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和种族太过脆弱的差异.不长时

2014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4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4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时量:60分钟(必考部分)  30分钟(选考部分)  满分:100分(必考部分)    50分(选考部分)    得分        必考部分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深刻影响。(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之一是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  2.下面所列均是孔子的主张,其中一项是直接针对执政者提出的。这一项是   A.“仁者爱人”&& B.“有教无类”& C.“克己复礼”& D.“使民以时”  3.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孔子& B.孟子& C.李斯& D.苏格拉底  4.“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竞浮沉”这两段言论均出自南宋某思想家,他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5.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6.朱易安在《在汉学研究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说:“反思我们的研究便会发现,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我们并没有好好地梳理;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研究,本质上是丢弃了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朱易安所说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指   A.天人合一思想& B.格物致知思想  C.知行合一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7.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8.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多千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   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   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9.据记载,魏晋时期有位大画家作画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他回答“四体妍媸(美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位强调“以形写神”的画家是   A.展子虔& B.阎立本& C.顾恺之& D.张择端  10.服饰是时代的特征的折射,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下列选项中与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1.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  12.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13.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14.《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征》中谈到:“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肤色、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了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可以判断法国革命者在价值取向上更侧重追求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  15.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同步。下列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A.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   B.相对论→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   C.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利用→相对论   D.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利用→互联网  16.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7.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平均时间&年&年&年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30年&16年&9年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7年&8年&5年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8.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19.“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22.钱学森说:“谁掌握了科技进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取得的科技成就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B.发展国民经济,增强了综合国力   C.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23.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说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司汤达& D.歌德      24.日,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场以2 816.5万美元(约合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油画《两个小孩》(右图),成为全场最贵的拍品。此举堪称中国企业购买西方艺术品的一次大手笔,却也在国内引起了极大争议。此画的风格是   A.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B.强调时代特点,注重表现现实生活   C.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D.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反传统和反理性  25.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题卡  题号&1&2&3&4&5&6&7& &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得分答案&&&&&&&&&&&&&  二、非(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30分,共50分)  26.(20分)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 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帝国(指中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这个规定在公元前2 世纪汉文帝时已经实行……这一重要事实推翻了《论法的精神》 中对世界上这个最古老的国家提出的笼统含混的责难。……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 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 ――伏尔泰《 风俗论》   材料三 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视中国为开明君主制的榜样,因为中国皇帝运用儒家的理性价值观治理国家。对一个被启蒙思想鼓励过的理想的开明君主说,与士绅阶层一起商议国事是一个本质特征。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 ――(美)孟德卫《 ,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共同之处。他们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不同,但其用意相同,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其用意是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4)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没有到过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中国当时政治制度现状的认识,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27.