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生产力全国海底总动员员后,军力能达什么程度

||||||||||||
中国工业生产力全国总动员后,军力能达什么程度
  比如开world war 3。
  以现在中国的工业生产力,换算成战争潜力,可以生产多少坦克、飞机、轮船?
  可以爆多少兵。
  二战时期美国、苏联的军力都增加到了1000万级别。
  而当时美国、苏联的工业力,比之现在的中国应当差的很远吧,嗯,貌似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现在中国的工业力至少是当时美国的十倍。嗯,钢产量十倍,发电量也接近七八倍了吧。
  这样计算,当时美国生产了6万辆坦克,中国现在如果开三战,应当能够生产60万辆以上的坦克吧。
  而飞机的话,应当也不会少于10万架。
  战舰呢?这个不好算,如果像二战中美国那种爆的话,应当也能生产上百艘航空母舰,组建150个左右的航母战斗群吧。
  导弹等各种武器的数量,应当也会是今天常备数量的50~100倍吧。
  那么中国完全动员后,应当可以组建三千万~四千万左右的军队,上百万辆各式装甲车,十万架飞机吧。
  PS:楼下的都别喷,我这个只是单纯的探讨中国现在的工业生产能力转化成战争力之后可以达到的水平而已,不考虑核弹的因素,就当核弹一夜之间消失,并且再也造不出来了吧。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更多关于 中国,全国总动员,军力 的热帖关于秦朝的战政体系与当代中国战争体系秦朝时期尤其在秦孝公时期左右,秦国战争频繁,常常打仗打到全国动员,当时秦朝人口为500万,战争总动员后兵力达到惊人100万,可以说是全民皆兵,所以出现了举国而伐的状况,而商鞅变法后,耕战体制的确立,十级军功更是刺激了秦国的好战分子,从而为大一统提供了坚实基础。而在近代,二次大战中的苏联采用了全民皆兵政策,整场战争苏联总共集结了近2000万军队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在强大的人口基础上,为东线战场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而在当今世界格局,很难再出现全球性战,中国是否可以效仿秦朝进行全民皆兵的战政体系。
夜风瑟瑟曾8U
当今已经不是靠人数取胜的时代了 中国没有必要实行全民皆兵的战政体系 这套体系只适用于 人口不多的小国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正文
外媒:中国军力全球第3可动员7.5亿人 日本第10
日08:10&&来源:环球时报
  资料图:中国解放军军事演习
  俄罗斯《观点报》21日报道称,根据世界军力排名网“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公布的世界最新军事力量排名,俄罗斯军队在世界最强军队排名榜上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位。美军仍位居世界上最强军队榜首,而中国位居第三位,之后依次是印度、英国、法国、德国、土耳其、韩国。日本位居第10位。
  此次排名没有考虑核力量,只考虑在陆、海、空使用常规武器条件下各国军队的能力。这一排名考虑了50多种因素,包括相关国家重要的经济资源及地理位置等因素。此次共对106个国家的军队进行了排名。该网分析家指出,美国的军费超过所有其他大国,达到6120亿美元,装备8300辆坦克、2.57万辆装甲车、1700门火炮和1300具火箭发射系统。而俄罗斯军费为760亿美元,俄罗斯超过美国的方面包括:坦克1.55万辆、装甲车2.7万辆、火炮4600门和火箭发射系统3800具。同时俄罗斯的动员潜力也超过美国。而中国军费为1260亿美元,中国在军舰数量上位居首位,达到520艘。
  而这已经不是中国首次进入全球军力排行榜前三名了。美国“商业内幕”网站之前曾通过图表形式展示了全球排名前35的国家军力。这一排名是根据坦克、核武器、飞机、航母、潜艇、可动员人员数量和军费7项指标排出。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位居前三名。位居首位的美国在飞机、航母和军费7项指标中有5项超过俄罗斯。而俄罗斯在坦克和核弹头数量上超过美国位居首位。中国在军队人数上占据首位。美国的军费为6125亿美元、可动员人数达1.452多亿人、坦克8325辆、核弹头7506枚、飞机13683架、航母10艘、潜艇72艘。俄罗斯军费为766亿美元,可动员人数约为6912万人、坦克1.5万辆、飞机3082架、航母1艘、潜艇63艘。中国军费约1260亿美元,可动员人数约为7.5亿人、坦克9150辆、飞机2788架、核弹头为250枚、航母1艘、潜艇69艘。
文章关键词:军力;军费
责编:王文静
杨宇军回应称,近些年来,中国军力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媒体和一些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大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评论和推断。不论外界是热捧还是贬损,中国军队都会聚精会神地干好自己的事。
据日本共同社12日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参加由美国和澳大利亚举行的年度大规模联合军演,陆上自卫队一支特别分队11日参加了联合夺岛演习。日本陆上自卫队官员表示:“在澳大利亚举行军演很重要,能够传递日美澳形成包围网盯着中国这一强有力的信息”。
俄罗斯《观点报》3月21日文章,根据世界军力排名网“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公布的世界最新军事力量排名,俄罗斯军队在世界最强军队排名榜上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位。军事专家宋晓军在接受央视采访中表示,中国军费快速增长,俄罗斯未来或将中国列为第二位。
据英国路透社3月16日消息称,自俄罗斯同西方国家关系恶化至冷战以来最低点后,俄军超过4.5万名士兵以及战机和潜艇16日展开了大规模军事训练,展示俄军军力。”  报道称,在俄罗斯东部军事管理区有5000多名士兵进行军事训练,此外还有俄罗斯北高加索两次分裂主义战争爆发地车臣地区有500多名士兵进行军事训练。
香港中评社12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军事发展有“大象效果” 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一直是外国媒体和国际舆论津津乐道的话题,伴随着中国军事的快速发展,“中国威胁论”、“中国军事不透明”等说法也在外媒上逐渐涌现。
