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泰斗文化大观园虚云禅师师的十大弟子都有谁

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
查看: 1966|
评论: 0|原作者: 子墨|来自:
摘要: 虚云老和尚(),19岁出家55岁开悟,先后修复六座禅宗道场,1952年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1959年圆寂于江西云居山,被誉为“中国近代禅宗泰斗”。曾子墨:20世纪的中国佛教界,有四位大师的名字同放光辉,...
&&& (),19岁出家55岁开悟,先后修复六座禅宗道场,1952年发起成立中国协会,1959年圆寂于江西云居山,被誉为“中国近代禅宗泰斗”。& &&&& 曾子墨:20世纪的中国界,有四位大师的名字同放光辉,他们是、弘一、太虚、印光。其中,尤以住世120年岁的虚云最为传奇,他一生历经五帝四朝,坐拥十五道场,中兴六大祖庭,兼承五宗禅门,被誉为“中国近代禅宗泰斗”,他历经民族危亡,万般周旋、苦心劝戒,他曾陪慈禧、光绪西逃,平息西藏边疆叛乱,责备戴笠作恶,忠告军阀行善,他奋志支持抗日,救济饥民,所行善举,蜚声中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佛教界一盘散沙乏人提领。1952年春,在中央人民政府先后四次邀请下,虚云老和尚走出深山,前往北京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此时,他已是113岁高龄,“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临行前,他自书此联。&&&& 虚云老和尚是中国近代禅宗代表人物,他一生肩挑禅宗五家法脉,于福建鼓山接传曹洞宗兼嗣临济宗,中兴云门宗,延续沩仰宗,使中国佛教承前继后,法脉永续。“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开悟得道的虚云老和尚从55岁开始,以“至于我个人,似有一种责任”为使命,帮助风云变幻的中国度过军阀混战,度过日寇侵略,也度过了新政权建立初始的慌张与忙乱。日,他功德圆满,进入涅盘寂静。&&&& 一诚(虚云老和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开始是修鸡足山,云南鸡足山,鸡足山之后是云栖寺,修好了在南华寺,南华寺修好了到云门寺,云门寺修好了到云居山,云居山是第6座道场。&&&& 传印(虚云老和尚、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大家公认近代禅宗大德,大善知识,荷担如来家业,尽了他一生力量。&&&& 净慧(虚云老和尚弟子、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在近现代佛教界,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太虚大师,一个是虚云老和尚,两虚,这两虚刚好是,一个是代表改革的思想,一个是代表传统的思想。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风,一直都在影响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佛教。&&&& :1840年福建泉州知府,一位姓萧的官宦人家传来哭声,中年无子嗣的萧玉堂夫妇几经艰难怀孕生产,殊不知,胞胎坠地时竟为一圆形肉团,母亲认为举子无望,当即惊骇而死,全家哀嚎震天。