个时代,人心浮躁,诱惑重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都在支持并强化贪嗔痴三毒。在这种大环境下学佛,往往会面对各种质疑和压力,何止是与万人敌!而在书院这个团体中,大家都是为了追求真理和解脱走到一起,是正能量的汇聚,能有效化解环境的不良影响,起到充电续航的作用。  三、共修能使学员养成检讨自身不足、随喜他人功德的习惯,是修行增上缘。一个人闭门自修,很难发现自身问题,更难走出凡夫心的强大串习。通过共修,在同修道友的对照和提醒下,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随时调整心行。同时,当学员有一点进步时,同修间的鼓励和赞叹又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坚定信心道念。  第五条 共修的方式  一、共修包括班级共修和小组共修两种方式。为了保证修学质量,让心时常安住于善所缘,学员应每周参加小组共修和班级共修。  二、班级共修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共修,在辅导员的跟进下,由各小组轮流主持,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培养团队精神。五人一组的小小班,则由班级成员轮流主持。为达到共修效果,班级共修应按“共修仪轨”进行。每位学员的分享时间为五分钟左右,应提前做好准备。  三、共修时,学员围绕每期的闻思主题,重点从三方面进行分享:1. 阐述对当期闻思内容的理解。2. 报告心得,学员通过自修闻思法义,并与个人的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用佛法检讨自己,共修时再与同修分享内心的触动和感悟。这是分享的重点,决定了班级共修的效果和大家的收获。3. 提出疑问,不论是对法义的疑惑,还是运用中出现的问题,都可提出来共同讨论。如果不能达成共识,且问题具有代表性,参照《共处规则》第二条“见和同解”处理。  四、小组共修是班级共修质量的保障。在班级共修前,由小组长提前组织本组成员共修,重点交流对当期闻思内容的理解,通过交流,促使学员完整、准确地理解法义。对《辅助材料》中的每个问题要逐条讨论,以把握当期法义的脉络和重点。小组共修的话题可适当广泛,包括修学或生活中遇到的疑惑、对法义的运用等,轻松活泼地进行沟通,但要掌握好节奏,避免闲谈。当期轮值小组应安排好班级共修时的主持工作。第二章 修学态度  无论是自修还是共修,都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到“真诚、认真、老实”。  第一条 真诚:以佛法为镜,真诚面对生命存在的过患,认识到自己是充满迷惑烦恼的凡夫,是轮回的重病患者,勇于自我检讨,不自欺、不逃避。唯有看清这些问题,才能本着治病的心态来修学。否则,学佛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种点缀,一种姿态。我们不仅要真诚面对自己,还要真诚地面对法,面对法师。就像急切期盼康复的患者那样,把法当做疗病的良药,把法师当做救命的良医。  第二条 认真:用心投入修学,严格要求自己,按照《道次第》听闻规则的要求,扎实、深入地学好每次课程的内容,认真理解法义,反复闻思,让佛法进入心相续中,完成生命的自我改造。  第三条 老实:对三级修学模式产生认同后,要老老实实按照这个模式,一门深入,不要被混乱的凡夫心左右,到处攀缘。如果不能珍惜这一法缘,安心学习,是难有受用的。第三章 修学方法  在修学过程中,尤其是自修时的闻思,要遵循“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摆脱错误,重复正确”的窍诀,反复“理解、接受、运用”。具体包含八个步骤:  一、读懂教材的每句话和每个概念。  二、理解每个段落和章节的法义。  三、带着问题学习,知道每个章节要说明什么问题,经论中又以什么方式进行说明。  四、把经论所说的问题和现实人生联系起来,使佛法从空中落地,进入心相续中,进而产生作用。否则,即使把经论背下来,也只是佛菩萨的境界,和自己是不相干的。  五、用所学佛法重新审视人生,看待实际问题。比如《道次第》讲述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对于这一观点,我们能否接受?再如佛法所说的无常无我,究竟是不是世间真相?我们需要去思维,去检验,去消化。唯有这样,才能将佛法转变为自己的认识。  以上五个步骤,包含了从理解到接受的过程,即“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我们所以会有种种烦恼,就在于对世界的错误认识。