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民纳税义务每月领多少工资要纳税

工资有近半用来缴个税吗?--百度百家
工资有近半用来缴个税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今年以来,关于个税的各种言论不绝于耳。然而,流言纷纷的事态下,目前的政策到底是怎样的?
今年以来,关于个税的各种言论不绝于耳。然而,流言纷纷的事态下,目前的政策到底是怎样的?各类群体依照什么标准去缴纳个税?临近年末又到钱包紧张时,这样的形势下老百姓又该如何合理合法的避税呢?
我们到底该缴纳多少个税?
个税改革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税收收入达到12.49万亿元。其中,个人所得税为8618亿元,占比不足7%。针对目前出台的政策及影响人群,大粤财经来算一笔账帮助大家理解。
附: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附: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根据现时税法规定,工薪个税是(工资-三险一金-起征点)×税率-速算扣除数,也就是说,假设小张的月工资为6000元,工作地点在广州,缴纳比例按照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8%计算,那么:
应纳税额=x(8%+2%+1%+8%)-(元)。
查上表可知,与1360元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因此:个税==40.8(元)也就是说,在广州月工资6000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40.8元。
但对于收入相对较高的人群来说,就不是这么轻松了。
有媒体报道,一家日用消费品企业税务总监称:“我辛辛苦苦挣了百万的年薪,却要缴纳40多万个人所得税(个税),而有人炒股一夜暴富挣了几百万元,股票转让时却不用交个税,这确实不太公平。”
中国个税属于分类所得税制,具体被分为11类,分别是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等。而其中最为普通大众熟悉的,莫过于工资薪金所得。
经调整后,目前工资薪金在3500元免征额后,采取7级累进税率(3%~45%),月所得在8万元(年所得96万元)以上税率达到45%。这意味着如果按照现行个税纳税,年薪百万的高管实际拿到手只有50多万元。
全面理解个税政策
对于个税,人们或许有不少的疑惑,而流言中更难分清真真假假,大粤财经整理了争议较多的问题进行分析:
1、“年薪12万”并非高收入的定义
自2006年开始,年收入12万即成为个税申报门槛。根据个人所得税申报相关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应自行办理纳税申报。这也是导致媒体过度解读为“12万即为高收入”的原因之一。但事实上,年收入12万元并不涉及高低收入人群划分界限,我国税法上也从没有确定过高收入的标准。
据悉,当时选择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群体进行纳税申报,是为后续个税改革进行试点探索积累经验,没有很明确的意义。年收入12万元,并不涉及高低收入人群划分界限。
2、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消息不实
现在网上有很多舆论针对起征点调整至5000元的说法,目前也是尚未有政策支持的。而且单独地采取上调起征点的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减少中低收入者税务,加大了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所以是否上调起征点这个说法还有待国家财务负责人综合考量国情,才可被证实和出台相关政策。
3、个税改革还可通过多方面调整
对于调整个税,在级距和极差的方向应当有所作为。目前看来,税率经由第一档到第二档再到第三档的两次大幅跳跃后,1.5万元以内的中等收入者所缴税负会直线上升。在三档之后,各档税率只以5%的幅度累进,且税档级距更长。
客观而言,位于个税前三档的纳税人不仅不富,且绝大部分没有工资外收入,自然就不应该成为个税来源的主要对象,更谈不上加大他们的税负程度。因此,倘若能将开始几档的税率级差缩小一些,同时延长税档级距,中等收入者的负担就明显减轻。
不少人表示,45%的边际税率偏高,自己一年缴纳这么多个税,并没有在教育、医疗方面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而身边的一些优秀人才选择去其他国家发展,原因之一就是个人税负重而没有相配套的社会福利。
目前其实最好是能够增加专项扣除的种类,这里不仅包括住房按揭贷款利息支出等基本生活费用的扣除,即所谓的基本扣除,还应包括诸如赡养老人支出、子女教育支出、大笔医疗费支出等等必要生活费用的扣除,即所谓的专项扣除。
老百姓如何合理合法的避税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几点实用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尽量采用实报实销的报销方式
最简单的就是采用发票报销方式,差旅费补助、误餐津贴(各200)不征收个人所得税。通讯费:单位因工作需要为个人负担的办公通讯费用,采取全额或限额实报实销的,暂按每人每月不超过300元标准,凭合法凭证,不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要交税。
2、提高企业福利降低名义工资
对于高收入人士,可以与企业达成协商,要求提高福利降工资,即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增加薪金收入能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资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减少。因此想办法降低名义收入,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这样既满足了消费需求,又可少缴个人所得税。
3、劳动报酬分批次领取
大笔收入分批按次拿,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劳务报酬所得按收入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但对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一次超过2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税额,加征5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这样计算后再减去2000的速算扣除数就是该教师的应纳税额。对劳务报酬所得征税以次数为标准。可见,纳税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将所得分摊,增加扣除次数,就能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节省税收支出。例如,针对那些根据业绩表现、收入很不稳定的业务人员,高工资月份可以部分划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
4、有关健康险可抵扣部分个税
根据财政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试点地区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并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按上述限额予以扣除。目前当时确定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为试点城市,而各省、自治区分别选择一个人口规模较大且具有较高综合管理能力的试点城市。
5、房贷利息或可抵扣部分个税
税制改革最新消息称,个税专项扣除渐近破题,房贷利息或部分抵扣。近日财政部调整了部分处室机构设置,单独设立个人所得税处。受利更大将主要是城市居民,如中产家庭,改善住房需求,房贷压力重,供款多且利息高的群体,尤其是对于有改善型需求的家庭是非常有利。据悉,个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具体即通过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适当增加专项扣除,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
结语:个税政策的调整是大势所趋,公民还应多关注有关部门意见,切勿偏听偏信引起误会。只有充分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才能找到较好的个税缴纳方法和技巧实现合理避税,让“钱袋子”不缩水。
订阅可查看往期精品!
薇薇庄主,您一生的家庭理财顾问!
微信搜索添加“薇薇庄主”,可免费咨询家庭理财及资产配置问题,ID:weiweibanker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今年春节档的惨烈早在上映之前就有所耳闻,诸多中小体量级的影片集...
陶志波 柯尔特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3500元,不必纳税,超过35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不超过500元
3%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
10%超过2000元至20000元部分
20%…\x09…(1)设x表示公民每月收入(单位:元),y表示应交税款(单位:元),当3500≤x≤15000,请用含x的式子表示y.(2)某公司一名职员2011年10月应交税款为300元时,问该月他的收入是多少要过程!不只是要答案
(1)3500≤x<4000,y=3%(x-3500)=3%x-1054000≤x<5500,y=10%(x-0=10%x-3855500≤x≤15000,y=20%(x-0+10%*1500=20%x-935(2)交税300元5500收入,交税165元,所以收入超过5500y=20%x-935=300x=6175答:月收入6175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民为什么要纳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