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仙佛缘的人能不能出道在于自己的悟道和人的修行最高境界句子的境界

※ 您目前的位置: >
大愿法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七)
  五、增长智慧的五个阶位
  (一)五个层次简介
  今晚我们继续讲第五方面增长智慧的方法,就是说,增长智慧,它有五个层次。修行的话,有五个层次。
  大家都念过《心经》了,最后那个咒都会念:&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标准的念法就是&噶底噶底 把拉噶底 把拉桑噶底 菩提萨瓦哈&。
  第一个&噶底&是资粮位,第二个&噶底&是加行位,&把拉噶底&是见道位,&把拉桑噶底&是修道位,&菩提萨瓦哈&是无学道位。
  其实这个咒是般若佛母的心咒。我们如法地修学,那里面就将我们从凡夫到修行成佛,所有的法门,及所有的修行位次都在中间。所谓的五道十地,这个五道、五位就是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这个资粮道怎样修呢?我们现在问一下自己是不是资粮道的菩萨啊?有没有把握?知不知道怎样去衡量?你不要以为修行好像很笼统的,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将来能不能往生我都不知道,没有这么迷迷糊糊就往生的,不可能的事。一定要很清醒,很有智慧的,你可以往生。
  首先讲: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如果是资粮道的菩萨更加地往上进,更加精进;如果不是的话,就快速地进入这个资粮道。
  资粮道的标准是什么?我们首先打比方让大家知道这个五道。
  这个五位,有些叫五道,有些叫五位,这个五位通过比方我们可以明白。
  什么意思呢?第一个是资粮位,打个比方,2008年我们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比方说你想去参加这个奥运的长跑,行不行呢?不行。你没有这个资格,是不是?首先你要取得参加这个竞赛的资格。这个资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资粮位了。我们进入资粮位,我们才是真正的菩萨,有资格。什么意思?我们经常看显宗的经典说成佛要多长时间?三大阿僧祗劫。
  三大阿僧祗劫这个时间是非常的漫长的,但是你不要以为我现在皈依,我通过三大阿僧祇劫以后我会成佛。你不要打这个妄想,你这个成佛还是遥遥无期的。因为怎么样?除非你已经入了资粮位,你明白吗?所讲的三大阿僧祇劫,这个时间是从什么时候计起?由资粮位开始计起的。
  你已经入了资粮位,如果不懂得运用一些善巧方便,你一味地按照显宗的方法去修行的话,你要通过这么长的时间,你才可以解脱。
  但是如果你没有入资粮位,你要多少时间?《法华经》上面讲尘点劫,就是说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中间每一粒尘土作一个大劫,你要经过这么漫长的时间你才可以成佛。
  资粮位好像你得到参加竞赛的资格。
  加行位等于什么?等于热身运动。我们参加长跑了,跑之前做一些热身运动,希望我成绩好一点。
  见道位好像什么呢?这个枪一响,马上大家一起冲刺,一起跑。
  这个修道好像怎样呢?正式开始跑了。悟后,觉悟,开了悟以后开始修,这才是真修。你没有开悟以前这些修行是什么修?假修。你不可以保持正知正念的话,这些往往是形式上的修行。所以见道好像这个枪响,修道好像开始跑了。
  无学道表示到达终点,要得到这个冠军了,这个是无学道,无学位了。
  (二)如何进入五个层次
  1、资粮位
  (1)入资粮位的三个条件
  我们首先讲这个资粮位。你怎样去衡量自己有没有达到资粮位呢?入了资粮位有三个条件:首先要具足正见,第二是坚固的出离心,第三是广大的菩提心。你有了这三条你就是入了资粮位。
  首先是具足正见。这种正见在这里有两种:
  第一种是世间世俗正见,就是说因果如理取舍。我们昨晚说&无念为宗&,第一个层次保持正念,消除妄念;第二个层次是&本来无一物&这种境界。首先这个世俗的正见是指第一个层次,你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保持正念,就是说因果如理取舍,不会错乱因果的,具足正见,这是世间正见。
  出世间正见是指空性智慧,是指中观正见。
  第二是要有出离心。
  对这个世间可以看淡一点,其实你想修行,最低层次,我们作为居士要将今生今世的事情看得淡化一些,没那么重视,不要一味追求今生今世的事情。你要抽点时间想一下,我将来会去哪里,希望我最起码将来可以得人身。就是说将今生的事情看轻一点,看淡化一些,注重这个后世。
  出家人来说要舍弃今生今世来专修,将来得解脱,这样你就是有了出离心。
  之后有菩提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
  (2)资粮位的四个阶段
  资粮位里面其实它有四个小的阶段。
  第一个是暖,暖法。这个暖法是容易得到的,但是你要保持。什么意思呢?就是法喜。如果我们修行非常有法喜,越修越高兴。我念佛,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高兴,越来越开心,快乐。所有的烦恼妄想都不会起来,常生戒定慧,不起贪嗔痴,这样你就算入了暖位。
  第二是顶法。你如果可以保持这种法喜,延长很长时间,可以保持正念,我们说念佛成片,跟着达到事相上的一心不乱,然后达到理体上的一心不乱。
  你可以达到事相上的一心不乱的话,你就可以去到资粮位中间的第二方面,第二个层次就是顶法,到达顶。怎样去衡量呢?你修行在任何时间都保持正念,你的睡眠会减少。
