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比中国还穷,为什么软件类的高科技会比中国世界最先进赌博高科技

印度网民激动评论:印度什么都落后中国
该帖被浏览& 35,805&次,回复&6&次
  中国一艘先进的元级潜艇最近穿过阿拉伯海后停靠卡拉奇,令印度当局担忧中国不断加强的水下作战能力,而中国潜艇规模超过印度的四倍。  这艘元级潜艇配有65名艇员,在卡拉奇呆了一周,加油补给后返回中国。元级潜艇是柴电潜艇,跟必须浮出水面换气和充电的印度常规潜艇不一样,元级潜艇能够在水下呆数周。  目前,印度计划从俄罗斯那里租第二艘核攻击潜艇,政府已经批准了投资9000亿卢比在维萨卡帕特南建6艘核攻击潜艇的计划。然而海军副参谋长P Murugesan中将上周对《经济时报》说:“我们已经开始了工作,但是我们仍然停留在落笔阶段。  为了对抗中国,印度匆忙找德国、法国和俄罗斯帮忙建造常规潜艇,而中国的领先是巨大的,且在不断扩大,计划出口其水下技术。  特别令印度不安的是,有报道称中国计划向巴基斯坦出口8艘元级潜艇,而此时印度潜艇力量处于“危机”中,印度对中国潜艇力量感到战战兢兢。  2014年期间,中国一艘常规潜艇两次停靠科隆坡港口,引发印度关注。为此,斯里兰卡匆忙向印度保证不会做任何违背印度利益的事情。  中国海军显然领先印度  印度有14艘潜艇,包括于2012年从俄罗斯租借来的核攻击潜艇查克拉号,租期为10年,而中国有68艘潜艇,巴基斯坦有5艘。  根据国防常务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印度大多数常规潜艇的服役年限已经超过20年,已经接近服役寿命。报告对海军舰船服役的“蜗牛速度”感到“沮丧”。  印度国防部长Manohar Parikkar在联邦院发言说,过去15年,印度海军服役了2艘潜艇,退役5艘。  而中国在2014年下水服役了60多艘海军舰船。到2015年底预计服役的舰船数量也大体相当。  印度海军有141艘舰船,包括127艘水面舰只和14艘潜艇。中国海军有300多艘水面战斗舰艇、潜艇、 两栖舰艇和导弹巡逻艇。  印度网民评论:  ★让我们公平面对现实吧。我们每个方面都落后中国,也许腐败领先  ★除了早上户外“解脱”之外,印度所有方面都落后中国  ★我们就别跟遥遥领先我们的国家去比了,还是跟以前的成就去比。  ★我是印度人。自豪地说,印度每一场竞赛都落后  ★印度是一个屎坑国家,到处是脑残  ★印度唯一比中国做得更多的是生孩子,还有就是买中国玩具。  ★中国是超级大国,军事力量领先印度好几代,把印度与中国进行比较是愚蠢之举。  当今世界,考虑到印度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发动战争可不是简单的。  技术上来说,不久的将来对华开战是不可能的。  与其用于造潜艇,印度还是把钱投入到健康医疗和教育上吧。  ★印度应当找美国讨论这个问题,美国也许会给技术。  ★报告都没有提到中国潜艇已经服役的年限。  ★为什么印度不向中国下订单造潜艇,条件是得在印度国内造,而且规定时间内完工。  ★印度人喜欢什么都拿来与中国比。  我在中国很少看到中国人比较中国和印度的(我来自澳大利亚,目前在中国工作)  几年前,他们仰视美国,如今他们嘲笑美国  ★印度还是得升级技术啊。  ★中国的目标是总有一天统治全世界。  而我们发现连统治自己都觉得困难。  ★先是英国人的250年统治,然后是国大党60年的统治。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这些资产会变得过时的。  对印度来说,打造一支有能力设计制造下一代潜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从俄罗斯那里租是一种绝望的表现,而且贵。  ★中国木有皿煮,没有劳动法。  ★要追赶中国,印度必须让私人参与到潜艇的生产来,国有造船公司的建造速度不快。  ★文章误导人啊,印度只有7艘潜艇是可供部署的,其他就是停靠在港口的垃圾。  巴基斯坦有8艘潜艇,5艘是奥古斯塔级潜艇,3艘是较小的M110潜艇。任何时候都只有一艘停靠在港口。  印度还是跟巴基斯坦那种同一级别的去比吧。  中国和美国可是属于超级大国级别的。  印度还是按照公民投票的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然后和平相处。  印度的剑拔弩张和战争叫嚣,不会打扰到任何人,无非浪费穷国的宝贵资金。  ★每一场竞赛,印度都落后中国啊。  ★那是因为中国没有国大党啊。
分享到:&&
三哥,军事上,军工上,你们都可以和中国合作,当朋友,买潜艇,战斗机,坦克,军舰,生意做上了,关系就好了,以后就不会说气话了,建设国家,你们可以买我们的高铁,有多么好,你就不用我介绍了吧?