&&&& 第二天,一位鹤发童颜的卖药老翁经过,见府衙内传出阵阵哭声,便向邻居打听,探知原委后大喜道,依医书上说此为“灵球”,此人日后必为圣贤也,卖药老翁用剪刀剪开胞胎,一个五官端正的男婴出现,他就是后来的虚云老和尚,俗名“萧富民”。&&&& 中年得子,萧玉堂悉心教导,10岁起亲授萧富民四书五经,望其日后知书达礼、光耀门庭,然而萧富民似乎对佛经、三宝更加兴意盎然,17岁那年,他逃出家门直奔南岳而去,中途被家人追回。父亲为防止其再发出家之念,为他举行盛大婚事,先后娶进田、谭两位妻子。19岁那年,萧富民觅得良机,再次和表弟一起逃出家门,前往福建鼓山涌泉禅寺,这次,家人的追赶,没能挡住萧富民皈依佛门的脚步,礼禅堂里,首座和尚常开老人为其剃度出家,法名“德清”。35年之后,在他疑根顿断,开悟得道之时,“德清”始自改号“虚云”。&父亲并不放弃,三番两次派人到寺院盘查,德清随即隐居寺后深山岩洞,不再露面。三年内,他渴饮山泉,饥食青草,蛇虫相随,虎狼为伴,他行头陀行,礼《万佛忏》。三年后,他形容槁枯走出山洞,遍参名师学习经纶,为报亲恩,1882年,42岁的虚云和尚从普陀山出发,自背行李,日晒雨淋,三步一叩头,朝五台山行拜。45岁时,他再次从五台山出发,经四川、西藏,跨越喜马拉雅山,经不丹,到佛教圣地印度朝拜,之后经缅甸返回中国云南,万里行脚,等他开悟得道,距离19年前的离家出走,已经整整过去了36个年头。&&&& 净慧:开禁的时候,这个禅堂里服务的这些出家人就倒茶,倒茶倒到他面前的时候,一下子这个开水没完全倒到杯子里,溅在他手上了,溅到他手上了,啪,这个手接触了这个滚烫的东西,自动地这个杯子掉下来了,杯子掉下来它有一个响声,最后时候他写了一个偈子嘛不是,叫“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休息的息,这是一个因缘。这是他从迷失的人生,走到觉悟的人生的一个转折,从这以后,他是才结束了他禅学的生活,慢慢走上弘法的这个道路。&&&& 解说:1906年,清朝廷赐虚云为“佛慈洪法大师”,又御“玉印”“锡杖如意”等圣物,这让虚云老和尚名声大振。紧接着,中国社会天翻地覆,清帝逊位,王朝覆灭,列强窥伺,军阀混战,民众生活艰难,开悟得道的虚云和尚,开始了在各地弘法利生的志业。&&&& 1918年,虚云老和尚79岁,云南省督军唐继尧再三派人送来书信,迎请虚云老和尚赴昆明做法事超度亡灵,建丛林振兴名刹,老和尚随往。1921年秋,滇军将领顾品珍将自己的部队,从四川开往云南,以谋推倒唐继尧,夺取云南军政大权,唐得知情报后,决心以心腹劲旅二十余团与顾品珍决一死战,但能否获胜,心中没有把握。他连夜带卫兵赶到寺里,摒退左右侍从,把云南形势告诉师父,请老和尚决策大计。&&& “公得滇民心,未尽得将士心,倘事兵戈,恐成两败,而他种势力将至滇矣,不如因势利导,去虚名而存实力,以俟异日之缘”。虚云劝说唐继尧以退为进,让位顾品珍,即使云南黎民百姓免于战争之苦,也打消了正对云南虎视眈眈的外国列强的野心。“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听罢虚云老和尚规劝,唐继尧假装请假,让位于顾品珍,于大年三十晚上带着家人亲信,秘密从越南转往香港暂住。不出老和尚所料,1921年,顾品珍上任,2月间,昆明大雨滂沱,7月干旱数月,12月喉疫爆发,近万人病死,顾品珍自顾不暇,自将领至士民,无不思念唐继尧恩德,最后议定,迎唐回任,顾品珍饮弹自尽。&&&& 曾子墨:1934年2月的一天,虚云老和尚禅坐中,似梦非梦间,见六祖慧能大师到来,对他说“时至矣,汝当回去”,到了4月,他又有三次梦见六祖摧回,老和尚觉得奇怪,以为94岁高龄的他将不久于人世。后来,广东省政府及皈依弟子李汉魂先后来电,恳请虚云老和尚,前去中兴广东六祖慧能之道场,南华禅寺,老和尚这才了然,原来自己的因缘使命已转至曹溪南华禅寺。&&&& 解说:1935年冬天,在一次传戒法会上,深山里的老虎跑出作乱,达官贵人一派紧张,掏出枪来准备射击。