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如何返回家乡创业就业和创业 知网

当前位置: >
少数民族地区回乡农民工创业问题研究——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作者:杨启立 日期:[导读]改革开发以来,雷山县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部分人员在务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信息,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经验,返回家乡开办企业,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农业,在实现自身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加,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加快了农村基层人才培养,是欠发达地区低成本加速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有效载体。  第一章& 绪& 论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东临台江、剑河、榕江县,南抵黔南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西连丹寨县,北与凯里市接壤。距省府贵阳184公里,距州府凯里42公里。全县总面积1218.5平方公里,辖4镇5乡,共157个行政村,1305个村民小组。截至2010年底,雷山县有农村劳动力9.15万人。从劳动力文化结构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7.85万人,高中文化程度0.98万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0.32万人。从事第一产业的4.82万人,占总劳动力的52.67%;从事第二产业的2.57万人,占28.09%;从事第三产业的1.76万人,占19.24%。目前雷山县富余劳动力约为5万人;长期外出务工就业3.5万人(在省外的2.94万人,省内0.56万人),占总富余劳动力的70%,长期转移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市。不完全转移1.5万人,占30%,这部分劳动力由于年龄偏大,劳动技能差,文化低等原因,转移就业困难,基本上是固守本土从事第一产业。农闲季节,在县内及周边地区从事劳务创收,时间一般在三个月以内。
  改革开放以来,雷山县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实现了就业,增加了收入,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态。一部分外出农民工利用在外打工期间增长的见识,积累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获得的信息,返回家乡开办企业,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化农业,在实现就业的同时,带动了就业,繁荣了地方经济。虽然,目前雷山尚未出现大量回乡农民工创业的现象,他们给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就业等方面的贡献也还不明显,但不可否认,农民工回乡创业正呈现不断增多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各级组织的重视。
  农民工问题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农民工回乡创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民工本身的弱质性,导致农民工回乡创业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难。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资金缺乏,地理区位不具备足以吸引外资及企业等发展优势,如何使农民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实现自身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当前,我们如何帮助和促进更多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方法还不多,措施还不得力,优惠政策还不明显。对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进行研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繁荣地方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更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的一个现象。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方向、模式也不尽相同,西方近现代经济学家总结演绎出了不同的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刘易斯等人相继建立了相应的经济模型。刘易斯认为,经济是由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组成,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造成了劳动力的流动。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刘易斯模式有两个缺陷,一是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二是没有注意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产品出现剩余应该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先决条件。托达罗认为,农业与工业发展同等重要,指出单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乔根森认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也主要是基于这些经典理论及其相关论述,并结合国内经济社会实际,对经济因素、个人特征因素、制度因素等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这些&二元经济理论&抓住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农业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差异这样一个事实,论证了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设计了通过发展工业、推动城市化来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路径。但是,他们忽略或简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维度和条件的复杂性,以及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干预的重要作用。由此削弱了其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和指导意义。
  回乡创业是劳动力转移的深化和延伸,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内容的农民工创业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杨玉华等人认为,农村之所以难以彻底缩小与城市的收入差距,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经济活力不足,农民创业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李昌平等人则认为,财富集中在城市,农民工留在城市的就业机会比他们回乡的就业机会更大,集中资源在城市解决农民工问题,比分散资源到农村解决返乡农民的问题要高效得多。杨玉华和李昌平等人的观点对开展农民工创业的研究是有指导价值的。本人在借鉴以上观点的基础上认为:(1)农民工回乡创业具有充分必要性。农民工回乡创业,是由创业的风险、预期收入、成本、对成本的支付能力、政府的引导、个人的技能与资源、个人对技能和资源的支配能力等等多个参数来决定的,是外出劳动力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投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农民工外出打工积累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信息等要素则为他们回乡创业提供了条件。(2)农民工回乡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够带动其他农村劳动力就业,开辟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新空间。同时,回乡农民工创业,还是以工促农的有效载体,也是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是资源向城市集聚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农民工创业可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农民工创业可以促进资源向城镇集聚,从而推动在城镇解决农民问题。所以,本选题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站在雷山县这个民族地区贫困县的角度,试图探讨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可行性及其作用和意义,并探索政府和相关组织如何结合本地区实际,在这一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多更快地帮助农民工实现由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蝶变,利用好回乡农民工带来的机会,变回乡潮为创业潮。从而推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协调较快发展。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是站在雷山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角度,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回乡农民工创业基本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统计、分析,并总结历年该区域在这方面工作的主要经验,吸收、借鉴外地关于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主要做法,探讨现有研究的特点和方法,找出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深入研究农民工回乡创业原因和条件的基础上,探讨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作用和意义,探索如何促进更多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对策和建议,从而达到本研究的视角、方法及结论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为农民工回乡创业研究积累素材,为进一步纵深研究提供参考,为丰富该领域的文献和工作实践增添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 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义和作用
