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盾贴着原来这么列举网容易收录吗啊,另请问怎样快速拿后期武器

修改一下,言简意赅地提几个重点,手把手教你看懂类似的片子。除了《让子弹飞》,还有《色戒》,《少年派》,想看类似的评论可以投票哦.&br&&br&让子弹飞不容易看懂的几个点,&br&&br&第一是钻石的传递,表面上,钻石的传递过程是,黄四郎——张麻子——师爷——张麻子——送给要债的陕西口音女人——假麻子&br&&br&实际上的传递路线并非如此,理由如下&br&&br&陕西口音女人说自己是山西人,八岁儿子身高一米九,这是非常明显的一个提示——娘俩都是骗子,所以和她们有关的叙述是假的,包括假麻子说锯了大个子,都是在和师爷演戏。&br&&br&第二,师爷对黄四郎说,我不该那你的钻石送人。这个提示非常明白,即黄四郎已经知道师爷把钻石送人了。而表面上,钻石是张麻子送给了陕西口音女人去抵债。那就要问,师爷把钻石送给谁了,才能让黄四郎知道呢?&br&&br&这就涉及到花姐救老二老三时的重要细节,她拿出一个圆形盒子给黄四郎抵嫖资,黄四郎看了一下之后眉开眼笑。&br&&br&好了,钻石问题解释清楚了,实际上的传递路线是,黄四郎——张麻子——师爷——张麻子——送给陕西口音女人——师爷给老二老三——老二老三送给花姐——花姐送给黄四郎——黄四郎赏给假麻子。&br&&br&这条暗线就是姜文要说的事情——师爷是怎么和黄四郎勾结的。&br&&br&第二条暗线就是老二的行踪,他基本不参与老三带队的活动,在老三潜入碉楼,老三坟地劫持人质,摊牌雨夜,这三场重要行动中,老二都没有出现。&br&&br&由于张麻子很清楚师爷和黄四郎的勾结,可以推测老二一直在暗地里盯梢,搞的是情报活动。&br&&br&第三点是师爷在团队中的活动,从老三一开始说,姓汤的不是个好东西。到分钱会议时老三等人劝说安慰师爷,到剿匪时师爷学会了密码哨音,想把张麻子吹死,制造混乱。可以看出,师爷是逐渐被革命群体接受的,而张麻子是逐渐被边缘化的。换句话讲,革命还没胜利的时候,某党的内部分歧就很严重了。&br&&br&让子弹飞最好看懂的几个点:&br&&br&第一,辛亥革命是失败的。革命之后,没了皇帝,但是黄老爷到处都是。而且黄老爷就是当年的革命党人。&br&&br&第二,太祖的革命没有达到目的。这个是让子弹飞最明显的部分,即开头的列车,歌声,和结尾的列车,歌声一样,只是车上换了人。&br&&br&第三,对于辛亥以来,底层民众心理变化的深刻刻画——麻木的看客,被煽动后的暴民,拥有了破坏自由,但是却没有拥有创造和生产自由的芸芸众生。&br&&br&第四,对辛亥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刻画,头上的辫子剪了,心中的辫子没有剪,面对黄四郎这样的强权,仍然奴性十足。&br&&br&再次跪舔姜文。顺便跪舔李安。&br&&br&&br&————————————————————————————————————&br&呵呵。&br&&br&还是让我客串一把影评人吧。&br&&br&一句话评论放在这里:&br&&br&让子弹飞,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真正把中国最传统的一面体现出来,淋漓尽致,一点都不遮掩,居然还混过了检查,让人感觉广电内部有高级黑。&br&&br&缓慢地更新一下。&br&&br&第一部分,从埋伏,到上任为止。&br&&br&几个要点,马拉列车(半工业化),长亭外古道边(李叔同),铁血十八星(武昌起义旗帜),交代时间背景,民国初年。清朝刚被推翻。&br&&br&滴下来一滴血(红油),发现是火锅。这个就黑了,自己联想。&br&&br&汤师爷自述里信息量很大,夫人当了四次寡妇,他自己上任了六次。&br&&br&第二部分,从进城鼓,到安顿好。&br&&br&几个点。老三:城里的女人就是白。老二脸色微变。&br&&br&张麻子悬赏画像(有点像朱八八,是不是暗示,存疑)。&br&&br&欢迎者,妓女头子,各路乡绅(注意乡绅和马邦德的发型,都是刚刚被剪了辫子,强烈暗示:心中的辫子没剪。)&br&&br&中华民国八年八月二十八日,确定时间,1920年。&br&&br&黄四郎帽子驾到,乡绅和艺女回头欢迎,口称吉祥(暗示这是真boss).&br&&br&团练教头武智冲(武松,鲁智深,林冲),标签人物,传统中国社会流氓草莽。&br&&br&聚焦枪毙尸体时毫不紧张的花姐,另一个标签人物,传统中国社会失足妇女中的佼佼者。&br&&br&黄四郎赝品入戏太深(也许暗示了未来黄四郎就死在这事儿上)。&br&&br&赝品的隐喻,旧中国的统治者并不直接进行统治,他有一整套化身和代理人,成为民众心中不可侵犯的图腾。消灭这些图腾,则对权力的畏惧也就被消灭,指代什么很清楚,为了防止被攻击,我呵呵一下。&br&&br&第三段,卧室夜谈&br&&br&县长夫人的自白,反正呢,我就想当县长夫人,谁是县长我无所谓。这个说的很明显,不解释了。&br&&br&第四段 师爷对策&br&&br&师爷的意思是,跟和豪绅合作,刮穷鬼的钱,姜文的意思是,武力+合法性,刮豪绅的钱。两种思路,就是辛亥革命后的两条路。第一条路,延续清末情况,地方的真正统治者,是豪绅,官府的人,必须和这些人处理好关系,一起鱼肉民众,才能够稳定。姜文的意思是第二条路,权力要下县,乡,村,大权独揽,谁不听就灭了谁,均贫富。&br&&br&这个隐喻的是什么?就是我们在近代史课本里都学过的,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赞颂的是啥,一目了然。&br&&br&所以,看到这里,姜文是毛左,而且是铁杆毛左,这就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结论。&br&&br&但是,如果仅仅如此,让子弹飞成不了神作,不过是主旋律作品,有何新意?&br&&br&接下来的剧情就是要证明,其实导演的野心是反主旋律的。&br&&br&明天继续,谢谢收听。&br&&br&第五幕 击鼓鸣冤&br&&br&师爷说,谁敢有冤?这都一百多年了。&br&&br&较真一下,0,鸦片战争前20年,老大帝国的最后平静。之后,地方力量逐渐挣脱了中央。&br&&br&赤裸裸隐喻旧王朝的衰败。&br&&br&卖凉粉的冲撞了武智冲,被痛打,姜文主持正义。&br&&br&这是第五幕的精髓部分。&br&&br&在朝廷式微之后,地方草莽武装力量投靠豪绅,为非作歹,形成了新时代的潜规则,新秩序,此为其一。&br&&br&底层贫民,对武智冲的暴行热烈叫好,这是对这种秩序(有强权而无正义)的认可,暗示:暴力+豪绅可以维持长期的压迫和不平等,且不知止。此为其二。&br&&br&师爷息事宁人,软骨肉混子路数,文人无德,普遍现象。姜文用枪主持正义,武智冲服软磕头,姜文说,印不好使(政治权威不复存在),还是枪好用(暴力是重建政治权威的基础)。&br&&br&最精髓的一幕出现了,刚才围观叫好的底层,开始对姜文下跪,口称青天大老爷,这是对后来剧情的最重要铺垫——杀了皇帝之后怎么办?姜文用暴力禁止他们下跪,但显然,这种不下跪的行为仍然是畏惧暴力,而不是蔑视权力,公民觉醒。&br&&br&这从一开始就说清楚了姜文最想说的一句话,暴力革命结束之后,推翻黄四郎之后,我们赢了吗?&br&&br&明天第六幕,小六子之死。&br&&br&第六幕。&br&&br&小六子死前的晚上,姜文和他的对话。留洋。莫扎特。暗示:张牧之是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明确地知道中外差距,并且希望后代能够去学习他们的优点。&br&&br&次日,小六子之死。重点,围观沉默起哄的乡绅,打架哄秧子的武智冲,陷害者胡万,小六子的热血和热血的一文不值。背后的重点是,我们民族年轻人身上的那些美好品质是怎样被一个失去秩序的社会杀死的。&br&&br&直接陷害他的人,正是已经屈从于乱世秩序的凉粉男,黄四郎意图传递出的消息是,你们拯救的人也会和你们作对,你们的对手,是整个旧时代的秩序本身。&br&&br&小六子自残自证清白,是误以为乡绅和围观者的认同是重要的,但事实上,在一个失去正常 秩序的社会里,清白和自我证明是最不重要的事儿。我们民族性中阳刚,暴烈,轻生死,重言诺的那一面,就是这样一次次在乱世中消解的。&br&&br&小六子证明了清白,然后,他急切需要获得乡绅们的认同,然后围观的乡绅们都走掉了。连同那个去叫医生的武智冲。&br&&br&第七幕,小六子的葬礼。&br&&br&这里要注意姜文的拍摄手法。&br&&br&从老四第一个登场开始,观众的视角,其实是躺在坟墓里的小六子的视角。&br&&br&我的看法是,悼词其实是对屏幕前的观众说的——你们已死,你们心中脆弱,单纯,美好的年轻生活已死。成功渡过青春期的年长者们,将用他们的方式来为此复仇。&br&&br&老二没有来参加。&br&&br&剩下人的反应都具备特色。&br&&br&老三第一次表现出了对大哥的强烈不满。&br&&br&滑头文人汤师爷,表现出对小六轻命的蔑视和不了解——他已经不能够体会那种情感。&br&&br&在张牧之做悼词的时候,老三的脸一直侧着,转向师爷,剩下的两个人则在低头哀悼,这个细节很重要。&br&&br&张麻子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要把黄四郎连根拔起,之后怎么办,这不是当时的他需要考虑的。&br&&br&六个人鞠躬,幸存者们的祭典,他们将选择用不同的方式面对残酷的时代。&br&&br&墓碑是一个六字,这是个年轻的数字,只有夭折的人能够永远年轻。&br&&br&下期预告,第八幕,鸿门宴。&br&&br&鸿门宴是前八段的小高潮,理清了以下几个问题。&br&&br&师爷熟悉当县长之后的捞钱手段,黄四郎出钱,瓜分其他豪绅钱,然后把钱还给黄四郎,说明他经验丰富,但夫人后来讲到,是她出钱给师爷买官,说明师爷之前几次干的不是县长,而是——师爷。&br&&br&刚进入宴会厅时,孙守义发抖,胡万武智冲无所谓,证明了一个真死,两个假死。&br&&br&介错人一段,说明两个人都有日本生活经验,熟知日本文化,看得出是清末的留学生。&br&&br&谈到剿匪时,黄四郎开始试探张麻子,张麻子正面接招,两个人心照不宣——彼时彼刻,此时此刻,黄四郎已经知道张麻子是劲敌,所以宴会之后就动了杀心。&br&&br&三大影帝飙戏,煞是好看,鸿门宴快结束时,线索物钻石出现,这里要重点注意。&br&&br&另一个重点注意的是,在老三带人潜入碉楼行动中,老二没有出现。&br&&br&第九幕,夫人之死。&br&&br&重点再现,胡万袭击时,老二从另一条小径出现,和老三等人合击胡万。这证明了老二一直是单独在暗处活动的,至于其目的之后会有更详尽的解释。&br&&br&张麻子其实性格里有轻信别人的一面,他相信黄四郎手下的三个人都是真死。&br&&br&黄四郎则极度看不起他的手下,他是留过洋的人,却最终和这些下三滥混在一起。&br&&br&汤师爷本来恨极,想用枪,但是听到张麻子说“让所有乡绅都过来”就放下了枪——他心里只有钱,那个时代失去信仰的士人的普遍心理。&br&&br&下期预告,第十幕,夫人的葬礼。&br&&br&夫人的墓碑是两块石头拼在一起。&br&&br&带人袭击的是老三老四,陪着张麻子和师爷的是老七和老五 ,又要问问题,老二去哪了?&br&&br&黄四郎陪了替身出马,是天生警惕,还是得到了线报?&br&&br&老三带九筒(匪首记号),张麻子很不满意,但是老三走的时候仍然高叫,记住,我是九筒。老三再次公开表现出不一致。&br&&br&第十一幕,分钱会议。&br&&br&老二被集体嘲笑,此其一。&br&&br&老七公开提出带钱走人,得到所有人响应,此其二。&br&&br&张麻子拒绝提案,分钱均贫富,此其三。&br&&br&这一段的目的就是为了描述革命团体内部的分歧——其实真正知道要干嘛的只有张麻子一个。大部分人参加革命,不过是活不下去了,仗着一身本事做强人。只有张麻子要恩怨分明,要均贫富。&br&&br&第十二幕,均贫富之夜。&br&&br&重点,城门伏笔再现,老二老三为花姐发钱。&br&&br&重点二,师爷说,你不就是想当老天爷么。张麻子笑着同意——革命者悖论:真正的革命者永远保持清醒,永远警惕,永远没有安宁。&br&&br&重点三,花姐知道如何打动张麻子,演技也一流。&br&&br&第十三幕,各怀绝技&br&&br&黄四郎说,这个人不是买官的县长,起码不信马。&br&&br&很有意思的话,似乎是说马邦德的手段在这一带是有点名气的。&br&&br&接着,黄四郎走了新三步,已经不考虑收下当狗了,而是要置于死地——他愈发明白,这是个和自己差不多厉害的人。