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增资扩股流程扩山是什么单位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国企改革看上去并没有被三中全会视为一个首要任务,公报延续了过去10多年来的相同表述。国有企业恰好是政府和市场边界高度模糊的地方,带来诸多不良的后果,各种垄断危害了公平竞争。改革进入深水期,国企,改不改?如何改?
本期锐评,我们与您共同关注国企改革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国企到底有多强大?
  截至2012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数量为1085.72万户, 注册资本31.1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1万亿,而归属于国资委的中央企业数量为120家,资产总额31.2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2.5万亿。“中央队”呈现出“以一敌十万”的强悍实力。在盈利能力上,央企的表现更是耀眼,仅五家国有银行的全年利润就超过1万亿元,相当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净利润总和的两倍。
   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生产资源,并不是按照价高者得的市场竞争规则,而是在政府的操控下进行的。由于国企与政府的天然亲近关系,国企更容易将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缺乏竞争就导致不珍惜到手的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助长了社会懒散的风气
   过多的钢铁铝等重工业原料掌握在国企手里,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这就造成了产能过剩。产品价格相对下滑;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亏损企业增加;行业供给超过了行业需求。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578亿元,同比增长5.3%。2012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4163亿元,同比下降5.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18172亿元,同比增长20%。从两个数据对比来看,国有企业利润下降,私营企业利润上升。国家财政收入不仅仅是靠税收,部分依靠国企的上缴利润。国企收入减少,则意味着上缴金额变少,国家用于公共服务的费用大打折扣,会引发一系列民生问题,例如养老,医疗等等。
民企生存困境
  在行业分布上,以工业为例,国企在向社会公益性行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发展后,在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水的生产供应、交通运输及各种自然垄断行业中占的比重逐渐增大。煤矿钢铁石油等上游行业基本为国企所垄断。
 上游往往是利润相对丰厚、竞争缓和的行业,原因是上游往往掌握着某种资源,或掌握核心技术,有较高的进入壁垒的行业,下游行业基本是非公企业在竞争,上游行业的产品涨价无疑使下游行业的企业竞争更激烈,其中很大一部分利润都被上游行业的垄断国企拿走了。
  2010年的所有国有企业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到了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到了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到了6%,而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通用和设备制造业占到了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到了3%。
  回看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其实我国一直是“国有企业的故乡”。自公元前7世纪“管仲变法”以来,政府就开始对重要资源实行专营。公元前81年,朝廷专门召开盐铁会议讨论国有经济的存废,六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儒生激烈地反对国营化政策,他们提出的理由到今天看来仍然存在。比如,国有垄断“与民争利”,造成官商勾结,物价沸腾,民间经济萧条;再如,国营企业生产和经营存在重大弊端,其商品要么不适民用,要么质量恶劣,各级官吏则强买强卖;又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权贵经济,形成了一个背靠政权,以国营为名,通过特权而攫取庞大利益的经济集团。
  近年来,国企改革实际处于半停滞状态,很多国企效率低,成本高,且利润多不上缴。国企垄断地位越来越稳固,话语权增强,行业利润越高,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过于重视自身利益而呈现垄断化或者寡头化,其垄断地位或者寡头地位目前受到一些分利集团的控制,暂时难以动摇。
  中国有经济的相对强势与民营经济的相对弱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将这一现象形容为:“国进民退”。国进民退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鲜词了,国企凶猛的进取姿态令人印象深刻。而与之相反,民企的生存状况一直堪忧。
  一些传统垄断行业及公共事业(如电力煤气水业、采掘业、传播与文化业等)由于存在行业壁垒,国企在其中的数量要显著高于民企,并且这种数量优势在持续扩大。以电力煤气水业为例,该行业内国企数量约为民企的6~7倍。
  融资难已经困扰中小企业多年。
  “找钱”一度成为中小企业的噩梦,尽管有若干的政策扶持,但是越来越开明的政策往往像玻璃门一样,让中小企业看得到,却很难进得去。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风险投资,都让中小企业热切的眼神在无限的期望中渐渐黯淡下来。民营企业属于非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存在差异,造成银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很多银行受政府干预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对非国有性质的民营企业贷款不够重视,对民营企业尤其是私 营企业采取歧视性政策。
  民企敌不过国企垄断。
  MI能源是国内唯一一家民营性质且已上市的石油公司,其所属的原油区块是当年中石油放弃的贫油区块。尽管企业尽可能的创造成本优势,但国有油企垄断,民营企业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与国有油企的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政策偏心,市场地位不平等。