  (一)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利于解决当地就业
  &一部分进城农民工经过一段时间外出就业,又返回家乡,利用打工增长的见识、本领,获得的资金和信息,在乡村、小城镇创办企业,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农业,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农民工回乡创业&。随着我们生活的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解放了大量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村劳动力。同时,伴随着城镇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进城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农民大量进城务工,一方面,增加了本来就严重的&城市病&;二方面,对农民、农村、农业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结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业产量下降等等问题随之产生。三方面,从当前我国整个的就业形势来看,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今后一个时期内,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情况下,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为广大农村地区就地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近解决数量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很多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工作岗位。从抽样调查的100个有效样本中看出,平均每一个创业人员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还直接带动1.5人就业。目前,雷山县共有1100余名农民工回乡创业,将直接带动1600余人就业。按照经验估算,间接带动就业8000人左右,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约占雷山县劳动力总数的10%。
  (二)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提出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设想。即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进一步升级,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失去比较优势后,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如果按照这一路线图的话,不但能加快东部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还能加快中西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层次,缩小区域差距。&但迄今为止大规模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出现,制造业在地域上反而变得更为集中。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所课题组(2001)通过对我国空间比较优势分析,认为由于沿海南部市场环境适于厂商生存,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在沿海南部集聚,而在西部和中北部全面萎缩[1]&。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任务就自然地落到了回乡创业农民工这个农民优秀群体的肩上。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的是城市先进的思想意识和生产力,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区域之间合理有序流动,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合理配置,推动了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与融合。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回乡创业,都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但是,作为劳动力转移高级阶段的农民工创业比劳动力转移就业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在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还带动周围的农民就业,形成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载体。同时丰富了税源,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建设的资金就会相应地增加,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三)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多年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会减少单位土地上劳动力的绝对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过剩在农业内部的滞存量,减少制约土地集中使用的因素,为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农民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和先进生产技术。一方面,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投资农业装备,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二方面,通过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参与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和销售网络建设,延长了农业产业价值链,农业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增加了农业产值,提高了农民收益,促进了农业、工业,城市、农村的有机衔接和结合,开拓了农业市场,推动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有利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而成为以工促农的有效载体。
  回乡创业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人选择了在农村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他们不仅将技术带回了家乡,还起到了相关技术的示范、推广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业推广体系的不足,闲置的草山、草坡、荒滩、荒地得到了充分利用。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农业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农业的发展。
  (四)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利于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发展了农村&劳务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城镇经济发展增强了实力,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农民进城务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学到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了能力,开放了思想,就业机会也增加了。经过城市里多年的艰辛努力,他们逐步完成了知识和资本积累,激发了更高的理想,他们或者定居城市,或者回乡再创业。随着进城务工农民渐次回乡,创业型农村实用人才日益增多,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是农村基层宝贵的人力资源。部分回乡创业农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创办经济实体外,还成了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成了带领群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领头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回乡创业农民创办的各类经济实体,大量地吸纳留守农民就业,在解决留守农民就业的同时带给了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也是农民素质低成本提高的一个重要渠道。