&br&&br&接下来的这一幕是表现五个人性格的绝佳机会。&br&&br&老七是小受。&br&&br&老三是撸娃。&br&&br&老四做事利落。&br&&br&老五是处男。&br&&br&老二是基。&br&&br&而且老二表明性取向的时候,老三低头,有意思的细节。&br&&br&革命者是一群什么人?答曰,性生活不正常的人。清末,华北地区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很多男人一辈子都没碰过女人,这些人不是去追求宗教,就是去追求暴力,再要不,就去追求暴力和宗教,又称捻军。&br&&br&接下来是师爷房子里的两个人。满口陕西话的女人,自称家在山西。张麻子大度给钻石,线索物品再一次出现。&br&&br&第十四幕,花姐救人。&br&&br&花姐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看来是和张麻子有了协议。&br&&br&老二老三做自行车,一后一前,说他们去过上海。&br&&br&花姐再一次解围,她真的什么场合都能应付,给了黄四郎一个盒子,黄四郎看了之后,表示很满意,问题,盒子里是什么?&br&&br&我猜是钻石,呵呵。&br&&br&钻石不是在师爷手里吗?怎么突然到了花姐这里?&br&&br&这才是让子弹飞的真正主线——姜文的野心开始一步步表露出来。&br&&br&第十五幕,活死人。&br&&br&张麻子问师爷去不去发钱,师爷说不去,上次他不是去了玩的还很爽吗?张麻子就懂了呀。&br&&br&顺水推舟让他留下来,等着黄四郎。&br&&br&张麻子怎么知道黄四郎要来找他?这个问题以后讲。&br&&br&黄四郎说,你起码有三句话要讲。&br&&br&师爷说,我不该拿你的钻石送人。&br&&br&这句话就证明了花姐盒子里就是钻石。花姐的石头是师爷送的。谁去送的?老二老三。&br&&br&雨夜,麻匪尸体曝光,是胡万,张麻子带着四个人出现,逼迫黄四郎出钱剿匪,四个人都有特写,没有老二。老二干什么去了?&br&&br&答曰,提前埋尸体,枪战后挖出尸体,老二一直是张麻子的王牌人物。&br&&br&下期预告,第十六幕,坟前话别。&br&&br&坟前,张麻子给一身长袍的老二 交代重要事项。师爷在一边斜眼看着二人。&br&&br&一身长袍,说明是化妆潜伏任务,后来有交代,是去青石岭接应大部队。&br&&br&师爷一直不确定姜文是不是张麻子——骗子都觉得别人是骗子。当然了,姜文的表现也不像一般土匪——留过洋,懂洋文,听莫扎特,不爱钱,枪法好。师爷不相信中国还能有这种人。&br&&br&张麻子交代自己是蔡锷的手枪队长,但他不想听师爷的故事,他知道这货嘴里没实话。&br&&br&反清,反袁,蔡锷死了,未来在哪里?似乎没有人关心这个事,现存的这批人又如此不靠谱没想法安于做洋大人的家禽,所以张麻子上了山。&br&&br&第十七幕,剿匪&br&&br&师爷对张麻子露底,说康城,表明他已经不怕麻子,也知道麻子可能回不来了。&br&&br&遭到枪击后,师爷身手很好,趴下。&br&&br&老二掉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他被出卖了——隐射林庄公,其心可诛。&br&&br&师爷会吹密码哨音,革命团伙被彻底渗透了,有人还在犹豫(老七)。&br&&br&假麻子被拿下,钻石暴露,师爷一看要露馅,跑路被炸死。&br&&br&师爷死在一堆银子里,屁股在树上,五张委任状——隐射文正公,其心可诛。&br&&br&张麻子说,假麻子死了,真的也死了——我是准备摔得粉身碎骨的,引自65年的一封信。&br&&br&师爷说,还有两档子事儿骗了你,第一是钻石问题,第二是哨音问题。&br&&br&第十九幕,解放战争&br&&br&人民被发动了,但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他们不敢跟着革命者冲击碉楼,他们只是观望。&br&&br&中国的底层社会,就是这样的食腐动物,随时准备分食巨人的尸体。&br&&br&战争胜负的关键,是花姐和老三的一致。他们经过三天权衡,看破了张麻子的意图,决定采取更有利于自己的策略,把替身交还。&br&&br&相反,如果他们认为张麻子要输,他们就交给黄四郎,也能将功折罪。&br&&br&替身被砍倒,封建社会的权力合法性被破除,人民挣脱了思想枷锁,不再畏惧,赢得了破坏和抢劫的自由。&br&&br&黄四郎:留下来代替我?&br&&br&张麻子:我不是家禽——我不当洋大人和刘都统的代理人。&br&&br&黄四郎:知道,你是野兽——破除一切强加于中国的旧秩序。&br&&br&武智冲冲锋陷阵,如同很多倒戈的上将。&br&&br&尾声:一切从头和大革命的序曲&br&&br&剧变1978.&br&&br&革命胜利了。&br&&br&老三成了新的领袖,没有人想回山里,他们觉得大哥腿脚不利落了,他们要去浦东——隐射太宗,其心可诛。&br&&br&革命者骑在白马上,再次看到革命前的景象。&br&&br&列车,长亭外古道边,歌声,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br&&br&姜文策马扬鞭,追上列车,一路前进。&br&&br&革命胜利了吗?&br&&br&革命才刚刚开始。&br&&br&这是一篇跪舔姜文的文章,我毫不吝惜自己的谄媚和无语之情——这么多年,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人,他和我对近代史的看法一样。&br&&br&以上。&br&——————————————————————————————————————&br&补充一句,让子弹飞里的所有人物,都在近百年的历史上能找到原型,对号入座的事儿就不干了,交给后来人吧。&br&&br&ps,一个角色背后,可能有两个到三个历史原型。
修改一下,言简意赅地提几个重点,手把手教你看懂类似的片子。除了《让子弹飞》,还有《色戒》,《少年派》,想看类似的评论可以投票哦. 让子弹飞不容易看懂的几个点, 第一是钻石的传递,表面上,钻石的传递过程是,黄四郎——张麻子——师爷——张麻子—…
&p&《让子弹飞》&/p&&p&张麻子与鹅城百姓:&/p&&p&“站起来!不许跪!&/p&&p&我也不值得你们跪!&/p&&p&我来鹅城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p&&img src=&/v2-eecb27fe7f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ecb27fe7fe_r.jpg&&&br&&img src=&/v2-076f9de93eeb328ed072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076f9de93eeb328ed0722_r.jpg&&&br&&img src=&/v2-baeb6be3b1d44de2db75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aeb6be3b1d44de2db756_r.jpg&&&p&——&/p&&p&张麻子与黄四郎: &/p&&p&“你觉得是你对我重要,还是钱对我重要?”&/p&&p&“应该是我重要?”&/p&&p&“你再想想。”&/p&&p&“不会是钱吧?”&/p&&p&“你再想想。”&/p&&p&“还是我重要。”&/p&&p&“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p&&p&“那什么对你重要?”&/p&&p&“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p&&img src=&/v2-ab9e53a65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b9e53a657_r.jpg&&&p&——&/p&&p&昔日战友与张麻子:&/p&&p&“大哥,我们去上海了。”
&/p&&p&“不跟我回山里了?” &/p&&p&“还想回山里啊,您这腿脚都不利落啦。”
&/p&&img src=&/v2-a3c59dbb338b66101cde5e4b074e2a93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3c59dbb338b66101cde5e4b074e2a93_r.png&&&p&——&/p&&p&一个新的循环,黄四郎穿着之前师爷的装扮,成了老三老四的幕僚。&/p&&p&“我们不是去上海吗,怎么去浦东了?”&/p&&p&&b&“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b&&/p&&p&&b&“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b&&/p&&p&&b&“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b&&/p&&img src=&/v2-16b8d9b2b8c9c5bc8644feaf89fe4cb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16b8d9b2b8c9c5bc8644feaf89fe4cba_r.jpg&&&br&&img src=&/v2-d28f51efc3d020fe2f10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28f51efc3d020fe2f107f_r.jpg&&&p&——&/p&&p&张麻子骑上马,缓缓跟上了火车。&/p&&br&&p&黄四郎依旧在、老三老四去了浦东、浦东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东。&/p&&br&&p&全剧终。&/p&&br&&p&一个既现实又无奈,还让人感慨的结尾。&/p&&br&&br&&br&&br&&p&但,燎原的子弹,已经击出,让子弹飞一会。&/p&
《让子弹飞》张麻子与鹅城百姓:“站起来!不许跪!我也不值得你们跪!我来鹅城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 ——张麻子与黄四郎: “你觉得是你对我重要,还是钱对我重要?”“应该是我重要?”“你再想想。”“不会是钱吧?”“你再想想…
地道的科幻迷,从小就订阅《科幻世界》一期不拉。慢慢书看多了以后,大部分成名的科幻作品我都会去扫描下,从阿西莫夫到海因里西亚当斯卡特克拉克,从星河王晋康到潘海天,即使粘点科幻边的我也寻了来看,什么银英(这可以算架空三国,其实不那么科幻)星球大战(我一直认为星战应该属于魔幻而不是科幻),就算网文末世科幻无限流等等脑洞型文我也爱看。《三体》最开始的出来的时候我就看过了,久到我都忘了有多少年,要问我对《三体》的感觉,那就是漠然,没啥感觉。&br&&br&有很多人说三体脑洞清奇,我就特别说下有印象的脑洞。印象里确实看到过几个令人难忘的脑洞,我读书一向不求甚解,经常记不住书名作者,就记得住脑洞。&br&以前科幻世界有一篇《七重外壳》,讲虚拟世界,一层层剥壳,后来看了《盗梦空间》突然在尘封记忆里想起这个。&br&有一篇逆转熵的,超大计算机,人类灭亡后还在继续计算,最后终于解开了减熵之谜,小说结尾处计算机说:要有光(这是圣经创世纪的开头)。&br&这个一直计算难题的计算机,在《银河系漫游指南》中也有出现,《银河系漫游指南》才真是部脑洞清奇的作品,好久没遇到过那种让人心悦诚服的脑洞,患抑郁症的机器人加情绪感染枪真是比原子弹还可怕。&br&还有预测未来的,基础是宿命论,玩家设置物理常数,引爆小世界,然后可能会爆出和当前世界一模一样的小世界。可以通过观察小世界获得当前世界的历史,但是想预测时,每次试图把时间线挪过当前的操作,都会导致stack overflow。这是因为小世界里也有个你,小世界的你也在试图,一层层向下,无穷无尽,最后程序崩溃。&br&外国作家我最喜欢阿西莫夫,机器人系列是严格的理论设定,应用实施,自成一套,全无破绽,基地系列,活脱脱一部罗马兴亡历史。&br&还有流浪蛤蟆的剑侠序列,里面有用符文系列的鸟语言来进行编程,蛤蟆文其实是披着魔幻皮的科幻。&br&讲了这么多,听着盛赞三体脑洞清奇的论调,只想问下这些拥趸,你们真的看过科幻么?&br&&br&再说文字,国内作家我喜欢星河的作品,文字舒缓,有青春流淌的感觉,就文笔而言,很多网络小说文笔也很不错,如悟空传、 管平潮仙路烟尘等,就算是诛仙紫川这些作品也很见功底。大刘的文笔,说不上差,说好绝对够不上。&br&&br&如上,多年前看的这么一部小说,作家、脑洞、文笔,没有一样有感觉,已经归档遗忘,在很多年以后,突然发现它变成了中国科幻界的里程杯,变成了史诗级巨著,&br&&br&&img src=&/v2-55f9b98a53d12c692dd70a2fe51e08df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55f9b98a53d12c692dd70a2fe51e08df_r.jpg&&&br&&br&我想,这么多年来,可能我看的都是假科幻。