  大家如果有闭过关的很容易觉察得到。如果你可以在关房里面保持正念的话,你每一天睡眠的时间是很少的,我有试过。如果你可以这样的话,你不睡觉做不到的,凡夫的身体不睡觉不能坚持很长时间的,但是你可以做到每一天在深夜中间两个小时就够了。因为你其他时间是保持正念的。
  其实我们的能量百分之九十消耗在哪里?消耗在我们烦恼妄想中间。其实你要维持你的生命,你的呼吸,很少能量就可以。所以如果你要妄想不起,烦恼不起的话,你是很有精神的,你是很少睡眠就够了。
  第三就是忍法。这种忍法大家要明白,这种忍法是指什么?就是说你已经心安忍不动。世间的事,别人的干扰,别人的伤害你都可以忍。
  我们昨晚已经说过,所谓忍不是说要压抑自己,不是克制自己,不是这个意思。忍是要懂得转变念头,任何挫折来的时候,你会转变念头,你的心真的不会生气,而且可以增长智慧,这叫忍辱波罗蜜。
  所以这个忍,你如果达到这个资粮位的忍法的话,你就可以放心了,正如我们《地藏经》上面所说的永不堕三恶道了。你如果修到这个忍,资粮位上面的忍法,可以保证你很开心,为什么?你在这个六道轮回中间怎样去度众生,怎样去转都行,你永远不会堕三恶道。
  永不堕三恶道,为什么呢?你安忍于法,法依止,自己依止自己的佛性,以佛法为依止,以佛法的智慧为依止,所以你任何时间都可以安忍,&安忍不动犹如大地&,所以你永远都不会堕三恶道的。
  看过《地藏经》的VCD怎么讲?我们念地藏王菩萨你知道怎么念吗?&南无地藏王菩萨&,你就念了地藏菩萨了吗?你明白他的意思,明白地藏菩萨教我们怎样做,你做得到,口要念,身心要做,这样的话才叫真正地念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可以帮助你,加持你永不堕三恶道了。如果你有口无心念,口是心非念,我看很难保证你不堕三恶道。所以这是忍法。
  第四就是世第一法。资粮位的世第一,什么意思呢?你可以修到这个位次,你的业障是很少的,是很微小的。那个时候还是凡夫,但是他的心是很清净的,他的业障是很少的,消了很多业障的,所以这就叫世第一法,在世间最为第一。
  我们昨天说过,有智慧的人是快乐的、自在的、慈悲的。怎样得到这个自在呢?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故事,无著菩萨求见弥勒菩萨,无著菩萨他是修唯识宗的。这个唯识宗是以弥勒菩萨为祖师,(释迦牟尼佛把唯识宗传给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菩萨这样传下来的。释迦牟尼佛把这个中观宗传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传给龙树菩萨,两大法流这样传下来的。)无著菩萨专修唯识宗,所以他就求见弥勒菩萨,就发心闭关,在山洞中闭关闭三年,每一天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而且修这个唯识定。
  闭关闭了三年,很用功都见不到弥勒菩萨,然后退心了,没有那个层次,没有那个境界,所以想下山。走到那个洞口,就见到一块石头上面有一个很小的洞。他觉得很奇怪,看那水在上面慢慢地滴下来,水滴石头都穿了,所以提醒他要有恒心。其实这些都是弥勒菩萨化现出来指导他,点化他的,所以又发愿闭关三年,都是没有见到弥勒菩萨。
  连续地这样发愿,坚持闭了十二年关,都没办法见到弥勒菩萨,没办法见到本尊,所以他真是很失望,就退心了,想着:我业障重了,我还是下山,回到寺院去。(我们闭关的规矩是黄昏的时候入关房,早上出来的),所以一早出来下了山,肚子很饿,就想在一间店子里买一些馒头,就想着化缘,这个店主就布施供养了三个馒头给他。
  刚想吃,有一条狗走过来了。这条狗是很可怜的,全身都长满了疮,疮里面有脓血,而且有一条腿是坏的,慢慢地一拐一拐地走过来,摇摇尾巴。无著菩萨那时候就生起了慈悲心,觉得这条狗很可怜,就将那个馒头给狗吃。
  然后想帮它把这个脓血清除。首先用手,但是一看,原来那些脓血里面有很多小虫。他就很怕,为什么呢?你救了这条狗,这些虫就会被弄死了,所以他就不敢用手。
  怎么办呢?他是有慈悲心的修行人,所以他就马上跪下伸出舌头去舔掉那些脓血,又不会伤害到那些虫,又可以帮助那条狗清除脓血。因为这些脓血很臭,那只狗又很脏,所以很难闻,捏着鼻子,闭上眼睛来舔。但是很奇怪,舔一下,舔一下,觉得慢慢地变甜了,好像甘露一样。
  一睁开眼那只狗不见了,见到弥勒菩萨。哎呀,他就很高兴,又哭又笑,马上顶礼。
  他说:&弥勒菩萨,您怎么这么不慈悲?我闭关闭了十二年,想求见您这尊大菩萨都见不到的,你现在才现身给我看。&
  弥勒菩萨就告诉他:&不是吧,你搞错了。你闭关第一天开始,你念第一句&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我就在你面前。&
  无著菩萨说:&不是吧,菩萨,你不是打妄语吧,我明明十二年都见不到你,你说我闭关第一天你就在我身边,你怎样可以证明?&
  弥勒菩萨就告诉他:&你看我这件衣服,全都是口水、痰,干的那些痕迹在我衣服上面,全身都是,整件衣服都很脏。你十二年中间好好修行,我都护着你。所以可以知道十二年中间我都跟着你。&
  &但是为什么你见不到我?因为你有业障,而且因为你只是自私自利,想自己求解脱,不顾众生,没慈悲心,所以你自己障碍自己,你见不到我,见不到菩萨。&
  &现在你闭了十二年关,你的业障消了很多。而且那只狗是我变化出来度化你的。所以你见到那只狗,真的生起慈悲心,而且愿意真的放下自己,一个比丘宁愿跪下来,伸出舌头帮那只狗舔掉那些脓血,所以你真正地有慈悲心了,一刹那中间消除了你的业障,所以你可以见到我了。&
  所以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
  第一个启发,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在你的面前。因为尽虚空、遍法界都有诸佛菩萨的化身,你能不能见到就看你自己的修行了。你如果去到世第一法,你的业障很轻了,很少了,你一念就见到了。