  (五)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
  劳务经济是一个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和回归创业的双向流动过程。农村向外输出的是劳动力,带回来的是资金、技术和信息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迁移的过程是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过程。如果说农民转移出去改变了农村,那么,农民的回归将在更高层次上改变农村,为我们在更高起点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机遇、新途径[1]&。
  从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多数是农村的优质劳动力,根据2010年雷山县劳动力普查数据显示,转移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38%,农村优质劳动力基本上流失殆尽。给农村的延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果。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在农村的都是老人和儿童,出现了小孩要承担照顾老人,老人被迫承担教育孙辈的&隔代责任&现象。农村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在很多地方上处于空白状态。二是大量优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降低了农村资源的利用率。雷山县耕地人均占有量为0.68亩,但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导致土地耕作质量下降,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抛荒&的现象。三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为雷山县发展茶叶、山野菜、中药材等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涉农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面临着的是这样一个事实,青壮年农民工纷纷外出务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向工业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农业人口的减少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农村优质劳动力的持续不断地流失,老人和儿童并没有随着成比例地一并转移。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大量地减少农民,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延申农业产业链,创新农村资源利用方式,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等等新农村建设事项,都因缺乏有能力的青壮年农民而难以展开。农民工回乡创业。一方面,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思维。回乡创业者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开拓进取,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的精神,是当代农村青年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要求改变现状,追求自我价值的集中体现。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回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与他们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资金一样重要,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带着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加上开阔的视野进行农村经济建设,必将对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农民工回乡创业,在解决自身就业和带动就业的同时,使部分优质的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失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六)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利于推动城镇化
  从主观意愿上看,大多数农民工也愿意在发达地区的城市工作和生活,但发达地区城市的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和教育成本是一般的农民工所不能支付的,他们只有选择返乡,然而返乡的农民工尤其是新一代的农民工多数不愿意居住在农村,他们会选择到离家较近的城镇居住。这时候他们就会考虑到利用自己打工积累起来的资本,通过创业来筑牢自己在城市生活的经济基础,从而真正地融入城镇生活,既增加了城镇的实际人口,又增加了经济总量,扩大了税源。在一定程度上低成本地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快速扩张,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找到了一条新路。
  第三章& 雷山县农民工回乡创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雷山县农民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双向流动现状
  雷山县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农业县。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滞后,二、三产业发展十分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有限的耕地矛盾较为突出。为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县、乡政府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引导,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通过县、乡两级政府多年的工作,农民&再穷不离开老窝,再苦也守着苦巢&等观念日渐转变,&做才有,懒耍空,抓住时机去打工&成为共识,外出打工人员也逐年增多。雷山县政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协、科技、农办、总工会等部门适时组织培训,并提供资金、信息等多项服务,使务工人员不断由体力型向技术型、由盲目型向自觉型转变,提高了适应性,收入也逐年增多。
  截至2010年底,雷山县有农村劳动力9.15万人,富余劳动力约为5万人,长期外出务工就业3.5万人(在省外的2.94万人,省内0.56万人),占总富余劳动力的70%,长期转移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市。据雷山县人社部门统计,2000年外出务工人数1.38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呈平稳增长的态势。近几年,外出务工人员平均每人每年汇回和带回的资金8000余元,2010年通过劳务输出年创收3亿元以上。有的农民家庭,外出劳务收入已占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
  根据雷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雷山县大量在外务工的农民,因当地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被迫失业返乡的人数为1900余人,占雷山县外出务工总人数的5.4%。从农民工回乡的创业时间来看,在随机抽取的89个有效样本中,2001年为2.25%,2002年为零,基本上没有农民工回乡创业,2003年为3.37%,2004年为4.49%,2005年为5.62%,2006年为6.74%,2007年为3.37%,2008年为15.73,2009年为25.84%,2010年为32.58%。2008年以来的3年时间,农民工创业占总数的74.16%。可见,大量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是在最近3年内实现的。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关于金融危机以后大量农民工被迫回乡寻找就业出路而主动创业的推断是一致的。
  农民工的大量返乡,加上县内部分用人单位又因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用工需求下降,失业人口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为使返乡农民工成为返乡创业兴业带头人,雷山县优化创业环境,帮助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椐统计,雷山县返乡农民工中,成功创业的在1090人以上,他们有的成了种植、养殖大户,有的从事民族工艺品制作,有的创办小企业,实现了就业,带动了就业,实现了就业的倍增效应。
  (二)外出务工对农民回乡创业的影响分析