地道的科幻迷,从小就订阅《科幻世界》一期不拉。慢慢书看多了以后,大部分成名的科幻作品我都会去扫描下,从阿西莫夫到海因里西亚当斯卡特克拉克,从星河王晋康到潘海天,即使粘点科幻边的我也寻了来看,什么银英(这可以算架空三国,其实不那么科幻)星球大…
现转发梁博士文章(侵删):&br&&br&梁建章:中国生育率1.05可信吗&br&&br&日 08:50听报道T中&br&如果1.05的生育率属实,那中国的生育水平就是全球最低,而不是最低之一。综合判断,年生育率会显著反弹,但在此之后,出生人口将面临雪崩&br&  近日《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5。这个数据低于世界银行最新的2014年的所有其他199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换言之,如果1.05的生育率属实,那中国的生育水平就是全球最低,而不是最低之一。&br&&br&  生育率是指每个女性平均生育的孩子数量。由于中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一般国家要高出约10%,平均每个女性需要生育更多的孩子才能维持人口不衰减;从群体繁衍来看,中国1.05的生育率只相当于发达国的1.0的生育率。这体现在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只要达到2.1就可以维持人口代际平衡,而中国生育率则需要达到2.2才能做到这点。&br&&br&  近一二十年来,各种证据一再显示中国早已经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年的生育率分别为1.18、1.04、1.26、1.24、1.28,平均生育率仅1.2,即使取最高值也只有1.28。但日国家卫计委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依然声称实际生育率介于1.5到1.6。如果说生育率确实有这么高,那意味着2015年耗资不菲的人口小普查所得出的1.05的数据就漏算了1/3的婴儿;普查机构是不是应该为这么大的漏报比例承担责任?&br&&br&  由于都是基于抽样,再加上各种宏观因素影响,各年生育率会有一定波动性,但不可能会相差1/3。问题并不是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漏报,而是计划生育部门以漏报为理由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幅调高生育率数据,严重误导决策层和民众。上个月,湖北宜昌市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发出提倡生育二孩的公开信后,我们就关注过当地的生育数据。2015年8月宜昌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生育调查;结果显示,当地2015年总和生育率仅有0.81。宜昌的调查是基于30%的育龄妇女,抽样比例是一般生育率调查的30倍,应当非常准确。&br&&br&  宜昌是一个地级市,包括5个县,其中还有少数民族地区,该地的城市化率还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说宜昌的生育率仅有0.81,那全国1.05的生育率并不离奇。宜昌的数据也暗示,国家统计局根据人口普查和每年抽样调查所公布的数据,并不像计划生育部门一直宣称的那样严重高估了生育率;而后者对生育率的调整则是刻意的误导。而且,2015年的数据是来自抽样比例较高的小普查,按理应该比之前的几年更准确。&br&&br&  为了进一步分析近年的生育率,我们将年的总和生育率按孩次分解。如表1所示,2014年总和生育率高于2013年;这主要是因为二孩和三孩次生育率上升,与2014年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变化相符。而2015年的一孩、二孩和三孩次生育率都比2014年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一孩生育率。除了实际的超低生育率、抽样误区以及其他宏观波动因素之外,我们认为2015年如此之低的生育率还可能部分归因于生育率的进度效应。&br&&br&
所谓进度效应是指,育龄女性在某些年份普遍推迟生育,导致这些年份的总和生育率走低。假设这些女性只是推迟,而非放弃生育,那么总和生育率在开始年份的下降幅度会在实际生育年份得到补偿。我们注意到,2015年的平均生育年龄比2014年增加了将近1岁,说明进度效应可能确实存在。这背后的原因应该是进一步的城市化,以及大学扩招导致很多年轻女性推迟婚育。&br&&br&&br&  不过,由于女性生育多孩的意愿及怀孕几率都会随年龄下降,延缓生育所降低的生育率只有一部分会在未来得到补偿。 再考虑到2016年年初全面两孩开始实施等因素,综合判断,年的生育率会显著反弹。特别是,随着堆积生育意愿的释放,2017年将出现生育小高峰。但在此之后,由于堆积效应弱化,尤其是未来十年育龄高峰期女性萎缩超过40%,出生人口将面临雪崩。&br&&br&  对大部分人来说,生育率不过是一个数据,多高或多低都没有切身感受。特别是,过去高生育率时出生的人口依然在世,虽然每年出生人口已经显著少于1950年代初期,但总人口依然还在增长,使得极少有人会认识到未来人口衰减将多么触目惊心。上述国家统计2010年到2015年数据显示的总和生育率平均不到1.2。 即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对这几年的生育率低估了15%,实际生育率也不到1.4;在2.2的更替水平下,这意味着每隔一代人,年出生人口将减少36.4%,两代人将减少超过60%。如果生育率一直稳定在1.4的水平,那总人口也将以每50年减少一半的速度萎缩。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生育率高达卫计委所宣称的1.6的水平,那也意味着每50年减少超过40%;这也完全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生育状态。&br&&br&  更重要的是,即使完全放开生育,生育率恢复并维持在更替水平也几乎不可能,因为未来影响生育率各种因素的可预期变化几乎都是负面的。首先,现代化过程中,生育率下降是普遍现象。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经济社会将持续发展,这会进一步挤压生育率。这是因为,现代技术需要更高的劳动力质量,从而推高教育要求,增加养育孩子的实际成本;而女性就业的普及、父母教育水平和工作技能的提升以及生活的丰富,又增加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br&&br&  其次,“养儿防老”是以前多生的经济动因之一,但随着养老社会化的普及和社会观念的改变,这个动力已基本消失。即使那些愿意多生的父母,也极少指望今后靠孩子来养老。在经济上,养育孩子是一种以自己的艰辛付出来给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利他行为。&br&&br&  再者,在长期的一胎化下,城市家庭已把一孩当成了默认的生育状态,需要强烈的理由才会生育二孩,这在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过去农村较高的生育率尚可补偿城市的极低生育率,但很多农村年轻人已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且脱离了之前的亲友氛围,生育观念在向城市靠拢。即便是在生育意愿较高的中国农村地区,生育意愿也不到1.9,比日本、韩国还要低。&br&&br&  而且,中国是一个世俗化社会,没有像伊斯兰和基督教社会那些生育友善的宗教土壤。过去诸如“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生育观念早已式微,而少生甚至不生孩子的观念盛行。早年父母是促进年轻人生育的因素,但现在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本身就接受了少生的观念,有些甚至反对子女多生孩子。&br&&br&  在可预见的将来,很多压低生育率的因素会不断自我强化,形成恶性循环。比如:&br&&br&  很多单独夫妻不想生育二孩是担心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而养育成其原因又恰恰是社会平均生得太少。如果家庭普遍生育两三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就不会这么高,“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也许就不会成为常态,想多生的夫妻也许就不会望而却步。反之,生育率越低,家庭平均孩子越少,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越高,一般家庭越不敢多生孩子,反过来又导致更低生育率。&br&&br&  其次,随着大量年轻人去城市工作加上生育率走低,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导致不少学校被迫关闭。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农村关闭了一半以上的学校。原来很多自然村设有小学,现在则要去乡镇甚至县城上学,大幅增加了很多学龄孩子上学的困难。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抑制农村家庭的生育意愿。宜昌的数据就显示,农村的生育率比城市还低。实际上各种生育率意愿调查已经印证了,中国农村的生育意愿低于超低生育率的日韩,那种农村生得很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br&&br&  再者,由于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中国的老龄化程度迅速恶化,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不断加重。这种负担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有心理上的。随着独生子女父母一辈逐渐老去,中国城市育龄家庭的平均压力会大幅增加,这反过来又会抑制他们的生育意愿。&br&&br&  既然扭转低生育率的危机如此艰难,那么,现在理应立即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然而,现在人口政策仍然在严厉处罚多生。例如,近日推出的《辽宁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超生家庭征收5-10倍基数抚养费,超生两个子女以上的,将以5-10倍基数抚养费为标准,按照多生育子女数加倍征收社会抚养费。这种严厉惩罚多胎的措施是极其荒谬的,特别是在如此低迷的生育意愿下。&br&&br&  由于总有部分人不婚不育,或只愿生育一两个孩子,少数家庭生育特别多孩子对维持民族繁衍至关重要。在一个正常社会中,不同家庭的生育意愿千差万别。假定意愿孩子数呈如下的分布:6、3、2、2、1、1、0,且所有家庭都能如愿,那一共7个家庭将生育15个孩子,生育率为2.14,勉强接近更替水平。