(记者 德永健)美国国防部5日发表201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称中国继续全面推进军事现代化建设,又指愿与中国继续构建持久实质的两军关系。在其它章节,报告概述2013年中国国防支出、陆海空军力建设、国防工业发展的情况,包括运-20大型运输机试飞、“可能”调派无人机在东海巡航等。
(记者 德永健)美国国防部5日发表201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称中国继续全面推进军事现代化建设,又指愿与中国继续构建持久实质的两军关系。在其它章节,报告概述2013年中国国防支出、陆海空军力建设、国防工业发展的情况,包括运-20大型运输机试飞、“可能”调派无人机在东海巡航等。
2000年以来,五角大楼每年都向国会提交中国军力报告。
5月5日,菲律宾与美国“肩并肩2014”联合军演在菲首都马尼拉举行开幕仪式。未来10天,3000名菲军官兵和2500名美军士兵,将在菲境内多处进行一系列演习,包括在多处地点展开实弹演练、灾难搜救和人道援助行动。
资料图:3月24日,在浙江舟山某军港码头,导弹驱逐舰“长春”舰上的官兵列队准备启航。香港媒体称,马航MH370航班失联以来,媒体一方面赞扬多国协力搜救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揭露各国沟通不畅和缺乏信任。
尤其是,西方对莫斯科的敌视已在相当程度上转化为对普京个人的厌恶,这大体等于关上了它们同俄罗斯达成谅解的最重要渠道。即使奥巴马等西方政治领导人意识到之前去乌克兰挖俄罗斯墙脚做过了头,美欧大国针对莫斯科做战略调整也很难。
据英国《卫报》12月10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要求俄国防部加强俄军北极军力建设。普京称,俄罗斯将重建前苏联时期北极军事基地,以确保国家安全与利益得到可靠保障。
“我们对中国太软了”——越来越多中国邻国和美国外交专家发出这种声音渐高的低语。反对强硬路线的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一针见血:“你们还说对中国强硬,我们首先应对自己强硬起来。
(记者 德永健)五角大楼2日首次发布朝鲜军力报告,称朝鲜意图攻击韩国,寻求发展核武和远程弹道导弹,并无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进行武器扩散,目前依然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最严峻威胁。
据《印度快报》4月9日报道称,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塞缪尔-洛克利尔在当天国会听证会上告诉国会议员,美国必须“十分密切地”关注中国军力发展以及中国如何运用军力。”  洛克利尔说,正值中国崛起之际,美国正为保证他们的盟友和美国人民在亚太地区的利益而做准备。
新闻财经汽车体育娱乐健康科技
Copyright &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军事理论题库-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交规考试
军事理论题库
《军事理论》试题库
绪论 军事科学概论一、单项选择1、军事科学属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人文科学D、技术科学2、战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社会现象,产生于:A、原始社会早期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早期D、奴隶社会中期3、战争按社会政治的性质可分为()A、核战争和常规战争 B、持久战争和速决战争C、为了人民利益的战争和反人民的战争D、正规战争和游击战争
二、多项选择1、在阶级社会里,战争是解决()的最高斗争形式A、阶级矛盾B、民族矛盾C、国家矛盾D、政治集团矛盾2、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主要有A、这是法定的公民义务B、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C、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D、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3、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有:A、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B、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C、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D、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4、中国现代军事科学,包括()它们是军事科学完整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A、军事理论科学B、军事思想C、军事学术D、军事技术科学5、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A、军事科学具有阶级性B、军事科学具有时代性C、军事科学具有民族特征D、军事科学研究对象战争是特殊社会活动形态6、战争按社会政治的性质可分为()A、世界战争和局部战争B、进步的战争和反动的战争C、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D、核战争和常规战争
三、名词解释1、军事科学2、军事思想3、军事学术
四、判断并改错(对的打“?”,错的打“ ?”,并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题目略
五、问答题1、什么是军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军事科学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3、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功能?4、如何理解大学生接受军事教育的意义?5、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什么?如何理解军事科学的性质?6、为什么说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论述题你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如何?