虚云老和尚赶到制止,老虎见到虚云老和尚后,乖乖跪伏在了门前台阶上,虚云老和尚亲自掌灯为其说三皈依,并说偈语,“虎识皈依佛,正性无两样,人心与畜心,同一光明藏”,老虎顺服而去。&&&& 日,抗战爆发,南华禅寺涌进大批灾民,尽管寺院香火功德钱日渐减少,但为了使收容来的难民们有吃有住,虚云老和尚依然想尽办法从山上砍树伐木,搭建庙宇,并发动僧俗一起在山上开荒种田,自力更生,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家风。&&&& 传印:他都那个省吃俭用的钱都拿去支援前线,那些布施的一些愿法啊,善款啊,都拿去捐献,捐献给那些个抗日战争赞成一些灾害啊,无依无靠的人,他都拿去救济。&&&& 净慧:庙里的房子不够住了,就搭上帐篷让他们住,住起来以后,要在那里吃,要在那里喝,跟寺院的僧众一个样,有干饭就吃干饭,没有干饭就吃稀饭。甚至于到最后连稀饭都没有,就喝开水也一起喝,这个广东有一种杂粮叫做木薯,木薯本身它是有毒的,不过它也可以吃,最后没有饭吃,大家都吃那个木薯。&&&& 解说:为超度阵亡将士,抚慰民众,1942年11月中华民国国家主席林森等前往南华禅寺,迎请虚云老和尚到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12月9日,由林森、蒋介石发起,戴季陶任法会会长,虚云老和尚主法的“护国息灾大悲法会”正式洒净开经,法会分别在慈云寺、华岩寺同时设坛举行,为期49天。&&&& 法会期间,蒋介石、林森、戴季陶设宴招待,高僧、政要、斋饭、香茗气氛融洽,他们的谈话渐渐从佛法转向了国事,正在为抗日战争事宜,前途未卜头疼的蒋介石问虚云,现在这个世界大战的未来战局如何?对蒋的这突然一问,虚云没有回答,想了想,从口袋摸出一张便签纸,请服务员找来一把剪刀,一剪刀把纸剪成了正四方形,又将纸角对角连折三次,之后横着剪下三刀。纸屑飘落,纸张打开,虚云老和尚手中的便签先后成为三个字,一个是完整的“十”字,代表十字意大利军,一个是“卍”字,代表德国法西斯,还有一个是代表正对中华领土肆意蹂躏的日本国“日”字。&&&& 曾子墨:对于虚云老和尚对战事的解读,大家不约而同称好,蒋介石更带头鼓掌,虚云老和尚沉思,又说道,这一次抗战胜利后,中国还会有不同的面貌出现。蒋介石疑惑,问是什么样子的不同面貌?老和尚沉默不语,不再作答。正如虚云老和尚预测,三年后“十”字意大利最先无条件投降,德国法西斯战败,“日”本也不得不签署投降协议,紧接着,国共两党的厮杀随之而起,1949年才告平息。&&&& 解说:法会上,虚云再一次见到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1929年两人在福建鼓山相识以来,一直保持着亲密交往,身为佛教徒的林森对老和尚护持有加。&&&& 净慧:在这个官员的交往当中,好像跟国民党的当时的国家主席林森,这个印象比较要深一点,因为他跟他有一个留影,有一个合影,有一个合影,他本来像跟蒋介石他们都有合影,因为他在重庆做这个护国息灾法会,跟当时蒋家王朝的上上下下的那些各部委的官员都有很多交往,也都有很多的照片,他都没有保留。就是保留,唯独保留的一张他与林森的这个照片,林森本来他是一个,就是一个比较超然的一个国家领导人,所以在各方面争议不是很大,把他的照片保留下来,并且也在他的书上面屡次地出现,其他的你像什么李济深、陈铭枢、叶恭绰这些人都有照片都没有保留。&&&& 解说:云门禅寺位于广东韶关市云门山下,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云门宗的发源地,云门宗在禅门中享有崇高地位,素有“云门天子、临济将军、曹洞市民”的说法。3岁的虚云老和尚在李济深、李汉魂等护法弟子护送下,移锡云门禅寺。