而在这15个孩子中,来自三孩或六孩家庭的有9个,占总数的2/3;来自两孩家庭的孩子只有4个;而独生子女只有2个,不到总数的1/7。这也意味着,当来自三孩和三孩以上家庭的孩子非常普遍时,生育率才刚处于更替水平。&br&&br&  这也说明,全面二孩政策远远不够。在该政策下,上述家庭的生育数量将分别变成2、2、2、2、1、1、0,即7个家庭总共生育10个孩子,生育率仅为1.43。即当人们感觉二孩家庭孩子非常普遍时,生育率已经远低于更替水平了。&br&&br&  比较一下辽宁与韩国的生育政策,更能看出辽宁严惩三孩政策的荒谬。韩国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约4900万,出生43.87万。辽宁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4382多万,但仅出生25.02万人。辽宁的面积是韩国的1.5倍,人口是韩国的89.4%,但新生儿却只有韩国的57.0%。&br&&br&  韩国在大力鼓励生育,辽宁省却仍然在严格限制生育。事实上,过去韩国也曾实行过鼓励少生的政策。韩国生育率在年高达6以上。在年间推行小家庭鼓励少生后,韩国生育率从5.79降至1.63。从年,韩国试图将生育率稳定至替代水平,但生育率依然从1.58降至1.15,并在2005年跌至历史最低的1.08。自2005年韩国开始推出各种政策鼓励生育,但生育率却依然徘徊在1.1至1.3之间。2010年9月,韩国总统李明博宣布,计划投资3.7万亿韩元用于鼓励生育。这一巨大的预算将用于扶助普通家庭的托儿和育儿教育,韩国70%的家庭将会从中受益,之前韩国就开始对生育第三孩的家庭提供奖金。但韩国生育率在2014年依然处在1.21的超低水平。&br&&br&  韩国等东亚国家的经验以及我们上述分析都表明:降低生育率容易做到,但要提升生育率却难上加难。中国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经超过25年,未来面临进一步下行的压力,即使立即全面放开,但只要不大力鼓励生育,出生人数在经历短暂的反弹后依然会一路下滑,人口的极度老化和急剧萎缩难以避免。扣除技术进步的因素,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不断萎缩,规模效应持续弱化,最终丧失综合性的产业优势,人均收入下降,国力全面衰退。&br&&br&  这些预言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被一个又一个低生育国家和地区的经历已经可靠的经济学分析所印证的现象。前面提及的辽宁就是一个例子。辽宁的生育率长期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之一,与人口控制论者宣扬的相反,少生不仅没有带来快富,反而致贫。从1980年到2015年,虽然辽宁的人口增长显著慢于全国,但辽宁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反而却比全国还要低20%以上。而且,到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还显著低于发达经济体的辽宁竟然破天荒地出现了经济负增长。&br&&br&  虽然辽宁经济的低迷有起点较高、体制观念甚至核算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低生育率是辽宁经济萎靡的根本性因素。在如此暗淡的人口前景下,不去大力鼓励生育,而是严禁三胎,并想靠进一步大规模投资来振兴辽宁无异于异想天开。从人口形势来看,辽宁只是比全国快了一二十年。除非能成功地在全国范围大幅度地提升生育率至可持续的水平,辽宁的今天将是中国的明天。■&br&&br&  作者梁建章为“携程旅行网”CEO兼董事会主席;黄文政为“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创始人&br&&br&-------------&br&&br&评论几句,总有人说统计局不可信,但我认为还是有相当的可信程度的:&br&1,统计方法科学,统计是一门科学,很多大学有专门的统计学专业,没有理由不相信科学统计的结果而去相信臆测,特别是利益相关方的臆测。&br&2,统计结果不是孤立的,而是会和许多其他数据印证的,比如每年的大中小学入学人数,医院出生记录等等,你们自己想如果像某些答案里说的和实际相差50%是不是有可能?多出的50%孩子既不在医院接生也不上学?如文章中列出,近几年生育率都徘徊在1.0到1.2几之间,如果每年都少统计了30%,这个数字早就会与其他统计数据冲突了。&br&3,假如有人怀疑统计局造假,那GDP造假的动机我懂,人为大幅度调低出生率统计的目的是什么?灭掉计生委?那我怀疑统计局长可能是正义联盟的人。&br&4,我之前从来不和人争论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生育是天赋人权,计划生育非常邪恶,根本不用讨论。现在我觉得如果能用其他理由来推动废除计划生育也是好的。我观察到有几种人会特别反对废除计划生育:&br&一种是认为“中国穷因为人多,农村穷因为爱生孩子”,这个观点在知乎应该已经被彻底否定过很多次了,而且有理有据,归根结底是人一生创造的要远多于消耗的,所以这个观点并不成立。&br&第二种是很多女性朋友,他们认为计划生育解放了很多女性,担心放开人口控制会让自己沦为生育工具,或者让本该有机会受到教育的独生女因为兄弟的出生而失学,这种担心比起第一种要有道理的多,但找错了来源,问题的来源是重男轻女和贫困,计划生育并无助于改善这两个问题。&br&第三种是一些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人们,他们认为竞争激烈因为人多,上学竞争找工作竞争,但假如人口真的急剧下降了,可以确定,那时候很多人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br&--------------&br&说羊年的,请看这段:&br&“而“今年是羊年而主动回避”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一份公开的学术研究报告《吉年生吉子·中国生肖偏好的实证研究》显示,从全国来看并不存在生肖偏好,出生人口规模的波动,更多是由于人口惯性的影响。其中&a href=&tel:&&&/a&年间兔年出生的人口最多,达1.15亿人;而鼠年出生的人口最少,仅为9728万人。羊年虽然被冠以“不宜生子”的帽子,但羊年的出生人口总数较鼠、牛和猪年都多。同时,大众热力追捧的2000年(千禧龙宝宝)、2007年(金猪宝宝)和2008年(奥运宝宝),并没导致出生人口总数有重大波动。”&br&说“周围很多人都生二胎的,或者什么产房爆满的”,这种说法就像知乎许多答案一样,用个人的故事(片面的观察,自己的臆测,即使是很多人都有的臆测)回答全局性的问题,既可笑又具有一定误导性,建议还是仔细看看上面的文章,即使超过50%以上家庭都生二胎生育率还是比较低,即当你感觉二胎非常普遍时也不代表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了。&br&&br&-----------&br&一直提到农村如何如何的,仿佛农村并不存在生育率偏低的问题?人口普查也好,局部地区出生率调查也好,都是针对城市和农村(有农村哦)的,通过科学方法抽样调查得出的结果。&br&&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卫计委首评全面二胎出生人口数量与二胎政策效果? - Will Hanson 的回答 - 知乎&/a&&br&链接的这个问题里我简单说了几个人口数量下降带来的持续性危害,希望能回答那些觉得人少点也没什么不好的同学的问题,假如你现在是2-30岁的年轻人,那我可以告诉你,你的后半生都会被人口下降问题影响,而且是负面的。&br&中国在很近的未来就将进入人口下降的阶段了,我感觉很大可能科技并赶不及在人口危机到来之前解决问题,当然指望科技进步总比假装没有问题要靠谱多了。&br&看不懂计算方法的可以百度“生育率”看看各种生育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不仔细看文章就想当然发问的,可能这些文字就不是为你准备的吧。
现转发梁博士文章(侵删): 梁建章:中国生育率1.05可信吗 日 08:50听报道T中 如果1.05的生育率属实,那中国的生育水平就是全球最低,而不是最低之一。综合判断,年生育率会显著反弹,但在此之后,出生人口将面临雪崩 近日《中国统…
感觉还是无门槛或者低门槛岗位供给不足。就最近几年,除了互联网企业给点大家吃饱饭以后还能剩点的工资,大部分需要大量无门槛或者低门槛,曾经工作链非常成熟的各类传统行业,本身就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岗位少,人多,那当然选择潜在风险小的,男女都有偷懒的,但是男人随时随地可以辞退,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是不能辞退的,反正有的挑,挑好的。&br&&br&性别歧视也好,35岁辞退也好,加班不给绩效也好,过劳死也好,靠打工者去行业自律是不可能的。肯定是需要靠听话给糖,不听话嘿大棒的法律,现在企业一方面发现立法层面的税赋很重,另一方面发现执法层面违法成本很小。。。遵守了没好处,破坏了反而活的挺好,你说谁信这一套?女员工的生育槛是迈不过去的,企业在女员工生育哺乳期间的一些风险,怎么通过税赋奖励政策减掉呢?没有这个前提,光呼吁女员工自己自律,毫无用处。现在本来没有企业会在有同样男性,或者低一个标准男性员工的前提下招女生了,女人本来就是干男人挑剩下的活,要么这个活男人觉得干了丢人也薪水不高,要么这个活实在找不到人干了,就算在不怕招女性的国企或者事业单位,背景相同的女人的上升通道也要牺牲几倍的个人时间才能去和男人拼。。。在这个问题下说女人自己不够自强真心没多大意思,这么说的人当你们因为喝不了酒被辞退,加不了班被辞退的时候,甚至只是项目少了老板想对多赚点钱无理由辞退的时候,也希望你们能真心体谅老板。&br&&br&要我说,该体谅老板,鼓励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应该是国家政策,一方面有稳定健康的投资环境让企业活下去,一方面有健全的执法立法保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打工者不用给自己赋予那么高的社会责任感啊,我们不偷不抢不漏缴个人所得税就够了。。。哦对了,目前情况下,企业做阴阳工资其实也没人管,你猜发现自己漏缴税你去对老板说你要全额缴税,他会不会理你这个社会责任感。
感觉还是无门槛或者低门槛岗位供给不足。就最近几年,除了互联网企业给点大家吃饱饭以后还能剩点的工资,大部分需要大量无门槛或者低门槛,曾经工作链非常成熟的各类传统行业,本身就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岗位少,人多,那当然选择潜在风险小的,男女都…