第一章 中国国防一、单项选择1、()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A、国防的主体B、国防的客体 C、国防的主体和客体D、军队2、我国奉行()的国防政策。A、扩张性 B、防御性 C、自卫性 D、中立性3、中国的国防类型属于()A、扩张型 B、联盟型 C、自卫型 D、中立型4、我国古代边防建设的代表――长城始建于()A、春秋战国 B、秦汉 C、唐 D、明5、我国古代海防建设是始于( )A、秦
B、宋 C、元 D、明6、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是:()A、结构科学合理,提高整体功能B、发展武器系统,提高合成程度C、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D、以常规力量为主,适当发展核力量7、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目标是:( )A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B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C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D依法治军、从严治军8、清朝早期采用的兵役是()A、征兵制
C、府兵制 D、募兵制9、《国防法》是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A、1996
C、1998 D、199910、《国防教育法》是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A、2000 B、2001
C、2002 D、200311、新的《兵役法》是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A、1981
D、198412、国防的主体是()A、人民 B、国家 C、军队 D、警察13、国防教育的对象是()。A学生B、高校学生C、全体公民D、符合征兵条件的人14、()是我国古代各朝代都十分重视的国防思想。A、重视边防
B、富国强兵 C、实边固边D、抵御外来侵略15、军队质量建设以()为主要标志。A、信息化 B、正规化 C、现代化 D、数字化16、我军的军事战略方针是()A、积极防御 B、积极准备 C、积极训练 D、积极预防17、我国坚持()的核战略。A、遏制防御 B、自卫防御 C、积极防御 D、有效防御18、我国国防建设的()成功爆炸了原子弹。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19、国防所维护的国家利益主要是()A、政治利益
B、经济利益C、外交利益
D、安全利益20、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设()个办公室。A、三 B、四
C、五 D、六21、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A、1981年
C、1983年 D、1984年2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级领导机关。A、二 B、三
C、四 D、五23、民兵干部一年内训练时间为()A、15天 B、20天
D、30天24、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国防立法的行使大致划分为()级。A、2
D、525、国防法属于()A、宪法 B、特别法 C、普通法 D、一般法
二、多项选择1、我国武装力量由()构成。A、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 B、武装警察 C、民兵 D、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2、下列属于国防法规体系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3、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 )组成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第二炮兵4、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具有()的特点。A、军事性 B、武装性
C、公安性 D、地方性5、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目标()A、革命化 B、现代化 C、年轻化 D、正规化6、国防的目的是捍卫国家的()A、主权 B、统一 C、领土完整 D、安全7、国防的手段包括()A、军事 B、政治 C、经济 D、外交8、国防的对象是()A、侵略 B、进攻 C、武装颠覆 D、防御9、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祸害最深的是()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日本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行使。A、中共中央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国家主席 D、国务院和中央军委11、国防动员委员会有()等办公室。A、人民武装动员 B、经济动员 C、人民防空 D、交通战备12、军委下属的总部机关即()A、总参 B、总政 C、总后 D、总装13、预备役部队以()为基础。A、预备役军官 B、士兵 C、民兵
D、基干民兵14、武警有()级领导机关。A、总部 B、总队 C、支队 D、连队15、民兵分为()A、基干民兵 B、普通民兵 C、技术民兵 D、农村民兵16、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原则()A、质量建军 B、科技强军 C、勤俭建军 D、依法治军17、总动员的特征是()A、全面性 B、彻底性C、连续性 D、持续性18、动员包括()A、武装力量动员 B、国民经济动员 C、人民防空动员 D、国防交通动员19、国防动员的要求是()A、速度要快 B、数量要多 C、质量要高 D、范围要广20、国防动员的程序是()A、发布动员令 B、调整合加强动员机构 C、修订战时动员计划 D、落实动员计划21、国防教育包括()A、国防理论教育 B、国防精神教育 C、国防法制教育 D、国防知识教育22、人民海军包括()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西海舰队23、武警包括( )A、内卫部队 B、边防部队 C、黄金部队 D、森林部队24、新中国对外战争中属于局部动员的是()A、抗美援朝B、对印战争 C、对越战争
D、对苏战争25、国防建设包括()等方面。A、精神 B、物质 C、武器 D、边防
三、名词解释1、国防 2、国防动员3、国防法制4、国防立法体制5、国防建设6、兵制7、国防领导体制8、武装力量建设9、国防实力 10、国防法律制度 11、国防教育12、人防动员 13、国防教育 14、民兵15、综合国力
四、判断改错题(对的打“?”,错的打“ ?”,并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题目略
五、问答题1、国防历史给予我们哪些启示?2、国防的类型有哪些?我国国防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防?3、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了那些成就?4、国防建设有哪些内容?5、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6、什么是兵制?通常包括哪些内容?7、什么是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按规模如何划分?8、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9、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10、我国的武装力量由哪几部分构成?11、我国的武装力量建设的目标?1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特征?13、什么是国防法制?包括哪些问题?14、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有哪些层次?15、公民有哪些国防权利和义务?16、怎样进行国防动员的准备和实施?17、国防动员的基本原则?18、现代国防动员有哪些要求?