所以,修行必须从转变观念开始。比如无常,首先要正确理解无常的含义,然后去观察世间万物,看这一切是不是无常的?通过反复印证,无常才能从教理转变为自身观念。这个过程,就是导师一再强调的“观察修”。  六、依佛法正见摆脱不良串习。无明造就了我们现有的凡夫品质,而正见所成就的是圣贤的品质,解脱的人格,这是非此即彼的两个选项。学佛的目的,就是把经论蕴含的佛法正见运用起来,替代原有的错误认识。  七、不断重复正确心行,强化正念。  八、最终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善。  这三个步骤,重点在于运用,即“摆脱错误,重复正确”的过程。正见初步树立后,就要以此看待问题,调整习气。这个过程需要不断重复,不断地理解、接受、运用。因为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气是无始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仅仅通过一两次观察修是改变不了的,需要轮番观修,数数思维,使正见扎下根来,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善。当我们把心安住在正确的观念、心态及良好品质中,使之长久保持,就是《道次第》所说的“安住修”。  这八步骤本身就是一个禅修过程。无论哪个阶段的修学,都要按照理解、接受、运用的次第进行。三级修学不是到高级阶段才开始禅修,而是包含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因为禅修主要在于培养正念,所以,凡是能将佛法正见转化为正知正念的方法,都可称之为禅修,都能达到改造生命的效果。第四章 修学效果  贯彻修学态度和方法之后,我们将从“观念、心态、品质”发生改变,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凡夫的生命,是一大堆错误观念和混乱情绪的综合体。错误观念导致贪嗔痴种种烦恼,造就现有的凡夫品质;而正确观念则带来健康的心态,成就圣贤的品质。在修学过程中,我们对世界人生的固有观念将逐渐被佛法智慧所替代,改变由错误观念发展而来的情绪和烦恼。最终,走出迷妄的轮回系统,成就佛菩萨的生命品质。第五章 自修准则  第一条 自修时,必须落实真诚、认真、老实的修学态度,运用理解、接受、运用的修学方法,最终达到观念、心态、品质的转变。  第二条 自修必须依照导师统一制订的课程内容,并在相关辅助材料的指导下进行。《辅助材料》由导师审定,切勿私定教材,盲修瞎炼。  第三条 自修进度必须依照书院的规定,次第进行。个别地区因特殊情况需做调整,应事先征得当地辅导长的同意。  第四条 自修时,学员以闻思导师开示、阅读相关教材为主。若有心得或疑问,可通过书面形式(邮件、短信等)向本班辅导员汇报或咨询,亦可通过公共信息平台(书院公共论坛、博客、班级微信群、班级QQ群等),及时与本班辅导员或同修进行交流。第六章 共修准则  第一条 共修时,严格按照书院安排的学习教材和进度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第二条 班级共修时,应围绕当期闻思的法义、主题,如理如法地进行分享,不得宣扬邪知邪见,不得随意发挥,离题万里,影响他人修学。  第三条 共修时,应本着自利利他的发心,真诚交流,积极分享,不作宗派之争,不持门户之见,秉持六和精神,和谐相处。  第四条 共修时,不得迟到、早退、旷课。因故不能参加时,应提前向本组组长或班长请假。  第五条 共修时,自觉维护清净庄严的现场气氛,语言柔和,举止得体,切勿大声喧哗,随意插话。手机应调为振动或关机,以免对共修造成干扰。【修学内容】初级:同喜班修学内容(1年)——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中心  ◆第一进度(21周)  【修学目标】纠正对佛教的误解,学会以佛法的智慧看人生、看世界。  【修学内容】  第一单元 模式篇    第1课 《菩提书院学员手册》上    第2课 《菩提书院学员手册》下  第二单元 信仰篇    第3课 《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    第4课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5课 《人生五大问题》(结合“禅与人生”视频)  第三单元 社会篇    第6课 《佛教怎么看世界》    第7课 《佛教的财富观》(结合“财富与人生”视频)    第8课 《佛教的环保思想》  第四单元 人生篇    第9课 《生命的回归》    第10课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第11课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第12课 “生命的自觉与自由”视频  第五单元 教界篇    第13课 《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    第14课 《佛教在当代社会》上    第15课 《佛教在当代社会》下    第16课 《佛教在商业浪潮中的反思》    第17课 《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并非名僧的高僧》《我的出家生活》    第18课 《我的修学经历》  第一进度课程说明:通过对人生佛教丛书的学习,了解佛法如何看人生、看世界,进而将佛法智慧转变为自己的认识,以此指导人生,解决问题。  ◆第二进度(18周)  【修学目标】通过学习佛传,认识三皈,走入佛门,建立对三宝的信仰。  【修学内容】  第六单元 礼仪篇    第19课 “佛门礼仪”视频    第20课 《居士入寺礼仪》    第21课 《义工,最有意义的工作》    第22课 《无尽心灯照大千》  第七单元 佛传篇    第23-27课 “佛陀和他所说的法”10讲    第28课 “鹿野苑的开示”视频第1集    第八单元 皈依篇    第29-32课 《皈依修学手册》(结合“皈依,佛法的根本”前四讲)    第33课 “导师带领修三皈依”(77分钟完整版)  第二进度课程说明:  1.学习佛门礼仪,培养佛弟子的基本威仪和素质。  2.学习如何做事,培养利他精神,成就慈悲修行。  3.修学佛陀传记,听导师讲的“佛陀和他所说的法”和“鹿野苑的开示”,第七周安排复习。通过对佛陀生平和教法的认识,增进对三宝的信心。参考资料: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或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4.修学皈依,学习《皈依修学手册》和相关音像,每次学习音像1讲和书本对应的2节内容。第五周学习导师“周日皈依共修及开示”,第六周安排复习。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认识皈依的意义,了解佛陀的功德,对三宝生起至诚皈依之心。  5.依照《皈依共修仪轨》修习皈依,以佛随念为辅助,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中级:同修班修学内容(4年半)——以《道次第》为基础,以修学菩提心为中心  ◆第一进度(2年)  【修学目标】认识修学理路,调整观念和心态,走上菩提大道。  【修学内容】《三主要道颂》、《菩提道次第略论》,学习导师的相关音像资料,参考《菩提大道》、《道次第之道》,掌握菩提道的修学理路。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逐步改变观念,调整心态,走上菩提大道。  【修学要求】以《皈依共修仪轨》为常课,不断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  ◆第二进度(2年)  【修学目标】舍凡夫心,发菩提心。  【修学内容】《入菩萨行论》,学习导师的相关音像资料。  【修学要求】以修习《皈依共修仪轨》、《菩提心修习仪轨》为常课,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真切发起菩提心。  ◆第三进度(半年)  【修学目标】发菩提心,行菩萨行。  【修学内容】《瑜伽菩萨戒品》,听导师讲解的《瑜伽菩萨戒品》音像(29讲),受菩萨戒,实践菩萨行。参考资料:宗喀巴大师《菩萨戒品释》、太虚大师《瑜伽菩萨戒本讲录》。  【修学要求】以修习《菩提心修习仪轨》、《瑜伽菩萨戒》为常课,真切发起菩提心,熟悉菩萨的行为规范,成为合格的菩萨行者。高级:同德班修学内容(3年)——以正见为基础,以止观禅修为中心  ◆第一进度(1年)  【修学目标】了解妄心差别,认识唯识中道见及唯识学的修证次第。  【修学内容】学习《百法明门论》 、《唯识三十论》系列讲座,阅读《认识与存在》,了解八识差别,认识唯识中道见及修证理路。通过禅修,将唯识正见转化为正知正念。  【修学要求】以止观禅修为常课,将唯识见转化为自身心行。  ◆第二进度(1年)  【修学目标】了解般若中观的正见及修证。  【修学内容】学习《心经》、《金刚经》。听“心经的禅观”(2讲)、“心经的般若正观”(6讲)及“《金刚经》系列讲座”音像(16讲),阅读《心经的人生智慧》,了解般若中观正见,依此正见修观照般若,通达空性。  【修学要求】以止观禅修为常课,将中观正见转化为自身心行。  ◆第三进度(1年)  【修学目标】了解禅宗的见地与修证。  