不装软件,微信扫一扫就能操控机顶盒
今识通互联网电视盒采用“中国互联网电视”播控平台,今识通M5盒子上已经置入了“中国互联网电视”一些最新的功能,例如微信操控(暂时只支持今识通M5),不用安装软件,仅仅用微信,就能实现操控和点播等等。
选择“电影”界面中的“微信”图标,电视屏上就会出现二维码,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按照提示操作。(支持绑定多位用户)
在“中国互联网电视”的微信号的下方出现的功能列表中选择“微助手”,可以实现“微遥控器”、“语音搜索”、“图片分享”等功能,分别可以实现遥控选择,语音搜索想要观看的节目,把手机里的图片推送到电视屏。
使用今识通M5的小伙伴赶快来抢先体验吧!
印度买的西方先进武器,都超过中国。
呵呵,总算还有点自知自明了。比之前的夜郎自大还是有进步的。值得表扬。
印度网民们,问一声你们知道了自己的落后,但知不知道印度还侵占中国领土这一事实吗?你们政府公然允许达赖等藏独分子在印度流亡,时不时的搞反华和藏独的丑剧,要是中国政府也像你们印度政府一样,大规模支持你们内部的民族分裂分子,你们印度会不会解体?你们要好好的思考一下。为什么印度落后,当年英国人给你们留下那么多的东西看看你们现在成了什么样的国家,还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吧,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怎么看“印度比中国还穷”?--强国社区--人民网
怎么看“印度比中国还穷”?
&&&&来源:&&&&
&&&&&&字号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 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题为《西方为何关注印度前途》,文章如是说:
  “几乎在任何会议上提到中国都会引发激烈反响,或乐观,或悲观。试着换成巴西,同样也会引起热烈反应和不同的观点。不过巴西强调的包容性增长方针一以贯之,容易理解。然而,一旦把话题转到印度,人们的热情明显下降,近年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这一点事关重大:印度经济或许将比其他新兴市场更能左右周边区域、乃至全球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有一类国家,只要能够恢复高速经济增长率,即可大规模消除贫困,印度在其中位列前茅。世界银行(World Bank)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印度人口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国际公认贫困线以下。三分之二以上的印度人口生活费水平每天不足2美元。据估计,印度贫困人口占全球贫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有人接着盘算着,“按照市场汇率,国际公认的贫困线每人每天是7,8元人民币,每月244元人民币。每人每天2美元就是12元人民币,每月360元。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每月生活费只有244元人民币,12亿印度人中的大部分人的每月生活费不到360元人民币。而中国的情况怎么样呢?官方的贫困线标准是每人每年2300元人民币,每月192元人民币。收入低192元的中国人为1.5亿,只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收入低于360元的中国人大约为5亿,不到13亿中国人的一半。”
        
  看了以上这段,结论似乎是这样的:相比较而言,印度穷人多,中国穷人少一些。而有些说,“相比较,印度穷人多,中国中产阶级多。”接下来说说在下的看法:
  单一指标比较不免有些偏颇。人均是个数字,还要看人口结构。比如中国正当人口红利时期,再加上就业率高(妇女就业率远高于印度),这样人均水平稍高很自然,但实际上的劳务报酬中国低于印度,靠的是家庭人口结构红利时期与就业率高拉升的,但本质也就差不多了,这是个人力因素也,这是其一;
  其二是资源因素,这个差别就更大了,中国属于投入型发展,资源开采率的人均水平起码是印度翻番,资源中国占世界总资源比例超过四成接近一半了,有些远超过一半,如稀土资源占居九成了。这就是资源输出型国家,就凭这一点人均收入水平应该有个较大提升,中东许多石油输出国人均收入水平在国际上居于中上水平的,而在中国却没有发生。
  以上两点,就是人力物力资源远超过印度情形下,中国与印度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只能处于同一个低水准层面。而另一个是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也许也成为一个包袱,这也是其一;其二资源也会越来越少,这个因素不像人口条件有其周期律,资源没有周期律。比如中国前些年分三批,共69个城市及地区,从资源型城市归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地区。
  也就是说,在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投入方面,中国远优于印度,然而中国的人均水平也只能列为印度同一层次,好也好不到哪里去。那就是说投入产出效率没有印度高。
  举个例子,说前30年前的家庭生活相对现在贫困,这也是事实。但是分析两个时期的家庭结构,咱们会感悟些什么?那时候一个家庭有三四个孩子,有些五六个也不在少数,劳力投入是父辈双亲,两人工作要负担平均六口之家。现在家庭是三口之家(一般),大概是少负担三个、人均数自然提高一倍。也就说就是在三四十年前,三口之家无疑是小康之家,现在三口之家却过得很累。
  以上比较的是家庭结构,没涉及国家发展是投入型之类的问题。最近贵州毕节五个流浪儿童死亡事件,显现了这五位亡童的家庭实情,真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问题这一现象是个案?还是……
  贵州毕节地区700多万人口,却有100万的贫困人口。这个数字出处是毕节地区行署专员张吉勇说的,“按1196元的贫困标准,目前还有百万以上的贫困人口,占了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是2011年4月间开两会期间说的,这里又告诉人们毕节是百万贫困人口,作为3400多万的贵州省贫困人口是500多万,贫困标准是1196元/年。另外在两会上贵州六盘水市市长何刚说“目前全市307万人口中,如果按1196元的老标准,还有30万贫困人口,如果按1500元的新标准,大概有七八十万。”一语道破天机!
