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打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后,关东军是怎么由2万激增到75万

苏军为什么能够在6天内就消灭了75万的关东军?其实原因简单的很!
苏军为什么能够在6天内就消灭了75万的关东军?其实原因简单的很!
历史深处时光
首先要说明的是,英美等盟国在东南亚,还有太平洋,都领教了日本陆军的厉害。虽然武器相对落后,但是被武士道精神武装的日本陆军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而且几乎是不要命式的打仗,使得英美法陆军损失惨重,接连丢掉东南亚大量殖民地。在后期虽然海上作战接连胜利,但是对日军陆军还是缺乏信心,这也是,英美迟迟不敢在日本本土登陆的主要原因。而苏联对日宣战,那么如此强悍的日本陆军,为何在苏联面前不堪一击呢?其实很简单,主要是三个方面原因。日本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成立于公元1919年,解散于公元1945年8月。关东军是日本陆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被击毙八万三千人,被俘五十九万四千人。战后,余下的关东军官兵作为俘虏被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第一,关东军已不是关东军了。关东军被誉为日本明治维新后的骄傲,是日本皇军之花。可以说在九一八事变之前,的确是最精锐的军队。最开始只有1万多人,但是随着战争的扩大,逐步增长到70万人,最高峰达到120万人。但是,因为后期战争的激烈,以及在东南亚的战事,不断抽调关东军精锐南下参战。伯力审判铁岭关东军守备队~30日,苏联滨海军区军事法庭在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对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的日本战犯前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医务处长隆二、兽医处长高桥隆笃等12人进行的公开审判。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在关东军成立了代号为“东乡部队”的细菌试验室。1935年至1936年间扩建为“关东军防御给水部”和“关东军兽疫预防部”两个研制细菌武器的机构。1941年改名为第七三一部队和第一○○部队。以后,在中国的华中和华南又组建了代号为“波”字、“荣”字两支细菌部队。在审判中被告供认:为了准备并实施细菌战,他们培养了大量的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细菌,研制细菌武器。在研制过程中,惨无人道地用中国人、苏联人和战俘进行实验,惨遭杀害的不下3000人。并于1939年在哈拉哈河地区对苏蒙军队作战期间,1940年、1941年在中国宁波、常德等地,使用了细菌武器。上述罪行严重违反了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关于禁止使用细菌武器的国际公约。根据被告犯罪事实,法庭判处山田乙三有期徒刑25年,对其余11名战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25年。如1943年,日本大本营一次性抽调35万关东军精锐去了太平洋战场,关东训练有素的军队几乎被抽调殆尽。剩下的一些老弱病残,而且在日本投降前拼凑起来的学生军,朝鲜军,还有本地抓的壮丁,凑了近80万的规模。但是,其实战斗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完全没有了昔日的战斗力。第二,没有准备。其是在1945年,当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朝野人心惶惶的时候,天皇差不多已经决定要投降了。而且这一消极情绪全部传染到了在大陆和太平洋的军队。他们全部转入防守,不再进攻。而关东军更是受此情绪影响,斗志全无,丝毫没有大战的准备。一个即将投降的军队,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当然一击而溃,无法抵挡了。