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鸟训练上台方法之后虽然签署的法案很多,但这些法案却没有哪一个是真正重要

美国《海外账户纳税法案》正式生效
聚焦命中&& 转第条
显示法宝之窗
隐藏相关资料
美国《海外账户纳税法案》正式生效
【发布日期】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周末
【关键词语】 ,,
【全文】     7月1日,美国《海外账户纳税法案》(FATCA)正式生效,这部在美国国会通过4年后仍然颇受争议的复杂法案,自此进入了真正的执行阶段。  虽然该法案是美国的国内法,但这份法案影响到的不仅仅是美国人。  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美国公民海外逃避税行为,但其中的规定对于海外金融机构也有很大的影响:即便是一家完全与美国没有联系的外国金融机构,都有一定的向美国政府披露特定的美国个人或企业账户的义务。  这意味着无论是美国公民、永久居民或者美国企业,还是与美国毫无关联的外国金融机构,都会受到该法案的约束。  美国财政部日前表示,已经与中国政府草签了一份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将向美国政府提供美国公民金融账户信息,而美国则会将中国公民美国账户信息提供给中国政府。  对于最近刮起强势反腐风暴的中国而言,双方这一合作的更大意义在于,这一协议还被赋予了监管&裸官&的特殊意义&&期望通过对我国官员海外账户信息的掌握,来监管&裸官&,助力反腐。  &该协议是以税收情报交换为内容,主要用以税收目的,比如税案的查处与追缴、用于税收方面的刑事案件等方面。但是按照现行国际趋势,这方面的规制正在逐步放宽,情报的使用会逐步超出税收范围。因此,从这点看,这次协议的签订虽然不是针对&裸官&的信息监控,但也能在一定意义上对&裸官&起到震慑作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兰兰副教授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  &&裸官&的腐败更显猖狂&  3亿元房产,每月房租收入逾50万元;妻子和子女都是香港籍&&近日,一篇&深圳一村官是&房哥&和&裸官&&的网帖引起了轩然大波。  据新华社报道,网帖中的&主角&张建东,是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办事处福民富康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龙华新区观澜办事处茜坑工作站站长。  网帖称张建东伙同其兄长侵占集体土地,并圈占土地抢建违建9栋楼,房产资产超3亿元,每月仅房租收入就超过50万元,每年偷漏房屋租赁税金和管理费高达300余万元;此外,张建东的妻子为香港公民身份,三个孩子也均为香港身份。  7月4日,深圳市龙华新区宣布,相关部门已对此开展全面调查,这期间停止涉事&村官&的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职务。  频频见诸于报道的&裸官&一词,最早出现于6年前。  2008年7月,当时安徽省芜湖市政协常委周蓬安率先提出了&裸体官员&的概念。2008年6月被判刑的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在大权独揽之时,于2002年将妻儿移民至加拿大,成为第一个被称为&裸官&的省部级官员。  对于&裸官&的限制,政府也逐渐加以重视。  日,监察部网站发布《国家预防腐败局2010年工作要点》,首次提出&要研究加强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管理相关规定的具体落实办法&。  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为&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情形之一。  今年5月,中央赴各地巡视组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通报中,作为官方文件,安徽和广东两省在&通报&中均直接采用了&裸官&一词。这是官方文件首次使用来自民间的&裸官&一词。  广东省委6月6日向社会通报了关于对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表示基本完成全省&裸官&任职调整工作,对866名&裸官&作出岗位调整处理,其中市厅级9名、处级134名、科级及以下723名。  但对于我国总体上的&裸官&数量,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官方认可的统计数字。日,中纪委副书记、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b在当年的&两会&期间首次正面提到&裸官&和财产申报制度:中国有多少&裸官&?恐怕现在还难以拿出统计数据。  不可否认的是,无法得出确切数据的&裸官&,有着难以预防的潜在危害性。  &&裸官&不一定是腐败分子,但从查处的案件看,&裸官&的腐败更显猖狂。&在今年6月20日的&廉洁广州建设&定期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委纪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表示。  美国法案的初衷  对于&裸官&潜在危害的担忧,结合当前高压的反腐态势,中美签约互换公民账户信息的这一举措,在我国也被赋予了震慑&裸官&和助力反腐的期待。  尽管有这样的期待,并不是这个法案实施的主要目的。  &美国实施这个法案的初衷,就是要打击海外逃避税行为,以增加税收。&兰兰对记者表示。  为了防止美国公民和居民滥用海外离岸地逃避税,2010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海外账户纳税法案》。  根据该法案规定,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者,凡三年累计经常往来美国超过183天以上,只要个人或企业银行账户超过5万美元或25万美元、保单现金价值超过14万美元,就符合查核的门槛,该法案实施后,绿卡持有者如果隐瞒了过去的收入,将面临交纳最高税率可达39.6%的普通收入税与高达20%的长期资本利得税。  虽然《海外账户纳税法案》最终针对的对象是美国个人或企业,但实际上主要约束的是为这些个人和企业提供海外账户的外国金融机构。根据法案要求,美国本土以外的金融机构,今后需要像美国本土金融机构一样,向美国税务机构报告金额超过5万美元的美国客户账户信息,而非金融外国实体也应当披露,其美国的投资者是否拥有超过10%以上的权益。那些没有在美国政府注册、未能披露或者说明以上这些信息的外国机构,都将被美国政府征收30%的预提税。  6月初的时候,美国财政部曾发表声明称,大约7.7万家在美国注册的美国及国外银行和金融机构将适用于这部新的纳税法案,另外还有大概70个国家已经和美国财政部签署了实施《海外账户纳税法案》的相关协议。  震慑&裸官&力量有限  事实上,这一用于防止逃避税行为的法案,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震慑&裸官&。  兰兰表示,这一法案对于清查我国的&裸官&确实有一定的作用。  兰兰介绍,这个协议并不是用来直接反贪的,按照双边税收协定中的相关规定,也是以税收情报交换为目的。税收情报交换有保密义务,涉及到公民权利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用于税收目的,比如税案的查处与追缴,作为税收方面刑事案件的直接证据等,而一般不得用于其他非税目的。&但是按照现在的国际趋势,为了打击全球范围实施的经济犯罪,对于这样的规定已经逐渐放宽,慢慢会超出税收范围。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中美互换公民账户信息,对于震慑&裸官&确实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美国权威反腐专家安德鲁?魏德曼认为,中国和美国税务当局以及反腐败机构之间的强大合作,将会加强双边的执法机制和威慑力,&找出谁把钱存在了什么银行,这无疑对于抓捕贪官来说是重要的手段&。  但兰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强调,这一协议的签订对于震慑&裸官&和助力反腐而言,所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首先,协议并未涉及到税收以外的内容。  瑞士银行家协会公共关系主管施密格尔表示,必须将广义的银行保密法与以税收为目的的分享信息区别对待,&这只要求共享和税收有关的信息,其他权威部门和第三方都无权接触这些信息&。  兰兰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目前双边税收情报交换的目的只能用于税收征管,不得用于反腐、反洗钱等。&如果需要用于非税收的其他途径,还是要有其他相关的协定作支撑。&  魏德曼也认为,还需要配备其他的法律才能实现反腐诉求,例如增加要求公布官员财产以及家庭成员收入来源的报告的规定等。  其次,信息共享仅限于中国公民。  根据协议内容,美方承诺提交的账户对象为&协议签署国的居民所持有的美国金融账户&,也就是说,如果&裸官&的家属已经入了美国籍,或持绿卡长期在国外居住,并不属于要公开的账户对象。只有当公民身份是中国居民,且在美国金融机构内有资金时,我国才会得到美国的通报。  再次,&裸官&的账户信息可能并非其全部资产。  兰兰表示,此次协议规定对于资产信息的查询,只是体现在账目上,至于其他的房产等方面的资产,这其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如果&裸官&将资产用于购买房地产等途径,这样的信息并不能在账户上体现出来。  &其实,中国的反腐,从来都不能指望其他人的帮助。其他人的帮助,不管是引渡还是账户透明,都仅仅是一种技术性措施。任何技术性措施,缺乏基础性制度的支持,最后都会流于形式。&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更是毫不讳言地指出。(记者蒲晓磊)
北大法宝全面提供各类法律信息,如果您还不是北大法宝用户,请或致电400-810-8266成为正式法宝用户,成为正式用户之后您将可查看更多更全的法律信息和全部。
&北大法宝:()专业提供法律信息、法学知识和法律软件领域各类解决方案。北大法宝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欢迎。法宝快讯:&&&&
本篇&&关注法宝动态:&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转变-彼得·德鲁克
&&&&&&&&&&&&&&&&&&&&
趋势的转变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黄金和农产品价格长期高位运行,与大部分工业原材料价格低迷形成对比,反映出目前宏观经济总体处于滞胀的特征,而正是通胀支撑了对黄金和农产品的需求。
笔夫<font COLOR="#FF年12月指出,一场经济危机往往是从通胀、滞胀,最后进入衰退,并伴随通缩,如果通缩阶段到来,黄金价格必定回归。换言之,金价一日不跌,经济危机就远未结束。
悲观者看经济:现在就是08年危机前的翻版913.4.14
现在美国股票市场仍没出现大跌,但其它金融市场已经出现了很多大跌的信号。就像回到2008年那样,股市只需要一点点时间就能回到现实中来。环顾金融市场,无处不是危机即将到来的信号。比特币大跌、金银价格大跌、油价大跌、能源需求持续下滑、欧洲市场下滑、美国消费者信心历史性地错失预期。在多方面看来,现在就像2008年危机前的重复。除了比特币大跌,以下发生的每件事都在2008年曾经发生。美国股市大跌毫无疑问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上周五,黄金价格下跌了接近5%。黄金价格已经低至了1500美元以下,这是2011年7月以来的第一次。整体看来,黄金价格今年已经下跌了约10%,而与2011年9月创下了历史高点相比,则下跌了约22%当然,黄金价格可能是被银行家拉低的。从长期来看,黄金仍然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资。但在此期间,黄金价格可能会经历数次像2008年经历的那样大幅下跌。
上周五,白银价格也下跌了超过5%。如果白银价格再次下跌,这可能已经跌至历史性的买入时机的水平了。
就像黄金一样,未来白银价格肯定会经历数次大涨大跌。但事实可能是,从长期来看,白银可能是比黄金更具投资价值的东西(稀缺度差距与价格差距相对比)。
上周五,石油价格几乎跌了3%。很多人认为这是积极的信号,但只要回想一下2008年发生了什么,你就不会这么想了。2008年,油价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下跌。如果油价跌至80美元以下,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这是宏观经济危机将要发生的明确信号。
美国赌场消费再次下滑。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好事,但赌场消费也是整体经济健康程度最可靠的指标之一。记住,在上一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赌场消费也大幅下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赌场消费现在已经回落到上次出现经济衰退时的水平感到如此紧张。
泡沫式上涨在其爆破前永远是最正确的。经济基本面告诉我们,股市应该大跌,而不是上涨。最终,华尔街的人都会收到这个消息,市场将很快很快地回归到现实中来在这一时刻之前,美国人应该自我感觉良好。据CNN报道,美国人现在比过去六年都更为乐观:
根据最新的全国性调查显示,正当美国股市继续创下新高,感觉事情会变好的美国人比例也在过去六年来第一次达到50%。
那么,接下来一年会发生什么呢?