  多数创业人员都有一个打工的经历。由于外出务工农民首先走出农村,离开耕地,走向城市,走向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到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接受了现代市场经济的洗礼。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学到了生产技能、管理知识,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和社会资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样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锻炼和培养了他们开拓创新的创业立业精神。为回乡创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是回乡创业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出务工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初级阶段,回乡创业是劳动力转移的高级阶段。他们回乡不回农,即使返回农业,也是搞的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农民工回乡,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向更高的层次提升。现在雷山县共有各类店铺和各类经济实体3000余个,由返乡农民工创办的近1100个,占到总数的36.7%。在所有的店铺和经济实体中,创办人有外出务工经历的,高达70%以上。
  (三)回乡创业者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分析
  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拥有一定的劳动技能,是创业的重要条件。被调查人员中,男性创业者高于女性创业者,男性占76%,女性占24%。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4%,初中文化占66%,高中及中专文化占18%,大学专科以上文化占2%。掌握1门以上劳动技能的达95%。从总体的样本来看,创业者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可能是他们在打工中不断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回乡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回乡创业主要形式和规模分析
  从创业的形式和规模来看,农民工回乡后在很多领域以多种形式进行创业,主要以个体和私营小企业为主,规模都比较小。以劳动密集创业为主,多种行业并存。如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民族手工艺业、小型加工企业、餐饮服务业、经商、农村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多数创业人员都是初次创业,呈现起点低,多层次的特点。创业行业与他们打工从事过的行业和自己掌握的劳动技能有较大的相关性。这是由创业群体的创业能力不强,群体的多样性,创业的基础薄弱等决定。从总体上看,农民工回乡创业在一、二、三产业的总体分布情况:第一产业占到28%,第二产业占17%,第三产业占46%,其他9% 。可见,第三产业是吸纳创业的主要形式。虽然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但根据调查也可以发现95%的创业者所在家庭还有承包耕地,他们和农业之间的天然联系仍然存在。从投资的规模来看,投资在5万元以内的占49%,在5&10万元之间的占22%,在10万&20万元的占17%,20万&50万的占7%,50万&100万元的占2%,100万元以上的占3%。5万元以内的创业几乎占所有创业的一半,可见,就业是农民工创业的主要目的。
  (五)农民工回乡创业主要创业地点分析
  从回乡农民工创业地点来看,51%的农民工回到本村从事旅游农家乐、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种植养殖等行业创业,5%的农民工到本村附近的农村创业,44%的农民工到本村附近的乡镇或县城创业,主要以个体工商,水电安装、装修装饰等为主。从他们的创业地点来看,由于创业者与农村的天然联系,决定了他们的创业可以造福于广大农村。在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提供了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使农村资源得到升值,农业产品得到增值,农民收入得到增加。例如,雷山县西江村外出务工的1150名农民已有325名返乡在旅游相关产业上创业,现在西江千户苗寨苗家乐接待户已发展到138户,歌舞表演人员达180余人,服务人员达600余人,宾馆客栈发展到8个,餐饮店发展到18家,民族工艺品店发展到75家。在促进本村农民就业的同时,间接带动周边地区数千人就业。
  (六)农民工回乡创业年龄与创业行业分析
  从对雷山县回乡创业农民工抽样调查的100个有效样本来看,创业的平均年龄为34.4周岁。从创业年龄结构统计数据来看,创业人数在急速地冲向30周岁&35周岁的峰值后平缓地下降。创业人数主要集中在30周岁-40周岁之间。30周岁-40周岁的创业人员占各个年龄段创业人数的51%。农民工创业行业呈多样化的特点,这是由农民工群体的复杂性决定的,他们掌握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信息不同,决定了他们选择不同的行业进行创业。35周岁以下的农民工创业主要集中在个体工商户,装修装饰,水电安装等行业。35周岁以上的农民工创业行业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殖,餐饮服务,小型加工型企业,建筑等行业。这与新老农民工外出务工选择打工行业不同倾向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偏向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好的行业决定,同时也反映出年青农民高较高的心理预期和较低的耐受能力以及对农业生产不熟悉和对传统体力型就业的扬弃趋向。
  (七)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原因和动力分析
  回乡创业,是在自身、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工对在外务工和回乡创业进行预期收益比较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在外务工经历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孵化器,在务工期间积累的资金、掌握的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是实现其回乡创业的基本条件。从抽样的92个有效样本中看出,回乡创业,摆脱打工生涯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主要原因,占回乡创业人员总数的75%。强烈的创业愿望,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和对家乡的天然联系,是其回乡创业的自身动力。家乡创业环境的改善和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渐次转移,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宏观背景。城市高额的生活费用,方便子女入学以及艰苦的工作环境等,是促使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外界推力。
  (八)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制约性因素分析
  创业,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农民工创业更难,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制约。&返乡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事多&。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虽然有不少人经过多年闯荡城市的历练,有敏锐的洞察力,眼界宽,积累了具备创业条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掌握有一定的信息,善于发现机会并有强烈的创业动机,不乏创业人才。但总的来看,农民工对机会的发现和把握能力均相对不足,有技术没有资金,有资金没有技术,既有资金又有技术但对资金和技术的驾驭能力有限等等情况均在回乡农民创业中出现。用于投资的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弱,一旦投资失败,将无翻身的机会。从回乡农民工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农民工创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回乡农民工创业,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未能公平对待,缺乏优惠政策。由于回乡农民工创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现象。地方把改变经济社会不发达的希望过多地寄托于引进外商和大企业上,并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而对于农民工回乡创业,认为是&小打小闹&,交税少,发展慢,只能解决他们自己的就业增收问题,对县域经济,财政增收的贡献不大。甚至认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是他们希望解决自己就业和增收的需要,与其他正常的创业没有什么不同,只要按照现行的政策办理就可以了,不必要有特别的优惠政策也一样地能够发展,有的鼓励也多停留在讲话、邀请上,缺少具体的政策措施。这些观念和政策的缺失,制约了回乡农民工创业的深入有效开展。
  2、缺少技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劳动技能低的现象。虽然经过多年打工生涯的历练,部分回乡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是,回乡计划创业后,通过对家乡各类创业行业和项目的综合分析,发现对自己最有利的创业的项目并不在自己已有技术的范围内。例如,有的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主要从事的是建筑行业,回乡以后,通过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认为开展养殖项目比较有前途,于是开始创业,但自己和家人都不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从而造成创业技术缺位,带来了诸多困难。通过抽样调查统计,这类农民工约占20%。