六、论述题1、通过对我国国防历史的学习,有哪些启示?2、试述中国的国防体制?
第二章 军事思想一、单项选择1、中国古代封建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是A、《军政》、《军志》的问世B、《孙子兵法》的问世C、《孙膑兵法》的问世D、《武经七书》的问世2、中国古代封建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是A、《军政》、《军志》的问世B、《孙子兵法》的问世C、《孙膑兵法》的问世D、《武经七书》的问世3、《孙子兵法》的()篇提出衡量战争胜负的“五事”“七计”诸因素。A、《计》B、《作战》C、《军争》D、《九变》4、()编纂的军事百科全书性的著作《武备志》提出实行军事改革的依据,以求振兴明王朝的武备。A、戚继光B、何良臣C、茅元仪D、何去非5、()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军事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时期――现代军事思想时期。A、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苏联的建立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6、毛泽东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党指挥枪的重要建军原则是在A、八七会议B、秋收起义C、三湾改编D、古田会议7、人民军队的根本任务是:A、战斗B、工作C、宣传D、生产8、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A、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B、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C、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D、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9、毛泽东所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就是()的通俗解释。A、游击战B、运动战C、阵地战D、歼灭战10、()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A、毛泽东B、若米尼C、孙武D、克劳塞维茨1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在()爆炸成功。A、 1964年10月B、1967年6月C、1970年4月D、1974年10月12、我国第一颗氢弹是在()爆炸成功。A、 1964年10月B、1967年6月C、1970年4月D、1974年10月13、正式提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概念是在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1982年党的十二大C、1985年军委扩大会议D、1992年党的十四大1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科学体系形成,我军进入新时期建设轨道的标志是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1982年党的十二大C、1985年军委扩大会议D、1992年党的十四大15、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学术上是“百家争鸣”,各派思想家、政治家对战争问题各抒已见,其中儒家提出()的主张。A、休养生息和注重武器与军事工程的主张B、仁义为本,足食足兵和重视组织训练C、讲耕战、重实力、权术和刑赏的观点D、慈故能勇,柔弱胜刚强,进道若退的辨证观点16、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学术上是“百家争鸣”,各派思想家、政治家对战争问题各抒已见,其中法家提出()的主张。A、休养生息和注重武器与军事工程的主张B、仁义为本,足食足兵和重视组织训练C、讲耕战、重实力、权术和刑赏的观点D、慈故能勇,柔弱胜刚强,进道若退的辨证观点17、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学术上是“百家争鸣”各派思想家、政治家对战争问题各抒已见,其中提出“慈故能勇,柔弱胜刚强,进道若退的辨证观点”主张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8、毛泽东指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A、政治 B、人C、经济D、武器E、科技F、地理
二、多项选择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标志是()A、《军政》B、《军史》C、《军志》D、《孙子兵法》2、军事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A、战争观B、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C、战争指导思想D、建军指导思想E、国防建设思想3、军事思想的特性有:A、时代性B、阶级性 C、民族性D、继承性4、18-19世纪近代欧洲军事思想变革的成果集中体现在A、拿破仑的战争艺术B、马基雅维利的《战争艺术》C、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D、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5、古代欧洲代表性军事著作有:BCDA、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B、色诺芬《远征记》C、G.J.凯撒《高卢战记》D、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战争的性质取决于A、战争的政治目的B、战争的阶级本质C、战争的文化传统D、战争的历史作用7、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步形成的军事实践活动主要有A、三湾改编B、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C、古田会议D、提出了“十六字诀”的游击战原则8、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这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步形成。 A走什么路B如何建军C如何作战D如何建立根据地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A、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B、人民军队思想C、人民战争思想D、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E、国防建设思想10、人民战争的基本属性有A、战争的正义性B、战争的革命性C、战争的群众性D、战争的破坏性11、毛泽东认为战争规律具有()等特点。