-----------------------------------------------&
重发:笔夫谈黄金将暴跌的五大依据 [原创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黄金价格暴跌,来不及写评论,重发2012年12月和讯网记者安娜采访笔夫的访谈。
&&&&&&&&&&&&&&重发:笔夫谈黄金将暴跌的五大依据
&&&&和讯网消息 奥巴马成功连任,引发市场上对于量化宽松(QE3)得以延续,黄金牛市依旧的猜想。然而,著名财经评论人笔夫近日对和讯网明确表示,坚持黄金十年牛市已经终结、黄金正在构筑长期顶部的观点。
  笔夫认为黄金是金融市场中最后一个没有被刺破的泡沫,十年牛市留下的最后一个神话。黄金市场不会受到美国大选结果的太大影响,而是会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构筑长期顶部后继续下行。他概括了黄金长期顶部的五大依据。
  其一,从形态上黄金构筑长期顶部
  尽管市场上的主流意见是黄金牛市依旧,尽管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的黄金持仓头寸并没有明显减少,但笔夫坚持形态上黄金正在构筑长期顶部。
  笔夫指出,2011年9月触及192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后,至今已长达14个月,已与2008年创历史高位后的调整时间相近,但黄金在QE3等多重利好刺激下仍未能创历史新高,就表明黄金创历史新高的难度逐渐增加,从技术分析来看,黄金市场已进入长期盘整筑顶阶段。
  笔夫在10月20日的博烙中指出,如果金价在近期仍然不能创出新高的话,黄金构筑长期顶部的努力即告成功。
  其二,QE3的预期已被透支 且存在不确定风险
  而黄金价格之所以在1900美元/盎司至1600美元/盎司区间内上下波动一年多,主要源于市场对QE3的预期,但笔夫认为“QE3已经时过境迁,其对于市场的影响力难以得到有效体现,许多投机者已经感受到多头力量已经今非昔比,市场的基本面难以支撑金价有更大的作为。”。
  笔夫对和讯网表示,奥巴马和美联储在大选之前力推QE3,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保持市场信心,量化宽松何时停止尚未可知,而只会根据经济走势和就业情况进行调整。
  笔夫认为,量化宽松的退出已成必然。美国经济是否真正复苏并不重要,如果复苏,量化宽松必须退出,如果不能复苏,说明政策完全错误,也必须要退出。
年美国财政紧缩最终实施的规模将占GDP总量的约1.3%,笔夫认为,政府财政削减像悬崖式跳水,这个就很可怕的,如果财政悬崖解决不好的话,量化宽松增加的流动性都会被财政悬崖所吞噬掉。
  其三,如果通缩到来 黄金价格必定回归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黄金和农产品价格长期高位运行,与大部分工业原材料价格低迷形成对比,反映出目前宏观经济总体处于滞胀的特征,而正是通胀支撑了对黄金和农产品的需求。
  笔夫指出,一场经济危机往往是从通胀、滞胀,最后进入衰退,并伴随通缩,如果通缩阶段到来,黄金价格必定回归。换言之,金价一日不跌,经济危机就远未结束。
  其四,美元将长期上涨 明年1月以后甚至可能大幅上涨
  笔夫认为,在与欧元等其它货币的比较中,美元的弱势地位已经改变。非美货币中,欧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未来一段时间,欧元区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助推美元上涨的关键要素。
  他预计,年内美元或将维持在一个区间内运行,但2013年1月以后,美国的财政悬崖问题若不能很好地解决,美元还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大幅上涨。
  而从长期趋势乃至超长期趋势而言,美元与黄金负相关。因此,黄金下跌的趋势并不会因为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而改变。
  其五,多德-弗兰克法案:黄金及大宗商品的长期利空
  笔夫还对和讯网表示,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也并不会因为奥巴马连任而改变其下跌运行轨迹。
  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3日公布的持仓头寸报告显示,报告期内,交易者在期货(包含期权)上的净多头仓位减少了11%,是近三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多头资金正在大规模撤出。
  “铜的净多头头寸砍仓高达60%,农产品也砍仓10%以上,还有原油期货等多头都在撤离,”笔夫认为资金撤离的最根本原因,一是大宗商品的供需面已经逆转,二是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实施。
  基本面上,过去一直处于紧缺状态的工业品原材料,包括原油、天然气、金属铜等,将向过剩的局面转变,导致了基金从大宗商品市场撤离。今年第四季度,全球原油供应将会超过需求约60多万桶,
2013年,还会迎来铜矿供应的高潮。,铜矿供应将会过剩达45万吨,这是十年来从来没有过的景象。
  但影响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的最根本原因,笔夫认为还是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实施。多德-弗兰克法案采用了前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提出的金融监管法则,通过大幅降低金融市场的杠杆化比例来减少金融交易的系统性风险,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
  而影响黄金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最主要限制因素仍是资金。笔夫指出,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推出后,造成大银行资金的缺位,将在总体上减少资本市场的投机气氛。高盛、大摩等这些大宗商品市场上的顶级玩家,已经做好了准备离开这个市场。
  日,奥巴马正式签署了《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按照法案要求,有关监管机构在法案颁布后需要制定大量的实施细则。如,委员会有权认定哪些金融机构可能对市场产生系统性冲击,从而在资本金和流动性方面对这些机构提出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此外,法案还将限制银行自营交易及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
  强烈支持这一法案的奥巴马已经于北京时间11月7日成功击败其竞选对手共和党人罗姆尼,获得连任,这将保障多弗法案的完全彻底实施。如果沃尔克法则最终得到全面实施的话,可能将历史性地改变全球金融市场的运行格局。&
-----------------------------------------
黄金大跌意味着什么
( 天涯行走
22:53:55&[举报]
谢谢博主,长远看,黄金是否一定胜过法币,不同法币的时间周期不一样。
博主回复:
长远看,我们都死了。开个玩笑啊,世上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但地球上的主角却是人,物是为人所用的,49年后人命不值钱后过来的人可能难于想到。那么什么东西行与不行是由背后使用它的人决定的,人也需要遵循更高的法则,所以最终是由背后使用者的道德决定的,这是我的理解
10:57:45&[举报]
谢谢博主回复。博主是有信仰的。和通常投资人的角度差异比较大。昨天美国的恐怖袭击和大宗的走势是否都是犹太势力所为。不知道他们想干嘛。
博主回复:
其实我说的也不一定都对,因为天外有天,我个人也十分渺小。但是就大的方面善恶来看,我坚信我说的没有错。具体到一些事情,我只能说现在发生的事情可能都不是偶然的,包括恐怖袭击,可能都是为了世界最终善恶的了断在做铺垫。事情发生的时候一时看不清,你可以把其放在我说的大框架里,过后一段时间再看看,可能就会明白其意义所在。大宗的走势和犹太势力应该没有关系,因为我以前写过犹太势力在经济方面的基础就是黄金。犹太势力也是要惩恶的,但是因为其不够纯正和善良所以现在正在被逐步解体,并不是所有的犹太人或者其被分化瓦解后的残余都代表犹太势力
---------------------------------------
作者:pingan08 提交日期:
20:32  平安兄,怎看今天的汇率,貌似在不断的升值。
  ------
  消灭低端出口。
作者:pingan08 提交日期: 20:32  平安兄,貌似换美元也
不是可行之法了,目前形势很微妙,新任国务卿来了,不知道桌底下形成了什么交易,结合公开的新闻,可否谈谈未来如何增值保值?
  ------
  短期(3个月内)看好权重股,中期(1年内)看好石油和大宗商品,中长期(1-5年)看好美元。
作者:pingan08 提交日期:
20:56  楼主兄弟,一般情况不是美元与大宗商品负相关吗?请再说明一下好吗。
  ------
  全球政府合伙操纵市场,怎么相关还不是政府说了算。
作者:pingan08 提交日期: 07:36  今天贵金属石油连续暴跌,楼主坚持自己的观点么?
  ------
  贵金属和石油没有可比性。
  这个判断基于去年默克尔访华后,美欧中政府的三方共识,当时写过,即平衡贸易和平衡财政,美元指数、全球股市恢复性上涨,石油及大宗商品维持区间震荡,欧洲剥离PIGGS,中国消灭贸易顺差,欧债危机是美国确保欧洲不跳票的杀手锏,石油价格是美国确保中国不跳票的杀手锏。
  如果成功,全球化可以继续维持下去,并开启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如果失败,将迎来局部战争和社会动荡,美欧中都在尽力避免这样的结局。
本文由&贴库网&整理,全文地址:/.html
作者:pingan08 提交日期: 13:44  平安兄,黄金大跌,下一步是不是轮到了房子了?