&p&说明就统治机器的顶层设计而言,戴高乐缔造的第五共和国和美国诸位国父相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间毕竟相差了200年,戴高乐是个让老师欣慰的好学生。&/p&&br&&p&法国总统“大权独揽”,这样就有效地将总统责任和政党责任脱钩——治理不好,总统一人在很大程度上背锅,而不会祸及整个政党体系。&/p&&br&&p&美国人自从独立战争以来对于独裁者的恐惧,造成了美国国会权柄过大,相互扯皮。特朗普的当选,也体现了美国人民对于政党政治的厌恶,希望选出一位“强势总统”。然而第五共和国的总统早在设计之初就很“强势”了,所以,如今的民愤并没有冲破安全阀。&/p&&br&&p&另一方面,法国的精英具有更深的主人翁精神。近年来,法国精英出走英美的很多,这说明什么呢?法国的精英只要感到自己在法国国内有一丁点儿的“失落”,他们就会出走;也就是说,仍然坚持留在法国国内的都是“狂热的爱国主义者”(相对而言,美国精英就是美国爱国人民面前的“逆来顺受”者),他们不会像懦夫一样“ 把权力扔在地上,让一些歇斯底里的疯子捡起来 ”。不过法国毕竟只有一省之地,精英抱团容易一些。&/p&&br&&p&太平盛世的时候,国家之间人才比得是数量,孟尝君门客三千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扶危定难之时,人才的质量和忠诚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p&&br&&p&例如一战时布尔什维克相对于克伦斯基的崛起,就体现了这两点——质量和忠诚度。&/p&&p&列宁果断“割地求和”,这体现了精英的“质量”——看透了一战的本质,以及俄国人民的真实利益,不会被虚张声势的所谓“爱国情怀”所迷惑,耽误时机。事实也证明,俄国在退出一战短短几年后,势力范围非但没有大幅萎缩,反而大幅扩张。并且把德国逼入了极右的死胡同,倘若德国转型成功,后面就没苏联什么事了。&/p&&p&另一方面,次一级精英对于领袖的忠诚度也至关重要。相对于克伦斯基麾下的群贤毕至,各自为政;列宁麾下的“服从命令听指挥”,“吕端大事不糊涂”也是至关重要的。&/p&&br&&p&不过,我并不奢望马克龙有列宁那么高的“质量”。但是戴高乐所缔造的体制本身,也给马克龙赢得了较为充裕的机会(又或许是溺爱)。&/p&&br&&p&英法美三国,英国已经渐渐“堕落”成一个道德国家。所谓道德国家,就是体制本身很落伍,但是依赖于价值观等传统,在公开的规则下形成了一套隐形的潜规则。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英国在早先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出现过一套高度先进的体制,这套体制修修补补一直能用,不至于另起炉灶;并且由于其先进,持续时间长,所以熏陶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民。长此以往,就愈发依赖于潜规则的修修补补和人民本身的理智,而非创造显性的合理的制度,进而产生制度无用论,价值观(乃至宗教)有用论。古代中国就是“道德国家”集大成者,是封建专制主义的道德国家,英国则是宪政资本主义的道德国家。美国居中,法国则是体制国家。&/p&&br&&p&美国在二战后直接在德国和日本扶植民主政府,和新世纪以来的与“当地酋长”的价值观渗透,乃至合作,就体现了美国被苏联“带歪了”了道路(伺机恢复大英帝国的丘吉尔也是“功”莫大焉)。这种“软”的价值观传播代替“硬”的体制革新的思潮,自里根时代启动,也在苏联解体之后达到了高峰,如今是把美国自己也给“忽悠”了,造成了全球性的战略收缩。&/p&&br&&p&本来,软手段就像汽车爬坡时不得不降低速度,加大功率,是力不从心的无奈之举,苏联在当初面对美国的封堵时,也往往配合军事干预等“奇袭”,而美国的体制(中情局相对于克格勃在权力体系中极低的地位)也导致美国的“奇袭”注定没有苏联流畅高效,而干嚎价值观又是一种相当浪费的策略。美国面对苏联这个庞然大物时,采用软手段是合情合理的举动;但是面对日后一系列弱小国家时,仍然采取软手段,显然就是浪费乃至助纣为虐了。所以,不是“杀鸡焉用牛刀”,而是杀鸡就不能用牛刀。&/p&
说明就统治机器的顶层设计而言,戴高乐缔造的第五共和国和美国诸位国父相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间毕竟相差了200年,戴高乐是个让老师欣慰的好学生。 法国总统“大权独揽”,这样就有效地将总统责任和政党责任脱钩——治理不好,总统一人在很大程度上…
补充:&br&&br&国内国外,一个社区治安最好的标志,第一是房价,第二是房价,第三还是房价。&br&&br&高房价可以撵走很多流动性大、犯罪机会成本低的社会中下层。&br&&br&远离市区也可以限制很多没有良好交通工具的潜在犯罪嫌疑人骚扰,这就类似扎克伯格修墙。&br&&br&以目前的科技,什么样的墙也挡不住决心要翻越的人。但是多了一道高墙,会对作案者增加很多困难,让他们觉得与其翻墙进去,不如找一点更容易得手的目标。&br&&br&在法律追究不利的国家,富人深宅大院住在远离市区的郊区的国家,兔子更爱吃窝边草。毕竟,富人区太远,没车去不了;地形不熟,翻墙困难;安防设备技术含量高,不好摆平;富人家里没多少现金,偷东西也不好销赃。&br&&br&许多杀人案,都是侵财犯罪或者性侵犯罪的延续。对富人来说,这两项都没有必要。他们不缺钱,也不缺性。穷人不易到达的富人区治安较好,是很容易理解的。&br&&br&从美国犯罪率高、犯罪分布高度不均的角度看,既然有安宁和谐的富人区,就必然有犯罪率惊人的穷人区。&br&&br&由于掌握实际权力的精英集团住在高档富人区,所以他们对严厉打击犯罪并不太感冒,相比之下,他们更担心政府血洗他们,就像罗马时代军阀血洗贵族那样。&br&&br&所以,在立法过程中,他们更愿意不遗余力地限制政府权力——哪怕这样会导致整体犯罪率上升,穷人区犯罪率爆棚。&br&&br&*******************************************************&br&作者:neo anderson&br&链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与中国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治安是不是普遍不好?为什么? - neo anderson 的回答 - 知乎&/a&&br&来源:知乎&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br&&br&说到底,中外社会结构不同。&br&&br&(上)&br&&br&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让大家对美国的命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br&&br&&img src=&/v2-30c7f5da_b.jpg&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4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br&&br&&img src=&/v2-fb398cad3ce329fe0b95f_b.jp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br&书中的法医比尔巴斯是世界上第一家人体农场的创办者和管理者。人体农产是模仿凶杀现场,研究人类尸体在自然环境中分解过程的法医学实验室。&br&&br&书中提到的美国的命案,有叔叔奸杀侄女,室友杀害另一位室友,男友杀害女友,老婆杀害老公,老公杀害老婆,野兽男连环杀害站街女,性虐男连环拘禁杀害被虐女性奴。相比这些案件,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是小巫见大巫,如果不是辛普森是名人的话,根本不会受到关注。&br&&br&&u&&b&这些命案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多。第二是许多案件无疾而终,即使疑点重重,也未必立案。第三是即使破案,也很难通过陪审团,即使通过陪审团也很难判处死刑,即使判处死刑也很难执行。&/b&&/u&&br&&br&命案多是相对于人口和警力而言。毫无疑问,无疾而终和难以执行死刑,进一步刺激案件数量上升。此外,还有大量的案件,虽然找到了尸骨,最终并没有破案,成了无头案。&br&&br&在所有提到的案件中,没有一个杀人凶手被执行死刑——即使个别被判处死刑,也迟迟不会被执行。在那位连环杀害三位性奴的性虐男入狱后,还曾经有大量青少年打电话写信给他,表示崇拜。对此,作者的说法是:“我对人骨有广博的认识,然而还有很多事情是我想不通的,我永远看不透人心的阴暗深处。”&br&&br&言归正传。&br&&br&&u&&b&治安问题取决于三个因素,政权对犯罪的态度如何,政权拥有技术手段和财政资源如何,民间对犯罪的认可度如何。&/b&&/u&&br&&br&其中,第一个因素是决定因素。&br&&br&第二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第一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犯罪行为采取宽容忍度的国家会不遗余力地投入巨资,打击犯罪。何况,即使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足够的经费,也未必有效打击犯罪。反过来,一个经济条件较差的国家,如果对犯罪采取低容忍度,则完全可以采用全民动员的方式打击犯罪。&br&&br&第三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第一和第二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有轻罪重罚、重罪弃市传统的国家,一个大案必破、枪案必破、命案必破的国家,一个在政权不遗余力推动下“打人犯法、杀人偿命”的思维已经深入人心的国家,民间自然对犯罪有戒惧心。&br&&br&反之,一个杀人未必偿命,死刑未必执行,大案未必破案,未破枪案、命案堆积如山,只要律师拼命矫情,犯罪嫌疑人就有极大概率逍遥法外或者逃避应有的惩罚的国家,民众自然不忌惮犯罪,甚至会试图效仿某些罪犯。&br&&br&杀人犯逍遥法外或者杀人不偿命,无疑会起到恶劣的示范效应。对此,比尔巴斯在自己的书中写道:“把鲁本斯坦处死,被害人还是活不过来。但是这或许可以保护其他人,不至于遭受同样的命运。”&br&&br&许多人看过《12怒汉》。男孩的父亲被人用匕首刺死了,男孩是第一嫌疑人。陪审团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男孩被宣布无罪。&br&&br&&img src=&/2b1efe3df9e91fa8b9e1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b1efe3df9e91fa8b9e1f_r.jpg&&&br&这部电影潜移默化传播的思想是,只要存在合理的疑点,就不能随便认定有罪,并据此判刑。作为宣传“疑罪从无”的影片,这部电影是很成功的。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宣布一个被瑕疵证据指控的人有罪,是极大的恶行”的观点。这部电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谁也没法反驳。&br&&br&但是,这部电影并没有说,究竟是谁杀了男孩的父亲。也没有说,不为一个无辜者伸冤,也是极大的恶行,并会产生恶劣的示范效应。&br&&br&硬币一般有两面,硬币的另一面,这部电影中看不到,要到《教父》中看。&br&&br&&img src=&/77ebddbcd35c9c4c109b7b0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77ebddbcd35c9c4c109b7b0_r.jpg&&&br&《教父》中,索洛佐的刺客杀伤了反对毒品交易的教父考利昂。索洛佐和警长要求与教父的儿子迈克谈判。迈克趁机想出计划杀掉索洛佐和警长。在一家小餐馆内,迈克用事先藏在厕所内的手枪击毙了索洛佐和警长。&br&&br&杀人之前,考利昂家族给迈克准备了没有登记、不会留下指纹的黑枪。家族的军师、律师汤姆黑根教给迈克,如何在杀人之后,低头平稳不吸引注意力走出餐馆。只要做到这两点,在律师的拼命辩护下,陪审团就很容易产生合理的存疑,法律便拿迈克没办法。&br&&br&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律师指导自己为之辩护的当事人如何“合法”地犯罪,不被追究,成为一门重要的生意。当然,这些当事人只要不太蠢笨的话,经过几次法律程序,基本也能无师自通,懂得如何规避法律。&br&&br&从教父的发家史上看,教父本人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从杀死原有街区的流氓头子法努齐开始,不断杀人越货,生意越做越大,血债越来越多,却一直难以被追究。&br&&br&&u&&b&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深入人心的不是中国人信仰的“杀人偿命”,而是只要“技术巧妙,毁灭证据,律师矫情,杀人就未必偿命”。