&&&& 佛源(虚云老和尚弟子、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他当时去云门寺的时候,那个时候非常之衰败、冷落,只有一个和尚看门、看香灯,所以后来他一恢复以后,慢慢的这个人就多了,不过当时也困难,抗日的时候,打日本呢,日本侵略我们,什么东西,财力、物力、人力都困难得很,搞点东西放在韶关,都丢失掉了,所以那个时候修复云门寺,老和尚就是比较艰苦、困难,所以规模不大。&&&& 解说:日寇的烧杀掠夺逼近曲江,已移锡云门的老和尚,担忧着南华禅寺里的六祖真身像。1944年11月,南华禅寺里山蜂倾巢而来,在法堂左右各营垒巢,状如大殿灯笼,后来又在曹溪门外大树上结一巢,山蜂纪律严明并不伤人,虚云前往巡视,观看良久,当天夜里对居士岑学吕说,“四方蜂动,此间将有兵患”。11月底,虚云老和尚叫上几个得力弟子,暗中将南华禅寺佛门至宝六祖菩萨、憨山菩萨、丹田菩萨,运至云门寺秘藏,亲自日夜守护。&&&& 12月12日,日寇攻陷曲江县,18日,天刚黑,数百日寇持枪洗劫了南华禅寺,此时,六祖真身已安然静坐于云门寺中,直到1953年,南华禅寺传戒,虚云老和尚才安排佛源等弟子,用轿子将三位菩萨真身运回南华寺。&&& 曾子墨:然而白云苍狗,世事变迁,被虚云老和尚悉心保护的六祖真身,躲过了日寇的洗劫,却没有能够躲过红卫兵手里的菜刀和钉锤。文革时期,偏激的红卫兵气势汹汹地在六祖以及另外两尊高僧真身背后,各凿开一个大窟窿,露出灵骨以及支撑骨架的铁棍。继之,将真身菩萨拉上街头游行。此情此景,不知道彼时已回到兜率内院弥勒佛土的虚云老和尚看到会作何感想?&&& 曾子墨:詹宁士是美国加尼福利亚人,1948年在得知虚云老和尚禅修造诣后,詹宁士特意通过外交途径,前来中国投到虚云老和尚坐下参学。虚云和尚为其取法名宽弘、授受五戒,并专门为其举办了7天的禅修活动。由此虚云和尚作为近现代中国僧人,接受美国信众为皈依弟子的第一人,成为了中美交往史上的美谈。&&& 解说:1948年在禅七圆满结束后,詹宁士恳请虚云老和尚赴美弘法。老和尚说“国难当头,社会动荡不安,国民更需要佛法的慰藉,我的弘法使命重点在中国。”就这样,虚云老和尚婉拒了詹宁士的邀请留了下来。随后他安排弟子宣化上人、知定法师,法云法师等辗转前往美国开创佛教寺院,创下佛教正式传入西半球的先河。1949年夏,虚云老和尚弘法香港,香港居士岑学吕一再劝阻老和尚不要返回内地,或住在香港,或渡海前往美国。&&& 净慧:那时候解放军最后要解放广东啊,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大兵压境了,指日可待。当时老和尚说,哎,我还是要回去,毕竟在这个人民政府那一边,我还有几个朋友吧,有几个护法。万一我能说得上话,至少也能对佛教的维持发挥一点作用吧。&&& 传印:应该说他还是不舍众生,不舍众生实际上他何许没有自己的思想,应该说他还是爱国的,爱我们大陆这个国家的,对,他不舍得丢开这地方。&& &解说:至于我本人,似另有一种责任,以我个人而言,去住本无所容心,惟内地寺院庵堂现在正惶恐不安,我倘留港,则内地数十万名僧尼,少一人为之联系护持,恐艰苦愈甚,于我心有不安也。老和尚返回大陆。&&& 1951年春,112岁的虚云老和尚拟在云门禅寺院传戒,各地闻讯求戒者纷至沓来。那时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权,忙于在各地肃清敌对分子及反革命分子,广纳社会各色人群的云门禅寺以及人们顶礼膜拜的虚云老和尚成为地方“肃反”的目标。&&& 净慧:在某一天呢这个县公安局就来了人,正在我们吃午饭的时候,因为吃午饭在斋堂来过堂吗,大家都集中在那里,然后就把这个就布置了一些人,就吃完饭叫我们不要离开,一直从中午从11点多吧,到下午掌灯的时候这些人才离开。解说:1951年2月,地方公安局派遣百余人包围云门寺,以该寺隐匿反革命分子,窝藏军械及金银为由,囚禁虚云老和尚及僧人二十六名。