  “天机”是这贫困线设置的低,低到什么程度呢?国际绝对贫困线“每日1.25美元”(2700元/年),相对贫困线“每日2美元”(4320元/年),低到还不足国际绝对贫困线2700元/年的一半。自然就谈不上“改革红利”的说法,从1196元/年到1500元/年,增加300元就要增加2.5倍左右,这也算“天机”吧?那么,从1500元/年到2700元/年增加了1200元,那就多少倍呢?再增加到2美元的相对贫困线(4320元/年),那么估计贵州90%的农民都进去了……
  也说“改革红利”,还是说贵州。按国家能源而论,贵州属于能源大省之一,可以“夜郎自大”的,却又“黔驴技穷”,怎么会呢?是啊,能源大省怎么是个穷省呢?贵州耕地少,山地多,能源多那是国家的,“分灶吃饭”的说,这与农民有何直接关系?间接关系不就是这根低保线吗?也就是“改革红利”流向再也清晰不过了,政府的楼堂馆所那个气派,村民居住才“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这一强烈对照,刻骨铭心啊!贵州问题,也是中国中西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主要问题!
  再说了,那个年代主要矿产资源与现在主要矿产资源,也许仅占八分之一。现在通常用七十年代末资源为基数,看这30年资源消耗,那就不是30年而是近300年。所以,说今日要比那个年代好,那是太应该了。因为人口结构与资源投入远好于过去的年代。也正因为“画圈取利与分灶吃饭”使得两极分化矛盾加剧,画个圈美其名曰那是国家的,既然是国家的为何又要分灶吃饭呢?然后再说人均数,人人被幸福!这叫语无伦次的权话!
                        贵州矿产一绝
  然而,贵州按1196元/年低保算的人口数量为500万,按1500元/年低保算的人口数量为1000多万,按2700元/年国际标准低保算的人口数量将超过2000万吧?注意到贵州城镇低保水平为3600元/年,也未达到国际相对贫困基线(4320元/年)。像贵州这样省又能比印度好到哪里去呢?
  印度为何不扒开自家资源搞资源输出型呢?也许是印度从长计议吧?农耕、畜牧等是有周期律的,资源消耗没有周期律,这个过程称为“熵增”,国家发展必须考虑在这一点。比如稀土按现在速度开采一二十年也就枯竭了。有专家称现在的稀土也许只能够自己工业升级使用了,也许还不够。最近,日本虽然囤积了20年稀土,还是抓紧与印度联系,要进口印度的稀土,蒙古国的稀土(酷似咱们内蒙的稀土)更是日本梦寐以求的。
  以上两点见解,说到底还是不够全面,因为收入是一头,支出是另一头。这里没有涉及支出,仅仅就收入口的一个分析而已。支出也是个复杂的题目,设计到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等。如能放进来一起论证才更有说服力。不过需要查阅不少民生数据与国家民生与公共体系的投入比例。比如印度教育投入比例是高于中国的,但也要总体综合评说。这些也不是一个帖子所能包揽的。这个帖子只说收入口,也仅仅说了人口与资源因素。欢迎批评指正。
  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宋娜)
&强国社区今日热点
社区热帖|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改革真离不开有钱人吗 为啥说公务员不是金饭碗毛泽东有多少秘密小组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都说亚洲人聪明,但是为什么中国和印度还是比美国穷?
亚洲人比欧美人聪明,这一点我是认同的,至于为何中国和印度比美国穷,这要谈及历史原因了。历史上,印度人和中国人创造了享誉世界的两大文明,他们比欧洲人更先迈入文明时代,因此,说亚洲人聪明是绝对有道理的。但历史的发展轨迹不仅仅是由当地人是否聪明来决定的,所在国家的发展程度如何,还取决于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拿中国举例,准确的说,我们在清朝乾隆皇帝以前,在综合国力上都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强国,我们的民族曾经为世界创造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足可见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但就在乾隆皇帝执政时期,西方迎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至此逐步迈入工业时代,而再看中国,当时的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决定了,当时的中国人不可能跟随西方人的脚步。因为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是被政府严重打压的,而商业又恰恰是西方国家赖以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其实,即便是清朝政府晚于西方发展工业,也有许多机会向西方了解和学习,比如1793年的英国马夏尔使团访华,此时的英国正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国力蓬勃发展,他们提出与清朝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互通商品,这是多好的了解西方和学习西方的机会啊,但乾隆皇帝的一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让清朝、让全体华夏儿女彻底陷入历史的深渊,从此,中国人开始慢慢脱离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样的情况,与中国人聪不聪明有关系吗?显然没有,当时的中国人再聪明,也难以对抗疯狂打压商业和资本主义的清政府,其实在明末清初,我国就已经兴起了资本主义的苗头,只不过在那样的环境里自始至终都难以发展壮大。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中国与印度
硬件与软件
我的图书馆
中国与印度
硬件与软件
