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打“打翻身仗仗” 领导:战场允许先败后胜吗

人民日报:诺奖不是中医发展的“鸡血”
扫一扫 手机阅读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成为这个国庆长假中令人振奋的喜讯。但喜悦之余,也出现了各种不同声音,争论最多的是诺奖该不该给中医记功。
  获得诺奖,&中医与西医谁该加冕&的背后,折射出由来已久的中西医之争。近百年来,西医东渐,占据国内医学的主流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医边缘化。诺奖论功行赏,反对中医的人自然不愿给获奖成果贴上中医的标签,而力挺中医的人则认为当之无愧。
  中西医的撕裂发展到这种程度,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其实,不妨听下国际上的评价:青蒿素,这种中草药和西医技术和标准结合获得的抗疟疾药物取得了了不起的成果,拯救全球数百万人,得到了全球的认可。青蒿素的发现,源于中医。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17个字给了屠呦呦灵感,最终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但最终的成果不属于中医性质,而是完全意义上的西药。
  也就是说,青蒿素成果是中西医携手合作的产物,单是西医或者是中医,极难取得如此世界级的成果。争论诺奖是谁的功劳,只是无谓的舌战。屠呦呦获奖,不只是中国大陆科学家诺奖零的突破,更是对中国世界级贡献的认可。作为中国人,自当开心地庆祝,又何必纠结于此呢?
  屠呦呦的获奖提醒我们,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的是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为医改这个世界级难题提供中国式解决办法。当然,中国式解决办法离不开中医药。正如屠呦呦所言,&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中医药是世界医学中无与伦比的宝藏,目前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打开这个神秘的匣子,发展中医药,必须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成果。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中医药界需要打开封闭的围墙,敞开胸怀接纳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让古老的中医药再立新功。
  青蒿和青蒿素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代表着迥然不同的医学理念。青蒿是中药,代表着中医研究的思路;青蒿素是西药,提示着研究中医的方法。研究中医挖掘中医的宝藏,什么样的招都可以用,目的是寻找打开宝库的钥匙。
  有人担心,屠呦呦的获奖容易使中医发展迷失方向。甚至还有人极言之,诺奖不是强心剂,反而可能是中医的一次致命打击。这些话尽管有些危言耸听,却也并非毫无道理。中医西医不同,中药西药有别,二者的发展规律不同。如果把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模式,误认为是中医药发展的不二法门,而弃中医药有效合理的众多其他方法和思维方式于不顾,如此发展决非中医之福,也是屠呦呦等科学家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今天,在西医强势地位的影响下,中医一直处于被审视的地位,西医成为科学化的唯一标准。事实上,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对于医学规律的认识都远未到完善的程度,大家像在二维空间中看三维物体一样理解彼此,自然难以得出完整和正确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片面以西医标准去校正中医这只脚,往往容易削足适履。正因如此,从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到今年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一直希望中医药发展有新的激励机制。中医发展不需&西化&的鸡血刺激,而是更需要中西开放包容的携手突破。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让中国之蒿走向了世界。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历久弥新的中医才能永葆生机。
编辑:蔡纯琳
责任编辑:王敬东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吉林石化:实干打胜翻身仗
吉林石化:实干打胜翻身仗
.cn 日22:2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李忠春
  说起吉林石化,许多人并不陌生。
  当年,它是一面旗帜。全国学吉化。然而,吉化一度败走麦城,败得很惨:连续6年亏损,亏损额高达90多亿元。
  如今,吉林石化又挺起了腰杆儿,挺得很直:不到两年时间一举扭亏为盈,去年实现利润8个亿。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的翻身仗是如何打胜的?公司总经理于力的回答就是两个字:实干!