搜去其毕生着述,毁坏大殿屋瓦及佛祖金像、法器。他们先将老和尚拘禁于方丈室内,以数人守之,复将各僧分别囚禁于法堂,三月初一日,将师别移禁一室,门封窗闭,绝其饮食,大小便利不许外出。师闭目不言、闭口不语、作入定状,是日连打四次。&&& 净慧:对他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事后他也经常用手抚摸这个地方,他说这里有点疼,这个肋骨受过伤。&&& 解说:不视、不言、不食、不饮水,九天之后老和尚苏醒。他赶紧叫过侍者,要记下自己禅定中神游兜率天的经历。弥勒指着他说“你回去”,老和尚回道“弟子余孽深重,不愿回去了”,弥勒菩萨曰:“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 净慧:按照那个文字的记录,他跟弥勒菩萨有一个对话,弥勒菩萨说,他对弥勒菩萨说,“已经不想再回来”,弥勒菩萨告诉他,“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啊,你还要回去。”所以这样地回来。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像虚云老和尚这种大彻大悟的人,他对于前世今生,自己有什么样的使命他是很清楚的。&&& 解说:曾经亲近虚云老和尚的国家副主席李济深,中南区行政委员会副主席陈铭枢、以及文化委员会委员叶恭绰等人,在得知云门事件后,极力斡旋。他们紧急将云门事变告知周恩来,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蔓延。&&& 净慧:云门事件发生呢是在阳历的三月份,农历的二月十九,应该是阳历的三月。到了五月下旬,这个中央有一个调查组,调查组到云门寺去,是以中南局的名义到云门寺去。当时老和尚坐在床上接待了他们,也跟他们有很多的交谈。所以从那个情况来看,受到一些伤害,但不是致命的应该说。所以到了五月下旬,中央中南局派人去了解以后,所谓的云门事变也就基本上告一段落。&&& 解说:虚云业缘未了,新中国一盘散沙的佛教状况,亟需如他一般的高僧来提领。1952年春,虚云老和尚伤病稍愈,自农历正月至三月,李济深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先后四次致电广东,要请虚云老和尚进京。时机至矣,今日全国僧伽各兢兢自守,乏人提领如一盘散沙。倘不团结,成立一有力机构,其事恐不止一云门也,我为佛法故,义当北行。&&& 日,为了杜绝新中国建立初期逼僧还俗,强占寺院庙宇、田产等事件的发生,并带领佛教大众拥护中央人民政权。113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接受中央邀请,携弟子佛源、觉民以及中央派来迎接的护送人员起程北上,开始中国佛教协会的成立筹备工作。&&& 净慧:他1952年由广东到了武汉,从武汉到了北京。当时老和尚有一封信,有一封信给中央的领导。那么这封信有一些建议,有一些建议应该说对于推动中国佛教协会的成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成立全国性的佛教团体,那几乎是整个佛教界一致的呼声。&&& 解说:日起,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于北京召开,汉、藏、蒙、傣等各大民族佛教徒派代表参加。虚云老和尚被推举为第一发起人。在虚云老和尚向中央政府的呈书中,他力请中央政府规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提出了不许再拆寺院、毁像、焚经,不许强逼僧尼还俗,按僧分配田亩等寺院保护管理办法。