  -------
  30%跌幅可期,如果全面私有化,会有50%跌幅。
  北京也不会例外。
作者:pingan08 提交日期:
21:18  2010年之前,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增速维持在10%左右,年增速回落至6%,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2.3%,这很可能意味着是中国实体经济规模规模拐点的到来。
  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中央财政收入首次负增长,在实体经济萎缩的背景下,要保体制正常运行,只能加大消灭民营经济的力度,低端制造业将首当其冲。
  即使把民营经济压缩到极限,也难以供养体制这头不断膨胀的巨兽,体制内的好日子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趋势性拐点。
-----------------------------------------------
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永远向一个方向运动。黄金自2008年后一路凯歌高奏,由600美元升至1900美元,期间虽曾一度跌至1500美元,但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样的回调显然是不够充分的。事实上,黄金这一年来的牛市基础非但没有动摇,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美国的QE3、日本的“QE无极限”,澳洲的频繁降息,中国刚刚突破百万亿大关的M2,无一不把黄金重新推向货币之王的宝座。但是,短期影响价格的最直接因素,并不是经济数据,也不是消息,而是大众心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心理因素恰恰是最难把握的,无论是他人心理还是自己的心理,这似乎已经超越了客观范畴。当市场走出明显背离基本面的行情时,多半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自2009年2季度以来,中央银行就已经意识到了黄金在稳定金融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纷纷增加黄金储备,由净卖家变成了净买家,参见图1),请不要忘了在世界的另一端,还有许多“有美钞没金子”的“富国”,一直试图增加自己的黄金储备,只是担心推高黄金价格而不敢出手。看看金砖四国——中国:黄金储备2%,俄罗斯:9%,印度:10%,巴西:0.5%。而美国的二号债主日本,黄金储备是0%!他们有什么理由不要黄金呢?
正如前几年印度顺利接手IMF售金一样,如果欧洲各国开始抛金,那正是这些债权国们趁机吸纳,重新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大好时机,谁会错过呢?如此看来,塞浦路斯问题最多只会引发央行之间的黄金易手,对市场并不应产生净效应。
第二当然是高盛,近日故技重施,放风说“金价下跌趋势提早显现,多头行情告终几乎已成定局,建议投资人结清多头部位,采取放空策略”。这口风放得恰到好处,一面逼迫塞浦路斯失贞,另一面是黄金恰逢生理周期。高盛放什么消息,自己又想做什么,有经验的投资者想必心知肚明。无需多言。
购买实物金的投资者是永远不必担心的。央行的干扰、高盛的“忠告”都不会给你带来多少影响。但从事衍生品交易,例如T+D、天通金、外盘CFD的投资者,爆仓已经不是新闻了。不过仍有无数人无法禁得住高杠杆的诱惑。
夏末秋初的2012,你该持有哪种货币
( 23:16:12)
转载&#9660;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刚刚收官的2011年,那么这个字想必是“乱”。
这一年,内地A股下跌22%;美国道指微涨5.53%;美元指数上涨1.86%;黄金上涨10%;同为贵金属的白银全年则下跌了10.7%。而在2010年表现最为亮丽的大宗商品,更是惨遭滑铁卢……相信在过去这一年里,从资本市场真正赚到钱的投资者寥寥无几。
然而“真金不怕火炼”。尽管资本市场“乱七八糟”,但黄金依然以10%的年涨幅雄冠全球。在股票与商品投资者惊呼“看不懂”的同时,实物黄金持有者的脸上,却仍旧洋溢着已经持续了11年的微笑。
为什么所有资产都跑不赢黄金?不论是在2011年,还是既往11年的总和?
最简单的解释是:因为黄金根本不是资产,而是货币。拿黄金和股票比、原油比,或许原本就是一个错误。要真正理解为什么只有黄金上涨,必须深入理解货币。
货币的作用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主要具有价值贮存、价值交换与支付手段三大功用。从这个角度看,某些资产也带有货币属性,但多数资产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作用,很少有三者兼备的。例如美国国债,其流动性与安全性被认为“等同于现金”,可轻松用于交换和支付,但价值贮存功能实在难以恭维;再看原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它的价值贮存功能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却很难用于交换和支付(经济制裁时出台的诸如“石油换食品”计划除外)。
黄金同时具备这三种作用。其中“价值贮存”的特点与生俱来,谁都知道黄金是财富的象征。而作为价值交换与支付手段,黄金亦拥有5000年的历史,直到1971年美国关闭黄金兑换窗口。自1971年起,主流经济学界开始不断攻击黄金,称其为“野蛮的遗迹”、“无用的金属”,试图对它进行“去货币化”。40年过去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用黄金直接购买东西,也没有人用黄金签订债务合同。经济学家似乎成功剥离了黄金作为“价值交换”与“支付手段”的功用,但唯有“价值贮存”这一点,无论如何也难以贬低,而恰恰是这一点,正是被他们所极力推崇的现代纸币体系的死穴。每当地缘政局不稳、政府信用流失、央行开动印钞机搞“QE”,金价总会暴涨。其实黄金并没有涨。我们所看到的金价“上涨”,无非反映的是它的竞争对手——“纸币”价值的下降。换句话说,如果各国政府信用继续流失、央行一意孤行地增发纸币,那么金价是没有“顶部”可言的。这就是为什么油价迅速攀升至147美元,随即破灭,而金价却11年“巍然不倒”的原因所在。
金价与货币需求
了解黄金的人,会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货币来看待,就像“欧元兑美元”、“瑞郎兑美元”那样,所谓“金价”,不过就是“黄金兑美元”、“黄金兑人民币”。金价的波幅一般小于银价,也远小于原油、铜等大宗商品和多数股票,这从侧面也印证了黄金是货币而不是资产,因为它那相对温和的波幅更加接近于外汇。
价格,永远反映主观需求的博弈。金价上涨,说明市场对黄金的需求超过美元;金价下跌则正好相反。分析金价的关键,在于把握市场对各个货币的“青睐度”,即人们在主观上更愿意持有谁。
各主要货币的需求对比
(流动性)
&#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9733;
&#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9733;
&#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
&#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
&#9733;&#9733;
&#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
&#9733;&#9733;
&#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
&#9733;&#9733;
&#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
&#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9733;
当前各主要货币(包括黄金和白银)的需求状况参见表1。星数越多,表明需求越高;上下箭头或横线代表趋势(需求正在增长、下降或不变)。我们还是按照“三大功能”来分析这些货币“孰优孰劣”。
黄金和白银是只有上帝才能创造的货币,在价值贮存这一点上,纸币无法望其项背。近11年来,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翻番,而中国的M2更是增长近6倍。在后危机时代,各国央行都不愿在“货币贬值”大战中甘拜下风,这样一来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货币(瑞郎),还是澳元、加元等商品货币,其价值贮存功能都在逐渐丧失。
多数人目前还是把政府发行的纸币理解为“钱”,把黄金与白银仅仅当作资产或炒作工具,而炒黄金的目的也是为了“赚纸币”。这种认知无可厚非,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务,还是以政府纸币标价,这就导致黄金与白银的流动性明显不如纸币。可是,通胀预期有自我强化的特性。一旦公众对政府控制通胀的能力产生质疑,那么纸币就会快速失去流动性。人们将蜂拥买入各种商品,唯恐纸币在自己手中逗留时间过长。例如,津巴布韦的人们已经停用纸币,而直接用黄金购买日用品。如果政府在对抗通胀的问题上态度暧昧,总是抱有骑墙的心态,那么爆发恶性通胀恐怕只是时间问题。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其流动性是最高的,但从大的趋势来看,各国纸币终将随其内在价值的不断缩水而乏人问津。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可以从债务签订、债务清偿和利率三个角度来分析。
当一个经济体增长迅猛,投资需求强劲的时候,相关货币也会受益,因为只有使用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才能签订债务合同,并进行投资。汇改之后,人民币之所以不断升值,就是因为全球投资者纷纷看好中国经济,使得由投资意愿带动的人民币需求大增。然而,单纯由投资冲动所产生的货币需求是脆弱的。如果经济增速不再能满足投资人的胃口,抑或世界忽然出现了一个新的、更能赚钱的经济体,资金就会快速撤离。总的来看,新兴经济体的货币需求主要受到“债务签订”这一因素的影响。经历多年的过度投资后,新兴经济体再想维系之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困难的。未来不论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新兴市场货币需求的“拐点”即使尚未来临,也已为期不远,其走势不容乐观。
“债务清偿”是“债务签订”的逆过程,是货币经常为人忽视的另一个重要需求。债务以哪种货币结算,那么临近清偿时,该货币的需求就会上升,特别是当爆发债务危机、大量债务面临集中清算之际,该货币往往大幅升值。典型的如2008年9月雷曼公司破产所引发的美元升值、2011年3月日本地震所引发的日元回流升值等。需要指出,债务清偿压力下的货币需求一般仅来源于企业,并不适用于政府,因为只有企业才会担心资不抵债、行将倒闭,而政府永远不用为“破产”费心。企业必须筹资迅速偿还债务,但政府却可指使央行用印钞票的办法变相赖帐。有人认为美国要是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将会“再版2008”,使得美元一步登天。这种判断忽视了企业还债与政府还债的区别。2008年的债务危机,矛头指向的是投行,而且那时投资者并不确定美国政府是否会施以援手;但是主权债务危机,矛头指向的却是政府。美债危机只可能让美元贬值,就像欧债危机让欧元贬值那样。
“利率”反映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价格”。无论是对“债务签订”还是“债务清偿”,货币需求越高,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贵”,也就是说利率越高。由于中央银行的存在,货币利率缺乏市场化。央行制定基准利率,其实就是一种价格管制,就像发改委调整成品油价格那样。央行与发改委的本质区别,在于发改委只能制定价格,并不参与成品油供给;而央行既制定利率,它本身还是纸币的供应者。这意味着央行实施“廉价货币”政策(即低利率),不必像发改委那般投鼠忌器,担心低价会反过来影响供给。如果没人愿意供给,那么央行可以开动印钞机自行供给。