  所以说我们如果修到资粮位的世第一法,要恭喜你了。为什么呢?你如果有学佛经不明白,很简单的,你直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现身,你直接请教观世音菩萨,或者求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现身,你就直接请问文殊师利菩萨,这样很简单啦。所以我们要修到世第一法,业障就很少了,就可以随时见到诸佛菩萨。
  有些人说:我在哪间寺院佛像开光,见到观音菩萨现身,见到西方三圣。是真是假很难说。当然你的心很清净,一刹那见得到,有可能,但是你不要执着。
  但是你平时说:&我打坐,一闭眼我就见到观世音菩萨。&靠不住的,往往是鬼变化出来的,你见菩萨是假的,你见鬼是真的。
  所以你一定修到怎么样?修到这个世第一法,修到这个智慧的层次,你真的见到菩萨,而且你可以请教菩萨。你的心很清凉的,很清净的,法喜充满的,提升智慧的。所以这是第一个启发。
  第二个启发:我们修行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要自利利他。
  不可以单单为自己求解脱,什么都不理,家里什么都不管。一味地说我求解脱,我是修行人。在哪里修?在诵经就是修行吗?家里的事不干,你搞错了,世间人的责任,你的义务,应该做的你要很如法地去做,做得非常好,做得非常优秀,被一切人赞叹,这些就是你的真修行。否则的话,恐怕你这是假修行。
  所以要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这些是真修行。要有慈悲心,要关心一切众生,要无条件无私无我去关心一切众生。在一切因缘中间去转变念头,去提升智慧和慈悲,将这个因缘转变为佛法。
  想一下我们每一天中间起心动念,起了很多念头,哪些念头转变为佛法,哪些念头是世俗法,哪些念头是贪嗔痴,有念头是贪嗔痴你不会转就是世俗法,你将来就去三恶道。你会转就是佛法,你将来就解脱了。所以解脱不是等我死了以后才知道我可不可以解脱。
  如果你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钟都知道可以解脱的,所以我们这讲题叫什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为什么?你可以无忧无虑,可以每一天很开心、很快乐,生活在现前的这一刻,这一分钟,每一个念头都转变它,你就是修行,你当下就解脱了。你用不着等将来解脱,你这个念头你就解脱了。你如果每一个念头都解脱的话,你的解脱就靠得住的啦。
  一念弥陀一念觉,声声唤醒本来人。我们念&阿弥陀佛&,要唤醒我们心中的阿弥陀佛,这样才是真正地会修净土。否则的话,有口无心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起妄想,我今天买什么菜呢?这样你那段时间你就是假修行,口念弥陀心散乱,你就怎么样?你喊破这个喉咙都枉然。这是祖师的开示。
  所以要知道在每一个因缘中间去转变,每一个念头中间去转变,要有慈悲心,要快乐自在。这是第二个启发。
  所以可见我们修行要在因缘中间修,将每一个因缘转变为佛法。所以这个无著菩萨听了弥勒菩萨的开示就很开心,知道怎样叫真正的修行,怎样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
  那时候弥勒菩萨再进一步告诉他:&你这样,我们可以试一下。你背着我在这条最繁华的街道上走一圈,你看一下众生有什么反应。&
  无著菩萨真的背着弥勒菩萨在这条最热闹的街道走一圈,(除了一个阿婆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见不到弥勒菩萨。个个都说:&这个比丘这么怪,他是不是有风湿病,那个手这样弯着走,他的手不会动的,这样子走。&
  他们不知道他后面背着一个弥勒菩萨,觉得这个比丘这么奇怪,他是肩周炎还是风湿病?为什么他的手不会动?因为他们有业障,见不到菩萨。
  唯一有一个阿婆她很小就吃素的,整天都念佛,心很清净的,她就看到一点点。她说:&啊,法师,你这么怪,你背着一只狗这样走什么意思?&
  所以我们在成佛的道路上面,在提升智慧的道路上面,第一个位置就是资粮位。资粮位有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这些是资粮位。
  2、加行位
  第二是加行位。这段时间要加功用行了。不要以为说,我学了金刚乘,我修四加行、五加行,这些是加行吗?你以为这些加行,可以入到加行位吗?不是的。
  3、见道位
  第三就是见道位。所谓见道位是什么意思?简单说所谓见道就是两个字,开悟。你开了悟就见道了。你真的大彻大悟,你就是入了见道位了。见道位是什么意思?禅宗说开悟,开悟了就到见道位。
  见道位就是你已经成就了你的法身。那个时候你成就了法身以后,你与这个智慧的光明合修的话,你就成就报身了。你打开你的五个轮,顶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打开这五轮你就有幻变,你就有幻身,千百亿化身,就可以一变多、多变一。
  我们这个《普贤行愿品》上面所说:&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什么境界呢?就是这个化身,一变多、多变一,一粒尘土中间都有恒河沙数诸佛,你可以化现出来。为什么?因为你成就了这个化身,变化自在。所以悟后、见道以后去修是真修。悟道你们已经做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开悟修行的五个误区
  怎样去衡量一个人开悟?其实很简单的。开悟之后有五个修行的误区,他可以超出来了。我们没有开悟以前,假修是有很多误区的,你入了这个误区,走偏了,你还以为你在修行。
  哪五个误区呢?