因此,苏联一开打,日本防线全面崩溃,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目击证言731部队的残忍实验除了毒气试验,731部队还实行了“真空环境实验”。这是为了测量在真空中人体抵抗限度的试验。原731部队一名队员是这样揭露的:“有一次,我看见在一个实验室里,关着一个中国青年。他赤身裸体地站在里面,抽气机开动后,室内逐渐变成了真空,缺氧使他难以忍受,他用双手抓着前胸,血顺着伤痕迅速流了出来。他挣扎着……16毫米摄影机自动摄下了全部情景。”“野外活人细菌实验”是731部队的又一项重要罪恶实验。1943年夏的一天,在一个秘密实验场,731部队的人把中国受害者押入坦克和装甲车内,用火焰喷射器喷射,以观察达到什么程度可以把人烧死。1943年末,在安达靶场,有10个人被并排绑在每相隔5米的柱子上。然后在距离50米以外的地方,借助电流引爆一颗开花弹,使被实验的人在被炸伤的同时,受炭疽热菌的传染。不几天,这些人全部感染死去。老一辈的东北人都还记得,1945年春天,关东军以569部队的名义,强迫群众捕田鼠30万只。许多学校的学生不得不停止上课,终日在野外捕捉田鼠。正当天真的孩子们在田野上欢笑着捉田鼠的时候,他们哪里知道,这些田鼠是日军用来培养残害他们的鼠疫菌苗的!第三,绝对优势。在开战前,苏联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武器,苏联的武器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好几代了,而且苏联全是机械化的军队,机动能力迅速,而且火力更是强过日本很多倍。第二,人数优势。在对日宣战,苏联投入了150万精锐之师,这些军队可是刚刚经历了苏德战争,可以说战斗力强悍,而且单兵素质那是很强的。三是,日本在此时已经是风雨飘摇,国内经济面临崩溃,各种资源,武器弹药极其缺乏,而且还得不到补充,当时的关东军弹药十分缺乏。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才迅速消灭75万关东军,取得所谓的辉煌。侵华兽行设在延吉的间岛日本派遣军司令部四岁的小女和母亲日军用毒气毒死为了镇压东北人的反抗,关东军在东北各地设立了无人道的矫正院,只要被怀疑有罪都被关进矫正院。由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大批的中国人在矫正院里死去。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国内法西斯分子就提出用细菌武器征服中国的设想。关东军是把这一设想变为现实的积极实施者。1935年,根据日本天皇的密令,由细菌战争的积极鼓吹者石井四郎主持成立对外号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秘密部队,即臭名昭著的“第731部队”。石井四郎原是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的学生,后投效于日本陆军。不久被派往德国法西斯研究细菌武器,回国后就成为细菌战的积极鼓吹者。在他看来,中国人多地广,光靠军队费时费力,还不如用微生物制造细菌武器,既省钱、杀伤力又大,是战争的可靠武器。他的这些谬论,得到关东军的大力支持。731部队成立后在东北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使用人体实验,大量残杀中国人民,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据关东军被俘人员交代,为了试验一种新式毒气的效果,关东军曾将中国的母女二人关在一间透明的玻璃房里。小女孩只有四岁左右,就在毒气渗入的一瞬间,小女孩突然从母亲怀里抬起脑袋,瞪着一对圆圆的大眼睛,向四周张望,好像在问,这里怎么了?母亲惊叫一声,用手捂住孩子的嘴,尽力地试图这样使孩子免受毒气的残害。然而,剧烈的毒气很快将母女俩毒死。母亲在临死前的痉挛之中,还死命抱着孩子不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历史深处时光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我们都是历史的搬运工全家被枪毙 日军在东北暴行:百姓放错垃圾 | 抗日战争——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全家被枪毙 日军在东北暴行:百姓放错垃圾
全家被枪毙 日军在东北暴行:百姓放错垃圾