由于发行纸币几乎没有成本,又可在表面上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实际只是将问题拖后),政府与中央银行总是倾向于宽松和降息。目前,美元、日元和瑞郎,已几乎是零利率;多数新兴经济体的实际利率也长期为负。黄金和白银由于被政府强行规定不能用作支付手段,所以没有利率。
从支付手段的角度来看,纸币优于黄金。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纸币作为支付手段,是政府强行规定的,而不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随着公众对纸币体系信心的流失,金银必将重新走上债务合法化的道路。例如,美国犹他州已通过立法,承认黄金白银为合法货币,并对以金银签订的合同实施法律保护。
“四季”的货币需求
自然界有四季交替,经济发展也遵循着同样的周期性,各个阶段分别彰显不同的货币需求,如表2
货币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的需求强弱
价值贮存需求
(货币保值)
流动性需求
(交换意愿)
(债务签订)
(债务清算)
&#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9733;
&#9733;&#9733;
&#9733;&#9733;
&#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9733;
&#9733;&#9733;&#9733;&#9733;&#9733;
春暖花开。经济刚从严酷的隆冬中复苏。新一届政府与中央银行汲取了滞胀的教训,重新开始遵守财政纪律,维护货币币值。在这一阶段,投资需求随着经济企稳增长而逐渐上升,货币“价值贮存”的功能骤降,因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正在从“如何保值”转移到“如何增值”。在选择货币方面,市场更加青睐那些拥有增长潜力的经济体的主权货币,而非黄金白银这类保值货币。
全球经济的上一个春天,为1980年~1996年这段被现代经济学家冠名为“金发女孩时代”的黄金增长期,其特点是不愠不火。1980年,里根总统与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果断加息,战胜了1970年代的大通胀;1996年,格林斯潘发表著名的“非理性繁荣”演说,警示经济可能存在过热风险。
烈日炎炎。当所有人都认为“明天会像昨天一样美好”、“投资稳赚不赔”的时候,经济就会过热。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全民投资。股票、房地产出现泡沫。“理财”、“投资”成为每个人挂在嘴边的谈资。狂热的投资需求压低了企业融资成本,经济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之景。繁荣的经济也带动了人们的消费意愿,商品交换需求亦随之上升。然而,投资未必总会产生正回报,经济过热时,也最容易产生不当投资与过度投资。例如,在互联网泡沫期间,只要沾上“.com”概念,任何一家没有盈利能力的皮包公司都很容易高价上市;地产泡沫期间,经常见到连排别墅或公寓,夜晚一片漆黑,空无一人……这些“投资”实际上挥霍了储蓄,造成了严重浪费。在正常情况下,市场会对此“纠偏”,让经济出现衰退,利率走高(反映储蓄不足的事实);让那些莽撞的投资者付出代价(股价下跌、房价下跌)。可是,政府与中央银行却并不希望“好日子结束”,他们应对储蓄不足的方法,是强制压低利率、供应纸币,美其名曰“刺激”。这就使得原本应该被清算掉的不良投资迟迟得不到清算,债务越滚越大,持续举债、花费却产生不了像样的收益。一方面货币供应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无法跟上其步伐,结果就是通货膨胀。
庞大的债务养肥了谁?答案是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或与金融相关的行业(如房地产)。它们的平均利润率远远超过制造业,导致大量优秀人才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流动。这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的萎缩,使得通胀水平更加严重。当然,只要债务泡沫不破,过度投资就不会停止,夏天也不会结束。这一阶段,纸币与金银的需求同时骤增,前者由流动性与投资意愿拉动,后者由通胀下的保值意愿拉动。到了“盛夏”,当人们发现投资收益越来越低的时候,保值意愿就会超过投资意愿,这意味着金价上涨。其实,夏天只是贵金属牛市的开端。
全球经济的上一个夏天,为1996年~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来说,由于泡沫尚未破灭,所以依然处于炎炎夏日。但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丝丝秋意。
秋风瑟瑟。积聚数年的债务泡沫一旦破灭,能量将是巨大的、可怕的。俗话说,一雨成秋。经济由盛转衰的速度也是极其迅猛的,往往令人猝不及防。在此期间,多数人的资产价值快速挥发,甚至一夜间便由腰缠万贯变得穷困潦倒。2008年,美国两房的股价连续两日暴跌超过90%;道琼斯工业指数仅用数月时间,便跌去2/3;许多公司债券前一天还是AAA的顶级评级,第二天便成为“垃圾级”……
秋天是各类需求快速转换的时期。
投资需求由顶点下降至冰点。财富效应的丧失,使得债权人不敢再轻易借钱,银行不再敢轻易放贷。股市成为绞肉机,楼市成为自由落体的风水宝地。
还债需求迅速升温。大量后知后觉的企业未能享受到“盛夏的果实”,反而欠下一屁股“盛夏的债务”。还款高峰来临之时,会出现流动性的极度匮乏。企业这时每日思忖的已经不是如何赚钱了,而是如何避免倒闭,或如何“跑路”。
通胀忧虑退居次席。在秋日,总的来说是“现金为王”,因此金价也会出现阶段性调整。2008年,我们看到美元独领风骚,金价也跟随股市、商品出现一波大幅调整,但其调整幅度远小于其他品种。
当然,如果在资产泡沫破灭前就做好准备,秋天并不可怕,反而是休养生息的大好时机。保全财富的关键是要比别人早做行动,一叶落便知天下秋,出脱资产,握紧钱袋。美国经济目前便处于清秋之际。
寒风凛冽。面对资产价格暴跌,政府与中央银行不可能无动于衷。盛夏泡沫期所积攒的巨额债务,是注定要被清算的。如果说深秋的衰退,让众多中小企业以倒闭的方式清算了债务,那么对政府与大企业这些“绝对不能倒”的实体来说,他们化解债务的唯一可能就是用通货膨胀来稀释。
资产泡沫一经破灭,无论政府与央行注入多少货币、如何降息,一般来说是没有可能让资产价格重新回升的。这就好比往一个已经破了的气球里打气,注定于事无补。但是,政府却经常认为,经济未能回稳的原因是“刺激还不够”,于是继续增发货币。实体经济因为泡沫破灭而萎缩,货币供应却在疯狂增长。那么在某一个时点,公众必然会燃起强烈的通胀升温预期,保值需求将卷土重来,纸币信用一落千丈。在寒冷的冬季,经济本已停止增长,通货膨胀又来雪上加霜,这种“滞胀”(“经济停滞+通货膨胀”,注意:夏季的特征是“经济繁荣+通货膨胀”)现象在现代经济学家看来是全然无解的,决策者只能自求多福了。
在经济滞胀期,投资需求、还债需求均降至冰点(债务清算已由倒闭潮或通胀基本完成),孱弱的经济亦使商品交换需求大幅下降。此时此刻,人们最看重的便是货币的价值贮存功能,每个人都不愿长期持有央行肆意发行的纸币,转投只有上帝才能创造的诚实货币——金银。
滞胀是经济的悲哀,但却是贵金属的天堂。这一时期,黄金白银的牛市才进入“巅峰时刻”。之后冬去春来,经济会步入下一个周期。到那时,出脱黄金、购入资产便是明智之举。
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学会顺势而为。过去20年的投资经验,在下一个20年未必有用。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由夏入秋的关键一年,您做好准备了吗?
-----------------------------------------
马丁·沃尔夫谈中国经济放缓。
( 11:04:10)
转载&#9660;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及首席经济评论员)
接下来的十年中,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而且放缓的速度可能会非常急。这并不是恶意唱空中国的人持有的观点,而是中国政府的观点。放缓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其过程会是平稳的还是突发性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仅取决于中国本身,还取决于整个世界的经济状况。
上个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发展论坛上,官方对经济的一些看法与思考已经展现了出来。其中,“十年展望:经济增速潜在下滑与经济增长新阶段的开始”文中表示,预计2018年至2022年之间,中国经济增速将会放缓至6.5%,远远低于2000年至2010年间超过10%的高水平。这样的下滑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的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是相符合的。
经济下滑有两大潜在原因:一是中国工业化的失败导致其陷入一个“中等收入陷阱”;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正在努力控制经济“自然着陆”,这是当一个国家开始迎头追赶发达经济体的时候会出现的情况。后一种情景曾经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韩国都出现过。
发展研究中心的文章指出,在经过35年超过10%的高增长之后,这一幕终于还是发生在了中国经济身上。
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这种观点是可以信赖的,理由如下:
首先,基础设施投资的潜力已经大规模缩小,过去十年内,其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已经由30%下降至20%。
其次,资产回报率下降,同时生产力过剩的情况激增。2011年,边际资本产出率达到了4.6%,创1992年以来最高水平。
第三,劳动力供应急剧下降。
第四,城市化依然在增加,但是增速有所放缓。
最后,地方政府的金融风险和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都在增加。
这些原因已经足以表明经济增速放缓的转变过程已经开始了。
此外,发展研究中心的文章还用经济模型来支撑了放缓的观点。2011年,固定投资占GDP比例上升至49%,但文章预计到2022年这一比例会降到42%。与此同时,消费占GDP比例预计2022年会从2011年的28%上涨至56%。工业占GDP比例预计将由45%下降至40%,而服务业占比将由45%上涨至55%。
到时候,中国经济将由消费所驱动,而不是现在这样由投资驱动。在供应方面,随着投资增长的放缓,供应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将是资本存量增长的崩溃。
世界大企业联合会要更为乐观一点,其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均GDP相当于1966年的日本和1988年的韩国,所以,预计中国经济接下来还有7-9年的超快速增长期。人均GDP与美国的水平相比的话,中国目前相当于1950年的日本和1982年的韩国,这样的话就意味着超快增长期还将更长。目前,中国人均GDP仅仅占美国的五分之一,看上去还有许多的增长空间。
当然,也有一些看法相当悲观,认为中国经济将遭遇冲击的数量级甚至要大于日本曾经的经济危机。中国前总理温家宝就曾多次称中国经济增长是“不平衡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从很多个角度来讲,事实的确是这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太大了,而投资的高速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最终经济增长还是要依赖于消费。