&&& 日至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虚云老和尚被礼请为名誉会长。&&& 一诚:他不当会长,让他当会长,他说他老了不当,让圆瑛当,他说他当名誉会长,他是老和尚嘛,高僧嘛。禅宗泰斗啊,压得住阵啊。很多事情意见分散,意见分散不统一啊,由他来压住。&&& 解说:佛教协会筹建期间,上海市佛教界举行祝愿世界和平法会,虚云应邀请主持法会。《觉有情》杂志特出专刊,报道虚云老和尚上海弘法盛况。他个儿高高的、鬓发斑白,因不常剃,已长数寸。银须飘拂,蔼然现长者相。&&& 传印:到上海去皈依他的多少万多少万人,那个马路上人都没有地方站了,十万二十万,供养他的钱都用那个担子来挑、用箩筐挑,供养他那个钱,那个红包。一个晚上那几个人把那个红包打开来,把那个钱数,要一个通宵都搞不完。但那个钱他一分都不要,完全都给人家那个拿去救济啊,给庙上去啊这样,他自己是不要的。&&& 曾子墨:早在1933年11月,李济深与蒋光乃、蔡廷锴等人,在福建宣布反蒋抗日时,虚云老和尚就与他们交往密切。后来李济深出任桂林行营主任,虚云和尚应邀赴重庆弘法,特意绕道桂林与自己的这位老弟子相见。&&& 新中国成立后,李济深身居要职,成为虚云老和尚与MZD、周恩来等中央最高权力人员沟通的最好桥梁。于是在1959年阴历九月初六,李济深去世时120岁的虚云老和尚哀叹道,“任潮走了,我也该去了”。&&& 解说: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是虚云老和尚修复的最后一座道场,1953年佛教协会成立完毕,虚云老和尚谢绝中央领导挽留,从北京返回庐山修养。四个在战乱年代,一直在云居山上守护道场的和尚闻讯,特意前来邀请他,中兴曹洞宗的重要禅寺道场云居山。&&& 传印:他觉得这个山的名字与他有缘,云居两个字,他个人的名字叫虚云嘛,虚空的云要找个住的地方,这个云彩居住的地方,他非常投缘对这个地方。&&& 净慧:在那样的情况下,这种选择只有老和尚才有这个可能,其他的人没有这个可能。为什么呢?那个时候都是自顾不暇了,哪个还想着要来修庙啊,现成的庙都被这个有关的部门都占用了,只有他老人家有这种精神,有这种愿力。想要为这个祖国的大好山河,能够保存一些文物古迹。&&& 解说:此时,曾经走出过道庸禅师,使草曹洞宗法脉相传的云居山一片破落。佛像,禅院,连同附近的村庄、百姓,悉数毁于抗战时期的连天炮火。岁的虚云老和尚,谢绝中央政府到北京安度晚年的邀请;也谢绝了庐山大林寺、广东云门寺、南华禅寺等各大名刹的邀请,在佛源、觉民等禅师,居士陪同下,步行到达云居山,从此在这里度过最后的6年时光。&&& 净慧:没有房子,没有房子仅仅有一个什么呢?仅仅有一个人家作农场圈牛的一个牛棚,那么就把那个牛棚打扫一下,打扫一下大家就先在那个牛棚里边安顿下来。那完全是茅棚,用茅草盖的。所以先开始去了就住在那牛棚里头,住在牛棚那一年嘛,上海有一些护法居士,知道老和尚到了云居山,他们马上就派人过来了解这个情况。当时大概是南洋烟草公司的老板简玉阶,他是老和尚的皈依徒弟,马上就送很多钱来,说老和尚在这里住在牛棚里不行的,你要想办法赶快修房子。&&& 解说:半月之后闻讯赶来和虚云老和尚同甘共苦的僧人达数百人,老和尚根据个人特长不同,将僧众分为两队,一队人负责开挖基础建设殿宇,另一队人开垦荒田、种植水稻、茶树等作物。后来寺院又增设窑厂部,烧制砖瓦,打制铁器,铜钟等。&& &1956年多灾多难的云居山大殿,法堂、虚怀楼、云海楼、钟鼓楼、房舍等相继建成,而老和尚身边的弟子如佛源、一诚、传印、本焕、净慧等,先后得老和尚真传,在以后的日子里分领沙门。&&&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1951年镇压反革命运动,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随之而来的是肃清反革命和整风反右。