  3、缺少项目。部分农民工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金,但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有一些项目是自己不感兴趣或不熟悉;有一些项目预计选择后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有一些项目比较可行,但预期的回报不理想等等。另外还存在部分回乡创业农民工有了相当的创业资金,并有一定的管理经历和管理经验,但引入的项目由于受到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达不到预期效果。加之创业者自认为在务工领域的某个行业、某个工序流程积累了经验,但缺乏对整个专业技术体系的科学把握,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极易造成创业夭折或投资失败。以上这些情况,至少困扰着10%以上的创业人员。
  4、缺少资金。由于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积累的资金本来就不多,而创业一开始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往往创业未半,资金出现了困难。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本身生活范围的限制,亲戚朋友无法靠,金融机构也因为对农民工长期不在本地生活,对其不了解,加上没有什么抵押,不轻易放贷;另一方面,即使金融机构同意发放贷款,但是高额的利息也是回乡创业农民工难以承受。现在雷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贷款利率月息为1.13分,加上贷款申请过程中发生的交际费用,交纳的保险费用等,年利息可能要超过12%。如果一个农民工创业需要贷款10万元,那么每个月付的利息就达到1200元,加上房租费、水费、电费以及各类税费,每个月的刚性支出少则2000元左右,多则4000元以上。基本上已经没有盈利的空间,弄不好还要倒填。通过抽样调查的数据来看,90%以上的创业者都希望能够获得资金援助,直接影响创业进程的在1/4以上。从抽样调查的97个有效样本中看出,有59个回乡创业者有贷款,占60.82%。贷款总额为523万元,人均贷款额为8.86万元。
  5、政府关于回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的担保体系发育缓慢。目前,在雷山,针对回乡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只有雷山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中心一家,并且担保基金不多,能够填息的数额和范围有限。加上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还要求创业者提供1人以上在县内机关事业单位有正式工作的人员作为反担保人,多数创业人员因为找不到适合的反担保人而无法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6、公共服务部门效率低下。长期以来,公共行政部门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地方政府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等原因的限制,创业审批和其他公共服务事项程序繁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找到人办不成事,找不到人办事等等情况常常存在,造成创业者和办事人员来回往返,增加了不必要的开销。加上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加重了创业成本。
  第四章& 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重要意义
  回乡创业,是农民对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预期收益和各种成本效益核算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农民工经过在外务工的历练,积累了创业的资金和社会资本,加上对家乡的市场、资源、商机都比较熟悉,成功创业的比例较高。农民工回乡创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完善小城镇功能和服务,促进当地富余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加快农村基层人才培养,缓减或解决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而导致农村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加快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肯定,而且正在形成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并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农民工回乡创业这一形式正在形成或诠释这确实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有效载体。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二)放宽回乡农民工创业的市场准入,优化创业环境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从过去的传统观念和标准中解脱出来,从命令型、执行型、保守型、任务型向自主型、开拓型、开放型、服务型转变。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允许回乡创业人员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创业。对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并按照&便民、利民、规范、高效、廉洁&的原则,增强政务公开。通过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办事人员,提高行政运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简化行政审批和办理程序,清理整顿收费秩序,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和创业环境,促进回乡农民工创业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编制一批雷山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创业项目,重点向回乡农民工推荐
  立足雷山资源优势,结合做大做强生态有机食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民族工艺品、畜产品、中药材及其制品加工业,重点向回乡创业农民工推荐发展特色农产品、民族工艺品、纪念品加工以及对苗族银饰、刺绣、芦笙等进行产业开发。加强扶持力度,采取一人一策、一项目一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扶持、保护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推动特色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向精深加工领域转变,使绿色资源转变为特色产业优势。
  (四)建立和健全适应回乡农民工特点的创业服务体系
  结合雷山县产业、资源特点,积极稳妥地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实施扶持,为农民工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机遇。鼓励、引导和支持有创业能力、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办事创业,让想创业的有机会,能创业的有舞台。雷山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县内有黑熊、麝羊等23种二类保护动物和天麻、杜仲等200多种名贵野生中药材,有&天然绿色聚宝盆&之称。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流域面积1218平方公里,水力理论蕴藏量为6.8万千瓦。茶叶、山野菜、中药材、果品、畜牧五大产业已成为众多回乡农民创业的首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回乡农民工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机会,这些项目投资小,见效快,回报高,已经和正在造就着众多的回乡农民成功创业。尤其近年来,雷山在旅游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于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评为&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2005年,国家民族博物馆批准雷山县创立&中国苗族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2007年,西江镇被批准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西江千户苗寨与郎德上寨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评为&中国景观村落&、乌东村被中评为&中国经典村落景观&;2008年,雷山被评为&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和&中国苗族银饰之乡&称号;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号批复了《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主要分布在雷山县的丹江镇、西江镇、郎德镇和大塘乡的行政区域内,总体面积63平方公里;日至27日,在世界旅游精英博鳌峰会上,雷山县被授予&中国旅游王牌目的地&荣誉称号。之后又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等机构评为&中国最美的小城&;被中国精选国际旅游品牌推广盛会评为&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雷山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民族文化资源等等都为回乡农民工铺就了道路。