  小鱼吃大鱼的怪戏不仅出现在山岗兼并日钢,还出现在钢铁行业的其他兼并重组案例中,如宝钢通过杭钢的“过桥”收购宁波钢铁。除此之外,在煤炭行业,小煤矿因浪费和安全问题被政府整顿,收编者亦是大的国企。归根到底,这背后是政府政策的支持,2009年《钢铁产业振兴计划》出台,将“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这样的具体操作路径写入其中,也因此注定了日照钢铁的命运。不管民营企业最终发展得多强大,也抵不过国家的一纸政策。
  2004年,宁高宁主政中粮,便收购了曾经号称中国最大民营企业集团德隆控股的上市公司新疆屯河,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番茄酱生产和出口企业。5年后,中粮吃下了蒙牛乳业,还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被吸附到这个央企大鳄的产业链上来。
  获取公共福利的能力低。
  相对于国企的住房、养老、子女优待措施且工作稳定,大批人挤破头脑应聘,民企的招工前景则略为黯淡。为了留住工人,近年来,浙江企业普遍提高了工资和福利。仅去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幅就增长近20%,一线普工平均月薪已超3000元。可是,工资年年涨,用工却年年难。要想真正彻底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仅靠民营企业自身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根本无法彻底解决的。因为民营企业自身没有这个能力获取公共福利,解决职工的住房、保险、子女、户口、教育等问题还是要靠国家。
  在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中(如房地产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信息技术业等),国企和民企的数量大致相当,但不同行业也表现出不同的企业分布特征。比如作为新兴行业的信息技术业,由于其进入壁垒不是很高,且经营模式相对较灵活,民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三中全会明确不搞国进民退,公告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既不是“国进民退”,也不是“国退民进”。它们的目标是双赢,当然,双赢的目标现在还做不到。因为它们还不完全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所以今后要有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要有民营企业体制转型。
公报中的国企改革
  《决定》延续了10年的表述:“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但《决定》强调,让市场发挥其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无疑意味着其他替代市场起配置资源作用的因素都必须“退场”。这个改革的方向,是经济体制改革所涉及到的所有方面的改革都必须遵循的方向,自然也是国企改革的方向。  
  地位上: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企垄断有望打破: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对于可拆分的领域,业内人士建议可以从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等行业做起。国企改制重组专家、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表示,石油、电网、铁路等领域的国企应该聚焦主营业务,如油气采集业务可以垄断,管道业务和终端的加油站其实可以放开;铁路的投资、建设、运营可以拆分;电网的输电和配电应该分开。
  财产保护:
  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国企受益者:
  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营经济的未来:
  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国企改革不彻底,存争议
  王健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没有对国企动刀比较失望。从最近国有企业的一些事件来看,例如中石油的腐败案来看,巨型国有企业而且形成垄断之后他带来的恶果是非常严重的。垄断应该是市场经济当中的天敌,应该是市场经济当中最大的肿瘤,所以市场经济要发展的好,最根本一条就要破除垄断。  只要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不改变,只要国进民退的趋势不改变,那么其他很多的具体的市场化方针、路线就很难执行,会产生互相矛盾,包括法治的建设,也很难执行。   应该关注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民营企业是战士,是坚守高地的战士,我们要给民营企业信任,要多一份理解,不能向企业吹四面楚歌,要给他们吹冲锋号。
  市场要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市场必须是公平的、竞争性的、有序的。然而,公平竞争市场的建立,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市场参与主体必须是平等的,不能存在超市场的主体。否则,市场的平等交易规则就会被扭曲,市场也最终难以走向公平有序。
  而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性国有企业的存在,天然就会打破市场主体间的平等,最终使得一国无法生成公平有序的竞争性市场。由于改革的不彻底,导致国有企业垄断了大多数基础性生产要素,如石油、电力、煤炭和金融资本。经过多年的重组兼并和经营,我国的国有企业都具有较大的规模。
  在“大而不能死”的观念主导下和对破产的政治担忧下,即便某些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很差,政府也不愿让其破产、退出市场。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天然的近亲关系,政府在分配资源时,并不会一视同仁地对待国企和民企,而是会将资源和机会向国企倾斜。
  国企最重要的问题是,它这样一种产权形式不适宜在经营性领域存在,就是比较根本的一个方面。如果是国有企业在经营性领域存在,那么就相当于政府在进入这个商业活动。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样就与政府本身的职能有矛盾,难免不会产生政策上的倾斜。
  一方面要做的是取消国企的各种特权,就像国企垄断的特权,还有国企获得很多优惠,比如说它们其实是在占有国有土地,但是它并不支付国有土地的成本,不支付地租。另一方面要对国有企业加强监督。再进一步就是要逐步从经营性领域退出。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没有具体的所有者和出资人,全民所有,名义上人人都有,实际却人人都没有,很多部门和单位都在管理它,但谁也不对它真正负责。有的资产似乎没有“主人”,成了“无主”财产,成了“唐僧肉”。