  第一个是时间的误区。
  我们没有开悟之前,我们成天想着:&我什么时候可以成就呢?什么时候可以解脱,我还要经过多长时间,几十年或者几多年的修行,我才可以解脱呢?&这个是一个时间的误区。
  你开悟以后,这个时间是虚幻法,当下觉悟就已经十方三世就在现前一念中间;现前一念都可以转变为十方三世,&当下觉悟。所以现在我们没有开悟,&我们要明白,成就在当下,解脱在当下的每一个念头。真正有智慧的人修行,他知道怎样修,在念头中间修,不计其余,攻其一点,这是很容易成就的。
  我们最小的单位是什么?一个一个的念头,跟着生生灭灭的,每一个念头中间保持清醒,保持觉悟,保持智慧和慈悲,那么你这个念头就是清净的,就是佛法,就是解脱法,所以在念头中间修。六祖大师说:&前念迷就是凡夫,后念觉就是佛陀。&前念执着这个环境,你就是烦恼。后念可以不执着这个环境,可以转变这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间可以转变自己的心就是涅槃,就是菩提,就是解脱。所以在念头中间修很重要的,前念迷就是凡夫,后念觉就是佛陀,念念都是觉,念念都是成佛道,所以你可以很快速成佛道,所以在念头中间修是真修。
  我们明白之后,这是时间的误区,不会修行的人觉得,我成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将来可不可以往生啊?不知道。很疑惑,很迷惑,没把握,心不稳定,不能心安。
  我怎样可以心安啊?我们昨晚讲起、承、转、合,要超越、要承担、要转念、要和合,不可以与这个世界去对抗,不可以与其他人对立,要很团结,很和合,在一切因缘中间都懂得去和合,去包容,这种心就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样你就心安了。
  我们说心安理得,我们心安吗?不心安的。很容易起烦恼的,为什么?因为不了解文殊菩萨这种开智慧的方法。所以要知道这个方法,在每一个因缘中间去觉醒,去成就。这是讲时间的误区。
  第二是境界的误区。
  境界的误区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没有开悟之前会觉得怎么样?会觉得有两种误解:
  一种误解就觉得我在佛堂念佛,或者我在诵经,这样我就是修行,我其他的生活归生活,工作归工作,这些不是修行。你错了,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应该是修行的地方。
  第二个误区是什么呢?我们有取有舍。开悟了以后他就没取没舍的,善恶平等一味观。你可以真正做到善恶平等一味观,这种你就是真正开悟的境界了,真正的开悟成就,没什么取舍。这些是第二个误区。那个时候你可以怎么样?不分别、不执着,不执着你就快乐自在了。
  有两位法师是师兄弟,一起去另外一间寺院去朝拜。走到半路要过一条河,那条河的河水很浅的。因为很浅那些人都是直接走过去,所以没船。刚走到河边就见到一个女子站在河边过不了河。为什么呢?她穿着一条裙子,不方便,过不了河。所以这个师兄马上说:&你过来吧,我背你过去。&就背着那个女子过河。
  这个师弟就不高兴:&我师兄平时很持戒,现在怎么会这样?大庭广众背着这个女子这样过河,真的很不像话,他持戒持到哪里去了?&心里不高兴了。一路都不出声。
  一路走,走到那间寺院,去到的时候已经是黄昏,然后就挂单,去到挂单房休息,这个师兄一躺下去就睡着了。
  这师弟想来想去,还是想着前面那件事,都睡不着:&我师兄不知道怎么搞的?&翻来翻去都睡不着觉,看着那个师兄就不高兴:&他还睡得这么香,真的很过分了!叫醒他。&
  拼命地摇醒他,&师兄 ,你今天上午背着这个女子过河,你错了,你犯了戒,你知不知道?你怎么一点都没有惭愧心?你还这样呼呼大睡地睡觉。&
  他师兄说:&这样的吗?我当时过了河就放下她,我都放下了,你现在还背着她?!&
  所以明白吗?你看,如果你的心整天记得这件事,你就把它背着,你的心有执着就背着它。这个执着就是你的地狱,就是你的痛苦了。所以应该在任何时间不分别、不执着,对一切法不取不舍,这个境界。
  这些是空间的误区。
  第三个是修行的误区。
  我们没有开悟以前,总觉得我有很多法要修,我今天要修加行法,要修供曼札,明天我要念《药师经》,后天我又要修观想,弄来弄去我觉得我有很多法要修,修不完这么多。
  你开悟以后可以做什么?无心道人。不用刻意去修什么,很自在的。但是在任何因缘中间自然地都在修行,大修行人。因为知道什么?因为知道本来就是解脱的,自己障碍自己,你不起烦恼,不起妄想,不起妄念的话,当下就解脱,你任运安住在这个解脱境界中间。
  这是修行的误区。
  第四就是自性的误区。
  你真的好了,你才会知道怎么样?原来我们的自性,六祖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能生万法,本无生灭,本不动摇。&真的明白,我们自性中间本来就具足一切的福德、智慧、神通、三昧,开了悟以后真的明白,真的得到了。
  你没有开悟之前你拼命地去修福报,后天修来的福报。你本来有没有这个福报?有。但是你没办法开发出来,这个自性的宝藏你没办法开发出来,你的智慧就是拼命地去学习、看书、听法。本有的智慧开发不出来,所以这些是自性的误区。
  第五种误区,你开了悟以后你可以明白,离开这个智慧的误区。
  我们没有开悟以前,我们要多点闻法,这些很重要的,没开悟以前,一定要这样做,多闻思修,勤修戒定慧。
  但是开悟以后你知道怎么样?这种智慧不是我闻法得来的,不是我思考得来的,不是我后天自己加功用行去修证得来的。这种根本智、本来的智慧、本来具足自性的智慧是怎么样?是与上师三宝相应显发出来的本性的智慧。
  (2)开悟后的五个境界
  如果你可以这个五种误区都离开了,你是真正地开悟。开了悟以后是有境界的,你修行的境界觉受:
  第一种是境界广大如虚空。
  第二种是正念周遍如大地。你开悟以后,你境界广大,整个的法界你全部都了解,遍虚空,任何时间都保持正知正念,周遍法界。
  第三是内心如如不动如高山。那时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八个字就是修行的心要。
  第四是自觉明明了了如灯烛。任何境界你都明明了了,好像太阳,好像灯烛。
  第五就是净识,清净地转八识,成就四智菩提。所以净识,清净无染如水晶、如虚空、如大地、如高山、如灯烛。
  你开悟以后,这五种境界你都要经过,你都明明了了,你都得到的。所以这是我们所讲的见道位。所以其实修行是很明显的,一个一个次第很细致的,不是很笼统的。这是见道位。