&/b&&/u&不仅如此,统治阶级也在通过各种手段不遗余力地宣传“不能因为可疑的证据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哪怕他血债累累,恶贯满盈也不能处死。&br&&br&&img src=&/v2-dd9ea5f362230acf0623fad68f265286_b.jpg& data-rawwidth=&269&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9&&&br&比如这位挪威杀人狂,杀害77人,不仅没有被处死,还反咬挪威政府一口。&br&&br&&img src=&/v2-aedc018b7c6_b.png& data-rawwidth=&934&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4& data-original=&/v2-aedc018b7c6_r.png&&&br&可以想象,&u&&b&大多数犯罪嫌疑人的选择,自然是把坏事进行到底,想尽一切办法销毁证据。其中,受害人往往是最关键的证据。杀害受害人,往往比留着受害人在陪审图面前指证自己更有利——受害者,最重要的证人不存在了,其他证据,自然难以有效指证他们。&/b&&/u&再说,受害人不死,往往还可能提出天价的民事赔偿。&br&&br&换句话说,因为他们的行为越恶劣,越不容易被追究。&u&&b&犯罪成本,在这样的国家往往是随着犯罪罪行的上升,而下降的。这在无形之中,自然鼓励犯罪分子采取极端手段&/b&&/u&&b&&u&——比如,小偷入户盗窃的时候,撞到主人在家,一枪崩了主人最有利。因为主人是最重要的证人。主人见上帝了,他就很容易疑罪从无了。&/u&&/b&&br&&br&这与当年侵华日本士兵强奸中国妇女之后,往往杀害受害人如出一辙。按照日本军纪,如果受到强奸受害人的指控,施暴日本士兵要受到军纪处分。反过来,如果受害人死亡,没有人指控,自然也就无所谓军纪处分了。当然,日本军队的高层不是不知道制订这样的军纪的后果,他们这样制订军纪,其实是有意鼓励日本士兵杀人灭口,销毁证据。&br&&br&杀人尚且如此,强奸和抢劫就不会太重。否则,犯罪分子就会直接选择先奸后杀,先杀后抢或者抢后杀人。&br&&br&许多情况下,检察官不得不与嫌疑人进行辩诉交易——嫌疑人主动承认轻罪,检察官不以重罪起诉嫌疑人。&br&&br&&img src=&/v2-edc6c3bd7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dc6c3bd77_r.jpg&&&br&许多律师为了扬名立万,也愿意接一些影响力大的棘手的恶性案件。他们很清楚,能让恶贯满盈的犯罪嫌疑人逃脱法律的制裁,必然能让自己名利双收。&br&&br&对时时刻刻与犯罪分子打交道的处于风口浪尖的警察来说,这样的法律体系下,他们很难给犯罪嫌疑人定罪,不仅如此,对方还很容易使用法律手段反咬一口。作为警察来说,理性的选择,往往是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直接击毙——这既可以先下手为强,让自己在受到涉嫌滥用武力的调查时处于有利地位,也可以免留后患。这一点与犯罪嫌疑人的选择其实很类似。美国警察为什么动辄开枪?除了本国枪支泛滥,美国的现有法律体系也鼓励他们开枪。&br&&br&&u&&b&在刑事案件破案率低、起诉率低、定罪率低、死刑率低、执行死刑率也低,尤其是有钱的犯罪嫌疑人这几类程序最终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的比率更低的地区,法律自然没有足够的震慑力,发案率必然高。&/b&&/u&&br&&br&如果上帝不能随便降天火, 发瘟疫,打雷劈杀,《十诫》自然是一纸空文。在国家暴力处处受到局限,刑法处于跛鸭状态的地方,大家自然不把犯罪当回事。&br&&br&重罪轻罚,证据存疑就不罚的地区,治安能好吗?&br&&br&不过,如果这个问题到此为止,那么最终的结论似乎就是&u&&b&西方政权对犯罪的容忍度比较高,在“冤枉一个好人,与放走一个坏人”的两难选择之间,倾向选择“不冤枉一个好人”,所以导致类似经济条件下,治安相对恶化。&/b&&/u&&br&&br&不过,那样一来,问题的答案就停留在唯心主义的角度。好奇的人显然会再问一问,为什么西方政权喜欢对犯罪采取高容忍度,而不像东方政权一样,选择对犯罪低容忍度呢?难道这真的仅仅是心理和文化的不同吗?&br&&br&(中)&br&&br&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社会结构和历史说起。&br&&br&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这是维持社会正常基本秩序的基本原则。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要容忍这么高犯罪率呢?&br&&br&&u&&b&西方国家政体,起源于希腊、罗马,本质上是一种贵族或骑士家族的联盟,这种联盟统治,必然要求较高的犯罪容忍率。&/b&&/u&&br&&br&&u&&b&大多数社会,我们都可以默认为存在四种人:政权(官僚、军阀、僭主、君王)集团、贵族(骑士、豪强)集团、民众中的恶棍和民众中的良民。&/b&&/u&&br&&br&放到罗马看,第一类人比如苏拉、凯撒、后三巨头。第二类人比如元老、骑士和贵族。第三类和第四类人属于平民。其中,第三类心存恶念,第四类则相对老实本分、规规矩矩。&br&&br&前三类人都是社会成员中的少数,甚至极少数。第四类人则是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教父》之中,那个在考利昂女儿婚礼上向教父求助的殡仪馆老板,就是他们的典型。他们没有太多的欲望,也不惹事生非,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当然,可能的话,最好能晋升为第一类或者第二类人,是他们的梦想。不过,他们自己也清楚实现这种梦想的概率并不大。&br&&br&&u&&b&第二类人或者说贵族们有足够的资源和大量的财产,有些还有强大私人武装,但是并没有直接进入政权,或者处于元老院、议会等政权中与暴力机器相对间接的部门,因此往往并不能直接指挥军队、警察、特务、法院、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b&&/u&&br&&br&历史上,第一类人经常血洗第二类人,原因很多,大家自己体会。第二类人也经常因为第一类人不能满足自己的政治要求,出钱资助反对第一类人的活动。&br&&br&&img src=&/v2-8c3d0ebfdab02dd487804a_b.png& data-rawwidth=&707& data-rawheight=&7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7& data-original=&/v2-8c3d0ebfdab02dd487804a_r.png&&&br&两类人都属于统治阶级,彼此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类人中的野心家往往趁乱招兵买马晋升为第一类人,比如董卓。当然,有些第一类中的相对次要的角色,也往往趁乱篡权晋升为帝王或者僭主,比如王莽、曹丕、司马懿。由于存在这种彼可取而代之的关系,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两类人之间存在潜在的尖锐的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经常出现流血冲突。&br&&br&&img src=&/v2-daeccce8d7a2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8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daeccce8d7a2_r.jpg&&&br&&br&比如,公元前82年苏拉逼迫元老院同意他成为终身独裁官。权力稳固后,他就展开恐怖统治,捕杀所有马略和背叛他的前执政官秦纳的余党,贵族中被杀的有1500人。&br&&br&&img src=&/v2-868ac7b6ea00ae2b057e27b_b.jpg& data-rawwidth=&191&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1&&&br&&br&比如,前43年10月,渥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在博洛尼亚公开结成政治同盟,史称后三头同盟。三巨头的军事能力迫使元老院承认了他们的实力地位,并赋予他们统治罗马5年的合法权力。三巨头很快开始以“公敌宣告”的方式来清除他们的政敌;在这场政治风暴中,有300位元老和3000名骑士被杀。&br&&br&再比如,中国历史上知名的豪强郭解被灭族的例子。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的家族。 当汉武帝感觉到郭解这类人的存在,威胁自己对政权的如臂使指的控制的时候,郭解就死定了。汉武帝必然用郭解的血警告所有试图效仿的人。&br&&br&在第一类人拥有足够权威的国家,只要某个第二类人有足够的实力,可能威胁到政权的存在,就总有一款罪名适合他。在罗马时代的罪名是人民公敌,在东方的罪名是谋反。&br&&br&对第一类人来说,为了维护政权稳定,有必要经常主动打击第二类人。反过来,对第二类人来说,为了避免被莫名其妙地血洗,有必要严厉抑制第一类人的权力。防止他们使用国家的名义,血洗自己。&br&&br&从《大宪章》时代开始,经过反复、激烈的斗争,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类人取得了胜利。于是,第一、第二类人君臣关系调整,彼此位置互换——第一类人成为第二类人的代理人,第一类人不能随便使用国家暴力机器处置第二类人。&br&&br&&blockquote&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br&&/blockquote&&br&《大宪章》中的这一条如果不是最早,也是宪法性文件中较早涉及程序正义的条款。规定这样的条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让贵族们规避来自国王(政府)的法律诉讼的打击。后来的法律实践也将证明程序正义确实有这样的功能。&br&&br&再比如,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处处制约国王,同时保证议会的权力。国王在立法、征税、征兵等方面,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绝对权力。很明显,这是第二类人使用法律手段限制第一类人。&br&&br&&blockquote&&blockquote&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br&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br&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br&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br&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br&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br&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br&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br&10、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br&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br&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blockquote&&/blockquote&&br&美国的《权利法案》在这些方面更明显。