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军事理论把麦克阿瑟打爆了,为什么在世界军事地位没他高

展现巅峰对决的《彭德怀与麦克阿瑟》_新浪军事
展现巅峰对决的《彭德怀与麦克阿瑟》
  杨凤安、王天成编著的《彭德怀与麦克阿瑟》不久前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通过对朝鲜战争大量史料的钩沉,及对美、俄新出版史实的收集整理,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回顾和依据档案史料的见证。该书首次把焦点集中在朝鲜战场敌我双方两名主要指挥将领的对决,揭秘了作战双方高层决策内幕、作战双方主将对决的真相及战略启示,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龙 华)
(新浪军事)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邓小平依据什么坚持称彭德怀为著名军事指挥员
作者:金一南
核心提示:在1979年要为彭德怀平反的时候,小平同志坚持说彭德怀起码是国际、国内著名的军事指挥员,主要就是因为他指挥了这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用行动给全世界做这样一个示范:中国人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也敢于出兵,展现中华民族的气魄和维护自己国家安全的决心。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行动给全世界做这样一个示范:中华民族彻底站起来了。
核心提示《老人报》日第A11版,作者:金一南,原题:抗美援朝初期我六个军无一坦克
美军一个军有坦克430辆,我志愿军最初入朝的六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
美军一个师100毫米口径以上火炮有432门,我军一个师7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仅有12门。
美军一个师拥有电台1600部,无线电通信可以一直到达排和班。我军入朝时从各部队多方抽调,才使每个军的电台达到几十部,勉强装备到营。
美军运输全部机械化,一个军拥有约7000辆。志愿军主力第三十八军入朝时只有运输车100辆,第二十七军入朝时则只有汽车45辆。
美国空军在朝鲜拥有1100架作战飞机。志愿军不要说飞机,连防空武器都十分缺乏。最初入朝的志愿军只有一个高炮团,36门旧式日制75毫米高炮,还留12门在鸭绿江保卫渡口,带入朝鲜的只有24门。
至于雷达,则一部也没有,搜索目标全凭耳听和目视。可以说,我们完全没有空中防护的力量,所以美军能够随意空袭志愿军设在后方的指挥部,当时毛岸英就牺牲了。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执政当局一直以为,新中国发出的一系列警告是虚声恫吓,根本不会也没有能力出兵的重要原因。
领导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艰苦奋战,通过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把美&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压迫到北纬37&线以南,迫使不可一世的五星上将、远东美军总司令丢官去职,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翻车丧命,硬生生地把美国人打回到谈判桌前。
英国战史专家克里斯托弗&钱特对此评论说:&朝鲜战争对西方世界是一场意想不到的严峻考验,它使拥有强大技术优势的盟国几乎抵挡不住。&
彭德怀代表中华民族横刀立马!有人讲过,狮子带领着一群绵羊,也能战胜由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里说的就是统帅的作用。毫无疑问彭德怀是中国革命战争中涌现出来的真正的统帅和猛士。
在1979年要为彭德怀平反的时候,小平同志坚持说彭德怀起码是国际、国内著名的军事指挥员,主要就是因为他指挥了这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用行动给全世界做这样一个示范:中国人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也敢于出兵,展现中华民族的气魄和维护自己国家安全的决心。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行动给全世界做这样一个示范:中华民族彻底站起来了。
我们出兵朝鲜之后,西方有一个理论,在涉及中国国家安全的问题上,新中国政权再也不会退让。所以我们从这一点来讲,&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彭德怀同志在历史上留下来的极其精彩的一笔,敢于在最困难的时候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取得胜利。
那么他们的理论是怎么出来的?根据中国人实际采取的行动。首先当然是毛泽东的决心,谁来实施这个决心?彭德怀在实施。我觉得彭德怀超出了一个军人范围,他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典型的一个代表,给历史印下深深的烙印。
[责任编辑:马钟鸰]
1933年彭德怀批黄克诚:黄瞎子 作战不许再到前面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来源:新华网&&
  麦克阿瑟“最后的攻势”计划
  从日开始,美国当局为了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意图和寻求相应的对策,接连几天进行了磋商。他们经过磋商后认为,志愿军参战的意图不外以下三种:一是保护中国边防安全和鸭绿江的电力设施;二是从战略上牵制和削弱美国的军事力量,打一场有限规模的消耗战;三是把“联合国军”赶出朝鲜半岛。同时认为,这三种可能,又以第一种可能为最大。
  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在建国伊始、百业待兴的情况下不敢同美国大举较量;而且认为当初“联合国军”退守釜山滩头的有利时机和仁川登陆的关键时刻中国均未出兵,而迟至“联合国军”迫近朝中边境时才出兵,也表明中国无意同美国大举较量。再加上志愿军结束第一次战役时没有进行深远追击,他们更以为这种判断不会有错。不过他们又因为估计中国东北地区可能集结有庞大的军队而感到不安。