经历过清帝退位、军阀混战、民国初立、国民政府等不同年代的虚云老和尚,自然不能被置身事外。&&& 净慧:贴虚云老和尚大字报的人也有,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有。这个说虚云老和尚过去跟这个国民党关系密切,说他在这个修建寺院在讲开示的时候,讲了一些与新社会有矛盾的话,有抵触的话。老和尚也给我来过几封信,他也有一次说道,唉呀,看到这个现实,我本来呢老早就要离开人世,但是有些问题呀没搞清楚,这些问题没有搞清楚呢,好像也不是我个人的事情,跟你们呢都有关系。我这么糊里糊涂地走了,那么有些问题会牵连到你们以后如何做人的事情,所以他就一再地忍耐留下来。&&& 解说:1959年阴历九月初六,李济深在北京逝世。知道李济深去世的消息,虚云老和尚哀叹,“任潮,你怎么先走,我也要去了”,六天以后,虚云老和尚圆寂。&&& 净慧:李济深一直是在维护老和尚,只有他跟中央可以直接对话,可以把老和尚的真实的心态,跟周恩来这样一些人可以沟通。其他的人要理解老和尚的心态,理解老和尚百年的人生啊,不大容易。李济深算是老和尚的知音吧就是说,所以李济深走了,他觉得再要找一个人来理解他的人,没有了。&&& 既然没有一个人能够真实地理解他,弘法的活动要顺利地来推展,阻力会更大,与其像那样地来耗自己的生命,使自己年老的病体受到更多的折磨,还不如撒手归去呢。&&& 解说: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七天后,弟子们为虚云老和尚入棺,次日火化,舍利除了供养于他生前曾经中兴的六大道场外,还远传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佛教圣地。&&& 曾子墨:“泪作山河四海倾、神州忍见大星沉”,住世120年岁,深受数十万信众拥趸的虚云老和尚离世了,他的弟子却遍布在了大陆、香港、台湾、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四方世界,继承和发扬着虚云老和尚的禅风禅骨,主持大刹名蓝,统理大众、领袖沙门,为了芸芸众生的福乐与康宁,弘化佛教。&&& 我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虚云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中国禅宗泰斗:虚云法师的佛衣传奇
虚云禅师的佛衣
一件佛衣,穿越两个世纪,含蕴禅宗泰斗虚云禅师体温,经传数人,最终藏在中原福塔之下。
是谁摇动了时间的把柄,把时间和空间浓缩?发黄的老照片里,虚云禅师露出中秋明月般饱含慈悲的微笑,静静地端坐,既不指点江山,也不激扬文字,只是静观。像江河的河床,任凭风浪迭起,景物变幻,只静静地承担。
万物因缘生,虚云禅师的佛衣,经历怎样的机缘,才与中原福塔相遇的呢?
【一个电话】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5月26日,一个电话打到东方今报编辑部,“我经常看报,你们就在中原福塔上办公吧,你们知道吗?就像古代的宝贝都藏在塔下,其实,有件宝物就藏在中原福塔之下。”
“是?”接电话的我不由得心生疑惑。
“嗯,你们福塔之下的西北角有个去处你注意过吗?‘福塔精舍’,近代中国禅宗泰斗虚云生前贴身穿的一件佛衣就收藏那里,是当时慈禧太后御赐的。我是个信佛的人,一个机缘,在你们福塔之下见过,不忙的时候你可以去看看。对了,谁是虚云你知道吧? ”
【谁是虚云】
中原福塔,位于郑州市航海东路与机场高速交会处,体高388米,全钢结构,俯瞰天下,上风上水,福荫中原。“登中原福塔,有福气!”就是这样一座百姓心中的福塔。有一天,禅宗泰斗虚云的贴身佛衣也缘聚于此,一切皆有因果?