  4、修道位
  你见道位以后呢?你就是真正地悟后起修,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我们现在开悟以前要诵经,做好什么呢?生心无住,不执着,不住就不执着心的啦。你见到这个环境,你见到这个人,你认识他,你去打招呼,你要判断这个人是谁;你见到这朵花,你就判断这朵花是红色的,没问题的,但是每一个念头你都不执着、不分别。生心而无住,这样你自然会开悟。
  开了悟以后怎样修呢?&无住而生心,重点是生心而度众生。所以我们没有开悟以前重点是自利,开了悟以后重点是利他。无住而生心,生心广度众生,&生起这个菩提心、清净心,广度众生,那时候是真正地利益众生,所以这些就是进入修道位。菩萨在这个世间示现种种的相来广度众生,这样就是修道位了。
  5、无学道位
  一直到成佛道,是什么位呢?无学道位。你真是智慧福德两足尊,究竟圆满的境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样是佛陀的境界,这样就进入了无学道位。
  所以开智慧怎样修呢?要由资粮位到加行位,到见道位,到修道位,到无学道位。希望大家今生都能成就见道位。我们是讲第五方面的开智慧的方法了。
  六、祈祷三宝
  第六方面开智慧的方法是如何祈祷三宝。皈依三宝之后我们如何祈祷三宝,与三宝相应,心与法相应,心与佛陀相应,心与僧宝相应,来开智慧。
  (一)在修行中觉悟
  首先是觉。我们看佛陀耶,这个佛陀意思是什么?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始觉、本觉、究竟的觉,这些是成佛。所以修行要在任何因缘中间去觉醒自己,觉悟自己。
  我们看&觉悟&两个字,&觉悟&怎么写?&觉&字上面是一个学习的&学&,下面一个&见&,&学习看见&。&悟&怎样写?一个竖心边,&心&,那边一个&吾&字是我的意思,这个悟就是&我的心&。所以&觉悟&的意思是怎样呢?学习看见我的心。
  你在每一个因缘中间都去学习看见你的真心,看到回归到你本来具足的智慧,看见你的真心,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真心,就是什么?就是觉悟。所以要在因缘中间去觉悟,你不觉悟就起烦恼了,就起贪嗔痴了。
  怎样修呢?在因缘中间修,要修不二法门。佛教整天说不二法门,怎样为不二法门呢?始觉、本觉、究竟的觉,我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会念,这是始觉。我开始觉悟,我要超出这个六道轮回,我开始觉悟了。
  但是你更加要觉悟什么?要本觉。你本来是觉悟的,你的自性中间本来具足智慧功德的,你本来是觉悟的,所以要以始觉来念本觉,要念醒你自性中间的阿弥陀佛,这样以始觉念本觉,来成就究竟的觉,这样成佛道,所以始觉本觉不二,叫做不二法门。
  我们现在会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是修德,你修行的功德。但是你的自性本来有功德的,本来具足的,所以要以这个修德来启发这个本性的功德,性德,自性的功德,所以修德与性德不二,这个叫做不二法门。所以我们净土宗的理论基础是八个字:&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们的心就是佛陀,我的心现在在作佛陀,这八个字就是净土宗的理论。&是心是佛&,是讲什么?讲本觉,讲性德,我们的心来作佛。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心在作佛。你的心想着这个菜好吃,你修什么?修饿鬼。你的心想着我好恨这个人,你修什么?修地狱。
  所以你要明白,我们会念&南无阿弥陀佛&,你的心就是作佛,在作佛陀,所以这就是不二法门。性德、修德不二,始觉、本觉不二,这样来修不二法门,来修皈依三宝,祈求佛宝,法宝。佛陀的意思是觉,法的意思是正,行正道。
  我们如果不了解佛法,可以说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迷茫、迷失、麻木的过程,就是一个越来越觉得没目标、无聊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佛法,他的人生没目标,追求享受,追求世间的感官的刺激,没用的,饮酒食肉,打麻将,出去玩,做些不正当的事情,就这样刺激自己。这些就是迷,越成长就越迷惑颠倒,越成长就越麻木。
  以前小孩子还有点良心,有点慈悲心,同情心,大了之后麻木了,看到别人的痛苦都麻木不仁了。这是什么?他被这个世间染污了,这些就是苦海。
  (二)不起贪嗔痴,常生戒定慧
  我们要从苦海中间回头过来,要行正道,要保持正知正念,要会行八正道。所以要了解佛法,就要懂得运用佛法的方法了,就要不起贪嗔痴了,要常生戒定慧了。
  说不起贪嗔痴就很容易,做到就不容易。你的心不起嗔恨心很难的。
  苏东坡和他的师父,宋朝一个有名的居士苏东坡,他的师父是佛印禅师。有一次,他在镇江那边做官,他的师父刚好住持一个金山的江天寺。
  有一天,苏东坡在衙门打坐,觉得很清净,写了一首偈。大家应该都知道的:&稽首天中天&就是我礼敬佛陀;&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描写他自己修行的境界:我可以八风吹不动了,如如不动了。人家称赞我,我也高兴;人家诽谤我,我也没问题;人家骂我,我都不生气,不起嗔恨心;贪嗔痴都不起了,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风都吹不动了。所以他写出来,觉得这个偈子很好,这个偈子说明我修行的境界很高。
  他很高兴。马上派一个手下坐船过江送给他师父看。他满心以为他师父会赞叹他,印证他修行境界好。哪知道他师父拿起笔写了四个字,就原诗马上拿回去给他。
  他以为他师父写几个字肯定是赞叹他的,他打开一看,后面写了四个字:&放屁、放屁。&
  哎呀,很生气。&我修行修得这么好,我的偈的境界这么高,师父都不称赞我。这些都不要紧,甚至骂我&放屁&,真是气死了。&
  忍不住了,马上坐船过江去找师父评理。
  刚刚一去到,就见到他师父站在山门口。他师父一见到他就哈哈大笑:&苏大学士,你的修行真是好。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你就怒气冲冲地过来找我评理,那个时候你有没有正知正念?