日本的例子已经证明,要从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转型成为低投资、低增长的经济,过程是相当棘手的。至少有三大风险:
首先,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从10%降至6%,那么所需的生产资本的投资率就会崩溃:边际资本产出率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占GDP比例将由50%降至30%左右,仅仅这一项就足以导致一场经济衰退。
其次,由于信贷对房地产的依赖过多,所以信贷会出现大幅下降。经济增速的下滑也有可能意味着不良贷款的增加,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将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尤其是急速扩张的影子银行业。
第三,家庭储蓄率没有什么理由下降,所以要想维持消费上涨就需要实现收入由公司部门向家庭的转变,公司部门包括国有企业。有可能就会发生这样一幕:劳动力缺口的扩大和利率的上涨还能够保持平稳,但是即便如此,利润下降也很有可能导致投资崩溃加速的风险。
政府的计划当然是让转型过程平稳地进行,这也不是不可能。政府有所需要的所有杠杆,而且,中国经济也依然还有很大的潜力。但是要想处理好经济增速放缓,不经历点儿投资崩溃或金融破坏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
中国可以避免日本那样的命运,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经济依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然而发生一些事故的几率很高,未来的十年将会比过去十年艰辛得多。
---------------------------------------------
晦暗的复苏
4月17日《中国证券报》导读文章&
晦暗的复苏
1季度经济增长显著低于预期,同比增长只有7.7%,环比只有1.6%,折成年率1季度经济增长的动能已经下落至7%以下。
其实早前公布的PMI指标已经显露出经济的疲弱。2013年3月份中采PMI为50.9%,环比回升0.8,为2005年以来历史最低,PMI季调后环比下降1个点,这符合经济复苏力度羸弱的判断,和中微观调研结论较为契合,整体上反映了制造业旺季不旺的特征。
市场分析师一直追踪的库存周期的波动来研判经济反弹的进程。这一次大多数结论都可能会被证伪。
库存周期几乎弱到无法感知
整体上讲,库存的波动是顺周期的。经济高涨时,厂商预期乐观,生产大于需求,表现为补库存,相反则表现为去库存。但是库存波动与总需求之间又存在着时滞。因为厂商消化总需求变动的信息需要时间,然后调整生产计划(组织原料、投入生产)也需要时间,所以生产往往滞后于需求。
在研究库存变动,通常通过观察库存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来研判库存周期的阶段,因为价格与总需求之间没有时滞,所以价格往往可以直接代表总需求。
根据从库存和价格变化关系,经典的库存周期要经历四个阶段:被动增库存(价格先于库存下跌:当总需求转淡时,价格开始下跌,但此时厂商尚未来得及调整生产,所以产品开始滞销,库存堆积)→主动去库存(量价齐跌:这时总需求衰退得以明确,厂商开始减价甩货)→被动去库存(价格先于库存上升:当总需求回暖时,价格开始触底回升,但此时厂商还来不及扩增产能,所以库存被动消耗)→主动补库存(量价齐升:总需求转向扩张,厂商释放产能,产销两旺)。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上游企业更灵敏感知总需求的变动,而中下游相对滞后。
所以我们也可以从产成品库存与原材料库存的变化关系看经典库存周期的四个阶段:被动增库存(产成品库存堆积,但原料库存已经开始下跌)→主动去库存(经济预期趋于悲观,生产开始收缩,产成品库存下降,原料库存也进一步下降)→被动去库存(需求开始好转,生产逐步恢复,需求比生产恢复快,所以产成品库存下降,但上游原料需求开始上升)→主动补库存(总需求明确扩张,预期乐观,产成品和原料库存一起上升)。
市场期待的是库存周期的主动补库阶段(价量齐升),但显然当前的价格指数和原料库存自去年10月份以来上升的势头都十分疲弱。我们预计4月份PPI预期可能重新拐头至-2%以下。
如果经济中总需求真正转强,那么从需求至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应该能看到日渐明确的增长趋势(图表)。
但PMI季调后,需求(订单)、生产、产成品库存、原料购进价格趋势全是向下的,原材料库存在3月份也开始拐头下行。被动减库存阶段的特征都不符合,何谈进入第四阶段:主动补库存?只能说明总需求体质上都羸弱。
那么这一次,为什么库存周期所引致的经济反弹弱得都感知不到?
经济周期是人的活动。周期不是原因,而是结果与表现形态,不存在脱离具体经济逻辑分析的、作为自然规律的周期。周期只是事后抽出来帮助理解的观察角度:有一定重复性,但不保证一定如此。
我们判断,中国的产能周期、债务周期或已经开始进入拐点(顶部)的时间窗口,产能与债务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实物交易与金融交易)。
产能过剩在金融层面的映射其实就是债务堆积(总需求衰退→产能过剩→投资回报和收入衰退→债务堆积→总需求衰退),今天中国或正在发生的是“债务紧缩需求”,即某种程度的资产负债表式的衰退。
债务堆积在货币层面的反映是货币周转速度不断变慢,货币量虽然快速上升,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依然高企(政府扩张挤出效应),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新增货币的推动。每年虽然社会净融资规模巨大,但形成增量的部分越来越低,很多信用的投放是维持存量债务的存续(借新偿旧)。
以目前的杠杆水平,中国宏观经济的四部门几乎都不存在扩张的可能。
2012年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债务达到了GDP的2.21倍,这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高的。高收入经济体可以将其非金融部门债务维持在GDP的2倍以上,因为其家庭财富水平较高。在中国现在人均收入6400美元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维持这样的债务水平,包括在1997年陷入债务危机的东亚经济体。
2012年中国政府部门债务在30.8万亿至33.8万亿左右。相当于GDP的59.34%至65.12%。如果按照更宽口径测算(计入以隐性养老金债务为主的社会保障基金缺口等),政府部门的负债率可能显著超出60%的国际安全线。
2012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63万亿至66万亿,相当于GDP的121.4%至127.2%。在目前OECD国家中居于最高水平档。对成熟的经济体而言,企业债务一般会达到GDP的50%至70%,中国是这个数字的2倍。中国的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利润/销售收入)只有5%-6%,仅为全球平均利润水平的一半。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债务负担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4倍。
与东亚其他经济体一样,中国是靠“出口-储蓄-投资”这种正反馈系统带来迅猛发展,但外需不振后没有真正的内需,只能加杠杆。归根结底,政府压低要素价格所获得贸易盈余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靠垄断信贷资源推动的投资也是不可持续的。
长期的资源错配和效率低下,使得生产率开始加快衰退,潜在增长水平下沉。
故此,2012年3季度GDP的7.4%增速根本不具备底部意义,经济增长底限支撑在哪变得模糊不清。因为经济波动已从库存增减、终端需求多寡等短期层面上升到高杠杆、资源错配等长期层面。特别是当资产泡沫临近破裂状态时,“债务紧缩需求”和资产负债表式的衰退持续很长时间。
在债务紧缩需求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底部只会是一个时间区间的概念,因为经济部门“表”的清洗需要时间。经济在底部至少要完成四项事情:房地产存货去化;竞争性行业去产能化;银行体系坏账清除;未来增量的空间(右侧增长的灯塔)要打开,即以开放垄断、节制资本和权力为突破口的结构改革。
这四项事情推进的力度决定着经济底部的时间长度。
-------------------------------------
未来的趋势与演变时寒冰
截至2013年3月,中国的广义货币M2超出美国59.96%!
中国处在这样一个万分尴尬和痛苦的节点上:扩大投资,货币超发将更加严重,房地产泡沫不仅难以挤压还可能继续膨胀;如果不再扩大投资,直接挤压房地产泡沫,中国经济缺少创新、内需等力量的支撑,华尔街联手国内的势力乘机做空,股市和房地产崩盘,就会哀鸿一片——这是不走富民路线而坚持走投资拉动路线的必然结局。
到底是挤压泡沫还是扩大投资?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而在人民币对内大幅度贬值的同时,对美元却在升值,这种升值正在快速摧毁中国的制造业,把微薄的利润吞噬殆尽,并为未来的大萧条埋下层层隐患。这里面包含着多么可怕的预言,可惜很多人不重视!
& 前期的错误政策导致今天的棋局成了死棋!
我在几年前尤其是在4万亿推出之时,警示过这种局面,可惜草民的意见不被纳入法眼。
美国股市现在为什么能够走好?美国的实体经济为什么能够复苏?因为次贷危机后,美国听任房价下跌,自动挤压泡沫,完成了肌体的自我更新和调整,而中国以4万亿之力拖住了泡沫。这4万亿下去,帮了美国的大忙,给美国带来宝贵的良机,而给中国留下的却是一个烂摊子——从棋局角度来看,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局面!
所以,现在的股市在等待高层意见的统一,至少在城镇化问题上的统一。在此之前,缺乏明确的方向。一旦新的政策出台,大家可与上面谈及的情况对照,马上就能知道方向——新的政策选择不会偏离上面的分析。
对于有些信息要特别重视。比如,4月11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披露:“去年第四季度,发改委批复了总额约7万亿元的投资项目,重点涉及到轨道交通、公路、机场等基建项目建设”。
随后,海关总署作了更正声明,称“发改委批复总额约7万亿元的投资项目”转引自网络,并无依据,应予以更正。
我写微博做了分析:1)海关总署的这个声明太搞了,堂堂政府要害部门的发言人说自己发布的内容“转引自网络”,当大家都是白痴吗?相关数据和内容都经过层层核实与把关,最后才能发布出来。这说明了什么?政府显然不希望XX万亿的表述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毕竟,M2已经超过100万亿了,超过美国同期50%还多了(说明:确切地说应为59.96%)。政府更喜欢低调,悄悄地进村……海关总署错在高调宣布XX万亿,与上级的意图显然相背离。2)通过海关总署的声明试水,看看公众的反应。因为海关总署发表“发改委批复总额约7万亿元投资项目”这样的内容,是不符合常理的,在某些方面来说越线了,而这一点恰给出了答案。3)“7万亿”说明政府一直在行动,3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06万亿又是一个信号。
黄金的沉默与辉煌
201194显然会加速资金向美国本土的回撤从2011年9月5日起,美元正式步入一个长达4到6年的上涨周期,此观点我在《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和多篇博文中反复强调。
各国央行(不含中国)为什么成为实物黄金的净买家?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货币在以怎样的状态超发!他们同样清楚作为货币之锚的作用,黄金的价值在哪里?
对于中国而言,实物黄金更具有不可轻视的价值。
近阶段美元在升值,人民币对内的实际购买力也一直在下降。人民币对美元等却是升值的,而这种升值对中国的产业又意味着什么?等待中国的,等待人民币的未来又是什么?谁能看到这正在一步步把中国引入史无前例的大萧条之中?