经济增长的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 中国能学习印度吗?( 12:32:53)标签:军事 & 温家宝说:“合作就像是两座宝塔,一座是硬件,一座是软件。合作,我们就能领导世界。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刻,也就标志着IT行业亚洲世纪的到来。”中国在80、90年代的发展恰逢中国集中力量发展电子产品的制造。总部设在亚洲其他地区的高科技公司很快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沿海工厂的低经济增长。软件和IT产业——到目前为止也是印度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包括大量会说英语的劳动力、大量世界级教育机构以及西方缺乏必要的人才。今天,印度的软件工程师与麦当劳和音乐电视一起,成为全球化最显著的标记。中国的发展一直依靠集中投入和大量投资到中国的硬件业。比如说政府推动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印度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软”工业化进程。印度主要强调服务行业,现在印度的资本市场以及银行和法律体系都要比其快速发展的邻国更加先进。印度与中国相比具有一些重要的优势——尤其是在产权保护和金融制度领域,而这些优势正是印度近年来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领域内取得显著进步的根源。作者: 黄亚生(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印度崛起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教训”研讨会论文)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印度与中国相比具有一些重要的优势——尤其是在产权保护和金融制度领域,而这些优势正是印度近年来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领域内取得显著进步的根源。印度不仅在电脑软件领域,而且在制药和汽车配件方面创建了一批世界知名的私有企业。我的预测是:全球纺织品的出口配额在2005年取消后,印度将在服装和纺织行业变得非常具有竞争力。在宏观层面上,印度的经济增长令人刮目相看。虽然可以肯定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不如中国,但印度的增长是连续性和可持续的,没有大起大落,而且也没有像中国那样依靠如此多的外国投资来支撑。印度的发展能为中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这一事实要比争论印度能否赶超中国更重要。正确比较中印两国的方法不应该是机械地比较两国的经济规模和产能,而是比较一个国家运用资源和有效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这点来看,印度做得非常好,而中国的表现则差强人意。要理解印度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令人炫目的增长率——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到现在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左右,我们就需要明白印度想取得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多大。首先,就地理位置而言,印度国土的很大部分处在热带地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利条件。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富国都位于温带地区,而这决不仅是巧合。经济研究表明,热带环境对于发展经济不利。各种传染性疾病容易盛行;农业难以有效开发(传统上农业剩余能有效支援工业化进程);劳动力的生产率低。世界上现在处于热点地区而又能成功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就只有新加坡一个国家。印度的第二个不利条件就是种族的多元化。尽管世人普遍认为印度与中国相比具有说英语这个巨大优势,但事实上,印度总人口中只有30%的人能使用英语。印度是一个没有全国性语言的国家,也是一个具有种族和宗派暴力历史的国家。同样,经济研究表明,种族多元化是阻碍经济增长的因素。现在世界上很多针对所谓“非洲悲剧”的批评——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出现负增长——发现,非洲之所以会出现所谓的“悲剧”,很大一个原因是非洲大陆的种族多样性。自二战结束以来,每一个能在经济上成功赶上西方国家的国家和地区——其标准是国民人均收入在15000美元左右——都是单一种族主导的国家或地区,比如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是东亚地区种族最多元化的国家,但它有一个主导的儒家文化。印度还有其他的经济发展劣势,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在本文中,我将提供一些数据来表明印度在软件基础设施方面享有一些重大优势。*经济增长的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经济增长取决于软件基础设施和硬件基础设施的数量及质量。所谓硬件基础设施是指公路、机场、港口等等;软件基础设施指一个国家的法律、规章制度和金融体系。软件基础设施和硬件基础设施都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但两者作用的方式很不一样。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和对一个国家的硬件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能立刻促进经济增长。因为投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投资的增加能导致经济增长。对软件基础设施投资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效益只能在未来显现。软件基础设施的收益并不必然反映在经济增长率上,而主要是反映在增长的质量上。软件基础设施和硬件基础设施的另外一个区别就是投资硬件基础设施的结果比投资软件基础设施的成果要更容易看到。一个机场一旦建立,人们很容易看到。而要判断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是否改善了则要困难得多。软件基础设施很难衡量,它们的主要功能在于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而不是创建具体的有形物质。即使是一个随意的观察者都能看出1994年的北京和2004年的北京在城市建设方面有何不同。但如果不仔细研究,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人们就很难分辨出1994年北京的金融制度同2004年的制度有何不同。相似的,人们很容易低估印度的某些实力,因为印度过去十几年来在软件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硬件基础设施方面变化不大。而这一方面中国与印度正好相反。就硬件基础设施而言,中国很明显走在印度前面。根据摩根斯坦利的估计,中国的高速公路网大概是印度的7倍。2002年,中国投资了大约2600亿美元,用于改善电力、交通、通信和不动产部门,同年印度在这些部门的投资额只有310亿美元。