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榆树林野战图片基地有海军地空导弹二营吗

- Database Error
Discuz! Database Error
已经将此出错信息详细记录, 由此给您带来的访问不便我们深感歉意.船只、人员、海军机构
航空母舰编&
概述/海军[军队兵种]
驱逐舰列队
海军主要装备、辅助舰船和,配备有、、、水中武器、战斗车辆等。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及对岸上实施攻防作战的能力;有的还具有实施战略袭击的能力。可独立地或与其他军种协同遂行海洋机动作战。海军通常着特定的制式服装,使用特殊的旗帜、徽章等标志。
海军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它以战船或为主线,从原始简单的古代战船,发展到多系统的现代舰艇;从个别分散的技术推演出密集综合的技术,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过程。
历史演进/海军[军队兵种]
一、木质桨帆战船时代木质桨帆战船时代
古代埃及、腓尼基、中国、希腊是世界造船和航海的发源地。古代埃及的造船和航海历史最为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最早的战船于公元前1200多年出现于埃及、 腓尼基和希腊,主要用桨划行,有时辅以风帆。
中国造船技术在历史上一度处于领先地位,在7000年前已能制造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已建造用于水战的大型战船。
公元前5世纪,国家已建立海上舰队,有双层和三层桨战船,首柱下端有船首冲角。古代史上著名的(公元前264年~前146年)中,罗马舰队用这种战船击溃海上强国迦太基,建立了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
中国在(220年~280年),有高三、四层的“楼船”以及“蒙冲”、“走舸”、“赤马”等多种船型,并且已有风帆战船。发明车船(亦称车轮船、轮桨船),以脚踏木轮推进。公元11世纪,中国已将用于舟师航海。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使用了水密隔舱、减摇舭骨,舰船建造工艺方面采用画“船样”设计施工、铁钉联接、桐油加麻丝捻缝技术、船渠修造、仿照船模造船、滑道下水等,木质舰船建造技术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明代(1368年~1644年)已有关于造船的专著《南船记》、《志》;关于航海技术的专著《指南正法》、《渡海方程》,以及涉及大量战船武备的《武备志》等。15世纪,中国舰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适航性最好的船舶。(1371年或1375年~1433年或1435年)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已能综合使用陆标导航、罗经指向、天文定位、计程、计时等技术,留下了著名的《郑和航海图》。西方帆船舰队的发展,帆装和驶帆等技术的日趋完善,对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地的掠夺和开发起了推动作用。中国古代海军兵器除、、、等冷兵器外,还有专门用于水战的、、、等。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最早出现武器。明铳(单级和二级火箭雏形)等火药武器;最迟在明洪武十年(1377年)中国战船开始装备金属管形火器──;明代唐顺之(荆川)所辑 《武编》(1549年)记载有人工操纵的(水底雷)等。古代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海军技术发展缓慢,使用木质桨帆战船,一直延续几千年。船上战斗人员,主要使用刀、矛、箭、戟、弩砲投掷器和早期的火器等进行交战。
二、机器动力钢铁战舰时代机器动力钢铁战舰时代
18世纪,的发明,冶金、机械和燃料工业的发展,使得造船的材料、动力装置、武器装备和建造工艺发生了根本变革,为近代海军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开始采用蒸汽机主动力装置。初期的蒸汽舰,以明轮推进,同时甲板上设置有可旋转的平台和滑轨,使舰炮可以转动和移动。与同级的风帆战舰相比,其机动性能和都大为提高。19世纪30年代,发明了螺旋桨推进器。1849年,法国建成第一艘螺旋桨推进的“拿破仑”号。此后,法、英、俄等国海军都装备蒸汽舰。
60年代出现后,随即出现装备鱼雷的小型舰艇。70年代,许多国家的海军从帆船舰队向蒸汽舰队的过渡已基本完成,海军的组织体制、指挥体制进一步完善,军舰日益向增大排水量、提高机动性能、增强舰炮攻击力和加强装甲防护的方向发展,装甲舰尤其是由和组成的主力舰,成为舰队的骨干力量。
20世纪初,柴油机-电动机双推进系统潜艇研制成功,使潜艇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海军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兵种--潜艇部队。装备“无畏”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以后,海军发展进入“”时代。英、美、法、日、意、德等海军强国之间,展开以发展主力舰为中心的海军军备竞赛。美国人A.T.马汉提出的海权论理论,适应了这种海洋战略的需要,为海军大国所推崇。1914年爆发时,各主要参战国海军共拥有主力舰150余艘,装备鱼雷的小型舰艇成为具有可以击毁大型战舰的轻型海军兵力。20~30年代,海军有了第一批航空母舰和舰载航空兵,岸基航空兵也得到发展,海军航空兵成为争夺海洋制空权的主要兵种。