【修学内容】学习《四念处经》和《六祖坛经》,听“《坛经》的见地与修证”(2讲)、“《六祖坛经》系列讲座”(24讲),阅读《话说坛经》,认识禅宗的见地及明心见性的禅修。  【修学要求】以止观禅修为常课,将禅宗见地转化为自身心行。【共修仪轨】——同喜班共修仪轨——  一、唱《处世梵》。  二、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三、恭听《慈经》。  四、(1)讨论法义,分享心得,提出疑问;(2)平等交流;(3)辅导员总结分享。  五、读诵《健康生活的五大信念》,修习四无量心。  六、布置下周共修内容及班委通知等。  七、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出自()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走进菩提书院
走进菩提书院
佛法难闻&书院难得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异地一起开班还是第一次。首先恭喜大家进入菩提书院进行学习。在这个时代能够有这样一个修学的因缘,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个人从事20多年的弘法,看到了太多的修学现象,有心修学佛法的人其实很多,但是如何修学佛法?如何才能够走上生命的觉醒之道?这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容易的原因在哪里?来自于社会的环境,也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从环境的因素上来说,今天这个社会就是资讯高度发达,一方面我们似乎可以很方便的就接触到佛法,只要打开网络,佛教的网络,想要学习佛法就像进入超市一样,想要听哪一个法师说法就可以听,很方便。但是这种方便无形中也会造成混乱,关键还是因为我们没有选择的能力,佛法的特点是博大精深,佛教有汉传、藏传、南传,每一个语系的佛教又有很多宗派、经论,究竟应该怎么学习,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佛教界在弘法上普遍显得不足,真正能够具备引导大众修学的法师其实不是很多,我们有时候得到了一些知识,往往都是一些片面性的,比如接触上净土宗的叫你念佛、禅宗叫你参禅、密宗叫你念咒,很混乱。
信仰的意义
信仰就是生命中的普遍需求。过去我们接受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对我们信仰产生一种误导,以为宗教是迷信,以为人不需要信仰。事实上,信仰所关注的是生命永恒的问题,所以人生的问题,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很多问题,尤其这个时代,我们现代人的问题特别的多,这些问题,简单的归纳不外乎就是现实的问题和永恒的问题。现实的问题就是生活中的小问题:上学、成家、就业、工作。永恒的问题:信仰的问题。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很多人都富起来了,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曾经梦寐以求的很多愿望似乎都实现了,好像我们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幸福,我们甚至越活越迷茫。曾经贫穷的时候有很多现实的目标,富有了,现实的目标满足了,很多精神的问题涌现,活着为什么,如何才能快乐幸福,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这几年很多高校开了很多总裁班,长江中欧北大清华南大复旦,开了很多佛学课程,很受欢迎。佛法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众的需要。因为佛法是一种心性之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和解决人生的重大问题。作为每一个生命的存在,有着太多的迷惑和烦恼,这些迷惑,稍微有一定慧根的人都会触及。当然一个人在尘劳里陷得很深的时候,这些问题暂时被淡忘。一个人稍微有点慧根、活得比较清醒,这些问题就会浮现。因为人在地球、宇宙中很短暂、很渺小,只是地球的过客,地球在宇宙中很渺小,人又算什么?必然面临,我从哪里来,未来归宿在哪里?我是谁?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价值是什么?每个生命的存在究竟遵循什么规律?有没有命运?人如何才能幸福快乐?