  其实说是很容易的,我们不受外面环境的左右,不受其他人的影响,可以自己满足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有智慧你就有这个本事。所以告诉大家,我一再强调说,所有的佛法就四个字:&降伏自心&。
  怎样降伏呢?你的心要满足才可以。你的心不满足就会有欲望,为什么我们有欲望?因为我不满足。我觉得我不够圆满,我又没智慧,又没什么福报,我身体又不怎么好,什么都不好,所以不满足就拼命地有欲望,有追求了。这个欲望就是你生死轮回的因。所以要懂得满足。
  怎样满足?知道我本来具足的,我的自性本来圆满具足一切功德、智慧、神通、三昧、辩才,全部在里面。只是我暂时没有开发出来,没问题的,任何时间我不生气,不起贪嗔痴。一起贪嗔痴马上就转念,转到哪里?回归到我们本来具有的智慧中间,&马上我就很开心,很欢喜。你就算杀了我都没问题的,为什么呢?如果我的人寿命还没尽,四十九天以后我可以再做人。如果不是就麻烦了。所以有时我们有前生的业障,如果我们保持正念,前生的业障报了,伤害了我,没问题的。他伤害了我的身体,伤害不了我解脱的心,清净的心,觉悟的心。没问题的,我想继续修行,四十九天之后我又得人身了。
  但是如果你不能保持正知正念,整天起贪嗔痴,你麻烦了。你的寿命看来很长,但是你每一天在起贪嗔痴,你在做什么知道吗?你在修三恶道。你这叫做什么?糟蹋自己宝贵的暇满人身,真的被你白白地浪费掉了,被你糟蹋掉了。
  你以为你的寿命很长久,你活在这个世间很长是一件好事吗?不一定的。你不可以转变贪嗔痴,你活得越久你将来堕三恶道就越深,很惨的,那个时候你就麻烦了,你不停地在修三恶道,将来去哪里?去三恶道中间。你的寿命短一些,反而会少一点。你寿命长一点,你起贪嗔痴,你不会转变念头,你不知道增长智慧,不知道开发自己的慈悲心,你很麻烦了,你白白浪费了这个暇满人身,太可怜了,太可惜了,十方诸佛菩萨看着你都流眼泪了。我们不要给佛菩萨伤心,要给佛菩萨开心才好。
  (三)正确供养三宝
  怎样给佛菩萨开心呢?我拿一千万来买花果,佛菩萨就开心了吗?不是的,你搞错了。你不能降伏贪嗔痴的话,你拿一千万都没有用,因为佛菩萨不拿你这些东西的。佛菩萨需要你这些花吗?佛菩萨万德庄严,你这些算得了什么?你供花是为了你自己,增加自己的福报,将来有相好庄严,你以为佛菩萨需要你这些?
  什么是供养呢?如法修行供养是最好的供养,中等的供养是身、口、意的供养,最低的供养是财供养。所以如法修行供养求解脱,这些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如法修学,要令到诸佛菩萨看见我们生欢喜心。&如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所以整天看着我们流眼泪,这样就不好了,我们就有业障了。一定要降伏我们的贪嗔痴,不可以糟蹋我们这个宝贵的人身,要保持正知正念。
  我们皈依法就是走正道了。你走正道就是保持正知正念了,任何时间都可以保持观照的功夫。&照见五蕴皆空&,你学习观世音菩萨,你在照啊,观照,觉照,这样就真正地皈依法宝了,就真正地智慧如海了。因为这个世间的东西无穷无尽,好像大海这么多了,我们在每一件事情中间都可以开智慧,这样就智慧如海了。
  我们一般人不理解。我们受皈依,跟着法师念&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们怎样去学呢?今天你修净土,&南无阿弥陀佛&;明天去参禅打坐;后天来一位上师跟着他念咒,念一个黄财神心咒&嗡藏巴拉杂冷杂那耶娑哈&,求到一些财。或者&嗡 阿ra巴札拿谛&,这样就求智慧了。每样都学,因为我按照佛陀的教导,我&法门无量誓愿学&。
  八万四千法门在哪里你知道吗?以为你学一下这样那样,就叫做&法门无量誓愿学&了吗?你错得太远了。所谓的&法门无量誓愿学&在哪里学?每一天起的八万四千的念头,将每一个念头都转变为佛法,转变为智慧,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我吃一口饭,这口饭就是佛法,这口饭就是提升智慧了,这样&法门无量誓愿学&。你在哪里学呢?我上班,如法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让众生生欢喜,令我工作很优秀,就是修行佛法,就是修智慧了。照顾好你的小孩,你的丈夫,打理好家庭,你擦地、煮饭都是佛法。你会转变念头,视他们都是&弥勒佛&,我要服务好这些&弥勒佛&,所以我要好好煮好这餐饭,让他吃了很开心。都是有菩提心,都是修行,所以任何时间都应该修行,这样是保持正念,这样你可以真正地修&法门无量誓愿学&了。
  每一天八万四千念头都转变为法门,都转变为智慧,你是真正的修行人。让诸佛菩萨看到你就欢喜,看见你就开颜含笑了,这样你就是真正的佛弟子,这样你就是佛弟子中间的优良产品。否则的话,你就是佛弟子中间的假冒产品。希望大家做优良产品,不做假冒产品。你做假冒产品就麻烦了,自己将来又继续搞轮回,佛菩萨看见我们都难过。
  这些叫做皈依法。
  皈依僧,什么意思呢?皈依僧就是有清净心,任何时间都要有一个清净的观点,平等的观点,不要起分别心,保持清净观。你的心是清净的,你看到一切都是清净的。
  为什么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这么污染的?我们的心污浊,心里很多垃圾。什么垃圾?贪、嗔、痴。你心中常有贪嗔痴,你想见到清净的世界,不可能。要保持清净心,我们念皈依僧就要提醒自己有清净心。