至此,海军已发展成为由多兵种组成的,能在广阔海洋战场上进行立体作战和合同作战的军种。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由于造船焊接工艺的广泛应用、分段建造技术和机械、设备的标准化,保证了战时能快速、批量地建造舰艇。舰载机的研制和使用技术日趋成熟,在提高飞机投弹命中概率的基础上,又解决了鱼雷攻击的技术,其攻击效果超过重型舰炮。中,舰载航空兵、和,有了迅速发展。交战双方主要海军国家拥有航空母舰总数,由战前的近30艘,发展到140余艘;潜艇由350艘发展到1500余艘,它们成为海军的主要突击兵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逐渐失去主力舰的地位。在、、、、、中舰载航空兵和潜艇显示出强大的突击威力;航空母舰编队或航空母舰编队群的机动作战、潜艇战和反潜艇战成为海战的重要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海战方式。磁控管等电子元器件、微波技术、模拟计算机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出现了舰艇雷达、机电式指挥仪等新装备,形成舰炮系统,使水面舰艇攻防能力大为提高。潜艇对水面舰艇和海上交通线的严重威胁,推动了和鱼雷、等反潜武器的发展。对海洋环境中目标所具有的磁性、水压、光电、音响、温度等特定物理场的研究,促进了潜艇、、、水中武器和水中探测设备的发展的需要,发展了各型勤务舰船和,加强了海军基地作战指挥、海岸防御、舰艇和飞机驻泊、勤务保障、装备修理等体系的建设,所需的各种技术也逐步形成许多新的分支学科。海军技术从吸收应用、派生、移植基础技术,逐渐地自主发展成为专门技术。
组成部分/海军[军队兵种]
水面舰艇部队一、水面舰艇部队
水面舰艇部队,是指海军中在水面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有的国家称水面部队或水面兵力。包括水面战斗舰艇部队和勤务舰船部队。编有各类舰艇、船只。具有在广阔海域进行反舰、 反潜、 防空、和对岸攻击等作战能力。
二、潜艇部队
潜艇部队,是指海军中在水下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包括鱼雷潜艇部队、导弹潜艇部队和潜艇基地、勤务舰船部队、分队等。一般以若干艘装备性能相同的潜艇编成支队、中队或分舰队。潜艇部队既能独立作战,也可与海军航空兵或水面舰艇部队协同作战。主要任务是:消灭敌方大、中型运输舰船和战斗舰艇,破坏、摧毁敌方基地、港口及其他陆上重要目标,进行侦察、反潜、布雷和巡逻等。
三、海军航空兵
海军航空兵海军中主要在海洋上空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通常由轰炸航空兵、歼击轰炸航空兵、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 、 、反潜航空兵部队和执行预警、、、运输、救护等保障任务的部队组成。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是海洋战区夺取和保持制空权的重要力量,海军的主要突击兵力之一,能对海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
海军航空兵四、海军岸防兵
海军岸防兵是海军中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以火力参加沿岸防御作战的兵种。由海岸炮兵部队和海岸导弹部队组成。通常编有独立团、营。有的国家设有岸防司令部。装备大、中口径的海岸炮和不同射程的岸舰导弹武器系统。主要任务是保卫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地段,消灭敌方舰船,封锁海峡、,掩护近岸海区的交通线和舰船,支援海岸、岛屿守备部队作战。
五、海军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是海军中担负渡海登陆作战任务的兵种。有的国家称。通常由陆战步兵、、、和侦察通信等部队、分队组成,有的还编制有航空兵,一般按师(旅)、团、营的序列编制。主要装备有步兵自动武器、轻便自行火炮、地空导弹、水陆坦克、两栖装甲输送车、气垫船、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等。
发展趋势/海军[军队兵种]
美军MK105磁力排雷系统
自人类进入了核时代,、、、便相继出现,潜艇、和向核动力化发展;20世纪50~60年代,喷气式超音速海军飞机搭载航空母舰之后,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直升机等又相继装舰,使大、中型舰艇普遍具有海空立体作战能力;潜射弹道导弹、中远程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反潜导弹、舰空导弹、自导鱼雷、制导炮弹等一系列精确制导武器装备海军,进一步增强了现代海军的攻防作战、有限威慑和反威慑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后,军用卫星、数据链通信、、水声监视系统、超低频对潜通信、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海军武器装备正逐步实现电子化、自动化、系统化,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使海军技术发展成为高度综合的技术体系。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拥有海军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组织编制各不相同。随着国际贸易和航运的日益扩大,海洋开发的扩展,国际海洋斗争日趋激烈。濒海国家都非常重视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不断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发展海军的新武器、新装备,提高统一指挥水平和快速反应 、能力。海军大国仍将注重核动力舰艇、舰载航空兵和具有核进攻能力的兵种及远程海空预警部队的发展,并重视协调各兵种、舰种及支援保障勤务部队的均衡发展,以增强战略袭击能力和在海洋上机动作战、夺取制海权的能力,提高濒海地区攻防作战能力和应急快速部署能力。其他濒海国家,多数将注重加强海军近海攻防作战能力,少数国家将进一步发展海军远洋作战能力。