众多的荣誉称号正在逐步地转变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动力。只要拓宽创业领域,拓展创业空间,对回乡农民工的创业实施&非禁即入&,市场需要什么就鼓励什么,雷山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就倡导什么,全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加大扶持力度,对创业农民工实施积极的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等系列服务。实施更加积极的优惠政策,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创业门槛,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更大的支持。将闲置的土地、厂房、荒地、荒山、荒滩等场地交给回乡农民工进行创业。鼓励和支持农民通过土地互换、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利用效率,为农民工创业创造条件。进一步为返乡农民工进行权益维护活动。开辟返乡农民工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及时处理重大劳务纠纷和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积极协助处理返乡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及时认真受理返乡农民工各类劳动纠纷投诉,积极主动协调输入地有关部门、企业主管部门、企业解决农民工工资兑付问题。免费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简化程序,快速办理,对申请支付劳动保障、工伤赔偿、失业补偿、职业并医疗等法律援助的,做到应援尽援。建立健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对农民工的各项公共服务。及时妥善安排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并享受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有关待遇,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情况列入当地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其看病就医问题。加强返乡农民工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的衔接。通过完善服务体系,让返乡创业农民工放心、安心回乡创业。
  (五)拓宽回乡农民工创业的融资渠道
  在创业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返乡农民工创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在抽样调查的97个有效样本中,受到融资困扰的高达62户,占63.9%。抽样调查的97个有效样本中,已经获得贷款帮助创业的有58个,占59.8%。累计投入创业资金1159万元,其中贷款资金514万元,占所有创业资金的44.35%。有59.8%的创业人员均得到了一定的贷款,但受困于资金困难仍高达63.9%,这主要是虽然有部分人员获得了贷款,但离希望得到的资金支持尚有一个差距。
  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困难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来自于返乡农民工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生活,对当地金融机构和政府关于农民工创业的扶持政策、信息等不甚了解。同时,由于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生活,金融机构对其信用、工资收入等信息了解较困难,难以对其开展信用评级。农民工难以及时达到金融机构的授信评级要求。另外,返乡农民工创业主要从事的多是劳动密集型的竞争性行业,规模小,稳定性差,淘汰率高,加上财务报表不规范,金融机构对其经营状况和前景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二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资金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和依赖,而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向大中城市和优势产业优势行业集中,对县域企业和农牧业的支持弱化。而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底子薄,资金不足,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资金的需求。同时,由于金融机构撤并,目前在雷山只有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两家金融机构,而农业银行能够贷给农民的资金非常有限,农民的贷款问题基本上主要由信用合作社一家承担。再次,农民工返乡创业,多数是从事的是种植、养殖业,或是一些个体工商户,固定资产规模小,经营前景不明确,抵押困难,担保条件也很不合格。金融部门对农民工创业信心不足,不愿放贷。
  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融资难题,金融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工作,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支持力度,提供符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继续加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广力度。对创业的农民工而言,应积极与金融机构联系,争取金融部门对个人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贷款:一是抵押贷款,如果创业需要购置沿街商业房,可以用拟购房子作抵押,还可以利用承包的土地、林地和宅基地等等作为抵押,获取创业贷款。在创业中有贷款的58户中,通过抵押获得创业贷款的有13户,占22.4%。二是通过授信方式获得贷款,当前银行把有稳定收入阶层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金融行业人员、医生等作为信用贷款优待对象,在雷山县,这些行业人员的信用贷款可以授信到20万元,无须办理任何抵押、评估手续,如果欲创业农民工有这样的亲属或朋友,可以以他们的名义办理贷款,获取较高的创业贷款。同时,现在金融机构也把部分家庭收入高的农民作为授信对象,授信额一般为3万元。创业农民工可以以家庭的名义向所在地金融机构申请授信,获得贷款。在创业中有贷款的58户中,通过授信贷款方式获得贷款的有26户,占44.8%。三是积极争取获得政府提供支持的小额担保贷款。目前,雷山县就业部门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最高额度达8万元(女性创业者可以放宽到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希望能通过引导、鼓励、扶持创业来带动就业。对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和手工业、修理修配、洗染缝补;图书借阅、复印打字、婴幼儿看护和教育服务、残疾儿童训练和寄托服务;旅店服务、餐饮服务、小饭桌、小卖部;理发、搬家、钟点服务、家庭清洁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养老服务、病人看护、幼儿和学生接送服务等),财政还给予不超过2年的贴息。对于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就业人数和经营项目适当扩大贷款规模,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招用登记失业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根据实际招用人数,按人均不超过2万元确定贷款额度,一般掌握在100万元以内,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二年。2008年以来,雷山县就业部门共为105户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42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和稳定了这部分人员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力度还继续加大,只要符合贷款条件的创业农民工,应积极争取支持。但是,在小额担保贷款中,小额担保贷款部门还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1名以上的反担保人,由于很多创业农民工无法找到这样的担保人,无法申请贷款。在创业中有贷款的58户中,因为找不到担保人而无法申请政府提供小额贷款的达40人以上,占70%,另外有一部分人员因为无法提供在外务工证明材料而没有获得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只能通过抵押获得贷款或通过亲戚朋友帮助贷款。政府应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其他更加利于便于创业农民工贷款的措施,并逐步降低或取消反担保,切实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解决创业资金困难的问题。四是采取合伙入股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在创业之初,如果能找到合伙人,采取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方式,既可以解决资金筹集难题,还可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有利于分散创业风险以及各种资源的利用和整合。