印度在电力方面具有很大的缺口,许多工厂企业用电都靠自己的发电机发电,这极大提高了电力的单位成本。根据摩根斯坦利的一些研究,印度制造业的电力成本是中国的两倍;铁路交通的成本是中国的三倍。就软件基础设施而言,印度很明显在某些关键方面领先中国,比如产权保障、私有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公司治理。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印度在软件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并不是全面的。在税收和劳动力管理方面,中国事实上领先于印度。在软件基础设施方面,印度和中国各有千秋,并不是一国在任何方面都比另外一国有优势。但要指出的是,印度在软件基础设施方面具有的那些优势,比如产权保障和融资能力却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印度的规章制度要比中国复杂,官僚习性也比中国严重,但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有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印度的例子之所以在这方面很突出,并不是因为它的规章制度体系有多复杂,而是因为它的人均收入非常低,在如此低的人均收入水平上规章制度体系显得很复杂。*金融市场*我比较倚重世界银行设计的《世界商业环境调查》(WBES)提供的数据。该项调查目的在于归纳各国企业对于与本企业运作的商业环境的各个方面因素的评价。《世界商业环境调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强调创业型企业。而大部分这种创业型企业都由私人拥有,只有12%的此类企业与政府有关。因此,这项调查虽然不能被视为反映了所有企业的商业环境,但能主要反映出私有企业的商业环境。这项调查对于我们的分析也非常重要,因为本文论点很大部分就基于中印两国国内的私有企业和创业型企业受到的不同待遇。该调查的时间跨度是年,包含81个国家的大约10000家企业。这个调查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中印两国第一次在同一时间段内被调查。这使得我们能够直接对两国进行对比。《世界商业环境调查》有助于我们看到中印两国金融市场方面的重大差别。《世界商业环境调查》包含一些有关企业融资和获得信用的问题。一个基本调查问题就是:“请依照次序评判对公司的商业运作和成长最成问题的四个因素”。就这个问题而言,80.21%的中国企业把融资作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相比之下只有52.1%的印度企业有此困扰。中国企业面临的更多融资限制体现在两个事实当中。第一,在被调查的81个中国企业中不仅在这个问题上落后印度,而且排在所有受访国家中的倒数第4位。紧随中国排在后三位的国家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第二个事实是中国的银行部门要比其他国家大得多。例如,2001年中国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2.7%,但印度同年的数据是53.8%。因此,中国银行给企业的贷款是印度银行给企业贷款的2倍多,但中国的私有企业得到贷款要比印度私企更难。《世界商业环境调查》的其他部分的数据佐证了这个结论。比如,在有关中国企业融资的调查中,未分配的利润占到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的56%,而印度的数据是27%。一项令人惊讶的统计就是中国的地区商业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贷款只占到企业固定资产融资能力的9%,而印度占到了22%。这个数据之所以令人惊讶,其原因就是中国的银行体系本来比印度大得多。另外一个同样让人感兴趣的发现就是虽然中印两国的企业都面临融资困难,尽管程度不一,但其原因却相差甚大。《世界商业环境调查》询问受调查的企业,以下哪一项是企业融资面临的首要困难。该调查列出了5种困难:第一,要求抵押;第二,银行文书工作;第三,贷款利率;第四,特殊关系;第五,银行无钱借贷。在这5个方面中的4个,中国的企业事实上提供了比印度更好的评价级别。比如,50.5%的印度企业将抵押要求视为融资的“主要”或“重大”障碍,而只有20.2%的中国企业持有这种看法。印度企业抱怨银行的文书工作(比例高达50.5%)、高利率(81.2%)和需要特殊关系(35%)。相反,中国在这三项指标上的统计数据分别是29%、35.4%和25.3%。印度企业的抱怨典型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落后的银行系统。这些银行通常拥有可怜的风险评估能力,缺乏自己银行有关潜在客户的信息。为保险起见,这些银行通常需要企业提供抵押、强加许多官僚方面的要求、制定很高的贷款利率以排除风险。一个成熟的银行体系能避免采取这些糟糕笨拙的方法。比如,在《世界商业环境调查》中,美国企业在这5个融资限制方面的抱怨比例要远远低于印度。因此,印度企业基于技术的原因面临着信用方面的种种限制。它们抱怨的问题清单为许多处在具有欠发达银行部门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敲响了警钟。这也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虽然很多人不愿意这样去做,但我还是认为有必要区分欠发达的银行体系和具有偏见的银行体系,因为这对我们的分析很有帮助。上文谈到,中国企业对抵押要求、银行文书工作、高利率以及特殊关系的抱怨要比印度企业低。事实上,中国在这四个方面的数据甚至要比美国更好。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银行体系要比美国和印度好?我认为不能。一个很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些银行的习惯做法对于一个从来不能得到贷款的企业来说影响不是很大。直到1999年,中国最大的四家国有银行——其资本占到2004年中国银行体系总资产的绝大部分——还对企业进行分类,它们对私有企业从来不提供贷款。因此,中印最关键的区别就是印度的银行体系是欠发达的,而中国的银行体系是具有偏见的。在这方面,是否《世界商业环境调查》的所有证据都支持此种观点?是的,情况确实如此。在“是否银行无钱借贷给企业”这个问题上,37%的中国企业回答“是的”,而只有18.5%的印度企业回答说“对的”。但我们知道,中国的银行收纳了巨量的储蓄资金,而且在借贷方面也非常慷慨。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记住《世界商业环境调查》主要强调的是私有企业的观点,其答案就是:中国整个银行体系都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而不是私企。