中国海军/海军[军队兵种]
中国海军的风采是人民解放军中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担负海上作战任务的军种,是海上作战的主力,是在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兵力由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岸防兵部队、后勤部队等组成。
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热烈庆祝“重庆”号巡洋舰官兵起义,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今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日,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和指挥的海军部队最高领导机关,肖劲光任司令员,刘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为副司令员,罗舜初为参谋长,后相继组建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为5艘舰艇写下了5张同样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50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海军不断发展壮大。陆续组建了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海军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五大兵种体系。
海军水面舰艇兵力包括驱逐舰、护卫舰、导弹艇、鱼雷艇和各种勤务舰船等。海军潜艇兵力包括常规动力潜艇、核潜艇等。海军航空兵作为重点发展的兵力之一,至1955年底,基本形成了以岸基航空兵为主的海空作战防御体系。海军岸防部队是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参加沿岸防御作战的兵种。海军陆战队是担负登陆作战任务的兵种,成为海军第五个兵种。此外,海军还陆续组建了各种专业勤务部队,包括观察、侦察、通信、工程、航海保障、水文气象、防险救生、防化、后勤供应和装备修理等部队,其任务是保障海军各兵力顺利进行战斗活动。
从1978年开始,人民海军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领导我军建设完成了战略性的转变。邓小平同志指出“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海军建设的根本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新形势下的海军建设与发展更予以高度重视,号召要“建设祖国的海上长城”。1995年10月,军委主席江泽民等军委领导集体视察海军部队、观看海上演习并作重要指示,进一步为新时期的海军建设指明了方向,使海军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8年以来,中国海军不断稳步推进水面作战舰艇更新计划,使得水面舰艇作战能力不断提升。目前,中国拥有300余艘水面舰艇、两栖舰艇、巡逻艇和潜艇,在亚洲地区拥有舰艇数量最多。中国雄心勃勃的海军现代化进程,已经打造出了一支技术更为先进、更为灵活机动的作战力量。
首先,在武器装备建设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以新型驱逐舰、新型潜艇、新型战斗机为代表的新一代主战装备,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新型导弹、鱼雷、舰炮,电子战装备等武器系统陆续交付使用。人民海军已拥有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护卫艇、导弹快艇、猎潜艇、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等主战舰艇,质量不断提高。
海军航空兵现已装备了轰炸机、巡逻机、电子干扰机、水上飞机、运输机等勤务飞机。海防导弹形成系列,不仅有岸对舰导弹、舰对舰导弹,还有舰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空对空导弹等。
其次,在后勤保障方面已初步形成现代化保障体系,已建成一批“军港城”、“机场网”、“仓库群”。完成了潜艇基地、水面舰艇基地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驻香港舰艇大队后方基地等一批重点建设工程。海军后勤部队拥有的大型油水船、测量船、打捞救生船、运输船、拖船、医院船等多种勤务舰船的吨位比70年代增加了2倍。