发布时间:
  他说,在大队本部的时候曾看到六七名韩国慰安妇在逃无可逃的境地下,被迫成为50多名军官的泄欲对象。在没有正式慰安所的情况下,慰安妇的处境极其悲惨。
如果说玄奘是不远万里赴印度取得真经,那么鸠摩罗什就是去国离乡来到中土弘扬佛法。鸠摩罗什是中外交流史上的名人。有人说他是印度高僧,也有人说他是龟兹高僧。都对,因为其父出生于天竺望族,曾担任西域龟兹国国师,其母为龟兹国公主。
日,日军第十师团第六十三联队长饭冢朝吾大佐,带着百余名日伪军,乘坐5辆汽车,气势汹汹地要消灭明山队,却中了明山队的埋伏,日寇很快就被明山队骑兵冲得七零八落,死的死,伤的伤,逃跑了一部分,剩下的全都投降了。而他们的联队长,为了活命也跪在地上求饶,还想用钱向明山队“买命”,可是被祁致中拒绝了,一刀结束了他的性命。
  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失败告终,暴露出了中日两军实力间的差距、最高指挥层的失误、以及各兵种间缺乏配合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顽强的战斗,使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口号破灭,让国际社会见到了中国对抗侵略者的决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东北的黑土地历来是最肥沃的,也是最让东北人骄傲的。然而,在日寇统治期间,东北纵有黑土,却无法滋养我们的同胞;东北人历来体格最壮,却在日寇的魔爪下枯竭成一个个的“蜡人”,面黄肌瘦甚至命丧黄泉。当时的老报纸也记载了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悲惨。  抚顺新站变成了人间地狱  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晚,一群上着镣铐和锁链的人,像货包似的被抛进了抚顺的枢纽新站。其中一个面黄肌瘦,名字叫“逸之”,认得字儿,是个人。  新站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在敌人的尖刀下,不知榨出了多少东北同胞的血汗所填起的城市。在新市落成的第一天,日本人称它为“新秩序的模范区”。就是在新站,上面这位面黄肌瘦的中国人遭受了一次次的苦难,他将满腔的愤慨滴落在笔尖,化为一篇充满血泪的控诉发表在了日延安的《解放日报》上。  “的确,正如日本人所沾沾自得的一样,新站是‘美满’和‘文明’的象征。因为,在这里有的是妓女院和歌舞场;有的是华丽而高高的日本洋行和日本商店;有的是宽敞的马路,在这马路上来回奔驰着的电车、汽车、摩托车、饥民、日本浪人和卖淫妇……就是在这‘新秩序’的坦道上,扭动着一些裹着和服、拖着木屐、跟伴在仁丹胡子背后的东洋姑娘,她们确是在灿烂夺目的霓虹灯下发出‘胜利者’的微笑!为她们血腥的‘美满’和‘文明’而微笑呢!”  逸之被抓去干活儿后,在霓虹灯下见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姑娘,第一种是日本姑娘,为上面文字中描述的那样,而另一种,却让逸之心底里生出痛苦与强烈的仇恨,这些是苦难的中国姑娘:  “在她们血一般的嘴脸上,寻不出一丝儿像刚才那令人憎恶的‘微笑’,在她们的脸上只能读出饥饿、失望和厌倦的字眼,但她们在强作笑容地期待着顾客,顾客们呢?顾客们也在寒风里打着哆嗦呢!整个的新站是同样的,张望着一对对饥饿、失望和厌倦的眼睛啊!”  逸之在大街上碰到一个卖烟卷的小姑娘,穿着破烂不堪的衣裳,整个小身体像枯瘦的干柴一样,在冬日抚顺的寒风里瑟瑟发抖,“纸烟!纸烟!”的叫卖声也随着她的小身体抖作一团,北风呼啸,几乎淹没了小姑娘的叫卖声。逸之描述道:“(西北风)和着小姑娘的叫卖声,搅成一团,使人难以辨别是风的呼啸还是这位小姑娘的哭喊。”  从火车站出来后,逸之和一起的中国人被押着走过大街,大街上全是日本兵,行人稀少,仅有的几个行人从日本国旗和寒光湛湛的刺刀下插过。不远处是一座医院,逸之想到,他以前听人描述过,这里的景象很恐怖:“一座堂皇的五层洋楼,里面堆满了各种的残疾病人,惨淡的灯光照着一些苍白的缺乏滋养素的面孔。他们骷髅般地躺在一排排稻草席上,要不是他们发出悲切的呻吟,人们会疑心错进了一所蜡人制造厂。据说这里都是些俘虏兵和从关内骗来的我们的同胞。”  逸之被带过了大街,绕过那些满布着铁丝网的壕堑,在卫兵室询问过后,就被带到了一座人间地狱:“全是高低不平的狭道和矮小不堪的民房,破瓦砾、烂砖头、纸烟匣子、从来没有打扫过的雪堆,与蓬头垢面被煤气弄得憔悴了的矿工。