  基于上述判断,他们认为采取对策应以加强侵朝战争为前提,特别是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代表的一些人主张扩大战争规模。麦克阿瑟认为,中国的大队人马和物资自中国东北地区涌过鸭绿江,将有被“联合国军全部歼灭的危险”,因而要求轰炸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基地和鸭绿江上的一切桥梁,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继续投入朝鲜战场。
  这时,英、法等国也在揣测中国出兵的意图和寻求对策。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是中国人迫使美国停止对重建欧洲的援助的诡计”。因此,他们从本国利益出发,害怕扩大朝鲜战争的规模,反对轰炸中国东北地区,认为那样做有挑起世界大战的危险,主张在鸭绿江两岸设置“缓冲地带”,尔后寻求政治解决。
  11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会议。这次会议从维护其称霸世界的战略利益出发,最后确定在未完全判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意图以前,在军事上,继续坚持以军事进攻迅速占领全朝鲜的原定计划,批准麦克阿瑟“在军事方面可以相机行事“,并批准麦克阿瑟关于轰炸鸭绿江上所有桥梁的计划;在政治上,向英、法等国重申“无意于扩大冲突”,也不放弃“在欧洲所承担的义务”,并通过瑞典、英国向中国试探,图谋以所谓“保护中共利益”为诱饵,换取中国坐视其侵占整个朝鲜。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批准麦克阿瑟在军事方面可以相机行事,正符合麦克阿瑟的想法。因为他早在“联合国军”开始向清川江以南撤退时,就在着手制定发动一次“最后的攻势”的计划。
  麦克阿瑟的计划是:首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察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实力和行动企图,同时以航空兵摧毁、封锁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和渡口,阻止中国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加兵力;随后,即发起攻势,以美第10军经长津湖西进,以美第8集团军由清川江北上,两军在江界以南的武坪里衔接后,围歼在朝鲜北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尔后再向朝中边境推进,并赶在鸭绿江冰封之前抢占全朝鲜。
  为了实现上述计划,麦克阿瑟将担任警卫汉城和“清剿”其后方朝鲜人民军任务的美第9军第25师,新到朝鲜的土耳其旅、英第29旅调到西线;将从美国本土调来的美第3师调到东线。这样,“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在前线的地面部队已有5个军13个师又3个旅又1个空降团共22万余人,比志愿军进行第一次战役时增加了8万余人,而且主要是美军。空军也增加了2个新式喷气战斗机团,各型飞机增加到1200余架。
  麦克阿瑟对他计划的攻势非常乐观,要以此一战“消灭最后一批残存的北朝鲜人民军,平定朝鲜半岛”。当“联合国军”发动攻势时,麦克阿瑟还飞临战场督战,向他的部下宣传这次攻势是“最后的攻势”,战争“在两星期内就会结束”,有些部队可以“回家过圣诞节”。因此,这次总攻势也被称做“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彭总的一着妙棋
  彭德怀司令员于11月4日第一次战役接近结束时,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提出了对战局的发展及志愿军下一步作战方针的见解。他说: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对稳定朝鲜北部人心,使志愿军站稳脚跟,坚持继续作战,是有意义的。但消灭敌人不多,志愿军实力未完全暴露,敌人还可能重新组织反攻。而志愿军部队在敌机袭扰下粮弹运输也已发生困难,且寒冬将至,长期露营,难于保持战力。因此,“拟采取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如敌再进,让其深入后歼灭之”。
  毛泽东主席对彭德怀提出的方针、部署表示同意,同时指出:下一步作战,德川方面甚为重要,志愿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战线推到元山至平壤一线,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才能对长期作战有利。另外,毛泽东还通知彭德怀,已命令集结在济南以南地区的第9兵团立即入朝,全力担任江界、长津方面的作战,以求转变东线战局。
  在此以前,10月29日,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到山东第9兵团驻地,对该兵团干部作了抗美援朝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他指出:美国侵略者不顾我国警告,越过“38线”,直趋朝中边境。我们决不能置之不理。为加强入朝参战的兵力,中央军委决定第9兵团立即入朝。他要求第9兵团部队以旺盛的战斗意志,肩负起打败美国侵略者的光荣任务。
  11月5日,志愿军领导人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制定了迎敌再进的部署:西线各军分别以主力控制新义州、龟城、泰川、云山及熙川以南新兴洞、苏民洞、妙香山地区;而各以1个师分别置于宣川、南市、博川、宁边、院里、球场地区,采取宽大正面运动防御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如小敌进攻则歼灭之,如大敌进攻则边打边退,诱敌深入,向敌侧后转移,以便配合主力消灭之。东线第42军主力仍置于古土里、旧津里、赴战岭地区,以1个师位于宁远,并以该师1部位于德川向阳德方向游击活动。
  为配合彭德怀的诱敌行动,第一次战役胜利后,毛泽东也仅仅让新华社以“朝鲜北部某地”的名义在国内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参加下,朝鲜人民军获得重要胜利,11天歼敌6000,收复广大地区。”
  为了迷惑麦克阿瑟,不让其发现中国的出兵意图和参战实力,连这份为鼓舞国内人民而发的新闻都大大缩小了战果。
  一连串的欺敌措施采取后,志愿军的将帅们焦虑地观察着麦克阿瑟的反应。
  “太慢了,进得太慢了。”彭德怀看着地图摇头。
  “是啊,11月6日敌人开始进攻,东西两线10天仅分别前进9至16公里,距我预定歼敌地区还远啊。”解方点点头。
  “可能是112师在飞虎山把沃克顶得太狠了,吓住他了。”洪学智分析。
  将帅一合计,彭德怀断然下令:“电令各军,再主动后撤十几公里,放弃一切形式的阻击、反击,大步后撤,注意,不要露出破绽!”