因此《世界商业环境调查》调查的中国私有企业——其中许多可能是中国最好和最大的私企——被中国巨大的银行体系给彻底边缘化了。中国对私企的金融偏见不单存在于银行体系,而且存在于整个金融市场。在《世界商业环境调查》中,来源于证券方面的融资占中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2.6%,而印度企业这方面的数据是5.2%。印度在软件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优势就是它有一个更具效率的金融市场。这个优势要么常常为人们所低估,要么常常被误解。印度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要比中国低,而且对外国直接投资开放的程度远高于中国。印度的银行体系之所以比中国好,有两个原因。第一,印度银行不像中国银行那样具有如此沉重的意识形态偏见的负担。第二,印度银行体系的改革远远早于中国。其银行改革并不是政府的一个主动政策,而且现实迫使其改革。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来说明中印两国的差别。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有一个储户起诉一家国有银行,认为该银行应该公布对外贷款标准。他认为,如果银行各种各样的不良贷款太多,将危及其作为储户的各种权利。受这个案例的触动,印度银行系统开始改革,包括国有及私有银行在内的所有银行体系都开始公开其贷款标准,因此提高了银行的透明度。而这种例子在中国闻所未闻。*产权保障*产权保障是印度软件基础设施方面的一个重要优势。除了各种趣闻轶事外,我们能否用数据证明这一点?《世界商业环境调查》的报告表明,中国的税收交纳情况要比印度糟糕得多。事实上,《世界商业环境调查》的数据还低估了中国的税收糟糕情况,这里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更多的细节来证明这一点。在《世界商业环境调查》中,只有11.9%的中国企业相信本行业的企业为了纳税目的实报了企业的收入情况。而在印度,这一比率是41%。在《世界商业环境调查》所调查的所有国家中,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分值是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其他几个比例最低的国家包括:海地(11.7%)、马来西亚(13%)、孟加拉国(12%)、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16%)。上述几个国家中,除了马来西亚外,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被视为值得仿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印度在此问题上41%的比例让它处在一个更值得尊敬的国家集团中,该集团的其他国家还包括:美国(45%)、葡萄牙(42%)、西班牙(49%)和瑞典(46.1%)。让我们来考量为什么一个企业家会有动力来隐瞒向国家纳税。首先,我们应假定一个企业家一般愿意公开自己企业的商业活动而不是宁愿进行地下商业活动。合法的商业活动更容易实现增长,因为这种商业活动包括同客户、供应商或银行签订合同,而这种合同往往有政府的保障,能够保证得到履行。因此,我们能观察到的一个国家地下经济的活动程度将反映这个国家的政策和制度扭曲程度。在经济分析中,就非正常经济有一个标准的分析框架。我们这里利用这个框架来说明印度和中国的区别。这里有两种可能情况。第一,一个企业家受制于针对其收入的过度征税,这将会减少其投资、个人努力、金钱和时间的回报。而避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商业活动转入地下。包括意大利和俄罗斯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受困于此类问题。另外一个情况就是我们的企业家缺乏产权保障。他害怕政府将盗用其资本、努力及时间投资的税后回报以及积累的资产。这种恐惧将降低其如实申报用于纳税的收入的动机。这个原因非常简单:需纳税的收入将暴露给政府当局,那样当局将知道你有很多财富,很容易成为政府各种掠夺性企图的目标。我认为,在驱使商业活动进入地下活动状态问题上,产权保障方面的不完善要比高税率的作用更大,因为政府既能掠夺被暴露的企业家的资金流量——收入,又能掠夺其财富,比如其拥有的各种资产。事实上,在跨国分析中,许多经济学家发现,如果没有产权保障制度,那么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非正常经济。高税率只能解释一小部分此种现象。有许多指标表明,高税率和糟糕的税收制度使得印度的企业家骗税,而产权方面的考虑使得中国的企业家做同样的事情,而且规模要比印度大。事实证明,《世界商业环境调查》中调查的中国企业很少抱怨税率和税制,而印度企业正好相反。在“税率和税制是否成为企业商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问题上,28.7%的中国受访企业回答“是的”,印度企业的比例是39.2%。《世界商业环境调查》专门为探究税收问题设计的问题恰好引发了同样的结果。在“是高税率还是税收管理制度构成了企业商业活动的主要障碍”问题上,50%和30%中国企业分别回答“是的”。而67.9%和41.2%的印度企业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与印度相比,中国企业在收入方面的瞒报和错报情况与有关税收负担方面的数据并不相符。因此,产权保障方面的缺失就更适于解释此种情况。一个相对直接的证据就是法律制度的质量。我们一般会求诸于法制来解决商业或权利纷争,但只有我们相信法律制度是中立和公平的时候才会这样去做。在印度,不管其法律制度是多么地没有效率或甚至是印度自己都承认其司法体系腐败丛生,但印度的司法系统至少是独立于行政部门的。而在中国,党派控制了整个司法体系,政府的行政和司法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分治。《世界商业环境调查》并没有给出非常具体的统计数据,来证明中国的司法体系与印度相比缺乏公平性和诚实性。《世界商业环境调查》有关司法系统的问题包括:“在解决商业纠纷的时候,你相信你所在国家的司法体系是1)公平的;2)诚实的;3)迅速的;4)费用低的;5)可靠的;6)可执行的”。受访的中国企业选择“很少”或“从不”的比例为34.4%,印度企业的比例为21.4%。44%的中国企业认为自己国家的司法体系很少或从来都不是诚实的,而只有30.3%受访的印度企业持有同样观点。整体来说,中国企业对于本国的司法体系要比印度对本国的司法体系满意程度更高。其原因就是中国的司法体系在反应速度上要比印度的司法体系更快(在“司法体系的反应速度是快的”这个问题上有58.2%的中国企业选择“很少”或“从不”,而印度企业的比例为89.1%),此外,在费用低问题上(中国企业的比例为34.1%,印度企业的比例为63.5%)、在可靠性问题上(中国企业的比例为38.6%,印度企业的比例为42.9%)和可执行问题上(中国企业的比例为34.5%,印度企业的比例为44.8%)中国的比例都要低于印度。