简直是一条混浊的、发着腐臭的污泥河。”  逸之看到工人管理所的门前挤满了衣衫褴褛的老头儿、小孩、妇女,有的夹着口袋、有的提着篮子,乱哄哄地嚷着:“领配给!领配给!”  一个孩子扯着他妈妈的衣角,低声哭喊着:“妈妈,你怎么老是不往里挤呢?我们从早到晚,又是空着手回去吗?”他妈妈含着眼泪摸了摸孩子的头,小孩子的脸瘦得可怕。  在破烂不堪的老君庙前面,赤条条地摆着几十具没有收敛的尸体,“这就是陈列在工人里的那些蜡人,只不过是挪了个地方。”看到这些已然全无生气的“蜡人”,逸之心里发出了怒吼:“愤怒、仇恨、悲惨!好一块所谓的‘王道乐土’呀!”而这句怒吼,直到1943年,他逃离之后,才在《解放日报》中发表出来。  在进入新站的第二天,逸之和同伴被编了号码,集体被扔到了煤窑里,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挖煤生涯。他眼睁睁瞧着自己的同伴被压榨与剥削,每日里拖着饥饿的身体进入煤窑干活儿,死在其中的矿工不计其数。“每当我举起手里的撅头,把它狠狠得埋进煤壁间的时候,便想起了工人医院内那蜡一样的骷髅和赤条条地躺在老君庙前的尸体。啊,抚顺的新站,这人间的地狱啊!有一天我们要来打开地狱,解放出被压榨的人民!”老百姓放错垃圾全家被枪毙  日本投降之前,东北人民在日寇的统治下过着艰难的生活。作为日本舆论的喉舌,《盛京时报》不写人民的苦况,他们渲染的全是教育发达、经济繁荣、人民和乐的景象。就在《盛京时报》上,刊登了不少所谓的街头“美景”:小摊贩们一脸笑意,挑子里瓜果梨桃俱全,百姓与小贩讨价还价,一派清晨小市场的热闹样子。每逢过年过节,《盛京时报》还用很大的篇幅描写辽宁各地群众“喜气洋洋”过节的景象,照片上的东北人聚集在皇寺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此,很多东北人民在日寇的统治下,日日提心吊胆,每年忙得团团转,给日本人干活儿、上交粮食、做好清洁卫生,连小孩儿都得学日文,挂在脸上的全是“苦”。要真说每天笑意盈盈幸福满面的,都是那些生活在辽宁地区的日本人了。很多日本妇女随丈夫来到辽宁、吉林等地,都回忆说这是她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不用劳作就能丰衣足食。而东北人民却连果腹的基本粮食都没有。《解放日报》日有则报道《日寇统治下东北人民赤贫如洗》,虽然说的是黑龙江的小县城,却反映了当时东北人民包括辽宁人民生活的苦况:  1945年8月,塔斯社记者得到机会去黑龙江抚远县去观察那里的民生,从抚远县的情况来看,东北人民在日寇占领期间的生活非常悲惨。  根据记者的描述,抚远县因为处于乌苏里江沿岸,因此大部分以捕鱼为生,在日本占领之前,抚远县城里“商务兴隆、商店很多”。可日寇占领后,抚远的渔民就遭了殃。日方规定,没有特别许可不许捕鱼,而所谓的许可证只颁发给那些日本人开的商行。抚远的中国渔民为了生路,只能给日本商行打工,将他们辛辛苦苦捕获的成果交给日本人,只能换取微薄的薪资。  然而,渔民的生活却一步步陷入窘境。日本商行残酷剥削中国渔民,不久之后,他们和渔民签订合同,供应渔民捕鱼器具和粮食,不再给任何现钱,“账目一直到秋后才最后结算”。那么春夏呢?无路可走的渔民只能向日本人赊粮食,年复一年,越来越穷。  抚远的农民则会被迫交出他们的土地。“最好的耕地都被没收作为‘警察土地’和日本人的茶园”,交出土地还不算,日寇还强迫农民耕种,不给任何报酬。“日本几乎不付分文,取得收获的绝大部分。”在日寇统治期间,肥沃的黑土地上却生活着一群饿寒交迫的中国人。辽宁的稻米全国闻名,而日寇强迫农民种稻米,却不让农民吃。生活在小凌河畔的农民张贵三被日本人雇佣去种稻米,每年都得向日本人缴纳一定的收成,而每年自己只能得到一些叫“更生布”的破布,都是用旧棉花做的,粗糙不说,还不耐穿。  在抚远,啥生意也不让做,那些小摊小贩都被日寇破坏了,“全县只有一家商店,就是这商店也仅仅是供给日本人的,大部分居民渔夫和农民实际上什么东西也买不成。”商店里的东西每个月定量只卖给中国居民一盒洋火(火柴)、一磅盐;每年则是两磅面粉、七磅大豆油,然而,这些东西也不是常有的,大部分人还是买不到。至于“火油、茶叶、粮、棉纱诸类的东西都不卖给居民。”  至于工资,更是中国人愤愤不平的地方,大部分人只是日本人的免费劳动力,即使是倒向日本人怀抱的那些人,工资也很低。报纸上说“城乡居民衣履褴褛不堪,人民收入是极其微薄,中国官员所得奖金只有同等日本官员的半数。”比如,边境的中国警察长每个月能得到70戈比(当时苏联的辅助货币),而这位警察长有个日本助手,每日里清闲不算,还能拿到250戈比的酬劳。  