A不可知性B盖然性C稳定性 D 客观性1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军的基本作战形式主要有A、运动战B、攻坚战C、阵地战D、游击战13、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是:A、充分准备B、后发制人C、攻防结合D、持久胜敌14、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内容主要有A、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B、关于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C、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的思想观点D、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问题,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15、我军要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努力完成的历史任务是:A革命化B 信息化C 现代化D机械化16、江泽民提出我国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A、政治合格B、军事过硬C、作风优良D、纪律严明E、保障有力17、认识和把握特殊战争规律,必须着眼其发展,把握好战争的()三个要素。A、时间B、武器C、地域D、性质18、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是通过()的领导实现的。A、政治B、经济C、思想D、组织19、人民军队实行()三大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军队建设是的具体体现。A、政治B、经济C、思想D、军事20、1985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其核心是:()标志我军进入新时期建设轨道,进入建军史上发展的新阶段。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 B、关于裁军100万C、关于军队与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D、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判断 21、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东西问题即:()。A、整个人类的发展问题B、战争与和平问题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问题D、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22、邓小平提出的军队“三化”建设的总目标,即:()三个方面。A、革命化B 、信息化 C 、现代化D、机械化E、正规化2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的国际局势和国家安全形势,可以概括为“两个总体”、“一个增强”。“两个总体”是指:()。A、国际战略形势保持总体保持由“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转变B、国际战略形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稳定的基本态势C、国家发展形势总体上很好D、国家安全形势面临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三、名词解释1、毛泽东军事思想;2、人民战争;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4、军事思想;5、江泽民新时期军队建设总要求;6、积极防御;7、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8、中国古代军事思想9、战争观10、战争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11、战争规律12、人民战争的正义性13、人民战争的群众性14、“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15、“三结合一配合”16、歼灭战17、运动战18、阵地战19、游击战20、战略上的后发制人
四、判断并改错(对的打“?”,错的打“ ?”,并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题目略
五、问答题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有何特点?2、毛泽东人民军队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什么?4、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什么?5、如何理解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价值?6、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战争与和平的理论?7、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8、谈谈你学习《孙子兵法》的收获。9、如何理解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10、如何理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1、如何理解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12、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意义。13、如何理解我军新时期建设的总目标?14、如何理解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15、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6、如何理解江泽民的军事战略思想?17、如何理解江泽民的军队建设思想?18、如何理解江泽民的国防建设思想?19、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含义是什么?20、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1、如何理解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地位作用?