  三年不扭亏,我卷铺盖走人
  日,是吉林石化员工难忘的一天。中石油集团公司宣布任命于力为吉林石化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此时的于力当着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的总经理,在这家特大型国有企业正干得得心应手,却要来啃吉林石化这块难啃的骨头:近50年历史的老企业,员工和家属十几万人。1997年至2001年,累计亏损90多亿元,2001年一年亏损高达28亿元。企业负债180多亿元,光是利息一年就是十几个亿,而净资产只有40亿,几近破产。
  退缩不是于力的脾气。四十几岁的于力已在国有企业摸爬滚打了多年,深知国有企业的分量,立志在国有企业干出一番事业。“世界上没有干不好的事,关键是不是真干。”于力迎难而上,走马上任。
  来到吉林石化,于力一头扎进工厂、车间,一个多月的时间,20个工厂、下属单位跑遍了,100多个装置都看了。白天看现场,找员工了解情况;晚上看资料,分析亏损的原因。他概括了亏损的四个原因: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改造滞后。二是债台高筑、财务负担重,创利能力差。三是技术落后,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四是管理不严,管理权分散,粗放经营。而这一切的根源则是,企业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用于力的话说,就是身子进了市场经济,脑袋还在计划经济。
  然而,扭亏谈何容易。沉重的亏损压在企业身上,悲观失望情绪笼罩在员工心头。于力提出,扭亏先扭人,先要振奋员工精神。
  在第一次干部大会上,于力表态,吉林石化3年不扭亏,不用你们轰,我自己卷铺盖走人。这话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很快,他把在辽宁的家搬到了吉林。于力铁了在吉林石化扭亏的心。
  尽管困难重重,于力还是看到了吉林石化的光明前景,他总结了六大优势,亲自向员工讲,企业的电视、报纸也跟着讲,鼓舞职工的士气。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段文德,带领工作组,坐镇吉林石化,出谋划策,帮助扭亏。员工看到中石油下这样大的决心,更加坚定了扭亏的信心。
  有信心,还要有机制。说了多年的干部、劳动、分配制度改革,这回动了真格的。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制,有40人被免了职,121位干部被警示谈话。实行厂长见习助理制度,快速发现人才、培养人才。21位优秀的助理已走上领导岗位。全面强化劳动用工管理,先后解除了262位违约员工的劳动合同。员工分配与业绩直接挂钩,严格考核,坚决兑现,拉开档次。设立人才津贴,重奖为扭亏作出贡献的职工。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终于被真正打破,员工感受到了扭亏的压力,也有了扭亏的劲头。
  企业不消灭亏损,市场就要消灭企业。公司上下一心投入扭亏翻身仗中去。
  重症须用猛药
  眼睛盯着市场,功夫下在现场。市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现场管理如何决定企业能否贴近市场。
  说起来,吉林石化当年是因内部管理严格出的名,可是后来管理却松弛了。于力重新拉紧了严格管理这根弦。
  一个被称作“六查六整顿”的活动全面展开:查思想观念,整顿工作作风;查制度,整顿工作秩序;查低标准,全面整顿现场管理;查经营活动,全面整顿采购、营销、资金运行各个环节;查纪律,整顿干部员工队伍;查施工和用工,全面清理整顿施工队伍和临时用工。这六查六整顿,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也对员工产生了强烈的震动。
  公司修订完善制度576项。样样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大到生产操作,小到行为规范,一点也不含糊。发现有烟头,就严肃处理。石化企业易燃易爆,绝对不能抽烟。员工能理解。可是没佩带胸卡、着装不整齐,也要处罚,不少员工有想法。于力却认为,细微之处见精神。走进现代化的大企业,员工行动就要整齐划一,这既是精神面貌,也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头三个月,全公司查出违章违纪行为1341起,处罚厂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176人次。一位干部因疏忽随身带烟入厂而被撤职,还有一些干部仅仅因为在开会时手机响而上了曝光台,被处罚通报。于力说,不处理人的制度是无效的制度。真处理了人,违反制度的就少了。如今,六查六整顿,成为吉化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更多地是找工作上的差距,提高工作质量,因为遵章守纪已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六查六整顿,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严格、有效的管理把市场与现场连接起来,使所有生产经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都成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渠道。