除了生活的窘迫之外,中国的居民还有另一重生活重担义务劳动。“居民们给日军筑兵营、仓库,挖战壕、修碉堡、挑水运柴。日本人居住的地区,周围修筑砖墙和铁丝网,和外界隔开,中国人绝对禁止走近这地区。中国人碰到日本士兵必须鞠躬。全体中国居民都受到警察严格管制。居民地点均围以砖墙,门只在白天开放,人们进出村庄都要拿出通行证,要到家乡去必须向警察取得通行证。”  “人们没有任何医药救治,仍需工作。抚远只有一个医生,这医生只给日本人看病。可是县里鸦片的生意却很兴隆,这就是关东军特务部监督的‘政府专卖’。日本人在抚远设立的机关当中,人们必须提到妓院。只有一家,而求学儿童占全城儿童的百分之四十,文盲统治了全县。”  “日本帝国主义在满洲设立之‘新秩序’的支柱是日本的刺刀。”这句话是该记者最后的之词,据老辈人讲,辽宁地区在日寇统治期间,经常开展卫生清扫活动,而且规定居民家中的生活垃圾必须在第二天清晨的某个时间摆放在门口的左边。第二天会有专门的人来检查卫生,如果哪家人没有按照要求摆放在了右边,这家人就面临着被“统统枪毙”的命运。
相关内容:
  曾随日本军队参加侵华战争的一位日本老兵23日揭露了日军在战争期间强征慰安妇的野蛮行为,并敦促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过去的罪行道歉。  91岁的老兵松本正义当天在接受韩联社电话采访时表示,他从1944年初到1946年3月在日军第一军“固旅”第7大队当卫生兵。当兵的前6个月,他被派到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与日本一直维持友好关系,双方甚至签署《苏日中立条约》,盟誓互不侵犯;直到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签立雅尔塔协定;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才背弃《苏日中立条约》,突然对日宣战,随即出兵100万攻击占领中国东北的75万日本关东军;8月9日, ...  “九一八”事变是偶然还是必然,是蓄谋已久还是伺机试探?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刘长江等学者认为,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毋庸置疑是经过精心策划、反复推演和逐步推进的。   刘长江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的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产物,是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大陆政策 ...  核心提示:新6军军长李涛被打红了眼。当即决定成立“敢死队”。并许诺:“谁参加‘敢死队’奖金圆券30万元,第一个冲上山的增加一倍。”谁想这一招并未见效。因为这种许诺已有多次了,但事后极少兑现,士兵们对此早没了信心。  “敢死队”这招失灵。李涛就打起了军官及国民党党员的主意,遂下令成立“效忠党国突击 ...“太原工程队”旧址的外墙上挂着“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原工程队旧址”的牌子。  太原城北一条小巷子里,两排破旧的砖瓦房,今年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个侵华日军在华北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战俘集中营之一的“太原工程队”,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再次亮相。作为国内仅存的日寇战俘集中营旧址,每一 ...在“人圈”里,警察、特务时时监视居民,巧立罪名,任意抓人入狱。第一、见到两三人结伙闲谈或夜间点灯唠嗑、家中有茶缸、小铁锅、灰色和草绿色衣服、衣服超过五个扣子、布鞋超过两双、出外做农活日落后归圈等现象,皆以“通八路”罪名列为思想犯抓去入狱;第二、家中存有中华民国书籍、书写的抗日语句、搜出无证明书的人 ...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关东军要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