六、论述题1、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本质特征及历史地位?2、为什么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认识战争规律、必须着眼其特点和发展、必须关照全局、把握关节?3、实行人民战争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第三章 战略环境与国际战略格局一、单项选择1、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的方略A、全局B、局部C、规律D、艺术2、战略产生于( )A、经济实践B、生产实践C、社会实践D、战争实践3、战略的本意为()A、经济战略B、政治战略C、文化战略D、军事战略4、军事战略把国家的()利益作为其基本的历史使命A、经济利益B、政治利益C、安全利益D、文化利益5、战略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类型,按作战性质可划分为()A、古代战略、近代战略、现代战略B、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C、常规战争战略和核战争战略D、速决战略和持久战略6、在战略的基本特性中,首要特性是( )A、全局性B、对抗性C、谋略性D、预见性7、国际战略格局的构成要素是()A、国际战略力量B、国际行为主体C、国际组织D、跨国公司8、历史上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往往以世界()格局的发展为先导A、经济格局B、政治格局C、军事格局D、文化格局9、二战后,作为两极格局发源地和终结地的地区是( )A、中东地区B、欧洲地区C、南亚地区D、东北亚地区10、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中的“一超”指的是()A、美国B、中国C、俄罗斯D、日本11、美国在21世纪的首要战略目标,是要防止在( )出现对美构成战略威胁的新对手A、美洲大陆B、欧洲大陆C、欧亚大陆D、非洲大陆12、目前世界各国安全政策几乎普遍一致地把确保国家的( )安全作为首要目标。A、经济安全B、政治安全C、军事安全D、文化安全1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出口国是( )A、俄罗斯B、美国C、法国D、中国14、当前世界战略力量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最突出地表现在()上A、经济B、政治C、军事D、文化15、今后维护世界和平与推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世界()大力量的协调与合作A、三大力量B、四大力量C、五大力量D、六大力量
二、多项选择1、古代早期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有兵员的()A、数量B、勇气C、体力D、智力2、军事战略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和特点,其决定因素主要有()A、战略思想B、战略环境C、军事力量D、政治力量3、战略对军事斗争全局的指导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它()A、指导战时和平时B、指导军事力量的使用和建设C、指导准备与实施战争,赢得战争的胜利D、指导遏制战争,维护和平4、战略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类型,按社会历史时期可划分为()A、古代战略B、近代战略C、现代战略D、未来战略5、战略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类型,按作战性质可划分为()A、进攻战略B、攻防兼备战略C、防御战略D、拒敌战略6、战略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类型,按军种可划分为()A、陆军战略B、海军战略C、空军战略D、炮兵战略7、战略目的是根据战略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确定的,它要( )A、体现国家利益的时代特点B、反映国际战略形势的总特点和国际斗争主题C、反映国家安全形势的特点并与现实斗争重点吻合D、与国家的总体目标和国力相适应8、战略的基本特性主要有( )A、全局性B、对抗性C、谋略性D、预见性9、考察国际战略环境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是()A、时代特征B、世界战略格局和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C、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D、周边安全形势。10、国内战略环境是指筹划、指导军事斗争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A、军事环境B、社会环境C、自然环境D、安全环境11、考察国内战略环境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是()A、地理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环境D、综合国力状况12、国内政治环境涉及范围较广,但对战略影响最大的是( )A、国家的法律制度与基本国策B、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与基本国策C、国内局势 D、政治安全形势13、国际行为主体主要分为()A、国家主体B、国家行为主体C、非国家行为主体D、国际战略力量14、非国家行为主体主要包括()和国际性宗教等A、主权国家B、国际组织C、跨国公司D、国际性政党15、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力量是由多种力量要素构成的,除了经济力量外,还包括()A、政治力量B、军事力量C、科技力量D、社会文化力量16、一个国家的政治力量主要包括( )A、政治团结力B、政治稳定力C、政治组织力D、政治影响力17、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主要包括( )A、生产力B、经济开发力C、经济资源配置力D、储备力18、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主要包括( )A、常备军力B、后备军力C、潜在军力D、战争动员力19、一个国家的科技力量主要包括( )A、科技水平力B、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力C、科技发展力D、科技创造发明力20、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力量主要包括( )A、社会凝聚力B、社会文明影响力C、历史传统继承力D、历史传统发扬力21、在当今国际舞台上,能够成为国际战略力量并进而成为国际战略格局基本要素的是()A、国家B、大国C、国家集团D、国际行为主体22、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的一种()对比。A、实力B、势力C、判断力D、影响力23、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可分为()A、单极格局B、两极格局C、多极格局D、多元交叉格局24、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曾出现过一国称霸世界历史的格局,这些国家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25、国际战略格局的“两极格局”在世界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主要有()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同盟国和协约国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西斯轴心国和反法西斯同盟国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D、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美苏对抗26、两极格局解体后,当今世界的重要战略力量除了美国外,还包括( )A、欧盟B、俄罗斯C、日本D、中国27、国际战略格局