(30分)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因此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  材料二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以上材料均选自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前期,为了救国救民,哪些阶级分别领导了哪些重大运动?(6分)       &&&&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并分别指出材料二中的“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10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有哪些重大的成功探索?(8分)     (4)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哪些?(6分)       选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晋迄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诸儒倚天下正议,助为怪神。愈独喟然引圣,争四海之惑,虽蒙讪笑,O而复奋,始若未之信,卒大显于时。”(引自《新唐书》)这段论述   A.直接地反映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扩大  B.明显具有维护儒学正统的意识   C.夸大了韩愈的作用或影响  D.绝大部分不符合历史事实  2.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3.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姓名&成就中国&&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欧洲&&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①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 ②中国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  ③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 ④西方农业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孟德斯鸠在这里所说的“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的含义是   A.社会和谐稳定& B.人人平等  C.拥有自由& D.主权在民  5.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是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藏。……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所有这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6.美国学者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根据下图,这些专利最可能主要集中在    A.各类电器革新& B.日用化工产品  C.新式交通工具& D.机器发明和使用  7.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8.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但没有人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1919年开始已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   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C.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了国际视野  10.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其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下列作品最接近于这种风格的是   A.《歌集》& B.《苹果车》& C.《茶花女》& D.《等待戈多》  答题卡  题号&1&2&3&4&5&6&7&8&9&10&得分答案&&&&&&&&&&&  二、非选择题(20分)  1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始终存在变与不变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变法派与传统派(反变法派)的激烈对立,并进而形成了党派之争。下面两表对变法派和传统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展示:  变法派姓名&籍贯&年龄&主要官职(熙宁年间)宋神宗&&24岁&王安石&江西&51岁&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惠卿&福建&40岁&翰林学士、三司使曾布&江西&36岁&翰林学士、三司使王&江西&27岁&太子中允、天章阁侍制兼侍讲李定&江苏&45岁&判太常寺、权御史中丞吕嘉问&安徽&?&权户部判官、提举市易务邓绾&四川&44岁&侍御史知杂事、御史中丞舒&浙江&31岁&判司农寺、御史中丞谢景温&浙江&50岁&侍御史知杂事韩绛&河南&60岁&参知政事、同中书下平章事章&福建&37岁&编修三司条例官王陶&陕西&52岁&御史中丞、权三司使王韶&江西&42岁&管勾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枢密直学士王子韶&山西&?&监察御史里行、湖南转运判官蒲宗孟&四川&44岁&知制诰、翰林学士蔡确&福建&34岁&监察御史里行、御史中丞  传统派姓名&籍贯&年龄&主要官职(熙宁年间)司马光&山西&63岁&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文彦博&山西&66岁&枢密史、司空、判河阳韩琦&河南&64岁&知汝州、权开封府曾公亮&福建&73岁&尚书左仆射、判永兴军赵\&浙江&64岁&参知政事、知杭州富弼&河南&68岁&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诲&河南&58岁&权御史中丞、知邓州范镇&四川&64岁&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张方平&河南&65岁&参知政事、知陈州苏轼&四川&45岁&杭州通判、知湖州欧阳修&江西&65岁&知亳、青、蔡三州范纯仁&江苏&45岁&同知谏院、成都路转运使吕公著&安徽&54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孙觉&江苏&44岁&知广德军、知应天府孙永&河北&53岁&河北转运使、知秦州王安国&江西&44岁&著作佐郎、秘阁校理宋敏求&福建&53岁&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郑侠&福建&31岁&监安上门(后编管英州)韩维&河南&55岁&知汝州、权开封府  表注:为了便于统计,以变法中比较重要的年份熙宁四年(1071年)作为统计年龄的标准;官职只选取有代表性的任职。  (1)从地域上分析,改革派和传统派的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分别说明了什么?(14分)     (2)从以上表格中还能得出哪些重要结论?(6分)       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文科倾向)参考答案  必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D&C &C&C&D&A&A&C&D&B&A&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B&A&B&D&B&C&D&A&D&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30分,共50分)  (4)途径:传教士、商人、旅行者在中国的见闻传入欧洲;中国经学、史书的译著在欧洲的传播。(2分)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10分)  (3)①《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对苏联经验的借鉴及中国道路的探索。   ②中共八大正确决策: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④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   ⑤“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左”倾错误,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 (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8分)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6分)  选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D&B&B&D&B&C&D&D  二、非选择题(20分)  11.(1)改革派大多自南方。(2分)第一,证明了宋代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事实,随之而的是南方籍官员在朝廷中的比重越越大。第二,证明了南方人士在思想观念方面较北方开明,南方人士较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第三,没有众多南方人士的加入,变法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变法的领袖们几乎全是南方人。第四,神宗是一位有开拓精神的帝王,他没有被太祖圣训所束缚,对南北士人是一视同仁的。(每点2分,答对三点共6分)  &&&& 传统派中,北方士人较多。(2分)第一,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区,是宋代商品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他们很容易结成联盟以反对南方士人为核心的变法派。第二,改革的阻力很大。(每点2分,共4分)  (2)第一,从年龄上讲,两派有明显的差别。以熙宁四年(1071年)为计算标准,变法派平均年龄为40.9岁,传统派平均年龄为56.5岁,两派年龄差为15.6岁。这表明,人在年富力强的阶段,易于充满进取和冒险精神,不甘心被传统所束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守成心态渐强,乐于维持而不愿意变革。宋神宗此时正是20多岁的小伙子,年轻气盛,欲有所作为而大量起用年轻人是不难理解的。  & 第二,从阵容上看,变法派在身世上要比传统派“逊色”得多。传统派大多地位显赫,资历很深,而且大多都是出身于世代为官的世家大族,在朝野都有广泛的影响和势力。而变法派大多经历平平,位低资浅,且多是贫寒出身,在朝野的影响有限。  & 第三,从任职上看,改革派多在京师且身居要职,掌握了朝廷行政、人事、监察、财政等大权,这是改革的需要,否则改革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而传统派则不同,他们很多原为前朝重臣,熙宁初年一般都在朝廷任职,而随着变法的深入进行,他们越越不合时宜,大多都被贬到地方任职。(6分) 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唐山一中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试题