再次,科研成果大量应用于装备建设中。改革开放后,海军积极利用国内的先进科技成果和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新技术,对现役装备加以改进,提高研制装备的起点,取得科研成果8000多项。这些科研成果被应用到装备建设当中,实现了直升机上舰、电子战上舰、新型舰炮上舰、战术软件上舰、深水炸弹反潜武器系统化、舰舰导弹超视距、鱼雷加装智能头、护卫舰全封闭等几十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海军装备的战斗力水平成倍增长。
同时,人民海军在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支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中亦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海军先后出动舰船20多万艘次,完成了大量海上抢险救灾、护渔护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运输和海洋工程建设、进行海洋测量和海洋大气观测、建设无线电导航系统和其他各种助航标志等任务,为国家海上交通、海洋开发建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近20年来,人民海军还参加抢险救灾12000多次,援救人员6万多人次,救助国内外遇险船只7600多艘。现有兵种和舰队组成
海军现役兵力共23.62万人,占解放军总人数的10%。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共分为五大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和陆战队。水面舰艇部队编有战斗舰艇部队和勤务舰船部队。拥有29艘驱逐舰,45艘护卫舰,26艘坦克登陆舰,28艘中型登陆舰,1艘船坞登陆舰,54艘柴电潜艇,5艘核潜艇(外媒称有2艘新型攻击核潜艇即将服役),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外媒称有1艘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即将服役),1艘航母(辽宁号,服役于北海舰队,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45艘近岸导弹艇。海军下辖三个舰队,分别是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每支舰队下辖水警区、舰艇支队、舰艇大队等。北海舰队是中国海军唯一拥有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的队伍。司令部设于山东省青岛市。下辖青岛(辖威海、胶南水警区)、旅顺基地(辖大连、营口水警区)、葫芦岛基地(辖秦皇岛、天津水警区)。其中葫芦岛基地为核潜艇母港。东海舰队负责防卫中国东海水域的安全。司令部设在浙江宁波。下辖上海基地(辖连云港、吴淞水警区)、舟山基地(辖定海、温州水警区)、福建基地(辖宁德、厦门水警区)。南海舰队负责防卫南中国海水域,特别是南海诸岛的安全。司令部设在广东湛江。下辖湛江基地(辖湛江、北海水警区)、广州基地(辖黄埔、汕头水警区)、榆林基地(辖海口、西沙水警区)。
中国海军发展战略已从近海型海军走向区域型海军,海军运用范围要涵盖近海以外一千海里或更远距离,要求因应中国海战战场点多线长的特点,收缩点线,突出重点,在东部和南部海战战场形成相互呼应的战场体系,在战时要具备控制中国海域通往大洋水域重要海峡水道的能力。&到2008年,中国海军将拥有7900吨「现代」级驱逐舰4艘,3670吨「旅大」级(051GⅢ)驱逐舰6艘,6600吨「旅海」级(051B)驱逐舰1艘,6600吨「旅海II」级(051c)驱逐舰2艘,4200吨「旅沪」级(052)驱逐舰2艘,6500吨「旅洋」级(052B)驱逐舰2艘,7000吨「旅洋II」级(052C)驱逐舰2艘,3100吨「江卫2」级(053H3)护卫舰12艘,4000吨江凯级(054)护卫舰2艘,4000吨江凯II级(054A)护卫舰4艘,共37艘较为先进的水面舰艇。&分为驱护舰编队和护卫舰支队。
驱护舰编队是水面作战的主要力量,配备1艘补给舰,能独立进行近海作战。其中北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2艘051GⅢ、2艘052型和4艘054型护卫舰共8艘舰艇组成;东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4艘「现代」级、2艘051GⅢ和2艘053H3型护卫舰共8艘舰艇组成;南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2艘052B型、2艘052C型、1艘051B型和2艘051GⅢ共7艘舰艇组成。
护卫舰支队是全部由护卫舰组成的、主要执行护航、护渔、近海巡逻和战时支援等任务的水面力量。北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4艘053H3型组成;东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6艘053H3型组成;南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4艘053H3型组成。
051型为我国第一代驱逐舰,总体性能已非常落后,但随著第二代指挥系统和新型武器的上舰,性能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051GⅢ型,已基本达到第二代驱逐舰的水平。052型作为第二代驱逐舰,总体性能较好,虽服役不长,但也进行了大规模改装。052C型驱逐舰将成为批量建造的主力驱逐舰,江南厂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建造7艘左右的052C。护卫舰的改进主要是对053H2(江卫Ⅰ)的改进。053H2作为第二代护卫舰的代表,性能本不太先进,而且已渐落后,因此应将4艘053H2按照053H3(江卫Ⅱ)的标准进行改进,提高总体作战能力。改进后部署在东海舰队。4000吨级054型护卫舰将成为海军护卫舰中的中流砥柱,沪东厂将在2010年之前完成8艘(保守估计)。