按其范围大小可区分为()A、世界格局B、海洋格局C、地区格局D、国家格局28、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方式主要包括()A、量变B、质变C、渐变D、突变29、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一般是通过战争突变方式实现的,如()A、拿破仑战争与维也纳格局B、普法战争与法兰克福格局C、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格局D、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格局30、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突变方式主要有()A、战争方式B、谈判方式C、合作方式D、和平演变方式31、目前亚太地区基本能够覆盖全区域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主要有( )A、上海合作组织B、东盟地区论坛C、亚太经合组织D、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32、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目前主要的军事冲突形式是()A、地区武装冲突B、国际反恐战争C、局部战争D、民族分裂战争33、目前世界上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将更加突出的邪恶势力是( )A、国际恐怖主义B、大国沙文主义C、民族分裂主义D、宗教极端主义34、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大量倾销先进常规武器有可能对这些地区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造成地区性的军备竞赛B、引发新的地区冲突C、刺激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D、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速度35、目前世界上有能力把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实力的国家是()A、美国B、俄国C、中国 D、日本36、一个国家将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实力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辽阔的国土B、众多的人口C、强大的军力D、对外政策37、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将呈现出新的特征,它们是()A、关系复杂化B、集团松散化C、外交多边化D、合作区域化38、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主要作用体现在()A、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约作用B、在经济发展上起示范作用C、在文化传播上起先导作用D、在维护第三世界权益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39、战略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A、战略目的B、战略方针C、战略力量D、战略措施
三、名词解释1、战略;2、战略目的;3、战略方针;4、战略措施;5、战略环境;6、国际战略环境;7、国内战略环境;8、国际战略格局;9、大国;10、单极格局;11、两极格局;12、多极格局
四、判断改错题(对的打“?”,错的打“ ?”,并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题目略
五、问答题1、什么是战略?战略有哪些构成要素?2、怎样理解战略的基本特征?3、简述战略环境与战略的关系。4、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其基本结构有哪些类型?5、如何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构成要素和本质?6、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什么?7、如何理解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8、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规律性特点有哪些?9、为什么说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减少,地区武装冲突却越来越频繁发生?10、为什么说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大量倾销先进常规武器有可能给这些地区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六、论述题1、如何理解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多元争极”?2、如何理解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一、单项选择1、与中国有共同陆地边界的国家有()A、8个B、13个C、14个D、15个2、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约()公里A、1.2万B、1.8万C、2.2万D、3.2万3、与中国共有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国家是()A、俄罗斯B、蒙古C、印度D、越南4、中国的陆地边界线长约()公里A、1.2万B、1.8万C、2.2万D、3.2万5、中国的海疆线长约()公里A、1.2万B、1.8万C、2.2万D、3.2万6、在海上邻国中,与中国隔黄海、东海、南海相望的国家有()A、5个B、6个C、8个D、14个7、中国的海洋国土有()平方公里A、1.8万B、3.2万C、300万D、468万8、目前世界上10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有()个是在这个地区A、6个B、7个C、8个D、9个9、与中国虽然不相邻,但却与中国有着直接关系、产生着重大影响的国家是()A、新加坡B、英国C、法国D、美国10、目前世界可划分为两大地缘战略区,美国属于()A、海洋地缘战略区B、欧洲大陆地缘战略区C、亚洲大陆地缘战略区D、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11、目前世界可划分为两大地缘战略区,俄罗斯属于()A、海洋地缘战略区B、欧洲大陆地缘战略区C、亚洲大陆地缘战略区D、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12、目前世界可划分为两大地缘战略区,中国属于()A、海洋地缘战略区B、欧洲大陆地缘战略区C、亚洲大陆地缘战略区D、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13、目前世界可划分为两大地缘战略区,世界上的强国大都集中在()A、海洋地缘战略区B、欧洲大陆地缘战略区C、亚洲大陆地缘战略区D、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14、冷战时期,著名的“大三角关系”是指()A、中美苏关系B、中美俄关系C、中美日关系D、中美印关系15、构成威胁的客观要素是()A、实力B、企图C、环境D、时机、方式16、构成威胁的主观要素是()A、实力B、企图C、环境D、时机、方式17、一个国家的实力构成是多方面的,就威胁实力而言,主要是指()A、经济实力B、政治实力C、军事实力D、综合实力18、威胁的类型,就时间方面讲,主要有()A、现实的威胁与潜在的威胁B、全面威胁与局部威胁C、主要威胁与次要威胁D、核武器威胁与常规武器威胁19、威胁的类型,就强度方面讲,主要有()A、现实的威胁与潜在的威胁B、全面威胁与局部威胁C、主要威胁与次要威胁D、核武器威胁与常规武器威胁20、威胁的类型,就重点方面讲,主要有()A、现实的威胁与潜在的威胁B、全面威胁与局部威胁C、主要威胁与次要威胁D、军事威胁与综合威胁21、威胁的类型,就武器方面讲,主要有()A、现实的威胁与潜在的威胁B、全面威胁与局部威胁C、主要威胁与次要威胁 