即使全世界都轻视实物黄金的价值,中国人也没有任何理由轻视黄金。即使黄金衍生品的价格下跌,考虑到未来要面对的系统性的风险,在下跌动能释放充分后再适当配置一些实物黄金依然是必要的(比例根据个人财产状况和投资偏好而定),至于价位的选择有个人自己选择,或者由每个人的宿命而定。对于国人而言,实物金的作用不在于获取它的升值收益,而在于规避未来的X风险。当然,前提是买的必须是真正的黄金——我自从讲黄金问题开始,就一直强调这一点。在这样一个为一点蝇头小利都敢造假甚至危害他人性命的国家,对黄金的真假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未来的黄金趋势如何看?
4月12日黄金大跌,国际两位对冲基金巨头损失惨重。John Paulson一天就亏损3亿美元。黄金暴跌之际Paulson
& Co.公司的合伙人兼黄金策略师John
Reade周五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近期黄金价格下跌没有改变我们的长期观点。我们从2009年4月开始投资黄金,那时候黄金价格是900美元,尽管现在从峰值跌到了1500美元,但仍远高于我们的成本。”“联邦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印钱,我们预期经济和股票市场走强将造成货币供应增长速度超过真实增长,最终造成通胀。就是这种纸货币将贬值的预期让黄金成为吸引人的投资。”
当美元走强,资源品下跌,恰是美国出手收购全球资源的最佳时机。再没有人比美国的掌舵者更清楚资源为王的意义。
现在对黄金的打压,并不是要抛弃黄金,而是为了获取、掠夺更多的实物黄金资源,那些人比谁都清楚黄金固有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央行如果不是买了那么多垃圾债券,将来完全可以趁价格被打到低位之后再大肆收购实物黄金,让那些打压黄金的人变成中国的帮手,这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强化本币之锚并占据资源最高点俯瞰世界的机会!
伴随着大宗商品的下跌,美元很快就将爆发出井喷般的如虹涨势。在完成资源收购以后,美国的债务危机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很多人都没有看到这一点,而这也是我当时坚信美国必定会推出QE3的逻辑依据之一。物美。在美国的大鳄们张开资金大网完成收购以后,资源的飞涨之路也随即打开。不管何时,顺势而为永远是明智和正确的选择。
------------------------------------------
23:57:54191#12年来,开啥店亏损率都很高,唯有金店拜原材料一直上升趋势,几乎难有出现亏损者,之前一二年新开店,日子确实要难过。
23:10:45181#
上期所黄金,白银提高保证金.
上海电视新闻:黄金现货,有人抛售金条,388元/克买入,297元/克卖出;还有人昨天今天抄底买金条.
如果黄金这样跌,明天现货市场抛售加重.
去年新开黄金店,日子不好过.
taonengqian
22:21:29170#
跌穿1400,又快要跌停了,晚上很多人不能睡觉了啊!
黄金大跌意味着什么天涯行走
--------------------------------------
最坏的打算( 王海滨&
我不是个迷信的人,所以我每次乘飞机都会买意外保险;每年都会花很多钱去买意外保险,那些保费会浪费掉;我做交易时只是很少的钱在期货账户上;即使我经常重仓做,我的账户永远都不会满仓.....
&& 是的,我的哲学是朝最好的方向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如果国内允许拥有武器,我肯定家中备有枪支弹药;而我如果预计情况会迅速坏,无论此时违不违法,我都会设法拿到武器;如果我预计情况可能会坏,家中会储存清洁水、压缩饼干、药品、短波收音机、燃料;当然我要是预测不失策的话,我们一家肯定已经在海外某个地方了。
好吧,我说的是最糟糕的情况,其实那是比较极端了,实际上对于人类社会的经济管理能力,我一向是不抱希望的;对于人性的黑暗,我也从来不抱幻想。
如果你爱看僵尸片,就会明白,这些影片的哲学写的是赤裸裸的人性现实,总会有无脑嗜血的白痴群落会以撕咬人类为食。那么,你会明白,一旦情况变坏,人类所有的猥琐和凶残都会暴露出来。人们最容易做的事情是迁怒于别人。越愚蠢的人越容易这么做,寻找代罪者。
&& 而那时,无论你信上帝还是佛爷都是无用的。
所以,我们要建言我们能够相信的人,做一些正确的事情,向最好的方向努力,比如我们对新一届的庙堂,既然已经表现出了新气象,确实在做些事情,那就应该支持他们。
&& 批评是容易的,做事是难的。
空话毫无用途,可以批评,重要的是可以建言,给出方法论,无论结果如何。
至于个人,要做最坏的打算,任何时候不要把命运寄托给他人、组织和国家。
&& 那是弱者及僵尸们做的事情。
经济学闲谈-城镇化之争(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沿海聚集大城市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比如日本的东京大城市群,美国的纽约-波士顿、洛杉矶-三藩市大城市群,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两大城市等等。
原因在于世界经济是一个海洋文明,海运仍旧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物流方式,所以商人们往港口聚集,随着各个供应链的形成,人口增多,需求产生,因而港口城市产生了。由于城市化集群能够节约资源,无论是基础建设、社会福利、社会效率等等,一个大型的城市群就能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
由于自由竞争,经济体的每个组合都会自动计算成本、机会、效率,从而选择大城市群。在这附近也形成了一个个的经济岛:村镇经济,比如浙江南浔的木地板、嘉善的胶合板、宜兴的环保设备、东营的轮胎业等等。
每一个经济人都清楚的知道,有人的地方才会有生意,简单的说:人群即是市场。
所以纽约是一个机会众多的城市,明尼苏达州就差点;上海是个机会众多的城市,某个内地城市就差点--不点名了,国人爱面子;东营大王镇的竞争力就比云南要好很多,虽然西双版纳产胶,因为物流半径太远,出口不方便,税收是另一回事。
中国的城镇化机会在与以北京为核心的渤海湾城市群,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群,而非内地。
这是最节约资源、成本和效率最高的方式,高铁网络有助于扩大商业半径。如果以上海周边来说,数十个地级市和县级市,以及各个强大的乡镇都可以组成成功的产业岛,链接成一个数亿人口的经济体。同时这数亿人口也可以迸发极大的内在需求,房地产市场在这中间也可以稳定成长。
中西部并不适合转移东部的制造业,制造业在西部会面临物流成本上扬、水源奇缺。工业与当地农业、木业、自然环境争夺水源的行为模式会恶化当地环境,造成致命的影响。
一个个内地新的城镇化,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每一个地域无论大小,都必须建立与沿海大城市相同的基建和社会福利资源,这将是耗费巨大,覆盖面人口不足的行为模式。而由于各种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的高风险度,会造成虽然当地形成了人口户籍就地转型成功,而农民工仍旧向北上广及其周围聚集,在这些地方寻找机会,并继续被排斥在大城市社会体系之外,形成社会动荡的潜在因素,贫民窟仍旧会出现。
各个内地城镇仍旧会出现鬼城。
至于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他们并不愚蠢,是我看到的最聪明和勤奋的基层官员,有学历、有职业精神、有官场智慧,但是屁股决定脑袋。在无法成功经营当地产业和招商后,将会努力将注意力放在当地城镇化的水泥化上:房地产。地方官会把农民从平地迁进楼上,从而获得土地开放的权益,以弥补财政赤字和支出,换老债,维持政府财政,支付当地社会福利。
但产业商人离开了。
所有的经济岛都是创业者选择最利于营商环境、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地域经营形成的,而非行政命令可以造就。
但我并不是非常悲观,我知道在房地产市场萧条后,最具生命力的中国商人会在每一个有利于发展的角落里崛起,制造新的经济奇迹。
经济学闲谈-再再续之续(
货币主义认为可以通过数量化和利率控制来控制经济周期。
&& 实际上错了。
撒切尔夫人对哈耶克的理论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理论深信不疑,因此她上台后私有化了国有体系,并和工会作斗争,立法限制工会膨胀的权利。工会组织在当时的强悍犹如国中之国,绑架劳工关系,导致劳资关系失衡,资本流出。撒切尔夫人立法限制了工会权利,英国回归到自由经济市场。
&& 这部分是成功的,英国经济实现了活力。
但是其在实行货币主义的主张时,陷入了困境。数量化货币时,造成货币泛滥,无法收场;提高利率,限制货币泛滥和通货膨胀时,造成汇率坚挺,外贸出口遭受沉重打击,数百万人失业。
奥地利学派在解释货币主义的失误时认为,货币主义其实是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变种,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在实行数量化扩张货币,并管理利率,造成市场对未来预期错判,从而导致了货币资源错配,影响了经济周期。而反向的操作,又导致货币坚挺,影响国际贸易,收支失衡,失业上升。
明斯克时刻的解释,其实是脱胎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负面趋势。
中国的主流学派基本上脱胎于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流派,除了马教的少数影响,货币主义者脱胎于美国经济学体系,大行其道,然后综合了凯恩斯主义的投资理念。在知识分子主流民意中,马教的影响从未远离。限制最低工资和试图强化工会力量的努力,在主流舆论中,无时无刻不存在。
但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奇迹来自于科斯合约理论,八十年代开始土地承包制,迅速以合约界定了私有产权的错失,合约化了经济规则。于是先是从农民承包土地开始,解放了生产力;之后从农民企业家的诞生,开创了一个私营经济的爆发式发展阶段。而县域经济的竞争,迫使各地经济实际自治,对于工厂实行的各类招商优惠政策,又提供了私营经济发展的基础。
这奠定了三十年来发展的基础。
但到了21世纪开始,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者开始占据经济学上层建筑。投资、房地产、货币滥发开始垄断整个经济体。
这里面要分一个情况来讲,那就是县域经济的竞争中有个现象: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经济发展自然推升的基础建设。而政府天才般的发明,那就是私人资本造路,并以收费偿还,为整个基础建设提供了资本和动力。基础建设的猛烈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甚至于备受批评的高速铁路项目,其实是中国未来收益的重要驱动力。刘志军的罪与罚都是难以匹敌的。刘其实是一个天才般的基建统筹者,高速铁路如此迅速的发展,中间融资和技术获得的系统性手法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是到了后端,不再是基础投资来源于经济的驱动力,而是货币主义造就的债务周期推动了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浪费型发展。
地方政府陷入了债务困境,地方官必须以新的投资来获得融资偿付老的资金本息,其中最适合的方式是继续刺激房地产市场,卖地来做融资或者融资担保,从而构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但随着货币资源错配越来越严重,低利率和货币滥发造就的市场环境,完全掠夺了实体经济的利益和国民的储蓄。这形成的是实体经济越来越羸弱,企业家和国民都热衷于把资金投向房地产来规避货币的弱化。
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出于政治的原因还维持强势,就开始对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出口,造成负面压力。
到了末端,债务本身脱离了经济发展的背景,本身形成了一个蛇吞其尾的恶性循环。地方政府试图继续卖地,通过地产变现,但此时实体经济已经垮掉,无论中央政府限制还是不限制地产,实体经济最后的崩溃,总会引发房地产业崩溃;中央政府发现债务即将脱离中央财政能够兜底的范围,实体经济也将垮掉,于是限制地产。此时房地产业和地方政府就不得不进入四处寻求高利贷,来维持债务本身。
这也就是影子银行急剧泛滥的原因。
因为这是债务周期的末端,债务本息本身需要补充货币,而非继续产生在任何形式的经济中,此时高利贷业、房地产业、地方政府都在疯狂中。
同时,由于惯性,民间资本还认为房地产是一个安全投资,会继续往里投钱,推升地产价格,其实此时房地产业到了崩溃的边缘。
那么到了此时,中央政府的选择有几种可能性呢?