这些问题始终是人类永恒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品质,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幸福快乐。人对这些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就意味着两个问题:1),对自身生命会产生错误的认识;2),对世界产生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就会形成我们的观念、认识模式,认识模式决定我们究竟如何看世界。其实一个人的认识非常重要,也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每天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究竟能够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事实上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认识、究竟如何认识这些事情?是用错误的观念去看还是用智慧去看?如果智慧去看,当下就不会产生烦恼,如果错误的观念看问题,每天都在制造烦恼,错误的观念制造烦恼情绪。陷入烦恼和情绪中。生命能否自救?如何摆脱烦恼困惑?不能摆脱,永远活得不明不白。这对每一个生命其实非常重要。
幸福不幸福的问题。幸福不仅是环境因素,更重要是内心因素。想一想,在我们人生中什么时候最容易开心,什么时候更不容易开心。没有烦恼的时候更容易开心。没有烦恼才是幸福的根本,相对来说,物质条件只是我们产生幸福的辅助条件。所以这就牵涉到人如何才能从迷惑和烦恼中走出来,这是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作为每一个生命来说,要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靠自己盲目摸索很困难。普通的宗教认为有一个万能的神。佛教讲究规律,生命是无尽的积累,观念想法构成了现在,现在决定未来,没有谁能救你,除了你自己,找到智慧和方法我们是非常幸运的。
佛法的殊胜
释迦牟尼对这个世界的众生最大的贡献:发现了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有自救的能力。如果人没有自救的能力,生命看不到希望。所以人即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即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我们都有自救能力。
如何开发这种自救能力?如何才能摆脱生命迷惑烦恼的泥潭?需要有方法。
书院构建及特色
菩提书院的修学主要是两个模式:修学模式和管理模式。隐含两大内涵:一个是有效的引导,一个是良好的氛围。这两个东西也正是当前社会大众修学佛法薄弱的地方。根据我自己长时间弘法的经验,感觉我过去到各地讲座,讲完之后很多人有学佛法的热情,但是没有跟踪,大家都很忙,过去所做就像手里抓了一把种子,随便一撒,可能在泥土里、石头上,但是得不到相应呵护,根本长不出来,或者枯死。
真正学习佛法,几个条件不可缺少:有氛围、有次第、有方法、有引导。
第一要有氛围。社会上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氛围,尤其是学佛,学佛就像一个人跟一万个人打架,内心有种种不良需求、负面情绪,社会有种种诱惑,从这些需求和诱惑中走出来,需要一个氛围来支持我们,如果没有氛围靠自己的意志力还是很难的,除非修行比较好、正念很强大,正念像一颗参天大树,否则微薄的正念怎么抵挡无始以来形成的贪嗔痴,一个班级、一个地区、到整个菩提书院所形成的氛围,共修、同修,想掉队都不容易。
第二要有次第。社会上也有次第,小学中学大学。现代人学佛,逛街式的,不容易学好。不少人学佛,学之前一大堆人生问题,学了之后一大堆佛法的问题。有的人抓住一部经,真的要变成见地用起来,不容易,变成玄谈,甚至成为催牛的素材,这种现象也很普遍。也有人,很简单的念经,念几十年,每天完成功课,真的佛法修学是一种见地、用心,不只是一种行动。就像读书,老是在读小学的课程,读了几十年,这个人的水平在小学生中是比较高的,但只是小学生,虽然课本滚瓜烂熟,但是只是小学生。有些人抓到一本研究生博士生的课程,认得几个字,也觉得自己懂。懂这个字其实很有学问,什么叫懂?尤其是佛法,佛方法的内涵很深,经论的内涵100分,理解5分10分30分50分是懂,理解错了还是懂,至少自以为自己懂,很可怕。要是没有次第,这种理解容易出现瓶颈,人很容易自以为是,尤其是我执我见非常重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什么才是正确的懂、什么才是正见,如何真正的深入,次第不可缺少。所以书院建立了三级修学模式。