随着新一代主战舰艇走向远洋的需要,原有的几艘远洋补给舰越来越力不从心,以886舰为代表的新型补给舰将建造6艘以上,确保三大舰队各有两艘,一艘海上,一艘备航。加上福清级两艘,南运级1艘,我国届时将拥有20000吨以上的大型补给舰9-10艘,基本满足海军远洋活动的需要。
水雷战舰艇,我国海军在这方面非常薄弱,老式的苏制T54型扫雷艇还在使用,新的082型基地扫雷艇数量少,续航力有限。
潜艇部队是中国海军的支柱之一,中国海军拥有西太平洋规模最大的一支潜艇部队,但老式潜艇占主要部分,性能落后,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改进后的035&ES5F改型潜艇共6艘,分别部署于北海和南海舰队。
039型潜艇作为新一代常规潜艇,到2005年将达到8艘,分别部署在三大舰队。其中东海舰队4艘,北海和南海舰队各2艘。
由于我国自行建造的039型潜艇仍存在不足,因此从1994年开始从俄罗斯先后订购12艘「基洛」级潜艇来满足未来海军作战需要,其中877EKM型2艘,636型10艘,各舰队4艘。
我国拥有091型攻击核潜艇6艘,092型战略核潜艇3艘(编号406甲、406乙、406丙),近海巡逻和战时支援等任务的水面力量中国为了解决核潜艇的性能问题,一边先后对091和092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技术改进,一边开始研制中国的第二代核潜艇,即093和094。
海军过去十年将舰队现代化,并汰旧换新。
海军航空兵装备有800架战斗机。编有9个师。还有海上巡逻和反潜作战用的飞机17架,各型直升机103架。主要有:直-9C轻型舰载反潜直升机,卡-28舰载反潜直升机(俄罗斯卡-27的出口型号)。海军航空兵将装备3个飞豹师(共120架歼轰7),每个师40架歼轰7。另外,至2005年底,海军总共购回48架苏30MKK2战斗机。
分类/海军[军队兵种]
现代海军通常由海军航空兵、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海军潜艇部队、海军陆战队、海军基地警备部队以及其它特种部队组成。主要装备作战舰艇、辅助舰船和飞机,配备有战略导弹、战术导弹、火炮、水中武器、战斗车辆等。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及对岸上实施攻防作战的能力;有的还具有实施战略袭击的能力。可独立地或与其他军种协同遂行海洋机动作战。海军通常着特定的制式服装,使用特殊的旗帜、徽章等标志。
海战战例/海军[军队兵种]
江阴保卫战江阴保卫战
江阴(古称
),这个上海与南京之间长江最狭窄的地段,江面仅宽1250米。&借长江水之灵性,小城的人文历史相当攸久。扼长江咽喉、地理环境优越,便于货运和征收赋税,江阴在唐代即为重要港埠。至宋代更是蕃舶常集,熙熙攘攘。南宋绍兴年间于江阴置市舶司,是当时我国沿海设置市舶司的11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阅不尽的大江南北两岸风光。浪急涌高,峻岩夹持,只要在两岸安上几门大口径火炮,江中再庞大的舰队也难以上溯。
1937年,随着抗战烽火的降临,在这里展开了二战中中国战场规模最大、也是最为惨烈的一次海空大战。兵力对比1、江阴之战中的中国海军序列
海军部部长海军一级上将陈绍宽
海军第1舰队司令部&司令陈季良中将
海容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欧阳勣上校,副长杨道钊少校,轮机长黄辉如少校
海筹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林镜寰上校,副长郑翊汉少校,轮机长黄辉如少校
海琛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张凤仁上校,副长吴支甫中校,轮机长陈精文中校
海圻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唐静海上校,副长刘乃沂中校,协长许世钧中校,轮机长邱崇明中校
宁海轻巡洋舰(被日军捞起,改装为“八十岛”号巡洋舰)舰长陈宏泰上校,副长甘礼经少校,轮机长姚法华上尉
平海轻巡洋舰(被日军捞起,改装为“五百岛”号巡洋舰)舰长高宪申上校,副长叶可钰少校,轮机长周烜
应瑞轻巡洋舰(日于采石矶空袭沉没)&舰长陈永钦上校,副长华国良少校,轮机长郎昌炽少校
逸仙轻巡洋舰(被日军捞起,改装为“阿多田”号练习舰。战后归还,1958年6月退役)&舰长陈秉清中校,副长杨希颜上尉,轮机长黄贻庆
自强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张日章中校
大同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罗致通中校,副长曾侍琯上尉
中山炮舰(日于金口空袭沉没)&舰长萨师俊中校,副长张天浤
永绩炮舰(日于新堤被日军缴获。1949年5月于上海被人民解放军缴获)&舰长曾冠瀛中校
咸宁浅水炮舰(1938年1月九江遇轰炸沉没)&舰长薛家声少校,副长贾珂上尉
德胜水机母舰(江阴自沉)舰长刘焕乾中校
威胜水机母舰(江阴自沉)舰长王夏鼐少校
皦日测量舰(日被击沉)&舰长谢为良少校辰字鱼雷艇(江阴自沉)
宿字鱼雷艇(江阴自沉)
武胜测量舰(江阴自沉)
海军第2舰队司令部&司令曾以鼎少将
建康驱逐舰(被日军捞起改装为汪伪海军“海绥”号)舰长齐粹英中校,副长严又彬,轮机长吕文周上尉
江贞浅水炮舰(1938年7月空袭搁浅,11月于岳阳自行烧毁)
江元浅水炮舰(保存至战后。1949年12月退役)
楚同浅水炮舰(保存至战后。1949年被人民解放军军缴获)
楚有浅水炮舰(日于六圩港空袭沉没),舰长郑耀恭中校
楚观浅水炮舰(保存至战后。1956年退役)
楚谦浅水炮舰(保存至战后。1949年退役)
湖鹏鱼雷快艇(日于江阴目鱼沙空袭沉没)&舰长梁序昭上尉
湖隼鱼雷快艇(抗战中期因老旧报废)