唐山一中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丞相为百官之长,秦和西汉前期,丞相的主要职责是A.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B.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C.对重大军政事物做出决策&&&&&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2.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主要说明秦汉时期的特殊地位在于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C.周边政权完全臣服于秦朝和汉朝 &D.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3.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反映的是&&& A.政论思想&&& B.伦理道德规范&&&& C.教育思想&&&&&& D.为人处事的标准4.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这表明A.美德的本性是知识&&&&&&&&&& B.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C.认识你自己&&&&&&&&&&&&&&&& D.人是万物的尺度5.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是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 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地形成C.海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 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6.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7.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之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入中国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8.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飞跃”指的是A.超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C.增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 D.坚决反对封建专制9.中华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写道:“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拥护&&&&&& B.清末新政,改善民生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清朝皇室交出土地分给农民10.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指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选举新一届国家领导人C.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1. 四川省达州市档案馆珍藏着的一个革命文件,其上端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供谷证”,下为红色的“乾谷伍拾斤”5个大字。盖有“主席毛泽东”及“财政人民委员部部长林伯渠”两枚红色印章,全部为繁体字。下列各项表述中与该证透露的信息相吻合的是& ①该证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 ②该证使用时国共两党正合作进行大革命& ③该证见证了农民对抗战的支持& ④该证体现了人民军队处理军民关系的原则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12.日,抗战大画《浩气长留》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出,93岁的台湾原“行政院长”郝柏村致辞说:“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这里的“站起来”的含义是A.中国从此摆脱了东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开始扭转任人宰割的衰败局面C.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之路&&&&&& D.中国从此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强国13. 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对“组织起来”的方式理解正确的是A.实行土地改革&&&&&&&&&&&&&&&&&&& B.建立人民公社C.走农村合作社道路&&&&&&&&&&&&&&& D.发展乡镇企业14.1992年,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他倡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B.他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他的南方谈话,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基础15.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16.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17.《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A.自由&& && B.平等&&&&&& C.共和&& &D.法制18.“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文中“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是指A.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B.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C.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启蒙思想在实践上得到了实现19.1789 年法国制宪会议宣布“任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出现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法国和中国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法国和中国的启蒙思想都得到广泛传播C.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D.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充分发展20.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布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下列有关“这一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是其诞生的经济根源&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其诞生的标志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1.“巴黎公社是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也是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一个总结”,这里“高峰”主要是指A.采取了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 B.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C.克服了以往起义自发性特点&&&& D.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22.“(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 B.抵御西方列强的威胁C.维护各州行政独立性&&&&&&&&&&& D.