  这个故事也是关于苏东坡的。苏东坡有一次利用闲暇的时间,去到江天寺又跟着师父去禅堂打坐。两师徒坐了几个小时,下了坐之后觉得很舒服,很清净。
  苏东坡就问师父了:&师父,你看弟子这样在打坐,好像什么呢?&
  他师父很赞叹他:&苏大学士,你在那里如如不动,修行很好,你好像一尊佛陀那样的。&
  哎呀,他就很高兴,心里就沾沾自喜。
  然后师父就反问他说:&苏学士,你看一下,为师在那里打坐像什么?&(以前的法师都是穿黑色的海青,黑黑的。)这样苏东坡就脑子在转,他想:&我以前和师父打机锋,从来都没有赢过,每次都输得很惨,这次我一定要赢一次。怎样赢呢?我要说得师父哑口无言才可以,不会回答我才好。&
  他就回答说:&师父,你坐在这里穿着黑的海青,很黑的,好像一堆牛粪。&
  师父真的不回答他,笑一笑就算了。
  他很开心,回到家里笑容满面。他的妹妹苏小妹看见他就问:&哥哥,今天有什么喜事,让你这么快乐,这么开心?&
  苏东坡就说:&你不知道啦,我之前跟师父辩论,打机锋,从来都没赢过。这次让我赢了一次,而且这次是绝对的赢,师父都不会回答我。&
  他的妹妹是很聪明的,很有智慧,就问他:&你是怎样赢的?&
  他就把这个经过讲出来。他的妹妹比他还有智慧,马上答他:&哥哥,你又输了一次,你这次输得比以前更惨。为什么呢?你师父的心是清净心,是佛心,所以见到你这么糟糕的人,还说你是佛陀。因为他的是清净心,看到的是清净的世界。&
  &你的心是肮脏的心,染污的心,贪嗔痴的心,牛粪的心,你看你的师父这么庄严,你都说他是好像牛粪一样。你自己的心不清净,你的心是牛粪心,修行的境界太低了,你师父都不喜欢教你了,所以师父就不回答你了。你以为你师父不会回答你吗?你真是太低了,太愚蠢了,你师父都不想教你了,你输得很惨,你还说你赢了。&
  所以保持我们的清净心是很关键的。你整天看别人的过失,这样不对,那样又错了。你想一下你自己有没有问题。你自己内心的习气就决定你所看到外面的世界,是清净的,还是染污的。
  比方来说,你是一个牙科医生,你整天帮人补牙齿的,别人一开口笑,你不注意别的,就看他的牙齿,看有几颗虫牙,我可以做点生意帮他补虫牙。你的习气就是这样,看不到别的,就看他的牙齿。你是一个卖时装的,一见面,见到这个人就看一下他这件衣服大概多少钱,你不留心别的,只是关心这个。
  你明白你的心吗?你的心里面的习气是怎样的,你看到外面的环境,你就是留心哪一样。我的心是清净的,看到的一切都是清净的。
  所以印光法师告诉我们怎样修行呢?将一切人都看成为佛菩萨,唯有我自己是凡夫。为什么?一切都看成是佛菩萨,本身他是佛菩萨,未来佛陀。而且这中间呢,说不定真的佛菩萨在我们中间,你如果对他起嗔恨心,你一千个大劫修行功德都没了。
  很难讲的。你看无著菩萨首先见弥勒菩萨都是见到一只狗。说不定你一块石头扔过去,这只狗是佛菩萨的化身,你打菩萨就麻烦了,所以真的说不准的。
  你好好地对一切众生保持恭敬心、清净心、平等心。自己是凡夫,要有惭愧心,有惭愧心你的修行一天一天进步了,只是见到自己的过失,见不到别人的过失,见到别人的功德,这样是真正的修行人。所以这些是叫做皈依僧。
  我们在这个真正地皈依三宝,祈求三宝中间来增长我们的智慧,这些是第六种开发智慧的方法。
  七、修证阿罗汉、菩萨和佛陀的智慧
  第七种开发智慧的方法,我们讲是什么呢?佛陀的智慧是一切种智、道种智和一切智;菩萨的智慧是道种智和一切智;声闻缘觉的智慧是一切智。
  (一)罗汉的智慧
  罗汉他证得法有我空,他知道这个是幻身,四大五蕴是假合之体,但是他执着的东西,可修的法,可以让他解脱的法,执着于这个法,所以证得的是偏空涅槃。因为他已经证得我空,但是他执着于可修的法,所以他就在这个偏空涅槃中间,这些是他只证得一切智,就是了解什么呢?了解宇宙本体的智慧,就是一切智了。
  (二)菩萨的智慧
  菩萨的智慧是道种智,就是宇宙万象,一切事他都了解、很清晰,这样是道种智。
  我们要怎样修呢?首先要修根本智,然后再修后得智。根本智是什么呢?清净心。你首先修自己的清净心。怎样修呢?大家应该都有听过《六祖坛经》的CD,上面就有说到观世音菩萨的五种观想,&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这个菩萨的五种观想,我们都可以保持的话,可以得到这个根本智,得到这个清净的心。&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就可以实相现前,就可以开悟了,所以首先得到根本智。
  (三)佛陀的智慧
  佛陀的智慧是一切种智、道种智和一切智。一切种智是断尽无明惑所显的智慧,唯有佛陀才具有。是佛观一切法如空如幻,空幻不二的智慧,那么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所以大家学佛一开始一定要多闻佛法,但是修呢,最好就专修,广学专修,修清净心。不用表面地学佛,跑来跑去,不去求正法,只是顾着形式上面拜忏、打水陆、开光。这些都需要,但是更加重要的还要深入地了解佛陀的智慧,可以指导你现实的生活,运用在你的生活中间,让你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刻都是很开心的,这样你就成就智慧。
  以后有机会我们详细讲解这个阿罗汉、菩萨和佛陀的智慧。
  八、智慧的体相用
  (一)智慧的本体
  第八种,我们说智慧的本体是缘起性空。这个世界是相对的世界,一切事情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散坏了就灭亡了,所以是有条件的,它不是永恒的,是短暂的,缘起的世界,是无常的,所以要了解它是性空的。这样之后我们就可以得自在了,就会不执着了,你就会心无挂碍了。