湖鹗鱼雷快艇(日于鲥鱼港空袭沉没)
民权炮舰(保存至战后)舰长刘焕乾中校
民生炮舰(1938年7月空袭搁浅,11月于岳阳自行烧毁)&舰长郑世璋中校
永绥浅水炮舰(保存至战后)舰长傅成少校
江犀浅水炮艇(日四川巴中空袭沉没)
江鲲浅水炮艇(日四川巴中空袭沉没)
甘露测量舰(日巴中空袭沉没)
青天测量舰(1937年10月于龙梢港空袭沉没)&舰长叶裕和少校2、江阴之战中的日本海军序列
第3舰队司令部&司令长谷川清
第2航空战队加贺号航空母舰,第22驱逐队
第2联合航空队&第12航空队、第13航空队
第10战队出云号、天龙号、龙田号
第11战队&八重山号、安宅号、鸟羽号、势多号、坚田号、比良号、保津号、热海号、二见号、栗号、莲号、小鹰号战略意义
江阴海战自11月13日上海失守开始至12月1日江阴失守(江阴炮台12月3日失守),前后共历时18日,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次海军战役;长年威震中国海疆的舰队,一部份在烟台自沉,主力则全数沉在江阴,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最重大的损失。江阴保卫战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自组建后,在国共内战与对外海战中有所参与。对台海战&
解放军海军在解放后对台湾国民党海军的历次作战:
1955年一江山岛战役:共军海军取得胜利,攻下一江山岛。[2]&
1965年对外海战
1974年西沙之战:海军击退侵犯的越南海军,成功守护西沙群岛领土完整。[3]&
1988年赤瓜礁海战:海军击败越南海军,收复南沙群岛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个岛礁。[4]&
海战轶事/海军[军队兵种]
有一个传闻,因为“陈”与“沉”同音,清朝海军有“姓陈的不许上军舰”的潜规则。而姓林则是个好兆头,因为木浮于水。果真如此吗?实际上,从清朝至今,有不少姓陈、姓林的海军将领,精忠报国,战功赫赫。
旧海军中有“大姓”之说,也就是说某个姓的人在海军中特别多,而且地位较高,比如林、陈、黄、方就颇为显赫。以北洋水师而论,林有(镇远管带)、(经远管带)、(扬威管带)、林国祥(广乙管带)、林颖启(威远管带),黄有黄建勋(超勇管带),方有方伯谦(济远管带),一直到民国海军,这些世家依然绵延不绝,林建章、林颂庄、黄钟瑛、黄鸣球、方莹、方念祖等,都是将级军官。而在民国海军中,陈姓是最为辉煌的,从海军部长陈绍宽到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第四舰队司令陈策,以及最新式的宁海巡洋舰舰长陈宏泰,都是陈家之后。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北洋水师中,偏偏没有姓陈的舰长。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说法:因为“陈”与“沉”同音,为了讲究吉利,大清海军有“姓陈的不许上军舰”的潜规则。同时,还有说法是之所以北洋水师有如此多姓林的舰长,和林字为双木组成,木浮于水,于海军兆头好有关。
湄云级炮舰,是建造的80马力木壳炮舰,其第二艘“福星”号,在中法战争时期,舰长正是一个姓陈的,就是福州船政学堂后堂三期毕业生。陈英在此战中的表现很有海军风骨,在旗舰扬武被法舰鱼雷击中起火的时候,毅然指挥福星舰砍断锚链掉头冲向法军。是时,这位年仅28岁的舰长在望台上大声疾呼:“大丈夫食君之禄,宜以死报,今日之事,有进无退。”陈英还激励部下说:“此时形势危急,若福星能率先冲向敌舰,必有他舰跟随,我军尚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陈英的判断颇为准确,同泊的福胜、建胜两艘蚊炮船受到激励,果然紧紧跟随福星冲向法舰。三舰的反击是马江海战中中国军舰少有的主动进攻,给法舰造成相当威胁,法军第45号鱼雷艇艇长拉都等被福星舰击毙。
由于装备、吨位相差悬殊,福星舰最终被法舰窝尔它号释放的杆雷艇击中,爆炸沉没,陈英在望台中弹殉国。
马江海战发生在1884年,可见,清军水师中并非没有姓陈的舰长。而北洋水师中虽然没有姓陈的舰长,但并不乏其他陈姓高级军官。
致远舰帮带、大副,与邓世昌共同率舰冲撞日军吉野舰,不幸功败垂成,两人都在此役阵亡。陈金揆本是容闳组织的中国第一批幼童留美学生之一,在美国读大学期间因清政府改变政策而回国,转入天津水师学堂。从管带扬威舰时代就与邓世昌搭档。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在舰体重伤倾侧的情况下,决心采用冲撞战术,曰“倭船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这段话,就是对陈讲的。陈金揆完全同意邓的作战方案。由于致远舰沉没时锅炉曾发生爆炸,当时正在机舱指挥的陈金揆估计就是在那时战死的。
经远舰帮带、大副,与管带林永升共同率舰与日舰激战,重创日舰比睿,这是此战北洋水师的闪光点之一。当时经远舰的洋枪队(陆战队)已经在甲板列队准备跳帮抓俘虏了。此后,经远舰遭敌环攻,中弹重伤,林、陈率经远舰靠近海岸灭火修补,基本成功之时,广甲舰管带吴敬荣带舰逃跑,正从此处经过,经远舰当即向追击的日舰开火阻击。在此关键时刻,广甲舰却不顾友舰狂奔而去,经远舰被陆续赶来的日军第一游击队四艘新式巡洋舰包围,陷入苦战。在舰长林永升阵亡后,陈荣接替指挥,继续苦斗,重伤而死,此后经远舰依然在二副陈京莹指挥下拼死力战,直到终于沉没。
可见,清军中应该不存在所谓“姓陈的不许上军舰”这样的潜规则。
不过,在旧时代海军中,无论姓林的,还是姓陈的海军军官,其经历都很令人唏嘘。北洋水师的几位林姓舰长,除因带船触礁自杀的林泰曾外,所带战舰都在战斗中沉没。而陈绍宽、陈季良领衔的民国海军,在抗战中打到只剩六条内河炮舰,真正是全军覆没。