第三要有方法。一种偏向实修,盲修瞎练,不学习,修学变成机械运动。还有一种知识分子的学习,东逛逛西逛逛,满足自己的需求,学佛是破除我执,不是让自我感觉更好。佛法是生命的智慧,帮我们看清楚自己,最后帮我们解除生命的迷惑和烦恼。佛法有佛法的一套修学的规则,要有方法,方法很重要。菩提书院有书院的方法。也总结了目前学院的教育的不足,比较被动的,过了就过了,被动的教育;还有就是单向的,没有交流,掌握的如何就如何,不知道对错,效果不是很理想。菩提书院的教育是自觉的、互动的。自觉地就是说我们确实真切的意识到生命的觉醒对我们每个人生命的重要性,所以学习有自修和共修。自修就是每个人对学习的内容反复的学习,有方法的,用八个步骤、六个字“理解接受运用”,把整个知识,内涵有100分,通过八个步骤可以达到多少分,进行对照和检讨,如何把佛法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佛法的最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学习佛法就是学习佛的智慧,以佛的智慧看到的世界。而不是我们的认识看到的世界,我们的认识:每个人都带着有色眼镜,我们的认识充满着错误、情绪、混乱。无明制造起来的认识不断给我们制造&烦恼轮回错误情绪。所以现在学习佛的认识。怎么把佛的认识变成我们的认识、把佛的智慧变成我们的智慧,就是“理解接受运用”,八个步骤,帮我们真正认识。然后共修,交流理解心得运用,互相交流。菩提书院建立的这种认识是最先进的模式,所有这些交流都是面向自己检讨自己,佛法就像一面镜子,看得不是自己的脸,看得是你的心,看看你的心中有哪些污垢,烦恼。看清楚了一点点扫除掉,心越来越清净,智慧慈悲不断增加,贪嗔痴不断减少,进入菩提书院学习的学员,只要能够认真修学,几个月下来普遍都有这样的反映。菩提书院最大的特点分享,每个人都要学会分享,理解心得,疑问,同喜班的阶段,只要认真修学,都会有很大进步,就是方法很重要。做什么事情有两点:目标明确+方法正确。现在多数人学佛,目标不明确,方法不正确。究竟为什么学佛?很普通的问题也是很关键的问题。通过菩提书院的学习很快就对这个问题很清楚,所以方法很重要。
第四点是要有引导。书院的辅导员制度。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明的产品,无名制造贪嗔痴。书院的模式就是帮我们从贪嗔痴走出来,走向生命的觉醒。每个同学加入书院都有机会成为辅导员,只要努力,辅导员同时也是受益最大的人,因为必须要比别人努力。通常辅导员都是进步最快的。
四个条件不可缺少。
学佛是改造生命的重大工程。学佛事实上是要舍凡夫心、发菩提心。什么意思?我们的心需要从贪嗔痴的轨道、状态中走出来,让生命走上觉醒之道。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人最大的问题是看不清楚自己。想要改变,但是看不清楚,看不清楚,如何改变?想要改变,现在的生命是以无明制造的自我,这个自我其实不是真正的你,形成了生命的伪政权,要想推翻伪政权,恢复生命的本来面目、建立生命觉悟本性,但是主权还在伪政权那里,所以很难。学佛是对现有迷惑系统带有颠覆性。在这个过程中,佛陀为我们指出了这样一条颠覆迷惑系统、走上觉悟之道的智慧和方法。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到:真诚认真老实。
这是菩提书院学员要具备的六字方针:学习的态度“真诚、认真、老实”。
真诚,首先真诚面对自己,真诚的认知生命存在困惑。某种意义上生命是不健康的,健康的生命是明白开心,但是我们的生命充满着不明白以及很多烦恼,不断制造不开心,所以必须认识到生命不完美的现实,就像一个人了解到我们有病,才会治病,如果自己觉得很健康、很风光、混得很好,就不会认真的对待修学;真诚的面对自己、面对法、真诚的面对善知识,就像面对病、医生和治疗。
认真。三级修学代表我几十年弘法的探索。佛教有很多法门,经论、宗派。过去弘法中意识到大家学习佛法很困难。有人问,能不能有一部经论?能不能有一套方法一系列步骤?如果没有这样的步骤,很困难,皈依之后就像被扔在大海里。“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大殿,学佛十年佛在西天”,刚开始凭着热情和意志,但是后面找不到感觉,得不到引导。如何帮助大家获得佛法的要领?我一直在探索。探索过程中发现五个要素: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整个佛法都不外乎这五大要素。所以佛法的法门虽然多,要学的就是这五大要素。根据这五大要素,提出三级修学。初级:人生佛教为基础,信仰建设为中心。