  麦克阿瑟上钩了!
  中国军队一退再退,乐观主义者、情报处长威洛比更加乐观了:“来的只是义勇军,已经证实的中国师,实际战斗力相当于1个营。”有人当即问他,“云山周围已证实有3个师,按你的估计其实际兵力可说是3个营。那么,为何第8骑兵团失败得那么惨?”威洛比神气活现地解释:“因为该团缺乏警惕!为少数敌人果敢的奇袭所压倒,在暗夜中陷入溃败!”
  麦克阿瑟傲慢地宣称:“(中国人)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兵力最多不过六七万人。”他自以为所实施的空中战役已使中国支援部队不能进入战场,已入朝部队则被炸得支离破碎、彻底溃散了。
  错误的判断导致了错误的行动,麦克阿瑟又开始盲目冒进了。11月21日,西线联合国军已进至“攻击出发线”,完成了战役展开。
  22日、23日,麦克阿瑟继续大举北进。他是如此轻敌,以至于中国军队甚至仅靠收听美国、日本、韩国的广播,就可以大致知道哪支敌军进到何方,目的地是何处。而中国的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以至于直到30年以后,美日军界的主流看法还认为率军入朝作战的是林彪、黄永胜。
  24日,彭德怀在地图前微笑着作出了最后的战役计划。彭德怀使出中国兵学几千年积淀的精髓,对麦克阿瑟利而诱之,卑而骄之。西方军界巨擘麦克阿瑟不识厉害,终于一头钻进彭德怀东方式战略战术的陷阱。
责编:李永超
相关热词搜索: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我想说两句!!
&&&&&&&&&&&麦克阿瑟嘲笑中国军人是洗衣工,可是他却中了彭德怀的诱兵之计
八千里路云和月
(晨雾中的鸭绿江大桥)接到前线关于志愿军动向的侦察报告,麦克阿瑟果然乐观起来。他开始相信,中国仍然只是象征性出兵,其目的不过是为了保卫边防以及鸭绿江水电站而已。在麦克阿瑟下决心发动新的大规模进攻之前,联合国军就已开始试探性进攻。接受第一次战役中被围歼的教训,其前线部队表现得非常谨慎,进攻速度也十分缓慢。从一九五年十一月七日至十五日,一个星期内,联合国军每天平均只走两三公里,迟迟未进入志愿军的预定歼敌地域。发现这个情况后,彭德怀电令各军在北撤时干脆连小规模的阻击和反击也予以放弃,以诱敌大胆前进。与此同时,又集中释放了一百名受伤和有病的美军战俘。彭德怀的用意是一箭双雕,一方面通过战俘之口告诉美军,志愿军没有弹药和粮食,运输线也被切断,确实是准备收拾收拾回国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志愿军的优待俘虏政策广为人知,以便在接下来的第二次战役中,能够争取被围的美军主动缴械投降。麦克阿瑟不出所料地出现了新的判断错误。他的情报机构曾提供数据说,中国拥有平均每月将二十万军队送过鸭绿江的能力,于是麦克阿瑟便下令空军轰炸所有鸭绿江上连接中朝的桥梁。(鸭绿江一座桥的上空,美军俯冲轰炸机在投下2000磅炸弹后拉起)杜鲁门担心因此出现意外轰炸中国领土的情况,想撤销相关命令。麦克阿瑟却恐吓杜鲁门和参联会,说如果不炸桥,任由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美军就有“被最终消灭的危险”。杜鲁门听后颇感踌躇,轰炸行动一如既往。麦克阿瑟认为,正是这些轰炸行动产生了效果,从而迫使志愿军后续支援部队不能进入战场,按照他的估计,志愿军现有在朝兵力“最多不超过六七万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克阿瑟vs彭德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