任时空拉长,回溯到硝烟弥漫的鸦片战争年代。
虚云禅师,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咸丰年间落发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光绪年间跪拜朝礼五台山,历时三年。又远赴四川、西藏、印度、孟加拉、缅甸、南洋、日本,跋涉万里,重效玄奘,遍礼圣迹。
虚云先后中兴了福州鼓山涌泉寺、云南鸡足山祝圣寺、钵孟峰迎禅寺、江西云居山真如寺、曲江南华寺、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等六大古刹,于福建鼓山接传曹洞宗,兼嗣临济宗,中兴云门宗,扶持法眼宗,延续沩仰宗,以一身系五宗法脉,人称近代中国佛教界第一人,与太虚法师、弘一法师、印光法师并称为中国近代四大高僧。
1952年春,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四次邀请之下,113岁的虚云前往北京发起中国佛教协会。 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婉辞了会长职务,被选举为名誉会长。
虚云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直至新中国。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曾将他拜为清末最后一个国师。
还记得儿时迷恋的电视剧中擅长“二指禅”的海灯法师吗?他是虚云的弟子。
虚云一生经历无数磨难,圆寂前留下《辞世诗》: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但教群迷登彼岸,敢辞微命入炉汤;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满觉传衣】
日,虚云禅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享年120岁。虚云禅师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随身遗物不多,大都供奉在真如寺的“虚云纪念堂”中。
唯独这件贴身的佛衣,在一次派弟子满觉外出拜山时,因天气寒冷,把这件衣服给了满觉,此后,满觉一直把佛衣穿在身上,直到圆寂。
满觉宣云禅师(),湖南怀化人。曾任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贴身保镖 ,后厌弃世俗剃度出家,成为虚云老和尚沩仰宗第九世法嗣、江西省云居山真如禅寺的首座和尚。
满觉在云居山跟老和尚多年,一举一动,同甘共苦。
据满觉的弟子衍道和尚回忆,前中佛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也是虚云的弟子。1985年一诚长老升座荣膺真如禅寺方丈后,曾多次联系满觉,想把佛衣收藏在真如寺纪念堂,满觉禅师觉得机缘未到,未允。
1995年,满觉大师圆寂。临终前已有迹象,得知消息后,江西丰城曾受过满觉禅师点化的居士租了8辆大巴车过去看望。
满觉委托丰城的一位女居士曾佩英,把佛衣留给他在河南的有缘弟子衍北。
【河南缘分】
衍北就是目前中原福塔之下“福塔精舍”的主人,俗名王衍北,沩仰宗法号释衍北,曹洞宗少林寺又名释永北出家于云居山真如禅寺,求戒于广东绍关南华禅寺。1987年前往云居山,拜满觉大师为师。
满觉大师圆寂之年,衍北已离开了云居山,身在河南。曾佩英居士就把这件佛衣交给了衍北的师兄衍君和尚,并委托衍君遇到机缘交给衍北。
其后,衍君一直没有联系上衍北,就前往陕西韩城市古城内的庆善寺挂单。
机缘巧合,2008年,衍君前往河南少林寺烧香,通过一个戒兄,少林寺的永杰和尚联系上了衍北,一番联络之后,终于把佛衣交到了衍北手上。
衍北随后把这件佛衣收藏起来,并在2013年请进了中原福塔西北角一层的屋内。
同年,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怀善法师来郑州,听说此事,特地来中原福塔看佛衣。
据衍北回忆,怀善看了福塔和衣服之后说:“‘福’与‘佛’谐音,此地与佛衣有缘。看福字拆开,一人一口田,而且左边的偏旁是示字,神灵之意,有缘,此衣留在此地,福佑中原。”
怀善法师还特地给衍北的居舍取名“福塔精舍”,并亲自题写了名字。
自洪荒时代,人类就从未停止过对精神世界的探求。去了精神与信仰,肉身凡胎无处寄托。
人一生就在修行。禅说远也远,说近也近,多少个故事或是事故,照见的正是信仰的缺失。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规范自己的欲望与言行,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不断点亮自己的心灯时,虚云禅师的那件佛衣就静静地躺在中原福塔一层的屋子里,拈花微笑…… 朱耒刚/文 沈翔/图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诗维传媒控股打造:国内领先的人文艺术门户网站()。
新诗代-全球华语诗歌门户(),由诗人海啸2003年于北京创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云禅师八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