&br&&br&&blockquote&第一条:言论、宗教、和平集会自由;&br&第二条:持有与佩戴武器的权利; &br&第三条:免于民房被军队征用;&br&第四条: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br&第五条:正当程序、一罪不能两判、禁止逼供、禁止剥夺私人财产; &br&第六条:未经陪审团不可定罪以及被控告方的其他权利; &br&第七条:民事案件中要求陪审团的权利;&br&第八条:禁止过度罚金与酷刑;&br&第九条:未被列入的其他权利同样可以受到保护; &br&第十条:人民保留未经立法的权利;&/blockquote&&br&&u&&b&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类人控制了国家的实权。他们必然通过这类宪法条文,如此才能确保他们控制的实权不会被第一类人逐步侵蚀,他们不会被第一类人血洗。因为有这样的宪法条文,第一类人被严重束缚,只能老老实实做他们的代理人。如此,第二类人,才能像董事会一样,牢牢控制政权,成为真正掌握国家实际权力的幕后势力。&/b&&/u&&br&&br&&br&&b&&u&这类宪法条文相当于第二类人的免罪金牌。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曾经分析过,最高统治者(或者统治阶级)是不受法律约束的,必然有免罪的技术后门。事实上也是如此。&br&&/u&&/b&&br&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u&&b&通过了这类宪法条文,刑法正常运转,打击犯罪的难度急剧增加。&/b&&/u&&br&&br&为了实现目的与不择手段的犯罪嫌疑人相比,国家暴力机关在获得线索,抓捕嫌疑人,取得相应证据,提起公诉,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必须中规中矩,处处受限,处于跛鸭状态。其中,获得线索、抓捕嫌疑人和取证环节是激烈博弈的环节,这些环节受限,必然严重影响打击犯罪的效果。&br&&br&只要人类科技没有达到能够制造时间机器的地步,各种案件就必然难以百分之百还原犯罪过程,就必然存在“冤枉好人”与“放纵坏人”之间的两难选择,就必然存在值得律师争辩的疑点。结合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禁止逼供”这些限制可能存在程序瑕疵的取证的手段,这些疑点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必然难以取得关键性证据,或者即使取得也难以成立。因此,在律师的奋力争辩下,不了解背景的陪审团的裁决,往往倾向于“放纵坏人”。&br&&br&此外,强调程序正义,也必然导致律师可以通过程序瑕疵,拖延案件审理,死刑执行,甚至推翻原有的法律裁决。最终,司法过程很容易陷入程序僵局,出现程序正义,事实不正义的情况。&br&&br&&u&&b&这种&/b&&/u&&u&&b&使用层层手段设置苛刻的法律程序,&/b&&/u&&u&&b&限制刑事诉讼成功率和死刑执行率,&/b&&/u&&u&&b&默许金钱在诉讼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b&&/u&&u&&b&或者说,强调“绝不冤枉一个好人”的法律思想,必然导致刑事案件办案效率低、破案率低、起诉率低、定罪率低、死刑率低、执行死刑率也低。&/b&&/u&&br&&br&&u&&b&限制政府使用国家暴力,这&/b&&/u&&u&&b&显然对第二类人或者说贵族(骑士、豪强)有利。&/b&&/u&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政治问题,刑事案件解决。再说,许多第二类人,比如教父,本身也不是什么善类。&br&&br&&img src=&/0a6aaee00a6bf768a5fdebaa79c4b305_b.jpg& data-rawwidth=&277& data-rawheight=&3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7&&&br&&u&&b&这时,政府必然同时容忍较高的犯罪率。&/b&&/u&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分析过,来自国家的绝对暴力让大家收起刀剑,心平气和地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一旦国家的绝对暴力缺失,或者受到严重制约的领域,私人暴力必然膨胀。&br&&br&&u&&b&统治集团内讧,限制了政权,于是一些作奸犯科的平民,趁机得到了为非作歹的机会。&br&&/b&&/u&&br&&img src=&/v2-b07dadaabca58d2fecf1_b.jp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br&不过,这些作奸犯科的平民恶棍最初并没有资格享有这种特权。那些与英王签订《大宪章》的人,显然是领主,至少是贵族,不是平民。平民相当于罗马奴隶或贫民,制订法律根本不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免罪金牌是给贵族预备的,不是给平民预备的。对第二类人来说,平民不是贵族,不姓赵,也配杀人不偿命,也配逍遥法外?所以,这种限制国家暴力的立法思想,最终体现到平民身上,让作奸犯科的平民免于受到法律制裁,或者说,贵族(骑士)们为自己留下的技术性后门被平民中的恶棍利用,还需要一个平等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普选权普及的民主进程。&br&&br&在普选权普及以前,对社会顶层的统治阶级来说,完全可以考虑设立两种平行的法律制定,不同阶级的人适用不同的法律,做出同样的行为对应不同的条款,受到不同的惩罚。在工业化以前,这是很常见的。&br&&br&&img src=&/v2-c93bf8c9b738beb99eee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c93bf8c9b738beb99eee8_r.jpg&&&br&《双城记》玛奈特医生的遭遇,让我们很清楚在法国大革命之前,贵族和第三等级适用两套不同的法律系统——底层严刑峻法,上层则是法不上大夫(贵族)。&br&&br&这种状态直到《悲惨世界》之中冉阿让的时代仍然存在,冉阿让25岁时为了抚养姐姐的7个孩子而偷窃面包,被判苦役19年。沙威警官,这位冉阿让的追捕者,自从假释时见过了主角冉阿让后,便对其穷追不舍,并发誓永不放弃追捕。&br&&br&&img src=&/v2-b0de1523c6cbd86ff4c5eb559a42d3a2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b0de1523c6cbd86ff4c5eb559a42d3a2_r.jpg&&&br&工业化发展,导致全民皆兵,最终彻底结束了实行义务兵役制国家中,一国公民在法律面前有两套标准的做法,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r&&br&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全球大兵变的一部分。当时除了沙俄,德、法、奥匈、土耳其、日本、意大利都发生了兵变。谁握剑,谁立法。谁有资格参军,谁所在的阶级,就有资格参与法律制定的过程,这是罗马时代就被人认识到的基本规律——否则,一旦国家陷入长期战乱、灾荒等时期,士兵权力增长,必然出现兵变。&u&&b&全民义务兵的时代(比如罗马共和国时期),必然有与之对应的理论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至少在表面上如此。&/b&&/u&&br&&br&&img src=&/a4836aadfead4a952e169ba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6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a4836aadfead4a952e169ba_r.jpg&&&br&&u&&b&于是,平民中的作奸犯科者,也享受到了难以被法律追究的好处。与之对应,第四类人,即平民中老实本分的大多数人,则不得不接受刑事案件(甚至恶性刑事案件)增加,治安下降的结果。&/b&&/u&&br&&br&对第一、第二类人来说,民间刑事案件增加并不见得是什么坏事。&br&&br&一方面,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完全可以通过雇佣保镖,增加安保投资,住在相对偏远、封闭的社区等方式,消除潜在的威胁。比如,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在自己的住宅周围修墙。比如,希拉里在持枪保镖环绕之中谈禁枪。&br&&br&&img src=&/v2-dd74c912af_b.png& data-rawwidth=&715& data-rawheight=&7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5& data-original=&/v2-dd74c912af_r.png&&&br&&br&另一方面,平民陷于黄、赌、毒、激烈刑事案件和与之对应的内部矛盾之中,也有利于彼此分化,难于团结起来,产生革命的压力。&br&&br&对这些贵族(骑士、豪强)来说,重重束缚政府权力,导致政府对刑事犯罪容忍度高,法律威慑力差,犯罪率高,关他们屁事——只要别伤害到自己就行。相比之下,强调程序正义,保持较低的破案率、起诉率、定罪率、死刑率、死刑执行率,显然对他们更有利。&br&&br&&u&&b&限制政府权力,强调程序正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结果,犯罪率上升则是这个结果的必然的负面的外部性。&/b&&/u&当然,定义这个外部性是负面的,是站在第四类人,即老实本分的平民的角度看,而不是站在前三类人的角度看。&br&&br&当然,&u&&b&统治的最高艺术之一,是把小团体的利益宣传成全民的利益,并不断给被统治者洗脑。因此,“疑罪从无”、“程序正义”这类显然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观点才会充斥媒体,占领学校,成为社会主流观点。最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产生幻觉,担心自己成为被国家暴力机关构陷的犯罪嫌疑人,忘记自己更大的可能是成来自民间的恶棍盗窃、抢劫、强奸和谋杀的受害人。&/b&&/u&&br&&br&说点题外话。&br&&br&在政府权力被牢牢束缚的领域,民间权力自然会扩张。&br&&br&贵族(豪强)曾经在一个时期承担维护本地治安的任务。这些人维护治安绝不是为了公益,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br&&br&教父是意大利移民区事实上的领主。他杀人越货,但是他一旦统治街区,就有必要维护街区的安宁。教父的利润来自橄榄油、私酒和赌博。维护橄榄油、私酒和赌博生意兴隆,需要良好的社会治安。这就如同开实体店,不能允许有人来撒泼、耍混、砸场子一样。&br&&br&对教父来说,这并不难,他不追求程序正义,只追求事实正义。谁敢在教父的底盘上胡来,教父的打手们就教他学做人。对那些不能从正常法律渠道获得正义的人(比如那个女儿被流氓毁容的殡仪馆老板)来说,教父是他们值得信赖的靠山。&br&&br&所以,作为黑手党的首领,教父既干违法的构当,又是许多弱小意大利平民的保护神,深得这些平民的爱戴。&u&&b&他与当地平民之间的关系,与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颇有类似之处。