中级:道次第为基础,菩提心为中心。高级:正见、止观,超越世俗心,发起胜义菩提心。三级修学是根据五大要素为大家提供清晰的次第,具有普世性,不是个别的,任何人想学好,都绕不开这五大要素。认真去学,很重要。每一个内容,从内容到方法,有辅助材料,还有辅导员告诉你怎么学,总结的学习方法,从自修、小组共修、班级共修,认真的去做,对每一个内容至少都要学三遍五遍,七八九十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能反复闻思,所理解很有限,理解了变成自己的认识,就是完全接受,要进行思考,讲环保和看待幸福,是不是这么回事?发自内心的接受而不是被迫接受,思考之后发自内心的接受,变成你的观念、你的智慧、你的看问题的方式。很多人学了很多烦恼还是很重,原因是接受了很多佛法的说法,还是用自己固有的观念看问题。只是知道有佛法的说法,不是自己的说法,还是佛法的说法。认真很重要。认真的自修和共修。凡是认真的学员都是进步最快的,认真办班的地区发展都是最快的,认真的学员受益都是最大的。关键是我们认识到修学佛法对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重要性,才会愿意投入。每个人都很忙,所有的忙碌都只有暂时的意义,而佛法具有永久的意义。所以认识到佛法的重要是能否真正投入的前提。
老实。不要东学西学。改变逛街式的。四处攀缘。学的非常的杂乱。这是学不好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学习要深入,佛教讲多闻,不是说看得很多很杂,而是对一个内容反复闻思,正确重复。调整,学习佛法就是学习智慧、看清楚真相、改变调整错误的串习、正确的重复。正确的重复很重要。就像学外语,学任何东西都要不断重复。老实就是对三级修学的内容老老实实的反复的学习、正确重复,理解,接受观念,反复的在生活中运用,这是正确重复的过程,这是我们补课缺少的。真诚认真老实是非常的重要。
所以,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样一条菩提道,进入三级修学,就意味着我们进入菩提道的高速公路,只要坐上“菩提号”的列车就可以啦,不需要你们自己另外去选择。其实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靠自己有限的认知去选择非常困难。怎么学佛,靠自己盲目选择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其实不容易。真诚认真老实,理解接受运用,这是菩提书院修学的贯穿的十二字方针;到后面的观念改变、心态改变、生命品质改变的结果,进入书院学习,在充满高度无明的时代,找到菩提书院就找到了真正能够点燃生命中觉醒之灯的方法,真正找到了生命的觉醒之道,找到了生命自救的方法。
中国佛教是大乘佛教,要发菩提心,不仅仅要自己觉醒,同时也要带领更多人走向觉醒,当我们学了佛法之后,知道很多人都是活在高度的无明和烦恼中,活得很辛苦,我们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走出迷惑和烦恼,培养传灯之心,影响身边的人,首先自己学好、做好了,才有能力、力量影响身边的人,能够给别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别人走向生命的觉醒,因为其他帮助都是暂时的,利他之心很重要。
真正的利他之心能帮助我们成就真正的慈悲。佛菩萨的的两种品质:智慧和慈悲。我们因为我执才会有很多烦恼和痛苦。一个人通过利他的修行可以弱化我执,当我执弱化了,慈悲心就在增长,智慧也在增长。大乘菩提心的修行对我们修行的意义非常重要,利他的修行,利他的过程中慈悲和智慧增长,只要我执越来越少,内在觉醒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就会被开显出来。利他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迈向觉醒的修行,所以菩提书院的整个修行的过程都是帮助我们学习、自觉和觉他的过程,帮助我们的生命走向迷惑和觉醒的过程,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今天因缘非常好,在这里开班,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你们接下来好好努力。上海、靖江有很好的修学氛围,希望你们在良好的基础下,有氛围、有辅导员,你们一定也会学的很好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提书院三级修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