  政府设立了国资委,专门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在工商、税务等企业登记资料上,各级国资委都是明确的出资人或股东,国有企业从此都有了自己的“老板”,从法律形式上解决了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但是,法律上“按”一个出资人,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就真的解决了所有者缺位问题,因为被“按”上去的人,毕竟不是真正的所有者,而只是个“代理人”。
  中国的国有企业,名义上有无数的机构或者个人,他们似乎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但仔细推敲都是代理人,而不是承担财产责任的最后委托人。
  委托代理链条过长、所有者虚化导致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代理成本高、道德风险大等问题,在国有企业广泛存在。 这个问题一直不能得到解决。
国企改革30年
年从国有国营到放权让利
以放权让利为重点,开始调整国家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解决政企不分、以政代企问题。1984年5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俗称扩权十条),赋予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必要的权利。在自上而下的推动下,从1979年到1984年,国营企业普遍实行了扩大经营自主权的改革,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中国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
年政企分开与两权分离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初步确立了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明确了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认为政企不分是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根本弊端,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沿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逐步推进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在改革的这个阶段,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人们在理论上认识到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开的,在保持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权下放给企业。正是沿着这样的改革思路,我们开始探索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年现代企业制度与抓大放小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即“抓大放小”。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放小”被简单地认为是“一卖了之”和“全面退出”,到目前,已经有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市、县已经几乎没有国有企业了。到2003年在国务院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新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后,这种“一卖了之”和“全面退出”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2000年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03—至今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国企改革是否迫在眉睫
2.此次全会对国企改革的作用大么
3.你最关心国企改革的哪方面
国企私有化
国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陈志武:真改革就要约束国企和各级政府权力 检验政府是不是真改革,有两项检测指标,其一是,国有企业是不是要受到根本性的限制,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是不是真的会推出;其二是,对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制约是不是有实质性的改革。
厉以宁谈产权改革:对国有企业行政干预太多 不妥善解决农民的产权问题,不继续解决剩下的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问题,我们的市场经济就很难发展成为有效的市场经济。
  三中全会释放出改革的信号,的确鼓舞了很多人。但在国企改革方面仍存在很大疑问,究竟怎样改,能否改的彻底,这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41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国企一线报告――我给山村修新路
07: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  中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一条建设中钢铁大动脉----沪昆客运专线,正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延伸。
  中铁二十三局的施工员王立,负责工程便道的选址和修建。山高沟深、没让他犯难,当地村民们企盼走出大山的心愿,却是他最牵挂的,王立说:
  王立:哪缦缬懈鼋形谫4澹缦绲拇迕袼鲂械幕氨匦氲搅四缦纾缓蟠幽缦绲搅铮ㄏ兀恿锊拍苷酃础U庋幕熬陀贸档那榭鱿拢钌俚昧礁鲂∈保叫械4、5个小时。
  王立和同事们10多次翻山现场考察,修建8公里的便道,还在两乡交界的半腰修了一座钢便桥。这条新路超出预算300万,却让村民的出行少走一小时。通车那天的情景王立至今难忘:
  王立:苗民穿着盛装,自发地过去载歌载舞,然后把我们的桥装饰一新,就上面挂满了红布,敲锣打鼓。老百姓也和我们握手,把我们拉到他们家里面请我们吃饭。
  短短的三个月,像王立这样搭车修建的便民路在大山里已经延伸了44公里,中铁建因此多投入了1700多万。王立说,每次在深山里勘测线路,都觉得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责编:孔明大扩张后国企何处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扩张后国企何处去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增资扩股程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