&/b&&/u&&br&&br&&img src=&/v2-b0aa5b78dad_b.jpg& data-rawwidth=&516&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6& data-original=&/v2-b0aa5b78dad_r.jpg&&&br&不过,这种状态在今天发生了变化。金融资本加虚拟经济日益成为资本之王。现代金融骑士和IT贵族统治经济,他们从金融和虚拟经济中获得利润对治安的要求,显然不如教父从橄榄油、私酒和赌博生意中获得利润对治安的要求那样高。&br&&br&相比教父,他们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接触更少,他们需要面对的是金融欺诈、赖账、黑客攻击和盗版,而不是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刑事犯罪。&br&&br&所以,这些人不必像教父那样主动承担起维护所在街区的治安的责任,成为民间的领主。&br&&br&因此,随着经济虚拟化,老一辈教父的隐退,社会治安的普遍下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br&&br&(下)&br&&br&与西方国家相比,从秦汉开始,由于存在强大的中央集权,中国的第二类人(贵族、骑士、豪强)一直不成气候。&br&&img src=&/v2-7b4df6c511ab27ec7ff85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7b4df6c511ab27ec7ff851_r.jpg&&&br&中央政府很清楚这些人的存在,必然削弱自己的权威,并形成对现政权的威胁。所以,这类人的势力稍有抬头,中央政府就会全力铲除。反过来,这些贵族(豪强)一旦有机会成为第一类人,也必然反手镇压其他可能的竞争者。这一点,与西方国家贵族(骑士、元老)结成同盟,形成联盟统治完全不同。&br&&br&&u&&b&把政府权力束缚到最高,大量的事情民间自己摆平,这显然有利于民间有钱有势的人,不利于中央权威。对中央来说,最大的利益,是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具体说来,是奖励耕战,严禁私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鼓励生产,严打各类犯罪。&/b&&/u&&br&&br&中央政权很清楚,一旦基层被贵族掏空,中央政权就会土崩。对中央政府来说,默许民间乡贤存在,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统治基础的一部分,并不是主动放弃伸向民间的管理,而是迫于受落后的劳动生产率严重制约的通讯、交通、财政和武力投射条件,不得不如此而已。对中央政权来说,周期性地使用武力手段或者推恩令之类的非武力手段铲灭、削弱贵族(豪强),是必须做的功课。&br&&br&为了维护大一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持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中央政府必然一面全力削弱贵族(豪强),一面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和各种危害基本社会规则的恶性犯罪。&br&&br&因为没有贵族(骑士、豪强)联盟掣肘,所以从秦朝开始,大一统政权可以放开手脚,毫不留情地对待各类犯罪。这并不难,因为总有一款罪行适合潜在的社会秩序破坏者!&br&&br&与之对应,其内在政治哲学就是法家思想,轻罪重罚,重罚轻赏,严厉震慑各种犯罪。汉代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过是给法家思想披上儒家的外衣,为铁拳带上天鹅绒的手套,实现外圣内王。&br&&br&只要有“不放过一个坏人”的指导思想,办法总比困难多。&br&&br&比如,在技术手段落后的时代,中国最早出现了连坐、保甲、户籍制度,实现了网格化管理,限制流动人口。&br&&br&比如,地方政府维护治安,守土有责,对命案、大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案督办模式古已有之,各级政府对大案、命案和督办的案件,必须有一个结果,决不能轻易不了了之。破不了案,拿捕快是问。&br&&br&比如,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时候,抓大放小,集中力量突击大案、要案、枪案、命案,保证最基本的治安底限。&br&&br&比如,有了维持社会秩序,而不是保护贵族(骑士、豪强)的安全为第一要务的法律思想,执法过程往往向事实正义而不是程序正义倾斜。捕快破案的手段,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少。&br&&br&再比如,周期性的整顿社会治安运动。运动时期,各种犯罪嫌疑人被从重、从快、公开打击。打击往往结合公开警示教育震慑潜在犯罪者,比如在公开场所或者人员密集区将罪犯斩首、弃市,比如使用站笼处死罪犯。&br&&br&《水浒传》之中,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成了大案。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何清兄弟,因为迟迟不能破案,被县官打板子。后来,他们得到线报抓捕白胜,白胜熬不过苦刑,供出了晁盖等人。一桩大案就此告破。这样的情节,在现代西方司法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即使警方使用了这样的手段破案,犯罪嫌疑人白胜、晁盖等人,也会因为警方取证过程有问题,而被宣布无罪。警方采取的手段,必然被认定为“黑打”。&br&&br&与之类似,新选组破获池田屋事件的过程中,也对抓获的嫌疑人俞屋喜右卫门使用了刑讯逼供,并获得重大线索,挫败了尊王攘夷派试图在京都纵火引起骚乱进而挟持天皇的计划,并对尊王攘夷派实施了毁灭性的打击。&br&&br&从意识形态上,中国人的信念中,被深深地打上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终有一报”的烙印,对犯罪往往心存忌惮。&br&&br&在封建时代,这种不遗余力打击犯罪维护大一统之下社会稳定的思想,受到当时落后的生产率的限制。一些民间势力或者犯罪团伙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啸聚山林,占山为王,一些重案犯可以远走高飞隐姓埋名。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这种犯罪分子对抗、逃匿的情况难以实现。&br&&br&改革开放前,中国有严密的户口、介绍信制度,各级基层组织深入民间,随时掌握动态,及时获得情报。公检法系统经常使用公审等手段,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br&&br&现在,有了天网工程,有了全国联网的身份证系统。这些技术手段,与注重实质正义敢下重手,动辄严打的法律思想相结合。犯罪嫌疑人在中国大陆一旦成为被督办的大案、要案,想逃脱法网的制裁是极其困难。&br&&br&&b&&u&为什么同等和类似国家中,中国的治安状况要远远好于其他大多数&/u&&u&西方发达国家?&/u&&/b&这与社会结构有关,与法律思想有关。&u&&b&归根结底,因为中国并不存在强调程序正义的贵族(骑士、豪强)统治集团掣肘,所以政府可以放手打击犯罪,在不冤枉一个好人与不放过一个坏人之间,倾向选择后者。&/b&&/u&&br&&br&当然,这样做并不是没有副作用的。可以想象,这些维护社会治安的行动中的有些做法,倾向于“不放走一个坏人”,而不是“不冤枉一个好人”,很难否符合西方资本主义革命以后大规模洗脑的人权思想,也未必符合程序正义。与之对应,难免出现一定比率的冤假错案。&br&&br&世事无两全,关键在权衡。&br&&br&对社会中下层的第四类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低犯罪率的社会环境,安定的生活。这就是《教父》中的殡仪馆老板求助于教父的原因。因为他很清楚,教父能够给他,美国的民主和法制不能给他的正义和公道,与其信仰美国的法治,不如信仰教父的权威。&br&&br&&u&&b&所以,当我们知道中国的法律系统和西方国家存在差异的时候,也应该清楚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自己在这样的法律系统及其规范的社会环境下,获得了什么,对自己是否有利,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b&&/u&&br&&br&&br&***************************************************&br&&br&对捕快来说,对平民刑讯逼供,往往是无用功。&br&&br&刑讯逼供,既耽误时间,也极其消耗体力。军统四凶之一的沈醉在回忆录中就写过,刑讯逼供往往是不得已的。&br&&br&轮到刑讯逼供那一步,绝大多数都有重大嫌疑,比如白胜,比如俞屋喜右卫门,比如沈醉抓获的共产党。&br&&br&没有一个人会主动承认自己的罪行。&br&&br&科技的进步能减少疑点。指纹技术、血型技术、颅相还原技术、DNA技术、大容量数据存储都有利于获得关键证据。&br&&br&但是没有时光机器以前,永远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疑点。&br&&br&再说,还有很多线索是现场勘查获得的证据不能提供的,需要嫌疑人主动交待。比如,白胜的同伙、尊王攘夷派火烧京都计划、共产党员的同志。&br&&br&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或软或硬地套取口供,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br&&br&当然,构陷是另一回事。比如对岳飞屈打成招。&br&&br&不过,平民一般轮不到这种待遇。认为自己会被主动构陷的平民,一般是误认为自己姓赵,或者姓壕。&br&&br&个别情况下,捕快在上面督办的压力下,将嫌疑人屈打成招。&br&&br&这种事情,如同教父的手下胆敢糊弄教父——别让教父知道,知道了就没好果子吃。事实最终也是如此。
补充: 国内国外,一个社区治安最好的标志,第一是房价,第二是房价,第三还是房价。 高房价可以撵走很多流动性大、犯罪机会成本低的社会中下层。 远离市区也可以限制很多没有良好交通工具的潜在犯罪嫌疑人骚扰,这就类似扎克伯格修墙。 以目前的科技,什么…
&img src=&/50/v2-fbf6a6cba6ba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fbf6a6cba6ba2_r.jpg&&&b&【前言】&/b&&p&最近我发懒,七武海系列文周日再更...(话说还有人记得我的七武海系列吗...)&/p&&p&承蒙Ben君授权,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灌篮高手》前世今生系列的第二篇!&/p&&p&感兴趣的,可以移步Ben君的个人主页:&a href=&/?target=http%3A//.cn/u/33340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annelBen的个人主页 - 站酷 (ZCOOL)&i class=&icon-external&&&/i&&/a&&/p&&p&此次收录的是灌篮高手系列文的第二篇:&/p&&p&&b&【现在,正题开始!】&/b&&br&&img src=&/v2-eabdace1bfe803c2e20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重容易痔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