  (二)智慧的相
  它的本体是缘起性空。它的相是什么?外在的相是慈悲。有智慧的人才会有慈悲心,真正大智慧的人有慈悲心。如果你不了解佛法的智慧,你这种慈悲往往都会掺杂点感情,掺杂了分别心,都变成了一种感情,就不是真正的慈悲。智慧是体,外面的用就是慈悲,外在的表现是慈悲,内在的本质是智慧。
  所以我们看《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深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门,般若波罗蜜多是智慧到彼岸,圆满的、清净的、无漏的大智慧,将我们超出这个轮回,度到这个彼岸。
  这种大智慧的法门,我们想一下应该是谁讲的?应该是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讲的,但是不是,是慈悲第一的观世音菩萨讲的。观自在菩萨,可以保持观照,我们就可以得自在。
  表示怎么样?表示慈悲和智慧是一体的。你外在的相是慈悲,我们内在的相是什么呢?是快乐。真的有智慧,内心任何事情都不会障碍我,都不会干扰我。为什么呢?因为我可以自己满足自己。
  为什么我们不快乐?不开心?你觉得你先生对你不好,所以你不开心。为什么呢?因为你有所求于你先生,希望你先生对你好一点,他对你万一不好你就不开心,你被他绑死了,是不是?不会转变念头,所以你不快乐,你没智慧,没智慧就不快乐了。
  你懂得转变念头,我自己满足自己,怎样满足呢?他对我好也好,不好也好,他对我好,我不起贪心,这些是因缘,我要慢慢地度化他,让他皈依三宝,让他学佛,成为一个菩提眷属。他对我不好没问题,是我的业障,消了就好了,我不起嗔恨心,我起慈悲心,今生有缘做夫妻,是多生多劫的缘份,我将来成佛道,我第一个度化他。
  你这样就不用很难过了,不需要:&嘿,我做鬼我都不放过你。&怎么会这样呢?世间的人这么奇怪的,以前很爱他的,之后就很恨他,憎恨他好像希望他快点死,那样你就麻烦了,没智慧。(众笑)
  你没智慧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绑住你的。没智慧,你赚大把钱,就会被它绑住。我这么多钱怎么办呢?去澳门那边赌,一次输掉了,那你就难过了,被它绑死了。吸毒你就更惨。所以你有智慧任何事情都绑不住你的,你的心是很自由自在的,永远都很快乐的。顺利你也很开心,不顺利都是开心的,都是快乐无忧的,这样是真的有智慧。
  (二)智慧的用
  用是什么呢?用,智慧的用,体、相、用,用是怎么样?你有智慧,他的用就可以断烦恼,可以出轮回,得解脱。所以用呢,就是断烦恼,出轮回,得解脱。
  所以今晚很简略地将佛陀教我们的八种开发智慧的方法告诉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得到一点启发,每一天都快乐无忧,都增长智慧;祝福大家可以在每一个因缘中间增长智慧和慈悲,得到文殊菩萨的智慧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将来早成佛道。
  我们明天在太平那边讲。继续讲《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第三部分。如何得到健康长寿,如何得到没病苦,没烦恼,没业障。你的身,身体健康,你就没病苦;你的心灵,内心心灵健康,你就没烦恼;你的灵性,灵性健康,你就没业障,你就一天一天消业障。
  怎样做呢?处理好三种关系就可以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你就身体健康;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你就心灵健康,就没烦恼;处理好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你就每一天都消业障,你就灵性健康了,没有这些业障病,很快就走向解脱了。
  所以有因缘的话我们继续来闻法,这些是很浅的,这次讲的是最浅的、皮毛的,肤浅的佛法。希望可以纠正大家对佛教的一些误解,或者希望大家从形式化,简单化,表面的修行,深入到经藏里面,真正地智慧如海,真正地知道怎样修行。我们现在所讲的快乐是讲什么呢?暂时的快乐,人天的快乐。
  以后有机会我们深入地讲究竟的快乐,解脱涅槃的快乐。祝福大家可以每一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时、每一刻,阿弥陀佛。
  我们做一个回向,以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得遇明师,得闻正法,早成佛道。
  第三天结束
(责任编辑:常春法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插花,让人感悟的是:奉献,有如大自然界将花和树最美的一面无私地献给人类;耐性,把一...
日是龙游佛缘斋免费素食馆正式运营一周年的喜庆日子,1月5日,正值十二月初八日...
2015年除夕夜秀峰寺举办了迎新春传灯祈福法会,祈愿世界大同,风调雨顺,人人获福吉祥。...
日至8月12日,定亮法师带领信众46人赴普陀山朝圣。 上一篇: 众佛子放生图片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禅悟道的十种境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