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23.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墓地的一块墓碑石上写道:“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他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文中的“他”是&&& A.牛顿&&& B.达尔文&&& C.居里夫人&&& D.爱因斯坦24.《新全球史》在评论某一项科学成果时写道: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现实或真实仅仅是一系列精神概念。这个“科学成果”是A.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C.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第Ⅱ卷二、非选择题(25小题36分,26小题16分,共52分)25.(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族自决”,强调的是主体民族而非种族的独立和平等。它是指“一个民族有权利要求建立一个领土意义上的国家、有权利获得政治和法律上的独立地位、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决定自己的命运,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概念。”――潘小娟主编《当代西方政治学词典》材料二& 1917年,列宁指出: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最近的政治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代之以在民主宪法基础上的共和国,民主宪法应保证承认国内各民族都有自决权。……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宣布和实现一切被压迫民族的自决权是非常迫切需要的,在社会主义胜利后,不但要使各民族完全平等,而且要实现被压迫民族的自决权,即政治上的自由分离权。”十月革命后,日,苏维埃政府率先承认芬兰独立;日,波兰获得独立;同年12月25日,苏维埃政府又承认了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民族共和国为独立国家。日,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第一份立法文件《告工人、士兵、农民书》中宣告:将保证俄国境内各民族都享有真正的自决权。接着又颁布了《俄罗斯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和《告俄罗斯和东方全体穆斯林劳动人民书》,重申了这一原则。同年12月16日,苏俄政府承认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之后又认可了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独立。日,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南高加索苏维埃联邦共和国联合组成统一的苏维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同时在成立宣言中规定了各加盟共和国享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张建华《世界现代史》材料三& 1918年1月,威尔逊在美国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纲领性文件――《十四点计划》中,大谈什么“自由和平之幸福”、“国无大小一律平等之权利”、“民族自决”等。他还提出,“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国际联盟。”威尔逊在美国国会阐述的著名的“十四点原则”,提出了“民族自决、民族独立”的原则,中国人民为此而倍感兴奋,真诚地相信美国会帮助中国。陈独秀更是公然声称威尔逊“可算得上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 然而,高唱“民族自决”口号的威尔逊总统在巴黎和会上的拙劣表现,让国人对于他的期望转为难以遏抑的愤怒,陈独秀也从对威尔逊的“迷信”中醒来。他说:“威尔逊总统的和平意见十四条,现在也多半是不可实行的理想,我们也可以叫他做威大炮”、“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王桧林《中国现代史》材料四& 日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放弃“沙皇政府从中国攫取的满洲和其他地区”,“拒绝接受因1900年义和团起义所负的赔款”等。该宣言1920年初在中国报纸上发表出来后,北京学生界和文化团体首先表示欢迎,在上海的全国各界联合会和各派人物也都为之兴奋,共同发表赞许的文件。陈独秀指出“在一般青年看来,日本和其他列强都在欺侮中国,只有苏俄是例外。他们认为只要苏俄能有愿意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表示,就是值得欢迎的,不必问苏俄的处境如何,也不必问这个对华宣言的动机如何。”――《11个美国人和现代中国》
(1)据材料一,概括民族自决权的核心思想。(2分)(2)据材料二,概述列宁如何发展了民族自决理论。(6分) 并指出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是怎样在苏俄(苏联)得到成功实现的。(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威尔逊宣扬民族自决权。(10分)(4)结合材料三、四,概括陈独秀思想的前后变化,(4分)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对陈独秀政治观的影响。(8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但事实上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但是应记住几位其他美国将领均遭惨败,而华盛顿虽说打了几个小败仗而最终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 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虽然他的思想对美国宪法的形成没有起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对新宪法,要不是华盛顿的影响,很难说这部宪法能实行得了。  材料三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
(1)以上材料分别从哪三个角度评价华盛顿的?(6分)(2)据材料二,说出华盛顿主持制定的这部宪法的名称。它体现了哪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什么观点?(4分)(3)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国家伟大的领袖应具备哪些优秀素质?(6分)
&唐山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答案一、选择题(48分)1.B 2.D 3.B 4.A 5.D 6.A 7.C 8.B 9.C 10.D 11.C 12.D 13.C 14.D 15.B 16.C 17.B 18.D 19.A 20.D 21.B 22.D 23.A 24.D 二、非选择题(52分)25. (36分)(1)主权民族国家的独立自主。(2分)&(2)在多民族国家内,应实现民族平等;在多民族国家内的任何民族都拥有自决权;民族之间拥有自由结盟和自由退盟权。(6分)实践:兑现诺言,承认沙皇俄国时期兼并的外来民族的独立;承认国内少数民族建立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的独立;组建了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苏联。(6分)(3)利用美国的经济优势来打破老牌帝国主义的传统势力范围和关税壁垒,夺取世界市场和殖民地;争夺世界舆论的主导权,遏制苏联;力图将结束一战和战后安排的主导权掌控在自己手中。(6分)但反映了时代要求,同世界人民的正义呼声有某种一致性,使尖锐的民族矛盾趋向缓和,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4分)(4)变化:由相信美国会帮助中国实现民族独立转变为向苏联学习,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4分)原因:威尔逊民族自决的真实意图是为了实现美国的世界霸权主义,列宁的民族自决才是为了实现各民族真正的民族独立。(4分)影响:陈独秀由一位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信奉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4分)26.(16分)(1)材料一: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2分)材料二:主持制定美国资产阶级宪法;(2分)材料三:作为德才兼备的总统,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2分)(2)《美国1787年宪法》,(2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2分)(3)素质:卓越的领导才能;坚定的信念;勤于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精神;关心国家的前途;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反对专制等。(6分)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唐山一中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试题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唐山一中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试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与印度种族差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