  (六)加强对回乡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民工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劳动技能不高,创业资源不多,管理经验缺乏等都是制约劳动者创业的重要原因。加强职业技能开发,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是扩大和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雷山县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明显提高。但也应当看到,农民工培训工作仍然存在着培训项目缺乏统筹规划、资金使用效益和培训质量不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有关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这一工作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培训工作与农民工的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有:一是在培训观念方面,培训机构对农民工培训要转变到以农民工为本的理念上来。应该以实际、实在、实用为原则。过去的培训常常是不分青红皂白,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地进行,这种呆板的、甚至完成任务式的培训,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广大农民群众对培训的真实诉求。特别是对希望通过培训后自主创业的农民工帮助更小。二是在培训内容方面,专业课程设置与农民工就业实际需要不相吻合。一些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上与农民的需求有差距,既与实践相脱节,更不能让受训者立竿见影。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普遍感觉培训内容用不上,培训内容单一、雷同,针对性不强,且多集中在计算机、烹调等专业上。这些专业对提高就业能力的作用有限。三是在培训资金方面,总体来看,政府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投入仍较少,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农民工没有承担费用的能力,企业没有承担费用的意愿,导致培训内容&缩水&,培训资金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使农民工的培训效率很低。四是在培训时间方面,农民工不能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开展到县以上集中住宿式农民工技能培训不适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由于现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数外出务工,留下的劳动力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如果将这部分人集中到县以上可以食宿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必将影响其家庭的正常生产生活,所以在开展到县以上集中住宿式培训的过程中,报名和坚持完成培训任务的人员较少。很多农民工虽然有参加培训的意愿和需求,但由于不能灵活选择培训时间错过培训机会;另一方面,在培训时间长短的设置上也存在矛盾。两三个月的短期培训很难达到熟练掌握技能的效果,但是培训时间过长,参训人员怕耽误找工作又难以保证学时。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都直接影响着农民工的培训效果。
  结合存在这些问题,农民工技能培训应该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地方实际,通过对培训现状的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索符合返乡农民工创业实际的培训方式,扩大培训效果,使培训成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重要推手。
  第一,在观念上,充分认识返乡创业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培训工作,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机制,采用适合其特点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以有利于农民工学习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评价。在创新培训方式、设计培训方案、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技能培训、岗位就业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构筑一个适合返乡创业农民工特点的培训体系。
  第二,在课程与培训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以地方经济发展为背景,结合返乡创业农民工实际,根据他们的文化基础,创业项目,创业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实效性。可以通过SYB(START YOUR BUSINESS)等培训方式,组织创业培训资源进乡入村面对面地开展培训。在培训时牢牢把握企业生存能力和抗风险核心培训。通过讲授农产品市场营销、企业融资、创业理念、创业技巧、创业能力培养以及创业计划书设计等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还根据学员们的不同需求举办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自助餐&式培训,通过播放成功案例和现场互动等方式,向学员介绍创业发展的历程和创业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等,大力提升参培人员的素质与创业能力。二是开发高质量的培训教材。目前很多教材并不完全切合培训的需要,而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培训的时间又很有限,可以根据培训项目的要求,组织培训部门、有关行业、企业开发高质量的培训课件和教材,整合相关科目的培训内容,使授课内容精炼、充实,从而提高培训效率。三是创新培训方法方式、手段。根据返乡创业农民工要求或结合实际情况,开发设计一套操作性强、适合农民特点和需求,周期短、小型化、个性化、适应性强的课程。
  第三,强化配套政策措施整合培训资源。农民工素质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目前存在很大的临时性、随意性、分散性。农业、扶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都在举办教育培训。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培训成本过高、培训效果不佳的困境。根据企业和农民工的实际培训需要,整合培训资源,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农民工培训资金。按照同一地区、同一工种补贴标准统一的原则,科学制定培训补贴基本标准,规范培训项目管理,严格监管培训资金使用。
  第四,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加大政府培训投入,增强培训能力,加强规范引导。发挥市场机制在资金筹措、培训机构建设、生源组织、过程监管、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实际,鼓励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加强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七)加强对回乡农民工创业的财政和税收支持力度
  农民工回乡创业,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并未见到政府出台真正意义上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农民工回乡创业还处于&边缘化&地带。一是缺乏政府有效的支持和高效率的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跑的部门多,各种证明、评估、许可、规划、设计、登记等手续繁多且都要收费,增加了创业成本。二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即便在创业初期,工商、地税、国税等部门也都是按正常的标准收取相关费用,即便给予相应的优惠,也只是把收取所得的一部分返还给创业者而已。三是没能享受与外来资本平等的优惠政策。当前,为了发展经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对雷山县以外非行政事业正常拨付渠道,财团,社会团体,公司,个人;国外,境外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纳入招商引资鼓励范围。按照雷山县招商引资有关规定:&&&第十条 投资商投资属我县重点鼓励投资领域或项目的,从实现税收之日起5年内所激纳的县级地方各税种总额中,按下列规定给予奖励:1、纳税额在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县财政奖励10%;2、纳税额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10万元(不含10万元)以下,县财政奖励15%;3、纳税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50万元(不含50万元)以下奖励20%;4、纳税额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不含100万元)以下奖励25%;5、纳税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奖励30%。第十一条 投资商在我县兴办绿色产业、退耕还林还草等开发性农业项目所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所缴纳的农业特产税先征后奖50%,连续奖励7年。第十二条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国家计委明文规定的收费项目,对投资商的投资项目收费按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省、州人民政府批准收取中的县级部分,属一次性收缴的实行全部免收,属常年性收缴的3年内减半收取。第十三条 投资企业可免交城市规划管理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配套费。投资商兴建的高能耗企业实行优惠电价。第十四条 投资商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税费。第十五条 投资商来我县新办私营企业,免收工商管理费。第十六条 免收投资商的治安联防费&。显然,外来投资和外来企业的发展,得到了相当丰厚的优惠政策,包括相当长和相当高的税费减免期与土地、水、电等资源使用优惠期,还得到相应的配套服务。但是,对于农民工回乡创业,政府要么是没有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要么是优惠部分很少。农民工回乡创业,是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招商引资,同样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增加就业,政府应着力优化环境,精心服务创业,适时推出一系列鼓励农民工创业的财政和金融政策,让回乡农民创业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衔接起来,同对待,同发展,同服务。鼓励返乡农民工利用自己在打工时掌握的一技之长和熟悉的行业市场开展创业,通过创业把发达地区的产业&嫁接&、引进过来,形成本地经济优势;以当地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为核心,提供参与机会,有意识地引导返乡农民工创办与当地主导产业相关的企业,扶持其中的优秀者最终成为重点企业。实现农民工回乡创业由&零散回归&向&组团回归&大发展。