要说为这海军两大姓雪耻的,恐怕林姓要算国民党海军林遵少将,这位在抗战中曾率领布雷队活跃在日军防线后方的猛将,1946年率领太平、永兴、中建、中业四舰直出南海,为我国收复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遗惠至今。而陈姓中,要算人民海军的陈伟文少将,这位出身武汉大学生物系的海军将领,1988年在南沙赤瓜礁指挥鹰潭舰编队打响三一四海战,当场击沉越军604舰,击毁605舰,俘虏505舰,把自己姓里面的“沉”字音送给了对手。
民国海军/海军[军队兵种]
在清末海军的基础上,先由,继由、建立和统率的海军。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海军巡洋、长江舰队所属舰船纷纷起义,加入革命行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中华民国海军。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年的海军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设海军部,任海军部总长,任海军部次长兼北伐海军总司令。4月,临时政府迁北京,增设海军总司令处。改任为海军总长,黄钟瑛为海军总司令。至次年7月编成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共有舰艇40余艘,总排水量约4万吨。对清末主要海军学堂进行部分调整:将江南水师学堂改为南京海军军官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分为制造学校和;、分别改为、;改水师练营为海军练营。年,先后将江南船坞、大沽船坞、福州船政局收归海军部管辖。1914年12月,海军部改海军警卫队为陆战队(营)。1915年,海军部将接收之吴淞商船学校与南京海军军官学校合并,改名为吴淞海军军官学校。1917年7月,海军总长程璧光、第1舰队司令林葆怿率“海圻”等7艘舰船,由吴淞南下广州,与先期到达广州的“海琛”巡洋舰连同原驻粤2艘舰艇和后来抵粤的练习舰队之“肇和”巡洋舰共11艘舰艇参加护法。从此,海军分裂为北洋政府海军和广州革命政府海军,以后又出现东北海军。
北洋政府海军1917年7月,()内阁改组,任刘冠雄为海军总长,饶怀文为海军总司令。将留北洋的舰艇重新编组为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主要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和福建海面。12月改海军总司令处为海军总司令公署。1918年1月,在福州船政局内组建海军飞机工程处,后改名海军飞机制造处;4月,改艺术学校为海军飞潜学校。1919年制成第一架水上飞机(至1937年共制成各种飞机20余架)。1919年7月,海军部在哈尔滨设吉黑江防筹备处。次年5月,该处改为吉黑江防公署,并以“江亨”等8艘舰艇组成吉黑江防舰队。1922年4月,吉黑江防舰队改归奉天省节制。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海军助直反奉。1923年6月,海军陆战队在福建扩编为暂编海军陆战队第1混成旅。1924年3月,由粤北上之“海圻”等舰艇编为渤海舰队。同年,厦门船坞移归海军部管辖。1927年3月,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率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宣布脱离北洋政府,加入国民革命军。不久,渤海舰队为奉军吞并。至此,北洋政府海军瓦解。1917年9月,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成立,任海军总长,任海军总司令。将南下各舰编为护法舰队,原广东舰艇编为江防舰队,由江防司令部管辖。1918年7月,总裁制军政府成立,林葆怿任政务总裁、海军部长兼海军总司令。1920年11月,孙中山重组军政府,任汤廷光为海军部长。任林永漠为舰队司令兼署理海军总司令。1921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在广州成立,仍任汤为海军部长。1922年4月,海军闽、鲁两派矛盾激化,部分舰艇策划北归,非常大总统孙中山遂下令收回在粤海军军舰,任温树德为海军总司令、陈策为江防司令。6月,陈炯明叛变,海军被陈控制。1923年3月,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在广州成立,任陈策为海防司令、杨廷培为江防司令、温树德为舰队司令。12月,温被北洋政府收买,率“海圻”等6舰由汕头驶往青岛。1924年5月,大本营将留粤的“飞鹰”等舰编为练习舰队,潘文治任司令,归粤军总司令节制。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军事委员会设海军局。1927年3月,北洋政府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率部参加国民革命,被任为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随即指挥所部配合北伐军攻占淞沪、南京,后又在吴淞至山东沿海与渤海舰队多次作战。9月,成立鱼雷游击队。至此,国民政府海军辖4个舰队,共有舰艇44艘,总排水量3万余吨。1928年2月,海军陆战队成立第2混成旅,并正式组建陆战队司令部。旋又将2个混成旅缩编为2个独立旅。12月,军政部设海军署。
东北海军第次直奉战争中奉军败北后,于1922年8月在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设航警处,管辖吉黑江防舰队,筹建海防舰队。1923年1月,在创办航警学校。1924年东北海防舰队成立,辖“镇海”等4艘舰艇,以营口为基地;设江海防总指挥部于奉天(今沈阳),兼总指挥。1926年1月,东北江海防总指挥部改组为东北海军司令部,沈鸿烈任司令。1926年11月起东北海军司令部陆续接管渤海舰队。1927年6月,改称东北海军总司令部,张作霖兼海军总司令,沈鸿烈任副司令兼代总司令,将江防、海防、渤海三舰队合并为东北联合舰队。张作霖旋组织安国军政府,任张宗昌为海军总司令,将东北联合舰队改编为第1、第2舰队和吉黑江防舰队。1928年7月,张学良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兼海军总司令,将安国军各舰队改称东北海防第1、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辖“海圻”等26艘舰艇,总排水量近2万吨。