  公司一年物资采购资金达160亿元,过去漏洞不少。现在强化物资管理,采购的各个环节都有制度约束。供应公司买雨伞,竟买回了80元一把的高价伞。于力也不客气,与此有关的供应公司副经理被警告处分,处长免职,采购员下岗。一年多来,全公司降低采购成本增效达2.9亿元。
  管理就是效益。去年,吉林石化通过加强管理就增加效益8.3亿元。
  管理严格,也要有人情味。严字当头,严而有格,严爱结合,是于力的管理经。吉化一方面严格管理,一方面关心爱护员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工厂美化如同花园,后勤服务到岗位,员工收入也有明显增加,企业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一流的标准
  炼油厂的厂长段良伟从来没有想到会因为扫雪问题而受到批评。
  说起这件事的时间,段良伟脱口而出:日。一场大雪过后,炼油厂员工照例把厂区的雪扫了个遍。可是,段良伟还是受到严厉批评。于力发现个别地方扫得不干净,发了脾气:扫雪也要高标准,差一点也不行。段良伟记住了这个日子,也把工作的标准定得更高。以后,炼油厂不仅雪扫得跟没下过雪一样,而且样样工作争先。去年公司每月评比文明单位,炼油厂8次被评上,3次得了第一。段良伟说:为荣誉而战!
  高标准创业,高水平创新,这就是吉林石化的企业精神。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求实效,这就是吉林石化员工的工作作风。
  傍晚时分,来到炼油厂,只见几十米高的延迟焦化装置拔地而起,盏盏夜灯如同繁星点缀其间。透过观察口,看到炉火正红。伸手摸摸装置表面,这个在露天风吹日晒的家伙,竟没有灰尘。可见其管理水平之高。
  这套装置,是公司技术改造的一个重点工程,也是员工争创一流的一个缩影。它把石油加工中的副产品―――渣油重新加工,生产出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过去渣油大多以较低的价格卖掉。建成了这个年产100万吨装置,渣油被吃干榨净,一年就增加效益5000万元。为了早日见效益,炼油厂员工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只用了9个月就拿下了这个大工程,工期提前了13个月,创造了全国同类装置建设的最快速度。
  吉林石化坚持高标准技术改造,为企业发展添后劲。所谓高标准,不仅是建设速度快,而且要效益好。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技术改造项目一定要可靠实用,符合市场需要,否则是给自己挖窟窿。每上一个项目都要反复论证,请国内一流专家把关。一年多来,共上了重点项目17个,短平快项目155个,全部实现了一次开车成功,安全、优质、高效,一年增加销售收入29亿元,增加经济效益3.8亿元,为扭亏立了大功。
  吉林石化年加工石油能力600万吨,生产600多个品种的石化产品。确保满负荷长周期稳定运行,上百个生产装置就是上百个金库。吉化职工精细管理装置,争创一流水平。去年,装置平稳运行率达到99.6%,生产波动和非计划停车减少了63%;有526项经济技术指标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一些装置的指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加工一吨石油创造的收入高达3400元,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样样高标准,事事争一流。吉林石化人正是以这样的精神状态,提前一年实现了扭亏为盈目标。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93亿元,利润8亿元,上缴税金16亿元,自还了20多亿元的有息债务。
  实干的精神,实干的人。吉林石化员工正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企业改革发展的道路上。
  《人民日报》 (日 第六版)
】【】【】
新 闻 查 询
邂遇一场爱情,追求一段浪漫,从今天开始,我要许个“星语心愿”,将爱情进行到底!资费标准:每月5元
普通图片铃声, 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笑话大厨倾情奉献,荤的素的各有滋味!最新鲜的极品笑话、最有趣的IQ测试……资费标准:每月6元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好翻身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