因此,中国的企业家更容易打官司,而且司法体系更有效率,判决也能执行,但不能保证这些判决都是正确的。*公司治理*在这部分中,我将探讨《世界商业环境调查》没有包括的软件基础设施的另外一个领域——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同人们经常说的良好管理之间几乎没有区别,两者都包括公平持有公司少数股票的股东和其他股票持有者、管理以及严格财金纪律。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是管理质量的可靠反映。印度人在知道美国的安然事件之前就知道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在公司治理领域,与印度相比,中国不能望其项背。有关中印两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的直接比较分析很少。一项超越了数字排名的公正系统研究来自于里昂证券公司的《正在兴起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报告》。 我们下面列出其中的一些关键发现。主营经纪人服务和投资的银行集团里昂证券公司的《正在兴起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报告》用7个关键指标来衡量良好的公司治理,并开发了涵盖57项具体事务的问题表,然后由分析家们来评价一些正在兴起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重大公司的公司治理表现。这7个关键指标包括:1)管理纪律; 2)透明度; 3)独立性; 4)可靠性; 5)责任感; 6)公平性; 7)社会责任感。在里昂证券公司的10分评价体系中,印度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得分是5.4分,而中国在所有受访国家中排名非常靠后,只得了3.4分。在具体的国家排名方面,印度排在第6,而中国排在第19位。这里有两个因素值得一提。第一,印度相对中国来说表现很好,但并不是特别优秀。在同样该项研究中,新加坡的得分是7.4分,香港是6.8分,台湾是5.3分。第二,台湾的得分比中国大陆要高出许多的事实强调了这样一点,即公司治理不应被视为一种与英语特别有关的事务。中国大陆并不是因为这项调查具有语言或文化上的偏见而被排在印度后面很多位,因为台湾在语言和文化上同中国大陆相近,但排名却在印度之前。里昂证券公司的报告给印度的整体评分要比给印度公司治理的各个具体领域方面的分值要高。印度在公司治理的规则和规章制度、制度的实行以及“体制性机制和公司治理文化”方面做得要比中国好很多。该报告对一些印度公司将自己公司的治理标准制定得比通行标准还要高的做法给予了赞扬,比如报告中认为印度软件业的信息系统公司(Infosys)是这方面的先行者。2000年1月,印度证券及股票交易委员会采用了曼格拉委员会的建议,该建议包括:1)公司董事会要包括至少不少于50%的非行政董事;2)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委员会要有一个非行政董事来做主席,他必须着手解决股东和投资者的各种抱怨;3)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必须包含独立的有关公司治理的分析章节,并附有详细的执行报告。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是,在里昂证券公司的报告中,那些在公司治理方面表现很差的公司一般都是国有企业。这一点为理解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非常糟糕提供了思路。不完备的规章制度环境——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司治理方式应由一个国家的法律规定,但目前的情况并不是如此,这是中国的公司治理表现不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里昂证券公司的报告指出了中国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下列问题:第一,国家仍然是公司的主要持股者,因此公司的政治议程成了首要议程,效益问题往往排在后面;第二,只有非常少数的中国公司会发布公开声明或年度报告来专门探讨公司治理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重视,人们并没有觉得将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化的紧迫感;第三,中国公司的管理激励机制非常不健康和不健全;第四,投资者与公司的联系仍然不是很强;第五,公司董事会成员和公司的总裁没有足够的独立性来专门从事公司管理工作,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行政人员而不是监督者。中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高层经理人都是政治任命,而大部分私有企业的创立者通常担任公司的总裁,主导公司的运作。在中国,大部分公司的董事会机构极其臃肿,运转不灵。中国的两大股票交易所——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国有企业。在这些企业中,非行政董事会成员很少,公司的运作要么严格控制在内部管理者手中,要么由政府负责。根据1995年一项针对在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超过600家企业的研究,一般中国公司的三个主要持股者集团为国家、法人以及个体股东,每一种主体控制着大约30%的股票。这种三头分立的模式一直保持到今天。在目前的证券管理中,国家和法人持有的证券是不能拿来交易的。只要国家和法人的股东加在一起行使控制权,操纵股票利息,那么上海和深圳两大交易所就不能“作为上市公司控制的市场”来运作。政府仍将无可争议地保留着控制权。世界银行1997年的一份报告为一个像中国那样的以国有股东为主体的控股结构将如何阻碍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分析细节。该份报告中列出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与其中每人的所有权份额并不成比例。虽然个体股东所拥有的股票占到了公司已发行股票中的30%的份额,但这些个体股东手头的股票只能占到这154家公司董事会不到0.3%的席位。在这些公司中,国家的代表权被过分放大了。从平均水平上来说,国家占到了董事会席位的50%,而其真正拥有的资产比例只占公司总资产的30%。而且公司缺乏代理人投票程序,这使得个体股东与政府机构这种体制投资者相比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地位。