国民党时期年的海军
1929年4月,国民政府将军政部海军署扩充为海军部,任部长,陈绍宽任政务次长代理部务。直辖第1、第2舰队、练习舰队、鱼雷游击队和测量队、巡防队、航空队,共有舰艇50艘左右,总排水量近3.5万吨。东北海防第1、第2舰队编为第3舰队(未实行,至日方正式纳入海军编制序列,改称第3舰队),仍隶属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部。北伐时留粤的舰艇编为第4舰队,归广东省政府管辖。7月,发生中东路事件,东北江防舰队被苏联黑龙江舰队击毁舰艇5艘,自沉舰艇2艘,江防舰队基本覆没。海军部继1927年在上海设立海军航空处后,1923年6月又筹设。1933年两处合并于厦门称海军航空处,负责海军航空飞行训练,监督、指挥所属航空队、航空工厂及航空教育机构。同期,海军部着力于整顿:调整组织,统一编制;颁布各种条令、条例,完善法规;裁汰、建造、改装舰艇(年,共建造排水量2600吨级平海巡洋舰以下各型舰艇51艘,改装12艘);加强海军学校,除马尾、青岛、黄埔3个主要海军学校外,又于1932年在江苏镇江开办电雷学校。至1937年海军共有各型舰艇120余艘,总排水量约6.8万吨。
“七七”爆发后,海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无力在海上拒敌。为阻敌溯江西进,先后在上海、江阴、马当等地港口和水道构成多道阻塞线(见江阴阻塞作战),并在珠江、闽江和、刘公岛等港口、水道沉船堵塞,以迟滞日舰进攻。1938年1月,裁撤海军部,成立海军总司令部,隶属军事委员会,陈绍宽任总司令,保留第1、第2舰队番号;建立海军炮队、海军特务队和海军雷队。武汉、广州、宜昌沦陷后,沿海港口及长江中、下游均被日军侵占,海军所剩10余艘小型舰艇后撤川江。至此,海军已无力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9月成立,12月改组为海军署,筹备重建海军。1946年5月,海军署扩编为海军总司令部,参谋总长陈诚兼总司令,桂永清任副总司令代总司令。在此期间,先后收缴侵华日军各型舰艇船舶1400艘,从日本本土分得降舰34艘;接受战时盟友美国援助舰艇131艘,英国赠送舰艇11艘,经过甄选,保留大小舰艇420余艘,总排水量约19万吨,编入战斗序列275艘,官兵4万人,组建成海防第1舰队和第2舰队、江防舰队、运输舰队及10个炮艇队。并将全国沿海地区划分为4个海区,于榆林、左营、上海、青岛分别建立基地司令部,后改为海军军区。恢复海军陆战队建制,重建陆战队司令部,将3个陆战团扩编为2个陆战师。同期,在美国海军顾问团的协助下,于青岛设立中央海军训练团,着重加强接舰训练,后与上海海军军官学校合并为青岛海军军官学校,将军官训练集中于该校;士兵训练集中于海军军士学校;舰艇、军械制造及电工训练集中于海军机械学校。1946年,海军派舰艇收复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南海诸岛。解放战争期间,海防舰队划区封锁龙口、烟台、威海、营口、渤海湾等沿海地带,控制庙岛列岛、长山群岛、荣成湾、莱州湾;破坏胶东解放区与辽东解放区间的海上交通,支援陆军进攻沿海各解放区的人民解放军。江防舰队则控制长江,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在此期间,“重庆”号巡洋舰等90余艘舰艇、3000余官兵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其余舰艇于沿海港口、岛屿解放之际,先后逃往台湾。
年,民国海军从分裂到统一,从消亡到重建,历经兴衰曲折复杂的过程。广大海军官兵虽然满怀振兴海防之志,但各种政治势力竭力控制海军作为互相争战的工具,其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保卫海防和反侵略战争中,始终未能发挥重要作用。()
BB=Battleship:战列舰
CV=Carrier:航空母舰
BC=Battlecruiser:战列巡洋舰
CA=Heavy&Cruiser:重型巡洋舰
CL=Light&Cruiser:轻型巡洋舰
DD=Destroyer:驱逐舰
FF=Frigate:护卫舰
CVN=Nuclear&Carrier:核动力航空母舰
CGN=Nuclear&Missile&Cruiser: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CG=Missile&Cruiser:导弹巡洋舰
DDG=Missile&Destroyer:导弹驱逐舰
SS=Submarine:潜艇
SSN=Nuclear&Submarine:核动力潜艇
SSBN=Nuclear&Ballistic-missile&Submarine:弹道导弹核潜艇
参考资料/海军[军队兵种]
[1]&正义网 /junfa/bzsm/44.html
[2] 军政在线 /bbs/simple/index.php?t2833_2.html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6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32:07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榆树林野战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