一,由于对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依赖,在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之后,不得不继续猛推投资,释放货币。
二,限制房地产,抑制地方政府投资,以时间换空间,资产管理公司来消化可能产生的坏账,忍受经济下滑的负面影响,资本回到真正的实体经济中,缓慢复苏。
第一种模式,将会受到地方政府、房地产商的欢呼,他们将会寄希望过去的成功例子,只要上面一宽松,地产就复苏猛涨,地方就日子好过。但是,不好意思,考虑外部环境。和货币对经济刺激的失效,耐药性出现了。
首先,实体经济会继续滑坡,出口遭受打击,货币印刷通道制约于锚,如果放弃锚,则货币废纸化。此时经济会全面崩溃,中央政府将被迫走向两头,1是全面计划经济,实行配给制,欢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2是全面崩溃后,大乱,之后可能大治。
其次是,当中国继续宽松刺激,美元强势归来,亚洲资本大规模流逝,房地产崩溃,经济崩溃。
&& 这是一样的结果,时间问题。
第二种模式,忍受一定经济下滑,让泡沫慢慢消失,实体经济得到回归的资金,劳工成本下降,出口上扬。在合理的城镇化---我说的是合理的城镇化过程中,内需启动,经济复苏,中国进入第二次发展的大通道。
&& 但我给一个消极的看法:
美元已经不给你时间。美国的经济正在复苏,美元正在强势,资本正在流失。
附注:从国税内部人士了解到,一季度税收极其糟糕,无论是地产、工厂、商业的税收全线下滑。
谁给了橡胶最后一击?(
其实橡胶的跌势还没走完,因为大量的橡胶库存在堆积,今日的GDP数据不佳,对市场的冲击又叠加黑色心理。
业内说,老王,你这个乌鸦嘴又说对了。
不是我乌鸦嘴,而是我尊重市场,敬畏市场,同时对市场中人性行为的反市场行为非常了解。
我从没想过要去控制胶价,尽管我喝醉了,我的意思绝不是这个。我的意思是,要让橡胶业明白,控盘的行为终究会受到市场惩罚的,不要过于迷信力量。
今天嘉能可试图控制铜库存和价格,我问嘉能可:如果后面10年都是铜的熊市,你有本事拿着股东和投资人的钱损耗十年来控盘吗?
当然你有赢的机会,因为铜的市场上一样存在大量的傻瓜迷信控盘的力量,会不停的帮你们抬轿子。
但是我再问你一句:如果这些羊群死光了后,你还想卖给谁?培养新的傻瓜吗?
你们这些欧美的、东南亚的庄家,还没明白中国的泡沫周期已经接近尾声,靠压榨大宗商品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是的,中国已经被你们压榨的差不多了,你要还想骨头里榨出油来,我告诉你们云南有个故事,叫做养蛊自噬。
顺应趋势吧,这是善意的劝告!
--------------------------------------------
天眼看历史---无上的荣耀(22) ( 如松
由治到乱是儒家,王莽一个典型的儒家弟子,欠缺治世(道家和法家)的能力,既不可能像汉宣帝一样带领西汉再次中兴,也无法挽救大新朝覆灭的命运。
王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春秋战国&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第一是气候适宜;第二是奉行道家思想为主体的百家思想(法家&
儒家& 墨家&&
兵家等百家争鸣),统治阶级实行“霸&&
王道杂之”,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相结合,成就了那几个时期辉煌的历史,无论在中国史上还是在世界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后世的中国也不断有经济复兴时期,但再也无法取得以上时期全社会文化&
经济& 科技非常均衡发展&&
同时辉煌所带来的成就。相反,西汉从元帝开始独尊儒家,限制了文化的发展,实际上限制了社会对社会弊端(这些弊端是社会进程中一定会出现的)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助长了以儒家为代表的门阀制度形成和社会豪强的加速崛起,贫富差距快速恶化,到王莽时期,儒家思想(包括儒家形成的门阀制度)开始独占社会的统治地位,气候剧烈变化带来社会阶级矛盾的极速激化,百姓生活难以为继,只能揭竿而起,西汉覆亡&&
新朝短命,王莽不过就是一个历史的小丑!虽然王莽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但改变不了这一点。
知行合一,明代伟大的思想家王守仁先生点出了儒家思想的根本弊端,知只能认知世界,认知社会(更不要提那些打着儒家旗号谋私利的岳不群之流);而行才能改变世界,改变社会!也才能建立一个新朝代,也才能中兴一个朝代,才能救民于水火;王守仁为王莽很好很准确的算了命!只会夸夸其谈的儒生对社会丝毫无益,王莽只是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禽流感的判断(
本次的禽流感,危险性似乎很难达到非典的水平,但是影响可能体现在另外的方面。
非典的感染源,人们可以找到,也就是说可以控制感染源,这就为制服非典创造了条件。
可是本次的禽流感,还未发现人传人的病例,决定了暂时无法和非典相比,可是,到今天也未能找到感染源,而且家禽和飞禽感染了病毒之后并不发病,这就决定了它们可以将病毒带到各地,现在正处于候鸟北迁徙的过程,很可能带来H7N9病毒的扩散,也就是说蔓延的范围很可能扩大。
再有一点是,本次太阳黑子峰值周期出现在春季,所以,H7N9在三月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考虑到最峰值的周期将在五月出现,或许意味着影响可能持续到五六月,最终制服这次禽流感的招数,可能不是找到感染源(或许根本就找不到),而是克制病毒的疫苗的产生,也就是说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陆陆续续一直存在,直到找出特效的预防治疗方法。
新病毒对社会的威胁,H7N9仅仅是开始,本次太阳黑子峰值周期将持续到明年春季(粗判),也就是新病毒的威胁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这是一个比较长周期的人与自然的战争。
其次,必须密切关注病毒的变异进程,如果出现病毒可以在猪身上寄存的情形,这一流感的威胁就提升了一个级别,因为人和猪的生物系统极为近似,就具备了人传人的基本条件,必须密切关注。
黄金大跌的含义:第一轮冲击(
神华股价的破位下行和黄金破位熊市成立,标志着对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的第一轮攻击的开始,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对中国政府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周行长不会举手投降,一定会像过去一样顽抗,这是最近外贸进出口数据疑问很多的原因,因为需要增发货币负隅顽抗,也是信贷大幅度增长(破百万亿)的原因,因为泡沫的问题是政府的生存问题。
所以,本轮破位下行之后一定反弹,反弹的含义是周行长们不会“举手投降”,伴随的货币含义是更大量的释放(无论作假还是逆回购都可以),时间周期说不准,可能会持续三四个月,这需要看通胀的走势。
周行长们现在和未来必然会释放或制造货币,可是这期间的货币对经济无益,只能制造通胀,看看去年中期以来,周行长大撒货币的效果,CPI拐头向上,上行趋势确立,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可是PPI却一直同比负增长,这就是本轮滞涨和经济弱反弹的含义,现在和未来的大撒货币,只不过继续强化这种效果。
当通胀上行到3.5%以上的时候,周行长只能哀叹,任由PPI继续不断负增长下去,也再也不能为资产价格泡沫助力。
那时大宗价格将再次下行,萧条开始了,资产价格泡沫结束了。
未来数月,是中国百姓最苦难的时候,手中的货币相对于生活必需品不断贬值(有个小例子,广州去年的芥菜一直是一两块钱每斤,属于最便宜的蔬菜之一,可前两天荣升到8元每斤),可资产价格却没有上升甚至下跌,从生活资料和资产价格两方面侵蚀百姓的财产。
反弹结束之后,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就将开始受到最后的攻击,一个循环结束了,资产泡沫淋浴结束,房周期结束,这个结束的过程是一个很长周期的过程,和08年有典型的差别,按我观察,铜&
原油的季度线图的红白线都需要拉到0轴以下,只有这种长周期的下跌,才会实现人们从美元对商品贬值到美元对商品升值的观念转变(观念的转变周期很长,美元为何会走十年牛市(
),黄金黑金为王成为笑谈,离婚买房成为历史的笑话,价值规律的笑话和道德笑话。
到今天位置,过去的所有判断没有需要修改的迹象。
------------------------------------------------
金融市场扫描与评论(第47期):通货紧缩,通货膨胀,还是滞涨? (海宁
本周评论:
本周世界金融市场最大新闻,是周五(日)黄金白银暴跌超过5%。黄金的投机性多头仓位,2011年以来一致居高不下,2011年8月初达到最高值33万多张合约,目前约为13万张。金矿股指数HUI本月下跌15%,跌到2006年初的水平。
黄金价格下跌的极限,可到1187美元左右(1920美元回调38.2%)。吉姆罗杰斯希望他自己足够聪明,在1200美元附近大胆大量买入,当然他认为朝鲜纪念金币更有价值,因为他看好朝鲜金正恩政权倒台,那么朝鲜纪念金币成为绝版,未来富裕了的朝鲜人会出大价钱买的。阿姆斯特朗去年9月就认为会回调到1150美元,然后在2016年左右达到泡沫顶峰价格。
通货紧缩。对于黄金白银暴跌的原因,众说纷纭。个人看法,塞浦路斯可能抛售黄金,高盛报告,索罗斯,罗杰斯看跌黄金,仅仅是诱因,真正的基本面原因,还是短期的通货紧缩。在中国谈通货紧缩的人很少很少,刘军洛的新书《在大萧条中幸存》其实主要看法,就是四个字“通货紧缩”,换成两个字就是“萧条”,黄金大跌,中国房价大跌,原材料价格大跌。
个人看法是这样的:世界劳动生产率短时间无法快速提高,尤其是能源价格依旧较高的情况下,2009年底迪拜和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开始以来,世界经济一会儿通货膨胀,一会儿通货紧缩,已经来回3回了(2010上半年,经济下行,上证指数从3000点跌到年从3000点跌到年从2478跌到年会从2444点跌到多少见底?)。