这种对于公司合法股东权益的篡夺既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政府不愿意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中国很多公司不能符合公司治理的基本标准和原则。是否能找到一种方式将中印两国公司治理水平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的差别量化?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兰多•默克(Randall Morck)、杨贤(Bernard Yeung)、俞伟峰(Wayne Yu)——合写了一篇很有名的论文。该论文证明,在公司治理很糟糕的国家,糟糕的信息披露体制和糟糕的保护少量投资权益措施导致上市公司在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倾向于一起而不是单独变化,即“齐涨或齐跌”。三位经济学家就此种现象开发了一个统计衡量法。在这种衡量法中,中国的分数是0.80,意味着中国80%的股票价格都倾向于齐涨或齐跌;印度的分值是0.695。与中印两国相反,世界上最好的股票市场在这方面的得分较低。美国的分值是0.579。*规章制度*中国在软件基础设施方面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规章制度领域。例如,中国公司有关纳税、劳动力雇用和解雇的规章制度比印度要简单和“轻便”得多。任何一个在印度有商业活动的企业家都知道要同印度各种纷繁复杂的《劳动法》打交道是多么的困难。在近一期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在包括劳动力自由度在内的研究中,印度在总共75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而中国排在第23位。在《世界商业环境调查》中,只有16%的中国企业将有关劳动力的规章制度视为其企业活动的一个主要障碍,而印度在这个方面的比例高达63.7%。《世界商业环境调查》还发现,印度的税收条例比中国的要繁琐。除了有关劳动力的规章制度外,《世界商业环境调查》还专门针对一个国家的税收体制和其他经济方面的规章制度环境的评估设计了7个问题。这7个问题涵盖的领域有:1)商业注册;2)关税;3)国外货币;4)环保;5)解雇;6)高税率;7)税收管理。虽然中印两国的企业在商业注册领域面临的障碍水平相似(27.7%的中国公司认为商业注册是一个主要障碍,而印度企业的比例是26.2%)。但在具体的其他六方面,印度公司与中国同行相比要面临着严重得多的问题。就税收管理而言,41.2%的印度企业将其视为商业运作的主要问题,而只有30%的中国公司认为这是一个主要障碍。50%的中国企业认为高税率是一个问题,而印度企业的比例高达67.9%。中国企业认为有关环保以及解雇规章制度是自己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比例分别为19.8%和14.4%;而印度企业这两方面的比例分别为40.6%和20%。这些数据表明,印度企业在各类规章制度方面面临的问题要比中国公司面临的问题严重和繁琐得多。人们应准确理解繁琐和费力的规章制度体系对各类经济活动的影响,这一点非常重要。没有效率的规章制度将全面阻碍经济活动的开展。但另一方面,即使一个企业面临着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但对有效率和创业型企业来说通常仍有空间来实现成长。只要一个企业家能得到产权保障和融资渠道,他就可以克服由于糟糕和低效的规章制度体制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企业的成长和扩张。低效的规章制度能使得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部门萎缩,但并不必然降低单个企业的规模和业务范围。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比较。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虽然中国的纺织品/服装行业规模比印度要大得多,但印度纺织品/服装行业内的单个企业事实上比中国企业更有竞争力,它们所获得的利润比中国公司高。在劳动力成本和其他经济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印度的出口量只相当于中国出口的一部分。现在印度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出口额约为150亿美元,而中国的出口额达到800亿美元。正如在其他生产部门一样,印度很难在规模上同中国竞争。但是,印度的优势在于微观经济方面。印度出口服装的单位价值事实上很高。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两位经济学家(格马瓦特和帕蒂班德拉)估计,印度服装出口的平均单位价值为5美元。两位经济学家认为,这个价值接近服装行业的底价。近年来的数据表明,印度出口的单位价值下降了。月,印度出口到某些国家的简易服装多达7.145亿件,但总价值只有24.977亿美元,相当于单位价值只有约3.5美元。虽然印度出口服装的单位价值很低,但其平均单位价值比中国出口的服单位价值还要高。1999年,中国出口了91亿件服装,但总价值只有244亿美元。相当于每件服装只值2.67美元。2001年,中国出口服装的单位价值下降到了2.3美元,2004年进一步下降到了2.19美元。有至少一项统计表明,在公司层面,中印两国生产率之间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这项统计用到的变量是每个工人为公司创造的附加值比例大小。当时的数据是1999年的,令人惊讶的是,中印在这项统计中数值非常接近。在服装领域,印度公司工人创造的附加值比例是5.7%,中国是5.6%。在电子行业,中国的统计数值实际上还不如印度。*结论*印度和中国代表了两种很不一样的增长模式。每一种增长模式都有其优势,也有其缺点。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印度的经济增长模式——强调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但这样说并不是要表明投资建设硬件基础设施不必要。事实上,投资硬件基础设施非常有必要,但是如果中国不改善自己的软件基础设施,将很快面临大规模硬件基础设施投资的一个极限。10年之前,印度从中国学到了经验——提高投资率和开放外国直接投资。现在中国是否也应从印度那里学习一些有关软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有价值经验?我觉得应该如此。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最先进赌博高科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