  (八)进一步改善回乡农民工创业的政治和法律环境
  近年来,中央、国家相继下发和召开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工工作的文件和会议,会议规格之高,文件颁布之密集,都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农民工工作已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是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在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服务等方面也提供大力支持和鼓励,尽量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优惠和方便,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政治上给予荣誉,营造了良好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环境,激发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情。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分治的长期积累,农民工工作环境的改善,并不是几份文件和几个会议就能解决的。农民工是伴随我国改革开发而出现的新兴群体,他们户籍在农村,被定性为农民,但早已融入城市生活,大部分从事的是非农产业。他们虽有土地,但并不依靠土地谋生,却与城市的产业工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可他们却不能真正地融入城市。在城市人或他们自己看来,他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在城市里要受到种种与城市人不一样的限制。由于受到现行政策缺陷的影响,农民工参与竞争的初始条件的差异,以及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革导致社会政策的再分配力度不够等。同样,农民工创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种种制约。例如,按有关促进就业政策规定,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并正常经营得1年以上的,可以给予35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根据调查统计,雷山县目前有回乡创业人员1000余户,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回乡创业农民工来申请这项补贴。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宣传不到位,部分农民工不了解这项政策;二是长期以来的对农民&只取不予&的惯性在延续,让部分听说过这项政策的创业农民工并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三是回乡创业农民的身份不好鉴定,很多创业人员都曾经有过打工经历,大家都符合回乡创业农民工这个范畴,如果只要居住地出具一个曾经打工的证明,就享受回乡农民工待遇的话,那基本上所有的创业人员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到这样的一张证明。这对政府部门有限的资金资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而如果要严格限制的话,就只能要求提供之前外出务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书,以及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等材料。但是农民外出务工,基本上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而没有这些材料,就不能享受政府的这项政策。最后,因为手续复杂,很多农民工只得放弃了自己本来可以享受的这项优惠政策。造成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尴尬局面。这可能也是没有人来申请补贴的最主要原因。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很多优惠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都会遇到。出现这种种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民工的&身份&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更为可怕的是,因为农民工这个&身份&还是其劳动和职业选择权、劳动报酬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子女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等等权益容易受到社会的忽视,进而导致劳资矛盾、欠薪问题、留守儿童妇女老人问题等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产生的根源,最后导致农民工群体成为城市中的一个弱势群体。
  加快城乡统筹,建立更加广泛的人力资源市场,已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农民工由于身份问题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结果,只有从改善农民工生活、就业、创业的政治和法律环境中去解决,只有在加快推进户籍制度、农地产权制度、社会公共服务制度等关键领域的改革,清理一切不利于农民工城乡流动创业就业的制度障碍中去解决,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和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努力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氛围和法制环境,让农民工成为统筹城乡改革、建设和谐社会的直接受益者和推动者。
  第五章& 结& 论
  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利于解决当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促进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基层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城镇化。推动农民工回乡创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由于历史、人文、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以及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差别的长期积累,给农民本身的发展和农民工创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民工创业的政治和法律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针对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还需进一步强化并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融资渠道还不够畅通,农民工素质还有待提高,城乡壁垒亟待破除。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农民工回乡创业就真正地成为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成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有效载体,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富民兴县的生动实践。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责任编辑:]人民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光明日报
Copyright & 2000-.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类新闻信息,均为中国劳动保障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主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批准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 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京公网安备号
《》投稿信箱:.cn &&综合办公室:010- &&广告部:010-
网站投稿请点击: 主编信箱:(勿投稿) 网站服务热线:010-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
举报投诉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老后返回自己的家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