这就是滞胀:货币宽松则原材料价格大涨,货币紧缩或者停止宽松,则经济下滑,原材料价格下跌,股市大起大落,最终还是没涨,和欧美1970年代类似,但不可能不一模一样。
个人看法:目前的经济下滑还会继续,“通货紧缩”(这个词语用在中国很别扭)继续,股票,商品期货市场继续砸底,行话就是洗盘,洗掉不坚定的商品期货看涨仓位。然后中国经济复苏继续,通货膨胀再来一轮,再然后中国货币政策再一次不得不紧缩,那就是2014年的事情了,到时候房地产价格的回调幅度,恐怕会比2011年下半年大(2005年,2008年,2011下半年,温州房价回调幅度,一轮比一轮大)。
偶然与必然(继续):买房送户口。1997年香港和东南亚房地产泡沫破裂,日,中国B股指数跌到21点(1992年初B股从100点出发),上海推出买房送蓝印户口消化滞销的房子,总部在上海的XX银行鼓励员工低息贷款买房,只要工龄一年即可申请“5年消费贷款做首付+30年按揭贷款”的零首付购房。现在,物价和房价稳定了10多年的马来西亚,大力推买房送户口(永久居留权)。到2015
- 2017年,马来西亚离上一次1997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已经18 & 20年了。
偶然与必然:“通货紧缩”和黄金下跌。最大最恐怖的通货紧缩,要数2008年下半年,黄金跌去了30%多。这一轮日之后的通货紧缩,非常不顺畅,因为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欧洲,美国货币当局,都出手宽松救市,事实上就是进行了“再通胀”的努力。2010年,2011年,2012年,原材料价格大跌一般出现在5月份,今年提前到4月份了(日“花旗G10经济意外指数”跌破0,今年3月底,该指数跌破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上周商品指数CCI创9个月新低,本周五黄金白银暴跌。
花旗经济意外指数走势更新(三):跌破零,全球经济走势低于预期 …
花旗经济意外指数-10大主要经济体
2011年4月下旬到11月,该指标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负数区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
日到10月初,该指标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负数区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
H7N9禽流感尚在可控范围内。全国确诊60例,见下图。只要在夏至来临之前禽流感不大规模流行,禽流感会随着天气的转热儿消散,不请自走。夏至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时候。
黄金与中国国运,中国房地产 (海宁
&&& 1971 -
1980年的黄金10倍牛市的背景,是大宗商品牛市,原油价格暴涨10倍以上,铜暴涨,更深的国际经济背景,是二战以后,经过20多年的战后重建,英国,西欧,德国,日本,甚至台湾,香港等其他地区的消费需求大幅度上升,汽车在英国,西欧和日本得到普及,能源,铜等原材料需求大幅度上升。
广义地看,德国,日本经济实力相对美国的上升,从1968年持续到1995年左右。1995年初,日本GDP达到美国的近90%,而日本妇女的劳动参与率比美国低很多,日本男人的人均GDP几乎是美国的2倍。所以有人称日本经济在1990
- 1995年是猴子的骨架,大象的身材。
&&& 2001 -
2015,或者2001 -
2017,则代表的是以中国为主的金砖国家,新兴20多个市场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的上升,和对于原油,金属,农产品的需求的上升。
2015年,是中国人口红利的顶峰,也是韩国人口红利的顶峰,离韩国上一轮经济和房地产的顶峰1997年,正好18年左右。
1983年以后,只要美国处于降息或者低利率周期,香港房价必然大涨。韩国类似。所不同的是,香港历史上经历了三轮大的房地产大周期(每轮18
20年左右,相当于一代人的时间),而韩国仅仅经历了一轮房地产大周期泡沫破裂(1997年),而且当时是在民众负债率不高的情况下。这一轮韩国房地产牛市中,韩国民众的负债率已经不低于欧美了。
198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比日本先破裂,18年后的2007年,美国又一轮更大得房地产泡沫破裂。
1997年,东南亚房地产泡沫破裂,这一轮香港房价启动于2003年,止于那一年?
暴跌的2013年第二季度,与暴跌的,2010年第二季度 (
黄金崩盘,最低1385美元,两天跌幅超10%,上海期货交易所白银跌停,橡胶跌停。
每年的4月15日,是中国政府公布第一季度GDP等经济数据的时间,也是国务院制定当年经济和货币政策方针的时间。
日附近,日附近,都是国务院严肃应付通货膨胀问题的时间点。
目前看,中国的本届要让上届的水分先挤一挤,不急于财政和货币宽松刺激。
,2011年以来橡胶的几波大调整,都和黄金大跌调整基本同步。
今日沪胶跌停,跌出2011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
---------------------------------------------
我在去年写过一篇自己认为划时代的文章《中国正在向廉价资本时代告别(
16:54:34)[删除]
》。我并没有提到所谓的货币宽松等等,其实面临紧缩周期到来的时候,周行长们一定会宽松,比如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还比如李中堂现在的城镇化等等都是这个目的,可是这些东西可以造成短期波动,但无碍大势,大势是什么?人口和环境!我在文章中多次强调的就是这两点,这才是决定趋势的根本动力!
当一个社会进入老龄的时候,年轻人的比例下降,可这时的经济总量已经膨胀,经济总量相对于劳动力总量的比例就升高,您还想建设那些血汗工厂(低收入),谁还给你干哪?企业成本升高了,靠出口的资本形成能力下降了,中国是美元背书形成人民币,资本就变贵了;环境的道理也是一样,今天如果谁还敢明目张胆的往河流排污水,就一定成为过街老鼠,可是十年前并没这么严重,否则就没有太湖这些年的环境危机,现在企业必须加大环境成本,成本升高,资本的形成一样变贵了。
如果这个道理还要讲,自己去复习一下幼儿园课程。
中国的资产总量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我们知道沪深股市的总市值是20多万亿,一半以上是大型国企占据,资本形成升高以后,意味着中国重化工业进程完结,这是任何一个经济体必然的历程,根子还在于人口和环境不再支持,这些寄生于重化工业的股票,就会不断的打折再打折,前面我以神华举例,神华是什么?煤炭和电力两项产品,下游的需求方就是重化工业的继续发展,当下游需求逐步下降的时候,神华股价必须打折再打折!很多人还在和我辩论神华的盈利方式,别的煤炭股利润下降神华还可以增长,这是典型的一叶障目!如果只是这样的视角,那根本就不明白神华股价跌跌不休的原因!神华这样的股票有多少?采掘&
能源甚至包括银行(别忘记中国银行业的抵押贷款机制),都在此列!这一块市值,不少于十二万亿,房地产的市值是多少?不下于一百万亿,还有没上市的庞大投资项目,比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就是这个表述,加起来不下于130万亿的总市值,当人口和环境不再支持重化工业的时候,这块市值就必须下跌(萎缩),央行释放那点保证金根本就无法阻挡,寄托的宽松货币政策就是螳臂当车,这就是日本经济最近二十年不断紧缩的根本原因。
人口和环境才是决定这个社会经济和资本市场趋势的主导力量。
最近半年,楼市冰火两重天,一线城市风光无限,三四线城市还处于冷冬,内在的原因是什么?原因也在人口趋势,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在下降,这就决定了哪里可以提供综合报酬更高的机会,劳动力就流向哪里,很明显,中心城市基于医疗教育&
经济繁荣程度等原因,可以提供更高的综合报酬,劳动力倾向于进入中心城市,可是现在的房地产是过剩的,很多报道已经不断的说明,户均住房已经超过了一套,不是过剩是什么?当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的时候,就造成中心城市的需求加大,房价上涨,相应的,三四线城市因为劳动力流出,需求下降,楼市就只能处于“冷冬”,这是前半年楼市冰火两重天的根本原因,随着中心城市楼价不断升高,居住成本不断升高,那么原先的优势就会消失(欧美发达国家都曾经经历人口往农村迁移的周期,就是这个含义),最终无论中心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大家一起灭亡!这是不变的道路,因为劳动力总数的不断下降,决定了这是必由之路。
所以,这里的根本原因还是人口!劳动力的总数在下降,这是决定性的。
法币从历史来看,是不断贬值的,所以,黄金虽然不断的涨跌,但如果拉长周期,一定战胜法币,因为无论五年&&
十年还是二十年的周期,黄金越存越亮;可是房子当过剩的时候,跌势必成,那时可以考虑,存着吧,终归法币是要贬值的,二十年后,法币是贬值了,可是以中国的房子质量,那时已经成为瓦砾了,当你站在瓦砾上欲哭无泪的时候,伟大的演员同志时刻会提醒:瓦砾之下的土地和您无关啊;黄金还是光闪闪!小朋友都明白这点道理。
只有法币的贬值速度快于房子的自然损坏速度(中国房子的寿命有些是二三十年,有些是三四十年的寿命),这时候房子才是有价值的,前提是房子处于稀缺状态,如果过剩,这仅有的一点优势都无法成立。
地方政府过去这些年不断推升房价,其实就是一个请君如瓮的骗局,在楼市没有过剩出现的时候,顺势投机是好手,当过剩(相对人口)出现以后,再看好的就是庸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色欲档案之麻雀浮上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