D、核武器威胁与常规武器威胁22、威胁的类型,就手段方面讲,主要有()A、现实的威胁与潜在的威胁B、全面威胁与局部威胁C、主要威胁与次要威胁D、军事威胁与综合威胁23、()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分裂、维护统一的坚强意志和决心。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24、在8个海上邻国中,与我国有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之争的国家有()A、5个B、6个C、7个D、8个25、在黄海和东海大陆架中,与中国相向不共架的国家是()A、朝鲜B、韩国C、日本D、越南26、日本主张按东海的中间线平分划界,从而产生了()平方公里的争议区。A、10多万B、20多万C、30多万D、60多万27、1895年在()条约中,日本逼迫清政府将钓鱼岛群岛随同台湾一起割让给了日本。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东三省事宜条约》D、“二十一条”28、1943年中美英三国在()中,明确指出把日本用武力夺走的中国领土在战后必须归还中国。A、德黑兰宣言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议D、波茨坦公告29、南海诸岛中分布面积最广、岛礁数量最多的群岛是()A、东沙群岛B、西沙群岛C、中沙群岛D、南沙群岛30、率先于1971年强占我国南沙群岛部分岛屿和沙洲的国家是()A、越南B、菲律宾C、印度尼西亚D、马来西亚31、侵占我国南沙群岛最多岛礁的国家是()A、越南B、菲律宾C、印度尼西亚D、马来西亚32、中国与中亚国家在领土问题上尚存在着争议的国家是()A、俄罗斯B、哈萨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D、塔吉克斯坦33、对中国安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边界争端主要是()A、中俄边界B、中塔边界C、中印边界D、中越边界
二、多项选择1、与中国有共同的陆、海边界的国家是()A、朝鲜B、韩国C、俄罗斯D、越南2、中国与6个海上邻国分别隔()海相望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3、与中国虽无共同的陆海边界,但与中国关系素来比较密切的邻国是()A、阿富汗B、柬埔寨C、孟加拉国D、泰国4、中国及周边地区是世界上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主要热点有()A、朝鲜半岛B、台湾海峡C、南沙群岛D、克什米尔5、目前世界可划分为两大地缘战略区,它们是()A、海洋地缘战略区B、欧洲大陆地缘战略区C、亚洲大陆地缘战略区D、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6、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的交接处,是连接()的枢纽。A、东北亚B、东南亚C、南亚D、中亚7、一般来说,构成威胁有两大要素,它们是()A、实力B、企图C、环境D、时机、方式8、一般来说,构成威胁的要素主要有()A、实力B、企图C、环境D、时机、方式9、一个国家的威胁行为总有特有的表现方式,主要有()A、粗暴干涉别国内政B、实际控制和占有争议领土C、实施经济封锁和禁运D、实施恐怖行动10、近年来,中国本着()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有效地推动周边形势朝着有利于和平与稳定的方向发展。A、与邻为善B、以邻为伴C、睦邻、安邻、富邻D、以邻为壑11、与中国在黄海、东海海域划界和岛屿争议的国家主要有()A、朝鲜B、韩国C、日本D、越南12、南海诸岛除了包括最大的南沙群岛外,还包括()A、东沙群岛B、西沙群岛C、北沙群岛D、中沙群岛
三、名词解释1、周边安全环境;2、威胁分析;3、现实威胁;4、潜在威胁;5、全面威胁;6、局部威胁;7、主要威胁;8、常规威胁;9、综合威胁;
四、判断改错题(对的打“?”,错的打“ ?”,并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题目略
五、问答题1、如何理解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2、为什么说中国周边地区众多陆海邻国的存在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3、什么是威胁分析,威胁要素有哪些?4、为什么对国家周边安全的威胁分析要实事求是?5、为什么说再隐蔽的军事威胁企图总有些端倪可见?6、如何理解威胁的转化?7、为什么说祖国统一仍然面临着严峻形势?
六、论述题我国周边安全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
第五章 军事高科技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末,以( )为标志,人类进入现代高技术战争时代。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海湾战争D、阿富汗战争2、军事高技术的核心技术是( )A、微电子技术
B、信息技术
C、夜视技术
D、航天技术3、高技术战争是指()A、在战争中使用一、两件高技术武器装备B、在战争中主要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C、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D、在战争中使用精确制导武器
二、多项选择题1、军事高技术分为()A、军事基础高技术B、军事侦察高技术C、 军事应用高技术 D、军事航天高技术2、高技术战争的作战方式表现为()一体化的联合作战。A、陆B、海C、空 D、天 E、电3、军用信息技术,主要包括()A、信息理论 B、信息搜集 C、信息传送 D、信息检索4、军用信息技术的核心是()A、计算机 B、通信 C、控制 D、信息获取技术
三、名词解释1、高技术
2、军事高技术3、军事基础高技术4、军事应用高技术四、判断改错题(对的打“?”,错的打“ ?”,并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题目略
五、问答题1、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2、军事高技术主要由哪些技术组成?3、什么是军用信息技术?4、什么是军事高技术?5、高技术对军队组织体制的影响?6、高技术对作战理论和作战方式的影响?
六、论述题1、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底总动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